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平面的课件

发布时间:2023-10-29

平面的课件(热门14篇)。

平面课件。

学生们之所以能够拥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提前准备好的教案和课件。现在,大家可以开始制作自己的课堂教案和课件了。教案是帮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能力的有效工具之一。你是否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呢?我们希望这份"平面的课件"能够为你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指导。我们乐意为你提供这些资料,供你参考和使用!

平面的课件(篇1)

《平面构成》教案

一、执 教 者: 侯志峰

二、课

题:平面构成

三、授课对象: 1207 班学生(27人)

四、授课时间: 2012 学年第 1 学期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各种造型要素组合成美的形态,其过程和结果称为构成。更明确地说是研究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构成)要素——形、色、体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排列和组合形成的美的形态,是从诸多的审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

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综合应用过程。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一、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二、平面构成的用途与学习意义 用途 :

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它是设计的基础。意义 :

创造性与活力是设计人员的必备素质。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平面排版的问题。它要解决两大问题。

1、设计者对形态的认识与再创造。

2、学习和把握视觉语言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二、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

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 目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第二节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平面构成的形象

一、形象(形态)的分类

1、概念(形象)形态—纯粹形态(设计中的形)

有机形、几何形、偶然形

2、现实(形象)形态 自然形、人为形

二、形象的组成元素

形状、大小、色彩、肌理

二、形象的组成元素

形状 大小 色彩 肌理

产生形状错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扭曲错视——由于相关因素的诱导、干扰,或是由于背景环境的影响,会导致形的视觉映像发生变化,使形状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现象。

(二)由于本身或背景环境的线型诱导,会导致形状的变化或产生某种动感。

三、空间错视:由于视觉判断的出发点不同,使得形象在空间中的位置或图

底之间产生矛盾的现象,即为空间错视。

(一)空间立体的错视——由于观看方向的改变,或是由于注目点的转移,形在空间中的位置也随之改变,产生忽远忽近、忽前忽后,摸棱两可的变化。

(二)矛盾空间——是真实空间里不存在的,只有在假象空间中才 存在,存在着不和理性的空间。

(三)图底反转——视线在图与底之间切换,使图和底的意义产生变化,相互转化的现象。

第四章 形式美的规律

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以完美的状态存在,悦目人们的视线,美化人们的心灵,这些美丽的事物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的因素。如:海螺的生长结构,符合数学秩序的规律性;向日葵的葵花籽,生长结构从小到大、从密到疏、从中心向外渐次扩散,都具有优美的比例关系和较强的韵律。这些美的因素,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接受以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视觉经验。

对称与平衡 变化与统一 对比与调和 节奏与韵律

对称:指将中心两侧或多侧的形态,在位置、方向上作互为相对形式的构成。这种形式带来的视觉感受趋于安定和端庄,显示出规范、严谨有序、安静、平和的形式特征。如中国汉代画像砖上的图案构成、唐代铜镜上的纹样构成、我国传统的建筑(特别是宫殿、庙宇的建筑)形式、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门窗的布局.我国民间结婚用的双“喜”字、新年时家家大门上贴的门对以及一些奖章、标徽的设计等都采用了对称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对称美的形式也随处可见,如人的身体构造,从五官的位置到人的躯干四肢都是对称的、蝴蝶的双翅、各种树木、果实、花卉的生长结构都呈现出对称的形式美感

平衡:形式的美感特征在于画面多个重心相互作用,对整体的和谐完 美起效应,使作品看上去舒适,各组成部分穿插得当。它不像对称只能把作品的重心放在最稳定的中心线上而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它的形式比较自由、活泼,画面达到一种平衡的美感即可。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平衡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以构成的整个印象给我们以平衡之美,因而会有较高的自由度。如运动的人体、飞翔的鸟、奔驰的兽、水流激浪都是平衡的形式。表现这种平衡美的时候,保持形象的动势和重心的平稳即可。

