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别说你的世界我不懂

发布时间:2020-07-27

幼儿园别说我小说课稿。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别说你的世界我不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孩子的童年是一首歌,这首歌是优美的、动听的,但是这首动听的歌也是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唱响的。家中有孩子的歌声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声音。冰心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家庭教育犹如这爱的种子,你播撒的是什么,你就将收获什么。

曾经看过一个美国孩子写给父母的信:“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脚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那时的我初为人母,并不是很懂得孩子的心理,但是我却深深的体会到了孩子渴望被关注,渴望爸爸妈妈的鼓励。

我们现在这个温馨的小家庭里有爱与包容。因为爱,我能读懂孩子明亮的眼睛中闪现的那份天真与烂漫;因为爱,我明白孩子纯真的笑容和稚嫩的声音背后那份无忧与快乐;因为有包容,孩子能在意识到犯错的第一时间勇敢的、真诚的认错;因为有包容,我们幸福的家庭里缺乏争吵的声音。记得在女儿刚上一年级的某一天,丢三落四的她回到家里时脸上欢愉的表情被微微的担忧代替,当我准备询问时,女儿稚嫩的声音略带着小心翼翼的说道:“妈妈,我的笔不见了”。爸爸微笑着问:怎么不见的?此时女儿激动的说道:“我坐在窗户旁边的座位上,突然一阵大风吹来,放在桌子上的笔就不见了”。眼看爸爸就要再次开口击破谎言,我大声的笑着走过去搂着女儿:“那支笔也太倒霉了,就这样被刮走,不能陪在主人身边参加考试”。女儿明显愣了一下,估计她是没想到,我们就这样轻易的相信了她。当第二天我来到校门口又买了两支笔给她时说“好好保护这两支弱小的笔哟,没有主人的爱惜,它也会孤单的”。在我转身离开校门时,女儿吞吞吐吐的小声说:妈妈,我的笔……不是大风吹走的,是……是我弄丢了。我摸了一下低着头的女儿笑着说:妈妈相信你!

在我们的世界里说谎是一种不好的思想品质,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撒谎是一件很重要很不好的表现,但是我却认为孩子撒谎其实是说明他的心智在成长,更何况他在说谎的时候能用三两句简单的话语概括整件事情的发生,让我感觉孩子正在长大。当然,我们成年人的谎言绝对不能再孩子身上出现。都说:“一言一行育桃李,一举一动做表率,一字一句润心田,一颦一笑爱无限”。我们的言行举动会在孩子身上得到重现。女儿与同班好友已经成为习惯的每天相约一起回家,然而某天我突然来到学校接她,兴奋过头的女儿没有等到好友一起就与我开心的离校了。晚上写完作业后,依旧是我们一家三口聊天的时间,和往常一样我和老公微笑的听着女儿叽叽喳喳的讲述着学校发生的有趣事情,突然手表电话的来电铃声打断了女儿愉快的声音。只听女儿在房间低声的道着歉,然后断断续续传来哭泣声,最后一边大哭一边说着什么绝交之类的话语。我伸手拦下想进房间安慰女儿的老公,我想这应该就是孩子要面对的交友世界了,同时也是情商发展的最好时机。女儿在房间蒙头哭泣的声音确实让我也紧张起来,几分钟后,女儿红着眼睛却没有挂泪出来问我:“妈妈,你和陈阿姨现在和好了吗”?原来女儿还记得同事因为误会我没有帮忙而来家里质问我的事情。看着女儿哭过的小脸,我却不在紧张,因为我相信,我在处理和同事之间的误会时,女儿赞同的眼神已经告诉我,我的处理方法和态度都是她认同的。所以我笑着告诉女儿:陈阿姨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女儿想了想转身去洗手间洗了脸后告诉我她要出去一会,保证在八点前回家。现在女儿和同班好友依然是形影不离的朋友。我想作为父母的我们其实不用说出什么大的道理,更不用告诉孩子什么是错,只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自己的工作生活,相信孩子会在身边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我体会到了“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相信正在努力正在进步的我们会在家庭教育中盛开出香气满满的幸福之花,让孩子欢笑声语从家里出发。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得心疼你?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得心疼你?

总有一些人,你活得青春无敌、你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你身后,默默供养着你的父母,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他陪一个弟弟在日本北海道旅行。我问他玩得是不是开心。他告诉我,他和弟弟不是一路人,所以旅途并不是很愉快。

他细细跟我讲道,弟弟缠着爸妈要去日本玩,他妈不放心,便邀请我朋友跟着弟弟过去。

他的弟弟,家境不算富裕,刚上大学也没有能力自己赚钱,却有着挥金如土的本事。就拿一件小事来讲吧,日本物价很贵,一片哈密瓜要30人民币左右。

朋友问我:“你能够认同自己还不能挣钱,家里也不是很有钱,眼都不眨只是因为口渴了,不肯买水却一口气吃了三片哈密瓜的小孩吗?”

