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发布时间:2020-09-29 力的教案幼儿园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育儿观念: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对孩子来说,所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无非是自己吃饭、穿衣、独自安静入睡等。看来这是极其简单的事情,然而很难做到,这首先表现在家长方面。家长一怕反复地教麻烦,不如替他做来得方便。再怕耽误时间,不如替他做来得快当。还怕孩子吃冷饭、穿衣慢受凉生病,不如替他做来得保险。其次表现在孩子方面,一是他贪玩,不愿意慢慢学着做,二是他怕困难,学不会就丧失了信心,三是有依赖性,总让大人代劳。
要从小培养孩子生活独立能力,首先需要家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想到孩子要长大,要步入社会,他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将来会遇到极大困难。真正的爱孩子,应该是把他培养成善于自理的人。其次是家长教于正确的方法。再次是家长要善于启发、指导、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说教、机械、训练、训斥等。这些都要求家长有极大的爱心、耐心。
除了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还要家长一致的,一贯的严格要求。所谓一致,是指家庭成员都用同一标准要求孩子,切不可爸爸让孩子学穿衣服,妈妈且替孩子穿。包办啦!所谓一贯,是指始终如一,切不可家长有时间了,就指导孩子自己做事情。没有时间了,就剥夺孩子独立操作的机会。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育儿观念: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
育儿观念: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
蒙特梭利教育中有很关键的一条:尊重儿童,儿童成长过程中所想要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自发学习。内利三周岁的时候去参加海娃幼儿园的亲子班,从第一次的坐不住到后来的能坐下来,基本理解老师所表达的意思。有没有学到什么,并不重要。我希望她能知道幼儿园里有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有老师一起游戏,让她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充满期待。同时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她的自理能力,吃饭、穿衣、穿鞋,自己能干的事情尽量都让她自己做。
后来入园的事实证明,当初为入园所做的准备全是有用的。内利每天高高兴兴的去上幼儿园,小班一年,内利的伙食费是没有退还的,她应该是全班出勤率最高的小孩。同时她的自理能力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稳定的情绪让她的托班生活过的健康而愉快。当大多数的小孩不安,哭闹,去经过长长短短的入园适应期的时候,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儿歌,游戏,在集体生活里学习着生活和社交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发育的快或慢。内利的语言能力,一直到28个月,才从单纯的爸爸妈妈,完成了词组,简单句子的飞跃。而我周围认识的人当中他们的孩子,在10——20个月之间,已经能基本完整的唱简单的儿歌了。注重跟孩子在一起的过程,而不必太在意结果。家人都把内利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跟她说话,完整的句子,讲述一件简单的事情。小孩子的成长过程,总是会给父母太多的惊喜。内利之后的语言能力,似乎是一场正能量的瞬间爆发过程,基本标准的普通话,口齿清晰,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入园后发现,内利比其他孩子更内敛,在社交方面的能力相对来说弱了些。所以,平常和周末,经常带孩子在小区内或公园里玩耍,孩子看到同龄人自然会去跟同龄的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去玩。我们还去做活动:“在家做饺子”体验劳动的快乐,“摘桔子”感受收获的喜悦,“魔术泡泡秀”感知泡泡的神奇,“超级飞侠”教会同伴合作的重要......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平常活动的累积过程。有些事情,不能当时就得到想要的结果,但是,只要朝着不偏离大方向的目标前进,终能抵达目标的彼岸。
