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推荐12篇)
发布时间:2025-09-23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整理的幼儿园语言课程说课稿范文,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教学意图:
秋冬季节的树有了许多的变化,树叶掉了,变黄了,枯萎了,可是有的树叶依然是绿的,并没有掉落。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树真好》。旨在通过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来感受树木的成长特征,并且感受到树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了解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学习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描述,能跟据生活经验想象画面,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创编活动。
3、进一步了解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4、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5、理解和欣赏散文诗《树真好》,尝试按散文诗的韵律复述。
教学关键点:
理解欣赏散文诗,按散文诗韵律复述。
教学准备:
各种常见的图片,常绿树,落叶树叶。
教学过程:
一、讲讲说说,周围的树
1、 交流我们的周围哪里有树?
2、 观察常见树种的图片:分辨这些树的不同,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小结:在我们的周围,路边,房前屋后都有树,这些树有的树叶是黄的,有的'是绿的。
二、共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1、冬天到了,哪些树的叶子都变黄,变枯了?(柳树,梧桐。这些在秋冬落叶的树叫落叶树)
2、哪些树一年四季都是绿叶?(颜色深,表面光泽的叫常绿树)
3、比较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小结:树分为落叶树和常绿树两种。秋冬季节叶子落的树叫落叶树,叶子不落的叫常绿树。
三、学散文诗《树真好》
1、边听教师朗读散文诗,边看图书。
2、两两结伴观看图画书,讲讲说的好处。
3、交流:我在散文诗中了解了什么?散文诗中是怎样说的?有哪些优美的词句,找到画面学一学这一段散文诗句。
活动延伸。
1、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的周围,让孩子们参观讲述。
2、在自主活动中创编《树真好》。
3、知识延伸,好书推荐。教师向幼儿推荐图画书《两棵树》。
教师总结:
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树木。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了解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尝试有规律的排列种树。
活动准备:
汉字:树;统计表;操作材料:每组九棵黄、绿、橘红色树,记录本。
活动过程:
一、周围的树
1、(老师出示字“树”)这是树,你在哪里看到过树?
小结:在马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小河边、家里都会有树,是啊,我们生活周围到处都有树。
二、树的用途
1、讨论: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树?树有什么作用呢?
2、幼儿说到一个作用,教师就在统计表上出示一条
小结: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离不开树,树真是大家的好朋友。
3、观赏散文诗:《树真好》
(1)今天许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幼儿说说名字)你们猜猜书里可能说些什么?
(2)教师与幼儿一起看图欣赏散文诗《树真好》,配以音乐,不解说。
(3)我们刚才静静地看了一遍,谁能说说你从书里看到树好在哪里?(引导幼儿大胆讲述,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提升为散文诗中的句子)
(4) 刚才大家都说了自己看到的内容,那我们来听听你们猜得对不对,幼儿再次欣赏散文诗---边看图书边听配乐的'散文朗诵。
小结:树真好,它们默默地陪伴着我们,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每一棵树。
三、一起来种树
1、我们来种树
师:明年啊我们就要有个新的幼儿园了,现在请你们来设计给幼儿园种些树。YJs21.coM
2、幼儿三人一组根据树的大小颜色高矮不同有规律排序进行操作和探索
并进行记录。
3、幼儿交流各组的活动结果,说说理由
小结:用不同的排序方法种树,可以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活动目标:
1、认识树的不同部位,用肢体做出树的造型。
2、欣赏散文诗的美妙意境,表达对树的美好情感。
3、了解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懂得爱护树木。
活动准备:
PPT课件、柚子树的图片、散文诗。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打开PPT课件,汉字“树”,问:这是什么字,认识吗?在你的生活周围,哪里有树?幼儿回答:河边有树。山上有树。
2、播放各种树的美景的PPT课件(配有音乐),让幼儿感受欣赏树的美。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些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觉!
问:这些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觉?
问:请问哪里美?
幼:树叶美,树枝美
3、合作创造,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树的姿态。
4、师:我们刚才说了,树干美,树枝美,树叶美。如果你是一棵树,你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想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身体来表现自己是一棵树。
幼儿自由用身体表现自己是一棵树。
师:树林里的树千姿百态,那么它们是不是只有孤零零的`一棵呢?你们看到过树和树在一起的样子吗?和你的朋友一起商量一下,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合作表现出来。
5、出示中江柚子树的图片,问:谁认识这棵树?
师:这是我们中江县特有的一种水果树,中江柚子树,你喜欢它吗?为什么?谁能说说柚子树是什么季节发芽?什么季节开花?什么季节结果呢?
6、欣赏散文诗
师:除了我们刚才说到的树好,听一听,散文里还说到了树的什么好!
播放散文诗歌的碟子,幼儿欣赏后回答问题。
师:你听完了散文诗,知道了树另外的好,你能说说树还有什么好吗?
7、保护树木,爱护树木
8、师:在我们的城市中,还有这样一群树,它们美化我们的城市,清新我们的空气,为我们防尘、遮阴。如果我们生活中没有了树,会变得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做来保护它们?
