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祖国真大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教案大班 幼儿园大班教案 大班幼儿园教案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气势,熟悉旋律,初步跟唱。
2、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
2、中国地图一张;小铃、铃鼓、圆舞板等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大中国》。
● 教师告诉幼儿歌名,听一遍录音歌曲,提问: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她的名字叫《大中国》,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 教师清唱一遍歌曲,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现在再来听听,你从歌词里听到了什么?
2、理解歌词,了解祖国大好河山。
● 教师在中国地图的对应位置上用简笔画标出长江、黄河、长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
●根据歌曲内容提问,幼儿回答后,教师唱出歌词。
“兄弟姐妹都很多”指的是谁?(中国有56个民族)
“家里盘着两条龙“指的是什么?(长江和黄河)
3、播放录音歌曲,幼儿自由跟唱。
现在你跟着音乐,我们轻轻的唱一唱。
4、教师引导幼儿选择打击乐,如小铃、铃鼓、圆舞板为歌曲伴奏。
选择适合的节奏进行伴奏,如小铃:× 0 0 0 ︳× 0 0 0 ︳
铃鼓:× 0 0 0 ︳× 0 0 0 ︳
圆舞板:×××× ︳××××‖
5、播放《打中国》的歌曲做背景,结合《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7页“祖国真大”,请幼儿在 地图上用蓝色画出长江,用黄色画出黄河,用灰色画出长城,用绿色画出珠穆朗玛峰。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祖国真大》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气势,熟悉旋律,初步跟唱,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主题《祖国真大》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大中国》的自豪气势,熟悉旋律,初步跟唱。
2、理解歌词含义,认识长江、黄河、长城和珠穆朗玛峰。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
2、中国地图一张;小铃、铃鼓、圆舞板等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大中国》。
●教师告诉幼儿歌名,听一遍录音歌曲,提问: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她的名字叫《大中国》,你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
●教师清唱一遍歌曲,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现在再来听听,你从歌词里听到了什么?
2、理解歌词,了解祖国大好河山。
●教师在中国地图的对应位置上用简笔画标出长江、黄河、长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
●根据歌曲内容提问,幼儿回答后,教师唱出歌词。
“兄弟姐妹都很多”指的是谁?(中国有56个民族)
“家里盘着两条龙“指的是什么?(长江和黄河)
3、播放录音歌曲,幼儿自由跟唱。
现在你跟着音乐,我们轻轻的唱一唱。
4、教师引导幼儿选择打击乐,如小铃、铃鼓、圆舞板为歌曲伴奏。
选择适合的节奏进行伴奏,如小铃:×000︳×000︳
铃鼓:×000︳×000︳
圆舞板:××××︳××××‖
5、播放《打中国》的歌曲做背景,结合《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7页“祖国真大”,请幼儿在地图上用蓝色画出长江,用黄色画出黄河,用灰色画出长城,用绿色画出珠穆朗玛峰。
课后反思:
课堂上,我让幼儿观看祖国插图,了解祖国特点,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认识祖国各地不同的人的活动,感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小百科:祖国首先是国家,其次自己对这个国家有归属感。这归属感,来自于民族文化的认同,家族祖先的传承,生存生活的祖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更是一个法理概念。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4、领会诗歌蕴含的哲理。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难点是让幼儿学习一年四季有哪些季节,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录音机、磁带,画好祖国版图轮廓线的背景图,诗歌相应图片及内容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出示背景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
(一)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二)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1、幼儿交流互动学习: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教师重点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2、教师用图片梳理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支持幼儿学习诗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看图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四)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充分地感受表现诗歌意境)
1、学习朗诵诗歌。(初步学习用动作表达诗歌意境)
2、多形式朗诵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3、配乐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诗歌优美的意境。)
四、结束环节
教师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性思维。
五、延伸环节
请幼儿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用手中的画笔画一幅漂亮的画,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
教学反思
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内容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幼儿百科: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
幼儿园大班教案五大领域祖国真伟大(集锦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我们的祖国真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五大领域祖国真伟大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地域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做一个人的自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说一说对他们的印象。(学生相畅谈感受)
二、观看、欣赏:
1、出示一幅地图,让幼儿观察、欣赏地图,了解我国地域的`广大,初步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美丽富饶的国家。
2、老师与幼儿共同欣赏诗歌《我们伟大的祖国》。
请幼儿思考:诗歌里是怎样说我们祖国伟大的?
