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打了不改为什么还打?

发布时间:2020-10-14

为什么幼儿园不放暑假。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育儿观念:打了不改为什么还打?”,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育儿观念:打了不改为什么还打?

那天是我在幼儿园门口值班(接待早上入园的孩子),当快要关门时,一个小班家长拽着哭闹的孩子走了过来,我赶忙上前抱起孩子,还没等我抱稳,家长照着孩子的屁股就是一巴掌,我有些生气了:“孩子犯了什么错需要用到打?”家长看看我不好意思的说:“天天要玩具,不给他买就哭,打了不知多少次就是不改,真没办法”说完就走了,看着家长漫不经心的表情,再看看孩子委屈的样子,让我说不出的痛心。

既然不知道打了多少次,这说明打了也没起到什么作用,换种说法你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既然出错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打继续犯错?

正巧,过了几天我们班王柏森也出现了这种打了又打还是改不了的情况。放学时妈妈气呼呼的把他拉到我跟前:“整天就想要买大爆丸,家里有许多了,还要!”柏森眼睛里还挂着泪,看样子刚刚被“修理”了一顿,他一脸不服气的说:“不买我就不走了!”说着把手里的玩具扔到地上,先是坐在板凳上左拧右拧,后来干脆躺在教室里打滚,妈妈又要抬手打他的时候,被我拦了下来,我蹲下来用平和的语气说:“你的玩具已经很多了,而且还有一些买回来的玩具你都没有玩过,所以那个大爆丸是不会给你买的。我们现在可以走了吗?”他眯着眼见我上前关照就继续边哭边打滚,我和他妈妈就像没事发生一样转过身去聊着天,就这样经历了几个来回,这次我又叫他,他显然已经很累了,伸着手让我拉起来,我们什么都没有多说,然后柏森跟着妈妈回家了。

过了几天,妈妈来送柏森时看到我惊喜不已,说从那以后只要我们说出不买东西的理由就不再坚持买了,有事情还会主动找大人商量。这次我既没有打也没有骂,就这样解决了。

不是只有打孩子才会让孩子听你的话,打孩子产生的所谓“听话”效应,其实就是一种不可反抗的“屈从”,孩子的想法根本得不到实际的共鸣,所以干脆屈从。长此以往等孩子长大后有两种可能:要不叛逆,要不没有主心骨。

自古以来都流行一句话“不打不成材”,这句话的效果可想而知,因为我们这些80后的许多家长都有这方面的体会。本来我们要用爱心呵护的小苗苗不断地受到鞭打还会长成参天大树吗?这简直就是摧残,是我们至今为止没有停止的封建陋习。孩子是弱势群体,更多的应该是受到我们的保护和关爱,不听话肯定有原因,找准那个原因才是关键。孩子也有反驳你的权利,有时你也会有错,家长要不说忙没时间、要不就以高姿态说“我没有错”为借口打孩子,这种教育方式你教会了孩子什么?恐怕只有至高无上的唯我主义吧。

在这里我要呼吁家长多思考:打了不改为什么还打?你的手不疼吗?多替孩子想想吧,不妨你也蹲下来试着和孩子沟通一下,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观念:家长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


育儿观念:家长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

人在十八岁之前都被称为孩子,孩子是不可以随便被打骂的.可是,有时,孩子实在是太可气了,但打骂孩子肯定是不管用的,尽管表面上,孩子服从了,但在心理上,不能解决根源问题.

由于孩子从小认知上的模糊和不正确,所以孩子没有具备保持原则的处事态度和做法,没有正确选择的能力,没有果断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也没有具备承受事情的能力等等,所以,会出现问题.小到生活的细节,大到自己的前途.

非常理解家长,在孩子三岁之后,孩子的性格和人生观等已经建立,三到六岁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纠正,七岁基本定型.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所谓的挫折,这些挫折,会纠正自己错误的认知或是不知道的认知等.家长会屡次地询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作为家长,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长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多家长都是这样,孩子出现问题,家长首先是着急,然后是不良情绪,愤怒、埋怨、急噪等等.

二、家长不能理智地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孩子是父母及家长共同培养的结果,不能单纯地说某一方面的问题.

三、家长需要认知上的正确性和言行一致,有的家长能意识到,有的家长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其实就是在教孩子.

