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知识:幼儿乱跑行为折射出什么

发布时间:2020-08-19

幼儿行为故事。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育儿知识:幼儿乱跑行为折射出什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在户外活动时,青青小朋友忽然在喷泉广场边喊边跑起来,然后越来越多的小朋友也跟着跑了起来,这时,老师赶紧拉着最先乱跑的孩子的手,制止了孩子的乱跑行为。

针对这个案例,老师们持有两种观点。

观点1:老师拉着最爱乱跑孩子的手,暂时取消这个孩子游戏的权力,对他乱跑的行为给个提醒或警告,也制止了跟跑的小朋友的效仿行为,让孩子们认识到乱跑行为的错误,同时也保护了在正常游戏的小朋友的正常活动和安全。

观点2:老师拉着最爱乱跑孩子的手,看上去是对这个孩子采取了教育措施,但仔细分析则是对孩子的软监禁。老师并没有分析孩子乱跑的真正原因,老师“拉手”这一举动,表面看是中止了孩子乱跑行为,但让孩子产生厌恶和抵触心理,这有可能引发其他不良的连锁反应。

那么,老师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该如何处理才更为妥善呢?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在游戏时孩子乱跑是比较典型的现象,首先,老师应该分析孩子乱跑的原因:爱乱跑的孩子是不论什么活动都乱跑,还是只在户外活动时乱跑;老师没有讲清要求或孩子没完全理解活动要求。其次,幼儿乱跑容易产生的不良效应:幼儿缺乏自主的行为判断的意识,容易效仿、模仿同伴的行;孩子乱跑容易撞到没有防备的孩子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孩子公共意识、集体观念、规则意识的养成。

针对以上原因尝试用以下方法解决乱跑问题。

1.孩子缺乏规则意识,老师在拉着他的手暂时中止他乱跑的行为,要让孩子明白乱跑行为的影响,从而自觉遵守规则。

2.孩子如只在本次活动时乱跑,说明孩子对这次户外活动没兴趣。

3.老师要把活动要求和游戏规则提在前面,幼儿年龄小,不是老师讲一遍孩子就能做到做好的。孩子出现乱跑现象,老师要及时给予纠正提醒,让幼儿清楚自己该如何做,知道在集体活动中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玩得更开心。

4.幼儿园担负的是养成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严格教育的同时更要尊重、关爱孩子,不要用“拉手”的方式变相体罚他们。通过这些多方位的教育方法解决孩子乱跑的问题,不仅能让孩子快乐地参与游戏,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知识:幼儿攻击性行为


育儿知识:幼儿攻击性行为

幼儿任性行为,在儿童心理病理学中给诊断为“儿童行为失调综合征”,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上属于非理性意志发展。任性行为会影响孩子生活能力的发展,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如果不及早发现并矫正,则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任性 自我 健康发展

这一学期,我担任了小班的班主任工作。新入园幼儿的问题真是不少。由其是轩轩这名幼儿,每天来园总是哭闹不休,缠着家长不放手,任凭家人和老师怎么哄都无济于事。而这样的幼儿,在幼儿园数不胜数,我们常常会听到许多家长说:“我的孩子太任性了!”还有的说:“现在的孩子啊!都这样,把父母都操心死了!”那么针对轩轩这一类幼儿,我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得出结论,认为轩轩这类孩子属于任性。

任性其实是一种心理反映,幼儿在3岁左右就开始出现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要求,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甘心处处听成人的照料和摆布,渴望在成人面前通过各种方式显示自己的能力。刚开始,幼儿用打人来表达他不同意不喜欢的态度,接踵而来的是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都是“不”,最后,幼儿就可能引起行为冲动,以哭闹为手段,换去自我满足,如果这样的问题不及早纠正,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一、根据轩轩这类幼儿的表现,我认为新入园幼儿形成任性心理和行为主要是以下原因

1.幼儿自制力差。自从幼儿有了行为能力、思想,这种由自我所引发的任性行为就随处可见。幼儿会因为自己系不上纽扣生气,会因为爸爸妈妈没给自己梳小辫子生气,也会因为没有让吃糖生气,会因为自己的想法没有实现而生气,而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问原由地训斥、打骂等方式回应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要求”,从而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对抗父母的粗暴,因而助长了幼儿的任性行为。

2.父母缺乏耐心。孩子一不听话,父母一开始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可当孩子为所欲为时,父母觉得烦,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好的,因此,父母不再坚持。其实,这些父母还不知道,幼儿的自制力已经有所觉醒,他们大多数都希望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

