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同学说你好土”,这个妈妈的做法值得点赞
发布时间:2020-09-30 幼儿活动方案我的妈妈 幼儿园我的好妈妈说课稿 幼儿园我的妈妈说课稿“妈妈,我同学说你好土”,这个妈妈的做法值得点赞
“妈妈,王梓涵的妈妈好漂亮,我也想让你这样漂亮!”
开学第一天,刚上小学的儿子就迫不及待地给我上了一课!
回家后,他就翻箱倒柜地开始瞎折腾,扬言要包装一下我这个“土妈妈”。
“妈妈,幼儿园毕业典礼,你涂了口红,很漂亮,明天你继续涂!”
“妈妈,明天送我上学你穿这件裙子!”
“妈妈,这个发卡好美,明天戴这个!”
……
老母亲的内心暗潮涌动,说不上是感动,还是心酸,竟然莫名湿了眼眶……
“别人的妈妈很好看!”
儿砸,你可知道,妈妈当年也很好看。
有人这样形容结了婚的女人:“一天的公主,十个月的皇后,一辈子的操劳。”
哪个女人,在结婚前,不是在娘家当了20几年的公主?
突然想起了网上看过的一个小视频,虽然只有短短两分钟,却让无数妈妈泪奔。
没有一个女孩是天生的妈妈!
我们在成为妈妈前,也如短片中的女孩一样,穿短裤、露肚脐、A4腰、马甲线,精修染色的头发和指甲,眼线、眼影、睫毛膏、腮红、粉底,一样不落。
然后,背着小包,脚踩高跟鞋,悠哉悠哉出门,青春时尚的气息扑面而来,连走路都带风。
下班约上三五好友,逛街、看电影、吃遍整个小吃街,玩到嗨,那种自由飞翔,放飞青春的日子,连灵魂都在跟着唱歌。
只是,当我们嫁了人,怀了孕,看着日渐隆起的腹部,只能“忍痛割爱”,和昨天的那个自己说再见。
为了孩子,我们放弃了太多。
身材开始走样,但为了宝宝的发育,也只能每天不停地吃各种孕妇餐,还要忍受孕吐带来的各种翻江倒海。
吃了吐,吐了吃,守着马桶含着泪,也要把不喜欢的食物咽下去。
咬牙切齿与时尚绝缘,收起高跟鞋、塑身衣,穿上宽大的孕妇装,剪了齐腰长发。
每天素面朝天,唯恐一不小心铅汞等化学药剂,伤了腹中宝宝。
生下宝宝,我们更是再也没有了自己的生活,房子里堆满母婴用品、育儿宝典,购物车里清一色尿不湿、奶粉、爽肤粉……
在家,一天24小时,孩子就像考拉一样全天候挂在身上,吃喝拉撒睡,一刻离不开,再也没有个人时间。
上个厕所,都要慢慢适应一边逗娃,一边拉屎的尴尬,还要练就单手提裤子、单手抱娃的绝技。
出门,左手拎着妈咪包,右手抱着娃,秒变大力王……
唯一属于我们的时间,就是娃睡后,那仅有的深夜时光。
“我熬的不是夜,是自由!”别问我为什么喜欢深夜发朋友圈,因为那一刻我才是我。
为了孩子,妈妈们在生活中忽视了自己,为了孩子,妈妈们放弃了太多、太多!
为了孩子,我们活成了镜子里的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样不修边幅的妈妈,真的是孩子最需要的吗?
然而,并不是!
