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1米4的个子,120斤,居然去推一个孕妇

发布时间:2020-08-08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1米4的个子,120斤,居然去推一个孕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1米4的个子,120斤,居然去推一个孕妇。事后他说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后遭孕妇小姑子暴打这事你怎么看?看到这样报道的时候,我觉得是这孩子的好奇心在作祟,因为他说在电视里看见孕妇被别人推倒之后就会流产,因此他想验证一下推倒孕妇之后会不会流产。

但是那个孩子,他不知道一个孕妇怀孕是多么艰辛的事情,他可能也不知道孕妇流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怎样的痛苦?因此才有这样的举动,招致孕妇小姑子的暴打,那是可以想象出那个小姑子是多么的生气。幸好小姑子挡了一下,孕妇摔在小姑子腿上,没有造成什么后果。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这样的事情的发生呢?

第一,让孩子看电视应该有所选择性。有的带有暴力倾向的,或者是危险情况的电视,最好不要让孩子看。因为孩子小小年龄,他的好奇心太强,他的模仿性也很强,万一他哪一天就想模仿电视剧里面的剧情,那就像这个熊孩子一样,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别人多么痛苦,那家人不是要承担责任吗?他可能长大之后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第二,我们家长应该事前给孩子传授一些正确的观念。比如说孕妇的事情,我们可以给孩子讲讲怀孕的妇女是多么的艰难,我们应该关心她,我们应该照顾她,当她发现危险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并且告诉孩子,你看公交车上不是设有老弱病孕座位吗?那就是对他们的一种关照。在生活当中,我们也要做到时时处处关心孕妇。

防患于未然是必要的,我们做家长的,平时就要在意这些,才会防止孩子有异常的举动。

回到文章主题,我觉得对于熊孩子的这种行为,挨顿揍是应该的,道理如下:

1、120斤的屁孩,孕妇经不起那一推

以文中描述为例,120斤的熊孩子猛推孕妇一把,那力气还是相当大的,万一发生流产等意外,估计家长就一句“孩子不懂事”来搪塞过去。

但你知道么?你轻描淡写一句话,有可能造成他人身体及心理的严重伤害,因此,给他点教训是必须的。

按照文章描述,题主左手拖把杆右手擀面杖,一顿猛薅,直接把熊孩子薅蔫了。

这下长教训了……

2、什么样的家长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按照文章描述,熊孩子有意无意的就去推孕妇,还美其名曰“看她会不会流产”,这种做派,多数是家长在家教育的不好。

很简单,讲道理的家长,会教小孩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尤其是对他人有影响的事情

,家长是铁定不会让孩子去做。

如果熊孩子日常生活中干了某些错事,家长不但不批评,反而来一句:“没事的,做吧,有爸妈照着呢”,你说这样的家长能教出什么样的好孩子来?

对于孩子奶奶来说,孙子挨了这顿胖揍,她估计心疼的不轻,但有一句话不是说得好嘛:

你放纵的孩子,其他人会帮你教育好。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四年级孩子如何辅导


四年级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的学习,都与低年级时有了很大的不同。语文除了基础知识之外,阅读和写作越来越重要;数学是在掌握基本计算的基础上……

更大地拓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英语也加入了更多的语法规则。

面对学习内容的变化,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父母的辅导方式也应随之变化。今天,我们就请博友“暖暖”来谈谈她辅导四年级孩子学习的经验。

★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大多数孩子都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保持,不好的学习习惯要纠正,这是我们家长需要加以重视的。

1.学会记作业

这也太简单了吧?但是,确实有孩子到了四年级还不会记作业,或是故意漏记作业。有些孩子只注意写在作业本上的作业,而对那些需要背、读、听和预习的作业不重视,甚至故意不记。实际上,目前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的学习,背、读、听的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漂亮的记作业本,要求每天写上日期,记清楚各科作业及要求。如果孩子以前没有养成记作业的习惯,可以请老师协助,在孩子每天记作业的小本上签字或画勾,家校结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另外,许多家长都不重视预习的作业。其实,预习是为了让孩子预先对老师要讲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一种途径。所以,我们需要提醒孩子认真对待预习这项作业。

