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乱闯·创新·自制

发布时间:2019-12-16

幼儿园创新游戏。

幼儿园游戏把游戏性因素和教育性因素进行融合。游戏让小朋友能够在轻松自在的游戏教学氛围中,快乐学习成长。幼儿教育专业团体对游戏活动应作出肯定,促进社会对游戏的广泛认同。生活中你有收集经典的幼儿园游戏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乱闯·创新·自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班级都会有几个异常好动、调皮的孩子。他们的规则意识弱,自我控制能力差。他们占据了老师很多的精力,也引发了小朋友们很多的埋怨。小波,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是班里最矮、最瘦的一个,几乎一刻不停歇,包括午睡,每天活力四射,还总是闯祸。有时,我觉得小波真幸福,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并且可以最大化地获得我们老师的关注。有时,我又觉得小波很可怜,但无论如何,作为小波的教师,我都应走进他的内心去了解他,用他喜欢的游戏方式来引导他,培养他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故事1:送外卖

时间:11月4日

背景:虽然小波无视班级常规,但是他玩起角色游戏来,能够立刻“入戏”。

今天,小波进到小吃店后,先把围裙围好,再把餐具、蔬果、桌椅摆好。一切就绪,他便坐在位子上等着小顾客。两三分钟过去了,没有人来光顾,与此同时,娃娃家里很是热闹。终于,小波坐不住了,起身直奔娃娃家,玩了起来。娃娃家的小朋友不管怎么说,小波都不听,只好请我过去。我跟小波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很快,小波又来到娃娃家,敲了敲门说:“我是来做客的!”贝贝立刻回应:“我们没有邀请你啊!”小波一脸沮丧。突然,他飞奔到小吃店,忙乎了起来:找来带盖子的碗,装入烧卖和饺子,摆放整齐后又奔向娃娃家。“我来送外卖!”依依皱着眉头说:“我们没有订过外卖!”小波说:“第一次是免费品尝的!”依依接过小吃,小波开心地跑回小吃店!过了一会,小波又给娃娃家送来了小馄饨,他说适合宝宝吃。

在游戏分享环节,我请小波来分享,他的想法得到了小朋友们和老师的一致肯定。第二天,小波和其他小朋友纷纷带来了打包盒、一次性筷子和水杯等,小吃店里送外卖的游戏开展得如火如荼。小波的爸爸知道此事后,和我分享了他在家订外卖的经历,并感叹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

应孩子们的要求,班里开了一个快递公司,而小波成为了公司里的“最佳快递员”。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游戏热情和游戏水平逐渐提高!

故事Z:跳绳

时间:12月23日

背景:这学期,大班孩子经常练习跳绳,有些已经开始尝试花样跳法。目前,班里的孩子都已学会跳绳,除了小波。

拿到绳子后,小波像往常一样,握着绳子的一端,快跑了起来,一边跑一边笑。我故意挡在他的前方,小波没有停止,避开我后继续疯跑。“待会我请跳绳认真的小朋友来做游戏哦!”我说完,小波立刻停下,开始跳绳:他握住绳子两端,两臂一挥将绳子从身后甩到身前,待绳子触地不动后,小波双脚跳过绳子。就这样,小波断断续续跳了不到lO个后,又开始跑了起来。

我请5个其他孩子、小波和我一起围成一个小圆圈,玩起了“跳绳数数”的游戏。第一轮:小波跳1个,冉冉跳2个,小宇跳3个……第二轮:小波跳2个,冉冉跳3个,小宇跳4个……第三轮:小波跳3个……整个过程,小波不仅按游戏规则坚持跳绳,而且还能够观察别人跳绳。

爸爸对于小波跳绳这件事,觉得顺其自然就好。不过,他答应在家中多引导小波练习跳绳。小波对跳绳渐渐有了信心,不再畏惧。

小波在“甩绳”和“跳起”这两个动作上虽然依旧不协调,但比以前熟练多了。我继续利用各种游戏来培养他的跳绳兴趣,表扬他的点滴进步。

故事3:积分大比拼

时间:2月24日

背景:第二学期的一次集体活动中,每当老师提问,小波都要抢着回答,自己没被请到便会吵闹,要么就离开座位跑到老师跟前说。即便请他回答,小波也是绕开问题,想什么说什么。

上课还不到5分钟,我已经两次请小波回答问题,但小波依旧不满意。于是,我带孩子们玩了一个小游戏“积分大比拼”:我给每个小朋友10分,如果谁违反上课规则,就会被扣分,如随意讲话、不会倾听、做小动作等,每次一分,孩子们都欣喜地答应了。

一开始,小波总忘记游戏规则,一连被扣掉3分,他一脸的不情愿。接下来,很少再听到他“请我,请我”的声音了,取而代之的是高举的小手。小波很不擅长玩这个游戏,但他毫不排斥,所以我一直坚持着。虽然每次上课结束后倒数第一都是小波,但他的“积分”逐渐递增,犯规的次数逐渐减少。每当他回答正确或者做对事情的时候,我都会极力肯定和表扬。相比上学期,小波越来越懂得遵守规则了。

记录者的发现

故事一:小波在老师的提醒下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游戏规则,从一开始的“乱闯”转变为“创新”——送外卖。这些说明,小波的自控能力较弱,但规则意识已经逐步形成,老师的介入使小波开动脑筋,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改变了玩法,也玩得更充实。作为教师,应该多提供表达想法和尝试的机会,多鼓励。小波喜欢玩角色游戏,便是培养小波的耐性、责任意识及交往技能的最好时机。

故事二:还不会跳绳的小波牵着绳子到处奔跑,最终被老师精心设计的游戏所吸引,进而跟着大家练习跳绳。这些说明调皮、精力旺盛的小波对跳绳兴趣不足,且学跳绳确实“开头难”,所以很难定心跳绳,而游戏规则能调动小波参与跳绳游戏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除了在技巧上予以引导,还要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多表扬,使其建立自信心。

故事三: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限制无法满足小波的表达欲望,但游戏可以提醒小波遵守规则,帮助他自控。这些说明,小波注意力不集中、以自我为中心,且很想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些让小波一次次违反班规。有着竞赛性质的游戏会帮助小波收敛不当行为,培养好习惯。作为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它需要老师的爱心、耐心和坚持,以及毫不吝啬地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能从中学会交往、学会分享、学会遵守规则、学会坚持、学会专注、学会克制、学会等待。

同行者的声音

杨丽坤(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教师):看了桑老师的描述,小波捣蛋但机灵,爱闯祸但充满想象力的生动形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小波是幸福的,面对小波的捣蛋,桑老师总是巧用教育机智化解“困境”,既保护了小波又让他融入了集体。规则是融入集体的前提,但急于表现自己的小波常常忘了规则,桑老师基于大班男孩的竞赛意识设计了“积分大比拼"的游戏,让小波在游戏中学习控制自己,遵守规则。我不禁要为桑老师点个大大的赞!

