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把游戏还给孩子——听李老师角色游戏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目前游戏为幼儿园最主要的授课方式和幼儿学习形式。幼儿园游戏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幼儿教师应该加强游戏教学的多样性和游戏环境的改善。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幼儿园游戏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把游戏还给孩子——听李老师角色游戏有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游戏是幼儿快乐而自主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愉快地与同伴交往合作,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游戏的进行,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完善语言的最佳手段。在李老师的角色游戏里,孩子们有着充分的交流机会,她把游戏还给孩子们,让他们有机会说、敢说、爱说、会说。

一、创设说的机会

无论是游戏开头还是结束后的讲评,李老师都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在游戏的开始,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择及角色的分配等,都交于幼儿讨论决定,让幼儿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仔细倾听同伴的意见,在不断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达到统一。游戏后,老师让幼儿说说自己在游戏中遇到的趣事和问题,为幼儿自由说话提供了充分的机会。除此以外,李老师还非常善于运用随机评议的方法,灵活地抓住游戏中有意义的小事,及时地加以肯定,如当点心店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要买一送一”、“我们要免费为警察送点心”,教师在讲评时抓住了这个点,让幼儿从中学到了如何把“生意”做好,如何关心别人,遇到问题多动脑等良好的品质。老师的随机评议,变点滴小事为有意义的事,闪光点转眼变成闪光面,给全体幼儿以良好影响。

二、引导幼儿敢说

我们班有个别幼儿内向胆小,不敢在集体面前发言,与小朋友的游戏交往中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面对这些幼儿的情况,作为年轻教师常常会忽略他们,注意不到应多提供机会让他们在集体面前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通过各种方式接近幼儿,和他们进行语言沟通,使他们逐渐产生想说的愿望。而李老师总在角色游戏中为他们提供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请较胆小的幼儿回答,如,请他们介绍今天玩了什么角色,是怎么玩的,并给予正面的引导及鼓励。

三、培养幼儿爱说

游戏中要使幼儿爱说,就要让他们有话可说。丰富的生活印象和知识经验是开展角色游戏的基础,李老师很注意开阔孩子的眼界,她组织他们多观察、体验生活,扩大视野,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孩子对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了解,增长人际关系的交往知识,为顺利开展角色游戏奠定基础。同时,李老师在游戏中善于发现,及时鼓励引导幼儿,让他们越来越想说,越来越爱说。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编辑推荐

请把游戏还给孩子


请把游戏还给孩子

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学前教育“把游戏还给孩子”试点扩大到7所幼儿园,通过示范性幼儿园带头,鼓励让幼儿多玩游戏,让学前教育去“小学化”。

看到这则消息,记者感触良多。对“80后”“90后”来说,尽管步入社会后的竞争压力很大,然而谈及幼儿园上学经历,尽情地玩耍、两小无猜的友谊,跳皮筋、翻绳、老鹰抓小鸡等简单的游戏……这些都成为他们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

而随着社会竞争日渐激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不少家长[微博]共识。年幼的孩子过早承受起“功利化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模式”的痛楚。现如今,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学龄前认字过百、入幼前数字加减……一批又一批孩子快乐的童年蒙上了阴影。

更有甚者,不满周岁的孩子也已踏上学习之路,各地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早教机构,动辄上万的早教费在“肥”了早教机构的同时,对孩子成长到底有多大作用仍是待解之谜。

众所周知,对呀呀学语的幼儿来说,玩乐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天性,也最符合其成长规律。

多了沉重的学习压力,少了健康的运动游戏,孩子就会不游戏了?答案是否定的。

与传统游戏渐行渐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电子娃娃。一些教育工作者感慨地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该玩什么,有的一天就抱着IPad、Iphone等高科技设备玩电子游戏,不仅对视力不好,而且缺乏与其他小朋友的互动。

所幸的是,教育部门已看到了问题症结,正着力破解“重学习,轻游乐”“传统游戏冷、电子游戏热”的幼儿教育怪圈。孩子健康成长,是政府、社会、家长共同的心愿,也是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期待有关部门决心能再大一些,步子能迈得更宽一些,也期待更多学校、家长,能参与到“把游戏还给孩子”活动中来。

我国积累下来的传统游戏不在少数,只要加以现代开发,受到小朋友的欢迎是肯定的,记者曾采访的一个幼儿园利用3年时间就搜集了121种民间游戏,并形成了教材,在体育课和课余时间推广,孩子们乐在其中。

所以,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不妨让孩子回归传统游戏开始,从回归简单开始,从远离电子游戏开始,三五玩伴、一张废纸、一个沙包……无需多大投入,孩子照样可以享受简单快乐。

小班角色游戏有感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小班角色游戏有感》,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直以来,我比较喜欢带孩子们玩角色游戏。原因有两点:一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玩角色游戏,每次到了玩角色游戏的时间,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催促我快点,快点。一听我说:“我们现在玩角色游戏”一个个兴奋的大喊:“哇噻”非常高兴。二是,我发现角色游戏的“力量”真是大,它可以不费多大力气把平时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自玩耍的冬冬吸引到大家中间来,成为汽车组不可缺少的一名重要成员——汽车修理员;它可以把性格十分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真真变成一个站在美容院门前大声叫喊:“谁来理发,谁来理发,倪老师你来理发,好吗?”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真真。所以,我喜欢上了它,我决定,要好好利用这支“神气的力量”为我和孩子们“服务”。

仔细阅读了新世纪课程——《游戏课程》一书中关于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特点、指导要点、期望水平这一章节,结合自己刚带完

一年小班角色游戏之后的体会,对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了更深更完整的认识。

一、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1、缺乏角色意识,游戏中的兴趣和注意力不稳定,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浩浩平时最喜欢当娃娃家的爸爸和汽车组的司机了。他当爸爸时看见汽车司机玩的特别高兴时,他就会放下手中的小锅子去当司机,可当他看见老师去娃娃家作客了,他又放下方向盘回到娃娃家当起了爸爸招待客人。 又比如:班里新增的一个主题点心店,时常会出现许多不是点心店的成员在点心店“卖力”地做点心。

2、游戏中的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更多的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之中,缺乏交往能力。例如:点心店的师傅只是埋头苦干做各种点心,对来买点心的顾客置之不理。即使嘴里答应做一盘汤圆卖给顾客,但过会儿就忘了,忙着做别的事了。又比如:冷饮店里顾客买冷饮,嘴里还没说要买什么,手已经去拿自己需要的冷饮了。

3、游戏中反映出的内容比较简单,情节比较单一。例如:娃娃

家反映的内容就是妈妈烧饭、爸爸烧饭;你喂娃娃、我也喂娃娃。这与孩子们生活经验有限有极大的关系。并且由于他们的能力有限,即使有一些经验也不能在游戏中反映出来。

二、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外环境的创设

1、 提供合适的玩具,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为小班孩子提供的玩具应以形象玩具为主,以引发孩子们的游戏兴趣和简单的游戏行为。我为娃娃家买了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锅、碗、瓢、盆、煤气灶、娃娃、奶瓶、围裙、,还准备了用纸盒做的冰箱、彩电、洗衣机、微波炉等,这些玩具都是符合孩子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孩子们喜欢操作,能够模仿的。他们在娃娃家烧饭、烧菜、喂娃娃喝奶、看电视、洗衣服、往冰箱里放食物等游戏行为。又比如:我为汽车组做了一辆能开门、关门的汽车(用大纸箱),还添了“远光灯”、“近光灯”、“牌照”等装置,孩子们很喜欢。他们除了开车、停车,还改换牌照、修理车灯,游戏水平还真不低呢!

