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关于孩子的内心力量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30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孩子的内心力量来源”,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个家庭教育的重要的point是:for yourself

不管吃饭、游戏、学习、安全,等等,所有这些,都要反复和孩子强调,是为你自己。

看书的乐趣在于学到了新知识,学习的乐趣在于掌握了新技能,考试成绩不是为了给父母交代,不是为了让老师去评先进,为的是证明你自己的水平和努力。

首先父母得这么想,别把孩子的得失输赢都揽到自己身上,好象孩子胜利自己就与有荣焉,孩子失利就证明自己的失败。

我们只是引导者,他们的学习、职业、人生,都是他们自己的事。

时刻记住这一点,就不会给孩子太大压力,就不会因为孩子的一时错误、失败而气急败坏。当然孩子也相应的有担当、有主见。相应的抗压能力也会提高。

让孩子们深刻理解做一切事情都是为自己,那么重要。

自己认可自己的长处、进步,那么外来压力影响很小;自己认识自己不足,那么自设目标、自定期限、自行追赶。总之都是自主的、可控的。

而反之如果让外物占据主动,做什么是为了讨别人欢心,评判自己的标准由家长、老师、社会来定,那么受到否定就太有可能了,自身完全控制不了外界的反应了。

外界有什么刺激、意外出现,比如变态的老师啦、变态的学校啦、攀比成风的环境啦,等等,我们无法控制和预防,只有强大自身,以不变应万变,最靠谱~

做什么都为了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超过谁、比上谁、取悦谁、补偿谁。。。

人生变故很多,外因各种各样,防不胜防,只有不断修炼自己、加强自身,才能百战不殆~

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都是修炼出来的。对孩子来说,家长的言传身教,当然是修炼的第一步。

“从自身找原因”不但是解决困难的武器,更是强大内心的盾牌。

有些孩子完全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教育和熏陶,凡事靠别人,也凡事怪别人,那么所谓的“抗压力”也就是子虚乌有。

别人对他好时,一切都好,别人对他不好,他的世界就垮塌了。

我们可以怎么做?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想到的几点是:

第一,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不引导他归咎于别人、外界,而是引导他总结反思自身哪里做的不好,实实在在地让孩子体会: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当我进步了,成长了,本来困难的事就变得简单了。只有解决自己的问题,才能不但解决当前的困难,还能获得长远的好处;

第二,不避讳在孩子面前显示自己的失败和软弱,清楚地让孩子看到:谁都会遇到问题,但只要努力去解决,最终也许不一定成功,但肯定有所收获;

第三,分析外界对待孩子的态度,告诉他们未必人人喜欢你,别人对待你的态度首先决定于你所处的地位、你的能力和本领;其次取决于你对待他们的态度;只有最弱小最没本事的人,才指望着别人毫无原由地对自己好。

不怕别人不喜欢的基础是自己喜欢自己;

不怕别人给压力的基础是自己要求自己。

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最重要的是时刻审视自己,时刻锤炼自己,加强内心力量。

为了自己打造更好的自己,这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提高的方法。

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关于发动家委会的力量


记得曾经听过一个讲座,就是关于发动家委会的力量,让家委会成为班级的领袖军,有些事情,家委会是可以帮助我们来做的,作为老师,学会放手,对自己也是一种解放,也是对家委会成员的一种凝聚力的考验,如果大小事情都有老师来做,我们真的很累,于是,接过这个班,孩子一入园我就意向的开始引导家委会成员,教会他们如何组织一项活动。

入园以来,我们已经经历过了两次大型的户外活动,一个是元旦活动,这个是我们带领家委会成员来组织策划的,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一技之长进行分工合作并告知家长一项活动的主要的环节,在我的带领下,家委会成员很顺利的开展了元旦亲子活动。再一个就是近期进行的春游活动,这次活动我选择放手,一切准备活动都是家委会成员组织策划的,家委会主任是家委会的领头羊,分配任务的工作就交给了她,结果也是出乎意料的好,我们一起春游,家长孩子们都玩的很开心,在一些小的细节上面家委会成员也是考虑的很周到,春游活动圆满结束。