这孩子,让我想到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话: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身边这样的人,挺多的。

我另外一个朋友,家庭条件很一般,却把日子过得很“高级”。

她嫌单位盒饭难吃,每天中午出去下馆子,下午还必定订一杯十几块钱的奶茶外送。和她一起出去逛街,她总会拉着我吃人气很高、价格也很昂贵的餐厅。和她旅游,她对景区里各式物价虚高的食物和纪念品,向来都是潇洒地买买买,花钱如流水。臭豆腐不算好吃,她尝了一块,吐出来,嫌恶地皱皱眉,扔了。

我都不敢劝她花钱别太大手大脚。每次试图奉劝她,她都不服气地斜乜着眼,搬出她的有两句名言,理直气壮地开腔。

第一句,“女孩子,要富养”;第二句,“出来玩,就一定要开心,别太在乎钱。”似乎我要是劝她适当地节约,倒显得我太抠门太小气了。

我本以为她必定家境殷实,直到有一次去她家里。她住在城郊的民房里,老旧潮湿,又窄又小,从一楼上二楼,要从一个很陡峭的楼梯爬上去。

她的奶奶穿着她高中时的校服外套,坐在家里拣菜。她问奶奶怎么不去打牌,老人家说道:这两天输了几十块钱,今天不高兴去了。

我借用他们家卫生间,奶奶不忘嘱咐我,要用桶里盛的洗过拖把的水冲,别按按钮,水一冲哗啦啦的,浪费钱。

正是这样节俭的老人,却把自己靠卖菜一块一块攒来的积蓄,尽数交给孙女,任由孙女挥霍。

中午和她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她爸表态,不指望她赚钱养家,她赚的那点工资,给自己吃穿用度就好了。

后来,那位朋友约我假期一起去旅游,向我提起冬天上下班很冷,她准备买车,家里人也同意给她买。听到这些,我都只能笑笑,不知道该回应些什么。

有句笑话这样说,“我视金钱如粪土,爸妈视我如化粪池。”

我们这一代,不少人如此。

前段时间网上讨论孩子究竟该穷养还是富养,提倡富养的人问:男孩要穷养?你孩子跟你多大仇啊?

我也想问问那些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挥霍无度的子女:孩子要富养?你爸妈欠你多少钱啊?

我认识一个男生,他从上大学后到工作前的所有花销,都是向父母打了欠条的。偶尔出行旅游花的钱,也是靠自己兼职打工赚来的。工作后,他就从每个月的工资里抽钱一笔笔地偿还父母。

孩子成年后,父母已经没有了抚养义务,压根不必探讨穷养、富养的话题。可现实情况是,不少人结了婚,还让爸妈背房贷。

如果你和我一样,出身于平凡的家庭,那么你应该很清楚,父母挣来的每一分钱,都很不容易。

当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满头大汗地从事体力劳作时,当父母在小小格子间里腰酸背痛地从事脑力劳动时,你一顿大餐就消费掉他们一天的薪水,真的不会有一丝丝愧疚吗?

当父母被领导大呼小叫的时候,当父母被客户呼来喝去的时候,你却在呼朋引伴、潇洒度日,真的不会于心不忍吗?

当你穿着一身说得出名字的品牌,一双鞋就要几千块的时候,父母却在穿着被你淘汰的旧鞋,他们不懂你说的品牌,你还笑他们落伍;

当你觉得你的知识、素养、视野都远超父母,因此嫌弃父母“没见过世面”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正是父母托举着你到更高的地方,你才有机会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你活得青春无敌、你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你身后,默默供养着你的父母,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别在缺钱的时候才想起父母,他们不是ATM,他们胸膛上有温度,他们心跳里有感情。

——爸妈爱我们,爱得不容易。

在远方的,给母亲打个电话吧,跟妈妈说声感谢不丢人;在身边的,记得回家吃饭,如果再能买个小礼物,相信妈妈会逢人念叨好久好久……千万别忘了,也问父亲好。

许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白眼狼

星期天的晚上,饭菜已经上桌,我呼唤女儿:“吃饭啦。”“等一下”,她答。

我先吃了。几分钟后,女儿走过来,看了一眼桌子,问:“我的饭呢?”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满的神情。

我心里一惊。她的表情,她的诘问明明在告诉我: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不给我盛饭呢?

7岁的她有一双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饭,为什么觉得我理所当然得替她盛饭呢?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虽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但是我仍然和许多母亲一样,不知不觉替孩子做得多了点。

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饭,以至于她认为盛饭这件事是妈妈应该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来替她盛饭,反而因为今天没给她盛饭而不满起来。是啊,既然是妈妈应该做的,她怎么会感激呢?