9、活动结束
保护树木,从我做起。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水桶,我们一起去为小树浇水,让它们快快长大吧!(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场地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Ò»¡¢Éè¼ÆÒâͼ
¡¡¡¡£¨Ò»£©²ÄÁÏ·ÖÎö
¡¡¡¡ËÜÁϱ×ÓÊÇÓ×¶ùÉú»îÖг£¼ûµÄÉú»îÓÃÆ·£¬³ýÁË¡°ºÈË®¡±µÄ¹¦ÄÜ£¬±×ÓÆäʵҲ¿ÉÒÔÓÃÀ´×÷ΪÓ×¶ù¶ÍÁ¶ÉíÌå»úÄܵį÷еºÍ²ÄÁÏ¡£ËÜÁϱ×Ó±¾ÉíÖʵؽÏÇᣬ¶øÓÖ²»Ò×±»Ë¤»µ£¬µ±ÊýÁ¿×㹻ʱ£¬½«±×Ó×éºÏÆðÀ´¾ÍÄÜÓÐÐí¶à´´ÒâµÄÍæ·¨£¬Òò´ËÉè¼ÆÁËÕâ¸ö½¡¿µÁìÓòµÄ×ۺϻ¡£
¡¡¡¡£¨¶þ£© Ä¿±ê¶¨Î»
¡¡¡¡¡°´ò¿ªºÍ¹ØÉÏ¡±ÊǶԵ¥¸ö±×ÓµÄÍæ·¨£¬¶ÍÁ¶µÄÊÇÓ×¶ùÊÖ²¿¾«Ï¸¶¯×÷µÄÄÜÁ¦£»¶øÔÚ¿Õ¼äÖÐÅܶ¯¼ñ±×ÓÒÔ¼°Ð¡×龺ÈüÔòÊǶÍÁ¶Ó×¶ùÊÖ±Û´ó¶¯×÷µÄе÷ÄÜÁ¦£»×îºóµÄºÏ×÷µþ±ÔòÊÇ·¢Õ¹Ó×¶ùÖ®¼äµÄºÏ×÷ÄÜÁ¦¡£¸ù¾ÝÒÔÉÏÄÜÁ¦µÄ·¢Õ¹£¬ÔÚÄ¿±êµÄÖÆ¶¨ÉÏ£¬ÎÒ¶¨Î»ÓÚÁ½µã£º
¡¡¡¡1¡¢Í¨¹ýµþ±ÓÎÏ·£¬Ìá¸ßÓ×¶ùÊÖ²¿¶¯×÷µÄÁé»î¡¢Ðµ÷¡£
¡¡¡¡2¡¢·¢Õ¹Ó×¶ùרעÁ¦£¬Ìá¸ßÓÎÏ·ÖÐÓëͬ°éÐ×÷µÄÄÜÁ¦¡£
¡¡¡¡¶þ¡¢½Ìʦ×ÔÆÀ
¡¡¡¡ÔÚÕâ¸ö»î¶¯µ±ÖУ¬Ö÷ÒªÓÐËĸö·½ÃæÓë¸÷λÀÏʦÀ´·ÖÏí½»Á÷£¬Ò²ÊÇÕâ¸ö»î¶¯½Ìʦ×ÔÎÒÆÀ¼Û¿ÉÒÔÕ¹¿ªµÄËĸö·½Ãæ¡£
¡¡¡¡µÚÒ»¸öÊÇÓÎÏ·¿ªÊ¼µÄ»·½Ú£¬ÎÒÃÇÓÐËùÓб×Ó¡°´ò¿ª¡±ºÍ¡°¹ØÆðÀ´¡±µÄ`»·½Ú£¬Òª¸úÓ×¶ù²úÉúĬÆõ£¬ÒªÓù̶¨µÄ»°ºÍÓ×¶ù˵Ã÷£¬ÈÃÓ×¶ùÓÐÒ»¸öÖ¸¶¨µÄ¶¯×÷·´À¡¡£¡°´ò¿ª¡±ÊÇʲô£¬¡°¹ØÆðÀ´¡±ÊÇʲô£¬Ó×¶ùÖªµÀÁËÊÇʲôÒâ˼֮ºó²ÅÄÜ¿ªÊ¼½øÐС£Ò²¾ÍÊÇ˵£¬µÚÒ»¸ö»·½ÚµÄÖÆ¶¨Ä¿µÄÊÇ¿ÚÁîÓ붯×÷µÄÁ¬½á½¨Á¢¡£
¡¡¡¡µÚ¶þ£¬ÔÚÓÎÏ·µÄ¹ý³ÌÖУ¬ÎÒÌØÒâ²ÎÓëµ½ºÍÓ×¶ùµÄ¾º¼¼±ÈÈüÖУ¬Õâ¿ÉÒÔÌá¸ß»î¶¯µÄЧ¹û¡£µ«ÊÇ£¬Îҷdz£×¢ÒâÔÚ±ÈÈüÖв»¸øÓ×¶ù·ÖµÚÒ»µÚ¶þÃû£¬Ç¿µ÷±ÈÈüµÄ·ÕΧ£¬µ«ÊDz»Ç¿µ÷±ÈÈüµÄ½á¹û¡£
¡¡¡¡µÚÈý£¬µþ½ð×ÖËþÊÇÕû¸ö»î¶¯µÄÄѵ㡣Õë¶ÔÄѵ㣬ÎÒÒ²ÊÇ×öÁ˺ܶà̽¾¿ºÍ³¢ÊÔ£¬×îºóÐèÓÃÁË×îÖ±½ÓÃ÷Á˵ϰÓïºÍ¶¯×÷ʾ·¶£º±×Ӻͱ×ÓÖмäÓÐÒ»Ìõ·ì£¬¿´µ½Ò»Ìõ·ì°ÑËü¸ÇÆðÀ´¡£Õâ×ÔÈ»¶øÈ»»áÐγÉÒ»¸ö½ð×ÖËþµÄЧ¹û£¬ÕâÊÇÒ»¸ö±È½ÏºÃµÄ·½·¨¡£¿¼Âǵ½µ¥´¿µØÍæ±×ÓÖ»ÄܶÍÁ¶µ½Ó×¶ùµÄÊÖ²¿¾«Ï¸¶¯×÷£¬ËùÒÔ¼ÓÈëÁ˿ռäÖеÄÅܶ¯£¬ÔÚ»·½ÚÉÏÓвã´ÎÐÔ£¬Í¬Ê±Ò²Ôö¼ÓÁËÔ˶¯Á¿¡£
¡¡¡¡µÚËÄ£¬Ô˶¯ÓÎÏ·Öн²Çó¡°Ë³¡±Óë¡°Õý·´¡±¡£Ë³¾ÍÊÇÔ´Ô´²»¶Ï£¬±ÈÈçÉè¼ÆµÄ»·½ÚÖÐÄÐÉú´ò¿ªÅ®Éú¹ØÆðÀ´£¬ÕâÑùº¢×Ó¿ÉÒÔ³ÖÐøµØÍæÏÂÈ¥¡£ÕýÓë·´¾Í±×ӵġ°´ò¿ª¡±ºÍ¡°¹ØÆðÀ´¡±£¬ÊÇÒ»¸öÊÂÎïµÄÁ½¸ö·½Ãæ¡£ÕýÊÇ×ñÑÁËÕâÁ½¸ö¹æÂÉ£¬ÎÒÉè¼ÆÁ˺óÃæµÄ»·½Ú¡£
¡¡¡¡ÐèÒª·´Ë¼µÄÊÇ£¬×÷ΪнÌʦ£¬¿ÉÄÜÔÚ½²½â¹æÔò²¿·Ö»¹ÏԵñȽÏÖÉÄÛ¡£Í¨¹ýÏÖ³¡½ÌѧºóµÄ¾Ñ飬֪µÀÁËÒªÈÃÓ×¶ù¶¼°²¾²ÏÂÀ´Ê±ÔÙ¼¯Öн²½â¹æÔò¡£½²½â¹æÔòµÄÓÃÓÚÒª¾¡Á¿¼ò½à¶ø×¼È·£¬¼ÓÈë×ÔÉíµÄ¶¯×÷ʾ·¶Ð§¹û»á¸üºÃ¡£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一、制订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员工考勤管理,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规范指纹考勤机的'使用方法和管理规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补充制订本制度。
二、刷指纹方法和注意事项
1、按指纹前手指保持清洁,手指上不要带有脏物及可能的化学腐蚀物,确保指纹考勤的一次成功率。
2、将已经存档的手指轻轻平放于刷指纹镜面上,指纹机语音提示“谢谢”即操作成功;如果不成功,就需要再次放入指纹,不可用力按压。
3、刷指纹要尽可能大面积接触感应板,不要有翘、刮、滑、晃动、抠镜面等动作。
4、指纹考勤机上其他键盘不许随便按动,刷指纹成功后,不得重复、随意乱刷。
5、指纹考勤机对手指干燥、太冷等会感应失灵,自己要提前处理后再试(可用口呵温、润)手不可有水。
6、刷指纹时,如考勤机不能识别指纹或不能正常工作,要第一时间向办公室反应并采取补救措施,否则视为未出勤。
7、指纹处脱皮严重,十指都无法准确采集指纹的应及时告知办公室。
8、为防止恶意破坏考勤机,门卫保安负责监理。如发现人为损坏,由当事人负责赔偿。
三、指纹考勤规定
1、保安上班时间:白班7:30~19:00,晚班19:00~7:30。
2、清洁服务部上班时间:上午7:30~11:30;下午13:30~16:30。
3、管理办公室上班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
4、迟到:1~5分钟(含5分钟)口头警告;5~10分钟(含10分钟)扣款5元;10分钟~20分钟(含20分钟)扣款10元;20分钟~30分钟(含30分钟)扣款15元;30分钟以上按事假半天,早退逆同于迟到。以此为准,《员工手册》中的迟到处罚取消。
5、请假人员必须按《员工手册》的规定递交请假条,否则视为旷工。
6、因故不能签到或临时外出办公未能签到的,必须填写《补签条》由上级领导批准后递交办公室,无《补签条》者视为无故缺勤。
四、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一、自行打卡记录上下班时间,包括上班时间因公或因私离开厂的时间。
二、上班时间一天内(不含一天)因公或因私离开厂的,要按层级报告(科员向部领导报告,副部长向正部长报告,正部长向厂级主管领导报告)。各部考勤员要在《管理人员上班离开时间登记表》上注明离开时间和事由,并有层级领导的签名同意,厂级领导由考勤员签名确认
三、上班时间超过一天(含一天)因公或因私离开厂,各部考勤员要在《管理人员上班离开时间登记表》上注明天数和事由,科员和副部长要有部长的签名同意;正部长需经厂级主管领导副厂长签名同意;副厂长需经厂长批准,每底由办公室呈厂长签认。党政主要领导执行纺织集团公司《关于领导干部外出请假的`有关规定》。
四、若厂级领导外出无法报告,应向办公室考勤员请假备案。
五、每月底各部考勤员提交考勤表若与办公室收取的《个人电脑打卡钟专用表》出现不相符状况时,则按照《考勤制度》处理。
