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不能让有以下行为的爷爷奶奶带孩子

发布时间:2020-07-29

带孩子去幼儿园工作总结。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不能让有以下行为的爷爷奶奶带孩子”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爷爷奶奶带孩子的话如果有以下问题最好就不要让他们带孩子。1、挑拨孩子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有的老年人很在乎孩子和自己的关系,为了确保孩子和自己最亲,总是有意无意地说妈妈有多严厉,妈妈不要他了之类的。对孩子进行情感绑架。这是对孩子最糟糕的。

2、固执己见,决不妥协。老年人因为年龄大了接受新鲜事物慢了,很多时候难以接受新的科学育儿理念。这并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是有的老年人为了捍卫自己的正确,绝对不听任何劝告,无视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我认识一个老太太,非要坚持把孙子吃的食物先咀嚼过再喂。不管儿女怎么劝说这样不卫生就是坚持己见。人家认为自己带大了几个儿女,都没事。所以不改。

以上两点是“道”,有这两点的话就绝对不能让老人带孩子了。

其实老人带孩子多多少少会有溺爱和娇惯。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接下来再来说说“术”上会对孩子产生严重影响的。

1、对孩子限制太多。老年人因为体力关系没法跟上孩子的脚步,所以对孩子有很多限制。我在公园锻炼时,见过老年人一边向旁人抱怨孩子身体不够结实爱生病。一边不允许六岁的孙子跑跳。在安全的公园小花园都不可以跑,还是很同情那个孩子的。

对于这种老年人带孩子,家长一定要在周末带孩子多多活动。鼓励孩子探索,否则孩子会变得胆小、也得不到恰当的锻炼。

2、有的老年人特别护短。会直接去责骂和孙子起争执的孩子。女儿幼儿园有一个奶奶带大的小女孩。曾因孙女做梦梦见某同学欺负她就告诉了奶奶xx欺负她了。奶奶不问清楚直接就去对那个孩子破口大骂。最后全班没有人愿意和她孙女一起玩了!这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和自信都很不利。

其实让不让老人带主要还是客观条件所限。如果可以还是父母自己带最好。如果不可以,那就尽量少计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中英不同的爷爷奶奶做比较


中英不同的爷爷奶奶做比较

沃克夫妇俩已经退休,住在格拉斯哥城南。他们有六个子女,除了刚结婚的小儿子住在同一座城市外,其他五个都不在身边。沃克医生:“我们很知趣,不要去抢夺孩子的母爱和父爱。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我们也不做孙儿孙女的保姆,只能算个育儿参谋。

老人不是孩子的保姆

沃克夫妇主张做父母的必须自己带孩子。

因为:

1.老人不是保姆,他们应享受晚年的快乐;

2.老人的教育观不一定符合现代的年轻人;

3.老人不要剥夺孩子的母爱,让他/她有更多时间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世间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母爱和父爱。

与此相反的是,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认为退休后没事干,双方争着领孩子,结果往往弄得自己吃力不讨好。

过段日子去看看孩子

是不是老人不与孙儿孙女在一起就不爱他们,不关心他们?事实绝不是这样!

虽然老人与孙儿孙女住在一起,但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视,有时打电话给他们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过节日或孩子生日就寄或送礼物给他们,路近的过些日子就去看望他们。

英国的祖父母的想法是,喜欢孩子并不一定要整天与孩子泡在一起,其实过段时间见次面,孩子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让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出现一些惊喜。

中国的老人喜欢与孩子整天泡在一起,认为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安排时间带孩子看看风景

带孩子外出的时间一般会选在周末或节假日,有时开车带孩子一起去山地,看山川河流、茂密树林和飞禽走兽;有时开车去海岛,看汪洋大海、汹涌波涛和热闹海港……

这种方式既加深了老人与孩子的感情,又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强,看见什么都想知道,于是他们问什么,老人就答什么,并且启发诱导孩子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

可中国老人往往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孩子小,外出后,万一出什么事,自己无法向自己的孩子交代,而关在家里则是最安全的。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不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为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父母有时忙碌起来顾不上孩子,孩子必须学会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了对老人的依赖,孩子就得迫使自己记住大人的做法,训练自己面对的问题。所以一般孩子长大后独立处事能力比较强。

要是这种观念给中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知道了,绝对会义愤填膺。因为,我们的老人以为,孩子小,每一件小事都需要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实际上,有数据表明:中国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外国孩子要迟5-6年。

当年轻爸爸妈妈的参谋

当孩子出生之后,年轻的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知识和经验,老人便成了他们的育儿参谋,不但教给他们具体的细节,还要作示范。

在孩子成长不同阶段,提醒年轻父母要注意对孩子进行什么方面的教育。例如:生理、心理、智力和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何帮助指导幼儿健康发展。另外建议年轻的父母:家里有了孩子不要养宠物。西方人视猫狗为宠物,如同人一样珍贵,一般人家里都养猫养狗。但是为了小孩子,年轻父母还是忍痛割爱,必须把心爱的宠物送走……

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


据调查,有95%以上的家庭女儿结婚后生下孩子都由自己的父母来帮助抚养或照看。形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解读“姥姥养”现象

传统的看法是爷爷奶奶来抚养或照看,但在近年却被颠覆了,为什么呢?