变化: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元素的特点,使画面具有丰富多彩的不同差异性,即为变化。在变化中要有主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变化法则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它要为画面整体效果的传达服务。变化过多易杂乱无章,无变化又死板无趣。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形体的变化,如大小、高低、粗细、曲直;方向的变化,如正反、旋转、内外;空间的变化,如前后、上下、左右;色彩的变化,如深浅、浓淡等都可产生多样化的视觉表现。

统一:统一是一种富有秩序的安排,是设计者对画面整体美感进行调整和把握的主要方法和意图。在此,我们要强调平面设计中的统一不是对二维平面上静止状态下多种要素机械而类似的重复,而是指多种相异的视觉要素间的和谐相构。统一原理在设计构成中的美学意义主要表现在对设计整体美感的妥善安排上,表现在对那些复杂、富有变化的状态所构成的有秩序的组合之中。

第五章 设计法则

第一节 重复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 3 的相同。重复中的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

2.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3.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4.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5.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6.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7.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第二节近似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坏统一。近似的分类:

1.形状的近似:两个形象如果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如同人类的形象一样。

2.骨格的近似:骨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近似基本形可用下列方法得到:

1.关联——即一组基本形,同属于一个类型,一个品种、或有相似的功能,都能成为近似的基本形。例如我国古代相传至今的“百寿”“百福”。一百个“寿”和 “福”字,有篆书,隶书,草书„„。它们彼此间有形状和大小的变动,但都表达了“寿”和“福”的意念,所以都列入近似范围。

2.相加相减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相加(联合)或相减(减缺),由于加减的方向、位置、大小、比例不同而获得一系列近似的形。作业:重复、近似

要求:

1、作业尺寸30X30cm,纸张尺寸40X40cm.2、基本形的重复或近似

3、基本形可有大小、正负、方向的变化。

4、画面边框可做处理。

平面的课件(篇2)

重点难点:重点:构成是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行为。难点:在实际设计中能充分利用这些原理。

教学用具:计算机;实物投影仪;视频与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学生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和自己动手练习提高设计能力。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各种造型要素组合成美的形态,其过程和结果称为构成。更明确地说是研究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构成)要素——形、色、体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排列和组合形成的美的形态,是从诸多的审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

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综合应用过程。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用途 :

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它是设计的基础。

意义 :

创造性与活力是设计人员的必备素质。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平面排版的.问题。它要解决两大问题。

1、设计者对形态的认识与再创造。

2、学习和把握视觉语言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 目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平面的课件(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平面构成中的形象—活泼的点》,本次说课包括四部分: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⑴教材分析

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公共艺术(美术篇)》。

本次课是教材第六单元第一小节的内容,全书共分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主要是通过项目学习法来展开学习。拓展模块从设计、构成基础、设计表现、设计简析四个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设计方法和过程。

⑵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班级是电子商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较好的软件操作技能,却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有设计感的作品,而作为多媒体专业的从业者,除了要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美术设计审美的基本能力,通过本次项目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

⑶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

①理解点构成的基本原理;

②掌握点构成的基本元素;

③能够运用理论为指定的图形进行组合。

过程方法目标

①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②初步具备获取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③通过学生感知、体验、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维创造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①能够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②由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引发对学习的热爱。

⑷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结合本课的一些特点和学生的一些实际,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①点构成的用途与功能;

②点构成的主要内容。

为了倡导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

①对点构成的理解。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那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呢?基于此,我按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新模式,采用课前先学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教学法、视频教学法四种方法。

⑴课前先学法: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先学”的学习方法。

⑵案例教学法: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展示收集的案例创设教学情景,增加吸引力。

⑶游戏教学法:准备不同大小的圆型小纸片,以圆作为基本要素进行不同方式的排列,贴或画在纸上。(音乐Lemon tree)

⑷视频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视频更直观领悟知识要领。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下面我将从说教学过程来展开分析教法与学法。

环节一、课前预习

准备绘画工具;课前组织学生收集点构成设计作品,上传至班级QQ群文件,安排学生课上小组讨论,学生讲老师评,课前先学法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先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提前将画家资料、作品介绍上传至QQ空间,为后面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

环节二、课堂内容的引入

采用案例分析法,展示各小组和老师收集的生活中关于“点”图片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入,将学生吸引到创设的情境中。紧接着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思考,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环节三、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点的定义:通过教师的讲解,图片的直观展示,理解点构成的基本原理,结合点在平面海报、产品包装中的应用,掌握点构成的基本元素。也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为什么学习点构成呢?