如果父母有时间的话,可以陪孩子一起做预习:听孩子把新课文读一读,生僻的字词或单词查查字典,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列出来等。但最好不要提前把课文内容、知识点等都给孩子讲一遍。让他带着问题去听课,才更有乐趣。

[两个女孩.jpg]

2.学会做计划

人生没有计划,一切都将杂乱无章,孩子的学习也一样。

目前来说,孩子每天的学习计划,可以按老师布置的作业去完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在心里有个小计划。另外,每做完一项作业,就在后面打个勾,这样完成进度一目了然。每到节假日,最好也提前列出计划。不用具体到几点几分干什么,只要把待完成的学习任务合理地分配到每天就可以了。

除完成规定的作业之外,爸爸妈妈也可以辅导孩子制订一些定期复习计划,比如,当学习进行到新的单元时,就有计划地对前一单元进行复习巩固。可以每天抽出10分钟,也可以周末抽出一小段时间,温故而知新。这可以让孩子从容应对单元测验。

★检查作业,我们查什么?

我觉得检查应该查的是“质”和“量”。“质”是看他作业书写是否工整,而不是帮孩子检查是否全对。“量”是看他是否完成了全部的作业,包括读、背、听的作业。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学习的重心更多的放在孩子身上,家长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孩子的作业是很工整,但是我仔细一检查,错误很多,难道不应该仔细帮他检查一下吗?还真不应该!除非一眼就看到的极明显的错误,否则,没有必要帮他仔细检查。不然,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一种依赖心理:反正还有爸妈帮我检查,到时候再改就是了。另外,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家长指出的错误,远不及老师一个红叉对孩子的触动大、印象深。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对孩子学习中的错误放任不管,因为,我们还有另一项重要的检查,那就是老师批改过的错题,孩子有没有订正?不会不懂的知识有没有及时掌握?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

如何辅导四年级孩子


四年级了孩子的毛病多了起来如何改正

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孩子当然也不例外。但父母怎样面对孩子的缺点,却很有讲究。教育学家认为:用粗暴、打骂等方法纠正孩子的缺点,很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用说服教育、讲道理的方法,使孩子认识到缺点错误的危害性,他才会主动地去改正缺点。因此父母教育孩子纠正缺点,必须讲究方法。

1、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说谎。

2、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3、自我约束是对自己负责。

4、骂人是一种可耻行为。

5、你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6、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7、有耐心才能做好任何事情。

8、我们找个锻炼细心的事情做一做。

9、凡事都要冷静,不能急躁。

10、游戏可以玩,但不能沉迷其中。

11、胆子大些,再大些。

12、偏食会妨害你的成长。

四年级的孩子更需要欣赏

欣赏自己的孩子

父母要为孩子去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


暑假里,读了刘老师推荐的《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书,让我深深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之大,书中的教育理论给了我许多启发,就以下几点说说感想:

一、现在大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不做要求,甚至是代替孩子来做。以前我在生活中也存在这种思想,什么事情都包办,心想把省下的时间让孩子去看书、学习,结果孩子连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现在我明白要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善良、慈爱、热情、自信、顽强等一些好的品质,对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功至关重要。【正确的认识会带来正确的引导,孩子必然进步!】

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

,也是最重要的生长环境,会伴随孩子一生。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父母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父母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

三、正确对待孩子犯的错误。平时生活中,孩子犯了错,家长生气、批评,似乎再自然不过。可看完王修文老师的讲解,我懂得了对孩子犯的错误一味地指责、批评,孩子未必能从心里真的接受、改正。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把错误当成孩子上升的阶梯,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纠正错误,让孩子从改正错误中前进。

四、让孩子学会感恩。作为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可我们有时却爱错了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有什么,结果却得不到孩子的半点感激。是啊,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读完这本书,让我明白父母爱孩子没有错,但也要让付出有回报,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爱他们是理所当然的,要让孩子学会去爱别人,关心他人。父母要为孩子去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不但要感恩亲人,还要感恩社会,感恩世界。【唯有让孩子多付出,才能有感恩之心,说教没有效果。】

以上是我阅读《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书的部分感想,以前对孩子的教育确实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偏差,以后我们要认真借鉴王校长的模式和方法,看清自身的不足,从改变自我开始,和孩子一起进步!

