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双雕幼儿成语故事(二篇)
发布时间:2025-07-31 一箭双雕幼儿成语故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固定的结构和用法。为了帮助大家积累经典成语,小编整理了关于“一箭双雕”的幼儿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和收藏。
### 一箭双雕幼儿成语故事 篇1
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北史·长孙晟传》,意思是通过一箭射中两只雕,形容做一件事达成两个目的。雕是一种凶猛的大鸟。
长孙晟是北周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智谋超群,武艺精湛,他在十八岁时就成为了禁卫东宫的一名武官。不过,真正认可他的人是隋国公杨坚。有一次,杨坚与他交谈后,便看出他有勇有谋,预言他将成为一位名将。
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突厥的首领摄图与北周友好往来,互派使者。然而,傲慢的摄图对北周派来的使者多有轻视。有一次,长孙晟被派去陪同正使宇文神庆出使突厥。摄图见到长孙晟后,改变了以往对北周使者的态度,竟要求宇文神庆留下长孙晟。宇文神庆同意了,于是长孙晟留在了突厥。
一年之后,摄图依然让长孙晟留在自己身边,不让他回北周,并要求他陪同自己狩猎。一天,摄图在毡帐前看到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他兴致勃勃地叫来长孙晟,让他射掉两只雕。长孙晟接过箭,骑马迅速接近目标,拉弓搭箭,果然一箭射穿了两只雕的胸膛,两只雕应声落地。长孙晟高超的箭术令现场的突厥士兵连连喝彩,摄图也非常高兴,下令重赏长孙晟,并要求部下向他学习箭术。
后来,杨坚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突厥和其他少数民族趁机进攻隋朝,寻求对北周的报复。这时,长孙晟已回到隋朝,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再加上对突厥内部情况的了解,多次帮助杨坚抵御了突厥的进攻。
### 一箭双雕幼儿成语故事 篇2
长孙晟(shèng),字季晟,北周时期洛阳人,聪明卓越,军事才能出众,特别擅长射箭,因此在十八岁时就成为禁卫东宫的武官。
-
幼儿教师教育网(yjs21.com)小编精心推荐:
- 幼儿成语故事 |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 | 成语故事 | 幼儿成语故事大全 | 一箭双雕读后感50字 | 一箭双雕读后感50字
那时,突厥首领摄图和北周互派使者。但摄图对北周的使者大都不以为然。后来,北周皇帝为了进一步稳固与突厥的关系,决定将一位公主嫁给摄图,并派长孙晟带队护送公主前往。经过艰辛跋涉,终于抵达突厥。摄图举行盛大的酒宴,酒过三巡后,按突厥的习俗需要比武助兴。摄图命人拿出一张硬弓,让长孙晟射百步之外的铜线。长孙晟拉弓发箭,利箭一声飞出,准确射中铜钱的小方孔,现场顿时爆发出阵阵喝彩。摄图见长孙晟的本领后,改变了之前的态度,要求宇文神庆将他留下。于是长孙晟留在了突厥。
一年过去,摄图依然不让长孙晟回北周,每次出猎都要他陪同。有一天,摄图又看到两只大雕在空中盘旋争夺食物,便叫来长孙晟,命令他射下两只雕。长孙晟骑马快速接近,迅速拉弓发射,竟一次性射穿了两只大雕,两只雕应声落地。“一箭双雕”的成语也由此而来。
长孙晟一箭双雕的技艺赢得了在场突厥士兵的赞叹,摄图十分高兴,重赏长孙晟,并要求手下向他学习箭术。随后,随着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突厥等少数民族趁机进攻隋朝。此时,长孙晟已回到隋朝,他凭借自己的智谋、勇武和对突厥情况的了解,多次帮助杨坚抵御突厥的攻击。
长孙晟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的长孙无忌是唐朝贞观年间的名臣。他的小女儿后来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成为著名的长孙皇后。——节选自《北史·长孙晟传》
-
欲了解一箭双雕幼儿成语故事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一箭双雕幼儿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