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园共育:孩子面前“夹紧尾巴”做父亲

发布时间:2020-07-08

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家园共育:孩子面前“夹紧尾巴”做父亲》,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父亲是一座“山”

家庭教育中,母亲像是一条潺潺的溪流,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父亲则是一座伟岸的高山,那这座‘山’的作用有多大呢?在美国,60%的强奸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90%离家出走的孩子以及75%的吸毒孩子来自无父亲的家庭。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父亲这座‘山’能给孩子权威感、约束感和纪律感,没有父亲的孩子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机会,所以犯错的几率就比较大。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培养孩子性格品质的形成;引领孩子走向社会;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样板;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而这些方面,母亲的影响力就不如父亲。

有其父必有其子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一古话更多的是体现在父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上,“养不教,父之过”。下面列举几种“问题”型父亲。第一种就是“心态消极”型父亲,这类父亲做事情爱往坏处想,爱打退堂鼓,他的孩子一般都会有一些爱抱怨,做事麻木的坏习惯。第二种就是“定时炸弹”型父亲,这类父亲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大发雷霆,他们的孩子情绪容易激动,爱发脾气,甚至是胆小怕事,性格孤僻。另外就是“功成名就”型父亲,这类父亲比较自负,当然他家的孩子往往具有强烈优越感,甚至是蔑视他人。

“夹紧尾巴”做父亲

“可有些缺点实在改不了,怎么才能让孩子不受影响呢?”不少父亲都有这样的疑问。“在孩子面前,你就要夹紧尾巴做正人君子!不要当着孩子面发牢骚,自己的坏毛病和坏习惯不要让孩子看见。”谢先刚说,虽然话难听,但如此做一定不会让孩子沾染上父亲的坏习惯。

当然,父亲要想发挥家庭教育中“山”的作用还是要去做孩子的表率,主动的去引导和培养孩子。

首先,做一个有计划的父亲,培养孩子计划性;第二,让孩子学会自立,不包办孩子的事情;第三,对孩子要正面引导为主,多鼓励;第四,父亲要多带孩子看书、多参加体育 运动,开拓孩子视野。第五,对孩子要穷养富教育,让孩子懂得奋斗。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家园共育:面对哭闹的孩子该怎么做?


家园共育:面对哭闹的孩子该怎么做?

孩子就是孩子,一言不合就开哭!不管你是因为心疼孩子,还是觉得烦躁不堪,总而言之,这个时候,只要你一个没承受住,你就会发现,在和孩子的这场“争斗”中,你又输了,你又妥协了。一次,两次……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发现,仅仅只是哭闹而已,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于是,哭闹就成为了孩子的武器。但是,小朋友当众撒泼任性,大人真的很尴尬的。对此,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呢?

孩子为什么会任性?

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有时候,孩子哭闹仅仅只是因为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还小,他不知道该怎么和爸爸妈妈表明自己的愿望。当然,有些孩子当众胡闹可能是被关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哭闹只是不想被冷落。

过于溺爱的结果

过分的关爱,更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的心理,特别是现在的家庭里多是只有一个孩子,全家人都围着孩子一个人,无微不至、事事躬亲。一旦孩子犯了错,就各种袒护、迁就,不能狠下心正面教育,长此以往,孩子不任性才怪。

管教缺乏一致性

家里每个人都在管教孩子,管教的方式和力度自然也会产生冲突,特别是孩子任性的时候,若是有人严厉,有人偏袒,孩子有了靠山,自然会越来越任性。

哄骗教育的恶果

有的家长或老师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就随意哄骗孩子而不去兑现承诺,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很失望委屈,对成年人失去起码的信任,以后不管大人说什么都不会听了……

模仿的结果

当孩子看到别人的任性行为时,总会感到好奇,若是对方的任性行为,还得到了不错的结果,那孩子就会进行模仿,进行试探,看自己这样做会不会也能得到“好的结果”。

孩子任性怎么办?