一个完美孩子的定义


有一次婚姻辅导,讲员说,不要寻找完美的妻子或丈夫。要么根本没有,要么你一配上去,就不完美了。其实,一个完美妻子的定义,就是她有一个完美的丈夫。一个完美丈夫的定义,就是他有一个完美的妻子。换个说法,就是你的妻子,配得一个更完美的你。所以完美不是挂在橱窗里的消费品,完美的意思,就是彼此成全。

我听了,心头咯噔一下,想起我的孩子。当初在产房外面,我的要求很低,只要和其他孩子一样,不多一样,也不少一样,就满足了。随着他摸爬滚打,越长越大,我的欲望就越来越强。我的孩子要比人乖,要比人帅,要比人家早一个月说话,早一个月拉屎,早一个月背唐诗,才让我踏实。难道我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意味着我越来越爱他?

如果夫妻的意思,就是彼此成全,父子的关系,难道不也是如此吗。我若越来越爱我的孩子,就应当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不是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指不定谁成全谁呢。

两年多了,有时和孩子四目相对,就像是一个新手,望着另一个新手。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状况,大家都有些尴尬。他能说上三五句话,已经很溜了,但还不会区分人称代词。当我说,爸爸给你讲故事,他也说,“爸爸给你讲故事”。我忽然发现,原来和孩子一同经历这个分不清“你我他”的阶段,是有特别涵义的。到底是他在学我,还是我在学他呢?是他的主体意识,尚不能与外在的世界分离;还是我的自我意识已过分强大,过于和这个世界分得太开,所以需要他的天真,来提醒我的老油条?

结果有一天,当我听到小书亚把“你”和“我”分开时,心头反而有些痛。就像妻子生产一样,终于有个家伙,从“我”里面分出去了。我对妻子说,我才体会了你怀孕生子之苦。我和孩子在“你我不分”中怀胎九月,今天终于落地了。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重新经历,和他在主体意识里如胶如漆的这一段了。

所以我感恩,不但是他长大了,其实也是我长大了。他过的每一天,我也在过。每一个段落里,他都在成为我的儿子,我都在成为他的父亲。唯一的区别是,他努力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而我知道的时候,往往并不努力。

我对他的要求太多,对自己的要求太少。就像考公务员一样,他要成为我儿子,必须要过五关斩六将。而我成为他父亲,却是开后门进来的。具体来说,就是靠关系混进来的。

所以这个儿童节,我要忏悔。他做儿子两岁半了,我做父亲也两岁半了。他去上幼儿园,我去上哪里呢。我对书亚说,爸爸要送你一份最好的礼物。他说,“车车”。我说,不是,我要把自己送给你。因为你配得一个更好的父亲。我多么渴望你是一个完美的孩子。为此,我要把一个更好的自己送给你。

可能他听不懂,可能他听得太懂了。所以略带羞涩地,嘿嘿的笑。就算我说要送月球给他,按他的智力,也会屁颠屁颠的高兴。但我说要把一个完美的父亲送给他,他好像一眼就看穿了,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是啊,我也承认不可能,但我愿意尝试。祈求上帝帮助我,叫我在今年儿童节许下的这个愿望,超过我这一生对孩子的任何期许。

