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脾气暴躁的孩子如何教育?

发布时间:2020-04-06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脾气暴躁的孩子如何教育?”,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孩子大哭大闹时,要采取不理睬态度。必须让他们意识到哭闹是无济于事的。等孩子停了哭泣,能够心平气和地回答问话时,再去教育他。孩子看到成人态度坚决,自然会停止哭闹,听从教育。

第二,当孩子不听家长劝阻或拒绝服从命令时,可放手让他自己去碰碰钉子。当他受到挫折时,自然会知道家长为什么不让他做的道理了。这种处理越及时越好。

第三,经历“反抗期”是幼儿正常发育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应注意适当加以鼓励,促进他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当你不满意孩子的行为时,在批评的同时仍要表示喜欢他,不可责怪打骂。

第四

,当孩子出现打人骂人的不良行为时,应坚决制止。要使他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在别人身上所产生的影响,严肃讲清道理,并引导孩子自觉采取补救措施。

第五,家长发现孩子有不愉快情绪时,应设法了解其原因,适当要求可以满足,过分要求可不加理睬。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宝宝上幼儿园后脾气暴躁怎么办


孩子去幼儿园是他生活中一件大事,出现一些情绪问题是难免的,因为环境变化太大,孩子才30个月,陌生人焦虑还有表现,自控能力也不够好,所以会有问题。脾气暴躁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在初入园时,90%的幼儿都有适应不佳的问题,但表现形式和程度很不一样,有的会哭,不和小朋友一块玩;有的呆坐在一角,时不时往大门外面看,想亲人来接他回家;有的只在亲人离开时有一点不情愿的表示,整个一天都比较高兴。一般说来,一个月以后,基本都适应了。最长的约两个月,也高兴到幼儿园了。

为使孩子愉快入园,应该多表扬他的好行为,哪怕有一点进步,就表扬。另外,接他的时候可以和他一起多在幼儿园呆一会,一块玩一玩,和老师聊聊天,使他感到妈妈和老师是"一致的",幼儿园也和家里一样是个"好"地方。也可以讲点幼儿园的故事,让他喜欢这种环境。孩子回家后,要保持平常心,过份娇宠不好,好像在外受了委曲,补偿一下,但过份严厉也不好,也好像去的地方是牢笼,但非去不可,一点也不好玩似的。使用过分娇宠、惩罚、都是会在他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一定不能用。

父母如何教育爱发脾气的孩子?


孩子的降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快乐,他的一些行为和话语不经意的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可往往一些年轻的家长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只享受孩子给这个家庭所带来的快乐,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爱发脾气,家长的沟通策略

对待发脾气的孩子,家长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绝对不要斥责或体罚孩子,二是紧紧拖住孩子,不要让孩子撒野毁物或自毁。

第一个原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斥责等于火上浇油,适得其反。特别是家长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的样子,等于是孩子发脾气的“榜样”。须知,柔能克刚,而刚却克不了柔。

第二个原则的着眼点,在于用骨肉之情和善良的愿望,帮助孩子控制难以自制的情绪,让他一动不动地呆上5分钟,爆发的情绪就会平息下来。

待孩子发过脾气之后,应同孩子谈心,教育孩子认识发脾气的危害,学会以理智驾驭感情:平时.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应主动地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能满足,怎么撒野也不行,让孩子明白:凡事必须讲道理,无理寸步难行。

对人小脾气大的孩子,父母教育的口径必须一致,切忌南辕北辙;教育务必坚持,坚持一段时间,情况就会好转。

孩子病后常会“长脾气”。家长今后应该注意,即使孩子生病时也不要无原则地迁就。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大人坚持原则很有必要,但不能让孩子一直哭闹,要及时转移他的注意力。这么小的孩子,在他大哭大闹的最高峰过去后,带他看看外面的车、小动物等,让他慢慢恢复情绪。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做正确的分析,该满足的正当需求应给予充分满足,对不适合的需求则要讲清道理。在孩子情绪波动听不进话的时候,要给些时间让他冷静下来,然后再讲清道理。

千万不要在对孩子愿望不了解的情况下,自己先发火,更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造成孩子的对抗情绪。希望初为父母者多尊重孩子,多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少用家长的权威。

