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托班语言活动设计--我的剪刀真能干
发布时间:2019-12-17 幼儿园中班社会我真能干说课稿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托班语言说课稿活动目标
1、愿意和老师一起玩语言游戏。
2、能为游戏换词,并能大胆说出想说的话。
3、体验剪纸活动中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小动物、生活用品图片若干,小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小布娃娃,引起幼儿兴趣。
――有个小宝宝可能干了,他怎么能干呢?老师念首儿歌给你们听。
(教师念儿歌《剪纸歌》)
2、出示各类实物图片,引出听说游戏。
――小朋友会用剪刀剪东西吗?黑板上有很多东西,你们能剪出来吗?
如果想剪什么东西,你就站起来,一边拍手一边说:“我的剪刀真能干,剪出XX真漂亮。”
3、带领幼儿做游戏。
剪纸歌
小剪刀,真灵巧,
小宝宝,拿剪刀,
剪只狗,汪汪汪,
剪只猫,喵喵喵,
剪只小鸟,喳喳叫,
剪只青蛙,跳,跳,跳!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托班语言活动设计--我家的朋友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朋友是快乐的。
2、学会使用待客语言:XX好、请进、请坐、再见。
活动准备
1、门铃一只;请一位外班教师配合教学。
2、事先与家长交谈过,了解幼儿家里有哪些朋友。
3、角色游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外班教师按门铃引发幼儿兴趣。
――门铃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问“你是谁?”)
2、外班教师回答:“我是X老师,我是X老师的朋友,X老师在吗?”
3、现在应该怎么做?(请进,X老师好)
4、外班教师进来后向老师问好,客人进来了我们又应该怎么做?(请客人老师坐,在家应请客人喝水,将好东西拿给客人吃)
5、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家里的朋友。你们是怎么招待的?
6、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客人,其他幼儿做主人。
7、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游戏。
建议
活动后可利用画面练习礼貌用语。
幼儿园托班社会活动设计――真好吃
名称一:小鸡啄食目标:学习跨跳过15cm―18cm材料:母鸡、小鸡头饰,有口袋的围兜,自制鸡食(米、菜叶、虫子),草坪,小沟等过程:1.教师戴母鸡的头饰、围兜,幼儿戴小鸡的头饰和围兜,学鸡走路。2.母鸡带领小鸡跨过小沟。3.在草坪找食吃,小鸡把啄起的食物放进自己的围兜口袋中。4.让幼儿说说小鸡吃的是什么食物,并把食物介绍给大家。5.鸡妈妈边念儿歌《吃成一个大肚皮》边带小鸡回家。建议:1.活动以鸡妈妈带小鸡到外面找食、吃饱食物回家的情境贯穿始终,教师的语言要与所扮的角色相吻合,增强游戏的气氛。2.活动中的走和跳的动作,可通过教师的语言和准备的材料设置情境,让幼儿反复练习若干次。3.儿歌内容可以在本次活动后学习。附儿歌:吃成一个大肚皮(鸽可)小鸡小鸡叽叽叽,跟着妈妈去找米,东找找,西找找,找到虫子和小米。你也吃,我也吃,吃成一个大肚皮。名称二:小鸡吃虫目标:学习画短线材料:记号笔过程:1.“小鸡最喜欢吃什么?” 2.幼儿模仿小鸡吃虫的样子,在教室中找虫子。3.教师出示一条纸做的虫子:――“这条虫子看上去长得像什么?”(弯弯曲曲的)4.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弯弯曲曲虫子的画法。5.幼儿尝试、练习,鼓励幼儿画得越多越好。建议:1.虫子可以用纸正反正反来回折。2.供幼儿找的纸虫子要多于幼儿人数名称三:饼干不见了目标: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材料:小饼干、盘子 过程:1.每张桌子放几盘饼干,让幼儿看看、闻闻、尝尝小饼干。2.边吃边看,然后让幼儿说说咬过一口的饼干像什么,再咬一口饼干像什么,味道怎样。3.吃完后学念儿歌《饼干不见了》。建议:1.提供给幼儿吃的饼干可方可圆。2.学念儿歌《饼干不见了》,可在多次活动中进行。3.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对儿歌有兴趣,初步能跟念儿歌即可。附儿歌:饼干不见了(鸽可)饼干香喷喷,宝宝喜欢它。咬一口变月亮,咬一口变手枪。一口又一口,饼干不见了。
托班整合教案――真好吃
幼儿园托班语言活动――真高兴
名称一:大家玩得真高兴内容:大家玩得真高兴(阅读)材料:图片、儿歌《大家玩得真高兴》过程:1.幼儿随意阅读,教师个别指导。2.教师出示挂图,朗读儿歌。3.幼儿边看书边听教师朗读。4.教师放慢速度,引导幼儿跟读儿歌。建议:教师活动前将儿歌录音,活动中可以多次播放录音,便于幼儿反复感受和模仿。附儿歌:大家玩得真高兴(韩叙)小朋友,快来看,幼儿园里玩具多,有汽车,有积木,还有一个布娃娃,你来玩,我来玩,大家玩得真高兴。名称二:我陪娃娃出去玩目标:听信号稳步地四散走材料:穿线的旧纸盒、娃娃等玩具若干只过程:1.幼儿每人一辆拉线的纸车,自主地挑选一只玩具娃娃放在拉线纸车里,在场地上四散随意走。2.幼儿走了若干圈后,听到教师说“娃娃要回家了”的信号后,将娃娃拉到家门口,放娃娃到老师身边休息。3.师生交流游戏情况。 4.幼儿再次选娃娃,进行“我陪娃娃出去玩”的游戏。建议:1.拖拉线的长约80cm,线不宜太细。2.娃娃家的门口要设4-5个,避免幼儿拥挤。
托班整合活动设计――真高兴
幼儿园托班语言活动设计--大口袋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2、能大声地在集体中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图片、故事。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及内容。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
――故事的题目是什么?故事中有谁?袋鼠妈妈买了什么?袋鼠娃娃是怎样做的?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出示图片。
――教师按故事情节发展逐步提问。如:袋鼠妈妈有个什么?袋鼠妈妈买了什么?
2、再次欣赏故事,鼓励幼儿帮袋鼠娃娃再想些其他帮助妈妈的方法。
3、谈话:袋鼠娃娃帮袋鼠妈妈做事,你们会帮自己的妈妈做事吗?做哪些事呢?
附
大口袋
袋鼠妈妈胸前有个大口袋。她出门买东西,大口袋里装着好几个袋鼠娃娃。
袋鼠妈妈买了很多很多东西:水果、火腿肠、玩具……这么多东西,怎么拿得动呢?
袋鼠娃娃一个一个从口袋里跳出来,笑嘻嘻地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也有大口袋呀!”
一个袋鼠娃娃口袋里装满了水果。
一个袋鼠娃娃口袋里装满了火腿肠。
一个袋鼠娃娃口袋里装满了玩具……
袋鼠妈妈走在前面,袋鼠娃娃一个一个跟在后面,像一列火车。呜呜呜!小火车开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