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试着去赏识自己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0-10-03 送孩子去公立幼儿园 送孩子去私立幼儿园 带孩子去幼儿园工作总结

每一章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实例来探讨赞赏给孩子带来的结果。其实,不仅是小孩子,我们大人也不是更多地期望别人的赞赏,认同吗;对于不充分的批评和指责,我们都不喜欢甚至不愿意去接受,更何况是小孩子呢。小孩子它们的年龄比较小,稚气未脱,还未能正确地认真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作为父母、教师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一个评价,都可能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在本书的第一章第二小节“教育中不能没有赏识”中,编者举了一个例子,大致是这样的:心理学家哈洛克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赞扬孩子比严厉谴责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和心理成长”

,作了一项奖惩混合的比较研究。他选择了许多数学天赋相同的学生,分为四组。在给第一组上课时,课前总要赞赏他们作业成绩优良。对第二组刚好相反,对好的不表扬,对成绩差者严厉谴责。对第三组,既不表扬也不谴责,但让他们知道一二组每天发生的情形。第四组则安排在其他地方,不让他们知道其他三组的情形,对他们的成绩不赞扬不谴责。不久,受赞扬的一组和受谴责的二组的成绩立刻有了显著的进步,约改进35﹪~40﹪,第三组成绩有进步但只有一二组的一半。但如此继续下去,情形有了显著变化,受赞扬的一组成绩进步了79﹪,受谴责的二组和不受奖惩的三组的成绩低落下去,被隔离的四组的成绩也有所降低。这个实验不仅说明了赞扬和谴责对学生的影响还表明了谴责和惩罚的真正性质。从短时间看,谴责与赞扬有同样的效果,但从长时间看,赞扬要比谴责的效果好得多。

因此做为母亲和教育者,应该让教育充满赏识。要对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做、时刻赞赏,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一个赏识的微笑,就像阳光照在含苞欲放的花朵上。对渴望赏识的孩子而言,这很可能是孩子一生的转折点。因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提起拿破仑,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所知道的是他所拥有的成就。可又有谁知道,他小时候曾被认定为是一个坏孩子。不论村子里发生什么坏事,大家都认定是他干的,连他的父亲和哥哥也认为他很坏。既然大家都那么认为,拿破仑也就无所谓了,于是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直到他的继母出现。当这个陌生的女人走进家门的时候,她愉快地跟每一个人打招呼,当走到拿破仑的面前,他很冷漠的看着她。父亲介绍说:“这是拿破仑,全家最坏的孩子。”可令拿破仑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把手放在拿破仑的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从此以后,拿破仑正如他的继母所说的那样,成了全家最聪明的孩子。可以说,没有继母就没有拥有成就的拿破仑,是继母造就了他。因为她相信他是个好孩子。不难看出,这个故事印证了赏识教育法中的一个观点: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因为小孩子会在无意识中按照父母的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父母赞扬或者抱怨中屡次提到的“期望”。因此我们作为父母,不妨试着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这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实践。当我们换了一种心态,以赏识的目光激励孩子,让每个孩子都会变成天才。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心得:欣赏自己的孩子


育儿心得:欣赏自己的孩子

女儿今年七岁了,很可爱,我们全家都很喜欢她。自从懂事起,我和她爸爸就鼓励孩子尝试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记得在她两、三岁时的一个早晨,小姑娘手舞足蹈的用稚嫩的声音大声的叫着:"妈妈,我会穿袜子了。"进去一看,咦,袜底和袜面调了个头,我笑着伸出大拇指"宝贝,你真棒!"。她更是乐开了怀。"嘿,你瞧,妈妈袜子穿着刚刚好,跟你有点不一样哦。"小姑娘模仿力很强,马上照着我的样子纠正过来,望着我赞许的眼神,那副洋洋得意无以言表。接下来的日子,女儿总会给全家带来出人意料的惊喜,和那份忍俊不禁……

年龄一天天的长大,成长的烦恼显而易见。为人父母,最大心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由于她爸爸工作较忙,教育的重责自然而然落在我的肩上。此时随着年龄的增大,小姑娘慢慢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甚至某些方面还跟你唱反调。而我总时不时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她。一切总希望做得最好。我的教育方式渐渐陷入了误区,可又无法改变现状。

有一次女儿学珠心算,回家把几道简单的题目做得一塌糊涂,当时一心急,难以自控,发火动手狠狠地打她。小姑娘哭得非常伤心,临睡前,怯怯对我说:"妈妈,你别那么凶好吗?我害怕,你可不可以对我说妈妈给你再拨一遍,你要记住,然后你自己拨。这样我就学会了?quot;短短一席话,一时让我不知如何应答。静下心来,望着睡梦中的孩子,我重新思考自己刚才的举动。

