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谈谈幼儿玩中学

发布时间:2019-12-19

幼儿园玩沙教案。

目前各大幼儿教师纷纷在幼儿教学中加强了游戏环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充分调动自身感知觉及肢体活动。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为主,一切以幼儿为中心。生活中你有收集经典的幼儿园游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谈幼儿玩中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谈谈幼儿玩中学》,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幼儿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 一、 开放式的教育环境,营造幼儿玩中学

大家都知道,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家庭进入到幼儿园的托班时,会被种种的不适应包围着。焦虑、恐惧、失落与无助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更是孩子脱离不正规的家庭教育走入正规教育体制的第一站。胆小的孩子不敢玩,也不会玩,因此教师必须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玩,做孩子的大朋友,并鼓动孩子玩,教师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孩子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孩子和教师是一种新型的母子关系、伙伴关系,因此,在营造心理环境上应突出体现亲、宽、乐、信、安。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

其次,教师要为孩子提供游戏条件。玩具(包括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教师要给孩子提供相适应的玩具。高价格的玩具对儿童发展不一定是高价值的,在托班的孩子的眼里,各种盒子、纸箱、瓶瓶罐罐及洗净了的小石子、冰棍棒等都是孩子们很好的玩具,游戏的材料。例如:我让孩子体验圆形物体的滚动,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日常生活中的球体、柱体以及各种不能滚动的锥体、长方体(日用品的盒子、罐子、瓶子)等等,孩子们看到这些爱不释手的东西,很想玩,这时孩子们动手玩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滚,并探索了这些东西的玩法。由此可见高价格的玩具不一定是孩子们喜欢的,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那些在成人眼里的废物物品,恰恰是他们的宝贝,因此,我认为只要合适的就是好的。

二、游戏化的教学理念,激发幼儿玩中学

托班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不能 说教,对他们的教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他们拥有最幼稚的心理特征,没有纪律感,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托班,教师无法将目的性很强的教学强加于幼儿,而只有将教学变化为趣味性很强的游戏。使幼儿真正享受到游戏的乐趣,享受到天性自由表露的欢畅,牢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健全幼儿人格,完成教学目的。如在组织幼儿学习小动物的叫声时,我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为幼儿准备了小动物的头饰,再配上有趣的音乐和形象的动作,很快孩子们就知道了“小猫喵喵喵、小狗汪汪汪、小鸡叽叽叽”给幼儿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玩中思。

三、自主性的教育内容,促使幼儿玩中学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讲过:“生活即课程”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教育“大纲”是按自己意愿写的,因此托班幼儿的教育内容,大多来自于它们的生活,但不是生活的照搬,它有别于日常生活,最多只不过是生活的模仿。因此,我们只有将教学的要求编成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活动,例如:我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玩一玩、滚一滚”,活动目标是:1、通过尝试使幼儿知道圆的东西放在地上可以滚,并说出滚的方法。2.让幼儿在玩中体验动词:推、滚。在完成本课教育目标时,我让孩子们通过二次探索活动达到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首先,我让孩子们在众多的物体中,探索出可以放在地上滚动的各种物体,孩子们兴趣很浓,经过他们的尝试,很快就达到了教师预设目标1;接下来我让孩子们物体放在地上滚,让幼儿在玩中体验动词:推、滚,这时孩子们的兴趣转移了,他们将这些物体放在地上滚了一会儿,就拿着这些物体安照自己的意愿玩了起来,有的在地上转,有的向上抛,还有的放在地上跳,这时孩子们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了教师的预设目标,效果很好。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

四、玩中求乐,享受天性自由表露的欢畅

所谓“求乐”就是在引导孩 子们在玩中求乐趣,使幼儿真正享受到游戏的乐趣,享受到天性自由表露的欢畅,牢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淡化目的、强化手段;看轻结果,重视过程。让孩子们在玩中求乐,如我们常常给幼儿听一些优美的乐曲,让孩子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孩子们就会随着乐曲自由地舞蹈,还常常发出纯真的笑声,享受天性自由表露的欢畅。又如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拼插能力,给孩子们设计拼小路的游戏,准备了可以镶嵌的软泡板,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趴在地上拼着,很快孩子们都拼好了,有的拼了一条笔直的路,有的拼的是歪歪扭扭的路,有的小路拼的宽,有的小路拼的长,孩子们的作品是各不相同,这样的活动,虽然有部分孩子拼的小路不是太理想,但孩子们都动手了,而且兴趣很大,有的小朋友高兴地拍着手说:“老师我的路拼好了”;有的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拼的是大路”,还有的说:“老师我们下一次还要拼”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一张张笑脸上写满了“快乐”两个字。他们有一种成功感。

五、玩中学知,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所谓“学知”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学一些知识,看起来,孩子从早到晚是在玩,其实是将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融会贯穿在游戏中,以“玩”的形式,使幼儿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同时得到动手、动口、动脑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如:游戏“可爱的小脚丫”,我们就让孩子脱光了鞋袜让他们自由的在地板上,垫子上走走,跑跑、跳跳,让他们自己去感觉在不同材料上活动的疼痛感和柔软感。让幼儿赤脚玩,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等各种感官来参与,来了解各类事物的性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就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样的活动与教师凭空地说教,产生的教学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在这种类型游戏活动中,老师都可让幼儿经这样实践所感知的事物印象深,记得也牢。

六、玩中增智,挖掘了孩子的创新潜能

所谓“增智”就是在玩中开启孩子的智力,挖掘幼儿的创新潜能。为了让托班的孩子体验动词“滚、抛、转、跑、跳”等词,我设计了玩圈游戏,让孩子玩玩、讲讲,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学会了这些动词,而且丰富了孩子的口语能力,孩子的平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更挖掘了孩子的创新潜能。只有这样孩子的创造欲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才能点燃孩子的智慧火花。

事实证明:托班的孩子已具备进行学习的智能条件,已能接受浅显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关键在于 教师如何地引导。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密切注意游戏的发展,在幼儿的自主活动时,千方百计地寻找教育的契机,不时地穿插进行品德教育、知识教育的内容。教师既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又要把握好教学的目的,使幼儿真正在玩中学到东西。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延伸读

乐在“玩”中学在“棋”中


玩具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物品,是幼儿“无字的课本”。玩具凝结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经验,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成人有责任帮助幼儿理解玩具,促进幼儿在与玩具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北京市西城区曙光幼儿园的李楠老师提供的《棋手的挑战》这篇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好玩具是如何促进幼儿学习的,教师如何利用玩具帮助幼儿掌握和理解玩具中蕴含的概念。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趣的玩具、一次有意义的学习、一位有心的老师。

有趣的玩具

但凡看过幼儿玩“奇鸡连连”玩具的视频,都忍不住为这款玩具拍手叫好。叫好的理由是大家觉得这个貌似简单的“井”字游戏“太有意思了”。

这款玩具最大的特点是不仅“大可以吃小”,通过“套住”“移动”来一决高下,还可以“解套”。案例中,在第二局的时候,一名幼儿通过“解套”,一招赢棋,而在第三局时,另一名幼儿却因为“解套”,一招输棋。所以,一“解”输,还是一“解”赢,全看小棋手是否能记住棋的分步和推理出移动后的可能性。有趣可爱的造型、简单易懂的规则、变化莫测的棋子,让“奇鸡连连”具备了比井字棋更多的可能性和可变性,这一充满挑战的过程让孩子们对玩具爱不释手,不论输赢都依然享受着游戏的乐趣,就连成人都忍不住想上去一决胜负。

有意义的学习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本案例真实地反映了玩具如何作为幼儿学习的中介,来促进幼儿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在“奇鸡练练”的五局对弈中,有意义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呢?男孩权权刚开始只关注自己的棋,以自己原有的五子棋经验迎接挑战,并没有仔细思考应该如何布局。输了第一局后,权权才意识到不能无目的地出棋,对出棋要进行规划。游戏中,变化的棋局提升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对弈”的玩法帮助幼儿学习去自我中心、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学习统一协调,培养了耐性、持久性、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几局的调整,权权从无目的出棋到“统筹安排”,从关注自己到“纵观全局”,从“被动应战”到“主动出击”,最后反败为胜。幼儿游戏行为的这一系列变化,体现了新经验与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正是深度思考、有意义学习的结果。

本案例中,幼儿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实际上是具备了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条件的。客观条件是“奇鸡连连”这款玩具本身具有的逻辑意义,其概念、规则、方法、步骤在幼儿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幼儿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主观条件是幼儿的认知结构中对棋类游戏的原有经验,具备了建构新经验的基础条件。幼儿在理解规则、数学能力、社会性合作、策略运用的学习中,使“策略”“推理”这种潜在意义的新经验与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改善,使新经验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这种具有心理意义的学习过程,是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可迁移的深度学习,不仅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有心的老师

李楠老师的有心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读得懂玩具

李楠老师在分析该玩具的时候说“此棋非彼棋”,总结出了这款玩具的“大门道”在于“策略”,明确了这是一款“蕴含推理判断与策略部署”的玩具,适合大班幼儿操作。其核心的教育价值是幼儿的“逻辑思维获得发展”以及“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和规则意识”得到培养,促进幼儿形成“善于反思、乐于坚持”的学习品质。

作为教师,分析总结出玩具的特点和蕴含的核心教育价值非常重要。它除了帮助教师判断该玩具适宜的年龄,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找准观察的“点”、介入的“点”,提供依据。就像该案例中,因为李楠老师心中非常明确该玩具“策略”的特点和核心的教育价值,所以她在观察和记录幼儿游戏时,就能准确地提炼关键信息,记录幼儿如何根据当前的形式,来调整自己的方法和步骤。在分析幼儿行为的时候,才能对应玩具的核心教育价值,做出解释和判断。