如今,内利对认字有了兴趣。尽管我不希望她过早的去学习认字。因为认字这项本领,到小学一定会开始,就算不会,学了拼音,自然就会认识所有想认识的字。可是看着内利满足于自己认字的小小成就和快乐中,我想过程本身应该是让人觉得愉悦和幸福的。读书,读诗,没有目标和目的的读各种故事儿歌,丰富的词汇和想像能力才是小孩拥有的最好的能力。遵循孩子的兴趣出发,理解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的声音。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
育儿观念:培养孩子的做家务的能力
育儿观念:培养孩子的做家务的能力
以前我觉得孩子还小,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没想到让孩子做家务事了。我读了《特别狠心特别爱》,沙拉女士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家里实施有偿生活机制,锻炼他们的家务能力,培养给他们的财商、生存能力、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我心里触动很大,沙拉女士成功教育孩子的秘诀,为天下父母树立了好的榜样。并指出了一条有效的家教道路。我决心尝试一下。
吃晚饭时,我就边吃饭边讨论这个问题。沙拉女士的三个孩子在家里怎么帮助妈妈做家务活的。长大以后成为世界富豪。
当我宣布,我们家从现在开始,也要实施有偿生活机制时,谁帮妈妈干家务活就可以得到零花钱,女儿和儿子都跃跃欲试,首先是儿子抢者说;“今晚我来洗碗。”
吃过晚饭我和老公就坐在沙发上观看,儿子戴上小套袖,开始收拾碗筷,到厨房开始洗起来,别看儿子才九岁,干起活来,很认真,先用洗洁精把碗盘擦干净,在清水洗,很仔细,没想到竟然把锅也刷的干干净净,灶台、水池也清洗的非常光亮。第一次就干的这么漂亮,我及时表扬了他,并付给他5角钱的报酬,他高兴的说,既然干的这么好,能不能在奖励我一下。我想:“这小家伙知道讨价还价了。”我也爽快的答应了他,又奖了他5角钱。儿子高兴的说:“谢谢妈妈。”第一次家务儿子就这么能干,看来真的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第二天早上是女儿洗碗了,吃过早饭,我照例来到沙发坐下,看着女儿收拾碗筷、洗刷,洗完后,我到厨房检查,碗盘洗干净了,灶台、水池没有收拾。女儿比儿子大,收拾的还不如她弟弟干净、整洁。我也给予适当的评价,也给她5角钱的报酬,她没有讲价钱,心里也很高兴。
我们全家商量,以后星期天、节假日,就由他们两个来洗碗、扫地,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从小培养生存能力。孩子们欣然同意。
我反省自己,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暑假里,读了刘老师推荐的两本书《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和《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深有感触,同时也深深自责。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在生活上照顾好孩子,不让他做家务(也觉得他做不好),能让孩子有更多时间心无旁骛的去学习,学好习。可事实上,孩子在学习上被动,懒惰,学习成绩一跌再跌。由于我在生活家务上的包办导致孩子在生活上习惯得到,不知付出,懒散被动无责任感,进而学习上也很懒散,不愿学习,不想动脑有点难度的题目就喊家长。【分析得很正确!】与刘老师沟通后,我反省自己,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现在家里面的家务分了一些给孩子做(拿奶、拖地、倒垃圾等)孩子也很积极的去做了,希望能从生活上慢慢改变孩子,让他成长进步。【孩子大多是喜欢做家务的,只是因为经常被包办,所以就越来越不想做。】
几乎是从上一年级开始,孩子做的不好时,我都是严厉批评,很少鼓励表扬孩子。“你是怎么学的,这么简单都不会,上课听了吗?”“你看XXX,人家是怎么学的,你呢”这些都是我常常挂在嘴上的,甚至盛怒之下动手打骂孩子,我真的后悔,孩子现在表现的厌学,不自信都是我造成的啊。王修文的书给了我指路明灯,读王修文的书对我触动最深的是要“让孩子身心快乐”,他告诉我“孩子快乐,他的专注度就高,效率就高,因为能收获快乐,他就愿意不断重复所做的事情,而重复恰恰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因素。”他还告诉我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少批评、指责孩子,多表扬、鼓励孩子。我把这14个字作为我以后教育孩子的方向,努力的付诸与实践,希望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不再把学习当成负担。