家委会的力量真的很大,作为教师要学会挖掘家委会的力量,让我们的工作开展的顺利有效。

孩子闹独立来源:妈妈宝宝


的确,随着孩子运动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他的好奇心和新需要越发强烈,依个人偏爱而喜恶的事情也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抗拒行为的逐渐凸现。其实,这是每一个孩子在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必经之旅。孩子出生十三、四个月后,身心发展的速度一路飙升。当孩子具备独立自如的行走能力后,就会厌倦襁褓中的享受,而憧憬着独闯天下。当他能够理解和运用人称代词“我”的那一刻,就会告别“顺从”,起草着自己的“独立宣言”。这一阶段,他一反常态执拗、任性、甚至强硬。在他的成长词典中,“不”成为运用频率最高的单字。这个时期我们通常称之为“第一反抗期”。矛盾冲突源自何处在这个时期,孩子们想了解和想尝试的事非常多。他们愿意更多的挣脱大人的看管,独立去“探索”环境中每一个“小儿不宜”的角落。“什么都动”是很多看护人对这个阶段孩子行为特点所下的结论。接近1岁半的孩子越来越热衷于“扫荡”和“清野”,他要检验从成人的活动中所“看”到的经验,他要模仿、再现父母身心投入的“游戏”:拿起小锤敲打易碎的玻璃茶几,把ji蛋磕破在地上用手涂抹,踮起脚尖搬倒书桌上爸爸常用的墨水瓶……由于经验、阅历的局限,常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告终。“越不让动越要动”是很多父母总结出的孩子和家长“分庭抗礼”的基本特征。他可以把一卷卫生纸拽至穷尽,满脸洋溢着兴奋;他会打开低矮的柜门,为能倒空所有的物品而沾沾自喜;他有办法爬到矮家具上,翻出父母特意束之高阁的宝贝欢呼雀跃;他能跨越人障,直面挑战电源

、煤气灶、饮水机而义无返顾……此外,这个时期的孩子能不断向看护人提出强硬的挑战。在与父母的抗衡中,他积累着“攻守”经验,了解到父母的处世原则:妈妈要把孩子放在地上让他自己走,孩子常会把双腿盘起脚不沾地,像条毛虫吊在空中,当爸爸妈妈不肯再抱的时候,他会蹲在地上,因“腿腿疼”而寸步难移,假如父母真不让步并且身先士卒走在前面,我们的宝宝经过“痛苦的抉择”也能后来居上……在与成人的对恃里,孩子体验到自身的坚持和退让,能对他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结果。胜利使他获得成就,同时也留下深刻的经验记忆;失败使他失望,但同样会鼓动他重组经验再次突围。所以我们说孩子“第一反抗期”的这种“反常”变化,并不是无缘无故的“逻辑混乱”和“行为失控”,而是他长大了,大到想向我们证明:他有自己的主张,他能做很多的事情,他必须实现更多的需要。他不断的通过形形色色的“反抗”告诉我们:他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就像爸爸妈妈那样,要对别人提出要求,要让别人受到自己的影响和牵制。用孩子眼光来看待作为父母搞不懂:为什么当宝宝要长大时,现有的和谐、宁静会常被冲突、恶战搅得一塌糊涂?用孩子的眼光看事物,就能理解一个倾心追求独立的孩子,在成长中时时处处所遭遇的沮丧与烦躁:当他打开一个装满各色衣物的矮柜,想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大人把柜子锁了起来;他漫步到厨房,抚弄着炉灶上的旋钮,想看看是否也会使它亮起火光,被警觉的妈妈抱开;他拽着台布想爬到桌子上看看上面有些什么,大人会板起面孔生硬的批评“不乖!”……他会走、会爬、会登高,可英雄无用武之地!周围有那么多令人兴奋激动的机会,却每每都被扼杀在动手之前!为这些孩子就有100%大发雷霆的理由。假如我们被还原成80或90cm高的幼儿,相信也会成为他的同盟。深入分析,我们能理解尝试独立的孩子,那些难以运用语言表达出的失落和不安。孩子在日

