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随笔:纸宝宝的魔术
发布时间:2020-03-05 幼儿教师活动方案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 幼儿教师中班教育笔记今天,在小朋友画画时,我为幼儿准备了纸,在发纸时,我不小心把纸掉到了地上弄湿了一点.我就不小心又发了下去,谁知过了一会儿,佳佳就走到我的身边说:"唐老师,你给我了一张潮的纸,我的蜡笔画上去就坏了,怎么也画不上去."幼儿听到了,都走了过来看.我看幼儿对一张湿的纸怎么感兴趣,我就等所有的幼儿都画好了.我就出示了一张卡纸,问幼儿卡纸到了水里会什么样呢?幼儿都积极地回答了我:"会烂掉的."看着孩子们神气的样子.我就跟幼儿说:"今天,还有许多的纸宝宝要来跟我们小朋友做游戏,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我们一起来看看来了那些纸宝宝,我就出示纸,让幼儿来看看是那些纸,在认识时,幼儿只认识报纸,对于电光纸、蜡光纸、皱纹纸等幼儿不认识把皱纹纸说成了草纸,让幼儿认识了纸后,我又让幼儿猜了猜各种纸在水会有什么变化。
文文说:“皱纹纸会变湿的。”
亮亮说:“所有的纸都会变湿的。”
豪豪说:“卡纸画慢慢地湿的,蜡光纸会很快湿的。”
婷婷说:“我想电光纸在水中一定也会湿的,卡纸会慢慢湿的,蜡光纸会比卡纸慢些。”
佳佳说:“我想它们在水中不会变湿。”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有什么变化?我把纸放在了水里,幼儿都围了过来看,都在认真地看着,一边看一边说:“皱纹纸沉下去了。”瑜瑜说:“快看皱纹纸变得只有一点点了。”幼儿有围了过来看,都在说是的只有一点点了。梦成说快看,蜡光纸也湿了,但是,它还是原来的形状,没有变小。电光纸有没有湿呢?我就让幼儿来看看,大家发现电光纸没有湿,不过在上面也有几点水。这几点水一甩就没有了。我有请幼儿在各种纸上画上了图画,然后,在请幼儿把它放在水中。
戈戈说:“我的蜡光纸上的小花在水里就不见了,可能藏起来了。”
媛媛说:“老师我的画还在呢,动也没有动,不过我的颜色好像有点淡了”
晓晓说:“我的电光纸上的图画也没有了,不知道到那里去了。”
可可说:“我的卡纸上的图画没有藏起来,还是在呢?不过有点儿颜料走出来了。不过挺漂亮的,你们没来看看。”
志志说:“老师,我的画也没有变,你们来看,颜色好像在慢慢的走出来呢”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纸的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老师现在还要请小朋友来看看同一种纸画上画后在水中会有什么变化。我就给幼儿每人一张画纸,在纸上画上画然后放在水里。幼儿们认真地在纸上画起了自己喜欢的图画,画完的我就请幼儿自己放到水中。
京京说:“我的纸上有了一层淡淡地颜色,真美丽。”
阳阳说:“我的纸本来好好的,现在拿不起来了,而且颜色也有点模糊了。”
苏苏说:“我本来是橙色的,现在变成紫色的,在反面看更象紫色。”
之之说:“我本来是红色的,被冲走了。”
小朋友真聪明,小眼睛也真亮,发现了许多纸的秘密,不样的纸在水中也不样。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纸,我们回家去试试别的纸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把它纪录下来好吗。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与纸接触的机会无处不在,这些纸是幼儿感兴趣的,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善于挖掘,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就能让幼儿对纸的吸水性得到更多的了解。幼儿天性好玩、好动,不能有意识地遵守生活常规,所以在对小班幼儿进行教育时,多用一些拟人的手法,赋予一些物体以鲜活的生命,会在他们心灵里产生共鸣,效果也比简单说教好得多。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幼教随笔:吃饭进步棒宝宝
熹熹的话给我感触很深,这种方法是否忽视了一些像蒙蒙一样,本身饭量就小,经常不怎么吃主食的幼儿,以及生病了,食欲不好的幼儿,思考后,我开始调整了这个内容,每天不仅凭“我是吃饭棒宝宝”,还增加了一项就是评:“我是吃饭进步棒宝宝”,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照顾到全体幼儿,使活动内容能对大家都起到激励促进作用,而不至于使一部分幼儿,由于总得不到小贴片,情绪越来越抵触。
我们班的幼儿吃饭都较为困难,每顿饭几乎都是吃一半送回小灶一半,为了引导幼儿不挑食正常进餐,这周我们在进门处墙角布置了“我吃饭香”互动内容,幼儿吃饭时不挑食能把自己一份饭菜吃光,同时又能注意保持桌面、地面干净就可以往自己的大苹果上,贴一个小贴片,以示奖励,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还布置了“我是吃饭棒宝宝”,谁一天三顿饭都能吃得好就可以成为“我是吃饭棒宝宝”中的一员,可是在周三吃中午饭时,几名幼儿都吃完饭去贴小贴片了,何玲喜忽然对我说:“老师,我不想贴小贴片”,我低头看她碗盘中还有许多的饭菜。