刘耘利(华东师范大学附晨幼儿园教师):规则意识的培养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培养幼儿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就显得更为重要。小波在集体活动中总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且总是抢着回答问题。桑老师通过平时对小波的了解,采用了他喜欢的游戏方式来引导小波提升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

姚雨齐(华东师范大学附晨幼儿园教师):在桑老师的笔下,小波时而是个让人头疼的“捣蛋鬼”,时而又是个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机灵鬼,让人忍俊不禁。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桑老师巧用小波最喜欢的游戏,培养小波最薄弱的规则意识,不仅体现了幼儿教师的智慧,更充满了她对幼儿的爱。

韩春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在桑老师的描述中,一个聪明机智、调皮可爱的小波跃然纸上。小波为了能够参与小朋友的游戏,实在是动足了脑筋,来了个“三顾茅庐”。

“一顾”——由于小吃店无人光顾,所以直闯娃娃家。但是由于违反游戏规则,被老师告诫。所以,小波想了办法,改变策略,来了个“二顾”——到“娃娃家做客”,但是也被聪明的小伙伴给拒绝了。此计不成,小波再生一计,来了“三顾”——给娃娃家送外卖,但是由于小伙伴提出并没有订外卖,而促使其灵机一动“首次免费”,终于达成了参与娃娃家活动的目的。

这个案例中,我们不禁为小波的机智点赞,同时也验证了维果斯基关于角色扮演的观点。他认为,角色扮演中对规则的强调能够发展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因为幼儿必须要按照社会规则来扮演游戏角色,游戏中的行为一定要符合社会规则,才能在角色游戏中合理化。在让角色游戏行为合理化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不断地压制自己的即时冲动,需要不断地运用已掌握的社会知识,才能让角色游戏进行下去。

比如,案例中,小波的“第一顾”绝对是即时冲动,这种不符合规则的冲动也失败了;在“第二顾”和“第三顾”中,小波遵循社会规则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达到了目的。

因此,维果斯基认为角色游戏是幼儿发展的一种最近发展区,有助于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这种能力也包括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制力的发展。小波在“三顾”娃娃家中,其规则意识得到了强化,自制力也在跌跌撞撞中发展。特别是在故事3的集体活动中,小波的规则意识和自制力遇到了更大的挑战。他太想表现,但是面对规则,还是通过自制在慢慢调整自己。

我们也为桑老师的机智点赞。桑老师了解小波,在后两个案例中,用游戏、规则来引导小波,激发小波的跳绳兴趣,培养他的规则意识和自制力。对于每个人来说,抑制内在的冲动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因此,在幼儿规则意识和自制力的发展中,不仅需要教师反复强调规则,更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智慧,通过快乐的游戏,让幼儿在遵守游戏规则中,发展自制力及其他重要的能力。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游戏阅读

大班创新智慧游戏 变废为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大班创新智慧游戏 变废为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内容阐发]

《变废为宝》是《幼儿立异聪明游戏课程》大班放学期的运动内容。

《变废为宝》这一立异运动,经由过程幼儿在生存中对废旧物品探求、不雅察、着手制造的历程,激提倡幼儿操纵废料再缔造的欲望,实验对事物举行立异转变的爱好。立异源于感性常识的积聚和生存履历的富厚,环绕废旧物品开展一系列的立异头脑运动,将会让幼儿在运动履历的根本上感觉精良的立异头脑的兴趣,朋侪幼儿精良的立异头脑习性。

[幼儿阐发]

大班的幼儿对事物以有了本身奇特的看法,然则他们对生存中的一些事物内涵的接洽缺少不雅察练习,孩子们生存中吃的瓜子、花生、鸡蛋、海鲜等,吃完了就把剥下的壳仍失,却不知它们还能再次操纵,用它们可以做成精致的工艺品。而成人也很少故意识的去引诱相识雷同这方面的转变常识,幼儿手工制作以是这么大的孩子就不知废旧质料还可以做另外用,就更不会把稳不雅察身边的事物,并想措施操纵它,把它再次改酿成我们能用的工具。以是我们经由过程《变废为宝》这一运动,让孩子们探讨生存中一些废旧质料的二次操纵,体验变废为宝的兴趣。

[计划思绪]

废旧物品的再次操纵对付大班的孩子来说充斥意见意义性和吸引力,是造就幼儿立异头脑本领,引发幼儿体验立异头脑兴趣的精良文体。本次运动在课前让幼儿提前汇集废旧物品,积聚对废旧物品的感性履历。

[运动目的]

1、和孩子探讨生存中一些废旧质料的二次操纵,引发幼儿操纵废旧物品再缔造的欲望。

2、造就幼儿的想象本领和着手操纵本领,体验变废为宝的兴趣。

[运动预备]

1、教具:小乌龟、种种外形的泡沫板、用纸折成垃圾盒四个、每人一个选质料用的纸盒、铰剪每人一把、拍照机一部。

2、鸡蛋壳、花生壳、瓜子壳、核桃壳、贝壳、毛线头、绿叶等。

[运动历程]

1、发言

(1)出示“小乌龟”。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一下它是用什么做的。(废旧报纸、泡沫板、实时贴)

(2)我们身边另有哪些废旧物品?(幼儿自由谈话)

2、扩散头脑、睁开想象。

孩子们说的这些废旧物品还有效处吗?用它们可以做什么工具?如:牛奶盒何故做小车;可乐瓶可以做花蓝、鱼缸;一次性纸杯可以做德律风、公鸡、茶几;旧报纸可以做帽子、纸球;……

小结:万万别鄙视我们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有效的废旧物品,只要我们肯动头脑、努力着手,我们就会变废为宝。

3、幼儿实验操纵废旧物品举行创作。

(1)出示预备的废旧物品幼儿园教育随笔,幼儿不雅察、评论辩论它们可以做什么?

(2)请幼儿拿纸盒去选择本身须要的物品和一块本身喜好的泡沫板。

(3)引发幼儿即兴创作,制造历程中巡回不雅察,合时存眷须要资助的孩子。(提示幼儿留意桌面洁净、用铰剪要留意平安)

4、作品展现。

(1)幼儿互相观赏搭档的作品。

(2)请几名幼儿先容本身的作品如:名称、内容等。

(3)用相机记载下幼儿的作品,让幼儿感受到本身成了真正的艺术家。

5、总结。

孩子们真了不得!个个都是把戏师,你们用机灵的小手把废旧物品酿成了精致的工艺品!孩子们,我们万万不要鄙视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有效的工具,我们只要努力动脑、就会变废为宝。(部署作品展,让家长和其他小朋侪继承观赏)

[运动反思]

长处:能紧扣讲授目的睁开讲授运动,讲授运动中经由过程不雅察、评论辩论等历程引发了幼儿立异头脑的爱好,着手制造的情势充实变更了幼儿创作的努力性。幼儿能努力自动地到场创作运动,幼儿园教案在讲授历程中留意变更了幼儿的自动到场意识,勉励幼儿勇敢想像,充实施展了作为引诱者、资助者、支撑者的感化,引诱幼儿从多种角度举行发散头脑训练,体验了发散头脑的兴趣。

不敷:在运动中评价部门欠佳,评价幼儿作品要做到以点带面,多给孩子说的时机,让孩子表达心田的设法主意,让孩子们的立异头脑在运动中获得升华。

不知道本文“大班创新智慧游戏 变废为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自制力训练,让孩子更坚强


国外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心理学家把一群4岁的孩子集中在一间屋子里,并告诉他们,有一些漂亮的花,孩子们马上就可以每人拿一朵。如果谁要是能等他办完事情回来再要,就可以得到两朵。结果,等他关上门走后,孩子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见门一关,迫不急待地拿了一朵,而有的孩子能抵御诱惑,一直等着。

