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育随笔:有时候老师哄没用,孩子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发布时间:2020-01-09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园老师的游戏小冉今年3岁半,平常比较胆小。
今天轮滑课,学习踏步前行。穿好装备的小冉站在原地,却丝毫不敢前行。看着其他的小伙伴自如的滑行,心里很是着急,不由得两行泪珠滑落面颊。
燕子老师看到了委屈的小冉,来到她的身边鼓励帮助如何迈出第一步,小冉小心翼翼的尝试着挪动着左脚往前,但是却怎么也抬不起脚来。
在一旁协助其他小朋友的轮滑老师也来过来帮助小冉,告诉小冉说双手扶膝盖,屁股往后身体前倾。集中注意力缓慢的抬起右脚,小冉听了轮滑老师的讲解,深吸了一口气跟着要求照做了起来,哇!真的!脚竟然离地了呢!燕子老师在一旁给小冉加油鼓励着,可能是用力过猛了,刚抬起了一只脚身体就左右晃了起来,吓得小冉再也不敢尝试了,憋得小脸蛋红红的,眼睛也红红的。
尽管燕子老师和轮滑老师一直在旁边鼓励着小冉,但是由于刚才的尝试让胆小的她更加不敢前进了。这时候多多滑了过来,询问小冉怎么了?小冉嘟嘟自己的小嘴没有回答。
多多安慰她说你不要着急,慢慢来,你看我也是慢慢才滑好的。小冉听着多多的话语,竟然伤心的又哭了起来。YJs21.COm
多多看着泪眼汪汪的小冉,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燕子在旁边看着被小朋友们纯真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所感动了,露出欣喜的笑容。
最后多多拉着小冉慢慢的往前滑动了起来,小冉在多多的帮助下慢慢的也大胆了起来,松开了多多的手,滑到了小伙伴的中间,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表情。
作为旁观者的我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燕子老师和轮滑老师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和尝试却不及多多的一句问候和一个拥抱?
其实小冉缺失的不是有关轮滑的技巧,而是来自心理的恐惧。当然也不可否认燕子老师和轮滑老师的功劳,只是孩子更懂孩子,来自伙伴之间的鼓励和安慰会让他们减少焦虑感,增加安全感。
在蒙台梭利的混龄班里,大孩子往往成为“老师”保护者、示范者,小孩子则成为“学生”学习者,欣赏者,在彼此的相互沟通、彼此模仿、互相学习合作中,形成一种自然的“心智渗透”。
在年长儿童与年幼儿童之间有一种沟通与和谐的状况,这是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很难见到的。年长儿童对于年幼儿童的需要以及要接受帮助的程度都比成人还要敏感。他们的互助行为与成人的做法不同。他们会尊重对方的努力,只在对方需要时才给予帮助。这一点非常具有启迪作用,所以有时候当成人对孩子的帮助达不到理想中效果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出马,因为孩子才是孩子做好的老师!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老师要时常观察幼儿,在这面镜子前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发现污点,不要怕孩子笑话,主动承认不足之处,及时擦掉污点,擦亮镜子,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影响下,个个成为老师的小影子,成为有礼貌、有潜力的好孩子。
这是一件发生在午睡室里的一件事情,当我说:“小朋友们,下午好!起床了。”孩子们一个个都起来了,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有的在穿衣服,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去帮一些动作稍微慢的小朋友穿衣服,就匆忙的从果果的身边走了过去,身体没把握好平衡,差点摔跤,就听惜筠宝贝说了一句:“卢老师,你要留意呀,下次走路的时候要看好,别摔跤!那样会很疼的。”
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貌,心里头温暖极了。这些幼儿在班级虽然才一个多学期,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老师,就像老师关爱他们一样。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嘛。
模仿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爸爸妈妈都来学一学。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好的。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己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老师要三思而后行!
