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捉迷藏只藏半身?这背后的门道值得每个父母学习

发布时间:2020-09-29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捉迷藏。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孩子捉迷藏只藏半身?这背后的门道值得每个父母学习》,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捉迷藏只藏半身?这背后的门道值得每个父母学习

"1,2,3….我要找了,大家藏好了吗?"

对孩子们来说,躲避他人的目光,想方设法把自己藏起来不被找到,是非常刺激的!捉迷藏的魅力实在太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不喜欢玩捉迷藏。

但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玩好捉迷藏这个在成人看来很简单的游戏,很多学龄前幼童在玩捉迷藏时,常常会表现的很奇怪:他们只把眼睛或者耳朵捂住,就自认为已经藏好了,但实际身体还都露在外面呢。

心理学家们早就注意到了孩子在捉迷藏中"藏半身"的现象。

在传统心理学看来,幼儿之所以有这种行为,是因为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即"幼儿自我中心"理论),幼儿没有办法区分"自我"和"他人",凡事以自我为主,认为自己的意识超过一切,常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到他人身上,所以往往会混淆自己的意识和他人的意识。

幼儿的心理状态大致如下:幼儿捂住眼睛,发现自己看不见外面,就自然而然的认为别人也看不见自己。

最近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幼儿自我中心"理论竟然是错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实验:在孩子眼里,看见意味着什么?

心理学家们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是2岁到4岁的幼童,孩子们的前面坐着一些成年人,这些成年人按照心理学家的要求捂住眼睛或者耳朵,心理学家接着向幼童询问:"你能看到这个捂住眼睛成年人吗?"幼童们认为自己看不到这些成年人;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耳朵实验"上,幼童们认为自己"听不到"捂住耳朵的成年人所说的话。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心理学家们已经把各种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参数调至最低。

实验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尽管孩子们自身的感官是正常的,但当对面的人眼睛和耳朵被捂住后,孩子仍会认为自己看不到对方也听不到对方说话,是什么造成孩子这种错误认知呢?

原来,在幼童的思维里,"看见"这个动作是需要双方眼神交流的,幼童认为"当你看着我,而且我看着你的时候,我才能看见你。"

反之也是如此,当双方没有眼神交流,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看不见"对方。这就解释了孩子在躲猫猫游戏中的一些奇怪做法,幼童常常用毛毯盖住头部来藏起自己,是因为孩子们认为毛毯可以遮挡自己的视线,对方和自己无法形成眼神交流,对方就"看不见我",这样就可以完美的隐藏自己了。

孩子们认为看见是一个交互的过程,除非两个人彼此有视线交流,否则不能称为看见。这就解释了孩子在躲猫猫游戏中的"藏半身"的表现,孩子们并没有以自我为中心,那些做法反而说明了孩子会"换位思考"。

孩子的心声:希望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孩子们对"看见"的认知告诉我们:幼童们根本不以自我为中心。无论有没有受到外界要求,孩子们都会自发地学着用其他人的角度来看世界,即使有时候造成错误,孩子们也在所不惜——他们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学习和了解世界。

孩子们在躲猫猫中的奇特表现以及对看见的认知,都侧面表达了孩子对"交流"的理解:交流是双向的,交流需要双方的沟通和反馈,如果只有一方主动,那么就不叫交流。

这个结论打破了长久以来我们对幼童的认知,相对以自我为中心,孩子们天生更加喜欢平等互利地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他们努力营造出一种良好而和谐的交流氛围:

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其中也包含着目光的交流;

听不仅仅是被动地听别人说什么,也包括说话者和倾听者的互动;

和别人聊天,也不是一方的单向输出,而是期盼两方的和谐互动。

在尊重他人和渴望交流这方面,孩子们做的远远比成年人想象的更好,成年人完全可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榜样,学习孩子对交流的认知。孩子们似乎天生就是哲学家,他们知道交流和配合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地实现着自己的目标。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捉迷藏可克服孩子焦虑症


哥斯达黎加心理专家近日说,小孩上幼儿园或与父母分开时常常哭闹不休,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症,而玩捉迷藏游戏能有效帮助孩子适应和父母的分离。

哥斯达黎加心理专家布兰科日前在哥《民族报》上撰文指出,这种儿童情绪障碍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表现为孩子在与亲人分离时出现极度焦虑反应。分离性焦虑症如果不加以重视和治疗,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症?布兰科建议说,玩捉迷藏游戏能有效帮助孩子适应和父母的分离。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在玩耍中知道,父母不在眼前不代表他们消失了。另外,还可在家中让孩子先练习与父母分离,让孩子逐渐习惯父母离开的感觉,比如让爷爷奶奶暂时照顾一下孩子,父母离开时间也可慢慢延长。

她还说,家长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鼓励他们学习认识周围的世界,培养独立性。她建议说,当孩子刚能动手时,就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自理习惯,如自己吃饭、穿衣、刷牙、梳头和大小便等。在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犯错不要责怪他们,否则会影响孩子学习和自立的积极性。

布兰科强调,有些父母离开年幼的孩子时会流露出不安情绪,而孩子很善于捕捉父母要离开时流露的焦虑神色,因此父母要学会在孩子面前隐藏这种情绪,否则长此以往,孩子的依赖心理就更难以克服。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小长假刚结束,出去玩耍的你有没有遭遇到很多熊孩子?