三代同堂,大人之间要达到共识

一对夫妻俩带孩子回老家和老人一起过节,短短几天内,孩子蛮不讲理的小故事发生了数次。孩子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起床后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的好习惯不见了。

睁开眼睛就喊:“爷爷.我要穿衣服。爷爷……”那边,爷爷迫不及待地拿着衣服准备着。可孩子一看,嘴一撅,“不穿,不穿,这件昨天刚穿过了。”爷爷笑着说“行,行,我再给你拿一件。”拿来衣服,孩子胳膊、腿一伸还要大人哄着才肯穿。

父母看着儿子一副骄惯、蛮横的样子,真想一巴掌打下去,可一想,这一巴掌下去,儿子非但不改坏习惯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的哭闹,效果没有达到,还惹的老人不高兴。这是作为儿女所不应该的所以就想,算了,等回家再好好管教。

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举止不对时,应当加以管教,但也要有个“度”,特别是有老人在场的时候。处理时既要顾虑到孩子的心理,也要顾虑到老人的心情,老人疼孩子是“人之常情”,如果这一巴掌打下去,孩子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创伤,老人更会为了维护孩子而破坏了一家人的和睦。

同时,家长在处理时的某些行为也会给孩子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因为孩子通常会以家长的行为为榜样。如果孩子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可以告诉孩子:“老师曾说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XX(举一个最要好的小朋友的名字)在家肯定也是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脸的,妈妈相信你也能做到,而且做的会更好。”短短的几句话,孩子会很高兴地去做事情,长辈看到你的真诚,也会配合你的。

孩子的降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快乐,他的一些行为和话语不经意的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可往往一些年轻的家长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只享受孩子给这个家庭所带来的快乐,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如果固定在一个家庭环境中得到一致的教育,孩子就容易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但是当两代有不一致的教育模式时,受害最深的还是无知的孩子。

因为年纪小,无法分辨对错,如果从小在一边受溺爱,另一边严格管教的环境下生活,慢慢地,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专挑软柿子吃的“小霸王”。如果你也是一位积极向上的家长,不妨与长辈坐下来谈谈,让长辈看到儿子媳妇的诚恳态度,相信老人会配合你们教育好孩子的。

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在一些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家长往往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这就需要夫妻双方达成共识,互相理解。孩子生活在一个比较融洽、和谐的家庭中,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你能抽出时间,不妨和孩子进行一下“角色扮演”的游戏,你来扮演孩子,孩子扮演家长,你可以将孩子平日蛮不讲理的行为举止再重演一边,看孩子是怎样处理的,同时在处理中,孩子意识到这样做是错误的,下次就不会发生类似事情。

总之,孩子蛮不讲理是不可宽容的。如果一味地宽容,很容易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三代同堂,只有大人之间达到共识,给孩子一个教育理念一致的环境,孩子才有章可循,才能健康成长。

如何对待孩子的“牛脾气”


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5岁个特殊的发育时期,表现为性情急躁,不听话,不愿意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以这种逆反行为为特点的表现,心理学上称为反抗期。这是儿童智力发育和人格培养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并不是坏事。如果能顺利度过,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智力智能的发育和开发,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都大有益处。

2~5岁的年龄期为第一反抗期。是儿童心理迅速成长的表现,是发展儿童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大好时机。这个时期,由于孩子已经独立行走,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逐步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总想亲自去用自己的小手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若不让他做,就会又哭又闹。但由于孩子年幼,其表现不够成熟,有些行为完成不理想甚至失败,不合家长的意愿,如果父母强行阻止、责备乃至惩罚,将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压抑,出现反抗心理,表现出反抗的言语和行动。即使是历来温训的孩子到了此时期,也会变得急躁、不听话和调皮。这时父母对孩子的反抗,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若不问情由地采取粗暴的态度,会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形成不良性格;如果对孩子发脾气的行为一味地退让,长此以往,孩子以反抗作为控制局势的最佳手段,就会常常施展出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形中促使孩子养成常发脾气的坏习惯。