2、 创设能安静的独自游戏,互不干饶,干扰较少的环境,便于孩子们大胆地操作、摆弄和模仿。我用桌子、橱柜、积木将大活动室分割为小区域,使孩子们有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的合适场所。有时候,环境布局的合理与否还设及到游戏的发展。例如:表演组,一开始在活动场地中间,没有舞台的概念,不管有没有节目的演员全部站在台上。我在布局上稍做了改动:用积木在地上围出一块空间,用橱柜把台前台后分割开来,这样一来,孩子们马上有了台的概念,有了报幕、演出、不演出的分工,游戏又有了发展。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指导需要教师非常仔细的观察和有目的的记录,我正在进行尝试。我相信,只要不断的总结、反思,不断的学习,我会做的很好。

角色游戏


活动一:角色游戏——娃娃家、超市、冷饮店

活动目的:

1.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能力,逐步的加强游戏的集体性。

3. 能够为游戏选择替代玩具。

活动准备:

1. 继续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冰淇淋盒子、珍珠奶茶杯子,海绵,各种瓶子,罐子等)

2. 继续布置冷饮店,添加各种杯子。

活动过程:

一. 以回忆上次的游戏情况引入活动。

1. 师:上次,你在玩什么游戏?你扮演了谁?

2. 师;你最爱玩什么?你在冷饮店里扮演谁?冷饮店里有什么?

3. 师:冷饮店的生意好吗?(不好,人手不够,很多顾客来了,但是制作的冰淇淋不够卖)为什么?

引导幼儿分配角色。(冷饮店的老板,服务员, 收银员,顾客等)

把游戏还给孩子——幼儿园游戏开展中的困惑与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理念一脉相承,再次强调了幼儿的活动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从而大力推动了幼儿园各类游戏的开展。然而,在实践中,一线教师对幼儿园如何开展游戏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困惑,现例举如下。

困惑一:游戏到底要不要教

在观摩幼儿园游戏的过程中,我常常看到教师在努力地帮助孩子们还原真实生活,教幼儿游戏。比如,在医院游戏中,他们告诉幼儿,医院要分“挂号部”“门诊部”“注射室”“手术室”等;看病时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再干什么;针应该怎么打,盐水应该怎么挂……当我问教师为什么要这样教而不放手让幼儿自己玩时,教师们感到十分困惑:我们也想让幼儿自主地玩,不要教,可孩子们的游戏常常让人感觉玩得不够“好”,玩得不够“透”,难道我们不该引导一下吗?那么,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幼儿游戏真的需要教吗?

教师为什么会常常觉得幼儿的游戏玩得不够“好”,玩得不够“透”,而需要教呢?我觉得这与教师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游戏的本质有关系。有许多教师认为,既然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那么幼儿的游戏就应该反映生活、再现生活。否则,教师就会觉得幼儿违反常理,就要去纠正,并教给幼儿“正确的玩法”。然而,游戏到底是什么?众所周知,游戏虽然来源于生活,却又不同于生活,是儿童对生活的虚拟反映,或者也可以说是其对生活非常幼稚的认识。比如说医院游戏,人们看病的程序应该是“挂号一门诊一配药一打针”。这是谁的经验?是成人的经验,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不挂号看不了病。但是,据调查,幼儿对医院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打针”。所以,孩子玩医院游戏时,绝不会想到扮演病人先去挂号,他们肯定先抢针筒、白大褂,争做医生。那么,当孩子们都成为“医生”百无聊赖时,情况会怎样呢?这时,如果教师放手,幼儿的游戏会出现多种可能。比如,“医生”会自己给自己打针,那么他同时也在体验病人的角色了;两个“医生”会互相给对方打针,那么角色的分化就自然产生了。如果孩子们商量着到娃娃家去邀请爸爸或妈妈来做病人,或者他们去抱个娃娃来做病人,那么游戏情节便自然展开了。这样开展的游戏,显然和教师教给他们要怎么做医生、怎么去看病不一样。在有些教师看来这似乎不符合现实生活,孩子们玩得不够好、不够透,但他们是在真正自主地游戏,表达的是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而不只是在被动地执行教师的指令。实现教师的意图。

如此说来,孩子的游戏不必教。首先,如果孩子不会玩,说明他们还不具备相关经验,那为什么非要他们玩这个游戏呢?其次,如果孩子的游戏行为和成人的经验或者和生活常理不一致,也没有关系,因为这只是“玩”。教师须知,这种不成熟的表现才是孩子对生活的“真”体验。

因此,在游戏中教师最需要做的不是去设定幼儿应该怎么玩,然后去教,而是用好奇心去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析:孩子们究竟想干什么?他们是如何做的?他们在其中发展了吗?发展了什么?就像在医院游戏中,孩子们虽然没有学会医院看病“应该有的”一般流程,但是他们在吵吵闹闹中分出了医生和护士,他们主动出击去娃娃家找病人,这其中不是发展了解决矛盾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了吗?在游戏中,教师应重视幼儿自发产生的学习和发展,放弃让幼儿得到“应该有的”学习与发展的念头。

因此,把游戏还给孩子首先要做的是——放弃“应该是这样”的理念,让孩子玩符合他们自身逻辑的游戏。

困惑二:游戏需不需要预设

如果说,游戏是孩子真正自由自主的活动,那么游戏还需要教师预设吗?很多教师感到很困惑:如果游戏不需要预设,那么我该如何投放游戏材料呢?需要创设医院、娃娃家等区角环境吗?美工区、数学角的活动算不算游戏呢?

