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如何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

发布时间:2019-12-19

幼儿园游戏角色游戏。

迄今为止,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多以游戏为主。幼儿园游戏是幼儿与外界进行交往的最佳途径。幼儿园的管理者对幼儿游戏需持有比较科学和客观的态度。平常你有了解过幼儿园游戏的种类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如何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角色游戏是指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创造性反映幼儿的生活。但在角色游戏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情况,影响游戏顺利进行和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及时、有效的进行一些随机教育。引导游戏继续开展下去。

1当游戏的内容缺乏的时候,需要老师画龙点睛的启发、诱导,使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活动。

当幼儿在万玩商店的游戏时,只指导等待“客人”上门来买东西。没有新的内容时,老师以“客人”的身份出现,买很多的东西,拿也拿不动,从这里据引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内容。以后商店的“工作人员”就多了“送货上门”这一服务内容。

2、当角色之间有冲突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调节,使游戏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当“客人”去“主人”家里做客时,“主人”坚持不让“客人”进门,原因是家里的客人太多了,但是“客人”一定要挤进去,这样他们两个人就吵了起来。这时“老师”就以“奶奶”的身份加入游戏,让“主人”说一说为什么不让他进门,原来“娃娃家”里的“客人”已经很多了,家里比较拥挤,都坐不下了。“客人”听了以后,说“好,那我等等再来”。就这样平息了这场风波,游戏又顺利的进行下去。

3、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的帮助幼儿拓展思路,深化游戏的主体,提高幼儿对游戏积极性。

在小菜场的游戏中,单一的买卖活动使幼儿对游戏兴趣低落,没有人想去小菜场上班了。老师就以“经理”的身份和“工作人员”开了个会,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出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丰富了菜篮子工程和经营范围,“工作人员”也不会没事可干了,游戏又热火朝天的继续下去了。

4、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师要根据游戏的过程不断的创新游戏的情节,提高幼儿的积极性。wWw.YJs21.com

在点心店的游戏中,幼儿平时缺乏对社会接触不多,生活经验少,不够丰富。于是游戏就很难开展。我就决定把点心店关了。和小朋友一起讨论你们喜欢吃什么、到什么地方去吃?这样一家“肯德基”店就应运而生了。幼儿看见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都很开心,也乐意去参加。

教师要积极的参加幼儿的游戏活动,很好的溶入游戏中去。及时、有效的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心理,去了解幼儿的心理在想什么,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介入游戏中去,控制游戏的节奏,对孩子进行教育,使角色游戏顺利开展,达到开展游戏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虎头蛇尾,草草结束。因此随机教育要求教师及时的发现问题,了解原因,解决问题。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扩展阅读

教师如何指导全园开放的角色游戏


导读: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典型的游戏形式。角色游戏指导是幼儿园教育游戏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生性爱玩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且与他们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有着密切联系,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它能有力促进幼儿身体的、认知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而角色游戏又是幼儿时期玩得最多的一种游戏。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及特点

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典型的游戏形式。角色游戏指导是幼儿园教育游戏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角色游戏全面地反映了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游戏的自主自愿性、虚构性、社会性、愉悦性、非生产性等都可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出来。角色游戏与其它形式的游戏相比较,更突出地表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1)高度的独立自主性;(2)特殊的想象活动。根据这些特点,我具体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二、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不了解幼儿的游戏心理,对孩子的游戏更多的时候是采取的放任自流或干涉太多;2、没有掌握角色游戏的特点,指导上不得法,失去了指导意义;3、指导缺乏目的性、计划性、整体性;4、在指导策略上没有加以推敲、斟酌,没有保证指导行之有效。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进行研究和探讨。

三、教师在开放性的角色游戏中的指导

(一)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

幼儿园开放性角色游戏环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开放性的物理环境,即游戏的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和共享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取放玩具材料,游戏的场地是按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布置、随时可以变化的,游戏时间段的时间是由幼儿自由支配的。二是开放性的心理环境,即角色游戏中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加现实生活的印象,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越广泛、情节越深入。因此,我们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支持他们的角色游戏的开展。我们的做法是:

(1)教师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社会生活,调动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为了丰富幼儿扮演医生这一角色的经验,教师组织幼儿去参观医院。参观后利用谈话启发幼儿的原有经验:你去医院时,你看见医生是怎么做的?护士在做什么?幼儿七嘴八舌说个不停,纷纷说出自己的经验。最后师生总结出:医生为病人看病要先询问病情,然后检查,最后再治病。而当护士则负责打针、取药,护理病人。责任分开,各负其职。孩子们都知道自己干什么,怎么干了。

生活即课堂。幼儿在观察周围世界地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形成社会角色,而角色游戏能使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交往中,反映他们眼中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指导必须注重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启发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积累生活经验。我的策略是:先观察后实践再评议。

现实生活中的日常观察有很多,通过每一次观察,幼儿对不同职业的人们工作有了初步感性经验。所以,掌握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是角色游戏的基础。

(2)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所以我们建议并提倡家长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多带孩子外出、多接触事物、多与孩子交流,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星期天可以带孩子跟爸爸妈妈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看一看,也可以和他们一起去银行、理发店、商店等地方,看一看叔叔、阿姨是怎样工作的。于是,大班周文琪跟妈妈到超市买东西后,在家里就跟妈妈、保姆玩起了开超市的游戏。并知道怎么推销自己的商品。在幼儿园玩超市的游戏中如:在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中,我发现幼儿对武汉的诸多小吃产生浓厚的兴趣,总在津津有味的谈着、议着。针对这种发现,我决定请家长星期天带幼儿去进行实地观察并品尝,从中幼儿不仅知道了许多小吃的名称,还了解到这些小吃都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怎么做的?并学习与服务员阿姨交往。星期一,个个嚷着要做各式各样的点心,于是,我就及时为幼儿提供了绒布、海绵、泡沫,毛线、皱纹纸、一次性纸怀等废旧材料,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做:热干面、牛肉面、包子、油条、豆皮、饺子、烧麦等等,孩子们真是越做越起劲。还说天热了,需要点饮料解解渴,于是又忙着搜集废旧的饮料罐,自制果汁、冷饮,大大丰富了小吃内容。根据幼儿自己动手做出的这些点心,于是我们师生共同商量,决定开个“美食一条街”。幼儿做的点心分类分层的出现在“美食一条街上”,有了先前这些观察和制作经验的积累,幼儿分散到各自选择的角色区中活动后,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怎么玩?玩什么?他们都会相互协商好玩法,分配好角色,我再帮助幼儿建立相应的规则,让幼儿各负其责的真正快乐活动。他就表现得特别突出。

2、提供适合的场所、设备及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创造物质条件

游戏材料的提供是使角色游戏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据、保证,所以,在游戏材料投放上的指导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刚开始幼儿往往对材料的选择上缺乏自主性,教师提供什么样的材料,他们就玩什么。太难的、不适合的材料他们就不玩或瞎玩;一成不变的材料往往玩了几次就没有了兴致。所以,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的指导是灵活地强调层次性。

如:室外长长的走廊是我们的“娃娃礼品屋”,我们按每一阶段的不同目标要求,在每一周次的材料上注意投放的层次性,随时按幼儿游戏需要更换和添置相应的材料,并且依据材料的变化对幼儿提出不同的操作要求。这些材料的更换从指导意义上来说,是层层递进,由简至难,循序渐进的。

在幼儿的游戏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材料本身的特点及不断地更新替换,幼儿对游戏的选择由于材料的因素而出现了明显的性别倾向。

如:在学做“灯饰”的游戏中,就吸引了很多女孩子参与,而男孩子要么简单地用纸盒穿根绳子,要么就随意用个一次性的纸杯盖在一次性的纸碗上就完事了,再也没那份耐心去做“灯饰”了。看来,是我们的投放材料出了问题,没能引起男孩子的兴趣。于是,我们在后一周的材料投放上,添置了许多男小朋友感兴趣的“恐龙战队”、“奥特曼兄弟”、“星球大战”的粘贴纸和形象生动的卡通图案,一下子吸引了许多男孩子的参与,他们开始学做“奥特曼灯饰、”“恐龙灯饰了。”灯饰做好后,在我们的建议下孩子们开一个灯具店,玩起了卖灯具的游戏。

3、提供充足自由的活动时间,保证幼儿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

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是幼儿深入自主地开展角色游戏的决定性条件。从整体观念出发,我们确定了角色游戏在整个教育日程中的位置,分配一定的时间,角色游戏需要时间比较长,我们保证幼儿每天都有一定的游戏活动时间。每次时间不少于30—50分钟,一般安排在集体活动之后,早晨和下午也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我们以幼儿角色游戏开展的情况为根据,从游戏的内容、角色分配、游戏材料的提供、个别幼儿的教育、角色游戏的常规等方面为角色游戏的开展和提高做好准备工作。

