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亲子制作活动方案。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的过程中,对游戏进行了巧妙的设置。幼儿园游戏有利于小朋友手眼脑协调能力更加和谐。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为主,一切以幼儿为中心。对于幼儿园游戏,你有什么看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动手制作活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训练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提高小朋友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次性饭盒20个,黑色、红色塑料袋各1只,卷筒纸芯2个,卡纸2张,白色布角少许,金色即时贴少许,针线,双面胶。

活动过程

甲身: Yjs21.COM

1.每3个饭盒1排,共3排,每2个饭盒之间用双面胶黏贴,然后用针线一一缝合,共由18个饭盒制成。

2.将两根约12厘米长的松紧带缝合在前后两片甲身上方做肩带。用白色布条缝合在前后两片甲身的左右两边做绳结,便于穿脱。

头盔:

1.将卡纸剪成一个大长方形、两个小长方形,并在两个小长方形的右上角剪一弧形,再在弧形边剪几个小开口并折出折痕(使它和大长方形黏合后不起皱),将大长方形和两个小长方形的折痕处重合,用双面胶固定,制成头盔。

2.将金色即时贴剪成条状,在头盔上贴出图案(可由幼儿完成)。

3.将红色塑料袋剪成须状,卷贴成筒状,用双面胶贴在盔顶中间作装饰。

护腕:

将金色即时贴剪成条状,在卷筒纸芯上黏出不规则正方形(可由幼儿完成)。

腰带:

将黑色塑料袋剪成长条状(长度根据幼儿腰身大小确定),再用金色即时贴剪成条状贴在腰带四周(可由幼儿完成)。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扩展阅读

幼儿英语手指游戏,课前活动手指游戏


Hands on Shoulders Hands on shoulders, hands on knees. 手放肩膀,手放膝盖 Hands behind you, if you please. 请你把手放后面 Touch your shoulders, now your nose, 摸你的肩膀,然后你的鼻子 Now your hair and now your toes. 然后你的头发和你的脚趾 Hands up high in the air. 把手举高在空中 Down at your sides, and touch your hair.放在你的身边,然后摸你的头发 Hands up high as before. 把手和之前一样举高 Now clap your hands, one-two-three-four! 然后拍手1234

异步教育中的自选性操作活动


既评价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知识、技能的发展情况,又评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既评价幼儿交往能力、互助精神、自信心等,又关注其身体、心理健康状况。

《规程》和新《纲要》重申了以儿童为活动中心的观点,更强调了教育过程中活动主体的积极性,重视让幼儿独立、主动地学习,教师只是给予必要指导和帮助。许多教师在重视全体幼儿同步教育,协调发展的同时,应注意采用“异步教育、个性发展”。所谓“异步教育”是指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与操作材料,让幼儿独立学习,教师针对不同幼儿的情况给予指导、帮助。那么,在异步教育中如何才能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各种感官,增强幼儿动手能力,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呢?我尝试着让幼儿进行自选性操作。即让幼儿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实际能力,自由选择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当然,这种“自选”并非“逛超市”般的随意。在新的活动内容,没有接触过的操作材料,操作办法较为陌生时,教师在操作前给予详细讲解,让幼儿有的放矢地进行操作。同时,在幼儿自选材料时,教师应因势利导,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操作。实践证明,在异步教育中采用自选性操作是行之有效的。那么,在组织自选性操作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哪几个方面呢?

一、自选性操作活动的材料选择1、依据幼儿思维发展特点选择材料。在操作活动中,有些老师把对操作材料的选择和的把握误解为材料越多越好,越花俏越好,将幼儿带入“为操作而操作”的误区,完全忽略了幼儿思维的特点以及个体差异性。幼儿的思维形式是直观、具体的,对于抽象的知识,幼儿需要四个阶段来掌握,直观的实物—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等。为此,老师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要符合这四个层次的要求,并通过这四个层次来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

2、依据幼儿个体发展水平选择材料。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很快理解新活动的玩法,积极投入到操作过程中去,而有的孩子则感到困难,甚至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调动每个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应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操作,并慢慢从一个较低层次发展到另一个相对高一些的层次。

二、注意演示与操作时间的搭配在自主性操作活动中,如果教师生怕幼儿记不住,花费大时间讲解、演示。在剩下极短的时间里,幼儿才动手操作。如此仓促的操作活动,当然不能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的作用,从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把握讲解演示的适时性,讲究语言的精炼、准确性,留下较多的时间让幼儿充分地选择与操作。因为,幼儿通过操作,使之内化为思维活动,需要一个过程,美国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儿童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幼儿的思维欠敏捷,又不熟悉操作技能,加之有些现象、原理是需要反复地尝试、操作才能感知、发现的,如果没有合理搭配演示与幼儿操作的时间,势必使操作流于形式。当然,老师当幼儿已充分操作,达到预定目的后,教师也应及时中止幼儿的操作活动。

