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要求自己做榜样
发布时间:2020-10-06 幼儿园游戏要求 幼师读书心得 幼儿园做教案育儿心得:要求自己做榜样
时间不紧不慢的走着,女儿却在慢慢的长大,现在已经进入了幼儿园。在这不经意的日子里,涵涵从曾经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如今的“小大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也不再是你眼中的那个小宝宝了,她有时也会抓住大人的缺点提出意见。面对这样的小大人,有时我们也束手无策。只能严格要求自己做个榜样。
我们认为涵涵只是平凡的小女孩,我们没有给她设计任何的远大理想,只希望她开开心心上学,开开心心生活,健康的成长。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步增长,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思考,不在盲目服从;平时我们要多沟通,让她感觉到父母对她的重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应该注意平时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做好榜样,带好头。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偶尔也以向孩子请教的方式培养孩子多读书学习。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心得:做孩子的榜样
育儿心得:做孩子的榜样
今天中午午睡的时候,天天小朋友睡在键昂小朋友旁边。当其他小朋友没有声音要睡觉了的时候,天天开始吵了起来,谁最能干谁就有小红花奖,看谁先睡觉,醒来后就有小红花奖,可天天还是继续皮,根本不吃你这套,再不睡的小朋友,我要电话打去让警察叔叔带走了,这样果然有效,天天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就乖乖的睡觉了。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讲究方式方法,只要方法用对了任何难事都会迎刃而解的。特别是对待小孩子,父母必须严慈并用。一贯严厉的家长会让小孩子无所适从,觉得父母是高高在上的,会感到害怕甚至不敢与你们亲近;而一贯慈爱的家长会在小孩子面前失去威信,孩子会觉得他的爸妈是很宠很疼他的,从而容易犯诸多或小或大的错误。一旦犯错之后,要是父母任由他,他就越加胆大妄为。要是父母责骂他,他又会觉得自己很委屈,毕竟在他心里,父母是不可能会对他凶的。所以严慈相兼,该严就严,该宽就宽。小孩子反而会很尊敬、信任、钦佩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我一定要做一个爸爸妈妈心目中的乖宝宝的氛围。
育儿心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育儿心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的能力和意愿是不成比例的。孩子愿意去做某件事,却很难把事情做好。结果,很多家长就不愿意让孩子自己做,觉得“完事我还得收拾,还不如我直接干了呢”。要么就是孩子半天也做不好,家长没有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孩子受到了挫折,以后就不想尝试了。
错过了自己做的时机,本该自己做的事别人给做了,慢慢孩子就养成了把自己该做的事推给别人做的习惯。等到孩子大了,家长又想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也挺委屈的。除了自己吃饭、自己穿鞋、自己上厕所以外,两三岁甚至一岁半的孩子已经可以开始干家务活了。对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干家务活就像做游戏一样好玩。他们对大人做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乐于模仿大人。这时候让他们去干,去探索,家务活就与愉快的体验联结在一起,孩子很容易养成自己动手做家务的好习惯。
当孩子感到被人依靠、被人需要,感到自己有能力时,他们会获得很多自信和快乐。潘昱霏很小的时候就会模仿大人的行为。给她吃完牛肉干等,她会主动把你手里的包装纸拿来,扔到垃圾桶里去。大家纷纷为她叫好,她更加得意,下次还会这样做。作为家长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不要给予过多的限制。
育儿心得:家长是榜样
育儿心得:家长是榜样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俗话说言传身教,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除了“言传”外,更要注意“身教”。父母的言谈举止,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在孩子面前,父母从思想品德到生活小节,都没有小事。好的父母表率才能对孩子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朝夕相处,日夜为伴,尤其未成年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模仿性最强,而这时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最高。
孩子认为父母的一切言谈举止都是最标准、最美好的,对父母的一切言行都有强烈的模仿欲望:父母的走路说话、待人接物、欢乐与痛苦等,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努力去模仿,无论好坏都照单全收。这种影响是在无意识中产生的,其作用也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
当然天下没有完美的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成长,和孩子一起享受懵懂、尝试、学习、成长。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不再是礼教规范的布道者,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随行者,和他们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
育儿心得:为孩子树立榜样
育儿心得:为孩子树立榜样
大家好!
