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游戏的"三位一体"影响与儿童成长

发布时间:2019-12-16

幼儿园体游游戏。

迄今为止,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多以游戏为主。幼儿园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教必须保证幼儿游戏的自主、自愿、自由的基本特点。幼儿园游戏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开展教学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游戏的"三位一体"影响与儿童成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从教育角度来看,游戏是"精神""形式"和"内容"的"三位一体",单一向度的游戏审视往往会带来实践偏差,教育者应关注儿童的成长自然节律与具体游戏体验。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游戏对儿童具有本体和工具双重价值;游戏的形式类型、价值内容连同理念精神一起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参与游戏活动从而带来意义生产,是儿童游戏教化作用的发生机制,游戏的"三位一体"与儿童先行生活经验是儿童参加游戏活动意义生产的影响因素。教育者和家长不应简单粗暴地视游戏为洪水猛兽,而应主动了解儿童生活世界的游戏文化,并从游戏"三位一体"、改善儿童先行生活经验等多个维度来对儿童游戏活动进行有效的教育保护,以促进信息社会儿童在游戏存在中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游戏;三位一体;儿童成长;教育保护

【作者简介】蔡连玉,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浙江金华321004)。

【原文出处】《教育研究》(京),2017.8.103~108

进入信息社会后,关于游戏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聚讼纷纭。游戏是滋养儿童的养分,还是耽误学习的玩耍?弥散在儿童生活世界中的电子游戏,是"电子保姆",还是"卧室大象"?[1]视野不同导致观点迥异。从儿童教育的角度审视,游戏本身是"精神""形式"与"内容"的"三位一体",儿童成长有自身的自然节律,其受外界影响亦呈阶梯性。对"游戏"与"儿童成长"进行细分考察,是全面厘清游戏对儿童成长影响"迷思",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参与游戏活动时的意义生产进行教育干预的基础。

一、游戏的"三位一体"与影响

从精神层面抽象地考察游戏具有必要性,因为游戏理念是游戏形式与内容的支撑,它来自于游戏的客观存在,与具体游戏是普遍与个体的关系。文明是成长于游戏之中的,[2]游戏本身历时经久,从形式到内容都会体现不同时代的特征,因而多有变迁。游戏不同的"形式"与"内容"对儿童成长影响有异,从而这两者就构成了游戏"三位一体"的另外两个重要维度。游戏对成长中儿童的影响是"精神位""形式位"和"内容位""三位一体"式的。当前,学界理论考察往往只是就其一维,难以全面地论说游戏作用于儿童的全面后果。譬如,在宣扬游戏精神的重要性时,一般不会细致考察呈现游戏精神的游戏形式与游戏内容的合理性;在推介某种游戏形式的价值时,一般没有考察其背后的游戏精神及所承载游戏内容的正当性;同样地,当论及游戏内容的意义性时,又可能忽略了其形式和精神的不恰当性。游戏是一种"三位一体"的存在,单一向度探讨往往欠缺周全。儿童的生活是存在于游戏中的,游戏对成长中的儿童具有生理影响,游戏活动更会给其带来丰富的意义,进而产生正向或负向的作用。基于儿童身心的脆弱性,以及心智的发展性,儿童健康成长有赖于教育者对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有效的教育干预。

(一)游戏的哲学与精神理念

游戏的哲学研究始于古希腊柏拉图时期,近代最为集中和有影响的研究则来自于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的《游戏人》。他认为,所谓游戏,是指一种自愿的活动或者消遣,其在特定时空开展,遵循着"自由接受"但是具有"约束力"的规则,游戏具有自身目的性,伴有紧张而快乐的体验,游戏中的人一般都具有明确的有异于日常生活的自我意识。[3]儿童游戏研究者大都认可赫伊津哈所提出的如下游戏特征:游戏是自发自愿的,但往往不是真实和日常的;游戏是隔绝和有限制的;游戏能够创造秩序,且其本身就是秩序;游戏经常具有私密性。[4]

游戏哲学领域理念丰富,这里只是试图探讨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游戏是儿童的本能式生存方式。这是一种本体性的观点,与当下流行的游戏功能论不同。强调游戏的功能论者,往往只是更多地认为,游戏是一种"教化"工具,游戏是一种外在的对儿童实施教育影响的途径。这种教化往往有许多方面,知识和技能上的增长是基本的,还会涉及道德与价值观教育,甚至审美教育。因此,我们在重视游戏在教化上的工具价值的同时,更加需要强调游戏的本体价值,即游戏是儿童本能的生存方式。

另外,我们需要重视的是,游戏有其内在的精神作为支撑,游戏精神是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存在的母板。有论者认为,所谓游戏精神是指,人在游戏中所持续体验到的一种自娱、娱人、自由与开放的状态,它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对人的福祉和自由特别关切:希望人能够摆脱强制与压抑,保有生命之活力;希望人能够关注人生之终极意义,游戏性地存在于天地间。[5]这里关涉到了游戏的一个基本主题:严肃性。一般意义上,游戏是非严肃性的,它只是生活中的娱乐而已,总是无关大雅的。譬如,在成人眼中,儿童所玩的竞争性游戏只是一种"玩耍",无论儿童为了这种游戏的胜利怎样较真,成人都会一笑了之。这种情形在成人眼中是非严肃性的,但是游戏的参与者却是较真的,具有严肃性。出现这种情形与游戏者对游戏的"沉浸"程度有关,也与其心智水平相关。无论怎样的游戏,其本质都是非严肃的,而根据上面的理念,只有"人之存在"是严肃的、值得最终关切的。

关于游戏精神的上述观点容易引发的质疑是,只有存在是严肃的,那么存在之外,不就是一片混乱,价值观念与行为举措全然混沌?其实事情并非如此,"游戏创造秩序,游戏就是秩序。"[6]游戏本身的非严肃性是相对于存在本身的,游戏精神强调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合作意识等,甚至游戏中展现的是人性中的真、善、美。游戏精神中的这些内涵可以从体育游戏中得以体现。当游戏者的行为有悖于游戏精神时,他将被请"出局"。所以,游戏对儿童成长而言,强调的是儿童存在的绝对严肃性,存在之外,以游戏精神统摄之,以提升生存品质;另一方面,游戏精神因其真、善、美内涵,对儿童成长具有春风化雨般的作用。

(二)游戏的形式与价值内容

游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具有悠久的历史,游戏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学校雏形是祭祀、游戏与教育的场所,其时教育的内容和手段都与游戏高度相关,并在游戏的基础之上产生了正式的古代学校。[7]这一时期的游戏主要是自然游戏和简单的传统游戏。古希腊时期,人们游戏的路径有三种:竞争中的技能与力量、模拟中的假装和混沌中的运气。[8]所以,古希腊盛行的传统游戏包括了像跑步之类的竞争游戏,它主要是依靠游戏者的力气、技能以及一些智力。当时盛行的悲剧则是一种模拟假装游戏,这种传统游戏发展到今天,在儿童游戏世界中的体现就是一种简单的"娃娃家"和布偶戏之类。混沌中的运气则是一种抽签之类的传统游戏,如决定比赛次序的方式等。