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被称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在我国广泛存在。有调查显示,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这里的“祖辈”更多地是指姥姥姥爷而不是爷爷奶奶。

在十多年前,爷爷奶奶照看孙辈还比较多见。因为按照传统观念来说,孙辈是爷爷奶奶家的人,爷爷奶奶照看孙辈理所应当。但最近几年,情况却出现了变化,照看孙辈更多的成了姥姥姥爷。这两年我曾经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问过一些照看孙辈的老人,确实以姥姥居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大概有三点:

第一,现在的年轻父母基本是“独一代”,他们的孩子是“独二代”,双方四位老人都有条件去照看一个孙辈。在当今社会,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是“平等”的。在姥姥姥爷看来,女儿女婿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孙辈,“外孙”“外孙女”的概念变得淡了,有的孙辈还跟了姥爷的姓,甚至有的孙辈称姥爷姥姥为“爷爷”“奶奶”,所以在照看“孙子”“孙女”这件事的愿望强烈程度上,姥姥姥爷不比爷爷奶奶差。

第二,年轻妈妈都有自己的事业,所以产假结束后,很多年轻妈妈就会再回归职场,孩子交给谁来照顾?当然首选双方四位老人。但对于年轻妈妈来说,把孩子交给自己的妈妈似乎会更舒心一些,毕竟跟婆婆不如跟妈妈相处得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另外,岳父母住在女婿家,跟在自家基本没有两样,而公婆住在儿媳家却有些不同,在他们看来,自己有点“在亲戚家做客”的感觉。所以,姥姥养顺理成章。

第三,老人也心疼自己的女儿,再加上已经退休,有大把的清闲时间,可以专心致志地帮女儿照看孩子。另外,老人也有足够的育儿方法,所以在处理各种细节问题上,总比女儿有办法。再有,自己的人生已经走过了大半,经历过了许多事,而且还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在处理起事情来会比年轻人更轻松,更老练。正因为有了这些原因,帮着女儿带孩子也就显得更为自然。

一个孩子,既然被妈妈生了,既然被姥姥养了,那爷爷奶奶也只有欣赏的份了。

隔代教养有利有弊

前面提到了隔代教育的一些优势。但凡事都有两面,有优势就会有劣势,隔代教育也同样存在劣势。

第一,因补偿心理而产生“隔代惯”。“隔代惯”行为缘起于一种补偿心理,也许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给子女更好的生活,现在有了孙辈,就想将之前对子女未表达出来的爱都补偿到他身上。但这种补偿却会将孩子宠坏。

第二,思想观念陈旧。比如,有的老人会给孩子讲鬼怪故事,这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还可能给孩子传递一些诸如“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样的老观念,不仅影响他的身心健康,也使他很难与新时代的思想建立联系;等等。

第三,重养育而不重教育。只管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不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一味地娇惯、溺爱孩子,把孩子培养成“小皇帝”“小公主”;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不舍得让孩子去做事,忽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避难所”;只想让孩子自由玩乐,忽视规矩、礼仪方面的教育;等等。

虽然老人帮忙照看孩子,但做子女的却不可以把关于孩子的一切责任都推给老人去承担,比如,教育的问题。其实,无论是谁在主导带孩子,全家人都应该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达成一致,并且要密切配合。很多时候,在教育这件事上,老人和子女之间存在着观念上的差异。举例来说,有的老人可能比较注重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精神,而子女可能比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这时候,双方要多沟通,统一教育认识,然后择善施教。

带孩子,其实是父母的职责

作为年轻的父母,不要认为自己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是一种轻松,是一种让自己解脱的方式。事实上,育儿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能替代。隔代教育终究离不开一个“隔”字,很多教育内容,由我们来做与由老人来做,其效果会大不相同。毕竟亲子教育中的“亲”,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亲近,父母的亲自教育要更为深刻。所以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并不能等同视之,亲子教育必不可少。

但隔代教育终归是祖辈对第三代的跨界教育,诸如父母亲情一类的情感是隔代老人所无法给予的。而且无论是做榜样还是讲道理,父母起到的作用都要胜过老人。相比而言,父母的教诲对孩子会更有威力。孩子也更喜欢父母都在身边的感觉,这样他的情感发育才会健康,情感世界也才会完整。而孩子与父母形成的强烈的亲子感情纽带,也是维系一个家庭完整和谐的重要所在。

所以,年轻的父母不要小瞧亲子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要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亲子教育,要理智地将隔代教育摆到正确的位置上。