人们常说对待外界的事物需要一种和平的心态,可对于孩子的得失,又何尝不是这样。每个小孩在成长道路上都不断地吸取着知识,为人父母,我们同样需要不断地完善自我,真诚地希望有同感的父母都能从困惑中走出来,用良好的心态、欣赏的眼光看待你身边的孩子,爱她,直到永远……

让孩子跟着自己的脚步成长


让孩子跟着自己的脚步成长今天,我只想说说宝宝在运动能力方面的发育。其实,如果出生的宝宝是健康的,那么她发育落后些,没什么,根本没必要着急。

每个孩子从离开母体的一瞬间,她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之间本身就是千差万别的,他们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那么,他们的发育肯定也就不可能完全按照书本走,借鉴可以,没有必要完全照搬。

人们常说,孩子应该三翻、六坐、八爬,但是,我并不认为这句话就一定适用于每个孩子。只要孩子健康,在某些方面发育晚点根本不算什么,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己慢慢成长吧。

我的女儿从一出生起,她的体重就成直线上升状态,体检的时候,一直是医生眼中的“小胖子”、“超重”婴儿(这点倒是不落后哈)。但是,我从来不认为那个时候她的体重是个问题,只要她一切正常,那么胖点儿没什么,人不都说胖孩子不爱生病嘛,呵呵。所以,当我42天带着孩子去复查,一个奶奶批评我给孩子养得太胖的时候,我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当回事。

但是,后来,我发现婴儿期的“小胖子”在运动能力方面确实会差点儿。因为胖,她翻身就比较困难,经常是扭着身子折腾半天也翻不过去。到了三个月的时候,还是不会翻身。但是,我倒是没有着急,只是看着她着急翻不过去的样子有点儿好笑。如果她不着急,我不会主动帮她,我希望她能自己实现翻身的想法,让她有点儿成就感,呵呵。

后来,突然有一天,丫头吭哧吭哧地要翻身,我在旁边看着,没打算帮她。然后,不知道丫头怎么就一下子翻过去了,哈哈,她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翻身大业”。从此以后,她就能自如地翻身了。

后来,又到了传说中该坐的第6个月。我尝试着让她坐,她坐起来就倒下去,像个小不倒翁,特别好玩儿。那个时候的女儿就是我眼中的一个小玩意儿,胖胖的可爱至极。我根本没时间去考虑她的发育是不是比别的孩子晚的问题。

到了该爬的时候,是冬天,而且正好住在奶奶家。奶奶家小,东西多,暖气也不好。于是,本来的就胖的闺女穿得像个小肉球。那个时候,她根本不愿意爬,只要给她放在地上,她就哭,不要爬。后来,为了安全起见,就一直让她坐在学步车里。然后,丫头就没经过爬,直接选择了走。(这点我要检讨,主要是我们懒,没怎么训练她。)

综上所述,俺家闺女的发育相对别的孩子来讲都是晚的,翻身晚、坐得晚、不会爬。可是,我从来没有为这些发过愁。我相信孩子的特点不同,那么他们的优势也会各不相同。没必要严格按照书本中的发育时间来要求性格各异的孩子。

过了一岁以后,女儿的其他方面的优势开始显现。她的动手能力很强,很早就能对立玩拼图,而且时间长了,我们大人都不是她的对手;她很早就能拍球,在别的孩子还拍不了几个的时候,女儿已经能拍八九十个没问题,而且是左右手都可以……

女儿进入托班的第一个学年,她们幼儿园组织体能测试,女儿是班里仅有的一个优秀,其他的孩子大多数为合格,良,还有的孩子不合格。这些体能测试包括平衡木、10M往返跑、单腿蹦、双腿蹦之类的。

小班体能测试,她是优秀;中班体能测试,还是优秀!看着这些测试结果,也许没人相信,曾经的小人儿,发育要落后于大部分孩子。

当然,现在,女儿也还有不如别的小朋友的体育项目,比如,她还不会跳绳(不会跳单绳,能跳大绳)、她跑得不如有的小朋友快、她唱歌不如有的小朋友好,但这并不能妨碍她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愿意多给她时间,让她自己慢慢地成长而且我也会欣然接受她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因为这很正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不可能事事都优于别人,我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我相信很多妈妈见到这种情况都会着急,她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都不能落后。但是,她们不知道,她们往往只看到了孩子不如别人的地方并因此而着急,拼命让孩子练不如别人的项目,她们却忽略了孩子优秀的地方。也因此,孩子在妈妈那里得到永远是:你看你这点不如**,她会这个,你却不会;你那点儿不如**,他会那个,你也不会……她优秀的地方却往往得不到妈妈的褒奖。我想,永远生活在这种情绪下的孩子心理肯定会不平衡,为什么妈妈总是对我不满意,我是不是特别笨,我是不是永远都不如别人?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受打击,这对孩子成长并无好处!

