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亲子教育——让孩子既听话又有主见四大技巧

发布时间:2020-04-28 亲子教育笔记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活动方案亲子教育

孩子乖巧听话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同时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从而把听话作为评判好坏的标准,但是孩子如何一味的听话,就会没有自己的主见,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要想让孩子有主见,父母就要多训练,孩子就要多“锻炼”。这里的锻炼并不是让孩子去跑步锻炼身体,而是,让孩子多做一些事情。有主见,就要多做事,孩子不经历一些事情,就不会思考,也就不会有自己的想法,又怎么可能会有自己的主见。

所以,在家庭环境里,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在自己做事情的过程中就会激发其自身的能力。比如带孩子去超市购物,让孩子自己去买一些日常所需用品,这都是锻炼孩子的最好契机。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既听话又有主见呢?小编为您提供四大技巧:

一、稳定情绪,不急不火

情绪是一切问题的导火索,很多父母就是因为不能调整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火冒三丈”。这种负面的情绪不仅让自己失去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也会让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孩子在这种高压的情况下,表面上会屈从,听话,内心之中却埋下了一颗抗拒的种子。 不论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父母都要稳定情绪,和孩子一起面对,这时也正是孩子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而不是火上浇油,父母遇事不慌、不急不躁的态度同样会影响着孩子。

二、探讨征求,不要唠叨

在家庭环境里,不管孩子年龄多大,如果能够遇事就和孩子说一说,特别是关于孩子的事情,提前征求一下孩子的建议,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这种形式会激发孩子的思考,从而锻炼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父母能够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听话。 父母的唠叨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因为,唠叨会扰乱孩子的思考,不但不能够起到让孩子听话的作用,还会因为唠叨让孩子产生反感。

三、就事论事,不要延伸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协助孩子一块去解决,千万不要因为一件事情没有处理好,又牵引出其它的问题。比如:当孩子犯了错,很多父母会把之前的陈年旧帐翻出来,认为这样才会起到“警示”的作用。父母这样做不仅帮不到孩子,而且还会因为问题的延伸,引起孩子的反感,从而让孩子不听话,有时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说的话不中听。

四、多听少说,不要打断

当孩子在叙述一件事的时候,父母要耐心的听完孩子所说的话,而不要从中打断,或者过早的判断,下定义。因为,很多事情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只有通过孩子的倾诉才会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倾听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接纳,父母的接纳会让孩子乐于表达,当孩子说完了自己的想法后,父母再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孩子就会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父母的“断章取义”,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孩子也会因此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切事情都等着父母做决定,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有自己的主见?

孩子最初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大多来源于家庭,来源于和父母日常的互动。所以,让孩子听话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讲究策略,因为也只有孩子听话,才能够引导孩子有自己的主见。 不要单纯的让孩子听话,因为听话未必就是优秀的孩子,也不要只让孩子有主见,如果坚持自己没有见解的主意,只能是固执己见。听话,就是能够分析利弊,善于借鉴;主见,就是有主意,更有自己的见解,听话又有主见才是真正优秀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培养既听话又有主见的孩子


如何让孩子“听话又有主见”?这样的问题通常从“教养的平衡”、“收放适度”或者“规则和自由”方面去探讨,后来我发现从些角度去探讨,很容易陷入“说起来很对,做起来很难”的窘境,因为那个所谓的“适度”、“平衡”很难确定。那么,有没有更好的理解或者方法来帮助我们呢?我的答案是:有。请看下面两句话:

我们到底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到底要成为孩子什么样的父母?