非常感谢刘老师,让我看到了我以前教育的失败,重新找到现在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一切还不晚,更希望看到孩子的进步。【绝对不晚,高年级,您一定会看到完全不同的儿子!】
育儿观念:让孩子做选择
育儿观念:让孩子做选择当我们买一个新手机时,往往还要在网上泡几天的论坛,了解、对比手机的性能、功能、用户体验、注意事项等。然而很多做父母的直到孩子出生都没有仔细了解应该如何照顾孩子,学习如何在家庭里面教育孩子。如果每个父母都能在生孩子之前学习这门课,就必定少走许多的弯路,减少许多的痛苦,对孩子而言,必定对他们形成良好的身心健康带来莫大的益处。可惜大学里没有教,在社会上也没有这样的父母学堂,除了医院里讲解的那点育儿知识。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讲过“幼稚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在此时期打下基础,它是决定将来人格、体格的重要因素。”而对孩子而言,0-3岁基本都是在家里度过,3-6岁虽然开始了幼儿园的学习,但是每周2/3的时间还是跟家人在一起的。孩子受家人的影响是非常深刻和长远的,俗话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真是不错的。学了这个课程就了解到对幼儿的教育不能专注在知识方面,除了知识以外还可以教什么,其实是很多的,而重点应该在培养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基本能力、习惯方面,再提升一些就是品格和价值观的培养,这些是孩子可以终身受用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就是父母了。只有父母成为专家型父母,孩子才能够不落于平庸,孩子的起跑线是在父母这里的。有了正确的目标,学会科学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才能使家庭教育不走错方向,使孩子一方面拥有快乐的童年,一方面又为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也使父母可以越来越轻松,真是一石几鸟的好事情。另外,了解了孩子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父母遇到各样事情就不再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并施加正确的引导,给予充分的支持。父母在孩子心中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形象,不仅是父母,更是良师益友。特别到孩子青春期的时候,虽然有叛逆心理,但仍会觉得父母是可以信赖的人。许多实用技巧的稍加使用就会成为父母跟孩子关系的润滑剂。有位老师讲到一个提供选择的例子——假如你两岁半女儿不肯穿衣服,你可以说:“你是先穿上衣,还是先穿裤子?”假如你正拜访一位朋友,到该告辞的时候了,而你一岁半的儿子玩兴正浓,他说:“不回家!”你抱起他,他开始大叫:“放我下来!放我下来!”你可以说:“你想要我抱着,还是让我拉着?”我就在自己女儿身上尝试,她经常不愿意刷牙,我就准备了两个牙刷,问她:“你要用黄色的牙刷还是绿色的?”或者让她选择坐着刷还是站着刷。她就很乐意了。另一方面,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我也不是总是进行限制了。比如前几天回到家,看到她手里拿着一个EPS泡沫板,用手指扣着,泡沫就掉得满地都是,她自己还很开心。我本来准备制止她,想了一下这样不一定有好的效果,这也是孩子的一个学习过程,于是就对她说:“宝贝,你玩这个好像很开心啊!但是你看你扣下来的泡沫搞得到处都是,地板都脏了。爸爸允许你玩这个,但是你要答应爸爸在玩好之后,把底板打扫干净。而且必须在吃晚饭之前打扫干净,否则就不能吃饭哟!”结果女儿就答应了。但是玩过之后就忘记打扫了,我就把扫把和簸箕塞到她手里请她打扫。经过一番挣扎和我的帮助之后,地板就干净了,我们都很开心。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的好处是可以同时建立他们的责任意识,知道承担所做事情的后果,有助于形成自强、自立的个性,在未来可以勇敢的面对各种挑战,同时可以更好的对人生中许多重要事情做出正确的抉择。
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记得小的时候,总想做很多的事情,我想要是我每一件事情都会做多好啊。可是妈妈总是和我说,让你做的事情你就不做,不让你做的事情你偏要做。在妈妈的眼中,我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自己把饭吃好,不要那么的磨蹭(我吃饭吃的慢,经常都是吃的最早,而总是最后一个吃完)然后把学习学好。其它的事情都不是我的年纪该管的。只要我们学习好了,她们脸上也有光,再苦都值得。后来每次我想做事情的时候妈妈总是让我去学习,以致后来我就什么都不做了。也使我变得什么都不会做,什么也不想做的毛病。