点的形态和视觉特征:提问点位于中心、下面、上面、侧面的不同位置给人的心理感受,在这一环节,学生踊跃发言,争相抢答,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以游戏搭线的方式将正确答案展现出来。

点的错觉:利用视觉的错视这一有趣现象,向学生提问,不同的答案,引起争议,教师讲解,加深学生对设计法则的理解。

4.点的构成:和学生一起重点讨论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豌豆花》,学生兴致很高,对作品中点的排列方式,图案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学生讨论点评过后,老师概括点评。最后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播放两段幻灯片 “点线面”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到了点的线化、点的面化,从而为下节课学习平面构成线的形态、面的形态做好铺垫。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诣在避免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能够使学生自发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体现了教师不再是主导,转而成为协助者,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环节四、当堂练习

紧扣环节三,为了能让学生做到当堂掌握和消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布置好当堂练习巩固学习。

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以做游戏的形式:以圆作为基本要素进行不同方式的排列,贴或画在纸上。接下来围绕引入的问题,学生展开自学,对老师布置的教学内容进行点的创作,老师课堂巡视观察学生自学情况并提出意见。

然后,进入作品讨论环节,各小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上台来展示说明作品的设计构想与创意,讲解完之后再由别组成员点评,指正存在的问题。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倡导学生敢问敢说,营造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发挥平台,克服了教师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学得知识技能唯一途径。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模式。

环节五、课后练习

布置课后需完成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补充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游戏的形式阐明了点是一种视觉元素,是平面设计的语言符号。点的作用是增强设计的形式感。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新模式。扩展课外知识,让学生更能灵活掌握,课堂气氛活跃,本节课教学效果好。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

平面的课件(篇4)

平面设计主要研究和探讨如何在二维空间内充分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创作形象,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按照形式美法则创造一种视觉上和知觉上的美的关系,它是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对平面设计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平面设计教学理念,培养更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平面设计人才,促进平面设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摆在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最初诞生于德国人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Bauhaus),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引进了包豪斯学院(Bauhaus)的设计教育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设计人才,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一般分为基础课(通常所说的三大构成和素描、色彩以及图案等都属于基础课程的范畴)、专业课和实践课三个层次,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平面设计教学体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种延续多年的传统基础教学体系逐渐显露出诸如各门基础课程都在各自的空间中独立运行、缺少连续性和协调性,照搬纯艺术教学模式以及缺少对平面设计教学独立性的思考等弊端。

平面设计的核心在于对二维平面空间进行视觉体系的构建和信息传达以及创新思维的运用等研究上,这种研究建立在对心理学、生理学、符号学、色彩学、材料学、工艺学等学科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同时又具备更多的对传统思维和视觉的颠覆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包含了知觉过程、探索过程、思维过程以及理解过程等。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纯艺术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平面设计的造型基础教学中来,势必要放弃设计教学的创造性和发散性。当我们面对一群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的青年学生,传统僵化的基础教学思想和体系无疑是对他们创作激情的抹煞。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种传统造型基础教学所带来的弊端呢?关键是要从改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不管是美术学院还是中等职业学校,素描和色彩是学生进入一年级所学的第一门基础课程。传统的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沿用了纯艺术的一套教学模式:从几何石膏训练到静物写生到石膏头、半身像、人像再到人体写生。这种传统的造型基础教学体系从一开始就没有体现设计教学的独特性。造型基础教学固然重要,可在平面设计造型基础教学中最关键的还应该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平面设计中的基础训练不应该以“画得像”为目标,而应该添加进更多的形式美的训练在里面。比如,素描课不再以“三面五调”的形式出现,而应以创意速写的形式存在,用线等形式来表现素描,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将构图、透视、肌理等知识渗透到造型基础教学中,从一开始就注意学生形式美感的培养。那么,在色彩的基础教学中,也应该一反传统的色彩教学以注重对象形体、明暗、虚实、空间等关系,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色彩情感,让学生发挥想象的翅膀,大胆运用各种色彩语言去表现对象带给自己的第一感觉。因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想象力的造型基础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每个学生的作品展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教学过程,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1.学生在造型形式语言内容的选择上,经常搞不清应该选和选什么样的形式语言进行作品的设计,或者作品中包含的形式语言内容过于简单和单调。2.在单项构成形式语言组合中,更多的是注意构成自身的形式要求,缺乏主动利用多种形式语言元素去指导和完成更加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设计作品,创意思路难以展开,形式语言比较单一。3.在作品效果上,缺乏利用多种形式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的办法,作品效果难免显得单调乏味。

