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常规培养小技巧

发布时间:2020-09-15

常规教案幼儿园。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观念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幼儿园常规培养小技巧,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幼儿园常规培养小技巧

课前让孩子安静~~:

1、一二三坐坐好,三二一请安静。

2、我们都是机器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

3、小嘴巴-----不说话

4、请把小手放背后--------我把小手放背后

5、请坐好-----我坐好

6、师:12(教师拍铃鼓,幼儿拍手,并对话)幼:123。(可重复几次,等到幼儿安静下来)

7、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伸出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来

1、2拍拍手,3、4点点头,5、6伸伸手,7、8不讲话,9、10快坐好。

幼儿排队时用:

小小手——摆摆动;小小脚——踏起来;小胸脯——挺起来;一二一,一二一……

水萝卜,水萝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

好孩子,好孩子,顶瓜瓜;坏孩子,坏孩子,就是他……(这时候所有的小朋友都提其他的小朋友,效果非常好)

幼儿排队时用:

小腰——挺直,小手——背后,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闭上。

师:12幼:334类推"3455656778789910

走路训练:

一二三,小脚抬起来;小手摆起来,一二三;

闭上眼睛找一找,这里有没有?转过身去找一找、后面有没有。

拍手歌:

(1)谁的小手拍的响——我的小手拍的响

谁的眼睛最漂亮——我的眼睛最漂亮

谁的小手藏的好——我的小手藏的好

谁的小嘴闭的紧——我的小嘴闭的紧

走走走,跟着老师走,走走走,跟着朋友走

(2)把你的左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右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双手举起来,摆一摆,摆一摆,小手藏起来;

把你的左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

把你的右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

把你的双脚跺一跺,跺一跺,小脚藏起来;

(用手把小脚挡住)

(3)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藏起来,变变变出来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猫,喵喵喵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狗,汪汪汪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猪,噜噜噜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鸡,唧唧叽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鸭,呷呷呷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青蛙,呱呱呱

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学小兔,嘣嘣跳

(4)师:我的小手拍一拍幼:拍拍拍拍拍

师:我的小手勾一勾幼:勾勾勾勾勾

师:我的小手弹一弹幼:弹弹弹弹弹

师:我的小手捏一捏幼:捏捏捏捏捏

师:我的小手握一握幼:握握握握握

师:握的小手放放好幼:我的小手不见了(放后面或放腿上)

坐坐好:

教师弹琴:135—531—幼儿唱:老师我们坐好了。(1351531)

教师弹:1351(高音1),幼儿起立。

教师弹:1531(低音1),幼儿坐下。

教师弹:135135135135135幼儿寻找自己的位子坐好。

集中注意力:

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好了!伸出你的小手上拍拍,伸出你的小手下拍拍,

向前伸出小手转一转,小手放呀放放好!

做操时用:

用来做操前的整队,边念儿歌边踏步,那样的气氛很好的

师:手摆动幼:脚提起(教师也可反问:脚提起,孩子就答。手摆动)

师:谁最神气幼:我最神气

师:立正幼:立正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伸出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来

1、2拍拍手,3、4点点头,5、6伸伸手,7、8不讲话,9、10快坐好。

安静:

师:123幼儿;我做端.师:789幼儿;我闭口.师;457幼儿;我静息

关于吃饭的儿歌:

大白米饭,豆腐鸡蛋,青菜肉汤,喷香喷香.我来扮个大老虎,啊呜!啊呜!全吃光!

关于午睡的儿歌:

小手拍拍放枕边,身体转向右侧卧,风不吹,树不摇,幼儿园里静悄悄,我是一个乖宝宝,规规矩矩睡午觉.

五、幼儿园常规培养细则

一、晨间与离园

1、教师能热情地接待幼儿入园(离园)并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情况。

2、让幼儿喜欢我们的幼儿园,能高高兴兴来园,能愉快地和家人道别。让幼儿学会简单的的礼貌用语,如:老师早、你早、你好、再见、谢谢等,遇到熟悉的人会问好。

3、入园时主动向周围的人问好,愉快接受晨检,按号数插好自己的晨检牌。

4、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值日生主动帮助排好桌椅、摆放玩具,整理活动室。

5、离园时,带好自己的物品,自觉整理好自己的仪表,不独自离园,不跟陌生人走,主动跟周围的人道别。

6、注意引导家长带幼儿观察班级周围的环境创设,了解本月的活动安排。

二、户外体育活动及早操

1、教幼儿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参加活动。

2、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带操,动作有力、合拍。能用鼓励的语言、动作、神态感染幼儿认真参加早操和体育活动

3、教幼儿正确使用活动器械,不争抢,安全地玩,活动后将玩具归类收放整齐。

4、加强个别、小组幼儿活动情况的指导。

5、教幼儿主动擦汗,休息后自觉补充水份。

6、活动结束诗能按老师的指令回班级,不逗留,能提醒幼儿注意上下楼梯的安全。

三、集中活动

1、做好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包括幼儿活动安全、教玩具、幼儿学具的选择。

2、课前能稳定幼儿情绪,教幼儿听信号坐好。能形成良好的常规。

3、活动中教幼儿应保持端正的坐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话,积极思考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回答时声音响亮。

4、正确操作学具材料,爱惜物品,操作完放回指定地方并摆放整齐。

5、写、画时姿势正确,握笔姿势保持正确。

6、能坚持带教具进教室,注重幼儿实际动手操作活动寓教于乐,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注重个别幼儿的指导。

7、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8、值日生协助老师收拾整理学具及材料。在活动结束诗能引导幼儿整理教室。保持桌面和周围环境整洁。

