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比”往往使孩子失去信心

发布时间:2020-09-29

教育孩子笔记。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比”往往使孩子失去信心”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比”往往使孩子失去信心

“反比”,即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以他们中的佼佼者为例与之比较,达到激发孩子上进的目的,应该说,适量地运用反比亦不是不可曲的。但如果用得过量,就很可能产生副作用。应该说“反比”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让孩子向榜样学习、看齐,但通常效果却不理想。

因为这一“比”往往使孩子失去信心,近而产生逆反心理,“像他这样的有几个,全国恐怕也就这么一两个。”“你怎么不去学他,想当年你也不咋样,恐怕连我都不如!”等等。一旦有了这种心态,榜样的意义就不复存在,甚至会产生条件反射,本能地拒绝学习其他。有的孩子说“别烦我”,恐怕就是这种特定情绪的写照,也是“反比”带来的副作用。夸孩子永远比刺激孩子更加的有效果。

在媒体上孩子看到与自己同龄的榜样时,大都会产生一种敬佩之情,有的还会暗暗对照自己。这时,如果父母能抓住机会,及时地进行启发和诱导,那么,这个榜样就可能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至无穷的力量。

怎样使榜样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作用,力求避免出现副作用呢?简单地说,就是不要人为地拉大榜样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而是要尽量缩短这种距离,让孩子有一种可望而又可及的,觉得可以追上的动机和愿望。比如在电视台的儿童节目里看到一个画画的很好的孩子时,父母不妨这样说:“这画画得真好,不过,我觉得他也不是天生的。如果你认认真真地练上几年,肯定也能达到他这样的水平。”或者说:“孩子,你觉得他的画为什么能画得这么好?”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待孩子找到答案后再问:“那么,你能不能学习他呢?”反之,恨铁不成钢,带着情绪不适当地运用反比,只能使孩子产生自卑,觉得太遥远,自己根本无法企及,因而索性拒绝学习。

父母应学会运用激励机制,让孩子们与榜样看齐,使他们有信心赶上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如何使孩子喜欢弹琴


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不喜欢弹琴,从家长认为,本来弹琴是一件即开发智力又很有趣的过程,可孩子却十分的不喜欢。学琴之初孩子还比较喜欢,可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就一点点减弱,很多学生就是由于极度的没兴趣而中断学琴的。目前孩子学琴的兴趣问题几乎困扰每一个学琴的家庭,绝大部分的家庭如果不是父母极力坚持,孩子早就中断学琴了。

谈到兴趣首先我们要明确兴趣的作用,兴趣是一种愿望,而实现愿望可以使人享受所带来的喜悦,而喜悦可以使人的注意力更集中。兴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有兴趣的做事情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方向。

相比之下人对于陌生的事物要比熟悉的事物有兴趣,人类天生就对陌生的事物有征服感,因为不熟悉而产生征服的欲望,所以有句话叫物以希为贵。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天天呼吸的空气,当空气质量没问题时,我们从来就没意识到空气的重要,当空气质量很差时,我们就会觉得清新的空气很珍贵。对于不熟悉的人,因为有一种想了解的兴趣而相处谨慎,而十分熟悉的人我们就会不以为然,比如夫妻。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由于孩子天天弹琴,当对钢琴、弹法、家长辅导的方式等熟悉了之后,对弹琴的行为是不会有很大兴趣的,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有的孩子性格活跃,对陌生的事物有征服欲望,由于钢琴学习中可以不断的练习新的乐曲而产生兴趣,表面上这类孩子是挺喜欢弹琴的,实际上钢琴的技术训练是很细腻的,要完整演奏一首乐曲不仅需要弹下来,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要求。而对于这类孩子,如果要求松懈,虽然容易有兴趣但没有技术能力,学到一定程度技术能力不够时就会停滞不前,学不下去。如果要求严格兴趣就淡漠。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对陌生的事物缺少征服感,就容易对任何事情都兴趣寡然,学琴过程中要求严不严格都容易没有兴趣。