四、家长需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交流是很好的办法,和孩子成为朋友,孩子才能把心理话讲给家长听,否则,就是长期的压抑和压制,时间一长,不可能不出现问题,当问题出现时再面对,就很棘手,不如,早发现,早解决.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家长首先从心理上不要拒绝和孩子一起成长,什么是天伦之乐?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天伦之乐;和妻子一起生活,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上的一切问题,帮助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就是幸福.幸福的定义不是随性,更不是任性.人,只有有原则、节制地活着,才能体验快乐和幸福.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世界上是没有绝对的自由的.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从有了自我意识后,就有了自私,自私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过分的自私是大家都不接受的.过分的自私首先会体现在每个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上,所以,让孩子养成同理心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能力,就是一种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体谅别人、理解别人、感受别人的能力,具有同理心的人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他在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能考虑别人.现在,我们的孩子尤其需要同理心,因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年轻一代展示自己个性魅力的年代,如果,他们不具有同理心,将会在很多方面遇到问题.如果,家长的同理心不够的话,请与孩子一起练习,这没有什么的,只要是自己不具备的能力,如果想具备,那就再练习好了,一点儿也不难,态度决定一切.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如果家长能经常地反思自己的言行,那将对孩子是一个非常好的影响,事情分主观和客观原因,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过分地强调主观原因或客观原因,并且,主观原因应该是主要的.如果具有这种内省智能的话,那将是巨大的财富,因为这个能力将让人拥有才能,一种智慧,一种能让人面对问题和圆满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来说,人们往往把人分成感性和理性.还容易把女人归为感性,男人归为理性.用成功学理论来说,成功人士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既能感性地去感知事物,又能理性地去解决.如果单纯地具有或偏重于感性或理性,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时都会有偏差的.在中国的人情世故上,人们偏于感性,但在法律上,那就是实实在在的理性.

从感性和理性方面来分析,家长不能打孩子这类事情,打孩子是非常感性的,为什么不理性一些呢?光有理性,不打孩子,也不解决问题,也是不行的.只有感性和理性地分析和解决,才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方法.当然,孩子的问题太多,具体事情,需要具体分析和解决.

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看,中国经历了过长时间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带给人们一种专制,一种独权.其实,就是一种自私和任性,凡是,不过分自私和任性的帝皇,还是能受到人们的尊重的.但遗留下来的根源问题是家庭问题,现在家庭问题,还是跟我国的传统分不开的.

从现代社会来看,人们需要尊重,需要自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所有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也要让我们的孩子们认识到这一点,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放松自己,让自己有一个好心情,让自己拥有一个好情绪和好情感.只有放松了自己,才能轻松地去对待别人,才能不打骂孩子.才能宽容和豁达,试试吧!

对了,有一种很好地排毒方法,可以教给孩子和自己,就是拍手,拍手是一种很好的放松自己的方法,试试看,有效果一定告诉我们.

育儿观念--打了女儿,我却哭了


打了女儿,我却哭了全职妈妈除了辛苦,很多的时候是无助,还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自己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孩子,特别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脑子里有着古灵精怪想法的孩子,很多时候,状况就突如其来的来了。今天我打了xx,有的时候面对淘气的孩子真的很难控制脾气,打完看着孩子哭我也哭了,然后就是深深的自责与后悔。

事情是这样的,中午xx说要吃蝴蝶面,于是我煮面,开始配菜,每一餐我都希望能给她多几种菜,于是我在厨房忙乎,准备给她炒面,她自己在客厅玩。

不一会儿,xx喊,妈妈,我要把标签剪掉。

我一边翻炒着菜一边说,等一会儿,妈妈给你剪。

不一会儿xx跑过来,炫耀地说,看,我自己剪掉了。

我低头一看,顿时火冒三丈,标签是剪掉了,但衣服却剪了好几个洞。

我瞬间就觉得特别的烦躁特别生气,于是大声说,怎么能剪衣服,我打你信不信?