我是小一班孟俊澄小朋友的妈妈,对于儿子入学一年多以来的变化及成长过程中的育儿心得,想与诸位家长一起分享和探讨。
记得儿子去年刚入学的时候,很胆怯,一进教室就不舍得放开我的手,死死地抱着我,哭着央求我:“妈妈,妈妈,我不读书,我要回家。”不知各位家长刚送小孩入学的时候,是否也和我一样不知所措?其实小孩和大人一样,到新的环境都需要适应过程,我们应该给孩子时间,允许他慢慢去适应。我记得孟俊澄当时哭了大半月,我实在没有办法便想到了老师,和老师进行沟通,在下课时,老师找到儿子温柔的说:俊澄,明天可不可以早一点来学校,我们不读书,我们一起做游戏,一起来学校玩,好吗?儿子点着头说:好!结果第二天送儿子读书的时候,他很高兴的和我做再见。以后也没有哭过了。所以我觉得应该多和老师沟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样能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
小孩很好骗,也许个别家长会在孩子面前编一些善意的谎言,但当谎言揭穿时,家长的威信也会降低。孟俊澄很爱买玩具,上街不会买零食,只想买玩具。刚开始我觉得儿子爱买玩具可以开发他的智力,对他应该不会有坏处,但却没想到买玩具成了他的一种习惯,看到玩具,不管喜欢不喜欢都想买,好像买东西付钱的时候能给他带来快感。有一次,放学时儿子又想买玩具,我便骗他说没带钱,但儿子不依不饶的央求着,我看着可怜的儿子,心软地摸出钱说买嘛,买嘛。结果儿子瞪着眼望着我:妈妈,你不是没带钱吗?顿时,我恍然大悟,语无伦次地说:我说我没带零钱,只带了100元的。儿子半信半疑,还是高兴的买了玩具回家了。回家后我检讨着自己,以后千万不能欺骗儿子,我应该果断地告诉他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行的。现在儿子能控制自己想买东西欲望,要是我不同意,他还是只有放弃了,关键是家长要站在坚定的立场。
对于小孩的攀比心里,家长也该尤为重视,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看到别家的小孩有什么,自己就会要求家长买什么,有一次,儿子看到邻家的同伴有一个会说话的猫咪玩具,吵着要我也给他买一个,但我们家里有一个会说话的玩具,只是和邻家小孩的不一样,看着儿子可怜的眼神,我很想答应他,给他买个一模一样的,但清晰的思路告诉我不能满足儿子攀比的心里,我告诉儿子:我们不能和别人比,别人有什么我们就买什么,你如果很想玩,可以去和他商量,用你的玩具和他交换着玩,这样也会更好玩的。懂事的儿子听进了我的话,以后看到其他小朋友有的东西,虽然他也会想要,但并不会强行让我给他买。
儿子生活中成长的点滴,我有着说不完的事列,我觉得小孩的生活习惯和品行与父母是息息相关的,我们都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每个孩子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知各位家长的育儿心得是怎样的呢?期待与你们共同分享,让孩子们成为祖国繁荣的花朵!
育儿心得:要给孩子足够空间自己去做选择
刚刚开学,亮亮的妈妈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了下来:孩子自己又背起书包到学校上学了,孩子又愿意去上学了。
亮亮今年上五年级,上学期快放假的时候,和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在学校里起了冲突。本来亮亮的动作就慢,又不喜欢写作文,结果课堂作文常常完不成。而语文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就要在放学后补完才能回家,甚至还要多写一篇才能过关,这样就耽误了亮亮和同学一起玩,亮亮对老师的做法很不满意,一直憋在心里。那天放学后老师看着亮亮完成了课堂作文,觉得不满意,说亮亮的速度太慢,影响考试成绩,让他在规定的时间内重新写一篇,没想到亮亮把笔一扔,说:“我就不写。”老师气坏了,把亮亮妈妈请来。妈妈和老师一起对亮亮进行了批评,让亮亮跟老师道歉。结果一回到家,亮亮把书包一丢,说再也不想去学校了。妈妈非常着急,怎么能够让孩子回到学校?咨询师告诉妈妈,放平心态,接纳孩子。把选择的权利交还给孩子,孩子其实知道该怎么处理。
想了一会,妈妈说:“我觉得我没做什么。我也没催孩子,没跟他讲道理,就是请同学到家里来玩。还有,以前早晨我都怕孩子吃不好,早晨给孩子做很多好吃的,逼着孩子吃,孩子不高兴,我也很气。现在我早晨还是给孩子做好吃的,但是孩子吃不吃随他。”
在孩子和老师发生冲突的时候,很多家长都站在老师一边批评孩子,以为这就是对孩子好。其实,那个时候不仅老师很愤怒,孩子也感到愤怒、委屈。这个时候家长要看到孩子的心理需要,起码给孩子一点时间,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让孩子觉得他能够得到理解,愤怒的力量就会减低。
如果在开始没有处理好,孩子不愿意去学校,怎么办?有些孩子越是着急劝他,他越是犟着不愿意。亮亮妈妈没有催孩子,孩子心里的抵抗就放下来,不会和妈妈对着干。
请同学到家里来玩是个非常好的做法。很多孩子,包含亮亮,不想到学校,不是因为学习本身的问题,而是对学习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不会处理。这个时候,要看到哪些力量能够拉孩子回去,例如:有欣赏孩子或者和孩子关系比较好的老师;孩子在班上或学校里要好的朋友;学校里有意思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这时,妈妈不用说话,孩子自己也会想到他如果不到学校,会失去一些什么。
此外,不逼着孩子吃自己精心准备的早饭也很重要,它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妈妈爱你,所以给你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妈妈希望你能够吃好。但是,你也有选择的权利,如果你选择不吃,或者到外面吃,妈妈能够理解,也能够接受。家长对孩子都有期待,但是孩子只能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向走,有时候就会激起孩子的反抗。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自己去做选择,孩子才会真正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怎么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