我意识到这是在助长女儿的“受之无愧感”,“受之无愧”是指,某人觉得别人欠了他东西,或者认为别人必须给他特殊待遇。有这种倾向的人认为别人(尤其是亲近的人)应该给他想要的事物,别人给了,他觉得那是人家应该做的,他不知感恩;别人没有给,他就认为别人太不应该,于是就心生不满和怨恨。

受之无愧感强烈的人,可能变成一只“白眼狼”。

我看到许多父母不知不觉中在培养着白眼狼。他们替孩子做得太多,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由父母背着,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只要搞好学习;物质享受被过分满足,许多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

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他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他就会认为你应该为他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如果某天你给不了他想要的,他就要心生怨恨了。

教导孩子学会负责、懂得感恩有多么重要!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

做父母的要谨记: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只用耳朵你听不懂孩子


豆豆入园非常顺利,从表面上看,他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分离焦虑,在幼儿园该玩耍时玩耍,该睡觉时睡觉,入园后从来不曾因此哭过,好像并没有特别的反应。但我知道,他还是很焦虑,因为我发现,他回到家时不如从前那样高兴,虽然也会笑,但不是那种由心而发的喜悦。

下面发生的这件事就是他在入园第三天晚上发生的,这也是他真正度过分离焦虑期的转折点:

晚上临睡时,豆豆忽然想起自己将Y车(一个巧克力盒子,他很喜欢,拿来当车玩,并叫它“Y车”)落在幼儿园了,于是问我:“妈妈,我的Y车呢?”

我:“我不知道,你早上不是带到幼儿园去了吗?”

豆豆:“那现在车在哪?”

我:“是不是在书包里?”

豆豆看了看,没有。

我:“书包里没有。”

豆豆:“我忘在幼儿园了。我现在就要,你给我拿回来。(后来录音回放,我才发现他实际上说的是:我要你陪我去把车拿回来。而我当时则自动过滤成:你给我把车拿回来)。”

我:“我没办法拿回来,幼儿园关门了。”

豆豆:“可是我现在就要,你马上给我拿回来。”

我:“你可以打电话问问房老师,看还可以拿回来吗?”

豆豆打通了房老师电话,房老师告诉他:“你的车今晚想在幼儿园住,姥姥(园长的妈妈)会好好照顾它的,你明天放学后再带回家好吗?”

听完房老师的话,豆豆安静了一小会儿,然后又找到我:“妈妈,你现在陪我去把车拿回来!”

我:“你真的很想让你的Y车回来,我也很想帮助你,但我没办法,姥姥睡觉了,幼儿园关门了。”

豆豆开始哭:“咱们去拿呀,敲门让姥姥开门!”

我:“你好希望你的Y车马上回来。”

豆豆:“那快去呀,快去呀!”

我:“你很想让你的车回来,我也很想帮助你,但是没办法,姥姥睡觉了,我也要睡觉了,我们都要睡觉了。”

豆豆大哭:“现在去,马上去!”

我:“你希望我马上去帮你拿车。”

豆豆:“去呀,去呀。”

我:“这个车对你很重要,你恨不能马上就拿到它。”

豆豆:“你去拿呀,去呀!”

我:“我确实很想帮助你,但我没办法,因为我要睡觉了。”

豆豆哭得更伤心了:“你陪我去拿呀,去拿呀。”

按照P.E.T.父母效能训练的理论,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时,往往他真正要表达的不是这个问题(俗称洋葱皮),而是隐藏在这个问题背后的其他问题(即洋葱核),如果我们仅仅只是解决表面上的这个问题的话,那我们就没有真正理解孩子的意图。

比如曾经有个妈妈找我咨询,她八岁的孩子每天早上为了上学的事情而哭泣,妈妈百思不得其解,还以为孩子在学校受了什么委屈,后来她听取我的建议,倾听孩子才知道,原来孩子是担心自己不在家的时间,小弟弟(刚出生的老二)把妈妈独占了,从此妈妈就不爱自己了。

在这个案例中,洋葱皮就是不上学,洋葱核就是害怕失去妈妈。因为找到了洋葱核,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妈妈答应大孩子,每天单独送她去上学,把小弟弟留在家里让爸爸来照顾,这样,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每天都有和妈妈单独相处的时光了。自那以后,上学反而成了母女相处的幸福时光了,孩子哪里还会因为上学而哭闹?

那么,在我们这件事里,豆豆让我帮他拿车回来只是一个洋葱皮,真正的洋葱核是什么,我还没有半点头绪,因为我一直在洋葱皮上转圈,根本就没有摸着门。作为一个女中阿甘,我不抛弃、不放弃,我继续努力!