孩子的吸收和模仿力是很强的。如果父母动辄火冒三丈,勃然大怒,当着子女的面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孩子也常常发脾气。身教重于言教,因此,父母应为孩子做出榜样。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婴儿时期,孩子哭闹是饿了,母亲会给孩子喂奶。那么,5岁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了,家长应当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且要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即使不满意孩子做的,也要避开孩子的面再重新做,以免使孩子不高兴,而失去动手的兴趣。

2~5岁儿童有游戏和交友的需要,父母要鼓励他们参加户外活动,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不要事事对孩子管教过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管教,只有在必要时或有出格的情况下才给予限制或制止。孩子生气时,父母除了表现对他理解和关怀外,要尽量设法分散他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做一些使他愉快的事。如果坏脾气已经形成,注意不要采用强硬、粗暴的处理方法。可以对其故意不理、不问,让他自己慢慢冷静下来,然后通过说服引导,将怒气中的合理成分转化为自我鼓励。再者,父母和老一辈人对待孩子的教育要一致,不要一个批评,另一个袒护。对同一件事,不要今天一个态度,明天又是一种态度。否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增加反抗性和不稳定性。

教育孩子切记不要有暴躁、暴力


教育孩子切记不要有暴躁、暴力

一个单亲母亲给我们的节目组打电话,说他的儿子28岁了,不谈恋爱,而且和妈妈基本不交流,两个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记者给我看了和那个儿子交流的微信,能看得出来,她儿子其实是个很诚实、很本分的男孩,和妈妈描述的那个冷漠、自私、暴躁的儿子完全对不上号。母亲说儿子不顺心时还会自残,用筷子插到喉咙里,甚至对妈妈动手。

前期采访时,我们意外地发现一个情况,这个男孩曾经参加过15次公务员考试,有几次文化课考试也过了,但是面试却均未能通过。大学毕业四年,除了参加公务员考试,基本没有工作过,一直闷在家里,和母亲关系又不好,也没有女朋友,他的生活看上去不太美好。

这个男孩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如此纠结,又如此执着。

带着帮助他们找问题的心情,我采访了这个男孩。

他告诉我,他的生活非常无趣,每天都在痛苦中徘徊,他也想过改变现状,甚至去当过保安,但是很快就发现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更不是妈妈想要的生活。

妈妈好不容易一个人把他培养到上了大学,总是盼望他出人头地,所以一次又一次地要求他考公务员。在15次失败之后,母子都崩溃了。

妈妈总在抱怨和焦虑,每天早上起来就拉着脸,儿子认为妈妈这样的情绪让他无法开始正常工作,甚至没有办法恋爱。

和儿子聊了一个小时之后,我见到了这位母亲,看一眼就知道她是个饱经风霜的女人,满脸都是哀怨。

母亲一见到我就开始哭泣,讲述自己如何艰辛地带大儿子,现在儿子工作没有,爱情没有,还时不时和她发生冲突,最吓人的一次,儿子动手打了妈妈,之后自己头撞墙,差点出大事。

这位母亲承认曾经把儿子当作发泄桶,在外面受了委屈,回来不分青红皂白就打孩子一顿,很多年都是这样。

她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女人,婚姻不幸,和儿子关系糟糕,而更让她难受的是她和自己的母亲已经打了好几年,现在也不来往。

这个时候,故事中出现了第三个人,孩子姥姥。

现场两个人都表示,家里最暴躁的人是老太太,一点小事不顺心,都会大发雷霆。故事中的妈妈曾经千辛万苦从继父手里要来一套房子,结果因为和自己母亲关系恶劣,老人家生生把房子要了回去,这事件导致母女关系彻底恶化。

这样一梳理,脉络就清晰了。

一个女人,性格不够温柔,结婚之后有了一个女儿,就是我们今天故事中的妈妈。由于第一个女人性格不好,导致第二个女人和她一样暴躁。当这个家庭有了第三代之后,孩子就成了出气筒,谁不开心了就拿他发泄一下。

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小的时候不敢反抗,长大了就开始跟全家人有冲突。

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不想像上两代人那样贫穷落后地活着,于是不断地参加公务员考试,可是从小在压抑的环境中长大,心理素质极差,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于是一次次考试失利。

