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要做一个聪明的小熊
发布时间:2020-10-28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 开学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今天下午起床,我忙着帮小朋友拉拉链、扣纽扣,叮叮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我今天是聪明的小熊,我会自己穿鞋了。
”哦,叮叮真棒!自己会穿鞋了。
记得上学期,我和阿姨教孩子们自己穿鞋,刚开始每天都有小朋友把鞋子拎到我面前说:“老师我不会穿鞋、老师我鞋穿的对吗?”经过一段时间在我和阿姨的指导下,大部分孩子都会自己穿鞋,可是像叮叮小朋友这样真是“顽固不化的”,每次让他自己穿鞋,他都不愿意,总是拎着鞋子站你面前,嘟着小嘴说:“老师我不会穿鞋。
”直到有一天我给孩子们讲了睡前故事《聪明的小熊》,听完故事孩子们都争做聪明的小熊认真睡觉,这是叮叮说:“老师,我也要做一个聪明的小熊。
”好啊,但你要自己学会穿鞋,才能做聪明的小熊。
我们班的孩子从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自己吃饭,自己穿鞋,自己叠衣服等等。
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但孩子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好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总认为孩子小,不能让他们做事,其实应该让孩子尽快独立,尽快适应集体生活,让孩子自信而不是自卑。
再说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与见解。
应该尊重孩子自然地发展,拿冰心的话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
而不像修饰盆景一样,按我们的思维去修剪。
那孩子就失去了成长的快乐。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要做一个让孩子信任的好老师
我们班有个调皮大王——李晟钦,他每天都让老师头疼,就连午睡的时候都不能安静。
今天又到午睡的时候了,我催促着所有小朋友快点脱衣服睡觉,其他小朋友都很听话,很快就躺进被窝睡觉了。
可是,我一转身,发现李晟钦居然衣服还没脱,我走到他身边,很严厉的问他怎么还没脱衣服,他看到我生气了,就迅速地脱掉衣服,钻进被窝了。
看到小朋友都安静地躺下了,我松了口气,以为这下子可以清静了。
我围着床边走了几圈,发现大部分小朋友都睡着了,只有个别小朋友闭着眼睛还没睡着。
我走到了李晟钦的床边,发现他还没睡着,我知道他肯定是还没定心下来,我就坐在了他的床边,看着他睡觉。
可是谁知道,他不但不睡觉,还不定时地睁开眼睛看看我,我提醒了他好几次,可是他就是不听。
我想,这样不行啊,要赶紧想个办法让他睡着。
我微笑着对他说:“李晟钦,如果你今天能很快睡着的话,起床后老师就奖励你一个小标记,好不好啊?”周琪祥眨着小眼睛问我:“真的啊?”我点了点头。
很快,李晟钦闭着小眼睛睡着了。
很快又到了放学时间了,我看到一向活泼的李晟钦一声不响的,而且嘴巴里还一直在嘟囔着什么。
我就问他怎么啦,他嘟着小嘴说:“饶老师,你说话不算话,你说我今天睡着了,要奖给我一个小标记的。
”本来我已经忘记了,经他这样一提醒,我突然想起来了,对小朋友的承诺还没实现,我马上拿了一个小标记贴在了他的额头上,周李晟钦这才露出了笑容。
虽然我最后还是实行了我自己答应的事,但是我还是感到一丝难为情,因为我答应小朋友的事情没有及时做到,反而要小朋友提醒。
孩子是这样的信任老师,而我却一时疏忽了。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老师对于孩子的承诺要及时实现,孩子是那样的信任老师,老师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做一个“懒”老师
每当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抢了我的玩具;老师,他打我这里了;……”,回头想想,孩子们确实长大了不少,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但还是有不少不会独立解决问题、勇敢面对问题的小朋友。
对于这一现象,我也有一些见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造成这一现象,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不少家庭都存在着几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的现象。
在许多家庭中,由于孩子父母的工作关系,孩子往往由爷爷、奶奶照顾。
老人由于受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在育儿方面都会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易溺爱、放纵、“言听计从”,特别是老人家生怕孩子碰伤了,难交待,怕孩子的父母会怪责,所以更限制和溺爱幼儿,使幼儿的依赖性比较强,性格比较内向、胆小。
这对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不妨试试做一个“懒”老师。
这里的“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应该是对教师目标的把握、时机的选择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帮助,但并不是当幼儿一要求马上就给予。
当幼儿跑来告状时,教师应当首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不要让孩子产生依赖。