益增多的行为规范和自然法则的约束下

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


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周末xx说吃想吃我包的三鲜饺子,她最近一直生病感冒,胃口不好,每顿饭都吃的不太多,难得有想吃的,又有时间,我马上去买菜给她做饺子。xx爸带着xx出去玩,我自己在家包饺子。

其实自己一个人包饺子我还是有些怵头的,自从xx出生我的腰打了麻药之后就很不好,经常疼,再她几个月的时候又查出来腰椎间盘突出,平时站着太久就会钻心的疼,但孩子难得胃口好,想吃我做的三鲜饺子,我没有理由拒绝。

买了半斤虾、半斤肥瘦肉馅、三两韭菜,然后就开始和面、和馅,开始准备包饺子,xx很喜欢吃我包的三鲜饺子,一是自己家里做的用料足,二是在肉馅中我加入自己熬的高汤,煮出来的饺子鲜美多汁,一咬的话满嘴流油的感觉,但又不是油,没有那么油腻,所以全家都爱吃。

我自己一个人折腾,准备的时候还好,因为一会干这个一会干那个,还活动着,腰并没有特别难受,可包起来因为站在那一动不动,腰一会就酸疼的要命,快包完的时候我的额头一个劲儿的冒冷汗,最后终于都弄完了,就三个人的饺子我就折腾了近2个小时。

包完后xx爸煮饺子,让我坐着歇了一会。我还特意问了一下有破的没有,因为充满汁水的饺子破了就不好吃了,好在xx爸说都没有破。第一锅盛出来之后因为太烫,我给xx夹了碗里2个,然后就把碗碟都摆好去收拾厨房了。xx这么大了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吃饭,而且有分寸不会被烫到,也就没进去看她。等过了几分钟我进去一样,她的饺子一口没吃,可一盘子饺子都被她用筷子捅破了,汤汤水水的。我当时就气坏了,怒吼她,你干嘛呢?不是给你夹碗里了吗?干嘛把好好的饺子都捅破?当时我腰疼的要命,特别生气,觉得把我一上午的劳动成果都破坏了。xx爸也急急忙忙跑出来,批评她,妈妈辛苦包的饺子,你看都弄破了。

xx看我俩都说她,一低头,眼泪就流出来了,没有出声,但眼泪不断。我一看孩子病刚好,才有点胃口,就没继续批评她,就说,吃饭吧,下次别淘气了,你看把饺子都弄破了,怎么吃啊?xx一边流泪一边低声说,我想给爸爸妈妈夹。我一听特别震惊,我错怪孩子了,她本来筷子就用的不是特别好,饺子还特别烫,再加上里面是汤汁,特别软,她根本夹不上来,所以都捅破了,我再一看,我和xx爸的碗里果真都躺着饺子。我马上和xx道歉,谢谢她为我们夹饺子,谢谢她看到喜欢的饺子都顾不上吃还想着我们,但同时也告诉她这样做很危险,而且也把饺子弄坏了。xx听我这么说,渐渐的止住了眼泪,歪头问我,妈妈不生气了?我说不生气,妈妈很开心你想着爸爸妈妈,但是以后一定等饺子凉了再弄,要不太危险了。xx听后开心的吃起了饺子。

看着孩子吃的那么开心,我再一次心酸了,我又批评错孩子了,新手妈妈,在育儿路上一再受挫,给了孩子太多的委屈,究其原因就是不倾听孩子的心声,如果每次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责备与发难,而且蹲下来,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倾听孩子心的声音,我想父母收获的是更多孩子纯真无邪的感动,而我相信听了孩子的解释,回馈给孩子的肯定是拥抱和亲吻,而不是怒吼与愤怒。