什么地方一年四季如春,鲜花盛开?什么地方冬天比较寒冷,甚至下雪?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相差较大,北方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南方一年四季比较温暖潮湿。(举例说明一些城市,北方城市如济南、北京、潍坊等;南方城市如广州、长沙、南京等)
3、指导幼儿看课本插图,再读诗歌,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祖国各地的气候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如师范读、幼儿领读、指名读等,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三、课后反思:
课堂上,我让幼儿观看祖国插图,了解祖国特点,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认识祖国各地不同的人的活动,感悟作为一名人的自豪。
幼儿园大班教案五大领域祖国真伟大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方差异很大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通诗歌。
3、感受诗歌语言的简练之美,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北方各天的图片,南方风景的图片。
2 、中国地图、择情的音乐、教师自制小图卡一套(冬爷爷、雪花、春站娘、花滑雪、游冰、人们围着大炉吃西瓜)。
3、“幼儿学习材料”一一《我爱你中国》、《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中国地图,了解中国地貌,感知中国地域的广。
(1)出示中国地图,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讨论:中国地图像什么?你去过哪里?可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去那些地方的用了多长时间,通过距离的远近,初步让幼儿感知我们的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根据地图上不同的颜色,找出祖国的海洋、高山、河流、陆地等的位置,感知中国的地大物博和资源丰富。
2、播放课件,请幼儿完整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播放课件《我们的祖国真大》,教师完整朗通诗歌。提问:我们的祖国很大,北方是谁的家?南方是谁的家?引导幼儿体会祖国就像我们的母亲,我们生活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都是一家人。
3、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分段欣赏诗歌,体会南北方差异,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
(1)出示北方冬天的图片,请幼儿欣赏诗歌第1段。提问:冬爷爷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下雪可以做什么?
(2)出示南方风景图片,请幼儿欧赏诗歌第2段,了解南方的气候特点。提问春姑娘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3)朗通诗歌第3段,引导幼儿体会我们的祖国真大。提间:在同一个时间段什么地方可以滑雪?什么地方可以游泳?人们围着火炉吃西瓜又是在哪里?小结: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相差较大。北方的冬天来得早些,并且比较冷南方地区一年四季都是比较温暖、湿润的。
4、请幼儿完整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1)出示地图,师幼一起朗诵诗歌,边朗诵边请幼儿在地图相应的位置贴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小图卡。
(2)引导幼儿用恰当的声音、表情、动作朗通、表现诗歌。提问:我们都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大家感觉怎么样?怎样朗朗能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很大、很美?
(3)请幼儿阅读《我爱你中国》第2-3页,采用轮流朗通、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朗通诗歌,激发幼儿朗通诗歌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五大领域祖国真伟大 篇3
活动目标:
一、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幅员的辽阔,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二、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认识中国地图,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祖国各地同一时间的气候变化,理解、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二、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是带来了一张中国地图,关于它你都知道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多种方式欣赏诗歌(帮助幼儿自主感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1、老师运用播放课件、充满感情的朗诵的方法,让幼儿倾听并欣赏图片,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师提问:听听看诗歌里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都在干什么?他们在同一个时候干的事情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集体交流。师幼共同理解诗歌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帮助幼儿学习诗歌
1、看图示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教师采用分组、分段等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四、活动结束: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思维。
师:我么的祖国这么大,还有哪些不同?小朋友们回家好好想想,等下次我们一起也把它变成好听的诗歌。
幼儿园大班教案五大领域祖国真伟大 篇4
一、活动名称:
幸福传递
二、设计意图:
迎国庆亲子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是每年的十月一日,而且也让家长和孩子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同时也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及让家长在游戏中感到亲子互动与合作的快乐,从而进一步促进家园同步教育。
三、活动目标:
1、通过亲子活动,萌发关心长辈的情感,增进与长辈之间的感情。
2、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幼儿平衡能力。
3、让家长在游戏中感到亲子互动与合作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2、幼儿经验准备:幼儿会趴地匍匐前进
五、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有序下楼到达指定的活动场地。
2、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3、活动结束后分发小礼物,并组织幼儿有序的到达校门口放学。
4、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家长注意看好自己的小孩,注意安全。
幼儿园大班教案五大领域祖国真伟大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十月一日是我们国家的国庆节,萌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2、知道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国旗,并且尝试自己制作五星红旗。
活动准备:
1、五星红旗一面、国歌
2、材料:裁剪好的红色长方形纸、黄色五角星(大、小)
3、工具: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听国歌
提问:你们听完国歌,感觉怎么样?
小结:国歌是我们国家的歌曲,代表着我们中国。
二、认识国旗
1、提问:除了国歌,你们还知道什么可以代表我们中国的吗?
小结: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国家的国旗,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国的国旗。
2、提问:仔细看看,国旗上都有什么?