在“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的今天,身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如何做呢?第一,面对孩子,要做负责任的父母,让他感觉到亲子之爱,要教他爱父母,爱姥姥姥爷,也要爱爷爷奶奶;第二,面对双方的老人,要有一颗感恩心,懂得去感恩老人一生的辛劳,养儿育女,有苦劳,更有功劳;第三,面对自己,要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并铭记一点:做父母是我们一生最伟大的事业。

(文/鲁鹏程,本文刊登于《时尚育儿》杂志2014年10月刊)

端正爷爷奶奶的思想让早教更顺的进行


现在,政伟表现出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了,只要他不想做就会表现出反抗。这种反抗在我们看来是一种表示意愿的反抗,可是在爷爷奶奶的眼里却是一种不听话的表现,而他们处理这种反抗的时候,用得最多的就是吓唬,或者是骂,再不行就打。可是这种方式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让政伟叛逆的心理越来越重。就比如说把尿吧。以前因为奶奶记性不好,带政伟的时候总是频繁的把尿,政伟哪里受得了啊,没办法小小的政伟只能反抗。到现在,政伟现在一听说要给他把尿,就会大喊大叫,宁愿尿在裤子里也不愿我们把。

就像今晚一样,当我准备去上夜班的时候,政伟就想要便便了,但是只便了一点就不便了,奶奶总认为,政伟的便还有,所以就把着不放,政伟就用力的反抗,反抗没有用就大叫,而在一边的爷爷就吓唬政伟再叫就打了,爷爷越说要打,政伟更是叫得大声。这就是以前老一套教育,总以为,骂打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可是哪里知道这样的方法只能使越来越反叛。为了让爷爷奶奶能意识他做法的错误性,要该好好谈谈了,可是怎么谈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接受,我仔细地琢磨了很久。

晚上,正好我下班的回来,政伟已经睡了,爷爷奶奶都在客厅里看电视等我,我一看这是很好的机会,马上找了张凳子坐在他们身边。(平时两老都是很慈祥、和蔼的老人,再加上他们对我像待女儿一样,而我也特别敬重两位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所以幸运的是我们一直能像父女,母女一样相处,,再加上两老平时都是很支持我对政伟的早教,这为这次谈话做了很好的铺垫。)

首先我对辛苦了一天的爷爷奶奶特别是奶奶,表示了感谢,同时对他们特别是爷爷能支持我对政伟的早教的行为表示了感动。这是我打心眼里想对他们说的。

其二我特意询问像政伟不听把尿的现象有没有在政伟爸爸一代发生过,他们说有,我又问他们怎么解决,他们说不听就打,骂(我心里暗叫:真糟糕,这么不好的思想竟然深深的植入他们脑海里)我又问他们打骂后没有用呢?他们都不说话了。我又说爸妈,其实我知道你们都是很爱政伟的,我也是,为了他能顺利健康的成长,我们是应该对他严格要求。可是你们在不听话的时候吓唬他,或是打他,骂他,这是没有用的,这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加剧了他性格上的叛逆。爷爷奶奶静静地听我分析着。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在他不听把尿的时候就先不把,但是要告诉他如果有尿尿就要叫爷爷奶奶,同时在玩他的时候注意看他的表情,如果他很安静的一动不动一般就是要尿尿了,这时候抱他起来,能把到的话一定要好好表扬他,我相信这样的一来,政伟就不会怕把尿了,你们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行不行。

爷爷奶奶都表现出思考的样子,我想他们是在想我的话吧。希望通过这次交谈,爷爷奶奶都能端正思想。

对不起,我不能让孩子不挑吃穿


在朋友圈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以貌取人,绝对科学。性格写在唇边,幸福露在眼角。站姿看出才华气度,步态可见自我认知。表情里有近来心境,眉宇间是过往岁月。衣着显审美,发型表个性。职业看手,修养看脚。可“穷”会从全身散发出来,那些骗来的名牌穿戴再多也无法遮盖!

看起来有些绝对化,却也颇有道理。我赞同“衣着显审美”这句,也很支持宝爸宝妈们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自己的孩子穿上得体整洁的衣服,因为从小养成的审美,会影响他的一生。

01、美是永恒的竞争力,我们有责任给孩子一张不被怜悯的脸。

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视频,视频内容是同一个小女孩,穿着不同的衣服走在公共场合,测试人们的反应。

当小女孩穿着看起来整洁干净的衣服时,路人们会停下来跟她聊天,非常礼貌的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小女孩得到了路人的关心与喜爱。

随后,工作人员把小女孩打扮成了一个衣衫褴褛、满脸灰尘的“小邋遢”,这样的她看起来比之前更加可怜。但是,当她孤独的站在路边,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停下来看她一眼。

后来实验场所从室外转移到了餐厅,小女孩穿着花衣服独自走进一家餐厅,所有人看她的眼神里都充满了慈爱与温柔。

人们给她拥抱,跟她聊天,还会折纸飞机逗她开心。

然而当小女孩再换上那身破烂装扮出现在餐厅里时,全世界仿佛变了一个样似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人们把包拿的远远地,生怕被她给弄脏了。