六、凡发现代人打卡者每次罚款100元,被代打卡者每次罚款100元。
七、对忘记打卡或涂改打卡牌的管理人员,每次扣罚50元。
八、各部考勤员每月底要认真核对本部门管理人员上班离开时间登记表与打卡牌的状况,发现违反厂有关考勤机使用规定以及厂的考勤制度应如实记录在《考勤表》上,并经部长、主管厂级领导签名,才能交至办公室。如有意或无意将矛盾上交,不在本部门《考勤表》上记录的违纪状况,由办公室或其它部门发现的每次则以双倍扣罚当事人。
九、打卡机真实记录员工出勤、外勤(或因私外出)时间,上至厂长、下至一般人员上、下班要打卡,回厂后外出(无论因公因私,也无论时间长短)也要打卡,否同,轻者作忘记打卡处理(本部门自报每次扣50元,抽查发现每次扣100元),重者视为早退或离岗。
十、各级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遵守以上规定,各部领导有职责指导考勤员执行考勤制度,若考勤员徇私失责,则酌情另行处理。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一、员工正常工作时间:
1)行政办公室:上午8:00-11:30下午14:00-17:30
2)澳门豆捞:上午(白班)10:00-13:30下午16:00-20:30
(晚班)16:00-0:00
3)澳门豆捞后厨:上午(白班)9:00-13:30下午16:00-20:30
(晚班)16:00-0:00
4)中餐厅:上午9:30-13:30下午16:30-20:30
客房前台:(早班)8:00-18:00(晚班)18:00-8:00
房务中心:领班:(早班)7:30-16:00(中班)15:00-23:30
服务员:8:00-16:30
文员:7:00-15:30
二、酒店员工一律实行上下班打卡登记制度;
为了加强公司人员出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对考勤刷卡做出如下规定:
1.所有员工上下班均需亲自打卡,任何人不得代替他人或由他人代替打卡,违返者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均给予记过处分;
2.酒店每一天安排人员监督员工上下班打卡,并负责将员工出勤状况报告值班经理,由值班经理报至人事部,人事部据此核发全勤奖金及填报员工考核表;
3.所有员工须先到酒店打卡报到后,方能外出办理各项业务。特殊状况需经主管经理签卡批准,不办理批准手续者,按迟到或旷工处理;
三、员工考勤刷卡规定:
(1)员工每月予许有2次迟到,而累计迟到时间不得超30分钟。迟到3次以上(包含3次)超过30分钟,当旷工1小时处理,罚款20元。超过1小时按旷工半天论。(因偶发事故迟到超过30分钟以上经主管或人事人员查明实者可准予补办请假。)
(2)员工未到规定时间提前30分钟下班的为早退,罚款20元,超过30分钟提前下班的按旷工处理。扣除当天工资。
(3)员工每月予许有2次漏打卡,漏打卡应找主管签卡处理,发生3次以上(含3次)漏打卡状况虽有经过部门主管核准的`上班证明,但仍应处罚,超出此数员工按10元/次处理。
(4)员工漏打卡需填写《员工漏打卡状况说明》,部门主管确认工时后,由行政部作相应处理。
(5)办公室负责本规定在全公司酒店贯彻执行,各部门主管应督导员工按规定时间出勤。主管违规缺勤,隐瞒员工缺勤状况等,按违规员工应扣金额双倍处罚。
(6)保安人员认真执行并监督公司规定的打卡制度,不允许代打。对代打卡的员工一经发现,给予100元/人次经济处罚(罚款对象:代打卡人、被打卡人);若保安人员带打卡,则给予100元罚款并停岗处理。
(7)员工一个月内迟到、早退累计达四次者扣发全勤奖50%,达五次者扣发100%全勤奖,并给予一次警告处分;
(8)员工无故旷工半天者,扣发当月全勤奖,并给予警告处分,每月累计三天工者,扣除当月工资,并给予记过处分,无故旷工达一个星期以上者,作除名处理;
(9)本规定自20xx年3月起施行。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为规范考勤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将制定本规定。
一,指纹签到记录是核算员工基本工资的重要依据,无记录者将不予计算工资。
二,所有在职员工实行指纹签到考勤。员工上、下班时间以指纹记录为准。
三,所有在职员工实行指纹签到时,必须听到考勤机发出“谢谢”的语音提示后方能进出公司。
四,对因机器故障造成指纹无法录入的'情况时,请及时与保安联系,由保安负责进行考勤登记。保安在每月的30日,必须将《未录入考勤机的人员登记表》交给行政人事部。
五,新员工入职,由行政人事管理部负责指纹录入备案。指纹打卡机由保安负责维护,保持机器的清洁和正常使用。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小树叶找妈妈》是中班科学领域的一节活动课。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树叶也开始随着秋风慢慢飘落,孩子们对于各种树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孩子们对树叶的观察和分类,让他们了解树叶的多样性,并学会初步的分类方法,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让幼儿了解树叶的多样性;学习按树叶的特征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引导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树叶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尊重自然、爱护环境。
三、说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树叶的特征,了解树叶的多样性;学会按树叶的特征进行分类。
难点: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树叶的特征,并准确地进行分类。
四、说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收集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准备分类盒、标签等分类工具;制作树叶展示板。
经验准备:在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校园或周边的树叶,对树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五、说教学方法
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让他们对树叶有直观的认识。
讨论法: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树叶的特征,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进行分类。
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将树叶按特征进行分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游戏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树叶,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树叶的来源和特征。
