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淘气,事出有因

发布时间:2020-11-10

教育孩子笔记。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淘气,事出有因”,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孩子淘气,事出有因经验感受:孩子淘气的原因,一是因为好奇心与探索欲;二是因为困倦和疲惫;三是希望得到关注或者有情绪要渲泄。

这次带**回婆家,婆家不少亲戚都觉得我实在太宠孩子。

看吧,回到爷爷奶奶家,**为了看鸡和鸭,竟然一路追赶到了隔壁人家家里去了。而那些鸡和鸭受到惊拢,自然是鸡飞鸭跳,人家家里院子里乱糟糟的。可是呢,这种情况下,我这个当妈的竟然也没有“讲”孩子,而是只管一直提醒**:“小心,那只母鸡生气了可能会来啄你!”

公婆家外面有一户人家正在盖房子。门前堆了一大堆沙子,还有铁锹和锄头随意扔在沙堆边。我和**都高兴起来,这是多么现成的又有趣的“玩具”呀!**开始用铁锹铲沙子,我发现他人虽然瘦矮,但力气并不显小,竟然把铁锹抡起来,还铲起了一些沙。玩罢铁锹,他又玩锄头,后来干脆就把这些全部扔下,用手抓沙子玩……这家的女主人连连摇头:“这么脏的沙子,你也让他玩?这怎么能玩呢?”

前两天,我去看朋友的女儿小A。小A才一周岁多,会走路,会蹦几个单字了。微微一笑的样子实在动人。朋友见我上门,给我倒了一杯水。水还有一点烫。小A看见了,走过来,伸手去碰那个杯子。朋友立即想阻止:“这个不能玩!”但我说:“小A想看杯子。但是杯子里的水还烫!烫!”

小A用手捏在杯沿上,将杯子移过来一些,碰了碰杯面,说:“烫!”然后,把杯子推开。

隔了几秒钟,她又捏着杯沿(那一圈不烫)将杯子移到跟前一些,说:“烫!”看看我,再把杯子推开。

接着,她再这样来来回一次,还将一个手指头轻轻地探到杯子的水里,之后说:“烫!”再将杯子推开。

如此三次之后,她离开了这杯水,转而对我戴的玉佩产生了兴趣。拿起来摸了,咬了,晃了。抬起头,对她的父母露出微笑。很漂亮。

我觉得小A是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烫”的意思,而且她还有“提醒”我的味道:阿姨,水是烫的,还不能喝,拿开吧!我试了又试,水还是烫哦!

上面这些孩子的行为,我们认真观察,会看到两个非常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孩子。而如果不看细节,只看表现,那么这两个孩子都会让人觉得“添乱、烦人”,动了不该动的东西的孩子

还是说**。有一次坐在车上,车里坐得比较挤,我是抱着他的。他坐了一会后就开始左动右动显得很烦躁。因为这次显然和他几次坐车的经历不同,他没办法在车里比较自由地活动。我拿出包包里的一片口香糖,他一见就说要,剥开后,自己不吃,塞到我的嘴巴,我便开始嚼了起来,不料**又忽然大哭:“我的!我的!还给我!”见口香糖已经被我咬嚼得不成片了,他愤怒地举起手来,往我脸上狠狠一挠,还不够,嘴里说:“我打你!”另一手就要打我的头。同车的小姑看到了,不由得惊叹:“天哪,敢打妈妈!”

我抱住**:“口香糖被妈妈吃了,**很生气。你一定是困了,让妈妈抱着你睡觉……”三四分钟后,**睡着了。

很困很累的时候,**还有更失理性的举动:他爬到餐椅上,径直拿起勺子盛汤,然后用筷子狂搅,搅罢又将汤从小碗里倒到大碗,又将大碗里的汤倒到汤匙里,汤匙盛不下,汤汁流得满桌……试图劝阻他,他却显得万分执拗,力气上拗不过大人,他便放声狂哭……这时候如果打他一顿,他会哭得更凶,反抗得更厉害。但是如果明白了他其实是很困很烦,抱住他说:你看起来很累了,我们休息一会去……他会顺势安静下来。