考试成绩不好,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男孩心情低落,加上妈妈一唠叨,就和妈妈有了冲突,然后又自责,不想不孝,于是就开始自己伤害自己。

关键是现在故事中的三个人都不幸福,妈妈和姥姥老死不相往来,妈妈和儿子不是热暴力就是冷暴力,这样的生活听起来都觉得可怕。

我们在采访中经常看到那种暴躁的爹妈养出了人格不健全的孩子,今天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一个暴妈毁三代。

日常生活中,我也有暴脾气的时候。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在身边,我首先会选择自己找地方静一下。

如果火气当时没有控制住,发泄出来了,要切记不说过分的语言,比如侮辱性的,打击性的,什么“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孩子”“养你真是个累赘”;也不能轻易说不负责任的话,比如:“我根本不爱你,熊孩子!”这种话说出口无异于一把尖刀插在孩子心上。

有一件事情我印象深刻:有一次我在工作,女儿在我旁边说我头发被皮筋缠住了,要帮我解一下。我当时正在见朋友,手头一堆事情,简单让她弄了一下,越弄越乱还挺疼,于是随口说:“什么破皮筋,剪断得了!”女儿急忙说:“不行妈妈,别剪断!”然后就跑出我办公室了,我当时也没当回事,一个小时后开完会了,发现女儿一个人坐在会议室,背对着门。我喊她,她一回头,眼睛红红的。“你哭了?为什么?”我问她。

女儿很委屈的样子,没说话。后来我和她聊了半天,才知道我扎头发的皮筋是她自己手编的,而原料是她最好的朋友送的。女儿委屈地哭:“妈妈,我编了一下午的头绳,我想您肯定特别喜欢,结果你说这是破东西,我好难受!”我这才想起来头绳确实是女儿有一天神神秘秘送给我的,当时也是在忙,没太在意。那一刻,我好自责,认真地给女儿道歉,女儿很快接受了我的道歉,还说幸亏没剪断,要不她得更难受。

这件事我一直记得,孩子单纯可爱,总是想把最好的礼物给妈妈。而妈妈也总是想把最好的物质条件给孩子,可是常常忘记了,孩子需要的其实不用花钱,不过是一个笑脸和一份尊重。

很多妈妈都和我说,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那忍着点脾气就是第一步,这个都做不到,别的做好了效果也打了折扣。暴妈们,开始改变吧!

孩子从小脾气躁 如何培养耐性


“宝宝逐步成长,坏脾气也在滋长,现在只要不达目的不满足于她,她是不会善罢干休的,甚至都不惜自虐……”家有急脾气宝宝,改怎么办呢?

妈妈来信求助:

我的孩子性子急,脾气躁,怎么办?

“宝宝逐步成长,坏脾气也在滋长,现在只要不达目的不满足于她,她是不会善罢干休的,甚至都不惜自虐。有一次找外婆拿个不能拿的东西,外婆没给,小家伙就抓狂的手指狠抓自己脖子抓得红红的,外婆吓得赶紧依了她;还有经常会走路摔倒,她就狠狠的拍地,责怪地面绊了她;还有玩不好什么东西了,她就手一挥,使劲叫,等等吧,我妈说这孩子大了难管教,她确实遗传了宝爸的急躁脾气,虽然才是1.5周的宝宝,可我真的很困惑,怎么才能引导和改善她的性格呢,真的很担心。”

小编解答:

宝宝的急躁多是家长养成的

在一些父母的意识里,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就是有求必应,而且越快越好。这无疑带给孩子一种错觉:我要干什么就得马上干什么。

欲望的沟壑因此越来越深、目标频繁地转移,很快令父母应接不暇。但紧急刹车,必然引来一场场哭闹并以父母的妥协告终。

对孩子欲望的满足分为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五种。好的教育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

习惯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是3岁以前宝宝的年龄心理特点,如果父母习惯于“即时满足”孩子,他就难以接受有限的等待和忍耐,“有耐性”的品格也就无法培养起来。因为,它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宝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学习和自我克制才能获得。