从这些存在的现象中,经过分析和思考,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形式语言教学过于简单所造成的。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形式语言教学的多样性创造探求,和与此带来的知觉快感在平面设计教学中首先应当得到积极评价。平面设计的教学目的是要启发独立性,扩展造型构思,培养学生对基本形式语言的感觉,这包括了对事物形态、色彩、肌理的审美直观判断能力以及提高基本形式的表现技巧。

那么,解决形式语言教学简单性问题有哪些途径呢?

三、思维创意的呆板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训练,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从而使学生创作出好作品,达到教学的目的。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唱“独角戏”,用以往的经验教学讲理论,然后就是学生的制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激发出学生的创作热情,也使学生丧失了对各种新事物、新现象的感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因教师强调作业工整性,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制作技术层面上,几周的时间绘制大量作业,而忽视了对作品创作过程中思维创意的体现,扼杀了创造力和审美标准的培养。因此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做构想草图快速表达作业训练,因为草图包含了学生在创造过程中所有的思维过程的提炼,能够把头脑中闪现的优秀创意以最快的方式体现、记录、表达出来,是学生以往的知识加上想象力共同碰撞出来的火花。

要解决教学过程中思维创意呆板性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平面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学生在分析范图的设计思路、思维创意时,做出判断后利用各种绘图软件通过实践进行体验,这种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意分析能力,自行总结学习经验,还可以通过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选择最佳的操作方法,认识到思维创意方法的多样性,有效地避免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思维创意呆板性问题,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展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方法上,由于平面设计教学主要建立在一定的实践训练操作上,这其中还包括了对设计理论研究的课程。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讲解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要求有一定的实践来完成对思维创意的理解和应用。为此,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利用本课程的理论性和操作性、应用性,让学生多接触了解各种新的思维创意、生活和实际需要。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资料的查阅,感受生活并收集整理分析,根据社会需求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具体的设计。

在科技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设计教育模式以及教学手段都需要进行优化改革,以往只由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和教科书构成的传统设计教学手段,和以教师为中心,单方面讲授的课堂教学形式都已经显露出它的种种弊端。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平面设计教师应该用更多的时间来考虑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对教学作进一步研究,以期营造出一个和谐、积极、气氛活跃的课堂。

平面的课件(篇5)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孩子们已经系统的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并且前一节课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做基础,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更好的理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本课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节点生长”型。

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是一棵树上两个一级节点,而退位是其发展下的二级节点,不退位减法完全可以迁移到退位减法中来。因此,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及时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重点也是难点。

(2)重视发展学生的“活动指导策略”。

教材安排了摆小棒的图,要学生从中解决退位减法的突破口,不同的操作,会得到不同的计算方法。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合作,提倡算法多样化。

(3)“用数学”与“计算”融会贯通。以往的计算教学都是计算与应用想隔离,此处没有将“用数学”单提出来,而是将实际的情景作为先导,牵出我们需要研究的算式。这样的安排可以提高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数学的生活性与有用性。

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指向策略:引导矛盾。

在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经验上,再用原来的办法就绝不了了,强调“6—8不够减了,怎么办?”