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那些用坚韧、顽强的毅力克制自己的欲望的孩子更稳重可靠,更能适应环境,更受人们欢迎。而那些克制力差的孩子则显得固执、孤僻,易受挫折,遇到压力易退缩,面对竞争就发慌。

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自制力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俄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过:“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可见,

从小培养宝贝的自制力尤为重要。作为父母,可以通过以下5种方法培养宝贝的自制力:

父母要为宝贝做出榜样

培养宝贝的自制力,并非父母口头上讲道理就行,应具体教他。例如,带宝贝去商场购物时,抗诱惑力差的宝贝见了玲琅满目的商品,可能会对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应该帮助宝贝明白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东西是可以买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设法纠正宝贝见什么要什么的不良习惯,养成宝贝不为外物所动的自制力。宝贝经过一次次的“失望”,自制力就会逐渐提高。

运用“社会认知提示法”,使宝贝自觉遵守规范,抵抗外界的诱惑。

社会认知提示法是指在社会性认识(如人际关系、行为规范、道德法律等)上给宝贝以提示和教育,使宝贝能够时刻想到他应该遵守的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例如带宝贝去超市,为防止宝贝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要,这时,我们就可以在超市门口对宝贝进行社会认知提示:“咱们说好了啊,你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今天我什么都不给你买,你只看看就行了。假如你看上了什么东西,回家后咱们好好商量一下再来买。”

当然,运用社会认知提示法最好“提示在先,奖评在后”,如果宝贝做得好,就可以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做得不好,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批评,对于稍大的宝贝还可给予适当的惩罚。

通过趣味游戏训练宝贝的自制力

趣味游戏是宝贝特别喜欢的活动。而趣味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性,经常开展趣味游戏,可以使宝贝不断得到抗诱惑锻炼的机会,自制力得到明显的发展。例如通过玩

“我们都是木头人”和“我是雕像”等活动,可以培养宝贝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宝贝的自我控制能力。

活动一:我们都是木头人

附游戏儿歌:

我们都是木头人,

我们都是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看谁露出大门牙。

游戏时要边念儿歌边自由做动作。儿歌念完后,定住不动,也不能发出声音。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音,就必须把手伸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然后在孩子的手心拍三下,游戏结束。

活动二:我是雕像

一位父母发指令,另一位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游戏开始前,宝贝和父母可以自由活动,当发出“我是雕像”的口令后,游戏者必须像雕像那样定住一动不动,雕像的姿势可以各种各样,可以是各种人物的定格动作,也可以是鸡、鸭、兔、羊、马、鱼、小鸟、兔等各种动物的定格动作。如果谁先动了,谁就被换下。

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控制力

在日常生活中对宝贝要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要求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时不撒饭粒,摔倒了不哭等。这些都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宝贝更加自制。

创设情境,进行抗诱惑训练

方法1:宝贝弹琴前,父母对他说:“今天,我买了一本你特别喜欢看的《米老鼠》,你弹完琴,才能看。”待宝贝弹琴时,父母拿出书,故意放在钢琴上。

方法2:有客人来访,父母将宝贝喜欢吃的糖果、洗净的水果等摆在餐桌上,告诉宝贝:“现在不能吃,等客人来了才能吃。”

如果宝贝做到自制时,应给予表扬或让他得到满足。

自制竹玩具的多元玩法和游戏价值


在科学活动“有趣的竹制品”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探究竹子的生长特点和相关的竹产品,并萌生了设计制作竹玩具的想法。我们先将竹子按照不同玩具的制作需要分段截断剖开成圆竹筒或小竹片,然后用砂纸打磨竹筒或竹片,使其光滑,不刺手,确保幼儿游戏安全,再将打磨过的竹筒或竹片上一层清漆,并利用其他材料(即时贴、牛皮筋、鞋带等)进行装饰和链接,制作成各种玩具。这些玩具丰富了幼儿的各项活动,既满足了孩子爱游戏的天性,更促进了孩子多种能力的发展。下面介绍一些竹玩具的多元玩法,及其所蕴涵的游戏价值。

1.竹子计算器

截一段较粗的竹根,劈成两半,使其可以平放在桌面。然后在竹根的中间部分打眼,插上竹筷。最后在竹筷对应的地方粘贴上数字,幼儿就可以根据提供的数字在竹根上进行插筷子、套竹圈等游戏,既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也可以使幼儿进行按数取物、数的分合组成、加减等数的练习。

再做一个小竹筒,游戏结束时,孩子可以自己把相关的材料放进竹筒,方便幼儿整理游戏材料。在玩的过程中,幼儿可以独自游戏,或两人结伴一起玩,也可以集体游戏,听教师的口令进行有关数的竞赛练习。

2.高跷

选择较粗的竹根,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要截成不同的高度,在竹根上打眼并穿上绳子制作成高跷。幼儿游戏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高度不同的高跷,这可以让幼儿挑战自己的平衡能力。游戏时,孩子既可以独自玩,也可以一组小朋友比赛,看谁走的时间长又不掉下来,或看谁走的速度快。

3.拉力器

截取若干相同长度的竹子,用橡皮筋串成拉力器。也可以选择和木珠搭配,或把竹子涂上不同的颜色,串成各种漂亮的拉力器。幼儿可以自由地使用拉力器进行户外活动,锻炼手部力量。若干个拉力器连接在一起,平放在地面上,就变成了有一定宽度的“小河”或“小桥”,小朋友可以练习跨跳过河或过小桥的游戏,锻炼跨跳动作和平衡能力。

4.小水桶

选取较粗的竹根,依竹节截断,两边打眼穿上线,就可以做成一个个“小水桶”。小朋友可以用来玩“送水”的游戏,手提水桶跨越障碍,速度快并且保持小水桶中水量多的为胜。这个游戏,既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又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和灵活跨越障碍的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幼儿的臂力。

5.“同心协力”大竹板

选取较粗的竹子,剖开成长约50cm的大竹板,在竹板上打眼穿上长绳,幼儿就可以两三人一组玩“同心协力”向前走的游戏了。这个游戏,大家必须互相配合,协调运动,在锻炼幼儿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享受到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6.套圈

把细竹条劈成长约30cm的篾片,围合固定做成竹圈,再用比竹圈小的竹子截成竹筒,孩子们就可以开始玩套竹筒游戏了。这个游戏,可以练习投掷动作,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投准能力。

7.竹子小推车

选取粗细适中、长约1米的竹子,一头劈开,装上一个小轮子,就变成了一个简易的“竹子小推车”。三四个孩子一组,每人拿一个竹推车站在起跑线上,听老师口令同时推着竹推车往前跑,谁先跑到终点谁获胜。也可进行接力赛跑,幼儿分成两组,用竹推车开展接力赛跑。这样的游戏可训练幼儿走和跑的协调性,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8.穿线板

在竹片上依一定的造型打眼,再配上几根彩色的绳子,穿线板就做好了。幼儿可根据一定的顺序用彩线穿过洞眼,在竹片上勾勒出不同的图形。穿线游戏趣味十足,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穿出不同的图形造型,既有利于促进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幼儿专注耐心的性格。

9.套竹筒

选取粗细不同的竹子,截断后画上图案,就可以做成有趣的竹筒套娃了。小年龄的孩子很喜欢竹筒套娃的可爱造型,他们利用套娃进行排序、按大小叠放等游戏,环保又耐用。

10.竹制乐器:

双响筒、三角铁、竹片琴、快板、腰鼓、竹竿、莲湘等

这些利用竹子的结构而自制的竹乐器,既向幼儿展示了中国民间的艺术文化,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竹竿舞、打莲湘等民间艺术,更让孩子们在竹制乐器的玩耍中探索发现竹子的多种特性,享受到节奏游戏的快乐。

在利用竹资源自制竹玩具的活动中,我们重视了让幼儿自主参与整个活动过程的体验价值,更重视了竹玩具与各种领域、材料组合以及不同孩子的多元碰撞,使孩子们在半成品的装饰制作、多种材料的变化组合以及不同玩法的自由探索中获得了多种能力的发展。而竹子教玩具的有效利用和推广,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能力发展,看到了自制竹玩具的游戏价值。

漫话游戏活动与创新教育


导读:科学启蒙教育重视幼儿科学知识的发现性学习,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幼儿通过自身探索性活动去发现、解决问题,幼儿学科学是真正通过“做”来完成的。因此在科学启蒙教育中要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索活动环境,以游戏为主要教学途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任何幼儿都离不开游戏,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

2、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构思、去建造。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一系列的建构性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感知觉、动作、知识和智力的发展。

3、幼儿园教育教学既要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片面强调其中一点,都会妨害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结构,离不开一定的创新技能,也离不开创新个性的形成。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要贯穿到幼儿园一日活动环境中去。

游戏创新氛围锻炼参与

有人说,20世纪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更有人预言,在即将面临的对世纪,人类将会有更大突破,会有更多,更深的发明创造。面对如此的挑战,人们不仅会问:人类的潜能到底有多少?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念,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才能将人的潜能充分开发出来?

江泽民同志在各种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了创新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能否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幼儿创新教育也被提上了议程。

那么对现行的教育又应如何去评价呢?由于过去的教育模式,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同步化、标准化、反映在教学工作中是“求全责备,求同去异,扼长补短”,这就使得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得不到充分发展,极大地限制或压抑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使得一些有才华人也被扼杀在了摇篮里,难以脱颖而出。以下是两个教学实例。

教学实例1:

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位幼儿按照教师的示范画,画好了一个人的脸谱后,就把整个脸涂上了绿色,教师马上资问;“你见过谁的脸是绿色的?没看见老师涂的是红色的吗?”幼儿惊慌地说:“我妈妈一生气,脸就发青。’担再看看教师严肃的脸,幼儿茫然地点点头,表面看来这是教师要求幼儿学习范画,遵循常规,殊不知却扼杀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教学实例2:

在一次年终考核幼儿素质时,老师担心班上有几位调皮捣蛋的幼儿会在考核时不注意听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故意捣蛋。结果在抽查时,这些令老师无比头痛的孩子表现出乎意料,回答的头头是道,使考核组的老师又饶有兴趣地对他们提出许多有意思的问题,让整个考核过程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老师的担心已显的多余了。

这件事,足以引起每个幼儿老师的沉思:无论是家长和老师,一般把听话、守规矩。文静作为儿童的美德;而把好动、顽皮的幼儿作为坏儿童的标准去衡量。故此他们的思维便成为定势:把奖励表扬的机会都给了听话、服从老师的幼儿;而把各种约束和措施落在那些试图独立,并坚持自己见解、调皮好动的幼儿身上。倘若一味地用这种思维定势去教育孩子,那么“创造教育”怎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孩子又怎能真正得到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的创新求异难免伴随着幼稚或错误,但幼儿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教师轻易地包办代替,粗暴否定,非但剥夺了幼儿探索的乐趣和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以至性格闭锁,泯灭童真。事实上,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消灭“错误”,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而不是追求整齐划~。

科学启蒙教育重视幼儿科学知识的发现性学习,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幼儿通过自身探索性活动去发现、解决问题,幼儿学科学是真正通过“做”来完成的。因此在科学启蒙教育中要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索活动环境,以游戏为主要教学途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游戏教学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抓住契机,启发幼儿创新意识。

1、心理学家认为:三----六岁幼儿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与神秘。这时孩子的好奇心开始萌发,想弄懂一切问题,无数的“为什么”就挂在了他的嘴边。正是这种好奇心唤起了孩子的创新意识。一名成功的教育者,一定要爱护和教育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并强化这种好奇心,使他们逐步养成敢问、善问的思维品质。此外,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仅要认真解答,还要给他们留有思考的余地。通过思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想象力。因为想象力作为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正如爱因斯担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时,我们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情景引导。针对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及知识积累的状况,我们选择一些能引起幼儿兴趣、激发热情的事物为支点,让那些感人的故事人物,如画的自然风光都成为幼儿脑海中美丽动人故事的“火种”,燃起想象的火花。

(2)注重游戏活动。幼儿阶段的游戏活动是儿童期最有效、最省时、最廉价的想象教育。在游戏中,他们大脑兴奋,想象力丰富,无拘无束,河、水、泥等都是好道具。

(3)注重艺术教育的熏陶。通过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美丽的色彩,刺激幼儿大脑兴奋,打开想象的闸门。如在音乐欣赏过后,给幼儿留几个问题: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想起了什么?这些小问题对幼儿想象的训练大有好处。

2、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的创新意识萌芽于每时每刻的生活中、教育中、游戏中,让他们在这种激情的驱动下自觉思维,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幼儿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积极性一般取决于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及教师的鼓励帮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多安排一些感兴趣的活动,特别是操作实验活动例如:认识物体的浮沉,在活动一开始,就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地在水中玩,看什么东西会浮上来,什么东西会沉下去,从而激发幼儿从事活动的兴趣;在有兴趣的基础上,再鼓励幼儿想办法使浮的东西沉下去,沉的东西浮上来,进一步调动起幼儿探索的欲望;必要时,教师再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幼儿因获得成功而积极性更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3、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可由于孩子年幼,所提的问题往往无意识,可能十分荒唐,但也有可能是灵感闪现的时机,作为成人都应该心平气和地,认真地对待,避免出现如:压制提问“你怎么问题那么多”“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怪问题”等等,对孩子的提问,教师有的可直接回答,有的可启发孩子自已去寻找答案,更可以引导孩子从多角度思考回答,在回答孩子问题的过程中来激发幼儿创新的灵感。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才可能产生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和创新的热情。一个人是否有创新意识应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事物有好奇心(2)求知欲强(3)有丰富的想象力(4)不服输,不甘心落后,富有挑战性。

因而我们认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必须要从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入手,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抓起,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

(二)营造氛围,激活幼儿创新思维

1、在游戏中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幼儿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丰富的感性实践基础上的。于是,我们试着从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性游戏等方面让幼儿体验快乐,让“快乐之花”在小朋友心中开放,让孩子在愉快、自主的气氛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亲身感受自己的力量、同伴的帮助、朋友的支持,体验到成功离不开朋友、有趣的游戏离不开新奇,创新游戏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和甜蜜,孩子们在无数次的活动中尝到了甜头,他们的创新水平正逐渐提高,给游戏注入了新的生机。