教育随笔:让孩子体验下“没有老师”的课间
随着“走近小学”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孩子们都对做一个“小学生”产生了无限的向往:早上来园都背上了小书包,课间拿着玩具追逐打闹的现象也少了,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书包里拿出纸、笔写写画画,还真有点“小学生”的样子呢,于是我也跟孩子们来了一个约法三章:以后的课间,老师不再像以前一样什么问题都帮着解决,而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找老师帮忙,体验一下“自主”的课间生活。
这不,刚刚和孩子们约定好,就有告状的来了:小敏和小瑞两个人再玩飞行棋。小敏手口一致,一步一格地往前移动飞行棋。小瑞眼睛看格子,嘴里数数,然后把棋子直接放到相应的格子里。由于两个人数数的速度差别很大,在轮换掷子时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小敏慢慢地一步步走棋,小瑞就急着指着棋盘说:“就放在这里,你这个笨蛋这么慢,不和你玩了。”小敏被骂了,很不开心也很不服气就来找我,让我帮她批评小瑞。我就这样被小敏拖着手来到了棋盘旁,然后,小敏就眨巴着眼睛看着我,等我帮她,我故意一言不发,站在她们两个旁边,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没有等到我的支援,小敏开始对着小瑞说:“我一格一格数,是我的方法,和你的不一样,可是你刚刚说的话时没有礼貌的,你应该道歉!”说完,还不忘看看我,我还是不说话,转眼看看小瑞,她这时的小脸有点涨的红彤彤的,对着小敏说:“我知道了,我跟你说对不起,还不行吗?”小敏说:“好吧,我原谅你,我们再来下棋吧!”就这样,我一言不发,看着她们解决了自己在游戏中的矛盾,接下来小瑞很快走好了,小敏还要边数边走地证实一下。
从小班到大班,孩子们总是喜欢依靠老师来帮他们解决所有的争端,老师的耳畔也一直会有这样的声音“老师!XXX怎么怎么了!”随着升入大班,孩子有了自己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却习惯于依靠老师,所以,则会这样一个幼小衔接的阶段,老师逐渐退位,让孩子有体验自主课间生活的机会,在保障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让孩子体验下“没有老师”的课间。
教育随笔:孩子,老师喜欢你
记得九月份刚开学的时候,小一班来了一个看上去特别安静、乖巧的小女生,她是菲菲。
在跟她的相处中,我慢慢地发现她是一个听话,却有些内向腼腆的小女孩,平时很少主动和小朋友说话,胆子特别小,总是在一旁静静地倾听,默不作声。后来我发现她在上课的时候很认真,能记住老师教的每句话,可是就不爱举手发言,这可让老师着急,真想请她站起来说一说,展示一下自己,于是我每次都鼓励她,帮她逐渐树立信心,敢于证明自己。
有一次,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因为这个游戏我请小朋友们自己找一个伙伴一起玩。其他小朋友们都各自找到朋友玩去了,只有她一个静静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于是,我走到她旁边,问她想玩游戏吗?她用蚊子般的声音告诉我,我几乎没听见。我问她:“老师当你的朋友,和你一起做游戏好吗?”她望着我,我看出她眼中的充满了喜悦。于是她把手递给了我,我故意说我忘记怎样玩这个游戏了,请她来教我是怎么玩的,她很熟练地教起我玩法,边说还边做动作。原来她很会说话,而且普通话还很标准呢。
玩了一会游戏结束了,我夸奖她真能干,她听了,两眼望着我,很开心的样子。我凑到她耳边,轻声地问她:“你知道老师喜欢哪个小朋友吗?”她摇摇头,我让她猜,她指了指旁边的小朋友。
我吃了一惊,她为什么会觉得是别人呢?可能是平时老师喊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多一些,还是表扬的话多一些,所以她会这么认为的。我又问她,你觉得老师喜不喜欢你,她好半天才小声说不知道。我悄悄告诉她:“老师喜欢你。”她听了开心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还主动告诉别人一同分享。
事后当我回想这一幕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些后悔,没有及时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让孩子有种被忽视的感觉,这也提醒我今后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在平时一点一滴的教育中关注孩子的成长,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要。
作为教师这么一句简单的“我喜欢你”,往往会被我们忽略,但这恰恰是孩子们内心最需要满足的渴望和肯定,在这里我想跟所有的孩子说一声:“孩子,老师喜欢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你们在老师的眼里都是最棒的,最可爱的宝贝,老师都会一样爱你们的。
宝贝,加油!
