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园共育:幼儿学画画的实用方法,老师家长都收藏哦!

发布时间:2020-06-28

家园共育。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新的起点,新的方向,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园共育:幼儿学画画的实用方法,老师家长都收藏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学画并不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培养儿童观察、想象、创造、审美等各方面的能力。并不是儿童学什么画都可能培养这些能力的,要看学画画的目标是什么,怎么引导孩子。

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哪个孩子不喜欢画画,那一定是大人的过错。

从人的心理发展来看,孩子画画大致可以分成涂鸦期、象征期(又叫表象符号期)、主观感觉表现期和视觉写实期四个时期。

在孩子绘画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没有明确的界限,不同的孩子在绘画的某些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天份。只有了解了各个不同时期及不同孩子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的兴趣。

儿童学画不是只学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绘画培养各种能力。儿童学画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画风是什么样的,家长在不同绘画时期该怎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呢?YJS21.COM

一、涂鸦期(大约从18个月至3岁)

这个时期的幼儿尽兴涂抹,笔下的“作品”没有具体形象,纸上只有各种各样的线。个别家长会认为孩子是在胡乱涂画,其实这是这个阶段幼儿绘画的真实体现,动手画画这就是一个好现象。

本阶段注意点:

1)孩子画画时请不要打扰。

2)画好后听孩子讲一讲画的是什么,并适当进行鼓励。

3)不用引导孩子画什么,更不用引导怎样画。

关键:重点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二、象征期(3至5岁)

这个时期的儿童能够创造自己的图形符号,并开始命名,例如:这是我画的爸爸、妈妈,这是我画的金鱼、狮子等等。象征初期的儿童往往把人画成“蝌蚪人”,他们观察事物只关注主要特点。

这一时期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概念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直觉的象征化。与真实物象相差比较大,也更具有独创性。

本阶段的注意点:

1)不要说孩子画得不象,更不要示范应该怎样画。

2)要引导孩子观察事物的细节及各部分的关系。

3)让孩子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4)画时要大胆轻松。

关键:重点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主观感觉表现期(5至9岁)

主观感觉期是孩子学习儿童画的黄金时期。这时期年龄小一点的孩子能够画其所想,稍大一点的画其所见。观察力进一步增强开始对细节的描绘。

这一时期是儿童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儿童画创作最多的时期。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有明显的写实倾向。6岁后的孩子,就能把所见所闻的事情作为整体记下来,保存在记忆中。并能凭记忆把所见事物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表现出来。

本阶段训练要点用注意点:

1)引导孩子观察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2)通过引导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通过画绘画日记,培养孩子的形象记忆能力。

4)让孩子轻松大胆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作品。

5)重视孩子的主观意识,不要强调事物的逼真性。

关键: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

四、 视觉写实期(9岁以上)

这一时期,开始向写实方向转化,关心自己作品的好坏,否定过去自己画过的画,注重所描绘物体的逼真性,爱欣赏有立体感,有明暗变化丰富,色彩真实感强的作品。

这一时期孩子的想象力及形象记忆能力方面发展逐渐减慢。观察写实能力飞速发展。不再适合学习纯粹的儿童画。

本阶段训练要点:

1)通过色彩与素描等训练,提高孩子的观察表现能力。

2)通过接触各种不同的绘画风格,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关键:

1)观察能力。

2)欣赏能力。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1)家长要跟据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抓住不同的黄金期来辅导孩子的绘画方向,千万不能做拔苗助长的事。

2)写实期以前的儿童绘画要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为主,不要过分强调绘画形象的真实性。

3)写实期以后,儿童形象记忆、想象、创造等能力的发展逐渐变慢,观察写实能力发展加快,指导时观察表现方面可加强训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幼儿家长应该怎样配合老师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教育,只要让孩子吃好玩好就行了。还有的家长以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自己就不用再教育了。你知道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样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家长应该怎样配合老师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一)

一、尊重老师是家长走向老师的第一步。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老师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有时甚至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尊重老师是家长和孩子走向老师的第一步。