在电影院里,在飞机上,在你想安静度过某个下午的一切场所……

今天来聊一聊憋了很久的熊孩子们

有一次我在宜家买热狗,排队时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妈妈示意她去买东西。小女孩插入队伍中,转动着机灵的小眼睛观望四周,然后迅速挤向队伍前方。当时排队的人非常多,在曲折的环形队伍里她的插队之举并不显眼。

小女孩挤过几个人到了队伍前列,我看着有的大人好心让她排到自己前面,有的则不予理会。小女孩并没满足当前的排位,继续又挤过了几个人,早早买到食物并跨过护栏递给了在外等候的妈妈。

我买完东西后走到女孩妈妈面前对她说:

“我本来想当时就提示小朋友不可以插队,但忍住了。因为这明显不是小孩的错,是家长的失误。希望您以后能让她知道在公共场合插队是错误的,任何一种形式的投机取巧也都是错误的。”

可能在一些人眼里我这样做有点刻薄和多事,把一件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上纲上线。

很多人会说,小孩子不懂事,就让着他嘛,你去跟一个小孩子计较什么?

但我试图对抗的,是每个“熊孩子”背后一定存在的那位“熊家长”。

小孩子不懂事不是他的错,但对孩子最好的保护绝不是任由他高兴就好,而是教导他去做对的事:当他在飞机火车上大喊大叫时,当他用力踹别人座椅时,当他哭闹着要随地大小便时,当他不礼貌的跟人讲话时……作为家长需要及时控制,在无法控制时则有必要向受到干扰的人解释和道歉。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行为非常难以控制,无法控制小孩不是家长的错误,但认为这种对别人的打扰理所当然就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了。

这种干扰对家长们已然习以为常,但对他人始终是一种冒犯。体谅和理解是一种气度,你不能要求他人一定要有气度。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咖啡馆喝东西,一个妈妈正带着一个还不太会说话的小朋友独自用餐。小朋友从头至尾在大声哭喊、尖叫、摔盘子扔食物,妈妈对小孩束手无策,于是很快就置之不管了。

在小孩无尽的吵闹声中,所有人都难以正常聊天了。我和朋友忍无可忍正准备离开,却看到一个客人走了过去。

客人对妈妈说:“我知道你自己带着小孩很不容易,这么小的小孩也很难控制。但这是公共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想在这里过一个轻松安静的下午,而不是一直被干扰。如果您还不能控制您的小孩,我觉得您需要离开这里。”

看到这一幕时朋友告诉我,她小时候就非常非常吵闹,所以在有行为控制能力之前,父母都坚决不会带她到公共场所。

这位妈妈没有争吵,当然也没有离开。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评判这个客人的举动,但我很佩服这个人顶住道德审判的压力去说出这番话。毕竟,这件本来该由店家出面解决的问题非常不恰当地留给了一个顾客。

在中国,教导我们长大的是“人情”大于“事理”的价值观,所以在这些时刻我们的意识往往告诉我们要理解和谦让,用沉默来表达不满足矣。但人情和事理并非矛盾,我们尊重有自知力的家长,但也绝不该谦让那些比孩子更无知的大人。

在剧场和电影院我无数次遇到这种情况,小孩子会忍不住把一切他脑子里的话大声说出来,而家长也乐此不疲地回应,全然不顾公共场所的基本礼貌。

有一次我在剧场低声提醒前排热烈讨论剧情的小孩的家长安静一点,却被家长反问,我们说我们的关你什么事?小孩用难以置信的成熟口吻跟着反问,对啊,关你什么事?我回答,因为你们实在太大声,影响到别人了。他们不屑的哼了一声,继续自顾自大声讨论。(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大家直接去找剧场或影院工作人员处理,他们有义务阻止干扰观众的噪音或者合理清场)

每当这种时刻我都觉得可悲大于可笑,不敢想象这样的小孩未来会变成一个怎样的大人。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仅要给小孩足够多的爱和保护,而是要尽力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大人啊!

