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一片叶子的秘密----绘本中的生命故事

发布时间:2020-01-09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可以帮老师总结教育经验与不足。优秀的教育笔记范文有哪些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一片叶子的秘密----绘本中的生命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早读的时候,我听到依依在和好朋友小可说:“我外婆要死了。”小可说:“没事的。你外婆要去天堂了,天堂可美了!什么都有。”依依说:“是吗?那我也想去。”小可说:“我也想去,可我妈妈说,死了才能去呢。”依依说:“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死啊?!”小可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两个孩子语气里满是遗憾和期待。

 我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有一种变故却是最令人心痛的,那就是亲人的离去。

在中国,“死亡”一直都是一个禁忌的话题。父母们一般不会主动对孩子有这方面的教育或引导,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意识到了这方面的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学着用一些西方的方式来解释,比如“天堂”“另一个世界”等等。但是有的孩子年纪小、经验不足,面对亲人的离去,孩子心理的变化大人很难体会。而对于家长给出的这些词汇不能正确理解,而是片面的认定,错误的感知生命的意义,如果任由孩子这么理解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好的结果。

生命是神圣的,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都应该珍惜这宝贵的生命,使生命更美好、更有意义。

因此,幼儿的生命教育,我们必须重视。从教育方面来讲,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目的。如何让孩子正确理解死亡,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议题。

而一些了解死亡的绘本故事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我向孩子推荐了一本书《一片叶子落下来》,弗雷德是一片普通的叶子,他从新生、长大,经历了时光流逝,季节轮回,结识了好朋友丹尼尔,他热爱生活,像所有的孩子们一样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在读到“志愿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们开始热烈的讨论。轩轩说:“志愿就是自己想做的事。”然然说:“志愿就是理想,是长大以后要做的事情。”看来孩子们对于志愿是有所理解的。轩轩说:“我以后的志愿就是当领袖,让所有的人都听我的命令!”他的话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大笑。我没有立刻评价他说的对错。

故事随着书页的翻动一点点继续,孩子们越来越安静。丹尼尔说的话让他们若有所思“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快乐……”轩轩的脸色明显变了。他不再那么躁动的比手画脚,而是安静地坐了下来,看了看我,张张嘴,我冲他一笑。他不好意思的笑了。我知道他明白了某些事情。秋天来临,叶子一片片凋落,死亡让他们有点伤心,有的女孩子眼睛开始红了。依依已经开始掉泪。丹尼尔说:“对于不知道的事情,我们都害怕,这很自然,但是春天变成夏天,夏天变成秋天,你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变化,那么为什么要害怕死亡呢?”随着弗雷德的追问,丹尼尔一个个对于死亡的解释,让孩子们皱着的眉头一点点解开。“生命是为了一起过快乐的时光。”孩子们都笑了,拉着自己好朋友的手开心的笑了。依依拉着小可,小可给她擦去眼泪,画面是那么温馨而感人。丹尼尔和弗雷德都离去了,但是孩子们关于生命的探索还没有结束。

作为教师和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要慢慢的引导孩子们建立正确的观念。这对孩子以后健全的心智与人格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生命绘本恰恰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媒体,《獾的故事》中善良的老獾告诉孩子们:应该在自己的有限的生命里做更多让大家快乐的事情。《外婆去了香水村》……这一本本图书,帮助成人更好地向孩子们解释死亡的概念,也让孩子们通过故事和画面正确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叶知秋,今天,通过一片叶子的生长凋落、不光是让孩子了解一个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有爱的绘本,让孩子们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传递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希望这种有价值的绘本故事能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健康,这才是生命绘本的教育目的之所在。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地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地

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近年来许多关于人类脑潜能的医学研究成果见于报端,形形色色的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课程、方案、教学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们冲进了毫无抵抗能力的幼儿园和家庭,侵占了幼儿洁净的心灵,遮住了幼儿精神成长所需的自由空气……

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最需要什么,幼儿教育应该是根的培育与呵护,过早的剪掉了在他们看来是多余的大树用来吸收阳光和水分的枝叶,结果播种并未最终获得丰收。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原来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幼儿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关注和耐心等待,把幼儿过早的规定为某种模式违背了幼儿教育本质。

幼儿教育应是生活的体验与创造,幼儿的天性应是游戏的,好奇的,探索的和梦想的;幼儿的生活中应该有着足以滋润幼儿生命的“养料”,有着幼儿健康成长的时机。

所以,把枝叶还给大树,把大地还给幼儿,让幼儿重新拥有本应属于他们的天地!