“不信”,xx大声说,

我的火一下子就爆发了,冲着她屁股就给了两巴掌,然后问,“打你信不信?”

xx一边哭一边说,不信,我又接着给了两巴掌。

看着xx在那哭,我也很心疼,打了几巴掌我的火气也消了。

如果xx大声的哭,我可能还会生气,可是看着孩子小声的委屈的小声哭,我一下就只剩下深深的自责了。

其实我早就知道,xx讨厌标签,所以她贴身的衣服我都会剪掉标签,但是今天穿的衣服标签在衣服外面,而且她也穿了很久,所以我也没有理会。我估计xx是发现了,然后自己找到剪刀剪掉,然后又自豪又骄傲。孩子的眼里只有标签,哪里理会衣服旁边的洞呢。

孩子的成长以如果以一件衣服为代价,那么就太值得了,可是作为妈妈的我,太心急了,不听孩子的解释,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就打了她,所以今天一整天我都特别后悔,孩子就是孩子,成长的代价有时候惨重到无以复加,一件衣服又算得了什么。

事后我对打xx进行了道歉,也批评了她乱拿剪刀剪东西,一是危险(她自己的手工小剪刀,放在她自己的手工袋里),二是破坏了东西,不过怎么说,打孩子也是不对的。但有一句话很对,打在孩儿身,疼在娘心,打她,我的心其实更痛。

育儿观念:为什么要否定孩子的感受?


育儿观念:为什么要否定孩子的感受?有一次宝宝发高烧不退,到了医院,医生用灌肠的方法给他降温。本身就身体不舒服,再加上需要被爸爸妈妈按在床上,让医生给直肠灌入冰水。这个过程,宝宝当然哭了。给宝宝做灌肠的医生可能想让孩子止住哭闹,就说,“真丑,真丑,哭起来真丑。”我马上截住了医生的话,“宝宝觉得灌肠不舒服,是吗?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哭一下的,妈妈觉得没关系。”医生的说法,可能在大人看来是开玩笑的,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她否定了孩子的感受,压制了孩子对感受的表达,甚至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这些感受是丢人的!昨天带宝宝做入园体检,其中有一项就是给他抽血。虽然在抽血前,我已经给孩子沟通过了,也让他观察了一位叔叔的抽血过程。但是,当把孩子的手臂固定住,再往手臂上扎针的时候,宝宝还是哭了。抽血的护士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这么不勇敢.....”我赶紧抢了这位护士的话,“宝宝一定觉得疼!疼的时候可以哭一下下。”由于要抽两管血,同时我看到血流出的速度很慢,抽血的医生要有节奏地按压孩子的手臂,以促使血液流出。所以这个过程持续地相对来说比较久,不像大人那样几秒钟就搞定了。宝宝还是比较紧张的,我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看护士电脑上不断变幻的屏保。后来,抽完血后,我夸了宝宝勇敢,因为他只哭了一下下。宝宝也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我抽血只哭了一下下,我表现得勇敢。”孩子感觉疼,为什么不能表达呢?把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固定住,给他抽血,孩子为什么不能感到紧张呢?护士的做法同样是想止住孩子的哭闹,但是却分裂了孩子的感受,“我感到疼,但是不能表现出来,因为这种感受表现出来是不被接受的!”如果不断地否定孩子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会混淆自己的感受,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他也不能很好地感受这个世界。感受和行为是两码事,任何一种感受都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但是行为却不同。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否定孩子的感受呢?孩子:妈妈,我不饿,不想吃饭。妈妈:不,你饿了,你一个上午都没有吃东西。妈妈你为什么否定孩子对饥饿的感受?

育儿观念:还孩子自由的天空


育儿观念:还孩子自由的天空

周末我带四岁的女儿去公园玩沙画,她在一边涂,我在一边观看。如果我告诉她该涂什么颜色,她会噘着小嘴对我说:“妈妈,你说的颜色我都不喜欢,我要涂我自己喜欢的颜色行吗?”听她这么一说,我说“行啊!”于是我就做在一边玩手机,不在打扰她。

这时,有一位妈妈带着一个跟我女儿年纪差不多的男孩走过来,他们也挑了一幅画,做在了我女儿旁边。男孩手里拿着画,他的妈妈在一边不停的指挥着,他要给天空涂红色,妈妈说:“不行,天空应该是蓝色的。”他要给白云涂黑色,妈妈说:“不行,白云应该是白色的。”他要给找草涂黄色,妈妈说:“不行,小草应该是绿色的。”他的妈妈总是说“不行”,然后她会给男孩找一个“标准颜色”如果孩子不按照她的要求去做,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