角色游戏的准备是游戏指导的前奏。其核心是游戏情节的创设,包括物质材料的设置和心理需要的激发两个方面。游戏情境以时空及物质材料为基础,但时机的选择和幼儿生活经验的获得与激活,特别是幼儿游戏的动机的激发更为重要。为此,游戏准备不仅要设置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要营造一种适宜的心理环境。一方面,借助游戏情境的吸引力,诱导幼儿进入游戏状态;另一方面,丰富幼儿生活印象,激活已有的感性经验,转化为内部的游戏动机,从而趋使幼儿投入角色游戏之中。

(二)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

1、从幼儿的需要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为幼儿间相互交往创造条件。

例如对情绪不稳的新入园幼儿,在游戏方式上并不天天一律搞整班活动,而可围绕玩具或娃娃家主题,邀请大、中班的个别幼儿参加,搞些开放游戏。如“交朋友”的游戏,要求彼此说出并记住对方的姓名,相互拉着手一起玩或合用玩具,做到互助互爱,以逐步加深对集体的感情。游戏后,教师及大、中、小班幼儿一块收拾玩具、送弟弟妹妹回教室等,都可作为联络和培养感情、进行集体互爱教育的时机。

幼儿园的游戏亦可充满人情味。例如,刚刚入园的幼儿在“大带小”的开放游戏中或在“欢迎新小朋友”的游戏活动中,都可以得到大班幼儿赠送的小手工作品,还能听到他们活泼感人的欢迎词,看大哥哥姐姐富有情趣的文娱表演,这对大、中、小班幼儿都会产生较好的感染效果。又如在开放的游戏“美食一条街”、“商业一条街”等活动中,先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当主角,再鼓励他们以关心、照料的姿态带领小班幼儿开展游戏,促进幼儿间的相互交往。当幼儿能按主题进行游戏后,我们进一步启发幼儿独立地提出新的游戏主题。启发的方法很多,如先让幼儿想一想要玩什么角色游戏,或者几个人商量共同提出主题,幼儿独自提出游戏主题的过程也是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的过程。

研究发现,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与年长的幼儿交往,其领会能力、观察学习能力及跟随模仿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而年长的幼儿与年幼的幼儿一起游戏时,其责任感和榜样的作用增强了,谦让和友好的行为增加了。这种大带小、小

学大的开放的游戏形式,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儿童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培养他们爱的情感,并在活动中迁移到同龄伙伴身上,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教会幼儿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

幼儿玩角色游戏最关心的是自己扮演的什么角色,并以扮演角色、模仿角色活动为满足。但在刚开始玩角色游戏时,幼儿只是热衷于模仿某一角色的动作或活动,并不明确自己担任的角色,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帮助他们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身份,从而更好地模仿这一角色。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幼儿把橡皮泥切成条状分放到碗中后,就独自坐在那里,过了一会儿,又重复玩那些时。我们会走过去说:“这里有这么多的饭菜,是餐馆吧?你想怎么卖菜呢?”这样就可以帮助他们从对模仿动作的兴趣,转为对扮演角色的兴趣。小班幼儿在游戏中,还时常忘记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需要我们及时给予提醒。如在一次游戏中,当一个娃娃家的爸爸抱着娃娃去散步时,看到别人在玩手机,他就把娃娃放在桌上,自己去玩了。这时由老师就抱起娃娃大声喊:“咦,这是谁的孩子?谁家丢了孩子?”当幼儿走过来抱娃娃时,老师们适时提醒他:“娃娃家的爸爸应照顾好孩子,不能让孩子走丢了。”针对一些平时较内向的幼儿,我们就带他们参加游戏,如当顾客,当娃娃家的客人等。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了解幼儿游戏的意图、能力及行为表现等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了解的情况给幼儿以帮助或指导。

幼儿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无论在体力、知识、能力、行为表现、性格等方面均有差异。角色游戏是按幼儿的意愿进行的活动,他们在其中可以充分地、真实地表现自己,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和表现,通过游戏教育来培养他们。如一个总爱充当主角的诱饵,他的注意多,也会支配别人做事情,有组织活动能力,但对人态度不够和棋。我们了解此情况后,一方面让他继续发扬长处,另一方面帮助他克服缺点。我们以游戏的口吻提醒他:“这个店里的经理真能干,要是说话再和气一些,来你们店里买东西的顾客会更多。扮演经理的幼儿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为了使自己更像“经理”,他说话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有的孩子胆小,性格孤僻,很少参加游戏,只是自己哪个玩具,时而摆弄玩具,时而看别人玩,我们在观察到这些表现后,会带领他去参加其他幼儿的游戏活动,和她一起当顾客到“商店”买东西、当客人到“娃娃家”里去做客,渐渐地她能和其他幼儿接近了。通过参加集体幼儿,该幼儿的担子变大了,情绪积极了。

4、通过“问题”和讨论帮助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游戏深入开展。

角色游戏中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处理问题能力差,常常会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情况,影响游戏顺利进行和效果,所以,需要教师加以正确指导,使角色游戏更加生动、有趣、健康地发展。教师的指导有助于幼儿发展游戏主题的构思、充实游戏内容,准确地表现游戏角色。因此教师的指导是关键。在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是重要的一环,它是全面提高幼儿游戏水平的关键。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合理有效地组织与指导游戏,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那么,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有哪些指导策略呢?又如何在角色游戏中进行指导呢?

(1)当游戏内容贫乏时,需要老师画龙点睛地启发、诱导,使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地活动。如:当幼儿在玩《商店》游戏时,只知道等待“客人”上门来买东西,没有新的内容时,老师以“客人”地身份出现,买了很多东西,拿也拿不下。从这里就引出了送货上门的服务内容,“商店”的“工作人员”主动开始了“送货”活动。

(2)当角色之间有冲突时,老师要及时调节,使游戏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客人”去“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坚持不让他进门,但“客人”非要挤进去,这样他们两个人争吵了起来。这时老师就以“奶奶”的身份加入了游戏,让“主人”说一说,为什么不让“客人”进来。原来“娃娃家”有许多“客人”,家里比较拥挤,都坐不下了,“客人”听后说:“我等会儿再来”。就这样冲突平息了,游戏又

顺利的开展下去了。

(3)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深化游戏主题,提高幼儿对做游戏的积极性。如在《服装店》游戏中,单一的买卖活动使幼儿游戏兴趣低落,没有人想去服装店上班了。我以“经理”的身份和“工作人员”开了个会,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各种不同的服装,鞋帽,箱包。丰富“服装店”的内容,扩大了经营范围,“工作人员”也不再没事可干,游戏又热火朝天的开展下去了。

(4)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师要根据游戏过程不断的创新游戏情节,提高幼儿积极性。

如在《欧洲美食店》的游戏中,由于幼儿平时对社会接触不多,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很难深入开展。于是我就把《欧洲美食店》关了,和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到什么地方去吃?就这样“肯德基”店、《武汉特色小吃》店就应运而生了,幼儿看见了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乐意参加。

在开放的游戏环境中,教师必须以多重身份指导游戏,有利于对游戏的有效指导。当儿童需要游戏材料时,教师是游戏材料的提供者;当儿童需要帮助时,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当儿童需要教师一同游戏时,教师是儿童游戏的伙伴和参与者;当儿童不需要教师介入时,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当儿童在分享游戏经验时,教师是倾听者和发问者。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到位不越位”。

(5)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游戏,并保持幼儿再做游戏的愿望

一个好角色游戏,一般要有良好的开端,有趣的过程,愉快的结束和再做游戏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掌握时机,在幼儿游戏兴致尚未低落时,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情节,运用多种方式结束游戏,使幼儿保持继续游戏的积极性。结束游戏的方式很多,如教师可用游戏的口吻或用信号提醒幼儿结束游戏。结束时,应鼓励和督促幼儿收拾玩具、整理场地。根据游戏进行的情况和教育要求,有时可在游戏结束时,组织幼儿评价游戏。组织幼儿评价游戏,这也是教师间接指导方法之一。中、大班幼儿对游戏的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长,也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识。如评价时有幼儿提出意见:“玩娃娃家时,有人捡‘好’的角色当,‘坏’的角色就不当,叫她当姐姐,她不肯,她要当妈妈”。“汽车游戏玩得好,某某当售票员还问有谁还没有买票,还扶老爷爷下车。”使幼儿明确怎样才能玩得好。还可以引导幼儿评价和讨论在游戏中谁会动脑筋,谁能克服困难,以后怎样玩,还需要哪些游戏材料等等,以指导幼儿提高游戏的质量。

