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浅谈做好常规工作的点滴体会

发布时间:2020-09-17

幼儿园的常规活动方案。

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而教育笔记可以锻炼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水平。你知道一篇教育笔记应该怎么书写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浅谈做好常规工作的点滴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针对2—3岁幼儿年龄特点,思维是直觉行动性,喜欢模仿成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因此,作为教师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等常规教育中,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做孩子们的好榜样。其次,要把常规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地游戏中,体验常规教育给自己带来的方便与快乐。下面我简单的谈谈我们班是怎样做好常规工作的。

一、教师间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恒我认为教师间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持之以恒是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作为班长对班集体负有管理的责任和义务,要善于对班组教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知人善任,善于协调,使之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充分调动每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学期初,我们首先根据园内的大目标,在了解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常规教育的具体目标与实施方案,教师们做到心中有目标。其次,工作中积极发挥个人优势,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每周五召开班务会,进行教师行为、

幼儿活动情况反思,找不足,拟定具体的改进措施,进行再实践。我们就是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这条有效的道路,使本班幼儿常规活而不乱,使每位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我们班申老师善于绘画,心灵手巧,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一些玩教具,帮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形成良好的常规。如:为了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收放玩具的常规,申老师绘制了与玩具相一致的图卡标记,粘贴在玩具柜上,使幼儿玩完玩具会主动地把玩具送回家,这样不仅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收放玩具的好习惯,而且还在自然而然中学会了对应与匹配。王老师善于积累儿歌、小歌曲、短小的故事等,在配班工作中经常利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个别幼儿学会轮流与等待,有效的缓解幼儿的不良情绪与焦虑的心情,在教师的帮助下使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接纳小伙伴,与人友好相处,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常规。徐老师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经常在幼儿进餐时,用游戏的口吻鼓励孩子们细嚼慢咽,从不催促,用短小的儿歌引导孩子们不边吃边玩,为孩子们愉快进餐,保证进食量提供了宽松的氛围,同时,肥胖儿得到了有效控制。再有,与幼儿游戏时,我们教师间经常用一些诙谐的动作,幽默的语言,运用唱双簧的手法,根据幼儿的不适宜行为随机编制短小故事,表演给幼儿看,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学习好的榜样,使幼儿分清是非,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趣味法培养好习惯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对于两岁多的幼儿来说,趣味教育法将使教师组织的活动事半功倍。过去我们给幼儿准备的水杯、毛巾的标志是一些小动物,这样对刚入园的幼儿来说很是困难,为了使我们的工作更人性化,更适宜幼儿的辨认,我们收集幼儿的一寸照片,塑封后作为水杯、毛巾的标志,这样孩子们很容易记住自己的水杯、毛巾的位置,增强了自我意识,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排队,应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对托班幼儿来说,却非常困难,他们顾前不顾后,顾后不顾前。如果采用机械式的反复练习和枯燥的语言引导,效果肯定不佳。于是,我们经常运用“开火车”的游戏,上火车后同老师一起‘擦车厢’‘拧螺丝’‘擦玻璃’等让幼儿有事情做,且幼儿喜欢同老师做一样的动作,有时老师还可以用给火车加油的办法,摸摸每个小朋友。不仅排队问题迎刃而解,而且满足了幼儿对肌肤接触的渴望。又如,幼儿进餐前,洗好手后还会玩这玩那,不能保持手的清洁。于是,我们请孩子们用手开一朵‘小花’,经常拿一些幼儿喜欢的玩具恐龙、毛绒动物等,为小花浇水,同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开的是什么花,即养成了良好的常规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再如:孩子们起初不会举手示意添饭,我们会用童趣化的语言,提示孩子们,想再吃饭时,不用小嘴巴说话,用你的小拳头说话,老师看到你的小拳头说话,会给你送去饭和汤。当孩子们忘记时,教师只要做一个手势,孩子们马上就会改正。

结合语言教研,我们经常创编一些短小精悍的儿歌,如:“小方巾,四方方,亲亲小嘴巴,擦擦小饭粒。”“小水杯,手中拿,排排队来接水,双手端杯轻轻走,回到座位把水喝。”等等,这样,孩子们即学会了说儿歌,丰富了词汇,又在儿歌的提示下,理解并养成了好习惯。趣味教育法真的是事半功倍。

三、家园共育、达成共识促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阐述“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把家园合作纳入整体教育工作计划之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着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为了使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我们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会、个别交谈等形式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使家长们意识到“家长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家长们应为孩子起到身教的作用。同时,结合语言教研,指导家长创设家庭活动区,为家长提供分类摆放玩具的几种方法(标记法、分类法、激励法),指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游戏中出现问题,家长要学会细心观察,宜疏不宜堵,自然而然的向正确方向引导孩子,使之在亲子活动中感受到亲情的快乐,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