四、点心及午餐

1、有秩序地盥洗,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擦手,不玩水,洗好后关紧水龙头。

2、值日生协助分发餐具、点心,餐后主动擦桌子,整理桌面。

3、专心进餐,不挑食、偏食,尽量不掉饭粒,保持桌面干净。餐后正确使用毛巾擦嘴、脸,用凉开水漱口。

五、午睡及起床

1、入厕后安静进入寝室,换好拖鞋、衣服,将拖鞋摆放整齐后有秩序地上床。

2、保持正确睡姿,不蒙头睡,不趴着睡,不玩棉被、草席,不影响同伴。

3、起床后,先穿好衣服,叠好被子,换好鞋子,再将拖鞋放回鞋架上。

4、整理好自己的仪表,自由饮水。

六、游戏与区角活动

1、选择自己喜欢的区,与同伴商量后,自觉围靠区角再玩。

2、积极参与游戏,爱惜玩具材料,遵守游戏规则,不发出噪音,不影响同伴。

3、与同伴友好合作,主动想办法克服游戏中的困难。

4、活动后将玩具材料分类摆放整齐。

结语: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教师应站在尊重幼儿,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巧用儿歌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


巧用儿歌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

一、巧用儿歌激兴趣

小班幼儿的思维的特点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好模仿,喜欢重复听故事。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运用儿歌语言浅显易懂、句式多重复、音韵自然和谐、富于韵律性、富于节奏感、富于动作性的特点,将平时自理能力的培养蕴含其中,以此来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的兴趣。

如为了鼓励幼儿动手拿勺吃饭,我运用儿歌:

吃饭时,坐坐好,手拿勺子碗扶牢,细细嚼,慢慢咽,一口一口全吃掉;

鼓励他们自己大小便,我运用儿歌:

上台阶,跨小河,小脚站在河两岸。站一站,原来我也很能干。

这样一来大家会觉得很有趣,愿意自己尝试了。

对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穿脱衣服,我也运用许多简短有趣的儿歌。

例如《穿衣歌》:

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叠衣歌》:

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弯弯腰,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

《脱衣歌》:

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

通过这些具体、直观,琅琅上口,里面又有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形象,一下就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这样的氛围中幼儿会饶有兴趣地边念儿歌边穿脱,主动性顿时增强了,有效避免了以往简单说教给他们带来的厌烦、枯燥情绪。

二、巧借儿歌化难点

利用儿歌,不但可以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的兴趣,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化解难点,逐步掌握动作要领。如每次洗手前,我都会以儿歌的形式让幼儿用动作演示,然后让幼儿亲自操作。为了易于小班幼儿理解与掌握,我将洗手方法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几个步骤:

卷衣袖,把手打湿,擦肥皂,搓洗手指、手心、手背,冲洗干净,甩掉手上的水,用毛巾擦干。

我让幼儿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并分别给这些动作配以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每次洗手,孩子们一边洗一边兴致勃勃地念儿歌:

“卷起衣袖淋湿手,手心手心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手心手心冲冲水,手背手背冲冲水,洗完小手甩三下,一、二、三,搭间房子往回走。”

有些幼儿忘记了这几个步骤的顺序,只要一念儿歌就马上记起来了,这种儿歌的提醒方式,改变了老师强硬的要求,幼儿乐意做,也帮助了幼儿有效地掌握并熟练了正确洗手的方法。

三、巧化儿歌成亮点

根据幼儿的情况,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我都会运用一些与之相对应的儿歌来进行。这些简短有趣的儿歌不仅内容直接有指导学习的作用,还有效地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

如餐前帮助幼儿调整座位,我会念儿歌提醒:

小椅子,靠靠近,小饭碗,扶扶好,小调羹,拿拿牢,好宝宝,自己会吃饭。

在儿歌的提醒下,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不良习惯。

用餐时,我会轻声念儿歌:

白白米饭,豆腐鸡蛋,青菜肉汤,喷香喷香。我来装个大老虎,啊呜一口全吃光!

听了儿歌,大家就把自己想象成大老虎大口大口地吃饭,加快了进餐速度。

饭后为了提醒幼儿漱口,我会念儿歌:

手拿花花杯,含口清清水,抬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常规培养|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之妙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以及“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这给我们为幼儿建立有效的班级常规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何为常规呢?幼儿园班级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培养自律能力,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幼儿年龄小,刚入园时哭闹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下,能给幼儿进行常规练习吗?很多幼儿教师说,小班孩子能有什么常规练习啊!刚入园不停哭闹,怎么进行常规训练啊!其实,幼儿之所以在新入园时哭闹现象较严重,是因为离开了他熟悉的生活环境,到达了一个新环境,新环境不能给他安全感。在幼儿园里,他该做些什么、怎么做,遇到困难该找谁,谁会关心他、爱他,这里的老师和小朋友是不是“坏人”,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这些都是幼小的孩子心里一直徘徊的想法。而尽快地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更快地了解幼儿园、熟悉班级与老师。井然有序的一日活动,消除他们的不安,让他们不再恐惧上幼儿园。

那么,怎样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呢?除了示范、模仿、小红花奖励、全班幼儿要求一致等这些常用的方法之外,有没有更适合小班幼儿的方法呢?一段时间以来,不停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总结出几点小小的建议。 

妙招一:巧用“逆反心理”

3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孩子有了自主意识,一方面模仿能力很强,另一方面有自己的想法,越是不让他做的事越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巧用“逆反心理”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比如午餐时的常规。我班幼儿琪琪,不喜欢吃蔬菜,我便故意不给她蔬菜吃,还告诉她,反正你不爱吃蔬菜,那我就给别的小朋友吃。她见其他小朋友吃蔬菜吃得都很开心,而自己没有,也想要蔬菜。她央求我也给她盛点菜,我坚持不给。这时,琪琪的逆反心理产生了,我越是不给她越想要。我便乘机跟她提了一个要求:给你可以,但是一定要吃完。接着,我给她盛了少量的蔬菜,她尝试着全部吃完。以后每次午餐时,我都在琪琪的强烈要求之下,给她蔬菜。一段时间后,琪琪喜欢上蔬菜,而且饭量也渐渐大了起来。巧用“逆反心理”,常常给常规培养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妙招二:常规儿歌,潜移默化 