在“三研究”的过程中,有很多老师反映不会写玩具研究案例,不知道应该如何介入游戏。其实这个问题首先是因为教师还没有“读懂”玩具。因为没有分析和提炼出玩具的核心价值,所以在观察的时候找不准观察“点”,出现“有观无察”,抓不住关键信息,也就无法依据这些关键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断。

第二,读得懂幼儿

在本次游戏活动中,李楠老师貌似没有介入,其实她的介入在日常。本次游戏中之所以采取“不语”策略,恰恰是基于教师对幼儿的解读和分析。

教师首先依据日常观察和对幼儿的了解,认为幼儿“喜欢玩益智类玩具,思维清晰爱动脑”,有游戏的前经验准备,具备挑战的能力。其次,观察到“两名幼儿在游戏中情绪愉悦,享受与同伴对弈的乐趣,能平和看待输赢,没有出现消极情绪”。所以,教师将重点放在观察和分析幼儿上,分析幼儿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调整和解决的,幼儿是如何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如何在自主游戏中获得新经验的建构。由此可见,“不语”是基于对幼儿的理解与信任,建立在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与幼儿的“息息相通”并不在于某一次活动中,而在于日常师幼共同的生活、学习中。

玩具“奇鸡连连”研究案例向我们呈现:一款好的玩具如何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创造有利条件,让幼儿乐在“玩”中,学在“棋”中;一名好的教师,如何通过研究玩具、研究儿童,实现自身观察、分析、识别与判断能力的提升。

小小建筑师

山西省幼儿教育中心实验幼儿园宋书媛

积木区是大班小朋友特别喜欢去的地方。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孩子们的游戏故事。这一天,煜璁、博栋、经博、旖苒、可心五名幼儿不约而同都选择了去积木区,积木区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情境1

想搭一个不一样的桥

做计划的时候,为了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搭建,我有意识地请幼儿一起制定计划——打算去积木区搭什么?怎么搭?孩子们商量了一会儿,博栋和经博决定一起搭房子,旖苒和可心决定一起搭高架桥。煜璁说要搭一辆坦克。

我问他们:“你们打算先搭什么?后搭什么?”旖苒说:“我们先搭第一层高架桥,再搭两层、三层……”五名幼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我说:“可以尝试将你们的想法画下来吗?”五名幼儿想了想,决定由经博在纸上画他们的计划。

经博先在纸上画了一辆坦克和一座房子,然后可心来画高架桥。可心用线条将房子和坦克连接起来。旖苒说:“我们搭一个和以前不一样的高架桥吧?”可心说:“对,我们可以搭一个三层的。”博栋说:“搭一个可以拐弯的高架桥吧。”

我说:“我这里有一幅高架桥的图片,你们可以看一看和你们说的高架桥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观察后,可心说:“图片里高架桥有三层,第二层从第三层下面穿过去了。”旖苒说:“我们一会儿就搭有穿越的高架桥,我来画!”旖苒用两条弯曲的线条从另外两条线条中穿过,穿越的部分还体现了遮挡。

孩子们完成计划后,拿着自己的计划进入了积木区。

分析

进入大班以后,我们班的孩子很喜欢在一起讨论计划。但是,我发现他们说完计划之后,在接下来的搭建中,往往还是各搭各的。为了能让幼儿产生合作搭建的愿望,我这次特意加入了他们的讨论,通过问题的引导,引发幼儿一起策划、协商,帮助幼儿对计划思考得更具体。为了能促进幼儿的符号表征能力,我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把计划画下来,进一步支持幼儿符号表征能力的发展。当幼儿表达想要搭建与以往不一样的高架桥时,我及时提供了图片支持,帮助幼儿补充和丰富了关于高架桥的经验。

情景2

第一次亮相的圆角楼房

进入积木区后,博栋和经博开始搭建楼房。博栋先拿来两个四倍单元积木平行摆放,然后对经博说:“我们今天要搭的房子是弯的。”

博栋到积木柜里拿了两个大四分之一圆,然后在两个四倍单元积木的连接处用大四分之一圆分别与四倍单元积木进行连接,形成了四个圆角的底层。搭建好底层后,博栋选择用大圆柱积木放在底层上面来做楼房架空的支柱,搭到一半时,大圆柱积木用完了。博栋站在积木柜前观察了一会儿,然后从柜子里选了两块单元积木,他将两个单元积木合并在一起,来替代圆柱体积木,作为楼房架空的支柱,然后在支柱上面放了与底层同样的积木,完成了楼房第二层的搭建。

两名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搭建完成了四层楼房,并在楼房的顶部用异形积木进行了装饰。

分析

我发现孩子们这次搭的房子和以前搭的都不一样,以前搭的房子都是直角的,而这一次的房子是圆角的。这说明幼儿敢于尝试选择不同的积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体现房子不同的造型,体现出了幼儿的创造性与创新性。

博栋小朋友平常很喜欢在积木区游戏,积累了很多感性的经验,所以当发现圆柱体积木材料不够时,很快通过目测就找到了用单元积木做替代物,说明幼儿已经具备了以物代物的能力。

情景3

高絮桥土问题了

旖苒在搭建高架桥坡道时,先把两个大圆柱体摞在一起,四块单元积木两两并在一起摞起来,然后在圆柱体和单元积木之间放了一个斜三角完成了高架桥下坡第一节坡道。

接着,又拿了两块单元积木竖起来,然后将两个半倍积木和两个单元积木平放在它的上面当做高架桥第二节坡道的支柱。当她在上面放上斜三角形时,发现第二节坡道与第一节坡道一样高,没有能形成下坡,她就从下面的支柱中拿走了一个半倍积木,再次尝试将斜三角形放在上面,这次形成了下坡的第二节坡道。

在搭建第三节坡道时,旖苒直接将两个单元积木竖起来,在上面平放减少了一个半倍积木和一个单元积木当做高架桥第三个坡道的支柱,并在支柱上面放上斜三角形成了下坡的第三个坡道。她用同样的方法将坡道延伸到地面。

旖苒和可心在连接第三层高架桥的斜坡时,尝试了几次都连不上。旖苒对博栋说:“我们的高架桥有些连不起来,你们过来帮帮我们吧。”博栋和经博走过去,帮忙连接高架桥,但是正好遇到了高架桥的下坡拐弯处,两个人尝试了好几次都没能将斜坡连接起来,每个斜坡连接中间都出现了缝隙。博栋尝试用半倍积木盖在缝隙上,发现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分析

幼儿在搭建高架桥的过程中,反复尝试,自己解决了斜坡的问题,这和我们班最近组织的一次关于“斜坡”的集体探究活动是分不开的。集体活动中,幼儿一起探索了斜坡现象和斜坡与速度的关系,幼儿因为具备了这些前经验,这一次才能顺利地自主完成任务,并且找到了搭建斜坡的规律。

幼儿此时遇到了高架桥连接不上的问题,一开始希望自己解决,但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转而选择向同伴求助。可惜,同伴的帮助仍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幼儿这个时候并没有仔细观察问题出在哪里,所以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景4

连接的问题解决了

博栋这时候回头看着我。我问:“你需要我的帮助吗?”博栋点了点头。我问:“你们的高架桥出现了什么问题呢?”博栋说:“高架桥之间总断开,连接不上。”我说:“为什么会断开呢?”博栋又仔细观察了一下高架桥,说:“有几个地方都没有连接好,有缝隙。”宋老师说:“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经博说:“我们应该从高架桥下坡连接口那里开始检查。”

博栋按照经博说的方法,开始从下坡最高处检查,一边检查一边把斜坡积木向上移,弥合缝隙,当检查到最后一个斜坡时,发现斜坡和旁边平铺的单元积木有一个较大的空隙。博栋看了看,拿来一个半倍积木填补在斜坡和单元积木中间,之前遇到的问题都解决了。

博栋开心地对旖苒说:“是因为高架桥的下坡一开始就没有连接好,所以后面才会出现缝隙,连接不上!”

分析

幼儿尝试了多次,没有解决高架桥断开的问题后,向我求助。我介入后,首先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幼儿注意问题。然后重复了博栋用半倍积木盖在缝隙上的动作,让幼儿仔细观察问题出在哪里。幼儿因为聚焦在问题上,所以发现了缝隙不是在这一个地方,而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连接好,所以提出了要从第一个连接处开始检查,最后自己解决了问题。

教师介入幼儿的游戏,不是要为幼儿提供答案和直接的帮助,而是要想办法让幼儿关注问题,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情景5

应该把它们连起来

孩子们指着地毯上的积木,喊我:“老师,我们搭完了!”我问:“你们的计划都完成了吗?”这时,可心拿起计划图,看着地毯上的积木说:“我们的高架桥还没有和他们的楼房、坦克连起来。”

我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们连起来吗?”孩子们说:“可以把桥和路一直铺到楼房。”“对,还可以到坦克那里。”“可以通往我们想去的各个地方。”说完,五名幼儿开始改进他们的作品。煜璁负责搭建一条路,将自己搭的坦克和旖苒、可心的高架桥连接在一起。博栋、经博则是从旖苒的高架桥处往自己的楼房铺路,最后将高架桥的路与自己的楼房连接在一起。旖苒、可心一起帮助博栋为楼房添加了门。

孩子们的这次搭建活动圆满完成了。

分析

我之所以提示幼儿对照计划,是因为发现幼儿在之前的计划(图)中,是把各自的建筑物连接在一起的,但是在搭的过程中,幼儿基本还是两两或独自完成搭建。为了能够引发幼儿的合作搭建,我请幼儿想想怎么可以把自己的建筑物和别人的连起来。有了这个共同的任务以后,五名幼儿开始自觉、愉快地合作、分工,互相帮助。在各建筑物连接的过程中,幼儿的团队意识增强了,合作水平也获得了提升。

情景6

我们搭的是巨型作品

游戏结束了,在分享回顾的时候,经博和博栋自豪地说“我们这次把地毯上都搭满了!”“我们这次搭的是巨型作品。”博栋说:“我在搭楼房柱子的时候发现大圆柱积木不够用了,我就用两个单元积木来作替代。”可心说:“我刚开始想用两个小三角立起来当斜坡,可是发现有点陡,我就用其他两个斜三角来当斜坡。”为了让其他小朋友更能理解可心的意思,我鼓励可心带着小朋友一起到积木区,可心拿出自己搭建用的三角积木和斜坡积木一边比划,一边给小朋友讲解。

经博说:“我们还解决了一个问题。高架桥的斜坡连不上,我们从最高的地方开始检查,发现每一个斜坡连接都不能有缝,最后一个大的缝,被我找到一块积木把它正好填上,这个桥面就变平了!”