以上就是我在工作中培养幼儿常规的点滴体会,希望能为全区幼儿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浅谈幼儿教学活动的组织与体会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那么幼儿园里有哪些教育活动呢?我们将幼儿园的各类活动分为五大块:生活快、游戏块、体育锻炼块、教学块和自由活动块。针对教育活动的相关问题我做重点谈一下。幼儿教学活动总的来说,内容包括自然常识、社会常识、语言、艺术、数学等。它的要求是(1)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好奇、好问、爱观察、爱想象、爱动脑)。(2)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基本能力(正确运用感官的能力、语言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3)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了解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4)萌发幼儿初步的审美情趣(感受美、表现美)。教学活动的组织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综合能力,也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能力,所以着重研究。我在此说的教学活动并不是上面所指的全部,而是只某一单位时间里的教与学,通过这一方面来阐述总体。它的特点是:目的具体明确、教学内容容量小,活动时间有限,活动环境以是室内为多,这符合我班实际情况。下面我谈谈对教学活动组织的几点认识和体会。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教学过程的开始,有的教师喜欢用玩具做引子,如“我请来一位小客人”。有时,这种玩具根本与课题无关,看了很别扭;有的教师则把教具人为神秘化,如用布遮起来;还有的教师则不厌其烦的交代上课纪律等等。我觉得这样反而把幼儿的注意力白白浪费掉了。我认为开门见山,让幼儿立刻清楚现在要干什么比较好。当然,不同的教学活动,导入课题的具体方法应有所不同。如故事活动,导入课题时我有时以提要求为引子,比如“请小朋友仔细听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然后再讲故事,故事讲完后围绕要求提问;有时则出示故事中主角的形象,请幼儿先讲讲角色的相关特点或知识,再接着讲故事。技能性的教学活动,如体育、音乐活动,我改教师示范在前幼儿尝试性操作在前。把示范活动移至教学活动过程中间,并把教师的示范改为幼儿自己展示动作,用剖析幼儿动作替代纯粹的教师示范。即使是图画活动,我也改变了教师按部就班完整示范的模式,只作部分示范、重点示范。示范部分、示范重点的选取尽可能根据幼儿的要求来定。常识活动,一般在活动前让幼儿自己收集有关材料,或将相关材料放入活动室供幼儿提前观察。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介绍自己的观察事实,这样幼儿就能很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以上导入课题形式的改变,体现了我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必须尊重幼儿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要充分估计幼儿潜在的学习能力;以带着问题学习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教学活动时间里保证幼儿投入的时间。二、让幼儿充分感知教学内容我非常看重幼儿在自由自然状况下的感知,如常识活动,认识物可在课前提供给幼儿观察,正式教学活动先让幼儿介绍观察所得,紧接着幼儿在教师的提引下进行学习性观察。这次观察意在让幼儿求得再一次的发现,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必须时允许幼儿触摸认识物,或流动观察、小声仪论。教师在这段时间里要注意倾听幼儿的议论,发现新问题,以便再次集中教学时有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提供给讨论。在再次集中时,教师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疑点,这样才有利于认识活动的深化。对于按顺序观察,我把它放在幼儿充分感知后,与幼儿共同整理知识时进行。“讲述”类教学活动,我有时让幼儿整体观察,再分组或让幼儿自己找伙伴小议图片内容;有时先让幼儿讲叙整体搭建的初步框架,再逐张图片讲述;有时先取一张较为重要的图片,供幼儿发散思维,广泛寻求答案,再整体展示图片完整讲述。不管采用何种方法,目的都是让幼儿更多参与到活动中来,努力改变语言教学活动中发言面不宽的局面和讲述内容受图片限制的现象,使语言活动与思想、想象更密切的结合。三、随机调整计划中的提问提问是幼儿和教师相互作用的一个明显表示,问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相互作用的效益。