记得,有个小学生,曾经在作业中这样写到,“多少的化妆品,妈妈才变得漂亮?”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想要复印件光洁漂亮,原件要“白玉无瑕”。
事实上,妈妈是孩子的榜样,只有妈妈优秀了,孩子才会更优秀。
气质美女刘诗诗,一直都像一朵出水芙蓉般,活跃在台前幕后。
她不是娱乐圈最美的女人,身上却有着独一份的清丽优雅,有人说,她的气质是幼年时学习舞蹈,练出来的。
但,直到吴奇隆刘诗诗婚礼那天,看见刘诗诗母亲的那一刻,我们终于明白,气质也是可以遗传的。
一个时刻注意妆容、谈吐,把自己打扮得干净漂亮的妈妈,养出的女儿,也绝对不会邋里邋遢,气质泯然众人矣……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除了教育,更多的是来自于言传身教。
我的一个朋友,自女儿出生,都是她一个人在带,但她却活成了一部“辣妈正传”。
怀孕的时候,一米六的她,体重飙升到150斤,产后母乳喂养,她更是把自己当奶牛般,看着身宽体胖的自己,她突然决定,给孩子断乳后,她要减肥。
自此,她一边带娃,一边练瑜伽,做减肥操,各种室内徒步运动。
而且不忘重拾专业书,准备充电,随时杀入职场。
孩子入幼儿园时,她瘦回到了婚前的标准体重。
而且这个过程中,她在网上结识了一帮全职妈妈,开始开展线上瑜伽课,带他们一起运动。
她的女儿,朝夕相处间,也跟妈妈一样,成了一名瑜伽达人,跟着妈妈打坐冥想、做运动,一招一式,可爱至极。
一边努力做个好妈妈,一边不忘记取悦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才是一个妈妈该有的模样。
先做自己,再做母亲。妈妈对自己好,才是真的对孩子好。
妈妈的容颜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有时候,不是我们改变了孩子,是孩子改变了我们。
孩子是父母的唤醒师,会教育父母。
演员孙俪曾说:“我喜欢镜头前做娘娘的孙俪,我更喜欢私底下做娘的自己。”
做了娘的孙俪,为了给孩子起到一个带头羊的作用,变得更加的自律。
她减少拍戏的时间,把时间更多地用在家庭生活中。在养儿育女这条路上,她一直在和孩子一起成长,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她不拍戏的时候,画画、练瑜伽、旅行、养生、写书、救助小动物,活得怡然自得。
在她的熏陶下,孩子们也跟她一样,多才多艺,喜欢阅读,会画画,能做手工,还会跳舞……
孙俪陶醉于自己“母亲”的角色,她说:“以前我不爱旅行,现在一有时间就想往外跑,去看看这个世界。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我的两个孩子,我给了他们生命,他们给了我生命的色彩。”
原来,妈妈和孩子,一直在互相成就,彼此滋养。
台湾作家黄淑文在《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一书中说:“最圆满的亲子关系在成就孩子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
“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为了孩子,我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配得上这么好的妈妈,我也愿意做个好孩子。
如此安好!
女人,你的名字不只是母亲,你还是你自己。
《少年说》中,女孩王晗奋力呐喊:“她除了是我妈妈,她还是她自己,蒲琼芳。”
妈妈为了女儿,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只一心一意,倾情陪伴女儿,给孩子最好的照顾。
但,这样全心全意只为孩子的妈妈,并不是女儿心目中的“好”妈妈。相比于一个整天围着孩子转的妈妈,她更希望自己的妈妈能做自己。
她心疼妈妈,希望妈妈不要把重心只放在她身上,而是勇敢做自己,她希望妈妈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你是妈妈,你更是你自己,这样的觉醒,不应该由孩子来唤醒。
有人说:
当妈前,你的人生就像摩托车,前进、后退、拐弯、超车,想怎么骑,就怎么骑;
当妈后,你就是重型卡车,过个十字路口都费劲。
然而,无论什么车,都应该留条超车道给自己。
我是妈妈,我是妻子,我是女儿,但我,首先是我自己。
马伊琍曾说:“与其让别人打伞,不如自己给自己打伞。”
愿每个女人在婚后,在成为妈妈后,不要放弃自我成长。在夫妻关系中,活成独立的木棉,不做攀附的凌霄花,在亲子关系中,活成最美的自己,让孩子为你骄傲。
一个各方面都在成长的母亲,会赢得孩子更多的尊重,也会养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如他所见,如你所是,因为你的美丽、自信、觉知,都值得拥有一款高配版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我是个好妈妈吗《你不是个好妈妈》随记
上网浏览之际,读了周振华的《你不是个好妈妈》随记,不觉也愧疚万分,马上关了电脑去陪儿子。
最近,儿子要参加华罗庚杯数奥决赛了。要知道,他能在初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我也甚为欣喜,希望他能继续有好的表现吧,故而总时不时地提醒他多抽时间学习、思考、练习一下,许是他听烦了,总说:“你又说这了。”这不,今晚我还是催了。过去一看,他正看书看得津津有味,想来这一看又不知到什么时侯。
“儿子,今天妈妈陪你一起学习数奥,好吗?”没想到他爽快地说:“好啊!”又疑惑地问道:“你今天怎么不忙啊?有空陪我?”听着觉得很难为情,总不好意思说怕自己不是好妈妈吧,只是应声是。
一本正经地端了个凳子,坐在他旁边,也向他要了本草稿本备用。因教了语文
,对数学的东西渐渐就淡忘了,脑子也没有读书时好使了。更何况数奥的内容都需要超常规思维,而我这人又常常正而八经惯了,所以水平和儿子也差不了多少了。
我们研究的是图形的面积。凑着脑袋读题、解题、画辅助线、说思路,时间飞快地溜走了。和儿子一起研究,其实真的蛮幸福的,也会为终于弄懂了来龙去脉而兴奋着。
时间已晚,儿子也说脑袋发胀了,便准备休息。
忍不住在他起身之时问了一句:“你觉得我是个好妈妈吗?”