这是两个相连相似但有本质不同的两个角度。按照前者的逻辑,“我们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仿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们”能“要”出来的,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孩子有他先天的气质,有他自己的选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是我们无法把握的,而“做什么样的父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这就是两者的最大区别。当我们把着眼点放在我们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我们将体会到“能够把握”的美妙感觉。

比如想让孩子“听话”,我们的着力点就是做一个“我的话孩子愿意听”的父母。那么,接下来就是怎样才能达成“孩子愿意听我们的话”。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孩子自然就愿意听我们的话:

1)言出必践

不轻易许诺(如礼物或出游),许诺了就放在心里一定兑现,万一因特殊情况兑现不了,要真诚的道歉,就像对我们的朋友一样怀有歉意;

规则明确,允许就是允许,不许就是不许,比如和孩子商定逛商场只能买一个玩具,但是孩子决定买什么。那么,孩子买完一个还要再买,就要鲜明而坚定的拒绝(不必生气,只拒绝就好了)。同时,无论孩子想买的那个玩具性价比多么低、多么不适合孩子,我们都不能否决,要让他来决定(其实,孩子一定能从错误的选择中学习)。

2)确切地让感到我们为他着想

这个要点是孩子“感受到”才算数。很多父母用心良苦为孩子不惜代价,可是孩子却跟父母不亲,这是因为父母给孩子的是“父母想给的”而不是“孩子想要的”,而且父母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也不愿去了解。孩子就想跟妈妈一起玩,妈妈认为花高价报班或者请家教是“爱”,却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玩,认为这个不重要,这种情况孩子就是感受不到,感受不到“爱”又被强给,孩子内心压抑,就会反叛或者疏离。

教导孩子做或不做一些事,也可以让孩子感到是“为他着想”。比如不能玩电器插座,要让他感到是为他的安全,怎样感到呢,就是把危险展现给他看;比如“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路”,这种话孩子就是不能感受到的,因为他太小对“将来”没有概念,所以能做的就是,让他感受到“成绩的成就感”和“学习本身的快乐”。

3)让孩子信服

我们自己说的自己相信而且能做到,我们的建议是必要的而且是有价值又可行的,孩子不能做到的、不知道的、不懂的,我们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教给他、帮到他,他就信服我们。反之,孩子就不信不服我们。比如我们教导孩子“要诚实”,其实“诚实≠实话实说”,别人请我们吃饭,我们不愿意去,会客气地说“今天没空,以后再约”,这就不是“实话实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诚实。我们或许以为孩子太小不需要这么多,可是孩子很敏感很认真,这些都看在眼里,内心就冲突就怀疑。再比如我们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努力进取,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我们这句话就没有力量,因孩子相信他看到的远远多于相信他听到的。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感到我们说的话算数、有用,又为他着想,又不强加,孩子有什么理由不听我们的话呢?孩子其实很依赖、很看重父母的,他不听话,往往是我们的话不那么让人家爱听。如果父母的话人家孩子不爱听,父母又非要人家听,会是什么结果呢?看看身边那些亲子关系恶劣的家庭就知道了。

如何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

让孩子有主见也不难,只要我们的期望在成为“一个让孩子有主见的父母”。怎样成为“一个让孩子有主见的父母”呢?下面几点值得注意一下:

1)允许孩子做他自己

小孩子的世界和成年人的有很大的区别,大人常理解不了孩子为什么“边吃边玩”、为什么那么喜欢玩;小孩子也理解不了大人为什么那么忙,为什么陪自己的时间那么少,为什么自己喜欢的大人会不同意,他们经常会想:是自己不重要吗?是自己不够好吗?是自己不值得吗?(“重要”、“值得”这两个词小孩子可能不懂,但早早就有感受它的能力)

孩子很难理解大人的成人世界,但是大人可以通过学习、观察来理解孩子,如果看到这些客观上的不同,那么我们能不能就让孩子做那个两岁的需要大人操心和陪伴的孩子?