熹熹的话给我感触很深,这种方法是否忽视了一些像蒙蒙一样,本身饭量就小,经常不怎么吃主食的幼儿,以及生病了,食欲不好的幼儿,思考后,我开始调整了这个内容,每天不仅凭“我是吃饭棒宝宝”,还增加了一项就是评:“我是吃饭进步棒宝宝”,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照顾到全体幼儿,使活动内容能对大家都起到激励促进作用,而不至于使一部分幼儿,由于总得不到小贴片,情绪越来越抵触。
教育随笔:爱咬人的宝宝
随着入园孩子的增多,我们老师的工作也忙了起来,对孩子的照顾有点分散,一不注意就发生意外,这不我们班的许**小朋友咬人的习惯又发生了,她咬着张**小朋友的脸了,还有明显的牙印,发现后赶紧拿了块凉毛巾给他敷上,连续敷了几次后,发现轻点了后,又给他抹上香油。下午放学时,还有轻微的牙印,于是我把双方的家长都留了下来,许**的奶奶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赶忙给张**的妈妈道歉。我也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没看好孩子,让孩子受伤了。张**的妈妈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说:没事的。我听后感觉更不好意思了。事后许**的妈妈也打电话来道歉,说给老师添麻烦了,我说没事,是我们没看好孩子,孩子小还不懂事。还要感谢张**妈妈的宽宏大量。
通过这件事,让我们知道老师责任的重大,眼睛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每一分钟,保证孩子在学校的安全,还要请各位家长多多支持我们的工作,与我们多沟通,交流。在这里还要再次的感谢张**妈妈的理解。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引导,我们的宝贝许**也改掉了咬人的不良习惯了!
大班教育随笔——我是魔术师
在这个《亮眼看世界》的主题当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双眼观察和探索着身边的一些平时不太关注的事情。喏,这边是几个孩子在研究着不一样的线路,当中有不一样的各种标记;有的孩子在用自己制作的彩色眼镜看天空,一会儿是绿色的,一会又是红色的;有的孩子还在研究怎么样让毛线快速地穿进针眼,哈哈,平时不太注意的事情一下子这么受孩子们的喜爱。
这时,有几个孩子拿着自己的记录纸在争论:“你看,我的镜子好玩,里面有倒着的我!”“我的好玩,我的脸都变成大皮球了,哈哈!”“快看,我的镜子把全班小朋友的影子都照进去了。”大家一边比较一边也关注着别人所说的“奇特”镜子,唯独对桌子上那块放大镜失去了兴趣。我见今天阳光大好,便走了过去,用像魔术师般的口吻说:“哈哈,今天我来给你们变一个魔术。”而后,我用一根火柴放置在有阳光的地方,并用放大镜举在太阳照射到火柴上的光线中,调整距离,待到放大镜中射下来的一个光点正好照在火柴头上,我开始静止不动的等待。孩子们却开始了窃窃私语:“怎么不变啊?”“没有变出什么来啊?”我严肃地说:“安静,请你们仔细观察,静静等待!”孩子们和我一起屏住呼吸,“哇,冒烟了、冒烟了!”有孩子们开始尖叫了。“哪里哪里?哇,真的啊!”“会不会起火啊?”就在这一刹那,“嚓”,火柴自己起火了,孩子们惊讶地叫着:“杨老师真的会变魔术!”我笑着说:“其实变魔术的不是我,而是这块透明的放大镜,你们看清我刚才是怎么做的吗?”孩子们争着回答:“我知道,是用光点照在火柴上的。”“那光点是哪里来的呢?”“就是太阳光照的啊!”“对,一定要有太阳光,它是通过放大镜把太阳光聚成一个温度很高的光点,这个光点照在火柴上,使得火柴上的火药发热后起火的。”有的孩子似懂非懂,我继续说:“谁愿意用你的小手来感觉一下放大镜的威力?”一双双小手伸到我前面,我还是用刚才的方法将光点落在其中的一只小手上,不一会儿,“哇,真的有点烫!”“我也要试试!”就这样,孩子们让孩子们一个一个的感受这放大镜的“奇特”之处。
其实,生活中有的经验是孩子们自己摸索出来的,远比老师直接教授的影响深刻,但也有一些知识被“蒙在鼓里”的,孩子们要能发现他,需要老师的点拨和提醒,我赞成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新知识,但我也认可教师的暗示与明示,只要运用得恰当,同样也能让孩子得到受益颇多。
教育随笔:宝宝不睡觉
观察内容:
虽然是新生班级,但是小朋友们渐渐开始适应幼儿园生活,特别是午睡环节,孩子们几乎都能倒到床上就睡着,天佑在这个方面很突出,特别不爱睡觉,应该说是睡得很不踏实,几乎每天就睡10分钟,睡醒了就哭,而且还说:老师,宝宝不睡觉,宝宝不睡觉“。
今天的睡觉间,天佑又是10分钟就醒了,哭着说:老师,宝宝不睡觉,宝宝不睡觉”。我说:“好,咱不睡觉,咱们躺着休息一下好不好?老师陪着你!”他非常高兴滴说:“好!”可是,没有躺一会他又起来了,我问他:“干什么?”他小声的说:“嘘,有小猫,宝宝睡着了,小猫就会来咬宝宝的鼻子的。”
分析:
1、天佑作为一名新生班小朋友,对幼儿园的环境十分陌生,
2、在家时他总是在爸妈的陪同下睡着,一到睡觉的时间就想到回家。
3、在家中爷爷奶奶会拿小猫来吓唬他。
措施:
1、带天佑到幼儿园各个地方转一转,让她尽快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并让他找找幼儿园里很安全,没有小猫。
2、用故事、陪同、听音乐等方式鼓励天佑睡觉。
3、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配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4、教师对幼儿的反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回应,并利用正确、有效地方法改善幼儿的行为。
教育随笔:书宝宝哭了
每天早饭后和午饭后的时间,我都会安排孩子们看一会图书,并且要求他们看完书后要把书宝宝送回自己的家(书架)。
昨天,我又发现几个小朋友看完书后,没有把书宝宝放回书架上面,只是随手扔在书架旁边,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以至于有的书宝宝都被小朋友踢到了走道的中间,有的书被踢到了桌子下面,有的被踢到了墙角,当时的场景“惨不忍睹”。
当小朋友们都看好书,上完厕所,准备要回座位的时候,我组织他们来到我的身边,看看他们的书宝宝。“看一看,你们的书宝宝怎么了?”我说。只见小朋友们一双双小眼睛盯着书宝宝看。尘尘问:“书宝宝怎么在路的中间啊?”源源说:“书宝宝怎么摔跤了?”“是啊,是啊,我们的书宝宝怎么乱七八糟的?”“是谁搞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我示意他们安静下来,我对他们说:“刚才你们上厕所的时候。我听到了书宝宝在哭,它一边哭一边说,小朋友都不喜欢我,把我摔倒在地上,摔得我好痛啊,还有的小朋友把我放在路的中间,被小朋友踢来踢去,有的小朋友还从我的身上踩过去,好难受啊!呜呜呜…”我连忙问他们:“你们真的不喜欢书宝宝了吗?不喜欢和书宝宝做好朋友吗?”“不是!”“如果你们也像书宝宝一样,被人踢来踢去,搞摔跤,拌倒在地上,你们疼不疼?”我说。小朋友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难为情的地下了头。
从那以后,小朋友懂得了爱护书宝宝,每次看完书后都会轻轻地把书宝宝放回书宝宝的家,看到这一幕,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教育随笔:宝宝说话了
小班的宝宝刚入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完善,有的宝宝说话断断续续,不完整,有的宝宝发音不准确,让人听不清楚,所以我们在和宝宝们交流的时候有些困难,虽然这样我们还是尽量的和他们交流,小班的孩子正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时候,所以要想使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就要锻炼孩子张口说话的习惯。
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天,班里有一位长得小巧玲珑的女孩她叫郭辰睿,今年刚满三岁,她走到我的面前,低着头,拉着我的手,我轻轻地问她,“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她好歹一直不张开嘴巴,也不说话。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二个多月过了,郭辰睿小朋友还是不说话,有什么事情她只是走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我就知道她要做什么事了,要入厕撒尿,喝水等等,她就是不开口说话,我好着急啊!于是我找到她的家长,和她家长沟通了以下,了解这孩子的性格很内向,并且这孩子在出生两个月时,得了心脏病,从她家长那里知道了情况,我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帮这孩子开口说话。于是在每天晨检的时候,她人园时,我就轻轻把她抱在怀里,亲热的对她说;“宝贝你来了啊”!在每天睡午觉时我让孩子们自己脱外套,自己叠起来放在小床上,当孩子们在忙时郭辰睿小朋友走过来,用眼睛看着我不说话,拉着我来到她的床边,用手指指她的衣服,我明白她的意思是不会脱衣服,让我帮忙。我一边帮她脱衣服一边和她说话,给她讲小朋友自己的事要学着自己做多能干。每一次放学时,奶奶接上郭辰睿总是说;“和老师说再见。”每一次郭辰睿总是回头向我们招招手,笑一笑,于是我又抱着她亲着她的脸蛋。轻轻地和她说,郭辰睿跟郑妈妈说再见好吗,她还是不说话。面对郭辰睿的这种情况,我并没有失去信息,在户外游戏时,我单独和她玩,带着她玩游戏,和她聊天,尽管我一个人在滔滔不绝的说,还是有所收获。她感冒了,一段时间没有来上幼儿园,感冒好了,她又来上幼儿园了,多远就看见她高高兴兴的跑到我的面前,喊了一声,郑妈妈,我激动的一把抱住她,亲她。从那以后,她就滔滔不绝的说话了,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聊天了,我真为她高兴。