2.过程教学。

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充分发挥解题的思维价值,突出体现“自主性思维性”。

本节课让学生主动体验摆小棒的过程,在其中感悟退位减法的算理,有助于形成清晰的口算思维。

3.方法渗透。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方法。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此处要明白退位减法的算理),才能把数学讲懂、讲活、讲深,才能使学生头脑形成一个具有“活性”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4.问题解决。

把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现代教育的又一原则,注意设置问题情境,让数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数学的思维”。

(二)学法

1.迁移、推理。

数学知识的积累是“堆积——压缩”的过程,是在纷繁的数学知识中抽取精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灵活的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基础上,有了更大数的概念,积累了“不够减怎么办”的经验,从而推想出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与过程。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能动性。

2.自主操作、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法是新教育理念一直倡导的,也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法与策略,是对学生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几个先决的条件,如:

(1)激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活跃思维,创造参与的全体性。

(2)活动本身必需的物质材料。

(3)展示机会。

(4)及时鼓励和评价。

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计算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已有知识基上,通过形象的动手操作,清晰退位减的过程,突破重点难点,获得新的知识。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小棒。

设计理念: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部分第二课时。本课作为计算的一种类型,属于《新课标》四个领域之一“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

数学的学习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只有教师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才是好的教学。”其实质就是——教学要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推向前进。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从重视认识向重视发展转变,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流的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题,教师要在万变中“扶植”课堂进行顺畅,以变应变。

以下几点体现了“发展”的教学观:

1、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

布鲁姆说:“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在讲述新的计算类型之前,要正确且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对于这点的处理,可以在提问的环节不压抑学生的问题。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还可以顺势复习旧知,有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倡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式学习

“自主探究”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师将大家带入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矛盾“6减8不够减了”,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计算的过程,还要能在推理和思考过程中学会交流和倾听,进行体验,激发更多的思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新教学理念积极倡导的,也是我们正在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瞬间迸发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创新的机会。比如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计算36—8时可以生成很多的算法,是一个方法创新的好机会。另外创新是在活动中生成的,要提供给学生活动的充足条件,这是创新的物质基础与可能性的前提。

平面的课件(篇6)

平面构成

第一章 概述

对于概述、概论、概念、定义之类的东西在原来上学的过程中是我特别不喜欢的一个章节,我一般都跳过不看。前段时间我在看有关其他教学课件的时候发现也跳过了这个章节直接进入了平面构成的三要素。

但是由于要给你们讲课的原因,出于我个人的职业道德,我不得不仔细看了下我们这门课的概述,之后我发现其实概述部分是整本书的精华,它告诉你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将会给以后的课程奠定怎样的基础,你要做好准备将要把这段学习的过程中的知识怎样运用到你的设计中。

这样看来,概述可能有点像我们的书里“序”,但是我也不太确定,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过“序”这类东西。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概述,我会尽量让大家不要睡着,也希望大家珍惜我的第一次。

一、平面构成的产生

在艺术领域,“构成”这个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的俄国,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后俄国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是人们之后常常提及的“俄国构成主义运动”。

我们中学的政治学过“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当生产力发展,原来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合或者阻碍了生产的发展,这个时候就会发生变革,产生新的生产关系。

其实生产力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计,它辐射影响到了社会中的各个领域 我们在学《世界现代设计史》《艺术史》等等史论,就会了解,设计史的开端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发生的前夜,那这段时期之前在生产方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是18世纪60年代英国爆发的工业革命,19世纪初,欧洲各国先后进入或者完成了这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为什么生产力的发展会影响到艺术领域的变革呢。我们举一个最简单浅显的例子。在中国大家就更好理解了,穷人家的孩子在放牛和种地,有钱人家的小姐在家琴棋书画,唐伯虎要是饭都吃不饱也没心情吟诗作画。

在外国的古代,具体古到什么时候我也没有研究。在那个时候,艺术、文学、甚至是数学这种有关文化的领域只有贵族才能涉及,因为穷人和当时所谓的下层阶级所有的精力都在解决温饱问题上。当时没有明确的界限,天文学、数学、绘画从事这些领域的人们并不是为了实用和切身利益,主要是为了满足某种好奇心或者求知欲,是有钱的闲富人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归为高级的心理追求和精神享受。就像达芬奇,1 他即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