观察树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讨论分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树叶的分类方法,并引导他们思考分类的依据。
操作分类: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将树叶按特征进行分类,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幼儿正确分类。
分享交流:让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类成果,并引导他们分享分类的方法和心得。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归纳本次活动的知识点和难点,并强调树叶分类的重要性和意义。
延伸拓展:引导幼儿思考树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价值,并鼓励他们继续关注和研究树叶。
七、说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观察和分类树叶,让幼儿了解了树叶的多样性,并学会了初步的分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操作中成长。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幼儿对树叶的特征描述不够准确,分类时存在混淆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将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诗歌《风在哪里》选自江西省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大班下册《清凉一夏》这一主题,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它短小精悍,以优美生动的童话语言描绘了风的存在。诗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将风的情境作了巧妙的联想,显得具体而又形象。"柳树翩翩起舞,花朵频频点头,草儿轻轻晃动"这都和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想象紧紧相扣,能够丰富孩子的词汇。
诗歌鲜明的结构特点,拟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二、说目标定位: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从情感教育、能力培养、知识这三个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具体是:
1、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教学重点)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仿编。(教学难点)
3、激发幼儿欣赏,了解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三、说活动准备:
有了目标的定位,精心的课前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想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就必须对诗歌中提到的景物有所了解,所以课前我利用散步和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中一些物体的景象,让幼儿亲身感受风的存在,为诗歌教学的开展积累了知识经验,奠定了情感基础。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风在哪里》、诗歌图谱以及背景音乐。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观察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多媒体课件可以让静态的、呆板的画面变成动态的、生动的情景。恰好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感受诗歌的美。
-
✹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好内容推荐: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步骤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大全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
四、说教法和学法
孩子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有趣的东西所吸引,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用生动的语言,神秘的动作来感染幼儿,还要积极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我将根据诗歌内容和孩子学习的特点,运用提问法、视听讲结合法、诗歌跟诵法、交流讨论法,让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感受诗歌的内容,通过感官的多通道参与,满足孩子多方面的需要,并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也促成了"合作探究式"师生互动的形成。
五、说教学过程:
在活动过程方面,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新授诗歌时,不能只是简单的教念诗歌,而应注重调动孩子情绪,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主动地、愉悦地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从而将自己内心的体验大胆的表现出来,于是,我把活动的过程定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播放刮风的声音,引出主题
兴趣是好的老师,我就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想象的活动空间,并进行提问,引导幼儿知道我们除了用耳朵听到风的声音,那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呢?从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疑问去探究风的景象,为后的仿编奠定了一个基础。
