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红花》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7-06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教案及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红花》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主要是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对节日的认知,同时对大红花也有个深刻的认识。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主动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简单而且有深刻意义的大红花

活动准备

剪刀、四四方方的红色和黄色的纸、绳子、细铁丝

活动过程

1、老师先交孩子们把纸剪成大小一样的四方形

2、然后脚孩子们把剪好的纸片重叠在一起,(重叠的越多花瓣的层次越多)

3、然后像折扇子一样折起来,绳子系结实了,再一层一层打开展开就成了!

4、老师让孩子们把剪好的大红花纸片平在一起,每个角都不要重叠,然后用小细铁丝取做大红花的中间点,用细铁丝系上,这样花骨朵就出来啦。

5、慢慢的把花叶打开把黄色的纸片放进去花蕊就出来了。

教学反思

通过制作大红花这一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小朋友的操作意识,让他们对体会到在操作中的乐趣。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大红花认识,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大红花以后就可以亲自动动手制作大红花,等到教师节到来时他们也可以给老师佩戴他们亲手制作的大红花了,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幼儿百科:花是植物成熟的表现,开出各色各异的花,具观赏效果;卉是草类的总称。

关于“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红花》及教学反思”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花》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在活动中找出花的规律,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按花的大小、颜色规律进行排序。

2、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蝴蝶姐姐小花园的场景布置;蜜蜂宝宝家的种了一些花的花园布置,种花材料(花儿)

活动过程:

一、发现蝴蝶姐姐小花园里花的排列规律

“蜜蜂妈妈带着蜜蜂宝宝到蝴蝶姐姐的小花园里去玩喽!”

“花儿好看吗?”“长得整整齐齐的还是乱乱的?”

师幼:很整齐,像排着队。

第一排:红花红花红花红花红花……(红花排队)

第二排:大花小花大花小花大花小花……(大花、小花轮流排队)

第三排:红花黄花红花黄花红花黄花……(红花、黄花轮流排队)

小结:蝴蝶姐姐小花园里的花是按照规律来排队的。

二、引导幼儿根据已种的花的排列规律接着种花。

“我们也要在自己家的小花园里种上花了,以后蜜蜂宝宝可以去采蜜的。妈妈已经在空地上先种了一些花,宝宝看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再接着往后排,你们愿意吗?”

1、空地1:黄花黄花黄花黄花……

2、空地2:黄花红花黄花红花黄花红花……

3、空地3:小花大花小花大花小花……

操作活动:启发幼儿依样接着种花(给花儿排序)。

三、活动评价。

老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他是怎样做的?

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请两名幼儿去看看花儿长得好不好(检查并纠正)。

带领蜜蜂宝宝高高兴兴去采蜜。

教学反思:

本次《种花》活动,目的是让幼儿找出规律并按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整个活动以“花园的花”贯穿主线。分两大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让幼儿观察去发现花的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花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花儿排队的基本特征。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根据已种的花的排列规律接着种花,让幼儿感受了按花的大小、颜色规律进行排序的乐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幼儿百科:花是植物成熟的表现,开出各色各异的花,具观赏效果;卉是草类的总称。

幼儿园大班教案《花树》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花树》”。让幼儿发展想像力及创造能力,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2.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能力,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散文《花树》。

活动准备:

1.树林背景图一幅。

2.鸟、兔、松鼠、画家、调色板等教具。

3.鸟、兔、松鼠头饰各一,画笔、颜料若干。

4.配乐散文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产生兴趣①出示背景图,提问: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②这棵树上有好多漂亮的花朵,这是一棵“花树”。是谁把这棵树打扮得这么漂亮的?让我们一起来听散文《花树》。

2.欣赏散文前半部分①有表情地朗诵散文(可以配上合适的动作),提问:是谁把这棵树打扮得这么漂亮?它们是怎样把大树变成花树的?②操作教具,启发幼儿分段欣赏,分别说说小鸟、小兔子、小松鼠是怎样打扮大树的,并用合适的动作表示出来。③将幼儿分成三大组,分别扮演三种小动物,边朗诵边表演。④请三位幼儿戴上头饰表演,同时播放配乐散文,及时根据幼儿的表演情况加以指导,可视幼儿兴趣适当增加表演次数。

3.欣赏散文后半部分①操作教具,朗诵后半部分,并当场在“树干”上画上花朵。②提问:画家叔叔说了些什么?他是怎么打扮这棵花树的?

4.讨论活动①为什么说等到下雪的时候,树林里还有一棵开满花朵的大树?②你听了这篇散文有什么感觉?