孩子,最纯真的名词,让我们放下家长的身段,蹲下来倾听他们的心声,一定会被他们纯真而又真诚的心声所感动。

将你内心的孩子活出来


很多人会做坠入悬崖的噩梦,绝望就是无尽的深渊,没有东西在下面托着你,你不知自己会坠到何处,这比死还可怕。但假若心中有了爱,坠落的梦就可以很美。据对婴儿的研究,婴儿一开始都是处于很深的绝望中,而足够的母爱可以托住他。所以,在婴儿期能获得一份高质量的母爱,是极为重要的。只是,假若你的母亲自己缺爱,那很难给你高质量的爱。假若你没有运气一开始获得足够的母爱,那么,你能否在你的生命中发现爱的存在,将爱活出来。这才是你生命的意义所在,否则,就只是轮回。特别是在恋爱关系中,是我们童年时与父母及其他重要亲人的关系模式的再一次呈现。婚姻恋爱,都是童年关系的一次轮回。恋爱时,或是两个孩子的恋爱,或是一个扮父母一个扮孩子。若是妻子扮孩子,孩子出生后,她很难好好照顾孩子,她会被吓着,一方面将孩子推给丈夫照顾,另一方面她还和孩子在丈夫这个“妈妈”那争夺爱。若是丈夫扮孩子,孩子出生后,丈夫会发现,妻子的注意力太多倾注到孩子身上,他难以接受这一点,更不用说给妻子提供好的支持环境了。于是,丈夫会寻求另一个“妈妈”,或者请自己的妈妈来,或者找一个小三,或者嫖妓。据说,妻子怀孕和刚生孩子那段时间,是丈夫最容易出轨的时候。若两个人或一人是僵硬的大人(内核是恐惧的小孩),那他们会无法忍受孩子所带来的不确定感,孩子不能讲话,不能说理,虐待和暴打都没用,你通常围绕着控制感所建立的那一套都不行,于是会导致僵硬那一方的崩溃感。对于女人,就可能是产后抑郁症;对于男人,则很容易逃到工作或其他女人那里去。要养育好孩子,必须发展出一个能力来——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孩子心灵呼应,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让你内心的那个孩子活出来。所以,很多父母都发现,孩子出生后,他们必须去学习,必须去成长,一开始很无奈,有被迫感,后来对孩子充满感激,因为孩子帮助了他们成长,让他们真的变得更好

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内心


儿子已经4岁了,在幼儿园表现出非常胆小的个性,我们想改变,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教育,怕教育不好耽误了孩子。因为这个,我和老婆都非常焦虑。

去年8月,我和老婆偶然之间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绘画心理教育的文章,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全方面的发展能力,调节情绪状态。于是,我们带着孩子去参加了一次绘画心理体验课,从此就开始了儿子开心的心灵之旅。

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里,儿子每周上一次课。之前也不是没给儿子报过普通的创意绘画班,但从来没有一次,儿子像如今这样喜欢去上课,每次总是很早就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上画画班呀?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对绘画的兴趣在逐渐浓厚起来,感受到了孩子愉悦的心情。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内心

以前由于工作很忙,照顾和陪伴儿子的事情,总是他妈妈做的比较多一些。虽然每天工作之余,我也会抽出时间陪他玩,和老婆讨论儿子的事情,但说真的,心里从来没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已经需要去认真教育了。当发现儿子有些行为上的问题,如比较胆小,有点任性,在外人面前比较依赖父母等,也觉得是因为孩子太小,和人接触比较少的缘故,慢慢长大就会好的。

在绘画心理乐园和绘画心理老师了解儿子的表现情况后,才得知到这些表现是因为获得父母的关注比较少,内心安全感弱,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向父母寻求帮助。我尝试转变自己的视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内心,才发现他是一个内心多么丰满的人,他一直那么渴望父母的陪伴。当他独自面对陌生环境时,内心既好奇又害怕的,当我不耐烦地把他推给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照顾时,他内心是多么的失落和惶恐,甚至还有一点点愤怒。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某天老师拿着儿子的一幅画来告诉我,这是孩子画的一幅题为《一家三口》的作品。里面画了三个小人,他和妈妈都是有着鲜艳的颜色,生动的表情,并且手拉着手,只有爸爸一个人站在旁边,且没有涂色的,脸部画着僵硬的微笑。我已经不记得老师分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了,但是那个没有色彩,表情僵硬的爸爸形象到现在还刻印在我的脑海里。原来一直以来儿子对我的印象是这样的。