看到孩子们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搭建任务,听着孩子们自豪地分享搭建的经历,我由衷地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高兴。

反思

1幼儿的发展水平

此次搭建活动中,幼儿的很多方面都获得了发展。

在搭建技能方面,幼儿能运用“架空”“斜坡”“围合”的技能,创造性地搭建出具有艺术美感的弧形建筑物和具有穿插特征的高架桥,搭建水平又一次提升。在教师的提示下,幼儿开始关注建构物的细节,感知到各物体之间的连接,建立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感性经验。

在想象和表征方面,幼儿能以物代物,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象征物,还能对自己的建构物进行分析,加以描述。

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幼儿之间开始出现“合作建构”,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幼儿之间能友好、愉快地协商、讨论,能接纳他人的意见,愿意分享经验。

在语言发展方面,幼儿愿意与同伴交流,并能有逻辑地表达,描述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搭建过程中,幼儿还表现出专注、坚持、自信、乐于表达的学习品质。

2教师的支持策略

我参与了幼儿计划的制订,引发幼儿的讨论与协商,并帮助幼儿将计划思考得更具体一些。当幼儿产生新想法的时候,我及时地提供图片支持,有效地帮助幼儿补充和丰富了经验。

当幼儿遇到问题不能自己解决的时候,我以介入游戏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注意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地肯定幼儿游戏中遇到问题积极探索、主动解决问题的精神,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还有助于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在幼儿的回顾中,我鼓励幼儿描述自己在搭建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问题,除了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早教关键是要在玩中学


早教关键是要在玩中学

“对孩子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但早教并不是拔苗助长。”18日,有“能量老爸”之称的教育专家程泊华来到济南向众多家长传经,而能量娃儿童学习会馆也正式在济南开馆,迎来了第一批济南小朋友。

“我也是一名父亲,对于教育孩子有着一定经验和实践。”在济南能量娃儿童学习会馆内举行的交流会上,程泊华的自我介绍引来台下众多家长的会心微笑。程泊华,又被孩子们称为“能量老爸”,是我国能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曾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学前教育十大杰出人物”。面对着济南众多慕名而来的家长,程泊华强调着自己的观点———“教育孩子越早越好”。对于一个孩子来说,0—8岁是孩子教育的黄金期,而3岁又是孩子教育的分水岭,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古语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程泊华说,孩子的潜能和学习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是不会累着的,关键是要在玩中学,从兴趣入手。还有些家长盲目跟风或过犹不及,这些家长虽然认可早教,但见啥热学啥,不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不能做到知己知彼,这样学下来,孩子不但没有啥大的进步,还耽误了最宝贵的黄金发展期。程泊华强调,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不是“拔苗助长”,早期教育也不是单纯的“小学学前班”,早期教育要激发孩子的潜能,缔造孩子的信念之心,让孩子更有活力。

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如今这个观念已越来越深入众多家长心中。程泊华指出,尽管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识到早教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一些家长对于早教还是存在着认识误区。如有些家长盲目崇洋,对品牌缺乏认知,对国情缺乏认知,虽认可早教价值,却十分崇拜洋品牌;还有些家长属于杞人忧天型,总是担心孩子过早开发会不会累着孩子,担心孩子万一成了天才会不会孤独,担心孩子上了学会不会溜号厌学。

会馆里,布局充满童趣,教室的门上分别写着“多啦A梦数学屋”、“水蜜桃班”、“加菲猫休息室”,老师们都佩戴着画有喜羊羊头像的闪光胸章。据能量娃的教员介绍,能量娃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充分开发他们的观察、动手、逻辑、想象、语言潜能。在满足孩子爱玩天性的同时,把知识隐藏到玩的过程中。程泊华告诉记者:“传统学前教育要么不重视向孩子灌输知识,要么就杞人忧天地让孩子过早埋在书本里。能量娃重视协调好孩子玩与学的关系,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程泊华介绍,能量教育就是强调孩子要在“玩中学”,为此还开发了具有专利权的课程,涵盖识字、阅读、数学、英语、信念等。其中,识字课程“字海冲浪”是能量教育的代表性课程,可以让3至8岁的幼儿轻松“玩会”2500 个常用汉字。在能量娃儿童学习会馆里,被家长们带来的孩子们已经被能量教育的课程所吸引。“嘟嘟,给谁找着魔法咒语了?”老师问眨巴着小眼睛的嘟嘟,嘟嘟有点难为情。小女孩思彤抢着答道:“我把小鸟变成鹅。”小思彤刚回答完问题,多媒体就发出“我加鸟念鹅”的标准普通话语音。半小时试听结束后,老师拿出 10张纸板,上面写着刚学过的10个字。刚听完课程的小朋友们竟能快速且准确地读出每个字。

谈谈民间游戏的传承


导读:在幼儿园中开展民是游戏,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需要、一种新的体验。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民间游戏中得到成长,使得民间游戏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财产可以得以延续,让从民间来的游戏,重新回到民间,并在我们民族的世代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在民间各地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民间游戏,它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留下了属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在那遥远的童年时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有时间便和邻居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空地上、院子里玩踢毽子、跳房子、捡棋子的游戏。但渐渐地,这些生动有趣的民间游戏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电视、电脑、影牒等高科技产物走进了家家户户,现代的孩子们也更钟情于这些新奇的高科技电子玩具(如遥控玩具、电子宠物、游戏机等)。而在一些幼儿园教材中的体育游戏虽然也具有一定的锻炼目的,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安排,但却没有民间游戏具有浓厚区域文化气息、玩法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简便、不受人数、场地、环境限制等特点……

第一、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简单。

民间游戏即使需要的玩具也比较简单廉价,多是以废旧物品替代即可。如抓子游戏可用石子或棋子,用塑料袋、鸡毛、毛线可做成毽子等。

有的游戏只需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三五成群地玩得很开心,如“配手心手背”“背人”“炒黄豆”“编花篮”等。

第二、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与民间文化特色。

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有些游戏能够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

如女孩喜欢的跳皮筋,边念儿歌边跳,玩法上从一根到两根、三根,位置由低到高。儿歌的内容常常是诙谐逗趣的或者具有当地的文化特色,边念边跳不仅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锻炼跳跃的动作和节奏感,增加幼儿的肺活量。有时缺少同伴还可将绳子套在椅子上、树上……此外,玩水玩沙更是孩子们的最爱。

第三、民间游戏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独特的作用。

一是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民间游戏多可以促进幼儿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等大肌肉动作,跳绳、跳橡皮筋、跳格子都可以发展跑、跳、平衡、单双脚站立等动作,翻绳、抓子、夹子等都是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

二是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民间游戏有许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幼儿共同进行的,同伴之间协调配合,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如编花篮,需要大家一齐说一齐跳,才能进行游戏。

还有些游戏需分组进行,并有一定的游戏规则,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协商、谦让、解决纠纷、遵守规则等社会行为,可以弥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缺少同龄伙伴的不足。

由此可见,民间游戏的种种优点与潜在的发展空间,使得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得到更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如何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的活动互相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在体育活动中结合练习幼儿的基本动作,安排相应的民间游戏进行复习巩固,使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锻炼技能,发展动作。这时游戏内容需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进行选择,如小班幼儿应选择游戏内容较简单或有辅助玩具的游戏(如捉迷藏、吹泡泡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愿望。而中、大班幼儿就应选择活动量较大、内容较有竞争性的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我们都是木头人等)。

二、在户外小型分散游戏中的选用。户外小型分散活动一般以玩运动器械、小型体育玩具和小游戏为主。这其间,一般可以安排一些活动量适宜,或是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精神的民间游戏。例如,“滚铁圈”、“踩高跷”、“踢毽子”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寻找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规则、改变玩法。

三、把民间游戏安排在室内的活动区角自选游戏中。如“抓子”、“挑棍”、“扔口袋”等可以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

四、利用零散的间隙时间做民间游戏。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活动间隔时有许多零散时间,可选择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游戏,穿插在零散的时间进行。如“翻绳”、“转拉线陀螺”、“东南西北”、“手指游戏”、“石头、剪子、布”等,使幼儿一日生活中减少排队、等待的时间,使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在幼儿园中开展民是游戏,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需要、一种新的体验。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民间游戏中得到成长,使得民间游戏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财产可以得以延续,让从民间来的游戏,重新回到民间,并在我们民族的世代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自制数学游戏棋——让大班孩子在玩中学数学


每到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就三五成群地玩起了棋类游戏,五子棋,象棋,飞行棋……玩得不亦乐乎。能不能利用棋对孩子的吸引力和它本身的作用,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融人棋类游戏之中,让孩子们积累数学经验,体验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的乐趣?于是,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课程要求,我们开始了自制数学游戏棋的尝试。