人们的态度全都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弯,没有了和颜悦色的笑容,有的只是满脸的嫌弃与厌恶,大家把她推来推去,谁都不愿意搭理这个脏兮兮的流浪小女孩。甚至有人让服务人员将她赶出餐厅。

最后,小女孩因为太过委屈,伤心的跑出了餐厅,拍摄也被迫终止。小女孩哭着说:我觉得很难过,大家都叫我快走开。因为我的脸上有脏脏的烟灰和我穿着肮脏的衣服。

这段视频,意是在告诉我们“人不可貌相”,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人的衣着外貌,动作神态,都在综合而复杂的共同营造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以貌取人”,是不分年龄和地域的。

穿着破烂的孩子,看上去只有可怜和无助,哪怕只是短暂的表演,也难从小女孩的脸上看到属于孩子的无忧无虑的神采。

而穿着得体大方的孩子,却能通过他们的精神面貌传递出一个信息:我是有人关心有人爱的孩子,我的父母对我很负责任,同时也很用心的教我为人处世和社交礼仪,我有良好的教养,跟我沟通你可以很安心。

我们无法左右孩子的容貌,我们却能通过给孩子合适的打扮,给孩子一张不被怜悯的脸。

所谓合适的打扮,并不是要父母们给孩子穿上满身的名牌,戴上多么贵重的饰品,而是在保证孩子穿的干净得体的条件下,尽量让孩子的衣着更加有色彩感和审美情趣。

这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加自信,而且当让孩子以一种整洁得体的形象出现,就是给了他一张赢得他人亲近和认可机会的名片。

02、你今天给孩子的审美教养,会融入进他明天的气质。

著名书画家徐悲鸿先生在孩子只有四岁时,开始教他们练字。

据他的三儿子,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的徐庆平回忆说,徐悲鸿会给他和他妹妹每人一本《张猛龙集联》,当时每天要写两页大字本,是对着字帖临摹。

他说,父亲之所以选择张猛龙碑帖给我和妹妹做教材,是期望我们能从中体悟到做人的品质,那种大度、开阔、坚实、雄强,父亲希望我们从小就学会欣赏壮美的东西。而这些,我在自己已过而立之年后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为此我终生感激父亲。

可以说,徐悲鸿先生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审美启蒙。孩子的审美敏感期常发生于2.5~5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本能地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悟,并且,他们也会执著地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来打造自己。而他们的审美标准,就是来自于成人世界。

所以我们常可以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会特别热衷于学妈妈化妆。她们会用口红涂嘴唇,用腮红涂满脸,会热衷于戴各种各样的小首饰。而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则可能比较容易抢其他孩子的东西。这并不是因为他不乖,而是他有了审美观,开始觉得他人的物品比自己的好看比自己的美。

如果宝爸宝妈们抓住这个时期,多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象,比如带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诗词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服饰之美甚至饮食之美,孩子就特别容易受到影响,养成良好的审美品位。

相反,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那么他以后想要补上这一课,学费就相当高昂了。

03、审美是条起跑线,越早重视越易赢。

徐庆平先生还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了这样一件让他“受到极大震动”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徐先生去欧洲求学,在到巴黎工作的第一个星期天便迫不及待地去探访了卢浮宫这座艺术殿堂。

当时,有一群七八岁的法国孩子和徐庆平先生一起进去,孩子们由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领着去参观一间建筑模型展厅。进去的时候,他听到老师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要仔细看,然后,要给我讲讲,希腊罗马式建筑的美和哥特式建筑的美有什么不同?”

这次的经历让徐先生深切的感到,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懂得审美的民族。

他发现在欧洲国家,孩子们从小就有去观赏艺术活动的习惯,每到周末和假日,他们总是去看展览、听音乐会、欣赏演出。他们到任何一个新的地方去度假、休息,工作之余总是首选参观博物馆,而且是美术博物馆。

杨澜也曾讲过自己25岁时候在英国的一段经历:

她面试失败以后,披头散发穿着睡衣裹着外套就去了咖啡厅,咖啡厅里人很多,她被安排坐在一位像伊丽莎白女王一样尊贵和精致的英国老太太面前,老太太没有看她一眼,写了一张便签给她:洗手间在你左后方拐弯。

当杨澜再回到座位的时候,那个老太太已经离开了。那张留在铺了细柔的格子的餐桌上的便笺多了另一句漂亮的手写英文:“作为女人,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

她想起自己面试被拒的理由是穿着随意,愤慨于对方的以貌取人,此刻却发现原来自己的邋遢,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看起来这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但实际上却是一回事:我们常常会告诉孩子,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最好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要穿的跟别人不同。

而欧洲国家会告诉孩子们:生活中所有的美都是重要的,你周围的建筑风景,你的谈吐气质,你的衣着服饰,你本人,都是重要的,你都要去了解,都要去追求,都要去思考。

所以当有人说给孩子买那么多衣服,看那么多绘本、展览,到最后衣服还是会穿旧变小,绘本展览的内容他也不一定都记住,何必要浪费这笔钱的时候,我总是相信,那些故事那些风景那些感觉,都融入进了他的气质里。对于孩子来说,他是会长大,但是那些童年的美好不会腐坏,只会帮他照亮未来。

与爷爷奶奶起冲突?巧解隔代育儿6个小问题


两代人生活在一起,毕竟生活观念、养育观念都有差距。不过,这些问题并不致命,而且,还有很多办法可以巧治呢!