孩子往往是家长的影子,所以尊重老师,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做好示范。如家长不仅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还应该在孩子面前肯定老师的付出。

很多家长都喜欢用老师吓唬孩子:“你再不听话,明天我就告诉你们老师去!”虽然可以有效的管住孩子,却破坏了老师在孩子内心的形象,“老师”这个概念在孩子心中会变成“可怕的”、“约束的”,导致孩子害怕老师甚至厌恶上学,这样就大大的阻碍了老师和孩子之间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

二、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老师工作中的失误。

小朋友有时候会在背后议论老师,比方说老师工作中的某些缺点等。家长听到后,应当及时劝阻孩子的背后议论,鼓励他们与老师当面交谈。这样做既是对老师一种很好的反馈,又是一个培养孩子沟通习惯的机会。

三、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亲近自己的老师,才能相信老师讲的道理。这句话也告诉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多重要,所以有机会的时候,家长不妨在孩子面前多夸夸老师,让孩子在心里将老师当作榜样。

这就需要家长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作为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结成“同盟军”。

家长应该保持与学校的老师和谐共处,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是很辛苦的,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繁杂、教学管理任务重。如果在教育方法上有不到之处,可以先于老师沟通,或者向学校反映,不要和老师起冲突。

千万不要总是絮叨挑剔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

有的家长甚至当着孩子与老师争吵,这样做会使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有的孩子会借此不听课,不学习,排斥老师的教育,长此以往,只是荒废了自己。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四、家长需避免在孩子面前表露对老师的情绪。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家长可以私下和老师更多的交流自己的希望,但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年纪小,心智不成熟,偶尔的一两句话就会对他产生影响。

孩子有时也可能在家长面前埋怨某个教师,家长尽可以听一听,但绝不能帮腔,助长他们的反感情绪。应当帮助孩子理顺情绪,告诉孩子,老师是人不是神,也有自己情绪的波动,自己的好恶。教会孩子接纳老师,用真诚的微笑与老师大胆交流,共同成长。

五、对老师抱以充分的信任

无论是你主动找的老师,还是被动找的,在沟通的过程中,你必须充分信任老师。你可能会遇到老师找你告状,在你看来这些“告状”有夸大、扭曲事实的情况,你也要做到信任老师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他的出发点都是希望教育好孩子。

六、沟通要有一致性

跟老师沟通的一致性最重要的是时间。老师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如果时间上不一致,突然就跑去学校找老师,老师正好有空是万幸,刚好有课要上或者有其他事要处理,不仅会破坏沟通的气氛,恐怕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沟通内容上要做到老师能接受。选择什么样的内容跟老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引起老师的兴趣就更好了。但就算是老师无能为力的那些事,其实家长也可以抱着交流的态度去请教。

七、表达需要明确

“X老师,XXX最近在学校表现怎么样?”不知道有多少家长遇到老师会这样提问。老师面对这样的问题,一般也只能用“挺好的”来回答。如此一来一去,跟老师沟通的机会就失去了。家长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的效果。

八、沟通渠道和方式的多样性

有多少家长只在家长会时见到老师,见到了又最多只聊两三句呢?其实,与老师沟通的渠道和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样性的。比如,电话、网络、便条等,家长应该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方式创造跟老师沟通的机会。

九、沟通的持续性与连贯性

沟通其实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要达到让孩子进步的目的,有时候需要持续地、连贯地跟老师沟通。即便是通过交流解决了已有问题,家长也可以就此向老师表达谢意。千万别让老师有这样的错觉:问题一丢给老师,就完全不管不问了。

十、受众能力的差异性

每个老师是不一样的,可能在A老师看来孩子身上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到了B老师那里,就有问题了。家长要接受老师对孩子评价的差异,也要尊重老师本身存在的差异,不要因为孩子得到不同的评价,而去给老师贴“好或坏”的标签。

幼儿家长应该怎样配合老师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二)

一、家长看到孩子回家的第一句话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3、好宝宝,和妈妈说一说:今天都帮小朋友做什么事情了?

