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忽略与关注
发布时间:2020-03-31 中班教育笔记随笔 中班教育随笔笔记 教师教育随笔记录 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孩子,让人好不喜欢,几多爱怜;有些调皮,习惯较差的孩子有时让人头疼,真想通过一、两次教育就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渐渐的我发现: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坏习惯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慢慢形成的,而且要想从原来的坏习惯演变成好习惯那就更难了。但是现在我发现了一个秘方,很想与大家分享,它可以让有坏习惯的、表现差的幼儿,变成有好习惯、表现好的好孩子,这个秘方就是——适当忽略。
对于正在转变中的孩子,适当地忽略他们还没有完全转变好的坏习惯,而强化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这会成为他们转变过程中的强心剂,让他们有时间朝着好孩子的方向逐步前进,而不至于使我们的努力前功尽弃。
我班侯彦聿小朋友是个极活跃、上课易分神、爱自己活动、极有自己个性、而不易被说动的小姑娘。可是她对音乐特别喜好,节奏感极强,于是我就关注她这方面的闪光点。这时我发现她做操时有的动作特别好看,我就及时地当众表扬她,小家伙这下可高兴得不得了。在这以后我感觉到我对小朋友说什么,或总结幼儿活动表现怎样时,她总是听得最认真的一个,又是最乞盼我表扬的一个。于是一连几天我都认真地表扬了她,然后就发现侯彦聿上课、吃饭、排队等都有了进步,但这其中,她有时还会说悄悄话,还会不和大家一起活动,单独出来玩,每当这时我只是用目光示意她、提醒她,假装视而不见,忽视她的缺点;在看见她有进步时又努力表扬她。
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星期,她的表现越来越好了,表扬她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真的感觉她进步了,而且我相信她会越来越棒的!
价值反思:YjS21.CoM
有时不需要我们细数孩子身上的不足,而是要发现和表扬他们的优点,学会忽略,让他们真的从心底觉得自己就是最棒的,然后他们才会真的变成那个最棒的自己!!!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关注班里的“忽略儿”
小朋友从盥洗室里洗完手排队时,媛媛对身边的小伙伴说:“琪琪她们不跟滢滢玩了。”这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滢滢是个老实听话的孩子,只是性格较内向,胆子小,各方面能力也相对弱一点,在游戏活动中,她总是极力追随着聪明能干的“小领袖”们,却常常因主意少,不会玩而被冷落,其他小朋友有说有笑得玩耍中,她像条小尾巴默默跟在她们身后。作为她们的老师,我有责任去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平时是否忽略了她(确实有一点),而其他小朋友们的态度则是老师看法的表现,只是态度太夸张了一些。由于老师的忽略,才降低了滢滢在班级里的威信,也降低了她的自信。小朋友们也就不愿与其交往了。
每个孩子都有她自身的优点,不是吗?平心而论,滢滢在做小组长、值日生时很认真,对班里的东西总是很爱护,玩具也总是收拾摆放整齐,对老师有礼貌,不任性等,身上的闪光点还真不少,只要我们老师品是多留意,就会发现其可爱之处。这时,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表扬的话语足可以使她的威信增强,有时甚至是一个搂抱的动作也足以使其他小朋友羡慕,而这时,这个小朋友会因为自己的日益进步而树立起自信,同伴则会受到老师言行的影响而改变交往的态度。
我今天在这里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我将努力寻找滢滢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在全班进行表扬,让她因为一个小小的进步而努力再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去给予跟多的关注,采取有力的教育措施改善她的地位,促使她被同伴注意,接纳,增强自尊、自信,使其健康成长。
晨间活动随笔:被忽略的“丢沙包”
和往常一样,今天的晨间活动我们班分成五个区域活动羊角球、曲棍球、足球、抛接球和丢沙包。每个区域里都放上了足够多的游戏材料。羊角球、足球和抛接球男女小朋友平分秋色,曲棍球场地孩子们是玩得热火朝天,唯独丢沙包无人问津。
想当初我们刚刚教小朋友玩这个游戏时,也曾经出现过“一包难求”的景象!那时候孩子们都十分喜欢“丢沙包”这个游戏,如果哪一位小朋友把“目标”(两个易拉罐粘合在一起)砸倒,他们便会欢喜雀跃,相互祝贺!即使砸不倒他们也会相互鼓劲继续努力!开学仅仅两周时间,“沙包”的吸引力已经荡然无存。
我灵机一动,把“目标物”四个四个摆在一起,一字排开变成“障碍物”,又结合竹圈(绿色圈单脚跳,红色圈双脚跳)。把丢沙包游戏变成了障碍跳。我先自己试着玩了两次,不一会在我的身后就出现了张欣然、周秋彤、崔玉坤------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喜新厌旧又是孩子们的天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充实我们的游戏材料,创作并教会他们不同的玩法,他们才会乐呵呵的跟在你的左右!
