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家庭教育的疑惑(程度和时机)

发布时间:2020-09-16

家庭教育。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家庭教育的疑惑(程度和时机)”,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假期结束了,虽然并没有大的活动,还是感觉累,昨晚不到9点就睡觉了,安安这几天也是,基本不过8点半。

昨晚出了点小差,安安爸爸对我的做法有些不认同,呵呵,应该说很生气。事情的起因很小,为了点事,安安很恼我,于是随手抓起了身边的一个小纸团扔在我身上,因为之前安安有过这样的举动,我也警告她多次,也是在气头上,我决定教训下她,刚刚吃完饭,碗筷还在,于是,我拿起筷子,抓着安安的小手用力打了下,安安先是楞了下,大概没想到吧,接着大哭,安安爸爸在一边看不下了,立即指责我不该那样,我却认为,虽然孩子会很痛,但却是有必要体罚她一下的,所以,我把生着气的安安爸爸支走,在一边看着安安痛哭,要说我下手还真的太狠了点,安安手背立即肿了起来,看到爸爸帮腔,安安哭咧咧的吆喝,我把她的小手打坏了,不能伸直了。我是苦笑不得,决定让她哭个够再说。看着安安有些平息了,我平静的对安安说和她好好谈谈,安安见我并不生气,终于忍不住跳起来扑到我怀里再次哭了,我就只抱着她,抚摸她的后背,等她停下。半天安安终于停了,我问她为什么哭了?原以为她会说因为手痛,没想到她说因为害怕,害怕妈妈突然打她的小手,估计我刚刚打她的时候表情很恐怖,让她受惊不少。我接着问她,为什么妈妈会打你?安安摇头表示不知道,哎,这个问题搞不清就真是白挨揍了,于是,我对她讲:“妈妈打你,是因为你很没有规矩,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你可以和妈妈好好说出来,但你绝对不可以随便丢东西,特别是把东西扔到了妈妈身上,这个是非常非常不礼貌的,以前你也做过,妈妈都只是提醒你不可以,但你总不改,所以妈妈今天必须惩罚你,记住了吗?”这个时候的安安还没忘辩解呢,说:“可是我今天并没有用东西打你啊?”我指给她看那个纸团,安安很认真的想了下,大概当时她真的只是下意识的动作,所以不记得了,但还是承认了,边哭边承诺今后再也不这样了,看起来很后悔的样子。我决定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安慰了她,然后一起看做的到海边赶海的画报照片,一起读了几个故事,看着她心情平复的睡下。WwW.yJs21.cOm

接下来就是和安安爸爸讨论这个问题,安安爸爸还是反对我用“暴力”,拿着睡得正香的安安的手,一副痛心的样子。讨论的结果是谁也说不服对方,只好作罢,但我跟爸爸说好,下次如果再出现这种不一致的情况,不许再当着安安的面表示不满,我以前好像也有过当着孩子的面指责爸爸教育的不对的情况,这个以后一定要注意了,有问题应该背后提醒,教育孩子不好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对孩子和父母都不利。关于严厉的惩罚,虽然很困惑,但我还是认为很有必要,程度和时机却是要好好把握住,绝对不可多。希望自己是对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女孩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误区


在家庭教育中,女孩和男孩是有差别的,并且对于女孩的教育存在着很多观念上的误区,这是爸爸妈妈必须要避免的哦。在这里,小编总结了女孩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误区,快来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

女孩家庭教育的方法

应该富养,培养气质。从来富贵多淑女,所以女宝宝从小就要带她出入各种场合,开阔她的视野,增加她的阅历,从而大大增强她的见识。如此一来,长大以后就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捕获。因为见多识广,就不易受他人诱惑。

女宝宝应该在温言软语中成长。对待女宝宝,心一定要放到最温柔,就像对待那些娇嫩的花,细致婉约,容不得任何粗糙。作为爸妈,需要了解那些小女生的心理需要,包括她们的小手段和小虚荣心。妈妈应该成为她理所当然的朋友和战友,共同应对这个以男性为主的社会。

要培养女宝宝温柔、健康、懂得爱。培养女宝宝,重要的是让她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一个温柔贤惠的性格,一个干净健康的身体。爸妈自然会对女宝宝宠着点,但并非娇生惯养。要让她见识多广、独立,有主见、明智,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自己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从而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而不是被外界势力所左右,失去真我。爸妈要根据女宝宝的行为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具体的教养方法,从锻炼宝宝的肢体协调能力、感觉统合能力、专注力和气质等方面入手,提升多种优势智能,培养一个优雅、聪慧、大方的宝宝。