教育随笔:和孩子打成一片


教育随笔:和孩子打成一片

要做好一名幼儿教师,首要的素质是尊重孩子、热爱孩子,具有奉献精神。尊重孩子,表现在走近孩子、走进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内在需要、情感特征、个性表现,把幼儿看成一个大写的“人”,时时关心他,处处爱护他,和他建立一种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孩子们一视同仁,不偏不宠。做到多鼓励、多肯定,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用爱心温暖每个孩子。当孩子有不幸和痛苦时,老师的同情和开导使他们得到慰籍;当孩子有了错误和缺点时,老师的公正和帮助使他们获得了信心。除了要传授知识,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外,老师还要承担起“妈妈”的责任,负责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要时常露出甜甜的微笑,经常拉拉孩子的小手、拍拍孩子的小脑门、抱抱他们、吻吻他们、搂着他们说个悄悄话------妈妈一样的关爱和体贴便会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一种深深的依恋情感,从而觉得幸福、安全和满足。

走进童心世界,做孩子们的好伙伴。平时和孩子们同舞同歌、同嬉同乐,遇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处处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并能够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和欣赏幼儿。

教育随笔:绘本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运用


绘本在区域活动中的渗透能让绘本回归到生活中,也能为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理解绘本的机会,更是在教学活动后对绘本的延伸作用。以下利用绘本《好饿的小蛇》为例,举例说明我们是如何将绘本利用到区角活动中,以多元化的手段发挥绘本更大的价值。

一、小细节体现大智慧。

我们将绘本的每一页页码处贴上对应该页内容的小贴纸,幼儿在翻阅时,一边将页码处的小贴纸撕下贴在边上的小格子中,一边阅读,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逐页翻角的良好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还能让幼儿注意到每一页的页码,最后,看着撕下排列好的小贴纸,还能看着贴纸整理绘本内容。

二、整理绘本线索。

利用绘本《好饿的小蛇》为每一个在区角中的孩子准备一条小蛇和小蛇吃的各种食物,幼儿一边翻阅图书,一边将每次小蛇吃的食物夹在自己的小蛇身上,等翻阅玩图书,看到自己的小蛇,就能一目了然的知道小蛇吃了哪些食物,发生了哪些事情,一条完整的绘本线索也就清晰了。

三、将绘本延伸到各领域。

1、科学领域。继续以《好饿的小蛇》为例,教师为区角中的幼儿自制了一本大图书,每一页上都是小蛇吃完食物后肚子鼓起的样子,请幼儿看了图书在边上的食物图片中找到相对应的食物贴在书中的小蛇边上,并说一说,小蛇吃了什么形状的食物,它是什么颜色的。

2、健康领域。教师给区角中的幼儿准备一个小蛇头饰,布置好一条小蛇去吃食物的“道路”,没经过一个关卡幼儿就能吃到一个食物,这样不仅为幼儿整理了绘本内容,更锻炼了幼儿钻、爬、跳等技能。

当然,利用不同的绘本可以设计许多不同的区角游戏,但我们不变的宗旨是都以绘本作为主题,引导幼儿关注绘本主体,提高幼儿的绘本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育随笔《绘本阅读研究》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指出:“如果你能引导孩子迷上读书,那么你所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整个下一代孩子的未来。”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使人明理,为人生导航。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爱上阅读,我们责无旁贷,而绘本是被全世界公认为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那么如何让幼儿接受绘本并且爱上绘本?如何在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中,利用优秀的幼儿绘本读物,让幼儿快乐阅读呢?根据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开展了《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研究》的课题研究,尝试将绘本内容融入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对绘本有进一步的了解,让幼儿的游戏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分享是幼儿将自己的所有物或所支配的物品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同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玩的事等。在工作中我们教师也始终将分享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