4、看到你的表现,妈妈真开心。

5、有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吗?

二、准时接送,不中途探望

送孩子入园,由于不适应引起的哭闹是难免的,但不管孩子怎么哭,走就走的干脆,“一步三回头”只会让孩子哭得更凶。

有的家长走后不忍心,又中途返回,在窗口、门缝张望,这样做是一大忌,一旦孩子发现,不仅使您的孩子会整天心神不宁,无心适应,还会影响其他幼儿的情绪;另外,在开学初接孩子时,最好要准时或稍早一些,免得孩子在其他幼儿被接走后产生孤独感。

三、“保持平静”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四、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例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啦?……成人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五、主动沟通

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家长要主动与孩子沟通。聊一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谈一谈他结识的新朋友,给孩子讲他喜欢听的故事,陪孩子玩好玩的游戏……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1、用愉快的口气谈论与幼儿园有关的人或事,把孩子入园当作一件喜事来讨论与迎接,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

2、给孩子正确的心理暗示,“姐姐本领真大,宝宝上幼儿园后也会这么能干的!”“一个人玩不开心,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真多,玩起来一定会很开心!”让孩子对上幼儿园有期待、向往心理。

3、尽早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想法:你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你要暂时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到幼儿园与老师、小朋友一起生活,因为小朋友长到这个年龄,都要上幼儿园,等等。

六、“积极配合”

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家长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坚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一贯”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七、正确看待孩子出现的反映

孩子入园在情绪、饮食、睡眠、行为及身体方面都会出现一些反应。如:

1、情绪方面:孩子入园时,常常出现不安,情绪波动、哭闹等现象。

2、饮食方面:孩子入园后,可能会出现食量减少,便秘,消化不良等现象,所以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做到多流质、多清淡、多饮水。

3、睡眠方面:少数孩子会出现夜惊、夜哭现象,这时家长不必惊慌,经过一段时间,待孩子情绪稳定后会自行消失。

4、行为方面:入园后孩子会出现一些行为变化:依恋增强,行为退缩,胆小,沉默不语,反抗性增强等。这也是对新环境的一种反应,一段时间后会消失的。

5、身体方面:少数孩子入园后因为哭闹,不爱吃饭,可能会导致体质减弱和体重下降。其实,经过上述现象是一个孩子成长所必须的,适应一个新环境本身就是孩子心理成熟的一种表现,家长对此要有足够理解和心理准备。

幼儿家长应该怎样配合老师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三)

一、请不要追问孩子

家长总是十分关心孩子刚入园的情况,但是刚入园的日子里,孩子常常很不喜欢幼儿园,不要追问孩子“幼儿园好吗?”“老师好吗?”“老师喜欢你吗?”等问题,这是一种负向暗示,也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

二、请不要迁就放纵孩子

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刚入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迁就放纵”孩子。

三、请不要“时送时停”

有些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的心理,常常会送两天停两天。这样不利于孩子适应新的环境,当初入园的孩子哭闹时,应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但可采取适当提早接孩子回家的方法来缓解孩子紧张情绪。

四、请不要“零食补偿”

一些家长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回到家中,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选。其实这样做的结果会促使孩子更不好好地吃饭,因为每天都有零食做补充,孩子会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五、请不要“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像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

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答:“没吃饱。”据此,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六、请不要打破孩子的生活规律

幼儿园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定时午睡,定时午餐。如果孩子在家休息时,父母打破了这些规律,孩子再回到幼儿园时,会需要再调整回原来的休息时间,他很容易感到不适应。

七、请不要让孩子书包或口袋里装上零食

比如玉米、瓜子、各种饮料、橡皮筋、汽球、玩具及其它危险物品。孩子的书包里除了备换的衣服,其它物品请家长配合幼儿园不要带进来,为了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幼儿家长应该怎样配合老师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四)

幼儿园中的任何教育工作,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与协助,都是无法达成的。如若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不一致,不仅教育作用难以达成,甚至会对幼儿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那么,有哪些工作需要家庭、园所共同合力,才能让孩子获得最好的成长呢?