我们不能因为面对的是一个孩子,就去切换另一套处事标准。正如我们面对一些老人,当他们毫无道理的倚老卖老,当他们因为年龄而无理地行使特权时,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拒绝。

记得有一次在伦敦,我给刚上地铁的一个老奶奶让座位,她很吃惊的看着我说,很感谢你,但我看起来真的有那么老吗?

当时我觉得十分羞愧,感到自己的举动对她造成了一点冒犯:她认为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并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所以说,一个人值得尊重的不是年纪,而是阅历,我们礼让的原因也不是同情弱小,而是礼貌尊重。社会文明的基本规则是不针对年龄和阶层的,是通用于人类的准则。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准则都是由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组成的,这让我们更有必要去做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去注意自身对他们的影响。

面对非道德行为,我们需要采用的方法是告知而不是吵架,是提醒而非指责。

在任何时刻,都不要轻易把自己置于特殊群体之中看待。毕竟,特权不是自己定义的,而是群体给予的,所以更要学会尊重群体的声音。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聪明的家长


这个话题看上去很大,也不是绝对,但确是我切实的体会。

我有幸结识了很多牛家长。他们可能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着不一样的教育背景,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拥有一个优秀的孩子。这些孩子不但有好的学习成绩,还都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阳光的性格,甚至是多才多艺、爱好广泛。正因为这些,在小升初的较量中,孩子们都取得了胜利,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牛孩。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脾气大、顶嘴……,似乎孩子们拥有了太多的问题。孩子,你怎么会长成这样?你是不是也会这样想?如果这样,那你就错了!

在问责孩子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有没有问责自己呢?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作为家长有没有要求过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会说:"我要求了!"也许你真的要求了,但是你有没认真的执行呢?有没有只是嘴上说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手上确帮孩子削着铅笔,收拾着书包呢?也许,削铅笔收书包都是小事情,但是就是这些小事无形中让孩子的学习依赖情绪产生,并滋长。

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你是一味的发火责难,还是帮助孩子分析试卷找出问题?孩子学习时,你是创造安静的环境,还是在一旁看电视嗑瓜子?孩子取得成绩时,你是盲目的物质奖励了事,还是适度的赞扬?孩子不听你的意见,大发脾气的时候,你又没有想到你也曾经没有用心的倾听孩子的意见,你也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

学习,不应该是孩子一个人独立去面对的事情。在我看来,学习是一个综合事件,它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的好坏是这几个方面的表面现象。作为家长,应该协助孩子去完成这个综合而复杂的事情。

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在学校是班长,同学关系不错、性格不错、学习成绩不错。很多家长都对我说过,你家儿子省心!是的,从结果看我家儿子的确是省心。但是在这省心的背后,就是我费心。在学习态度上,我希望孩子明白学习是一生持续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而学习,也不只限制在语文数学英语上,学习的内涵很大。正所谓胸怀宽广、放眼世界。在学习习惯上,我更是严格要求。一直以来我们都有学习计划表,起初是由我定制,孩子执行。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个任务现在已经由他自己完成了。每月的学习任务,要明确的分配到每周,每日又要有计划的执行。同时,根据每个月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这样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表,不但让孩子无形中学会了时间管理,也让孩子有更多游戏的时间。学习不再是一件压在身上的大山!除了学习计划表,孩子在学习时,我和孩子爸爸,看看书,看看报,做些工作上的事情。既能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也能有助于孩子理解"学习是一生的事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首先家长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不能盲目的护短。很多家长都把孩子学习上的错误归结为"马虎"。出现错题的时候,要分析是假"马虎"还是真不会。比如计算,有的时候表现出来是孩子看错了符号或者结果错了,但是实际上可能就是孩子掌握的不够熟练。真的熟练了不会算错也不会看错。对于不会的题目,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学习,不要一下子告诉孩子解题的思路和答案,要引导着孩子去考虑题目。如果实在给孩子讲不明白,一定及早向老师求助。不要担心面子问题。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自然优秀。

老话总是说,孩子是小树,要灌溉要修枝。而我们做家长的就是那辛勤的园艺工。这棵小树长得是否茁壮,是否能够成为栋梁之才,全靠您的培育方法啦!