冷静,不要乱了节奏

孩子任性哭闹,没关系,别因为尴尬慌了神,记住,没那多人有闲心一直盯着你看!孩子任性的时候,你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乱了节奏。冷静面对孩子,要让他知道撒泼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慢慢平复孩子的情绪。

摆明你的态度

孩子任性哭闹很可能是因为想要某个玩具,或者是不想做某些事情,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你都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哭闹是不行的,你不会因为孩子哭闹而答应他的要求!这样也能让孩子更快地意识到胡闹是行不通的。

不给孩子任性的机会

每次跟孩子交流互动都是一次相互的考验,他在考验我们,我们也在考验他。如果小朋友一哭闹,就给他糖吃。那么下次活动就别指望他老实待着了。撒泼哭闹的噩梦一定会再次上演,任性既然能换来糖果,当然要多任性几次。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一旦他的注意力被别的东西吸引,就会马上忘掉现在的事情。如果孩子一直哭个不停,怎么劝都没用的话,你可以给他擦擦脸,然后说点儿别的事情,等给他擦完,他也闹完了。

家园共育策略


爱人者才能被人爱,就如同想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一样的相同道理。当然,想要孩子喜欢你,爱你,那你就先要喜欢他们,爱他们。

也许每一位家长都会说,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是许多家长的做法却让孩子难以感受到爱,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孩子与家长在对爱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家长所有对孩子的管教都是对孩子的爱,因此往往不太注重方式,方法。而孩子由于年龄尚小,还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更注重表达的方式,这样一来,当父母的爱变成一种简单不加修饰的说教时,孩子往往就容易产生对抗的情绪。当然,这种逆反心理的累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那么,怎样正确的向孩子表达爱呢?要向孩子传达爱的最好方法是把自己变成孩子,而不是总是居高临下摆出家长的作风。

美国有位博士说,你应该准备一张每日爱的检查表:

1、告诉您的每一个孩子“我爱你”。

2、通过温和的触觉来传达您对孩子的爱意。

3、关心您的孩子的行踪,注意到他们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出去。

4、告诉您的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5、注意到您的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6、问孩子对您的意见。

7、耐心而且彻底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8、对于年纪较大的孩子可以委与适当的重任。

9、因势利导,让孩子建立自信心。

10、尊重孩子的人格。那位博士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结出家长对孩子表达爱的三种规则:

第一、留出时间。每一天至少留出15分钟来和孩子一起度过:坐在地板上和您初学走路的宝宝一去玩;或和您学龄前的孩子一起游戏;或帮助您6-12岁的孩子完成学校的学习计划,培养孩子健康的爱好;或与您更大的孩子一起去买一张激光唱碟。

一定要记住,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朋友,不要对孩子指手画脚,即使是发现孩子的错误也应该本着研讨的精神与孩子分辨道理,倾听他们的回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进步成长。

第二、充分施展语言的力量。应该知道自己对孩子所说话的分量。当孩子从学校回家时候情绪激动的对您说:“我很生气,老师今天对我大叫!”这时候您不要上来就说:“你又犯什么错了?”相反,您应该设法澄清这件事,“老师对你大叫?那一顶是她已经无法忍受了。”这句话将来会起到魔术般的奇迹,孩子会感到他被理解和被爱,知道您站在他的一边,支持他——现在您能赶大到孩子心灵的深处了。一旦打开了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渠道,那种令人困窘的情况就会随之消失,您与孩子之间的传达和理解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孩子也会打开接受忠告的大门。

有的时候,孩子只是对您表达一种感受,您应该以同样的心情回应。比如孩子跑回家对您说:“我的球队今天赢了!”这时您可以不要说:“去把外套挂起来!”或者“作业做了吗?”