教师们为什么有这样的困惑?据分析,其根本原因是教师们混淆了教学与游戏的概念。我们知道,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过程,目的明确、流程清晰,教师对儿童在其中的学习与发展有针对性的期待。其成效也是显性的。

但是,游戏中快乐是目的,学习并不是儿童追求的目标,而是其附加值。为了玩,孩子会努力地尝试把珠子等串起来做成“妈妈”的项链,会为了买“菜”而设法分清1元还是5元钱币,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但又具有不确定性的学习机会。也就是说,今天,孩子想到扮演妈妈了,就可能会涉及对人物关系、装饰打扮等方面的学习;明天,如果这个“妈妈”对一辆自行车有了兴致,那么她可能会骑着车到处学习绕障碍而忘了还有个娃娃躺在家里。如果教师对孩子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强烈的目标预设,就一定会想着控制孩子的活动,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期望。比如说,教师创设娃娃家时,如果预设的是让孩子能学会扮演爸爸妈妈,模仿爸爸妈妈买菜烧饭、照顾娃娃,那么对于孩子骑着车到处溜达就一定会不满,认为他偏离了游戏主题,轻者可能会诱导孩子回来继续扮演好爸爸妈妈,重者可能会认为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不好,没有学会如何做爸爸妈妈,没有坚守岗位等,从而加以批评、指责。同理,在美工区、数学角,如果教师投放了玻璃弹珠后规定孩子只能练习“夹”,那么孩子一旦玩“打弹子”就会被认为是“违反规则”。如此,幼儿只能算是在完成“个别化”或“小组式”的作业,难以感觉到游戏的自由和快乐。

要解决这个困惑,关键是教师要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与发展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教师须知,孩子在游戏中从事的活动一定是他们自己想要去学、去做、去尝试的,而不是由教师设定好的。孩子的游戏不是为了实现教师的预设意图,不是为了得到教师的“你今天玩得真好”的表扬。

笔者认为,在游戏中,教师的重点是为孩子创设游戏的条件。教师要明白创设条件只是为了给予孩子可能发展的机会。比如说,教师创设医院、娃娃家等,不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做医生、做爸爸妈妈,而是给予他们模仿、扮演、体验社会角色的机会;教师创设美工区、图书角,也不是为了教会孩子制作一只企鹅或看懂某一本书,而是让他们有动手动脑或养成专心做事习惯的机会。在机会面前,孩子们想如何学习和发展,则应该由他们自主决定。比如,他想在娃娃家扮演爸爸还是扮演狗得由他自己决定,她想在美工区画一只蚂蚁还是折一只鸟也由她自己决定。这期间孩子都在学习,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孩子,孩子扮演爸爸是对社会角色的认知,而扮演狗则表达了他对一种动物的认识。孩子无论画蚂蚁还是折鸟都会经历探究的过程。

因此,把游戏还给孩子最重要的是——降低预设期待,允许孩子在游戏中有自己独特的表现。

困惑三:教师如何进行指导

幼儿的游戏无需预设、不必教,那么教师面对孩子们丰富的游戏、多样的行为、多元的发展,可以怎么做呢?

笔者曾与教师们一起研讨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一天,两个孩子在娃娃家非常投入地游戏,他们一起买菜、烧饭、照顾娃娃。后来,他们想出给娃娃过生日的情节,一起去蛋糕店买来生日蛋糕,打算召集很多人为娃娃庆祝生日。正当教师满心欢喜期待游戏出现新的高潮的时候,这两个孩子忽然被桌上的一副飞行棋吸引了,他们放下“蛋糕”开始下起棋来,完全把生日这事抛到了脑后。于是,教师纠结起来:是提醒他们回到游戏中呢,还是让他们尽情下棋?面对这个情景,参与话题讨论的教师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提醒,因为“促进孩子发展”是教师的责任,在这个情境中,继续玩生日游戏对孩子的发展更有利:另一派则认为,游戏应该是孩子自主的活动,所以当孩子兴趣转移的时候应该允许孩子进行当下更感兴趣的活动,因为下棋也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这个话题貌似在讨论教师的指导策略,实际上是在讨论教师在游戏中应承担的角色,或者说是在讨论教师与孩子的关系。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儿童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是更让教师喜欢、接受的角色,所以在游戏中发现孩子的成长.做一些“促进”孩子成长的事是很多教师认为应该承担的责任。于是,“干预”甚至是隐形的“命令”等都会成为教师的指导策略,这非但没有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令孩子失去游戏的快乐。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师到底进行了怎样的指导,而在于教师以怎样的角色进行指导。笔者认为,教师把自己定位于“合作者”和“支持者”而非“指导者”,更利于孩子游戏的开展。因为“合作”和“支持”是从满足孩子游戏愿望,让孩子快乐游戏的层面出发的,而“指导”和“促进”则会让教师不知不觉地对孩子的游戏加以控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自己所有的指导转化为“建议”.供幼儿参考,幼儿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比如说,到底要不要继续庆祝生日呢?教师只要提醒“刚才你们不是打算开生日会吗”就可以了。至于到底开还是不开,由孩子自己决定。

所以,把游戏还给孩子最可贵的是——放低姿态,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

角色游戏中老师的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游戏中,不能任由幼儿无目的地游戏,教师应该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情节,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是否能逼真地扮演角色,游戏的内容是否丰富,角色之间的关系如何,幼儿的创造性如何。根据幼儿开展游戏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指导。

1、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

教师可以加入游戏,担任游戏中的某一角色,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通过角色的扮演取得发言权、管理权和评议权,以便指导游戏的开展,不断丰富游戏的内容。如:在玩“点心店”游戏中,教师担任副经理,可以给“经理”示范如何管理整个店的工作。也可以副经理的身份指挥店员进行工作,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根据游戏情况,教师可以担任卫生检查员,表扬点心店的卫生工作。教师还可以顾客的身份来点心店用餐,提高“招待员”招待顾客的服务质量,以顾客身份询问是否有新品种的点心,启发点心制作师创造出新品点心。总之,教师担任角色,同幼儿一起玩,可以调动幼儿玩游戏的创造性,不断丰富游戏的内容,发展游戏的情节。

2、材料的提供与指导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幼儿共同收集游戏材料和制作玩具,丰富游戏的开展。如:玩“点心店”游戏,结合幼儿在点心店、面包店的参观,找来盒子等,做一台烘烤面包、蛋糕的烤箱,这样游戏又深入了一步,反映出现代电器化的特点;也可以根据店内的需要,协助幼儿自制电话、收银机;还可以根据秋天的季节特征,引导幼儿自带各种豆类等材料,制作各种豆类糕点。这样,游戏的情节得到了发展,幼儿玩游戏的积极性就更为高涨。

3、语言的提示与指导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示、建议等方式予以指导。如“点心店”游戏,糕点制作多了,可以推销员身份建议经理把糕点送到商店出售。有时,可以启发提示幼儿将各个主题游戏互相联系,以丰富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情节,使游戏进行得更加生动活泼。如:提醒点心店的招待员等去医院检查身体,建议将多的糕点送给娃娃家品尝等。

4、游戏与思想品德培养

教师要注意在游戏中加强幼儿思想品德的培养。角色游戏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教师要指导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对待集体、对待劳动的正确态度。如:“点心店”的职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招待员”对顾客要耐心、和蔼、有礼貌;“点心师”要认真干活、制作点心时不能离开岗位等。同时,在游戏中要加强个别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对胆小的幼儿,可以鼓励他担任一些角色;对做事不认真的幼儿,可以要他担任点心店内的清洁员,要求他整理碗筷等物品,从而培养他认真工作的态度与习惯。

角色游戏有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部分,教师应对游戏的全过程加强指导,只有如此,才能使角色游戏在幼儿的健康成长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中班角色游戏:应聘游戏


提起应聘,我想你首先想到的是成年人去某公司求职,你想象过孩子们应聘的场景吗?