教育随笔:最好的老师
教育随笔:最好的老师
每日的混合班体育游戏又开始了,我不时地行走在小朋友中间,观察他们的游戏情况。走到施伊诺身旁时,她乖巧地对我说:“好教师。”旁边的练佳琪和耿南鑫也跟风似的喊:“好老师!”“好老师”这称呼我是后来才明白的。当时我以为他们喊我何老师,而确定他们不会喊错我的,所以露出不解的表情。他们看我这样的表情,笑着又喊我:“你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受宠若惊地弯下腰对着他们说:“你们也是我最好的孩子呀。”他们这才释怀地埋头玩起喜欢的沙来。
虽说每天孩子们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但今天他们给予我的可是狂喜。也是我教育生涯中最好的回报,但也让我处于深深的内疚之中。我自己也没想到,我还能被冠上“最好的老师”这顶至高无上的帽子,我是内疚加惶恐啊。
自省一下最近的表现,终于得出孩子为什么会为自己戴上“最好的老师”的称谓了。这要从带孙子多多去乐余易达教育上陶艺课说起。自从带多多参加陶艺课后,感觉自己改变好多。给多多上陶艺的樱桃老师是个能一下子让人亲近的人,她的声音很轻柔,态度也非常和蔼。她总是弯着腰,放低身子去辅导每个孩子。如有个别特调皮的孩子,她也是轻声提醒,从没看到她大声呵斥孩子。这也许是多多第一次去上课就喜欢樱桃老师原因吧。每次一个半小时的陶艺课总让人流连忘返尽情回忆。在多多参加者的陶艺课中,那种放松、无拘无束、融洽的气氛,很是吸引多多,但同时也吸引了我。也让我不停地思考着我也要把这种气氛带到我们的教室里来,带到我们的孩子中来。
所以,身受教育的我现在总提醒自己要以微笑来与孩子对话,以宽容来对待孩子偶而的犯错。就是在活动时,也与孩子们在笑声中进行。曾看到这样一段话:老天为什么不能眷顾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小孩子呢?给他一点点教训就好了!谁没有犯错误的时候啊!当他对错误真的有了认知的时候,发发慈悲把!小孩子犯了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对么?那句很触动我。现在每当有孩子犯错,我会想着在能让孩子接受的方法进行处理。一次万存瑞小朋友画画时,不但把画纸涂的面目全非,还把纸弄烂。我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的画纸还好看吗?”他没有认可我的说词,我拿过别的孩子画纸,问他:“他的画好看吗?”他说:“好看。”我告诉他:“你的画纸也可以这么好看呀。”他这才有所认同,我让他再在白纸上画画。他聪明地画了好多圈圈。我说这画好看多了,又拿出画纸让他再画,这下他画了个格子。我告诉他这次画的很好看。还拿给岑老师和蒋老师看,这样能更好地加深对画画要好看的道理。我想下次画画他会认真些了。
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的句话: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我们应该陪伴的是孩子的情绪,管理的是孩子的行为。是的,我们原来日常把这些做反了,我们习惯管理孩子的情绪,顺应孩子的行为。其实,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发泄,让孩子不良的行为加以控制。那句说的非常好:情绪得到发泄,良知就会升起。当孩子得不东西,或不愿意去做某事时,就会哭泣就会发怒。一次孙子在画画时又天马行空了,画些不合老师要求的画。课后让他重画,说什么也不愿意,各种威逼利诱都无济于事。当他感觉我的坚持,选择了逃走和哭泣。但我没有去追,只是在他后面慢慢地走着。在他没有防备时将他抱住,笑着轻声说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树和大树吧,看看他们长的是什么样子呀,树杆是什么样的呢?树冠是什么样的呢?在我的唠叨声中,多多的情绪缓和下来,和我一起观察校园里的树。再回到教室,在我的帮助下很顺利地完成了那幅画,岑老师立即奖励他一颗红苹果。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传递一份温暖;如果你是一轮明月,就撒下一片光辉;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装点一片大地……如今我既是家长又是老师,当然要做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也是今天孩子们口中最好的老师。做一名教师并不难,难就难在做一名好教师。但是,我认为做一名好教师也不难,重在我们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不要忘却脚下最普通的路。终身学习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基础,丰富的文化知识及拓宽的知识面,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前提。所以,做为老师,必须不断的丰富自己,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理念。
教育笔记:《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
教育笔记:《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
每天午休的时候,孩子们都会特别兴奋,上床了都还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我说:“安静、安静!”孩子们也没有任何反应,仍然各说各的,这可怎么办?于是我想了一个好办法——和孩子说“咬耳朵”,没想到还挺有效的呢!
我轻轻地走到一个小朋友跟前,抚摸了一下他的头,贴在他的耳边,说了声“咬耳朵”,他笑眯眯的闭上眼睛。我这一行为一下子被孩子们吸引住了,他们马上静下来,轻声地对我说:“吴老师,你对媛媛说什么了?”我装出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说:“谁闭上眼睛我就告诉谁。”我对每个小朋友都说了同样的“咬耳朵”——你是好孩子,老师喜欢你,请你快快闭上眼睛,好好睡一觉,祝你做个好梦!就这样,孩子们都甜甜地睡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
原来,爱是如此的简单,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亲切的话语,就能使孩子感到爱的真谛。
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千万不要训斥或变相体罚孩子。现在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孩子的心也变了,变的和我们小时侯大不相同,读懂孩子的心,简直是件难事,过多的干涉,会带给孩子一些无助感。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会因势利导,这样就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0教育随笔:老师,是不是你的书更好看?
