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生气的爸爸妈妈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我的爸爸妈妈说课稿 语言教案幼儿园

目 的 要 求1、理解故事的内容:一家人即使吵架了,也不会(并且不应该)分开。

2、想出更好的办法让爸爸妈妈不生气、不吵架。

准 备挂图第一号,材料包妈妈和爸爸的形象图。

内 容 与 指 导1、刺猬妈妈和狮子爸爸。

(1)教师出示妈妈和爸爸的形象,请幼儿看一看这两个人是谁。

师:他们怎么会变得像刺猬和狮子?

2、爸爸妈妈生气了。

(1)我喜欢爸爸妈妈,可是我不喜欢他们吵架。

(2)幼儿听教师讲述一遍故事。妈妈生气了,变得像什么一样?为什么 ?

3、教师引导幼儿结合挂图再次欣赏故事。

(1)故事中的宝宝愿不愿意和妈妈去外婆家,为什么(宝宝和爸爸都不愿意让妈妈走掉,家里的人不能分开。)(2)宝宝让妈妈找不到,躲到了哪些地方?最后发生了什么以外的事?(不小心撞到了桌角)(3)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当宝宝不小心碰到了,爸爸妈妈两人

还生气吗?他们是怎么做的?(都非常关心宝宝不吵了)。

4、爸爸妈妈别生气。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与没有看见过爸爸妈妈生气的样子?

(2)你们的爸爸妈妈生气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5、引导幼儿说说有什么办法让爸爸妈妈不吵架。(如:对爸爸妈妈说"别吵了,我们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等,别吵了,小朋友都不吵架的等等,)6、活动总结:小朋友要是遇到了爸爸妈妈吵架了,要想办法阻止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不生气,这样一家人就亲亲热热在一起!

7、活动结束。[趣祝福 ZfW152.cOM]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爸爸妈妈和我》


活动目标:

1. 能正确对物品大小进行区分,判断其归属。

2. 会说"这是╳╳,是爸爸(妈妈或我)用的。"3.能喜欢并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一同收集孩子与父母用的物品,特别是鞋子、漱口杯、牙刷,衣服等每个人都有的东西。分别放在活动室四周的桌子上。

2.人像:爸爸、妈妈、孩子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

老师:前几天,我们一起收集了许多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用的东西,看,这是╳╳,是谁用的?是爸爸(妈妈)用的。

那妈妈(爸爸)的东西放在哪边?教师示范放二次。

老师:谁愿意来找找哪些东西是爸爸或是妈妈、小朋友用的把它送到相应的地方。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老师:请小朋友去把这些东西都送给爸爸妈妈和小朋友,边送边说:这是╳,是爸爸(妈妈、我)用的。

幼儿将周围桌子上的各种物品都送到相应的地方三、比较不同。

老师:小朋友们都送好了,来我们看看这是什么?这是谁送的?是谁用为什么要送这样物品?

出示一到两样较有明显的物品。(如指甲油、唇彩、BP机)老师:瞧,这是什么?(鞋子)是谁穿的?这儿呀还有,(将另两双鞋子和前一双放在一起)谁穿的?你们看这三双鞋子有什么不一样?(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比较)谁的最大?谁的最小?不大不小的是谁的?

四、 找家人都有的东西。

老师:爸爸、妈妈、小朋友都有鞋子,那你们家还有什么东西是每个人都有的呢?它们都一样大吗?

五、扮爸爸、妈妈或小朋友。

老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用的东西,我们就来玩娃娃家游戏好吗?那你想打扮谁呢?(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愿意打扮的角色。) 幼儿自由打扮,教师指导。

六、 展现自己的装扮。

老师:小爸爸、小妈妈、小朋友们你们都打扮好了吗?来,看看,你们能猜出来他打扮得是吗?是╳╳妈妈,你们从哪看出来的?(引导幼儿从衣服、鞋包等方面观察,并说这是妈的鞋子、这是妈妈的包、这是妈妈的裙子。)老师:╳╳妈妈,你这是要去哪儿啊?(去上班)╳╳妈妈真辛苦,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务照顾小宝宝,╳╳你爱妈妈吗?小朋友你们都爱妈妈吗?