自制数学棋的类型

1.自娱自乐型(单人):如“独一无二棋”(棋盘设计成三角形或正方形,棋子用瓶盖,棋格是圆形,大小等同瓶盖)每格放一个棋子,先从棋盘上取走任意一个棋子,造成一个空格(每个空格都有一个简单算式),走法如跳棋:每走一步,即将手上的棋子眺过旁边的棋子,跳进一个空格内,算出此空格内算式得数,就可以把被它跳过的棋子拿走,最后棋盘上只剩下一个棋子获胜。此类游戏对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有很大帮助。

2.方格对阵型(双人对弈):如“瓶盖五子棋”,在两种不同颜色的瓶盖上贴上不同的两种图形贴纸,二人各执一种图形棋子,每人都要尽快把自己的棋子摆成五子相连的一排(横、竖、斜排均可),同时阻断对方的五子连接,最后五子相连排数多者为赢。这类棋对提高幼儿辨别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

3.起点终点型(适合2—4人):如从同一个起点走到终点的“曲线棋”,由两个起点走到一个终点的“图形棋”。棋谱的线路也是灵活多变的:S形、阶梯形、方形、圆形等。如“单双数棋”(阶梯型),幼儿任意抓取雪花片若干,点数后说出总数并判断该数是单数还是双数,若是单数可走一格,若是双数走两格,先到达终点——城堡为获胜者。

玩法指导

1.创造环境,激发棋趣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兴趣乃动力之源,创造富有刺激的环境是基础。在教室,我们为幼儿专门设立了“数学游戏棋类区”,设计制作了十几副数学游戏棋,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主选择棋类内容和游戏伙伴,有很大的自主权,体现了游戏的自主性。在自由活动时间,幼儿可以随时去那儿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数学棋内容,自由结伴下棋、比赛,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自信、创新精神。同时能兼顾个别差异,因为每种棋类游戏的难度都有层饮设计,各种能力的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层次的玩法,因此不会使孩子产生压力。

为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我们还设立了记分牌(用旧台历)、专门的裁判牌、观战台,提高游戏的真实性。此方法果然起效,激发了孩子强烈的竞争意识,观战的孩子也在积极动脑思考,尽力做到“观棋不语”,小裁判也能很好地维持赛场规则,一派“棋乐融融”的景象。

2.充分探索,理解棋规

根据课程及孩子的发展水平,我们会推陈出新,在介绍新的数学游戏棋时,重点引导幼儿积极感知,充分探索,去发现棋的规则。如起点和终点在哪里,一共有几个格子,可以几个人玩,和以前玩的棋什么不同。再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规则符号,思考游戏的规则,最后组织大家共同商讨,得出游戏棋的规则,教师再重点强调。如此一来,孩子们很快就掌握游戏规则了。在幼儿认识数学游戏棋规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指导孩子认识棋规则里的常见字也非常必要:如前进、后退,停一次等等,当孩子们认识了这些字后,游戏棋玩起来就更容易了。

3.适时指导,提高棋技

游戏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适时指导,观察非常重要,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需要、困惑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幼儿领悟发现、总结经验。对于一些数学能力较差、自信心不强的孩子,我们的目的是鼓励他去大胆尝试,产生兴趣,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对于有一定下棋经验的孩子,在出现新问题或遇到一些困难时,我们鼓励孩子要坚持,静下心来思考,适时地点拨,提高棋艺,积累经验;对于数学能力强、下棋水平高的孩子,鼓励他们挑战,进一步肯定和鼓励幼儿体验成功和快乐,让孩子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在游戏指导过程中,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允许他们从不同起点按不同水平、不同速度学习,逐渐达到目标要求,提高棋艺。

4.及时调整,改变棋规

数学游戏棋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孩子情况,灵活调整规则,增加一些新内容,就会生成新的玩法,数学游戏棋玩起来也更富活力。如大班上学期开始学习“数的组成”。我们设计了简单的“加法棋”,每人选定一种颜色的棋子,采用“石头、剪刀、布”的猜拳方式,获胜的小朋友可以在棋盘上摆放一个自己的棋子,直至将棋盘摆满,最后根据自己摆放的棋子数量列出加法算式。这种棋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难度不是很高。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翻转棋”,两名幼儿在下棋的时候各扔一次骰子,用大的数减去小的数,算出得数,掷大数的幼儿可以根据得数将对方相同数量的棋子翻成自己的棋子,最后棋子多者获胜。

随着课程的推进,“翻转棋”明显已经不再适应接下来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又在翻转棋的基础上设计了“登山棋”。相比较前面的两种棋,登山棋在难度上有所提高,玩法更加灵活,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玩。两名幼儿各拿数量相等的棋子,同时从中拿出一部分,一起出示,然后将两人的棋子相加或相减,得出的数如果是单数,绿色棋子先走,如果是双数,红色棋子先走,最后看谁先到达山顶获胜。

我们也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及时进行规则调整。有一次,翔翔和越越准备玩数学飞行棋,打开盒子看到里面有两个骰子,越越要拿出一个给我,翔翔说:“别拿走,我们可以用两个骰子玩。”越越疑惑不解,翔翔说:“两个骰子一起掷,掷完了加起来是几就走几步。”两个孩子便用骰子玩了起来,骰子点数相加,根据得数走棋,这个方法得到了全体小朋友的认可,推广开来。后来,文文和瑞瑞玩的时候,文文掷出两个数6和3,她算了一下,应该走9步。瑞瑞却拦着她说:“应该走3步。”文文说:“6+3=9,应该走9步。”瑞瑞怕她走多了,辩解说:“6—3=3,应该走3步。”文文说:“你开始也没说是减法。”瑞瑞说:“开始也没说是加法呀!”两人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就此事,我组织孩子们讨论怎样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在集体讨论中,我们对这个数学飞行棋的骰子进行了改良:一共两个正方体骰子,一个小数字骰子(数字1—6),一个大数字骰子(数字5—10)。骰子六个面用三种颜色(红黄蓝),如果掷两个骰子呈现的颜色相同就用加法走棋;如果掷两个骰子呈现的颜色不同,就用减法走棋。此举更激发了孩子们玩数学飞行棋的兴趣。

5.技术比拼,培养棋德

为了激励孩子们斗智,我们在班内开设了“巅峰对决站”,每周评选一位“棋艺小明星”,每期的棋艺明星都是经过比试才见分晓的,如果两个孩子的人气一样高,就由他们两位再次比试,得出最后的结果,让大家心服口服。有一次,小朋友评选奇奇为“棋艺小明星”,我在惊讶之余,也发现孩子们能够从多个方面去进行评判:奇奇进步很大,从原来不会下棋,到现在可以打败我们班一直很厉害的翔翔,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棋艺小明星”。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对弈、角逐中认识了成功和失败,比赛有赢有输,赢了不能骄傲,输了不要灰心,勇敢地经受“输”的挫折。

我们巧妙地把数学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使枯燥乏味的数字、加减法等在游戏中得到巧妙地运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自然地接触掌握了这些数学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运算能力。自从在数学活动区内投放这些游戏棋后,数学活动区活动时乏人问津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孩子们在活动中摆脱了“完成任务”的包袱,从游戏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地学习,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教育效果。

谈谈对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


导读: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收获不少,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收获不少,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我指导幼儿开展结构游戏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观察生活,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这是开展建构游戏首先要做到的事情。你让幼儿建构一些事物,如果幼儿不接触生活,不观察生活,对它们没有一点印象,你让孩子们如何去建构?所以只有让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体进行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了解,并形成丰富深刻的印象,这样孩子们才会有建构物体的愿望,有放手建构的能力。

在平时,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形状、结构、色彩,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积极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我们先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物品,如幼儿的坐椅、吃饭的桌子、睡觉的小床、活动场地上的跷跷板、滑滑梯、独木桥等,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幼儿细心观察的品质;接着创造条件制造机会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或少见的物品(体),如电视机、电风扇、各类家具、小动物、汽车、飞机、轮船等,逐渐让幼儿养成对生活中碰到的事物都仔细观察的习惯,为下一步的建构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学期我班开展了结构活动“我们的城市”,为了让幼儿知道要建构什么、如何建构,我们通过上课、参观、散步、图片、幻灯等,指导幼儿认真细致地观察城市中的具体事物,从而加深幼儿对城市的感性认知。如带幼儿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汽车、行人……,感受马路的热闹;为了建构公园,带幼儿去参观公园,有目的地让幼儿站在高处一览公园全貌,先观察整体布局,然后仔细观察每一座建筑物,使幼儿对公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了建构江阴长江大桥、江阴步行街,我们特地找来了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从而获得具体事物的相关特征。这样幼儿搭建起来,就表现得胸有成竹,搭建得既快又形象。

我认为,教师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是取得较好游戏效果的必要前提。

二、互相学习,培养幼儿的建构技能

教给幼儿基本的建构技能,是开展好结构游戏的必要条件。在建构展示活动“我们的城市”中,我们搭建了城市里常见的住宅小区,为了获得视觉上的统一,我们就让幼儿只用一些木头积木排列、垒高,其他教师提出了意见这样做是否太过单调,幼儿其他建构技能没有显现出来。其实平时我们很注重幼儿建构技能的培养,一年来幼儿的建构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主要的方法是:(1)在平时幼儿建构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逐步识别各种材料。如木质的、塑料的、金属的,懂得它们的作用、性能。(2)由于幼儿的个性差异,我们教师有意识地教个别幼儿一些新的技能,幼儿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他们在共同建构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不用多少时间这种建构技能幼儿大多都会了。一年下来,幼儿基本掌握了一些建构技能,如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拼搭、垒高、穿套、编织、粘合等。(3)注重培养幼儿设计构思的能力。比如想用积塑插一只恐龙,你是不是就让幼儿拿到积木就漫无目的的开始建构,还是让幼儿先想好如何来建构,恐龙是什么样子的,需要哪几种形状的积木,选用什么颜色,怎样组合等,然后才建构。这就是设计构思的能力,幼儿有了这样的能力,我们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幼儿的无意摆弄就会变成有意识的创造,教师再适时传授一些技巧和经验,相信幼儿的聪明才智、创造能力都会到充分的发挥。