宝宝脾气急,成长有隐患

脾气急的孩子耐性不足,情商和逆境商相对较低:他们比较散慢、自控力弱、做事有始无终;适应性差、喜欢依赖,不容易融入新环境;在挫折面前,往往表现出急躁、知难而退甚至暴力的苗头。另外,缺乏耐性的孩子很少有幸福的感觉,他们也不懂得什么叫“珍惜”。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性

方法1:刻意让孩子等待

佳佳通常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东西,如看动画片、切开刚买回的西瓜或是再讲一个故事等等。佳佳妈妈都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给佳佳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提示:

也可以在孩子等待的时间里干点事,譬如妈妈接电话时,让孩子安静1分钟。如果孩子能安安静静地等待了这1分钟,妈妈应该这样表扬他:“你真有耐心,能在妈妈说话的时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乖乖听话,那么接下来的1分钟可以不理会他,并且向他说明为什么。这样做,需要父母硬下心肠,不然训练将会前功尽弃。

方法2:暂时转移注意力

当父母正要和朋友交谈时,不妨给孩子一个他平时没有见过或者不怎么让他玩的小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当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时,或是他能用那玩意儿做什么的时候,你已经结束谈话了。

提示:

如果父母给3~4岁的孩子一个玩具,意味着父母要替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训练孩子的耐心不利。不妨让孩子在等待的时间里画张图,或是自己看看书等,做一些孩子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如何打发时间。

方法3:默契沟通的技巧

如果父母在路上碰到熟人需要交谈几句,此时孩子想要得到关注,可以事先训练他与父母的默契。譬如让孩子把手放到父母的手上,父母握住他的手,以此告诉他:我知道你的要求,我会尽快满足你。这种方式可以在和孩子沟通的同时不必中断与人的谈话。

提示:

3-4岁的孩子是难以理解“从现在起10分钟”有多长时间,训练时应把孩子知道的一些事联系起来。譬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用10分钟给你的芭比娃娃梳好小辫,穿好裙子,妈妈就给你讲故事。”这样孩子就会逐渐理解时间长短的概念。

摩比思维馆提醒您:培养宝宝的忍耐力要讲究技巧,必要的时候要让宝宝等待,转移注意力也是不错的方法,默契沟通会让宝宝知道你的心思,学会等待哦。

如何面对孩子哭闹和发脾气


如何面对孩子哭闹和发脾气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遇到孩子哭闹的情况。有些妈妈很怕看到孩子哭闹,孩子一哭,妈妈就觉得是不是自己没有做好,内心有愧疚;还有的妈妈听不得孩子哭,孩子一哭就要想办法制止;还有一些家长,面对孩子哭闹或是发脾气的时候,自己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或是训斥或是打骂孩子。

孩子哭闹和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到底应该怎样做呢?其实,这个问题深层次的内涵是,我们如何帮助孩子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情绪管理。有效的情绪管理,是体现情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首先我想说的是,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孩子哭闹时,自己先忍不住,要么逃避要么以不耐烦甚至粗暴的态度面对孩子的话,孩子是不可能学会正确管理情绪的。

一、孩子为什么会哭闹

1、婴儿期的孩子

哭闹都是出于本能的需要。比如困了、饿了、身体不舒服等等,孩子会通过哭来提醒抚养人。随着孩子的发展,大一点的婴儿,会用哭闹来表达情绪上的感受,比如看不到妈妈感到紧张、看到陌生人觉得害怕等等。1岁以前,如果孩子哭闹,家长应该马上响应,尽可能地帮助孩子、爱抚孩子,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是充分建立孩子对世界的信任,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

2、幼儿期的孩子

哭闹背后的含义就更多了。很多妈妈可能都会感觉到,孩子在两岁以前,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乖”的,两岁以后,孩子比以前更有主张,也更爱发脾气了。西方有一个说法是“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就是指这个让妈妈们头疼的问题。

这一现象,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是因为,孩子到了两岁,他的认知能力和自主意识都在加强,但是孩子的语言能力、控制身体的能力等等都还没有发展到相应的程度,孩子内心的想法不能很好地表达并得以实施,所以孩子就会通过哭闹和发脾气来表达心中的失望。

