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去二三里》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反思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去二三里》”。让幼儿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4、能分析古诗,培养想象力。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古时候啊有一个诗人很伟大,他把这十个数字啊写到了一首古诗中,老师把这首古诗读给你们听,请你们找一找这十个数藏到了哪里。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数字诗)

师:老师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请你找一找,除了有数字,你还听到诗歌中说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图说一说吧!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有房子。哦,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着人家呢,这儿有四五家人家,仔细看这些房子上还有什么啊?对,是烟囱,做饭了,烟囱里就会飘出白烟。想一想,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啊?不记得没关系,老师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请你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这些有烟囱的小房子,(烟村四五家)这些房子错落有致,可真漂亮!

这幅图上还有什么啊?远处好像也有房子呢!这些房子它的屋顶是尖尖的呢,这样的房子叫亭子,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呢?(亭台——六七——座)对啊,亭子我们说是一座一座的。这些亭子可真古朴美丽!

对啊,这边还有大树呢,这些大树枝繁叶茂。大树底下遍地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诗歌中是怎么说这些美丽的小花的?(八九十枝花)

好,现在请你来做一朵花儿,美美地开着。

图上还有两个小朋友,你觉得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小山村的美丽风景啊,可能决定去逛一逛,瞧一瞧。这么美的风景他们一走就走了多远?诗中是怎么说的?(一去二三里)。是的呀,天气真好,我出门走走、逛逛,不知不觉啊就走了二三里路,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走着走着,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座古朴美丽的亭子,嗯?什么东西可真香啊!原来是路边开着许多美丽的小花呢!

师:这幅图画真美啊!《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说的就是图上的意思,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说出了这么多的意思,可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来试着朗诵这首古诗吧!(孩子朗诵古诗一遍,强调题目要念,题目和古诗第一句一样)

教师提要求:我们朗诵古诗的时候要慢一些、这首诗写出了这么美丽的景色,那你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是怎么样的啊?那我们就用愉快的心情来朗诵这首古诗。(孩子朗诵古诗第二遍)

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好,诗中说了烟村、亭台、花朵,我们可不可以用动作来表示他们呢?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一去二三里可以怎么做呢?

——(孩子试着做动作)那烟村四五家呢?下面又是哪一句啊?准备怎么做?最后一句呢?(孩子朗诵古诗第三遍,边念边做动作。)小朋友,古人可真了不起,他们表走边看美丽的风景让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一首诗就出来了。现在啊,老师就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回小诗人,一边走一边来朗诵这首古诗。(引导幼儿做动作,读出古诗韵味。请一到两个孩子表演。)

嗯,他可真的很像一个小诗人呢!

三、教师用多种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师:小朋友,古诗我们慢慢读来还真有一番味道呢!其实呀,我们还可以变一种方式来读古诗呢!还记得我们之前唱过的《静夜思》吗?我们就把它唱出来吧!

现在我们来试试用静夜思的曲调来唱《一去二三里》吧!

嗯,小朋友们唱的可真好,这样唱出来又是一番味道呢!

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来读这首古诗,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还可以怎么读这首古诗。(教师边用积木打着拍子边朗诵诗歌)

原来古诗有这么多种有趣的朗诵方法,小朋友们可以下课之后试着用老师这样打拍子的方法读古诗,你也可以想想还可以用别的来朗读今天学的这首古诗!

教学反思

幼儿可以愉快,舒畅地朗读古诗,使幼儿很快地认读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幼儿接受能力很快,教师也顺利完成这次活动,基本达到教学目地。

幼儿百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一去二三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古时候啊有一个诗人很伟大,他把这十个数字啊写到了一首古诗中,老师把这首古诗读给你们听,请你们找一找这十个数藏到了哪里。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数字诗)

师:老师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请你找一找,除了有数字,你还听到诗歌中说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图说一说吧!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有房子。哦,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着人家呢,这儿有四五家人家,仔细看这些房子上还有什么啊?对,是烟囱,做饭了,烟囱里就会飘出白烟。想一想,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啊?不记得没关系,老师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请你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这些有烟囱的小房子,(烟村四五家)这些房子错落有致,可真漂亮!

这幅图上还有什么啊?远处好像也有房子呢!这些房子它的屋顶是尖尖的呢,这样的房子叫亭子,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呢?(亭台——六七——座)对啊,亭子我们说是一座一座的。这些亭子可真古朴美丽!