孩子和大人不一样,因为是孩子,所以他们还不懂得在自己疲惫和烦躁的时候用语言表达出来,他们是用行动来表示。而如果大人不了解孩子的作息规律,那只能对孩子的上述举动给予“淘气”的评价。

我打算整理衣服,所以把**放进小床铺里,让他玩玩具。玩了一会儿后,**发现了摆在小床旁边的床头柜上的一摞书。他伸手去够。没够到,书反而丢到了地板上。哗啦一声响。这一响,反而让**发现了“新大陆”,他继续推书,结果书一本接一本地被他推落,稀里哗啦响成一片。我听见了探头一看,大叫起来:“不可以!不可以!”但是他似乎根本没听见,仍然继续。直到所有的书都堆到了地板上。

我大怒,过去把他从小床上拎起来“扔”到地板上:“给我把书一本一本拣起来!”

**伤心地一边大哭,一边拣。

看着他拣书的样子,我忽然意识到,他只是想让我注意他。他想要有人陪他玩,我让他自己玩,他觉得不够。我过去帮助他一起拣,然后问他:“你想不想让妈妈陪你一起玩?”他的回答是:“妈妈,我要玩电钻!呜……的一声响,钻了一个洞!”

我将衣服先堆在那儿,陪他玩起来。一会儿后,他不玩电钻了,改玩“画画”,而且入了神,自说自话,根本不理我了。我再去整理衣服。然后时不时在他眼前出现一些,和他笑一笑。

小家伙可能也非常不喜欢被人当成空气。为了引发关注,不惜冒着被体罚和责骂的风险。

所以,我想,当孩子显得很淘气,行为不理性的时候,想一想,是因为对某个事,某件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吗?是因为特别困特别累了吗?是在希望得到关注吗,是不是有某个情绪要表达?要相信,孩子们的淘气,是天性,但不是无缘无故的。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淘气”行为,将让孩子成长得更为快乐和健康。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没有原则的父母,养不出有规矩的孩子


无条件的爱和坚持原则,并不矛盾,其实也必须同时存在,不然的话,爱,就会变成溺爱。

01

最近,有一个视频特别火。

一位父亲,带着两个女儿逛超市,淘气的小女儿故意打掉姐姐手里的东西。

爸爸坚定地让小女儿给姐姐道歉,小女儿执意不肯,爸爸态度坚决,一定要道歉。

无计可施的小女儿开始耍赖,索性躺在地上,为自己开脱,“我不是故意的”。

爸爸坚持,说:“不管你是否故意都要道歉。”

一旁的姐姐想打破僵局,就说:“算了吧,不用道歉。”

小女儿赶紧给自己找台阶下:“她都说不用道歉了。”

但爸爸坚持己见:“不管姐姐要不要这个道歉,你必须道歉。”

父女的行为,引起围观,有人看不下去,鼓励爸爸抽她个大耳光,这样她肯定乖乖听话。

当然,爸爸没有采用,只是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必须要说对不起”。

最后,在爸爸的坚持下,小女儿终于说出了“对不起”。

在爸爸看来,犯了错误,就要向人道歉,这是原则问题,容不得半点商量,不管孩子撒泼耍赖,还是有人说情,或是有人挑唆,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一定要让女儿执行到底。

林肯说,最重要的是,在关键的时刻能够坚持原则。

教育孩子,亦是如此。

02

看过《妈妈是超人》,马雅舒的教育方式被很多人吐槽。

很多人不解,为何这位把“不行”、“不可以”挂在嘴边,时刻对孩子严令禁止做这做那的妈妈,孩子对她的话却置若罔闻,完全不放在心上。

有这样的细节,她带孩子们去菜市场,两个小朋友用手摸鱼,濒临绝望的妈妈,说了无数遍“不行”“不可以”,姐弟俩却当耳旁风,姐姐摸完,弟弟又紧跟着去摸。

但看到后面,大家就渐渐明白了,孩子为什么对她话充耳不闻了。

有一次,感冒尚未痊愈的女儿米娅想吃冰淇淋,马雅舒不同意,米娅直接躺倒在地,又哭又闹,无奈的马雅舒,只好同意去超市买冰淇淋。

无独有偶,在菜市场,孩子们刚吃完蛋糕,又要吃面包,马雅舒一开始也是拒绝,孩子们先是又哭又喊,见不起效,又改成了撒娇,“妈妈,求求你了”。

果然,马雅舒马上就服软了,还是拿出了面包。

这样的戏码,时常在她们家上演,孩子们知道妈妈的软肋,只要他们一哭二闹,妈妈一定会心软退让。

连她自己都说:“我应该是一个很好妥协的妈妈。”