小结:国旗上一共有五颗星星,一颗大星星和四颗小星星,小星星围绕在大星星的四周。
三、幼儿制作国旗
1、幼儿粘贴星星,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五星红旗。
活动效果:
活动中幼儿不仅知道了国庆节是祖国的生日,也对国歌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五星红旗,由一颗大星星和四颗小星星组成。最后,幼儿纷纷给祖国送礼,更萌发了对于祖国的热爱。
温馨提示:因为是小班的活动,可把难度降低,由老师把大星星贴好,方便定位,再由幼儿贴小星星。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我的祖国叫中国——宝贝真多
主题:我的祖国叫中国——宝贝真多
活动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活动目标:1、学习在不同的环境中寻找“南”方,了解指南针的用处。2、知道中国人很聪明,中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小朋友的书、数学》《小朋友的书、美工》。2、简易指南针若干个,汉字“南”若干。活动过程:1、游戏“东南西北在哪里”。(1)幼儿根据教师指令要求快速指点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2)提问: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在哪儿呢?先来找一找“南”方。引导幼儿凭借经验指点“南”在哪儿,并说出理由,如看阳光。2、出示简易指南针,告诉幼儿上面这根神奇的小针,能够帮助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南”方。3、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操作和观察一个指南针,在活动室里寻找哪儿是“南”,并站在相应的地方。鼓励幼儿不断改变自己所站的位置,发现指南针的变化。4、指南针的用处。(1)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那么快找到“南”方?(2)生活中什么时候还需要用到指南针呢?(旅游、航空、航海、勘察等)。5、聪明的中国人。(1)教师讲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引导幼儿对四大发明有粗浅的印象。(2)提问: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发明了指南针?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发明吗?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15页“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看图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3)你知道中国现在还有哪些发明吗?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16页,看图说一说现在的新发明,也可以自由讲述。6、使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7页“我想发明”。小朋友,你想做发明家吗?你想发明什么,把它画出来吧!你可以画画面示范的东西,也可以把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活动二:兵马佣
活动目标:
1、欣赏兵马俑典型的动作姿态、服饰装备和兵马俑阵容整齐,装备完整,威风凛凛的布军阵势。
2、知道西安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博物馆,真切感受中国人的聪明和了不起。
活动准备:
1、挂图10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
2、陶土。自备古典音乐磁带做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师幼欣赏。
提问: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它们是什么?
(如果有去过西安参观过兵马俑的幼儿,可以从他的介绍导入活动。欣赏时轻声播放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以营造气氛)。
2、让幼儿了解兵马俑是由“兵俑”和“马俑”两部分组成的,“兵俑”是士兵,“马俑”是战车和战马,这些人和马、车都是用陶土做成的。
3、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17页“兵马俑”,请幼儿欣赏并观察画面,发现兵马俑典型的动作姿态和服饰装备。
(1) 提问:你看了这些兵马俑,发现了什么?(可以从兵马俑的服饰、装备、动作、神态等方面引导幼儿观察)。
(2) 根据幼儿的发现,适时提出辅助问题:
兵俑的面部神态和动作是什么样的?(神态严肃,握着兵器,有的站着,有的蹲着,时刻准备去战斗的样子)
(3) 兵俑的服饰是什么样子的?(穿着铠甲)
(4) 马俑的装备是什么样的?(配有马鞍)
(5) 看着兵马俑的布军阵势,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打仗)
(6) 兵马俑有多高?多大?(与真人等高,与真马等高)
4、你看了这些兵马俑后,心里有什么感觉?(勇敢、强大、壮观等)
你知道它们是谁制作的吗?(古代的中国人)
5、教师总结:
小朋友,西安的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博物馆,兵马俑都是用陶土做成的,既有兵俑,也有马俑,“兵俑”就是士兵,“马俑”就是战车和战马。它们栩栩如生,就如真的士兵、马和战车。让我们再一次欣赏这些伟大的奇迹吧。师幼再一次欣赏小朋友书上的兵马俑。
活动三:京剧脸谱
活动目标:
1、欣赏并认识典型的京剧花脸脸谱,初步了解脸谱颜色代表的意义。
2、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3、萌发对中国京剧的喜爱。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小朋友的书.美工》。
2、铅画纸、油画棒、记号笔、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1、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18页“京剧脸谱”,请幼儿欣赏京剧脸谱邮票。