要注意和女宝宝的沟通。从婴儿期开始,女宝宝就喜欢和谐、融洽的交流,无拘无束地与人相处。她们不喜欢竞争,只是在寻求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她们追求平等付出与获得,她们是关系中的一分子并对它负有责任。沟通和交流是她们维持联系的方式,渴望关爱和友谊等亲密情感是她们的天性。所以,女宝宝生来就是社交家。女宝宝通过交流获得关心、理解、尊重、忠诚、体贴和安慰。爸妈就要学会倾听女宝宝的“真实意图”,让她根据自己的“内部指导系统”而不是别人的意见来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妈妈是女宝宝的良师益友。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意思是说女宝宝温柔体贴,能与妈妈心灵相通。同父子关系相比,母女关系往往看起来更为亲密。事实上,这种亲密的关系对女宝宝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亲密的母女关系带给女孩沟通、交流的经验,有利于发展女宝宝的亲密感和感受性,使她感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这种对女宝宝心理需求的满足,还有谁会比母亲做得更好?正是与母亲的共性,使女宝宝有了借鉴的榜样,并从中发展自我。如果妈妈自信、果断,她的女儿也往往会有同样的品质。生个女儿,是妈妈的福气,把她培养成什么样子,却是妈妈的责任。

接下来,再来看看女孩教育教育的误区都有哪些吧。

女孩家庭教育的误区

教导她有礼貌且沉默寡言。举止得体和沉默寡言之间有天壤之别,但是女孩子似乎都被推进了后者的范围。我们经常用“女孩是蜜糖是香料是一切美好的事物”来教导她成为一个“可人儿”。我们用各种方式教导女孩要友善、避免一切冲突、不要麻烦别人、要安于现状,这样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但是,这样会让女孩长大后不敢在课堂上及工作会议中发言,以免被视为不淑女。她们也不敢在职场上争取更高的薪水,因为不愿意得罪潜在雇主。

给她买性别色彩鲜明的玩具。在她人生的头三年只给她买粉红色的玩具,这样你的女儿可能会决定粉红色是她最喜欢的颜色,因为“那是女孩应该喜欢的”。研究表明,这并不是天生的基因倾向,而是父母及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在2009年的一份研究中发现,31%的“女孩”玩具都强调仪容外表,其中包括塑料化妆品和洋娃娃的裙子,而针对男孩的玩具则更多鼓励创造性、探索性、竞争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是优秀员工和领导者所需要具备的。

只夸她漂亮。的确,她是个可爱的娃娃,卷卷的马尾辫那么迷人让你忍不住惊呼。但是她同时非常擅长阅读诗词,在堆叠复杂的枕头堡垒方面还是个建筑奇才,并能边唱歌边摹仿弹奏吉他。我们生活在一个“外貌协会”的社会,她总有一天会明白外表很重要。但是如果家长可以开始对她不基于外表的成绩进行鼓励、认可,这样就传递了一个信息,也就是她的价值不因为外表而产生,也不会因为外表而终结。

让她相信“公主梦”。公主文化鼓励女孩让自己陷于混乱的生活,而等待着白马王子从天而降,拯救她并给她的人生带来意义和价值。女孩会误以为只要吸引王子就万事俱备了。这会让女孩觉得她们自己无足轻重,没有价值,而只有依附男性才完整。

家里的体力活都给爸爸做。虽然让男人修理水龙头可能更容易,但是父母应该有意识去挑战非典型性别分工的家务活,否则会让人觉得女性比男性柔弱,女性永远是“被照看者”而不是“养家糊口的人”。要向女孩展示妈妈也可以进行重要理财操作或修水龙头。

只让她和其他女孩玩。研究显示,划清界限各玩各的会导致男女形成两套不同的社会技巧、处世风格和对人生的期望和偏好。2011年秋天一份报告显示,女子学校的毕业生不但没有更有造诣,反而更会拘泥于性别的呆板印象。所以,如果你女儿在学校里都和女孩玩,试着鼓励她和男孩建立友谊,或邀请男孩来参加女儿的生日派对。她将明白,男孩能做到的一切她也能做到,甚至比男孩做得更好。