问题一:冲奶粉的水总是太热

老人的理由:温水冲不开奶粉,而且孩子胃弱,应该喝热奶。

处方一:自己在家自己冲,不用老人动手。孩子喝惯了温奶,以后再喝热奶会不适应,老人也只能用温水冲给孩子喝了。

处方二:告诉老人冲奶粉的“绝招”:先放一半温水,放入奶粉,盖好奶瓶使劲摇匀。再倒入另一半水,就不怕奶粉化不开了。

偏方:一边向老人抱怨这奶粉太贵,一桶要好几百块钱;一边再解释是因为现在的配方奶粉里添加了很多营养成分,能使宝宝聪明。而这些营养成分最怕热水,水一热就全被破坏了,好几百块钱也就全浪费了。老人一般都心疼钱,又都希望孩子聪明,估计以后就不敢再用热水冲了。

问题二:辅食总是做得太咸

老人的理由:孩子要开味觉,而且吃咸的也有劲。

处方一:老人吃盐多了对心脏、肾脏都不好。先把这个观念普及给老人,不要直接就说给孩子做辅食的事,只说希望他们少吃咸的。等他们接受了这个观点,再跟进一步:孩子这么小就吃这么咸,估计没长大就得高血压、心脏病、肾病……

处方二:带宝宝去体检的时候带上老人,主动问医生关于辅食如何做、要不要咸一点等问题。医生说的“宝宝不能吃咸”的话就会成为“圣旨”,比你劝老人一百遍都有用。

偏方:宝宝娇嫩的皮肤难免会起一些疹子、痘痘。如果你带宝宝去看病,即使不是因为吃得咸的原因,回来也要“传达”医生的话:“要是再吃咸的,脸上的痘痘会越来越多,还治不好,会变得很难看。”谁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白白净净的呢?

问题三:不太讲卫生,孩子、大人衣服一起洗

老人的理由:过水为净。

处方一:虽说老人帮着看孩子,但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而且,这样还能落个“勤快”的好名声。

处方二:买个儿童专用洗衣机,只需把宝宝衣服上有污渍的地方揉搓一下,然后统统放入小洗衣机里,再用婴儿专用肥皂粉漂洗几遍就可以了。

偏方:跟老公演个对手戏,或者找一次老公没把宝宝衣服漂洗干净的时候,跟老公把后果描述一遍,从孩子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讲到细菌感染……当然,老人应该能听见你们的“辩论”。

问题四:给宝宝买品牌洗发水、擦脸油就是乱花钱

老人的理由:便宜的一样用。

处方一:告诉老人:“便宜的我也买过。可是给宝宝用过后他老是抓头、抓身上,都快要抓烂了。再说,一年顶多也就用一两瓶,如果把身上抓出毛病去看病就更贵了。”

处方二:可以找那些又便宜又好用的,比如郁美净就非常不错,很多妈妈推荐。

偏方:不让老人知道价钱,或者告诉他是单位发的、朋友送的。

问题五:总是给孩子多穿衣服

老人的理由:穿得少容易冻着。

处方一:全家一起出去玩或者运动的时候,找一个老人觉得热要脱衣服的机会:“我怎么没觉得热呢?哦,是因为您活动了。估计宝宝好动,所以肯定总觉得比咱们热。”老人有切身感受的时候说服工作更容易。

处方二:根据天气情况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给宝宝穿的衣服。

偏方:告诉老人孩子穿得多就不爱说话,不爱运动就会发育缓慢,行动迟缓,就会比别的孩子笨。以后上幼儿园受委屈,再大点儿体育不达标就上不了重点学校……

问题六:把好的玩具藏起来,只给他玩些破玩具

老人的理由:那些好的玩具等他不糟蹋了再玩。

处方一:现在孩子的玩具非常多,选择那些摔不坏、撕不烂,对宝宝又没有安全隐患的玩具,老人就大可不必担心宝宝糟蹋玩具了。还有,要及时把那些坏掉的玩具修好或扔掉,这样可以避免老人给孩子玩,也避免了安全隐患。

处方二:告诉老人,给宝宝买的玩具都是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专门针对开发这个年龄段智力的玩具。如果现在不玩,会比别的小朋友智力开发上落后。老人一定不想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宝宝智力差。

偏方:经常强调:现在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了,我们只能生一个!玩具已经买了,如果现在不给宝宝玩,他大了又不会再玩,那不是更浪费?!