相反,应该以一个问题的回应来说:“你们球队得分多少?”您的问题暗示了“我听到了你所说的事情,我对此感兴趣,想知道得更多一些。”这重沟通技巧是以兴趣向孩子展示了您对他的爱。

第三、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做为家长,您可以限制孩子的行为,但同时也应该让孩子有效地传递他们的情绪。当您不能按照孩子的意愿给他买一辆价格昂贵的电动小汽车时,孩子会对您发脾气,甚至会以哭闹来要挟您。您可以不给他买那辆小汽车,但您不能不让他发脾气。因为对于还没有思想能力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正当的要求,他可以不假思索地提出来,而作为家长就要考虑诸多因素。因此,您应该在孩子哭闹过后再耐心解释为什么不能买

家园共育:“家园共育”的工具“间谍”何时丢掉?


近几年来,家园共育的社会呼声极高,但何时开始,间谍(录音笔)潜入到了幼儿园呢?

曾听一位园长朋友说:见过一个现象,3岁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家长出于担心,便买了一支录音笔放在孩子身上。一个信任极度缺失的环境,把家长逼成“特务”,让教育蒙羞,这是社会的悲哀和不幸。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离开父母羽翼保护的幼儿,在幼儿园是否得到细致周到的呵护,始终牵动着家长敏感的神经。幼儿园“谍战剧”的怪象,应该让我们深刻反思和梳理信任危机背后的深层原因,抓住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

提高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对幼儿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好的幼儿教师就是好的幼儿教育,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也就直接影响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

做好危机公关建立长效回应机制。幼儿园要及时回应社会关注,开诚布公,做好舆论引导,当出现诸如幼儿体罚事件、流行性疾病、食物中毒、误服药物等舆论比较关注的问题时,要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幼儿园各部门各负责人要明确自己的相关责任,迅速整理相关信息,上报有关部门,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避免社会和家长因对事件不了解而产生误解;组织部分家长参与到事件的处理中,将社会舆论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积极向媒体开诚布公,积极宣传正能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注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理解。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从而建立真正的信任关系,化解信任危机。

教师不仅要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也要使家长“亲孩子之师,信孩子之道”,成功地发挥“家园共育”的合力。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就愿意和老师进行沟通,也更能理解老师的工作,家长与教师之间和谐包容的关系就会“水到渠成”。

除了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定期家访,还可以创新沟通方式,如组织各种亲子活动、家长进课堂等活动;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群,时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这就要求教师主动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加强幼儿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除了师资力量的重点打造之外,结合幼儿教育阶段孩子性格以及发展的特殊性,相关教育机构还应对其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以及探索。幼儿时期是个性品格的塑造时期,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育情况和性格特点创新幼儿教育方式,给予幼儿安全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去认识世界体验世界,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信任危机。

政府要加强幼儿教育的管理。加强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相关的法律条文较为有限, 因为缺乏强有力的教育法律法规约束,导致幼儿教育发展中办学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强、乱收费、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教师素质低等问题的出现。政府要全面系统分析当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教育法律体系,同时进一步规范教师的行为,提高幼师从业门槛,加强教育培训,有效保障幼儿教育质量, 给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延续。目前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遭遇的信任危机必须引起家庭、社会和政府的足够重视,针对出现的问题,深刻剖析,有效应对,共同努力,驱散幼儿教育中的“雾霾”,还孩子一个干净、友爱、欢乐、温暖、灿烂的童年。

家园共育:赏识我们的孩子


家园共育:赏识我们的孩子

身为父母,我们都是高中教师,对高中生的心理还算比较熟悉,处理起这些高中学生的事情来也还算得心应手,但谈到教育自己的小孩子,我相信我们每位家长都会有过感到痛苦的时候,特别是在孩子开始懂事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之后。

4月份过去了,我们的儿子已经过了四周岁了,做事情有时会固执己见,不听长辈的劝告,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要花较长的时间、通过耐心教导让他改正坏习惯。但有些不是很好的习惯却不能彻底改掉。教来教去,很多时候弄得自己伤透脑筋。为此,作为父母的我们开始好好研究以前自己用过的教育资料,也开始学习新的教育理念。