我很希望我什么都会,起码自己生活中如果想吃什么可以自己做,不需要去外面买,再说了,现在外面的东西都很不卫生,可是我现在却是什么都不会。其实我并不比别人笨,我只是比别人懒。但是跟身边的人接触多了,我也开始有一些改变了。朋友们会做很多好吃的东西,于是我也开始学习,于是我也学会了包包子,蒸馒头,烙饼,擀面条等等,虽然我做的不怎么好,起码我现在也会做了,这也算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吧。
老公是东北人,他很喜欢吃面食,源于我总不会做而结婚好几年我都没有做过,想吃了就在外面买一点回来。可总是有点时间限制的,于是乎我想着我也去做一点吧,就试着做了几次。前两天,我想着再做一次吧,这东西说快也很快的,只是简拼的时候要浪费一点时间而已
说干咱就干,我就发了面,这时候小家伙也跟过来了,见到有面团,她可开心了。说,妈妈我也来帮你吧,我让她洗了手就直接撕了一个小面团给她,其实我也在想着,你来就只能帮我把面团浪费掉,根本就是来捣乱的。我拿一小块给你把你打发就行了,反正就当作是买橡皮泥了。
xx结果面团很开心的就在那里玩开了。她根本据把面团当成了橡皮泥,一会说是小白兔,一会说是鱼,一会儿有说是房子什么的,我都忘了有哪些了。我继续忙我的事情,过了一会,她见我在烙饼,她就学我的样子拿着擀面杖在那里滚来滚去,还真把面团给擀成饼形状了。这下子她更来劲了,说:“妈妈,你看,我做好了,我还要。”
这下我可为难了,心里在那里左右打架。一个声音说:那面团在你的手里捏来捏去的还能吃不?你还要面团,我才和了多少的面啊,再给你我的早餐就不够了。另一个声音又说:不就是一个面团吗?都给她又能怎么样?现在孩子是在学习,如果你不给她,那就不是一个面团的事情了,就将是打击你孩子的自信心了。还有她想学习的心情了,还有她的动手能力,你总不能让她也养成你这样的习惯吧,这样可不好哦。
当然我还没有让这种思想战争维持很久,很快就结束了,我决定让孩子玩的尽兴,让她养成好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我一放手,孩子可高兴了,于是拿起面团,也不去捏形状了,直接放到案板上压扁就擀了起来,你还别说,孩子的学习能力真的很强,她的样子非常的认真,而且被她擀的那个饼还真是有模有样的,饼的形状也出来了,还挺圆的,真的非常不错哈,这里我们也表扬一下可惜家里没有相机,要不这图片是一定要记录的。等我烙完饼后,把她擀的告诉她,她非常的自豪,说:“这是我自己做的饼,很好吃呢!”
其实孩子真的很容易满足,只要作为家长的稍稍放点手,她们就会非常的开心。而且做什么都非常的有劲,那也代表这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
如果你还在为是不是该让孩子做家务或者做一些你觉得不适合孩子年龄该做的事情的时候,也请你赶紧松开你的手,给孩子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也许会浪费你的部分物品,可是你不久的将来会得到跟多的东西。
育儿观念:让孩子自己动手
育儿观念:让孩子自己动手
我非常疼爱外孙女小冰,恨不得把她含在嘴里窝在心头。爱孩子绝对不能宠溺孩子。我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会自己动手是好习惯之一,因此,爱小冰,就要在家庭生活中寻找让她自己动手的契机。
一、在完成幼儿园小任务,给小冰寻找自己动手的契机
哪些是小冰力所能及的事情呢?首先,我觉得幼儿园老师交代的小任务一定是的小孩子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班里建立自然角的任务,需要小朋友带一盆植物,我就准备了一盆富贵竹,要求她自己动手把介绍富贵竹的纸片贴在花盆上,还要求她记住富贵竹的名称,生活习性和养护要点。本学期开学至今,小冰完成了寻找家里的声音、躲在家里安全的地方、折纸玩一玩、打扮彩虹色的花等小任务。这些小任务里的育儿大乾坤,就是给小冰提供了很好的动手机会。
二、在满足小冰好奇心的同时给她寻找自己动手的契机
小冰常常会好奇地缠着我说:“让我看看吧,让我摸摸吧,给我讲讲吧”。这时,我就会不失时机地给她看看锅里有什么,讲讲报刊杂志的插图等。有次我正在剥白煮蛋,她看见了闹着也要剥,我就顺势教她怎样剥蛋……现在,关洗衣机、微波炉、路由器,开关电视机等活已经由小冰“承包”了。只要小冰有动手欲望,我就乐意教她。
三、在日常生活中给小冰寻找自己动手的契机
日常生活中最要培养的是小冰自己吃饭、穿衣、叫大小便、看书、玩玩具,时间到了提醒她自觉去睡觉……这些动手能力和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几年来,我轻易不改变三餐和睡觉时间,还坚持在各方面让小冰自己动手尝试。
作为外婆,照顾好小冰的前提是改变自己陈旧的育儿观念。这话讲讲容易,做起来可真有难度。不过为了小冰健康地成长,我就从改变自己开始吧,因为我始终记得荣格的话:“儿童的教养源于成人的修为而非说教”。
育儿观念:爱孩子——请学会放手
育儿观念:爱孩子——请学会放手