对啊,这边还有大树呢,这些大树枝繁叶茂。大树底下遍地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诗歌中是怎么说这些美丽的小花的?(八九十枝花)

好,现在请你来做一朵花儿,美美地开着。

图上还有两个小朋友,你觉得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小山村的美丽风景啊,可能决定去逛一逛,瞧一瞧。这么美的风景他们一走就走了多远?诗中是怎么说的?(一去二三里)。是的呀,天气真好,我出门走走、逛逛,不知不觉啊就走了二三里路,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走着走着,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座古朴美丽的亭子,嗯?什么东西可真香啊!原来是路边开着许多美丽的小花呢!

师:这幅图画真美啊!《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说的就是图上的意思,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说出了这么多的意思,可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来试着朗诵这首古诗吧!(孩子朗诵古诗一遍,强调题目要念,题目和古诗第一句一样)

教师提要求:我们朗诵古诗的时候要慢一些、这首诗写出了这么美丽的景色,那你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是怎么样的啊?那我们就用愉快的心情来朗诵这首古诗。(孩子朗诵古诗第二遍)

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好,诗中说了烟村、亭台、花朵,我们可不可以用动作来表示他们呢?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一去二三里可以怎么做呢?

——(孩子试着做动作)那烟村四五家呢?下面又是哪一句啊?准备怎么做?最后一句呢?(孩子朗诵古诗第三遍,边念边做动作。)小朋友,古人可真了不起,他们表走边看美丽的风景让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一首诗就出来了。现在啊,老师就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回小诗人,一边走一边来朗诵这首古诗。(引导幼儿做动作,读出古诗韵味。请一到两个孩子表演。)

嗯,他可真的很像一个小诗人呢!

三、教师用多种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师:小朋友,古诗我们慢慢读来还真有一番味道呢!其实呀,我们还可以变一种方式来读古诗呢!( )还记得我们之前唱过的《静夜思》吗?我们就把它唱出来吧!

现在我们来试试用静夜思的曲调来唱《一去二三里》吧!

嗯,小朋友们唱的可真好,这样唱出来又是一番味道呢!

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来读这首古诗,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还可以怎么读这首古诗。(教师边用积木打着拍子边朗诵诗歌)

原来古诗有这么多种有趣的朗诵方法,小朋友们可以下课之后试着用老师这样打拍子的方法读古诗,你也可以想想还可以用别的来朗读今天学的这首古诗!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望二三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望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

活动准备:

1.一到十的卡片。

2.幼儿用书:《一望二三里》。

3.可敲击出柔和声音的木筷、积木。

4.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播放古筝音乐)这段音乐好听吗?你感觉是在什么地方?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呢?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古诗,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欣赏一下吧!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1.教师第一遍朗诵时,运用手势、速度缓慢地进行。当说到数字时,手指点相应的字。

2.分析诗中内容。

(三)出示幼儿用书画面,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画面的意境。

1.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2.引导幼儿共同寻找答案。

3.借助幼儿用书画面以及动作、语言,逐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重点让幼儿理解“望”、“烟村”等词义。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这首诗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四)教师借助动作引领幼儿学念古诗。

(五)用多种游戏方式帮助幼儿朗诵诗歌,体会古诗的韵律之美。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语言区可安排幼儿分个别或小组背诵诗歌。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帮助幼儿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望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于是我在活动准备中特意增添了相应的字卡和图示,在活动的相应环节给予幼儿适当的语言提示,帮助幼儿借助字卡来记忆每一幅图的内容;还有就是活动环节一经过调整后组织起来更是得心应手。通过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将幼儿两两讲述改为师生共同讲述后,幼儿在老师的言语带领下讲述得更是带劲,再加上讲述时教师对个别表现突出幼儿的及时表扬,更增强了幼儿大胆讲述的信心;本次活动的目标达成率较高。

整节课的各项常规都非常好,孩子们与我的合作很好。本节课让我体会到:一节课要想上的好,不仅平常要对各项常规的培养;更需要的是准备好上课的各项思路和物质。

做。最后回到生活中,迁移生活经验这点很好,让孩子知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不要害怕、慌张,动脑筋想办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去做客》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封闭式数数方法,初步积累封闭式的数数经验;

2、发展幼儿的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做客游戏的快乐。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发展幼儿的思维准确性,数出正确的实物数量;