看到这位妈妈的做法,我想到了以前的自己,我曾经也和这位妈妈一样,总是过多的干涉太多的事情。无论女儿做什么,我总是希望女儿能够照我的要求去做,一旦她不服从我就非常生气。时间久了,女儿变的不爱说话,成天闷闷不乐,也不愿给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我看到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找到一位育儿专家,他建议我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也不要过多的约束她,要鼓励她要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在保证女儿安全的前提下,尝试着慢慢放手,结果女儿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想象力也变的级为丰富,就连幼儿园的老师都夸她是个小幻想家。

孩子的世界五彩缤纷,我们不要洗大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不要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育儿观念:孩子为什么不愿去托儿所?


家 长:我有一个三岁的男孩,一去托儿所就生病,他告诉我,他害怕去托儿所。一到托儿所他就不说话,但是他心里很明白,很多事情他都懂,他就是不说。老师让他干什么他都不干,也不说话。在家里,他可爱说话了,而且他开始说话很早。他去幼儿园三个月了,前两个月去几天就生病,基本上就没在幼儿园好好呆过。从幼儿园回来以后,如果什么愿望得不到满足,脾气就特别大。

他在潜意识中不愿意离开母亲进入幼儿园,因此,就会有一系列心理上的反应。他这个反应实际上是对你把他送进幼儿园的一种对抗行为,是在表示不满。

另外,他从小跟你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对你的依赖心理成了他的一种软弱性,有可能当他面对陌生的生活和新鲜的环境时,确实有不适应和感到压力的地方。

你现在重视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说你现在因为孩子的这种反应(生病),从此就把他从幼儿园接回来自己带他,那么你就把孩子一直害到底了。他就永远不会离开你,不会有勇气走到社会中去。

所以,首先应该使他逐渐克服第一个情绪。你要明白他为什么不满?要设法理解孩子,在送他去幼儿园时,不要让他觉得你在排斥他,不再像过去那么爱他、管他了,不要让他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第二,你要和幼儿园的老师配合。请老师用一定的方式,把他对母亲的感情和依恋转移到幼儿园的生活中。这需要幼儿园老师比较好地配合。如果老师对这件事持比较冷漠、不太注意的态度,有可能使矛盾更加尖锐。你现在应该和老师配合起来,商量一下,使孩子在情绪上逐步地转化。

你只要认识到他是这样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对离开你的潜在的不满,一个原因是他离开你以后,走进新的环境产生的不适应和压力感。这两个问题认识清楚了,就可以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

要想办法使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生活的好奇、喜欢;产生对幼儿园老师的亲切感,这是你要做的工作。这些要你去慢慢寻找具体的方案,原则上是这样。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以后,脾气特别大,其实是对母亲不满的进一步反应。做母亲的一定要特别注意,避免使儿子产生恋母情结,这种恋母情结是很容易产生的。恋母情结在孩子长大以后,对他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

母亲要爱孩子,儿子没有爱,未来的生活也是不健全的,但是这个爱不可过分,过分了会使孩子产生恋母情结,使他今后不能正常地对待生活。这个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否则孩子长大以后,不仅会对母亲产生依恋,还会有控制母亲的情结。这些都是会产生的,他三岁时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对这个问题要有审视,逐步把关系调整正确。

具体的方法:第一,希望你能够处理好他与父亲的关系,也就是说,你不要把照顾孩子的任务独自管起来;第二,应该增加孩子和其他人的友情。

培养孩子与他人友情的方法是,只要有了比较新的小朋友,你就要非常明确地鼓励他。逢人就讲,我的小孩喜欢和谁在一起玩,而且一下就玩熟了。经常以表扬鼓励来引导他,哪怕只有一点点迹象就要鼓励他。千万不要指责他这个缺陷,而是用引导的方法使孩子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是游戏的原则,奖励的原则,这一点家长们要清楚。只要你认识到这一点,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就会慢慢得到解决。

我认为,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还是家庭。从家庭原因来讲,有特殊情况和普遍情况两种。