三、注意精心设计问题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无心地操作物质材料不能算主动地学习。”在自选性操作活动中,教师应说明操作的程序、方法,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保证幼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应恰到好处地向幼儿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及时纠正操作偏差,强化操作目的,促进积极的思维,达到良好的操作效果,因此,精心设计有质量的提问是很重要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次的问题,问题要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思考,同时,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开放性,使幼儿自己大胆地表达,并且紧扣活动内容。例如:在“有趣的喷泉”科学活动中,教师就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问题一一提出,如:

(1)先提出“怎样使相通的容器喷出喷泉?”一开始就紧扣科学活动中心,让幼儿的头脑中有正确的思路,并能激发幼儿探索兴趣;(2)接着,教师根据幼儿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又提:“用什么办法使喷泉喷得更高?”这一问题比前一问题加深了一步;(3)最后,教师又提出:“你来设计一款不一样的喷泉”由于这一活动多采用开放性,启发性提问,每一问题都紧扣活动内容,因而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学习探索也更加积极、主动。四、注意教育评价的科学性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发现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潜能。要采用多元化的开放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所以在评价中要注意:

(1)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观察评价,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表格,或列一些要点,对幼儿的自选性操作活动情况进行现场评量。这样教师在评价时才知道应该及时鼓励、推广什么?哪些是幼儿智慧的火花。使评价更科学、更适当、更能体现典型性。

(2)评价要从表面转为实质,单纯地从幼儿“玩过了这个组”上进行评价是表面性的、肤浅的,我们的评价要点首先应放在幼儿操作后的活动质量上,要从幼儿实质上的“获得”去评价,即评价幼儿在活动中如何发现问题,并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对采用不同于别人的方式进行尝试、操作的幼儿要肯定,重视操作的过程,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要从“学会”转为“会学”。

(3)教师讲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幼儿参与评价,不仅有避免教师认识的主观片面性,而且有助于幼儿发现自我,让每个幼儿都能树立自信心,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有利于教师将这些来自不同幼儿的学习经验加以推广,从而促进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发展。

(4)变知识评价、技能评价为多因素评价。既评价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知识、技能的发展情况,又评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既评价幼儿交往能力、互助精神、自信心等,又关注其身体、心理健康状况。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异步教育中采用自选性操作活动能充分让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能使教师面对个别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了解、指导幼儿的发展,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达到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

幼儿英语手指游戏-课前活动手指游戏


Ten Little Fingers I have ten fingers. 我有十个手指 They all belong to me. 他们都属于我 I make them do everything. 我能让她做很多的事情 Do you want to see? 你想看看吗 I can make them point. 我能让他们指 I can make them hold.我能让他们抓 I can make them dance. 我能让他们跳舞 And then I make them fold. 我还能让他们合起来

游戏活动:动手做,游戏乐


一、活动背景; 一天,和小朋友玩ji妈妈和小鸡的游戏,阳阳突然问:“老师,小鸡是ji妈妈生的吗?”“是ji妈妈生的!”“对!”小朋友喊着,“不对,是ji蛋里出来的!”昕昕一个人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孩子们有了自己的问题,而且争论开来,根据幼儿的兴趣火花,我们产生了《可爱的蛋宝宝》的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去发现、探索、去寻求更有趣的奥秘。“我给蛋宝宝穿彩衣”是这一主题活动中的一个小活动。幼儿正确经验的积累,概念的形成,情感的体验需要借助于仿真的情景,因此,根据刚入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入手,在进行该活动设计时,努力创设了真真假假、真假难辨的场景,以达到更佳的活动效果。

二、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剪贴的方法大胆地为蛋宝宝进行装饰。

2、在情景式的游戏活动中发展综合能力。

3、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 ji妈妈头饰一个。

2、 大蛋五各,贴在展示板上,放于教室四周。

3、 剪刀,彩条,小篓子每人一份,放于教室四周。

4、 红、黄、绿彩纸,圆形、方形、三角形彩纸。

四、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在音乐游戏中参与活动,产生兴趣。

1、跟着“ji妈妈”随音乐入室。

2、跟着“ji妈妈”找个地方坐下来。

(二)通过与彩条宝宝做游戏掌握剪的技能。

1、创设情景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

(1)“今天妈妈真高兴,妈妈的衣服不漂亮,我要打扮一下。”教师出示彩条做衣服打扮自己。

“妈妈的穿的是什么?妈妈的裙子是什么做的呀”(彩条宝宝)

“小朋友好!”(彩条宝宝好)

(2)“这些彩条还会跳舞呢,听!它们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学一学呢?”

小班手工游戏活动教案:制作小乌龟教案


小班手工游戏活动制作小乌龟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活动,增强环保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制作小乌龟教案吧。

设计背景

小孩子可塑性较强,兴趣广泛,喜欢新奇的东西,同时喜欢把各种东西组装起来,为了培养孩子们手工制作的兴趣,故设计此游戏。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

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重点难点

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自主创作能力,难点是孩子们闹,难形成统一。

活动准备

1、果冻盒,一次性筷子,碗,瓶盖,剪刀,绘画纸,粘纸,双面胶等。

2、制作流程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师:你们见过小乌龟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小乌龟有四只脚,一个壳,一个头,一个尾巴,壳上还有花纹。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只小乌龟?