这次是潞潞上小班开学以来,老师第一次要求交育儿心得。仔细想想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我做的有太多的欠缺,没有多好的经验,唯一让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就是要放手让孩子去成长。很多时候道理说起来很明白,但是实际过程中却又会做着相反的事情。
中国的家长60%基本上是为孩子而活,而且活得很难,家长难,孩子难,老师难。的确如此,从怀上潞潞到现在我是不折不扣的成为了这个60%的家长之一。都说女儿要富养,所以自出生至今,我都本着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女儿最好的,希望她能更快乐点,更幸福点。
小时候学走路,大人们都怕自己的小宝贝万一摔坏了胳膊、碰坏了头,都给她时刻保护着,但结果总是会摔得鼻青脸肿。潞潞刚学会走路时我一般都是放开手给她自己走,每次要摔跤时她都会停下来让自己站稳再接着走,后来慢慢大了,走得快了即使偶尔摔一跤,她摔跤的姿势都很特别,前趴时她的头都是昂起来自然摔不到脸部,后倒时头是抬起来的也摔不到后脑勺,其实她也就是在跌倒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保护,放开手让她自己去走,她会走的比你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在家里的时候,家务一般都是做爸妈的全包,好奇的小宝贝们又特别喜欢帮忙,家长都会对孩子说:这个你不要碰,那个你不要搞,你去玩你的玩具,看看你的小人书,只要你学习成绩好,我就满足了。这样的做法也许一时会使你的小宝贝在理论学习上稍微强一点,渐渐的你会发现她的能力都跟不上同龄小朋友,因为她的自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发展,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小朋友的学习模仿能力是超强的,平时在家洗衣服时,潞潞都会陪着我一起,帮我拿小板凳,问我累不累,时间久了她也知道洗到哪件衣服掉色的时候就不能把这个件衣服放在一起洗。周末只要提到打扫卫生,她就会跑过去找抹布,我拖地,她擦桌子。只要我拖把空下来,她就立马跑过去给拖地。看着小不点忙前忙后做妈妈的看着特别幸福。
现在上幼儿园了,因为想给她更好的学习环境,所以送到了南通,因为路远每天都只有坐接送车。开学第一天,因为有太多的不放心但又不想让她搞特殊,我就先让她坐上校车,然后跟在校车后面一起到了学校。让我开心的是小朋友们好像都挺开心的,一个一个的拉着衣服排着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校园,当然这个也不排除个别小朋友的哭闹。在幼儿园里,担心自己的宝宝饿了、渴了、尿床、不听话、没有好朋友等等太多,每天都会在耳边唠叨,吃饭要好好吃、小便要叫老师……。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家长的放开手,顺其自然的发展,孩子就会带给你很多的惊喜。潞潞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跟我讲她在幼儿园一天的故事,哪个小朋友今天哭了、哪个小朋友的妈妈来接她放学了、谁跟谁是好朋友、今天的饭是自己吃的还是老师喂的、老师教的儿歌也会自言自语的重复的讲。当目光锁定,看她表演时她就会不好意思的大笑两声。我知道她其实是会的,只是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就缺少一个人鼓励她一下就更好了。以上讲了那么多不是想说潞潞有多好多优秀,只想表达我们做家长的不要刻意的为孩子制造某个环境、约定一个不成文的规章、限制孩子的交往圈,只要她们的行为是安全的、符合常理的,对于孩子做家长就要放开手让他们去做;对于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做孩子良好的示范和引导;给孩子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让孩子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我们深知: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幼儿园老师的事,家长在做好孩子后勤保障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在园里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可以在家长会上或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多跟老师沟通。如果孩子有缺点,在家庭教育中逐步改正,这样才能使学前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以上是我的育儿心得,希望各位家长和老师能够多多交流,相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