爱护玩具,整理好场地也是结束游戏的重要内容。我们从小班就开始逐步教育幼儿认真收拾玩具。但提要求时,我们通常会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当点心店游戏结束时,我们就以主人的身份说:“今天已经天黑了,点心店要关门了,你们能不能帮我们把食品和餐具都整理好?我们明天会再请你们吃点心的!”这样的要求幼儿们都会纷纷答应,然后,我们再给他们分工,玩具收好后,再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检查。

(三)根据幼儿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进行指导。

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游戏发展的层次水平各不相同。如小班孩子的角色游戏以模仿为主,大班孩子的角色游戏则以创造为主。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进行指导,以达到开展角色游戏的目的。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小班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时期。对模仿成人动作或玩具感兴趣,角色意识差,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儿童之间相互交往少,主要是与玩具发生作用,与同伴玩相同或相似的游戏。

对小班幼儿的观察与指导:

小班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物品上。

1、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儿童提供种类少、数量少、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避免儿童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纠纷,满足儿童平行游戏的需要;2、教师以平行游戏法指导儿童游戏,也可以游戏中角色身份加入进游戏中,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3、要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逐渐学会独立;4、通过讲评帮助孩子积累游戏经验。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中班幼儿由于认知范围的扩大,游戏内容、情节比小班儿童丰富多了;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想尝试所有的游戏主题,有了与别人交往的愿望,但却还不具备与别人交往的技能,常常与同伴发生纠纷。中班儿童在游戏中有较强的角色意识,有了角色的归属感,他们首先会给自己找到一个角色,然后带着这个角色去做所想做的事。表现出游戏情节丰富,游戏主题不稳定,儿童在游戏中平凡换场的现象。

对中班幼儿的观察与指导:

观察的重点应该是在幼儿与幼儿的冲突上,不管是规则上、交往技能上的、还是使用物品上的。教师应针对中班儿童的特点,1、根据儿童的需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鼓励儿童万多种主题的游戏。2、在游戏中注意观察儿童游戏的清洁剂发生纠纷的原因,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的方式指导游戏。3、通过讲评游戏学会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掌握交往的技能及相应的规范。

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大班幼儿游戏相当丰富,在游戏中能主动反映多样的生活经验。游戏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能反映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游戏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游戏。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对大班幼儿的观察与指导:

运用已有经验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创新,成为游戏观察的重点,同时相互交往、合作、分享、解决矛盾也成为游戏观察的另一个重点。

教师根据大班幼儿游戏的特点:1、引导儿童一起准备游戏的材料及场地。教师一般较多地用语言来指导大班幼儿的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性;2、鼓励幼儿以物代物,创造性地解决游戏发生的问题。教师平时可以有意识地以角色身份出些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让他们帮助解决。3、通过游戏讲评,让幼儿充分地讨论问题、分享经验,学会学习和创造。

总之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的一种典型的游戏类型,也是幼儿最喜欢,并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的一种综合性强的游戏方式。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且是重要的,它能确保角色游戏教育作用的体现,促进幼儿多方面充分发展。适时的指导,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主题,增加游戏情节,促进角色交往,还能提高幼儿组织活动的能力,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有力提高幼儿角色游戏水平,使角色游戏开展得更好,更有教育作用。

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妙”招


角色游戏的本质是游戏中幼儿的主体精神,如何给予幼儿“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大的耐心、最有效的点拨”,这始终是我们在游戏研讨中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该怎样做呢,我们从创设环境、提供材料、有效观察、合理参与、分享讨论、提升经验等多个方面和老师们一起进行了研究。

渗透在环境中的隐性指导,让环境成为不说话的老师

什么样的游戏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幼儿真正需要的游戏环境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以往游戏环境创设的目标、原则、策略进行了新的审视。我们发现.当幼儿真正投入到游戏之中时,所有的游戏都带着属于孩子个人的个性化、动态化的倾向。这意味着,我们创设的游戏环境,必须满足孩子们的互动需求。

1.游戏环境个性化

我们大班年级共有七个班级,刚开始创设角色游戏环境时,各班的游戏区几乎雷同,孩子们的游戏也显得很刻板,个性特点及学习兴趣均差不多,缺乏个性特色。这样的环境既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更不能推动游戏情节向深处发展。老师们发现这个问题后,及时进行了调整,更多着力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使游戏环境凸显地区特色与幼儿的个性特点。如在公共游戏区域中,我们围绕家乡别具特色的风光、人文和特产等设计布置游戏环境,一方面让孩子们感受家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便于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各班根据本班特色创设各有侧重的游戏区,大班年级开展班级联合游戏。其中,茶吧、爱心义卖、烧饼坊、服装城、公共汽车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公共游戏区,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结合,互相交流,共同协作。

个性化的游戏环境布置使各班都较好地展示了自己的班级特色,实现了平行班之间的资源共享,而孩子们也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同伴互动和游戏交往。

2.游戏环境人性化

《纲要》倡导我们要以幼儿发展为本,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在创设游戏环境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捕捉生活中有价值的信息,使之为游戏环境的建构提供有效的素材。如在“说新闻”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谈起西南地区的旱灾问题,我们就及时抓住这个时事热点开展谈话活动,并由此生成了“童心送暖、快乐共享”的爱心义卖游戏。各班幼儿还争当“志愿者”,踊跃做义工,我们适时为幼儿颁发“爱心纪念章”,凭这个纪念章可以到茶吧免费喝茶、到棋社免费下棋。这样,既拓宽了游戏情节,又从小培养了孩子的同情心、责任感。

人性化的游戏环境一改以往由教师一手策划、完成布置的惯例,更多地关注到孩子们的游戏需求、兴趣意愿,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由活动、自主探索的天地。

3.游戏环境动态化

浅谈幼儿角色游戏的间接指导


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也是幼儿期普遍出现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的再现着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它能满足幼儿向往、想象模仿和实践的心理需要。在游戏中体验各种情感,如快乐、对别人的关心与同情、成功的喜悦或恐惧等,又可以自己控制蛇蝎情感。其具有群体性,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幼儿通过自己或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

间接的指导方法一般采用:语言提问、提示、评论适时地出现玩具和游戏材料;教师以角色身份影响或参加游戏。教师在指导游戏时,首先要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游戏,分析游戏对开展的情况,幼儿的表现几游戏存在的问题,要针对各班具体情况加以指导。

怎样间接指导幼儿角色游戏呢?

首先,要对幼儿游戏过程进行观察。这不仅是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与评价的前提,也是我们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窗口。这是因为在游戏中幼儿能较好的适应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能力和实现自己的愿望,通过自我实践体验由创造和成功所带来的高涨情绪及愉悦的心情。此时幼儿的一举一动往往是其真情实感的流露。教师认真细致的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其次,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频率较高,教师通过对幼儿人际交往情况的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心理特点,从而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1)要观察幼儿自我与角色的关系。角色游戏最明显的特点是能撇开自己,进入角色,当幼儿能按角色的身份进行游戏,说明幼儿已开始具备了开展角色游戏基本的心理条件。(2)观察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的关系,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是怎样分配主次角色及两者在游戏中是如何协调关系的主次,角色若发生矛盾,要了解清楚是幼儿没掌握分配交涉的方法还是另有其他原因,以便即使帮助解决矛盾。(3)观察每个主题间角色与自己的关系,随着游戏情节的不断发展和内容的丰富,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说话的口吻,处事态度及交往的方法。根据情况,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中,以次作为指导促进不同角色间的的积极交往。在角色游戏中,教师更要观察幼儿扮演角色时操作材料的神情,包括面部表情手部动作、姿态等。从中可以了解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以及利用游戏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以语言动作代替的情况,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完全是由于幼儿年龄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提供多样的半成品材料。教师在游戏中应该把握时机予以指导,引导幼儿在原有的游戏基础上不断的发展。