我觉得孩子不喜欢弹琴是很正常的,在学琴过程中,每天至少45分钟的练琴对于任何人都是很难忍耐的,对于成人来讲,我们能够耐心做事的原因大多不是兴趣,而是责任和利益,我们可能把做事当作是一种过程,我们更多的时关注于结果,就像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有收入,我们可以用这些收入去享受生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而对于工作本身只是实现兴趣的手段。可对于孩子来说弹琴不仅不会给其带来很大的利益,天天的练琴是很难坚持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曾经要求家长每周拿出孩子练琴时间的十四分之一,也就是15-20分钟来练琴,虽然绝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坚持过一个月,但家长心里是明白的,学琴真的很不容易。

所以我们所期待的以天然的兴趣来学琴的想法是很难实现的,这也是许许多多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半途而废的主要原因。按我目前的教学经验和效果,孩子弹琴没兴趣没关系,我们是可以训练弹琴的兴趣的。而训练的办法就是对人的调整,在学琴的初期一切按能够产生兴趣的方式进行训练。我们知道兴趣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人以很专著的状态做事,那么我们就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能力,从而达到同有兴趣一样的效果,具体的办法详见钢琴教学篇。这仅仅是开始,学生一般需要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进行技术训练和稳定,使其达到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并且在训练基本结束之后,就可进行音乐表现的训练。当孩子能够以真实自然的情感表现音乐的时候,那种音乐给她带来的兴奋和刺激会使他为了再次寻求那种情绪而不断的努力,这种对结果追求的动力就是我们所寻求的兴趣。所以当某一学生在弹琴中找到音乐感时,我会告诉他:你已经入门了,你以后会学下去的。

注:真正的音乐不是演奏者故意的表现,也不是练习强弱就能实现的。音乐是一种语言,当你能够掌握这种语言并能够通过这种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时,你才能感觉到什么是音乐。你问那些感受到音乐的孩子当时的感觉是什么,孩子大多会很兴奋得的告诉你:痛快、舒服、发泄。

这也许就是音乐真正神奇的地方。

育儿心得:树立孩子的信心


育儿心得:树立孩子的信心

要孩子做事有信心,家长务必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少父母把孩子视为柔弱的个体,总是竭尽全力为孩子解决各种困难,这种过度的照顾和过分的保护,实际上夺取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一旦遇到困难便不知所措,因而更易受挫折、失败,并构成自卑心理。与此同时,有的家长经常将自我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对孩子严厉粗暴,当孩子提出问题时轻者批评,否定,重者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长期处于这种缺乏接纳、关爱的环境中,孩子就会变得情绪忧郁,缺乏自信。因此我经常分析每个儿童的发展特点,并根据每个幼儿的独特性,扬其长,避其短,提出不一样的教育要求,采取不一样的教,及时调整好他们的心态,使他们育方法有足够的心理承受潜质和排除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为他们创造1条最能发展其特长的道路。并与家长联系,交流教育经验,共同讨论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家时,无论干活、讲话,只要出现闪光点就及时给予鼓励,平时,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家长也要充满自信地击风搏浪,为孩子树立了奋发进取、做事有信心的榜样,这样持之以恒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增强。

家园共育:妈妈这句表扬竟让6岁孩子失去自信


6岁的朋朋从小到大就一直被爸妈捧在手心里。特别是朋朋妈,从来不吝于表扬孩子。因为她认为,多表扬少批评,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所以朋朋妈也不加分辨,孩子做什么事,就是一通表扬,最常说的一句表扬是“朋朋真聪明!”

在他人面前,不管朋朋懂礼貌还是大吵大闹,朋朋妈也是淡淡一笑地说:“我家朋朋就是聪明,不扭扭捏捏,将来肯定不吃亏。”

就这样,朋朋活在妈妈的表扬里,倒也没有什么问题,直到朋朋进入小学。

朋朋第一次考试考了90分,朋朋妈像往常一样表扬他:“朋朋真聪明,再大的难题都不怕!”有了妈妈的称赞,朋朋也变得得意忘形,学习粗心大意了,能算对的题目,常常一心急就写错了答案。

到了第二次考试,朋朋只考了70分,朋朋妈也是表扬他:“没关系,你很聪明,小小的失误不算什么。”

可是,到了第三次考试,朋朋的情况却更加糟糕,只考了50分。当朋朋妈像往常一样通过表扬去安抚他的情绪时,朋朋反而暴跳如雷,痛哭着说:“妈妈,我一点都不聪明!你不要再骗我了!”