3.父母的过分纵容。因为现代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呵护倍至,对孩子的要求诚惶诚恐,无节制,无原则。对孩子,如果孩子受了一点委屈,孩子自然会得寸进尺,助长幼儿的任性行为。

二、根据幼儿的任性形成原因,防止和纠正幼儿的任性心理和行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采取有效的教育活动进行矫正。针对这类幼儿,我在班里设计了一些活动,通过采用幼儿喜欢的“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在听听、说说、讲讲中,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懂得任性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在“应该怎样做?”的环节中,让他们不断提高自控能力,以达到克服任性的教育目的。

2.实行短时间“冷处理”的方法。我们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个小朋友来园一直哭闹,老师越哄,他的哭闹声音越大,可当老师放弃哄的时候,过一会儿他就好了,所以我认为孩子的哭闹是给成人看的,目的是引起成人的注意。一旦他发现成人不注意他,他自然会放弃。

由此,我认为“冷处理”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家长在孩子出现任性行为的时候,可以不必理会孩子,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做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行为。如果家长次次妥协,孩子稍微有一点无理取闹,就唯命是从,由此孩子得寸进尺任性行为会越来越严重,反之孩子发现没人理会,他会觉得无趣而放弃他的任性,当孩子不闹的时候,再给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这种“冷处理”的方法也叫“负强化”。

3.明确要求,预防在先。孩子生活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平时对幼儿的行为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所以家长不能随意地给孩子许诺,因为孩子年龄小,父母的每一句话他都是认真对待的,如果父母不能确定自己能否办到的事情最好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许诺,如果不经意间已经许下诺言,那么再困难也要实现,这样家长在孩子面前有个模范作用。“曾子杀猪”的故事也是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

4.转移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和事情上,比如说当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的时候我们带着他去做游戏,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以前认识一位年轻的爸爸,很有教育手段。一天孩子就要闹着买一件贵重的玩具,他就对孩子说:“那个玩具真的好,我的宝宝很有眼光,可前面还有更好玩、更酷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就会把刚才的事情忘掉。

育儿知识:如何应对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育儿知识:如何应对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中班第二学期,我发现班级里孩子告状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比如“老师,某某某看书的时候一直在说话”“某某某洗手的时候在玩洗手液”“某某某玩玩具的时候不好好玩”等。那么,告状行为到底是什么呢?具体地说,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处于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如此,我不经常常思考,为什么到中班了,孩子们变得这么爱告状了?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发现中班孩子开始爱告状,是这一时期孩子的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也是与孩子心理发展水平和道德感的形成息息相关的。

首先,孩子在中班时期不再仅仅以自我为中心了,他们开始更加关注周围的其他事物,同期,他们与同伴交往的需求和能力也都增强了,但处理同伴之间交往的能力又还没有形成。这时当孩子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他们更愿意找老师去解决问题,或者向老师告状。其次,中班孩子的道德感正在逐步形成。孩子进入小班后,开始融入集体生活当中,并逐渐掌握各种行为规范和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到中班后,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更强了,道德感也不断得到发展,从“自律”逐渐走向了“他律”,即开始审视同伴的行为是否符合我们的道德标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就是幼儿对他人行为方面的一种评价,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

当孩子不断来告状时,我们老师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耐心倾听,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来告状时,我们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明白事情的缘由,而不是敷衍了事。有时候我们特别忙的时候,孩子来告状,往往会容易产生不耐烦的感觉,这是我们需要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情绪,静下心来听孩子说。如果有时候真的事情很急,我会请孩子们耐心等我一会儿或者另外约定一个时间来和老师说。了解事情缘由后,也会仔细处理,不让孩子们感到失落。

其实,观察、分析孩子告状的缘由,并对症下药。有的孩子来告状,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如我们班的陈梓萌,她就是一个比较爱告状的孩子,而且每次告状的内容都是“某某某不愿意和她交换书本”“某某某就是不把玩具借给她玩”。梓萌是家里的独生女,又是一直交给外婆带大的,外婆对于她的要求基本是有求必应,以致后来在集体活动当中,梓萌常常会有只要她想要的,大家就必须给她的小公主情结。因此,我就慢慢开导她明白在我们的集体生活当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必须让着你的,如果别人愿意和你交换,那你应该感谢对方,如果别人不愿意交换,那也是正常的,并不是对方的错。同时,我逐渐引导梓萌逐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用有礼貌、好听的话去与对方商量,促进她交际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她爱告状的行为。与梓萌不同的是,有的孩子来告状,是因为要维护规则,这一类的告状行为也是最多的。对于一些不符合班级规则的行为,他们会产生极大的不满,并因此向老师告状,而且他们往往针对的都是极个别比较容易不遵守规则的孩子。针对此种状况,我会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引导告状孩子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向高一级水平发展。如我会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让孩子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引导孩子逐渐学会由关注同伴行为的物质后果,到关注同伴行为的主观动机,从而促进幼儿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同时,我也会更加关注那些被告状的孩子,引导他们建立更强的规则意识。