招聘者:你叫什么?

应聘者:我叫***。

招聘者:你几岁?

应聘者:我8岁。

招聘者: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个工作?

应聘者:我的存折里没钱了,不能给宝宝买奶粉了。

招聘者:那你会些什么呢?

应聘者:我会做好多好吃的,炸鸡翅啊,做点心啊……

招聘者:那就试用你一天吧。

这是我们班孩子在玩角色游戏前的一个应聘游戏场景,这好比是正式游戏前的一道“开胃菜”。应聘游戏的由来是这样的:结合“三.八”妇女节,我们在开展社会活动前,让孩子回家对妈妈、奶奶的工作进行了解,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奶奶工作的辛苦,继而产生爱与尊敬的情感。当谈起妈妈、奶奶的工作时,活动室里炸开了锅:“我妈妈是护士,晚上还要上班,因为晚上还有生病的人。”“我妈妈是捕鱼的,风好大的时候,船摇来摇去,她还敢出去看渔网呢”……小俊举手了,怯怯地说:“我妈没有工作。”大家一下子静了下来,我用眼神鼓励他继续说下去。“礼拜天,妈妈带我去应聘工作,结果人家不要妈妈,妈妈回家很伤心。”为了不让小俊心情低落,我说了些鼓励的话就继续我和孩子们的谈话。

事后,小俊提起的“应聘”让我陷入了深思:“如果孩子们在选择游戏角色时也进行应聘,会怎样呢?”好处有三:第一,有利于孩子之间的交往、大胆表达;第二,能挖掘自己的亮点,树立自信;第三,初步感受成人工作的艰辛,萌发爱的情感。于是,我发动孩子回家向家长了解应聘是什么?在收集了应聘视频后,我觉得时机成熟。在第三天的角色游戏时间,我让小俊当了回主角,让他介绍了妈妈去应聘时,对方都问了些什么问题?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接着,小朋友们根据自己收集的“情报”进行交流、讨论。继而,欣赏视频,了解应聘的一个过程。最后,我们开展了分组模拟应聘,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应聘的竞争性。于是,便呈现了类似上述的一幕幕场景。活动中,孩子们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都大胆地介绍着自己的强项,当然,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失败并没有影响孩子们的情绪,这边不行,去那边应聘,场面不亚于人才市场的应聘场景。

这道“开胃菜”让孩子们更加珍惜应聘得来的“工作”,让孩子们更深体会到爸爸、妈妈工作的不易,让孩子们都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谁说应聘是大人的事,如果处理得当,也会成为孩子们炙手可热的游戏。

和小班孩子做角色游戏


导读:角色游戏是孩子们将自身的生活经验的反映同时也是对成人社会的模仿,角色游戏之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观察是最为重要的,通过观察教师能了解到孩子实际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教师能准确寻找到孩子游戏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在组织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经验,我们都知道细致观察、善于捕捉、及时提供、关注反馈、共同分享、学会关注对游戏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何把握好尺度,在动态的游戏中教师始终能站在合理的角度,对幼儿进行适时的恰如其分的指导帮助,既能使幼儿在游戏中的水平得到发展又能使孩子在自主的游戏中获得身心最大化的愉悦和满足是我们在实践中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是经常遇到的难题。不得不承认,在实践中我们经常身处一对对的矛盾中:什么时候应当介入指导?是介入还是继续观察待其发展?什么时候提供物质的支持?物质的支持会促进幼儿的发展还是会制约孩子创造性的发挥?

在对我们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的指导实践中,我觉得解决上述的问题关键就是要把握以下三步。

第一,游戏观察到情感共享,我们参与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真正玩伴。

角色游戏是孩子们将自身的生活经验的反映同时也是对成人社会的模仿,角色游戏之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观察是最为重要的,通过观察教师能了解到孩子实际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教师能准确寻找到孩子游戏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教师不应急于将自己的认定的游戏目标、游戏内容灌输给孩子,要时刻认识到:游戏是孩子们的游戏,游戏满足的是孩子们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教师要先安于做“旁观者”,在小班孩子游戏水平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观察重点。

例如:刚进幼儿园的小班孩子是喜欢玩“角色的游戏”的,虽然他们对“角色游戏”这个名词并不理解。但是面对着教室里琳琅满目的玩具孩子们会忍不住地去摆弄摆弄,在与玩具的“交流”中他们会很简单地模仿成人的一些动作,比如:我们班的李睿瑜爸爸妈妈给他理了一个光头,他就拿着玩具理发器拉住班级里另一个孩子给他理发,嘴里不停地念叨:“给你剔个光头、给你剔个光头……”;陈歆家住在浦东,坐地铁是他和爸爸妈妈的出行的首选,他在游戏中找到了方向盘,玩起了乘地铁的游戏;文文抱着娃娃的孩子会去找碗、调羹喂娃娃吃饭;史越玩煤气灶不停地炒啊炒;孩子们还会出现一些相当简单的语言比如:“你别哭懊!”“你吃呀!”……作为教师,我们没有马上对孩子的游戏进行干预,而是将观察重点放在让孩子充分自由的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来自不同背景家庭的孩子在游戏中反映出的不同的生活经验,我们的观察就落在对孩子已有的水平的了解上,熟悉孩子们各自的经验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我们班级的角色游戏的主题,从而使游戏更符合孩子们的需求。在角色游戏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对每个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游戏水平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我们就能真正地和孩子们进行游戏的交往,在游戏中准确地找到孩子游戏的最近发展区,并以玩伴的身份引领幼儿的发展。

