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浅谈小班初期幼儿饮水习惯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01-13

浅谈幼儿园游戏。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浅谈小班初期幼儿饮水习惯的培养”,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秋九月,幼儿园一楼一片哭声,伴随着这些哭声而来的是小班幼儿入园了。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离开亲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孩子们把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变成一阵阵的撕心裂肺的哭喊。很多孩子哭的嗓子哑了,作为老师,我听了非常心疼。看着姜老师、李老师抱着这个、哄着那个,作为生活老师,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孩子的保育护理。

针对孩子的哭闹情况,我把幼儿的饮水作为新生入园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提到: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3-4岁幼儿健康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养成积极饮水的习惯。《指南》在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也提出:引导幼儿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所以小班幼儿饮水习惯的培养尤重要

?一、了解情况,为每个孩子制定饮水目标

首先,我和班上另外两位老师开班务会的时候,提出了我的想法,得到了班上两位老师的支持。我们给家长发了幼儿在家饮水调查表,了解幼儿在家的饮水种类、饮水时间、单次饮水量以及总饮水量等。通过调查表的统计分析情况,找家长进行面谈,进一步了解情况,做到对每个孩子的饮水心中有数,做好饮水工作前期准备,为每个孩子制定具体的饮水目标。

?二、利用游戏激发幼儿饮水的兴趣。

在《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中,对于小班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解释为“游戏化的一日生活”,明确指出游戏对于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的总要作用。在入园初期的集体饮水环环节,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干杯的游戏”。

我和主班老师一起把孩子们的水倒好,也把自己的水倒好,跟小朋友们说:“我们玩一个干杯的游戏好不好?”孩子们虽然小,但都有和家人们出去吃饭,看见成人干杯的经验。当然非常愿意“好。”“去和小朋友干杯,老师和他干过杯的小朋友要把杯子里所有的水喝完,下次我才和他干杯哦。”我们每位老师走到幼儿身边和幼儿碰杯,老师喝一口水,幼儿喝水,老师继续和下一个小朋友干杯。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主动的喝着水,喝完水后还觉着自己的空杯子说:“老师你看,我把杯子里的水都喝完了。”我会竖起大母指,鼓励他说:“真棒,明天我还你干杯。”看着孩子们蹦蹦跳跳送杯子的高兴样,我知道他们很喜欢这个游戏,也很期待下一次“干杯游戏。”我心里也暗暗高兴:集体饮水环节的饮水量保证了。

?三、利用幼儿熟悉的动画形象引导幼儿认识积极饮水的重要作用。

除了集体饮水环节,幼儿在幼儿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饮水。我发现有的孩子老师提醒他喝水,到了他自己喝水的时候,不是只接一点点,就是接了喝不完就倒掉,有的孩子甚至在水房转个圈就出来了,总之是不爱喝水。

作为一个老教师,我深知简单的说教对幼儿没有任何作用,我利用孩子们熟悉的“巧虎”形象来引导孩子们认识喝水对身体的的重要作用。我和孩子们一起看巧虎的动画片,看完动画片之后,孩子们都说:“老师,多喝水对身体好。”“老师,我不喝饮料了,我喝白开水。”看着孩子们再也不偷偷倒水了,我由衷的高兴,孩子们的自主饮水习惯培养起来了。

?四、发挥环境的重要作用,培养幼儿的饮水习惯

为了巩固幼儿的自主饮水习惯,我们在班级的盥洗室创设了一块“猜一猜,今天我喝了几杯水?”的墙饰环境。我们在每个孩子名字上方贴了一个用即时贴做的小杯子,在小杯子上贴了一个小挂钩。孩子们吃完“棒棒奶酪”的奶酪棒我们收集起来洗干净,孩子每喝完一杯水就给自己挂一个奶酪棒。

晚上离园前的时间。孩子们会找一个好朋友,和他一起数谁的奶酪棒多,胜利的小朋友会得到老师的一个奖励。虽然奖励有时候只是一枚小贴画,孩子们还是很高兴。对于没得到奖励的小朋友,老师会鼓励他明天要努力多喝水争取得到奖励。孩子们喝水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了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

这是我在本学期对幼儿饮水习惯培养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也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实施。下学期我会在本学期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小班下学期幼儿饮水习惯培养的更多目标和措施,做好小班幼儿饮水习惯的培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印度谚语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而人类命运的基石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想到习惯,人们要么把它与小节联系在一起不加重视,要么就是害怕漫长的重复的付出,这些都是因为人们没有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其实一个人一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将终身受益无穷。那么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又在何时呢?作为一位五岁孩子的母亲,我就从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实践中谈一点切身体会吧。