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你试试自己解决!”“你和他商量一下该怎样办!”不是太严重的事,老师都不要插手,让幼儿自己解决。
无论解决后是怎样,事后教师都要给予孩子教育和指导。
如:幼儿一起玩时许多时候都会发生纠纷,“老师,她抢了我的玩具。
”这时如果老师马上帮孩子出头就会让她产生依赖。
很多时候我会这样说:“那你们两个商量一下该怎样玩这个玩具吧。
”把问题扔还给幼儿。
如果他们解决不了那两个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到收完玩具后再把他们叫到跟前了解事情的经过再教育一下。
当你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帮他解决,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老师的提示策略指导可以多一些,问题还是应当留给幼儿。
通过教师的“懒”、鼓励和教育,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都会渐渐长进,告状也会少,还可以从中学会包容。
我也要当小老师
我认为每个孩子都会有上进心、有表现欲的,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不管是听话的孩子还是调皮的孩子,就看老师会不会正确引导。
一次在上美术课时,我让刘凯和李小惠帮我给小朋友们发物品,一个发油画棒,一个发图画本,因为他们两个在班内比较大,所以我经常让他们帮着发放物品。这时,只听田小可说:“老师,我也愿意当小老师给小朋友发本子。”我一听一愣,只听孩子们都抢着说:“我也要当小老师发本子!我也要当小老师……”唔,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原来孩子们认为帮助老师发东西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而且孩子们还称他们为“小老师”啊!看来每个孩子都愿意帮助老师发东西啊!
听着孩子们的声音,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真懂事,都想帮老师的忙,那咱们来轮流当小老师好不好?”小朋友们高兴的齐声说:“好!”“那我们每天选出两个小老师,帮老师发物品,收作业,但是,每个小老师都必须在班内起带头作用啊,咱们比一比,谁这个小老师当的好!”孩子们高兴的欢呼起来。
在以后的几天里,孩子们都非常听话,我们选出的小老师也都干的不错,就连平时很内向、比较调皮的孩子也抢着帮老师做事。这样既帮了老师的忙,又锻炼了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管理能力。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都有表现欲,面对孩子的表现欲,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机会、创造机会,然后去正确引导。从而让所有孩子的表现欲都得以展示出来。(寿光市田柳镇王里幼儿园董金芳李奎荣)
我也想做小老师
进入中班以后,孩子们长大了一些,能力也提高了很多。有的时候,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会尝试着请小朋友来做。比如:发图书、整理和归纳玩具、发小红花等等。一般来说,我经常会请语涵和卿卿几个平常比较机灵的孩子,就是说,我一个眼神、简单的交代任务他们一会就能理解了去完成的。他们是比较得力的小助手。虽然我也曾经想过要给每个孩子这样的机会,但是看着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我还是没有做这样的决定。但是有一天,我真的改变了这个想法,决定放手给每个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有一天,语涵感冒了请假没来,卿卿也正好没来。于是在做游戏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请谁比较好,就随便问了一句:“谁愿意来做小老师了带小朋友做游戏啊?”结果树伟和小梁举手举得最高,我说:“你们俩能做好小老师吗?”树伟很恳切的目光拼命的点头。我被他那可爱的模样逗乐了,不忍心拒绝他。于是我说:“好,今天我们请小梁和树伟做老师,你们跟着小老师一起念儿歌,一起表演动作,好吗?”大家也是疑惑的应着。
但是在玩游戏的时候,真的出乎大家的意料,树伟神情很骄傲的带着小朋友玩,当发现文文很调皮的在和边上的小朋友嬉闹的时候,树伟和小梁都很严肃的走过去生气的说:“你玩游戏的时候怎么不认真,啊?快点认真玩,要不然我们不请你玩游戏了!”完全是我们的口气,真的很可爱。听他们说完这话,文文尴尬的看看我,就很乖的玩游戏了。就这样树伟和小梁这两个平时很不能约束自己的调皮大王,今天在孩子们的面前是这样的有威信。就这样几次之后,他们真的成了我们班最棒的小老师,连我都觉得很意外。
自从这件事后,我给了更多的孩子机会,我发现有些平时看似自我都不太能约束自己行为的孩子,在做小老师之后忽然对进步了很多,在自我约束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让我淡淡地意识到了,每个孩子都是渴求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赞扬的,这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现在我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做小老师,但是前提是表现不错的话,现在特别是一些调皮的男孩子,也很争取做小老师,进步不小哦。真的发现每个孩子都在向前努力时是那么的可爱。他们虽然个性不同、长处和缺点不同,但是他们都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和可爱之处,每个孩子都很棒!