常规儿歌是幼儿园常规培养的好帮手,我们可以利用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教会孩子怎么做。比如集合排队时,让幼儿边说儿歌边排队:

小朋友,排队走,

你在前来,我在后;

不说话,不回头,

老师夸我真优秀。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为引起幼儿的注意,我们可以这样说:

谁的小手拍得响,

我的小手拍得响;

谁的眼睛最漂亮,

我的眼睛最漂亮;

谁的小手藏得好,

我的小手藏得好;

谁的小嘴闭得紧,

我的小嘴闭得紧。

在教幼儿自己穿衣时,可以说:

小胳膊,穿袖子,

穿上衣,扣扣子;

小脚丫,穿裤子,

穿上袜子穿鞋子。

小纽扣,要扣好,

从下面,往上扣;

一颗颗,要扣牢。

洗漱时,可以说:

搓搓搓,搓手心,

搓搓搓,搓手背;

换只手,再搓搓,

冲冲冲,冲冲手;

冲冲冲,冲干净,

关上龙头甩三下,一二三。

喝水时,可以说:

手拿小茶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上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牙齿变得白又美。

这些简单的常规儿歌,孩子们很喜欢,也愿意照着儿歌说的做。有了常规儿歌,可以省去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有序的一日常规。 

妙招三:常规培养要持之以恒

提起常规培养,很多老师很苦恼,对幼儿苦口婆心地说教吧,幼儿前说后忘,常常违反规则;要是批评吧,又担心给幼儿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就这二者之间的平衡很难把握。其实,老师们都忘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味地将班级常规要求灌输给幼儿,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按照班级常规进行集体活动、游戏。这对他们来说,难度很大。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培养,不能急于一时,要每天重复,持之以恒。

比如午睡常规的培养。小班幼儿新入园都不适应在幼儿园午睡,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睡眠习惯。有的幼儿要摸着大人的胳膊才能入睡,有的要抱着自己心爱的玩具才肯睡觉,有的幼儿从来没有自己独自睡觉,都是大人们抱着哄的等等。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从入园第一天开始午睡常规的培养。每一个孩子最开始的目标都是要睡着觉。为此,班级3位老师全部“上阵”,一个一个抱着,一个一个地哄,直到他们全部睡着。有时刚把后面的孩子哄睡着,前面的早睡的孩子又醒了,老师经常是一个中午都不休息,不断地哄着孩子。经过几天的适应期,我们渐渐地提高要求,听着午睡前故事要自己躺在小床上、不要说话影响别的小朋友等等。这样不间断地对幼儿进行午睡常规的培养,一两个月后,幼儿都能自觉遵守午睡常规,都能在幼儿园里睡一个美美的午觉。

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培养自律能力。班级一日常规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有了良好的常规,教师带班更省心、家长更放心,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幼儿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


幼儿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幼儿园常规培养的内容及作用

常规就是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一些学者对常规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认为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而有的则将“常规”视为规定。

常规培养的3大内容:

1、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规定;

2、遵守一日生活各环节具体制度的规定;

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范的规定。显然,常规是幼儿教育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常规的建立也对幼儿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常规培养发挥的三种作用:

1、常规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

2、帮助幼儿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3、维持班级活动的秩序。

二、幼儿园常规培养面面观

常规教育对于保证幼儿健康和良好的情绪,使幼儿学会适应生活并具备初步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幼儿入园、离园中对幼儿进行教育:

1、入园的礼貌用语常规训练及教育

礼貌用语的常规教育及训练,是培养幼儿团结友爱、懂礼貌、讲文明、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口头语言表达的一个有利机会。如: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先问:老师早!老师微笑回答:XX小朋友早!从这简单的一问一答中,既培养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同时又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要持之以恒。幼儿入园时一定有问声、有答声。不能幼儿幼儿有问声,教师忙于其它实物而忽视了答声,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同时挫伤了幼儿本人的情感和口头语言表达的机会,以至于个别幼儿不在问老师好、老师早,所以我们老师在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认真负责,可亲可敬,给幼儿做出一个好的榜样来。

2、晨间活动的常规训练和要求

晨间活动包括晨间谈话、晨间锻炼和活动。晨间谈话是老师和幼儿情感交流的最好的机会,这项工作做好了幼儿在一天中将会按教师的嘱咐,提示和要求去行动和表现。常言到:一年只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在清晨入园的感觉得到了满足,情绪得到了稳定,不良因素得以控制,在全天的生活、学习、活动中会得到有利的开发和创造。

晨间活动,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自由活动,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可以组织幼儿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

晨间体育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组织实施。使幼儿的体能得到全方位得到锻炼。如果说晨间自由活动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那么晨间体育活动又使幼儿的体能得到锻炼,继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3、幼儿离园的常规教育与要求

离园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手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幼儿在园一天,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游戏,而每次活动都有具体的要求,是幼儿在园内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度过一天,而幼儿一旦离园,在家长的呵护下,往往会忘记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等等。如果离园前教师不认真总结幼儿在园一天在情况,不给幼儿布置任务,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各项学习、游戏活动。因此,争取家长配合很重要。

1)重视家园联系:经常同家长联系,沟通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并通过板报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责任;

2)树立榜样:教师要认真总结幼儿一天的学习、游戏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提出希望,相信小朋友再来幼儿园参加活动时会比今天表现的更好,活动更愉快。

3)提出任务:小朋友回到家中,要把自己在幼儿园学道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并看哪一个小朋友在家里表现的好,和在幼儿园一样,是一个懂礼貌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4)幼儿讲述分享:请幼儿讲述在家里,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把听到、看到是事情带到幼儿园,讲给小朋友和老师听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一贯性,又培养了幼儿自己做事的能力,保持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如果说入园、晨间活动的幼儿在园一天活动的良好开端,那么离园总结是幼儿在园内一天活动的延续。所以我们没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教育的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教育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4、学习活动中常规培养