再次,我认为在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教师必须做个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逐步形成正确的概念,获得更多的信息,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多,知识面扩展,幼儿的游戏内容和情节才会不断的丰富发展,教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还要做到耳聪目明,及时掌握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动向。例如:他们想玩什么?需要加深哪些知识印象?会遇到什么困难等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深入指导,随机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创造,把游戏主题引向深入。同时,幼儿通过游戏又不断的丰富了有关知识,较正确的反映现实生活。例如:在主题游戏“医院”中,幼儿扮演医生给病人开刀,常常不假思索,举刀就做手术。显然幼儿对做手术的过程缺乏了解,当我发现这个问题时,就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展开讨论:(1)医生给病人开刀要做那些准备工作?(2)在开刀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医生要采取什么措施?这个说:“开刀就要用酒精棉球消毒”那个说:“开刀时病人要出血,要打止血针,还要输氧气、输血。”“开刀的房间只有医生和护士可以进去,家人只能在门外等。”经过讨论,孩子们知道了医生给病人做手术时的粗浅知识,以后的“医院”游戏中,孩子们自然把这些知识都用了进去。此外,要指导好角色游戏教师必须积极地参加游戏,并要有角色意识。教师以角色身份间接指导游戏,是一种最有效、最自然也是最受幼儿欢迎的指导方法。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内容和规则,利用自己所扮的角色,机智的引导游戏的进程和调节游戏者的关系,而又不抑制游戏者独创能力。

最后,在角色游戏活动中,有的教师总是把角色、游戏的主题事先安排好,幼儿只能机械的模仿,被动的进行游戏,而且在游戏中因怕乱,给幼儿的束缚太多。我认为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关系,这两者并不矛盾,教师为主体并不是把幼儿控制在“框框内”,幼儿为主体也不是撒手不管,幼儿应该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幼儿的“参谋”。这就是说教师要实施间接指导,以角色的身份游戏的口吻,或以提供游戏材料的方法启发引导幼儿,让幼儿自己设计游戏项目,幼儿就能在得到心理满足的同时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间接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教师的灵活应用和创造,教师必须细致观察深入了解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只有这样幼儿在体力、智力、情感、道德、品质各方面的发展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得到健康发展,否则将会对幼儿今后各方面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角色游戏中老师的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游戏中,不能任由幼儿无目的地游戏,教师应该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情节,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是否能逼真地扮演角色,游戏的内容是否丰富,角色之间的关系如何,幼儿的创造性如何。根据幼儿开展游戏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指导。

1、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

教师可以加入游戏,担任游戏中的某一角色,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通过角色的扮演取得发言权、管理权和评议权,以便指导游戏的开展,不断丰富游戏的内容。如:在玩“点心店”游戏中,教师担任副经理,可以给“经理”示范如何管理整个店的工作。也可以副经理的身份指挥店员进行工作,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根据游戏情况,教师可以担任卫生检查员,表扬点心店的卫生工作。教师还可以顾客的身份来点心店用餐,提高“招待员”招待顾客的服务质量,以顾客身份询问是否有新品种的点心,启发点心制作师创造出新品点心。总之,教师担任角色,同幼儿一起玩,可以调动幼儿玩游戏的创造性,不断丰富游戏的内容,发展游戏的情节。

2、材料的提供与指导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幼儿共同收集游戏材料和制作玩具,丰富游戏的开展。如:玩“点心店”游戏,结合幼儿在点心店、面包店的参观,找来盒子等,做一台烘烤面包、蛋糕的烤箱,这样游戏又深入了一步,反映出现代电器化的特点;也可以根据店内的需要,协助幼儿自制电话、收银机;还可以根据秋天的季节特征,引导幼儿自带各种豆类等材料,制作各种豆类糕点。这样,游戏的情节得到了发展,幼儿玩游戏的积极性就更为高涨。

3、语言的提示与指导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示、建议等方式予以指导。如“点心店”游戏,糕点制作多了,可以推销员身份建议经理把糕点送到商店出售。有时,可以启发提示幼儿将各个主题游戏互相联系,以丰富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情节,使游戏进行得更加生动活泼。如:提醒点心店的招待员等去医院检查身体,建议将多的糕点送给娃娃家品尝等。

4、游戏与思想品德培养

教师要注意在游戏中加强幼儿思想品德的培养。角色游戏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教师要指导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对待集体、对待劳动的正确态度。如:“点心店”的职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招待员”对顾客要耐心、和蔼、有礼貌;“点心师”要认真干活、制作点心时不能离开岗位等。同时,在游戏中要加强个别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对胆小的幼儿,可以鼓励他担任一些角色;对做事不认真的幼儿,可以要他担任点心店内的清洁员,要求他整理碗筷等物品,从而培养他认真工作的态度与习惯。

角色游戏有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部分,教师应对游戏的全过程加强指导,只有如此,才能使角色游戏在幼儿的健康成长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及其指导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及其指导》,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时候的一种游戏。对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首先是对主题内容进行指导。

幼儿园开展的角色游戏,总体上其主要内容具有如下特点。

一、 主题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

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往往是幼儿所处的实际生活的反映,是幼儿感知生活,或者经过 幼儿的思维加工以后所形成的生活经验的表现。因此幼儿所处的生活是角色游戏内容的直接来源。处于不同生活环境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内容。如在同一个小班,男孩子都喜欢玩开汽车的游戏,因为现在家长经常带幼儿做车外出旅游,幼儿目睹了汽车司机开车的动作,并产生了爱慕之心和自豪感,梦想自己会开汽车多好,所以在玩开汽车游戏中,他们拿着模具型汽车方向盘左右摇动,嘴里不断发出“嘀嘀嘀、嘀嘀嘀、的响声,小司机带领小乘客愉快的郊游。因为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所以在工作表现的很认真、负责。总之,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再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爱护同伴、积极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 主题内容丰富多彩

幼儿个体所处的环境、生活经验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幼儿角色游戏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日常生活的主题:常见的有“娃娃家”“幼儿园”等,是由幼儿平日经常遭遇到的经验所形成的。如在“娃娃家”他们扮演着爸爸、妈妈、洗衣做饭,爱护小娃娃。在音乐区内,扮演着音乐教师,认真的组织幼儿唱歌、跳舞、练习打击乐等。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体验着作爸爸、妈妈、老师的辛苦和快乐。 社会关系的主题,常见的“超市”“医院”等,这类主题内容较之日常生活,社会关系扩大了,特别在目前独生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等关系基本不存在了,医院里的医生病人,商店里售货员和顾客等形式的社会关系是幼儿比较熟悉和关心。

社会现象和重大事件的主题:如“世界杯足球赛”,等主题,这类内容较之上述两种不太常见,但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传播,比较容易传达给幼儿。在“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幼儿同家长一起看球赛,关心比赛情况。这类主题往往具有多样的社会关系和新闻性,会给予幼儿深刻的印象。

三、 主题的内容具有年龄差异

在成人不加干预的自然情况下,幼儿景象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但有些主题内容是幼儿经常选择的,有的主题内容持续时间较长。观察发现,主题内容持续长短和幼儿兴趣关系密切,游戏时间持续最长的主题内容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幼儿的兴趣也随着身心发展而发生变化,和小年龄幼儿相比,较大年龄的幼儿不在注重日常生活的主题,而且更多地选择社会关系主题游戏,像“世界杯足球赛”这样的主题更容易吸引大班幼儿。

教师不能轻易地肯定和否定,而应当创造条件让幼儿尽情表达出他的构思和想法;当固执的孩子坚持要玩某种不太适合的游戏时,教师也不妨让他进行尝试。

两种策略:是指完善构思和充实内容。当幼儿的想法与游戏的主题不符合,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修改主题名称;当幼儿提出的主题比较简单或抽象,或者对这一主题其他幼儿不熟悉,难以进行持续一段时间的共同游戏,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充实内容,让这一主题内容丰富起来,更加具体,更加形象,如果有些主题目前根本无法开展,也可以明确要求他以后注意观察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内容,不断地使主题从不可行到可以玩起来。

在主题内容的指导方法上,依据与开展角色游戏的密切程度,可把具体的指导方法分为三种。

一是谈话讨论,这是最常用的方法,谈话讨论可以在游戏前进行或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游戏前的谈话可以引起幼儿的回忆,再现他们生活经验的表现,有利于直接组织开展游戏。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主要就一些主题进行讨论,使教师比较了解幼儿的心理,同时也提出一些主题,引导幼儿在有主题的情况下讨论,积累相关的知识经验迷惘以后的游戏进行知识准备。如为了丰富娃娃家的游戏内容,教师用废旧纸盒制作了煤气灶,家具等家庭物品,还准备了一些半成品。并开展了“双休日你到那里去了?”“我家的晚上”“愉快的节日”等类似的主题谈话活动,充实了娃娃家的家庭活动内容。

