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层层递进,提高活动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0-07-29

幼儿园递进式活动方案。

毋庸置疑,作为一位刚入职不就的教师来说,我们更应该注意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帮老师总结教育经验与不足。平常你收集了优秀的教育笔记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层层递进,提高活动有效性》,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在今天的户外活动中,我们继续和孩子们一同开展单脚跳跃的游戏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引导孩子在跑道线两侧单脚跳跃。这次的技能对张嘉凝来说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游戏开始,张嘉凝两脚交替地往前跳跃,时不时地看看旁边的小朋友,规定的终点线还没到就转身回来了,边上的小朋友都在喊:张嘉凝你还没到呢怎么就回来啦。张嘉凝停了一下,笑了笑,又继续往回跳。

在第二次的游戏中,我带领张嘉凝一起跳。我在她前方示范,引导她跟着一起跳,一直跳完整个路程。

这次的沿线两侧单脚跳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多数的孩子完成情况较好,对于张嘉凝来说,这个确实有些难度。首先孩子需要掌握跳跃的方向

,间隔跳,其次需要掌握好身体的平衡。在方向的掌控上,在我的带领下张嘉凝还是能够完成的,但是单脚跳跃还是有些困难,最后我引导她双脚并拢跳,先掌握独立沿线两侧跳的技能,单脚跳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练习,因为身体的协调性需要长时间的系统练习才有可能获得一定的进步。

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也采取了一定的策略,如:肯定孩子的进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加强个别指导,带领孩子一步一步收获成功。在此基础上,我还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告诉家长孩子的点滴进步,继续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相信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孩子会有显著的发展。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谈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

尽管我们知道,幼儿的一日生活皆是课程,语言主要不是通过集中教学活动而获得的,但集中的语言教学活动还是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无法摒弃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尽管我们关注着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但总会发现一些“悄然静坐”的孩子被“忽略”;虽然他们不是大多数,但语言教学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教学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更多的孩子参与?需教师精心的营造、深情的唤醒与热情的激励。

一、为什么会有孩子悄然静坐

在园内一段时间的听课研讨活动中,我开始注意到了兼课班级自始至终静坐的那几个孩子,幼儿6号、13号、17号:文静、内向、沉默,始终一言未发;20号:神情漠然、懒散,索然无味地呆坐;3号、7号:胆小、怯懦、怕羞,不敢主动举手;这六个孩子没有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也没有给老师增添任何麻烦,但是可以断定: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他们自身语言、思维能力以及性格的健康发展。

除了个别孩子天生“低调”,不爱表现;多数幼儿退缩行为是因为个性以及心理层面的原因造成的。父母的过分溺爱、迁就和照顾,给孩子过多的生活限制,使孩子性格内向、意志脆弱。他们一见到生人就手足无措,显得胆小、被动,更不敢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我。一旦犯了错误或遇到挫折,就会情绪低落。这些孩子在班级集体活动中,常常表现得怯懦而犹豫、自信心不强。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倾向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心理素质将在人的一生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胆小怯懦缺乏自信的孩子是需要关注、干预的。只有及早发现,及早纠正,才有利于幼儿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从这个角度看,在语言教学中,让那些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孩子回到语言教学的“活动”中来,不仅能让每个孩子的语言都得到发展,而且涉及到儿童个性健康发展的问题。

二、精心营造宽松的集体氛围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或是一个不良心理品质的纠正,在集体活动中完成的效果会大大优于喋喋不休的个别说教。幼儿在集体中,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而当他们完成某一项任务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时,往往会大大增强其自信心,当再度面临问题时,就能充满自信地克服困难了。因此,要解决幼儿“敢于说话”的问题,首先必须创设有利于教学活动的班级集体,使幼儿在这个集体的学习活动中,感到舒心、欢愉、无拘束。

一般来说,老师们总感觉到,集体教学与个别教育,面向全体与因人施教是矛盾的。提到个别教育问题,往往会丢掉集体教学,浪费课堂教学宝贵的时间去与几个“不敢说话”、“不善交流”的孩子“纠缠”。其实,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在沉闷、压抑气氛中是不可能出现孩子们的积极与活跃的,特别是性格内向,心理发展有障碍的孩子。相反,在非常活跃的群体中,在一种非常宽松的气氛下组织的学习活动,即使是那些处于封闭状态的孩子,也会释放出热情来,也会产生某种交流的愿望,甚至出现“奇迹”。