3、3岁以后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认知能力不断提高,孩子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但是,此时的孩子,需要面对规则的约束、需要面对和小伙伴的冲突、需要面对自己能力和想法的差距。。。总之,孩子会遇到越来越多“不顺心的事”,他会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完美的,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哭闹,是孩子表示内心不满的一种本能反应。

孩子因为大脑和神经发育尚不完善,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差,这也是为什么在孩子累了、困了、饿了或者生病的时候,更加容易哭闹和发脾气的原因。

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到,哭闹和发脾气,是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的一种本能表现,是孩子发泄心中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一方面,他们还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孩子需要学习其他更能够被别人接受的方式,让自己心情平静。

二、小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并不是坏事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产生,我们成人也是如此。不开心的时候,如果让这种情绪压抑在心里的话,它不会自动消失,相反,压抑得越多、时间越长、越有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但是,成年人在情绪控制方面更加成熟,心情不好的时候,成人会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发泄,比如找人倾诉、写博客、运动一下或者去唱卡拉OK什么的。

小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其实是好事,因为让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孩子的心理才健康。我们要做的不是压抑孩子、不让他们哭,而是要帮助孩子逐渐学习如何通过其他方式来发泄。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孩子的自控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可能在很长的时间里,家长都需要耐心地面对孩子的哭闹,并逐渐引导孩子学会其他的发泄方式。

中国有句老话:“孩子见了娘,没事哭三场”。确实,孩子在妈妈面前,要比在别人面前更爱哭闹。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妈妈们千万不要担心,别以为这样会把孩子惯坏。而且,我认为,孩子在母亲面前的这一举动,非常有利于帮助孩子保持心理健康。

只有和妈妈建立了正常“亲子关系”的孩子,才会在妈妈面前肆意哭闹。就像我们每个人,只有在家里才能真正放松一样,孩子在妈妈面前,是真正放松的。因为孩子知道,妈妈是最能容忍、接纳他们的人。孩子小的时候,非常需要妈妈在他们不开心的时候,帮助他们、甚至吸收他们的负面情绪,有耐心的妈妈,是孩子真正的“心灵港湾”,我想,这,也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三、孩子的哭闹时该怎么面对?如何帮助孩子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

首先,孩子想哭的时候,不要制止孩子。

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妈妈不要为了制止孩子,去批评和威胁孩子,更不能离开孩子。

我见过,有的孩子哭的时候,妈妈就会说:“哭!看你就会哭!你在这哭吧,我走了!”孩子哭的时候已经很伤心了,这个时候,如果妈妈批评他、甚至要离开他,会让孩子的内心更加伤心无助。

其实,让孩子哭出来,对化解孩子的情绪,非常有帮助。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大哭一场之后,情绪就会变得非常好,刚才还伤心欲绝,一会就又欢呼雀跃的了。——真可谓“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所以,面对孩子的哭闹,妈妈不要担心。但是,也不是说,孩子哭的时候,就不管他了,此时妈妈应该陪伴着孩子。如果妈妈这时的心情也不好,就什么都不用说,在旁边陪着孩子就好,但是千万别丢下孩子走开。

小编通过自己和好好的亲身体会感觉到,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妈妈和孩子在身体上的接触,对缓解孩子的情绪,非常有帮助。比如孩子哭的时候,我们可以抱着孩子,还可以轻轻地抚摸或是轻拍他的后背。。。这样的做法,会帮助孩子尽快化解不良情绪。

另外,妈妈要帮助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比如孩子因为妈妈不同意带他去吃麦当劳而哭闹的时候,妈妈可以说:“你现在一定很想去吃麦当劳,可是我们约定一周才能去一次,今天去不了,真遗憾,我也替你感到很伤心。”这样帮孩子说出来,孩子心里就会感觉好受一些。逐渐地,他也能够学会,用语言代替哭泣来表达情绪。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允许孩子哭闹,但是,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纵容孩子。

有的妈妈特别怕孩子哭,一看孩子哭,就会纵容孩子的某些错误做法,或者给孩子许诺、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比如孩子一哭就答应给孩子买糖买玩具什么的,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发现,哭闹能换来很多“好处”,以后,他会更多地采用这一“秘密武器”。