所谓常规,是指沿袭下来的经常实行的规矩,通常的做法。即人们常说的“行为习惯”或“规则”。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目标中也明确指出:“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初步形成文明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对于我们的幼儿来说,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大,自制力差。同时刚从家里来到幼儿园,什么常规和习惯都不懂。因此,纲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强调了形成常规的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常规是保证孩子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新教师,一定要了解生活中的常规,并首先把常规建立好。下面,我交流一下学习活动中常规培养。

1)坐姿常规的培养

这是最基本的常规。无论是画画、数活动、音乐、语言或故事等都涉及这一常规培养。如小脚并并拢、人坐直、小手放膝盖、眼看老师等等。怎样培养好良好的坐姿?首先可以通过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来培养,如儿歌“我是好宝宝”形象有趣,边念边做,易被中小班幼儿接受。儿哥“学好样”,使幼儿懂得坐着要学大白鹅,挺起胸膛真神气。以儿歌的内容激励孩子建立良好的坐姿。故事“妞妞不扭了”“猴子吃鸭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坐不端正要影响学习,都是常规培养的好教材。

其次,可以通过小朋友的竞赛,比比谁坐得端正。对好的小朋友进行奖励或鼓励,对差的孩子提出希望,从而进行强化。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老师的榜样。两位教师要密切配合,要求小朋友做到的老师一定要做到,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醺陶。除了这一些,一日活动中随机的提醒,个别帮助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如讲故事时,请一些坐不好的孩子坐老师身边,在开学排位置时,请一些好动的坐姿差的孩子坐在前面一些,便于老师的提醒督促;也可以采用一帮一的办法,请能力强的坐差的旁边,一一对应,坚持一贯地督促提醒;还可以请忙在家里要求玩些安静的游戏。例顾姚尧的转变,证明家长工作非常重要,从玩汽车后改为搭积木、画画等,久而久之,良好的坐姿慢慢地就会形成。

2)操作活动中常规培养

在学习活动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游戏,这样对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加强检查、操作学具,操作中的常规培养也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培养得好,能使活动得心应手,大大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操作中到底有哪些常规呢?比如:数活动中撒花片,学习数的组成,什么时候玩,怎样玩,玩的过程中还要集中又有什么要求?又如:举数字卡,到底举到哪里,慢吞吞地举,还是迅速地举,边说边举还是没有声音地举,这些都涉及好多常规培养。

一般来说,在每次活动前,我总是先提要求,让大家明确怎么做,然后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好的苗子及时地在班内表扬。如撒花片后我要让大家集中说说撒花片中得出的结论。一敲铃或一拍手就让幼儿坐好,发现李丹婷小朋友坐得非常快,当即就请小朋友为他鼓掌,或者和他亲一亲,这样使他们的行为在全班作出了榜样,大家就学着做了。又如举数卡,除了提出要求以外,我通过数数来渲染气氛,促使孩子动作迅速,如找数字游戏时要举数卡,看到快的孩子不多,就说ΧΧ真快,第一,ΧΧ第二;你也快。第三,ΧΧ第四,ΧΧ第五,现在都快了……这样,反复几次后,孩子们的懒散行为就被控制了,大多能迅速地举出数字卡。

如沉与浮的探索活动,大家都非常熟悉。一会看、一会摸,一会讲,一会玩,如果没有良好的常规,就放开收不拢。所以一定要在平时坚持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如讲讲做做比尾巴,当每人认识完信封内的动物尾巴后,怎样才能迅速地藏好,放在椅子下面,朱晓菁老师儿童化的语言使每个孩子又快又自觉地把尾巴放好。她说,请小朋友让这些宝宝睡到睡袋里,放到床上(即椅子下),要轻轻地保护好它们,等会儿送到妈妈这里去。折纸、画画等美工活动是自始自终的操作活动。它的常规包括事先不能动的学具和纸,安静作画,坐姿端正,有秩序收起来等。

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美工习惯:

首先要让幼儿明确要求,形式可以多样,对小班幼儿可以用儿童化语言,如把椅子轻轻搬上来,可以说轻轻地搬椅子,手不要去摸蜡笔宝宝,当心吵醒蜡笔宝宝。中大班可以用讨论的方法明确要怎样画画才是习惯好,然后老师细心观察谁做到了,在指导作画的过程中随机地引导,对进步的孩子投个微笑或摸摸他的头对他肯定,不对的请他放下蜡笔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然后再画。往往收学习用品时最乱,这里我经常采用以音乐作为信号的方法来收拾玩具。如:边弹一首曲子边让孩子把椅子放旁边,然后,组长值日生去收蜡笔等教学用具,等到老师琴弹好,大家都收拾停当,开始自由活动,这样一点也不乱。

看书的常规也有很多,轻轻翻书、正确姿势、安静看不影响人家等。首先明确要求,再让幼儿安静看,接着以老师看来为幼儿作示范,然后通过练习,个别指导来形成良好的看书习惯,有条件的还可以用桌子或布做成屏风,把全班幼儿隔成一小组一小组,这样更能创造良好的常规。

总之,操作中的常规有许多,还需大家多摸索,找出良好的办法。

3)搬桌椅常规的培养

搬桌椅中,涉及到二只手搬、轻轻地搬,不拖地等常规,在贯彻这一常规时,首先通过故事或拟人手法,让幼儿懂得爱桌椅的道理,其次通过三轻歌(走路轻、说话轻……)来引导幼儿轻轻搬放,另外通过示范、练习、评比的手段来加以巩固,对一些经常要忘记的孩子,重点介绍示范、练习、评比的过程。来园时老师就及时提出要求,或用眼看或手势经常提醒他们,如发现进步了马上表扬,以强化之,在平时,老师的行为是幼儿的楷模,所以老师一定要按要求去做,这样孩子们就会较快地形成这一习惯。

4)集中注意听说常规的培养

这一常规也是学习中的基本常规,它是激发孩子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重要保证。它包括:不东张西望,手不东摸西摸,不交头接耳,眼睛要看着老师、图片等。讲:不插嘴、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大方回答及举手姿势等等。听的时候眼看着前面或老师。如何培养这些习惯呢?最重要的设计活动趣味化,游戏化,活动的过程应该是激发兴趣的过程,这个激发兴趣有老师的抑扬的语言、教态、教具、内容……幼儿在非常有趣的形式下开展学习活动,当然非常高兴。注意力相应地也就集中了。