幼教随笔:关注每个幼儿,促进活动的有效性


抓住一切机会关注每个幼儿

在组织幼儿的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总有这样的不同:有的活动积极性高,勇于举手发言,思维活跃;有的安安静静地端坐着一言不发……有的大胆,说话声音响亮;有的胆怯,声音让人难以听见……有的各方面表现突出,突然有一天变得不如从前……有的活动幼儿都积极参与,有的活动幼儿并不感兴趣……

诸如此类,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不论是活动的顺利实施和完成,还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关注每个幼儿,促进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在结合理论知识和自己不断的工作实践活动中,深刻地意识到关注每个幼儿,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及开展的有效性。

给每个幼儿提供安全、卫生、可操作的材料。加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让幼儿自己获得操作的感受和体验,正符合了幼儿爱动的特点和心理特点。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纸片和枝条等,在幼儿的眼里都是宝贝。我就把小小的纸片留起来,把公园里的枝条捡回来……让幼儿做《温馨小花》和《贺年卡》等。幼儿在活动中个个积极性高,都专注于手工操作,大胆想象和创造。在《纸筒娃娃》的制作中,杨杨小朋友用纸片贴出了娃娃的眼睛、鼻子、耳朵、眉毛、睫毛、嘴等,充分表现了自己的认识和大胆表现。

给每个幼儿微笑和快乐,和幼儿一起嬉戏。微笑是人类交流的语言。给幼儿一个微笑,就是给幼儿快乐,幼儿感到亲切,得到放松。他们乐意与老师一起活动,和幼儿一起嬉戏玩耍,一起游戏,幼儿就感到快乐。幼儿的情绪高,心情好,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我发现,幼儿自己活动追求的源泉就是获得快乐。只要让他们感到快乐的事,他们就乐于去做。他们经常说:“老师,咱们做游戏吧。”因为游戏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的体验,游戏中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同时游戏中他们的语言、动作、情感的到了升华。

给每个幼儿表现的机会,给予肯定的表扬。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肯定是不断得到老师的关注,而那些积极性不高的幼儿就是老师忽视了对他的关注。当老师给他更多的关注时,他会给你一个惊喜:变化大,进步快。我们班的双胞胎兄弟:欢欢和乐乐,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欢欢爱说、爱笑、爱表现,因此,得到老师给予的机会也多,形成良性循环。乐乐说话声音小,显出十分胆怯的样子,得到表现的机会相对少些。我想,同样的孩子,我们不应让孩子有这样的不同,我改变做法,不能忽视对乐乐的关注,要让他向良好的方向转变。

每天早上兄弟俩一起来园对老师的一声:“老师好。”自己要给予对他们每个回一声:“欢欢好。”“乐乐好。”当乐乐说话声音小时,我鼓励他以后声音大一点,当他的声音有变化时,我就会表扬他有进步了,声音变得大了。在不断的鼓励表扬声中,乐乐果然变得声音洪亮,声音不再是那样沙哑,能大胆表现自己了。接着,不爱说笑的胡翔宇变了,最后一个新来的赵晏变了。幼儿会在一次次的表现机会和肯定的表扬鼓励声中健康快乐成长。

老师利用自己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肢体动作,充分调动每个幼儿的视觉和听觉,感染吸引幼儿,利用自己的眼神去关注他们。语言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把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有趣,借助我们的肢体动作使语言更加吸引幼儿。当我门的语言不允许停止或在不能影响其他幼儿的时候,自己一个眼神就可以把个别的幼儿引到活动中来。因此,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是长期的任务。

抓住一切机会关注每个幼儿。在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关注幼儿的时刻。会自己吃饭了,吃得好了,睡觉好了等,只要发现幼儿的点点进步,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自己的视线一刻也不离开幼儿的活动。勤于观察,勤于思考,了解幼儿,真正成为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成为每个幼儿喜欢的老师,让幼儿喜欢自己组织开展的活动,增加活动的有效性。

根据班内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组织活动,是关注每个幼儿的体现。选择幼儿生活中的、身边的有意义的活动,大胆选择和创新,让每个幼儿在现有的水平上不断进步。

以上的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并存于活动之中。才能真正做到关注每个幼儿,促进活动的开展及其有效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论幼儿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