近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哲学对许多儿童教育家产生了影响。譬如,福禄贝尔就认为,儿童自然性游戏的创造行为构成了教育的基础。[9]自然游戏是一种与大自然高度对接的、简易的、就地取材和因地制宜的娱乐活动,这些自然游戏客观上具有教化功能,但并不是成人强加和浓缩进去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其实福禄贝尔包括后来的蒙台梭利都并不是真正的自然游戏的推崇者,福氏制作了"恩物"作为玩具或者教具,蒙氏开发的教具到今天则更是产业化了。这种人造的玩具是一种对自然的模仿和浓缩,而且对这些具有工业化、批量化特征的玩具强加了过多的理性目标,所以这些玩具的操作并不能真正称之为自然游戏。对自然游戏高度推崇的是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这一教育理念注重生态环保,强调自然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益处,不主张使用工业化的玩具。华德福教育通过自然游戏的教育,更关注儿童身、心、灵的和谐成长。

但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代,传统游戏开始失势了,自然游戏被"非法化"了。[l0]自然游戏和传统游戏的退隐与工业化怪兽的过度膨胀息息相关,传统和自然游戏的场地被开发殆尽,儿童离大自然愈来愈远。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电子游戏则登堂人室,成为当前儿童生活世界的宠物。电子游戏文化空前旺盛,有学者对这一现象的评价是,我们所处的文化中,游戏正经历着显著而不幸的恶化现象。[ll]

游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形式变迁的轨迹是清晰的,先有纯粹的自然游戏,后来自然游戏被加工,但这些都属于传统游戏的范畴;到了信息时代则是电子游戏的后来居上。在游戏发展史上,与儿童教育相关,我们需要指出,有的游戏类型是儿童一个人玩的,有的则需要伙伴配合;在游戏伙伴中,有的是与儿童同龄的,有的是年龄稍长的,有的则是父母或教师相伴。不同的游戏伙伴,游戏对儿童的教育影响存在差异,这是需要关注的。还有学者把儿童在学校里所参与的游戏分为身体游戏、智力游戏和社会性游戏。身体游戏练习大、小肌肉或与心理相关,智力游戏则与逻辑思维和儿童的创造性相关;社会性游戏与儿童的同情心、自信心、沟通能力甚至情感治疗相关。[12]

游戏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的另外一个需要重视的维度是"内容位",也就是儿童玩游戏,游戏的内容到底是指涉什么。相对游戏的"形式位",游戏的"内容位"更多地被教育工作者、父母以及社会关注。笼统地说,教育者关注更多的是这些儿童所接触和参与的游戏,在内容上对儿童身心成长是不是适宜的。这一点国内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有识之士,以至非专业的父母都可能会关注。如有的家长、教师会根据儿童所玩游戏的内容,对其有所取舍甚至禁止。在国外如美国这样信息化先发国家,它们对儿童的信息保护更加关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来对游戏进行内容分级,哪些游戏是什么级别,哪些是儿童应受限制或禁止参与的游戏,都有一定的规范,并有具体可操作性的处罚条款。

游戏内容对儿童成长是否适宜,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别考察,即真、善和美。所谓真,是一种科学和理性上的限定,如一些智力游戏涉及了培养儿童探索真理的意识;所谓善,是一种伦理上的合理性。伦理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处理规范,更广义地说,伦理又涉及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他人关系的适恰性。所以善的游戏,是一种在内容表达上符合适当的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自身关系的娱乐活动。在游戏的求善维度,日常生活中教育者及家长较多关注的是,游戏的表达要符合有道德的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人与自然、人与其自身关系这两个维度则关注较少。所谓美,是指游戏的内容需要符合审美的需要。譬如,在游戏中展现的内容需要是美的心灵、美的自然、美的社会。审美教育对儿童的和谐成长非常重要,只有经历足够多的良好审美体验的儿童,身心可能才会更和谐,心态可能才会更平和,行事可能才会更优雅£需要指出的是,事物的真、善、美会有一种综合性的效果,真的会是美的,善的也应是美的,在游戏内容的真、善、美三个维度上会是一种交叉重合的体现。简言之,游戏内容对成长中儿童的适当性可以从这些内容所传递的真、善、美的程度来细致考察。

仍然需要强调的是,游戏是一种"精神位""形式位"和"内容位"的"三位一体"存在,游戏对儿童的影响也应具有这三个方面的综合性,单一的游戏教育影响讨论都会欠缺周全。

二、游戏的意义生产与教育保护

游戏对儿童成长带来影响,按照传统的分法,一方面是生理影响,另一方面是儿童游戏过程中的意义生产及其所带来的教化影响,前者属于身体范畴,后者属于心理、思想和精神领域,身心之间又相互影响。游戏是儿童的生存方式,合理的游戏活动,特别传统的自然游戏,能够让儿童与大自然广泛接触、舒活筋骨、强健体魄。但是当下充斥在儿童生活世界中的电子游戏,沉浸其中往往会有身心负面影响。电子游戏的显示屏文化对儿童身体带来重大危害,具体表现在对大脑和感官机能的发育上,如注意力混乱和缺失、记忆力衰弱、多动、需要持续的满足感、行为冲动、运动缺乏、肥胖、聆听不佳、语言技能低下、辐射伤害,以及重复紧张性伤害等。[13]

游戏对儿童的身体影响是较为表面的,人们更易观察验证。儿童游戏的意义生产与教化影响是我们更需要深入探讨的。西方文化研究学派特别重视对受众参与媒介活动后的意义生产的研究。所谓"意义生产",简单地说,其实就是"人参与什么活动后得到什么感想"。譬如,儿童参与了某种游戏活动后,得到什么感想,这就是一种意义生产。更具体地,儿童长期沉浸在网络暴力游戏之中,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感受淡漠了,这就是一种意义生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游戏的意义生产其实与儿童的教化高度相关;进一步地,因为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存方式,所以游戏意义生产是一种"潜在课程",对儿童的成长起着教化作用。这一点不以我们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是否意识到为转移。需要明确的是,在儿童参与游戏时的意义生产过程中,整体上看儿童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但是根据华德福教育理论,这种被动性,愈是低龄,程度愈高。一般意义上可以说,儿童生活中的先行经验对儿童游戏的意义生产也会产生作用。例如,儿童承受强大的学习压力,会对其参与游戏活动的意义生产带来影响。所以,综合来看,儿童游戏的意义生产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游戏活动本身,另一是儿童的先行生活经验,只有恰当的游戏活动,以及正面的先行生活经验才可能带来合理的游戏意义生产,游戏也才能起到正面的教化作用。

一般的,对游戏活动本身的关注,我们的注意力往往是且只是在游戏的内容维度上。其实,游戏对儿童的意义生产和教化作用,与游戏本身的"三位一体"因素相关,也就是,不只是游戏的"内容位",而且游戏的"精神位""形式位"都会对儿童游戏的意义生产带来影响。譬如,从形式上看,自然游戏与电子游戏对儿童的教化作用有异;自然游戏与其他传统游戏对儿童的教育影响不同。游戏精神是构建游戏活动的基础,它比游戏内容的层次更高,正确的游戏精神是高度关注人的自由和存在的,它主张人的存在是第一位的,其他的生命活动是第二位的,其他生命活动都是游戏,都应是开放和自由的,都是为提升存在之品质服务的。游戏活动背后的游戏精神对儿童游戏的意义生产也有重要的影响。儿童游戏的"内容位"元素对意义生产和教化的影响更为直观。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容易以游戏的"内容位"遮蔽"精神位"和"形式位"。正向的教化可以简单概括为使儿童倾向真、善、美,注重游戏的"三位一体"的意义生产和教化影响,就是要求儿童所参与的游戏活动必须在"精神位""内容位"和"形式位"都符合真、善、美标准,且与儿童的各个发展阶段相匹配。