第二个环节:理解、记忆诗歌内容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孩子感受诗歌的美,接着利用诗歌图谱,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此环节的目的是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鼓励孩子们去朗诵,表现。符合《指南》中所说: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第三环节:仿编诗歌:放多媒体课件,用"当我……那是……"仿编诗歌。
教师适时地指导和帮助幼儿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参与仿编,培养了幼儿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的语言丰富,巩固了诗歌的句式,调适了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气氛和个体参与的机会,使活动生动、有效,幼儿成为真正活动的主人。此环节突破了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个环节:活动延伸
孩子们是希望老师对自己的成果表示赞赏、肯定的。所以我会尊重孩子仿编的每一个诗句,以赏识的语言称赞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然后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户外体验风就在我们身边的感觉,拓展幼儿经验。这是活动的延伸环节,激发幼儿继续探索、观察和表现的欲 望。继续丰富孩子的思维和想象,为继续仿编提供支持。
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衔接自然、互相渗透。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逐层深入并拓展。使整个活动气氛热烈,幼儿思维活跃。在教师适当的清晰的语言,动作指导下不断地探索、发现并表达交流。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具有形象性、开放性、宽容性、自主性、愉悦性的活动内容和过程。所有环节都是围绕"风"来进行,源于大自然又借鉴于生活,有效贯彻了《纲要》《指南》的理念。让幼儿真正体验到了在活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我的说课完毕,不足之处敬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一、简析教材
1、说教材内容:诗歌《家》选自南师大出版的“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语言大班上册。《家》这首小诗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幼儿所不熟悉的事物引入他们熟悉的经验内,将大海、云朵、地下、森林想象为珊瑚、大雨、石油、蘑菇的家,让幼儿产生无限的遐想,又调动起孩子已有的经验,使幼儿有一种亲切感,帮助他们从这样的视角去看待和想象周围的世界。在结束句“小朋友到动物园玩,可别忘了回家”将幼儿的想象拉回现实,使他们更贴切地联想到自己,更真实地感受到家的重要性。这样的结尾对幼儿很有趣,也有余蕴的感觉。这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整首诗歌充满了欢快流畅的情绪,易于幼儿喜爱和接受。重复性的句式让幼儿更加便于记忆和创编。符合大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学习理解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及作品的情感脉络,依据文学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联系个人已有经验扩展想象,并创造性地进行表述。”因此适合大班教学。同时,通过仿编,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想象力,还能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说教学目标:《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确定以下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内在的温馨和美的情感脉络。
(2)引导幼儿以艺术的方式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教幼儿按照诗歌的重复结构仿编,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说教学重点、难点: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因此,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是教学活动的重点。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把握诗歌内在的温馨和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有感情的朗诵。在平时的语言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本班幼儿在进行创编时有一定的困难,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我把学习仿编诗歌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定为教学活动的难点。
二、说教法
1、在活动中,我本着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的原则,采用了以下教法:
(1)游戏法: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因此我设计了“找家”的游戏置于学习诗歌之前。为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提供人手一份材料,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材料。使幼儿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感受家的内涵。在理解学习诗歌过程中采用后半句接龙,轮流等趣味性游戏使幼儿感受到诗歌的内在语言韵律。
(2)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以及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包括自由结伴讲、分组讲,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幼儿想说的愿望。视、听、讲结合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配合教师亲切自然富有感情的激励语言,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等,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欣赏力及理解力。