例:比多少——穿糖葫芦,2的组成——玩沙包,3的组成——撒花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始终充满着兴趣。另外,在活动过程中,老师的视线教态也是非常重要。老师每时每刻地观察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及时的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可采用正面引导举例某某听得真认真、真聪明。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要分析原因,可能年龄小、控制力差,可能是家庭不管导致很散,要多进行个别谈话;家长工作,一点一滴地提出高要求,不能对这些不了了之,或者很生气地拖一边,都是非常不利,也提不高的。总之,对这些孩子要耐心地锲而不舍地进行教育。

另外,举手发言,不插嘴,可以讲些“多嘴的八哥”一类故事,使幼儿懂得多嘴多舌要影响大家,并鼓励大家积极举手发言,还可以采用猜迷、脑筋转转弯及根据孩子的水平设计些有趣的问话,说说看到的最喜欢的电视等等来培养举手发言的兴趣及习惯,过一段时间,请大家找找班内谁举手发言多,声音好听,大家找她做朋友,从而从情感着手培养积极举手的习惯,对能力差的幼儿则告诉他们,讲错不要紧,你举手了老师可以请本领大的人和你一起讲,从而也增大了他们的胆子。

学习活动中的课前准备也有许多常规,如分发学具,排好桌椅队形,我一般每组请2个组长来分发学具,如一人发蜡笔,一人发纸;或者一人发剪刀、浆糊等,一人发手工纸等。总之,轮流几个人帮助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其余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或到区域中去玩,不许碰发好的东西,这样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

5、良好区域活动常规建立

分区活动是幼儿教师有目的创设的环境中学习,是幼儿自主的活动,这种活动动多于静,建立合理的活动常规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良好的区域活动常规如何建立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常规要求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区域活动是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而幼儿年龄小,好动,且各方面能力都极为有限,如没有切实可行的活动常规来约束,任幼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么活动肯定是没有成效的,且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就拿美术区活动来说,这是幼儿最喜欢的一个区,因此活动开始时会有许多幼儿涌进这个区,使得活动根本无法开展,于是我们进行了人数的限制,这是保证区域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另外针对幼儿对区域活动有挑食现象,我们定出了相应的规则。

2)将活动的常规要求落实到实处

制定了相应的区域活动常规,如不进行贯彻落实,使它成为幼儿的自觉行动,那么常规的建立也是纸上谈兵,一句空话。我的做法是:利用来园、离园、谈话活动等时间对幼儿进行区域活动常规教育,使他们理解区域活动常规的意义,督促幼儿自觉执行。活动结束讲评时,不单单讲幼儿的操作技能和任务的完成情况,把幼儿执行常规的情况也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评讲。表扬遵守规则好的幼儿,把他们树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请他们作老师的小助手,和我们一起管理好区域活动;同时还和家长沟通,让他们参与我们的管理工作,共同教育好孩子。

3)活动实践中逐步完善区域常规

各种活动的常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而不断补充加以完善。还是以美术区活动为例,开始制定的常规只限制了每个区活动的人数,结果在活动过程中又发现幼儿活动时常常会出现下面的状况,;争抢材料,不注意公共卫生,纸屑满天飞,蜡笔满地滚,活动结束时一片狼籍,而无一个幼儿去整理,对此,我们又加定了取放材料及卫生常规要求。如:取材料时要排队,一个跟着一个,同时还要看清放材料的盒的标记,以便活动结束时的整理归放等等,这样在活动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补充新的规则内容,使区域常规日益合理完善。

4)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良好的区域常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复,因为幼儿毕竟是孩子。他们不可能像我们成人一样不为自己的某些需求而理智地克制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出现不守规则,马虎了事现象。就以区域活动结束整理操作材料为例,有的幼儿为了能先到集中地,而不整理材料,把材料随手一丢就走;有的幼儿做表面文章,活动材料乱七八糟朝盘子里一放,则是把上面的略事整理一下,初看材料整理得挺好,实际事情每做到位。因此,我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发现这样做的危害,使幼儿真正理解区域常规对搞好区域活动的意义,并且是持之以恒,一抓到底,这样良好的区域常规就水到渠成了.

建立良好的行之有效的区域活动常规,它是搞好区域活动的基础保证,它可以约束幼儿的的外部行为,使幼儿的行为使之趋向规范,它是达到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让我们大家都来重视良好区域活动常规的建立

三、幼儿园常规培养的训练方法

1、要求和规则应切合孩子实际。

各班的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9月份孩子刚入园,可要求孩子在教师的示范提示下初步学习按老师的指令(如铃声)进出活动室,收放玩具。(如某一段琴声)告诉幼儿活动要开始了,赶快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另外,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10月份,要求幼儿习惯于听铃声做事情;把掉在地上玩具捡起来;离开活动室时会把自己的小椅子轻轻摆放到自己的位子上,会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乐意在班上午睡,不依赖某种物品入睡等等。

到了第二学期,要求幼儿理解并执行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转换指令,养成好习惯,如进出活动室慢慢走、不奔跑、不互相追逐;与教师一起收拾玩具,与同伴愉快地游戏等等。每一项规则,一点一滴,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边教边帮到逐步学会独立完成。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常规建立时,首先教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指挥者”的宝座上走下来,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教师可把对孩子的要求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提出与孩子们共同讨论。

3、让孩子参与常规的制定。

要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例如:午睡前要叠衣服,椅子小,叠起来很困难。有的孩子在床上、地上叠衣服,很不卫生。抓住矛盾,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应该在哪里叠?怎样叠?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并要求到前面示范。所以说,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