相对而言,儿童是弱势群体,他们在游戏商业利益等世俗因素面前是易受伤害的;而游戏又是儿童不可回避的存在方式,所以,教育者和家长应该为儿童的游戏活动提供教育意义上的保护。根据如上理论研究,教育者和家长对儿童提供游戏教育保护应从如下方面着手。第一,教育者和家长需要主动去了解儿童游戏。儿童游戏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带来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电子游戏的大量涌现,教育者和家长需要对儿童生活世界中的游戏进行"三位一体"的了解,这是对儿童游戏活动进行教育保护的前提。对于层出不穷的电子游戏,一方面它盘踞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另一方面,对作为长辈的教育者和家长而言,许多时候对电子游戏是不了解的,与儿童之间形成了所谓的"信息代沟"[l4]。所以,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努力去了解新的儿童游戏,了解这些新游戏背后的"精神位""内容位"和"形式位"的元素,这样才有可能消除相关的"代沟",为向儿童游戏活动提供有效的教育保护打下基础。第二,教育者和家长应从游戏精神层面认识到,游戏是儿童的生存方式,游戏不只是具有促进儿童认知和社会化发展的工具价值,而且还具有本体价值,高品质的游戏生活本身就是儿童生存质量的体现。教育者和家长应尊重儿童的游戏权利,关心儿童的存在品质,把这方面的关切看成作为为师者和为父母者的重要职责。儿童的成长有阶段性,什么年龄段发展什么样的能力,过早和过多的智识教育和灌输对儿童的成长并不利,所以教育者和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节奏观,不应对儿童施加不必要和有害的智力发展压力,以让儿童生活世界能够充满快乐的游戏活动,提升儿童生活的品质。传统的把游戏视为"洪水猛兽"的观点,应被更新取代,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也是儿童的成长途径,它能够为儿童提供生活的意义感。[l5]第三,教育者和家长需要关注具体游戏的"形式位"元素。游戏形式的元素总是容易被人所忽视,形式特征能够形塑受众的审美观、审美趣味,甚至价值观念。当前一些儿童游戏,由于开发者片面追求商业利益,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导致游戏产品形式上看简单粗暴,游戏界面的图案、色彩和配音不符合审美情趣,庸俗低下。儿童长期参与这类游戏活动则会带来诸多审美能力上的破坏,不利于培育儿童高雅的审美情趣,以为儿童成年后的精致生活做准备。这种审美能力上的破坏一般都会进而影响儿童的价值观念构建。另外,在儿童游戏形式类型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儿童的成长分期,在儿童早期不应让其接触电子游戏,而应让其更多地参与传统游戏特别是自然游戏活动,让其在传统和自然游戏活动中培养朴素的自然情感,建立起丰富的与大自然和人的关系接连。在儿童中期,也要限制电子游戏对儿童生活的介人,儿童在这一年龄段可以接触电子游戏,但是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对儿童的电子游戏活动高度谨慎,特别是防止电子游戏成瘾现象的发生。这一阶段还应更多地鼓励儿童参与传统游戏,自然游戏对儿童中期孩子而言可能会有排斥,但是对大自然的接触总是能够让儿童身心受益的。第四,在游戏的"内容位"要素上,教育者和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儿童游戏的内容价值导向问题。总体而言,儿童游戏应向儿童传递的是真、善、美的内容,如果游戏"内容位"元素与这一标准相悖,则这类游戏不应让儿童接触。需要强调的是,对儿童游戏内容进行选择时,还要根据儿童的成长分期,不能过早地让儿童玩智力类游戏,在儿童的早期需要的是充满想象的梦幻般的游戏,让儿童能够更多地从游戏中感受善与美;相应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体现真的智力类游戏对孩子更有吸引力和价值。作为教育者和家长还应努力改善儿童在各成长阶段的教育生活品质,"幼儿园小学化"、"基础教育应试化"所带来的儿童先行生活经验对儿童游戏意义生产不利,而为儿童提供符合其成长自然节律的、"丰裕"的学校教育也是儿童游戏教育保护的重要环节。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扩展阅读

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与学习


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从事这样一份有趣的工作。每天,我都会拿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们游戏。游戏总是能让我忘掉年龄,和他们一起欢笑。有时,我只是举起了双手,假装是狼或者熊的爪子,他们就能欢快地投入到游戏当中,四散奔跑、开心大笑。每当我想结束游戏的时候,他们就用自己的方式将我一遍遍地拉回到游戏中……

孩子的心声

成年人总是很好奇,为什么儿童每天都在游戏,却从不会厌倦?前段时间,我们在孩子中做了一项调查。

Q:“你们为什么喜欢游戏?”

A:“游戏可以帮我忘记一些可怕的事情。”

“游戏可以帮我超过以前的自己。”

“游戏可以让我发现,自己有很多朋友。”

Q:“游戏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A:“我玩游戏的时候很快乐,是那种比高兴还要快乐的快乐。”

“游戏的时候我就像小鸟一样,马上就要飞起来了。”

“玩游戏的时候,我就像是吃了一颗糖果,好甜呀!”

Q:“如果不让你们玩游戏,你会怎么样?”

A:“我会生气,就像一个大气球马上就要爆炸了。”

“我会很生气,有种想要发火的感觉。”

“我会拿一个警报器,不让我玩游戏,我就报警。”

“没有游戏陪着我,会觉得很孤单。”

“如果不让我们玩游戏,哪儿还有什么乐趣呀!”

……

看来,游戏对儿童确实具有特殊的意义。

成年人很难理解游戏对儿童的意义

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以一个婴儿期孩子感兴趣的游戏“躲猫猫”为例。“现在你能看到我——现在看不到我——我又回来了”,它反映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结和断裂、存在与缺失之间的微妙平衡。这个游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和家人之间建立起联结感,还能戏剧性地玩出亲密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需要认真寻味才能建立起的一个认识。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其探索与学习的过程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

因为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所以,对他们来说,游戏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对于大人而言,游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大人都失去了游戏的能力。孩子和大人即使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也很像是来自两个不同星球的人,大家都觉得对方热衷的事情很奇怪。大人想,孩子们怎么可以玩一天游戏而不厌烦呢?孩子们想,大人们怎么能整个晚上都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地聊天、看书、玩手机呢?