案例:在园内绘本教学活动中,我选择了绘本故事教学《快乐的森林舞会》。通过欣赏、理解了绘本故事,幼儿懂得了要与小伙伴分享、友好相处。活动结束第二天,班中的刘心怡小朋友就带来了好多糖果,开心地对我说:“刘老师,我把糖果和小朋友分享。”接下来的几天,班中的一些孩子都陆续带自己喜欢的物品和伙伴分享。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我开心着自己的绘本故事教学给与孩子的道理启示。可是在今天的分享活动中,却令我深思:苗子童开心地将自己带来的零食一个一个地小伙伴分享着,当他走过冯梦娇小朋友身边时,却没有将零食分给她。我悄悄地问他:“你怎么不和冯梦娇分享呀?”苗子童一本正经地说:“她今天表现不好,老是欺负小朋友,我不想和她分享。”看着苗子童一副不开心、甚至难过的表情,我沉思了……

反思:对于幼儿来说,分享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不经意间流露或者发生与同伴交往的一种形式。孩子的分享有着“自发分享、诱发分享、被动分享”。他们的分享缘由是什么?分享过程开心吗?分享结果满意吗?幼儿能否真正理解分享的道理呢?这值得作为老师的我们沉思。

教育随笔:绘本阅读体现幼儿的情感


现今绘本已经走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甚至跨入了中国的千家万户,面对种类繁多的幼儿图书市场,家长和幼儿逐渐将目光投注了优秀绘本上。虽然绘本给人的初印象与图画书很相近,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绘本中突出的教育性,这里的教育性自然不是指认知学习和语言训练,而是在人格、道德、生活等方面的成长。绘本鲜明生动的画面和简单明了的文字符合幼儿期儿童的阅读特点,其中的人物塑造,情节铺陈,排版装帧都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审美趣味,能否为幼儿所接受。况且,绘本相较于过去的图画书,绘本更加注重其中的社会情感价值,光给孩子讲故事是不够的,而是向他们传达人类诚信、勇敢、坚毅、合作、宽容的美德。简单的故事不简单的情感,加上粗犷的线条、浓烈的色彩,让幼儿被最纯真的情感打动。

如何在绘本阅读中渗透情感教育,首先是要让孩子们感受情感。系列绘本中蕴含的或亲情,或友情,又或是广义界定的爱,通过教师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其表现出来,那种快乐、喜悦或是悲伤愤懑的情绪都能轻易感染幼儿,幼儿在接受到教师的情感讯息时,自然而然会将自己带入到故事创设的氛围之中。

然后在感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价值。绘本对幼儿情感教育的价值体现在:绘本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能使幼儿的心灵得到宁静;绘本阅读能调试幼儿的情绪情感;参照绘本进行的游戏增加了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了情感的纽带;绘本阅读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亲社会情感。

对绘本教学中教师教学智慧的思考


-->

对绘本教学中教师教学智慧的思考

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教学智慧对于教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拥有教学智慧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专业能力,有助于教师实现教学自由、自主的状态,更有助于教师感受教学生活的幸福。它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终身追求的专业理想与境界。下面将结合自身早期绘本教学实践,谈谈对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智慧进行智慧教学的思考。

一、教学设计的智慧

教学智慧可以说是在处理教学问题时的一种机智、技巧。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技能,教学智慧是一种实践性智慧,其践行本身就是目的。从早期绘本教学的角度来说,首先,教师的教学智慧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方面。

(一)教材分析——判断教学的价值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有的夸张幽默,有的柔美细致,有的温馨感人,有的富有哲理……如何把握绘本的主流价值,使其更有益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则需要教师有对绘本价值判断的智慧。