2、出示材料,让幼儿探讨。

师:老师这边准备了很多的东西,你们看看它们能做小乌龟的哪一部分?

幼儿1:泡沫盒可以做小乌龟的壳。

幼儿2:果冻盒可以做小乌龟的头。

幼儿3:一次性筷子可以做小乌龟的脚••••••

3、教师出示制作流程图,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办法制作小乌龟,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张制作小乌龟的图,请你们看着上面的图示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好吗?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5、大部分幼儿完成了作品后,教师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小乌龟并进行评价。

6、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教学反思

幼儿玩具“做中学”为幼儿的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对拓展幼儿思维性,培养幼儿创造力,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中学要满足幼儿求知欲,需要积极为幼儿的教学活动配套充足的物质条件,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幼儿可以自由进入,独立或合作地进行观察、操作、尝试、实验,自由自主地探究。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去发现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懂的问题,在这次的《制作小乌龟》的活动中,因为提供的一次性饭盒,碗,果冻盒等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经常见到的, 所以对此幼儿非常非常感兴趣,他们先探索这些材料可以制作小乌龟的哪一部分,尝试了很多材料,最后才找出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幼儿虽然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但他们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迸发出了探索的激情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幼儿在与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的互动中发现问题、进行探索、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亲历制作的过程,幼儿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孩子在制作中遇到问题,这个时候教师的评价对幼儿就非常重要,教师的鼓励会让幼儿更加有信心,反之幼儿会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孩子的探究不可能每一次都是成功的,但在孩子的眼里永远没有失败,关键是老师如何对待孩子的失败,如何将孩子的失败变为成功,让孩子敢于在失败中继续探究。

孩子的能力总有强差之别,但在我们老师的眼里、脸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从以上过程中不难发现,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他必须带着问题进行研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假设和验证中,孩子的思维在不断地发展,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也随之养成。

幼儿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应该去判断每个幼儿忍受挫折的限度,当幼儿反复失败时,适时加以介入帮助、点拨,帮助他们缩短失误的过程,才会不导致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性的消失。

幼儿是天真好动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们就象一个“小小的哥伦布”,每天都在发现着“新大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双手,探索着自然的奥秘、科学的神奇,建构着那一个个让他们魂牵梦萦的问题。这种好奇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那么,作为教师就要保护儿童的探究欲望,引发他们进行“多解”地操作与思考,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与赞扬,使幼儿的自信越来越强。

初探游戏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说明大脑与手之间又密切的关系。科学研究证明:手的话动与精细的动作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同时运动中枢又能调节手指的活动,神经中枢和手指反复地互相作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完善。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它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这说明动作的发展多么重要。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动手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的,其思维也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渐发展的。因此,为幼儿提供各种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既满足了他们的动手兴趣,又为幼展,幼儿又非常感兴趣的形式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运用智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都在积极活动着,幼儿不断地解决游戏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有利地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游戏。游戏从三月份到六月份,历时三个月,告一段落,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好开展,先对此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供经验和教训。

我带的是大班的孩子,围绕动作的协调性灵适性敏捷性准确性四个品质,开展了“击保龄球”“抛接沙包”“小棒夹豆”等一系列的游戏,重点是“小棒夹豆”游戏。把击保龄球游戏放在第一位的原因是它这个动作需要整个手臂以及甚至全身的配合,动作比较大。接下来抛接沙包,是用手去接抛起的沙包,虽也需要手臂的协作,但动作较细一些。最后是小棒夹豆游戏,需要手指的配合,动作更是精细了。

一、击保龄球

这个游戏要求幼儿在5米以外击倒三角形摆放的十个塑料瓶。幼儿拿保龄球去击瓶子,击倒一个得一分。幼儿可以自由反复练习,同时为了满足幼儿的竞争好胜的心理,可以通过两组或三组等分组比赛,看一看哪一纽得分最多,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这个游戏很好的促进了幼儿眼手脑协调能力发展,更促进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发展。

二、抛接沙包

抛接沙包游戏的玩法很多,孩子可双手抛双手接,单手抛单手接,左手抛右手接,右手抛左手接。还可以往前上方抛起,小朋友跑着去接,小朋友之间还可以互抛互接。这既训练了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很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这个游戏原本是抛接球的游戏,当时没有考虑很多,只想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球,但玩过一次以后,发现抛皮球的游戏很不合适。因为皮球面积较大,又重,孩子们在抛起后,不敢用手去接,总怕砸着自己。另外球抛起后掉在地上还会反弹,四处滚落。而有些幼儿干脆就是抱着球跑,不敢抛球。后来经过考虑改选沙包,因为沙包不会象皮球那样反弹起来四处滚落,体积又小,在孩子们的小手里很合适。孩子们玩的很开心。还不时跑过来告诉我是怎样接住沙包的,让我和他共享成功的喜悦。后来孩子们还告诉我他们的新发现,说除了用手去接之外,还能用肩用头用脚去接。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忽然有了新的想法:如果对一种游戏,我们通过难度的提高,循序渐进去实验,编成系列游戏,那对幼儿能力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让幼儿也更感兴趣,也更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呀!为此我重点设计了第三个游戏。