游戏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总有人问我,如果儿童不游戏,对他们会有什么影响?应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在儿童发展阶段,游戏就是他们以梦想的方式,完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探索,实现自我建构的学习过程。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游戏,儿童就无法用他们的方式完成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建构起自己对世界及对自己的准确认识。即使他们在后来的学习中掌握了大量的知识,那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法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与体验相联结。

儿童在游戏中的探索才是高质量的学习

我和老师们记录了幼儿园孩子的一些游戏片段,也许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游戏的作用。

摸“月亮”

幼儿园的树上挂了一个好玩的“月亮”,小班的孩子户外活动的时候发现了,他们都想去摸摸。可是“月亮”太高了,够不着,怎么办呢?几个“急性子”开始跃跃欲试,伸出手臂使劲儿地往上跳,还是够不着! 羊羊小朋友看到了操场一旁的大轮胎,高兴地喊“我有办法了!”于是,她欢快地跑过去,用力扶起了平放在地上的一个轮胎,大喊:“你们快来帮帮我,咱们把轮胎抬到月亮下面,踩在上面就能够到啦!”呼啦啦,好几个孩子响应羊羊的号召,一起齐心合力运起了轮胎。

轮胎好大、好重啊,这么多人一起抬,还是很费劲儿。怎么办呢?这时,有个小朋友试着把轮胎竖了起来,慢慢地朝前滚,越滚越快,哈哈……原来轮胎的秘密在这里!在老师的帮助下,轮胎越堆越高,好像已经能站在上面摸“月亮”了。可是他们还是爬不上去,怎么办?点点想了个好主意:“我们在它旁边搭一个楼梯吧!”说办就办,孩子们又滚来好多轮胎放在旁边当“楼梯”,在老师的搀扶下,孩子们终于如愿以偿地摸到了“月亮”,他们开心极了!

开“火车”的石头。天气不好的时候,孩子们会在教室里游戏。石头把小椅子当成火车的车厢,自己一个人开了起来。好多孩子发现后,都跟随了进来,于是,班级里有两列火车在前进。游戏进行了一会儿,孩子们有点没意思了。这时候,石头说:“老师,你放一个开火车的音乐吧!”有了音乐的加入,孩子们的兴趣又被点燃了。紧接着石头又说:“上火车还需要检票,谁来当检票员?车厢里有推小车的售货员,总问大家要不要吃饭,要不要喝水,谁来当列车的售货员呢?”石头的好点子真多啊。之后,孩子们的游戏越来越丰富了。

你看,任何一样东西或工具,到了孩子手里都会以其他方式被创造性地使用。当儿童沉浸在游戏中的时候,他们用假想,将实物和情境进行改变,以符合游戏的需求,这种学习超越了此时、此地的限制,是人类学习中最宝贵的品质。

游戏是怎样帮助儿童完成学习的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想象中,儿童的意识拥有了自主性与主动性,他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在游戏中创造出只有自己和同伴才能明白的游戏语言与符号,之后,再将这些语言、符号不断丰富,吸收与内化,逐渐发展成为一套自己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系统为将来的学习与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源代码”。

游戏只要有一个想象的情境,就一定会有规则的存在。这种规则不是那些事前就被确定好的规则,而是从想象的情境中衍生出来的规则。比如,儿童将椅子当成“火车车厢”,使得游戏中还需要“检票员”“售货员”的生活经验变成了主动的设定。这种掌控能力对一个人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还发现,在游戏中,当儿童达成一个共同目标时,同伴间的合作行为也会成为这个游戏的规则之一。如,大家都想摸“月亮”,但一时没有好的办法。有人提出自己的想法后。其他人便开始主动配合,来达成游戏。为了让游戏继续下去,孩子们不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还要让自己的情绪与游戏合拍。这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因此,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命状态。游戏既是儿童快乐的源泉,也是他们通过生活与学习获得自我成长的唯一通道。游戏是他们实现自我与外部世界、梦想与现实,了解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过去与现在以及未来各种复杂关系的桥梁。

儿童的生活与学习都离不开游戏。那么,作为陪伴他们成长的成年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民间传统儿童游戏的传承与创新


[摘 要] 民间传统游戏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是促进儿童社会化成长的精神食粮,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幼儿园必须秉持适宜性和教育性原则,本着丰富园本教育资源、拓展游戏内容、开发游戏活动形式的目的,通过整体性继承、改造性继承、派生性继承等途径传承与创新民间传统游戏。

[关键词] 民间游戏;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一、民间传统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

(一)民间传统游戏蕴含的游戏精神是儿童社会化成长的精神食粮

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化更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民间传统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互相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的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并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1]

在约翰•胡伊青加看来,游戏精神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平等的原则。游戏双方要承认对方作为一个平等对手的资格,而绝不能把对方视为较自己低劣的异己,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二是公平竞争的原则。这不仅仅是游戏与竞赛所要遵循的规则,实则是人类共同生活与活动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准则,可以超出游戏活动本身而成为“真正的酵母”,“灌注到生活的所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游戏精神应是所有人类个体努力寻求的精神食粮。一定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亦与其游戏密不可分,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更是受到游戏因素的影响。在民间传统游戏中,儿童不仅可以接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而且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民族文化,这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对其所处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乃至人类美好明天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民间传统游戏蕴含的游戏品质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

民间传统游戏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与意志品质的发展。[2]民间传统游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娱乐性,儿童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干预,自娱自乐,其情绪必然是放松的,没有任何心理压力。虽然民间传统游戏也带有竞争性,但这种竞争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因此当儿童在游戏中获胜时,能体验到集体合作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当然在游戏中儿童也有可能失败,这会使他们产生挫折感,但民间传统游戏的趣味性会吸引着他们继续游戏,使他们能够忍受遇到的挫折,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这可以培养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与活泼开朗的性格。大多数民间传统游戏都有很明确的规则,由于这些游戏规则是必须遵守的,因此在游戏中,儿童必须不断克服自身弱点,摆脱自我中心主义,遵守规则,逐渐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

(三)民间传统游戏蕴含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开启儿童的“创新之门”

在民问传统游戏过程中,儿童对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对规则的制定与遵守、对玩法的学习都属于儿童的创造性行为。如《拍手》游戏伴唱的儿歌是“你拍一一,我拍一,一个娃娃开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娃娃打电话;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娃娃爬雪山……”儿童吟诵儿歌并随儿歌拍手或根据儿歌内容自编动作,有助于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又如《跳房子》游戏,在每次游戏前儿童必须自己商定游戏规则,是单脚跳还是双脚跳,串珠每次移动几格等,如此有了统一规则,儿童才能开展游戏,而制定规则需要儿童动脑筋,也就能够促进儿童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选用民间传统游戏的基本原则

由于民间传统游戏产生于民间,历时悠久,有较强的地域性、时代性,因此在运用到幼儿园之前必须深人分析原始素材,不能盲目照搬照用。一般来说,挖掘原始素材中潜在的教育资源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适用性与教育性。所谓适用性,指民间传统游戏是否与儿童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相适应;所谓教育性,指民间传统游戏是否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幼儿园文化品质建设。

根据上述价值取向,民间传统游戏作为教育资源的原始素材大致可为三大类别:一是整体淘汰类游戏。这类游戏完全没有适用价值和教育潜质,甚至有损孩子身心健康,因此可以直接淘汰;二是整体继承类游戏。这类游戏有适用价值和教育潜质,游戏内容、规则和器材都比较科学合理,又是孩子们玩起来很喜欢很投入的优秀民间传统游戏,因此可以作为很好的教育资源,直接纳入儿童活动,直接整合到幼儿园园本课程中;三是改造继承类游戏。这类游戏在内容、形式、玩法、规则、材料等某一方面不完美或不适宜于儿童,但还是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只要稍作改良就可成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游戏,可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法新玩”的基本原则,结合幼儿园教育和儿童年龄特点,运用分离、嫁接、移植、转换、改造创新等方式,将民间传统游戏融人儿童教育、游戏活动之中,构建一种新型的儿童教育体系和游戏体系。