1.要把握好时间

如果您每天总是担心上班迟到,结果匆匆忙忙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这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应该腾出一些时间来帮助孩子安顿下来。如果某天下午您工作很忙,可以提前给我们老师打电话,这样等您来接孩子的时候我们会提前帮他准备好。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是在下午5点放学,请不要在5点30分才赶到幼儿园接孩子,因为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家长接而他没人接会很难过的,次数多了孩子也会很失望。

2.离开幼儿园时要微笑着跟孩子说再见

送孩子到幼儿园时,要微笑着和孩子说再见。想到要一整天见不到孩子,所以当与孩子说再见的时候,父母的心情都很复杂,但请不要让孩子知道这些,因为当你要离开的时候如果表现得很难过,孩子也会感到难过的。这种情形下,他们更不愿与家长分开了。

3.请对我们放心

把孩子送来幼儿园后请您放心,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他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

4.及时查看留言

请您及时查看幼儿园发布的通知留言,上面通常包含重要的信息,比如幼儿园的各种通知,有些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活动。

5.保证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与园所一致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孩子的习惯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比如您在家里允许孩子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而这在幼儿园里是不允许的,那么孩子就会觉得无所适从。

6.请不要忘记您仍应肩负的教养责任

幼儿园虽然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居常规、熟悉生活常识、掌握交往技巧、锻炼体能等,但仍然不能取代父母和家庭的作用,作为父母的养育责任,最好不要依靠或者推卸给别人。

7.请充分相信和尊重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

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孩子一直在向着独立的方向迈进,幼儿园是他要迈出的一大步,在这里,他将学会独立做很多事情,洗手、漱口、倒水、穿衣服、擦桌子、收拾玩具……此外,他还将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在这个过程中,您要对孩子表现出信任,让孩子自己去寻找办法、总结经验。

8.及时与老师沟通孩子近期的变化

接送孩子时如果有空,可以将孩子近期在家的表现和我们老师聊聊,不要等孩子出现严重问题时才去找老师,也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避谈一些比较重大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家庭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异常时获得老师的理解。

家园共育:宝宝肚子胀气的护理方法


有时候妈妈会发现宝宝肚子鼓鼓的,胀胀的,且精神不太好,没食欲。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宝宝肚子胀气啦,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几种方法来缓解宝宝肚子胀气,妈妈们快来看一看吧!

一、营养均衡饮食

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过多,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过度发酵,也容易使宝宝出现肠胀气,这时妈妈就应该注意限制自己的摄糖量了。此外,如果怀疑自己的进食可能引起宝宝腹胀,那么,母乳喂养的妈妈就应该将那些有嫌疑的食物,如豆类、玉米、红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从饮食中剔除掉。

二、培养饮食习惯

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就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

三、腹部按摩

适度的按摩能够促进肠蠕动和排气,从而缓解宝宝肚子胀气。具体做法是,洗净双手,然后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你的手掌沿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的肚子。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你的手要温热,力度适中,否则可能会让你的宝宝感觉不舒服。

四、异常胀气应速就医

宝宝的肚子如果胀得很大、很硬,加上宝宝看起来很不舒服的样子,一般加上有呕吐或喘就更不妙了。碰到以下情况的腹胀,父母应特别注意并尽快带宝宝就医检查治疗:

1.宝宝腹胀合并呕吐、食欲差、贫血、体重减轻等状况,甚至有发烧、解血便的情形。

2.肚子碰都碰不得,一摸宝宝会很痛或哭闹。

3.合并呼吸急促。

4.腹部能摸到类似肿块硬硬的东西。

五、做好家庭护理

腹部使用驱风油、用温毛巾敷盖可帮助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家园共育:我们都忽略了尊重孩子的意思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让着弱于自己的小孩,要学会谦让,但是现在这个谦让以及礼让总是让很多人误解,甚至利用这些理由做出一些让你不舒服的事情,平时带着孩子去朋友家玩,或者同事带着自家更小的孩子来串门的时候,这样的现象就会更加频繁的发生。下面一些实例,来给大家讲讲。