此外,尽管孩子是我们生下的,有遗传在孩子身上,但孩子还是有很多很多不同于我们的地方,包括他的性格、喜好、习惯等,我们允许孩子按照他的需要和兴趣来做他自己吗?如果孩子的兴趣和我们大相径庭,我们能够放下我们对孩子的期待而去为他的兴趣买单吗?如果孩子的性格不是我们欣赏的,我们能够尊重这就是他的性格么?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会越来越有自己的见解,而因为亲子之间在成长背景、成长经历、价值归属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孩子的见解很可能和我们不同。我们如何对待这些不同呢?如果孩子不同的见解不被允许,孩子的“主见性”从何而来呢?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孩子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和孩子就能互相接纳;如果我们能够欣赏孩子的不同,我们和孩子就能互相滋养。互相接纳,亲子关系就是融洽的,互相滋养,亲子关系就更亲近而另人感激。

2)相信孩子能够做好自己

人是天生喜欢自由自主的,而依赖是后天完全能够“培养”出来的。怎样能成功的“培养”依赖的孩子呢?大部分父母都有自己的诀窍。而其中最大的要领是“不放心”,“不放心”的背后是“不相信”。只要这个要领把握得好,培养“依赖的孩子”,指日可待。

怎么叫“不放心”呢?请看:

a“孩子,多吃点,不然等下会饿的”

b“今天冷,多穿点,不然要感冒的”

c“你还不会呢,我来吧”

d“这样不行,你得……”

e“学习不管不行,不管他就知道玩”

难道孩子连吃饱穿暖也不懂么?饿一次就知道吃了,冻一次就知道穿了,问题就在于父母而不是孩子经不起那一次饿或者一次冻;

孩子不会正需要学呀,有谁天生会呢?“这样不行”,他要做过才知道呀,如果什么错误都不犯,从何学习和成长呢?通过尝试来知道行或者不行,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呀!

对于学习来讲,最主要两个动力就是自主性——“他在学”、成就感——“他能学”,父母每多督促一次,孩子就少督促自己一次,自主性就被破坏一次。我的建议是父母一开始就这样告诉孩子:这是你的事情,你需要自己决定和负责,你任何困难我都愿意帮助你,但由你来决定要不要我帮。父母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孩子对自己有要求”,唯一帮助就是“孩子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知道怎样能做到以及怎样获得帮助”。

我们能不能相信:

a孩子能够胜任那个年龄要求他做的事

b孩子不会,可以学会。学习常常通过犯错或者失败来进行,学习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c孩子天生就有自主的愿望和能力

d孩子天生就是向上的、向善的

如果父母能真的相信这些,根据孩子的自主要求给予必要的支持、建议和帮助,而不是把支持、建议、帮助根据父母的理解强加给孩子,我不相信世界上真有“依赖”的孩子。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的着力点在“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父母”,“听话”和“有主见”就不是不能兼得的鱼和熊掌,而会是硬币的正反面,两者本是一体,并不冲突。

如何让“公主”“王子”既听话又不受到伤害


很多女孩父母更是为此苦恼不已:

“我家女儿太脆弱,我一批评她、或说她做得不对,她就哭个不停,弄得我都不敢批评她了。”

“每次对女儿严厉管教之后,她都会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她甚至还曾边哭边问我:"妈妈,我还是不是你的好宝贝了?"搞得我不知所措。”

“女儿总是很有自己的主意,任我怎么说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她根本就不怕我。”

……

家长们的苦恼,大体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女孩子太脆弱,禁不起严厉的批评;二是,因为家长在平时没有树立起权威,所以孩子根本就不认为父母的批评是正确的。

以上这两点,的确是很多女孩父母都要面临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对女孩的批评难问题,父母不仅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还要注重树立自己做家长的权威。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父母可参照本书其他章节所述。

此外,就如同表扬女孩是有窍门一样,批评女孩同样也有技巧可言。很多时候,女孩子所表现出的脆弱、自尊心强等特点,往往是她们更在乎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