我:“你希望自己放学的时候就把Y车一起带回来。”

豆豆平静了很多:“我上午还记得要带回来的,下午走的时候就忘了。”

说着豆豆又开始哭:“那现在去拿呀!去呀!”

我:“你希望放学时没忘记就好了。”

豆豆:“妈妈,你变魔法把车变出来吧。”

我:“你希望妈妈有魔法能把车变出来。”

豆豆:“你用绳子变!”

我:“我变不出来。”

当时我很矛盾要不要用绳子变一个试试,但事实上是不可能变出来的,我怕这又给他无谓的希望,随后势必让他失望,所以没去尝试。

豆豆:“你把绳子拐弯呀!”

我:“拐弯我也变不出来。”

豆豆:“那你用纸变呀。”

我:“你希望我用一个东西把车变出来。”

豆豆:“变!变!你快变!”

我:“不管用什么,我都没办法变出来。我也好希望能变出你的车来,但是我做不到。”

豆豆开始撕心裂肺地大哭:“你变,你变,你快变!”

我:“你真的很希望我能变出来。”

豆豆:“是的,是的,你快变。”

我沉默。

这时豆豆爸爸来了,说:“豆豆,我们去开车吧,我帮你变,不光变Y车,还变X车,变Z车。”

豆豆一下子高兴起来,两个人去玩车了,事实上也没提变Y车的事。

豆豆睡着以后,豆豆爸爸跟我说:“你看,孩子给你这么好的练习机会,你都搞不定,最后不是还得我出马?”

的确,在这件事中,豆豆爸采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依然没有从根本上看见孩子,孩子哭闹的真正原因还是没找到。

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为什么我的倾听会失败呢?明明在我说“你希望自己放学的时候就把Y车一起带回来”这句话时,仿佛洋葱皮就要剥开了,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又绕回去了。

本来以为此事就到此为止了,豆豆爸爸也以为自己的转移注意力方法很有效时,卧室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豆豆从梦中惊醒,哭喊:“我要你陪我去把车拿回来,我要呀!”

我赶紧跑过去,想要抱抱他。

豆豆不让我抱,还拳打脚踢,动作非常激烈,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怎么哄也不管用,无奈之际,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梦中惊醒的孩子可以倾听吗?

无意识的我说出了一句我刚才认为可能会管用的话:“你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忘了把车拿回来了。”

你知道吗?就是这一句话,像魔法一样,让豆豆马上不挣扎了,开始小声地抽泣。

我抱着他,一声不敢吭,生怕多说了一个字。

过了几分钟,豆豆又开始大哭,我又赶紧重复:“你忘了把车拿回来,好难过。”

豆豆抽泣着说:“我要你陪我去把车拿回来。”

我说:“你希望我陪着你去把车拿回来。”

豆豆声音一下子小了,继续哭。

忽然,豆豆来了句:“把书房的灯关了。”

我忙不迭地说:“好,我去关,我现在就去。”

豆豆大哭:“我要爸爸去关。”

我:“好,爸爸去关灯,我在这里陪着你。”

豆豆平静了很多,不哭了。我脑中灵光一闪,洋葱核可能是:“我要你陪我!”

于是我试探着说了句:“你要妈妈陪着你。”

豆豆紧绷的身体一下子就柔软了,抽泣着开始入睡。

快睡着时,他又开始抽泣想要大哭,我赶紧握着他的手,轻轻地在他耳边说:“妈妈陪着你,妈妈在你身边。”

重复几次之后,豆豆终于进入了梦乡,可能这件事印象太深刻,他梦里时不时就会惊醒,而每次在他将要哭时我就赶快把洋葱核送上:“你要妈妈陪着你,你要和妈妈在一起。”然后他就能安然入睡!

第二天早上,我以为他前一天晚上哭得声嘶力竭,眼睛都肿了,情绪会不好,没想到,他早上醒来特别高兴,搂着我说:“妈妈,我真是太喜欢你了!”

随后,就哼着自己编的小曲去尿尿了,送他上幼儿园的路上,他也是一路阳光灿烂,这是他入园这三四天以来第一次这样高兴。经过这次深度倾听,豆豆仿佛一下子释放了自己的入园焦虑,真正开心地享受起幼儿园的生活了。

听了这么久,我终于搞清楚孩子哭闹其实只有一个原因:他把车忘记在幼儿园了,非常难过,这种难过想要妈妈的陪伴来缓解,当然也可以说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希望妈妈陪着他,一直陪着他,包括上幼儿园。

这个说起来很简单的原因,我却用了好几个小时才搞清楚(文中记录的仅仅是倾听过程中重要的部分),可见倾听有多么困难。常常有人想要快速弄懂孩子的意思,就肆意猜测孩子的想法,她们甚至弄出了一些例句来套用:“妈妈看得出来,你现在觉得______(感觉词汇),是因为______(孩子相信的原因)。我猜,你但愿______(孩子的愿望)。”