二是引导观察。这种方法主要为了丰富幼儿对生活周围的事物、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感受。生活经验的积累的一个连续的过程,对幼儿也不利外,正如俗话说:“见多”才能“识广”。幼儿在观察环境变化,观察人物以及他们的工作劳动、使得幼儿能从中选择主题,产生表现主题的游戏。如大二班孟天歌等幼儿在建筑区内,搭建了高楼、小桥等建筑物,引起全班幼儿的讨论;幼儿说:“用彩色塑料插片,能插出五颜六色的花;用积木还能搭出迷宫、蹦床等。”并产生了“小小建筑师”主题活动。活动中教师以主导的身份改变为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幼儿,以自己的动态语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幼儿自己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共同的创造合作成功创造的大型作品“可爱的幼儿园”,参加徐州市教育局首届幼儿创造性游戏大赛获“二等奖”的好成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往;体验了同伴之间互相合作乐趣;体验了成功的愉悦。

三是鼓励想象。想象、象征、假装都是幼儿角色游戏的特征,这些特征恰好给幼儿带来身心最大的愉悦,同时也使得游戏主题内容染上想象、虚拟的色彩。幼儿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发挥 、想象、创造,教师应当鼓励这种想象,激发这种想象和创造,并创造条件满足幼儿的愿望,如幼儿提出“太空游乐园”的游戏主题时,教师就应该为幼儿提供相应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游戏,在结束游戏时还要对这个主题进行讲评,肯定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谈谈角色游戏讲评指导的体会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谈谈角色游戏讲评指导的体会》,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特有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在进行角色游戏指导时我常常思考:怎样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怎样让每个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实践中,我觉得游戏讲评是很重要的,做好每一次角色游戏的评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游戏讲评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学会观察,善于分析,是游戏讲评的关键。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是组织游戏的重要环节,也是发现幼儿游戏情况的窗口。观察什么呢?也许有的老师说,游戏有什么好观察的,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玩得高兴就行了。其实,观察的东西还真多:孩子在游戏中是积极主动地玩,还是消极被动地玩;是创造性地、独立地玩,还是模仿他人,跟着他人玩;和同伴相处的关系如何?动手操作能力怎样?对待玩具和同伴的态度怎样?语言交往能力如何?角色意识,角色间的关系,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怎样等等,这些都是观察的对象。游戏中我通过不断地对幼儿进行观察,然后分析他们游戏的经验、能力、态度,寻找他们在游戏中的反应和需要,再进行调整,或调节游戏或运用有效的指导方法,使幼儿在每次的游戏中都所发展,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

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观察呢?我觉得:

观察幼儿的游戏,首先要有耐心,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教师在游戏指导中,观察幼儿的行为是很重要的,幼儿游戏的行为有时是无声的,但从无声的动作中可以看到幼儿的内在思想、情感的流露,所以更需要老师的耐心观察,从而发现 幼儿游戏的能力。那天游戏一开始,我发现医院的医生张曼妮打开几只空瓶,手里拿着牙签坐下来,叫到:“验血了,谁来验血?看看你有没有贫血,快来,一会我就要走了。”原来前几天,幼儿园小朋友体检验血色素。当每个孩子都有验血的经验,他们似乎对验血这段生活经验产生了兴趣,果然很多人去验血。“请你们大家排好队。”为了观察游戏,我也排了队。轮到我验血时,我说:“医生,我很害怕!”“不用怕,你那天不是很勇敢吗,我会轻轻的。”原来他那天也看到我色素检查。她边说边用棉花擦手指,再用牙签头扎一上手指,学着医生的样子把血注进小瓶,最后拿一小块棉花压在我的手指上并示意我捏住。我连忙问:“我贫血吗?”她拿起小瓶在一块镜子下看了看说:“很好,没有贫血。不过,还是不能挑食,要多吃菜和水果。”看来,这个医生还当得不错。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幼儿对什么印象深刻就会反应什么。但幼儿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同一个经验,由于幼儿体验的不同,游戏表现也就不同,有的幼儿无动于衷,有的幼儿跃跃欲试,有的幼儿大显身手,有的幼儿只是跟从别人,如果老师没有耐心地认真地观察,去参与游戏,也许指导就流于形式,因为游戏中曼妮小朋友模仿医生擦试棉花、扎针等动作十分逼真,尽管如何进行色素的评定她只是随便做做,而缺少正确的方法,但这只能说明缺乏相应的经验,我没有向幼儿说明验证血色素,因为它需要科学的方法。我参与游戏,扮演角色,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幼儿的游戏,为以后创造机会丰富他们的经验,也为更好的进行讲评,给她最大的鼓励。

其次观察幼儿的游戏还要尊重幼儿的情感特点,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它。如:在一次游戏中,庄浩铎小朋友在娃娃家当哥哥,只见他把所有的娃娃家东西全倒在地上,把桌子、椅子全打翻,手里拿着筷子、盘子跳着、敲着、比划着,表现异常激动,我上前责问:“刚才好好的家,怎么变成这样?你在忙什么?”他抬头哈哈地说:“吴老师,我刚刚不小心,打开煤气时,漏气引起了着火,我在叫大家来帮忙呢!”经他一说,我才看明白,于是也跟着忙扑火呢。幼儿的游戏不是四平八稳的,往往在游戏中有的孩子会借题发挥。幼儿的兴奋与想象是联系在一起的,毫不掩饰,他们怎么想就怎么做。如果我不从浩铎游戏想象的角度去考虑,他的异常表现的确是“疯”,然而,当一了解他行动的“动机”来由,就会被他的行为所理解,在“乱”中引发情节,这乱不是坏事,而是教师指导的最好契机,因此,观察了解游戏过程,也是教师进行自 我调节指导行为的过程。教师面对孩子乱的游戏时只有冷静,才能进行更好的指导。在讲评时,幼儿对怎样在家更好地注意防火安全和着火了该怎么办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二.及时地灵活地捕捉游戏中良好的点点滴滴,让它在评价中得到升华。

在和孩子游戏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很容易地发现到许多幼儿的闪光点,如果我们及时地将这些闪光点在游戏中点点滴滴地在游戏讲评时将它“发扬光大”,将它肯定,那么,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刻意去学习吗?一次游戏时,庄泽弘小朋友故意摔跤坐在地上,我走过去说:“哟,疼吗?有位小弟弟摔倒了。”听到这话的惟惟跑来看了看:“看,脚都流血了,快我送你去医院,我是司机哪。”泽弘听了这话,便假装爬不起来,于是惟惟又去请来许多人帮忙,看到他们互相帮助的情景,我感到游戏的教育契机蕴含的内容可真多。讲评时,我充分肯定了幼儿的这种行为,使大家也深受感染。

有人说失败与成功只差一步之远,这话不无道理。游戏中,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很丰富的,但在活动中,有的幼儿往往会因为遇到困难而放弃成功的机会,教师的细心观察,及时的进行帮助,能给幼儿心理的带来希望。在一次的游戏中,我发现宗杰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药瓶,在医院里走来走去,还紧紧地皱着眉头,我走过去问:“你是医院的谁呀?”“我是配药的医生”“你是不是有困难,需要我帮忙吗?”“我想做些药,可我不会做。”

“做什么药?为什么要做药?”“我要做一些水果药,香蕉味,苹果味,西瓜味,各种水果味,小孩吃了不会觉得苦。”“真是好主意,想怎么做呢?让我来帮你。”“我们就在瓶子外面贴上哪种水果就是哪种药。“真是好主意。”我给他准备了纸和笔,与他一起做完香蕉后对他说:“香蕉药做好了,其他水果你自己来吧。”他乐意的做开了。对幼儿在游戏中的每个新的想法,教师给予鼓励支持,这并不难,难的是老师如何了解孩子,捕捉孩子的想法和需要。我从宗杰小朋友的不开心行为中发现他的需要,了解他的想法,并通过材料的支持帮助和他一起玩,满足他的游戏和心理的需求,而且在讲评中,充分肯定了他独特的创造能力,给他予鼓励。

三.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讲评,感受游戏的乐趣。

幼儿在游戏中认认真真地扮演角色,认认真真地模仿角色的劳动,游戏结束讲评时,能走上前来以角色的身份向同伴把自己如何扮演角色的事情告诉大家,这样,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和不开心,他们所说的快乐或不开心的事情都是同同伴间进行游戏产生的。如:“我今天玩的不开心,因为**同我起玩玩具店,可是他老跑到别处去,只有我一人在玩。”又如“我今天玩的很开心,因为我生病了**还照顾我,给我吃鸡汤又带我上医院。”通过分享游戏的事情,让大家对角色身份的职责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同时,通过讲述既发展了口语表达,又能达到相互启发、交流的目的。