教育随笔:不要忽略孩子的眼神
午饭过后,孩子们各自选择喜欢的区域开始了愉快的活动。唯独玉玉小朋友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动,当我看她时,她的小眼睛直直的看着我好像有话要说,因为当时有其他班的老师在我们班观摩餐后卫生,我就顺口说了一声:“怎么了你,到娃娃家去玩吧”,就去忙别的了。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非常后悔。
12点孩子们准时入厕后由主班老师带着进寝室午睡。我发现每隔两步距离就有一个湿湿的脚印,直觉告诉我肯定有孩子的鞋湿了,排除玩水弄湿鞋子的可能那就是有人尿裤子了。经过逐一排查,结果是平时不爱说话的玉玉。我恍然大悟,之前她一直在看我就是想去尿尿,或者是裤子鞋子已经湿了不知怎么办。当时是我太粗心了没有想到这些。这时候大部分孩子已上床,为了保护玉玉的自尊心,我先让其他小朋友都闭上眼睛睡觉,劝她脱下湿裤子帮她擦干后进被窝睡觉,随后打电话让她妈妈来送鞋和裤子。处理完这些,我陷入了反思和自责中。
是孩子的眼神我没读懂,如果当时我明白什么意思或者耐心的去问一下的话,事情就不会这样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得细心再细心,平时要多注意孩子的眼神,了解每个孩子情感的细微变化,才会做的更好。孩子请原谅我没有读懂你,我以后会努力的!
个案:拉近与忽略
从小班开始,我就对我班这个黑黝黝的男孩子的影响特别深,第一他每天都穿的很干净很时尚,第二就是他很老实,我们都叫他宇凡,他是个特别老实的孩子,有时候他经常被别的调皮的孩子欺负,特别是在坐板凳时经常有人抢他的椅子,还有就是凶悍点的孩子经常打他,可是每一次受到委屈他总是不愿意跟老师说,平时他一见到老师就紧张,所以我经常跟宇凡说话,不管有事没事的时候,而且会让他帮忙做一些事情,比如发筷子、点心什么的,于是这孩子活泼了些.这学期我发宇凡的数学进步了许多,画画也不错了,于是我和盛老师经常会表扬他,就在上星期我上音乐课,我在弹琴所有的小朋友都在唱《秋叶》我一回头,就看见宇凡举起双手站起来张牙舞爪的和旁边的强强在玩,然后强强笑笑的坐下去,看见我吓了一跳,我是说你站起来,刚才在干什么的?强强说:"我刚才这样的.于是他把动作做了一遍,后来我问:"宇凡,你刚才干吗的?他说我没有干吗啊!我很气愤的问:"你有没有这样?"我边说边做动作,他很肯定的说没有,于是我问了强强和旁边的孩子,他们都说有,我说:"宇凡到底有没有?其实我刚才都看见了,你还不承认!宇凡终于还是承认了,一直在我心中那么老实的孩子居然会撒谎,而且是问了一遍还不承认的孩子,
于是我反思,是不是我平时表扬的太多了是不是我让他跟我太亲近了他已经不怕我了,于是事后我找了宇凡说话,我说宇凡你当时为什么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说我不敢,后来我找了孩子的妈妈说了这件事,他妈妈说其实宇凡特别怕盛老师,不怎么怕你,因为他自己说陈老师不凶,原来我平时对他太没有规矩了,我只关注着他能不能主动跟我交流,拉近了我们师生间的距离
,但忽视了另方面的教育。
幼教随笔:关注孩子的兴趣
听了他的话后,我恍然大悟:作为老师,不能一味地只按自己的意思去教育孩子,应该多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因为孩子们的兴趣是来自他们的天真想法的!!
在上数学活动课《10以内数的守恒》中,我为了让幼儿明白物体数量与排列方式无关,我在黑板上画了10个小圆圈成的大圆圈,10个小圆圈成的梯形和10个小圆圈围成的三角形。
我让孩子们数数排成各种图形的圆一样多吗?各是多少?幼儿回答完后,我又一个一个圆圈给他们解释,当解释用10个圆圈围成的这个大圆圈时,泽乾小朋友说:“老师,你能不能说10个小鸡蛋围成的这个大圆圈呀?”我说:“老师画的是小圆圈不是小鸡蛋,你别捣乱!”我还是按我的思路给孩子们讲着,可是下课后,我发现泽乾趴在桌子上不出去玩,我过去问到:“泽乾,你还为刚才的事生老师的气吗?”他抬起头眼里含着泪水说:“老师,我觉得把它说成鸡蛋比说小圆圈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
听了他的话后,我恍然大悟:作为老师,不能一味地只按自己的意思去教育孩子,应该多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因为孩子们的兴趣是来自他们的天真想法的!!