“是。”儿子毫不犹豫地答道。
暗喜之时又像孩子似地追问着:“为什么呀?”
“因为你陪我做数奥。”
“啊?就这点?”我惊得差点叫出来。言下之意岂不是以前就不是好妈妈。
“不是,还有很多。也说不上来,反正是个好妈妈。”儿子赶紧补充道。
哦,我不由幸福地抱了抱他。
笑眯眯地看着他做着睡前的准备。他大概觉得我很反常,又关切地问了一声:“你的《青铜葵花》课件做好啦?”因为先前我正略做修改。
真懂事的儿子,像大人一般体贴我,情不自禁地又抱了抱他。
等着他上了床,可他又缠着看会儿书。我乘机又打开电脑敲起了字。
我是个好妈妈吗?是,又不是。
记得他出生不久,我就开始了漫长的8年的边工作边读书的日子。那时,我是个好妈妈。每天一下班,总是先陪儿子,直到他睡着了才偷偷地再起床看书。有的时侯,不知不觉也睡着了。所以,往往是半夜12点左右起床,看到凌晨2、3点,最晚的到凌晨4点。那时侯的日子是艰辛的,但决不亏欠儿子。也算是仗着年轻力盛才熬过来了。
他读幼儿园开始,我就不太称职了。原因是我开始担任了学校的大队辅导员,而后又进了教导处。除了自己所教学科的事
,各种各样烦杂的事接踵而来。渐渐地,就好像自己不是单单属自己了。常常会因着这样那样地理由少陪儿子了。因此,儿子在读二幼的时侯,我不是个好妈妈。因常是奶奶去接的,又不识字,故而不能将儿歌、曲子等抄回来让他练习,再加上他总不爱午睡,便成了班里的后进生。小红花很少,也渐胆小起来,也不怎么得老师、同学的喜欢。为了他,我也落了不少眼泪,也想了些办法。大班时,每周用录音机让他讲故事录下来,拿到幼儿园放,提高他的自信,可效果并不明显,也觉得很无奈。其实,也是我不称职的托辞罢了,只想着自己的工作。
入附小的第一天,他代表全体新生做了发言。(为了这费了不少口舌,总算让小小的他应下。我知道,抓住这个机会让他成功一回,可找回自信与阳光。在不识字的情况下,他背下了内容,在家里将楼梯、凳子、餐桌,甚至是床当成了学校的司令台翻来覆去地练习。终于在开学的第一天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之后
好妈妈就这三个字!
都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母亲的“母”到底包含什么样的生命意义呢?其实,好妈妈就是三个字。
第一个字是“静”。
很多妈妈眼尖,一眼能看出孩子三个问题,而且立马指出还反复强化,甚至当着更多人的面说我孩子就是什么什么不好。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不要慌乱,为什么?因为孩子需要母亲用良好的情绪去孕育和保护,只有母亲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不露声色的时候,才能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
母亲情绪不稳整个家庭就跟着翻腾,孩子是活在母亲这条船里的,一点点动静都会影响到孩子,破坏孩子的内稳态,孩子单单平息自己的内心紧张情绪就要消耗很多心理能量,还能留下多少心理能量用天学习用于自我成长呢?
第二个字是“弱”。
母亲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你这种状态里面一点点的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孩子的内心必然自信而坚强。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就是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处处占孩子上风的母亲,孩子只有站下风,最后甘愿站下风,没有一点竞争性,也没有一点动力,极端的会追求叛逆性、破坏性来完成自我的畸形成长。
第三个字是“慈”。
一个母亲真正的力量,是她的慈祥,是温柔,温馨,温和,夫妻、叔伯妯娌、大家庭都因为你而和睦而和谐,让人感到大海般的包容接纳,又壮观不可搅动,这就是孩子成长的宽阔的天地,这样的母亲形象就是规则,言出就是方向,反之在孩子面前指手划脚,不是扯着嗓门叫喊就是繃着脸唠叨的母亲,会让孩子慢慢感觉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舒适的,是有意思的,孩子会失去心中的方向,而母亲也将没有任何引导能力,变得更加抓狂。
今天的母亲越来越做不到慈了,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情绪问题,学习不好都是因为负面情绪困扰,很少因为智力。家长内心的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只有孩子内心平静,才有可能吸收、沉淀、理性思考,才能远见、卓识、发现、创造,才能真正的优秀!