因此,作为女孩父母,就一定要掌握女孩这种的心理特征,顺应其个性特征进行正确的批评。

给父母的建议

虽然现在社会赏识教育很流行,但批评作为一种教育和沟通的方式,并不能因此而退出教育的“舞台”。对于女孩那些有意违反规矩等行为,还是要用到批评的教育方法。因为,正确、恰当的批评会使女孩更为快速地吸取教训、更为快速地成长。

方法:用爱感化你的小公主

事实上,批评男孩的方法与批评女孩的方法,差别是很大的。对于男孩子来说,父母需要重在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而对于女孩子来说,父母最终的任务却是——在批评之后,如何让你的女孩子既听话,又能深切地体会到你对她的爱。

对于女孩子来说,爱就是她所期盼得到的一切,也是让她正确行事的唯一理由。所以,批评女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批评之后,告诉你的女孩:父母依然是深爱着你的!

有个小姑娘性格非常叛逆,整天跟父母对着干。妈妈什么方法都试过了,却无法扭转孩子的心。

有一天,妈妈无意中翻出自己当年的育儿日记,那里面记录着女儿成长的一点一滴。她拿出来给女儿念,从她出生时的喜悦,到她得病时妈妈的恐惧,以及对孩子的美好期望,全都包含在这几本日记里。

刚开始女儿还似听非听,渐渐入了神,渐渐眼里有了泪。终于,她忍不住扑到妈妈怀里,哭着向妈妈道歉。

爱可以感化一切。女孩子再叛逆,也对父母有着很深的爱。她之所以表现如此,是因为她觉得爸爸妈妈不爱她了。当她明白了父母对她的爱有多深,她就会用百倍的爱来回报父母。

亲子教育 沟通八大技巧


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亲子沟通技巧发挥了关键作用。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养子女也变得更轻松。

然而,还是有很多父母大叹和孩子难以沟通,或是已经尽力去和孩子“沟通”,但亲子关系还是不太融洽。

其实,孩子和大人的沟通方式有所不同,只有父母用心去学习,才能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

1、关心的眼神

在和孩子说话时,父母一定要用关心的眼神注视着孩子,随时注意孩子的表情、行为,以适时给予辅导与协助,这也能让孩子有更多被重视的感觉。

2、多使用短句

和孩子说话时,如果要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让孩子能听明白。因此,使用的句子最好短一些,并且要重复自己所说的话,直到孩子了解为止。

3、语调有变化

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说话的语调可以高一些,或者有一些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这样更能吸引孩子来注意倾听。

4、内容要具体

说话的内容要具体,而且是说现在的事,否则孩子提不起足够的兴趣来交流。

5、语气要温柔

不要老是用责备的语气,多使用温柔、建议的语气,例如“不然,你说说看……”“妈妈很想听听你的想法”,这样一来沟通的气氛才会好,孩子也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

6、要面带微笑

当孩子愿意说出自己的心事时,请您面带微笑注意倾听,这样孩子才觉得父母对自己很关心、很重视。千万不要边做其他事边听孩子说话,那样孩子今后可能就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了。

7、能发现优点

父母应该主动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要知道,奖励往往比惩罚更有效,而且亲子关系也不至于太紧张。

8、会换位思考

要将心比心,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事情,这有助于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彼此之间更贴近。

亲子教育六个小技巧


一、重视赞扬的作用

赞扬必须是有的放矢的。你仅仅说了句“干得不错”,他就会知道,你并没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二、给孩子一个选择

允许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帮助他们成功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你让孩子感到她有选择去学芭蕾舞或是去练健美操的自由,她就会更卖力气地去做这两件事中她所选中的那件。

三、接受现在的他

如果你感兴趣的仅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诵者,那么,你的期望就太过分了。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发展、成长的。把你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会让他认为,如果他没能按某一特定标准去学习、做事的话,他就是一个失败者。

四、解释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弃钢琴教育,因为你很肯定这是对他有好处的,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无论你想怎么做,决不能冲你的孩子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地训斥他。因为大叫后没几分钟,他就不再去听你在说些什么了。