又例如: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游戏水平有所发展了,经验更为丰富了,此时孩子在游戏中会不断地有闪光点,教师此时的观察重点就要捕捉闪光点。在游戏中原有的医院主题中出现了新的情节:医生找来了一张硬纸在窗的移动槽上来回划动。于是,我们对小医生说:“呦!医生,你们医院又有新的机器了?”此时,孩子会很自豪地对我们说:“是呀!这是刷卡的呀!”我就进一步对孩子说:“我是电脑工程师,我和你一起把你的机器搬到你的办公室,这样你就不用跑来跑去的了。”于是,孩子和老师一起动脑筋对小医院进行了“办公自动化工程”的改造,小医院的游戏内容的到了丰富和完善,孩子体验到了自己创新的成功。在角色游戏中只要用心观察我们会经常发现孩子们新花样,教师要先仔细观察并且和孩子进行适当的交流了解孩子的意图,通过了解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给幼儿的认知结构带来了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体现出这些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此时,教师就应当根据幼儿实际的发展与他们共享他们的“创新”让他们的闪光点得以充分的发扬。

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教师要把握好观察的重点,只有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更能和孩子在游戏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自然而然地会以玩伴的身份和孩子进行游戏做到适时有效的指导。

第二,从情感支持到环境提供,我们把握幼儿年龄特点,提供充分的空间。

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的原因使他们的游戏进行不仅需要情感的支持,更需要环境的提供。游戏是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形式,儿童通常将一些刚刚经历过、看到过的新鲜事物反映在游戏中;儿童也常常把一些已经熟悉的各种事物综合起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创造性地反映到游戏中。但是由于年龄所限,小班孩子的角色游戏大都停留在动作的模仿,尤其在角色游戏的初期孩子并无明确的目的和角色意识,而且,这些情节通常随该幼儿角色的变换而消失。因此,教师不仅应深入观察和了解幼儿游戏现状,预测幼儿的发展水平,更要从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所及出发,把握游戏中的闪光点,及时提供支持游戏发展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创设适宜的环境,适时适当的进行指导。教师应让小小的闪光点得以发扬光大,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既使幼儿自主游戏,又使其获得各方面的提高。这方面的例子在我们班级的角色游戏中有很多:医院里的医生要为病人吊盐水,可是“吊针”很难固定在病人的身上,于是我们及时提供了白色即时贴,剪成帮迪的形状,放在医院的药箱里。孩子们在游戏中看见了就立即领悟了,他们将即时贴背面的纸撕下就可以贴在病人身上固定“吊针”了。娃娃家的爸爸下班了坐在沙发上说:“我要看晚报。”可是晚报在哪里呢?孩子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说:“从信箱里拿的。”于是,老师提供了一只小盒子并在盒子上开了一个小口子,孩子们就把它当作了信箱放在了娃娃家的门口,就这样娃娃家的爸爸有报纸看了同时还衍生出了邮递员送报纸的情节……

在材料的提供和环境的创设上,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孩子的情况建立了不同的途径:有的环境由老师帮助提供,有的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师要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首先要创设宽松的氛围,让幼儿成为“幼儿园的主人”,使其享有充分自主的权利,这样,教室里的“一草一木”都可能激发他们的灵感。在小班下期天气转热了,孩子们想到了要为娃娃家装空调。孩子们有了设想,我们就带着孩子一起到幼儿园的仓库里寻找可以做“空调”的材料,结果孩子们找到了旧纸板箱,在老师的帮助下娃娃家里新添的“小空调”;生活角里练习扣钮扣的小衣服成了大舞台演员的新装;大型的积木被用来搭建成了一个淋浴房;元宵节的小灯笼在游戏中变成了霓红灯,点心店有没有开张只要看看霓红灯有没有亮……幼儿创造性的萌芽,将在这点点滴滴中慢慢滋长起来。

第三,从环境创设到适时回应,我们建构幼儿经验与教师预设之间的桥梁。

材料提供了、环境创设了,教师并非大功告成了,还要注意幼儿在材料的使用和新的环境中的适应反馈情况,建构幼儿经验与教师预设之间的桥梁。例如:当娃娃家有了“大浴缸”后,“爸爸”洗澡时又想出用矿泉水瓶做龙头。这一新点子立刻受到其他孩子的青睐,相继仿效。但是,几天后热情很快消失了。教师经过观察发现,原来这种新“龙头”极易被碰落,“安装”也不方便。分析得出:由于操作不便,幼儿丧失兴趣,材料是干扰和影响游戏发展的因素。于是,我们在游戏中生成了用什么方法将“龙头”固定住方便娃娃家使用的研究实践性主题。老师和几个对解决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孩子成立了“物业维修公司”开始在娃娃家进行研究,教师从中预设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尝试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孩子们通过实践采取了他们觉得最佳的对策:可以用绳子将水龙头拴在门上,绳子就是橡皮水管可以弯曲扭动这样娃娃家洗澡的时候也很方便了。新“龙头”安装好后再观察,发现由于操作简便,幼儿乐意采用,这一情节很快又回到游戏中。当幼儿陷入困境时,如果教师不闻不问,幼儿的创意可能就此消失,所以需要教师细致观察,分析把握幼儿的游戏动向,预设孩子可发展的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在游戏中不断推动孩子游戏水平的发展,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当孩子在游戏中获得了支持,对游戏环境逐渐适应后,孩子渐渐有了与同伴交往分享的愿望,尤其是在小班下期,幼儿渐渐喜欢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游戏体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要有意识地捕捉发现孩子们生成的问题,回应幼儿在过程中引领幼儿达到预设的发展目标。例如:娃娃家经常发生角色混乱的情况,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进出出各忙各的。在游戏的讨论中,他们都说自己是到娃娃家做客的。怎样做客?怎样做主人?孩子们有各自的说法,于是我们就回应孩子生成了〈小主人和小客人〉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达成了预设的目标。

和小班的孩子一起做角色游戏我们追随孩子的发展,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从观察到情感共享,我们参与游戏,成为幼儿游戏的真正玩伴;从情感支持到环境提供,我们把握幼儿年龄特点,提供充分的空间;从环境创设到适时回应,我们建构幼儿经验与教师预设之间的桥梁。孩子们就会在游戏中发挥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在游戏中分享快乐,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角色游戏教案


幼儿园游戏把游戏性因素和教育性因素进行融合。幼儿园游戏是幼儿与外界进行交往的最佳途径。幼教必须保证幼儿游戏的自主、自愿、自由的基本特点。幼儿园游戏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开展教学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角色游戏教案,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角色游戏教案(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中班一学年的游戏开展,幼儿对游戏的规则和游戏角色又有了更高的认识,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丰富了,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现一些游戏情节。但因幼儿年龄小,角色游戏的水平还比较低,大多停留在对

玩具

的操作摆弄、模仿常见人物的一些简单言行(特别是家庭成员),反映与自己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内容。我们本学期制定了一些新举措,力求使幼儿的游戏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乐意参加各种游戏,体验

游戏活动

带来的乐趣。

2、巩固幼儿对角色游戏玩法和规则的掌握,逐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3、鼓励幼儿积极动脑,能主动利用一些替代物进行游戏,并根据游戏自由想象活动的情节,对积极创造游戏情节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