“哎,你给给她吧,她那么小头一次来咱家,再说了,只是拿你一个娃娃而已,你还有那么多个呢,给她吧,听话。“妈妈对着8岁的小雅说了这么一段话,小雅心里淌着泪的把她最爱的粉色大熊娃娃递给了只有5岁的小表妹,只是因为小表妹吵着要哭,妈妈安慰着小雅说:”没事哈,就一个娃娃,妈妈回头再给你买一个,没什么的,听话,乖孩子。“

7岁的小君喜欢玩一些男生的爱玩的小玩具,比如她经常爱玩的弹力球,有次去哥哥家里看见他有一个十二生肖系列的小狗狗的弹力球,玩起来之后爱不释手,就不想放下了,哥哥找她要,她也不撒手,俩人争执了起来,伯伯跟哥哥说让让她,回头爸爸再给你买个,哥哥跑去自己的屋子里哭了,伯伯只能无奈的跟君君爸说,“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君君爸也很尴尬。

只能匆匆忙忙的带着君君客套了几句回家,说来也真是巧合,也就一个礼拜的时间吧,君君妈妈的同事带着孩子来君君家玩,看见了那个可爱的狗狗弹力球,同样玩上就撒不开手了,哎,这不能说算是一报还一报吧?君君妈同样的劝君君,君君坚强的忍住了泪水,等到同事阿姨带着孩子回家之后,对着妈妈哭了起来。

还有一个小故事其实说起来挺负能量的,小建去了哥哥小林家,看上一个变形金刚就特别喜欢,俩家父母在聊天的时候,小建跟哥哥一起在玩变形金刚打架的游戏,玩了半小时后父母聊的差不多准备回家的时候,就看小建在玩具边上站着不动,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那个变形金刚,小建妈妈一看就知道小建的心思了,就直接走到小建身边跟小建偷偷说了句:"喜欢就拿,没事,你是小孩子,他们不会说你的。不给的话,你就哭好了。"

小建一听,脸色突然就变好了,拿着玩具就走到父母边上去了,小哥哥看见了就不开心了,跟他说:“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拿走。”小建听见了直接就哭闹起来,伯伯直接就说:“没事,拿吧,没事,我再给他买个。小林啊,别跟弟弟抢,当哥哥要有哥哥的范儿,不就是个玩具么,送给弟弟了。”小林一脸不开心的样子却又不敢不听爸爸的话,只好把自己心爱的玩具亲手送给了弟弟小建。

这种事情,其实在年幼的时候经常发生,这是否是一个好的习惯呢?或者往大了说是一种不好的社会现象?

弱者有理或者说被要者的一种要面子的行为,在中国,面子很重要,别人家去你家,要招待好,同时有所求,也要礼貌的回应。但是!礼貌是有限度的,请不要拿孩子的玩具去取悦别人家的孩子!在这件事本身来看,孩子到别人家就想拿别人家的玩具时,已经做到了不礼貌的情况,不要跟我说这只是一个孩子,不要强求他做这做那,懂礼貌就应知道不该要什么,这些东西都是应该在幼年时期孩子的家长教育范围之内的东西。

很多孩子在被要了东西之后,会养成不好的习惯,会变得自私,不会分享,不合群,一看别人家孩子来了,闺女就赶紧把自己的玩具啊娃娃啊什么的藏到另一个屋里子,关上门,不让别人进。怕丢失自己最爱的小财富。父母往往在这个时候总会跟孩子谈心讲:“不就是一件玩具么?爸妈再给你买一件。不要这么小气。”既然是送给自家孩子的玩具,那么对于孩子玩具的归属就请不要干涉了,对孩子来说,玩具不仅仅是玩具,我们要换位思考。

如果你总是说孩子“不爱分享”、“不大方”,那父母应该首先做出表率,什么样的才叫大方!比如:把最心爱的包包送给别人?把最喜欢的房子、车子、票子与人分享?