就这么一个孩子


小水瓶:混血女孩Kay的妈妈。85年生人,水瓶座,故名小水瓶。丈夫瓶子B同为85年生人,水瓶座美国人。这是一场关于俭以养德的战争,我与小人爹的每次交锋都发生在为孩子消费这件事上;这也是一场持之以恒的战争,始于小人Kay不到半岁时……第一回合此时Kay才4个月,貌似刚会坐,都不会直立。小人爹某天突然神灵附体般决定去宝宝店给小人买衣服,一进门:“啊呀,看!这条dress好漂亮!好可爱!好可爱!”(注:dress一般代指出席正式场合,如婚礼等的昂贵连身裙。在民风朴素、审美单一的加州,放眼全街都是灰帽衫+牛仔裤的行头,无论男女,无论老少,一年四季如此。)我很冷静地看着小人爹:“Kay都不会站,完全用不着穿dress啊!”小人爹置若罔闻:“啊呀,那个也很好看!我告诉你,这些商家真是太会赚父母的钱了。这样,我们定一个预算,你一定要提醒我,不要买超过100刀好不好?”“100刀?!有没有搞错?Kay的衣服已经够穿了,买什么dress?浪费!30刀就可以了!”我第一时间否决。“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连条裙子都不给买,你太小气了!”我谆谆善诱:“什么小气?!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千年检验的真理!总之,这么小的dress用不着!不买!”“这么漂亮啊,Kay穿上一定很好看!不管,爸爸要给Kay买!”然后,当时刚被剃了个光头的Kay在小人爹的扶助下穿好dress直立了几秒,小人爹歪着头看了半天:“这个光头配裙子是有点奇怪哦!”dress的用途就此终结。当然,聪明智慧的我,第二天就去把那dress换了个2岁的大尺码。第二回合Kay11个月前基本靠爬,所以我都给她穿一些轻薄的家用裤子和裤袜之类的。小人爹见了,发问:“Kay怎么没有裤子穿?”我说:“这不都是裤子吗?”小人爹指着Kay说:“这是什么奇怪的裤子?是那个万圣节鸭子装扮的裤袜是不是?都不是外穿的!”“她都不走路,要那么多裤子干吗?够穿就行了,俭以养德!”小人爹一脸嫌弃:“你真是的,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裤子都没有,太小气了!”我义正言辞道:“就因为是一个孩子,资源都集中了,一定要注意,不能惯坏小人。”小人爹听了,说:“买几条裤子就是惯坏了?!不管,爸爸去给Kay买。”于是,一个小时后小人爹就哗哗买回来3条牛仔裤、1条芭蕾舞裙子,开心地给Kay一件件换上:“真漂亮!啊呀,真可爱!看,这个有小鹿,这个有猫猫在屁股上,这个小裙子好可爱是不是……”剩下我很生气地干瞪眼:“有谁一买就买三条牛仔裤的?!”第三回合某个周末,儿童自行车店。小人爹把Kay放到一个自行车上,推了几圈,很开心地:“Yeah!看!Kay脚可以够到,这个挺好!”说完,翻了一下价签:“嗯,可以买一个。”我上去翻了下价签:“不是吧?一个大人的车子才不到这个小孩车的一半!”小人爹辩解:“这个牌子很好,是做比赛用车的,我以前都不知道还有小孩子车……”我打断他:“赛车?小孩子学骑车哪用这么好的?真是浪费!练习经常摔,自行车很快就摔坏了,还不如先买一个二手的练好了,然后再买部新的。”小人爹扬声:“你!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都不舍得买一个好车给小人。”我尝试跟他理性分析:“这不是一个车子的问题,核心是不能让她从小习惯什么都用好的。”小人爹一脸委屈:“怎么有你这样的家长?不给孩子买好的东西,我们就这么一个孩子啊!”我少有的耐心对他说:“你目光要放长远。中国古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们美国人为什么旅游最受罪?你那些邻居为什么一辈子去过欧洲、新西兰就算旅游了?就因为习惯了开车,所以长大后除了发达国家外,去世界其他2/3的地方根本不适应。我不希望Kay长大后只能在发达国家生活,我要她能去更多的地方,积累丰富的经历,也能欣赏到更多的文化!我希望她无论是去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能生活得开心,绝对不要她只能住在发达国家!”过了几天,我们买了辆二手小自行车,结果发现Kay对自行车完全没兴趣。就在买回来当晚骑了一次,从此坚决说“不”。现在,小自行车在楼下闲置,小人爹每每路过经常感慨:“嗯,还是老婆说得对啊!”老婆说的当然对!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时间,至于吃穿用度嘛,请记住——俭以养德。