三、小棒夹豆

小棒夹豆,是通过游戏中豆的种类变化,装豆的容器的变化,容器距离的改变,以及小棒种类的改变来设计的系列游戏,使难度不断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

活动一:材料:幼儿每人一双平头筷子、红豆若干、表格、笔、容器两个。把活动分为四步:第一,幼儿首先看老师怎么玩游戏的,总结出游戏规则。第二,幼儿在规定的两分钟内,看谁夹的最多。第三,把豆子到在右手上,用左手数。第四,把夹豆的数目记录在表格中。

在夹豆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想取得第一,表现自己,所以都很着急,可越急小豆子越不听话,越夹不住豆子。当然这跟幼儿动手,的准确性,协调性及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很大关系。我们就让夹的最多的孩子来讲一讲他的体验和感受,是怎样夹那么多的豆子的。夹的多的孩子满心喜悦,夹的少的孩子跃跃欲试,在下面的比赛中纷纷仿效夹的多的孩子,改变握筷子的姿势等,幼儿在交流尝试,再交流再尝试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动作,改变夹豆的方式方法,寻找最佳方法,使其水平不断提高。所以每一次游戏,孩子们都有明显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字变化来看一看:就拿一个幼儿举例:他第一次夹了18个小豆,是全班第一名。第二次夹了31个,反而是第二名。最后一次夹了40个,成为全班第一名,可以看出幼儿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第三步中我要求幼儿左手数豆,主要为了促进幼儿左手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左右脑同步发展。在第四步中我让幼儿填写表格,一方面是把数据统计下来,另一方面写字的本身就是在培养幼儿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准确性。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非常看重幼儿自己的发现,重在“导”,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得最好,让幼儿自己体会并发现,为此幼儿体验到成功的极大喜悦。

活动二:这次实验,把平头筷子换成尖头筷子,红豆不变。容器由低到高由粗到细从广口—窄口—高低管依次改变,并且容器的距离也在依次加大,难度逐渐提高。在活动中我发现对于这一系列游戏,幼儿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注意力一直非常集中。因为每个孩子都想争第一,这一轮幼儿没拿到第一,下一轮比赛幼儿可能拿了第一,这就要看幼儿自己能力以及当时紧张不紧张。有的孩子能力不错,但为了拿第一,开始第一个,第二个夹不住,就慌了阵脚,下面的就更夹不住了,甚至着急得直嚷:“老师,豆子太光了,夹不住,夹不住。”可下次他不紧张了,手拿稳了,姿势正确了,水平就立刻上去了。可见除了能力之外,幼儿的心理素质多么重要。

活动三:这一次把红豆改为黄豆,筷子依然用尖头筷子,容器种类变化容器距离改变跟活动二一样。黄豆表面较红豆滑一些,幼儿用尖头筷子去夹,难度又大了,有的孩子夹不住,还一个劲的夹,直到把这颗豆子夹起,有的孩子一看夹不住了,赶紧去夹另外一颗。不断尝试,寻找最好方法。而这也很好的反映了幼儿的个性差异。

活动四:游戏难度也算最高吧,盛黄豆的广口瓶在教室一边,空广口瓶放在教室另一边,每人一双尖头筷子,在夹到黄豆后,跑到教室另一边放入容器内。游戏规则要求往返跑中豆子掉了,要重新返回夹豆,不能一下夹好几颗用手托住跑,游戏进行两轮,做出记录。

有的孩子只顾跑,一不小心豆子掉了;有的只顾看豆子,却不小心撞上了别的小朋友,豆子也被撞掉了。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顾上又顾脚下沉着冷静的小朋友才能拿第一。所以这也很好的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的发展。

这一系列游戏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延伸,例如:(1)操作工具的改变:把小棒(我们这用的是筷子)由原来的平头换做了尖头,还可以把筷子换作特大的或特小的,以此来提高难度。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把小棒变为夹子。从大一点的夹子到发夹,到文具夹,到眉夹。工具越来越小,要求幼儿的动作越来越精细。(2)所用材料的改变:根据所夹物体表面的粗糙来增加难度,由红豆到黄豆到玻璃珠,表面越来越光滑。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大小,由豆子变的越来越大(例如:乒乓球)或越来越小(例如:小铃铛)。(3)容器的改变:容器

口的直径在缩小,容器的高度在增加。(4)容器的距离也在逐步增大。

实验告一段落,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我自己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实践工作中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要促进幼儿某方面能力得到很大发展,最好采用系列游戏,使游戏难度不断提高,幼儿的水平循序渐进地得到稳步发展这样的游戏幼儿最感兴趣最有挑战性最有成功感最有吸引力。