批评自己及其他女性的身材。当你在女儿面前讨论节食,如何再减掉几公斤体重,或者因为其他女性的身材而批评她们的穿衣风格,那么你女儿就会认为女人一定要保持某种特定的体型才能够被认为是可爱或成功的。

女孩的家庭教育,爸爸妈妈要谨记以上几点哦。

家庭教育:学会和孩子游戏


大部分家长来接孩子时,问的第一句话是:中午吃的什么?第二句话是上课了吗?第三句话是:老师,有作业吗?而不是问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了什么?玩得高兴吗?这就反映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些家长为了对孩子进行所谓的早期教育,对孩子进行注入式的强制性培养,过早的让孩子认数字,写汉字,认为会算了,会写了,上小学就会出色一些,就表示孩子聪明了。这种教育观念实际上违反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那么,在家庭教育当中,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发展了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总之,家长应摒弃那种超前的早期教育观念,不要过早的进行小学进行的知识传授,多和孩子游戏,多给孩子自由的时间,学会和孩子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吧。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对家庭教育进行模式分析,因为分析视角的差异,家庭教育模式的类型也存在差异。以教育意识为核心,家庭教育过程表现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为家长、孩子都有明显的教育意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具有明显的教育子女的意识,孩子也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具有被教育的意识。这种家教模式具有教育意识性强的特点。家长的教育意识非常明显,具有很强的外露性,孩子能够通过聆听家长的话语、观察家长的表情、活动、动作等迅速、准确地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由于这种模式的教育意识性强,家庭教育的目的性、方向性明确,家长能够迅速地向子女传情达意、实施教育,这种模式深受家长欢迎。不过,由于有的家长素质低、教育方法不当、子女逆反心理及亲子关系对立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模式的家庭教育容易引起子女的反感,教育效果有时反而不好。

第二种模式为家长有明显的教育意识,而子女没有意识到家长的教育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这种模式的家庭教育表现为,为了培养孩子的某种品质使之获得一定的生活经验,家长特意组织、安排了某种活动或交往,使孩子置身于其中,通过子女的主体性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对子女而言,这种活动或交往是作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存在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家长特意安排、组织的,在活动或交往中,使孩子置身于其中,通过子女的主体性活动,达到教育目的。在活动或交往中,孩子发挥了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呈现既可以是家长刻意追求的结果,也可能是虽然家长有明显的教育意识,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子女没有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自然而然出现了这种结果。在这种模式中,家长的主动性主要表现为根据教育意图组织活动、创设情景,家长不能暗示或指导子女的行动,应该充分发挥孩子的活动主体性。

第三种模式为家长没有教育意识,而子女却有明显的受教育意识,能主动接受教育。这种模式中的家长活动只是他的生活本身,尽管家长有时意识到自己的活动、言行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但是在活动中却没有以自己的活动、言行主动接受教育。从孩子的感受的视角观之,这种模式与第一种模式有些相似,不同点在于:在第一种模式中,孩子尽管领会到家长的教育意图,却未必买家长的帐,主动配合家长接受教育;而在第二种家教模式中,孩子能够主动受教育。如果以形象化的语言表达这种模式的教育效果,可谓“无意插柳柳成荫。”问题是孩子为何对家长无教育意图的活动产生错觉并主动接受教育?显然,在这种模式中孩子的活动具有自我教育的性质,他们出于求知、成长的愿望而把家长的生活赋予了教育的意图,当然家长自身素质、形象具有教育意义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第四种模式为家长没有教育意识,但是孩子往往在意外中受到教育。这种家教模式的特点在家长与子女的共同活动和交往中,家长没有教育孩子的意图,孩子也不认为家长在有意地教育他,但是孩子却受到了教育。显然,家长与子女的共同活动和交往,对家长而言只是家庭生活本身,但是对孩子而言却产生了家庭生活中的自我教育。

从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角度分析,第三、第四种家庭教育模式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因为家长作为“教育者”没有教育子女的目的性。尽管如此,这种家庭生活本身因为孩子的自我教育的存在使其具有教育意义,我们仍然把它归为家庭教育,目的在于使家长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无处不在,增强家庭教育责任感。

二、几种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很多家长习惯于对孩子进行说教,甚至以说教为唯一教育方法,其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对家庭教育模式的分析,以下几种家庭教育方法可供家长使用:

——身教法。这种家庭教育方法要求家长意识到自己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认识观点、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第一种、第二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组织、设计的活动本身受到教育,例如,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体质,鼓动孩子去登山。而在第三、第四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的言行获得教益。因为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的身教更容易使行为规范具体形象化,体现出行为规范的可信性、可行性,家长在亲子关系中具有权威性,青少年以观察模仿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家长应该以身教为首要的教育方法。

许多家长常常进行言教,而忽视身教。家长不仅应该从身教的作用理解它的重要性,而且应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增强身教的自觉性。在第一、二种模式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具有教育子女的意图,此时,家长比较容易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形象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注意进行身教;而在其它两种模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没有教育意识,这时家长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不容易做到注意自身形象进行身教。所以,家庭教育模式给家长以启示:家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家长无小节,节节皆楷模。从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看问题,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时时处处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意识到身教的重要性,加强自身修养,充分发挥身教的作用。

——鼓励法。从家庭教育模式的角度分析,无论是哪一种模式,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自我教育与发展都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因素,家长应该重视自己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就第一、第三种家庭教育模式而言,由于孩子意识到或者错觉性地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所以孩子特别关注家长对他的态度。就第二、第四种家庭教育模式而言,虽然孩子没有意识到家长在教育他,或者并不认为家长在有意地教育他,但是孩子还是能够感受到家长对他的态度。与孩子留意、注重家长对他的有意的态度相比,虽然孩子不太在意家长的无意的态度,但是家长的态度毕竟是他对孩子看法的真实流露,终究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因此,笔者提出:“没有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态度,只有不重视自己的态度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家长。”

当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犯错误之时,家长应该容许孩子的不足、失败,从孩子令人不满的状态中发现积极的因素,向孩子表达自己对此的看法、宽容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期望,以使孩子从中获得鼓舞,不断奋进。有一个学生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家长看到儿子的考卷后,微笑着说:“太好了,儿子!这回你没有心理负担了!”儿子大吃一惊,忙问:“爸,你不是有病了吧?”他说:“没病。你想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呀,你不用担心再有别人会超过你,你只要往前跑,肯定会有进步!”儿子受到启发,心里高兴起来。第二次,儿子考到第二十九名。第三次,儿子考到全班第十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离第一名只差九名了。”无论孩子成绩如何,这位家长都给予孩子以正面的鼓励。当孩子遇到挫折、遭到失败、犯错误之时,他们特别需要家长的理解、宽容、尊重、鼓励,此时家长对孩子令人不满的现状的认识、态度,严重地影响到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发展。或进或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认识与态度,宽容、欣赏、鼓励使孩子获得信心、力量与进步,而苛刻、不满、打击使孩子自卑、泄气、退步。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习惯于对孩子苛求、不满、批评,而较少宽容、鼓励、支持,即使是孩子取得了进步,内心满意孩子的成绩,表面上也是不欣赏,担心孩子因此在此,笔者提出:“没不需要欣赏、鼓励的孩子,只有不去欣赏,鼓励孩子的家长。”

——经历法。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而言,他人的言教毕竟是一种间接经验,其教育作用终究不如孩子在亲身经历,实际锻炼中获的认识、体验那么深刻、有效。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却习惯于说教,而不重视孩子的亲身经历教育,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有一位小学生的家长反映,孩子早起磨磨蹭蹭,不急着起床、洗刷,提醒她上学要迟到了,也不管用。虽然多次给她讲早晨上学要抓紧时间的道理,也不见效果。如何才能让她早起有紧迫感,笔者给他提议,不要再提醒她、对她进行说教,顺其自然,有意地让她迟到一次,让她经历一次上学迟到、挨教师的批评,使她从亲身体验中认识到要遵守学校纪律、早晨要抓紧时间的道理。亲身经历法对于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及独立生活的能力非常有好处,不过有些家长却不愿意采用此法教育孩子。例如,很多家长舍不得让孩子进行吃苦教育、挫折教育,主要原因在于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护犊之情可以理解,但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素质,需要让孩子去经历风雨,在亲身经历中成长。