过去我们常常低估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又加上课堂教学中很少给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所以幼儿的学习是被老师牵着走,提问中存在着全由教师发问和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细碎的情况。而今,我主张设计的问题应指向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点,以便让更多的幼儿凭借自我理解而解答,以便让不同水平的幼儿在不同层次上表达自己的理解。当碰上幼儿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在此,我想强调的是:每位幼儿教师都应该重视教学过程中自己与幼儿面对面发生的教与学的矛盾,并锻炼自己调整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角度的能力,使提问更加有针对性。四、顺其自然结束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进行到最后,常常是教师的小结、评价。我认为这时幼儿的注意力已经处于难以集中的状态,教师却要再讲一遍他们已经知道的内容,幼儿很难感兴趣,还不如顺其自然结束教学活动或布置一个小任务,留点悬念,以调动幼儿活动后再学习的兴趣。此外,对教学的评价不一定都要放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可视情况做不同的处理。如对美术作品,可另设专门的评析活动,以提高幼儿相关技能;对于动作性的教学活动,评价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即幼儿做出某一动作后,让幼儿相互评价,教师及时组织大家学习这既可鼓励每个幼儿参与表现的积极性,又可锻炼幼儿的评价能力。以上是我对教学组织的认识。根据这些认识,我充分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具体说一下在绘画活动中得体会。首先要唤起幼儿的兴趣。孩子大都喜欢图图画画,但一旦正式开始学习绘画,他们往往缺乏信心和热情,常常是面对画纸不敢下笔,我就让不想画画的孩子坐在旁边看别的孩子画,等他们想画再让他画;鼓励表扬能大胆做画的孩子,以轻松的口吻谈绘画的趣味,激起孩子参与活动的愿望;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对孩子的作品吹毛求疵,而是与每个孩子分享参与的喜悦和骄傲。这样孩子就会打消顾虑,拿起画笔,渐渐的,他们也就喜欢绘画了。其次要创造良好的绘画条件。单靠每周几节集体绘画活动是无法满足幼儿绘画愿望的。我从区域活动室挪出一块角落专供孩子绘画用,并在那里提供各种绘画用具和参考书,幼儿在里面可自由选择材料做画。还鼓励孩子们自己多观察,把自己看到的各种景象画下来。让幼儿自由想象,这种形式无拘无束,幼儿非常喜欢。再次要传授一定的表现技能。掌握一定的技能是幼儿把自己的想象、创造表现出来的前提和基础。一般来说,技能的学习是枯燥的。为了不让幼儿对学习技能感到无味,我经常这样做:(1)借助游戏激发幼儿学画的愿望。如画老鼠就说:今天老师和小朋友都扮黑猫警长捉老鼠,看谁本领大,捉到的老鼠有大有多。现在,先看看我是怎样捉老鼠的(老师示范老鼠的画法)。(2)将枯燥的术语转换成幼儿熟悉的语言。如把竖线、横线说成“小棒棒站起来”,“小棒棒睡下去”;把大圈、小圈转化成大皮球、小皮球等。(3)把要画的内容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儿歌。如画狐狸:有一座房子(即头的轮廓),上面开着两扇小窗子(耳朵),屋里走出一个好孩子(嘴),种上四棵小树(胡子),里面留下两个树洞洞(眼睛),房子后面拖着个大坛子(身体、位置由幼儿自由选择),撑着四根小棍子(腿),坛子后面挂着一面大旗子(尾巴)。幼儿边画边念,很快就掌握了画狐狸的基本方法。还有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很关键。幼儿掌握了必要的绘画技能后,最关键就是画幼儿的所思所想,而不是一笔一画临摹老师的范画。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总是先让幼儿充分的观察所要表现的事物,并展开讨论,然后作适当的讲解提示,在布置作业,让幼儿思考怎么表现,创造,最后在出示范画。入让小朋友划猴子,贤纳猴子的真实图片,然后请他们讲猴子学猴子。在此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分析猴子的面部特征,交给幼儿表现猴子的基本技能。然后启发孩子说:“除了公园有猴子外,还有什么地方有猴子?猴子在哪里干什么?会发生什么事?怎样解决?”这样做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全班幼儿的画面无一雷同,画面内容也很丰富。最后,鼓励夸奖幼儿必不可少。对孩子的作品,不管画的的好不好,我都把它贴在作品栏中,并适当称赞。在评价孩子作品时,我不是做居高临下的评价者,而是制作积极的参与者,做孩子的听众和参谋,让孩子说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队部成功的作品,我用商讨的口吻说:“假如我画,我将这样画……”这样,气氛就更融洽,更愉快了。综上所述,我认为以幼儿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组织的教学活动才是有针对性的,幼儿也只有在他们能适应的教学中才能快速的发展,所以我更应多学习,多总结,以便把各种知识传递给幼儿,让幼儿各方面都提高。(杨晶晶)