不要觉得玩具和房子、车子没法比,其实全在于拥有者的态度,孩子和你一样,把玩具当成自己的宝贝。

或者你也可以试想这样的场景:

别人来你家拿走你的两件喜欢的衣服、包包等,你还不能表现出不开心;

别人把你家房子、车子、票子充公,说要支持广大苦难人民…你还得鞭炮庆祝!

说老实话,用自己孩子的玩具取悦别人家的孩子,真心不可取!

而喜欢拿别人东西的小孩子会养成以下几个坏习惯以及坏的后果。

1、碰到想要的东西就要拿,学会了“假哭”

有句成语叫“恃宠而骄”,意思大约是倚仗别人的宠爱而骄傲自满,而孩子只是因为大人对他的宠爱,或者抹不开面子,就给了他,一次二次,孩子觉得这个法子可行啊,百试不爽,就可能经常用了,一来二去,孩子去哪都哭闹,自己作为家长也搞得毫无办法了。只能丢脸。

2、没规矩,不会讲道理

孩子从小就得宠,大家都惯着他,都在说:“没事,孩子小,我们让让他就好了。”现在小了都这样,长大之后自然而然还是这个样子,等到长大了,没有人再惯着他,他我行我素的姿态会招来很多人的讨厌,免不了发生冲突,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样的人以后很难交到正派的朋友,因为守规矩在日常来说是一件基本的事情,没有规矩的人很容易被群体排除在外。我们小时候讲的是规矩,大了之后,规矩就变成了法律,再哭再闹,法律不容情。

3、影响自己以及父母的形象

说实话,孩子怎么样,真的是看家长如何教育,父母从小开始教育,别人家的东西不能拿,如果喜欢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去给你买,实在想要,也可以去找人家换,用自己的玩具跟人家的换,但是不能抢!如果这点很基本的要求都不会教,那真心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漏洞,同时虽然大家都知道背后说人不好,但是你家孩子要是把认识的都要了一遍,你就真别怪人家合起伙来说你家教的问题了。

家长育儿心得:学会家园共育


家长育儿心得:学会家园共育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家鑫鑫在幼儿园已经学习、生活了一个学期。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我看到了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进步。这离不开两位老师的关心和细心照顾。

孩子出生以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现在他已经上了幼儿园托班,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自己的思想、情感、爱好,经常会问“为什么?”等问题,伴随着他的成长,作为家长希望能给予他幸福的生活,但更希望他能快乐、健康地生活。

有时真得感到很惭愧,我家孩子在幼儿园是最会哭的那个,都快一个学期了他还是经常性地要哭,这个也是让我们家长感到最头疼的地方。可能是孩子从小太依赖我们家长了。但我还是坚持天天送孩子来幼儿园,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慢慢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才会慢慢的喜欢上幼儿园。其实孩子在哭也是他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心软,只有我们家长坚持下来了,孩子也会坚持的。

还有宝宝吃饭可是最让我们家里人头疼的一件事,一日三餐,每一餐都吃得很少有时还是人家一餐吃得多,要么不肯张嘴,要么就是嘴里包了一口饭要等很久才肯咽下肚去,有时为了让他快快张嘴吃饭,外公外婆还要在宝宝面前想尽办法表演节目,一家人围着他团团转。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有点好笑,不过相信许多家长可能也都有这样的经历。但自从宝宝进了幼儿园后,我们发现宝宝开始慢慢养成了吃饭的好习惯,虽然还是很挑食,但在家会吃饭了,每次吃饭的时候,他总会说农民伯伯辛辛苦苦把粮食种出来,老师让我们不能浪费,而且饭吃得多,才有力气能够像奥特曼那样打败怪兽。直至现在,宝宝在幼儿班里每次吃饭都还是比较快的。为此我深深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真是十分关键的,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宝宝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强了,不仅自己学会自己穿裤子,整理玩具,而且还能经常主动帮助我们大人做家务,所以在家我们经常夸赞宝宝长大了,真是越来越懂事了。