让孩子接受亲身经历教育需要家长有意地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和交往,让孩子置身于活动和交往中,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在第一种家庭教育模式下的亲身经历教育中,家长、孩子都具有教育意识,家长要组织、甚至要参与活动、交往。这种模式下的亲身经历教育需要孩子认同家长的教育意图,配合家长的教育安排,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家长以这种模式进行家庭教育,并不能保证孩子积极主动地参加所组织的活动与交往。例如,孩子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家长采用第一种模式教育孩子以培养孩子合群及与人交往的能力,孩子可能因为原有个性,不认同、配合家长的教育;孩子胆小,为了使孩子克服胆怯,家长采用第一种模式教育孩子,孩子可能因为胆怯会拒绝参加父母设计组织的活动。此路不通,另觅它途,家长可采用第二种模式来弥补第一种模式的不足。笔者的女儿有些不愿与人交往,平时告诉她多与人交往,结果事与愿违。一次,孩子在楼下让我把钥匙从窗户丢到楼下以便打开储藏室的门,结果我把钥匙丢到三楼窗外的空调上,女儿要我到三楼邻居家把钥匙取回来。我灵机一动,这不正是教育孩子与人打交道的好机会吗?我告诉女儿我正在炒菜不方便帮助她。要她自己去做这件事,女儿只好自己去了三楼。女儿回来后兴奋地告诉我她如何有礼貌地敲门、请求阿姨帮忙取下钥匙。第二种家庭教育模式下的亲身经历教育要求家长创设一种看似无意的教育情境,让孩子置身其中,使其在独自的亲身经历中受到教育。

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咨询实录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太太领着孙子经过,大家像狗狗遇见了包子般激动,可没料到她是个一心想诉说不幸的“祥林嫂”,孙子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幼儿园时被旁边孩子砸到一板,因此现在吃不好、睡不好、学不好……搞了半天,她最需要的是理解,老师只得在那里充当听众。

我在旁边无聊就和那孩子说话,问问他平时的生活与学习、兴趣与爱好。说实话,那孩子的额头非常扁平,牙齿大而外突,看起来智力应该不太好。但与他交流中发现他表达挺流畅,脸上带着谦和的微笑,说话也很有条理,爱好还不少,象棋、数学、轮滑,言语之间都带着些小自信。目前最困扰他的是英语和作文,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单词老默错,作文也写不出来,所以很自卑,认为自己的脑子比别人笨。

我告诉他:你喜欢下棋说明你的逻辑思维很好,所以数学之类你会觉得很喜欢;你爱轮滑,说明你肯定很喜欢运动,运动的孩子反应会更灵敏,而且身体会很棒;说到英语背不出的问题,我给他举了个例子:我们办公室有个老师在中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别人政治问题都默不出,但她每次都能得一百分,大家只羡慕她记性好,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是回家花了功夫背的,别人花的工夫没有她多而已。你默不出,只能说明你下的工夫还不到。再说作文,我说只有多看书才行,他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得多好!我问他现在都看什么书,又不喜欢看什么书?他说老师规定的书有些他就不爱看,我让他举例,他说像《红楼梦》,其它中国的三大名著他都喜欢。哈哈,我说我也不爱看,尽管显得很没文化,但我说的是真话。为什么人家说好我就一定要喜欢呢?他明显松了口气,我建议他,想让写作文变得简单,不妨试试写博客,反正我们学校每人都有,每天一有感触就写点,不管是多是少,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写出来。以前我也不会写,随便写点什么都特别累,后来我也一直写博客,现在就觉得不难了。你在写的时候肯定会思考怎么把话写通畅、如何使语法结构的正确,经常写写改改,你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提高的。他接道“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对他刮目相看,这样的孩子能有多大问题?

他的奶奶终于结束了诉说,站到了孩子后面。我对他奶奶说:“你孙子挺聪明的!”“是吗?我觉得他脑子不好,记性不好、说话表达不清楚。”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其实他的家长老觉得自家孩子不如人,一直在灌输他脑子存在缺陷的想法,而这缺陷是幼儿园时留下的伤害,所以一旦在学习上有了障碍,他们就把一切都归因于此。我对他奶奶说:“其实你孙子一切正常,脑子一点问题都没有,表达也挺流畅,你们以后要多给他鼓励,你不能要求你的孩子是孩子当中最聪明的,但他没有问题,至少通过努力他是可以做到的。”“没问题啊?”老太太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孩子坐着还不愿走了,我说该跟奶奶回家了,他说喜欢和我聊天。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呀?他说因为你会说我好,他们总说我不好。

挺有感触的,家长总是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比较高,希望能超过别人家的,其实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现实总是比较残酷,往往一个正常的孩子都被批评笨了。而我拿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讲给他听,给了他最直接的启示,原来老师也和他有过一样的烦恼,于是他就不会有被边缘化的无助感。给家长信心与理性,给孩子自信与动力,这很重要。