这不是倾听,是妈妈先入为主的猜测,尤其是用“妈妈看得出来”这种说法,非常容易堵住孩子倾诉的通道,你都看出来了,那我还说什么呢?尤其是,你明明说得不对,我不是这样想的,你却自信满满地告诉我“你看得出来”,表面上看是尊重,实际上却能把人给憋死。

就像在豆豆这个案例中,如果我也使用上面的例句:“妈妈看得出来,你现在觉得很难过,是因为你把车忘记在幼儿园了,我猜,你但愿车马上就出现在你面前。”这真的是孩子真实的想法吗?这话这样居高临下、悲天悯人,仿佛在说:“我什么都知道了,我这样慈悲,你也不要再哭了吧!”孩子哪里还有机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呢?

说到底,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我们都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被看透。因此,“我知道”这三个字不要轻易说出口,别人的心思我们不知道,也不可能完全知道。

记得有一次,我跟豆爸生气,我很希望他能跟我道歉,但他没有,我很郁闷,就不睡觉,一直看电视。豆爸(他也学过很多沟通理论)在劝说我不要看电视未果的情况下说:“你现在觉得很愤怒,因为你想看电视而我却让你去睡觉,我猜,你但愿没有人管你,你可以一直看电视,想几点睡就几点睡。”

当时我听到这话,真是气得半死,什么叫我希望一直看电视?你懂我为什么看电视吗?你知道什么呀?我告诉你,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抽你!

当然,在豆豆这个案例中,最初我就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我带了预设。当时,我一直在想,他是不是因为入园焦虑?他是不是不想去幼儿园?我该怎么把这个话引出来?

因为想了太多的问题和技巧,我真的没有做到全然跟随,所以当他反复说“我要你陪我去幼儿园把车拿回来”时,我根本就没有听到他前面说的几个字:“我要你陪我”,而反复地集中在后面几个字“把车拿回来”上面。相反,当他夜里闹觉时,我当时认为半梦半醒的孩子是不能进行倾听的,所以很无意识地、不带预设地说出的话反而真正听见了孩子。

其实真正的倾听是不带任何猜测和预设的,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哭,但我愿意聆听你、跟随你,结果是什么样我不做假设,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倾听,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

真正的倾听是非常困难的,要做到无我,把自己交给孩子,任由孩子带着你信马由缰。这需要很多的练习和学习,更需要清空自己。就比如我,在刚开始练习倾听的那段日子,随时准备开录音笔,录下自己的每一个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案例,反复揣摩,慢慢修炼。

我发现虽然刚开始时我经常倾听不成功,但是这样的聆听和跟随却仍然让我和我的家人受益匪浅,让我们家每一个人都倍感幸福。

的确,当一个人愿意花时间听你说话,愿意真正爱你,愿意不带预设、不带揣测地紧紧跟随你的时候,那该是一种多大的幸福?反过来说,当我们愿意去花时间听一个人说话,愿意真正爱这个人,愿意不带预设、不带揣测地陪伴这个人时,我们又该多幸福!

所以,即使你还不太懂得倾听,即使你经常听不到孩子心里真正的想法,只要你愿意蹲下来听,就会给你们的亲子关系乃至家庭关系带来巨大的改变,甚至可以说,倾听适用于一切关系!

孩子不是天生的白眼狼!但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心疼你?


我们隔壁的女孩上初三,她妈妈在生她时大出血,在手术台上抢救了好久才活过来。

自此以后身体就很不好,他们两口子都很在意娃的教育问题。那个女孩儿也很争气,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年级前三名。

可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她放学回家后,跟妈妈吵架的声音。

有一次,她妈妈跟我一起买菜,就在路上开始诉苦:说是自己一心为女儿,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生怕有一餐不合她胃口,让孩子吃少了。学业这么重,作业那么多,该如何是好?

再后来跟她一起聊过好几次,每次的话题都以她女儿开始,再以她女儿结束,很少有听她说起过自己。

她在照顾女儿方面也确实尽心尽责,每天女儿进门前,她都会把精心做出的饭菜摆在桌子上,洗完衣服叠好放柜子里,并且把第二天要换的衣服给孩子放床头。

有一回天气热,她给女儿拿的衣服有些厚,自己在那里自责了好久。我对她说,孩子都上初中了,热了肯定自己会脱的。

可这样一位尽职尽责、无微不至照顾女儿的妈妈,却每天要接受孩子的责备与挑剔。

女儿从来不觉得妈妈为她付出有多辛苦,好像自己享受到的一切都理所应当。

我想如果那位妈妈让女儿放学回来自己盛饭,自己收拾房子和衣服,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种结果呢?