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们在回顾一些教育影片,如美国电影《师生情》、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找到了些教育孩子的智慧;我们在学习一些教育资料,如宿茂臻老师的“举左手与右手的故事”、周宏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冯恩洪老师的“及格+特长”模式教育中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总结起来也就是让孩子时刻品尝到成功的甜头,而不是失败的苦头;多鼓励,少埋怨。这些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起来并不简单,这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在教育过程中要融入情感、融入道德、更要融入智慧。因为我们应该意识到离开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离开道德的教育是危险的、离开智慧的教育是失去活力的。

家园共育:家园共育这些忌讳一定不要犯!


幼儿园老师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幼儿园及幼儿园老师的接纳和信任程度决定了这个孩子在幼儿园的童年生活质量。

和宝贝一起遵守幼儿园的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都有一套自己的规定,其目的是在某些方面硬性约束孩子,让幼儿园的管理松紧有度。可是,在部分家长眼里,幼儿园的规矩如同虚设,给老师的工作和管理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其实,家长如果对幼儿园的规定有异议,可以与老师沟通,切忌漠视自己的孩子违反幼儿园的规定,家长面对的,仅仅是自己家的孩子,可是,幼师面对的,是全班甚至全校好多孩子,或许有些规定对于某一个孩子来说并不适应,但是,请相信,规定绝对是为了绝大多数孩子更安全的成长而建立的。

遇事冷静的和老师沟通

经常在幼儿园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家长为了孩子在幼儿园时的一点小磕碰,跟幼儿园老师闹的剑拔弩张,一个劲地埋怨老师推卸责任,甚至和老师动手。

家园矛盾不可避免,但是家长在找老师“理论”之前请一定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切不可一时冲动与老师起冲突,这样不仅伤了老师,也会伤了孩子。

再忙也要参考学校的亲子活动,多和老师沟通

经常有家长打电话来请假说不能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其实,幼师知道,家长们很忙。但是,孩子的第一负责人是家长,最应该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也是家长。幼儿园组织各种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家长提供了解孩子的机会,增进亲子间的交流,如果家长不参加,受到损失的,是孩子。

还有一部分家长几乎从来都是“默默无闻”的存在,从来不在微信群里交流,从来不与老师沟通,这样,老师怎么发挥家园的作用,怎么更好的因材施教呢?

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家长

这个社会,对幼师的误解真是太深太深了。以至于不少家长觉得,幼儿园就是哄孩子的地方,我交了钱,老师就应该把孩子哄好。但是,真诚的想说一句:幼儿老师不是保姆,家长也不是幼师的领导。并不是交了钱,所有的老师都要唯唯诺诺任劳任怨。

新时代的家园关系是平等的,幼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重要力量,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之分。家园之间最好的相处之道在于彼此理解,相互尊重。

家园共育的真谛——尊重与宽容,也唯有宽容与尊重才能使得家园和谐,老师才会有足够的信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最终让孩子受益。

家园共育:如何引导孩子孝敬长辈


家园共育:如何引导孩子孝敬长辈

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家庭中晚辈懂得孝敬长辈,可以促使家庭和睦、温馨、幸福。家庭中长幼有序,相互关心,互相宽容,将会呈现其乐融融的气氛对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利的,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从小具有孝敬长辈的好行为呢?