“每次只要她哭,我的这个坚持就已经掉到零下了。”

毫无底线的退让,没有原则的让步,久而久之,她的“不可以”“不行”,在孩子面前,毫无杀伤力。

可以说,马雅舒成功地用不讲原则,孩子哭闹后只会步步退让,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了超级任性撒泼的“熊孩子”。

教育专家说,一旦告诉孩子“不行”时,一定要坚持。

如果父母不坚持自己的要求,孩子会认为父母说“不”并不是认真的。

03

最近,邻居豆豆妈跟我说起她的烦心事:

带孩子逛超市,孩子要买玩具,不答应孩子,孩子又哭又闹赖着不走,那么多人盯着,场面极其尴尬,无奈的她,只好向孩子妥协。

“家里玩具一大堆,我一向不主张让孩子养成‘要什么买什么’的坏习惯,可当他哭闹耍赖的时候,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豆豆妈的烦心事,可能大多数家长都遇到过,也是很多家庭的通病,为孩子设置各种规则,但孩子一哭一闹,父母就乱了分寸,失了原则。

曾在朋友圈,看过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分享的育儿之道,看完受益匪浅。

有一天,李教授女儿也提出了一个无礼的购物需求,她拒绝后,女儿便大哭大闹。

冷静的她,任凭女儿怎么哭闹,也没有动摇自己的原则,坚持把女儿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陪着女儿待在房间里,对她的哭闹依旧不予理睬。

最多递给女儿一条热毛巾,让她擦擦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脸。

就这样静静地坐在她跟前,看着她哭,一直等到她哭得筋疲力尽。

孩子哭了好长一段时间后,见妈妈的态度丝毫不放松,便也作罢。

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提出过任何无礼的要求。

我很欣赏这位教授的做法,既坚持了自己的原则,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无理要求,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有着任何的改变。

同时,又让孩子感受到“我不同意你这样做,但我仍然爱着你,会关心你,不会弃你而去”的安全感。

闾丘露薇说,无条件的爱和坚持原则,并不矛盾,其实也必须同时存在,不然的话,爱,就会变成溺爱。

04

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这位妈妈不厌其烦地对孩子保证,“我永远爱你”,但也有自己的原则,你必须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前两天,朋友圈的一则新闻引起广泛热议。

一个四年级,身高1米4,可以称为大孩子的“熊孩子”,从背后猛推已经怀孕4个多月的孕妇,险些造成孕妇流产。

更让人气愤的是,当问及原因,孩子却毫不在乎地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

简直难以相信,一个仅4年级的孩子,竟做出如此疯狂的行为,说出如此冷漠的话。

但再听听孩子奶奶的反应,“他还是一个孩子,你和孩子计较什么呢?”

你就立马顿悟,“熊孩子”是如何养成的了。

一句“他还是个孩子”,毁掉多少孩子,父母从小告诉孩子是非对错,有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这些至关重要。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父母坚持自己的原则,给孩子立规矩,设规则,让他成长为一个品德高尚的大人,是我们的责任。

05

张柏芝在《天天向上》里,曾经讲述自己的育儿心经。

对玩具爱不释手的两个儿子,张柏芝的原则就是:每次只能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并且告诉他们,妈妈说的永远不可能改变。

听话的两个孩子,每次都会挑选最喜爱的一个玩具,因为来之不易,对玩具也是倍加珍惜。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无条件爱着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让孩子遵守基本的规则,你的孩子将来才能有规矩。