三、具体措施:

本学期开展的主题游戏有医院、商店、串串烧、冰糖葫芦、公共汽车等,在以后的活动还将根据孩子的兴趣所在,适当的增减游戏区。

1、在丰富幼儿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启发幼儿产生新的游戏主题,展开有情节,培养幼儿进行游戏的独立性。

2、多给幼儿说话的机会,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够自我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不局限于他们的发展。

3、发动幼儿收集废旧材料和半成品,丰富游戏材料。

4、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教师以适当的方式参与指导游戏,促使幼儿的游戏主题深化,情节继续发展。

5、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建立和遵守规则,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6、通过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7、在讲评活动中,教师要随机地灵活地抓住游戏中好的一面,提供幼儿讨论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讲评中得以解决,并能在讲评中整理和分享经验。

角色游戏教案(篇2)

中班角色游戏教案

一、设计意图:

经过小班一年的游戏活动,我班幼儿已学会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有初步的角色意识,能反映角色的简单职责。但是,游戏中幼儿在商量分配角色的同时往往会产生冲突。因此,本阶段的角色游戏中,教师着重引导幼儿学习商量分配角色,在游戏中进行交往,逐步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

二、游戏目标:

1、学习运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体验游戏的乐趣。

2、继续学习与同伴商量分配角色。

三、游戏准备:

1、娃娃、炊具、餐具、家庭成员标志;各种食品袋、生活用品盒;取款机、纸币玩具、银行卡;剪刀、洗发水瓶、电吹风玩具、围脖;玩具烧烤串、包子、春卷、帽子;方向盘、警察帽;各主题标志等。

2、师生事先共同布置好各游戏主题的部分场地。

1、谈话引入,鼓励幼儿互相交流游戏意愿。

2、介绍游戏材料,师生共同讨论游戏规则。

引导语:①在商量角色时,如果很多人都想玩娃娃家,怎么办?

②顾客去银行领钱、到超市买东西时怎样有礼貌地和别人交往?

3、鼓励幼儿按意愿分组协商角色分配,协助幼儿进行场地布置。

(二)游戏部分:

幼儿按意愿选择主题进行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引导幼儿学习商量分配角色。

(2)鼓励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运用礼貌用语。

(3)指导玩烧烤店的幼儿明确角色职责。

(三)结束部分:

1、组织幼儿共同收拾玩具材料。

2、师生共同评价游戏情况,重点根据本次游戏的要求开展评价活动。

一、活动意图:

近期,我班开展了主题活动《车的家族》,幼儿对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学习用花片拼插汽车、公交车等车辆,于是,我们产生了主题建构“十字路口”的设想。由于幼儿刚刚升入中班,初步接触根据平面图进行主题建构的活动,并且分工合作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协助。因此,本活动由幼儿初步尝试分组,教师适当指导,让幼儿通过与同组伙伴合作,学习如何商量分工,怎么友好相处等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游戏水平。

二、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看平面图进行主题建构。

2、学习与同伴互相商量、分工合作,体验完成建构作品的成功感。

三、活动准备:

2、物质准备:平面图一张、小图片若干、花片、积木、易拉罐、纸盒、纸轴、水管等。

1、出示平面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合理布局。

引导语:“这是什么地方?”(十字路口)“十字路口上有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向分组。

引导语:“现在,我是总工程师,你们就是小建筑师,我们要分成三个建筑队,一队建高楼,一队建护栏,还有一队造汽车。请你想一想你要参加哪个建筑队,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3、介绍材料,启发幼儿利用材料建构。

引导语:“今天的建筑材料有花片、积木、易拉罐、纸盒和水管,大家想想,这些材料能用来建什么?”

4、提出建构要求:

①要注意看平面图,按照平面图来建构;

②要动脑筋造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车型;

③护栏建筑队要先商量怎么建,怎么分工,再一起动手建构。

(二)游戏部分:

幼儿分组建构,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根据平面图合理布局,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建构不同造型的车辆。

2、组织幼儿欣赏、评价作品,体验成功感。

角色游戏教案(篇3)

【活动目标】1、喜欢玩图形添画的游戏。

2、培养动手操作潜力。

1、泡泡水2、课件“小熊吹泡泡”3、音乐磁带:①小鸟飞②吹泡泡③轻音乐

4、幼儿操作材料:①圆形泡泡板每人一张②画有圆形的卡纸一张③大卡纸一张④大小不一的圆形卡片若干⑤彩笔若干【活动过程】

播放音乐《小鸟飞》,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动作进入活动室,围成一个大半圆。

1、教师和幼儿一齐“吹泡泡”,“追泡泡”,感知泡泡的大小、形状等特征。

(教师出示泡泡水)这是什么?(泡泡水)此刻老师吹泡泡,你们追泡泡,看看老师吹的泡泡是什么样貌的。(老师吹泡泡,幼儿追泡泡。)

教师和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引导幼儿说出向里走,泡泡慢慢变小;引导幼儿说出向后退,泡泡慢慢变大。

3、观看课件“小熊吹泡泡”,引导幼儿想象一个泡泡会变成什么。

这天,小熊也来和我们一齐吹泡泡,小朋友,请看大屏幕(教师播放课件,小熊坐着吹出了一个圆圆的泡泡)小熊吹出了几个圆圆的泡泡?(一个)(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说出一个泡泡会变成什么。)

4、幼儿每人一张泡泡板想象并添画,用一个泡泡添画成自己喜欢的东西。

6、继续观看课件“小熊吹泡泡”,引导幼儿想象两个泡泡、许多泡泡会变成什么。

8、作品展示。(把幼儿作品放到实物投影仪下,进行展示,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哪些图画是自己变出的。)

幼儿听音乐《吹泡泡》到外面去吹泡泡。

角色游戏教案(篇4)

一、游戏目标:

1、进一步深化各个主题的内容,丰富各游戏,鼓励幼儿加强各角色间的联系。

2、培养幼儿坚守岗位,以及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巩固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3、培养遇到困难或问题能积极思考解决及合作协商的能力。

二、材料准备:

1、娃娃家的餐具、煤气灶、娃娃、小床、桌子、被子等。

2、迷你照相馆的自制摄像机、照相机等。

3、卡通吧的幼儿自带碟片

4、漂亮屋的自制剪刀、吹风机、洗发水、毛巾等。

5、创意花坊制作花的各种废旧物品(旧挂历纸、白纸、剪刀、蜡笔、水彩笔等)。

6、美食街的自制食物(寿司、馄饨、面条、牛肉串等)

三、游戏过程

1、教师结合上周开展的各角色游戏进行讲评,让幼儿提出再次玩的愿望。

2、以谈话形式增强角色意识,强调要坚守“岗位”;并强调幼儿遵守游戏常规。

3、分配角色:按幼儿意愿,教师根据幼儿意愿加以调整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了解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迷你照相馆,提醒工作人员工作认真,对待顾客有礼貌。