1、为此,我们从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入手,挖掘幼儿内在的创造潜能,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为使幼儿获得更直接、更具体的游戏素材,我们加大了教育的信息量,把教育空间延伸到公园,商场,闹市区等,及时把幼儿有创意的作品介绍给大家,欣赏平行班幼儿的作品。在丰富多样的参观活动中,孩子们的观察技能提高了,建构思路拓宽了,建构时能心中有物,物有所指,为使幼儿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我们注重为幼儿提供激发想象的环境,提供小组活动的机会,正面强化幼儿的创新举动,将幼儿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每一个幼儿的积极参与上,注重训练幼儿的迁移、转换能力,使幼儿产生富有迂回变化的思路,从而有了革新和创造。

2、在平时有些孩子喜爱动手剪贴,在秋天拾落叶的活动中,教师有意引导幼儿用落叶变成各种形态,孩子会用树叶联想,剪贴成各种千姿百态的小动物,他们也会把这些树叶变成小动物形态联想编成不同的童话故事,自说自话,自得其乐。当然,我们并不期望孩子会像牛顿一样,在与树叶的接触中得到灵感,创造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来。对孩子来说,让他们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看一看,时时做有心人,随时在联想,最终看到有趣的变化,这就是孩子活动的全部意义,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孩子在这种独立、自由的活动中,正逐渐地滋长着牛顿式的创新智慧,长大形成习惯,一旦事物之间通过联想而挂起钩来,一种创意在联想中产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讲究创新方法是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基的,为了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并不一定要去创设“创造角”,设计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因为一旦使得创造依附于某种特定的对象,教育者就会有意无意地将创造物化为创造结果。因此,幼儿创新能力的提高,应交织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情、境,让幼儿内在的创新冲动释放出来。

(三)积极参与,获取创新的成功感

1、孩子的创新却比成年人甚至科学家的创新更加可贵,正如蚂蚁负重与人的负重相比一样,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每个孩子都经常实践创新,而成年人却偶尔为之。这充分表明,虽然孩子的创新能力很弱,但他们从事创新的潜质却十分巨大。儿童期处在创新心理觉醒时期,对一切事物充满渴望和憧憬,他们好奇好问,不受传统习惯努力束缚,敢想、敢说、敢为,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

2、科学家、发明家与常人的最大区别,可能就在于这双“发现”的眼睛。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地上,亿万人都看到了,但都熟视无睹。唯有牛顿发现了,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是否曾如此教导我们的孩子去注意去发现?尝试教育让孩子“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目的之一是让幼儿在创设好的探索环境里主动参加尝试活动,自己去发现问题。例如,幼儿练习爬的体育活动,使用尝试教学方法,教师课前为幼儿创设了平地、斜坡,山洞等环境,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的第一个发现是:幼儿通过随意地在平地上练习爬,发现爬是有很多种方法的;第二个发现是:通过在彩布盖下来回快速的爬以及在各种障碍物上爬,发现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方法爬,这样才会安全。在这样的尝试教育活动中,由于教师能为幼儿创设好探索的环境,做好活动前的准备,重视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因此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在尝试活动中也就认真地观察,高兴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与老师,长此训练,幼儿逐渐地都能培养出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事实上,善于发现才会善于提问,善于提问才会善于研究,有研究才会有“创新”。

3、我们知道科学启蒙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超越活动,孩子在完成活动的同时也达到了超越的目的。例如:“运沙”活动,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一个用桶运的方法后,鼓励幼儿通过实践得到更多的方法:用袋装、用盒装、用杯子装入等,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否定了费时费力的方法,有的幼儿提出远距离运沙可用车运载等方法,这已远远超越了“运沙”这一活动简单的目标。从而激发他们再探索,再创造精神,让幼儿形成创新意识。

4、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能,每一个幼儿都是创造之人。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挖掘幼儿的创新潜能,注重幼儿的再创造,让他们通过参与创造活动来展示创新才能,体验创新的快乐,萌发强烈的创新欲望。教师要积极提供幼儿创新素质发展的这一“土壤”和“气候”条件,让幼儿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宽松、民主、活跃的环境和氛围中,真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如,在教室墙壁的一处设置“创作园地”,这样可激发幼儿创造动机和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环境布置,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活动室作品以及墙壁的利用要尽可能以孩子的作品为主要内容,这样可以起到激发幼儿创新热情的作用。

(四)开拓视野,捕捉创新火花。

1、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能力也无从发展。即使智商很高,也可能不会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宜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环境,经常利用各种时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新鲜事物,从城市的发展变化,建筑、交通等设施,农村的田野风光,了解花卉树木的生长特性等。认识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础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室内,只想让孩子写字、画画、背诗的方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教师们可运用组合法,培养孩子创新。如运用“可乐”瓶通过不同的组合,变换多种造型,创造出一种新事物。同样是一套积木,教师要求幼儿每次组合新的不同建筑。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通过不同的组合能创造出新的“产品”的乐趣。

3、想象是创新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

(1)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书籍。如童话、科幻作品、神话,寓言等。

(2)提供给幼儿游戏的材料应是半成品的,能激发幼儿创新灵感,半成品的游戏材料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重新去组合,拼装新物体,可供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创新的空间余地较大,并能做到“一物多用,以物代物”,不断激发出灵感,闪现创新的火花,从而使幼儿敢于创新,乐于创新。

在开发幼儿创新潜能的过程中,我们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对他们的创新成果,哪怕是点点滴滴,哪怕是还很幼稚,也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为了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我们组织开展了家园小制作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来制作玩具,如有一名幼儿与教师一起合作,利用吃剩下的薯片罐和橡皮筋,根据力学原理做了一个“橡皮筋动力旋转飞机”。这件既可以玩又具有一定科学原理的小制作,充分展示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不可否认,当今的幼教事业地位与日俱增。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科学要从娃娃抓起。”需要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创新,在创新中游戏”的教育新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我们还应倡导合作游戏活动,这就是集体创新力的发挥。让不同智慧和思维方式的幼儿在一起学习是很好的,会形成一种团体创新动力,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民间传统儿童游戏的传承与创新


[摘 要] 民间传统游戏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是促进儿童社会化成长的精神食粮,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幼儿园必须秉持适宜性和教育性原则,本着丰富园本教育资源、拓展游戏内容、开发游戏活动形式的目的,通过整体性继承、改造性继承、派生性继承等途径传承与创新民间传统游戏。

[关键词] 民间游戏;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一、民间传统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

(一)民间传统游戏蕴含的游戏精神是儿童社会化成长的精神食粮

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化更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民间传统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互相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的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并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1]

在约翰•胡伊青加看来,游戏精神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平等的原则。游戏双方要承认对方作为一个平等对手的资格,而绝不能把对方视为较自己低劣的异己,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二是公平竞争的原则。这不仅仅是游戏与竞赛所要遵循的规则,实则是人类共同生活与活动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准则,可以超出游戏活动本身而成为“真正的酵母”,“灌注到生活的所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游戏精神应是所有人类个体努力寻求的精神食粮。一定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亦与其游戏密不可分,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更是受到游戏因素的影响。在民间传统游戏中,儿童不仅可以接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而且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民族文化,这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对其所处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乃至人类美好明天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民间传统游戏蕴含的游戏品质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