1.了解绘本显性信息,读懂绘本。

读懂绘本结构。每一本图画书都有一定的结构,比如封面、扉页、正文、封底等,从头到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隐藏着许多“神秘”。

封面。拿到一本图画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封面。一般封面上有绘本的题目、作者名、译者名、出版社名等等。

扉页。在环衬之后,正文之前的那一页就是扉页,上面除了书名、作者译者等,还有图画。别小看了正文前的这些内容,仔细阅读,你就会发现这些扉页中同样也凝聚了绘者的巧妙心思,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

正文。这是绘本的重点部分,这里包括了绘本的两大要素:图画和文字。正文内容决定了这本绘本的种类,有的是故事,有的是散文,有的是诗歌,有的是科普知识等等。

封底。一本书的最后一页。阅读从一本书的封面开始进入,合上图画书,我们的阅读就结束了吗?有时是这样,有时不是这样,有的绘本封底上还有图画,有的图画是这个故事的延续。

2.挖掘绘本隐性价值,读透绘本。

对于一些包涵文化象征和隐喻意义的图画书,教师在对它的内容、形式读懂的基础上,还要对绘本的文字和图画进一步深入分析,挖掘隐藏在绘本中的内涵,解读它内在的价值。

文字通常是表达内容的常用手段。的确,通过文字,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这本绘本主要讲了什么,特别是一些文学类的绘本,有可能是故事、散文或者诗歌,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特点,那么,老师需要针对不同体裁的内容仔细分析,反复诵读。对文字的解读光靠一遍两遍还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几遍甚至几十遍的反复阅读,才能发现它的节奏、韵律、段落和隐藏在后面的思想和情感。

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绘本的绘画风格各不相同,教师在进行绘本活动设计时,应尽可能引导幼儿在认识图画书艺术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经验,最大限度地实现图画书的艺术鉴赏,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并提升审美能力。

(二)选择角度——重视幼儿的发展

曾听过许多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是教育的大智慧。” 一个好的绘本教学设计,智慧教师除了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分析绘本,挖掘绘本价值,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内容是有意义的,还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准确解读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活动,用好绘本。

比如,俄国安德鲁?乌萨托夫的绘本《方格子老虎》,讲述的是在一个老虎家庭里,一只小老虎出生了,小老虎刚出生时身上是没有花纹的,必须要爸爸妈妈帮忙画上黑色的条纹。爸爸想让儿子成为与众不同的老虎,它想画上竖条纹,而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本来就是独一无二的,没必要在花纹上与众不同,坚持要画横条纹。双方谁也不愿意让步,吵了起来。小老虎看到爸爸妈妈为自己吵架,想了一个好办法: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竖的,又有横的条纹,成为了一只方格子老虎。这是一则幽默、感人的故事: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为它忙前忙后,同时还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小老虎用它善良而纯真的本性,融合了周围世界的矛盾,使其变得和谐,充满温暖与爱。同时这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被具象化为各种条纹,这些条纹本来是属于孩子自身的特征,却被装在不同的罐子里,在商店里统一出售,讽刺了父母对孩子教育与期望的商业性、功利性,但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讲,还不能理解故事背后这一深层次的含义。所以,教师如果要选用这一绘本组织教学的话,除了要充分解读绘本,还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来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三)精心设计——关注细节的处理

细节虽然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但能起到关键作用。绘本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需要精心预设,充分准备。只有把能够考虑到的问题都考虑到,把能够估计到的情况都估计到,在教学活动中才能灵活应对、游刃有余。

还是以绘本教学《方格子老虎》为例,其活动目标之一是引导幼儿学习观察画面的方法和清楚连贯地讲述。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小老虎方格子的由来部分,要求幼儿能仔细观察画面,看懂画面内容并讲述。虎爸爸虎妈妈争吵的几幅画面,教师采用了多种呈现方法:第一次是连续播放让幼儿整体感受,虎爸爸虎妈妈在干什么?第二次再次播放然后整体呈现,帮助幼儿整体观察讲述。第三次放大细节,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帮助幼儿理解讲述。在最后一幅画面出示时,教师则采用了这样的提问:“有一天傍晚,小老虎像往常一样出去散步,谁来接着讲下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清楚完整地讲述。以上设计充分显示了该教师对细节的关注,特别是在出示画面的部分,教师采用三种不同的呈现方法,首先能激起幼儿继续观察画面的兴趣,另外,通过连续播放、整体呈现、细节放大的画面处理,能帮助幼儿完整、清晰、正确地表达,为其引导幼儿学习观察画面的方法和清楚连贯的讲述能力的目标服务。