教育随笔:“饮食店”中的点点滴滴


教育随笔:“饮食店”中的点点滴滴

“饮食店”中孩子们游戏的比较愉快,秩序井然。大厨在十分认真的制作食物,一直在翻炒菜,十分专注,一会把各色菜和在一起炒一炒,一会把菜炒到盘子里,一会又放回锅里炒,连盘子都一起放下去了,连掉在一旁的鱼都没有发现,旁边还有一位顾客提醒说:“有一条鱼掉了”。大厨都没听见。两位顾客坐在桌边等待服务员上菜,一个小朋友喊:“我要可乐!”一个小朋友喊:“我要橙汁!”服务员不慌不忙的拿来给顾客,一脸严肃的样子,之后便一直站在点菜区认真等待客人光顾点菜。两位顾客依然在自娱自乐的聊着天。

分析:

从上述观察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饮食店的游戏还是比较喜欢的,但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总体游戏水平不高,相互间合作交流很少,大多还是自顾自的玩。大厨、顾客、服务员之间没有交流,大厨就在专心的摆弄材料,专注于不停地翻炒菜中,服务员坚守自己的岗位,两位顾客要了两杯饮料之后就无事似的坐着聊天,没有过多的交流。但孩子们游戏时秩序比较好,游戏材料摆放比较整齐,游戏时幼儿情绪也较好。

措施:

1、建议教师可以适时参与游戏,及时语言介入引导,启发孩子间进行语言交流。让幼儿的游戏不再停滞不前,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幼儿主动探究创造游戏新的情节发展。

2、可以建议家长带孩子多去外面餐厅吃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再参与游戏效果会更好。

3、可鼓励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带动弱点的幼儿游戏,以强带弱,促进游戏发展。

反思:

角色游戏活动就如一个小小的社会形式,营造了宽松、自然的活动氛围。其中,幼儿在与环境、教师、同伴的交往中,获得一些社会性的认知,行驶自己的行为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为游戏中的引导者、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欣赏者,对幼儿游戏活动进行情况评价,对幼儿社会行发展有很好地促进作用,也让幼儿懂得游戏中的相互协商和沟通的重要,从中获得成功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的社会性的意识倾向。

生活的点滴


今天,我上中班正忙着打扫卫生,李国睿跑过来说:“老师倩倩吐了”我忙跑过一看倩倩吐了一裤,我忙把卫生间的卫生纸拿来帮倩倩打扫,当我忙完后再到卫生间放纸时,被眼前的一幕逗得哭笑不得,我拿卫生纸时王睿杰正在大便,我着急没有管他,可是当我回来时,郑振东不知道在哪里拿来一张广告纸正忙着给王睿杰擦屁股,我立刻制止他们没再说什么,帮助王睿杰擦完屁股让他们去上课去了。过后我联想到班里的一幕幕情景,玩具玩完没人收拾,小椅子倒了没人扶,保温桶里的水哗哗的流没人管,小朋友跌倒了没人帮,图书扔得满地是,都要老师自己做或在老师的提醒下幼儿再做,或有的说:“不是我做的”。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只知道别人来帮助我关心我,而不主动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太自私、太没互助意识了。我又想到郑振东为瑞杰擦屁股这一现象,我重新审视刚才自己的做法确实有些不妥,我把一些互助为人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故事讲述中,我发现那几位幼儿说:“以后我也帮助别人,做个好孩子。”自此以后,我们班的保温桶在也没哗哗的流过水,幼儿在活动后都能把图书、玩具等物品摆放整齐,小朋友跌倒了有人扶,再也没有掉在地上没人捡的图书了。

教育随笔:从点滴小事做起


教育随笔:从点滴小事做起

最近,发现孩子们对故事很感兴趣,很喜欢听,有的孩子们常会对我说:“老师,午餐钱放会故事磁带听听吧!”于

是,这些天,我都会找些好听的故事磁带来放给孩子们听。可是,慢慢的,都是这些故事,孩子们都听过了,基本上都会

说了。有孩子提议:“老师,换一个吧!”我有点犯难了,老师的故事磁带都给孩子们听过了。许多孩子举手说:“老

师,我家有,我明天带来给大家一起分享听。”孩子们都很积极。“好的,那我们就请小朋友从家带来一起分享,可是人太多了,我们轮流带,好吗?”大家都同意了。于是,请了凡凡和月月两位小朋友第二天带故事磁带来。凡凡和月月别说又多开心啦!

第二天早晨,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来上幼儿园。可是月月很不高兴的,一直躲在妈妈的后面,不敢进教室。我过去和月月打招呼:“月月,快来吧,吃早饭了哦!今天早晨可是你最喜欢的面条哦!”月月,还是不理我。“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呀?”我的话还没说完,月月就伤心地哭起来了:“今天我该带故事磁带来和小朋友分享的……可是我忘带了。”

我说:“没关系,老师原谅你,明天记住带过来好吗?”月月使劲点点头。

早餐后,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月月小朋友:“今天月月,虽然没有带故事磁带来给小朋友分享,而且早晨还哭

鼻子了,但是老师今天还是要表扬月月小朋友。因为月月小朋友还想着我们班级的事情,还记着要带磁带来,证明月月很

爱我们大一班这个集体,很重视这件事,只是下次不要忘记就好了。我们应该向月月小朋友学习,要有责任感!”小朋友

们都不由自主的为月月鼓掌。

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是它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孩子对待事情认真的态度。现在的很多孩子都缺乏这种责任感。这