教育随笔:关注胆小的孩子
教育随笔:关注胆小的孩子
每个班级都有几个胆小、怕生、言语不多的小朋友,个性是小班的孩子。我们班的霖霖就属于这一类的。为了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增大他们的胆量。我们通常利用空闲时间,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上来念儿歌、背故事、唱歌等。但是每次让他上来表演节目,总是怯怯生生的,而且说话声音都很小。他内向的个性使其在活动中也不敢言语,而且一向担当听众的主角,所以家长都十分着急要求我们想点办法。
作为教师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改善这样孩子的状况,让她们多一份自信。幼儿园是一个很好的群众教养环境,具有十分强的教育功能,对孩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胆小的孩子来说,应对群众的关注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直接应对大群众,会使孩子产生极大压力,有可能刺激孩子由最初的胆怯转为惧怕,要彻底改变他们需要一个过程。
在我教育胆怯孩子之时,我会在他们最初介入群众活动的过程中,给她们一个缓冲的时候,不直接强迫和要求她们,而是先让他们有个对活动的适应过程,这样他们就不会产生怯懦的心里;比如在玩“找友”时,我会多去找他们几次,用信任的目光看着她们,用亲切的语言与其交流,用温暖的手握住他们,这样让其多一份胆量,少一份对他的惧怕;孩子与孩子是最真诚的交往,而且更能改变一切,我会充分利用这个关系来帮忙她们。当在玩“娃娃家”时,我会叫几个比较活跃的小朋友与她们一组,构成一个强带弱的阵势,让能说会道的孩子们带动他门,多与他们交流、游戏,并让他们充当主角,发挥其主导地位。
虽然这只是一些小计策,但是本期下来,确实她俩的这种性格改变了很多,而且说话声音也大了,家长很感激。也看到了他们的进步。对待他们我们要更加有耐心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当然这些也离不开家长与我们的配合。
区域活动随笔:关注每个孩子
在上午的区域活动中,我安排一组小朋友玩橡皮泥。宁宁说:“老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熊猫,我想捏熊猫,你教我好吗?”我说:“好。”于是中蹲在她的边上开始教她。这时,坐在宁宁旁边的畅畅小声说:“老师,我也想捏三只熊猫,可以吗?”听到这话,我惊讶极了。畅畅平时在班里性格内向,不爱主动与别人说话,而且对什么活动积极都不高,兴趣都不大。有时我问他什么,他也只是光看着我不吭声,要在我反复鼓励下才愿意说个几个字。想到这儿,我觉得应趁这个机会和他多交流,连忙说:“当然可以,你做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畅畅听了很高兴,从橡皮泥的盒子里拿出一块橡皮泥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搓好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圆形和椭圆形。没等我开口问,畅畅就羞涩的一一指着它们告诉我:“老师,这是熊猫爸爸,这是熊猫妈妈,这是熊猫宝宝。”“为什么你这样分呢?”“熊猫爸爸最大,所以我就搓的圆形最大最高的;熊猫宝宝最小最矮的,我就搓的圆形是最小;熊猫妈妈不大也不小,我就搓的圆形不大也不小。”畅畅说得多好呀,把我平时在数学活动中讲过的比较大小的知识也搬了过来。我称赞他说:“畅畅,今天你真棒。”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幼儿的内心世界是个特殊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性格、爱好和闪光点,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但有些孩子因为内向胆小,不敢表达出来。就像畅畅,就是因为今天我蹲在他的身边,他觉得与老师的距离拉近了才敢和我交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平等地与孩子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关注每一个孩子,更应及时发现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闪光点,这样,孩子不但身体健康,心灵也会健康啊。
教育随笔:给孩子多一份关注
教育随笔:给孩子多一份关注
吴XX是班里一位性格内向、话语不多的孩子。一直以来,她给人的感觉总是安安静静的,因为经常生病的缘故,出勤率并不高,又加之她很乖巧听话,所以对她的关注并不太多。
早上来幼儿园,吴XX也会闹点情绪,因为在家休息的时间太长,乍一来总会出现哭闹的状况;喝水的时间,的的一总会是最后一个喝完进教室,因为在来幼儿园之前她是不喝水只喝奶的,这对她来说无疑是很苦恼的事情……一天中,吴XX不管干什么,节奏总是慢慢的,表情一直也是皱着眉头,像有什么心事一样。而我,总是忙着干这干那,似乎也忽略了对她的关心。
这天的看书时间,孩子们有序的看着、讲着,我在一旁静静地注视着,吴XX跟旁边的小朋友尽情地说着自己看到的故事,时不时还比划着什么,那神情甚是投入和自然,俨然不像平时的她。我走近继续关注,她依然沉浸在其中,站起来跳着、舞着,还会摆出一个像样的POSS,动作是那样的。原来,吴XX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啊~~~慢慢的,我开始一步步走近她……
喝水的时间,带领孩子们一起给她鼓劲加油,告诉她喝水的好处,吴XX杯里的水一会儿不见了;上课的时候,吴XX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主动回答问题,说的蛮有道理的,不再是唯唯诺诺、往后缩的样子……早上入园的时间,吴XX高兴地说了一声:“老师好!”看到孩子露出甜甜的笑容,我满心欢喜!
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注,多一点关爱,孩子回报给我们的必定是满满的爱与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