三、确定主题,提高幼儿的建构兴趣

在我园每个班级的建构活动的展示过程中,如下场面随处可见:当游戏开始,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便“机械”地分成几堆,搬抬选择玩具,熟练地按一贯的搭建方法去造型。虽没有进行讨论、商量,但却能有条理地分工拼搭,又快又整齐。这里,教师表现出全面的包办代替——代替孩子选择搭建内容、代替孩子设计。我们不仅要问一句这样的建构主题是幼儿感兴趣的吗?是幼儿乐于建构的吗?一般情况下,教师提出的主题,幼儿不一定感兴趣,所以,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自己提出建构主题。当幼儿确定了主题以后,头脑中就有了初步的建造方案。如何让幼儿自己生成感兴趣的主题呢?我是这样做的:(1)在活动之前进行谈话引导,使幼儿对游戏的主题、布局以及活动的顺序进行思考,做到心中有数。如建造“公园”时,老师引导幼儿围绕这一主题议论:公园里有什么?需要建构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争先恐后地发言:有小河、花儿、小草、亭子、小桥、健身器材……这样,公园主题的建构方案便在幼儿的谈话中大致勾画出来了。(2)在幼儿的建构过程中引导幼儿自由想象,结合生活实际生成建构主题。如幼儿在搭建“热闹的马路”时,王烨欢小朋友利用牙膏盒做的小汽车,一个轮子掉了下来,在活动评价的时候,陈晓杰说:“汽车坏了,应该去汽车修理站修修。”当时我听到这句话,马上问其他孩子:“这辆车子坏了,我们怎么办呢?”孩子们都说:“这儿没有汽车修理站,不如我们我们来建一个!”不多时,马路边就多了一间汽车修理站。这样的建构主题是幼儿自主发现的,孩子们肯定会有一定的兴趣来建构,他们也一定会乐于参与建构游戏。

四、提供材料,充实幼儿的建构活动

结构游戏作为一种建筑活动,当然是离不开建筑材料的,建筑材料是开展结构游戏的物质保证,也是丰富建造内容、发展幼儿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上学期我班所选用的结构游戏的材料有:由基本几何形体构成的大、中、小型的成套的积木;金属的、木制的、塑料制的各种可装拆的积塑、胶粒、插片、积铁等,以及各种颜色形状的串珠、插板、拼板等。这些定型的成品玩具虽然为为结构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但也不难发现这些玩具总归只有几种常见的玩法,没有创造性的发挥。所以这学期我把一些废旧材料也用于了我们的建构活动,马路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车子,有用积木搭的,有用材料做的;建构的的房子更是多种多样,有的对牛奶盒进行加工,画上窗户、小门、……一幢漂亮的房子出现在我的眼前;有的对盒子进行雕刻,有的……我们充分利用多种原材料进行加工,把这些原材料变成需要建构的具体事物,进行创造性的建筑活动,既充实了游戏的内容,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何乐而不为呢?

这学期我园每个班级都开展了建构展示活动,对于使用材料方面让我获得了不少的启发。小(1)班中那些橡皮泥盒子,让我明白我们应就地取材,善于发现幼儿园中的建构材料。大(3)班用鹅软石排列形成的小河,让我懂得了那些随处可见的沙石、泥土、树叶、桔杆等自然材料,只要启发得当,也能成为经济实用且随意灵便的构造材料构筑成各种物体。中(1)班的那棵富贵竹,更让我知道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也能为我们的建构活动服务,它们能使我们的活动更充实,更美观。

总之在建构活动中教师可提供大量的未成品材料,提供或共同制造许多辅助材料,提供一些具体事物,这样既能充实幼儿的建构活动,更能满足幼儿日益发展的智力和体力的要求,还能满足幼儿在游戏是突发奇想的需要,,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性。

五、注重交往,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

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不在以单独游戏为主,而更趋向与群体化,这就让幼儿感觉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成为了游戏成功的“阶梯”。要想使建构内容不断丰富,就要让幼儿学会与同伴、老师交往,学会合作。

在幼儿结伴共同建造某一组复杂的建筑群时,教师要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注意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当组内出现不同意见时,要及时进行疏导,让幼儿学会协商,学习一些交往的技巧。在“我们的城市”建构展示活动中有一组小朋友建造了一个体育馆,我引导他们自由分工后,有的建足球馆,有的架双杠,有的搭乒乓台,……。当发现一个小朋友建的人比另一个小朋友建的双杠还高出许多时,我便引导他们自己观察发现这一不合理的地方,启发他们想出修改办法。一个小朋友马上想出了主意:“我把双杠再筑高些,你把人变矮些好吗?”另一个说:“对,好办法!”他们边修改还边议论,怎样搭得更好。经过指导,这组幼儿配合默契,一幢热闹的体育馆呈现在大家面前,他们高兴地又鼓掌又叫好。这是他们合作建造的成果,孩子们共同分享着团结协作成功后的欢乐。

在建构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幼儿的态度等会直接影响幼儿的交往态度和合作技能的习得以及活动的成功与否。由于幼儿的知识能力有限,手部小肌肉尚未发育好,再加上建构物结构的复杂性,幼儿在建造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我经常发现会男孩急得抓耳挠腮,女孩急得默默掉泪,我们看到这种情况总是及时给以关心引导,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注意夸奖其作品,分享其成功的快乐,使他们获得自信,培养他们在困难面前积极开动脑筋,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建构游戏并努力营造一种友好、和谐的氛围,给孩子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无拘无束、自然亲切的气氛,使幼儿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让他们能主动与老师交往,而不是等老师发现再去解决。

六、启发指导,保证幼儿的建构活动

由于幼儿的社会经验和知识有限,建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问题,教师应仔细观察,了解幼儿各自的水平和需要,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我们平时主要是通过巡回观察来了解幼儿的游戏状况,准确判断幼儿的游戏需要,适时指导。像“我们的城市”的建构活动,程馨阳小朋友建造好体育馆中的足球馆后,不知再干什么,于是,我走到她旁边,一边表扬一边启发“你真能干,足球馆像真的一样,可你看看你们建的体育馆,你觉得布局怎么样?”她看了一会儿忽有所悟:“噢!中间太空了!”我连忙说:“那你能再建一些东西进去吗?现在天气越来越热,很多人都会去游泳……”还没等我话说完,她就连忙说:“老师,我们可以建一个游泳池。”于是她就去找来同伴一起用皱纹纸建了一个简单而形象的游泳池。活动结束后她还高兴地向我介绍:“天热了,老师你就可以来我们体育馆的游泳池游泳了……”可见,教师有目的的诱导启发,能极大地激发幼儿联想,不断创建出新的内容。

当幼儿游戏开始处于低潮时,当幼儿情绪不佳时,当幼儿获得成功时,当幼儿遇到技能障碍时,当幼儿游离游戏情景时,当幼儿延伸或扩展游戏内容有困难时,当幼儿出现负面行为时,当环境中产生不安全因素时,我们教师都应找准时机,自然介入,适度点拨,保证建构活动的顺利开展。

七、建立常规,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幼儿刚接触结构游戏时,根本不存在规则意识。常会为争夺同一材料而发生哭闹争吵现象,或可能发生将材料乱扔,用作敲打等情况。大班幼儿在游戏常规方面还是比较好的,但随着结构游戏的深入开展,有很多材料都变成了自制玩具,使有效爱护与充分利用成为矛盾;不可否定在大班,有些幼儿还有了一定的虚荣心,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有些孩子会霸道地抓住自己需要的玩具,不肯分点给其他人,要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要发挥幼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建立并遵守基本游戏常规。如懂得谦让,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有顺序地取放,用完放回原处等。每次活动前幼儿自选自取游戏材料,活动后自己收拾整理。慢慢地,良好的习惯逐步形成,变“老师要我这样做”为“我应该这样做”。这样既体现了幼儿的主体作用,又使教师从劳气的指责孩子哪些行为不对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多地观察、指导幼儿。

八、欣赏作品,注重幼儿的活动评价

好的评价,往往能获得实际的教育效果。以我班这次的建构展示活动为例,本次活动评价让我受益非浅。

(1)幼儿创造的成果,需要得到夸奖、赞美,并希望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刘老师在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时,应先让幼儿说说自己搭的是什么,和谁一起搭的,搭的时候碰到了什么困难,这样既满足幼儿表现的欲望,又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介绍完自己的作品后,刘老师还引导幼儿对作品加以评论、欣赏、赞美。这样不仅加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还让幼儿体验到了建构的快乐。

(2)在这次游戏评价时,教师指着体育馆内的乒乓台问:“这个乒乓球台是谁搭的?”“是我搭的。”吴澄灏站起来说。“搭的可真像,还有人在大乒乓球呢,”老师说,“可乒乓球台这样放能打球吗?你有没有发现问题?”原来乒乓球台上的作为中线的木版倒放了,不一会儿,秦金辉小朋友就发现了问题,教师并马上让他乒乓台放正了。建构活动中的一个小小问题,教师没有在建构活动中自行让幼儿解决,而是放到评价的时候一起学习,让所有的幼儿都知道了如何乒乓球台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有了共同的进步。