希望天下所有的妈妈们都能多给孩子点儿时间,多给孩子点儿耐心,让孩子跟着自己的脚步成长。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好书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好书“人啊,认识你自己!”这是一句古老的神训,字面意思很简单,但内涵可深了去了。不过,对孩子来说不需要想那么深,认识自己,就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吧!

《小眼睛大发现》系列丛书中有一本“人体”,对孩子就大有帮助。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身体都是这样来的。

这本书先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介绍,由内而外、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皮肤和毛发的作用、血液与心脏的关系

肌肉与运动、身体的自我修复,这些看似复杂的知识,都配合着精美的图片和简短的说明,让人很快认知和理解。

书中通过一些小贴士,把关于身体的趣事介绍给我们。

为什么要打哈欠?因为身体需要休息了。

为什么会有鼻涕和喷嚏?因为身体在抵抗异物入侵。

食物在身体里经过漫长旅程,最终被吸引了能量,变成了粪便;身体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你很多信息。这些有趣的知识通过简单直观的思考,会让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财富。

身体是父母最珍贵的礼物。让孩子从小认知自己的身体,更好地保护和使用自己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启蒙课。从这一课开始,孩子将会逐渐认识自己,认识这个神奇的世界。

让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


让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节前,带xx去梦清园玩,以奖励他钢琴练得努力。

看到有蹦床玩,才后悔没带钱出来,于是两个人再打道回府取钱,回家的路上,他走不动了,中途坐了下来,我说:你走路都走不动,等会儿怎么玩蹦床呢?他答:我走是走不动的,不过玩是玩的动的。

我大笑,孩子的大实话真好,连听的人都觉得爽。

好不容易取来了钱,结果玩的却不痛快,时间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天气有点凉,蹦床上只有两个6、7岁的女孩,而且是结伴的一对姐妹淘,等于是两个人包了场,诺大的游乐场上只有她们俩,看见来了xx这个“外人”,很不爽,联合起来跟他过不去,最后还向她们的妈妈哭诉,倒打一耙,说xx欺侮她们。

我一直远远地坐着打毛衣,只当没看见,xx起初为自己分辨,最后选择退出不玩了,即使退出了,两个女孩还不放过他,对着已经在独自玩小火车的xx大声嘲笑,xx只是不搭理,只当没听见。

终于又来了一个男孩子,xx找到了新的玩伴,发挥了他的自来熟天性,又上去玩得兴高采烈,全然忘记了刚才的不痛快。

xx下来的时候向我诉说两个女孩的不是,我只是轻轻一句话:他们是女孩,你是男孩,不要跟她们一般见识。

从头到尾,xx没有跟两个无理的女孩子吵架,也没有向我讨救兵,更没有闹情绪,只是在她们向自己的家长告状时为自己辩解了一句。他自己化解了这场不愉快,并且找到了新的乐子去玩。

在我的观念里,男人是应该大度一些的吧;还有,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做人不必为了一些小事动气,最终伤害的是自己的肝,何必。

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生活


这里我要强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父母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父母的苦恼在于:我是为你好,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父母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孩子年龄越大,参与意识越强。《儿童权利公约》就强调:要根据儿童的成熟程度去听取他的合理意见。很多父母会说:孩子容易冲动,他一定要做的事如果不可行的,怎么能让他去做呢?

父母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我的经验是:父母的生活经验丰富,知道做某事的后果是什么,但不要用简单的命令去制止,而是要把可能出现的后果告诉孩子,建议他不要做。但有的孩子还是坚持要去做,那么如果不是很危险,就可以让孩子去做或是有限度的同意。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

摘自《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看到这一段,我深有体会,讲几个小故事给大家听吧。

故事一:前几天带着三周岁的儿子到同事家去吃晚饭,吃过饭,儿子提出要上厕所,因为地形不熟悉,我带他去了卫生间。完了之后就不肯出来了,因为有机会可以和“水朋友”亲密接触了,这个机会他是决不会错过的。他说,我要洗手。我就一个人出来了,但叮嘱他:(1)水最好不要溅到地上,因为弄湿了人要滑倒的;(2)时间不要太长,否则手要起褶皱的。哦,儿子答应的很爽快!过了三分钟,儿子还是不肯出来,孩子他爸不高兴了,在客厅里大叫,好了,洗好了就出来,否则打屁股了。儿子应都没应。我走进一看,儿子拿着他们的牙刷在擦洗手盆。我耐心的问:儿子,你在干吗?儿子说,我在洗洗手盆。我又问,那洗好了吗,呦,真干净呀!我们把东西整理好到外面去吧。受到了妈妈的表扬,儿子抬起头来,得意地朝我笑了笑,一会儿就乖乖地跟我出去了。