特殊情况有这样三种,一种是有家庭变故,比如父母离异或者说父母中有一个人去世,家庭的变故对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刺激和创伤,有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病变。另一种情况,比如个别家长对孩子施暴、虐待,孩子可能会产生精神创伤和心理疾病。还有一种,就是孩子遭受过外界的欺凌,比如有流氓骚扰他,甚至对他有过性迫害,同学中有小霸王欺负他,这也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和不健康现象。

当然,这三种原因还属于数量比较少的,除了这三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外,家庭中普遍存在的使孩子们产生心理不健康现象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把孩子放在温箱里,一味地溺爱,把孩子当小皇帝一样对待。像刚才这位家长讲到的情况,其实是与母亲对孩子的溺爱分不开的。对孩子的溺爱是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心理上产生障碍的原因之一。

第二,对孩子一方面是溺爱,同时又表现出某种专制。爱到非常细致、非常全面,对孩子有了种种的戒律,你只能这样,只能那样;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一切都管到。

溺爱的结果是把一切都管到,把一切都管到往往就会变成专制,缺乏民主的精神。让孩子在溺爱中,同时又是在管制中生活,这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健康。要知道,孩子尤其需要一种自在状态。

第三,就因为溺爱,家长们往往偏重智力教育。在偏重智力教育的时候,忽略了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小的溺爱,再加上对智力的高追求、高开发,这种偏向也是孩子产生心理障碍、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第四,家长关心孩子,希望孩子成材,但是,对孩子常常期望值过高,这种过高的期望值变成行为,就对孩子产生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和我们现在普遍存在的学习负担过重、升学竞争等等结合在一起,从孩子很小时就开始了,一年又一年累积起来,孩子心理上的扭曲、不健康是必然的。

第五,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小和父母在一起,关系非常之紧密,由此会产生恋父情结、恋母情结,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按照大家还都能接受的心理学理论,一般来说,女孩子容易恋父,男孩子容易恋母。在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男孩子恋母的情结是比较普遍的,因为我们的母亲成天带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在这种情况下,男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就可能变得很畸形。我经常在街上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对母亲呵斥来呵斥去,就好像一个很粗暴的男性在呵斥很听话的妻子一样。这种现象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一个孩子从小得不到父爱和母爱,他们是不会健康的。任何一种爱的缺乏,都可能使孩子无法在心理上健全地发展。反过来,爱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达到了溺爱的程度,也要产生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有些家长很骄傲地对别人讲,他的儿子都七八岁、十来岁了,晚上睡不着觉时还要她搂一搂才能睡着觉,吃不下饭还要她喂一喂。当家长这么讲话的时候,她好像很骄傲、很幸福,其实是非常愚蠢的,这是葬送孩子未来的一种家庭教育呀!一个男孩子十来岁了,离开母亲不能吃饭,不能睡觉,这是一种病。家长怎么能不知道这一点呢?

你把孩子往什么方向培养呢?是往疾病这个方向上培养,还是往健康这个方向上培养?往一个强者方向培养,还是往一个弱者的方向上培养?这是目前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溺爱孩子时,要思考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育儿观念


育儿观念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而孩子的健康、聪明需要父母的辛勤培养和教育。人们不是说: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所圈、所点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育,这就说明教育的重要。而家长是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孩子行为的发展。良好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头脑聪明、积极乐观的人。

但在现实中,家长们往往都缺乏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只能是摸着石子过河――凭感觉了。自今年9月我们的女儿阳阳开始幼儿园学习后,我们有幸参加了新生家长培训系列讲座,这些讲座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非常及时也非常有针对性,帮我们解答了许多存在的疑问,也纠正了我们一些认识上的偏误,让我们逐步掌握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又深刻的体会到做一个称职的、让孩子喜欢的父母是何等的不容易。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但要更新观念,走出各种误区,更要做好表率,树立榜样,要以爱的教育来培养小孩。对小孩的各种要求应顺其发展、启发引导、减少压力,多给小孩创造其自由探索、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有一个美好幸福的童年。

s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对幼儿实施教育,不仅在于幼儿园的教育,还应当贯穿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强有力的支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更应与老师密切合作。

育儿观念:家长到底要给孩子什么


现在都是独身子女,一个家庭基本只有一个孩子,四个老人两个家长,一家六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养尊处优已经习以为常了,小公主小皇帝,说不得,打不得。大人们对孩子是这样,反过来,我们的孩子对我们怎样了呢?!