一、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奶奶爷爷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形象,起一个榜样作用,我们对父母非常尊重,无论大事小事都尊重老人的意见,有什么样好吃的东西,也先给老人吃,对老人的关怀,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孩子知道了什么是美,什么是善,学会了有好吃的东西,总是抢着说:“爷爷奶奶你们吃!”虽然祖孙几人你推我让,但每次最后还是老人先吃,老人高兴地逢人便夸自已的儿孙孝敬。看到我们给孩子带来了良好的影响,自已也感到很欣慰。

二、肯定好行为,增强正效应

要让孩子做到孝敬长辈这也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鼓励孩子的好行为,时间长了,自然会产生好的效果。周末,我在看望母亲时,顺便带上一些可口的食品,并带女儿一起去,让女儿把食品交给母亲,我的父母见外孙女这么孝敬,乐得合不拢嘴,我们也趁机大大的夸奖了一番。

三、孝心不分早晚,关键要耐心,坚持引导。

我有两个孩子,在她们刚学会走路时,就注意教她们做一个懂得回报、懂得孝敬老人的孩子。比如:出门和长辈说再见,放学和长辈打招呼,坐车给老人让座……我们常年坚持这样做,现在她们都有能自觉孝敬照顾长辈。

总之,若想让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做家长的,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让孩子来效仿,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相信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孩子自然会对“孝敬长辈”这四个字拥有自已的理解,也会用自已认为合适的方式去孝敬长辈。

家园共育:学会“抱住”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身上出现负面的、强烈的、难以平复的情绪时,我们怎么帮助他?当孩子的情绪勾起我们自己的很多情绪时,两大团情绪纠缠在一块儿,变成乱麻,这时候又该怎么办?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受欢迎的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教他要学会跟人分享,要大大方方,因为小气鬼不受欢迎。但“分享”真的是影响一个孩子受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吗?

我们先来看看这样的场景:

一个小孩拿着他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糖果,想要去分享给小伙伴。小伙伴爱吃糖果,特别想吃,很亲密地过来抱抱他,跟他一起玩儿,把自己的玩具也分享给他……这个孩子因此产生了好情绪。

另一个小孩手里也捧着他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糖果,想要分享给伙伴。可是伙伴们对糖果没兴趣,没人理他……这个可怜的小人儿就会因此产生不好情绪。

这时,父母需要帮孩子调整情绪,在他失落、伤心的时候给他恰当的安慰,让他明白不是自己不好,也不是别人做错了事情。

因为,这决定着孩子下次还想分享时,会不会因为这次的受挫而变得怯懦、犹豫,甚至害怕和人交往。

如果父母能够“抱住”孩子的强烈情绪,孩子的情绪就能够得到调和、转化,接下来孩子就有能力启动自己的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能够容纳更为复杂的情绪,在和别人互动的时候具有更多灵活性和包容性,情绪稳定,能让他想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样的孩子,我们还会担心他不受欢迎?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首先要明确的是:对待情绪需要两步。第一步是“抱住”情绪,第二步才是转化情绪。情绪是不能被消灭的,只能被转化。

怎样“抱住”情绪?

面对孩子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我们不是想办法来处理掉这个情绪,而是要把这个情绪抱住、抱起来。

仔细观察一下,没有一个孩子会喜欢自己情绪失控,每个孩子在情绪失控之后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好意思。这个时候成人绝不能撒手不管。把孩子丢到一边,让他去自我平复,孩子会觉得非常无助。

你可以试着想象这样一个画面:

一个小杯子因为晃动,里面的水震荡得非常激烈,快要溅出来。这个时候把小杯子放进一个大盆里,那小杯子里的水溅出来会被外面的大盆所容纳;

而大盆不会因为小杯子的震荡而摇摆不定。慢慢的,小杯子里的水也平稳下来。

父母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个“心理容器”,把孩子的情绪“抱住”“抱起来”,和他的情绪待一会儿,共同经历这个情绪,让孩子能够借助我们这个心理容器,平复自己的情绪。

怎么知道

我们有没有抱住孩子的情绪呢?