也让我明白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幼儿良好常规的培养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如搬椅子的姿势一定要两边手,听到哪种音乐就坐在哪种线条上。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3、要注意常规设立目标的循序渐进。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如培养幼儿穿脱折叠衣服的常规培养我实施的“序”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培养目标是:认识自己的衣服和正反,会脱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学期的培养目标是:在老师帮助下会穿脱衣服,初步学会扣纽扣,初步有放整齐的意识。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的培养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提高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4、采用儿歌等艺术形式培养良好的常规。在培养和训练孩子们正确洗手环节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5、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我很注重情感教育,经常与孩子谈“爱”,我们把“爱”融进一天活动当中,如吃饭好、睡觉好、来园不哭、有礼貌的孩子,老师经常会说:“宝贝,真乖,老师爱你”。我还注意捕捉幼儿在园一点点的进步,及时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扬他,亲亲他的小脸或摸摸他的头以表示鼓励或奖励小贴贴。 此外,我在幼儿常规培养时经常采用一些游戏的方法,教会孩子怎样做,懂得遵守每条常规的道理。例如:我用木偶表演的方式向孩子介绍一日生活的常规,让孩子多次练习,他们就会做了。良好常规的建立需要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平时加强检查,坚持不懈。

教师谈减负工作的心得体会


减负就是通过减少学习时间,减少家庭作业等方式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们享受到适当的压力,减负的关键就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时究竟该怎么写一篇教师减负工作心得体会呢?下面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谈减负工作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谈减负工作的心得体会(篇一)

当前,“减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焦点问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固然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但从教育内部来看,课堂效率不高,也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减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人的观念、社会的现实、历史的渊源,都会影响着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受到其中的意义、份量与难度。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而要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课堂是最主要的阵地,也是最直接与有效的途径。

我认为首先是要提高我们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进行备课,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认真探索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学法,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接受你所讲的内容,经常给自己“充电”,多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工夫。我认为好的教学设计,是“减负增效”的必要条件,精彩的讲解,精妙的教学设计,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使学生最大程度的投入到你的教学中,把课前预习、当堂指导、当堂检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但由于小学生对各类知识的兴趣不同,这还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这样的话,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主动地学习,课堂的听课效率自然水涨船高。

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到减负增效:

一、在备课上苦下功夫。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花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才能保证课堂效率。

二、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合理利用有限的四十分钟,充分发挥分分秒秒的有效性,才能切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了解学情,避免零起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对于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绝不会是零。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决不能以零作为起点。我们要求老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了解学情,或是布置预习作业,或是课前小练习、或是课前质疑,或是课前的师生交流,教师要根据学情,纵观整册教材,乃至全套教材,设计教案,学生会的坚决不做无用功,学生有点糊涂的适当点拨,学生不解的要讲得透彻,练得到位。

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益要杜绝一讲到底,这并不是否定课堂讲解,我们觉得课堂上不可能不讲,也必须要讲,只不过要控制讲的时间,要讲在难点,要点处,还要把讲和练相结合,讲一些学习、思考的方法,表达的技巧,通过练来检验老师讲和学生学的效果。一节语文课上,必须要给学生动笔的时间,或是圈画词句做批注,或是展开想象写片断,也可是揣摩句式特点仿写句子等,只有在一个个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才能得到训练和提高。

面向全体,照顾差异。一个班上四五十名学生,其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我们站在第一线的老师都清楚地知道一个同学站起来读得声情并茂,绝不代表每一个同学都能有感情地朗读;两个同学写的片段形象感人,这不说明每一位同学都能写得生动具体。我们要求老师们在课堂上要关注后进同学,给每个同学实践的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学有所得,语文素养都得到训练和提高。

课内作业,绝不拖堂。我们规定把补充习题作为课堂作业本,但并不统一要求全做,教师可以根据班上的学情适当的进行增减,可以减去一些机械的词语抄写,课文内容填充,增设一些综合性的探究作业和随堂练笔等。严格规定每节课留有十分钟作业时间,确保绝大部分同学在课内完成补充习题。

三、家庭作业适量、精当

学校严格规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五、六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提倡布置口头作业、研究性学习作业、实践性强周期长的作业,禁止布置大量机械重复和抄写的作业。

以上是本人结合自己语文教学实际对于“减负增效”的一点肤浅看法,总之,让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们永恒不变的追求。但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教师也会“减负”的。

教师谈减负工作的心得体会(篇二)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是每个人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但是,现在的孩子却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因为他们的童年时光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种课外补习班所淹没。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更欣赏那些上课认真听讲,能够有效的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的学习,回家认真预习、复习、独立完成好作业的孩子。他们的基础知识是扎实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每当看到一些学生奔波于各个辅导班之间,累得小脸煞白,经常十一、二点睡觉就很心疼。作为班主任教师,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更提倡精讲巧练,让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学习中解脱出来。

一、要向平时的40分钟课堂要质量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就决定教师的讲只能是精讲。要达到精讲,我认为就必须做到一课一得或两得,不可贪多求全。每篇课文值得探讨的知识点很多,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就要抓住教学重点,大胆地裁剪取舍。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个人觉得要做到五条:一是精心备课。在深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做到备过程、备语言、备板书、备习题、备教具。二是减少时间损耗。要求学生课前作好上课准备,合理提高课堂密度,增加教学信息量,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改变课堂结构,达到讲、练、查结合,知识点落实,体现精讲精练。四是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通过投影等多媒体作用于学生各种感官,以增加直观性和形象性,增加信息传输量,提高学生储存记忆的速度、效率。五是对后进生实行及时的辅导。