民间传统游戏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与意志品质的发展。[2]民间传统游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娱乐性,儿童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干预,自娱自乐,其情绪必然是放松的,没有任何心理压力。虽然民间传统游戏也带有竞争性,但这种竞争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因此当儿童在游戏中获胜时,能体验到集体合作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当然在游戏中儿童也有可能失败,这会使他们产生挫折感,但民间传统游戏的趣味性会吸引着他们继续游戏,使他们能够忍受遇到的挫折,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这可以培养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与活泼开朗的性格。大多数民间传统游戏都有很明确的规则,由于这些游戏规则是必须遵守的,因此在游戏中,儿童必须不断克服自身弱点,摆脱自我中心主义,遵守规则,逐渐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

(三)民间传统游戏蕴含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开启儿童的“创新之门”

在民问传统游戏过程中,儿童对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对规则的制定与遵守、对玩法的学习都属于儿童的创造性行为。如《拍手》游戏伴唱的儿歌是“你拍一一,我拍一,一个娃娃开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娃娃打电话;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娃娃爬雪山……”儿童吟诵儿歌并随儿歌拍手或根据儿歌内容自编动作,有助于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又如《跳房子》游戏,在每次游戏前儿童必须自己商定游戏规则,是单脚跳还是双脚跳,串珠每次移动几格等,如此有了统一规则,儿童才能开展游戏,而制定规则需要儿童动脑筋,也就能够促进儿童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选用民间传统游戏的基本原则

由于民间传统游戏产生于民间,历时悠久,有较强的地域性、时代性,因此在运用到幼儿园之前必须深人分析原始素材,不能盲目照搬照用。一般来说,挖掘原始素材中潜在的教育资源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适用性与教育性。所谓适用性,指民间传统游戏是否与儿童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相适应;所谓教育性,指民间传统游戏是否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幼儿园文化品质建设。

根据上述价值取向,民间传统游戏作为教育资源的原始素材大致可为三大类别:一是整体淘汰类游戏。这类游戏完全没有适用价值和教育潜质,甚至有损孩子身心健康,因此可以直接淘汰;二是整体继承类游戏。这类游戏有适用价值和教育潜质,游戏内容、规则和器材都比较科学合理,又是孩子们玩起来很喜欢很投入的优秀民间传统游戏,因此可以作为很好的教育资源,直接纳入儿童活动,直接整合到幼儿园园本课程中;三是改造继承类游戏。这类游戏在内容、形式、玩法、规则、材料等某一方面不完美或不适宜于儿童,但还是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只要稍作改良就可成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游戏,可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法新玩”的基本原则,结合幼儿园教育和儿童年龄特点,运用分离、嫁接、移植、转换、改造创新等方式,将民间传统游戏融人儿童教育、游戏活动之中,构建一种新型的儿童教育体系和游戏体系。

三、传承与创新民间传统游戏的主要路径

(一)基于“发展适宜性”原理整体性继承

整体性继承民间传统游戏,必须强调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但我们并非主张“儿童中心论”,而是主张以儿童适宜发展为中心,将游戏中的知识、儿童、社会统一起来,系统设计活动内容及形式。这就需要考虑游戏与儿童发展的相宜性。具体而言,一是时间上的相宜性,游戏内容的选择要与季节相吻合;二是与儿童发展水平的相宜性,游戏内容的安排必须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水平与需求;三是与地域文化的相宜性,体现地域特色是游戏课程资源运用的基本前提,也是不同于普通游戏活动的价值之所在。[3]课程地域化要求挖掘有地域蕴涵的教育资源,从地域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特点出发,选取适合儿童学习的地域素材和活动,以加深儿童对所处地域和自己生活的认识与了解。

(二)多种路径改良现有游戏

为了使民间传统游戏更好地传承下去,要尽量吸收民间传统游戏的精髓,选择积极有益的部分,根据实际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内容、玩法、材料、形式等诸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造创新,以满足儿童游戏的愿望,主要包括以下路径:

1.推陈出新,改编游戏内容。有些民间游戏所展现的生活背景和内容或离儿童有些距离,或在思想性上有些局限,已不符合时代精神,或在趣味性上还不够生动,或相配的儿歌、童谣有些粗俗,或缺少亲切感等,这就要求教师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内容进行改编,使之能够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2.古法新玩,改变游戏玩法。民间传统游戏的玩法也是人为创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也给教师和儿馥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如可以是一物多玩,也可以是多物多玩,还可以是几种游戏组合混搭,使一种游戏玩出不同的花样,激发儿童对游戏的兴趣,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移植嫁接,扩展游戏价值 所谓移植是将传统的民谣或现代的儿歌移植于民间传统游戏之巾,使民间传统游戏内涵更加丰富,作用更加突出。所谓嫁接是将民间游艺活动、民族艺术活动与民间体育游戏进行组合,然后将变式的民间传统游戏运用到教育活动中来,让儿童在愉悦的嬉戏中,练习各种动作,促进身体协调性与灵敏性的发展。

4.灵活多样,变换游戏形式。民问传统游戏规模可大可小,人数能多能少,形式多样,在具体运用时可根据时间、空问、场地、参与人数、儿童学习与玩耍需要等实际情况变换游戏形式。如有些游戏可以采取混龄的方式进行,提供大带小的机会,其中小班儿童可为旁观者,中班儿童可为参与者,大班可为指导者,让年龄大的儿童在教育指导年龄小的儿童的过程中也获得发展。

(三)“迁移”开发新的游戏

随着儿童游戏形式的日益丰富,游戏材料的日益完善,许多新的民间游戏正在悄悄孕育诞生,如用毛线编的辫子进行抓尾巴的游戏、用毛线做的甩甩毛球游戏等,如果能再给游戏配上朗朗上口的童谣,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就渐渐能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游戏,这实质是原有民间传统游戏知识与规则的迁移。民间传统游戏大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无论是在游戏时念的童谣还是单纯的体育游戏,往往都内蕴着一定的知识和规则。运用这些知识和规则可以根据具体的游戏活动进行改编和调整,从而生发出新的游戏。其次可以进行内容上的迁移,如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象出不同的游戏内容,或者根据游戏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使之一生二、二生三。再次还可以进行方法与形式上的迁移。儿童根据一个游戏的方法与形式,发散想象出不同的游戏,可以极大地丰富民间儿童游戏资源。[4]

此外,教师在引导儿童开展民间传统游戏的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差异,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而对于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则要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选择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民间游戏,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游戏规则,提供不同的角色和材料,以鼓励每个儿童充分参与游戏、享受游戏、拓展游戏,促进民间传统游戏真正融入幼儿园课程文化。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在举国上下关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使更多的幼儿成为将来的创造型人才,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思考的中心问题。我们把幼儿创新教育研究的课题视为一项主要研究“玩”的课题——孩子们应该如何“玩”?“玩”什么?怎样“玩”出新意?怎样在“玩”中创新,将既能够寓创新精神个时间能力的培养,又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和不同层次需要的创新性游戏带给幼儿,让幼儿玩得有文化,掌握玩的技术,发展玩的艺术。现在幼儿园开展的区角游戏、角色游戏,正是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游戏,充分挖掘创新潜能的最好路径。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开展的区角和角色游戏正满足了幼儿的发展需求,在区角游戏中如何做好幼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是我们老师需要思考的。