一、从自身做起,父母做孩子的好榜样。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生活在家庭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如果父母自身没有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自然无法习得好行为、养成好习惯。比如你要求孩子做事情守时守约,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守时守约的人,和孩子约定的事情不食言,遵守约定,如果有特殊情况无法兑现,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取得孩子的谅解;如果你希望孩子爱看书、爱学习,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自己必须做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家中书香弥漫,孩子才会觉得看书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假使你要求孩子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懂得关心他人的人,自己就要注意自身言行,例如遇到邻居、朋友主动打招呼,接电话时用文明用语,在家尊敬关爱老人,帮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

父母和孩子之间还可以就习惯的养成达成契约,相互监督,孩子做的不对,父母可以指出来纠正他,同样,父母做错时,孩子也可以做个小小监督员,指出父母的错误,双方共同遵守约定,共同进步。

二、精神鼓励为主,多肯定孩子的好行为。

有的父母喜欢对孩子的错误时时提出批评,美其名曰“严格要求”,殊不知这样对待孩子反而让他手足无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我认为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应该以鼓励为主,多对孩子做出的良好行为表扬肯定,让他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父母喜欢的、鼓励的,关于这一点,我有一个小小的心得。我的包里有一个小本子,取名“记功簿”,专门纪录孩子做得好的行为或是取得的进步,只要孩子做得好做得对,我就逐一记下,比如“宝宝自己独立开灯”、“宝宝会关心小朋友”、“宝宝敢于表达自己”等等,并给他打上一个红红的五角星,以示鼓励。每次我这么做时,孩子总是很高兴,常常自己数已经得到多少个星星了。但对于他做得不好的行为,我从来不做书面记录,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淡化孩子做得不对的地方,强化他的好行为。

三、持之以恒,对孩子的要求始终如一。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长期的努力,而且养成好习惯不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情,难免会出现反复现象,对此父母要抱以宽容的心态,多一份耐心,少一份烦躁,不中断不放弃,对孩子的要求始终如一,持之以恒。

总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学习、生活以及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而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则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古今中外教育家、学者都非常重视养成教育对于人一生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认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行为将固而不化,长大后便可以“正性”、“养心”、“成德”。然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充满信心、保持耐心、运用智慧、坚持到底。

此外,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有他擅长做的事情,当然也有相对弱势的方面,不要苛求完美,强求他面面俱到,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对于他的弱项给予宽容和帮助。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给他留有一定的空间,给予他犯错并自我改正的机会,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上进是他的天性。

儿童教育无小事,对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母需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多留意多用心,让生活中的小事成为构筑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大厦的一砖一瓦,因为建好这座大厦,就是为孩子的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双语教育初期培养很重要


这时期孩子学习外语不必像成人一样要经过用母语思维再转换成外语的过程,此时的孩子语感特别好,你教他双语,他就能用双语表达意思。这在成人往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期。现在,不少家长及幼儿教育机构都已注意利用这一时期在教孩子母语的同时,再教孩子一门外语,也说是所谓的双语教育。

这是一种育儿的好方法。但是,要注意的是,正由于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所以,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不正确的语法或不标准的语音语调,孩子也会“全盘接受”,并可能影响到他日后的学习。所以,如果要教,一定要准确,这应该是双语教育的一项原则。

为孩子选一套适合儿童收看的录像教材。最初,家长或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将之生活化。比如,要教孩子学习苹果,家长就可以拿一个苹果递给孩子,对孩子说:“给你一个苹果,”这苹果就用外语单词。然后,家长可就此词多方面提问,如苹果好吃吗?苹果核扔到哪儿呀?等等,如此有意地让孩子在无意中学习,效果往往不错。

当孩子对教材中的内容不再陌生时,就可以让孩子看电视了。孩子就会很有兴趣地边看边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家长就不必再在母语中夹外语单词而是直接用外语短句与孩子交流了。此时,可以让孩子看一些外语动画片以提高孩子的学习乐趣。采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可使孩子学习双语生活化、游戏化,孩子也会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和语法。

浅谈孩子性格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在宝宝的成长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要善于发现自己宝宝的优点和缺点,对好的要多点鼓励,不好的要及时指出,让宝宝生活得更健康。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做法:

不要过分强调负面的东西

孩子会通过观察大人的做法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当你发觉孩子感到嫉妒的时候,在表示同情的同时,不要过多强调孩子的立场,更不要指责受到妒嫉的对象,否则不但会进一步刺激孩子的妒嫉情绪,还会导致孩子养成动辄归咎于他人的坏习惯。