育儿观念:娇气孩子背后溺爱的父母


育儿观念:娇气孩子背后溺爱的父母

开学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了,照理来说孩子们应该已经能够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了,记得以前带过的两届小班也差不多一个多月就全能适应了,但是这一次却发现将近两个月了,还是有很多孩子早上来园会哭,活动中会哭,吃饭的时候会哭,甚至做做游戏会哭着说想妈妈、想奶奶、想回家。还有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愿自己动手吃饭,一定要老师喂,不喂就说吃不下了,不想吃了,喂她就能把饭都吃光。数数这几个孩子,再联想与家长沟通之后的情况,不难看出,这几个娇气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或者几个溺爱的家长。

就拿我们班的哭泣包冉冉来说吧,到现在仍然是每天来园都要大哭,要抱她才不会哭,不抱就会一直哭,还越哭越大声,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不愿意参与活动,宁愿自己一个人站着。有时候其他小朋友出现了状况我们去处理没有人陪他的时候,她就开始哭着说想妈妈了。和她的妈妈联系沟通之后,从妈妈的话里我们了解到她以前在家的时候与同龄孩子的交往基本没有,因为妈妈觉得小区里的游乐设施不卫生,不愿意带她下楼去玩,就算要玩也是去市区的大型室内游乐场,而且都是大人全程陪同,养成了孩子现在这个不愿与其他小朋友玩的性格。因为没有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所以冉冉在幼儿园只黏着老师,如果老师没有空就会觉得孤单,会觉得被冷落,然后就会觉得委屈,想妈妈,最后就是用哭来表达。

我们班还有一个小朋友比较特别,开学前的家访中他的爸爸就说自己的孩子是过敏性体质,两周岁之前是蛋白质过敏,然后我们就询问现在能喝牛奶、吃鸡蛋之类的东西吗?爸爸的回答比较矛盾,他又想让我们照顾孩子的过敏但又说不要让孩子太特别,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待遇就好,别的小朋友吃的他们家也要吃的,但是又强调蛋白质过敏,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了。还有从平时爸爸妈妈来园接送孩子以及和我们的沟通中就能看出爸爸妈妈在家应该是特别溺爱孩子的。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家家基本不吃菜,家长开放活动那天,妈妈看到家家把菜倒掉之后就说他们在家的时候都是拿一个特别卡通的小碗,然后在碗里放一点点菜让他吃的,所以导致家家在幼儿园都不吃幼儿园的饭菜。当我听到妈妈这样说的时候我就告诉她希望在家的时候不要再这样让家家吃饭了,因为这样他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那他就不会好好的吃饭,这样下去会没有营养,孩子的身体肯定会不行的。

像这样娇气的孩子我们班还有很多,孩子们为什么娇气成这样,不难看出都和家长的溺爱有关,我们班的小雨小朋友,她的妈妈都说奶奶在家超级宠她,连爸爸妈妈都管不了,妈妈在和我们的沟通中都是很无奈的语气,我觉得要想让孩子自由健康的成长,家长的一些行为和想法就需要彻底的改变,家长不可能跟着、陪着孩子一生,孩子总要长大,现在是幼儿园,可以说孩子还小,但是很快他们就会进入小学,进入初中,到那时再来改就已经晚了

每个厌学孩子的背后,都有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孩子为什么会厌学?这是家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大人们总是认为学生时代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许是自身抱着对学生时代的怀念之情才会把这种想法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你知道孩子厌学背后的原因吗?

1、他应该一直优秀

“老师,这几天我都要崩溃了,我感觉我活不下去了……”之后,是长达五分钟的嚎啕大哭。

这是一位初二男孩儿的妈妈,因为用尽各种招数也无法让孩子用心去学习而感到绝望。现在每天伴随她的,是和孩子不断的冷战和争吵。

其实,这个男孩之前挺乖的,小学的时候一直特别听话,学习认真,成绩名列前茅,一直是家长的骄傲,并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当地的重点初中。可是上了初中以后,情况变了,孩子成绩只能排到中游。

家长急了,以前一个总拿第一的孩子怎么能这样,他应该一直优秀的!

于是各种方法轮流上演:报班、讲道理、下任务、看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反而越来越僵。

妈妈突然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居然和孩子正常说一句话都难,别提管孩子了!

我们往往会有一种惯性思维,优秀的孩子必需一直名列前茅,熟不知孩子年级越高竞争就越大,对孩子不恰当的期望往往会把孩子逼向相反的方向。

对于厌学的孩子来说,厌的可能不是学,是被别人逼着去学!

2、教育孩子永远绕不开“关系”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可能这个问题会让很多人心生疑惑,也可能引起争议。在我看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素绝对是关系。如果你连和孩子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那么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又谈什么教育孩子呢?

就拿孩子厌学这件事来说,每个厌学孩子背后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痛苦,但他会告诉你吗?绝大多数孩子不会!因为他认为你不理解他,说了也是白说,还有可能招来一通臭骂。但是要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了解孩子厌学真正原因是最重要的一环,你理解不了,就永远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初二的女孩儿早晨起来突然说不想去上学了,情绪很激动,而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家长又是劝又是骂还把老师请到了家里就是不管用,最后得知孩子不想去学校的原因是和她最好的朋友闹矛盾了,躲在家里不敢去面对。最后请她的小伙伴帮忙发了一条信息:“你来上学吧,想你了”!这孩子第二天早早就起来自己惦记着要去上学。事情简单的出乎家长的意料!