摘要:阅读能让幼儿终身受益。幼儿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以及阅读能力的发展。针对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我们注重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从教学准备、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幼儿喜欢上阅读,在兴趣中获得一定的阅读能力,实现了幼儿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 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一、幼儿阅读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作为语言领域中重要的一块内容,阅读活动对于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当下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却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等认知方面的目标达成,忽视幼儿情感、能力等全面发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幼儿的主体参与;过于强调教师单向控制,忽视师幼间的积极互动等问题,直接导致了阅读活动的低效甚至无效。外在的表现就是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不增反减以及阅读能力的严重缺失。这和新《纲要》中关于语言领域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提出“教学有效性”这个命题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从而通过主动变革教学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实现幼儿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对教师而言,要想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前提就是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确立正确的幼儿观、教材观和阅读教学观。

1.“以人为本”的幼儿观

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有一百个幼儿就有100种语言,每一个独特的表达都弥足珍贵。

2.“为我所用”的教材观

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是为“我”所用的,并不是我们的标准。在对教材的解读上要有自己的声音,更要有幼儿的声音。另外,还要注重教材的广泛收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可以选用多种教材。

3.“以情动理”阅读教学观

幼儿“是用身体和精神去感性地触摸世界,而非用知识和观念去理性地肢解世界”,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是感性的,适合以感性的方式来培养幼儿,避免过早地伤根(即压抑个性),应以保真为主(即尊重幼儿的个性)”。(北大访问学者沈奇教授语)它是以感悟生命、张扬个性为宗旨,以阅读为契合点,调动幼儿的原动力,通过教师的“情”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幼儿的自身潜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对人的关怀。

(二)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有效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有效的教学策略具体为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

1.选材兼顾愉悦性和适宜性,让教学内容更有效

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我们以愉悦性和适宜性为原则收集优秀的读本,分析并确定每学期12个功能读本作为各年龄段教学内容。在了解幼儿直接经验的背景以及原有认知结构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教学的设计和资源的提供,让幼儿学得开心,学得不露痕迹。例如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我们就选用了《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这一阅读材料,通过查理与萝拉兄妹一场充满想象力和游戏色彩的对话,说胡萝卜是从木星上来的橘树枝,豌豆是来自绿王国的绿雨滴,土豆泥是来自富士山顶的白云,而番茄则是喷水月亮,这种蕴含一定教学价值又童趣盎然的内容为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

2.目标定位切实可行,让教学目标更贴切有效

阅读教学目标的确立除了要与幼儿的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一致,还需要教师在理解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年龄段的教学要求和幼儿的能力水平。如小班阅读《为什么我不能》的目标一是基于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表达不顺畅等现有的语言发展水平而制定的,利用符号的提示实现句型的转换。这也是阅读中重要的能力之一。目标二是情感的激发,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3.教具准备充分到位,让教学基础更踏实有效

阅读教学中的准备以现有的阅读材料即读本为主,但由于幼儿的感知觉正处于逐渐完善期,认识活动非常具体,因此有效教学活动更需要形象的教学具。在笔者班上,阅读教学是作为常规教学来进行的,再加上很多阅读材料是通过书店、网站选购的,为此,笔者充分运用幼儿园配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阅读资源共享。例如在《兔子先生去散步》教学前,笔者制作准备了声文并茂的幻灯片,还根据材料中认知各种标志的需要,对读本中出现的标志图进行局部的拍摄,让幼儿的观察更清楚、更细致,并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进行拍摄和添加,活动丰富、紧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初期阅读时,幼儿对读本的翻阅习惯需要借助实物来完成。小班幼儿通常合作意识不强,又好模仿,所以,要为每位幼儿提供相同的读本作为教具,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玩布活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


3-4岁幼儿的身体动作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动作开始协调,但还不够善于借助活动材料和器材进行身体运动,因此教师应将身体的基本动作渗透在游戏中,让幼儿在又去的游戏中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获得并积累运动活动材料进行身体运动的经验,不断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等。

本次《玩布》活动通过设计富有情节的游戏,引发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在游戏情景中积极愉快的活动,激发小年龄幼儿的运动兴趣。

布柔软,轻巧,安全,颜色鲜艳,而且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他们的衣服,裤子,手帕,玩具等大都是用布做的,对小年龄孩子来说有非常温馨的感觉,深受小年龄幼儿的喜欢,非常适合小年龄幼儿用来进行身体活动。

活动刚开始,孩子们对布的兴趣非常大,但是当让孩子们想想“布有什么好玩?”的时候,孩子们有些不知所措,面面相觑。

明显这样的提问高于了小班孩子初期的游戏水平,于是我很快尝试换了一种问法“布头变变变,能变成什么呢?”这个时候孩子们好像摸到了点门道。有的把布顶在了头上“变成帽子了”有的拿在手里甩了起来“变成了电风扇了”。