四.充分讨论,积极回应,让游戏讲评成为解决矛盾、提高游戏水平的阶梯。 随着经验的积累,幼儿的事非观念、主见都得到逐步增强,我充分地利用游戏的讲评组织幼儿对游戏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幼儿在讨论中在争执中寻求答案。记得一次坐车的游戏中,有位妈妈抱孩子上车,有一位脚受伤的人,车上有老人还有小孩,他们一起去游戏玩,由于司机紧急刹车,结果出事了,翻车了,大家都受伤到医院去,许多人都手断脚断了,于是医生都在忙着接,但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只是用绳子在手上或脚上一绑,结果是松了又松。在游戏讲评时,大家对怎样绑绳和接断手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有的说,接手的绳子要粗一点;有的说,接手时手上要先抹药;有的说,我们就是不会打结。。。。。。。对幼儿的讨论,我并不急于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回家与家人一起看书或请教医生。第二天,有幼儿来告诉我,接手时要用一个板把它固定,这样就会更快的好起来。有的幼儿说,要多喝骨头汤才会更快好起来;还有许多幼儿来告诉我他已经学会了用绳子打结了。

幼儿的集思广益,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不需要教师的单纯灌输,而喜欢在游戏中自己尝试,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认识的知识,只是周围生活中最粗浅的,所以有时无法直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游戏结束的讲评正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好机会,把从孩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再放回到幼儿中去,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同伴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幼儿不会觉得负担,又可以在大家争论的基础上积极思维,不但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从孩子的游戏中我们可以捕捉到许多东西,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只要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并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了,让幼儿去解决、去观察周围的事和物,那么这样的游戏会越玩越丰富,越玩越有创造,只有从孩子中来的东西,孩子才乐于接受,并把所有吸收的知识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出来。

小班角色游戏指导的6妙法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然、自主开展的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带有很大的自发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又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然而,要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并使游戏和其它活动结合起来,必须有教师的支持。那么,小班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有效支持?使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满足需要、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充实发展。

一、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是合理构建角色游戏的前提条件。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大多来自家庭和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多方面地去观察和了解社会生活,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生活印象。让幼儿多接触生活,多观察生活,使幼儿有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就会在所进行的角色游戏中更加容易融入角色,使游戏内容变得充实新颖。

例如“理发店”刚开之际,我带孩子去参观理发店,让孩子了解理发的步骤、各种理发用品的摆放以及理发店里分工不同的工作人员,而且还请理发师现场给一个孩子理了发。孩子们回来以后就像模像样地模仿起来,而且自发地进行了分工,顾客进去了,美发师会说:“欢迎光临,请问你要剪一个什么发型?”洗头工会说:“我来帮你先洗个头吧!”等等,幼儿不仅能模仿各种人物,而且有“专业”的角色语言。生活经验的丰富,使游戏中的角色鲜活起来,游戏情节生动起来。

二、创设“逼真”的情境

角色游戏的核心就是游戏情境的创设。依据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水平和年龄特点,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满足幼儿温馨生活的情感需要和再现生活经验的游戏需要。游戏情境中相同种类的玩具数量要稍多些,玩具的体积要大些,颜色要鲜艳些,现成的玩具也可多一些,让幼儿见了这些玩具就产生对游戏的强烈愿望。

小班幼儿往往看到什么玩具就会玩什么游戏,如“娃娃家”提供娃娃床、玩具娃娃、厨房用具、生活日用品、不同款式的衣服、袜子、鞋子等物品。当幼儿摸着自己喜欢的物品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游戏的状态之中。又如在我们“乐乐理发店”里,其中的玩具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比较齐全,有洗头的水槽、莲蓬头、烫发罩、洗发水和护发素的瓶子等,还有全套的理发工具,这些使用安全、颜色鲜艳又逼真的材料,增强了游戏的情境性,从而更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三、引导幼儿渐入“主题”

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动作交往多于语言交往,更多的依赖玩具进行游戏,满足于玩具的摆弄之中,缺乏交往能力,很少有意识地按主题开展有情节的游戏。因此,需要老师利用玩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语言,帮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萌发角色意识,并引导幼儿逐渐进入游戏的主题,开展自己熟悉的有简单情节的游戏,促使幼儿游戏更生动、有趣、有益。

如一次我看到“乐乐火锅店”里坐满了客人,可“服务员”无序地摆弄着材料,我就启发幼儿说:“火锅店有这么多的客人,那谁是火锅店的服务员和厨师呀?”孩子们都说:“我是,我是。”在我的启发下,孩子们有了角色意识。继而我又提醒幼儿:“服务员、厨师都应该做什么事情啊?”招待客人的主题游戏产生了,服务员负责顾客点菜和上菜,厨师负责给顾客配菜,游戏便开展得更加深入、细致、丰富了。

四、帮助幼儿进入“角色”

小班幼儿往往充当了角色,但并不明确自己应如何去做,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转移注意力,时常忘记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需要教师给予提醒和帮助。为了帮助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象征扮演角色的材料。如给“娃娃家”提供各种角色的头饰、围兜等;给“火锅店”厨师提供厨师帽、服务员提供小围兜和牌子,给“理发店”的美发师、洗头工提供不同的胸饰等,用这些材料来提示幼儿,这样他们能尽快地进入角色,知道扮演的是谁,继而产生角色行为。

如在一次游戏中,当一个娃娃家的妈妈正在烧饭,看到“鱼塘”里的农夫钓了好多鱼,就放下了手头的事情,跑过去看钓鱼了,完全忘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这时我走过去说:“妈妈,你看家人都等着急了,他们肚子都饿得呱呱叫了!”她似乎才记起自己的身份,抬头看着我,这时我马上又和农夫商量:“你能不能把钓来的鱼送几条给娃娃家的妈妈,让她带回去烧给家人吃呀?”农夫爽快地同意了,而妈妈兴高采烈地带着鱼继续自己的游戏。而针对一些平时较内向的幼儿,我就带他们参加游戏,如当顾客,当娃娃家的客人等。

五、参与幼儿的游戏过程

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并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游戏的不同主题、不同角色对幼儿给予支持。但在观察与帮助时,必须注意保持他们做游戏的自然状态,这样他们更容易接受。教师作为玩伴参与到游戏中或者在一旁与幼儿开展平行游戏,起到观察、示范和暗示等作用,要以不打断和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

如当我发现“小舞台”的演员无所事事,表演的积极性有所下降时,我就过去扮演看演出的客人,以客人的身份提出了对节目的建议,小演员们欣然接受,饶有兴趣地开始编排起了节目。又如在“小医院”的游戏中,当我发现游戏内容较为单调时,我就会扮演病人,询问在哪里挂号、找哪个医生、哪里取药等等,当医生不知道怎么给我看病时,我就提示性地问:“医生,我今天头有点痛,要不要、给我量量体温?”这种是询问又是建议的引导语,让医生知道了应该怎么给病人看病,也知道了病人看病的流程,于是孩子们玩得更加投入了。

六、灵活地评价游戏

角色游戏的评价是游戏组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能对游戏的发展起导向作用。一次成功的评价对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发展游戏的情节、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都有着直接的作用。

小班的游戏有时可以在过程中进行讲评,及时地巩固孩子的游戏经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游戏水平,但有时在游戏结束时,幼儿还会兴致勃勃地谈论游戏,这时我就会把幼儿组织在一起,进行评议、小结。如请大家说一说“理发店”中谁是最棒的美发师?为什么?可以把评出来的“优秀美发师”是如何为客人服务的过程详细地作评价,也可以请幼儿来进行情境再现,肯定他们在游戏中好的表现,从而起到榜样的作用,并为幼儿进一步游戏提出了方向。而对于游戏中还有待改进的地方,老师可采用不指名的办法提出来,让幼儿引起注意,提高游戏水平。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不是领导者、控制者,而是准备者、支持者和示范者,应当尽力去帮助、支持、引导幼儿快乐游戏,并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在实践中,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索,小班幼儿在游戏时已渐渐地由原来的平行游戏过渡到联合游戏,并且具有初步合作游戏的意识,角色游戏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区角活动是介于学习活动和自由活动之间的一种开放式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既要为幼儿提供提升经验的游戏内容,又不能破坏区角活动本身以幼儿为主体、自由、自主的特点,因此,教师恰当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角色游戏是最丰富多变的区角活动之一,由于角色游戏内容的丰富性和可变性,幼儿都能在游戏中找到自己喜爱扮演的角色,积极地参与其中。