二、多一些开放作业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反复抄写只能加重学生负担,在学习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们理解的更透彻,我立足于教材又超越教材,让他们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及时代背景,拓展阅读相关的文章,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感到繁重枯燥。我有时是用开展生字听写比赛代替生字抄写练习,用排练课本剧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让学生合作编写复习资料、出考试题来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编创作文自选集和共创校园长篇小说来加强作文训练。采用这些巧妙的练习后,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学习任务完成了。

三要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自学习惯,具体说来就是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课外阅读和勤于练笔的习惯。

教师谈减负工作的心得体会(篇三)

通过小学生减负增效这一计划的实施,我感受颇深,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给小学生“减负增效”,要实现“减负增效”我得到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切实做到“减负增效”要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实施“减负增效”,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恰当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给自己加压,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学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更是不断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所以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高效的教学创造条件。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为此,应花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节课。

三、上好每一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键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充分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注意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

2、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综合利用。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地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另一方面我认为,更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继承和创新。在有限的一节课时间内,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绝不能搞花架子。运用好的教学手段,能启发学生*思考,发展智力,而不能把它们变成课堂教学上的*,或分散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注意力。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给人于鱼,不如授人渔”,教学生学习科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

3、树立良好的学习风尚,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有了良好的、浓厚的学习风气形成一批勤奋学习的学生骨干和优秀生,就可以带领全班同学积极向上,好好学习。相反一个学风不正,教师单纯地追求升学率,只顾尖子学生,放弃对所谓”差生”的教育和f辅导,结果班级秩序混乱,即使是好学生也学不下去,怎能读好书!所以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提高课堂效率,实质上要抓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每秒钟内人对画面构图中信息接受能力为对音响语言的接受能力的10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利用教学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兴趣和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将教学信息通过多*的图象、声音、图表、文字等方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便于或展示效果不好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营建理想课堂,课改的方向就是关注我们的教育主体--学生,就是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发展。卢梭曾经说过:“上帝在造了一个我之后,就把这个模型打碎了,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唯一的一个我。”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有思想、各具特点人,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满堂灌,教学关系就变成: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置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于不顾,“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结果可想而知,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一节课下来,你可能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精*,但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头雾水。所以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为中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时间、空间逐步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总之,要打造理想课堂,并非一日之功,我们要努力学习,勤于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努力构建科学的、*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氛围。

教师谈减负工作的心得体会(篇四)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负”已不再是新鲜话题,可不少地方学生负担过重却依然存在。过重的负担不仅使学生体力难支,更是给他们心理压上了学生的思想包袱,严重影响学生的心智正常发展和身体健康,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给学生“减负”必须落在实处,才能实现“提质”的目的,才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整体进行。

我认为:“减负提质”首先要有针对性的落实减负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里负担,其次是要通过采取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程方案、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还学生一个健康身体等措施,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学习时间过长,导致一些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下降。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在学校和家庭压力下,一些少年儿童对学习、对学校、对教师、对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了一些悲剧。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使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方向,关系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人才,关系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大事,已成为社会共识。

“减负”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心理负担以及沉重的经济负担。“提质”是提高教育质量。“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减负”和“提质”同等重要,必须统筹考虑。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都明白,评价一堂课好与坏,这堂课的知识容量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这堂课的知识层次是否体现出来是另一个重要的标准。其实这就是一节课的质量体现与否,效率体现与否。笔者以为,这样的一堂好课其实就是“减负提质”的一个表现方面。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个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最多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是不会让人感到疲惫的,相反,乐在其中。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实现了真正的“双赢”,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减负提质”。而这样的前提是,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在课中要展现充分的个人魅力,拥有充分的教学机智,在课后要有充分的反思的空间。的确,这显然是个艰苦的过程,减了学生的“负”,却似乎无形之中加了教师的“重”。实则不然。试想一下,如果老师们能够持之以恒地这样坚持下去,那么每一堂课的准备只会随着自己的.成熟,随着自己经验的积累,随着自己知识的充盈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游刃有余。所以,只有先加上了这样的“重”,才有后来减掉了的“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一线积累的经验又告诉我,当美好的汉字变成了听写的符号,当优美的修辞变成了选择的项目,当动人的段落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分析,当内心的倾诉变成了填充一个个格子的换分器,多少孩子对语文的热爱被磨灭了,抹杀了,又有多少孩子变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得高分的巨人,课外知识的矮子!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重在阅读,大量的丰富的课外阅读,是兴趣的源泉,是知识的沃野。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充实,这绝不是课内寥寥几篇文字可以达到的。而兴趣的培养,更不是几篇精心删减精雕细琢的豆腐块所能办到的。因为真正的兴趣是自由的,随心而发,随性而行,在兴趣的驱使下,语文学习自然不是负担。所以老师在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中真正要做的是,学生阅读世界里的指路人,阅读旅程中的同路人,阅读领悟中的点金者。