5.创编活动①启发幼儿讨论:还有谁也会来打扮这棵花树?它们是怎样打扮的?②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回答情况适当给以帮助、整理,引导幼儿学习同伴创编得较好的句、段。③假如让你来打扮这棵大树,你会怎么做?④鼓励幼儿在美术活动时,一起把花树装扮得更漂亮。

延伸活动:

在墙面上提供大小不一的多棵树干,鼓励幼儿想像“还有什么小动物来打扮大树,它们在大树上留下了什么样的图案”,合作完成“美丽的花树林”墙饰,体验合作的愉快。

附:花树

有谁在铺满落叶的地上放了一块圆圆的、花花的东西。小鸟好奇地飞下来,在上面转了一圈。咦,小鸟的脚丫变成了花脚丫,它得意洋洋地在树上踩出一串花花的脚印。小兔子看见了,跑到上面打了个滚。哇,小兔子变成花兔子了,小兔子在大树干上蹭了几下,大树干变成了花树干。

小松鼠摇着尾巴在上面跳了几下,嘿,小松鼠成了花尾巴松鼠。它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大树变成了花树。画家叔叔回来了,他看见围着大树蹦蹦跳跳的松鼠、小兔和小乌,惊奇地叫起来:“你们都成了小画家,把这棵树打扮得好漂亮。”画家叔叔捡起调色板,用画笔刷刷刷地往树上画了好多漂亮的花朵,花树更好看了。

大家都跑来看这棵漂亮的树:“这下好了,等到下雪的时候,我们的树林里还有一棵开满花朵的大树。”

《花树》反思:

活动中,我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多媒体课件这种声形并茂的教育辅助手段,它形象生动、声形并茂的特点很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活动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也有点不适应,显得有些拘谨。在我的引导和启发下,再加上课件的吸引力,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活跃了,而且还能大胆想象,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而在引导幼儿观看完课件后,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倾听,并回答我的提问,而孩子们都只是一个劲儿地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我非常理解,孩子们之所以会答非所问,主要是受常规的语言教学模式的影响。我想在今后的活动中要注重开发孩子们的智力,突破常规的影响,让孩子们更好的发挥。

这次参加活动的幼儿大多是大一班的,在活动开展之前,我适时的与孩子进行过交流,但对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还是不够了解;因此,对整个活动的开展是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我和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的活动难免会紧张不适应;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许多发现性的问题要问得恰到好处,问得及时、妥当,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地调整。

孩子们不能完全掌握的时候,教师的示范就是孩子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和途径。所以,适当的示范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另外,教师还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使孩子们真正投身到活动中来,从而使孩子们在活动中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使活动变得更具有效果和教育价值!

幼儿百科: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

幼儿园大班教案《浪花》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浪花》”。让幼儿感受浪花可爱、淘气、勇敢的特点,欣赏文学作品《浪花》,感知其语言美和意境美,大胆运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目标:

1.欣赏文学作品《浪花》,感知其语言美和意境美。

2.感受浪花可爱、淘气、勇敢的特点。

3.大胆运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4.理解诗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把阅读区布置成海边的环境,关于浪花的DV(DV内容要包含作品《浪花》中的内容)。

2.配乐的作品朗诵《浪花》。

3.卡通浪花的笑脸小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播放DV背景乐浪花的声音、图像,让幼儿听一听、看一看

教师提问:

(一)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放DV)

(二)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看一看这是什么?(放DV)

(三)你们看到大海有什么感觉?

二、欣赏诗歌,感受、表现诗歌《浪花》的意境美

(一)完整欣赏诗歌。

1.教师: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浪花都干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朋友看的真仔细,我现在用一首诗歌《浪花》把大家说的总结起来。(放配乐朗诵)

3.教师:大家觉得这首诗歌好听吗?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二)分段欣赏诗歌《浪花》。

1.放配乐朗诵《浪花》第一句,教师提问:大海和浪花是什么关系?

2.放配乐朗诵《浪花》第二、三句,教师提问:白天浪花干什么了?晚上浪花干什么了?

引导幼儿总结出浪花的特点

3.放配乐朗诵《浪花》第四、五句,教师提问:有时浪花会和谁玩?玩什么了?

引导幼儿总结出浪花的特点

4.放配乐朗诵《浪花》第六句,教师提问:浪花是什么样的娃娃?