假如你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同桌被邀请参加同学的生日派队,而自己却没有被邀请。这时候我们决不能指责那个过生日的孩子“不够意思”,而应该告诉孩子,妈妈理解你的委屈,但是别难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朋友,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不是也不可能把自己认识的所有人都请来吗?这样,孩子就会理解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受欢迎而未受邀请,也不会因此而记恨那个过生日的同学。

帮助孩子找到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

感到嫉妒的孩子总是希望自己得到和他人同样的待遇,假如此时家长能够诱导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但能够缓解嫉妒的心理,还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假如孩子觉得球队一个队友比自己上场的时间长,我们可以问他,如果你加强练习的话,情况会不会有所改变呢?这时,孩子会发现,虽然自己控制不了教练的选择,却可以控制自己的选择――通过联系提高自己的球技,上场的机会自然就多了。

或者,当孩子对别人父母对子女所倾注的重视感到嫉妒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消除孩子的误会。5岁的美美因为妈妈错过了自己在学校演出中的表演而非常不满,“别人的妈妈都来了!”于是,妈妈就让美美在家里面给自己开了一个专场晚会。这样一来,美美明白了妈妈其实很关注自己,便不再失望或者妒嫉别的同学了。

尽量不要拿孩子与别人对比

你可能注意不到,在谈论其他孩子时一句无心的“婷婷越来越可爱了”,或者只是一个微笑、一个耸肩的动作,甚至抬一抬眉毛都可能被孩子解读为“比较”。尤其是当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他们更容易对那些有能力做好的孩子感到嫉妒。

有一次,美美的妈妈跟一位阿姨说,邻家女孩的卷发很可爱,可惜自己女儿的头发却是直的。没想到,第二天,美美就要求妈妈带自己去美发厅要把头发烫成卷发!美美妈妈一下子就意识到是自己的评价引发了女儿的嫉妒心理,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评价过女儿的头发,同时非常注意不拿女儿和别的孩子作无意义的比较。

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总喜欢强调自己的弱点,而且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更容易刺激他们的妒嫉心理。因此,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他知道自己也有优点,也有为自己而骄傲的资本。假如孩子在画画方面有天赋,家长就应该多多鼓励。每当孩子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取得了一点进步,哪怕只是一道算术题,也应该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注意到了,并且为他而骄傲。

专家指出,当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关注。这种自信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妒嫉心理,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自我,这才是真正值得别人艳羡的本领。

入托初期如何有效而迅速地培养幼儿常规?


小编有话说:入托初期,幼儿受分离焦虑情绪的影响,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的状态,对教师提出的常规要求往往听不见也记不住。此时,幼儿需要的是情绪的安抚和找到依赖感、安全感,以帮助他们度过分离焦虑期。因此,建议教师不要操之过急,给幼儿一段过渡期,在幼儿对教师和幼儿园产生熟悉感和安全感后再开始进行常规的培养。

具体做法一:可以按照先个人再集体的顺序进行,效果比较好。

在过渡期内(一般1〜2周),观察每名幼儿的情绪变化。对于分离焦虑不严 重的幼儿,可以先指导他们进行洗手、拿自己的毛巾和水杯、自己用饭勺吃饭等基本的生活自理活动。如果幼儿能够做到,要鼓励和表扬他们,激发这些行为持续下去。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幼儿情绪趋于平稳、能够参加集体活动和集体游戏,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常规和习惯培养的游戏和活动了。

具体做法二;常规培养的内容要循序渐逬,逐渐增加,不能—步到位。

幼儿刚来幼儿园,还不习惯集体活动的约束。如果一下子提出太多要求,幼儿记不住也接受不了,会造成幼儿的挫折感和不爱来幼儿园的不良情绪。教师可以从培养幼儿基本的卫生习惯人手,再逐渐延伸到整理玩具的游戏习惯,再到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

具体做法三;取得幼儿家长的支持很关鍵。

教师对入托初期的幼儿进行常规培养教育一定要取得幼儿家长的支持。入园前要与幼儿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了解幼儿常规培养的具体内容, 并在家中尝试练习,为幼儿人园做准备。在入园以后,教师要提醒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保持和幼儿园的态度、步调一致。