所以说,作为家长,能让你的孩子凡事都愿意和你说绝对是件幸运的事。我们都知道要人情往来互相尊重维系关系,到了孩子这里似乎把这个道理全忘了。你的孩子是孩子不错,他也是个独立的人,七情六欲样样不少。

所以说,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你的孩子,获得他的认同,你讲给他的道理他才会听。

3、别不信,每个孩子都想学习出色

可能你会疑惑了,我尊重孩子他乱来怎么办,我不能看他不学习也不闻不问吧。

尊重孩子不是纵容孩子,也不是不能管教孩子,而是更加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现在的孩子,物质上基本不缺,反而精神世界比较匮乏。这也是那么多孩子疯狂迷恋网络的原因之一。而很多家长忽略孩子感受严格管孩子的一个让人无奈的逻辑就是:我不管他他指定会变坏!

你仔细回忆一下,孩子小的时候会不会一放学回家啥也顾不上兴奋的和你说妈妈我今天考了100分!你再回忆一下你所见到的成绩出色的不出色的孩子取得进步时候的眼神,绝对会满是喜悦、明亮很多!每个孩子都享受获得成就感的喜悦,也都生来就有学习的需要,可是第一名只有一人,能被称之为优秀的总是少部分,这时候孩子怎么办?迷茫的失望的绝望的坚持的都有,周围的的人还一个劲唠叨他指责他逼迫他,就是没人理解他,再大的热情也会消磨掉!

所以,换换你的思维吧,你的孩子他想要学习出色。你看不到这一点,只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无能为力。

4、对自己比对孩子好点的家长,更容易养出优秀的孩子

孩子是上天给予每个家庭最好的礼物,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这份礼物带来的变化。

孩子的来临,让一切都变了,夫妻间曾经投注给彼此的目光,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关于孩子的事情,总会被提到第一位。在一个家庭里,亲子关系往往会取代夫妻关系成为第一关系。你会发现,之前频繁联系的朋友、闺蜜渐渐很少联系;恩爱的夫妻,给对方的关注渐渐减少(这里是指程度上的变化,而非绝对变化),大家都在忙着照顾孩子。不知不觉中,孩子就成为一个家庭核心中的核心了。

这个时候,孩子成为了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的一部分,你的精神寄托全转移到孩子身上了。

这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孩子背负的压力有多大?我曾和同事讨论一个话题:“是否越是全职妈妈的家庭,孩子越容易叛逆、厌学”。我一直持有肯定态度,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妈妈所有的寄托和希望都压在了孩子身上。孩子出问题了她会感觉自己一无所有了,因此她会拼命地把孩子的一言一行攥在手里,拼命地对孩子好,以便让自己更有安全感。

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于是孩子自己也想要学习出色。可是当孩子发现他用尽所有力气也达不到家长要求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逃!逃离这种难以忍受的精神压力!于是你看到了孩子各种令你不满意的表现。可是这个时候想要处理问题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所以说,家长对自己好一点,有自己的生活和喜好追求,对孩子的寄托就好少一点。而孩子也多了一点自由的空间。这点空间会让他出于自己的喜好去学习而不必背负太沉重的负担,他更容易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5、如何帮助厌学的孩子

第一、正视自己的教育。可能从来都不会有人和你讲这一点,厌学就厌学,讲这个干吗?曾经有一个学生,他退学的原因是,学习经济管理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他高考填志愿想学历史的时候被所有人嘲笑,说脑子进水才会学历史。后来这个同学尽管经济学得很好还是要求退学。事实上,每年考上大学又退学的孩子很多。如果愿意,你可以再问问周边的朋友,学习专业和孩未来从事职业有多大关系?如果作为家长教育里只有成绩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精神需求,孩子厌学的问题你处理不了。

第二、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不赘述。

第三、根据找出的具体原因解决问题。知道具体原因后问题往往就简单了,如果你感觉自己处理不了,可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课程,咨询相关专家,都可以让你快速处理问题。

第四、最核心的一点,还是要不断学习,开拓自己的视野。家长是最不好做的差事之一,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教育孩子,而也往往都是只有这一次。作为一个新手,不知不觉中会有很多不当的教育行为,而这些不当的教育行为往往都会酿成我们不愿见到的苦果,修复起来相当艰难。所以,保证自己能够做到合理的教育孩子,是避免各种问题的最佳途径。

