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小套娃》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教案 活动准备:

1、套箱,纸偶,数字卡,套娃玩具,镶嵌玩具等

2、礼物袋,操作版(幼儿人手一套)

3、白板

4、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引导幼儿对三个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3、引发幼儿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进行介绍——与幼儿拉近距离。

“小朋友们,昨天我们见过面了,我是什么老师呢?”(宋老师)

“我来自威海,你们是哪里的小朋友呢?”

“对,你们是青岛**幼儿园的小朋友!威海和青岛都是海滨城市,都很美,小朋友以后啊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到威海去旅游。”

“宋老师从威海来,还给小朋友们带来礼物呢.”

二、基本部分

1、变“礼物”引出课题(教师出示套箱,以“变魔术”的方式一次变出三个箱子。引导幼儿感知大,中,小不同的箱子个体。)

教师提问:

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数量

——“老师变了几个箱子呢,我们来数数看。”(师幼一起点数,引导幼儿说出一共有三个箱子)

——“三只箱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出示数字卡“3”)

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颜色和大小

——“小朋友看看,这几个箱子有什么不一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简单表述:

箱子的颜色不同: 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

箱子的大小不同:绿色的箱子最大,黄色的箱子不大不小,红色的箱子最小。

——“小朋友我们再一起看看,开始是一个箱子,现在是三个箱子,你们猜猜从哪儿变出来的?”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三只箱子,有1个最大的、1个不大不小的、1个最小的;因为他们大小不一样,所以小的箱子都可以装到大的箱子里面,一个一个套起来,就变成一个了。”教师把箱子重新叠置到一起。

“我们看看礼物袋里都装的什么礼物呢?”

2、 幼儿操作,具体感知大,中,小 的物体。

幼儿自选自己喜欢的礼物。

——“你选什么颜色的礼物袋?”(提醒幼儿说自己选择的礼物袋的颜色!)

——“快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数一数,有几个?”(请个别幼儿说)

——“摆一摆,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有的小朋友纸袋里面是床,有的是碗,这些是谁的床呢?是谁的碗呢?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教师用手偶讲故事。(故事略)

出示挂图,幼儿操作,帮助小熊一家。

——“小朋友都摆一摆床和碗,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摆成一排,看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个是熊爸爸的、哪个是熊妈妈的、哪个是熊宝宝的。”(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熊一家着急死了,我们快帮他们送回去吧!送碗的时候你可以告诉熊爸爸,最大的床是你的,最大的碗是你的……”

——“我们都来检查一下,大家都送对了没有。”

——“小熊一家非常感谢小朋友,他们谢谢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说呢?”(不客气)

——“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个很好的礼物呢!”

3、套娃排序

教师出示套娃(3个)

——“这是什么?”(套娃)“你们见过套娃吗?”

——“小套娃有什么小秘密呢?”(里面有好多个,教师一层层打开,随意放在桌子上。)

——“我们给小娃娃排排队吧!”

给套娃排序。(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4、拓展游戏

游戏一:给四个小套娃排队(满足能力强的幼儿的需求)

教师出示一个小套娃(第四个小套娃)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套娃,他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

——“那么现在谁会给他们排排队?”(要求: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游戏二:给小木柱找家

教师出示成品玩具

——“这是什么?”(小木柱)

——“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5个),他们一样大吗?”

——“小木柱的家也有的粗,有的细,小朋友两个好朋友一起帮小木柱找到家,放进去好不好?”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活动

1、播放音乐,幼儿根据不同音乐模仿不同大小动物的表演。

2、重重的音乐,幼儿表现 大的动物(大象)

3、不大不小的动物来了,谁呀(小兔子)

4、轻轻的音乐,幼儿表现 小的动物(小鸟)

5、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走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


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看看、比比、套套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游戏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变成1个的秘密,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套娃真好玩》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变成1个的秘密。

2.在看看、比比、套套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第一次操作人手一只套娃(3个);托盘做好标记。

活动过程:

一、认识套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套娃介绍,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师:套娃们来到我们班,不过他们还没有装好,请宝宝装一装,再看一看、数一数你有几个可爱的套娃

2.幼儿介绍自己的套娃

师:宝宝有几个娃娃呀?