我认为要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也要家长的配合,我告诉郭辰睿的家长,在家无论郭辰睿想做什么事情都要让她把话说出来,如果她想买什么东西,不要用手一指家长就给她买,要让她说出自己想要买的东西的名字,如果孩子不说你也可以教她说:“我要买蛋糕等。”在家多教一教儿歌,多让孩子听一听故事,总之就是给孩子创造更多说话的机会,让她开口说话。
教师随笔:给宝宝们梳头发所感
现在正值麦收季节,许多家长早上送孩子时,急匆匆的送孩子入园,然后又急匆匆的离去,在晨检时看到许多孩子的衣服、鞋子、手、脚脏兮兮的,有的女孩子的头发也不梳理,乱糟糟的,心里很不好受。那么现在给孩子梳头发的任务就落在了老师的身上,我就利用给女孩子梳头发的时间,和孩子说说话,问一问孩子身边发生的事情,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一日的感受,我觉得这样也不错。平时有几个女孩子好动、喜欢与伙伴争斗,但我给她梳头发时,她们表现得特别乖顺,孩子们满足地享受着梳头发给她们带来的舒服感觉,并且不时地与我聊天或是对着我微笑,这种笑让我心里由衷地开心起来。
事情过后,我想了想,每天我为女孩子们梳头的时候,她们总可以同我亲切地聊上一会儿,而男孩子呢,比女孩子更好动、甚至还与伙伴打架、争吵,而每天的梳头发环节不正是最好的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吗?另外,梳头发还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一定的帮助。既然梳头发的好处多多,那么梳头发环节就不该有性别之分了。但是,由于班上孩子人数较多,单独谈话的机会很少。据研究表明,每天和孩子做一些亲密的接触,如抚摩孩子的头、抱抱孩子、亲亲孩子等,有利于增进孩子与教师的情感,产生依恋感,使孩子更信任、更喜欢教师。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我除了给女孩子梳头发外,也留了一段时间为男孩子梳头发。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与我更亲近了,以前不愿意多与教师说话的孩子也愿意和我频繁交流。我觉得梳头发是小事情,但在孩子的眼里却是那么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充分满足孩子的这份心理需要。(李国花)
教育随笔:小班宝宝穿鞋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们三位老师都要帮他们检查鞋子穿的对不对,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们换过来之后还是反的,这让我们三位老师很烦恼。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学过的儿歌《鞋宝宝》,我觉得儿歌的内容很好,对小朋友是否穿对鞋子帮助很大,于是我把这首儿歌运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们一边把小脚并拢,一边念儿歌:“两只鞋宝宝,一对好朋友,穿对了,高兴头碰头,穿反了,生气背对背。”我让小朋友相互检查,看一看鞋宝宝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我看见小朋友都认真的检查起来,嘴里还说着:“高兴了”“生气了”,我对平时经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会单独讲解,教他们怎样检查自己的鞋子,怎样让鞋宝宝高兴起来,小朋友好像都很乐意。慢慢的,我让小朋友当起了小老师,让小老师带着小朋友边念儿歌边检查鞋子,特别是让平时常穿错鞋子的小朋友来检查,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穿错鞋子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让我们三位老师很惊喜。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以后还需我们老师继续正确的引导。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老师要懂得学以致用,其实平时老师身边有很多的儿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们正确的运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效果要好的多,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们掌握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行为习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