好好有一个阶段,发脾气的时候喜欢打人。这个时候,我会以坚决的态度告诉她:“打人是不对的。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如果她还继续打,我会轻轻地抓住她的小胳膊,顺势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这头激动的小“兽”,告诉她妈妈知道她很伤心(或者愤怒),妈妈爱她。。。过一会,好好就会平静下来。因为我一直坚持这样做,好好现在发脾气的时候,已经不怎么打人了,而且,她也开始学会用语言代替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你打扰我了,我还没玩够,我不喜欢你这样。”

温馨提示:

大多父母比较“怕”孩子哭闹、发脾气,这可以理解。毕竟在我们小的时候,哭闹、发脾气是很少能被接纳和善待的,大部分人的经历都是被压抑、禁止、不允许!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要乖、听话!不允许哭闹、发脾气,那样是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不喜欢,会生气!

家园共育《脾气暴躁的孩子如何教育?》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对待脾气暴躁的孩子有感 我班丁博文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经常会因为听了不顺耳的话就大喊大叫,甚至追打小朋友,有一次晨间活动开始了,丁博文拿着荔枝边走边吃一步步地走过来。“丁博文好!”我主动和他打招呼,他歪着头看了我一眼,顺...
    2020-08-25 阅读全文
  • 铅中毒致使孩子脾气暴躁 导读:儿童铅中毒可表现为多动、易怒、暴躁,昨日一位合川来的小男孩情况就非常典型。这位孩子不仅咬伤了妈妈的手臂,在学校还经常和同学发生摩擦,一生气了就咬人。 不少“顽皮、不乖”的孩子趁假期去看心理医生,...
    2021-09-07 阅读全文
  • 育儿知识:孩子好动脾气暴躁,怎样做好情绪管理呢? 孩子小好动是正常的,好动的孩子其实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在用他的身体和小手在探索这个世界。0-6的孩子是动作敏感期,包括身体运动和手的动作。这个年龄阶段应多让孩子动,多给他们刺激。孩子脾气暴躁,...
    2020-07-20 阅读全文
  • 宝宝上幼儿园后脾气暴躁怎么办 孩子去幼儿园是他生活中一件大事,出现一些情绪问题是难免的,因为环境变化太大,孩子才30个月,陌生人焦虑还有表现,自控能力也不够好,所以会有问题。脾气暴躁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在初入园时,90%的幼儿都有适...
    2020-11-28 阅读全文
  • 父母如何教育爱发脾气的孩子? 孩子的降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快乐,他的一些行为和话语不经意的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可往往一些年轻的家长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只享受孩子给这个家庭所带来的快乐,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爱发脾气,家长的...
    2021-09-22 阅读全文

我班丁博文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经常会因为听了不顺耳的话就大喊大叫,甚至追打小朋友,有一次晨间活动开始了,丁博文拿着荔枝边走边吃一步步地走过来。“丁博文好!”我主动和他打招呼,他歪着头看了我一眼,顺...

2020-08-25 阅读全文

导读:儿童铅中毒可表现为多动、易怒、暴躁,昨日一位合川来的小男孩情况就非常典型。这位孩子不仅咬伤了妈妈的手臂,在学校还经常和同学发生摩擦,一生气了就咬人。 不少“顽皮、不乖”的孩子趁假期去看心理医生,...

2021-09-07 阅读全文

孩子小好动是正常的,好动的孩子其实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在用他的身体和小手在探索这个世界。0-6的孩子是动作敏感期,包括身体运动和手的动作。这个年龄阶段应多让孩子动,多给他们刺激。孩子脾气暴躁,...

2020-07-20 阅读全文

孩子去幼儿园是他生活中一件大事,出现一些情绪问题是难免的,因为环境变化太大,孩子才30个月,陌生人焦虑还有表现,自控能力也不够好,所以会有问题。脾气暴躁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在初入园时,90%的幼儿都有适...

2020-11-28 阅读全文

孩子的降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快乐,他的一些行为和话语不经意的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可往往一些年轻的家长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只享受孩子给这个家庭所带来的快乐,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爱发脾气,家长的...

2021-09-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