儿子的改变,带给我的感悟和悸动

在和老师沟通过后,我开始注意平时和孩子的互动,尽量让孩子感觉到我对他的感情,让孩子感受到我每天的喜怒哀乐。让他清楚地感觉到,当他开心的时候我更加开心,当他委屈悲伤的时候,我也很难过,当他犯了错误后,我在严格要求他的同时仍然十分爱他。渐渐地,孩子经常会主动过来找我玩,开心的时候会手舞足蹈,还会逗我乐。儿子的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和我一起出门,居然可以主动地和叔叔阿姨打招呼;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声音也变得很大。

看到儿子的这些变化,我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常常在想,如果我没有意识到爸爸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那么孩子之前的那种状态还会持续多久?后果会怎样?我不能确定。年幼的孩子内心有那么多积压的负面情绪,内心有一个苍白的爸爸,他成长的力量从哪里获得?他还会不会发现他自己有一个可以让他引以为傲的爸爸?那种状态下,希望是渺茫的,因为在这之前,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意识到孩子的状态是因为爸爸的忽视造成的。

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绘画心理教育对家长也有课程安排:心理育儿、心理咨询和协调夫妻关系的课程,我和孩子妈妈受益是最大的。我在家长课堂中思考孩子的变化时,不由得会想起自己童年时的情景。记忆中的父亲是一个严肃而不善言辞的人,我从小就比较怕他,常常犯了错误就不敢回家,一个人藏在自认为安全的地方独自忍受饥饿的煎熬,直到被父亲找到并迎来一顿胖揍为止。但越是如此,我反而越是调皮捣蛋到处惹祸,按照绘画心理老师的说法,正是因为孩子受到了忽视,才会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寻求关注,哪怕为此付出代价。

如今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我对待自己孩子的方法在本质上和小时候父亲对待我的方法并无区别。从童年活泼的我到而今喜怒不表的我,其中的变化,虽可说是成熟的表现,但是,在和自己的亲人相处时,这样的我却是一个不合格的状态。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决心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此,要感谢李凌云老师的凌云绘画心理教育,改变了我们一家人,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通过绘画心理教育受益。其实,我最应该感谢的是我最爱的宝贝儿子,是他的变化给了我进步的契机!看着他在阳光下灿烂的笑脸,我相信,我一定还可以和他一起继续成长,成为一个让儿子喜欢的爸爸。

关注撒谎的孩子的内心活动


你不知道,那个撒谎的孩子心里有多苦

很多家长注意到孩子撒谎的苗头后,一定会尝试很多方法帮助孩子改正,好言相劝,晓之以理,甚至是一顿训斥责罚,但孩子似乎总是“屡教不改”。

言出必有因,孩子说谎不仅仅是“坏习惯”这么简单,一定有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不同的谎言也表现了孩子不同的心态和需求,当我们真正了解了孩子说谎背后的缘由后,也许会多一分理解和反思:其实,说谎的孩子心里都很苦。

“不是我干的!”:撒谎是为了逃避惩罚

孩子在家里弄坏了什么东西,一直否认:“不是我干的!”

孩子在学校里考了不是很好的成绩,一直藏着掖着说:“卷子还没有发下来。”

孩子弄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总是说:“不是我拿的,我也不知道。”

这些场景是否也发生在你家孩子的身上呢?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这类行为,经常把孩子和“逃避责任”的标签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孩子因为学习成绩而隐瞒欺骗时,更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成绩退步、不好好学习上,没有意识到孩子说这些谎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逃避惩罚。

诚实地告诉父母考试成绩不佳,可能会被父母没收玩具;承认自己弄丢弄坏了东西,可能会被父母打骂。

这些孩子在弄砸了事情后,内心诚惶诚恐,只能用说谎来掩饰。

所以对待这些谎言,家长们更应该思考,是不是平时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让孩子有一种一犯错就意味着大祸临头的感觉。

当恐惧占据了孩子的内心,他们自然失去了正确解决问题的理智,撒谎掩饰就成了一种本能的选择。

对待这一类的孩子,家长们千万不能一直纠着孩子的过失不放,要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和包容,和孩子一起用冷静、客观、平和的情绪去直面问题,一起分析过失,吸取经验,做出改进。

所以,当发现孩子隐瞒了成绩,不妨告诉他:“爸爸妈妈知道你努力过了,我们不会怪你,我们想帮助你分析问题,一起来看看下次怎么考好。”

当发现孩子弄丢弄坏了东西不肯承认,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知道你也不是故意的,我们不会怪你,但是希望你下次能更小心一些,好吗?”