最后和大家分享,美国学校给父母的备忘录:

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的无理要求只是在试探你。

别害怕对我保持公正的态度,这样反倒让我有安全感。

别让我养成坏习惯。在年幼的时候,我得依靠你来判断对错。

别让我觉得犯了错误就像犯了罪,它会消弱我对人生的希望。

家长请爱护孩子淘气的天性


淘气源于好奇

1-2岁的幼儿身体高速成长,他们有能力到处跑,喜欢到处走动,还经常碰碰这个,摸摸那个,表现得很淘气。有人问我,孩子淘气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回答,因为淘气不淘气不是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可目前不少家长评判孩子好坏只看听话不听话,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往往是一发现孩子的淘气行为就马上予以制止,可是愈制止愈引起他的好奇。为什么孩子会淘气?其原因就是他们的好奇心,在大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却是每一样都充满了吸引力,他们想一个一个地研究明白。

儿童心理学认为,好奇是“知识之门”,是“萌生科学的幼芽”,对好奇心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儿童心理学家将淘气称做“建立在探索欲望上的行动”,因此,父母应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要宽容孩子一时的小小的破坏行为,给孩子提供宽松、安全、合理的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尝试,支持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事物的奥秘。

淘气有理

淘气本天成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仅不应阻止,而且还应很好地爱护它、培养它。淘气的孩子总是不满足于简单的答案,喜欢刨根问底,爱挑刺,这实际上是一种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这是发明创造最需要的一种思维。淘气的孩子胆子大、敢闯、敢干,接触面广,这对扩大知识面,发展个性都有好处。未来社会需要思维独特、有个性的人才,应该给孩子一点淘气度,千万别把他们束缚得死死的。

淘气者更容易成功

父母一般都比较喜欢听话的孩子,对淘气的孩子常感到头痛。其实对孩子来说,淘气并不是一件坏事。发明家爱迪生年幼时,看到母鸡孵小鸡,于是也用自己的肚子去孵小鸡,这种看起来很淘气的行为,正是爱迪生探索求知精神的体现。有的孩子看到闹钟会报时,就试图拆开来看;看到父亲刮胡子,也想跟着试一试……如果父母们采取训斥、限制等粗暴态度去阻止孩子,那么孩子的求知欲就会受到压抑,由此,孩子可能变得小心翼翼,缩手缩脚,甚至造成消极的性格。淘气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他们长大后,在社会上的成就可能远远超过处处听话的孩子。

如果不准孩子淘气

影响孩子的性格

很多把淘气看作坏事的父母,常常阻止甚至斥责孩子。可是淘气并不是训斥就可以消除的,孩子的理解是有限的,他只感到这是一个制止自己的举动,并不能理解大人的用心,于是孩子会变得畏缩、恐惧,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必要的心理障碍。父母如果反复给予严厉地制止或责骂,孩子会逐渐放弃淘气,变成一个老实听话的“乖孩子”,其结果必然压抑了孩子的自发性。当这种“乖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自我的萌发,他们对长期受压抑的情绪不堪忍受,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反抗,甚至患上身心疾病,对孩子今后人格的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抑制孩子的潜质

有调查显示,亚洲的父母通常每天对孩子说数百个“不”(不要动、不要戳、不要跑、不要哭、不要调皮等)。这些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探索精神,但是这些不绝于耳的“不”会切断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甚至会使孩子变得呆头呆脑。在这个应该获得大量刺激的重要时期里,再没有任何东西比“不”更能毁坏孩子的潜质了,它很容易形成孩子意识中的一部分,对孩子产生长久的抑制作用,所以,“不”的使用,应该仅仅限于孩子的行为会带来危险或者是会对他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想禁止孩子做什么事,最好的办法是把他引向其他的玩具或游戏。

如何应对孩子淘气

提供安全的空间

孩子的淘气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当孩子通过淘气使探索欲望得到满足后,便不会继续做了,所以,父母不要过多斥责孩子,而要让他按着这个过程发展。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要做的是防范淘气带来的危害,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孩子避开那些有危险的活动,把可能有危险或不宜摆弄的东西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因素,将刀、剪、热水瓶、药品等物放在小儿不容易触摸到的地方,把容易引起麻烦的东西锁起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基础上,尽量让宝宝在动手过程中学习观察和思考,发展他的认知能力。