一个父亲的反思


英文世界里育儿手册汗牛充栋,中文世界也多如牛毛。有人认同积极引导,有人希望顺其自然,很多观点相互矛盾,部分分歧来源于人类心理探索还处于瞎子摸象的阶段。更多分歧来源于隐含的教育目标不一致。什么是对孩子好?十个人能有二十种观点。

我无意介入这一问题的辩论,因为教育目标取决于父母的价值观,而一个人很难改变另一个人的价值观,即 “什么对他是重要的”?比如财富、名声、自由、亲情、爱情、权力等等… …人与人的区别在目标选择的优先次序,如民间传说,老婆和老妈落水先救哪个,有钱不帅帅却没钱的男友该选谁,本质是价值观优先次序的问题,几十年潜移默化早已定型,试图改变成年人价值观是徒劳的。

我所谈及的理念和方法,是基于以下目标,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乐观、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剩下的,得靠他自己。这几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其它的是衍生问题或者对我不重要。

如果你一定要培养孩子上哈佛耶鲁,长大要当大官大款名人,要找欧洲贵族联姻,麻烦你出门右拐上机场高速去找朗朗的爸爸。我绝无指你目标有错的意思,只是说,那不是我的目标,这篇文章会浪费你的时间。

铺垫半天,进入正题。

我们同孩子亲密接触的时间,从他们出生算,到十五六岁,这是为人父母影响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时间窗口。再以后,孩子们会对外部世界和他们的恋人更感兴趣。我碰到过不少父母,同他们青春期或成年孩子无法交流,甚至有年老的父母突然试图同其子女建立亲昵的关系,让其成年子女毛骨悚然。大多因为,机会窗口错过,修复起来格外困难。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己这个时间窗口,有助于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

一、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性格

我一直相信性格决定命运,技能、智商、知识都排在后面。

我们没有必要也无可能把桔子改造成苹果,但无论孩子是内向还是外向,都可以培养自信、乐观、和面对挫折的坚韧。而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有安全感,是自信的起点。我非常喜欢一本书,叫Unconditional Parenting,推荐给愿意深究的朋友。性格包括他的品行和内在价值,重要的是,孩子长大之后,无需在他人眼中才能找自己存在价值。

乐观很重要,可以在别人看不到机会之处看到希望,在面对挫折时不会轻言放弃。对这一结论的研究感兴趣的朋友,推荐阅读Martin Seligman 《Learned Optimism: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和另外一位作者《How Children Succeed》,他认为孩子的意志、好奇心和品行,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远高于其他因素。

性格的影响常在无声之中。曾经见过一个德国母亲带二三岁的孩子,小朋友走路啪嗒摔倒,趴在地上要哭,母亲站着没动,微笑鼓励她自己站起来,孩子费力爬起来又笑嘻嘻往前晃。我见过在相似情形下,很多其他父母惊惶失措跑过去,又搂又抱又哄,孩子反而开始嚎啕大哭。性格,是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形成的。

鼓励孩子,是影响性格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表扬孩子努力,他会认为,能否做好一件事,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夸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掌握之中。聪明孩子为保持看起来聪明,躲避风险避免出丑,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而且,不要轻易拿孩子去和别的孩子攀比,激励孩子比过他人,貌似增加动力,但有后果。攀比式表扬,孩子可能只在乎相对地位,而非把掌握某种能力作为目标,只要做得比别人好,他即失去对工作的内在乐趣,不愿持续学习和寻找挑战。

这引出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奖励的作用。教育孩子有时变成对父母的极限测试,奖励成为东西方学校和家庭的通用办法,似乎是个捷径,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奖励,常把孩子对学习、工作本身的关注,转移到奖品上,比如为了得到一个iPad而考满分。寻求短期甚至即刻的满足会得不偿失。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设置目标,体会到战胜挑战内在的快乐,比设奖励更重要。有兴趣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的,可以参考《Punishment By Reward》。