在教室根据幼儿的人数等活动空间来设置区域,各区域间布置符合现代教育的五大领域,这些区域也必须适合幼儿游戏,如果区域过分封闭,则会影响幼儿相互交往,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沉闷的感觉,如果没有适当的分割,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影响游戏质量。我们围绕主题目标创设各区域,围绕一种内容设置多个区域,如围绕科学领域设置:变色区,恐龙馆,实验区,电脑区还可以按不同内容设置不同区,如:棋类区,猜谜区,编织区等。在游戏的准备材料上,围绕活动内容与幼儿一起共同创设开放的活动环境,收集不同类型的活动材料,这一过程由幼儿和老师,幼儿和家长以及幼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因此,极具生活化,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积极筹措,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材料和信息,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知识上,能力上都不断得到锻炼和发展。

在游戏中,让幼儿自己选择区域,选择材料进行活动,幼儿自身对玩的“过程”比玩的“结果”更感兴趣。玩的“过程”给他们带来地满足和剩余精力的释放远远胜过玩的“结果”,他们的许多创造型行为就表现在尝试和熟悉事物的活动过程中。以主题活动“热闹的马路”为例,我们设置了若干个区域:手工区、汽车制造厂、角色区、交通岗、绘画区、我看到……、建筑区等,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可以用废旧纸盒制造汽车,画汽车,可以扮交警指挥交通,建造主要街道和风景区,公益海报创意设计等,让每个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动起来,开放式的区域设置能解放幼儿的空间、时间,给幼儿更多的活动自主权,减少幼儿模仿“结果”的企图,因为,模仿不是首创,只有首创才是创造性的标志,在“科学发现区”有幼儿提出“金鱼的嘴巴一张一翕是在干什么?”的问题,吸引着全班幼儿一次又一次的探索,“金鱼是在喝水”、“不,在呼吸,金鱼一直喝水不要给撑死啊!”细致的观察和激烈的讨论,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提高了孩子寻疑质疑解疑的积极性。

在区角游戏和角色游戏中,由于材料不同使得幼儿的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或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不同,活动的变化对激发犹如台的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活动可以吸引不同的幼儿,同时还因为变化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甚至同一活动改变一下活动的地点,就可以重新吸引幼儿,因此对区角游戏的安排可以阶段性和丰富性,对诱发和促进幼儿创新的发展尤为重要,同时兴趣对幼儿的创造性游戏也非常的重要。

把创新性的游戏设计与幼儿创新教育结合起来,使其能够借助想象和虚构,将自然常识、生活常识、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等系统地归纳、整理、总结、整合,加以创新性表达,又要使幼儿容易理解和愿意参与,还要考虑使其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和愉悦性,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当然,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游戏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使他们能在游戏中显示自己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区角游戏开发新潜能,通过表演游戏获取快乐,这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的创新性游戏不仅在于游戏主题(教学内容),而且在更大程度是游戏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教学模式)。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不论对幼儿教育还是对其他教育形式都有时代性和开拓意义,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两者融会贯通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自制玩教具:瓶盖碰上九宫格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可见数学如此重要。幼儿学数学还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数字,爱上数学呢?玩数字游戏。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丰富的生活和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课堂。通过数字游戏,让枯燥的数字充满神奇和魔力,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数学,启迪智慧。

材料准备:kt板、瓶盖、数字、九宫格

制作方法:1、先设计一个小的九宫格,然后打印出相同的九份,拼成一个大的九宫格。

2、将拼好的九宫格粘贴在kt板上。

3、准备1-10数字卡九套,其中将1-9的数字粘贴在瓶盖上,制作成功。

玩具玩法:

1、数独

数独盘面是九个宫,每一宫又分为九个小格。在这八十一格中给出一定的已知数字和解题条件,利用逻辑和推理,在其他的空格上填入1——9的数字。使1——9每个数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宫中都只出现一次。

开始时可以从最简单的3×3宫、4×4宫、6×6宫逐步到9×9宫,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游戏开始,如:找出两个数相加得数是九的数字。谁先找完或者找得多的一方获胜,也可以一方说:10-7=?,,另一方要快速找出,算错者互换角色。

3、翻翻乐

2或4名幼儿参与,格内数字朝下,幼儿按顺序轮流翻牌,翻开后将相同的数字取走,最后谁的数字多谁获胜。

4、练习数的分成、认识单双数

5、进行10以内序数的练习

例如“3”在第5行和第7列的交叉点上,7在横着第4格和竖着第6格的交叉格内,练习空间方位。

6、拼图形

可以拼几何图形或用几何图形拼图。

7、民间游戏:老虎吃小孩

在固定的两个交叉点上放上数字10做“老虎”,最后三行的交叉点上放上反着的瓶盖做“小孩”。游戏开始,“小孩”先走,老虎是隔山吃,都只能前后左右直走,最后,“小孩”包围不了老虎为输,反之“老虎”无路可走则输。

教育意义:此玩教具制作虽简单,但玩法多样,动静结合,孩子们在玩中或竞技或合作,乐在其中。

中班创新智慧游戏:多变的图形


活动目标:1、 通过肢体动作、添画、拼图,让幼儿体验发散性思维的乐趣。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肢体动作、添画、拼图,来培养幼儿的想象与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 幼儿准备:请家长朋友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对图形的知识经验。

2、 老师准备:象形字图画一张,图形添画、图形组合多幅。各种图形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观察“象形字”图画。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山水画,画里面藏着一个小秘密,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把秘密找出来。”

通过找秘密,来让幼儿感知“像”的“变化”的含义。

(二)出示图形宝宝

1、出示图形。

教师:“小朋友请看,谁来了?”

“圆形能变成什么?”(互相说、个别说)

引导幼儿将周围生活中像圆形的物品说出来。

2游戏:表情变变变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圆形能变成我们的脸蛋,现在我们就用圆圆的小脸,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说出一种表情,你们要迅速的变出来。”(笑脸、哭脸、害怕的脸、吃惊的脸等)

3、 用肢体动作展现圆形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用你们的身体来表示出圆形。”(引导幼儿通过想象,用肢体动作创造出圆形)

4、 出示三角形

教师:“谁又来了?”

“三角形能变成什么?”(引导幼儿想想并说出周围环境中想三角形的物品)

5、 用肢体动作来展现三角形

教师:“请你们再用肢体动作表示出三角形。”(幼儿之间交流、展示)

(三)扩散思维

教师:“如果给你们好多的图形,你们会把他们组合成什么?”(让幼儿展开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操作活动

1、幼儿自选材料,动手操作

教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用于图形添画和图形组合的各种材料,请你们自由选择。”(引导幼儿添画、组合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2、作品展示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共享收获。

(五)活动延伸

将各种图形投放到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进行图形添画和图形组合。

幼儿创新教育的天赐良机


导读: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气的想法中,想象力若影若现,成人要及时发现并精心培育。

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发表的《创造宣言》中,提出“处处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强调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儿童心理学研究和大量实际观察表明,儿童拥有无限的创造能力,儿童的创造力几乎表现在他所有的活动之中,而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纲要》也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构成了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最佳状态。游戏是创新教育的“天赐良机”。

(一)、抓住契机,启发幼儿创新意识。

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气的想法中,想象力若影若现,成人要及时发现并精心培育。当幼儿的一些想法稀奇古怪超越客观现实的时候;当他们手舞足蹈、自编自唱、乱涂乱画而兴致勃勃的时候,我们切不可用“对不对”、“像不像”等固定的成人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或盲目否定。一名成功的教育者,应当爱护和教育孩子的好奇心,敏感地捕捉幼儿自由想象的“闪光点”,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并强化这种好奇心,使他们逐步养成敢问、善问的思维品质。因为想象力作为创造力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正如爱因思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发展孩子想象力时,我们注重以下几点:

(1)、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首先,要丰富幼儿的经验,使其头脑里充满各种事物的基础。如:有计划地带幼儿外出踏青、游览,启发他们认识自然景观和各种动植物,开拓视野,了解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其次,要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使幼儿获得间接经验。让一切都成为幼儿脑海中美丽动人的故事的“火种”,燃起想象的火花。

(2)、有意识地鼓励幼儿想象,变斥责为指导。幼儿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他们在探索中的许多想法常常违反常规,我们教师应给予肯定和热情鼓励,同时注意引导幼儿想象的方向,使他既符合客观现实,又超越客观现实。这样对发展幼儿想象力大有好处。

(3)、善于区别幼儿是在想象还是在说谎。幼儿阶段,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善,容易把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当作已经获得的东西。我们教师不能轻易斥责幼儿说谎,要深入了解,弄清真相。

培养幼儿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必须从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入手,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抓起,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

(二)、营造氛围,激活幼儿创新思维。

幼儿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丰富的感性实践基础上的。感性实践不仅可以强化游戏动机,而且可以迁移到教育情境的任何活动。于是,我们试着从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性游戏等方面让幼儿体验快乐,让孩子在愉快、自主的气氛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亲自感受自己的力量、同伴的帮助、朋友的支持,体验到成功离不开朋友、有趣的游戏离不开新奇,创新游戏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孩子们在多次活动中尝到了甜头,他们的创新水平正逐渐提高,给游戏注入了新的生机。

为此,我们从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入手,挖掘幼儿内在的创造潜能。《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使幼儿获得更直接、更具体的游戏素材,我们把教育延伸到公园、菜场、商店等,及时把幼儿有创意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在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中,孩子们的观察技能提高了,建构思路拓宽了,建构时能心中有物,物有所指,为使幼儿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我们注重为幼儿提供激发想象的环境,提供小组活动的机会,正面强化幼儿的创新举动,将幼儿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每一个幼儿的积极参与上,注重训练幼儿的迁移、转换能力,使幼儿产生富有迂回变化的思路,从而有了革新和创造。

在平时有些孩子喜爱动手剪贴,在秋天拾落叶的活动中,教师有意引导幼儿用落叶变成各种形态,孩子会用树叶联想,剪贴成各种千姿百态的小动物,他们也会把这些树叶变成小动物形态联想编成不同的童话故事,自说自话,自得其乐。对孩子来说,让他们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看一看,时时做有心人,随时在联想,最终看到有趣的变化,这就是孩子活动的全部意义。

为了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我们不一定要去创设“创造角”,设计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因为一旦使得创造依附于某种特定的对象,教育者就会有意无意地将创造物化为创造结果。因此,幼儿创新能力的提高,应交织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幼儿身边发生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情、境,让幼儿内在的创新冲动释放出来。

(三)积极参与,获取创新的成功感。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能,每一个幼儿都是创造之人。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师就要挖掘幼儿的创新潜能,注重幼儿的再创造,让他们通过参与创造活动来展示创新才能,体验创新的快乐,萌发强烈的创新欲望。让幼儿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宽松、民主、活跃的环境和氛围中,真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如,我们在洗水池旁开设了一个“创作园地”,这样可激发幼儿创造动机和兴趣,此外我们平时还引导幼儿进行环境布置,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教室内的作品以及走廊要尽可能以孩子的作品为主要内容,这样可以起到激发幼儿创新热情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开辟植物角、开辟蔬菜园、设置金鱼缸、游泳池、沙池等,创设大量的其它科技环境,让幼儿在玩耍中再发现、再认知、再创造,不断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在活动中如孩子用橡皮泥捏成各种动物造型,虽然从成人的眼光看来,这些作品不够成熟,但孩子在这过程中充满着想象,充满着创意,充满着激情,他们尝试着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教师应鼓励孩子,要用赞扬的语言描述孩子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感染,受启发,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发明家、小创造家,融入活动中,使想象的翅膀张开,这样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

(四)、开拓视野,捕捉创新火花

想象是创新之母,没有想象能力就没有创新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运用组合法,培养孩子创新。如运用瓶瓶罐罐通过不同的组合,变换多种造型,创造出一种新事物。同样是一套积木,教师要求幼儿每次组合新的不同建筑。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通过不同的组合能创造出新的“产品”的乐趣。

在活动中供给幼儿游戏的材料应是半成品的,这对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上卓有成效的,半成品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创新灵感,能重新去组合,拼装新物体,可供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创新的空间余地较大,并能做到“一物多用,以物代物”,不断激发出灵感,闪现创新的火花,从而使幼儿敢于创新、乐于创新。而且,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活动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合作者与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这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幼儿会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的来说,由于游戏是一种典型的创造性活动,儿童既是至高无上的“国王”,又是虔诚无比“臣民”。于是,游戏构成了儿童的人生实验室,从中培植人生观念,萌芽人生价值。游戏对于儿童,如同艺术对于成人,不仅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人生价值的升华。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正确对待幼儿游戏中的创造表现,从而把握好游戏这一幼儿创新教育的“天赐良机”。

喜欢《乱闯·创新·自制》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创新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培养自制力 每当在户外活动玩耍,孩子们都会兴奋异常,孩子们是乐了,可玩具“苦了”,像摇马,被扔得到处是:草地上、滑梯底下,轮胎也被滚得满地是。上次,玩耍过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整队带孩子们回教室,而是让孩子们站一旁...
    2020-12-28 阅读全文
  • 动手自制小喷壶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动手自制小喷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动手自制小喷壶教案图片 【教案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装有水的瓶子、吸管、橡皮泥。 2、三张图表。 【教案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
    2021-08-25 阅读全文
  • 案例:自制图书 “出击,奥特曼!”“这是大鲸鱼,体重达到了一千多斤呢。”这几天,我发现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总是拿出自己珍爱的图书讨论,那蛮有自信的样子,还真像个“评论家”,而且他们议论的话题很广泛。当他们在谈论图书、画...
    2021-05-25 阅读全文
  • 中班主题自制拼图 中班主题自制拼图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探索用线条切割的方法自制拼图,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
    2021-05-08 阅读全文
  • 大班主题自制月饼 这是大班主题自制月饼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知道节...
    2021-07-31 阅读全文

每当在户外活动玩耍,孩子们都会兴奋异常,孩子们是乐了,可玩具“苦了”,像摇马,被扔得到处是:草地上、滑梯底下,轮胎也被滚得满地是。上次,玩耍过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整队带孩子们回教室,而是让孩子们站一旁...

2020-12-28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动手自制小喷壶》,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动手自制小喷壶教案图片 【教案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装有水的瓶子、吸管、橡皮泥。 2、三张图表。 【教案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幼...

2021-08-25 阅读全文

“出击,奥特曼!”“这是大鲸鱼,体重达到了一千多斤呢。”这几天,我发现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总是拿出自己珍爱的图书讨论,那蛮有自信的样子,还真像个“评论家”,而且他们议论的话题很广泛。当他们在谈论图书、画...

2021-05-25 阅读全文

中班主题自制拼图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探索用线条切割的方法自制拼图,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

2021-05-08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主题自制月饼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知道节...

2021-07-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