三、传承与创新民间传统游戏的主要路径

(一)基于“发展适宜性”原理整体性继承

整体性继承民间传统游戏,必须强调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但我们并非主张“儿童中心论”,而是主张以儿童适宜发展为中心,将游戏中的知识、儿童、社会统一起来,系统设计活动内容及形式。这就需要考虑游戏与儿童发展的相宜性。具体而言,一是时间上的相宜性,游戏内容的选择要与季节相吻合;二是与儿童发展水平的相宜性,游戏内容的安排必须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水平与需求;三是与地域文化的相宜性,体现地域特色是游戏课程资源运用的基本前提,也是不同于普通游戏活动的价值之所在。[3]课程地域化要求挖掘有地域蕴涵的教育资源,从地域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特点出发,选取适合儿童学习的地域素材和活动,以加深儿童对所处地域和自己生活的认识与了解。

(二)多种路径改良现有游戏

为了使民间传统游戏更好地传承下去,要尽量吸收民间传统游戏的精髓,选择积极有益的部分,根据实际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内容、玩法、材料、形式等诸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造创新,以满足儿童游戏的愿望,主要包括以下路径:

1.推陈出新,改编游戏内容。有些民间游戏所展现的生活背景和内容或离儿童有些距离,或在思想性上有些局限,已不符合时代精神,或在趣味性上还不够生动,或相配的儿歌、童谣有些粗俗,或缺少亲切感等,这就要求教师对民间传统游戏的内容进行改编,使之能够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2.古法新玩,改变游戏玩法。民间传统游戏的玩法也是人为创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也给教师和儿馥提供了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机会,如可以是一物多玩,也可以是多物多玩,还可以是几种游戏组合混搭,使一种游戏玩出不同的花样,激发儿童对游戏的兴趣,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移植嫁接,扩展游戏价值 所谓移植是将传统的民谣或现代的儿歌移植于民间传统游戏之巾,使民间传统游戏内涵更加丰富,作用更加突出。所谓嫁接是将民间游艺活动、民族艺术活动与民间体育游戏进行组合,然后将变式的民间传统游戏运用到教育活动中来,让儿童在愉悦的嬉戏中,练习各种动作,促进身体协调性与灵敏性的发展。

4.灵活多样,变换游戏形式。民问传统游戏规模可大可小,人数能多能少,形式多样,在具体运用时可根据时间、空问、场地、参与人数、儿童学习与玩耍需要等实际情况变换游戏形式。如有些游戏可以采取混龄的方式进行,提供大带小的机会,其中小班儿童可为旁观者,中班儿童可为参与者,大班可为指导者,让年龄大的儿童在教育指导年龄小的儿童的过程中也获得发展。

(三)“迁移”开发新的游戏

随着儿童游戏形式的日益丰富,游戏材料的日益完善,许多新的民间游戏正在悄悄孕育诞生,如用毛线编的辫子进行抓尾巴的游戏、用毛线做的甩甩毛球游戏等,如果能再给游戏配上朗朗上口的童谣,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就渐渐能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游戏,这实质是原有民间传统游戏知识与规则的迁移。民间传统游戏大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无论是在游戏时念的童谣还是单纯的体育游戏,往往都内蕴着一定的知识和规则。运用这些知识和规则可以根据具体的游戏活动进行改编和调整,从而生发出新的游戏。其次可以进行内容上的迁移,如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象出不同的游戏内容,或者根据游戏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宜的拓展,使之一生二、二生三。再次还可以进行方法与形式上的迁移。儿童根据一个游戏的方法与形式,发散想象出不同的游戏,可以极大地丰富民间儿童游戏资源。[4]

此外,教师在引导儿童开展民间传统游戏的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差异,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而对于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则要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发展水平,选择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民间游戏,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游戏规则,提供不同的角色和材料,以鼓励每个儿童充分参与游戏、享受游戏、拓展游戏,促进民间传统游戏真正融入幼儿园课程文化。

儿童游戏大全(一)


为您提供高质量儿童游戏大全

1、蚂蚁搬豆1.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扮成蚂蚁。(第一个幼儿站立,两手作触角;第二、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2.请一组组的“蚂蚁”排好队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踩到别人。3.设置一定的距离,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豆子”。请“蚂蚁”从起点到终点,再返回,比赛搬豆,看谁搬得快。

2、贴鼻子玩法:将家长的眼睛蒙上,原地转三圈,请小朋友用语言指挥家长将鼻子贴到动物的准确位置即获成功。规则:家长要将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儿只能用语言指挥。

3、我的宝宝在哪里准备:布带若干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请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相应的家长蒙上眼睛站在圈内,幼儿手拉手边唱歌边绕着家长转,唱完歌曲立定,然后请家长去寻找自己的宝宝。要求:幼儿不能发出声音,去找父母,父母通过触摸找到自己的宝宝。

4、我给爸爸(妈妈)穿鞋子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首先让幼儿认识家长的鞋子,然后让家长将鞋子脱下后放入圆圈内,老师将鞋子打乱,游戏开始,幼儿从圆圈内找出自己爸爸(妈妈)的鞋子,并帮家长穿好,先穿好的为胜利者

5、踩气球准备:气球若干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老师给每个家庭发一个气球和一根细绳,请家长将气球吹大绑在自己的脚腕,身背幼儿。听到老师的口令游戏开始,家长就背着宝宝踩其他家庭的气球,气球被踩爆即被淘汰,比一比谁是冠军。

6、小脚踩大脚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幼儿双脚踩在家长的脚上,家长和幼儿手拉手,听到口令后,家长带着幼儿向前跑,幼儿双脚不能离开家长的脚,看看谁先到终点。

7、揪尾巴准备:尾巴若干玩法:每个家庭由一名家长和一名幼儿参加,家长将孩子抱在怀里,在幼儿的屁股上挂一条尾巴,听到口令后开始游戏,在保护好自己的尾巴的同时将别人的尾巴揪下来。

8、两人三足准备:绳子若干、玩法:一家长与一幼儿将相邻的两条腿用绳子绑在一起,听到口令后,两人一齐向前跑,看谁先跑到终点为胜。

9、推小车(幼中)玩法:家长抓住幼儿的两条腿,幼儿双手撑地,听到口令后,幼儿双手向前爬,看谁先到为胜。

10、可爱的袋鼠宝宝玩法:让幼儿抱紧家长的脖子,双腿夹紧家长的腰,像小袋鼠一样紧紧地挂在家长的胸前,家长弯下腰,双手双脚着地向前爬,先到终点者为胜

11、俯卧撑玩法:幼儿抱紧家长的脖子,双脚夹紧家长的腰,背在家长的背上,家长双手着地做俯卧撑,看哪个家庭坚持最久为胜。

12、穿大鞋玩法:由一名家长与一名幼儿参加,家长脱下鞋子坐在场地另一边,幼儿穿上家长的鞋子站在另一边,听到口令以后,幼儿出发向家长走去,走到家长那,帮家长穿上鞋子,家长背起幼儿跑向场地另一边帮助幼儿穿好鞋子,看谁先完成。

13、棉花球准备:三个家庭(每个家庭一大一小)玩法:家长蒙着眼睛,用勺子把散落在桌上的棉花球舀入碗中。(手不能碰棉花球)孩子用勺子把一个碗中的玻璃珠舀入另一个碗中。三十秒钟后一个家庭的棉花球和玻璃珠相加。最多的家庭获胜。

14、哪吒寻宝准备:经过装饰的报纸团、玩具篓、蓝皱纸玩法:参赛妈妈收举玩具篓站在场地一端,幼儿扮成小哪吒,由爸爸从后面抱着腰部,站在场地另一端,中间有“海浪”间隔,主持人发令后,爸爸和小哪吒跑至“海浪”边,在“海中”寻找“宝贝”(报纸团)每找到一个就往妈妈的玩具篓中扔,至主持人说停,哪个家庭的玩具篓中的“宝贝”多为胜!