让孩子自我锻炼

一个安全又可以让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父母设置绝对安全的环境,那么孩子长大后将缺乏预防伤害的意识和能力。在家庭中接受过度保护的幼儿,在心理上往往表现为胆怯、怀疑甚至恐惧,这种心理影响对日后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家长应当把安全保护作为一种体验教育来对待,让幼儿面对较为复杂的环境,依靠自我保护能力创建安全的空间。这种自我保护能力是一种“童子功”,若从小开始培养,那么你的孩子将来会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我们不能指望世界上没有陷阱,但我们可以教孩子跨过陷阱。

用事实教育孩子

对于有危险的事情,可给予适当的负面刺激,如当小儿不知深浅去动热水瓶时,家长可溅一点点热水在他手上,给他一些感性认识,或用略加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告诫宝宝。有了切肤之痛之后,宝宝自己就会收敛一些的。

所以,只要是没有什么危险,应尽可能地对孩子的活动少加限制,容许孩子淘气,等待他自己从淘气中“毕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孩子淘气的天性得到尽兴的发挥。即使是淘气地玩耍,对培养孩子的自发性和意志也都是很重要的。

当然,太淘气也不行,也不利于孩子成长,我们提倡的是给孩子一点淘气度,而不是放任自流。对太淘气的孩子还是要给以引导,把他们的精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去,决不能让他们变得无法无天。

如何管理和教育淘气的孩子?


贪玩、淘气的孩子却使不少家长十分头疼,他们看到孩子放学,把书包往家里一丢就玩个没完没了。家长不叫,作业也不做,家长不催,饭也不吃,有的孩子还搞恶作剧,惹事生非,给家长添了好多麻烦,于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贪玩、淘气,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对贪玩、淘气的孩子动辄训斥、体罚,却收效甚微。

那么,怎样教育贪玩、淘气的孩一呢?

第一,要因势利导,淘气、贪玩的孩子,只要不干坏事,父母不必过多限制他们的活动,有的孩子因贪玩影响了功课,家长只要给他讲清道理,帮他合理安排时间就行了。不要因此返孩了整日坐着读书。至于淘气的孩子干了错事,家长就不能迁就。放任了,一定要耐心给孩子讲道理,使他认识错误,自觉改正,千万不要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打骂孩子。

第二,要给孩子找事做,俗话说:无事生非,孩子更是如此。家长要指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正事上来。比如,让他们哄弟弟、妹妹,买东西,收拾屋子,学习做饭,为邻居收水电费等?孩子干得好,家长要及时表扬、鼓励。

孩子胆小怕事或因大人恐吓


经常在生活中会见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哭闹的时候,家长们会对孩子进行恐吓,例如说“你再吵闹,别人会把你卖掉的”,或者是“再哭就把你送给别人”,虽然只会止住哭泣、乖乖听话,但是孩子们并不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因为恐惧才停止行为的,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给他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家长们还是尽量避免恐吓孩子!

1.孩子并没有认识到错误

如果父母是通过恐吓的手段让孩子不哭不闹的,那么虽然达到的行为的目的,却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这是因为孩子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是因为害怕才停止某一无理取闹的行为。孩子的屈从只是因为恐惧,他们会认为大人的话是真实的,认为世间真的存在鬼魂、恶魔,于是在以后成长的路上都会有害怕的心理,可能会害怕走夜路,或者是独处。所以说恐吓并没有好处,只是短暂的让孩子不哭泣而已,但是长远的弊端却会一直伴随孩子,家长们还是要避免恐吓孩子。

2.恐吓会让孩子变得懦弱

如果父母经常使用恐吓的手段来对付孩子,那么他们的心理会出现障碍,他们会因为害怕而渐渐形成胆小怕事,懦弱的性格,并不能够勇敢的承认错误,而是会缺乏独立性,自卑,沉默,所以父母不要恐吓孩子,认真耐心的和孩子说说他们错在哪里,有哪些问题,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让孩子主动改正。

3.父母要使用合理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上,父母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需要掌握合理的教育方法,例如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能够耐心的教育,告诉他们为何是错的,让孩子换位思考下,认识自己的错处,同时父母要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教会孩子合理的解决方法,这样孩子以后便会减少犯错的几率。

孩子不够专注家长的行为是罪因


孩子不够专注家长的行为是罪因

在孩学习的时候缺少专注力,家长们可能就会抱怨了,但家长们是否想过或许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自己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了呢?