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健康的状态,才能免除各种精神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更好地生活,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素质是人生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基础,只有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有可能德才兼备。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把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教育的首要动机,然后才有可能来谈成才。

浅谈幼儿语言教育常见问题与策略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要“喜欢与人谈话、交流;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幼儿成长过程中离不开语言的发展与传递,幼儿语言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和最为关键的使用时期。但是幼儿若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那么在成长过程中就会遇到障碍。笔者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就当前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从实践层面上针对幼儿教学语言的发展提出几点方法,以供参考。

一、幼儿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陈旧的教学观念。纵观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很多幼儿教师仍然在用原有的语言教学的方法,幼儿在语言学习活动中被动地接受老师所灌输的书本知识,没有交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导致幼儿对老师产生依赖性。这种被动式的语言教学方式直接扼杀了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更谈不上激发幼儿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对幼儿潜在语言开发的能力也远远不能达到我们教育的目标。

(2)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很少能够做到把幼儿在课堂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我们教师对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案例也不够丰富,有些地方甚至脱节,致使有相当多的幼儿在实际交往中缺乏语言实践,从而直接降低了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

(3)教学目标不明确。我们大多数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语言教学中只是为了教而教,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或者很少使用当前学前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幼儿语言教育。另外,我们一些幼儿教师也存在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也不能将幼儿语言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地整合,让各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就间接影响了幼儿学习语言技能的效果。

二、幼儿课堂语言教学的策略思考

(1)创设宽松的语言运用情境。大家都知道,幼儿的模仿能力是比较强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在一个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他们就会学到相应的语言。例如,要想让孩子学习普通话,那么就要把孩子放在一个时时处于语言是普通话的环境中。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幼儿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进行交流,让其体验语言交流所带来的乐趣。

(2)让幼儿学会倾听。聆听是沟通的重要基础,也是与人交谈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即使出现幼儿连自己在讲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他多听听别的小伙伴是怎么说的,或许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先去学习如何倾听。学前教育理论研究表明,让孩子学会倾听是最好的方式,这能让他们了解其原因和效果。

(3)选择合适的内容。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教师对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广而浅地选择教育内容。比如,小班可选择“我来扮演爸爸、妈妈”“我的家”“玩具展览”;中班可选择“有趣的书”“能干的手”;大班可选择“生活中的数字现象”“钱币”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说话有所进步。

(4)让幼儿“创造性”地去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卡片和生动形象的课件让幼儿去观察,然后让他们根据所看到的内容练习去表达。让他们结合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思考,围绕“图上有谁,在做什么?”等进行教学练习。我们还可以将具体的行为与说联系起来,在做中诱发幼儿说的愿望,在说中进行语言表达的练习,从而锻炼幼儿的分析、概括能力。

(5)用故事加以引导。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像2~3岁的幼儿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差,一般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我们要根据幼儿个性上的不足,选择一些故事引导幼儿向良好的个性方向发展,比如,对粗暴、霸道的幼儿,我们可以讲一些谦逊礼让的故事给他们听;对胆小怯懦的幼儿,可以多讲些英雄的故事;对爱慕虚荣的幼儿,可以讲一些颂扬内在美的故事。教师在讲的时候,要让孩子认真听,故事讲完后,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他们努力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这样子既可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增加记忆力,这对训练孩子思维的完整性和严密性无疑是一种锻炼。

(6)让幼儿多看书。在幼儿时期,孩子的无意记忆非常占优势,思维特点都以形象思维为主,还有着极强的无意识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比如家长经常可以带孩子到书店去看一看,让他们从小多看一些 “小人书”,即使孩子看不懂,家长也不要忙于解释。长期的积累,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这对今后的语言创作是极其有利的。

总之,对幼儿来说,语言是发展的基础,应让他们能够根据一些简单的情境,来调节语言使用方式和礼貌程度,以适合不同听者和角色特征的需要,向更高级的语言意识形态领域靠拢。当然,也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才能让孩子在语言中不断学习进步。

浅谈《指南》社会领域的学习心得


春暖了,踏着白云悠悠的脚步,漫步在蓝的透透的天空。万物复苏,学习的心情也随着春儿明媚起来。在刚开始忙碌的新学期,再一次翻开《指南》,深感此书的导航性与指导性很强,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客观了解儿童和引导幼儿发展提供了标杆。

仔细阅读社会领域,主要围绕:社会领域对幼儿的发展价值;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特点与指导要点;社会领域教育要特别注意事项,四大版块进行系统阐述,其中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特点与指导要点,对我们开展社会教育更具指向性。慢慢翻阅,点点滴滴的学习心得萦绕心头,娓娓道来的回味。