都有3个娃娃!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呢?可爱吗?(喜欢吗?)

师:我发现3个娃娃还有不一样呢?(有的怎样,有的呢?)

3.教师小结,并介绍娃娃的名字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她叫小小,抱抱你的小小,小小长的小,排在第一个;她叫中中,摸摸中中的头,中中排在第二个;她叫大大,大大最谦让了,排在最后一个,跟大大打个招呼(大大你好)

二、在游戏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变成1个的秘密

1.引出探索主题

师:套娃有一个越变越少的秘密,3个能变成2个,还能变成1个呢!想玩吗?听着音乐,在这个套娃舞台(手势)(这是什么?)上变,音乐停,我们就放下手里的套娃,好吗?〔这个环节看幼儿是否能停下来听讲〕

2.放音乐,幼儿操作

3.鼓励幼儿交流

(1)师:你变成了几个娃娃呢?(先变2个的来交流、再变1个的交流)

(2)师:谁也把3个娃娃变成2个的,请举手。

(3)师:还有不一样的吗?xx你变成了几个娃娃?真厉害变成了1个,给大家表演表演!

(4)幼儿演示

引导幼儿发现提问:仔细看谁藏起来?小小藏在哪里呢?谁又藏起来了(中中、和小小,2个都藏起来,藏在谁的肚子里了)?看!刚才的3个娃娃变成了1个娃娃呀,真棒!

4、教师小结

师:原来小的藏在最里面,大的留在最外面,我们也来试试让3个变成1好吗?(放音乐)

5、幼儿3个变1个

师:成功了吗?真棒!

6.探索5个变1个的秘密

(1)出示最大和最小

师:看,又来两位朋友,一个叫最大,还有一个叫最小,他们也想玩变魔术,想想怎样把最小、小小、中中、大大、最大,一共几个娃娃呀,5个变成1个呢?

(2)幼儿探索,教师观察发现幼儿的困难(如果全部成功就直接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你是怎么把5个娃娃变成1个的呢?〔如果有两种方法分别介绍〕)

(3)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困难表述

(4)教师借助ppt,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师:我们可以把最小的装在小小的肚子里,再把他们装到中中的肚子里,再一起装到大大的肚子里,最后把他们一起装到最大的肚子里。这样5个娃娃就变成了1个娃娃了,魔术就变好了!

三、结束语

套娃好玩吗?我们把套娃带到班里给其他小朋友也玩玩,好吗?

幼儿百科:俄罗斯套娃是俄罗斯特产的木制玩具,一般由多个一样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最多可达十多个,通常为圆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颜色有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等。最普通的图案是一个穿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姑娘,叫做“玛特罗什卡”,这也成为这种娃娃的通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娃娃的袜子


活动目标:

1、比较袜子的大小,知道哪双大、哪双小。

2、会将5双袜子按大小排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五双大小不等的袜子,五个大小不同的娃娃);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和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娃娃图片。

师:娃娃们今天要来请我们帮帮忙啦!他们啊把各自的袜子放在一起,弄乱了,找不到自己的袜子了。请你们帮助他们找回自己的袜子吧!

二、找袜子。

1、请个别幼儿来把袜子随意粘到娃娃的下面。

2、请有不同意见的幼儿上来给袜子找到合适的主人,再请幼儿来说一说为什么?(鼓励幼儿将语句表达完整)

3、小结:大娃娃要穿大袜子,小娃娃要穿小袜子。

三、给袜子排排队。

1、请幼儿给袜子排队。

师:小朋友,我请你们给袜子排排队,这样以后娃娃们找袜子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2、按顺序给袜子排队。

师:你是用什么顺序给袜子排队的?