干扰一:不给宝宝独处或安静的空间

让宝宝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学习或游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宝宝正在房间里读书,爸爸在一旁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宝宝在一边兴致勃勃地玩玩具,奶奶在一边大声谈笑或看电视……试想,宝宝的注意力怎么能不被转移?一般在成人的陪伴之下宝宝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在此过程中给予宝宝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有助于宝宝建立良好的专注力,并能保证宝宝有兴趣参与这样的活动。

干扰二:不分时机的关心、干扰、催促

2岁的家家正在地板上专心拼积木。她把积木堆起来,哗地又推掉,然后再堆再推。堆的时候一脸专注,推的时候满脸兴奋……奶奶一会儿过来“宝贝,喝水了”;一会儿“宝贝,饿不饿?”;一会儿“宝宝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了?”本来玩得好好的家家发起飙来……

很多父母会抱怨孩子写作业坐不住,不是吃东西,就是摆弄小汽车,一会儿又去偷看电视……看家家的案例就该知道原因了!当宝宝专注地玩的时候,你一会儿问要不要喝饮料,一会儿问饿不饿,试问宝宝怎么会专注于手头上的事情呢?宝宝的专注力不是被培养出来的,是被保护出来的。因此,你不分时机地关心、干扰宝宝,只会破坏宝宝的专注力。

干扰三:提供给宝宝太多玩具

你若是以为玩具多、书籍多,宝宝就会很开心,就会增长很多知识,那就大错特错。当然,如果有你在旁边陪伴和指导,宝宝会有一定的收获;如果你只是把玩具和书扔给宝宝自己玩自己看,宝宝很容易形成浮躁和注意力涣散的毛病。因为宝宝一般很快就会厌倦,并不断地换其他玩具。久而久之,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就形成了。

有目的的活动更容易集中宝宝的专注力。游戏开始时,你可以帮助宝宝选择,不要所有的玩具都堆在地上,宝宝一会儿玩一样,什么都玩不长,这样的游戏是没有意义的。游戏质量的高低不在于玩具的多少,也不在于玩具价值的高低,而在于宝宝在游戏中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干扰四:玩游戏时过多干涉、强迫

星星在沙滩上玩沙堆游戏,他小心地用铲子挖着,把沙子送进小桶里,装入桶里的沙还没有洒在衣服上的多。可他一点不在意,不一会儿星星垒出了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妈妈从旁边走过来大叫:“怎么把衣服都弄湿了!”爸爸也来了:“儿子,你的房子怎么没有装门呢?来,爸爸教你,在这里留个小门!”“我不要留小门……”星星立即沮丧起来。

爸爸妈妈总是不经意间破坏宝宝在快乐中建立起来的专注力,用自以为是的行为干涉瓦解了宝宝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教育小叮咛:请在宝宝需要的时候再出现。当宝宝沉浸在游戏中,请远远地陪伴他,以能给他安全感的距离为宜。不要对宝宝的半成品评头论足,当他希望你分享他的快乐时再和他分享。

干扰五:对待宝宝的重复不耐心

3岁的童童反复把杯子里的水倒进另外几个杯子里。他仔细观察着,发现这些杯子高矮、粗细各不同。有的杯子水刚满,有的杯子水刚好半杯,还有的杯子很小。妈妈在门口观察了半天,看到童童把水洒了一身,再也忍不住,立马制止童童。

宝宝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完全忽略外物,这样的情况专家称之为“重复练习”。每次完成这种体验后,宝宝就像完成重大任务一样充满了喜悦和满足。其实,宝宝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一旦碰到吸引他的事物,就会忘我的投身其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这时,你不要去干扰他,让他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那么宝宝以后每做一件事情都会非常专注。

干扰六:缺乏耐心

动物园猴山旁,蒙蒙高兴地看着爬高跃低的小猴子。一旁的爸爸不断催促着:“走了走了!还要看老虎、狮子呢!”小家伙不为所动:“我要看猴子!爸爸,猴子也有手对不对?”爸爸一边敷衍着一边又开始催:“走啦,有什么好看的!”