我有个很要好的同学,她有一个妹妹。

有一次,我去她家里做客,她妹妹嫌她妈做的饭不好吃,要吃肯德基,问她妈妈要钱去买,其实那时她妹妹也已经在工作,自己挣钱了,但她妈二话不说就把钱掏出来了。

更令我震惊的是,她妹妹买回来之后,一个人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吃的差不多了,把袋子提起来放在她妈跟前说:“我不吃了,剩下的给你喽!”

她妈妈竟很自然地拿起来吃完了,没有任何觉得不对的地方。

我想如果是我,肯定不会把自己吃剩的给我妈吃,而是会跟她一起分享。

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吃完哨子面,把剩下的汤和菜哗地一下倒进了我妈的碗里。

我妈当场严厉地批评了我,大意是要尊重她啊什么的。

你看就是因为妈妈的有限度给予,所以才让我至今记得有些事不可以那么做。

其实,我那个同学的妹妹到现在自己生孩子了,都没学会心疼她妈妈。

上次她要搬家,让她妈帮忙去收拾。她回到家的时候,她妈妈刚下班回来正在做饭,她就一个劲地在那里催促。

她妈妈做好饭,连吃一口都没顾得上,就跟她一起去收拾东西了,而且在做饭时还问吃过了没,她妹妹说在来的路上买饺子吃了。

我又震惊了一把,心里想为啥不打个电话问问她妈吃饭没,如果没有的话,买来一起吃不很好吗?

我那位同学的妈妈,整天埋怨自己的老公和女儿不知道心疼她,可她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奉献得过多,以至于让人觉得她根本不需要心疼,仿佛她生来就该心疼别人一样。

还记得那个在机场弑母的汪佳晶吗?他在日本留学五年,期间的生活费和学费都来自于母亲每个月7000元的收入。

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给予的一切,从未想过自己24岁的大好年华,完全可以靠勤工俭学来替母亲分担。

最后一次,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没钱给他了,他竟然对着前来接机的母亲连捅9刀。

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这则新闻时,我震惊不已。

一个对自己有生育之恩、养育之恩的人,如何能下得了手?难道把你养到24岁了,你还不能独立吗?难道身为人母就活该养你一辈子?对自己的亲生母亲都缺乏宽容,痛下杀手,何况对别人呢?还有一点宽容之心吗?

如果你不想将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教导孩子懂得感恩。

如果你不想自己所有的付出换来的都是伤心和失望,那就请有限度地去给予,那才能打造出健康的亲子关系,不然终有一天会溺爱成灾!

你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吗


导读:孩子有孩子自己独特的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绝大多数父母的观念中,儿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变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时候无法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甚至于存在着与童心世界相隔离的心理障碍,经常发生剥夺童心

孩子有孩子自己独特的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绝大多数父母的观念中,儿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变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时候无法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甚至于存在着与童心世界相隔离的心理障碍,经常发生剥夺童心、童趣的事情。例如:不许弄湿鞋袜、不许玩泥沙、不许上树等,认为玩耍是浪费时光,强行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如加做家长的作业、练书法、学弹琴等,没有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然而不管家长认可与否,游戏是孩子抒发情感、认识世界的主导活动之一。也许孩子的许多言行、举止、乐趣和嗜好,在大人眼中是荒唐可笑的,难以理解的,但是在孩子心中却是美妙的,是他们的天堂和乐园。孩子通过自由游戏获得感性知识,接触世界,观察世界,开发了智力和创造力。在自由游戏中,他们渐渐明白了人怎样和自然界打交道,劳动怎样改变世界,自己应怎样接触世界。不管是做什么,如搓泥巴、挖沙子、绘画、做玩具、过家家、垒房子等,孩子的双手灵巧性受到锻炼,四肢的运动促使了大脑最富创造性区域的开发。如果认为孩子会越玩越野而横加阻拦,试图缚其手脚,那么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正确的是只在孩子玩耍入迷或出格时,教育他们注意安全和卫生,诱导他们将兴趣转移到高雅、益智的游戏上,而不应粗暴地干涉、严厉训斥甚至拳脚相加。幼儿时期,不要过多地进行抽象思维的教育,如识字、背古诗等,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认识所能接受的形式来指导孩子认识世界。通过讲童话故事,以及绘画、唱歌来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能力,使他们能在自由游戏中冲破框框,表现新事物。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总得走进成人世界,只是我们不妨“悠”着点,当孩子还倘徉在童年世界时,家长不必急于催赶,不要拔苗助长,应让他们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欢乐时光。