为您提供高质量儿童游戏大全

游戏对情感偏离幼儿的影响——对一名性格内向、孤僻儿童的个案分析


孩子的天性本应是天真活泼,爱说爱笑的。可有的孩子却沉默寡言,不主动与周围人交往,不会与同龄伙伴游戏。这些孩子身体、智力发育正常,就是性格偏内向、胆小、孤僻。本文试图通过个案研究来探讨游戏对这类孩子的影响,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情况分析

展展是一名四岁的小男孩,每天来上幼儿园都要爷爷一直抱到教室里。平时性格内向、胆小、孤僻,从不主动与老师、小朋友说话,也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遇到困难,不会寻求老师或同伴的帮助,而是默默地站在一旁哭泣。经了解,晨晨从小是由爷爷带大的,由于爷爷觉得他个头小、身体弱,怕被别的孩子欺负,所以总是把他留在家里,极少让他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这种封闭式的教养方式是造成晨晨胆小、孤僻、退缩的主要原因。

观察记录一

开学一个月了,晨晨虽然不再要爷爷抱进教室,但他来到幼儿园以后就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不跟任何人说话,也不玩玩具。我拿来一小筐子雪花片放在他面前,可是他瞟了瞟那些玩具,碰也不碰,依旧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我说:“雪花片可好玩了,可以搭飞机,大炮呢。”晨晨摇摇头,依旧一声不吭,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椅子上。

分析:很显然,晨晨还没能适应新的环境,对老师、同伴、周围的一切还很排斥。这时候,如果老师过分关注或强邀他参加活动,他就会不自觉地去抵制。要使他能接受老师、小朋友,适应新的环境,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观察记录二

展间活动开始了,我和几个孩子玩抛接球。晨晨站得远远的看着我们。我对他说:“你想玩吗?来啊!”晨晨一听,边摇头边往后退。我没有强求他,由他先在一边看着。忽然一不留神,浩浩的球打到了我的鼻子,孩子们哈哈大笑,晨晨也露出难得的笑容。我乘机又一次邀请他:“晨晨,来一起玩吧!你看多好玩啊!老师轻轻地扔给你,你一定也能接住的。”这次,他没有再拒绝,慢吞吞地走了过来。我轻轻地将球抛给他,他连忙伸出小手一接,接住了。我冲他伸伸大拇指,示意他再将球抛给我。他用力一抛,我也接住了。我问他:“好玩吗?还想玩吗?”晨晨没说话,用力点点头。后来我们又玩了一会儿,直到进教室的音乐响了,孩子们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游戏,晨晨也一蹦一跳地进了教室。

分析:爱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可是晨晨却例外。他好静不喜动,很少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今天,当他看到我和别的孩子玩得那么开心,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我抓住时机,适时邀请,他终于愿意参与到游戏中来,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游戏结束后,从他“一蹦一跳地进了教室”可以看出,他在与老师、小朋友的共同游戏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有了这种情感体验,他以后能更多地参与游戏了。

观察记录三

攀登墙前,孩子们有的兴奋,有的则面露胆怯,童童首先爬了上去,站得高高的、露出得意的笑容。岚岚也不甘示弱,“蹭蹭蹭”几下爬上了最高点,晨晨仰起头看看他俩,又看看攀登墙,若有所思。我问他:“你是不是也想爬啊?”他低下头轻轻地说:誓不,我怕。”我说:“没关系,老师保护你,你也能像他们一样站得高高的。来,试试吧!”晨晨迟疑了一下,缓缓走到攀登墙下,先伸出两只手抓牢,再小心翼翼地踩上左脚,接着,右脚也抖抖索索地踩了上去。才爬了两步,他就不动了。我说:“晨晨真勇敢,就这样往上爬,老师保护着你呢。”晨晨缓了缓又开始往上爬了。我边保护边叮嘱:“慢一点,手先抓牢再跨脚。”晨晨努力向上爬着,动作很慢,但爬得很稳。爬到一半高的时候,他停了下来。我说:“你今天真棒哦!瞧,比老师还高呢!”晨晨笑了。

分析:今天由于童童和岚岚的缘故,晨晨对充满了挑战性的攀登墙也有了兴趣。老师抓住这个时机,鼓励他大胆攀登,但由于他胆子小,再加上平时运动少,动作发展不是很灵敏,所以中途他想退缩。在老师的一再鼓励下,他终于克服了困难,爬到了攀登墙的中部。虽然攀爬时有些紧张,但在这次活动中,他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心理,体验到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喜悦。相信经过这次挑战,他的胆子会变得越来越大。

观察记录四

区域活动的时候,小朋友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角进行玩耍,可晨晨还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我看他,他就低下头一动不动。我又等了一会儿,他还是没有动。我就说:“晨晨,去你喜欢的区角玩啊。”话音刚落,他站起来笑眯眯地去了娃娃家。娃娃家中已经有了四个小朋友,东东帮他分们了工:一个人当爷爷、一个人当奶奶、一个人当爸爸、一个人当妈妈,晨晨当宝宝。他很乐意地接受。只见晨晨一边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忙活,一边听他们的吩咐,一会儿帮着拿拿碗,一会儿帮着拿拿筷子。活动中,虽然听不到他说话,但是他一直跑来跑去,小脸上也时不时地浮出浅浅的笑意。

分析:当别的孩子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活动时,晨晨却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许是因为胆小、害羞,也许是因为他习惯了被动而缺乏主动性了。但当老师建议他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时,他没有犹豫,笑眯眯地去了,这说明他内心还是很想参与游戏的。虽然整个游戏中他和同伴没有言语交流,但是他积极地帮着拿这拿那,这说明他现在喜欢参与游戏,也愿意和别的孩子交往。但是,他还缺乏与同伴交往的信心和经验,以后,要帮助他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方法,提高他的交往能力。

观察记录五

户外游戏的时间又到了,我刚交代完注意事项,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冲向了操场。晨晨走向一个小木马,小心翼翼地坐了上去,轻轻地晃动起来。这时,凡凡向他走了过去。晨晨看着他,一声不吭地从木马上下来了,凡凡赶紧坐了上去,悠闲自得地晃了起来。我走过去轻轻问晨晨:“你刚才玩得好好的,为什么不玩了?不想玩了?”晨晨指指凡凡说:“他来了。”我说:“那你想玩吗?”他摇摇头忽然又使劲点点头。我说:“你主动把玩具让给小朋友玩说明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但是如果你也想玩,可以跟他说大家一起玩啊。”晨晨点点头,慢慢走近凡凡,弯下腰跟他说着什么。只见凡凡点了点头,接着晨晨就坐到了凡凡后面,两只小手抱着凡凡的腰,然后两个人一起晃动起来。晨晨一边晃还一边回头看看我,我冲他点点头伸出大拇指,晨晨晃得更起劲儿了。