作为一名母亲,请记住,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就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
小女孩如何防性侵 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如果机械地告诫孩子“要小心男老师和校长,他们有可能会伤害你”,就会让孩子丧失对世界的信任,甚至令她对异性产生恐惧,影响她未来的婚恋观。
小女孩如何防性侵?这位妈妈的做法很聪明!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既提醒女儿,又不会伤害到她呢?
有一天,我看了《美丽人生》这部电影,突然有了灵感;
这个电影讲的是纳粹时期的故事,全家被抓入集中营后,父亲为了不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就对儿子说,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个游戏,只要不违反游戏规则,就能获得一部坦克;
虽然集中营的生活很恐怖,但是孩子却快乐地生存下来,直至获救,心中依然充满爱与希望……
我决定像这位聪明的父亲一样,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帮女儿建立起保护自己的意识——改编童话故事。
女儿很喜欢芭比娃娃,有很浓的“公主”情结;
所以,我特地在她6岁生日那天,送了一个美丽的芭比公主玩偶给她,并且温柔地说:
“做公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她们必须遵守芭比学校的公主守则;
否则就算穿得再漂亮,也不是真正的公主;
”
听了我的话,女儿连忙追问:
“那芭比学校有什么公主守则呢?”
“我每天给你讲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一条公主守则,好吗?”
“好呀好呀,我最喜欢听故事了!”女儿欢呼雀跃道。
我给女儿讲的第一个故事是《新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深知男女有别,所以虽然跟7个小矮人是好朋友,但每次洗澡和换衣服时,她都会关好门窗,而且每晚都会回自己的房间睡觉。
其实白雪公主,没有真的吃下巫婆给的毒苹果;
她趁巫婆不注意,偷偷换了一个好苹果,然后假装中毒;
如果真的中毒,怎么会那么容易就活过来呢?白雪公主会换苹果,是因为她知道,公主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否则自己就会有危险。
而且当时小矮人不在家,如果直接揭穿巫婆的诡计,她可能会受到伤害……
女儿惊讶地叫道:
”原来是这样!我就觉得白雪公主不该那么笨,死了一次又一次,否则王子怎么会喜欢她呢?“
接下来,我又对《灰姑娘》《豌豆公主》等童话进行了改编:
灰姑娘之所以要在12点之前赶回家,不仅仅是怕美丽的衣服和鞋子被打回原形,还有一个原因是,她觉得一个好女孩,不应该在外面待到太晚;
正因为她的坚持,王子才被她深深打动了,认为她不只拥有美貌,而且还是个自尊自爱的好姑娘,适合当未来的王后......
在得知豌豆姑娘是真正的公主之后,王子高兴地送了一条项链给公主,并邀请公主当晚留宿在自己的房间里;
公主果断地拒绝,并且告诉王子,真正的公主在婚礼之前,是不会跟男子住在同一个房间的,也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
你的做法不像一位真正的王子,所以我不会同你结婚;
后来王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再三向公主道歉,并且保证在结婚之前一定不会冒犯公主,豌豆公主这才原谅了他......
不知不觉中,我改编了十几个童话;
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量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女儿也饶有兴致从中总结出了许多公主守则,比如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绝不能让人摸、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饮水食物、不要跟男子独处一室,就算是自己的长辈、老师或者校长也不可以......