难道表扬也有错吗?为什么朋朋妈这句表扬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呢?心理专家德韦克就曾认真地剖析过不当表扬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如果家长常常表扬孩子聪明),会让孩子不自觉看轻努力的重要性,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这也是为什么,朋朋会崩溃地哭诉,自己其实不聪明,完全被妈妈骗了。

其实表扬孩子并没有错,但爸妈应当减少“错误的表扬”,比如不断表扬孩子聪明,就是一次典型的错误示范。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表扬方式,需要爸妈谨记并运用的?

第一,切勿随意表扬

有些家长理解错了表扬的教育意义,不管什么事情都随口表扬,反而容易将对孩子的表扬流于形式,让孩子产生混乱的是非观念,这样的表扬还不如不表扬。就像朋朋妈犯的错误那样,孩子做错了事也不去纠正孩子,而是表扬孩子,会让孩子更加变本加厉,认为自己做的任何事都是对的。久而久之,孩子总是依靠大人来告诉他对错好坏,并习惯于取悦大人,迎合大人的期望。他衡量自己的价值会变成“能不能让别人高兴”。

第二,表扬要就事论事

不要笼统地称赞孩子聪明,很棒……这种泛泛的表扬虽然能暂时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是他并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长久以往,孩子就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就像上述案例,一味表扬孩子,让孩子活在顺风顺水的生活里也许是父母的期望,但是孩子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也会遭遇属于自己的失败,这个时候家长口中的“聪明”就不再是孩子的标签,而是孩子的噩梦。

爸妈应当具体地表扬孩子的好行为,比如“你自己把房间收拾得这么整齐,真让人省心!”“你的字写得很工整,比以前进步多了!”这样会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值得一直做下去。

第三,表扬不要添加主观判断

孩子需要通过表扬,对自己做的事情感觉良好,增强自信心。所以爸爸妈妈切莫将孩子的行为和家长自己的心情挂钩,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做的一切不过是在讨好家长欢心,容易打压他们的积极性。比如同样称赞孩子画的小鸟,表扬他“你画的小鸟好像要从纸上飞出来了,真生动!”就比“我喜欢你画的鸟,让我看了很高兴”有更好的效果。

第四,表扬的同时家长可以善意地提出更好的建议,帮助孩子获得更大的进步。

比如孩子故意把字写得歪歪扭扭,认为这才是有个性。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说:“嗯不错,你写的字挺有个性的,爸妈都看懂了。可是老师看不懂怎么办?我们要不要也学学楷书,练习多一种字体?”这样孩子会更愿意接纳你的建议。

第五,有时候,鼓励比表扬更能打动人心

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如果家长告诉孩子,你的成功是通过努力用功得来的,那么孩子会更加地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为了继续取得好成绩,他们会激发更多的积极性去奋斗,享受努力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鼓励孩子的行为,比表扬孩子的天赋,有更加惊人的正面效果。当你愁着不知怎么表扬孩子时,不如用鼓励去为孩子打气。

爸爸妈妈都要记住,了解孩子的兴趣点和现有能力,以及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然后在一个相当的水准上评价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记住,要让你的表扬和孩子的能力一起长大,原地踏步的表扬无异于一种变相的批评。如果不想让孩子失去自尊心、自信心,这种错误的表扬还是少说为妙。

如何使孩子不再痴迷电视


1、对孩子所参与的任何与电视无关的活动表示关心。她会学着照你的价值观去做出选择:

2、为了避免你定的规矩不那么武断,你最好弄清楚到到底你不喜欢电视的哪个方面:是孩子们看的内容还是所花的时间?如果是内容问题,不防按下面的建议去做:

(1)如果你讨厌暴力,就不允许他们看暴力卡通片或警匪片。如果成人话题让你不安,就别让孩子们看音乐电视、8点半以后的节目或任何你感到不合适的内容。告诉孩子新闻和追求轰动效应的区别。

(2)坐下来同孩子们边看电视边讨论电视节目的内容,不要过于急切,但可以发表点评论以帮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电视里所说的。

3、如果你担心孩子看电视时间过长,请试试下列方法:

(1)不到周末不开电视。家中若有对时事感兴趣的人,每天可以看1小时新闻。

(2)限制看电视的时间。下午如果作业做完了,可以看到晚饭前。还可有其他的变通方法,比如允许看特别的体育节目、经典的电影或者半小时自己最喜爱的节目。

(3)只有晚上才能开电视,每晚半小时。若当晚作业太多,把喜爱的节目录下来,第二天晚上或周末再看。先让孩子洗刷完备,这样就可以看半小时电视。8点钟到了喝水、讲故事和道晚安的时间,8点半关灯。

(4)交换电视时间。可以用读书、做作业或做别的有意义的事情来交换看电视的时间。看一本书可以换30分钟,做完作业换15分钟。换来的时间可以到周末兑现,如果家务和作业都做完了,当晚也行。

4、不要老让电视开着,那样会形成背景音,孩子可能会对此产生依赖,一生难改。

5、你自己不要成为电视迷。孩子会说:“这不公平,你每天晚上都在看电视。”电视会影响夫妻生活,让大家共进晚餐的益处打折扣,也会让家庭成员之间无话可说。请在床头放本书,甚至可以在遥控器上放本书。

6、开展些与电视无关的家庭活动,你想要说的是“电视并不那么重要”。玩玩拼图游戏,一起看看书,将会更有吸引力和益处。

7、开发收音机的妙用。

8、召开“家庭会议”以改变看电视的习惯:

(1)头脑风暴:“大家都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少看电视,更好地安排时间。”

(2) 选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方案试行一周,如果孩子不同意,又提不出自己的方案,就提供几个你认为合理的让他们选。

(3)一周后再开会看看情况如何。

(4)确定是不是坚持该方案,或者加以调整,以使其更加行之有效。

9、做一个试验:把电视机收起一个星期,再开个“家庭会议”,看看生活中有那些变化。有什么事情变好了?什么事情变差了?是不是还在怀念着什么?愿意永久改变看电视的习惯吗?

10、不要在孩子的房间里放电视机。如果已经放了,而看电视又成了一个大问题,拿走它。

11、准备让孩子关电视前,作一个“通知”。没人喜欢被打搅,但作“通知”会有所帮助。

育儿心得:增强孩子的信心


育儿心得:增强孩子的信心

放暑假了,孩子们都高兴的跟猴子一样又蹦又跳。好多家长都犯难了,这2个月的假期大人们都上班,孩子们在家不玩疯了吗?真是既不想放任不管,又想不出好办法。我们家孩子也一样,因为家里的爷爷奶奶十分宠孩子,加上孩子自觉性也不是很好,这整天在家一定会养成一些很不好的习惯,我也是十分放心不下。于是在孩子放假的第一天我就和她一起制定了暑假计划,还报了写字和英语班,并和孩子约定如果她假期表现好就带她去旅行,这样让孩子在假期里既能休息好也能学习好。

其实寒暑假两假也正是家长带着孩子接触社会,见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好时机。因为假期孩子表现还不错,所以和孩子商量好一起去北京旅游,因为时间的原因荆州这边没有团,加上我也是第一次一个人带孩子出远门,所以就提前在家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孩子也像个小大人一样和我一起讨论行程安排,什么时间从家里出发啊,几点再从武汉做火车到北京啊,到北京了再怎么报团啊等等,虽然大主意还是我当家,可就在这看似说闹中孩子就接触了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备,还有统筹合理安排的道理。旅行的这几天里孩子像突然长大了似的,知道自己的行李自己背着,并且一路上没有叫苦叫累,这点是我非常高兴的。