孩子的心理世界你了解多少


孩子有孩子自己独特的心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然而在绝大多数父母的观念中,儿童就是小孩子,是“尚未变成大人的人”,于是高高在上地看待孩子、了解孩子,因此很多时候无法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甚至于存在着与童心世界相隔离的心理障碍,经常发生剥夺童心、童趣的事情。例如:不许弄湿鞋袜、不许玩泥沙、不许上树等,认为玩耍是浪费时光,强行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如加做家长的作业、练书法、学弹琴等,没有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然而不管家长认可与否,游戏是孩子抒发情感、认识世界的主导活动之一。也许孩子的许多言行、举止、乐趣和嗜好,在大人眼中是荒唐可笑的,难以理解的,但是在孩子心中却是美妙的,是他们的天堂和乐园。

孩子通过自由游戏获得感性知识,接触世界,观察世界,开发了智力和创造力。在自由游戏中,他们渐渐明白了人怎样和自然界打交道,劳动怎样改变世界,自己应怎样接触世界。不管是做什么,如搓泥巴、挖沙子、绘画、做玩具、过家家、垒房子等,孩子的双手灵巧性受到锻炼,四肢的运动促使了大脑最富创造性区域的开发。如果认为孩子会越玩越野而横加阻拦,试图缚其手脚,那么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正确的做法是,只在孩子玩耍入迷或出格时,教育他们注意安全和卫生,诱导他们将兴趣转移到高雅、益智的游戏上,而不应粗暴地干涉、严厉训斥甚至拳脚相加。幼儿时期,不要过多地进行抽象思维的教育,如识字、背古诗等,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认识所能接受的形式来指导孩子认识世界。通过讲童话故事,以及绘画、唱歌来引导孩子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能力,使他们能在自由游戏中冲破框框,表现新事物。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总得走进成人世界,只是我们不妨“悠”着点,当孩子还倘徉在童年世界时,家长不必急于催赶,不要拔苗助长,应让他们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欢乐时光。

孩子不懂事儿?你是不是也这样对待过他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礼貌沟通体现了一个人的个人素质,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家庭教育水平。那么,关于孩子的礼貌沟通教育,你做对了吗?

【案例一】

朋友领着孩子来家里做客,临走时,邻居家的孩子想把自己孩子的一样玩具带走,于是你这样说:“你是姐姐,别这么小气,让着妹妹,妈妈再给你买……”

做一个中立的仲裁者

大型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里的多多深受大家的喜爱,这与黄磊日常对女儿的教育密不可分。一次贝儿告诉黄磊,她想把多多的小狗带回家,黄磊建议贝儿和多多沟通。黄磊的做法就好比一个中立的仲裁者,他没有因为贝儿年龄小而出于面子偏袒,也没有为了保护自己女儿而反对。

3岁左右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建立和成长期,渐渐成长起来的还有他们的物权意识。真正的分享不是违背自己的愿望,而是带来更多的快乐,所以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现在很多年轻情侣,为什么一旦异地恋就分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相信自己的东西永远是自己的。

【案例二】

带孩子坐地铁,一位好心的阿姨把座位让给了你的孩子,孩子默不作声。于是你这样说:“快谢谢阿姨,快点,看着阿姨眼睛说话……不好意思啊,我这孩子太内向……”

榜样教育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合的时候能够懂礼貌,所以当孩子没能及时作出反应的时候,父母会感到自己很没面子,所以提醒甚至强迫孩子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父母碍于情面会给孩子贴上“太内向”“不懂事”等标签,殊不知这些话已经影响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他们慢慢地会真的很内向,不敢做任何尝试。

其实,父母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榜样作用就好了,有的时候我们遇见熟人都假装没看见,走开的话,怎么能够教会孩子懂礼貌呢?同时,借助一些故事进行教育也是有效的,孩子能够通过共情和模仿学会礼貌的沟通。

【案例三】

带孩子在街上偶遇熟人,熟人夸赞你的孩子,你明明心里乐开了花,却这样说:“哪有哪有,他还不行,比他强的有的是,我们的还得再接再厉……”

面对赞美:欣然接受、合理归因

面对熟人的赞美表扬,有的父母其实心里是很高兴的,但为了让自己表现的谦虚,同时防止孩子骄傲,常常会“客气一下”,但是这样的客气却像是给孩子“浇了一盆冷水”,甚至摧毁了他们本来就脆弱的自信。

欣然接受别人对孩子的赞美,并将孩子取得的结果归功于孩子近期的努力。当父母愿意肯定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更加自信。把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孩子的努力,是将成功归因于内在、可控因素,当孩子也这样认知自己成功原因的时候,他们会有更多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不懂礼貌


我见过许多没有礼貌的孩子,自己学生尚可以教化,邻家孩子只能由他。关于礼仪,文明古国的经典故事多了去了,比如程门立雪、孔融让梨,都是。但世上最容易而又最遥远的礼貌,还是开口叫人。