这样能让放松孩子的内心,让他们知道有些错误不需要用说谎掩饰,真正用信任去化解孩子的“谎报军情”。

当孩子对父母更加信任,自然而然能改掉因为害怕而撒谎的习惯。

“老师说我考得很好了!”:撒谎是想得到表扬

有一些孩子则不同,他们撒谎不是为了避免父母的惩罚,而是想要得到父母的嘉奖和表扬。

比如:明明考了很普通的成绩,却说这次没有人考得好,这个成绩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不是自己完成的作品,却硬说是自己做的。

这些通过说谎来获得父母关注、表扬甚至是物质奖励的孩子,往往有极其强烈的自尊心,而他们在生活中往往很少得到其他人的认可,他们害怕被嘲笑、被批评,所以很多时候会为了自己的“面子”而说谎。

应对这种类型的谎言,父母们应该反思的是平时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

在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点进步时,父母是否有及时地反馈和表扬?

在孩子没有做好一件事情时,父母是否给予孩子安慰和正面的指导?

所谓足够的情感支持,指的就是及时和准确的反馈。

当孩子发现自己的任何成长都能让父母感到欣喜和骄傲,自己的失误能够被理解和原谅,他们自然会更加自信,内心更加强大,不再需要谎言来满足自己的“虚荣”。

因为他们会明白,真实的进步才会带来脚踏实地的成长。

那些偷拿东西的孩子是怎么想的?

孩子说谎,最让人头疼的,可能就是偷钱偷东西了。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有说谎伴有偷窃的行为,总是忧心忡忡,担心孩子长大后会走上弯路。

向父母索要不成,于是偷钱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为了和同学攀比,偷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在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关注,想要通过一些“大动作”来博取父母的关注;

……

细细想来,“偷拿”的行为虽然令人深恶痛绝,但背后的原因也反应了孩子很多的无奈,归根到底就是——孩子没有得到满足感。

也许很多父母会想问:难道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吗?这样岂不是太纵容了?

著名的教育学家张文质老师说过:“教育的正确次序,是先满足,再引导。”

当孩子内心的好奇、渴求、期待通过健康的方式得到满足后,就不会想到寻求极端的途径。

比如孩子真心喜欢一个物品,在不超出经济能力、不伤害孩子健康的情况下,不妨爽快地买给孩子。

若是觉得家里同类的东西已经很多了,孩子总是索求无度,不妨摆事实讲道理地告诉孩子:“家里已经有很多了,再买就是浪费了。”

或是给孩子设置一些小目标,比如说通过分担家务、阅读多少课外书,来通过付出来换取心爱的东西。

这个过程,如果孩子自己放弃了,那么他自己也会意识到,其实自己没有那么喜欢;如果孩子顺利完成了目标,也一定要及时兑现给孩子的承诺,并且肯定孩子的付出和努力。

除了在物质上健康地满足孩子,也要关注孩子精神上的空洞。

有些孩子为了攀比和虚荣去偷钱,有可能是结交了不太好的朋友,或者内心自卑,需要靠攀比来取得成就感。

有些孩子觉得父母不重视自己,就通过偷拿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让父母关注到自己,这也是因为父母平时对孩子的关心不够。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让孩子走出自卑、被忽视的阴霾,和积极、优秀的人做朋友,让孩子先摆脱负面的环境影响,再告诉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诚信的行为规范,孩子才能听得进,改得了,做得到。

撒谎这件事,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就像成年人的世界,也难免有谎言的出现。

孩子撒谎其实是孩子认知方式发展不完善的一种表现,因此在平时的教育中,家长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养成诚实的好习惯:

首先,要重视和孩子之间信任感的建立。

平时给孩子的承诺、答应孩子的事情,尽量说到做到,这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自己犯了错也不要找借口掩饰,大方地承认并改正,让孩子知道知错就改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样也会减轻孩子在犯错时的心理负担。

其次,在发现孩子撒谎后,一定不要过分打骂孩子。

打骂会让孩子屈服,但不会让孩子理解,打骂会让孩子恐惧,但不会让孩子成长。

比起纠着错误不放,要关注孩子犯错背后的心理原因。

父母的耐心、宽容和讲道理,才是孩子心安的来源。

最后,别小看了那个撒谎的孩子。

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撒谎也是孩子语言组织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一种表现。这一切都是成长路上必经的坎。

孩子撒谎,一半是习惯使然,一半是迫不得已,所以下次遇见孩子的谎言,别急着拆穿,也别急着指责,试着多给孩子一点解释的机会,引导孩子自己承认错误,坦然面对事情的真相和自己的内心,这才是成长的正确方式。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关于孩子的内心力量来源》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关于发动家委会的力量 记得曾经听过一个讲座,就是关于发动家委会的力量,让家委会成为班级的领袖军,有些事情,家委会是可以帮助我们来做的,作为老师,学会放手,对自己也是一种解放,也是对家委会成员的一种凝聚力的考验,如果大小事情...
    2020-05-08 阅读全文
  • 游戏对孩子的力量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让孩子出类拔萃的并不是提前识字,而是游戏、游戏,再游戏!日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心理专家、早教专家玛思博士为上海家长解读了一次“游戏的力量”。 生活本身就是游戏。...
    2019-12-16 阅读全文
  • 孩子闹独立来源:妈妈宝宝 的确,随着孩子运动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他的好奇心和新需要越发强烈,依个人偏爱而喜恶的事情也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抗拒行为的逐渐凸现。其实,这是每一个孩子在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必经之旅。孩子出生十...
    2020-08-26 阅读全文
  • 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 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周末xx说吃想吃我包的三鲜饺子,她最近一直生病感冒,胃口不好,每顿饭都吃的不太多,难得有想吃的,又有时间,我马上去买菜给她做饺子。xx爸带着xx出去玩,我自己在家包饺子。 其实自己一...
    2020-10-23 阅读全文
  • 将你内心的孩子活出来 很多人会做坠入悬崖的噩梦,绝望就是无尽的深渊,没有东西在下面托着你,你不知自己会坠到何处,这比死还可怕。但假若心中有了爱,坠落的梦就可以很美。据对婴儿的研究,婴儿一开始都是处于很深的绝望中,而足够的母...
    2021-02-15 阅读全文

记得曾经听过一个讲座,就是关于发动家委会的力量,让家委会成为班级的领袖军,有些事情,家委会是可以帮助我们来做的,作为老师,学会放手,对自己也是一种解放,也是对家委会成员的一种凝聚力的考验,如果大小事情...

2020-05-08 阅读全文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让孩子出类拔萃的并不是提前识字,而是游戏、游戏,再游戏!日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心理专家、早教专家玛思博士为上海家长解读了一次“游戏的力量”。 生活本身就是游戏。...

2019-12-16 阅读全文

的确,随着孩子运动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他的好奇心和新需要越发强烈,依个人偏爱而喜恶的事情也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抗拒行为的逐渐凸现。其实,这是每一个孩子在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必经之旅。孩子出生十...

2020-08-26 阅读全文

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周末xx说吃想吃我包的三鲜饺子,她最近一直生病感冒,胃口不好,每顿饭都吃的不太多,难得有想吃的,又有时间,我马上去买菜给她做饺子。xx爸带着xx出去玩,我自己在家包饺子。 其实自己一...

2020-10-23 阅读全文

很多人会做坠入悬崖的噩梦,绝望就是无尽的深渊,没有东西在下面托着你,你不知自己会坠到何处,这比死还可怕。但假若心中有了爱,坠落的梦就可以很美。据对婴儿的研究,婴儿一开始都是处于很深的绝望中,而足够的母...

2021-02-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