在育儿问题上,和老人没必要板着脸讲大道理,也没有必要争执。一个玩笑,一个合适的说话机会,一个善意的谎言都可以轻松解决很多矛盾。育儿生活也正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矛盾组成的,只要你心态轻松,尽力而为,这些小问题不会影响你们三代人和谐、美满、幸福的生活。

带孩子逛街有学问


每逢双休日、节假日,父母们总喜欢带着孩子外出买买东西或逛逛公园,一来可以解决家里的琐屑事情,二来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知识。但是父母们可知道带孩子外出也有不少的学问吗?如果运用得当,在大人收获东西孩子收获知识的同时,一家人还能收获一份难得的好心情和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呢!

自从同事胖楠的宝贝儿子习惯了每天三四次的户外生活之后,胖楠对儿子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什么时候能带着小家伙逛逛街,我也顺便买买衣服呢?想法刚一出炉,即招来家人一番热议,虽然大家都肯定带孩子逛街有好处,但在具体细节上却有了分歧:奶奶说马路上空气质量不好、爷爷说会累着孩子要循序渐进……那带孩子逛街究竟有什么讲究呢,看看记者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几大要点吧!

一、选择合适的商场

商场是每位父母,特别是妈妈们都爱去的地方。父母若带孩子进商店,也应该有所选择。比如:多进一些书店、文具店。当孩子看到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乃至爷爷、奶奶们在那里认真精选着自己心爱的书藉时,孩子会无形之中感受到知识给人们带来的无穷力量,同时也会培养幼儿从小爱学习、爱文化的美德。

二、介绍知识不能忘

父母在带孩子外出游玩时,可一边游玩,一边给孩子讲述景点的历史和典故,比如舜耕历山、李清照故居的介绍等,这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知识,也增进了孩子从小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注意培养观察力

父母在上街前一定要讲清楚今天带他去什么地方,要求他把见到的某些事物记下来。如:你在道路两旁见到了哪些建筑物,汽车如何在道路上行驶,在公园里看见了什么景区,最让你开心的是什么地方等等。因为这样既可提示孩子外出游玩时要留心观察,提高社会观察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只是家长要记住回来后及时询问孩子,否则效果不佳哦!

四、教给孩子理财常识

一般的幼儿可能并没有自己的零花钱可以支配,但这并不表明孩子不需要知道理财知识。所以当父母带孩子进入商场时,也应教给孩子合理地花钱。告诉孩子什么东西该买,什么东西不该买,为什么买这样的物品,不买那样的物品。总之,在花钱这方面,父母要不断地给孩子讲明道理,这样既培养孩子节约用钱的美德,同时又教会孩子合理地用钱。

五、培养社会公德

首先父母在带孩子外出游玩时,一定要以身作则。如:坐车排队、与人打交道要用礼貌用语、扶老携幼、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等;其次,让孩子懂得哪些是良好的社会公德,哪些是不好的品质。比如有小朋友乱扔果皮,就要及时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所以父母首先要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暑假不能让孩子做这几件事


暑假不能让孩子做这几件事

暑假即将来了,孩子们高兴了,家长却担忧了。这是因为孩子们暑期容易养成许多坏习惯。下面我们来看看孩子暑假坏习惯的6大排行榜吧!

--坏习惯第1名--

整天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天天睡懒觉,睡到中午才起来,那就成问题了。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学习……什么都跟着乱。

更糟糕的是,等到假期结束,还要恢复到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由于原来的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又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多折腾啊。之所以把睡懒觉列在假期坏习惯的第一位,主要是在于它昭示着假期坏习惯的最大根源:失范,就是没了规矩。

专家支招:

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假期的规矩”。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坏习惯第2名--

“狂”吃零食

对小孩子来说,吃和睡就是最大的问题。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放假期间,父母对此也比较放松。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有的父母在这时候会生气,饭桌就变成了“战场”。

专家支招:

跟睡懒觉的问题一样,当然可以让孩子吃一点零食,这也是生活乐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议好一个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点什么东西、吃多少,别人给零食时怎么处理,等等。

--坏习惯第3名--

“宅”在家

看太多电视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活动不足,老是窝在家里,还常常伴随着吃零食的坏习惯。容易发胖不说,精神状态也不会好,常常是一副懒懒的、百无聊赖的样子。

专家支招:

周末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父母要上班的时候,也要请看护人多带孩子出门去玩,还可以鼓励他跟小区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间的追逐打闹,自有他们的乐趣,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

--坏习惯第4名--

“沉迷”看电视

看电视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小孩子是不会太过分迷恋电视节目的。说现在的孩子贪恋电视,更多是因为没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罢了。此外如果孩子已经懂得上网,做父母的可能还会担心他“沉迷于网络”甚至“染上网瘾”。

专家支招:

看电视太多会影响视力、智力、运动量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讲讲,相比简单粗暴地“我不许你看电视”而言,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当然这些话可能孩子听得都腻了,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和他“谈判”,得出一个大家相对来说能够比较认可的方案,因为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他就会有意愿去遵守。

给孩子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的自由,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屁股后面:“不要看太多电视!”“你怎么又在上网?”简单说吧,换了是你整天被人管着,你烦不烦,又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呢?