幼儿家庭教育知识


幼儿家庭教育知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但大多数家长往往缺乏科学的教子方法,这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产生了许多误区,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走出宠爱过度的家庭教育误区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对幼儿爱得适当,爱得合理,爱中有教,教中有爱,这样才能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

二、走出智力第一的家庭教育误区

不少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偏重智力因素,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对制约其成长的其他因素则很少过问。智力是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家庭教育只注重智力因素,结果可想而知。相反,若能从全面发展入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坚持性、自制力和勇敢精神等,这样就能使他们的正常智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三、走出氛围不良的家庭教育误区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庭教育的另一个恼人的问题是,一方面家长们希望孩子成才,而另一方面家庭的氛围却不利于孩子成长。如:有的家长经常搞窝里斗,闹家患,打离婚,给幼儿的心灵造成创伤;有的家长则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做买卖赚钱,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甚至在孩子面前也不检点自己的行为……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形象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四、走出物质奖励的家庭教育误区

奖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物质奖励,那么没有得到物质奖励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完全灰心丧气,他们甚至会认为没有物质奖励的事情不值得去做。另外,物资刺激实际上意味着对幼儿能力的怀疑,所以经常接受物质刺激的幼儿,在依赖于物质刺激的同时,还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以精神上的激励,促使幼儿不断取得进步,到达成功的彼岸。

五、走出迫切“望子成龙”的家庭教育误区

家长们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心切,因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过早的进行“智力开发”,让孩子念英语、背唐诗,剥夺了孩子幸福快乐的童年,倒不如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加以适当引导,变成有利因素,对他们将来的发展起一些积极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度”


想要气球升天,就得给气球充气。充的气不够,气球上不了天;充的气过多,气球也许会bump…一声爆炸掉;只有适量的气,气球才会既飞得高又飞得远。这种现象给我们生活中的启示就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家庭教育同样如此。身为家长大人也应认真严格地把握家庭教育的分寸尺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小英雄们的健康、和谐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家庭教育的度呢?建议家长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教育目标适度。在家长望子成龙心态的影响下,往往对孩子期望过高,对孩子教育的目标定得过高,以至于揠苗助长、强其所难。这样必然会在大人与孩子之间产生逼迫与逆反的矛盾冲突,对孩子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孩子的适度期望是必要的。适度的家庭教育目标,一定是孩子跳一跳可以够得到的,也一定是家长自身的指导、参与条件能胜任的。

2.教育方法适度。在不正确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很容易走极端。一是过度娇宠。过度的关怀和无原则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确立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的锻炼机会。二是过度严厉。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材”。在这种情况下,性格倔强的孩子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变得性格暴躁,行为粗野;性格懦弱的孩子,则会产生恐惧心理,学会欺骗撒谎。真正爱孩子,就要成为一个感性和理性并存的父母。

3.教育内容适度。目前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他们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的延伸,把课本的知识性内容当作主要课程,错误地认为孩子有了知识就有了未来的一切,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未来事业的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过度重视智育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会影响孩子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更会阻碍孩子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甚至导致人格的缺失,给一生带来不良影响。

4.表扬要适度。时下,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中,“赏识教育”似乎成了口头禅。的确,对孩子要多夸多表扬,表扬有点像精神上的兴奋剂,可以让人精神振奋,自信倍增。但表扬也要有节制、有原则、有具体目标,否则表扬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助长孩子的虚荣心,降低抗挫折的能力,影响心理健康。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有成绩表扬鼓励,有缺点批评教育,宽严有度,刚柔兼济。

激励教育在家庭中不可忽视

若想孩子不断进步,达到父母期盼的目标,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而其中父母的心理激励则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正常发展、快速成长的金钥匙。在激励孩子方面,家长可通过理想、行为、关怀和兴趣等多方面激励入手。

理想、目标激励: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条件和特长为其设计奋斗的大目标,时时鼓励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拼搏,不断为孩子增加前进动力。当然,理想激励尤其要注重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教育,克服名利思想的影响,确立了理想,还要帮助孩子树立恰当的小目标,循序渐进,促其实现大目标。

行为、榜样激励:“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孩子;用正面的教诲开导激励孩子;用满腔的爱心去关怀、体贴孩子。父母还要经常提供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教育激励孩子,让孩子从中汲取营养,也可把邻里品学兼优的孩子作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鼓励孩子向他们看齐。