有时候,老师的提问也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探索能力,表面上看,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乐激发幼儿动脑思考布的玩法,但因为这一创造性的玩,对小班小年龄幼儿来说难度偏高,所以孩子们很可能一下子就“漏接”了老师的这个球。导致活动“卡死”在这个环节上。

为了验证孩子们是否真的在探索操作上有了自己的理解,我特地在第二次探索玩的时候给孩子们一个小暗示“刚才是一块布头变变变,这一次如果你还需要的话,可以选两块,到篮子里取。”这样一来,因为数量的增加,老师预设孩子应该能玩出更多花样来。

果然刚才变成电风扇的孩子,拿起两块毛巾分别用两只手甩了起来“超级大风扇来啦!”为了追求吹出大风,孩子们使出了浑身的力气,把手臂轮圆,甩开。

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候,不仅需要关注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要对幼儿情感,认知水平,社会性等多方面适当渗透。教师通过适宜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帮助解决运动中的问题,同时候通过对材料数量的调整,引导幼儿“举一反三”达到体育活动的目的。

教育随笔:提高小班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方法


要想让幼儿主动去和同伴老师交往,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人际交往环境,要让幼儿愿意主动去交往。例如作为老师,每天早上在门口和进入教室的幼儿以及幼儿家长说早上好,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也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久而久之,许多幼儿在早上来园时也会跟老师说早上好。还有的孩子还会主动和同时来的孩子说早上好,慢慢的孩子们就互相熟悉,逐渐成为朋友了。老师要及时发现愿意主动和同伴打招呼、愿意主动和同伴一起玩的孩子,及时在集体面前给予这类孩子表扬,在同伴面前树立榜样作用,让幼儿相互影响幼儿。

刚开学时,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晴哭闹的方式与众不同,有的幼儿会在门口大声哭闹,有的幼儿会一个劲的问老师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来接他们,要求老师帮他们打电话,但是小晴却是一个人做在椅子上大声的叫喊,叫了几下就停下来张望四周。我先去摸摸她的头,她不理睬我,然后我带几个没有哭闹的孩子在旁边玩“什么东西不见了”的游戏。我发现当别的孩子嘻嘻哈哈时,小晴也不时回过头来看看。这时,我便叫孩子们去邀请小晴一起来参加游戏,没想到她真的跟过来了。刚开始小晴缩在边上,也不愿意猜一猜什么东西不见了。又玩了几次,小晴竟然也能来参与猜一猜到游戏了。没过多久,我发现在户外游戏时,小晴已经能和同伴一起愉快的玩了。

提高教学情景创设实效性的三个关键


-->

提高教学情景创设实效性的三个关键

所谓教学情景,就是指利用语言、图片、多媒体、音乐、环境布置等来创造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情景,使幼儿更加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但在幼儿园教学中,常常出现活动内容与教学情景分离的现象,笔者试分析此种问题存在的原因,发现了提高情景创设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在幼儿园教学中活动内容与教学情景分离的原因所在

在幼儿园教学的情景创设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小朋友扮演着各种小动物或跑或走或跳,来到活动室。而接下来的活动却渐渐脱离了孩子们所扮演的角色和故事的情节,出现了活动与创设的情景分离的现象。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1.仅为活动的形式创设情景,不能很好地把握活动内容的教育实质

就如上例描述的那样,情景创设的表面化、简单化带来的后果,就是活动内容与教学情景的严重脱节,情景仅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众所周知,教学情景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在创设的过程中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再次创作”。以小班综合活动“树婆婆和小鸟”为例,教师抓住了“关心他人”的活动主旨,以故事情节为线索,设计了一个“真实”的游戏情景,从“小鸟”跟着“鸟妈妈”遇到孤零零的“树婆婆”开始,孩子们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和树婆婆打招呼、帮助树婆婆找到快乐的整个过程。怎样问话?怎样帮助树婆婆快乐起来?幼儿成为故事的主角,自然地演绎故事的进程,教师的教育意图在这个“真实”的情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教学情景喧宾夺主,情节冗长,重点不突出

