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多动症儿童长大后易患心理疾病

发布时间:2021-04-30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儿童歌谣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患多动症的女孩长大后要比其他女孩更容易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这一结果与过去他们开展的针对患多动症男孩的研究结果相似。

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187名6岁至18岁的女孩进行了长达11年的跟踪研究,其中96人是多动症患者。在研究开始、中期和结束时的三个不同阶段,研究人员通过问询方式分别对被调查者进行了三次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结果显示,在患多动症的女孩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人会患抑郁症、焦虑症、厌食症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将近三分之二的人会出现吸毒或酗酒的问题。与之相比,没有患多动症的女孩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会出现上述问题。

研究人员目前尚不明白为何多动症会引起某些心理疾病,也不清楚这些心理疾病是否可以通过对多动症的治疗在儿童长大后予以避免。【WwW.DG15.cOm 工作总结之家】

多动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其主要症状是注意力障碍和活动过度,可伴有行为冲动和学习困难等。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孩子识字过早易患心理疾病


天津市的赵女士经常为她不到3岁的儿子感到骄傲:2岁后其儿子就在家人的指导下开始识字,陆续认识好几百个字,赵女士在亲戚朋友面前感到特有面子。可是最近一段时间赵女士却感觉儿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认字”了,而且一教他认字,他就不停地挤眼,双手乱动,坐立不安。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刘戌年说,这是由于家长教育引导不当,过早强迫孩子识字,导致孩子过重的心理负担,出现了心理行为问题。

刘戌年说,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普遍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爱心。但许多家长存在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认为识字越早越聪明,把孩子的学习看得过重,期望值过高。许多孩子被父母从幼儿园接回后并不是直接回家,而是被送往各种学习班学绘画、学钢琴,小小年纪就背负了父母过多的期望,很容易造成子女学习压力过重,严重的就会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饮食障碍、情绪障碍(如恐惧、焦急、易怒等)、遗尿、多动和抽动(如挤眼等)。

天津市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2至4岁儿童各种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其中34%的儿童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孤独、畏缩、害羞;38%的儿童具有攻击行为,表现为虐待欺侮别人,在家不听话、任性、打架或威胁他人;29%的儿童存在忧郁行为,在幼儿园或在家过度恐惧、焦虑、不活跃、有自卑感。5至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7.3%,其中24%的儿童为多动、精神涣散、学习效果差。

刘戌年指出,要避免孩子出现类似的心理行为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要重视孩子的天性,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玩耍和游戏的时间。在玩耍中,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人相处,模仿伙伴们的为人处世方法,学会忍让、宽容、合作等人际交往的优良品质和性格。家长应该在孩子的玩耍和游戏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不是违背孩子成长的正常发展规律,管束过严,经常打骂,这样得到的结果只能与家长的主观愿望相反。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包括遗传、神经递质、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环境因素、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因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医学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其因素如下:

1、遗传。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支持遗传因素是儿童多动症的重要发病因素,平均遗传度约为76%。

2、神经递质。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大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

3、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结构磁共振成像(MRI)发现患者额叶发育异常和双侧尾状核头端不对称。功能MRI还发现ADHD患者存在脑功能的缺陷,如额叶功能低下,在额叶特别是前额叶、基底节区、前扣带回皮质、小脑等部位功能异常激活。

4、环境因素。包括产前、围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亲吸烟和饮酒、患儿早产、产后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

5、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母亲患抑郁症,父亲有冲动、反社会行为或物质成瘾,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拥挤,童年与父母分离、受虐待,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均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症状持续存在的原因。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其意学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我国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的儿童其特征十分明显。多动症顾名思义是多动,但不一定多动顽皮的孩子就是患上了儿童多动症。其关键区分特征如下:

1、注意缺陷。患儿明显难以长时间注意力集中,且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患儿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学习或活动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发生错误。

2、注意力维持困难。经常有意回避、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集中精力的任务,如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指定的任务。患者平时容易丢三落四,经常遗失玩具、学习用具,忘记日常的活动安排,甚至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3、活动过多。患儿经常显得不得安宁,动作多多,手足活跃,在座位上不能安静呆着。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静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到处乱跑或攀爬。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或游戏,一天忙个不停。

4、行为冲动。在别人讲话时插嘴或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老师的问题尚未说完时便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表现冲动,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候。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快速地做出行为反应。常与同伴发生打斗或纠纷,造成不良后果。

5、学习困难。患儿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不佳,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较低,致使学业成绩差,常低于其智力所应该达到的学业成绩。

如何治疗儿童多动症

如何治疗儿童多动症?当前医学条件下,多动症是可以通过治疗手段减轻以及治愈,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行为管理与教育以及针对父母的教育与训练。如下:

1、心理治疗。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患者同伴关系不良,对别人有攻击性语言和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差等。行为治疗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及时对患者的行为予以正性或负性强化,使患者学会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的行为来替代不适当的行为模式。

2、药物治疗。药物能改善注意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短期内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一般使用中枢兴奋剂,一线治疗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哌甲酯,低剂量有助于改善注意力,高剂量能够改善多动、冲动症状,减少行为问题。

3、行为管理和教育。教师和家长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可以将患儿的座位安排在老师附近,以减少患儿在上课时的注意力分散,课程安排时要考虑到给予患者充分的活动时间。

4、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给父母提供良好的支持性环境,让他们学会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学会与孩子共同制定明确的奖惩协定,有效地避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正确使用阳性强化方式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使用惩罚方式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多动症儿童心理教育

多动症儿童的性格往往孤僻、任性,自控力差。而且心理变得异常,意志薄弱,性格波动。对待多动症儿童,必须进行适当而有耐心的心理教育,方能配合治疗,事半功倍。

对于多动症儿童的部分行为,家长及老师应给予其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加以鼓励和肯定,这对多动症儿童心理调整和行为转化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多动症儿童进行关爱、体谅,不能因为他的好动而感到厌恶,在教育上与老师达成一致,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如若孩子上课不遵守纪律,可安排其班干部的工作,予以律见。

多动症儿童往往精神过度兴奋,以至于不能按正常的作息时间进行休息,此时在满意孩子活动需求的前提下,培训孩子良好的生活规律,督促其遵守作息规律;

家长及老师应克服对患儿粗暴、冷淡、歧视的态度,做到相互协作,耐心而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多动症症状:患者易出现食物过敏


(路透社医学新闻)据美国学者报道,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症(ADHD)儿童,其发生食物过敏的几率是正常儿童的7倍。

华盛顿Georgetown大学医学中心的JosephA.Bellanti博士指出,食物过敏可能诱发儿童发生ADHD。

研究人员对17例7-10岁ADHD儿童进行了食物过敏原的致敏试验,结果发现56%的ADHD儿童试验阳性,而正常儿童中阳性率仅为6-8%。而且,当询问受检儿童及其父母是否对某些食物过敏时,4名父母(23.5%)称其孩子存在不良食物反应史。

Bellanti博士认为,食物过敏可能与儿童ADHD存在一定联系,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但是,美国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卫生研究院的David

Fassler博士指出,该研究样本较小,而且以往有关ADHD的许多研究不支持该结论,因此该结论有待于进行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家长如何护理小儿多动症患者


导读:小儿多动症一定要多注意做好预防,而对于小儿多动症可以采用以下预防方法,运用得当或长期坚持,完全能避免小儿多动症发生。那么,小儿多动症的预防方法有哪些?针对这个问题,今天由小编我为大家介绍关于家长如何护理小儿多动症患者这一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儿多动症的症状有哪些呢?

(一)活动过度

(二)注意障碍

(三)情绪不稳、冲动任性

(四)学习困难

如果家长发现小孩有上述的多动症表现,那就要做好多动症的治疗了。

家长护理小儿多动症患者,要做到:

1、要树立孩子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作为父母,要注意努力培养有小儿多动症患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注意对患儿进行耐心的、反复的说服教育,鼓励患儿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战胜小儿多动症,以消除患儿心底所存在的紧张心理,努力帮助患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

2、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要注意多引导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打球、爬山、郊游、游泳等,让还多参加书法、柔道、画画等群体性活动,多到室外接受日光的沐浴,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兴趣习惯、爱好。

3、要加强孩子注意力的培养。

要注意设法提高孩子的集中力、注意力,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逐步的延长,可以和老师多沟通,在课桌的安排上,将小儿多动症的安置于第一排,以便得到老师及同学的监督,多给孩子看一些他喜欢的图书、多讲一些他爱听的故事。作为教师及家长,对孩子的没一点进步,都要注意及时的表扬、鼓励。

心理疾病“盯上”儿童


4岁男孩小军今年读小班,幼儿园的老师都说,小军是个让他们头痛的小孩。“这个孩子很倔,而且太好强了,无论是学习还是体育,甚至只是一些小活动,他样样都要争第一,稍有不如意就大发脾气。”一次,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排队出门散步,小军非要当“领头兵”,老师不让,他就坐在地上发了半个多小时脾气。上课的时候,如果有小朋友歌唱得比他好,舞跳得比他棒,他就开始闹别扭……

3岁的小女孩阿雅则是另一种情形。从到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她就总是缩在一个角落,不和小朋友们交往。老师点名让她做游戏或者答问题,她不但紧张得答不出来,有时候更会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上了不到一个星期,她就哭闹着不肯再来了,每次妈妈带她来到幼儿园门口,她就说自己肚子疼,结果一回到家病就全好了……

相比之下,9岁的小风更让同学和老师捉摸不透。大多数时间,他对同学都是冷冰冰的,平时大家叫他一起玩,他都是爱理不理的。但是有时候,他又会突然变得非常热情,和这个同学抱在一起,又要到那个同学家玩。

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小孩子发些小脾气,他们都存在着心理问题,如不及时治疗,后果严重!