今年我接了一个中班,带班几天,我就深深感到了这个班级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特别是一个叫伟伟的小朋友,早上来园,他手上拿着玩具玩,看了老师也不叫,老师和他打招呼,他也是一脸的茫然,一旁的奶奶手上拿着油条,一边喂一边说,叫老师叫老师呀,孩子还是玩着玩具不理不采。

我看着那奶奶对孩子百依百顺,但是那孩子对奶奶确实不一为然的样子,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这就成了我们宠孩子的条件吗?如果是这样,我认为还是回到过去的穷苦生活好了,至少他们会懂得珍惜。现在的家长对孩子都千依百顺,与孩子所反馈给我们的却形成了反比,这真的应该引起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了,我们要向西方学习好的东西,但是不能把我们自己所拥有的传统美德给丢了。

“宝宝啊,等会儿热了,叫阿姨帮你脱脱衣服啊”

“老师我的被子在哪里啊?”

“我睡哪一头”

一个中班的孩子能力再差,这些小事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作为家长我们要为我们的孩子到底做些什么呢,他们可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不是在你们的怀抱中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啊,该放手还是要放手,家长要知道:教会孩子做人比教会1+1=2更重要;教会孩子学会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孩子学会几个洋文更有意义。

育儿观念:幼儿教育的初衷是什么?


育儿观念:幼儿教育的初衷是什么?

所有关系的本质都是你与自己关系。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你在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的小孩也必圆满。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结果,内在世界给予外在世界它美好的能量。

真正的爱是一种无为。它没有要求,它里面没有任何恐惧的阴影,它不隐藏任何掌控的企图。它像太阳给予万物光和热一样,给出本性的能量。

教育是一种自醒,是一种人类的自醒,一种你的自醒。在完成自身生命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借着你有一个小孩和教育他,在你自己身上下工夫吧,以此来实现整个存在的圆满。教育是一种自醒的途径,向外劝导你的孩子,向内劝导你自己!

教育的本质:是的一场自我修行。

今年9月1日,Andrian入园,我和爱人在今年看过不少的幼儿园,其中大部分是私立的。我们选择幼儿园基本上只有两个标准:其一是师资,看幼儿园老师的年龄和从业经历,一般来说年龄大的老师都是有较强的幼儿教学经验的;其二是看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不是跟我的理念基本相同或者接近。我们在太原那边的一个大型社区附近,大量的幼儿催生了很多幼儿园,其中不乏一些大的连锁幼儿园,也有一些幼儿园就是小规模的,没有办学资质,这类幼儿园凭借着责任心在市场立足,去赢得市场。私立幼儿园普遍的情况是硬件设施很棒,但师资不敢恭维,基本上是刚幼师毕业的学生,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往往通过与学校合作,来幼儿园进行实习,试想没有任何经验的老师能否去教育幼儿呢。幼儿教育,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要求老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幼儿的心理,通过一些行为去分析孩子的性格特点,然后去引导孩子,去树立正确的行为和健康的人格。私立幼儿园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在三年中基本上要学会小学二年级的知识,包括拼音,英语及数学,更有幼儿园宣传他毕业的学生基本上能跟上三年级的学生。Word的天,这是这类幼儿园的主要卖点,听了这些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幼儿教育的初衷是什么?

是学习知识,还是去培养良好的行为,健康的人格?

我曾调研过很多家长,他们更偏向于学习知识,生怕上了一年级会落后于其他学生,这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很多家长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让他去做一些超越其年龄的事情,效果一般是很差的,常常表现为后劲不足。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百米赛跑,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笔者看来是贻害无穷。

Andrian后来进了一所公立幼儿园,是一所五星级幼儿园,老师基本上都是40左右,可能唯一的缺点就是距离的问题。幼儿园是孩子加入世界的起点。幼儿园有孩子同龄的伙伴,可以让孩子收获不同的体验;幼儿园也有专业的老师,可以让孩子快乐自由的探索自己,认识朋友,体验世界。

这个世界既不存在完美的爸爸妈妈,也不存在完美的幼儿园,但是爸爸妈妈往往既不是专业的育儿专家,也没有多少育儿经验,而幼儿园却已经经过了无数代育儿专家和幼儿教师共同努力,设计出了一系列能够丰富孩子心灵,增强孩子身体的方法和手段。