(2)鼓励各角色、各主题间的交往。

(3)注意个别教育,鼓励每个孩子参与游戏,提醒个别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4)及时支持幼儿生成的新的主题。

四、游戏结束

(1)放音乐提醒幼儿收拾玩具。

(2)组织幼儿进行评议重点评各角色之间的交往以及是否坚持岗位。 ……

角色游戏教案(篇5)

1、锻炼手的小肌肉群,训练观察力;

2、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操作演示用的彩色小棒(稍长、稍粗)一束。

师:这个游戏能够2个人玩,也能够几个人玩,大家能够先商量,由谁来撒小棒。

挑小棒的第一条规则是:撒小棒的小朋友把一束小棒握在手中,端立在桌面,松开手,让小棒自己散落在桌上。

挑小棒的第二条规则是:小朋友轮流着把桌上的小棒挑起来,每次只能挑一根,挑小棒时不能碰到其他小棒,如果碰到其他小棒了,机会就要让给下一个人挑棒。

挑小棒的第三条规则:大家轮流挑小棒,直到小棒完全挑捡完,最后数数谁的小棒多,得多的为胜。

教师游戏指导老师巡视幼儿的游戏,有针对性地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引导幼儿互相协商由谁来撒小棒、谁先挑小棒;对潜力强的小组或先挑完的小组,老师引导幼儿把小棒按颜色进行分类,按各种颜色小棒的多少进行排序。

角色游戏教案(篇6)

1、幼儿用心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加深对故事资料的理解,并按意愿选取自己喜欢的主角。

2、透过扮演主角,加深幼儿对主角的认识,学习主角jy135.的优良品德。

一、回顾上周故事资料,使幼儿对各主角进一步认识。

师:出示手偶,你们看这是谁啊,(小老虎)你们还记不记得上个星期老师给你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师:是的,这天小老虎又要来找朋友了,那小朋友记不记得上个星期小老虎找了谁做朋友啊?(小羊,小猴,小象)刚开始时候有没有和他们做朋友啊?(没有)为什么啊?(因为它态度不好很凶)之后遇到谁了啊?(大象妈妈和小象)大象妈妈怎样和它说的啊?(交朋友时态度要好一些对待朋友态度要友善一些)小老虎最后明白了。之后小象答应和它做朋友了,小猴,小山羊也和它一齐玩游戏。

突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啊?(出来一只饥饿的大灰狼)大灰狼要吃掉小象。小老虎怎样样做的啊?(勇敢的和大灰狼搏斗,用它的小尖牙咬大灰狼的背,大灰狼被打跑了)。小动物们是怎样问候它的啊,小老虎情绪怎样样啊?(高兴)说了一句什么话啊?(有朋友真快乐)

二、与生活老师一齐示范表演,让幼儿仔细观察情节的发展。

分主角练习对话:带头饰老师扮演小老虎主角小朋友扮演所有小动物和老师对话练习。

四、让小朋友一齐听录音进行主角对话练习。

对幼儿主角对话的练习进行评价。

角色游戏教案(篇7)

最近市里相应上级号召,搞了次幼教专题培训活动“快乐的玩,有效地学,把游戏还给孩子”。我设计的一节运动游戏《轮胎船上练本领》,光荣入选,得到不错的评价,拿出来跟哥几个分享下……

设计意图:

轮胎,对于博大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充满了玩的魅力,每到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都会在那里流连忘返。幼儿站在轮胎上很容易就会发生弹跳的动作,而一项幼儿喜爱的动作练习,与游戏结合起来时,就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孩子们能够重复这个简单的动作很久,跳的满头大汗却依然兴致勃勃。简单的动作、搞笑的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锻炼,是游戏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游戏目标:

1.尝试在轮胎上双脚向上跳的动作,锻炼平衡潜力。

2.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场地附近摆放轮胎,数量与幼儿数相等。

游戏过程:

——站在船上,双脚同时向上跳,落回船上,持续平衡,不掉进水里。

——看谁在船上跳起来不掉进水里,坚持的时间最长。

——关注动静交替时幼儿的运动量,按幼儿个人意愿自由选取休息或者继续。

游戏规则:1、同一艘船上的人动作要一致。2、如果有人掉进水里,必须要迅速的救起来,否则会被鲨鱼吃掉。3、没有船员掉进水里的船只获胜。

角色游戏教案(篇8)

1、能运用语言进行主角间的交往。

2、初步了解扁食的制作步奏,愿意动手尝试制作扁食。

知识准备:与爸爸妈妈一齐到“小吃店”参观、品尝,并重点观察、记录下厨师、服务员、收银员之间的语言交流。

师:刚才我接到一个电话,是小吃店顾客打来的,她说前几天来我们小吃店吃东西,发现我们店里的服务员都没有把餐厅收拾干净,烧烤,卤面吃完都没有及时收起来。期望我们能够改正,那我们的服务员今日要怎样做呢?

师:对了,我们的服务员要及时把顾客吃完的东西收起来哦。

二、谈话引进新资料。

师:今日小吃店的客人实在太多了,老板想请我们去他们店里帮忙,可是他说我们要先学一个本领,学会了才能请我们去帮忙,我们来看看要我们学什么本领呢。(播放扁食图片)

师:原先老板是让我们学做扁食呀,那制作扁食需要哪些材料呢?

师:原先制作扁食需要用到这么多的材料,教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看看我准备了什么材料呢。(出示扁食皮,葱花,肉馅)

师:那我们要怎样把这么多的材料做成扁食呢,我们一齐来看看吧!(教师制作过程边讲解步奏。)

师:我们先把肉馅和葱花放在一齐搅拌一下,在拿扁食皮,把肉馅和葱花包起来,我们的扁食就做好啦,我们就能够去小吃店卖扁食啦。

三、提出本次游戏的要求。

师:可是想要去小吃店帮忙,老板有几个小小的要求,小耳朵认真听哦。

1、在服务员会使用“欢迎光临”、“多谢您”等礼貌用语进行游戏交往。

师:在帮忙的时候时候我们的服务员要有礼貌的接待顾客。

2、能合理运用游戏材料,并在游戏中适时使用。

3、能有序的进行收玩具。

师:下班后厨师和服务员要一齐把店里的东西收拾整洁。

四、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重点观察扁食店幼儿制作扁食的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适当的调整。

3、观察、指导小吃店里各主角之间的互动。

五、评价与分析。

师:下班了,请店里的工作人员把东西收拾整齐,我们一齐回家咯。

师:你们今日玩得开心吗?你今日在玩游戏的时候当了什么主角呢?下次游戏时,我们小吃店还能够卖什么东西呢?