(3)教师指着公园的造型问:“这么漂亮的公园,是谁搭的?”一下举起了许多只小手,教师指着其中一名幼儿问:“是你搭的吗?”“不,我搭的是小路。”教师又依次问其他幼儿,他们分别说:“我搭的是大门”,“我搭的是围墙”,“我搭的是亭子”,“我搭的是小鱼”……教师听完说:“怪不得搭的这么出色,原来是你们分工合作好的呀!”短段的一个评价过程,没有空泛的说教,却使全体幼儿感悟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样一个抽象的道理。

经过一年的建构游戏,幼儿无论在认识方面、创造力方面,还是社会交往方面等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以后的建构活动中,我们应给予孩子更大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大胆想象、操作、嬉戏,我们也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对每位孩子给予正确的评价,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和谐健康的发展。

谈谈幼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


导读: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显着的特色之一,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显着的特色之一,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游戏是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活动,是幼儿园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是幼儿获得快乐的原动力。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在其着作《儿童心理之研究》中所言,“游戏是儿童的生命”。通过实证性研究,专家发现:玩游戏比上课更能发展孩子的体能、认知和社会性,是儿童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的最佳窗口。

以往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往往控制性较强,幼儿的游戏活动通常是在教似的高控制,高指导下进行的。孩子今天玩什么,什么时间玩,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均由教师决定,这样的游戏并不是幼儿主观愿望中想要的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指导方法,发挥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特殊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

针对幼儿游戏中的自发探索与需求,近几年所创新的区域游戏,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决定游戏的材料、方式、方法、内容以及伙伴,并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进行游戏,教师对幼儿的直接控制程度降低。为了使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充分发挥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游戏时,担任观察者、指导者、评价者的角色。

一、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促进幼儿更好的游戏。

只有出自自己内在的需要和兴趣而选择的游戏才是真正的快乐的游戏。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游戏前,可以观察孩子们日常活动的情况,如孩子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主题,内容和玩具材料,孩子近来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通常和谁一起玩等。教师根据自己的细心观察和了解,鼓励孩子们自由的去选择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游戏,从而获得自由选择的快乐。

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教师作为一个观察者,应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了解幼儿游戏的意图,能力及行为表现。对观察的游戏行为加以分析,才能决定指导的对象和方式,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促进游戏的开展。如小班幼儿自我调节活动的能力较差,往往长时间的做一种活动,当“运输工”的幼儿反复装运玩具,累得满头大汗也不知休息,教师观察游戏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帮助幼儿调配活动,建议他去当“交通警察”,坐在岗亭里开红绿灯,从而获得休息。

二、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指导艺术。

1、把握好指导的度。

“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时,“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就是要求教师灵活的根据不同的现象,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指导艺术。如果以直接指导(间接指导)和被动(主动)两个方面看相关关系,可以发现:教师直接指导得越多,幼儿越被动;反之,教师直接指导得越少,幼儿主动性就越强,自主游戏的目的越能体现。

但是,教师直接指导的过分减少和开放度的加大,也会使幼儿在活动中产生一些过激行为。又因为年龄,经验的限制,游戏内容往往单一,游戏水平不高。所以在游戏中,教师应注意两个极端,一是认为间接指导就是不指导,让幼儿放任自流,认为自主游戏就是让幼儿随意玩,教师无须干预,只要不打起来,在一旁看着就行;二是看到放任自流的结果,矫枉过度而强制介入,追求游戏结果,直接告诉幼儿应该怎么玩,缺乏引导幼儿探索和发展的信心和耐心。

因此,掌握好游戏指导的“度”非常重要,完全直接指导会让幼儿墨守成规,不敢逾越;完全的不指导也会使幼儿无规则意识,形成惟我独尊的性格。

2、把握好指导的时机。

在幼儿园游戏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个幼儿手拿听疹器,注射器或热闹的东擢西扎,或呆呆地坐在桌子后面“坚守岗位”,而教师则不停的叮嘱:“你们的医院干净吗?你们在什么地方打针呀?病人来了你们怎么给病人看病呀?”,教师脚不歇嘴不停,幼儿看上去似乎很高兴,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利,只有教师提出请幼儿后面干什么,他们才会去实施。长此以往,幼儿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依赖的心理反而加重。因此,教师要改善指导技巧,既要实现延续游戏的教育目标,又要促进儿童的发展,在把握好指导的“度”的基础上,把握好指导的时机。

杜威的反省思维五步法认为:疑惑是思维的第一步,停留在“是什么”上。发问则表明幼儿自己意识到他的疑惑和他所面临的问题,也表明他在问题解决上的自觉主动的努力,是思维的关键。包括自我发问,向同伴求助性询问和向教师求证性提问,深入到“怎么样”和“为什么”的程度。最后得出解决的方法,达到思维的顶点。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指导前提要深入幼儿,对允许幼儿做什么,怎么做和幼儿可能怎么做有所准备。教师应该抓住契机点,以介入者身份加入,体会,帮助幼儿深入到“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层次,并让孩子们进行热烈的讨论,有效的培养了幼儿科学思维的能力。

教师的指导时机也是一门艺术,把握得当,幼儿的自主性就能充分体现。

3、把握游戏前的引发。

要做好游戏前的引发,首先可以从环境入手,为幼儿创设开放的自主游戏的环境,注重环境的暗示性。如,所有的工具:剪刀、服装等都贴上标签,摆放在架子上。有利于幼儿自己取用;提供适当的场地。其次,注意材料提供上的层次和创造性,尽可能提供充足、丰富、可塑性强、多功能性的材料鼓励孩子自己选择,让每个孩子都享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让幼儿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最后,教师还可以以引发的方式,从而实现快乐游戏的目的。

教师要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必须仔细观察和分析幼儿阶段游戏的表现,了解幼儿是否需要帮助?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最合适?明确在活动中的主题地位,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力指导和满足幼儿的需要。

三、注重游戏中的评价作用,让幼儿体验快乐。

游戏评价是教师游戏指导中重要的一环,也往往难以把握。教师应该让幼儿成为游戏评价的主角,多给幼儿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分享游戏时的感受,讨论感兴趣的问题,给幼儿自我展示,相互交流的机会。

正确评价幼儿的游戏,教师应该抓住幼儿游戏的本质特点,充分考虑幼儿内在的需要和感受,否则会使游戏失去本身的价值。首先,应明确游戏评价的目的。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创设和支持每一个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创造,激发幼儿进一步游戏的兴趣和热情。其次,要重视游戏评价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对于幼儿的魅力,就在于幼儿的自主性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同样,游戏评价也应从幼儿的体验出发,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体。

为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就游戏情况开展讨论,让幼儿体验和回味游戏过程,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游戏中零散的经验,修正错误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中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最后,正确处理好幼儿游戏中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在评价幼儿游戏时,教师时常会在崇尚自由与强调规则之间的动摇,其实规则和自由并不矛盾,如果规则来自幼儿,或者来于外部的规则符合幼儿的游戏心理需要,有利于游戏的开展,那么幼儿不仅能够较好的理解和遵守规则,而且也有利于幼儿游戏规则的指导下更好的在游戏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从中逐步将规则内化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在游戏活动中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创造有利的条件来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

谈谈角色游戏讲评指导的体会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谈谈角色游戏讲评指导的体会》,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纲要》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在幼儿园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特有的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贯彻《纲要》的过程中,在进行角色游戏指导时我常常思考:怎样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怎样让每个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实践中,我觉得游戏讲评是很重要的,做好每一次角色游戏的评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游戏讲评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学会观察,善于分析,是游戏讲评的关键。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是组织游戏的重要环节,也是发现幼儿游戏情况的窗口。观察什么呢?也许有的老师说,游戏有什么好观察的,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只要玩得高兴就行了。其实,观察的东西还真多:孩子在游戏中是积极主动地玩,还是消极被动地玩;是创造性地、独立地玩,还是模仿他人,跟着他人玩;和同伴相处的关系如何?动手操作能力怎样?对待玩具和同伴的态度怎样?语言交往能力如何?角色意识,角色间的关系,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怎样等等,这些都是观察的对象。游戏中我通过不断地对幼儿进行观察,然后分析他们游戏的经验、能力、态度,寻找他们在游戏中的反应和需要,再进行调整,或调节游戏或运用有效的指导方法,使幼儿在每次的游戏中都所发展,实现游戏的教育作用。

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观察呢?我觉得:

观察幼儿的游戏,首先要有耐心,要倾听孩子的心声。

教师在游戏指导中,观察幼儿的行为是很重要的,幼儿游戏的行为有时是无声的,但从无声的动作中可以看到幼儿的内在思想、情感的流露,所以更需要老师的耐心观察,从而发现 幼儿游戏的能力。那天游戏一开始,我发现医院的医生张曼妮打开几只空瓶,手里拿着牙签坐下来,叫到:“验血了,谁来验血?看看你有没有贫血,快来,一会我就要走了。”原来前几天,幼儿园小朋友体检验血色素。当每个孩子都有验血的经验,他们似乎对验血这段生活经验产生了兴趣,果然很多人去验血。“请你们大家排好队。”为了观察游戏,我也排了队。轮到我验血时,我说:“医生,我很害怕!”“不用怕,你那天不是很勇敢吗,我会轻轻的。”原来他那天也看到我色素检查。她边说边用棉花擦手指,再用牙签头扎一上手指,学着医生的样子把血注进小瓶,最后拿一小块棉花压在我的手指上并示意我捏住。我连忙问:“我贫血吗?”她拿起小瓶在一块镜子下看了看说:“很好,没有贫血。不过,还是不能挑食,要多吃菜和水果。”看来,这个医生还当得不错。生活经验是幼儿游戏的基础,幼儿对什么印象深刻就会反应什么。但幼儿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同一个经验,由于幼儿体验的不同,游戏表现也就不同,有的幼儿无动于衷,有的幼儿跃跃欲试,有的幼儿大显身手,有的幼儿只是跟从别人,如果老师没有耐心地认真地观察,去参与游戏,也许指导就流于形式,因为游戏中曼妮小朋友模仿医生擦试棉花、扎针等动作十分逼真,尽管如何进行色素的评定她只是随便做做,而缺少正确的方法,但这只能说明缺乏相应的经验,我没有向幼儿说明验证血色素,因为它需要科学的方法。我参与游戏,扮演角色,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幼儿的游戏,为以后创造机会丰富他们的经验,也为更好的进行讲评,给她最大的鼓励。