很多时候不是宝宝缺乏耐心,而是大人提前丧失了观察的耐心。就像蒙蒙爸一样,总会从现实的角度去考量,如买了门票就要一次都看完或者天快黑了要尽快看,但是宝宝的专注力却集中于自己感兴趣的事上。所以,当宝宝专注于看,专注于观察的时候,你不要为了赶时间而打断他的蓬勃发现力。与其走马观花快速看完所有,不如一次看不完再来一次,让宝宝尽情享受专注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相信《孩子淘气,事出有因》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孩子做恶梦事出有因 导读:常常在恶梦后,能清晰描述其梦境内容,儿童在完全清醒后因为害怕,不敢自己回床睡觉,常要父母亲在身边或立下保证后才敢再人睡。本病常伴随有说话,而尖叫、击打物体或行走很少发生。 梦魇以恐怖的梦境为基本...
    2021-09-21 阅读全文
  • 宝宝吸手指是事出有因 吸吮手指原因 婴儿时期: 1喂奶方式不当。母亲喂奶时的方法不正确,或速度太快,未能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宝宝肚子虽然饱,但心理上还未满足,便会以吸吮手指来代替。 2婴儿感到寂寞。有些婴儿并不爱整天睡觉,...
    2021-08-07 阅读全文
  • 让孩子画出有自己个性的画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绘画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绘画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爱好.可是,许多家长在让孩子学画的时候,只注重绘画技巧的运用,孩子的画中如果只有技...
    2021-12-13 阅读全文
  • 孩子可以适度淘气 导读:太淘气也不行,也利于孩子成长,我们提倡的是给孩子一点淘气度,而不是放任自流。 孩子淘气好还是不淘气好?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淘气不淘气不是评价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可目前不少家长评判孩子好坏只看...
    2021-09-27 阅读全文
  • 冷淡应对孩子淘气 导读:孩子总是有着层出不穷的好奇心,从而诱发出各式各样的淘气事件。面对孩子淘气,要冷淡应对,不去理睬要比大加干涉效果来得好。 男孩的淘气行为往往是他好奇的表现,一旦好奇心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这种行为失去...
    2021-09-28 阅读全文

导读:常常在恶梦后,能清晰描述其梦境内容,儿童在完全清醒后因为害怕,不敢自己回床睡觉,常要父母亲在身边或立下保证后才敢再人睡。本病常伴随有说话,而尖叫、击打物体或行走很少发生。 梦魇以恐怖的梦境为基本...

2021-09-21 阅读全文

吸吮手指原因 婴儿时期: 1喂奶方式不当。母亲喂奶时的方法不正确,或速度太快,未能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宝宝肚子虽然饱,但心理上还未满足,便会以吸吮手指来代替。 2婴儿感到寂寞。有些婴儿并不爱整天睡觉,...

2021-08-07 阅读全文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绘画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绘画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爱好.可是,许多家长在让孩子学画的时候,只注重绘画技巧的运用,孩子的画中如果只有技...

2021-12-13 阅读全文

导读:太淘气也不行,也利于孩子成长,我们提倡的是给孩子一点淘气度,而不是放任自流。 孩子淘气好还是不淘气好?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淘气不淘气不是评价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可目前不少家长评判孩子好坏只看...

2021-09-27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总是有着层出不穷的好奇心,从而诱发出各式各样的淘气事件。面对孩子淘气,要冷淡应对,不去理睬要比大加干涉效果来得好。 男孩的淘气行为往往是他好奇的表现,一旦好奇心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这种行为失去...

2021-09-2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