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年龄越小,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越短。幼儿积极关注的时间往往在活动最初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因此,为教学而创设的情景必须快速地激起幼儿的兴奋点,把孩子引入学习之中。但很多时候,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往往因长时间的新奇刺激而让幼儿感到疲倦。如中班数学活动“3的相邻数”,教师创设了海底世界的情景,让幼儿观察热带鱼的颜色,抱抱,玩玩,当正式开始给小鱼找朋友的时候,孩子们却茫然了。过多的铺垫,冗长的情节,消耗了孩子大半的精力和体力,最后的活动重点成为最弱的一个环节,消解了情景创设的意义。再如大班语言活动“伞”,教师让每个幼儿都带来一把伞在活动室内打开,创设了一个伞的海洋。当教师出示绘制的伞让幼儿进行讲述时,孩子的注意力早已被周围满满当当的伞所吸引,很难集中到教师手中的伞上去。显而易见,创设情景要突出重点,才能为教学所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的理解。

提高情景创设实效性的关键点

1.情景创设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在情景创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感受度、理解水平,能否唤起幼儿的共鸣。只有符合幼儿的需要,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如小班幼儿具有“泛灵性”的特点,常把假想当真实,爱模仿,认识靠行动。因此,游戏性是小班教学情景创设的关键点。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曾经半开玩笑地说:“小班教学就是骗吃骗喝。”其实正是抓住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用游戏化、生活化的情景引发幼儿愉悦的心情,让幼儿愿学、乐学。在小班活动“甜甜的河水”中,应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孩子们带入了故事情景,然后拿出孩子们最爱的棒棒糖,让幼儿通过品尝来学习故事内容,亲身体验“融化”的过程和结果。孩子们兴奋极了,把自己也当成了故事中的小熊,完全沉浸在故事中.教学效果非常好。而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具有探索性的情景才能真正吸引他们并且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大班教育活动“人体关节”,教师在活动室提供了许多活动材料:皮球、呼啦圈、沙包、跳绳、高跷等等,一下子就引起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带着老师的问题去探究,孩子们随时都有兴奋的发现。几乎找出了人体的所有关节。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应考虑到幼儿出现的疑问会在哪里,而教师提供的材料能否帮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疑问,获得答案。

2.情景创设要突出主题,简单明了

情景的创设要紧紧围绕教育的中心、重点和难点,让幼儿进入情景就能感受到活动的主题,快速地与情景中的人、事、物发生互动,在游戏中将相关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如数学活动“学习序数”,教师设计了“坐火车”的情景,将教室布置成孩子极为感兴趣的火车车厢,幼儿就面对面坐在车厢座位上,结果造成了部分孩子的学习困难。这个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师忽略了“序数”的主题要求,使情景流于形式。

3.教师的语言组织要恰如其分,简洁精练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尽可能用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激情或悬念的语言,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教学,在教育过程中,要时刻做孩子们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在创设的情景氛围中,利用自己的语言、语气、语态感染每一名幼儿。同时,教师要善于观察情景对幼儿的影响。及时调整教学节奏,难点、重点的变化。用精炼和准确的语言,引领幼儿展开思维和想象,自然自由地表达和表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教学情景的创设就是把这位“老师”请到幼儿中间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心理特点,精心创设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情景,将幼儿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幼儿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发现精神,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用心倾听对话,使活动更有效


《老师,你在听吗?》,本书的书名就让我们颇为震撼,是啊,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在一起,特别是在集体活动中,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看似交流地很热烈,但是结果呢?孩子获得是什么?是一个“对”的答案吗?这个“对”的答案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来说,又有多大的意义呢?如何让孩子获得更多,首先我们需要洞悉儿童认识、想法、困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就是认真倾听孩子的对话。对话是我们互相交流认识、想法、感觉和困惑的最有力的工具。然而,我们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用“提问——回答”的模式控制着对话;对话仅仅是从教师指向孩子、再从孩子返回教师;教师内心给孩子的想法做上“对”或“错”的记号;因为不理解孩子而忽视他们的想法;根据自己的计划、进程等,使活动显得尤为仓促等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也许无法很好地发现孩子是如何看待、认识世界的,更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探索的氛围。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找到了一个是对话更为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在活动中力求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对话的学习环境,它能促使孩子参与到主动建构对世界认识的过程中。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对话的特征: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应该是学习者即孩子的声音;我们通过谈话活动试图发现孩子的想法;孩子需要时间去思考问题;话题和孩子们的兴趣、探索相关;对话应该用来拓宽孩子的思维。那么怎样做才能让这一切发生呢?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要为孩子提供对话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孩子与孩子、孩子与老师之间进行对话,并且认真倾听孩子,支持孩子的探索活动,当孩子受到鼓励和支持,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观点是重要的,他们更会愿意在将来的对话中分享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知道别人会倾听自己,他们的想法对于朋友来说是重要的,孩子越多地参与到对话中,他们就得到越多的机会去运用具有真实目的的语言;在对话过程中还可适当进行记录,充分利用对话记录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当孩子说的话被记录下来,它们就不再是暂时性的了,而是变成可以被反复再现的话语了,这让孩子的学习变得可见了,因为通过每次对话的再读和回顾,成人会有更多的发现。让我们一起认真倾听、解读孩子,使孩子们在一个快乐、自由的氛围中不断成长。