第二:家长要很好的配合。通过一系列游戏发观:日常生活对幼儿动作发展起的作用非常大,如有的孩子用筷子的方法正确,他的动作就比较灵活,动作就比较协调,夹的豆子就多,而这些需要家长密切配合,才能更好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三:幼儿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影响幼儿的信心,幼儿的情绪,幼儿的成绩。同时我觉得这个系列游戏中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放松,特别是在小棒夹豆的游戏中,幼儿手指容易紧张疲劳,所以要适当穿插一些活动手指的小游戏,减轻他的疲劳感,这符合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原则。

(二)在活动中要加强言语指导,发观问题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方法。如有的孩子为了得第一,拿筷子不是夹,而是用筷子托着豆子,放入容器,想投机取巧。

(三)在活动中要及时给孩子以鼓励支持,对其创造性的发现及时表扬,培养孩子自信心,增强成功感,这样会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幼儿能力会提高更快。

(四)幼儿能力不一,对个别幼儿要因材施教,给予及时帮助,保证每个幼儿的动手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要考虑活动的安全性,这在往返跑夹豆子的过程中表现得很突出。如果放杯子的桌子距离太近,孩子在往返跑中就容易相互撞着,由于幼儿手里拿着筷子,孩子们争先恐后,为得第一跑得又猛,所以让小朋友注意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亲子制作:小鸡出壳


亲子制作:小鸡出壳

材料:中号麦当劳饮料纸杯,一次性筷子,方形纸,彩色皱纸等等。

工具:剪刀、水彩笔、油画棒、浆糊或胶棒。

制作方法

1.将方形纸对折。

2.在对折好的纸上画出小鸡。

3.用剪刀将画好的小鸡沿黑线剪下。注意不要将折好的纸打开,两张纸一起剪,就会剪出两只小鸡。

4.给两只小鸡分别涂上漂亮的颜色。

5.在一只小鸡的背面涂上浆糊,将一次性筷子粘在上面,然后将另一只小鸡与之对贴。

6.用剪刀将纸杯口剪成锯齿状,并在纸杯的底部穿一个小洞。

7.将小鸡剪入纸杯中,并将彩色皱纸条放在小鸡的周围作装饰。

玩法:孩子一手握纸杯,另一手拿筷子,并将筷子来回抽动,使小鸡在杯中进出,说:“小鸡从壳里钻出来了!”也可将玩具当成小纸偶进行表演。

鼓励孩子多动脑,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是从蛋里孵出来的?不妨也做一做这些小动物。

幼儿园教具:从制作到发现


[摘要]幼儿园的教具应该从强调制作转变为强调发现。对教具的理解,要从“工具”转变为“手段”;对教具的选用,要从单一“学具”‘玩具”涉及到全部“教育资源”:对教具的寻找,要从只是注重“显在教具”到同时注重“潜在教具”。

一、教具运用中的一种偏颇:过分强调自制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直观的,从幼儿的这个心理特征出发,幼儿园教师在准备教育活动时,通常都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具:在这个环节中,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强调由教师亲自制作教具。我们对多所幼儿园实地调查后发现。过分强调由教师自制教具导致了以下问题:

一是自制教具成了教师的一种沉重负担。一些幼儿园把制作教具视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估,还要求创意独特、构思巧妙、制作精美,能够起到启迪智慧、陶冶性格、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作用。整天按照这种标准制作教具,教师该有多累。

二是自制教具没有充分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在一些幼儿园里,教师利用废旧物制作的一些观赏性较大的教具成了摆在桌面上或挂在墙上的装饰品,却没有真正成为促进儿童操作和探究的工具。

三是过分强调自制教具,使得幼儿教师的“教具观”非常狭隘。对某些教师而言,一提到开展教育活动,就想到怎么制作教具,却忽视了对幼儿园已经购买的成品教具、能够作为教具使用的现成物品以及以前制作好的教具等的使用。相应的,许多具有教具意义能够发挥教具作用的现有资源,在一些幼儿教师眼中它们根本就不是教具。

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现状,我们认为一个有效的举措是从观念的转变人手,即在强调制作教具的同时要提倡发现教具。

二、教具运用的导向:提倡发现

提倡发现教具的目的,是为了解放教师而不使他们整日忙于烦琐的教具制作,是为了发挥教具所应有的教育作用,更是为了充分挖掘周围环境中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提倡不仅要让教师锻炼出一双巧手,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思考、观察形成一双慧眼,充分利用现成的“教具”,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

(一)理解教具应从“工具”扩大到“手段”