专业的幼儿园应该:

具有系统的方法,认可孩子的成长是身体,心灵和思想的结合;是孩子,家庭,社区和幼儿园共同的责任。幼儿老师既需要注意孩子身体,个体,社会,情绪和情感的需求,又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想方式;

积极回馈每个孩子。认可孩子的差异,挑战孩子的思考,提供能够促进孩子探索世界的机会和可能;

玩中有学。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幼儿园时期的孩子,玩是一切。和同伴一起玩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可以在彼此相处之间学习接受或者挑战别人的想法,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同时学习尊重他人的能力。幼儿园不仅仅聚集了年龄相仿的孩子,同时还需要设计特定的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孩子全方位的成长;

有目的的教学。学习不单单是信息的单方面传递,更不应该强调服从和纪律;学习是挑战,是通过不断的反思,试验,试错,互动获得实际的知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老师需要灵活多变的设计多种能够让孩子参与的活动,在参与和实践中让孩子们学习;

有学习的环境。植物,书目,花园,沙地,石头,泥土,水,这些最基础的自然资源都是孩子触摸,感知自然和世界的来源;多媒体的教室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信息社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感知和能力。学习的环境将给孩子直接的刺激,带来直接的挑战,专业的幼儿园应该有丰富的空间和资源供孩子们利用

尊重差异。宽容和尊重与自己不同的文化和观点无疑是中国孩子最需要学习的品质,这些品质需要幼儿园在活动设计当中,在平常的一言一行当中,在孩子们的互动当中,逐渐传递给孩子;

持续的评估。专业的幼儿园需要持续不断的评估自己的环境,老师,活动是否能够让孩子快乐而有效的玩耍;是否可以促进孩子交流和学习的能力;是否能够合理的帮助具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是否符合特定的环境和文化背景。

幼儿园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同一个起跑线。幼儿园的目的是提供专业的老师和场所,让孩子能够认识自己,结识朋友,探索世界,体验安乐,学会学习和学会沟通。

认识自己:幼儿园的孩子是小大人,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但是这些小天使(或者熊孩子)又时不时对自己的需要和情感展现出好奇和不解。幼儿园就是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接纳自己的需求和情绪,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被认可;自己既是大家庭的一员,又是独立的一份子;自己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关爱,也需要理解和关爱别人。

认识他人和世界:2.3岁的孩子已经逐渐开始有了“你我”之分,也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不单只有自己的家人。年纪越大,孩子们越会感受到他们属于某一个(文化,民族,地域的)集体,越是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越是体会到自己和世界有着若隐若现的关系。幼儿园需要帮助孩子们学会如何分享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信念,并且尊重他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需要帮助孩子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公平,理解和宽容的重要,以及让孩子承担起对集体,社会和世界的责任。

体验安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能够感受到健康,满足,快乐和喜悦,这样能够让孩子更加自信和乐观的面对学习和挑战。幼儿园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信任,安全的环境。在其中,孩子们身体上的,情绪上的,精神上的,意识上的,所有的需要都能得到尊重和谅解,让孩子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探索世界。

学会学习:现在的孩子们压力山大,又要背诗词,又要学算术,还要会弹琴,懂跳舞,爱艺术,可不少家长恰恰忘了孩子这时候最需要培养的是爱上“学习”本身。学会学习,爱上学习永远无法靠服从和纪律,只能靠孩子自发的探索,不断的试验,学习和他人合作,为集体做出贡献,尝试独立或者和他人一起解决问题,并且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是这样的一系列的参与和体会才让孩子爱上学习,学会学习。幼儿园无疑需要提供合适的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学习,更应该提供精神上的支持,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们能够心无旁骛的学习。

学会沟通:沟通从来不仅仅通过语言,孩子在学习沟通和交流时更不会仅仅依靠他们还远没有掌握熟练抽象文字来表达他们的需求,情绪和认识。孩子们会用一切的手段包括手势,动作,表情,声音,行动来传递信息,不能掌握合理的沟通方法,孩子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也就无法正确的理解自己。幼儿园需要帮助孩子通过和其他孩子交往,通过玩,通过故事,通过舞蹈,音乐,动画,通过角色扮演,通过多媒体,让孩子能够将意义转化为表达,也能够让意义转化为内心真正的理解。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已经发现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尽管幼儿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专业幼儿园能提供给孩子的,有足够精力和经验的爸爸妈妈都能提供给孩子,况且孩子的成长标准并不必须是我上面提到的,衡量的准则可以各有不同。所以只要爸爸妈妈满意孩子的成长,就不一定必须把孩子送去幼儿园。