关怀、表扬激励:父母对孩子不仅要从生活上关心,尤其要从精神上、心理上关怀,不仅关心其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而且要关心其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形成激励。特别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严格要求正是出于对他的未来的负责与关怀,是对他真正的爱。在家教中,对孩子每一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给以表扬激励。特别当孩子受到挫折时,要从正面说服,帮助其分析失败的原因,树立新的起点,奋起直追。

动机、兴趣激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和竞赛,积极为孩子创造条件,特别要注重智力投资。培养兴趣也是学习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要从学习条件、环境、心理因素等多方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源头活水天天来,水到渠成步步高,尤其是对特长的培养,更要注意兴趣激励,才会产生较强的动力。

幼儿家庭教育的方法


第一、榜样和示范 家长可针对孩子的实际,讲一些英雄模范的故事,把英雄模范的形象和良好的行为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同时,要多为孩子提供具有乐观、愉快、活泼的性格,劳动积极,办事认真,对人热情,善于关心和帮助别人的榜样,包括以自己的上述行为为孩子作出榜样。

第二、解释和说理 要对孩子讲解每一项行为准则,使他知道怎样做,还要结合孩子的理解水平给孩子讲道理,要让他听懂。家长要有耐心,孩子在太兴奋激动时,往往是听不进道理的,应等他冷静下来后,再用亲切的口吻说道理。

第三、练习和实践 习惯的养成,有赖于反复实践。所以,在要求孩子达到某一项行为准则时,一定要让他反复练习、巩固,并经常采取表扬的方法,促进孩子自觉地巩固。

第四、表扬鼓励和批评责备 表扬和鼓励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表现的方法。表扬鼓励时最好能同时提出进一步要求,使孩子有更上一层楼的目标。批评指责是一种否定的“强化”,可以用摇头、不高兴的态度、否定的口吻、斥责的眼光等表示对某种行为的反对,使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并迅速改正。批评时态度要严肃,要使孩子感到羞愧、不安。

家园共育《幼儿家庭教育的疑惑(程度和时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庭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女孩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误区 在家庭教育中,女孩和男孩是有差别的,并且对于女孩的教育存在着很多观念上的误区,这是爸爸妈妈必须要避免的哦。在这里,小编总结了女孩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误区,快来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 女孩家庭教育的方法 应该...
    2021-02-12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学会和孩子游戏 大部分家长来接孩子时,问的第一句话是:中午吃的什么?第二句话是上课了吗?第三句话是:老师,有作业吗?而不是问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了什么?玩得高兴吗?这就反映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些家长为了对孩子进行...
    2020-07-29 阅读全文
  •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对家庭教育进行模式分析,因为分析视角的差异,家庭教育模式的类型也存在差异。以教育意识为核心,家庭教育过程表现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为家长、孩...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咨询实录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
    2020-10-03 阅读全文
  • 幼儿家庭教育知识 幼儿家庭教育知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但大多数家长往往缺乏科学的教子方法,这使得家庭教育出现...
    2020-08-06 阅读全文

在家庭教育中,女孩和男孩是有差别的,并且对于女孩的教育存在着很多观念上的误区,这是爸爸妈妈必须要避免的哦。在这里,小编总结了女孩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误区,快来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 女孩家庭教育的方法 应该...

2021-02-12 阅读全文

大部分家长来接孩子时,问的第一句话是:中午吃的什么?第二句话是上课了吗?第三句话是:老师,有作业吗?而不是问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玩了什么?玩得高兴吗?这就反映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些家长为了对孩子进行...

2020-07-29 阅读全文

基于家庭教育模式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模式分析 对家庭教育进行模式分析,因为分析视角的差异,家庭教育模式的类型也存在差异。以教育意识为核心,家庭教育过程表现为四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为家长、孩...

2020-09-29 阅读全文

一直想聊聊上星期为社区作家教义务咨询的事,因为那天给了我意外的欣喜。其实我也就准备给大家发发传单递个水什么的,实际上后来领到的任务是给活动拍录像。 那天雨很大,我们只有在社区的屋檐下局促摆摊。见一老...

2020-10-03 阅读全文

幼儿家庭教育知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但大多数家长往往缺乏科学的教子方法,这使得家庭教育出现...

2020-08-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