故事二:吃晚饭的时候,同事家的客厅里开着空调,把暖气排在了阳台上,我想看看外面是否下雨时去了阳台,那可真像在锅炉里蒸呀,连气都喘不过来。儿子本来赤着脚板在客厅里跑来跑去,忽然看见玻璃门外的阳台上有几双拖鞋。儿子跑过来和我说,妈妈,我要穿拖鞋,阳台上有的。我的第一反应是马上告诉儿子我的经验:外面很烫,你不要出去了。我的同事更绝,说:这门打不开!对于这两个建议儿子一个都不采纳,还是要去。我说,那去吧,看看阳台上热不热?儿子屁颠屁颠的去了,打开了门,连弯腰拿拖鞋都不愿意,就退回来了,嘴里还在说,好热,好热。后来我问他还去吗。儿子说不去了,太热了。

故事三:史迪文满一个月了,我是他父母的媒婆,理所当然的被邀请到酒店喝满月酒。小孩子就是这样,吃了一会儿,就下桌了。瞧,小孩子的相处能力强吧!五六个孩子已经玩在一起了,其中有我儿子,还有比我儿子大四个月的李易哥哥。本来他们就已熟悉,他们追赶着,笑着,摔倒了笑着再爬起来,有时候他们的摔倒还是故意的呢!看着他们玩的开心,我和李易的妈妈也在一旁乐。但这时出现了一幕:一个老奶奶也跟在这些孩子后面跑。原来是奶奶心疼孙子了!累不累呀,不要跑了,要摔倒的!你怎么能跟着他们跑呀,你要小,他们要大。(据我目测,这孩子可能比我儿子小六个月)但这孩子不听,还是照跑。他奶奶一开始跟着跑,后来发动了孩子的妈妈,把他架了回去。这孩子离开这块小小的属于孩子们的娱乐场地的时候,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是老大的不乐意。

讲这些发生在我儿子身上或周围的事情,其实我想说的是,留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生活吧!品尝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孩子们会更健康茁壮地成长的!

多方面赏识让孩子充满自信


多方面赏识让孩子充满自信

尊重和爱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由衷地欣赏、赞美孩子,需要家长学会从多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打动孩子,使其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一、正面强化,赞扬孩子众所周知的优点

今年6岁的过过很有环保意识,常把小区里的果皮、纸屑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年前还被小区管理处评为“环保小卫士”。可是,最近过过保护环境没有以往积极了,因为爸爸妈妈觉得孩子环保方面的表现已经受到了肯定,便不再表扬他这种行为,过过拿回“环保小卫士”的奖状时,他们只是随意看了一眼,就再也没有提起。孩子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慢慢失去了保护环境的兴趣。

孩子在表现优秀的时候,最期望听到爸爸、妈妈的鼓励与肯定。积极的正面肯定,才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爱和喜悦,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心理感受,强化他正面的表现,促使他努力做得更加完美。

二、全面肯定,赏识孩子小小的优点

调皮的东东常会给父母招惹一些小麻烦,但有时也会主动做些好事,把摔倒的小朋友从地上扶起来,帮粗心的阿姨找到丢在角落里的钥匙……看到东东帮助人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充满喜悦地赞扬孩子:“东东真懂事,这么小就知道帮助别人,将来长大了一定会了不起!”在父母的赞扬声中,东东一天天懂事了,不再沉湎于捉弄别人带来的小小乐趣,而把精力转移到帮助别人上。

爸爸妈妈发自内心的赞扬是引导孩子一步步走向真、善、美的动力。家长如果老把眼光盯在孩子的过错上不放,就会心生焦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与信心,会导致孩子往消极的方向发展。在纠正孩子捣乱等错误行为的同时,用心发现他身上的优点,细心捕捉他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孩子会逐步改掉不良习惯,强化优秀的品质。

三、沙中淘金,赏识孩子错误中的闪光点

刚上小学的小井成绩不太好,很少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3月是学雷锋月,很多做了好事的孩子都在学校里得到了表扬,让小井十分羡慕。一天,他交给老师一百元,说是在上学路上拾到的,当天就受到了学校广播站的表扬,这让小井兴奋得满脸通红。那一天,他读书的声音特别响亮,作业写得特别工整,红领巾比任何时候都系得整齐。可是第二天,小井却垂头丧气地来到了学校,原来他为了得到表扬,竟然偷拿了家里一百元,被爸爸发现后暴打一顿。幸亏老师了解到真相后及时和家长联系,做父母的也检讨了自己的冲动行为,肯定了孩子出发点是好的,才慢慢让小井又找回了笑容。