人们对教具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纬度:其一,把教具理解为工具;其二,把教具理解为手段。通常,大多数人是从狭义的角度看待教具,认为教具就是那些用来辅助教学或提高教学效果的物品或工具。从这个纬度给教具下的定义就是:“教具是教学过程中可借以辅助教学活动的用具或“教具是为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教学工具”。如,对直观教具的解释为:“直观教具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教学用具”。同可见,坚持以上看法的人,只看到一些“物”的东西,他们罗列的教具就是诸如教科书、实物、模型、标本、图表、幻灯、录音机、录像机等东西,而直观教具不过是这些教具中的一种。这是第一个理解教具内涵的纬度。

理解教具内涵的第二个纬度,即对教具比较广义的看法,则把教具看成是教学手段,即把教具理解为实施教育活动的“手段”或“方式”。在有的教育工具书中,“教学手段”就是“教具”的同义语——“教学手段是指教学过程中为了辅助教学活动所使用的物的用具”,旧其罗列的教学手段也就是通常意义的教具。同样把教具看成教学手段,另外一种解释与此稍有不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和学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或设备”。从这种定义的外延来看,教具只是教学手段的其中一种,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的教学手段,如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口语、动作、表情、个性等也可以作为教学手段来使用,但是它们却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工具性教具。综合起来看,二者都是把教具看成教学手段,因此都属于理解教具内涵的第二个纬度。从这种角度理解教具,给我们的启发在于,“教具”的外延扩大为具有“手段”意义的所有东西,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具”相应地增多了。

应该说这种“教具观”对教师的视野有所开阔。如果从第一个纬度看待教具,那么教师可利用的东西是有限的、不充分的,除了图书、模型、标本、图表、幻灯、录音机、录像机、电影、电视、语音实验室、计算机等常规的物品、工具或设备之外,就是由他们亲手制作的一些供儿童操作、探究和学习的材料。看来,从这个角度理解教具,必然导致强调由教师自制教具。如果从第二个纬度看待教具,教师的视野就不会被锁定在狭义的教具上,反而会促使他们从教育手段的角度审视周围的教育资源,只要能够起到手段作用的东西,都可以当作教具来使用。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具就无限丰富了。在实际应用时,起到“手段”作用的,不仅仅是指那些无生命的物品和工具,而且还包括那些有生命的动植物,甚至包括人本身在内。

因此,在理解和看待“教具”这个问题上,我们主张把“教具”的内涵和外延看得更加宽泛一些,应该把教具定义为“手段”而不是“工具”。

(二)选用教具应从“学具”“玩具”扩展到各种“教育资源”

就历史发展来看,教学手段原本就不仅仅指学具和玩具,而且包括了各种教育资源。教学手段的发展历史对此做了证明,它的运用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语言和非语言类表达手段的运用。在人类最原始的教学活动中,最先采用非语言的表达手段,如手势、面部表情、喊叫、动作等体态语。随着语言的出现,口头语言成了主要的教学手段,开始了人类口耳相传的教学阶段。直到今天,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手段依然是教育活动中采用的最基本的教具。

第二阶段:文字书籍的出现。文字、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的教学活动发生了质的飞跃,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成了传播人类世代积累的思想文化的主要工具,教科书也成为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今天,儿童从出生以后就开始接触某种形式的书籍,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来促进其迅速发展。

第三阶段:专门教具的广泛采用。随着教育活动的独立,专门为教学活动设计的教具开始出现,并被广泛采用。为了弥补语言和文字的真实性和形象性的不足,增加学习者的感性经验,直观教具首先被采用了。直观教具除了有生命的活体动植物、真实的用品、工具之外,还有专门为了教学而制造的工具,如模型、图片、标本、挂图等。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视听媒体和高新技术工具也开始作为教具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来。这些新的教学手段包括幻灯、电视、电影、收音机、唱片、录音机、录像机、投影器、语音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通讯卫星和因特网,等等。各种形式教具的综合运用,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注重在游戏中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导读: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说明大脑与手之间又密切的关系。科学研究证明:手的话动与精细的动作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同时运动中枢又能调节手指的活动,神经中枢和手指反复地互相作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完善。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它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这说明动作的发展多么重要。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说明大脑与手之间又密切的关系。科学研究证明:手的话动与精细的动作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同时运动中枢又能调节手指的活动,神经中枢和手指反复地互相作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完善。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它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这说明动作的发展多么重要。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动手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的,其思维也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渐发展的。因此,为幼儿提供各种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既满足了他们的动手兴趣,又为幼展,幼儿又非常感兴趣的形式就是游戏。游戏是幼儿运用智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都在积极活动着,幼儿不断地解决游戏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有利地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游戏。游戏从三月份到六月份,历时三个月,告一段落,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好开展,先对此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供经验和教训。

我带的是大班的孩子,围绕动作的协调性灵适性敏捷性准确性四个品质,开展了“击保龄球”“抛接沙包”“小棒夹豆”等一系列的游戏,重点是“小棒夹豆”游戏。把击保龄球游戏放在第一位的原因是它这个动作需要整个手臂以及甚至全身的配合,动作比较大。接下来抛接沙包,是用手去接抛起的沙包,虽也需要手臂的协作,但动作较细一些。最后是小棒夹豆游戏,需要手指的配合,动作更是精细了。