今天逐渐富足舒适的社会,通过营造艰苦环境磨练性格,对中产阶级独生子女而言已无可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遥远的传说。但体育是一项绝佳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增强健康,而且可以磨砺性格,学习如何同他人合作、如何解决冲突。我每每看到小朋友,在球场上赢球后的欢喜,输球后的悲伤,和人冲突后的委屈,欢笑和泪水如此强烈。此时的体育,对我而言,是人生最好的隐喻。全力以赴,输了,爬起来继续;赢了很开心,但也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做喜欢的事情,把它做到最好。体育用精巧的方式把生活缩短到一个可以理解的场景,其实给了孩子一个对人生体验和洞察的机会。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挑战和困惑时,我发现用体育来打比方,往往让他容易理解豁然开朗。George Lakeoff写过一本书 The Metaphors We live By,曾经下过一个断言,人类是通过比喻/隐喻理解世界和他人,我深以为然。美国作为一个最强盛的国家,其国民对体育的崇尚,也非偶然。

二、不要剥夺孩子试错的机会

性格健康是最重要的,对我而言,下一个就是技能,远比知识重要。所有技能中,学习能力最为重要,这是我们一生中最可持续的竞争力。

富兰克林说:tell me, I may forget; teach me, 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 I will learn. 意思是你光说给我听,我会忘,让我自己参与尝试才是真的学习。东方父母多急于把自己对生活经验的结论强加给孩子,似乎是捷径。其实这剥夺了孩子通过试错学习的机会。经验,无法被结论替代,何况很多父母的「结论」未必是对的。或者在过去是对的,但现在外部约束条件变化了。有时候,需要让孩子犯自己的错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常识和判断力。

我家孩子小时在伦敦同英国孩子玩,小朋友争相把沙子往嘴里塞。英国妈妈说,让他们往嘴里吃一次,下回就知道不好吃,会改掉。孩子不到两岁即上蒙台梭利幼儿园,那里所有餐具是瓷器而非塑料。老师说打碎一次,就能从后果中学习小心。还有一个例子,孩子小时对厨房的烫手东西充满好奇心总要伸手去抓,大人怎么也拦不住。于是有一天,我决定邀请他,伸手摸了一下餐桌中间的热汤碗,他此后即提高了警惕,总是绕道走。有些经验,不能被父母的结论替代。

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两句,“富不过三代”是个高度相关的话题。它绝非只是中国问题,美国人有一模一样的谚语,Rags to riches, back in three generations. 按理说富家子弟占尽优势,有钱、有关系、上最好的学校,不应该出现这种几代而衰的情形,应该子子孙孙无穷尽才合逻辑,但现实并非如此。我的观察,恰恰是处处有人提供便捷径,他们中大多人,被剥夺了试错的过程,缺乏对常识的理解,从而渐渐失去对这个世界基本的判断力。

三、阅读非常重要

学习能力是个很大的话题,我的经验中,阅读非常重要。英语世界人口每四人有一个是功能性文盲,虽然识字,但阅读困难,被认为是贫富分化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孩子考试成绩基本不是中国孩子的对手,但在阅读的质量和数量上,平均水平远远领先中国孩子。

阅读重要的道理不难理解,个人的经验至关重要,但个体接触的人和事范围有限。阅读,为我们同人类心智史上最聪明的头脑,提供了对话的机会。我们大多数人是凡夫俗子,胸襟、眼界、和价值观基本是被周围的环境塑造,而环境不理想时,读好书,是少有的逃生通道之一。

关于如何教孩子阅读这个问题,美国教育界过去二十年爆发旷日持久的辩论,被称为阅读战争。一派主张整体语言法,在听说读写上下文让孩子猜;一派主张自然拼读法,让孩子通过拼读音节识字。美国国会由此委托国家儿童健康发展研究所,检视历年来科研成果,提供阅读教育报告。在高度政治化氛围中,专家开了一份谁也不得罪的建议,大多也是常识。比如:父母要多和孩子说话,每天一起读书,大声朗读故事,多读有节奏押韵的书,系统介绍字母和声音之间的关联,不断介绍并熟悉新词汇,并教孩子怎么把一个字用在词组、句子和故事里,教孩子思考阅读内容,一起去图书馆。感兴趣详细研究的同学,可以参考他们的报告:《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An Evidence-Based Assess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ture on Read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eading Instruction》

