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1-18

幼儿园教案大班公开课教案。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作为一幼儿园的老师,我们需要让小朋友们学到知识,大部分的教案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及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会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桌子、黑板,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个人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有好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因为活动中所要测量的就是我们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贴近生活,所以幼儿在测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幼儿之间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次尝试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幼儿百科: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自然测量》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第二个环节

适宜行为: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

不足之处: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

问题:

1、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均为了一个目标——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个小环节和第二个小环节结合起来,让幼儿操作起来时间显得更充足呢?

2、难度会太大了吗?因为幼儿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况要幼儿初步感受了测量方法后,马上就步入第二个目标——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进程是否会太快?

对策:

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

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受: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幼儿百科: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 能选择自然物测量物品的长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测量方法

2、 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体验测量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绳子、长棍、纸筒、笔

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身高、体重引出课题,知道测量要借助工具

二、基本过程:

1、 邀请幼儿测量桌子的长度,初步探索自然测量的基本方法

(1) 请幼儿讨论除了尺子还可以用哪些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自然测量工具(长棍、绳子、笔等)

(2) 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测量桌子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3) 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的测量的方法,(qulaoshi)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准确

2、 教师示范演示首尾相接测量法,引导幼儿掌握其中要领

(1) 讨论:为什么量了一次后要用手按住这个点,然后移动小木棍从这个点开始继续测量?

(2) 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请幼儿操作

3、 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工具进行自主测量桌子的长度并做好记录表的填写

4、 对用不同工具测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引导幼儿发现: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量的次数越多(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借助自然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中的其他事物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统计》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以及在统计表中做统计记录。

2.学习使用曲线图来表示事物的变化过程,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和尝试精神。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环境:设置四个入口“玩具关”、“动物关”、“图形关”、“颜色关”。地上画有两个大统计表。

2.统计表若干,铅笔若干。

3.电脑课件,大空白记录表1张,录音机,磁带。

4.骰子、保龄球、套圈、气温记录表、飞标、鲨鱼牙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引起兴趣。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到孙悟空的花果山里玩呀?不过进入花果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我们来问问孙悟空,怎样才能进入花果山呢?

2.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

(1)配班教师扮演孙悟空,提出问题。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花果山做客。不过,想进入花果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花果山有四个入口,分别是“玩具关”、“图形关”、“动物关”和“颜色关”,而每个关内都设有难题,小朋友把这些难题解决了,就可以进入我的花果山玩了。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刚才孙悟空告诉老师,这些难题就是数一数图形关里面的图形、动物关里面的动物、玩具关里面的玩具、颜色关里面的颜色的数量有多少,然后用数字在表格上记录好。看哪一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最先攻破难题,进入花果山。

(3)幼儿合作操作。

3.小结:统计的概念

4.学习曲线图的记录方法。

(1)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2)幼儿第二次尝试操作。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骰子、记录表),探索掷骰子的记录方法。

(3)教师小结操作情况。

(4)学习曲线图的记录方法。

A.示范记录孙悟空掷骰子的变化过程。

(幼儿看课件,教师在大空白表格上示范记录。)

B.引导幼儿小结记录的步骤。

(5)幼儿第三次尝试操作。

幼儿分组操作:猜拳、掷骰子、打保龄球、记气温、圈套、掷飞标、按鲨鱼牙。

(6)教师小结操作情况。

5.游戏:会跳舞的曲线图。

幼儿戴上头饰扮演音符,在地上的表格上找到相应的位置站好,组成曲线图听音乐跳舞。

6.听音乐出场。

小朋友,天黑了,我们要回家了。

活动反思:

在操作中,孩子们很认真的观察统计,因为提供的图片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图案,在最后和幼儿一起检验结果时,有的幼儿还在低头统计着。可见孩子们很喜欢这节活动。大家参与的兴趣很高,到最后都完成了统计,虽然有的幼儿的统计结果不对,当得知漏数时,孩子们脸上认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表情,是那么美好。

幼儿百科:统计是汉语中的“统计”原有合计或汇总计算的意思。英语中的“统计”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是指各种现象的状态或状况。

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测量物体的轻重》


【活动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帮助他们理解。

第二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纠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难点: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准备】

1、材料: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

【活动过程】

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

1、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1)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过游戏理解大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及教学反思》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案大班公开课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自然测量》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
    2020-11-17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公开课自然测量 这是大班数学公开课自然测量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
    2021-08-12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自然测量》 活动目标: 1、能选择自然物测量物品的长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体验测量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绳子、长棍、纸筒、笔 记录表 ...
    2019-12-2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统计》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以及在统计表中做统计记录。 2.学习使用曲线图来表示事物的变化过程,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和尝试...
    2020-11-17 阅读全文
  • 大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测量物体的轻重》 【活动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
    2019-12-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

2020-11-17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数学公开课自然测量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

2021-08-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选择自然物测量物品的长度,初步掌握“首尾相接”的基本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体验测量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绳子、长棍、纸筒、笔 记录表 ...

2019-12-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以及在统计表中做统计记录。 2.学习使用曲线图来表示事物的变化过程,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和尝试...

2020-11-17 阅读全文

【活动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

2019-12-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