(三)再完整欣赏诗歌《浪花》。

1.教师:浪花是大海的孩子,它和小朋友一样淘气、可爱、勇敢,它和大海妈妈在一起给大家带来了这么优美的诗歌,小朋友再仔细听一次,可以一边听一边用动作表现你对浪花和大海妈妈的喜爱,也可以跟着轻声的朗诵。(放配乐朗诵)

2.教师:我刚才看见有的小朋友在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对浪花的喜爱,有的小朋友在用动听的声音轻声朗诵。现在我们一起用最动听的声音朗诵《浪花》并加上最优美的动作。

三、结束

教师:多么可爱、淘气、勇敢的小浪花,多么美的大海。浪花说,你们的朗诵真动听,你们的动作真优美,我送给你们每人一张我的照片,你们如果和爸爸妈妈到了大海边,记得带着我的照片去找我。(发浪花图片)

活动建议:

(一)活动延伸:利用餐前、睡前为幼儿播放好听的配乐诗歌,使孩子们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体验诗歌的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重点提示:掌握诗歌的韵律,体验文学作品的优美语言和意境。,

(三)环境创设:布置海边的环境。

附件:

浪花

大海是浪花的妈妈,浪花是大海的娃娃。

白天,浪花悄悄地爬上沙滩,轻轻地咬着孩子的脚丫。

夜晚,浪花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静静地听着月婆婆讲童话。

有时,浪花同海鸥做游戏,一起在阳光下快乐地玩耍。

有时,浪花跟着风儿练跳高,跳得很高很高,一点儿都不怕。

哦,浪花,浪花,多么淘气,多么可爱的娃娃。

活动反思:

诗歌《浪花》是一首结构简单富有童趣的诗歌,它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温馨的画面,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家的温馨,从而引发他们认识世界,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客观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联系的兴趣。,

大班幼儿的思维十分活跃,尤其是抽象思维已经萌芽,加之积累的生活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们愿意、乐意、也渴望在集体面前畅所欲言,所以我设计的活动符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但也有个别幼儿不能积极地参加活动,反思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稍弱一些,不能将心里所想用合适的语言来形容。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幼儿百科:浪花波浪互相冲击或拍击在别的东西上激起的水点和泡沫。

幼儿园大班教案《梅花》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梅花》”。让幼儿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古诗《梅花》挂图1幅、课件、语言CD。

2、古筝《渔舟唱晚》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请幼儿猜一猜:在冬天里,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袭击都凋零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这是什么花?

二、欣赏梅花图片,了解梅花。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欣赏。

2、启发幼儿用“梅花”说一句话。

小结: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很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引导幼儿想象画面,初步感知古诗的意境。

1、欣赏教师配乐朗诵,启发幼儿在脑海中想象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跟随课件轻声朗诵,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引导幼儿说说:你想到了什么画面?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设计提问:“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里,你感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在这首诗里、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培养幼儿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质。

四、启发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朗诵古诗边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用吹画、点画的形式制作梅花。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通过谈话,引起了幼儿对梅花的兴趣。在欣赏梅花的图片及课件中,了解了梅花的特点:颜色、形状还有花瓣的数量等。多数幼儿对古诗的内容非常熟悉,所以在教师引导下,大多数幼儿朗诵的较熟练,并且还能够用“梅花”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通过朗诵,使幼儿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到了梅花不畏酷寒、不屈不挠的品格。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特征,在延伸活动中还预设了吹画、手指点画等操作活动,不仅增加幼儿对梅花的印象,还会使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幼儿百科: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教案《种花》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在活动中找出花的规律,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按花的大小、颜色规律进行排序。 2、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蝴蝶姐姐小...
    2020-11-2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花树》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花树》”。让幼儿发展想像力及创造能力,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目的: 1.引导幼...
    2020-06-0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梅花》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梅花》”。让幼儿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
    2020-06-0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浪花》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浪花》”。让幼儿感受浪花可爱、淘气、勇敢的特点,欣赏文学作品《浪花》,感知其语言美和意境美,大胆运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目标: 1.欣赏文学作品《浪花》,...
    2020-06-0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樱花》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樱花五瓣花瓣的特征,能用多种绘画材料表现樱花。 2.活动中能注意到花瓣之间的排列布局,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 3.乐意参与美术活动,体验春天的美,培养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养成大胆...
    2021-03-0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在活动中找出花的规律,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按花的大小、颜色规律进行排序。 2、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蝴蝶姐姐小...

2020-11-20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花树》”。让幼儿发展想像力及创造能力,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目的: 1.引导幼...

2020-06-03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梅花》”。让幼儿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

2020-06-09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浪花》”。让幼儿感受浪花可爱、淘气、勇敢的特点,欣赏文学作品《浪花》,感知其语言美和意境美,大胆运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目标: 1.欣赏文学作品《浪花》,...

2020-06-0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受樱花五瓣花瓣的特征,能用多种绘画材料表现樱花。 2.活动中能注意到花瓣之间的排列布局,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 3.乐意参与美术活动,体验春天的美,培养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养成大胆...

2021-03-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