具体做法四:常规培养的内容要游戏化。

学前儿童具有认知靠动作、爱模仿、以形象思维为主、常把无生命的物体当做人以及把假想当做现实的年龄特点,这就要求常规培养必须要游戏化,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小勺独立进餐时,教师可以在游戏区中准备大小、颜色和材质不同的勺子、塑料食物、动物玩偶、布娃娃等,吸引幼儿用“喂喂小动物”或“喂娃娃”的游戏练习进餐技能。在进餐环节, 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讲类似《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告诉幼儿吃饭时不要掉饭。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是啊!小学阶段就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一年级的教师得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孩子们渐渐步入正轨,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注重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作为老师,我们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他们,要用赞美的眼光去看他们。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就要适时的表扬。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希望的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二、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加里宁曾经说过:“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分计算棒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

一年级学生都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生活条件、家庭背景、心理水平、思维方式等不同,他们对同一数学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和策略,不能过分强求一致。所以我注重算法多样化,允许每个儿童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学习数学。例如:教学“9+5”时,可以是“4+5+5”也可以是“9+1+4”或者“4+4+1+4+1”等。针对学生的解答的方式,再引导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答。对能解答出得数同学我都给予肯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奖励,让他们体验到创造之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少数学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知道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养成大胆发言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当有的学生回答错了,我就随机应变:“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四、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我深信: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文具盒、粉笔盒、电冰箱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养成共同合作探究的习惯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探究,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尝试到合作的乐趣。就十几减9教学为例,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盒内10个球,盒外3个球),让学生先独立操作,自主探究,怎样从13个球中拿掉9个球,要求边操作边轻声讲述拿球过程。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尽显各组。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地减,1、2、3、……9,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先从一盒10个球中拿掉9个,再把盒内剩下的1个和盒外3个合起来得4个;有的说:我是先拿去了盒外的3个,再拿去盒内的6个,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从盒内拿出1个和盒外3个合起来得4个;还有的说:我是想9加4等于13,所以13减9等于4。共同探究,使学生了解多种算法,面对这些算式,我一一加以了肯定。随后,我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题12-9=(),16-9=(),通过对学生所选算法的统计,得出大多数小朋友用做减想加的算法,达到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条理性都得到了训练,得到了提高。

六、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

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对作业要严格要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强调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

(1)认真审题。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指边读,强调他们多读,培养了学生细心解题的习惯,提高了解题能力。。

(2)规范书写。

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从写数字清楚,书写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都有规范要求。要求学生在限时内完成作业这样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细心演算。

演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我们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计算必须慎重,切勿草率从事。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认真演算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树榜样。

(4)检验改错。

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我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以后再认真检查,发现并改正错误。

总之,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但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必须从点滴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才。

育儿心得:浅谈幼儿自制力的培养


育儿心得:浅谈幼儿自制力的培养

每个孩子都具自己的个性,而每个家庭环境也都存在着差异。所寻求的育儿方式不但要适合孩子,也适合家长,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而根据现阶段的幼儿,自制力的培养对于日后孩子的性格、学习等各方面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幼儿并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愿望,引导要比直接制止更能让孩子接受,而对于一些毫无理由的哭闹可以适当的采用冷处理,或者是给孩子找台阶下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负情绪,从而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另外,按时起床,准时上幼儿园,以及在幼儿园中不同时间点做不同的事情都是在促进孩子逐步学会控制、约束自己。

其次,寓教于乐。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对甜食抱有很大的兴趣。我会试着和孩子约定好,如一次只能吃五颗小熊糖,一天最多吃一次,如果不遵守那下次妈妈就不再买这个糖了,于是孩子就会努力遵守这样的约定,如此即不剥夺孩子对吃的乐趣,也不会因为吃太多而不利于健康,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了守约定的意义。再如,现在的孩子也越早的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因此在玩游戏或者看电视前,我会和孩子确认好只能玩3次,或者只能看一集动画片,好了就自动把手机还给爸爸或自己关掉电视机,事后能做到的就进行鼓励,但有时候孩子也会和你耍赖,此刻就需要与孩子斗智斗勇了,原则性的问题一定要坚持。同时我也会号召家里人尽量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让孩子眼不见为净。

最后,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而孩子也很善于模仿父母,对于父母来说每次纠正孩子的行为,也是一次自我行为反省的机会。与孩子共学习,同成长,算是我的育儿心得吧!