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人因为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偶尔也会犯些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错误,小小年纪的孩子又怎么能够避免呢?发生这样的事情时,家长一定要头脑保持冷静,客观分析孩子这样做的深层原因。如果孩子是为了获得尊重和肯定而犯的错误,至少有令人欣慰的地方:孩子想听表扬,想要上进。家长要肯定这一点,多找机会表扬孩子,满足他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来获得肯定。

四、独辟蹊径,赏识孩子的与众不同点

豆豆性格有些内向,常被小朋友冷落。因此她不太喜欢出门,闲下来时就给家里的小狗洗澡、梳理皮毛,把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事编成故事说给它听。豆豆的父母担心孩子将来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但转念一想,光着急也没有用,还不如引导孩子把说给小狗听的故事记录下来。豆豆妈妈把孩子记下的故事投到儿童杂志,竟然有几篇发表了,让豆豆感到了成功与快乐。不少小朋友也开始要求豆豆讲故事给他们听,时间长了,豆豆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有着轻微自我封闭倾向的孩子,有时更会令大人觉得难以理解。这些特点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简单的斥责和生硬的要求只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把他推向不健全人格的深渊。发现孩子具有负面的性格特点时,家长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寻找孩子特殊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帮助孩子一步步走出狭隘的天地,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孩睡觉,只不过不是在一张床上。

相关推荐

  • 父母要读懂并赏识自己的孩子 孩子不仅是民族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 每一个家庭,对后代都会给予无限的希望。 特别是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越来越多地充满憧憬。 与此同时,也会伴随一些忧虑,因为谁都不愿意让...
    2020-11-06 阅读全文
  • 用心去关注孩子,赏识孩子 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调皮儿童。这些孩子自控力差,规则意识薄弱,经常会捣蛋,甚至搞恶作剧。对于这些孩子,把他们比作“长出斜杈的树木”是最恰当的,只要修理得法,一定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
    2020-05-07 阅读全文
  •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每天午睡起来,我们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孩子。 “老师,帮我穿穿衣服!”“老师,我的纽扣扣不上了!”“老师,给我系一系鞋带!”孩子的叫喊声总是把我们急的手忙脚乱,应接不暇,不给他们穿吧,望着一张张可怜兮兮的...
    2020-10-26 阅读全文
  • 赏识教育:鼓励孩子对自己说“我能行” 我们班的彬彬小朋友平时是个比较胆小的小朋友,他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经常会有胆怯和害怕的心理。一次,我们班的幼儿一起进行走平衡木体育锻炼活动,彬彬小朋友一开始只是开其他小朋友走平衡木,等到轮到他的时候...
    2021-02-08 阅读全文
  • 让孩子认识自己 个体的物质存在、个体外在与内在的独特性、个体的价值体现、个体育社会的融合,都是每一个人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命题。幼儿时期正是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而我意识正是自信心、自制自我评价能力等重要的心...
    2020-10-09 阅读全文

孩子不仅是民族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 每一个家庭,对后代都会给予无限的希望。 特别是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越来越多地充满憧憬。 与此同时,也会伴随一些忧虑,因为谁都不愿意让...

2020-11-06 阅读全文

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调皮儿童。这些孩子自控力差,规则意识薄弱,经常会捣蛋,甚至搞恶作剧。对于这些孩子,把他们比作“长出斜杈的树木”是最恰当的,只要修理得法,一定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

2020-05-07 阅读全文

每天午睡起来,我们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孩子。 “老师,帮我穿穿衣服!”“老师,我的纽扣扣不上了!”“老师,给我系一系鞋带!”孩子的叫喊声总是把我们急的手忙脚乱,应接不暇,不给他们穿吧,望着一张张可怜兮兮的...

2020-10-26 阅读全文

我们班的彬彬小朋友平时是个比较胆小的小朋友,他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经常会有胆怯和害怕的心理。一次,我们班的幼儿一起进行走平衡木体育锻炼活动,彬彬小朋友一开始只是开其他小朋友走平衡木,等到轮到他的时候...

2021-02-08 阅读全文

个体的物质存在、个体外在与内在的独特性、个体的价值体现、个体育社会的融合,都是每一个人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命题。幼儿时期正是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最初阶段,而我意识正是自信心、自制自我评价能力等重要的心...

2020-10-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