一、击保龄球

这个游戏要求幼儿在5米以外击倒三角形摆放的十个塑料瓶。幼儿拿保龄球去击瓶子,击倒一个得一分。幼儿可以自由反复练习,同时为了满足幼儿的竞争好胜的心理,可以通过两组或三组等分组比赛,看一看哪一纽得分最多,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这个游戏很好的促进了幼儿眼手脑协调能力发展,更促进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发展。

二、抛接沙包

抛接沙包游戏的玩法很多,孩子可双手抛双手接,单手抛单手接,左手抛右手接,右手抛左手接。还可以往前上方抛起,小朋友跑着去接,小朋友之间还可以互抛互接。这既训练了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很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这个游戏原本是抛接球的游戏,当时没有考虑很多,只想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球,但玩过一次以后,发现抛皮球的游戏很不合适。因为皮球面积较大,又重,孩子们在抛起后,不敢用手去接,总怕砸着自己。另外球抛起后掉在地上还会反弹,四处滚落。而有些幼儿干脆就是抱着球跑,不敢抛球。后来经过考虑改选沙包,因为沙包不会象皮球那样反弹起来四处滚落,体积又小,在孩子们的小手里很合适。孩子们玩的很开心。还不时跑过来告诉我是怎样接住沙包的,让我和他共享成功的喜悦。后来孩子们还告诉我他们的新发现,说除了用手去接之外,还能用肩用头用脚去接。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忽然有了新的想法:如果对一种游戏,我们通过难度的提高,循序渐进去实验,编成系列游戏,那对幼儿能力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让幼儿也更感兴趣,也更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呀!为此我重点设计了第三个游戏。

三、小棒夹豆

小棒夹豆,是通过游戏中豆的种类变化,装豆的容器的变化,容器距离的改变,以及小棒种类的改变来设计的系列游戏,使难度不断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

活动一:材料:幼儿每人一双平头筷子、红豆若干、表格、笔、容器两个。把活动分为四步:第一,幼儿首先看老师怎么玩游戏的,总结出游戏规则。第二,幼儿在规定的两分钟内,看谁夹的最多。第三,把豆子到在右手上,用左手数。第四,把夹豆的数目记录在表格中。

在夹豆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想取得第一,表现自己,所以都很着急,可越急小豆子越不听话,越夹不住豆子。当然这跟幼儿动手,的准确性,协调性及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很大关系。我们就让夹的最多的孩子来讲一讲他的体验和感受,是怎样夹那么多的豆子的。夹的多的孩子满心喜悦,夹的少的孩子跃跃欲试,在下面的比赛中纷纷仿效夹的多的孩子,改变握筷子的姿势等,幼儿在交流尝试,再交流再尝试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动作,改变夹豆的方式方法,寻找最佳方法,使其水平不断提高。所以每一次游戏,孩子们都有明显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字变化来看一看:就拿一个幼儿举例:他第一次夹了18个小豆,是全班第一名。第二次夹了31个,反而是第二名。最后一次夹了40个,成为全班第一名,可以看出幼儿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第三步中我要求幼儿左手数豆,主要为了促进幼儿左手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左右脑同步发展。在第四步中我让幼儿填写表格,一方面是把数据统计下来,另一方面写字的本身就是在培养幼儿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准确性。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非常看重幼儿自己的发现,重在“导”,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得最好,让幼儿自己体会并发现,为此幼儿体验到成功的极大喜悦。

活动二:这次实验,把平头筷子换成尖头筷子,红豆不变。容器由低到高由粗到细从广口—窄口—高低管依次改变,并且容器的距离也在依次加大,难度逐渐提高。在活动中我发现对于这一系列游戏,幼儿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注意力一直非常集中。因为每个孩子都想争第一,这一轮幼儿没拿到第一,下一轮比赛幼儿可能拿了第一,这就要看幼儿自己能力以及当时紧张不紧张。有的孩子能力不错,但为了拿第一,开始第一个,第二个夹不住,就慌了阵脚,下面的就更夹不住了,甚至着急得直嚷:“老师,豆子太光了,夹不住,夹不住。”可下次他不紧张了,手拿稳了,姿势正确了,水平就立刻上去了。可见除了能力之外,幼儿的心理素质多么重要。

活动三:这一次把红豆改为黄豆,筷子依然用尖头筷子,容器种类变化容器距离改变跟活动二一样。黄豆表面较红豆滑一些,幼儿用尖头筷子去夹,难度又大了,有的孩子夹不住,还一个劲的夹,直到

把这颗豆子夹起,有的孩子一看夹不住了,赶紧去夹另外一颗。不断尝试,寻找最好方法。而这也很好的反映了幼儿的个性差异。

活动四:游戏难度也算最高吧,盛黄豆的广口瓶在教室一边,空广口瓶放在教室另一边,每人一双尖头筷子,在夹到黄豆后,跑到教室另一边放入容器内。游戏规则要求往返跑中豆子掉了,要重新返回夹豆,不能一下夹好几颗用手托住跑,游戏进行两轮,做出记录。