几乎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不懂礼貌

有个表姐的孩子上初中,见人从不搭理。有一次送孩子去夏令营,母子俩晒得黝黑回来,还向我抱怨说:“夏令营老师照顾得倒挺周到,但老觉得他们跟我家孩子不够亲近。”因为是亲戚,我便旁敲侧击地问她:“孩子是不是很少跟老师讲话?”其实我是想说——是的,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不讲礼貌的孩子,因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她若有所思,因为,她懂的。后来再见面,小外甥就忽地懂事了,小嘴巴可甜啦。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冰雪聪明的父母,你的心里必须跟明镜儿似的。中国人好成人之美而不揭人之短,几乎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不懂礼貌。因为,那也是一件极不礼貌的事儿

礼貌才是最重要的通行证

朋友聚会,一个初次谋面的朋友带着孩子来出席,孩子的老爸见面先打圆场:“我这孩子,就是从不叫人。”然后话锋一转:“唉,只要他的学习成绩好,我也懒得管他了!”这位宽容的爸爸不懂,倘若孩子早已习惯了被周围原谅,知书未必就能达礼。

礼貌,才是最重要的通行证!不懂礼貌的孩子,世界就为他关上了一扇门,空有一纸文凭和一身本领也难以登堂入室。

如果不懂礼貌,你的人生将不会及格

以前有个女学生,我教她语文。因为住同一栋楼,我们常在电梯里相遇,她却从未主动跟我打过招呼,我以为孩子是害羞,总是主动跟她搭话,你好啊吃了吗去玩呀……

有一次刚刚考试完,又在楼下遇到她们一家子在散步,女生的妈妈拉着我问分数,女生照例没有理会我,和爸爸在一侧旁若无人地闲聊。唉,比孩子没有礼貌更可怕的,是父母的浑然不觉。

我想,让孩子叫声老师比帮她打听分数,要重要一万倍。即便一个考了满分的孩子,如果不懂礼貌,他的人生也永远不会及格!

相信《别说你的世界我不懂》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别说我小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得心疼你?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得心疼你? 总有一些人,你活得青春无敌、你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你身后,默默供养着你的父母,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他陪一个弟弟在日本...
    2020-09-29 阅读全文
  • 只用耳朵你听不懂孩子 豆豆入园非常顺利,从表面上看,他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分离焦虑,在幼儿园该玩耍时玩耍,该睡觉时睡觉,入园后从来不曾因此哭过,好像并没有特别的反应。但我知道,他还是很焦虑,因为我发现,他回到家时不如从前那样高...
    2021-05-25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孩子,让我用心走进你的世界 我们班里的小强长得虎头虎脑,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一些,壮一些。按理说这样的孩子都很讨人喜欢,但是小强在我们班里却不怎么受欢迎。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时不时的就会有小朋友过来告小强的状。不是抢玩具就是欺负小朋...
    2021-05-15 阅读全文
  • 孩子不是天生的白眼狼!但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心疼你? 我们隔壁的女孩上初三,她妈妈在生她时大出血,在手术台上抢救了好久才活过来。 自此以后身体就很不好,他们两口子都很在意娃的教育问题。那个女孩儿也很争气,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年级前三名。 可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
    2020-12-31 阅读全文
  • 中班语言 别说我小说课教案 中班语言:别说我小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上中班了,能够做许多事了。 2.学习儿歌并能通过表演表现儿歌内容。 3.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培养爱劳动精神。 活动准备: PPT、头饰、抹布、扫帚...
    2020-04-30 阅读全文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得心疼你? 总有一些人,你活得青春无敌、你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你身后,默默供养着你的父母,为了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还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他陪一个弟弟在日本...

2020-09-29 阅读全文

豆豆入园非常顺利,从表面上看,他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分离焦虑,在幼儿园该玩耍时玩耍,该睡觉时睡觉,入园后从来不曾因此哭过,好像并没有特别的反应。但我知道,他还是很焦虑,因为我发现,他回到家时不如从前那样高...

2021-05-25 阅读全文

我们班里的小强长得虎头虎脑,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一些,壮一些。按理说这样的孩子都很讨人喜欢,但是小强在我们班里却不怎么受欢迎。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时不时的就会有小朋友过来告小强的状。不是抢玩具就是欺负小朋...

2021-05-15 阅读全文

我们隔壁的女孩上初三,她妈妈在生她时大出血,在手术台上抢救了好久才活过来。 自此以后身体就很不好,他们两口子都很在意娃的教育问题。那个女孩儿也很争气,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年级前三名。 可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

2020-12-31 阅读全文

中班语言:别说我小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上中班了,能够做许多事了。 2.学习儿歌并能通过表演表现儿歌内容。 3.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培养爱劳动精神。 活动准备: PPT、头饰、抹布、扫帚...

2020-04-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