宝宝从小生性活泼,比较好动,为了能让孩子好动的性格有所修正,家里就买了很多智力拼图和积木的玩具,宝宝对此也很感兴趣,并且经常能够很认真、很投入地拼装完成。慢慢地,宝宝就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学会控制物体,并进而能控制自己的行动。因此,我觉得我们家长在平时,可以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玩具,这样对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会有积极作用。

鑫鑫的胆子不够大,很多时候很多事都不敢尝试。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依赖我们给他做,这样什么事都指望我们怎么行呢?我们家里人就在很多时候试着鼓励他,他平时在家也喜欢涂色剪纸,可他拿着笔又不知怎么涂,于是就老叫“妈妈你给我涂”,我就把笔拿在他手上,鼓励他说“你一定会涂得比妈妈好”就听了这句话,他会很快的涂起来了。现在他已经会拿着笔没事就涂涂画画,家里的墙壁都是他的杰作了。但我们也很开心,孩子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平时在家我总是让鑫鑫做一些在餐前摆好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杂事,有时在我洗东西时,就会让他帮我端把小凳子。这些事可能在我们家长眼里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这种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只要我们多留心这种小事,就会让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初浅的育儿心得,相信各位家长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儿方法。当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个家庭齐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时还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到家园共育,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家园共育:幼儿学画画的实用方法,老师家长都收藏哦!》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园共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学校家长家园共育经验方法的句子四十句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家园共育的优美句子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学校家长家园共育经验方法的句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
    2022-06-14 阅读全文
  • 幼儿家长应该怎样配合老师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教育,只要让孩子吃好玩好就行了。还有的家长以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自己就不用再教育了。你知道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样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2021-12-20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宝宝肚子胀气的护理方法 有时候妈妈会发现宝宝肚子鼓鼓的,胀胀的,且精神不太好,没食欲。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宝宝肚子胀气啦,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几种方法来缓解宝宝肚子胀气,妈妈们快来看一看吧! 一、营养均衡饮食 如果母乳中含的...
    2020-06-04 阅读全文
  • 家园共育:我们都忽略了尊重孩子的意思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让着弱于自己的小孩,要学会谦让,但是现在这个谦让以及礼让总是让很多人误解,甚至利用这些理由做出一些让你不舒服的事情,平时带着孩子去朋友家玩,或者同事带着自家更小的孩子来串门的时...
    2020-06-10 阅读全文
  • 家长育儿心得:学会家园共育 家长育儿心得:学会家园共育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家鑫鑫在幼儿园已经学习、生活了一个学期。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我看到了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进步。这离不开两位老师的关心和细心照顾。 孩子出生以来,为我们的生活带...
    2020-10-19 阅读全文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有时候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是家长与教师的目标之一!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家园共育的优美句子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学校家长家园共育经验方法的句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

2022-06-14 阅读全文

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教育,只要让孩子吃好玩好就行了。还有的家长以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自己就不用再教育了。你知道正确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样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如何配合老师教育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2021-12-20 阅读全文

有时候妈妈会发现宝宝肚子鼓鼓的,胀胀的,且精神不太好,没食欲。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宝宝肚子胀气啦,下面让我们来了解几种方法来缓解宝宝肚子胀气,妈妈们快来看一看吧! 一、营养均衡饮食 如果母乳中含的...

2020-06-04 阅读全文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让着弱于自己的小孩,要学会谦让,但是现在这个谦让以及礼让总是让很多人误解,甚至利用这些理由做出一些让你不舒服的事情,平时带着孩子去朋友家玩,或者同事带着自家更小的孩子来串门的时...

2020-06-10 阅读全文

家长育儿心得:学会家园共育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家鑫鑫在幼儿园已经学习、生活了一个学期。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我看到了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进步。这离不开两位老师的关心和细心照顾。 孩子出生以来,为我们的生活带...

2020-10-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