我的孩子胆子比较小,上课不愿意举手发言,有时候不是不会而是不敢。了解孩子的弱点后我一方面积极和老师沟通,请老师尽量创造让孩子表现的机会,克服恐惧感;一方面给孩子沟通,言传身教讲道理,比如这次去北京,在路线不熟悉的情况下我鼓励孩子去问路,导游解说景点她没有听懂的时候让她自己去问导游,慢慢的锻炼她的胆量。

另外,我觉得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一个孩子最可人之处不在于他的聪明活泼,而在于他的自信。自信有助于他现在与将来勇敢的面对来自学业和其他一切方面的挑战。我们家的孩子就是不太自信,这也是我比较头疼的事情,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家长的一个眼神、一片赞扬、一个手势,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斗志,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的勇气。当孩子会说一句英语时、在写字班得到红花时、主动帮我做家务的时候,,,我都会奖励她一句”你真棒“,并传递一个欣赏的眼神。因为爱孩子就必须懂得欣赏孩子,激励和表扬的效果远胜斥责和打骂。

以上只是我育儿的一些粗浅的心得,我们深知,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的感谢帮助我孩子获得知识、快乐的老师们。

美国:兼有“两性之长”的孩子往往能成才


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据美国心理学家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的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

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的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双性化教育。“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

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

女孩可能因此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终难以成材;男孩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欢迎。

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二、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三、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四、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

五、避免走极端。

喜欢《“比”往往使孩子失去信心》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去找回失去孩子的童真 今天到分园,我看到了刘佩排的一个幼儿舞蹈。舞蹈中每个孩子都戴一顶爵士帽,搬着一张小板凳!乍一看,感觉还蛮不错的,似乎有那么一丁点爵士舞的味道,估计教师就是想要这种效果吧!可是一细看,我就觉得这个舞蹈让...
    2021-03-22 阅读全文
  • 换位使孩子转变 因为本周要对幼儿新学的哑铃操进行测评,我们忙着教孩子们做操,对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细节都进行纠正,力求让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做的标准到位、整齐。然而,事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天下午的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
    2020-12-09 阅读全文
  • 树立孩子的信心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树立孩子的信心”!要孩子做事有信心,家长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不少父母把孩子视为柔弱的个体,总是竭尽全力为孩子解决各种困难,这种过度的照顾和过...
    2020-07-06 阅读全文
  • 培养孩子自信心 导读:运用爱和要求相结合、肯定、鼓励等等原则,培养自信宝宝。 根据我们的研究,在幼儿自信心培养中应循以下原则。 1、爱和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温情、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为...
    2021-09-28 阅读全文
  • 游戏使孩子更聪慧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游戏使孩子更聪慧”!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加之眼看、耳听、动手、动脑、通过切身的感受与体验便能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从而促进孩子...
    2020-07-06 阅读全文

今天到分园,我看到了刘佩排的一个幼儿舞蹈。舞蹈中每个孩子都戴一顶爵士帽,搬着一张小板凳!乍一看,感觉还蛮不错的,似乎有那么一丁点爵士舞的味道,估计教师就是想要这种效果吧!可是一细看,我就觉得这个舞蹈让...

2021-03-22 阅读全文

因为本周要对幼儿新学的哑铃操进行测评,我们忙着教孩子们做操,对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细节都进行纠正,力求让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做的标准到位、整齐。然而,事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天下午的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

2020-12-09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树立孩子的信心”!要孩子做事有信心,家长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不少父母把孩子视为柔弱的个体,总是竭尽全力为孩子解决各种困难,这种过度的照顾和过...

2020-07-06 阅读全文

导读:运用爱和要求相结合、肯定、鼓励等等原则,培养自信宝宝。 根据我们的研究,在幼儿自信心培养中应循以下原则。 1、爱和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温情、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为...

2021-09-28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游戏使孩子更聪慧”!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加之眼看、耳听、动手、动脑、通过切身的感受与体验便能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从而促进孩子...

2020-07-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