2、教学准备:为了使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情景及游戏中,特做以下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教师在活动前运用视频资料、挂图、图书,利用散步、谈话引导幼儿学习以艺术的方式观察认识、了解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以获得有关于事物归属关系的经验。
(2)物质准备:根据诗歌内容,制作教学视频画面,蓝色的大海及海中生物,黑色的云朵及雨、雪等、深深的地下及地下生物,密密的森林及林中动植物等。
三、说学法
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了给幼儿今后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奠定基础,本次活动运用的学法有:
1、观察法:教师在活动前利用散步、谈话等引导幼儿以艺术的方式观察周围事物,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温馨和美。日常活动中利用挂图、图书、观看视频资料等引导幼儿观察,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以获得有关于事物归属关系的经验。在仿编的过程中调动这些已有的经验想象,让孩子在活动中言之有物。
2、倾听表述法: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种教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并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仿编诗歌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
3、探索仿编法:新《纲要》指出: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建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因此,我为幼儿创设了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我在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的同时,提供了视频画面,蓝色的大海及海中生物,黑色的`云朵及雨、雪等、深深的地下及地下生物,密密的森林及林中动植物等。以引起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的学习,突破活动的难点。
四、说教学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活动分为四个环节:
1、观察感知,积累经验
这是一个课前准备的环节,需要在日常活动中逐步完成。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在平时利用视频资料、图片、图书、周围环境引导幼儿观察,以获得有关于事物归属关系的经验,为理解诗歌内容,仿编诗歌做铺垫。
2、操作探索,具体感知
这一环节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做准备,在诗歌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诗歌内容,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记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设计了“找家”的游戏置于学习诗歌之前。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提供人手一份材料,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材料。幼儿游戏时,全面观察幼儿操作,了解需要,及时予以幼儿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使幼儿充分感受家的内涵。游戏后,启发性地提问:你帮谁找到了家,为什么这么找?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弥补感知的不足,为下阶段活动奠定基础。
3、理解学习诗歌
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因此活动中大量运用观察、游戏、欣赏等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先朗诵诗歌,使幼儿对诗歌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再提问引导幼儿结合图片回答,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回忆操作探索时获得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整体朗诵,前后半句接龙,轮流等趣味性方式组织幼儿学习朗诵,使幼儿掌握诗歌的重复结构,感受到诗歌的内在语言韵律。
4、扩展想象,仿编诗歌
在幼儿语言仿编活动中可要求幼儿通过交换词句,使诗歌画面出现新的内容。由于在平时的语言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本班幼儿在进行创编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通过对话、示范、讨论等方法引导幼儿仿编,突破难点。
(1)扩展想象,回忆经验。我启发性的个别依次提问,如蓝色的大海还是谁的家?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回忆经验,表达自己的理解,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作,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在画面上添加。为幼儿的创编留下完整的视觉印象。
(2)学习仿编。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生动的语言示范仿编:“现在老师要把大家说的这些东西都编进儿歌里……”,让幼儿更加明确诗歌的句式,知道仿编时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变,只要改动后半部分就可以了,掌握诗歌的重复结构,为幼儿的下一步自由创编奠定基础。
(3)分组讨论,自由创编。引导幼儿分组讨论,以强带弱、大胆创编,在讨论过程中,我根据具体情况随机指导,针对幼儿提出不同要求,成为他们的合作者。让幼儿乐于尝试,乐于合作,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独立自由、大胆构思的好习惯。
(4)集体交流。在幼儿个别自由交流后,为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请他们在集体面前朗诵自己编的诗歌、诗句,并组织其他幼儿学习优秀诗句。这样进一步调动幼儿情绪,使活动在高 潮中结束,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大限度的发展。