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当你发现自己太着急提建议、给解决办法,而孩子不听你又很受不了的时候,那一定是没有抱住孩子的情绪。

那为什么我们会抱不住孩子的情绪,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心理容器呢?因为我们小时候也没有被这样对待过。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没有被爸妈这样细细地观察过,深情地抱住过。

但是抱怨父母,并不能提高我们抱住自己情绪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观察自己的情绪,并且不着急把这些情绪消灭掉、解决掉,练习“抱住”这些情绪。

我们为自己做这些事情,观察自己的情绪,是为了孕育和培养我们自己的内在父母,自己照顾自己的情绪。当我们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也就提高了我们作为孩子的心理容器的能力。

怎么练习抱持情绪呢?

第一种练习,尽可能多地收集用来表达情绪的词语。

通过看书,特别是一些世界名著和古老的神话故事、传说,看电影。

比如迪斯尼的动画片、宫崎骏的动画片等等来收集表达情绪的词语。慢慢的,你会发现,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你就不只会用那些模糊、复合的词语来表达了。

比如,可能原来你会说,“我不高兴”,“我情绪不好”。那怎么个不高兴法?这次的不高兴和上次的不高兴,有什么不一样?没有办法再细分,总之就是不高兴了。

当你有足够多的情绪词语之后,你会发现,你的不高兴有时是愤怒,有时是恐惧,有时是感到深深的羞愧,有时是觉得自己很孤独……

这样,在你的眼里,自己的情绪就不再是模糊一团,而是能够拆分的,能够被更精准地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它对我们的影响力就不像原来那么大了,因为我们对它更熟悉了。

这一招,同样非常适用于帮孩子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第二种练习,在你有情绪的时候,试着观察自己的身体感觉。

比如身体哪里疼了,哪里觉得胀闷,哪里紧张僵硬了,哪里热了,哪在冷了?

情绪和我们的身体感觉联系非常紧密。相对于我们的语言文字,身体是更诚实的。而语言很多时候是很主观的,也会有假象。

比如有时我们被愤怒的情绪充满了,但我们仍然对自己说“没事儿”“没关系”,但是晚上回家,你会发现自己胃疼。

比如有时,我们被恐惧的情绪充满了,但仍然咬着牙说“我才不怕呢”,但你已经两腿无力,手脚冰凉了。

当我们学会了耐心地观察自己的身体感觉的时候,就能找到更加细致的、观察自己和孩子情绪的方法。

别问我“观察到情绪之后怎么办呢?”或者“然后怎样控制情绪呢?”

如果你试过耐心地看着你的情绪或者孩子的情绪,不逃避、不评判,只是抱持它、容纳它、允许它,你一定会发现,这是消解情绪的最快方法。

家园共育:告诉孩子 “赢”不是全部


在人生的旅程中,孩子在生命形成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竞争。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输赢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道理也许如同,父母不能仅仅因为孩子某一次的考试排名,或考卷上的分数,而确定孩子的整体学习水平。

竞争无处不在,胜败乃常事

事实上,这就是竞争!难道不是吗?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无非是组织一群孩子,从此处开始、到彼端结束,在这过程当中,有孩子赢、有孩子输。获得冠军的孩子因为“赢”而带来的感觉非常棒,那么别的孩子呢?

同样的道理,失去或输的感觉也并非糟到一塌糊涂——仅仅是这一次没有赢而已。有时候,生活会很公平,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未尝不是件好事。作为父母,责任之一在于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因为他最终会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自面对外部的世界。

我们不得不客观地承认,如果没有竞争,那么会随之失去很多伟大动人的故事。在最终的一刻,孩子们除了对胜利欢呼之外,同样也会对自己的竞争对手给予更为热烈的欢呼。

面对失败应多多鼓励孩子

总是流传一个有趣的讨论——关于竞争:竞争是很消极的事件,在任何一项以学校为基础的比赛当中,孩子们不应该相互争斗。因为,当结束时,赢家只有一个。同样明显的是,有赢家,也就意味着有输家。没有孩子愿意成为一个失败者。也同样不会有家长,为自己本来该赢的孩子的失足大意而鼓掌称好。