2020只要用心,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又一个周六,七点半刚过,手机铃声响起,一看又是“XX家长”,有点郁闷,心想:这个家长怎么这么不识趣,每次都为类似“今天上不上学?”之类鸡毛蒜皮的事打电话,要么一大早、要么老老晚。

(XX小班时算是个开朗的小姑娘,和小伙伴的相处还算融洽,学习活动中偶尔也会举手发言……XX爸爸呢,接送孩子来去匆匆,经常忘记带接送卡,每当我们跟他交流时,他总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对于我们的建议他很难接受,大多我行我素。属于那种最不配合教育的类型之一。常听XX说“爸爸妈妈今天又打架了”之类的话……)

无奈地接起电话,我刚说“喂,”没等我说完,对方便“噼里啪啦”地讲了一大串:“老师,我们家小孩怎么记性那么差?比我记性还要差。带她去大润发,人家同学叫得出她的名字,她却不知道人家叫什么,怎么会这样?”迷糊的我,听到他这番“正经”的话,立刻清醒许多。“XX爸爸,你讲慢点,怎么回事呀?”“你说她脑子会不会有问题呀?怎么人家都认识她,她不认识人家。上次跟一个朋友的小孩玩,前一天玩的好好的,第二天就忘记人家名字了。每次我问她学了什么,她也说不知道……”

听完他一大堆的抱怨后,我的心里小欣慰、大气愤,欣慰他发现了孩子存在的不足,并且很着急,说明他开始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了。气愤他没有寻找自身的不足,一口否定孩子。“xx爸爸,您别着急,听我说几句好吗?首先我非常高兴,您会那么着急,说明您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了。第二,xx这学期入园后一直很安静,与同伴交往甚少,有时候跟她交流几句她就哭了。之前我们也跟您反馈过这个问题,可能您没有在意。第三,根据我们小班一学年对您孩子的观察、了解,可以明确的告诉您她的脑子没有问题。叫不出班级幼儿的名字,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她不与别人交流、对同伴的关注甚少。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很久都没有跟一个朋友联系,再偶遇时,也有可能会想不起对方的名字,不是吗?”“嗯,对,对,有点道理。”他连连肯定。“这样吧,周一我去班级里了解下具体的情况,到时候再跟您联系吧!”“好的,谢谢啊。”没等我说完,对方已经挂断了电话。

周一上班后,利用课件休息时间,我找“XX”聊天,问她不认识的小朋友是谁?她指着“小J”,我问:“你认识她吗?”XX摇头头。你直接用声音来回答我,不要点头或摇头。我再问:“你知道她是谁吗?”XX继续摇头。“你用嘴巴回答我。”XX小嘴翘起来,眼泪吧嗒吧嗒地滑落到脸颊。“为什么哭呀?老师又没有怪你,你不认识她,我可以帮你的。”她停下来,“班级里的其他小朋友认识吗?”XX不说话。我叫来她一组的几位幼儿,她吞吞吐吐地说出了他们的名字。随后,又叫来其他组的六名幼儿,她只说出了两位幼儿的名字,其他均摇头。又一组,六名幼儿说对了三名。

那时那刻,我的心一丝失落、一丝内疚、一丝心疼……

放学时,我将情况如实反馈给XX家长,听我说完,XX爸爸更急了。“她怎么记性这么差,你们把班级幼儿的名字告诉我,我回家读给她听。”“这不是个好办法,三十几个名字,让大人背也需要很长时间的。您放心吧,我们会有办法的。你以后要多鼓励孩子,少责怪孩子。“我不会鼓励的呀?怎么样叫鼓励呀?”虽然有些吃惊这位爸爸的话,但我们还是耐心地告诉他“鼓励就是在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肯定她,给孩子信心。以后您不要总问她学到了什么?试试问孩子‘你今天玩得开心吗?你和谁一起玩的?’相信孩子会把好朋友的名字介绍给你听的。”接下来的日子

那些玻璃心的孩子,背后都有怎样的父母?


那些玻璃心的孩子,背后都有怎样的父母?

作为一名老师,我发现近年来父母经常用“校园欺凌”这个词来定义孩子们之间发生的矛盾。校园欺凌对孩子来说是一场噩梦,但“校园欺凌”有其具体的含义。

“Stopbullying.gov”网站将“校园欺凌”定义为: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一种恶意攻击行为,包括威胁、传播谣言、故意排挤他人等。

该网站称,校园欺凌有一个前提: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在力量强弱、受欢迎程度、信息获取等各面,实力都不均等。而且校园欺凌存在“反复性”,这种行为会经常发生,欺凌者“常常”欺负弱者。

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时,父母、校方、执法部门需要相互配合,立即制止,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开始意识到:并非所有不友善的行为都是校园欺凌行为。