五、活动特色
本次活动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科学地设计了直观、操作、探索、尝试、讨论、趣味性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条件,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尊重理解幼儿,使幼儿主体潜能得到大限度的发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发展。
⬭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的语言教学活动——《海边公寓》。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安徒生的童话曾经在我们每个人的童年生活中都划下过深深的印痕,而当二十多年过去以后,我把心中那份对魔幻的憧憬和对真善美生活的向往,诉诸于笔端,写下了这篇童话《海边公寓》。故事围绕一艘破旧的老船和一个上了年纪的有着雪白胡子的老船长展开,外表看似毫无用处的两样东西,却与周围的人、事、物产生了温馨感人的互动。船底破了一个洞,这是故事的契机。当老船长在沙滩上修补船舱的时候,依次遇到了原本应该是生命中的过客:流浪猫、海鸥、螃蟹、猴子、猎豹、蜥蜴……它们以各种原因,加入到了住户的行列,终成就了一幢海边公寓。公寓是家庭的象征,是心灵家园的隐喻。随着入住队伍的不断壮大,倒置的船不仅仅翻转了故事的情节,也将现实和幻想串在了一起,它蔓延了快乐,壮大了友情。
是的,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了:这是一个关于“爱”和“接纳”的故事。在人生的航程中,每个人都有索取或付出爱的需求,孩子也不例外。通过这个故事,由善良的接纳去触发孩子爱的共鸣,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与幼儿园语言整合课程所倡导的“把文学融入幼儿的生活,让文学引领幼儿发展”的主旨相吻合。
大班幼儿在文学作品的学习活动中已经初步具备了理解作品情节、感受作品情感脉络的能力。为此,我根据《纲要》中所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设计了本次语言活动,试图借助图画故事中的情节,逐层、逐段、逐句分析,来引导幼儿发现并捕捉所处环境中真情的存在,运用多媒体和情境表演等手段,鼓励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唤起幼儿的关注,使学习者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体验学习的快乐。
《海边公寓》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爱意的故事,告诉孩子爱是如何在你我之间传递的,同时它也是一个可挖掘的文学素材,蕴含丰富的知识与情感。在把这个故事推荐给大班孩子的时候,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或多或少地倾听到船上的窃窃私语。
海滩上孤独的旅程已经变成海滩上爱心的孕育,那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个神奇的童话之旅吧!
(二)教学目标:
我把这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欣赏画面、展开讨论、角色表演、合作操作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困难途中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
2、发展人际智能,学习与人相处、共同生活。
3、积累大胆表述的经验。
第一和第三个目标的制定是从幼儿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旨在通过看看、说说、猜猜、演演、做做等帮助幼儿理清故事发展的情节脉络,有秩序、有步骤地推进故事,从而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
第二个目标的确立主要是围绕国际教育专家们对世界儿童提出的基本学习任务,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的,达到建构良好人格的目的。三个目标中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就放在目标1中“体验困难途中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而教学的难点则在于挑战幼儿的“近发展区”,要求幼儿根据画面作出自己的判断、猜测、想象,然后转化成语言大胆表述出来。
(四)教学准备:
1、自制《海边公寓》课件,将童话内容展现出动画效果。
2、故事录音,一段轻松欢快的音乐。
3、操作材料:船模型、小动物图卡。
4、幼儿在美工区绘画好的各种房子。
二、说教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中断法和迁移法。具体为:
通过生动形象化的动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通过开放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地观察,并积极思考。
通过有意识地中断、设悬念,让幼儿产生更多的联想。
通过追问、设计情境,让幼儿进一步迁移情感。
在以上4种教学方法中,值得一提的是由始至终贯穿的直观形象法,借助多媒体手段,把老船长帮助小动物们的过程演化成一幅幅生动、有趣、形象、动态的画面,满足了故事对特殊角色的动作处理,也满足了幼儿对视、听感官积极参与的要求。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本着“开放、自主”的原则,幼儿将采用了以下几种学法:
1、观察法。幼儿通过观看课件直接获得生动的印象,从而与他们脑海中猜想的影像交融汇合,形成新的认知点,为后面的讲述做好铺垫。
2、讨论法。这是幼儿喜欢的方法,他们可以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3、表演法。简单的扮演,会让幼儿更贴近角色,保持学习的兴趣。
4、操作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自己去实践、去发现、去感受,能够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四、教学流程
在这次活动中,我设计了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整体突出4个核心词语:引领、激励、提升、迁移。具体策略如下:
(一)引起话题,激发兴趣。
活动一开始,我就打开电脑课件,展现出一幅美丽的情景(点击课件):蓝天,白云,海水,沙滩,船以及站在船上的老船长。直观的画面,往往给幼儿眼前一亮的感觉,可以极好地调动起幼儿的兴致,并融入角色当中思考老师抛出的问题:“画面上出现了什么?这是一艘怎样的船?老船长呢?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他?”