有的孩子只顾跑,一不小心豆子掉了;有的只顾看豆子,却不小心撞上了别的小朋友,豆子也被撞掉了。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顾上又顾脚下沉着冷静的小朋友才能拿第一。所以这也很好的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的发展。

这一系列游戏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延伸,例如:(1)操作工具的改变:把小棒(我们这用的是筷子)由原来的平头换做了尖头,还可以把筷子换作特大的或特小的,以此来提高难度。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把小棒变为夹子。从大一点的夹子到发夹,到文具夹,到眉夹。工具越来越小,要求幼儿的动作越来越精细。(2)所用材料的改变:根据所夹物体表面的粗糙来增加难度,由红豆到黄豆到玻璃珠,表面越来越光滑。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大小,由豆子变的越来越大(例如:乒乓球)或越来越小(例如:小铃铛)。(3)容器的改变:容器

口的直径在缩小,容器的高度在增加。(4)容器的距离也在逐步增大。

实验告一段落,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同时我自己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实践工作中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要促进幼儿某方面能力得到很大发展,最好采用系列游戏,使游戏难度不断提高,幼儿的水平循序渐进地得到稳步发展这样的游戏幼儿最感兴趣最有挑战性最有成功感最有吸引力。

第二:家长要很好的配合。通过一系列游戏发观:日常生活对幼儿动作发展起的作用非常大,如有的孩子用筷子的方法正确,他的动作就比较灵活,动作就比较协调,夹的豆子就多,而这些需要家长密切配合,才能更好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三:幼儿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影响幼儿的信心,幼儿的情绪,幼儿的成绩。同时我觉得这个系列游戏中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放松,特别是在小棒夹豆的游戏中,幼儿手指容易紧张疲劳,所以要适当穿插一些活动手指的小游戏,减轻他的疲劳感,这符合幼儿园保教结合的原则。

(二)在活动中要加强言语指导,发观问题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方法。如有的孩子为了得第一,拿筷子不是夹,而是用筷子托着豆子,放入容器,想投机取巧。

(三)在活动中要及时给孩子以鼓励支持,对其创造性的发现及时表扬,培养孩子自信心,增强成功感,这样会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幼儿能力会提高更快。

(四)幼儿能力不一,对个别幼儿要因材施教,给予及时帮助,保证每个幼儿的动手能力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要考虑活动的安全性,这在往返跑夹豆子的过程中表现得很突出。如果放杯子的桌子距离太近,孩子在往返跑中就容易相互撞着,由于幼儿手里拿着筷子,孩子们争先恐后,为得第一跑得又猛,所以让小朋友注意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幼儿园游戏《幼儿动手制作活动》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游戏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亲子制作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动手制作小彩旗 插旗子游戏 下面是《动手制作小彩旗插旗子游戏》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教案分类: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 表现内容:让孩子学习亲手制作小旗,用做好的小旗子做相关的游戏。 【教案准备】鞋盒盖,红、黄...
    2021-07-0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亲子手工制作活动总结 我园开展了亲子手工制作活动,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让幼儿和家长有更进一步的接触,也让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手制作的手工去懂的自己动手的意义。
    2020-09-03 阅读全文
  • 亲手制作漂亮的项链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亲手制作漂亮的项链》,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亲手制作漂亮的项链图片 【教案目标】 发展宝宝小肌肉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教案准备】 彩色小圆片、彩线 【教案过程】 1、...
    2021-07-16 阅读全文
  • 大班手工制作活动舞会的项链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美术教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手工制作活动舞会的项链,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这是大班手工制作活动舞会的项链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
    2021-09-07 阅读全文
  • 亲子环保制作活动 | 绿色行动,我们大手牵小手 为增强家长与幼儿的环保意识,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我园特发起“亲子环保小制作活动”倡议,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物品,共同设计制作各种环保小作品。 一、活动主题 绿色、爱心...
    2020-01-24 阅读全文

下面是《动手制作小彩旗插旗子游戏》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教案分类: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 表现内容:让孩子学习亲手制作小旗,用做好的小旗子做相关的游戏。 【教案准备】鞋盒盖,红、黄...

2021-07-09 阅读全文

我园开展了亲子手工制作活动,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让幼儿和家长有更进一步的接触,也让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手制作的手工去懂的自己动手的意义。

2020-09-03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亲手制作漂亮的项链》,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亲手制作漂亮的项链图片 【教案目标】 发展宝宝小肌肉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教案准备】 彩色小圆片、彩线 【教案过程】 1、...

2021-07-16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美术教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手工制作活动舞会的项链,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这是大班手工制作活动舞会的项链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

2021-09-07 阅读全文

为增强家长与幼儿的环保意识,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我园特发起“亲子环保小制作活动”倡议,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物品,共同设计制作各种环保小作品。 一、活动主题 绿色、爱心...

2020-01-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