二、教学互动的智慧

教学活动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必须符合一些教学活动的必然规律,同时又是一种艺术活动,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性和偶然性,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产生共鸣的伟大旋律。而教学智慧是和教学的人文性、教学的情境性紧密联系的。教学智慧除了要体现在活动的前期设计环节中,在绘本教学活动的实践中,更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一)无事生非——制造矛盾,引发互动的生动性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书中有一句“接过孩子抛来的球”,这句话表达了师幼关系间的深刻含义。但是,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有时可能会出现“互而不动”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则需要教师根据活动预设和教学现场,挑起一些问题,制造一些矛盾,引发互动。

比如在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活动开始时,老师问:“大家都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吧?它们长什么样啊?”幼儿都说知道,小老鼠小小的,老虎大大的。这是孩子已有的经验。随后,老师问:“如果他们两个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对教师挑起的这个问题,幼儿很感兴趣,纷纷猜测着,有的认为小老鼠可能会被大老虎吃掉,有的认为大老虎会欺负小老鼠。这时,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反馈说:“听出来了,它们关系不好。”同时又话锋一转:“这儿也有一只小老鼠和大老虎,它们却是一对好朋友。” 这时老师出示小老鼠和大老虎勾肩搭背的画面。还比如绘本《逃家小兔》,在黑白的画面中穿插8幅彩页。在组织这个活动时,老师就紧紧抓住这8幅彩图,采用了详略不同的处理方法,引导孩子观察、思考、讲述。其中第一张彩图讲的是小兔子变成了溪里的小鳟鱼,兔妈妈变成了捕鱼人最终找到了小兔子。在幼儿已基本理解了图片内容的时候,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一般捕鱼的人会用鱼钩来钓鱼,兔妈妈是用什么来捕鱼的?”幼儿和其他听课的老师本来都没在意,经过这一问,仔细一看,发现兔妈妈的钓鱼竿上竟然拴着一个胡萝卜!是啊,兔妈妈这位捕鱼人为什么要用胡萝卜呢?

教育随笔:绘本阅读拓展要适切


随着绘本阅读活动不断深化,它的价值已不再局限于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仅仅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是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让绘本突破文本本身的限制,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媒介。由此,绘本阅读活动中我们常常加上一些拓展活动,以增加活动的亮点。久而久之,在绘本阅读中拓展、延伸越来越多,我们的绘本阅读活动确实丰富多彩起来。然而,笔者发现,我们热闹纷繁的拓展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华而不实的拓展屡见不鲜:有的拓展活动本末倒置,没有把握关键经验与重、难点;有的拓展活动游离于绘本之外,成了无“根”的生长,无“魂”的漂游;有的拓展活动形式花哨,没有体现绘本的阅读性。这些拓展导致绘本阅读有效性的缺失,为此,我们应该理智地、冷静地分析、运用绘本阅读中的拓展活动,拓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适“本”——符合绘本的本意

绘本阅读的本质在于加深幼儿对于绘本的理解与感悟,因此,要在保持绘本本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感受文意。而拓展活动只能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千万不能把拓展当做吸引人眼球的“作秀”,从而使绘本阅读活动脱离文本。因此,在进行拓展活动设计时,一定要紧紧围绕绘本的内容,不脱离作者的意图与情感,不偏离文本的中心。在此基础上通过拓展活动,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感知文本,使幼儿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想像能力等得到发展。否则的话,再生动、活泼的课堂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再精彩的课堂构架也只能是浮光掠影,空中楼阁。