2、难点: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发现封闭式的数数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实物,各种水果,点心若干;男孩,女孩;笔、标志数卡。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尝试封闭式数数1、出示图片:围坐在桌子旁有8个小朋友今天我们娃娃家请客,我们一起来看看来了几位客人?(幼儿自由数数)2、谁来数给大家看看,你是怎样数的?师:怎么不数过去,这个娃娃数过了吗?你怎么知道已经数过了?谁有办法数得又快又准确?小结:刚才我们从高女孩戴帽子的女孩做为记号开始数,这样一圈数下来再回那个记号前。这样就不会数错了,今天娃娃家一共来了8位客人。

(二)提供数量品种,图案,大小不同的实物,练习数数。出示三盆品种、图案、大小有细致差别和颜色花纹一样的实物。师:谢老师知道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很热情,想不想拿些好吃的东西招待客人。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三盆好吃的实物,等会我们三个小朋友一起数一数,看看那些实物给客人吃最合适,找到送上来。

(三)交流分享提升积累数数的经验你们这组送上来的水果是什么?有几份?你们是怎么数的?(颜色,大小、品种不一样,全都一样)小结:刚才我们以实物颜色,大小品种不一做为开始数的记号,这样一圈数下来再回到那个记号前就知道总数了。但对一样大小,颜色同一品种的数数应在里面找任何一个贴有标志或用手指做标志,这样会数地又快又准确。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新的教育理念给我们这样的启事,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应注意整合性。对于我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有一定的相关的“10以内开放式数数”的知识经验。于是我就启发他们应用已有的熟悉并掌握的知识经验对应,大小,颜色等知识来挑战8以内封闭式数数,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使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的表达出来,使孩子的想象力得以和谐发展。

1、活动式的形式,教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2、幼儿在数数中对于各种具有大小,方位,颜色特征的水果观察比较仔细。大部分幼儿完成较好,小部分幼儿对没有特征的实物数数不清楚。

幼儿百科:做客,是指去别人家拜访,或者在别人家留宿。

幼儿园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2、知道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知道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活动准备

水盆、干毛巾、自制的特殊水杯、棉花、布、石头、泡沫块、餐巾纸、等。

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个空杯子,现在我舀满满的一瓶水倒入杯中。如果我让杯子的水倒过来,瓶中的水会回来吗?现在老师打开杯盖把一块干毛巾全部塞到杯中,然后盖上盖子,如果我从杯子的另一头再倒一瓶水进去,水还会像原来一样回来吗?(幼儿观察并回答)

二、通过自己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我在每张桌子上放了实验的材料,请小朋友们按照老师刚才的做法,看看,水会回来吗?(幼儿进行实验)

三、探究实验结果。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实验结果?

(幼儿说出自己的实验结果)

师:咦,水没有回到杯子里,水到哪里去了呢?水真的到毛巾里去了吗?我们打开杯子看看!

幼儿:倒进去的水都被毛巾吸掉了。

师:原来水是会被毛巾吸掉的。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容易吸水?你们说的那些东西到底会不会吸水呢?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用这些来试试。

四、幼儿再次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实验结果。

教学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通过一个特殊的杯子引出课题激起孩子好奇心的同时让他们自己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引领孩子再次关注杯子里的毛巾,比较湿毛巾和干毛巾的不同,让幼儿发现其中的秘密。整节课的设计主要运用探索式教学法,尽量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让幼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获得相关的感性经验。

幼儿百科: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导电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正负离子,导电性增强。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一去二三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
    2021-10-11 阅读全文
  • 【推荐】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望二三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望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 活动准备: 1.一到十的卡片。 2.幼儿用书:《一望二三里》。 3....
    2021-07-2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去做客》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封闭式数数方法,初步积累封闭式的数数经验; 2、发展幼儿的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做客游戏的快乐。...
    2020-11-3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2、知道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通...
    2020-11-0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教案《买书去》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常用的货币及基本的货币单位、并初步了解角、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2、复习8、9、10的组成方式和加减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
    2020-11-2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

2021-10-1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望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 活动准备: 1.一到十的卡片。 2.幼儿用书:《一望二三里》。 3....

2021-07-2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封闭式数数方法,初步积累封闭式的数数经验; 2、发展幼儿的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做客游戏的快乐。...

2020-11-3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2、知道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通...

2020-11-09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认识常用的货币及基本的货币单位、并初步了解角、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2、复习8、9、10的组成方式和加减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

2020-11-2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