其次观察幼儿的游戏还要尊重幼儿的情感特点,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它。如:在一次游戏中,庄浩铎小朋友在娃娃家当哥哥,只见他把所有的娃娃家东西全倒在地上,把桌子、椅子全打翻,手里拿着筷子、盘子跳着、敲着、比划着,表现异常激动,我上前责问:“刚才好好的家,怎么变成这样?你在忙什么?”他抬头哈哈地说:“吴老师,我刚刚不小心,打开煤气时,漏气引起了着火,我在叫大家来帮忙呢!”经他一说,我才看明白,于是也跟着忙扑火呢。幼儿的游戏不是四平八稳的,往往在游戏中有的孩子会借题发挥。幼儿的兴奋与想象是联系在一起的,毫不掩饰,他们怎么想就怎么做。如果我不从浩铎游戏想象的角度去考虑,他的异常表现的确是“疯”,然而,当一了解他行动的“动机”来由,就会被他的行为所理解,在“乱”中引发情节,这乱不是坏事,而是教师指导的最好契机,因此,观察了解游戏过程,也是教师进行自 我调节指导行为的过程。教师面对孩子乱的游戏时只有冷静,才能进行更好的指导。在讲评时,幼儿对怎样在家更好地注意防火安全和着火了该怎么办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二.及时地灵活地捕捉游戏中良好的点点滴滴,让它在评价中得到升华。

在和孩子游戏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很容易地发现到许多幼儿的闪光点,如果我们及时地将这些闪光点在游戏中点点滴滴地在游戏讲评时将它“发扬光大”,将它肯定,那么,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刻意去学习吗?一次游戏时,庄泽弘小朋友故意摔跤坐在地上,我走过去说:“哟,疼吗?有位小弟弟摔倒了。”听到这话的惟惟跑来看了看:“看,脚都流血了,快我送你去医院,我是司机哪。”泽弘听了这话,便假装爬不起来,于是惟惟又去请来许多人帮忙,看到他们互相帮助的情景,我感到游戏的教育契机蕴含的内容可真多。讲评时,我充分肯定了幼儿的这种行为,使大家也深受感染。

有人说失败与成功只差一步之远,这话不无道理。游戏中,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很丰富的,但在活动中,有的幼儿往往会因为遇到困难而放弃成功的机会,教师的细心观察,及时的进行帮助,能给幼儿心理的带来希望。在一次的游戏中,我发现宗杰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药瓶,在医院里走来走去,还紧紧地皱着眉头,我走过去问:“你是医院的谁呀?”“我是配药的医生”“你是不是有困难,需要我帮忙吗?”“我想做些药,可我不会做。”

“做什么药?为什么要做药?”“我要做一些水果药,香蕉味,苹果味,西瓜味,各种水果味,小孩吃了不会觉得苦。”“真是好主意,想怎么做呢?让我来帮你。”“我们就在瓶子外面贴上哪种水果就是哪种药。“真是好主意。”我给他准备了纸和笔,与他一起做完香蕉后对他说:“香蕉药做好了,其他水果你自己来吧。”他乐意的做开了。对幼儿在游戏中的每个新的想法,教师给予鼓励支持,这并不难,难的是老师如何了解孩子,捕捉孩子的想法和需要。我从宗杰小朋友的不开心行为中发现他的需要,了解他的想法,并通过材料的支持帮助和他一起玩,满足他的游戏和心理的需求,而且在讲评中,充分肯定了他独特的创造能力,给他予鼓励。

三.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讲评,感受游戏的乐趣。

幼儿在游戏中认认真真地扮演角色,认认真真地模仿角色的劳动,游戏结束讲评时,能走上前来以角色的身份向同伴把自己如何扮演角色的事情告诉大家,这样,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和不开心,他们所说的快乐或不开心的事情都是同同伴间进行游戏产生的。如:“我今天玩的不开心,因为**同我起玩玩具店,可是他老跑到别处去,只有我一人在玩。”又如“我今天玩的很开心,因为我生病了**还照顾我,给我吃鸡汤又带我上医院。”通过分享游戏的事情,让大家对角色身份的职责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同时,通过讲述既发展了口语表达,又能达到相互启发、交流的目的。

四.充分讨论,积极回应,让游戏讲评成为解决矛盾、提高游戏水平的阶梯。 随着经验的积累,幼儿的事非观念、主见都得到逐步增强,我充分地利用游戏的讲评组织幼儿对游戏中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幼儿在讨论中在争执中寻求答案。记得一次坐车的游戏中,有位妈妈抱孩子上车,有一位脚受伤的人,车上有老人还有小孩,他们一起去游戏玩,由于司机紧急刹车,结果出事了,翻车了,大家都受伤到医院去,许多人都手断脚断了,于是医生都在忙着接,但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只是用绳子在手上或脚上一绑,结果是松了又松。在游戏讲评时,大家对怎样绑绳和接断手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有的说,接手的绳子要粗一点;有的说,接手时手上要先抹药;有的说,我们就是不会打结。。。。。。。对幼儿的讨论,我并不急于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回家与家人一起看书或请教医生。第二天,有幼儿来告诉我,接手时要用一个板把它固定,这样就会更快的好起来。有的幼儿说,要多喝骨头汤才会更快好起来;还有许多幼儿来告诉我他已经学会了用绳子打结了。

幼儿的集思广益,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不需要教师的单纯灌输,而喜欢在游戏中自己尝试,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认识的知识,只是周围生活中最粗浅的,所以有时无法直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游戏结束的讲评正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好机会,把从孩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再放回到幼儿中去,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同伴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幼儿不会觉得负担,又可以在大家争论的基础上积极思维,不但提高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从孩子的游戏中我们可以捕捉到许多东西,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只要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并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了,让幼儿去解决、去观察周围的事和物,那么这样的游戏会越玩越丰富,越玩越有创造,只有从孩子中来的东西,孩子才乐于接受,并把所有吸收的知识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出来。

玩中乐 学中玩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孩子的大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真正把自主权交给孩子。我们要给孩子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投放感兴趣的活动材料,设计的游戏活动是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让幼儿在感兴趣的环境中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对自然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感受。

关键词:环境,条件,趣味性,玩中乐,学中玩

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都离不开玩,把玩寓于教学中,教学寓于玩中。玩是教学中的玩,教学是玩中的教学,教学和玩相辅相成并各自独立。我通过“玩中学”的教学实践,运用了游戏化的教学理念,自主性的教育内容,采用了玩中乐,智中玩来激发和促进孩子玩中学,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密切注意游戏的发展,在幼儿的自主活动时,千方百计地寻找教育的契机,不时地穿插进行品德教育、知识教育的内容。教师既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又要把握好教学的目的,使幼儿真正在玩中学到东西。

一、让孩子在“学”的环境中玩

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孩子寒暑假开学回来,对父母再次有了依赖性。像刚人幼儿园一样,会被种种的不适应所包围着。焦虑、恐惧与无助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更是孩子脱离不正规的家庭教育走人正规教育体制的第一站。胆小的孩子不敢玩,也不会玩,胆大的孩子放不开,受拘束。因此教师必须走进孩子的世界里做孩子的大朋友,并鼓动孩子玩,和孩子一起玩,因此,在营造心理环境上应突出体现亲、宽、乐、信、安。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

二、为孩子提供玩的“条件”

玩具(包括游戏材料)是玩的物质支柱,教师要给孩子提供相适应的玩具。高价格的玩具对儿童发展不一定是高价值的,在孩子的眼里,往往一些盒子、纸箱、瓶瓶罐罐等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游戏的材料。例如:我让孩子体验物体的滚动主题活动时,开展了“赶小猪”“有趣的滚动”“夹弹珠”等游戏,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材料制作玩具,让孩子玩,体验物体滚动,同时也发展孩子对球的控制能力以及锻炼孩子们的手部肌肉及手眼协调性。孩子们看到这些爱不释手的东西,很想玩,这时孩子们动手玩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并探索了这些东西的玩法。由此可见高价格的玩具不一定是孩子们喜欢的,对于孩子来说那些在成人眼里的废旧物品,恰恰是他们的宝贝,因此,我认为只要合适的,就是有效的玩和学。