但有时,父母不得不做出万全的准备,因为“下一次”总是客观地存在着。你可以对孩子说:“我们谁也不知道你们班的哪个小朋友会成为未来的奥运冠军”、或者“你好朋友的生日快到了,为什么不送她一双溜冰鞋呢?看看她能不能打破上次她在体育嘉年华创下的记录”。

别将“赢”的概念局限了

无论怎样,打个比方,在奥动会马拉松长跑比赛当中的运动选手们,即使是最后一个跑完终点的运动员,也会比中途离场的对手实现更大的快乐。事实上,能够对输和失去有能力承担,亦是生命带给我们最赞的礼物。

父母为何不让孩子明白,参与很关键。在参与的过程里,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并面对,何尝不是一种赢。这也意味着,当孩子积极、努力地实践他所学习到的技能和本领,正是一种无形的回报,毫无疑问,他的这份坚持已然成全他成为一名赢家。

事实上,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不变的真理:往往,幸运的孩子从来不赢。

喜欢《家园共育:孩子面前“夹紧尾巴”做父亲》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园共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家园共育不能让父亲缺席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在家园共育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家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幼儿园必须与家庭共同携手,形成合力,使幼...
    2021-04-27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面对哭闹的孩子该怎么做? 家园共育:面对哭闹的孩子该怎么做? 孩子就是孩子,一言不合就开哭!不管你是因为心疼孩子,还是觉得烦躁不堪,总而言之,这个时候,只要你一个没承受住,你就会发现,在和孩子的这场“争斗”中,你又输了,你又妥...
    2020-07-21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策略 爱人者才能被人爱,就如同想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一样的相同道理。当然,想要孩子喜欢你,爱你,那你就先要喜欢他们,爱他们。 也许每一位家长都会说,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是许多家长的做法却让孩子难以感受到...
    2020-04-06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家园共育”的工具“间谍”何时丢掉? 近几年来,家园共育的社会呼声极高,但何时开始,间谍(录音笔)潜入到了幼儿园呢? 曾听一位园长朋友说:见过一个现象,3岁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家长出于担心,便买了一支录音笔放在孩子身上。一个信任极度缺失的环...
    2020-06-28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赏识我们的孩子 家园共育:赏识我们的孩子 身为父母,我们都是高中教师,对高中生的心理还算比较熟悉,处理起这些高中学生的事情来也还算得心应手,但谈到教育自己的小孩子,我相信我们每位家长都会有过感到痛苦的时候,特别是在孩...
    2020-10-29 阅读全文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长在家园共育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家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幼儿园必须与家庭共同携手,形成合力,使幼...

2021-04-27 阅读全文

家园共育:面对哭闹的孩子该怎么做? 孩子就是孩子,一言不合就开哭!不管你是因为心疼孩子,还是觉得烦躁不堪,总而言之,这个时候,只要你一个没承受住,你就会发现,在和孩子的这场“争斗”中,你又输了,你又妥...

2020-07-21 阅读全文

爱人者才能被人爱,就如同想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一样的相同道理。当然,想要孩子喜欢你,爱你,那你就先要喜欢他们,爱他们。 也许每一位家长都会说,自己是爱孩子的,但是许多家长的做法却让孩子难以感受到...

2020-04-06 阅读全文

近几年来,家园共育的社会呼声极高,但何时开始,间谍(录音笔)潜入到了幼儿园呢? 曾听一位园长朋友说:见过一个现象,3岁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家长出于担心,便买了一支录音笔放在孩子身上。一个信任极度缺失的环...

2020-06-28 阅读全文

家园共育:赏识我们的孩子 身为父母,我们都是高中教师,对高中生的心理还算比较熟悉,处理起这些高中学生的事情来也还算得心应手,但谈到教育自己的小孩子,我相信我们每位家长都会有过感到痛苦的时候,特别是在孩...

2020-10-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