转回我们的话题,在18世纪末,我们发明了蒸汽,会使用煤炭,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不能满足当时的情况了,就爆发了工业革命。生活提高了,艺术家们就蠢蠢欲动了,觉得当时的艺术理论绘画风格等等等等不能满足他们了,在艺术界就爆发了“工艺美术运动”。大家不喜欢原来的学院派了,不喜欢写实了,印象派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大家比较熟悉的梵高、塞尚就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印象派的特征是追寻光与色的美,他们为什么无端端的开始追寻光了呢,因为当时发现了光有七种颜色,就是我们物理学的那个光,就是这个时候发现的。

所以说艺术的发展是奠定在科技和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的。

(看课件做的时间表整体回顾,最后回归到20世纪俄国俄国构成主义运动,构成产生了)

二、构成的概念

构成主义否认了艺术绘画的再现性,认为艺术的形式是抽象的几何形式,主张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抽象的画面和雕塑,以表现自由的单纯结构及结构自身。代表人物有卡西米尔.马列维奇、弗拉基米尔.塔特林、罗金科、李西斯基等。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俄国画家,为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出生于基辅附近,在基辅和莫斯科学院学习,接受严谨的西方艺术美学的教育、相继受到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影响,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成一起成为早年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最终以朴实而抽象的几何形体,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丽色彩的具体几何形体,创立这个几乎只有他一个人独舞的至上主义艺术舞台。“模仿性的艺术必须被摧毁,就如同消灭帝国主义军队一样。”这就是他铿锵有力的表白。他全心力的推展其理论,因俄国的锁国政策,终而被遗忘以至于贫困至死。为什么在艺术上有突出贡献的先驱最后都不得善终呢?

1913年,马列维奇的立体主义突然转向一种图表式形象拼凑,构成半画谜,半招贴画式的性质。这一幅《一个英国人在莫斯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幅画上,具体的形象以反逻辑方式并列,是一种前达达派的构想。画上有俄罗斯教堂、马刀、蜡烛、剪刀、文字、锯子、鱼和梯子等等,这些在生活逻辑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完全按画家的自由意志杂乱地并存在画面上。它们大小不均,事物间也毫无可供联想的因素。

马列维奇首创了几何形绘画,留存于世的那些作品在这么多年以后,仍以它的单纯简约而令人惊讶。他称得上是二十世纪抽象绘画的伟大先驱。他一生以其谜一般的作品,为20世纪的艺术界勾勒出了另一片璀璨的星空,预示了从达达主义到后来的极简主义等多种艺术运动时代的来临。他为艺术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任由后来者遨游与徜徉。

至上主义是传统绘画时代终结的标志,而整个至上主义艺术团体中几乎只有他一个人。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思想影响了塔特林的结构主义和罗德琴柯的非客观主义,并通过李西茨基传人德国,对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产生影响。

三、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是利用点、线、面等视觉元素在二维的空间里,按照美的视觉效果,以理性和逻辑性的手法进行编排和组合的一种方法。

重点研究在二维空间中如何创造形象,如何运用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组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具有强烈形式美感的新形态。

四、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意义

平面构成是其他专业设计课程的基础内容,是现代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构成的目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造型能力、及形态组织能力,最终为设计服务。在之后的标志设计、招贴画设计、装饰图案、纹理材质设计中平面构成的理论和设计方法都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之前的色彩归纳和冷暖对比大家已经开始根据自己的主观态度开始设计,把花儿想象变形成少女,把花儿画成棒棒糖、风车之类,都是比较简单直接的变形,是一个好的尝试。但是为什么对于花儿这个主体物大家想的都离不开这些范围呢,这涉及到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叫做艺术心理学。

《呐喊》是挪威印象派画家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代表作之一。画面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红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画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有人认为该作品反映了现代人被存在主义的焦虑侵扰的意境。