心理疾病直扑儿童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戚元丽博士说,近两年小朋友们看心理病的多了很多,她本人平均每天都会接诊6个左右病例,周末更多。广州市教育局不久前在英雄广场举办了一场大型的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咨询会,结果很多家长都来咨询孩子的心理异常现象……“以前,我们都觉得小孩子的思想是最单纯的,他们是无忧无虑的。没想到短短几年间,心理疾病就由成年人那里直扑向儿童……”东山区一所著名小学的校长感概地说。

戚元丽博士专门从事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她说,目前困扰儿童的精神心理问题有很多种,主要有抑郁症、焦虑症、多动症、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多动症和抑郁症。多动症是较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8%,而且很容易就被家长忽视。这些儿童是典型的“坐不住”,他们无法或很难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或者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非常短。这样的孩子经常表现得十分淘气,缺乏耐心,就算坐在凳子上,他们的手里也要玩弄一些东西;有些孩子虽然表面很安静,但却“神游四方”,上课经常走神,刚刚说完的话也会突然记不起……

患抑郁症的孩子则是对什么都不敢兴趣,对课堂和游戏都表现得很淡漠和退缩,很少有笑容,甚至总有被人拒绝和讨厌的感觉,还会持续的自我谴责。长期抑郁的孩子还会出现厌食、体重下降、失望等情况;但有的抑郁的孩子也会表现得过度好动、具有攻击性。

戚博士称,儿童的心理问题对其健康成长会造成很大障碍,幸好一般都还仍于早期,及时发现比较容易治愈。但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任由其发现下去,很有可能就会成为精神疾病,甚至会有人格分裂、自杀等情况出现。

相关推荐

  • 孩子识字过早易患心理疾病 天津市的赵女士经常为她不到3岁的儿子感到骄傲:2岁后其儿子就在家人的指导下开始识字,陆续认识好几百个字,赵女士在亲戚朋友面前感到特有面子。可是最近一段时间赵女士却感觉儿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认字”了...
    2022-03-31 阅读全文
  • 为什么儿童易得心理疾病 4岁男孩小军今年读小班,幼儿园的老师都说,小军是个让他们头痛的小孩。“这个孩子很倔,而且太好强了,无论是学习还是体育,甚至只是一些小活动,他样样都要争第一,稍有不如意就大发脾气。”一次,幼儿园的小朋友...
    2021-12-16 阅读全文
  • 隔代抚养易致儿童心理疾病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常常将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样既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情关系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父母放心,可谓一举多得。就目前看...
    2021-12-16 阅读全文
  •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包括遗传、神经递质、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环境因素、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因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 儿童多动症的...
    2021-09-09 阅读全文
  • 多动症症状:患者易出现食物过敏 (路透社医学新闻)据美国学者报道,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症(ADHD)儿童,其发生食物过敏的几率是正常儿童的7倍。 华盛顿Georgetown大学医学中心的JosephA.Bellanti博士指出,食...
    2022-03-02 阅读全文

天津市的赵女士经常为她不到3岁的儿子感到骄傲:2岁后其儿子就在家人的指导下开始识字,陆续认识好几百个字,赵女士在亲戚朋友面前感到特有面子。可是最近一段时间赵女士却感觉儿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认字”了...

2022-03-31 阅读全文

4岁男孩小军今年读小班,幼儿园的老师都说,小军是个让他们头痛的小孩。“这个孩子很倔,而且太好强了,无论是学习还是体育,甚至只是一些小活动,他样样都要争第一,稍有不如意就大发脾气。”一次,幼儿园的小朋友...

2021-12-16 阅读全文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常常将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样既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情关系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父母放心,可谓一举多得。就目前看...

2021-12-16 阅读全文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包括遗传、神经递质、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环境因素、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因素。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 儿童多动症的...

2021-09-09 阅读全文

(路透社医学新闻)据美国学者报道,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症(ADHD)儿童,其发生食物过敏的几率是正常儿童的7倍。 华盛顿Georgetown大学医学中心的JosephA.Bellanti博士指出,食...

2022-03-0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