--坏习惯第5名--

“两面派”反斗星

说到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带孩子的情况,可能会过分溺爱,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一些坏毛病,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和这些看护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看法、做法不一致,小孩子可是很会察言观色的,容易变成小小“两面派”。事实上这种不一致会给孩子造成混乱的感觉,对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长很不利。

专家支招:

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做父母的首先要拿稳主意,然后尽量和其他看护人沟通,保持一致性。每天晚上不妨趁着一起吃饭或饭后活动的时间,开一个小小的家庭会议,把孩子在这一天里的表现说一说,大家评议评议,不带批评色彩,更不是开“批斗大会”,只是把事情都拿出来让大家知道,让一切都变得公开、透明。当然,着重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是很重要的。

--坏习惯第6名--

不学习不做作业

有不少父母认为放假了就让孩子“放松放松”,不用参加兴趣班,这是很好的见解!不过,需要每天都有一定时间用来学习,不能随意间断的,即便在假期里也需要坚持。

专家支招:

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议好大家都能认可的日程表,可以规定每天几点到几点是学习的时间,或者规定每天要有多长时间是必须用于学习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学习任务,但具体安排在什么时候可以相对灵活一些。

-坏习惯第7名--

耍臭脾气

作息紊乱和“宅”在家中的副作用,就是能晒到太阳的时间少了。外面天气太热,孩子足不出户,光照不足不仅不利于钙质吸收,还会引起抑郁症状。而孩子通常觉得“我辛苦了一个学期,假期就应该放松”,不仅在家为所欲为,连脾气都见长了。

专家支招:

为什么孩子学校就会遵守规矩,在家就肆无忌惮。其实是因为,家更让他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不见得是坏事。但也需要给他建立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样他才能更自如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果太过放任,反而会使他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父母自己带孩子有哪些优势?


据调查,目前我国平均约30%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着的。孩子年龄愈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而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抚养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但在心理专家和育儿专家看来:父母对于孩子身心成长的意义比人们想象的重要得多。如果能更多地参与孩子的培育,对孩子也是一种更持久的幸福。

儿童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自己带孩子在孩子个性心理发展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母亲与孩子近10个月的共同生活造就了彼此心理上的无比亲密,“母子连心”,这是父亲和任何看护人都无法取代的。只有母亲能本能地觉察孩子的需要和面临的危险;只有母亲才能本能地给孩子安全感和满足,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尤其需要母亲不间断地关怀。而一岁半之后,父亲的作用又在于引导孩子独立探索外部世界,形成独立安全感。所以,不管你现在采用的是何种抚养方式,都应该更多地参与孩子的身心成长和教育。

生理发育——用新观念改造旧方法

由于祖父母某些育儿观念相对陈旧,科学性比较欠缺,单凭个别的,表面的经验出发,抚育上对孩子过于纵容,导致孩子养成许多不良的健康习惯,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发育,而妈妈们则在抚育孩子上有较为科学的看法。

看下面的观念对比:

奶奶:多抱抱孩子,他更容易入睡,也很乖。导致结果:孩子只有在抱着时才容易睡着。

奶奶:孩子睡前闹,给他块糖就好了。导致结果:孩子总要含着糖才能睡着,容易患龋齿。

矫正版:孩子入睡前要把他平放在床上,抚养者可在身边陪伴。注意睡眠环境的安静、舒适,让孩子自然入睡。

解决方案:父母尽可能参与育儿,以科学的育儿观念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工作实在很忙,可以让祖父母多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并参加育儿培训。

个性培养——教他做一个“小大人”

祖父母对孩子偏向于依顺和纵容,不太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看下面的对话情境,你就能从中看到日常生活中隔代抚养和父母自己带孩子对孩子性格培养的明显不同。

隔代抚养情境1:

孩子(五岁):我要喝水!奶奶:好宝贝,杯子放得那么高,你自己拿不到,来,奶奶帮你倒上水,现在还太烫,我来吹一下再喝。你的手别碰杯子,奶奶喂你。结果:孩子依赖性强,处处都不想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关心别人。

矫正版:妈妈(或爸爸):杯子放在柜子里,自己去取吧!嗯,开水要倒在凉杯里过一阵子再喝,真聪明,来,妈妈也口渴了,再给妈妈倒一杯水来。结果:孩子在妈妈的训练下,自己不但学会取杯子喝水,还能为妈妈倒水喝。这样就培养了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小事上自己做决定,还能为他人着想,避免自我中心。

解决方案:

父母适当地参与到对孩子的带养中,设置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情境可以设置为多个,如家庭情境、社会情境、人际互动情境等。在情境中充分接纳孩子,赞扬孩子,从侧面给他适当建议,帮助他纠正行为中的错误,不断提高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隔代抚养情境2:

孩子:姥姥,电视上一闪一闪的是什么?好奇怪呀!姥姥:别吵,姥姥要睡觉,你安静一些,自己看吧。后果:对孩子智力刺激不足。孩子变得懒散,缺乏活力,缺乏交际。

矫正版:妈妈:那是宇宙飞船在太空飞行,是人类很神奇的创举。(妈妈继续给孩子讲关于太空探秘的知识,孩子被迷住了。)结果: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激发了他的活力和好奇心,交谈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培养。

解决方案:

父母注意不断给予孩子语言上、智力上的各种刺激,耐心地引导他们去探索外部世界,培养他们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言语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新鲜刺激下的活力

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而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依赖于不断地与外界接触,激发其兴趣,老人在给予孩子新鲜刺激,培养孩子认识事物、探究事物上的能力有限,还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应有的活力,不利于培养孩子开阔的胸怀和活泼、宽容的性格。这样长大的孩子,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易产生交际恐惧症。

孩子是这个世界的小天使,每一对父母都有抚育他们的责任,除了在生活上的照顾外,有时候,心理上的育儿更加重要,这也关系到孩子日后基本心理素质的养成。父母适当参与带养孩子,是十分必要的。爸爸妈妈们,工作诚可贵,育儿价更高,尽可能抽出时间到孩子身边,陪伴孩子成长吧,这是我们能给他们的一生中最好的礼物。

安全感——连接亲子的心理脐带

孩子成长的早期环境直接影响到他成年后的感情关系和婚姻关系,决定了他与别人相处的安全感。如果他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那么在他日后与他人建立亲密和信赖关系方面就会出现障碍,比如与人的疏离感,亲密焦虑,缺乏信任等等。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第一本能反应就是寻找母亲的乳头,这是他与这个世界的第一个紧密的、安全的联系。一岁半之前,孩子需要最大程度地和母亲相处,以建立母婴依恋安全感,如果这个时候,母亲不能照顾孩子,那么这种安全感将很难建立,孩子心里会充满对失去爱的恐惧,导致他产生这样的想法——连我的母亲都拒绝我、回避我,那么这整个世界都是不安全的。

喜欢《不能让有以下行为的爷爷奶奶带孩子》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带孩子去幼儿园工作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如何关心爷爷奶奶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如何关心爷爷奶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每天幼儿来园,有的幼儿的书包是爷爷、奶奶拎着,有的幼儿是自己跑在前面,爷爷奶奶在后面边追边喊。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设计了“如何关心爷爷...
    2021-09-08 阅读全文
  • 我爱爷爷奶奶 我爱爷爷奶奶 活动名称:我爱爷爷奶奶 活动形式:分组教学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互相的交流中,了解老人们年纪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着种种不便。 2.激发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前期经验的准备: ...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关心小区里的爷爷奶奶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关心小区里的爷爷奶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关心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一)教学目的:1学习民间游戏2体会同社区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快乐教学准备:联系社区爷爷奶奶教学过程:1邀请社区...
    2021-09-08 阅读全文
  • 我和爷爷奶奶同过节 一、活动内容: 我和爷爷奶奶同过节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关心老人的情感。 2、体验与老人同过节的快乐。 1、增进艺术表现能力,学习运用学过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画面,画出爷爷奶奶的形象。 三、活动...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听《爷爷奶奶,你们听我说》有感 祖辈对于孩子的照顾总是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凭借着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他们总是能给孩子自认为最为妥帖的安排和照顾,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玩儿什么不该玩儿,他们心中自然有数。可是,即便是小...
    2020-09-03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如何关心爷爷奶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每天幼儿来园,有的幼儿的书包是爷爷、奶奶拎着,有的幼儿是自己跑在前面,爷爷奶奶在后面边追边喊。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设计了“如何关心爷爷...

2021-09-08 阅读全文

我爱爷爷奶奶 活动名称:我爱爷爷奶奶 活动形式:分组教学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互相的交流中,了解老人们年纪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着种种不便。 2.激发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前期经验的准备: ...

2019-12-1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关心小区里的爷爷奶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关心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一)教学目的:1学习民间游戏2体会同社区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快乐教学准备:联系社区爷爷奶奶教学过程:1邀请社区...

2021-09-08 阅读全文

一、活动内容: 我和爷爷奶奶同过节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关心老人的情感。 2、体验与老人同过节的快乐。 1、增进艺术表现能力,学习运用学过的技能,合理地安排画面,画出爷爷奶奶的形象。 三、活动...

2019-12-12 阅读全文

祖辈对于孩子的照顾总是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凭借着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他们总是能给孩子自认为最为妥帖的安排和照顾,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玩儿什么不该玩儿,他们心中自然有数。可是,即便是小...

2020-09-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