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每年的十月伊始,人们就明显地感觉到白天越来越短,到了十一月底,太阳就彻底降到地平线以下,就这样太阳消失在北挪威的天空整整两个月,十二月和一月就是极夜了,天总是在十点半以后才露出一点光亮,而那灰蒙蒙的光亮不到三个小时便消失的无影无踪,让万物彻底被黑暗笼罩。

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梵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这位易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艺术,是心灵的表现。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他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而他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他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他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为什么在平面构成课上给大家讲这么多呢,我是想让大家了解在设计领域、我的灵感和思维由什么导向、会产生什么变化。我们平时要做些什么准备,在那些领域有所深入的研究。在大一的时候奠定好基础,充实自己,在之后的课程里面才能够结合之后的专业理论知识做出好的设计。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一、形式美

1、形式美的定义:

形式即物体的形体,是事物的外部表现态势,包括事物外在的形态及其组合规律,形式美法则是指事物外在形态的自然物理属性(色彩、形状和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所体现出来美,是构成学中形式的视觉审美特征,属于美的范畴。

2、形式美产生的过程:

作为社会的人,原始先民开始把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起初是为了表示勇敢、祈求神灵赐予力量、吸引异性等,但久而久之,这种形式的装饰脱离了实用内容,成为心灵上的积淀,当人们看到它时就产生一种非实用的愉快情感,即形式美感,这个从实用向审美的转化就是形式美的产生过程。

形式美感与人的心理、生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人的这些形式美感一经形成,又成了对形式美进行审美的依据,人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有继承性、共同性、也有时代、民族的差异性,它总是对着社会生活不断的演变而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化。

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

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一种基本相同的共识。例如,在人们的视觉经验中,高大的杉树、耸立的大厦、巍 峨的山峦尖峰等,它们的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视觉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达、威严的感受;而水平线则使人联系到地平线、一望无际的平原、风平浪静的大海等,因而产生开阔、徐缓、平静等感受„„这些源于长期生产、生活积累的共识,使人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平面的课件(篇7)

请下载附件:1、《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共4页,本地下载在线阅读New!)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展示平台,16根零散的计数棒。

请下载附件:1、《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共4页,本地下载在线阅读New!)

平面的课件(篇8)

各位领导、老师好

首先感谢教研室和校领导给了我这一次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磨课,我学到了很多,也有了自己一点对复习课的想法。下面就向各位同行汇报自己在这次上课中的一点收获和思考。

一、小学复习课的特点

小学数学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所以复习课有别于新课和练习课,要避免冷饭重炒,关键在于要上出“复习味”。复习课的基本任务是抓住双基串成线,沟通联系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汇贯通更熟练。综上所说复习课的特点之一就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也是为以后学习,甚至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特点之二是“通”,融汇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同时,弥补缺漏,消除疑惑,得到提高。

二、下面就结合我的这一节课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说说我的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回忆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所以我选择了从操场跑道这入手,抛出两个问题,揭示课题。

(二)梳理知识,交流质疑

我分两大块来梳理知识,一是周长,二是面积。在整理反思时分三个层次,一是回忆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以及单位;二是回忆计算方法,重点要回忆推导过程;三是通过回忆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在复习周长时,分三个层面,第一出示有计算公式的三个图形,第二出示没有计算公式的三个图形,第三个层面让学生统一认识,周长都是求一周边线的长度。也是为以后学习进行拓展。

在复习面积时,也是从三个层面来的,学生先回忆公式——回忆推导——理清关系,渗透联系。

(三)、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课的练习是必要的,练习的时间要足。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要针对学生易错、易混淆、难掌握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针对性强的复习内容,弥补学生不完善的知识体系。所以除了基础题我还设计如下题型:

1、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能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复习课练习的设计必须联系实际。如第4题。

2、拓展题。这类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度拓宽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如第5题挑战题。

三、一些困惑

1、单纯地疏通知识点,忽视方法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式单一,复习课上成练习课。

3、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够。

4、教学以大量的练习作为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主要形式,复习课往往成了习题课。