今天的活动区时间,我来到大二班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区域活动。环视活动室一周,见图书区只有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在看书,于是我走进了图书区。
坐稳以后,我观察到小男孩正在看“好奇的乔治”系列故事书,他看书速度很快,一本书翻几下就放回去,然后又拿一本,这样重复了六本书,一直没有坐下来安静的看书中的内容。
看到这里,我觉得他可能是没有发现书中的情节和乐趣。
于是对他说:“小帅哥,能帮我拿一本书吗?”
他看看我:“老师您想看什么书?”
“和你的一样就行,我觉得你看的书很有意思!”
然后他帮我拿了一本《好奇的乔治去玩具店》,说过“谢谢”后,我开始坐在他对面看起书来。我一页一页轻轻地翻着,还刻意把翻书的动作做得很慢,看到第四页时,故意笑了一下,然后又轻轻捂住了嘴巴。他被我的笑声吸引,凑到我面前问:
“老师,您笑什么呢?”
“我在笑书里面的乔治,你看他多有趣!哈哈!”
他看到我又笑了,就来到我的椅子旁,和我一起看书。我请他坐下来,把书放到我俩中间,和他一起看起来,边看图,边为他读书中的文字,讲到有趣的地方,他高兴地笑出声来。
就这样,我们一直看到活动区结束,小帅哥问我:“老师,是不是你的书更好看?”我蹲下来对他说:“我觉得幼儿园里的书都好看,只是你没有好好去想书里讲的故事,书里的好多本领也就学不到了!”然后我们相视一笑。
其实孩子们的好奇心都特别大,如果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就会愿意主动对此付出努力,所以我们老师更大的任务是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争取让他们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
老师,我是好孩子
凯凯小朋友是我班长的最高大、最强壮的小朋友,因此,班里有需要孩子帮忙的事情我总爱让他去做,他在班里的威信也就高了,有时候还会趁着老师不注意时欺负其他的小朋友,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也都看他的眼色,受欺负了也不敢说。我有一次发现这个事情之后就不让凯凯再管班里的事了,而是换了炳心小朋友帮老师做事。我发现每次让炳心做事的时候,凯凯的眼神就很不自然,有时候还显得很丧气,我也没多在意。
一天下午快要吃茶点时,我觉得班里有点闹,就提出谁要是表现得好,安静的呆到老师拿下午点过来,老师就给他发一块漂亮的小橡皮,小朋友们立刻就不说话了,把腰都挺的直直的,显得很期待。可是我拿下午点回来时,刚要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发橡皮,结果却发现有一袋橡皮不见了,我于是问小朋友们谁见了,结果鹏鹏把凯凯举报了,说午睡的时候看到凯凯拿着橡皮玩了,我觉得凯凯的嫌疑很大,就把他叫到一边,问他有没有拿,开始时他说没见到,后来我说要打110,他就告诉我是他拿的,我很生气,问他为什么拿,凯凯跟我说,以前老师很喜欢他,现在不喜欢了,什么事情也不叫他做了,他很伤心,于是就拿了老师的橡皮,最后她跟我说他是个好孩子,凯凯的回答让我很警醒,他是为了引起我的注意啊,虽然他的做法很不对,但也是有我的原因,因为我讨厌凯凯的自高自大,所以不再关注他,才导致了他的这次行为,身为老师,这是我的失职,
后来,我跟凯凯说,让他和炳心轮流值日,以后不要再欺负其他朋友了,他很高兴并痛快的答应了我,我也从他兴奋的眼神中体会到了关注一个孩子会给他带来的影响。
教育随笔:老师,你也有失败的时候啊!
今天早上来到幼儿园,刘老师在看班,我就去收拾孩子们玩过玩具。暖气片上放着五六个空的易拉罐,是孩子们做游戏时用的道具,我准备把他们放在角色区里,没想到一不小心碰倒了一个,其余的几个也哗啦啦的都掉在了地上。胡耀友看到了,连忙说:“老师,你也有失败的时候啊,哈哈哈哈哈!”我边捡边和他说:“当然了,老师也有失败的时候啊,难道你没有吗?”他告诉我:“我也有啊,我在家煎鸡蛋的时候就失败过,我放上油接着放鸡蛋,没想到油坏了,还不熟,这就是我失败的时候啊。”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老师在孩子们心目中是伟大的,是万能,是无所不会的,没想到老师也有失败的时候。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接受失败。而不是去逃避失败,夸大自己。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真实的自己,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这样孩子才能接受一个真实的老师。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也会用真实的自己面对未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