3、教师根据情况小结。

四、幼儿完成作业。

1、师:小朋友你们帮助了娃娃们把袜子按顺序整整齐齐地排好队,他们真高兴!可是,他们家里的手套也乱七八糟的,也想再请小朋友帮帮忙,请将他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好队。

2、请幼儿把手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之后,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那双手套是谁的?找到手套的主人后,用笔把手套和主人用线连起来。

师: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活动结束:我们回教室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我们今天学到的新本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的瓶子娃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的瓶子娃娃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的认知和游戏特点是拟人化、直观化、过程要情境化。《我的瓶子娃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活动,设计一个小朋友和瓶子娃娃玩游戏的情境,并将瓶子设想为幼儿的同伴出现,这更利于幼儿从心理上接受老师设计的活动。活动中将通过喂瓶子娃娃吃豆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关系;通过给瓶子娃娃找帽子和穿合适的衣服,让幼儿感知匹配关系;通过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让幼儿表现音乐的强弱……这些有趣的游戏中还渗透了情感教育,幼儿会感受到帮助别人、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数字提示往瓶子里装相应量的豆,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能认真观察,尝试为瓶子娃娃找到合适的帽子、衣服,初步感知匹配意义,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

3、喜欢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做游戏,体验其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和家长收集一些带盖的瓶子。

2、彩色的纸许多、花生和豆、瓶子上贴数字。

3、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找个瓶子娃娃做朋友。

1、教师谈话引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瓶子娃娃,这些瓶子娃娃想找你们做朋友,你们高兴吗?”

2、请每一个小朋友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瓶子娃娃做好朋友,说说自己的瓶子娃娃是什么样的?

二、喂瓶子娃娃吃豆。

1、教师以瓶子娃娃饿了的口吻引入活动,启发幼儿想办法帮助瓶子娃娃。

2、请幼儿按照瓶子上粘贴的数字,喂瓶子娃娃吃豆。

3、教师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谢幼儿。

三、给瓶子娃娃找帽子。

1、教师以瓶子娃娃丢了帽子的口吻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帮助瓶子娃娃的愿望。

2、请幼儿帮助瓶子娃娃找到自己的小帽子。(能“戴上”不掉的瓶盖)

3、教师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谢幼儿。

四、为瓶子娃娃选衣服。

1、请幼儿帮助瓶子娃娃选择大小合适的衣服,为瓶子娃娃“穿”上。

2、表扬鼓励做的好的幼儿。

五、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

1、教师引导幼儿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启发幼儿想办法让瓶子娃娃发出声音。

2、演唱《大猫和小猫》,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并不强弱不同的力量摇瓶子。

3、引导幼儿说说和瓶子娃娃唱歌心情怎样?

六、教师总结,请幼儿把瓶子娃娃带回家。

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一些关于匹配的材料,鼓励幼儿练习,逐渐感受匹配的实际意义,并可以让幼儿自制简单的声音乐器游戏。

幼儿园小班教案《布娃娃》 幼儿园教案《布娃娃》


小班教案《布娃娃》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意模仿妈妈的样子或动作,学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等,体验妈妈爱孩子的感情,能从眼睛、头发、嘴巴、表情等方面来描述布娃娃的形象,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布娃娃》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体验妈妈爱孩子的感情。

2、乐意模仿妈妈的样子或动作,学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等。

3、能从眼睛、头发、嘴巴、表情等方面来描述布娃娃的形象。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布娃娃每人一个、花头巾每人一条,音乐磁带、录音机。

2、配套《宝宝学习包·我喜欢》第12页挂图。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师:今天邱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个邱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玩的玩伴,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呀?(幼:想)

2、师:好,我们有谁可以大声的说出它是什么?(是一个布娃娃)

3、师:哇,宝贝你说得真好,来,和布娃娃握握手,问问好。(宝宝们和布娃娃打招呼问好。)老师还带来了一个礼物,宝宝们请看是什么?