绘本《点点点》,是一本互动式的亲子阅读本,点一点,摸一摸,摇一摇,拍拍手,鼓鼓掌,把书倒过来,倒过去……点点就会有变化!圆点会移动、跳跃、放大、缩小、叠放,还能呈现出不同的图画、图形、不同的色彩,整本书不过三种颜色,简单却又独具巧思,孩子非常喜欢!我有幸在一次绘本教学大赛中观摩了两位老师执教这个绘本。A老师在活动中拓展出一个数学小游戏,当摇一摇时,许多点点掉下来,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点点需要重新排队,孩子们按老师的要求给点点排序,他们很感兴趣也排得很好。B老师在“摇一摇”这个环节也进行了一个拓展,她给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清水,然后瓶盖上滴了一滴颜料,让孩子们盖上瓶盖使劲摇晃,孩子们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于是使劲摇啊摇,许多状况出现了:有的孩子摇出了红色,有的摇出了绿色,有的摇出了黄色,他们相互比对着,争着抢着要别人的颜色,有的瓶盖没盖紧,使劲一摇,颜色被摇出来,却将水洒了一地,然后孩子们一窝蜂去玩地上的颜色水……活动室里乱成一团……

A老师的拓展简单、有趣,恰到好处,巧妙地发展了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很快再次回到绘本。B老师的拓展,看上去非常热闹,孩子们也很开心,其实那只是表面的兴奋,加之操作材料考虑不周全致使孩子们相互争抢、席地玩水,活动无法进行。这样的拓展远远偏离和歪曲了绘本真正意图,这样的花架子式的拓展有什么意义呢?

二、适“幼”——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

绘本拓展活动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层次、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以及幼儿生活地区差异等,做到因人施教、因地施教、因材施教。在预设绘本阅读活动内容时适时地增加或降低难易度,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理解接受,都能够有感可想、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因此,每一次活动,教师都要先备幼儿,再备绘本,从幼儿的实际出发确定活动目标。在活动拓展中更应该关照到幼儿之间的差异,预设出多层次、有梯度的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由选择,适度提升。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定不能只追求拓展的认知性、新颖性,而忽视了幼儿的理解能力,从而使拓展活动的难度增加,造成幼儿一头雾水,活动沉闷冷场;也不能只是追求场面的热闹,而完全降低难度,让幼儿来一场表演秀。

笔者执教小班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时预设了一个“毛虫爬”的拓展活动,用平衡木当“树枝”让幼儿爬过去,变成茧再变成蝴蝶飞,本以为幼儿会很喜欢这个活动,谁知道现场活动时,有的幼儿不敢爬上平衡木,有的幼儿则快爬如飞根本不在话下!分析原因之后,我明白这样的预设没有考虑到不同幼儿的水平。第二次执教时,我制作了高低不一的“树枝”,有平衡木做成的约30厘米高的“树枝”,有泡沫垫做成的贴近地面的低矮“树枝”,还有竹梯做成的一级一级攀高约达120厘米的“树枝”,这回活动时,幼儿可开心了,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树枝”,有的从低处爬,有的从高处爬,有的爬了低处之后再去尝试高处,每个人都爬得很开心,且满意地结茧,幸福地化蝶……这样的拓展活动让每个幼儿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了发展,让绘本阅读活动增色不少!