童话故事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身临其境,进入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话说的语言环境。之后我语锋一转,“船底破了一个洞,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想象。修船底必须把船倒置过来,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故事到此一个漂亮的“转身”,转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二)理解故事,感知情节。
在这一部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流浪猫、受伤的海鸥、螃蟹都要以各种姿态登场。我分别为这三组情节设置了三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其中隐含了对幼儿发展的不同要求。
如流浪猫的出现采用的是视听结合法。当流浪猫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向老船长时,他们之间进行了怎样的谈话呢?一起来听听。(点击课件)为了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接下来我会邀请个别幼儿与老师进行合作表演:“流浪猫是怎么说的?老船长的反应呢?”流浪猫找到了归宿,是对爱的一种释义,也是对本次活动重、难点的有效落实。根据幼儿已有经验,我再次向幼儿发出质疑和挑战:“现在流浪猫有了家,它的心情怎样?老船长心里又会怎么想?”在幼儿回答后,我进行小结:老船长和流浪猫相互作伴,它们不再感到寂寞。
在情节二引出海鸥时,我采用的是追问法。“猫住下了,那老船长现在手里抱着的又是谁呢?”(点击课件)直截了当,形象直观,便于幼儿讲述。“海鸥怎么啦?老船长正在干什么?”“看到这么好的地方,海鸥怎么说?”“海鸥要留下,为什么要征得猫的同意呢?”一连串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连续的追问,会引领幼儿向纵深处思考、探索,体现递进性。
而情节三螃蟹的登场我采用的则是推测法。首先提问“船上的物品都能派上用场,那让我们想想这个翻倒的啤酒桶可以给谁住?”我们知道,大班的孩子表现欲强,他们往往在得到了一些信息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对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这儿的设计正好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猜一猜、说一说、议一议,达到“猜测——验证——匹配”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围绕故事中重复出现的三段对话,我不忘邀请前面扮演猫和海鸥的幼儿继续与螃蟹合作表演,为建立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努力,帮助幼儿体验“换一种方式说出爱”的独特感觉。
(三)逐层推进,加深理解。
主要分为三个小环节来实施(点击课件):
一是动手操作。请幼儿分组为其他小动物,如猴子、猎豹、海燕、蜥蜴等在可活动的船模型上寻找适合它们居住的地方。因为每个幼儿喜爱的目标不同,我在预设这个程序时,灵活机动,紧紧追随幼儿感兴趣的焦点,幼儿每说出一个动物,我就利用课件演示出这个小动物在船上的位置,给与幼儿强烈的参与感和视觉冲击,体现教育的随机性。同时,“公寓”的含义在这里会被及时揭示,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记忆,点明主题;
二是集体表演《补船歌》,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出敲敲、钉钉、补补、刷刷的相应动作,共同感受齐心协力团结的力量;
三是完整欣赏故事。让幼儿乐意参与讲述,并大胆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也是解决本次活动重点,突出活动难点关键的一个环节。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学有所用,情有所移。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迁移理念,我会提出以下问题:“你们觉得老船长的决定对吗?为什么?”事实上,老船长未曾想过要把他的船永远停留在某一处,他放弃初衷,却也由此意外地得到了享受生命温度的机会,他把他的爱通过留住传递给了所有的生命。
在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后,大班幼儿已经能够做出自己独立而正确的判断,那么就不妨进一步提升:“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朋友,你们愿意伸手吗?”这是我在之前的区域活动中预先埋伏好的一个活动主题,幼儿可以用鼠标自由点击出他们画的房子,一幢、两幢、三幢……直都铺满整个画面。当后课件上方出现文字“海边小区”时,活动至此结束。
课终究要结束。但我仍然愿意相信,参与这个活动的人会把心停留片刻,感受画面所散发出的暖暖真情。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如有不当之处,请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
推荐阅读:
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10篇)
幼儿语言课件推荐12篇
[精选推荐]幼儿园说课稿语言简短六篇
幼儿园语言儿歌说课稿范文15篇
推荐!幼儿园体育教案说课稿范文(8篇)
[推荐]幼儿中班语言说课稿其一
-
需要更多的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网内容,请访问至:幼儿园语言说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