不过,如果爸爸妈妈觉得力有不逮,还是请将孩子交给专业的幼儿园,毕竟幼儿园就是专门为了孩子的成长开设的专业场所,幼儿园教师也是一项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

爸爸妈妈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人,哪怕这个世界真的有一所完美的幼儿园,也永远不要把所有责任都扔给幼儿园。毕竟,对爸爸妈妈来说,自己的孩子独一无二,对孩子来说,自己的爸爸妈妈也独一无二,我一直在强调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一环,大家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到关键作用,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陪他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孩子成长是很快的,抓紧时间去多陪陪孩子,要不一转眼就不理我们了。

家园共育《育儿观念:打了不改为什么还打?》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为什么幼儿园不放暑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家长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 育儿观念:家长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 人在十八岁之前都被称为孩子,孩子是不可以随便被打骂的.可是,有时,孩子实在是太可气了,但打骂孩子肯定是不管用的,尽管表面上,孩子服从了,但在心理上,不能解决根源问题...
    2020-10-13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打了女儿,我却哭了 打了女儿,我却哭了全职妈妈除了辛苦,很多的时候是无助,还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自己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孩子,特别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脑子里有着古灵精怪想法的孩子,很多时候,状况就突如其来的来了。今天我打了...
    2020-11-04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为什么要否定孩子的感受? 育儿观念:为什么要否定孩子的感受?有一次宝宝发高烧不退,到了医院,医生用灌肠的方法给他降温。本身就身体不舒服,再加上需要被爸爸妈妈按在床上,让医生给直肠灌入冰水。这个过程,宝宝当然哭了。给宝宝做灌肠的...
    2020-11-23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还孩子自由的天空 育儿观念:还孩子自由的天空 周末我带四岁的女儿去公园玩沙画,她在一边涂,我在一边观看。如果我告诉她该涂什么颜色,她会噘着小嘴对我说:“妈妈,你说的颜色我都不喜欢,我要涂我自己喜欢的颜色行吗?”听她这么...
    2020-10-10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孩子为什么不愿去托儿所? 家 长:我有一个三岁的男孩,一去托儿所就生病,他告诉我,他害怕去托儿所。一到托儿所他就不说话,但是他心里很明白,很多事情他都懂,他就是不说。老师让他干什么他都不干,也不说话。在家里,他可爱说话了,而且...
    2020-07-24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家长为什么不能打骂孩子? 人在十八岁之前都被称为孩子,孩子是不可以随便被打骂的.可是,有时,孩子实在是太可气了,但打骂孩子肯定是不管用的,尽管表面上,孩子服从了,但在心理上,不能解决根源问题...

2020-10-13 阅读全文

打了女儿,我却哭了全职妈妈除了辛苦,很多的时候是无助,还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自己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孩子,特别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脑子里有着古灵精怪想法的孩子,很多时候,状况就突如其来的来了。今天我打了...

2020-11-04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为什么要否定孩子的感受?有一次宝宝发高烧不退,到了医院,医生用灌肠的方法给他降温。本身就身体不舒服,再加上需要被爸爸妈妈按在床上,让医生给直肠灌入冰水。这个过程,宝宝当然哭了。给宝宝做灌肠的...

2020-11-23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还孩子自由的天空 周末我带四岁的女儿去公园玩沙画,她在一边涂,我在一边观看。如果我告诉她该涂什么颜色,她会噘着小嘴对我说:“妈妈,你说的颜色我都不喜欢,我要涂我自己喜欢的颜色行吗?”听她这么...

2020-10-10 阅读全文

家 长:我有一个三岁的男孩,一去托儿所就生病,他告诉我,他害怕去托儿所。一到托儿所他就不说话,但是他心里很明白,很多事情他都懂,他就是不说。老师让他干什么他都不干,也不说话。在家里,他可爱说话了,而且...

2020-07-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