前几天,有位学生遭到了同学的讽刺和挖苦,他非常难受、自卑,觉得自己好像被孤立了,当他将这件事告诉我时,我非常愤怒,气急之下做了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类似的经历,当孩子告诉我们他在学校受欺负时,我们很容易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将这些行为直接定义为校园欺凌,然而我们忽略了一点——“校园欺凌”这个词很重,千万不能轻易使用。当我冷静下来后,我仔细想了想“校园欺凌”这个词的含义,意识到这件事并没有上升到欺凌的程度。

有些人性格本来就是咄咄逼人、强势的,他们通常不怎么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是他们并没有恶意。让孩子们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孩子的余生中,他们获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都与他们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矛盾和人际关系有关。

如果我们每次都把孩子在学校的不愉快遭遇都定义为校园欺凌,我们就错过了一次教育孩子如何处理矛盾的机会,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非常不利。

临床心理学家艾琳·肯尼迪·摩尔在《今日心理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我们无法区分校园欺凌和普通矛盾,就会忽视一些严重的校园欺凌案件。”

但是,如果把普通矛盾随便上升到欺凌行为,就会使孩子产生这样一个思维定式:我很脆弱,当有人对我不友好时,我没有能力处理好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矛盾。

近年来,社会开始重视“校园欺凌”现象,但这也导致了父母对“校园欺凌”这个词的误用。当孩子在学校遭遇不顺时,很多父母就会觉得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欺凌。殊不知,这无形中也会使孩子变得脆弱不堪。

我认识一个学生,平时父母很宠爱她,她也有自己的社交圈,但她想融入一个新的圈子。刚开始这个圈子里的小伙伴不太懂这个女孩,但还是对她很友好,如果这个女孩请看电影、吃饭聊天,大家都会欣然接受。但是当这个新圈子里的小伙伴出去玩,没有邀请这个小女孩时,女孩的父母就会觉得孩子在学校被孤立了,遭到了校园欺凌。

我还碰到过类似的一件事,我的一个学生对一门课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课堂讨论中就表现得特别活跃,一位同学因此嘲笑了这名学生,回到家后,我学生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欺凌。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都会伤害孩子,但这绝没有到“校园欺凌”这个地步。如果父母夸大其他孩子的“不友善”行为,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减自己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孩子们开始将自己视为受害者,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

家长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错误判断对孩子长远发展也很不利,当孩子长大后,会很难适应这个社会。孩子们会变得敏感脆弱,一旦有人对他们不友好,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受欺负了,从而感到非常焦虑、自卑,长此以往,同伴也会慢慢疏远他。

肯尼迪·摩尔在她的文章中还指出,误用“校园欺凌”行为还有一个不利影响。如果有学生向学校报告自己受到校园欺凌,但结果证明不是欺凌行为时,那么这个学生在学校的威望和人缘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同龄人都不喜欢爱告状的孩子。

此外,随便指责一个孩子是校园欺凌者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一旦给这个孩子贴上了“校园欺凌者”这个标签,就很难撕掉,被贴上这个标签通常意味着被排斥和隔离,而且日后很难再回归正常生活,这对这个孩子来说很不公平。因此,随便指责孩子是校园欺凌者,这本来也是一种“欺凌”行为。

那么,当孩子遇到不友善的对待时,家长该如何做呢?我们不妨多给孩子一些自己处理问题的权利,让他们学着自己去面对。

当孩子在学校和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回家想谈论对方的行为时,我们可以倾听并表现出同情心,接着问孩子:“你的选择是什么?做出这些选择后,会导致什么结果?”

总之,让孩子自己学着去处理这些人际关系和矛盾,而不是“护犊子”,轻易地将孩子们之间发生的“不友善”行为直接上升到“校园欺凌”,甚至直接替孩子解决这些问题。

值得学习的美国父母教育孩子三大点


值得学习的美国父母教育孩子三大点

孩子的独立性

在美国,从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就被当作一个独立的人看待。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做什么,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做的事情。不满一周岁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捧奶瓶喝奶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捧着喝。喝完了,父母还向孩子道谢并加以赞许。

一般来说,孩子完成高中学业,不管他们是进大学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就是他们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绝大多数青年就离开家走上了自我奋斗的道路。

不轻易说“不”

西方人一般不会在孩子想做什么时急于说“不”。比如孩子想拆一件玩具甚至于电视机,父母也不会发怒。因为完全可以买些旧货来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当孩子看人家开飞车,自己也想试试时,父母明明不赞成,也会请专业赛车手来教。让孩子慢慢明白飞车不光是开得快,还有体能、耐力的艰苦训练。既满足孩子的愿望,又让孩子在实践中懂得哪些该做、可做或相反。简单说“不”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压抑孩子的能动性,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活动”,到那时悔之晚矣!