三、激发孩子玩的趣味性

将教学变为趣味性很强的游戏,使幼儿真正享受到游戏的乐趣,享受到天性自由表露的欢畅,牢牢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健全幼儿人格,完成教学目的。如在游戏“小老鼠和胖厨师”活动中,我们采用音乐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准备了小老鼠和厨师的头饰及服装,配上有趣的音乐和形象的动作,很快孩子们就融人到了故事中。以有趣的形象、动作和道具,激发幼儿玩中学,所以幼儿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较好。从中我们体会到,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淡化目的、强化手段,看轻结果,重视过程,让孩子们在玩中求乐。我们常常给幼儿听一些优美的乐曲,让孩子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孩子们就会随着乐曲自由地舞蹈,还常常发出孩子们的阵阵笑声,享受天性自由表露的欢畅。如:在游戏“可爱的小脚丫”中,我们让孩子脱光了鞋袜让他们自由的在地板上、垫子上走走、跑跑、跳跳,让他们自己去感觉在不同材料上活动的疼痛感和柔软感。我们还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等各种感官引导孩子参与活动,了解各类事物的性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这样的活动与教师凭空地说教,产生的教学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在这种类型游戏活动中,幼儿所感知的事物印象深,记得牢。

为了让托班的孩子体验动词“滚、抛、转、跑、跳”等词,我们设计了玩圈游戏,让孩子玩玩、讲讲,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学会了这些动词,而且丰富了孩子的口语能力,孩子的平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挖掘了孩子的创新潜能,点燃了孩子的智慧火花。很多孩子都喜欢小动物,让孩子养只小鸟,小乌龟或是一个小狗狗。平时我们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孩子玩,孩子们会把它们当成朋友,和它们说话、喂养它们、关心它们、欣赏它们。从小动物的身上逐渐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耐心,也可以有效的控制他们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玩会给孩子们带来欢乐,激发孩子的天赋和潜能。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密切注意游戏的发展,在幼儿的自主活动时,千方百计地寻找教育的契机,不时地穿插进行品德教育、知识教育的内容。教师既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又要把握好教学的目的,使幼儿真正在玩中学到知识,在学中享受乐趣。

怎样让幼儿玩


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好的表现力,判断力,却无良好的创造力,则有很多方面的能力没有办法有效的发挥,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创造性的玩、创造性的游戏!

这方面在幼儿的玩耍上就有表现出来。例如在幼儿园绘画课上,一个小朋友拿起一只红色的蜡笔在图画簿上随意的来回涂着,并没有依照图形的线条画,也不考虑天空与草地是否应该涂上红色。这时,有的老师就会说:“不对,不对,不是那样的!注意看,你应该这样画才对!”又如在家有位父亲为儿子买了一整套玩具火车,到家做父亲的迫不及待的动手打开盒子,赶紧将轨道连接起来,可是儿子抓起一节车厢,丢到屋子的一角。“不,不,!”父亲说,“你应该将车厢防在路轨上,像这样!”儿子把车厢放到车轨上向前推,但马上就翻倒了。“不,你必须先上发条,然后在用火车拖着列车跑!”可怜的孩子却没有力气上紧发条,更不关心各种现实的规则。十分钟后,小儿已失去耐性,甚至出现讨厌这玩具火车产生不愉快的情绪。所以在幼儿游戏或玩耍时,成人过分热心地参与其事或对幼儿游戏提出过多的要求限制了他们的思考范围,而且幼儿在游戏时,总是假设自己是唯一的主角,因而乐在其中。如果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思去玩,或被人控制了自己的动向,就回失去游戏的兴趣,造成“监视”孩子游戏的反效果。

我们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就应该让幼儿有创造性地游戏。下面我就简单的谈谈如何让孩子玩!——创造性的玩!

第一、根据幼儿的特点玩。针对孩子的年龄、兴趣、需求和能力,鼓励和重视孩子与此相适应的玩。例如我发现我班幼儿对穿线板这个手工活动非常的感兴趣,手工活动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对它又感兴趣,而且本班幼儿有能力完成,我们就可以鼓励幼儿玩,可以让幼儿试着把穿线板的纹路穿的更复杂些。

二、把幼儿的经验带入游戏中玩。帮助孩子把自己的经验带入玩耍中,使他们的玩法更具创造性,较少的模仿性,玩出自己的特色。如幼儿在玩角色游戏娃娃家时,可以引导他们把自己在家的生活经验带到娃娃家的游戏当中。如果这样每个幼儿都把自己不同的经验带入其中,那幼儿就能玩出自己的个性,玩出自己的特色来,或者有的幼儿在玩娃娃家这个游戏时带自己的娃娃去玩一些自己在家想去玩却被父母制止的事,现在就可以带自己的娃娃去玩,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减少其模仿性。

三、根据幼儿的需要玩。观察孩子的玩耍,了解他们的活动和兴趣,从中知道通过增加玩的材料和孩子的需要来进一步开发新的玩法。就这点我观察到我半幼儿在晨间锻炼玩跳圈的时候,大部分幼儿对此已不感兴趣了,我就把本来是摆成直线的圈摆成弧形或蛇形等,通过不断的变换圈的摆放形式并且适当的增加拳的数量,这时我发现幼儿对跳圈又感兴趣了,又喜欢玩了而且玩的很投入。变换游戏的方法可以增加儿对游戏的兴趣可以慢慢的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创造新的玩法。

四、幼儿创造性的玩。仔细选择玩具,有多种玩法的玩具会激发最有价值的玩,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给孩子许多创新的玩法和机会。而许多新玩具往往起不到这种作用。还是拿幼儿玩圈来说教师可以给幼儿人手一个圈,给他们自己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玩法。相对的有的新玩具幼儿只是为了尝尝鲜,所以给孩子选择或制作玩具时一定要注重其多玩性和创造性。

五、成人适当的引导幼儿去玩。在孩子玩的时候成人要亲自参与做一个跟随者,在适当的实际给予暗示即可,不要打扰他们,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时,有的幼儿抱宝宝不是抱着宝宝的身体而是拧着宝宝的一条腿或是胳膊,或出现其他错误时,这时教师可以亲身参与其中,以同伴的身份去引导他们。例如,老师可以抱着另一个宝宝走到她面前说:“你怎么这么对你的宝宝啊,你不喜欢你的宝宝吗?你这样宝宝会很疼很难受的,你看我是怎么抱我宝宝的,所以我的宝宝很喜欢我,你如果向我这样抱宝宝,宝宝也会很喜欢你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怎样才是正确的,这样要比教师立刻出现在他们面前并且一顿指责再叫他们改正错误效果要好的多。而且这样就回阻碍幼儿的创造性,因为幼儿会很小心的玩怕自己会再出错误挨批评。因此,成人怎样参与孩子的游戏也很重要。

六、让幼儿自由的玩。尽量为孩子安排一段不受干扰的时间玩。着不仅让他们明白了玩的重要性,还能开发他们参与有意义的,愉快地玩的能力。因为游戏活动自由活跃的气氛能使幼儿情绪高涨,帮助幼儿解除或松懈紧张情绪,这些都能促使幼儿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他们玩的开心、玩的尽兴。让幼儿保持愉快地心情大胆的玩。但是有时也要根据本班的人数、场地、特点等,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七、让幼儿健康的玩。媒体的内容有时对孩子的“玩”影响就很大,若有发现孩子沉溺于媒体的暴力或不健康的东西时,这时家园应共同引导教育幼儿不要轻易的责备孩子或对孩子产生偏见,与其家长联系针对这些问题共同帮助幼儿,例如对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或节目内容进行一定的限制。

总之,我们尽量让幼儿创造性地玩游戏,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最终开发出对他们社会性、情感和智力发展都有益的游戏,并结合实际情况让孩子玩出自己的个性,玩出自己的特色!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谈谈幼儿玩中学》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游戏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玩沙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谈低幼儿童玩中学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幼儿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
    2019-12-19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育儿心得: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一学期以来,在老师的精心教育下,我家孩子已很喜欢上幼儿园,并且各方面进步很大,尤其在识字和绘画方面比较感兴趣。每天看着他从幼儿园回来手舞足蹈的高兴劲儿,听着他...
    2020-09-17 阅读全文
  • 愿孩子在玩中学会更多 孩子们还在中班时,就开始接触到魔尺了。 魔尺长长的,由许多彩色的三角块相间组成,每个三角块都可以左右旋转。 一开始,孩子们并不知道魔尺怎么玩,就只会无意识地把它扭来扭去。 升入大班后,魔尺才真正开始展...
    2020-11-04 阅读全文
  • 乐在“玩”中学在“棋”中 玩具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物品,是幼儿“无字的课本”。玩具凝结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经验,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成人有责任帮助幼儿理解玩具,促进幼儿在与玩具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北...
    2019-12-16 阅读全文
  • 早教关键是要在玩中学 早教关键是要在玩中学 “对孩子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但早教并不是拔苗助长。”18日,有“能量老爸”之称的教育专家程泊华来到济南向众多家长传经,而能量娃儿童学习会馆也正式在济南开馆,迎来了第一批济南小朋...
    2019-12-16 阅读全文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幼儿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

2019-12-19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一学期以来,在老师的精心教育下,我家孩子已很喜欢上幼儿园,并且各方面进步很大,尤其在识字和绘画方面比较感兴趣。每天看着他从幼儿园回来手舞足蹈的高兴劲儿,听着他...

2020-09-17 阅读全文

孩子们还在中班时,就开始接触到魔尺了。 魔尺长长的,由许多彩色的三角块相间组成,每个三角块都可以左右旋转。 一开始,孩子们并不知道魔尺怎么玩,就只会无意识地把它扭来扭去。 升入大班后,魔尺才真正开始展...

2020-11-04 阅读全文

玩具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物品,是幼儿“无字的课本”。玩具凝结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经验,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成人有责任帮助幼儿理解玩具,促进幼儿在与玩具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北...

2019-12-16 阅读全文

早教关键是要在玩中学 “对孩子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但早教并不是拔苗助长。”18日,有“能量老爸”之称的教育专家程泊华来到济南向众多家长传经,而能量娃儿童学习会馆也正式在济南开馆,迎来了第一批济南小朋...

2019-12-1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