分析:现在户外活动时,晨晨已经不再是观众了,他也能够积极参与游戏了。今天,当凡凡也想玩小木马时,他主动站起来把玩具让给了凡凡,其实他内心并不是很情愿。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大胆地向凡凡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从而获得了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机会,感受到了和小朋友一起玩的乐趣。在不断的反复鼓励中,在和小朋友的共同游戏中,晨晨将会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就会渐渐增强自己的信心,愿意跟小朋友相处、交往,慢慢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

个案反思

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表面看上去老实、听话、不惹是非,也经常得到成人的肯定甚至赞赏,但是,他们内心却是多疑、敏感、懦弱的,不善于与同龄伙伴交往。如果不及时对他们施加影响,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孩子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而且会使孩子进入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产生语言、交往、社会适应上的困难与障碍。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乖孩子”,应及早察觉,并通过有效的教育影响、帮助幼儿克服退缩行为和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积极的个性品质。一学期下来,晨晨从早上要爷爷抱着进教室,至一个人走进幼儿园并主动跟老师打招呼,从一开始对什么活动都排斥到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从课上不愿意发言到在集体面前朗诵儿歌……这些变化是可喜的。在游戏中,他感受到和同伴一起玩耍的乐趣,体验到战胜困难的成功感,自信心大大增强,逐渐愿意和小朋友交往,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游戏对幼儿情感的影响,结合多种教育途径,逐步使他成为一个性格开朗,遇事积极主动的人。

体健游戏勇敢的孩子教案


体健游戏勇敢的孩子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发展幼儿投掷能力,培养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的品质,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勇敢的孩子教案吧。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投掷能力。

2、培养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的品质。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过解放军叔叔打仗的故事或观看军事表演。

空饮料瓶做的"手榴弹",废旧纸盒的"坦克车",红、蓝颜色的长橡皮筋各一根。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做指挥员,幼儿当解放军战士进行队列练习。

2)、教师启发提问。

--"解放军叔叔有哪些本领?"2、根据幼儿的回答,师生一起做模仿动作:打枪--上肢运动;拼刺刀--下蹲运动;开炮--体转运动;骑马--全身运动。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发出象声词,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3、引导幼儿探索学习、集体练习:

1)、教师启发提问。--"我们要来练习扔手榴弹的本领,学会以后就可以炸毁别人的坦克、大炮、碉堡、军火库。"2)、幼儿分成红、蓝两队,各自站在红先和蓝线上,用力向前透支手榴弹(饮料瓶)并力争投过前方的封锁线(橡皮筋)3)、教师在观察幼儿探索学习的基础上请个别幼儿示范。

儿童游戏:亲子篇(一)


为您提供高质量儿童游戏

1.听指令做动作适合年龄:6个月以上玩法:家长面对宝宝,发出简单的指令,如叫他拍拍手,摇摇头,或伸出舌头笑一笑等,一面说一面亲自示范给他看,要是宝宝的年龄可了解说话的内容,家长可说话,不作示范。宝宝学会——理解语言小贴士:家长可逐渐为内容增加难度,如吩咐孩子替爸爸取报纸、外出时取自己的外套等。

2.分水果适合年龄:1岁以上用具: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等)、一个篮子、玩偶玩法:将盛着各种水果的篮子放到宝宝的面前,再拿出一些玩偶,由妈妈抱着;然后对宝宝说:“大熊要吃苹果,宝宝请你帮它拿一个XX。”随意说出篮子内的水果,或叫宝宝拿不同的水果。宝宝学会——认识水果小贴士:当宝宝熟悉游戏玩法后,可增加水果的种类以增加游戏难度。

3.推小球适合年龄:1岁以上用具:一只小球玩法:和宝宝对坐,玩推球的游戏。宝宝学会——平衡和手眼协调小贴士:根据宝宝的能力,把推球的距离缩短或加长,帮助宝宝肌力的发展。

4.天气报告适合年龄:2岁以上玩法:每星期抽一晚时间,跟孩子来个深情对话,报告内心世界;互相讲出令自己开心的事情(晴天)、疑惑的事情(阴天)、不满的事情(雨天);并且对改变自己心情提出新建议。宝宝学会——说出内心感受小贴士:家长也要向宝宝讲出内心感受,并且如果宝宝突然不想讲,千万别逼他。

5.日历的秘密适合年龄:2岁以上用具:客厅挂着的日历玩法:准备一个大日历,与孩子一同看日历,了解日期和各种节假日等。宝宝学会——时间概念小贴士:日历的内容博大精深,要按孩子的兴趣和理解力,选择宝宝应学的范围,切勿过分灌输。

6.车子跑得快适合年龄:2岁以上用具:各种各样的玩具汽车玩法:与宝宝一同玩玩具车时,与宝宝讨论:怎样可以推得最远?鼓励孩子就这个难题作假设,然后按自己已有经验作逻辑推理。如:要车子推得最远,第一应该?然后应该?,看假设是否成立,再和孩子讨论和总结。宝宝学会——逻辑推理

小贴士:提出让孩子发现和要解决的问题须符合孩子的能力,既能挑战孩子的思考,又不会因太困难不成功而产生挫败感。

7.二人三足适合年龄:2岁以上用具:绳子玩法:把绳绑在妈妈和宝宝的脚上,一起向预定的终点进发;走的时候可以叫1、2、1、2的口号,促进两个人行动一致。宝宝学会——互相合作小贴士:在客厅进行,尽量搬开杂物,以免在游戏进行时不慎撞伤。

8.扭腰踏步小舞步适合年龄:2岁以上用具:音乐玩法:先教孩子基本动作,如扭扭腰、踏踏脚、转个圈等,孩子熟练后,随着音乐旋律节拍跳出以上动作。宝宝学会——跟着节奏跳舞小贴士:让宝宝跟随音乐自由发挥,不用拘泥于动作。

9.呼拉圈汽车适合年龄:2岁以上用具:一个呼拉圈玩法:用一个呼拉圈,套在妈妈与宝宝之间,模拟架车行驶。如果人多的话更可以分成小组比快。宝宝学会——合作沟通小贴士:配合游戏,放置在地上的杂物和先行移走,扩大宝宝“行走”的空间。

10.定力考验适合年龄:2岁以上玩法:请宝宝做不同的活动,如假装抹窗,或者请他绕圈走动,不过当你一声令下,就要立刻停止不动,维持刚做着的姿势。家长可以拍手或用其他方式喊停。宝宝学会——根据指令做动作小贴士:游戏人数可以较多,增加刺激和、趣味性。

为您提供高质量儿童游戏

中班体肓游戏教案《丰收乐》


活动目标

1、学习走、跑、跳,发展动作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2、通过花样玩法,培养发散性思维。

3、体验游戏的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心情。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稻草16把、草墩18个、草绳18条、草球20个、稻谷10袋(有大有小)。

2、麻雀头饰2个、老鼠头饰2个、望远镜1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听音乐踏步入场。

(2)做稻草操: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两个幼儿拿稻草一起做)、屈伸运动、抬腿运动、腹背运动(两个幼儿拿稻草一起做)、两个幼儿一起做绕手运动。