角色游戏初探


来小小班已经有一个学期了,在这半年里使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都没有接触到的东西,丰富了我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在伴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的同时,我觉得自己成长了。以下就是我对“娃娃家”的一些新的看法。

目前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主要在室内进行的,教师提供并布置场地,准备各种游戏用具:如“娃娃家”的灶具、炊具、床、桌、椅等,这种形式看起来孩子参与性高,也许当时觉得新鲜,但过后就不再感兴趣了,这样实际上束缚了孩子们创造力,孩子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幼儿在助儿园是学习者、探索者,他们主要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和生动的活动来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社会规则。所以我认为角色游戏应适当在户外开展一些。它有以下这样一些好处:

一是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增多了,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幼儿园按规定每天应保证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可往往很难实现,主要是因为教师过多地将孩子制约在活动室里。如果多在户外开展游戏,孩子不仅能多呼吸室外清新空气,接受日光照射,还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同时在户外游戏中孩子们兴趣特别高,心情愉悦,思维不再受约束了,行为大胆活跃.不仅有助于提高游戏的质量,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自主的,无拘束的探素自己的兴趣点。

二是可以扩展游戏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在室内教师布置的多个活动区中,孩子们随时要小心,不能大声,不能奔跑,任何东西要小心轻放,这必然导致孩子们在游戏中缩手缩脚,不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在玩“娃娃家”时,本来只有一个厨房、一个餐桌、炉灶等,几个孩子一起挤,不用说东西受限制,孩子们转个身都要撞人,这又怎能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像力呢?倘若在户外.孩子们就可尽情地想像:一棵树下面就是一个候车站.滑沿梯就是上班乘坐的电梯,“爸爸”“妈妈”可以骑车从“荡椅”上的家来到草地和公园“郊游”,“工程师”可以在沙池旁修一条“穿山公路”。再回“餐厅”饱吃一顿,“小司机”开着“汽车”来回接送乘客……空间大了,地方宽了,孩子们想的自然就多了,任何地方都能引发一个新的角色场景。

三是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物来拓展幼儿的创造力。日常的角色游戏中教师最大的工作量就在于准备游戏用具,这也是教师害怕开展角色游戏的主要原因,各种材料制作、布置、收捡等都要费很多功夫,可孩子们在游戏中玩起来并不得心应手,而且往往玩着玩着就觉得没意思了,甚至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如“娃硅家”的灶不像真的那么大,“公共汽车”开不动太没意思了。但在户外就不一样了。孩子们可以自己寻找游戏用具,当他们找到一样称心的材料时会感到格外开心,并且在玩的过程中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如在滑梯旁站一名当汽车售票员的幼儿,孩子们捡来树叶当“钱”购票乘车;一个“大灶”砌好后,捡来树枝当柴烧,还可以当在外旅游,野餐等,劳累了一天躺在软软的“绿色席梦思”(草地)上美美地唾一觉。这样的角色游戏才可以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真正进入角色,进入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世界里。

既然在户外开展角色游戏有如此多的乐趣,那应如何组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户外的环境进行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如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来到户外,让幼儿自由地玩周围的玩具,幼儿在玩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了周围的环境,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玩的情况制定出一些令幼儿感兴越的主题.同时引导幼儿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教师再从中选出一个主题,让幼儿互相讨论并请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游戏的各个环节.最后由幼儿自己讨论分配角色,开展游戏。

带幼儿到户外开展角色游戏.比教师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准备的室内游戏更能让孩子们开心。户外角色游戏幼儿进入角色快,印象深刻,游戏延伸尺度大,教师可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指导和丰富游戏内容上。因为教师是指导者,不是支配者。

喜欢《把游戏还给孩子——听李老师角色游戏有感》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把真游戏还给孩子 “闭上嘴巴管住手,睁大眼睛竖起耳”“把真游戏还给孩子”这是“安吉游戏”对教师的要求。5月16日—5月18日有幸参加了由丽水学院组织的“幼儿园自主游戏培训”专题讲座学习,与会代表聆听了安吉县教育局学前教...
    2019-12-19 阅读全文
  • 请把游戏还给孩子 请把游戏还给孩子 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学前教育“把游戏还给孩子”试点扩大到7所幼儿园,通过示范性幼儿园带头,鼓励让幼儿多玩游戏,让学前教育去“小学化”。 看到这则消息,记者感触良多。对“80后”“9...
    2019-12-1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把游戏还给孩子 每天迎着清晨的阳光,站在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看着孩子们脸上的微笑,体会他们快乐的心情,是我最欣慰的时刻…… 一天早晨,睿睿妈妈特别激动地对我说:“我儿子自从上了大班,每天早晨特别愿意上幼儿园,即...
    2021-05-07 阅读全文
  • 把自由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 户外活动时,我高兴地和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今天玩丢沙包投掷的游戏好不好?”(这是根据每天的体能活动安排的内容跟进实行的)可是,他们不高兴小声地嘀咕道:“啊,怎么又玩这个啊……”我听着,有点愣了,是...
    2021-10-26 阅读全文
  • 小班角色游戏有感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小班角色游戏有感》,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直以来,我比较喜欢带孩子们玩角色游戏。原因有两点:一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玩角色游戏,每次到了玩角色游戏的时间,他...
    2019-12-19 阅读全文

“闭上嘴巴管住手,睁大眼睛竖起耳”“把真游戏还给孩子”这是“安吉游戏”对教师的要求。5月16日—5月18日有幸参加了由丽水学院组织的“幼儿园自主游戏培训”专题讲座学习,与会代表聆听了安吉县教育局学前教...

2019-12-19 阅读全文

请把游戏还给孩子 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学前教育“把游戏还给孩子”试点扩大到7所幼儿园,通过示范性幼儿园带头,鼓励让幼儿多玩游戏,让学前教育去“小学化”。 看到这则消息,记者感触良多。对“80后”“9...

2019-12-16 阅读全文

每天迎着清晨的阳光,站在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看着孩子们脸上的微笑,体会他们快乐的心情,是我最欣慰的时刻…… 一天早晨,睿睿妈妈特别激动地对我说:“我儿子自从上了大班,每天早晨特别愿意上幼儿园,即...

2021-05-07 阅读全文

户外活动时,我高兴地和孩子们说:“孩子们,我们今天玩丢沙包投掷的游戏好不好?”(这是根据每天的体能活动安排的内容跟进实行的)可是,他们不高兴小声地嘀咕道:“啊,怎么又玩这个啊……”我听着,有点愣了,是...

2021-10-26 阅读全文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小班角色游戏有感》,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直以来,我比较喜欢带孩子们玩角色游戏。原因有两点:一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玩角色游戏,每次到了玩角色游戏的时间,他...

2019-12-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