4、给孩子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

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关键。生活在集体中的孩子,他的一天由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所组成。其中包括饮食、睡眠、盥洗、游戏、学习和交往等内容,从而获得“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无论在态度上还是方式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要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烦、太慢,不如自己做来得快、省事”的想法,不自觉地剥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机会。

5、榜样的示范作用。

孩子的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作到,努力做孩子的表率。

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孩子想孩子学习、孩子教孩子,这也是常规培养中的有效方法。

最后,我要对大家说,常规培养是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不怕烦,有耐心,多与孩子交流,你会从孩子身上看到许多闪光的东西,让那么多闪光点凝聚在我的班里,我的班级一定是一个特色班。

培养儿童的情商的技巧


一,帮助孩子发展负面情绪的管理技巧。

在美国有些中小学,在课程中加入冥想的练习,让孩子坐下,闭上眼睛,意念集中静坐20分钟。而最近的实验发现,静坐冥想有助降低一个人的焦虑感,而且能够强化注意力的集中,进一步地提升学习效率。像这些设计得当,适合孩子的放松技巧,早早学会,对他们未来的抗压能力就会有所帮助。另外,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和嗜好,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例如带孩子一起体育锻炼,画画、唱歌等。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做运动是极佳的疏压方法之一,持续做有氧运动20分钟以上,会促进大脑中脑内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

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以对,并拥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压能力,在人际关系上也会得心应手。

父母亲该如何着手,培养孩子的自信?

事实上,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对其自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若平时只是批评而极少给予表扬,父母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 所以建议父母亲可以坐下来,写下孩子值得欣赏的优点。而在这想特别提醒家长的是,这些优点不该是孩子和别人比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比如,“很有爱心,对小动物很好;很有礼貌,会主动和朋友打招呼”等等这些人格特质,而并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较之上的结果。如果要称赞孩子的学习表现,“学习很认真、负责,会自我督促念书”就会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让他对自己有着合适的自信,会让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三,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

对孩子来说,父母可以给他们的最佳的礼物就是:一份无可救药的乐观心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要孩子对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对未来有乐观的态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这孩子这辈子不会离幸福太远。

乐观孩子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懂得对事情做正面的思考。

我认识的一个孩子,有次老师当众批评他的历史成绩。大多数孩子都会因此而觉得有失颜面而耿耿于怀。然而他做了心态上的调整,笑着跟妈妈说:“幸好老师批评的是我最烂的一门科目,如果我最好的一门科目还被他批评,那我不就更惨了。”有这样的正面思维能力,就是乐观特质的精彩展现。因为他知道怎么在任何环境中看到事情的优点面,从而避免了负面情绪的不当干扰,而找到激励自己的动力。

为了帮助孩子学会看到事情的优点面,父母亲应常常用正向发问的方式启发孩子的思考,比如“今天认识的这个新同学,你觉得他有什么优点?”而在碰到挫折时,例如孩子上台演出不理想,爸妈不该说:“你今天怎么回事,表现得一塌糊涂。”而该用:“这次可能让你自己失望了,那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值得 肯定的部分呢?”如此一来,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还是略有进步”,或者是“学到了重要的经验,下次上台该做更充分的准备。”

正向思维能力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时多花点心思,父母亲就能帮助孩子培养出乐观的正向思考习惯。

四,培养孩子的人际互动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应该要多安排些机会,欢迎孩子的玩伴来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以及共同度过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生日等)。重视情商的父母亲在孩子参加这些团体活动时,关注的焦点不会是孩子与他人的比较结果,例如“我的孩子个头比别人高多少?”,或者念着“我的孩子学习比别人快还是 慢?”父母亲该观察的是,孩子在和别人的互动当中,他是主动和他人说话?还是害羞不开口?当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而万一与他人发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应的?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与他人较量“的惯性思维中,家长们不妨准备个小的笔记本,提醒自己观察的重点,并做记录。

同时,也别忘了鼓励孩子主动向他人提供协助,这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特质。父母亲该多鼓励孩子观察别人的需求,而主动提供帮助。不妨常问孩子:“ 你有注意到有谁特别需要帮忙吗?”,“你觉得你能够做些什么去帮助别人吗?”而在孩子提供他人协助时,例如帮家人提东西,则该立刻给予及时的表扬,如此一 来,孩子就能够培养出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日后无论对工作还是生活,皆会大有助益。

14、15岁之前,是情商能力培养及形成的重要时期。家长若能积极地进行情商教育,从而培养出孩子良好的情商能力,就能让其心理免疫力大大增强,得以应付学习和生活中的低潮与挑战,让孩子有能力去经营一个成功与快乐并存的美好人生

小班幼儿适应及常规培养心得


小班幼儿适应及常规培养心得

每年新生入园,解决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我园教师在历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家庭状况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幼儿园教育趋于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做好新生入园适应

1、标记——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们将认识标记安排在幼儿与家长共同来园熟悉环境的时候。老师事先将每位幼儿的标记制成卡片,由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标记图案佩戴胸前。标记成为幼儿来园后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们非常喜欢。

2、床位、座位自选

入园幼儿可随意选择小椅子,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坐在一起。对于睡觉床位的选择则尊重家长和小朋友的意愿,将相识幼儿的床铺安排在一起。教师还根据不同幼儿的睡眠习惯,允许幼儿和自己喜欢的物品、玩具一同入睡。

3、小食品的安慰

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当孩子哭闹较厉害时,老师将事先准备的小食品分发给他们(量不能多,以免影响正餐),孩子吃着自己平时熟悉的“卡迪娜”等食品时,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样,一个个喊着:“老师给我,我不哭了。”

(二):良好常规的培养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如搬椅子的姿势一定要两边手,听到哪种音乐就坐在哪种线条上。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3、要注意常规设立目标的循序渐进。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如培养幼儿穿脱折叠衣服的常规培养我实施的“序”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培养目标是:认识自己的衣服和正反,会脱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学期的培养目标是:在老师帮助下会穿脱衣服,初步学会扣纽扣,初步有放整齐的意识。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的培养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提高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培养幼儿常规的有效方法