本学期,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与活动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的角色游戏,如“幸福小学”“小超市”“文具店”“娃娃家”等。从游戏情况看,幼儿非常喜欢这些游戏,也乐于参与到游戏中,与同伴进行交往,但游戏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在学期初,我为幼儿设置了“娃娃家”的区角活动,游戏进行几天后,我发现幼儿玩“娃娃家”的方法和大班上学期相比并没有太大区别,游戏情节不丰富,活动范围也仅限于一块小地方,幼儿并没有出现进一步的游戏行为,也没有更多值得提升的游戏经验。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游戏有进一步的推进和发展,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提供材料,“无声”指导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玩具是游戏的中心,没有中心,游戏就玩不起来。”由此可见,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有效的材料能推进游戏的开展。教师要以本班角色游戏开展的情况为根据,从游戏内容、角色分配、游戏材料的提供、游戏的常规等方面为角色游戏的开展和推进做好准备工作。

在娃娃家,教师提供了灶具、食物、餐具、梳妆台等,为幼儿的游戏提供环境支持。到了大班,这些原有的角色游戏“硬件”对幼儿来说已经完全没有了新鲜感,他们的游戏渐渐沦为机械的摆弄,于是,教师增加了一些简单的生活材料。根据增添材料的暗示,娃娃家的游戏角色由原来的2个丰富到5个,游戏内容由原来的烧饭、吃饭丰富为爸爸回家可以打电脑和看报纸,妈妈可以看电视和穿漂亮衣服,爷爷可以种花和下棋,奶奶可以烧饭,宝宝可以做功课和玩游戏等。

随着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的开展,教师又提供了一些快餐盒,家人们可以打电话订餐。在打电话订餐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对各种订餐电话很有兴趣,于是就制作了一本空的通讯录。不久,幼儿就在通讯录上写上了肯德基、麦当劳的订餐电话,一段时间后,通讯录变得越来越丰富,上面记录了报警电话、救护电话等,还有娃娃家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在爸爸打电脑的区域,教师投放了一些字母卡片,让爸爸在键盘上找到字母并敲击;在妈妈的衣柜里,教师投放了小衣服造型的纸片让幼儿进行装饰;爷爷的小花园就是植物角,爷爷每天细心地照顾花草,还不忘记录观察日记。

“娃娃家”的这些改变是充分利用教室里已有资源的结果,教师创设情境化的游戏,让幼儿在完整的情境中进行各种游戏。适宜的材料就像是无声的指导,自然地推进幼儿的游戏水平,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又让幼儿回忆起自己的生活经验,使游戏更生活化、情境化。

二、借助观察,适时指导

教师要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来不断提供游戏材料,推动游戏的进程,同时也要根据游戏的发展提出问题或建议,用语言来推动游戏的延伸和扩展。教师观察的方法大体分为随机观察和有目的的观察。随机观察的目的是了解幼儿行为动机、需要、意愿、困难、情绪等,以便把握干预时机,满足游戏需要,推进幼儿的活动;有目的的观察有助于教师针对性地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状况和个别差异,以便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育方案。

理发店是我们班的幼儿非常喜欢的角色游戏,理发店里只有一位理发师,负责帮别人剪头发,每天总有许多幼儿想当理发师。区角活动一开始,时常发生几个幼儿都想当理发师的情况。一开始我请先到的幼儿扮演理发师,有时以猜拳的方式选出幼儿,但我发现这样的游戏状态没办法满足更多幼儿的需求。于是,我将理发店的游戏人数增加到三人,安排了三个角色,一个负责洗头,另一个负责吹发,还有一个是理发师。这样能参与游戏的幼儿多了,角色游戏的实质也更贴近现实生活,没有客人的时候,三个人还会相互帮忙打理头发,幼儿间的互动也增加了。

观察和思考后的改进措施,使得角色游戏更加真实化,也更能满足幼儿的需要。

三、直接介入,有效指导

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作是角色游戏最大的特点,幼儿在扮演各种角色的互动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或产生矛盾。尤其是在大班的角色游戏中,教师往往处于“观望”状态,希望幼儿能够自行协调,自己解决问题和矛盾。实际上当幼儿难以与别人沟通时、产生激烈冲突时、游戏中出现负面效应时,教师都应该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让幼儿学会正确沟通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很重要。由于角色游戏有其特殊的模仿、表演性质,教师在干预方式上也有别于其他区角活动,更多的是角色提醒或场景再现。尊重幼儿的游戏角色,保护幼儿的角色意愿是教师进行干预时应遵循的原则。

有一次,娃娃家的爸爸去超市买东西,在付钱的时候收银员夺过爸爸的2O元钱说:“这是假钞!直接没收了。你要重新付钱。”爸爸一听急了,就要拿回自己的钱,收银员不肯让步,两人抢了起来,眼看就要打起来。教师急忙上前,严肃地说:“我是警察,我接到报警,说这里有人打架。”两人马上停止“抢钱”,七嘴八舌地诉说起了自己的“冤情”。教师没有作命令性的处理,而是拿起钱看了看说:“钱确实是假钞。”爸爸争辩道:“我也不知道,钱是我赚来的。”收银员坚持说:“假钞肯定要没收,都是这样的。”说着两人又争吵起来,教师立即肯定了双方的意见:假钞是要没收的,但爸爸不是故意用假钞的。在双方都得到肯定、达成统一的情况下,大家的态度缓和了许多,爸爸说:“我不买了,我去加班赚钱。”收银员想了想说:“那我打折卖给你便宜一点的东西吧。”“假钞”事件就这样在警察的帮助下解决了。

教师以角色身份进行游戏干预,是角色游戏干预的主要策略。但如何正确选择教师的角色身份,起到有效的干预是关键。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挖掘游戏中的矛盾点,就事论事寻找空缺角色,才能进行有效的干预,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以上是我在大班角色游戏中总结的几点指导策略。其实,角色游戏就像是在演电视剧,教师就是剧务人员,要在没有预设的剧本里为小演员们提供一切有利于他们发挥的材料、环境等支持。教师只有不断地观察、协调、完善,才能拍出幼儿成长的“巨作”。此外,角色游戏中最后的交流讲评也是指导幼儿游戏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交流讲评中,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与幼儿一起总结游戏经验和有价值的游戏点,在下一次游戏中提升幼儿的经验。

五角星依然没有出现,这一次幼儿把重点放在想出不同的动作上,他们有的拿、有的转、有的钩……虽然他们的动作依然都是靠手指在进行,但是这一次幼儿似乎知道了第二个要求——“动一下”,并在“动”上动足了脑筋。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动”,“火柴花”始终不能变成五角星。

幼儿的第二次失败促使我又一次反思自己的指导,第一次失败后,我只告诉幼儿:不管借助什么东西帮忙,用“拨”的方法,肯定不能使“火柴花”变成五角星。这无形中向幼儿强调了要注意“怎样动一下”,所以游戏中幼儿只顾着使用不同的动作来操作“火柴花”,他们完全忘记了“允许你们借助一样东西帮忙”这一操作要求。显然我的不全面提示又一次成了幼儿失败的诱因。看来,这次我得仔细地向幼儿重申游戏的要求,并给予提示,我得告诉幼儿:游戏时必须记住两个要求,“允许你们借助一样东西来帮忙”“使用这种东西时只能动一下,五角星马上就会出现”。

第三次尝试

听了我的提醒,孩子们又一次投入了游戏,他们期待着五角星早点出现。

小毛说:“我知道了,剪一个五角星,放在‘火柴花’上肯定行!”

凌楠说:“我可以拿五根棉签,摆在‘火柴花’外面就是五角星了……哦,不对,那是五边形,不对的。”

我反问孩子们:“假如直接放五角星,还要‘火柴花’干嘛呢?”我又提示孩子们:“这种材料不是固体,是液体。”

越越满脸疑惑地问:“难道是水吗?”

文文豁然开朗:“哦,将水点在‘火柴花’中间的空隙处吗?”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不确定:“这样有用吗,好像不会出现五角星呀?”