三、适“时”——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拓展

绘本阅读中的拓展是为了加强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活动应该有不同的拓展形式、不同的拓展时机,而不能千篇一律地以一种形式拓展,可以是一个小游戏,可以是一首诗,还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它运用的时机也不必机械地认为在绘本欣赏结束之后再进行,可以在活动开头,创设情境引起兴趣;可以在活动中途,突破重点难点;还可以在活动结尾,深化主旨、拓展延伸;更多的时候应该根据现场幼儿的反应即时生成一些拓展。拓展应在活动的主体幼儿与载体文本两者碰撞的始终寻找最佳的时机,幼儿与文本对话过程中最有拓展必要与价值之时就是最佳时机,最能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激活幼儿的各种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执教小班绘本阅读活动《小黄和小蓝》时,我预设的拓展活动是在最后,小黄、小蓝拥抱之后变成绿的那一段,让幼儿两两找朋友抱一抱。但是,在我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时,发现他们对文本内容很感兴趣,不时自居为小黄或小蓝,随着他们的活动而活动,当讲到“小黄和小蓝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时,不少孩子就躲到了桌子底下、门后面,玩起了躲猫猫游戏,我马上制止了他们,请他们立刻回位置,可是,孩子们听着后面的故事,还是免不了想随故事人物而活动,看到孩子们这样的状态,我转念一想:为什么一定要抱住预设活动环节不放呢?不是说要顺应孩子的吗?孩子需要活动、希望活动的时候,我何不来一次拓展,加深孩子们对绘本的理解呢?因此,当我讲到“小黄和小蓝有很多朋友,他们一起手拉手玩转圈的游戏”时,发现孩子们特别想玩,我便抓住时机自居为小黄,说“我的朋友们在哪里啊,我们一起来转圈吧。”并且示意那些跃跃欲试的孩子们,他们立即会意,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边唱“拉个圆圈走走……”边玩着转圈游戏,孩子们可开心了。这时,我用很郑重的语气讲述故事内容:“我的好朋友们,到学校了,我们整整齐齐地排排坐。”我的语气、语调加之眼神暗示,孩子们马上松开手回到了位置上,像小黄、小蓝一样端端正正地听我讲述了,看着孩子们活动之后的满足感以及此时听故事的专注劲儿,我真开心啊,庆幸自己抓住了拓展的好时机,不仅让孩子们适时地活动了身体,还在活动中理解了朋友之间游戏、学习的乐趣,为理解绘本内容推波助澜。

四、适“量”——拓展数量要适当

拓展不仅要注意拓展的时间,还要注意绘本阅读的量和阅读的质的问题。因为是否进行拓展活动,一定要从绘本内容的实际,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不能让拓展活动挤占绘本阅读的时间。要想在一节集体活动中让幼儿专注感知绘本内容,就不能过多地使用拓展,我们既要加强拓展活动质的要求也要关注量的控制。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表现了鼠小弟也想吃红苹果的急切心情,描述了它通过自身努力,动手动脑,最后在同伴的帮助下终于吃到苹果的过程。小Z老师在执教这节活动时,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让幼儿感知、体验鼠小弟的心情。阅读过程中,每到一个环节她都会让孩子们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小鸟飞来了,让小朋友们学小鸟飞,猴子来了,学猴子爬,大象来了,学大象用长鼻子卷,长颈鹿来了,学长颈鹿伸长脖子摘苹果……幼儿一直处于模仿小动物动作的简单兴奋当中,他们根本不能静心体会鼠小弟的心情,这就是拓展太多的缘故。要想让幼儿体会更深刻,可以将这样的拓展减少两次,将猴子爬树的过程用画的表式表现出来,让小朋友感受到鼠小弟学小猴子并不能成功地摘到苹果,长颈鹿这一环节也可以用动画形式,配上体现沮丧心情的音乐。这样一来,拓展的量减少了,孩子们身体的动作变少而脑的活动变多,心的体验更深,更能准确领会绘本内容。

五、适“法”——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拓展

绘本拓展的方式很多,有由绘本阅读活动内向活动外的拓展,有语言与科学、健康、音乐、美术、社会等领域间的拓展,有语言与影视、网络等媒介的连接等。但是,如果你将活动定位于“绘本阅读”,那就必定是以语言领域为主,这样的活动,不管何种拓展都必须凸显出语言领域的文学性特征。然而,在实际活动中,不少教师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往往忽视了语言领域特征,本想通过绘画作品来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体会文本的情境美,结果却变成了美术活动;本想借助科学探索来让幼儿了解科学的严谨、科学家的伟大品质,却将绘本阅读活动拓展成了科学探索活动;本想借助网络来搜集资料、丰富活动内容,却演绎成了一节信息技术活动。我们执教绘本阅读活动时要牢牢把握语言领域的特征,不能将语言活动因拓展而演变成了美术活动、音乐活动、科学活动等。