有时候,女儿也会发牢骚,问我:
”王子不是负责保护公主的吗,为什么公主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呢?“
我告诉女儿:
王子要等公主20岁以后才会出现;
在王子出现之前,公主必须学会保护自己,优雅而高贵地活下去;
如果公主因为不会保护自己而受到伤害,那么她可能等不到王子出现的那一天,就变成天上的星星了。
而且,如果公主什么也不做,只会被动地等待王子拯救,她或许因为美貌一时吸引王子,但不会被王子所尊重,更不会成为王子的妻子。
听了我的话,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帮助女儿建立起了较强的防护意识;
现在的她,非常有原则,也懂得巧妙地保护自己。
有一次,我因为有事把女儿托给开精品店的妹妹照顾;
妹妹临时外出进货,店里只剩下女儿和一个年轻的男店员,于是女儿便跑到隔壁一对夫妇开的店里玩,直到妹妹回来才返回店中。
妹妹问她为什么不待在店里看电视,她当时没说什么,事后却悄悄告诉小姨,公主要懂得保护自己,所以最好不要跟男生单独待在一起;
自己之所以刚才没说,是怕店员哥哥不高兴……
学做个懒妈 妈
学做个懒妈妈曾经一直以为照顾孩子是我做母亲的本质工作,从孩子出生起大到出去和谁玩,小到在家吃喝拉撒我把孩子照顾的无畏不至,孩子刚一张嘴我马上就跑来“你渴了还是饿了?吃啥?妈妈给你拿!”慢慢地孩子也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我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慢慢失去自己干事的思想,遇到任何事都是喊“妈妈,我要,妈妈我想,妈妈你拿给我。”以至于女儿都长到18岁了,没自己洗过衣服,每天吃饭往餐桌前一坐向客人一样等着别人的照顾。**更不用说,已经习惯的被我照顾着。
近几天女儿考过试在家没事,等早上我们先走了,给她留了饭,她吃完饭碗筷都不知道收拾,中午我们回家还探在桌上。孩子被照顾惯例,她根本没有意识去收拾。听完这周韩老师的课《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后,这几天一直在反思对孩子生活教育的问题,孩子这所以会这样真的都是我的教育问题,我的“手”伸得太长,孩子根本就没有自己干的机会,我应该做的是一个懒妈妈,而不是做一个事事都伸手的勤快妈妈。做一个“身懒心不懒”的妈妈。
于是从现在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自觉性。昨天我与孩子聊天,谈心,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让他们知道劳动是光荣的,每人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比如,最近几天告诉**吃过饭自己把碗收拾到厨房,**写完作业后示范给他看怎样收拾书桌,**也很配合的收拾自己的书桌,还告诉**“人要做个勤快的人,自己的东西用过放好,下次自己用的时候就知道在哪个地方了,这就是物归原处。”
最近几天给孩子创造劳动的机会。营造让孩子独立做事的环境,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今天早起来我就对**说”妈妈今天腰很疼了,弯不下腰,可**的小袜子还没洗咋办?”**一听马上过来“妈妈我来帮你捶捶腰,我自己洗我自己的袜子。”然后真的用小手帮我捶腰,我示范给**看咋样洗东西,**也像模像样的洗礼自己的小袜子。洗完还很有成就感的说“妈妈,我会洗袜子了,来妈妈,我把你的袜子也洗洗。”说完还真的洗起我的袜子。我“**,妈妈今天太幸福来,享受了儿子的一份孝心。”**听了就洗得更起劲了。此时我发现其实教会孩子做事真的不难,不是孩子懒,而是我束缚了孩子自己做事的手脚。
前天我早上临出门前故意没像以前淘米预约做米饭,中午回到家等**堂姐烧好菜我们喊开饭,让嘟姐去盛米饭,结果嘟姐一打开电饭煲发现是空的“妈妈,锅里没有米饭,你早上没淘米。”我“是吗?妈妈真的老了,最近老忘事,你看都没淘米做米饭,今天中午只有光吃菜吧。”大家就只有光吃菜,到晚上下班回家嘟姐“妈妈,我中午光吃菜下午很饿了。”我“是吗?我也觉得饿,那我明天好好记得淘米,课我最近可能是年龄大记忆力下降,二姨回家了,这个暑假就麻烦你提醒我做米饭,要不说不准一个暑假要忘掉好几次呢。”昨天上班之前我又故意没淘米,结果上午嘟姐就打电话说我没淘米我“那咋办?我现在在班上也没法回家,那只有今天还是光吃菜了。”过一会嘟姐“妈妈,那你告诉要淘多少米,放多少水?我来做米饭吧,”于是我在电话里告诉她做米饭的步骤和要放的米和水,中午到家一看米饭也做好了我“恩,不错,女儿都能做米饭了,吃着女儿做的米饭感觉真幸福。”嘟姐“妈妈,我发现做米饭也不难,这暑假就由我来做米饭吧。”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我从没有给她做事的机会。
引导孩子做事要有信心和耐心。不能担心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添麻烦帮倒忙;对孩子多表扬,“懒”妈妈的手可以懒,但嘴巴和心不能懒、多鼓励,少指责,循循善诱,给孩子犯错的机会也就是给他进步的机会。
牢记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的教诲:“依赖本身滋生懒惰、精神松懈,不屑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为了孩子也为了我自己,我学做懒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