安安着急地说:“不用说了,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嘛。”

说干就干,我拿来了水和棉签,用棉签将水小心地滴在“火柴花”中间的空隙处。在水的作用下,“火柴花”竟然奇迹般慢慢移动起来,两根火柴棒之间“放大”了,一个窄窄的五角星逐渐出现,而且越来越大,最后一个完整而漂亮的五角星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可能因为有了前两次尝试和失败,也可能是我重点强调了两个要求的缘故,幼儿开始大胆想象。小毛“剪一个五角星”的想法令我佩服,细想一下这个方法倒是满足了两个要求,而且也出现了五角星,只是缺少了实验的过程和神奇的效果。“用棉签在‘火柴花’外面围成五角星”,这个想法也跳出了在“火柴花”中间或旁边拨动的思维方式,拓展到了“火柴花”的外围,这也是一个质的飞跃,小游戏激发了幼儿的思维,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幼儿的智慧之门。可见,科学游戏中教师的指导语对游戏的成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面对幼儿的再次失败,我给出了一点小提示“这种材料不是固体,是液体”,可能一说到液体,幼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水”,但是他们似乎还难以想象水能将“火柴花”变成五角星,正是这种疑问让幼儿对小实验充满兴趣,他们带着疑惑观察我的实验过程。当我将水点在“火柴花”中间的空隙处后,“火柴花”的移动令幼儿惊诧不已,在一片惊叫声中,五角星逐渐出现,幼儿折服了,神奇的变化令他们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我也为自己的“小提示”而暗自高兴,在和幼儿一起经历了两次失败后,我也领悟到应该如何在科学游戏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正确分析游戏中幼儿失败的原因,如何将幼儿的失败和教师的指导联系起来分析……

第三次尝试,终于成功啦!孩子们在教室里欢呼着……

“哎呀,真厉害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孩子们提出了新的问题。

邱宝好像想到了什么:“哦,如果碗下面有水,碗也会向前移动的。”

“不对。”越越说:“那是因为下面有水,水可以减少摩擦,碗才向前滑。”

小博士麟麟说:“好像是水的张力吧。”

“什么是张力?”几乎每个孩子都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小博士麟麟回忆着:“我听爸爸说过,我也不是很清楚,比如小虫子可以在水面上走呀、跳呀,而不沉下去,还有荷叶上的露珠是圆的,反正是书上看到的。”

“太好玩了,我也要去买这样的书来看。”

当我第一次玩这个游戏时,我也感到“好神奇”,并了解到其中的道理:是由于水的张力才使火柴棒移动。我也上网查询过,再次关注“水的张力”,虽明白其道理,但当幼儿问我“什么是张力”时,我觉得还是无法用形象的语言来告诉他们。可喜的是,我们班的小博士替我解了围,用他的经验向同伴解释“什么是张力”,重要的是激发了同伴探索的兴趣,他们变得喜欢去发现和探究观察身边的一切,这或许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角色游戏中的介入与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它的不确定性使很多教师在组织游戏时常常处于“如何判断”与“如何应变”的紧张状态。尽管教师已能够掌握一些开展角色游戏的方法,但在具体的组织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往往不能真正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在实践工作中我感到,阻碍游戏作用充分发挥和教师指导水平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教师的表现过于“强势”

所谓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表现过于“强势”,就是教师更多地站在“教师”的角色看待幼儿的游戏,通常表现为“我想”“我要”“我可以”等。

娃娃家的游戏指导

小班娃娃家的妈妈正兴致勃勃地抱着娃娃喂饭,不断重复着把饭送入娃娃口中的动作。A老师走到妈妈旁边,问妈妈:“给娃娃吃什么菜?”妈妈摇摇头说:“给她吃饭。”接着,妈妈继续喂饭。 A老师又说:“蔬菜营养好,可以给娃娃多吃一些蔬菜。”教师话音未落,只见妈妈把娃娃往小床上一放,说了句“吃好了”,就自己“走出门外”了。A老师有些失望。

A教师的“强势”指导削弱了幼儿的“玩”意。教师引导“妈妈”给娃娃吃蔬菜,想教育小班幼儿“样样蔬菜都爱吃”的意愿是好的,但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很重要,不能为了自己“强势”的教育目标而忽视幼儿的游戏性。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强势”指导,只能阻碍幼儿的身心发展,阻碍教师游戏指导水平的提高。

教师的表现过于“弱势”

所谓教师在角色游戏中表现过于“弱势”,是指教师对幼儿年龄特点的把握、对游戏内涵的理解、对游戏内涵的挖掘等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

娃娃家的游戏讲评

D老师在进行小班角色游戏讲评中,运用小班“情景再现”游戏讲评的方法,请娃娃家的妈妈讲讲在娃娃家做了什么事。妈妈很会表达,通过“动作”再现其照顾娃娃、洗衣烫衣、打扫房间等情节,当她讲到用抹布擦厨房时,D老师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关注点,继续进行预设的其他话题。

在教研活动中,大家一致认为,既然娃娃家的“妈妈”已经讲到用抹布擦厨房的情节,教师不妨在厨房现场,根据幼儿的动作而生发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要擦厨房,可以擦厨房的哪些地方,用什么来擦,厨房的油烟从哪里来的,妈妈烧菜油烟很大怎么办等。当然,这些问题也要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来引发幼儿深入讨论。通过讲讲、做做自然而然地将生活经验、游戏动作等融入其中,对丰富幼儿的游戏动作和体验有很大帮助,可惜教师错过了这一教育契机。类似的情况在实践中还有很多,教师常常会留下很多“遗憾”。游戏讲评的“有效生发、逐步深入”,实际上是对教师能否捕捉游戏中的价值和“亮点”的考验,也是减少教师游戏中“弱势”表现的重要方法。

专家点评:

角色游戏是幼儿百玩不厌的内容。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发现离开教师的视线,幼儿依然会全情投入、乐此不疲。面对如此让幼儿心仪的过程,教师该如何和幼儿一起共享游戏的快乐呢?四位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与我们分享了共享游戏、推进游戏的妙招。

首先,教师要学会跟在幼儿身后一起做游戏。《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中,教师没有刻意制订游戏目标,更没有在游戏中强势地指挥幼儿,而是鼓励幼儿自编、自导、自演每一天的游戏情节。于是,就有了“守株待兔的警察”等情节,让我们在忍俊不禁中意识到,其实这就是幼儿的“原有经验”,这里蕴藏着太多的教育契机。

其次,教师要允许幼儿在游戏中自主驾驭材料。很多教师认为只有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才能让幼儿玩出高水平。《角色游戏中的替代行为》却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收获。教师鼓励幼儿根据需要不断地、创造性地选择材料,仔细研读幼儿的每一个替代物。只要幼儿认同,便能从中解读他的替代水平,这也反映着教师的专业水平。

再次,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后分享交流的作用。对幼儿来说,游戏结束后的分享是快乐的延续。《角色游戏中的分享交流》告诉我们,聪明的教师会选择做一名忠实而又快乐的听众,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教师与他们同在;聪明的教师还会充分把握这一集体教育活动的契机,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激发同伴思考和争议,以有效梳理、传递、拓展、提升幼儿的新经验。

最后,教师要适时适度地落实回应教育。当幼儿能玩、会玩时,就给予充分的认同与宽容;当幼儿缺乏道具时,找一些材料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与支持;当游戏主题低迷时,试探性地诱发一些新情节……其实,回应的时机与方法还有很多,提供适宜的回应考验着教师的智慧。

(上海市幼儿游戏教育研究所 徐则民)

幼儿园游戏《如何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游戏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游戏角色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师如何指导全园开放的角色游戏 导读: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
    2019-12-19 阅读全文
  • 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妙”招 角色游戏的本质是游戏中幼儿的主体精神,如何给予幼儿“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大的耐心、最有效的点拨”,这始终是我们在游戏研讨中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该怎样做呢,我们从创设环境、提供材料、有效观察、...
    2019-12-16 阅读全文
  • 浅谈幼儿角色游戏的间接指导 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也是幼儿期普遍出现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的再现着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
    2019-12-19 阅读全文
  • 角色游戏中老师的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游戏中,不能任由幼儿无目的地游戏,教师应该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情节,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是否能逼真地扮演角色...
    2019-12-1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 一、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游戏兴趣。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各种丰富的游戏材料,形象逼真的游戏材料会使幼儿产生遐想,从而萌发他们做游戏的愿望。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能力弱的特点,我们以提供成品...
    2021-05-21 阅读全文

导读:角色游戏在幼儿园游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

2019-12-19 阅读全文

角色游戏的本质是游戏中幼儿的主体精神,如何给予幼儿“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大的耐心、最有效的点拨”,这始终是我们在游戏研讨中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该怎样做呢,我们从创设环境、提供材料、有效观察、...

2019-12-16 阅读全文

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也是幼儿期普遍出现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游戏中,幼儿以愉快的心情,兴趣盎然的再现着现实生活,对老师的启发、诱导很容易接受。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

2019-12-19 阅读全文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游戏中,不能任由幼儿无目的地游戏,教师应该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情节,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是否能逼真地扮演角色...

2019-12-19 阅读全文

一、创设良好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游戏兴趣。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各种丰富的游戏材料,形象逼真的游戏材料会使幼儿产生遐想,从而萌发他们做游戏的愿望。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能力弱的特点,我们以提供成品...

2021-05-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