一、纵观幼儿的社会教育

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交往中不仅分享他人的信息,也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人同时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游戏和集体学习就提供了交流分享的机会,在互惠互赢的学习中共同促进。能够共同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重大进步,意味着幼儿的目标意识、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程度发展,还能进一步促进幼儿相关能力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递增,他们在社会学习中,这些意识和能力也是成递进方式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往往表现出积极、乐观、自信的个性特征和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喜欢并善于与人交往,有责任感、上进心。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的过程,也是个体逐步所在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在《指南》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中,都呈现不同的要求与发展水平的参考,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个体差异又会出现不同的发展状况,如何提高幼儿的社会学习,我们可根据《指南》的参照,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二、社会教育中的辩证观

《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指出,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目标,这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趣事。社会领域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并且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都可以发现幼儿社会学习的踪影。社会领域的某些学习与发展目标具有很强的辩证性既指向个人又与他人密切相关,不仅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也发散关注其他方面。在《指南》的社会领域中有个“自助与互助”案例,这位教师用辩证的教育观,客观分析互助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孩子成长,从互助中辩证的看待自助教育如何给孩子带来最好的社会性成长。

在我们的教育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随机可见辩证的社会学习契机。记得某日上午区域游戏中,小睿扛着用管道自制的枪追逐思雨,思雨不乐意。在教室里文明行走是班级公约,杜绝追逐打闹的安全隐患。当他们停下脚步,与他们一起探讨分析,孩子们记起安全教育首位,但作为老师了解孩子游戏的兴趣需要和调解孩子间的冲突同样重要。于是大家一起商讨怎样在既安全又能满足游戏的需要,还要让孩子间愉快游戏,这就需要教师有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体会。辩证性看待问题,引导幼儿自己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发现解决问题,让他们从小感受学习辩证地看待其生活中的社会性发展现象或问题,促进其社会性与个性向着良好方向发展。

三、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

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主要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可以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建立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影响源。在游戏中,我们准备的丰富材料、游戏环境还有作为人环境的孩子们等有形的无形的环境。孩子们作为一个个独立个体,在游戏中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互动分享交流,既受环境的熏陶同时也影响着他人。在生活活动中,一些标志和隐形的规则,都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教师与家长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成人的言行举止直接间接地影响幼儿。幼儿浸润在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感受社会教育。

持续深入研究《指南》各领域的目标,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及园本特色开展社会教育教学活动,给幼儿创设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让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

喜欢《浅谈做好常规工作的点滴体会》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的常规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园长工作点滴谈 园长是幼儿园全面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责任者,是一所幼儿园的灵魂。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机盎然的今天,园际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怎样寻找突破口,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让幼儿园的工作绽放鲜活的生...
    2021-04-30 阅读全文
  • 浅谈如何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 浅谈如何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快乐,学习好、有特长、通情达理,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家人的骄傲,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出人头地。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
    2020-11-24 阅读全文
  • 浅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疏导工作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浅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疏导工作》浅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疏导工作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发生了诸多变化。当代中学生适逢其会,他们的心理活动比任何一个时期更显复杂化、多元化、...
    2022-03-27 阅读全文
  • 浅谈培养小孩点滴心得(家长文章) 当初为人母的我看着护士把长得白白胖胖的小男孩抱过来给我看,让孩子亲亲我时,我激动地眼泪叭嗒叭嗒地流下来。当激动过后是漫长的充满艰辛和愉快的互相成长的历程,是考虑如何让其成一位社会有用之才的过程。 当孩...
    2020-08-21 阅读全文
  •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点滴体会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点滴体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点滴体会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责任是重大的。教师既要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既担负着培养优秀生的工作,又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
    2022-03-21 阅读全文

园长是幼儿园全面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责任者,是一所幼儿园的灵魂。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机盎然的今天,园际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怎样寻找突破口,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让幼儿园的工作绽放鲜活的生...

2021-04-30 阅读全文

浅谈如何教育孩子的几点体会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快乐,学习好、有特长、通情达理,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家人的骄傲,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出人头地。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

2020-11-24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浅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疏导工作》浅谈如何做好后进生疏导工作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发生了诸多变化。当代中学生适逢其会,他们的心理活动比任何一个时期更显复杂化、多元化、...

2022-03-27 阅读全文

当初为人母的我看着护士把长得白白胖胖的小男孩抱过来给我看,让孩子亲亲我时,我激动地眼泪叭嗒叭嗒地流下来。当激动过后是漫长的充满艰辛和愉快的互相成长的历程,是考虑如何让其成一位社会有用之才的过程。 当孩...

2020-08-21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点滴体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点滴体会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责任是重大的。教师既要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既担负着培养优秀生的工作,又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

2022-03-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