由此可见,首先是尊重和鼓励孩子的愿望,然后才考虑怎样去尊重和鼓励。这里最重要的是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因为每个孩子身心发展程度不同,把握这点有些困难,但一定要尽力去了解。有时孩子只是一种兴致,想得很美,其实能力达不到,这更需要父母的帮助。这种场合仍然要维持孩子的兴致,容许他尝试并犯错误。

孩子想做某件事,父母可以用自身的经验去告诉他们会有什么后果。如果他们不听,还是去试,而且结果正如大人所预告,千万不可讥讽他们:“早跟你说了……活该!”这样他以后有事就不跟你谈了。因为当他证明“被骗了”,以后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话了。

不吓唬欺骗孩子

我刚到美国留学时,常接触美国家庭,不知不觉地就把我们中国的习惯带过去:在制止小孩做某些事情时连骗带吓。比如“不听话,魔鬼就来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我发现大多数美国父母对此很敏感,有的人立即出面干预。这时我才明白美国人教育子女同我们中国人有个重大的差别:绝对不吓唬小孩,不能用谎话来骗小孩。他们认为小孩的压力承受能力很低,大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会使他们睡不好,吃不下。

我后来也为此吃过一回苦头。在我自己有了孩子之后,为了不让她吃口香糖,就说口香糖吃下肚会死人。哪知她记住了,有一天吃下口香糖之后情绪突然低沉,弄得我进退两难,实在没法排解她的烦恼。后来只得说吃一片问题还不至于十分严重,但仍然不能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

看来,在这点上美国人是对的,对孩子,善意的恐吓和欺骗也不行。

家园共育《孩子捉迷藏只藏半身?这背后的门道值得每个父母学习》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大班说课稿捉迷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捉迷藏的昆虫说课稿 设计意图 我执教的《捉迷藏的昆虫》是一节科学活动,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中班下册主题五《奇妙的动物》。《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2020-04-14 阅读全文
  • 小猫捉迷藏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班主题五次主题二《我和小动物做游戏》中的一节教育活动课《小猫捉迷藏》。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的内容地位: (1)、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
    2020-01-18 阅读全文
  • 捉迷藏克服孩子焦虑症 哥斯达黎加心理专家近日说,小孩上幼儿园或与父母分开时常常哭闹不休,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症,而玩捉迷藏游戏能有效帮助孩子适应和父母的分离。 哥斯达黎加心理专家布兰科日前在哥《民族报》上撰文指出,...
    2021-12-15 阅读全文
  • 你会限制孩子捉迷藏吗? 你会限制孩子捉迷藏吗?xx最近迷上了捉迷藏,每次都玩疯了,每天玩的满头大汗的,xx爸说:你不可以玩捉迷藏,这样很危险,我一听,立马就反对了,她在附近玩捉迷藏你也不让,她在家玩你又嫌太吵,这样你还让不让...
    2020-11-02 阅读全文
  • 捉迷藏游戏对孩子益处无穷 心理学家认为,捉迷藏能锻炼孩子的认识力和社交技巧。捉迷藏的藏匿起来不让别人发现和经历多方寻找终于发现二者都能引起儿童的快感,它要求游戏的参与者眼尖耳明,奔跑要及时,并使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和策略找到藏者,...
    2019-12-16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 我执教的《捉迷藏的昆虫》是一节科学活动,选自《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中班下册主题五《奇妙的动物》。《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2020-04-14 阅读全文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班主题五次主题二《我和小动物做游戏》中的一节教育活动课《小猫捉迷藏》。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的内容地位: (1)、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

2020-01-18 阅读全文

哥斯达黎加心理专家近日说,小孩上幼儿园或与父母分开时常常哭闹不休,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症,而玩捉迷藏游戏能有效帮助孩子适应和父母的分离。 哥斯达黎加心理专家布兰科日前在哥《民族报》上撰文指出,...

2021-12-15 阅读全文

你会限制孩子捉迷藏吗?xx最近迷上了捉迷藏,每次都玩疯了,每天玩的满头大汗的,xx爸说:你不可以玩捉迷藏,这样很危险,我一听,立马就反对了,她在附近玩捉迷藏你也不让,她在家玩你又嫌太吵,这样你还让不让...

2020-11-02 阅读全文

心理学家认为,捉迷藏能锻炼孩子的认识力和社交技巧。捉迷藏的藏匿起来不让别人发现和经历多方寻找终于发现二者都能引起儿童的快感,它要求游戏的参与者眼尖耳明,奔跑要及时,并使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和策略找到藏者,...

2019-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