五、明智的奖赏

父母会许诺,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他就会得到一辆自行车;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事实上,这样对待孩子是一种可怕的态度。建议各位父母不要给你的孩子许以大奖赏。

六、找找是否有隐藏在暗中的困难存在

你是否问过你的孩子为什么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吗?也许他会在你的询问下说出心里话——他被坏孩子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老师等等。如果孩子变得毫无动力了,通常他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轻声教育,自有好处

1. 缓和你的怒气

愤怒之下的你,心情恼得像一堆火,而你说话的声调就像风,风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尝试着忍一忍怒气,压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说话的声调,你会发现你会变得稍微冷静、理智一些,最起码不会让你更加愤怒。

2. 给孩子更多信任、尊重

有心理学者说,你说话的声调高低,跟你传达给别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当你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孩子感觉你不信任他;当你说话柔和时,孩子就能感觉到你的信任!

事实就是这么神奇,比如:当孩子手拿香蕉皮准备扔时,你一句怒吼“别扔地上!”这时候,其实你在内心是默认孩子会扔在地上的;如果你认真、轻声地说一句“宝宝,放垃圾桶里吧!”这时候你是默认孩子会放到垃圾桶里的。关键是,你语气中传达出的这种信任或者不信任,孩子都能感觉得到。

3. 减少孩子对你的害怕、抵触

当孩子犯错时,你愤怒地大吼大叫,结果无非两种:

孩子被你吓住了,满脑子的恐惧感,根本没心思去思考为什么错了,只盼着你赶快结束训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击你,也不考虑错在哪了,只想着如何跟你对着干。

但是,当你语调平静、严肃、稍低一些跟孩子谈话时,你会在孩子眼里变得“不怒自威”,孩子对你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和抵触,这时候你再跟孩子讲道理、辩对错,效果就会好很多。

如何做到“轻声教育”

1. 压低音调、降低语速

压低声调,有助于压制你的怒火;而放慢语速,则有助于你边说话边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批评显得太急、太暴躁了,但事后我们往往又很后悔,毕竟孩子还小,犯错误是正常的。其实,我们根本没那么生气,只是需要几秒钟调整一下自己而已。

2. 指出错误,同时表明期望

孩子犯错的时候,想每次都忍住不去批评,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你需要做的是把你的期望传达给孩子,并提醒他犯错的后果,而不是单纯地吼孩子。

3. 减少易怒、冲动情绪

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意味着你缺少足够的技巧、耐心去处理孩子犯的错误,你只能仗着自己的气势、暴力让孩子屈服而已。而平和的心境、冷静处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响孩子。

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再与孩子交流

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意味着你缺少足够的技巧、耐心去处理孩子犯的错误,你只能仗着自己的气势、暴力让孩子屈服而已。

平和的心境、冷静处理事情的能力,不是嘴上说说就能有的,这需要健康的爱好、良好的生活规律做铺垫。一个常读书、勤运动的妈妈,内心更阳光开朗,也就更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跟孩子良好沟通。

跟孩子小声说话,降下的不止是声调,还有那颗浮躁的心。

让孩子更有耐心读书的6个技巧


让孩子更有耐心读书的6个技巧

孩子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所以想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坐下来更有耐心地读书,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真是愁死了父母们,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好像真难。实际上,一点都不难,下面就请早教中心专家为大家介绍下让孩子更有耐心读书的6个技巧。

第一,阅读提问法

如果孩子自己看不下书去,家长可以采用阅读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孩子的注意。不过有的孩子不喜欢家长提问,如果特别不喜欢,家长就不要打扰宝宝了。

第二,与宝宝共读一本书

与宝宝一起看书,可以增加宝宝看书的兴趣。与宝宝一起看书时,朗读要声情并茂,带有表演色彩,有的图书可以直接读,孩子也很喜欢。比如《一千零一夜》,有的书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一起再创作,这样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第三,自由阅读