综上所述,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文本拓展活动,一定要重视其实效性。一定要认识到,拓展活动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它必须为绘本阅读活动服务。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幼儿的需求出嫁,立足语言领域特点,精心预设,让拓展活动真正在服务于教学。把文本有“味”的东西细细地、慢慢地沁入幼儿的心田,幼儿才能被文学所感染震撼,才能感动、陶醉其中。这样,自然而然地也会影响到其自身的精神品格和人生态度,促进文学素养的提升。

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


幼儿的想象基本上是以无意为主,他们的想象是一种联想,是由感知到的联想起有关的形象。

它受一定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而有意想象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首先要从幼儿的无意想象入手。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和小朋友一起到操场散步,当孩子们抬头看到天空时,广阔的视野给孩子们带来了愉快的情绪。

这时。

孩子们有感而发一些议论,这就是幼儿的无意想象。

我抓住这一想象的意识,进行启发,鼓励孩子去仔细的观察利用视觉的感受去大胆地想象。

小朋友观察后说:“天空象一块蓝色的布,”、“天空上有许多的大绵羊”、“天空上有许多小羊在奔跑”、“天上有一个张大嘴的大狮子”等,孩子们在观察中争论着,在争论中想象着。

老师适时地加入给孩子的想象推到了高潮,并启发小朋友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积极地想象着。

这样使孩子想象得到了深化,在活动和观察之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喜欢《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一片叶子的秘密----绘本中的生命故事》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教师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故事 1、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的故事 在稀薄的、清爽的空气中,有一个安琪儿拿着天上花园中的一朵花在高高地飞。当她在吻着这朵花的时候,有一小片花瓣落到树林中潮湿的地上。这花瓣马上就生了根,并且在许多别的植物中...
    2021-02-22 阅读全文
  • 幼儿280个必读:一片飞翔的叶子 1、幼儿故事280个必读:一片飞翔的叶子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到天上了!” 叶子飞呀飞呀,飞过了一颗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
    2020-07-0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有趣的绘本故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和班里的一位家长沟通中,无意间聊起了绘本,聊起了绘本的教学,聊起了绘本的内容,哪些绘本好,哪些绘本孩子特别的喜欢,在今后如何开展有关阅读方面的班级活动时,家长向我推荐了《神奇的校车》这...
    2021-05-3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地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地 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近年来许多关于人类脑潜能的医学研究成果见于报端,形形色色的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课程、方案、教学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们冲进了毫无抵抗...
    2021-06-2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最后一片叶子》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最后一片叶子》,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人物的情感。 2、体会最后一片叶子给琼西带来的希望,并乐意帮助身边的人给别人带去希望。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
    2020-12-12 阅读全文

1、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的故事 在稀薄的、清爽的空气中,有一个安琪儿拿着天上花园中的一朵花在高高地飞。当她在吻着这朵花的时候,有一小片花瓣落到树林中潮湿的地上。这花瓣马上就生了根,并且在许多别的植物中...

2021-02-22 阅读全文

1、幼儿故事280个必读:一片飞翔的叶子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到天上了!” 叶子飞呀飞呀,飞过了一颗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

2020-07-07 阅读全文

一次偶然的机会,和班里的一位家长沟通中,无意间聊起了绘本,聊起了绘本的教学,聊起了绘本的内容,哪些绘本好,哪些绘本孩子特别的喜欢,在今后如何开展有关阅读方面的班级活动时,家长向我推荐了《神奇的校车》这...

2021-05-31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给孩子一片自己的天地 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近年来许多关于人类脑潜能的医学研究成果见于报端,形形色色的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课程、方案、教学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们冲进了毫无抵抗...

2021-06-2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最后一片叶子》,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人物的情感。 2、体会最后一片叶子给琼西带来的希望,并乐意帮助身边的人给别人带去希望。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

2020-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