体验式的教研活动——生动、有效


在《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中,“案例体验式语言研训活动”的章节特别吸引我,它似乎打破了教研活动的原有模式,使教研活动变得生动、有效。

紧紧围绕一个研讨主题,截取日常活动中的某一小点进行讨论,总结出孩子在活动中的种种行为表现、困惑,从而找出形成困惑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采用了亲身体验的方式,来提升所运用策略的有效性。在书中所提供的“活动过程”来看,教师们对于这种方式十分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参与进来,例如语言活动中的编故事环节,通过主持人与教师的一系列对话,找出了幼儿编故事时所遇到的困难

,再通过分组创编的形式,让教师来体验编故事时会遇到困难,通过亲身经历了解了创编故事要把握的一些要素等等,有了这种体验,教师在组织幼儿创编的过程中就能更好地为幼儿提供一些有效、细致的引导,从而使幼儿的创编活动更加有效。

从这些例子来看,这种研讨的方式是生动、有效的,它打破了常规,使教师们能够深入地了解一些活动、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孩子。虽说幼儿和教师的年龄特点、思维差异较大,但是在许多活动中,只要我们能够及时换位、及时体验,再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还是能够找到和孩子共通的东西,从而为孩子搭建学习、生活的阶梯,让他们能够更快地成长。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层层递进,提高活动有效性》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递进式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谈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尽管我们知道,幼儿的一日生活皆是课程,语言主要不是通过集中教学活动而获得的,但集中的语言教学活动还是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无法摒弃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尽管我们关注着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但总会发现一些“...
    2021-08-24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关注每个幼儿,促进活动的有效性 抓住一切机会关注每个幼儿 在组织幼儿的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总有这样的不同:有的活动积极性高,勇于举手发言,思维活跃;有的安安静静地端坐着一言不发……有的大胆,说话声音响亮;有的胆怯,声音让人难以听见...
    2021-08-14 阅读全文
  • 论幼儿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摘要:阅读能让幼儿终身受益。幼儿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以及阅读能力的发展。针对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我们注重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2021-08-25 阅读全文
  • 案例: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谈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10月20号,我们听了顾杉、陈爱华、张静三位老师的公开活动。活动后,我们就“集体教学中组织实施有效性”展开了分组讨论,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其中,我们提到了活动的组织安排要注重游戏性、情景化...
    2021-06-08 阅读全文
  • 三年级《磁铁玩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三年级《磁铁玩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三年级《磁铁玩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这是一篇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首先是观察磁铁玩具发生的有趣现象,接着引导学生认识磁铁(各种形状的磁铁...
    2022-03-19 阅读全文

-->尽管我们知道,幼儿的一日生活皆是课程,语言主要不是通过集中教学活动而获得的,但集中的语言教学活动还是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无法摒弃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尽管我们关注着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但总会发现一些“...

2021-08-24 阅读全文

抓住一切机会关注每个幼儿 在组织幼儿的活动过程中,幼儿的表现总有这样的不同:有的活动积极性高,勇于举手发言,思维活跃;有的安安静静地端坐着一言不发……有的大胆,说话声音响亮;有的胆怯,声音让人难以听见...

2021-08-14 阅读全文

-->摘要:阅读能让幼儿终身受益。幼儿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以及阅读能力的发展。针对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我们注重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

2021-08-25 阅读全文

10月20号,我们听了顾杉、陈爱华、张静三位老师的公开活动。活动后,我们就“集体教学中组织实施有效性”展开了分组讨论,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其中,我们提到了活动的组织安排要注重游戏性、情景化...

2021-06-08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三年级《磁铁玩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三年级《磁铁玩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这是一篇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首先是观察磁铁玩具发生的有趣现象,接着引导学生认识磁铁(各种形状的磁铁...

2022-03-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