七、结束活动老师:小爸爸、小妈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去做娃娃家游戏好吗?

10:05-10:15 盥洗活动要求:

1.盥洗时不拥挤。

2.学习掌握洗手、洗脸的一定顺序。

★ 10:15-10:45 户外游戏

小班语言教案:爸爸瞧妈妈看


活动名称:爸爸瞧妈妈看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的形式,初步培养幼儿对语言的节奏感。

2.通过肢体语言增加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1.能够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配合。

活动准备:

画有爸爸妈妈和宝宝的手套一副。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进行语言导入,进行提问:

教师:(伸出手)这是什么?

幼儿:手。

教师:我有几只手?

幼儿:两只手。

教师:两只手也叫一双手,我有一双手。你们有几双手?

幼儿:我有一双手。

教师:今天我的两只手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

教师:(伸出一只手)噔噔,小朋友观察一下老师的小手上变出来的是谁呀?(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给于回答并表扬)对,老师变出的是一个爸爸。

教师:(伸出另一只手)噔噔,小朋友再来观察一下老师的小手上又变出来是谁呀?对,老师变出来的是一个妈妈。

教师:(翻转两只手展示背面)噔噔,你们看,老师的小手上又变出谁了?对了,老师的小手上又变出来是宝宝。

设计意图:通过变魔术引起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二)教师完整的朗诵儿歌。

(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真好看。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看不见。爸爸妈妈,都来看。宝宝的小手又出现。)

(三)用各种方式引导幼儿朗诵儿歌,并提问。

(教师朗诵一句,幼儿学习朗诵一句;教师说上句,幼儿接下句。)教师:在我们新学的儿歌中,把你们印象最深、最喜欢的一句与大家分享。(引导幼儿说出整首儿歌)

(四)教师边说儿歌,边示范儿歌相应的动作,加深幼儿对儿歌的记忆。

(右手从身后向前伸出,手臂前伸,五指分开,指尖向上,手心向前。

左手从身后向前伸出,手臂前伸,五指分开,指尖向上,手心向前。

双手同时向内外随儿歌节奏翻动。

右手从肩膀处向斜上方伸出,五指分开。

左手从肩膀处向斜上方伸出,五指分开。

双手从斜上方经身体两侧打开至身后藏好。

右手从身后向前伸出,手臂前伸,五指分开,手心向前。

左手从身后向前伸出,手臂前伸,五指分开,手心向前。

双手手腕转动后在胸前手心由下向上翻出。)

(五)幼儿向教师学习动作并进行儿歌表演。

(六)活动延伸:画小手。

幼儿园语言教案: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活动

目标

1、掌握写信的步骤,知道说出来的话可以文字或者图案来表示。

2、初步感受口头语言和文字的转换关系,有积极主动学认常用文字的兴趣。

3、体验父母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过程

1、回忆收信经历

“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为什么?”

“你们收到过爸爸妈妈给你写的信吗?心情怎么样?”

2、分析信的结构

(1)出示一封信(信的内容必须是图+文,而且简单)

“这是什么?”

“你知道信里说的是什么吗?”

(2)分析结构

收信人、问候语、内容、写信人、日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信的末尾加一句:不知道最近宝贝在幼儿园表现如何,能告诉爸爸妈妈吗?为下面幼儿操作提供一个主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是怎么写的?”

3、写信

(1)“今天我们也要给爸爸妈妈写信,如果爸爸妈妈收到你的信心情怎么样?”

(2)你们准备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自由交谈,集体分享

(3)参照爸爸妈妈的来信,再一次分析写信的步骤

(4)幼儿练习

(5)交流与分享

请幼儿把自己“写”的信读给幼儿听

4、结束语:我们一起寄信去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爸爸瞧妈妈看


活动名称:爸爸瞧妈妈看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的形式,初步培养幼儿对语言的节奏感。

2.通过肢体语言增加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1.能够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配合。

活动准备:

画有爸爸妈妈和宝宝的手套一副。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进行语言导入,进行提问:

教师:(伸出手)这是什么?