在某个年龄,孩子会问一百万个为什么,一个问题会用一串为什么追问到底。此时他好奇心的窗户打开。每个问题都是孩子学习的绝好机会,我以为父母应耐心用他能理解的方式回答,如果回答不了,去查维基百科回来再答。若在孩子想学习时无耐心教;而孩子不想学又灌,事倍功半。孩子越大,可以慢慢鼓励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四、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为人父母的责任之一,是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天赋和潜能,而非把父母一厢情愿的梦想强加给孩子。那些在父母的逼迫之下功成名就的例子,有,但凤毛麟角,他们的背后,有数以万计的伤痕累累被毁掉的孩子。拿孩子去做一个大概率会失败的事情,恐怕非明智选择。

同情和理解对小朋友很重要。小孩子因不能准确表达感受而常有挫折感,他们的小小内心也是一个惊涛骇浪的世界。父母应先试图理解孩子,再寻求被孩子理解,然后讲道理。第一步总是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已经了解他的挫折、悲伤、郁闷,确认这一步是避免鸡对鸭讲的基础。然后确认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最后一步才开始讲道理。

父母有责任去发现哪些适合一对一教,哪些适合一群孩子一起学,做对四两拨千斤,选错了千斤拨四两,这些因人因事而异。因材施教,有一个很好的英文翻译,虽然罗嗦一点,我觉得把意思讲得更明白:if your child can not learn the way you teach, you must teach the way he can learn. 即:如果你的孩子不能用你教的方式学,你则需要用他能学的方式教。

让小朋友敞开心扉,需从他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慢慢谈到大人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方向相反。比如:谈论他喜欢或者强烈不喜欢的孩子,小朋友往往滔滔不绝;把他喜欢和不喜欢的孩子的行为编入他最爱的故事里,让他捧腹大笑,则开启了谈话的大门。

自信心和独立判断能力,来源于每天的日常生活的点滴。我的办法是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告诉他,十八岁后他自己单独做决定,十八岁前父母做最后决定,他可以参与讨论,讲道理,提要求,不用畏惧挑战父母的观点。我小心不用“听话”要求我家小朋友。

孩子未来,是个很大的话题,需要父母帮助思考。最佳选择是三个圆交汇重叠处,第一个圆让他写满「我最喜欢的」,第二个圆写满「我最擅长的」,第三个圆写满「社会的机会」。这远非看上去那么简单,需长期思考,且随时间在变化。孩子在一生中,有很多次选择,遗憾的是,今天这个社会,多数人既不知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自己擅长什么,但都在追逐社会热门。所以,满大街都是不快乐的人。

五、我们可能无力改变学校的教育理念,但可以改变我们同学校交往的方式

现代教育是工业文明产物,以生产线批量培养标准产品为特征。主要目标是消除文盲,提高literacy,为生产线提供熟练工作人员。而literacy是识别、理解、交流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如数学、科学)的能力。并不总是有利于解决问题或者培养创造性等非批量问题。东西方面临同样的挑战。单个家长若与整个体系对抗,要求学校和老师改变他们的传统做法,胜算不高,除非你是郑渊洁,让孩子回家上学自己教,但那样的代价是剥夺了他同其他孩子交往的机会。

在家长无力选择与体制对抗的假设条件下,最优策略是把精力集中于学校不擅长的领域:性格塑造,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校的归学校,家长的归家长,绕着学校的指挥棒转,把所有课外的时间都花在如何让孩子课内胜出,我认为是投资回报最低的做法。我希望孩子能用20%的时间把学校80%的功课解决了,剩下80%的课余时间,他可以去踢球、游泳、下棋、发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个做法,对家长的考验是顶住老师的压力,不传导叠加到孩子心灵上,孩子可能非常敏感地感觉到这种压力。当老师因孩子成绩不够好而给家长施加压力时,父母回家接着训孩子非明智之举。其实,顶不住压力的时候,想一想,多年以后,还有谁在乎你小学初中的成绩呢?家长也无需贬低学校教育,在孩子心中制造困惑;当老师在学校让孩子反复练习数学题,父母可以在家想出更有趣的活动,帮助他解决生活或游戏中的困难。