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和阅读习惯


家长朋友们:你们好!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过去了,在这短短的两个月里,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我和朋友在一起》和《快快和慢慢》。《我和朋友在一起》这个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知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及当朋友不开心的时候怎样让朋友开心起来。通过这个主题的开展,孩子们知道了生气的时候可以深呼吸,可以到外面去玩等调节情绪的方法。也知道了朋友生气的时候可以给他讲故事,把自己的玩具借他玩。《快快和慢慢》这个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感知事物运动的快慢,领悟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各自的意义,通过游戏,帮助孩子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动作的组度以及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这个主题的学习,也需要家长们的配合:让孩子们看看各类比赛的慢镜头和一些人潮涌动的镜头的快镜头,体验慢镜头和快镜头的不同作用。本学期里我们重点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和阅读习惯。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呢?9月,我园承办了县优质课评比,有不少老师抢着借我们班的小朋友,这让作为班主任的我感到无比自豪。她们为什么抢着要我们班的孩子,主要是因为我们班的孩子有好的倾听习惯,上课积极发言,聪明。孩子有好的倾听习惯能更好更快地学会知识技能,虽说我们要追求素质教育,可是高考制度在,中国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不如我们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手抓吧!所以趁现在把孩子的倾听习惯一定要培养好。还有为什么要倡导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呢?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说我们不追求这些,但书中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很多知识不是都能通过实践而得到的,但是读书却能让孩子更快更全面地掌握,所以,请家长们别怕麻烦,每天陪孩子读一本书吧!别忘了,一本书可以重复读哦!最后,让我们为了孩子,共同努力!中二班老师们

育儿知识: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


育儿知识:培养小班幼儿文明礼貌习惯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3~4岁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在这个阶段进行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将会事半功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环境熏陶,注重渗透,将礼貌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小、好模仿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各种适宜的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教室的门口是每个孩子每天早上必经之地,我们每天早上面带微笑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小朋友早”,构成了一幅幅传播文明礼貌的美丽图画,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

二、通过示范和教育活动,使幼儿知道怎么去做

小班幼儿的特点尤为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实践练习,巩固礼貌行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说教,加深幼儿的印象,帮助小班幼儿记忆。但仅凭感**的认识还不足以形成习惯,还必须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行为练习,从而避免只是机械的模仿所造成的做与说的不一致,因此必须寓礼貌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逐步加深对礼貌语言的理解,礼貌行为得以巩固。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一、精心设计教学用语,激发幼儿倾听别人说话的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看到,当老师给小朋友讲故事时,小朋友个个全神贯注,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老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故事的内容、角色、情节吸引了幼儿,另一方面是老师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讲述,配上动作、表情,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给吸引了。所以要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教师要在精心设计教学法用语上下功夫,使教学用语做到简明扼要、甜美童趣。

二、教师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幼儿倾听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每一位做老师的都非常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老师们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非常不容易。你要培养幼儿养成认真倾听有习惯,理所当然自己首先要有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创设良好条件,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幼儿倾听

我们说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有时会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今天听这个故事非常认真,明天听那首诗歌又不认真了。因此,作为教师,要坚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多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法,指导幼儿倾听,让幼儿慢慢地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如造房子一般,听是学和说的“奠基石”,实践证明,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后,说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在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幼儿主动地听,积极地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提高。

喜欢《浅谈小班初期幼儿饮水习惯的培养》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浅谈幼儿园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浅谈学龄前幼儿的习惯培养及方法 浅谈学龄前幼儿的习惯培养及方法 好习惯成就好孩子,好习惯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用此开篇,告知父...
    2020-10-19 阅读全文
  • 浅谈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导读:家庭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孩子们最温暖、最安全、最自由、最快乐的港湾,家庭成员的讲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三岁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那么如何...
    2021-09-10 阅读全文
  •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印度谚语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而人类命运...
    2020-11-19 阅读全文
  • 浅谈托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岁亦然”,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对人的一生有巨大的影响,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幼儿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而...
    2020-09-19 阅读全文
  • 浅谈小班幼儿儿歌朗读能力的培养 -->3-4岁幼儿是掌握语音、学说普通话的关键期。幼儿已具备了一些口语交往的基本能力,但语言的表达能力仍需继续培养。儿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韵脚,学习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爱,但也经常出现“唱”儿歌、...
    2021-09-22 阅读全文

浅谈学龄前幼儿的习惯培养及方法 好习惯成就好孩子,好习惯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用此开篇,告知父...

2020-10-19 阅读全文

-->导读:家庭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孩子们最温暖、最安全、最自由、最快乐的港湾,家庭成员的讲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三岁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那么如何...

2021-09-10 阅读全文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印度谚语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而人类命运...

2020-11-19 阅读全文

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岁亦然”,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对人的一生有巨大的影响,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幼儿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而...

2020-09-19 阅读全文

-->3-4岁幼儿是掌握语音、学说普通话的关键期。幼儿已具备了一些口语交往的基本能力,但语言的表达能力仍需继续培养。儿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韵脚,学习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幼儿的喜爱,但也经常出现“唱”儿歌、...

2021-09-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