宝宝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看的图书,父母不要一味地为宝宝安排。要随时让宝宝自己做主选择一些图书,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习惯,也能看到宝宝的兴趣和能力。

第四,猜猜认认法

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家长可以让孩子猜一猜书名和情节,或者猜一猜角色的语言和关键词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提高孩子对图画、文字以及符号转换关系的理解,还能培养孩子的推理和思考能力。

第五,自制图书法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生活化的照片或者孩子的动态照片来制成图书,这样孩子会更加感兴趣。

第六,延伸阅读法

家长可以把生活中的事件和故事连接起来,这样是角色阅读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扮演角色,这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还会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促进亲子关系。

育儿论坛温馨提醒: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这不仅可以让孩子认知到更多的知识,还能有效地培养亲子关系,促进亲子情感交流。讲故事也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只要父母能把握得当,就能有效培养孩子更有耐心地读书。

相关推荐

  • 培养既听话又有主见的孩子 如何让孩子“听话又有主见”?这样的问题通常从“教养的平衡”、“收放适度”或者“规则和自由”方面去探讨,后来我发现从些角度去探讨,很容易陷入“说起来很对,做起来很难”的窘境,因为那个所谓的“适度”、“平...
    2021-01-29 阅读全文
  • 如何让“公主”“王子”既听话又不受到伤害 很多女孩父母更是为此苦恼不已: “我家女儿太脆弱,我一批评她、或说她做得不对,她就哭个不停,弄得我都不敢批评她了。” “每次对女儿严厉管教之后,她都会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她甚至还曾边哭边问我:"妈...
    2021-04-03 阅读全文
  • 如何让女孩既听话又不受到伤害 导读:家长们的苦恼,大体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女孩子太脆弱,禁不起严厉的批评;二是,因为家长在平时没有树立起权威,所以孩子根本就不认为父母的批评是正确的。 虽然和男孩相比,更注重父母评价、更为乖巧的小女...
    2021-11-22 阅读全文
  • 亲子教育 沟通八大技巧 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亲子沟通技巧发挥了关键作用。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养子女也变得更轻松。 然而,还是有很多父母大叹和孩子难以沟通,或是已经尽力去和孩子“沟通”,但亲子关系还...
    2021-12-17 阅读全文
  • 9个亲子教育技巧 9个亲子教育技巧 对父母来说,使孩子拥有快乐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满快乐和温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具有快乐的性格,成年后能够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长大的孩子要多得多。下面有9种快乐...
    2020-08-08 阅读全文

如何让孩子“听话又有主见”?这样的问题通常从“教养的平衡”、“收放适度”或者“规则和自由”方面去探讨,后来我发现从些角度去探讨,很容易陷入“说起来很对,做起来很难”的窘境,因为那个所谓的“适度”、“平...

2021-01-29 阅读全文

很多女孩父母更是为此苦恼不已: “我家女儿太脆弱,我一批评她、或说她做得不对,她就哭个不停,弄得我都不敢批评她了。” “每次对女儿严厉管教之后,她都会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她甚至还曾边哭边问我:"妈...

2021-04-03 阅读全文

导读:家长们的苦恼,大体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女孩子太脆弱,禁不起严厉的批评;二是,因为家长在平时没有树立起权威,所以孩子根本就不认为父母的批评是正确的。 虽然和男孩相比,更注重父母评价、更为乖巧的小女...

2021-11-22 阅读全文

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良好,亲子沟通技巧发挥了关键作用。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家庭气氛更和谐,教养子女也变得更轻松。 然而,还是有很多父母大叹和孩子难以沟通,或是已经尽力去和孩子“沟通”,但亲子关系还...

2021-12-17 阅读全文

9个亲子教育技巧 对父母来说,使孩子拥有快乐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满快乐和温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具有快乐的性格,成年后能够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长大的孩子要多得多。下面有9种快乐...

2020-08-0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