在适当的年龄,带孩子旅行不仅增加他的乐趣,我意外发现,孩子性格在旅行中变得更为从容。在自然博物馆、科学馆、技术馆,孩子总是流连忘返。对年龄小的孩子,远比美术馆、历史博物馆更加直观。

一有机会,我则每晚和小朋友耳鬓厮磨,躺在床上读书讲故事,其乐无穷。我们一起读唐诗, 读到王昌龄,他很喜欢,说口感很好。一起读李煜的诗,讲到李煜从皇帝到囚徒,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故事。小朋友泪如雨下嚎啕大哭,说他很同情这个诗人… … 关灯后,他则把脚蹬在我肚子上,再呱唧呱唧把他的同学和老师编进故事。

纪伯伦在诗歌《先知》中有一个比喻,他说,父母是弓,孩子是弓上射出去的箭。这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左右他未来飞行的方向,“我们只能给他爱,而不能给他思想,因为他有自己的思想。”

我想,七零后这代人,可能是最后一代需要尽孝,陪着父母老去,却是第一代不能期望我们老时,儿女还在身边的人。这些每日快乐的厮磨,或许是未来心底最柔软的记忆。

相信《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1米4的个子,120斤,居然去推一个孕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培养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 今天的读书会上,我让孩子们说说近段时间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书籍。孩子们都争先恐后,都愿意把好书奉献给同学们。与大家分享,才是最快乐的。 叶宇豪说,这段时间他在研究叶圣陶先生的散文,他...
    2020-10-12 阅读全文
  • 一个孩子的背后渗透的是一个家庭 一个家庭是一个情感的基础点,在那里是孩子感受情感温暖的第一个地方,他们得到的关爱越多,也会像我们成人一样抱怨的越少,只是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不满,怎么去抱怨,他们会以各种反。他们或许得到的关爱太少,不顺...
    2020-12-23 阅读全文
  • 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一年级作文 梦想,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迷失方向的航船引导方向。梦想带给人期望与动力。梦想是远处的灯塔,指示前进方向。它会引领你踏上命运的征途。坚持不懈,你就能享受那些幸福时刻。了解过为梦想而奔跑的作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一年级作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22-09-21 阅读全文
  • 关爱每一个孩子,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心中要有爱,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育...
    2021-01-18 阅读全文
  • 一个孩子带来的转变 自从搬家时便与邻居相识,不过到现在已有三年多,却还不知对门人家姓啥。在搬家之前,与以前的老邻居们楼上楼下十年,关系处的可好,一句话印证了我们的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不管谁家有需要、遇困难、要帮助,...
    2021-02-01 阅读全文

今天的读书会上,我让孩子们说说近段时间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并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书籍。孩子们都争先恐后,都愿意把好书奉献给同学们。与大家分享,才是最快乐的。 叶宇豪说,这段时间他在研究叶圣陶先生的散文,他...

2020-10-12 阅读全文

一个家庭是一个情感的基础点,在那里是孩子感受情感温暖的第一个地方,他们得到的关爱越多,也会像我们成人一样抱怨的越少,只是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不满,怎么去抱怨,他们会以各种反。他们或许得到的关爱太少,不顺...

2020-12-23 阅读全文

梦想,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迷失方向的航船引导方向。梦想带给人期望与动力。梦想是远处的灯塔,指示前进方向。它会引领你踏上命运的征途。坚持不懈,你就能享受那些幸福时刻。了解过为梦想而奔跑的作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一年级作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22-09-21 阅读全文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心中要有爱,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育...

2021-01-18 阅读全文

自从搬家时便与邻居相识,不过到现在已有三年多,却还不知对门人家姓啥。在搬家之前,与以前的老邻居们楼上楼下十年,关系处的可好,一句话印证了我们的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不管谁家有需要、遇困难、要帮助,...

2021-02-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