(1) 欣赏过程中请幼儿仔细观察京剧脸谱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
(2) 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包公(黑脸)、张飞(红脸)、奸臣(白脸)等的脸谱特征。
2、讨论京剧脸谱的装饰方法。
提问:脸谱是由哪些颜色画成的?它的图案都是什么样的?从哪儿开始画。
(颜色鲜艳,以鼻子为中心进行图案对称装饰)
3、观察绘画工具和材料,提示绘画线索。
(1) 先以鼻子为中心用记号笔勾线,画出脸谱图案的轮廓线。
(2) 小块的地方用油画棒涂色,大块的地方用水粉颜料着色。
(3) 如果脸谱需要装饰胡子,可以用黑色纸进行剪贴。
(脸谱的底版一般用铅画纸,有条件的可以做石膏脸谱,完成后有力体感)
4、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京剧脸谱进行绘画。
(1) 幼儿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涂案设计京剧脸谱。
(2) 教师指导。重点在对称、色彩的搭配。
5、展示幼儿作品,教师评价交流。
活动四:说唱脸谱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京腔京调独特的演唱特点,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2、模仿京剧脸谱,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唱。
活动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
2、自制的京剧脸谱(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小朋友,我们上一次已经画过了京剧脸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唱一唱京剧吧。
2、播放录音磁带,初次欣赏京剧《说唱脸谱》
京剧听上去与我们小朋友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唱起来很有精神;有很长的拖音,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
3、幼儿理解学习歌词。
(1) 教师带领幼儿认识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姓名。
(2) 教师用儿歌的形式朗诵歌词,并配上一定的表情声调及动作。
(3) 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4、利用京剧脸谱,幼儿初步学唱京剧《说唱脸谱》。
(1) 教师范唱。
(2)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
(3) 学习用合适的力度与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活动五:水墨画
活动目标:
1、感受水墨画独特的美感,知道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种类。
2、感受水笔的柔软性,尝试用毛笔、宣纸作画。
活动准备:
1、挂图11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
2、毛笔、宣纸、墨汁等作画工具若干。
3、自备古筝6录音带作为活动背景音乐。(《高山流水》)
活动过程:
1、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下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19页~20爷“水墨画”,引导幼儿欣赏画面作品。
提问:
(1) 这些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2) 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
(3) 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出示挂图徐悲鸿的《奔马图》和齐白石的《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1) 分别画的是马和虾。(观察马的重点是鬃毛,观察虾的重点是胡须)
(2) 用毛笔画,用墨汁画,用的是宣纸。
(3) 有的地方墨汁浓,有的地方墨汁淡(浓墨、淡墨)。
3、提供毛笔、墨汁和宣纸,引导幼儿尝试用淡墨、浓墨画简单的国画,互相欣赏。
(1) 小朋友,让我们用毛笔来画一画水墨画吧。
(2) 幼儿自由作画,教师指导。活动六:国宝大熊猫活动目标:1、了解熊猫的外部特征及主要生活习性,知道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奇动物,是中国的国宝。2、初步学习用水墨画表现技法,画一画可爱的大熊猫。活动准备:1、 挂图12号。2、 毛绒玩具熊猫一个;宣纸或毛边纸(吸水性强)、旧报纸、毛笔、墨汁、抹布、小水桶等。活动过程:1、 谜语引出主题。黑眼睛,黑耳朵,身体像熊脸像猫,鲜竹笋,嫩竹叶,双双喜喜吃个饱。(打一动物谜语)2、 出示挂图,组织幼儿交流。(1) 熊猫的外形特征是什么样的?熊猫生活在哪里?最喜欢吃什么?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只熊猫,为什么?(2) 观察熊猫的表现技法(浓墨和淡漠的区别使用)3、 给熊猫画像(1)教师示范。教师用毛笔蘸足淡墨,用中锋画头、身体等轮廓;再用笔蘸足淡墨,画眼圈、耳朵等部位;最后添画竹子。4、幼儿作画。(1) 先在旧报纸上尝试,再到宣纸上作画。(2) 提醒幼儿交替使用浓、淡墨色画出熊猫的不同部位。(3) 鼓励有能力的幼儿画出熊猫的动态。5、 悬挂幼儿作品,相互欣赏、评价。活动七:中国功夫活动目标:1、 了解歌词大意,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2、 进一步了解中国武术,感受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氛。活动准备:1、 挂图13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磁带及录音机。2、 活动前观看中国武术的表演或录像,模仿学习武术动作。活动过程:1、 出示挂图,欣赏中国功夫。(1)幼儿欣赏中国武术。提问:你看到的中国武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中国武术?(2)引导幼儿交流模仿各自学到的武术动作。2、欣赏歌曲《中国功夫》。