2、基本部分

(1)花样玩稻草制品。请小朋友想一想,稻草制品可以怎么玩,有多少种玩法?(可用单、双脚跳;跨跳、侧跳、走小路、扔草球、绕过草把)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

(2)请玩得好的幼儿演示。

(3)请幼儿说出自己想用来玩游戏的方法。

(4)游戏:丰收乐。

A老师交代去郊游的要求:请小朋友跨跳过泥地踩在草墩上。走过小路去看看农民伯伯的田野丰收了没有。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做跨跳和走的动作(如图一),要求幼儿从一个草墩跨跳到另一个草墩上,走小路(草绳)时不能出界,若出界要重新走。

B增添要求,提高幼儿跳的兴趣。师:这一块稻田丰收了,我们到其他的稻田看看。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双脚跳过小沟(草绳),再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儿双脚跳时不能踩到草绳,双脚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来。(如图二)

C提高幼儿奔跑的速度。师:小朋友听有什么声音?(请幼儿用望远镜观望)不好了,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粮食。那怎么办好呢?(请幼儿自由说出对付麻雀和老鼠的办法)幼儿听音乐跳过草墩和草绳,拿起草球扔麻雀,拿起草绳找老鼠,找到老鼠后追打。(如图三)

D小朋友送稻草和稻谷回家。师:小朋友真能干,帮助农民伯伯赶走了麻雀和老鼠。现在我们帮农民伯伯把稻谷和稻草送回家。小朋友抬着稻谷或挑着稻草走过小路、跨过草墩(草墩的高度增加至三个),高高兴兴回家。

3、放松活动

(1)把挑回来的稻草堆成一间草房子,里面放稻谷。

(2)听音乐做放松动作《按摩操》。

大班体健游戏教案《勇敢的孩子》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投掷能力。

2、培养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的品质。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过解放军叔叔打仗的故事或观看军事表演。

2、空饮料瓶做的"手榴弹",废旧纸盒的"坦克车",红、蓝颜色的长橡皮筋各一根。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教师做指挥员,幼儿当解放军战士进行队列练习。

2)、教师启发提问。

--"解放军叔叔有哪些本领?"

2、根据幼儿的回答,师生一起做模仿动作:打枪--上肢运动;拼刺刀--下蹲运动;开炮--体转运动;骑马--全身运动。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发出象声词,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3、引导幼儿探索学习、集体练习:

1)、教师启发提问。--"我们要来练习扔手榴弹的本领,学会以后就可以炸毁别人的坦克、大炮、碉堡、军火库。"

2)、幼儿分成红、蓝两队,各自站在红先和蓝线上,用力向前透支手榴弹(饮料瓶)并力争投过前方的封锁线(橡皮筋)

3)、教师在观察幼儿探索学习的基础上请个别幼儿示范。

幼儿小班游戏活动教案《抢位游戏》


活动目标:

通过多种平衡凳游戏,发展幼儿的灵敏、力量和速度,同时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力、思考力和创想能力。

活动准备:

平衡凳10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坐成一行,面对教师,玩《抢位》游戏。

1、 当听到哨声后,幼儿快速起立,换坐至相距4米远的另一排长凳上。

2、 听到语言提示后,幼儿快速站立,再次换位。

3、 听到击掌声时,换位。

4、 区分有效和无效口令,拍掌三次为有效移动信号。

5、 用眼睛来区分,三个手指为有效移动信号。

6、 请幼儿用眼看,耳朵听,脑袋想,有效地区分各种干扰信号,例如口令击掌1至2次,伸出两个手指等,但有效信号仍是伸三个手指或击掌三次。

7、 综合运用各种信号,但只有跺脚才是移动信号。

二、幼儿仍保持原对形,继续玩平衡凳游戏

1、 将平衡凳的数量适当减少,促使幼儿们相互照顾,以便全体都坐在平衡凳上。

1) 每次换位后,均减少一个平衡凳,鼓励幼儿想到他人,能在仅剩的凳面上坐下来。

2) 仅剩一个平衡凳时,要求全体幼儿开动脑筋2 开始不提示,让全体幼儿尝试2 适度提示,以站立姿势来尝试2 提示幼儿应多想到同伴,采取紧贴和侧站的方式,增加空间,完成任务。

三、幼儿休息,教师将平衡凳排列成相距半米至一米的纵向障碍

1、 幼儿以行走的姿势跨越障碍

2、 幼儿以小跑的姿势跨越障碍

3、 幼儿以快跑的姿势跨越障碍

4、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采取自己较喜爱的动作过障碍

四、幼儿绕场慢跑放松后回班活动结束:

能促使师生共同开动脑筋,创想出丰富多彩的活动方法,还能提高活动课的密度,减少搬运和布置器材的时间,值得倡导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游戏的"三位一体"影响与儿童成长》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游戏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体游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构建家、园、校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新模式 幼儿园的孩子如何做好入学前的准备,是整个基础教育中貌视简单实则重要的一环。近几年,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幼儿园就幼小衔接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践建构了家、园、校三位一体的符合教育改革的幼小衔接...
    2021-04-13 阅读全文
  • 基于家园一体的亲子游戏 基于家园一体的亲子游戏 目前2~3岁婴幼儿的家庭亲子游戏情况并不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一是参与亲子游戏的家长理念及能力参差不齐;二是亲子游戏内容选择随意,三是亲子游戏实践缺乏指导。我园尝试以家...
    2020-09-09 阅读全文
  • 关于托幼一体化的思考 导读:到底目前在进行实践中的研究是托幼教育一体化还是托幼衔接? 《关于幼托一体化的思考》指出托幼一体化实际上包含托幼管理一体化和托幼教育一体化两个方面,尽管有关托幼一体化的提法已逐步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人...
    2021-05-03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故事三位天使 1、三位天使的故事 上帝派三位天使前往人间,各自去完成一项使命。他吩咐第一位天使,寻找一个美貘的人;叮咛第二位天使,选拔一个能干的人;委派第三位天使,觅求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第一位天使只用了一天,就带着...
    2020-10-30 阅读全文
  • 浅谈家、园、社区的一体化 导读: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发展最重要的教育影响源,其中家庭是幼儿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
    2021-04-20 阅读全文

幼儿园的孩子如何做好入学前的准备,是整个基础教育中貌视简单实则重要的一环。近几年,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幼儿园就幼小衔接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践建构了家、园、校三位一体的符合教育改革的幼小衔接...

2021-04-13 阅读全文

基于家园一体的亲子游戏 目前2~3岁婴幼儿的家庭亲子游戏情况并不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一是参与亲子游戏的家长理念及能力参差不齐;二是亲子游戏内容选择随意,三是亲子游戏实践缺乏指导。我园尝试以家...

2020-09-09 阅读全文

导读:到底目前在进行实践中的研究是托幼教育一体化还是托幼衔接? 《关于幼托一体化的思考》指出托幼一体化实际上包含托幼管理一体化和托幼教育一体化两个方面,尽管有关托幼一体化的提法已逐步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人...

2021-05-03 阅读全文

1、三位天使的故事 上帝派三位天使前往人间,各自去完成一项使命。他吩咐第一位天使,寻找一个美貘的人;叮咛第二位天使,选拔一个能干的人;委派第三位天使,觅求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第一位天使只用了一天,就带着...

2020-10-30 阅读全文

导读: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发展最重要的教育影响源,其中家庭是幼儿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

2021-04-2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