二、引导看图,学习儿歌。

1、出示挂图,师:图上是谁呀?宝宝喜欢吗?你们喜欢它的时候会对它做什么呢?(和它一起玩、给它好吃的东西、抱抱它、亲亲它。)

2、教师念儿歌《布娃娃》,宝宝欣赏。

师:这个娃娃真可爱呀!邱老师也很喜欢,也想抱抱它、亲亲它,可布娃娃它害怕,怎么办呢?呀,老师有个办法,我们先对娃娃说:“娃娃乖,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请宝贝学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指名学说)

3、现在娃娃愿意让宝宝抱了,老师要考考宝宝布娃娃的五官是什么样的?看看哪位宝宝观察的最仔细。引导宝宝用儿歌中的话回答。(大眼睛,黑头发,张开嘴巴笑哈哈。)

4、教师再念儿歌,宝宝轻声跟念儿歌。

5、根据宝宝抱的娃娃形象不同来改编儿歌。(如:小眼睛、黄头发)

6、男宝宝可说我:“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爸爸。”

三、游戏《做妈妈》

1、宝宝每人抱一个布娃娃,每人在自己头上扎一块头巾做妈妈。边念儿歌,边做抚摸、亲亲布娃娃的动作,表达对布娃娃的喜爱之情。

2、在轻柔的音乐伴奏下,宝宝边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边抱宝宝、抚摸宝宝。

四、活动延伸

师:哇啊,我们小小班的宝宝真棒,布娃娃都哄睡着了,我们现在送布娃娃去娃娃家床上睡觉好吗?(宝宝抱着布娃娃进入活动室。)

附儿歌:

《布娃娃》

布娃娃,布娃娃,

大眼睛,黑头发,

张着嘴巴笑哈哈。

我来抱抱你,

做你的好妈妈。

幼儿百科:布娃娃是一种玩具,像人的模样。娃娃,是人们对婴儿的一种可爱的称呼。因为这种玩具最初是提供给小孩玩的,大多是直接用布料做成,内放有棉花或者是一些松软的太空棉之类的东西。所以又称为布娃娃。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 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看看、比比、套套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游戏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变成1个的秘密,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
    2021-04-2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娃娃的袜子 活动目标: 1、比较袜子的大小,知道哪双大、哪双小。 2、会将5双袜子按大小排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五双大小不等的袜子,五个大小不同的娃娃);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和...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的瓶子娃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的瓶子娃娃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的认知和游戏特点是拟人化、直观化、过程要情境化。《我的瓶子娃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活动,设计一个小朋友和瓶子娃娃玩游戏的情境,并将瓶子设想为幼儿的同...
    2019-12-25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教案《布娃娃》 幼儿园教案《布娃娃》 小班教案《布娃娃》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意模仿妈妈的样子或动作,学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等,体验妈妈爱孩子的感情,能从眼睛、头发、嘴巴、表情等方面来描述布娃娃的形象,快...
    2020-10-2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优质数学活动教案:娃娃修路 目标:1、尝试感知图形转换的关系,巩固对○△□长方形的认识。 2、运用以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准备:1、旧纸板上镂空剪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当成路,镂空剪下的图形作五彩石子。 2、布置一个...
    2019-12-12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看看、比比、套套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游戏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变成1个的秘密,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

2021-04-2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比较袜子的大小,知道哪双大、哪双小。 2、会将5双袜子按大小排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五双大小不等的袜子,五个大小不同的娃娃);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和...

2019-12-12 阅读全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我的瓶子娃娃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的认知和游戏特点是拟人化、直观化、过程要情境化。《我的瓶子娃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活动,设计一个小朋友和瓶子娃娃玩游戏的情境,并将瓶子设想为幼儿的同...

2019-12-25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布娃娃》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意模仿妈妈的样子或动作,学说“我来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等,体验妈妈爱孩子的感情,能从眼睛、头发、嘴巴、表情等方面来描述布娃娃的形象,快...

2020-10-26 阅读全文

目标:1、尝试感知图形转换的关系,巩固对○△□长方形的认识。 2、运用以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准备:1、旧纸板上镂空剪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当成路,镂空剪下的图形作五彩石子。 2、布置一个...

2019-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