(1)提问: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理解歌曲中所表现出的雄壮有力的气概)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够唱出这样的气势。(2)幼儿跟唱歌曲。2、 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1页~22页“中国工夫”,(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中国功夫多神气呀,也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1)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跟唱歌曲并自编动作。(2) 教师将幼儿创编的武术动作进行组合示范,组织幼儿模仿学习。(3) 再次播放《中国功夫》的歌曲,幼儿学做武术动作。教师鼓励幼儿用干练、有力的动作表现武术的特点。活动八:印章活动目标:1、 欣赏各种印章,了解中国篆刻的特点,感受篆刻艺术线条流畅的美感。2、 根据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尝试制作土豆印章。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2、收集印章;收集有印章的书画作品2~3幅;北京奥运会会徽及体育图标。3、土豆块若干;竹签,红色颜料,抹布若干块;宣纸或毛边纸;自备古典音乐词带。活动过程:1、 欣赏书画作品,发现落款处都有印章。2、 分小组欣赏印章,找一找特点。(1) 做印章用什么材料?(玉石)(2) 印章上的字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字有什么不一样?(3) 印章上的字是怎么写上去的?(雕刻)(让幼儿摸一摸印章画,感觉凹突)3、 做印章的材料多数采用玉石,色彩和造型都非常漂亮和精致;印章上面的字看上去是弯弯曲曲的、变形的,像绘画图案,用雕刻在玉石上。4、 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3页“印章”,欣赏北京奥运会会徽,了解图案意思。(1) 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用红色?(红色表示喜事)(2) 上面写着什么字?(文、京)像什么图案?(像一个跑步的人)5、 幼儿制作土豆印章。方法:第一步: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4页,在报纸上临摹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再用记号笔在土豆截面上。(让幼儿在报纸上画一个圈当作土豆截面,试一试体育图标的画法,这个环节不能省略。因为幼儿有尝试错误的需要,为在土豆上成功操作做好准备)第二步:用竹签沿着图案雕刻,一枚印章就完成了。(注意使用竹签安全,提示保持距离)活动九:五福娃活动目标:1、 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福娃,每个娃娃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福,了解他们分别代表的形象及意思。2、 根据五福娃的典型特征进行绘画。活动准备:1、 挂图14号;《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2、 记号笔、油画棒、一次性纸盘。活动过程:1、 谈话引出话题。(1)2008年8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一次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你知道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2)教师小结:每届奥运会都有吉祥物,表示美好的祝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福娃。2、 出示挂图,幼儿观察五福娃外形,师幼交流。(1) 谁知道五福娃的名字?它们组成了一句什么欢迎词?(2) 五福娃有几种颜色?与奥运五环有什么关系?(3) 教师小结:五福娃的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他们组成了“北京欢迎你”。3、 教师用儿歌小结,并对幼儿不明白的词语进行解释,如“奥林匹克”、“圣火”、“田径”等。幼儿使用《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5页“五福娃”再次观察,进一步加深对五福娃的认识与了解。4、 用一次性纸盘绘画——五福娃的漂亮头饰。(1) 奥运吉祥福娃是五个可爱的小伙伴,每一个娃娃代表一个美好的祝福,让我们也来学着画一画吧。(2) 幼儿自由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福娃,先用记号笔在一次性纸盘上画轮廓,再涂上相应的颜色。活动十:中国的奥运冠军活动目标:1、 初步学习用柱形统计方法,比较谁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奥运冠军,感知统计的作用。2、 向奥运冠军学习,喜欢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小朋友的书,数学》。2、正方体纸盒;直观形象的柱形统计图,贴纸、柱形统计表一张。自备音乐磁带。活动过程:1、调动已有经验,引入课题。(1)伴随《北京欢迎您》歌曲入座。(2)翻看《小朋友的书,我的祖国叫中国》第26页“奥运冠军”,书上画了很多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冠的体育项目图片,请小朋友说一说他们的名字及夺冠的项目。(3)幼儿讨论:如何统计出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奥运冠军的数量。2、尝试用叠加盒子的方法直观学习柱形统计。(1)幼儿每人把一只方盒子放在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图片下。(2)比较盒子数量,得出哪位运动员最受小朋友喜欢,教师在柱形图记录。(3)教师出示由叠加盒子演变而来的柱形统计图,让幼儿一目了然,感受又快又准的柱形统计方法,了解统计的作用。3、调查统计幼儿最喜欢的运动项目?(1)提问:你参加过幼儿园里哪些运动项目?向幼儿调查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调查结果。幼儿每人取一张代表某一运动项目的方形贴纸,贴在教师出示的柱形统计表上,观察比较得出结果。(2)欣赏柱形统计图表,讨论:你在哪里还看到过柱形统计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