再次,引导孩子用宽容的心去包容别人。如玩叠叠高这一新玩具时,有的孩子玩不好,每当他玩时高塔总会倒塌,同组的孩子会很气愤并和老师告状。这时,我常常引导孩子要宽容别人,并让孩子明白刚玩游戏时,每个人都是玩不好的,我们要给别人锻炼的机会,这样别人才会有进步,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再如,有些孩子很喜欢捣蛋,会影响大家组织活动,孩子们都会很气愤并纷纷告状。此时,我会与捣蛋的孩子讲道理,并让他与大家鞠躬道歉,并引导其他孩子要学会相信别人,包容他,原谅他,给他机会来改正自己的错误。

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孩子们的告状行为稍有减少,还经常还是会有孩子来告状,这就需要我在下一阶段进行更多的干预与调整,以此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

育儿知识:如何针对幼儿任性行为措施


育儿知识:如何针对幼儿任性行为措施

胡康康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今年四岁了.是一个聪明孩子.开学时他的妈妈向老师抱怨,说孩子淘气任性,不听话.想要的东西哭闹着要,不到手不罢休;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家长担心,孩子如此任性,将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可是不知采取什么方法,来引导他,让他改掉身上的坏毛病..

我们根据家长的叙述,和观察他的行为表现,根据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分析了一下康康任性性格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分宽容的娇纵的结果,

康康任性性格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对孩子没有要求,不注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不适度的爱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由于康康自身年幼,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其实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造成康康的逆反心理,使康康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父母抗争,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

3、当康康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感到无奈,束手无策,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探讨,我们分析了康康任性的心理原因,并和家长达成共识,要正确冷静地对待康康的任性行为.当康康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1)转移注意

康康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场里,康康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奥特曼,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喜羊羊和灰太狼,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2)明确要求,预防在先。平时对康康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康康任性的发作。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待人接物的礼貌要求,作息时间的安排等。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如:每次带孩子上街,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买雪糕吃,应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说好:“今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带你出去。”

(3)采用“负强化”的方法,对孩子任性进行冷处理

当康康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任性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争吵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任性,暂时不予理睬,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当康康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父母要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并表示出高兴、满意和关心,跟他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对不对。

(4)激将法

利用康康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康康在每餐吃东西后都习惯不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父母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喜羊羊的吗?我看喜羊羊就比你干净。”

(5)适当惩罚

康康年龄还小,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康康任性不吃早饭,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以后就会按时吃饭了。

老师详细的询问了康康的表现,认真的观察的在园行为,仔细分析他的行为存在的心理因素,及时和家长沟通,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行为偏差.家长和老师形成这样的共识,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的同时,对孩子的合理行为与要求,既要满足且要鼓励;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则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经过康康父母和幼儿园老师的共同努力,康康的让人头痛的任性坏毛病渐渐消失了.他成为了一个活泼聪明,文明礼貌,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大家都夸:康康你真棒!

育儿知识:孩子为什么爱说慌


育儿知识:孩子为什么爱说慌

说谎会影响人的情绪

说谎,可能从一件很小的事情开始,它具有一定的连环性,当事人可能为了证明之前所说的是真实的而去编造更大的谎言,一环扣一环,最后达到一种不可控制的局面。由此,可能引起当事人的内疚、焦虑不安、担忧等情绪,进一步会引发失眠、头晕、胸闷等躯体症状。可以肯定的是,说谎最后会引起当事人的矛盾心理,当谎言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当事人的负罪感也会越强,甚至出现自我否定、无价值感、不接纳自己的情况,当试图去说出事实的时候,又胆怯,想逃避承担揭穿谎言后的责任,进而在矛盾的纠结当中引发焦虑抑郁的情绪。

病理性说谎还会导致当事人的低自尊,低自尊的人往往会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相对于高自尊的人,低自尊的人往往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外界,比如说靠运气,靠他人的帮助等等,把自己的失败和错误归因于自身,很少承认自己的付出和努力。由于病理性说谎者长期处于一个内疚与不安的状态当中,最终会导致不断地自我否定,认为很多不好的结果都是自己造成的,会不断地去关注负性方面的东西,不断地降低自己的自尊感。

病理性说谎的原因:

导致病理性说谎的心理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的强化。病理性说谎并非具有偶然性,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可能是从一个很小的谎言开始的。而在一个个谎言中,当事人的某些需求得以实现,比如能够引起他人的关注,博取他人的同情等等,当事人在这些谎言中获得了一定的心理支持,于是说谎的这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被“鼓励”,最后形成了当事人难以控制的局面。

2.错误的认知。认知的错误可能也会导致病理性说谎,这种认知的错误主要是源于对说谎的目的认识不清。很多当事人都知道说谎这种行为是不正确,但是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去说谎,因为自己的说谎能够掩饰真实的自己,他需要通过谎言来伪装自己是很优秀、很强大的。相反,一旦承认出自己的谎言,当事人就必须要承认自己的自卑、自己的虚荣,这对于一个病理性的说谎者来说是不能够接受的。

3.过分的虚荣心所致。虚荣心是基于自卑建立起来的,表现为特别好面子,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正常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存在这种心理。但是一旦将这种虚荣心扩大化,就可能通过当事人的说谎行为来为这种虚荣心服务,而虚荣心得以满足与说谎行为会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局面。

4.自尊关系建立得不恰当。当事人将自己的自尊关系建立在别人的承认、肯定、赞美之上。因为说谎,可以满足他人的期望,由于自尊关系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体系之上,所以当达不到自己认为的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之上时,就会利用说谎来满足这种所谓的期望。

除此之外,导致病理性说谎的具体原因还有通过说谎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逃避一些痛苦的回忆或者现实生活,为了伪装自己的懦弱或卑微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病理性说谎的发生。

喜欢《育儿知识:幼儿乱跑行为折射出什么》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行为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知识:幼儿礼貌行为发展 育儿知识:幼儿礼貌行为发展 各位宝爸宝妈是否也曾经陷入了这样的怪圈?每次家里来客人的时候,都要对宝贝说,“快来打招呼”;每次外出碰到熟人的时候,都会叮嘱宝贝,“快问叔叔阿姨好”,宝贝们大多时候也能够听...
    2020-11-12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幼儿攻击性行为 育儿知识:幼儿攻击性行为 幼儿任性行为,在儿童心理病理学中给诊断为“儿童行为失调综合征”,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上属于非理性意志发展。任性行为会影响孩子生活能力的发展,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如果不及早发现并矫...
    2020-05-22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如何应对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育儿知识:如何应对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中班第二学期,我发现班级里孩子告状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比如“老师,某某某看书的时候一直在说话”“某某某洗手的时候在玩洗手液”“某某某玩玩具的时候不好好玩”等。那么,...
    2020-08-14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如何针对幼儿任性行为措施 育儿知识:如何针对幼儿任性行为措施 胡康康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今年四岁了.是一个聪明孩子.开学时他的妈妈向老师抱怨,说孩子淘气任性,不听话.想要的东西哭闹着要,不到手不罢休;经常和大人“闹独立”,...
    2020-09-19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孩子为什么爱说慌 育儿知识:孩子为什么爱说慌 说谎会影响人的情绪 说谎,可能从一件很小的事情开始,它具有一定的连环性,当事人可能为了证明之前所说的是真实的而去编造更大的谎言,一环扣一环,最后达到一种不可控制的局面。由此...
    2020-06-20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幼儿礼貌行为发展 各位宝爸宝妈是否也曾经陷入了这样的怪圈?每次家里来客人的时候,都要对宝贝说,“快来打招呼”;每次外出碰到熟人的时候,都会叮嘱宝贝,“快问叔叔阿姨好”,宝贝们大多时候也能够听...

2020-11-12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幼儿攻击性行为 幼儿任性行为,在儿童心理病理学中给诊断为“儿童行为失调综合征”,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上属于非理性意志发展。任性行为会影响孩子生活能力的发展,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如果不及早发现并矫...

2020-05-22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如何应对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 中班第二学期,我发现班级里孩子告状的现象越来越多了,比如“老师,某某某看书的时候一直在说话”“某某某洗手的时候在玩洗手液”“某某某玩玩具的时候不好好玩”等。那么,...

2020-08-14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如何针对幼儿任性行为措施 胡康康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今年四岁了.是一个聪明孩子.开学时他的妈妈向老师抱怨,说孩子淘气任性,不听话.想要的东西哭闹着要,不到手不罢休;经常和大人“闹独立”,...

2020-09-19 阅读全文

育儿知识:孩子为什么爱说慌 说谎会影响人的情绪 说谎,可能从一件很小的事情开始,它具有一定的连环性,当事人可能为了证明之前所说的是真实的而去编造更大的谎言,一环扣一环,最后达到一种不可控制的局面。由此...

2020-06-2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