 幼儿是否遵守常规与教师所用的方法有很大关系。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适得其反。因此,教师要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使幼儿在积极、快乐的情绪情感中,建立良好的常规。教师可以尝试的方法包括:

1、在环境创设中渗透常规提示

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常规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的活动环境中,提示幼儿遵守常规。例如:幼儿进餐后常常忘记需要做的事情,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摆放餐具、进餐、漱口、擦嘴等几件事情用照片记录下来,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上,从而提示幼儿按顺序做事。

2、强化幼儿的良好常规

教师要通过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进行强化,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使其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例如:有的小班幼儿初入园时总是让老师喂饭,不肯自己动手。当教师一发现这类幼儿有自己吃饭的行为时,就及时在集体面前表扬他们,还可以送给他们一些小礼物,以强化其良好行为。

3、和幼儿一起制定常规

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和幼儿共同分析、讨论、制定常规。此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例如: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幼儿会大声喧哗、推推挤挤。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共同制定上、下楼的常规要求:一个跟着一个走,靠一边走;手扶着栏杆眼看着地面;不急不挤。

4、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儿歌灵活地规范班级常规

比如,在引导幼儿轻轻走路时,教师可以带领他们一起学习小花猫。教师边做动作边说儿歌:“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别人做事不打扰,大家夸我好宝宝。”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在愉快的儿歌氛围中被激发出来,这时,教师便可以告诉幼儿:“走路的时候我们也要像小花猫一样轻轻的,不跺脚、不蹦跳,做个好宝宝。”在这样的引导下,幼儿便知道了应该如何走路。

5、用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常规

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或采用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学习常规,把对幼儿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从“你必须这样”转化为“我要这样”。比如,小班的幼儿非常喜欢游戏情境,在情境中他们会不自觉地融入角色。因此,在培养幼儿形成收拾玩具的意识时,教师可以用“送玩具宝宝回家”这一游戏完成。比如引导幼儿边收拾玩具边说:“小玩具,要回家(把桌上的玩具放回玩具筐里),黄筐住楼上(玩具柜第一层贴上黄色标志,中间一层贴上红色标志,最下面贴上蓝色标志),红筐住中间,蓝筐住在最下边。”

6、用拟人的语言引导幼儿习得常规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年龄小的幼儿。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拟人化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常规,遵守常规。例如:在培养小班幼儿的进餐常规时,教师发现幼儿不爱吃青菜,于是便将吃青菜说成:“小白兔最爱吃青菜,多吃青菜最可爱。”

 7、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根据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强化某些幼儿的正确行为,以激励其他幼儿以他们为榜样。例如:教师对认真洗手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希望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也要认真洗手。好榜样还可以是父母、教师或者是幼儿喜欢的文艺作品中的某个形象等。

8、家庭与幼儿园同步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班级教育博客等家园沟通的渠道,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日常规以及幼儿常规、行为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讲座、教子经验交流会、专家咨询等活动让家长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避免家长在家庭中过度保护幼儿和包办代替,鼓励家长让幼儿进行自理、自立行为的尝试。

总之,常规教育就是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逐渐地从他律向自律发展,也就是从服从别人管理发展到自我管理。常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方式持之以恒地、灵活地促进幼儿常规的养成。

宝宝自理能力培养小技巧


宝宝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能自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就会学着而且也很乐意为自己做更多的事情了,从刷牙到为自己盛饭菜不一而足。虽然眼瞅着孩子越来越自立会让你感觉苦乐参半,不过,学着照顾自己是他个人和社会能力发育的重要部分。

宝宝的自理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穿衣服和脱衣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已经能不太费劲地穿脱衣服了。不过,外衣上的拉链、扣子、按扣和搭勾可能还需要费些劲,虽然不少孩子很容易就能解开,但要系上时多半需要帮助。不过,尼龙粘扣很容易让宝宝的小手操作。如果鞋子也是用尼龙粘扣,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自己穿鞋了。

准备早饭:3岁的小孩子也许能为自己准备早饭了,尤其在很饿的时候。孩子练习得越多,就会做得越好。如果他想自己做早饭,你要帮他做好准备工作。如果是吃面包牛奶,把面包、牛奶盒、果酱、小勺子都放在他能够到的地方或直接放在餐桌上。不过,你要做好他会弄洒东西的心理准备,别责备他,从长远来看,这是值得的。

使用叉子和勺子:到4岁时,孩子应该就能像大人一样拿住叉子和勺子了。但使用筷子则需要更多的技巧,有的孩子4岁时已经用筷子用得很好了,另一些孩子还要多练习才行。给宝宝一些指导,他也能掌握如何使用刀子。而且最让人高兴的是,他就要准备好学习就餐礼仪了。

帮忙做家务活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帮忙收拾自己的玩具(不过,他们通常不愿意这样做),4岁的孩子开始能自己铺床。当你和丈夫在厨房或家里忙碌的时候,他也能帮忙做些简单的事情。比方说,很多孩子都喜欢帮忙搅鸡蛋,或者给花浇水。不要想着你有权利指挥孩子做这做那,要鼓励孩子帮忙,而不是要求他做。多肯定鼓励孩子,长期下来会让你受益很多。

刷牙:很多孩子在三四岁时刷牙都相当熟练了,不过,还是需要你的帮助和指导。用手握住牙刷在嘴里刷来刷去,并确实起到清洁作用,还是需要相当好的协调能力的。不过,还是让他自己做吧,这会让他感觉自己长大了,也有助于为宝宝以后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一定要让他只用豌豆那么大一点的含氟牙膏,因为他不能把牙膏完全吐出来,容易把一些吞进嘴里,而吃太多的氟可不是件好事。

使用马桶:大多数孩子在3岁左右都能自己上厕所了,不过,有些孩子要到4岁才能做到。在3岁之前,你的孩子很可能用得是儿童便盆,而不是抽水马桶。现在他需要适应在家里和别的地方都用马桶了。小男孩开始用马桶时,一般还是坐着小便,不过,3岁之后,他们会想要模仿爸爸、大哥哥或小伙伴们站着小便。另外,如果你的孩子还需要起夜,到了这个年龄段,就可以具备整夜不尿尿的能力了。