试试做一个“懒”老师
孩子们每当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抢了我的玩具;老师,他打我这里了;……”,回头想想,孩子们上了大班后,能力水平有很大提高,但还是有不少不会独立解决问题、勇敢面对问题的小朋友。对于这一现象,我也有一些见解和大家分享一下。造成这一现象,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不少家庭都存在着几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在许多家庭中,由于孩子父母的工作较忙,孩子往往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在育儿方面都会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易溺爱、放纵、“言听计从”,特别是老人家生怕孩子碰伤了,难交待,怕孩子的父母会怪责,所以更限制和溺爱幼儿,使幼儿的依赖性比较强。这对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在幼儿园老师不妨试试做一个“懒”老师。这里的“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应该是对教师目标的把握、时机的选择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帮助,但并不是当幼儿一要求马上就给予。当幼儿跑来告状时,教师应当首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不要让孩子产生依赖。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你试试自己解决!”“你和他商量一下该怎样办!”不是太严重的事,老师都不要插手,让幼儿自己解决。无论解决后是怎样,事后教师都要给予孩子教育和指导。如:幼儿一起玩时许多时候都会发生纠纷,“老师,她抢了我的玩具。”这时如果老师马上帮孩子出头就会让她产生依赖。很多时候我会这样说:“那你们两个商量一下该怎样玩这个玩具吧。”把问题扔还给幼儿。如果他们解决不了,那两人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然后再把他们叫到跟前了解事情的经过并进行教育。当你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帮他解决,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老师的提示策略指导可以多一些,问题还是应当留给幼儿。通过教师的“懒”、鼓励和教育,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都会渐渐长进,告状也会少,还可以从中学会包容。
做一个幼儿喜欢的老师
爱,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说在嘴上的爱一个转身就能忘记,而唯有老师和母亲的爱是写在大地和天空,永远藏在心底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宽广的胸怀爱每一位幼儿。教师的爱如同阳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润万物,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而老师也同样渴望得到幼儿的爱。
要想得到幼儿的爱,就要成为一名幼儿喜欢的老师,要想成为幼儿喜欢的老师那么我们决不可凭着自身地位的天然权威性,而高高在上,经常命令或指令幼儿,而应经常倾听幼儿的意见,可以与幼儿共同商量一些班里的事情,如每周五评小金花,我总是把评的机会交给幼儿,让他们积极发表意见。每次我报到一个幼儿的名字,都会让全班幼儿先来说说这个小朋友这个星期的表现怎么样?有没有进步?等部分幼儿发表完意见后,我们就举手表决,超过半数的我们就给他贴上小金花,不到半数的我们就鼓励他(她)下星期努力。除了评小金花外,还有选小组长、大组长都是听取全班幼儿的意见后再决定人选的,这样很好地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也促使了幼儿继续努力。当幼儿犯错误时,我们不要以高于一等的身份去责骂幼儿,而要多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及幼儿间互相评价。当老师犯错误时,我们也要勇于在幼儿面前承认错误,也欢迎幼儿对老师进行评价。如:有的时候老师批评错了幼儿,我们会在全班幼儿面前跟这个小朋友道歉,请他(她)原谅。这样幼儿知道了老师和小朋友一样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使幼儿懂得了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勇于承认,马上改正仍旧是好样的。只有这样,幼儿才敢与老师接近,敢于在老师面前畅所欲言,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成长,幼儿会很自然的去亲近老师,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