幼儿:手。

教师:我有几只手?

幼儿:两只手。

教师:两只手也叫一双手,我有一双手。你们有几双手?

幼儿:我有一双手。

教师:今天我的两只手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

教师:(伸出一只手)噔噔,小朋友观察一下老师的小手上变出来的是谁呀?(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给于回答并表扬)对,老师变出的是一个爸爸。

教师:(伸出另一只手)噔噔,小朋友再来观察一下老师的小手上又变出来是谁呀?对,老师变出来的是一个妈妈。

教师:(翻转两只手展示背面)噔噔,你们看,老师的小手上又变出谁了?对了,老师的小手上又变出来是宝宝。

设计意图:通过变魔术引起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二)教师完整的朗诵儿歌。

(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真好看。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看不见。爸爸妈妈,都来看。宝宝的小手又出现。)(三)用各种方式引导幼儿朗诵儿歌,并提问。

(教师朗诵一句,幼儿学习朗诵一句;教师说上句,幼儿接下句。)教师:在我们新学的儿歌中,把你们印象最深、最喜欢的一句与大家分享。(引导幼儿说出整首儿歌)(四)教师边说儿歌,边示范儿歌相应的动作,加深幼儿对儿歌的记忆。

(右手从身后向前伸出,手臂前伸,五指分开,指尖向上,手心向前。

左手从身后向前伸出,手臂前伸,五指分开,指尖向上,手心向前。

双手同时向内外随儿歌节奏翻动。

右手从肩膀处向斜上方伸出,五指分开。

左手从肩膀处向斜上方伸出,五指分开。

双手从斜上方经身体两侧打开至身后藏好。

右手从身后向前伸出,手臂前伸,五指分开,手心向前。

左手从身后向前伸出,手臂前伸,五指分开,手心向前。

双手手腕转动后在胸前手心由下向上翻出。)(五)幼儿向教师学习动作并进行儿歌表演。

(六)活动延伸:画小手。

相关推荐

  • 幼儿园小班语言:《爸爸妈妈和我》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对物品大小进行区分,判断其归属。 2.会说"这是╳╳,是爸爸(妈妈或我)用的。"3.能喜欢并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一同收集孩子与父母用的物品,特别是鞋子、...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小班语言教案:爸爸瞧妈妈看 活动名称:爸爸瞧妈妈看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的形式,初步培养幼儿对语言的节奏感。 2.通过肢体语言增加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1.能够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配合。...
    2019-12-2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语言教案: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活动 目标 1、掌握写信的步骤,知道说出来的话可以文字或者图案来表示。 2、初步感受口头语言和文字的转换关系,有积极主动学认常用文字的兴趣。 3、体验父母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过程 1、回忆收信经...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爸爸瞧妈妈看 活动名称:爸爸瞧妈妈看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的形式,初步培养幼儿对语言的节奏感。 2.通过肢体语言增加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1.能够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配合。 ...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陌生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重点难点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
    2020-02-0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对物品大小进行区分,判断其归属。 2.会说"这是╳╳,是爸爸(妈妈或我)用的。"3.能喜欢并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活动准备: 1.家长与幼儿一同收集孩子与父母用的物品,特别是鞋子、...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名称:爸爸瞧妈妈看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的形式,初步培养幼儿对语言的节奏感。 2.通过肢体语言增加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1.能够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配合。...

2019-12-26 阅读全文

活动 目标 1、掌握写信的步骤,知道说出来的话可以文字或者图案来表示。 2、初步感受口头语言和文字的转换关系,有积极主动学认常用文字的兴趣。 3、体验父母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 活动过程 1、回忆收信经...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名称:爸爸瞧妈妈看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的形式,初步培养幼儿对语言的节奏感。 2.通过肢体语言增加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1.能够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配合。 ...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陌生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重点难点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

2020-02-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