孩子学习自理时,你该做些什么

在孩子开始尝试以前没试过的事情时,要多留意他,告诉他为什么不是什么事情他都能做。比如,跟他说清楚为什么他自己开微波炉或切菜不安全。也许他会不高兴听这些,但是他会理解的。

鼓励是关键。当孩子尝试一种新技能时,你要告诉他你为他尝试去做感到骄傲(不管结果如何),并且还要鼓励他再次尝试。不要总是急着去帮助他,重要的是让他有充足的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己学会去做。也尽量不要在他还不能做到的时候给他压力。你还要懂得变通:让孩子自己准备早饭,就意味着你要清扫洒在地上的饭渣,所以还是别抱怨了。如果你的孩子还不能把床铺得像宾馆里的一样,也别担心,只要买简单的床上用品,让铺床变得简单到孩子能自己做就行了。

孩子今后还会具备哪些自理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孩子会越来越能照顾自己。他将能自己系鞋带,自己洗澡,接下来他能自己洗衣服、做饭就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更不用说他自己就会积极练习的踢球技巧之类的能力了。

有哪些孩子自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每个孩子掌握技能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要比别的孩子学得快些,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总是拒绝尝试以上提到各种技能,或是完全没有学习的兴趣,你就要带他去看医生了。

聪明宝宝的培养技巧


一些孩子为什么能比较聪明,原因自然有许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离不开后天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长来说,为幼儿积极创造益智的环境尤为重要。

首先,要经常提供新颖的刺激,扩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强他们的接受能力。

孩子刚出生不久,家长可摇铃铛给他听,挂彩色气球给他看。因为婴儿正是在不断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接受与作出反应的过程中,提高了大脑和各种器官的灵敏性,进而加速了智力发展的进程。婴幼儿的生活环境较狭窄,但其智力发展速度又甚快,这就要求家长应经常带他去看一些没有见过的东西,逐步扩大他的眼界和经验。例如,可带孩子去动物园看看各种动物,或带孩子去儿童游乐活动场所。由于孩子走出了家门,看见听到各种各样的新颖的东西和声音,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激起孩子的兴奋点,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他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为其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自由,不宜过分限制他的活动。

幼儿的智力主要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活动能力是孩子智力水平高低的标志,限制孩子的活动就意味着限制了他的智力发展。幼儿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只要他能拿到或搬动的东西,都可能成为玩具。如把地上拾到的小木棍插在沙土里,自称在“种树”;把漏勺放在水桶里搅,说是“捞鱼”。这在许多家长看来是“胡闹”,因为家长只要求孩子干净、整齐、听话和守规矩,结果使孩子变得怯懦,不敢说、不敢笑、不敢跑、不敢跳。这种过分限制幼儿活动的教育方法是极为有害的。家长应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玩耍,多让孩子在操场上、公园里自由地做游戏,玩沙土、爬小山坡、奔跑跳跃。

第三,要精心为孩子提供“精神营养”——玩具与图书。

但非所有的玩具都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玩具也不是多多益善,因此家长应视孩子的实际水平,选购最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玩具,如小积木、拼插车板和塑料的小炊具、小家具等。这些玩具可帮助孩子辨别不同的形象与颜色,认识物体,对孩子的手眼配合一致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均大有益处。图书对于激发孩子智力有其独到功能。图书中的故事的基本特别是以图为主,为幼儿提供了生动的直观形象。但由于孩子理解能力欠缺,家长应帮助他理解作品的内容,可先给孩子讲一两遍,然后让他自己重述其内容,这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喜欢《幼儿园常规培养小技巧》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常规教案幼儿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巧用儿歌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 巧用儿歌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 一、巧用儿歌激兴趣 小班幼儿的思维的特点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好模仿,喜欢重复听故事。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运用儿歌语言浅显易懂、句式多重复、音韵自然和谐、富于韵律性、...
    2020-10-15 阅读全文
  • 常规培养|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之妙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以及“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
    2020-01-1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常规技巧 对小班幼儿来说,科学活动常规的培养显得特别重要。它是幼儿顺利进行科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孩子们只有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活动常规,才能保证科学活动更好的开展,保证孩子们能够更好的获得科学知识。本学期,我着重从以...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常规培养规则 幼儿教育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帮助他们奠定基础知识和技能,如语言沟通能力、数学概念、动手能力等。这为他们今后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儿常规培养规则”,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07-21 阅读全文
  •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有感 给孩子“照相” 早晨入园时,我班的震震和凡凡两个小朋友不小心撞了一下,被撞着的凡凡哭了起来,并向我告状。我让震震给他道歉,并说明了不是故意的,可是凡凡还是满脸的不高兴。这时,我随手做出了照相的样子:...
    2020-08-10 阅读全文

巧用儿歌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 一、巧用儿歌激兴趣 小班幼儿的思维的特点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好模仿,喜欢重复听故事。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运用儿歌语言浅显易懂、句式多重复、音韵自然和谐、富于韵律性、...

2020-10-15 阅读全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以及“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

2020-01-13 阅读全文

对小班幼儿来说,科学活动常规的培养显得特别重要。它是幼儿顺利进行科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孩子们只有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活动常规,才能保证科学活动更好的开展,保证孩子们能够更好的获得科学知识。本学期,我着重从以...

2019-12-12 阅读全文

幼儿教育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帮助他们奠定基础知识和技能,如语言沟通能力、数学概念、动手能力等。这为他们今后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儿常规培养规则”,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2023-07-21 阅读全文

给孩子“照相” 早晨入园时,我班的震震和凡凡两个小朋友不小心撞了一下,被撞着的凡凡哭了起来,并向我告状。我让震震给他道歉,并说明了不是故意的,可是凡凡还是满脸的不高兴。这时,我随手做出了照相的样子:...

2020-08-1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