要想成为一个爱学生更让学生爱的好老师,要拥有博爱之心,理解之心,尊重之心,责任之身。在教时应该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以达到不教的最终目的。
教师是阳光,孩子则是含苞欲放的花蕾,我愿化为温暖的阳光,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光明,让他们为大地增添更美的风采。
我要做个好的奥特曼
我每天都与孩子打交道,观察和体验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我接触过各种各样不同性格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所以,我采取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也就不同。
佳宇是个有个性的小朋友,不高兴就爱发脾气,经常会影响周围的小朋友,有时候真拿他没有办法。有一天吃完饭他坐在座位上学起了奥特曼挥舞着拳头,和旁边的小朋友打了起来。我发现了,走过去询问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打架呢?我刚问完,佳宇就对我大喊大闹起来,说:“我明天不来了,我叫我妈妈给我买奥特曼”。我听了知道他的倔脾气又上来了,于是我把他拉到娃娃家里,和他谈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要和小朋友打架了?他不以为然的说,“我在学奥特曼,我要打怪兽”,“奥特曼特别有正义感,他会帮助有困难的人,不会去欺负别人的,你是不是特别喜欢做奥特曼呢?”他点点头,“那以后可不能和小伙伴打架,大家要相亲相爱,如果别人遇到了困难,你这个奥特曼就应该挺身而出帮助别人,这样别人才更愿意做你的朋友啊,对不对?”佳宇听了我说的话,情绪稳定了下来,也答应我不再和小朋友打架了,大家要做好朋友一起玩。这时,我将佳宇带到班级里,在小朋友面前,我先肯定了佳宇想做奥特曼的想法,但是要想做奥特曼就得有正义感,不能欺负别人,更不能和别的小朋友打架。然后我给佳宇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做一个称职的奥特曼,在小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去帮助他们。佳宇听了,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对我说:“我会的,我要做个好的奥特曼”。
看着佳宇态度的改变,我知道我的策略见效了,每个孩子都需要别人的表扬与肯定,但有时他们也会偏激,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帮他们纠正过来,利用他们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策略,不要急于批评孩子。让孩子们在阳光、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老师要做推动力
子阳和皓轩选择了手工坊的游戏。子阳不知道怎么穿图,也不知道要不要打结,就跑来问我。皓轩没有来问我,他把绳子打了一个结,一根绳子就变成了一个圈,没有穿过针。游戏时间过一半的时候,他一共打了三个结,三根绳子,没有穿一个图案。我问他,你怎么不做包包,他说“我不会做”。“你觉得哪里不会做”。孩子不说话,我说“你先把线穿上”。穿上了,“你拿一个图形,再拿一朵花,把花穿上去。我把图片给了陈恩光,他接过去看了会放下了,开始动手制作包包,动作非常慢,到游戏结束只穿了一两个洞洞。
皓轩还是一如以往,对活动的兴趣不高,勉强坐在那里都不肯动。观察发现,一个原因是不会,不知道怎么开始,还有一个就是有懒惰情绪
,不自信,比较内向,他需要外力的推动才能开展活动。在老师指导他时,他要老师再三问才会回答一两句,也不会跟老师有一点亲近的情绪或动作表现。
面对皓轩的惰性,作为老师要经常提醒他,建议他做一些事情,让他有事情可做,推动他去动脑筋、动手,促使他和别人交往,激发他的内在驱动力。做这些事情的前提是要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任何一个人总有一点有益的兴趣爱好的,老师要抓住这个点不放,帮他夸大这个点,让孩子感受成功、感受快乐,从而慢慢引导孩子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识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