平面的课件(篇9)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一、构成概述

(1)构成的来源

构成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形式基础,产生与20世纪初。其三个重要的源头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成主义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和以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中心的设计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成主义设计,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与设计运动。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因素干扰,构成主义运动没有产生世界性的影响。一批构成主义、前卫艺术的探索者离开俄国前往西方,将俄国的构成主义传入西方,对艺术和设计新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荷兰“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8年—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发起人和组织者是《风格》杂志的编辑杜斯伯格,这本杂志也是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风格派”的设计特点是高度理性,它的思想和形式都源于蒙特里安的绘画探索。

1919年,德国创建“公立包豪斯学校”,建筑设计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院长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教育口号,并在“包豪斯”学院最早设立了以“构成”为基础的课程。包豪斯为了加强现代设计理论基础及介绍综合性的美学思想,于1925年开始编辑并出版了“包豪斯”丛书,传播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思想以及新的设计教育计划和方法。从那时候起,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思想便一直影响着世界的设计发展,它因此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相对于俄国的构成主义和荷兰的“风格派”,德国包豪斯无疑是影响最大的。虽然它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在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从建筑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平面设计、染织设计到家具设计,从理论到实践,乃至教学、全面地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包豪斯使现代设计思想传遍全世界并使之成“正果”,它不只是遗存在历史之中,更有如不死的火凤凰,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设计创作和设计教学,我们仍可以时时见到其闪烁着的光芒。

构成主义讲求的是形态间的组合关系,即设计师主观地考察事物间的构筑规律,再按自己的理解直观抽象地表现客观世界各形态的组合关系。在具体的设计中,它强调功能与形式的统一,而不是设计对象的外部施加装饰。这一理论使得艺术设计脱离了传统的纯粹艺术与传统装饰的方法。(2)学习构成的目的

通过学习构成,培养和提高造型能力,训练对形式规律的掌握与运用,更重要的是建立新的四外方式和造型观念,达到丰富艺术想象力和启发创造力之目的。设计构成的学习能让设计者在未来的设计中有独特的构思、形态的合理组合以及美的感觉。学生经过构成课程的练习后,在观念和审美意识上,应能够从旧有的模式中逐渐地解放出来,从而养成具有创新价值的创造力。设计构成的学习属于设计基础训练的范围,它是今后设计创作的一个准备阶段,它能将未来的设计创作变成一种自然而深入的创作,而非一种盲目的状态。它能培养设计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找到一个适合的点或定位来进行设计创作,做到有的放矢,并且还能培养一种对事物的敏锐的观察力。

设计构成理论是人们在长期艺术创造中对造型规律的认识与总结,对现代设计影响深远。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设计尤其是商业领域的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平面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等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的构成元素在这些设计中占据了极高的比例,甚至完全控制着整个设计的创意思想和形式。(3)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的完整定义是:将既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在二维的平面内依照美的形式法则和一定的秩序进行分解、组合,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形态及理想的组合方式、组合秩序。

(4)平面构成的特点

平面构成不是表现具体的物象,但它反映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其特点有二:

第一,它以知觉为基础。它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过程,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变化、反映出客观现实所具有的运动规律;

第二,它是一种理性活动,自觉而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平面构成运用了数学逻辑、视觉反应、视觉效果,对形象进行重新设计并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具有超越时空的图形效果。

(5)平面构成的分类

任何形态都可以依据构成原理进行构成。平面构成主要可以分为自然形态的构成和抽象形态的构成两大类。

1、自然形态的构成

以自然形象为基础的构成形式就是自然形态的构成,该构成法保持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对形象整体或局部进行分割、组合、排列,构成一个新图形。

2、抽象形态的构成

以几何形象为基础的构成形式就是抽象形态的构成,该构成法以点、线、面等构成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规律进行几何形态的多种排列组合。抽象形态的构成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规律性的组合,如重复、近似、渐变等,其视觉效果具有节奏感、运动感、进深感、整齐划一的视觉效果。非规律性的组合,如对比、集结、肌理、变异等,其视觉效果具有张力和运动感,组合比较自由。

二、构成的形态要素

1、点

(1)点的概念

几何学中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为“点”。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是相对的,它在对比中存在。例如,地球是巨大的,但它在宇宙中就成为一个点。相对而言,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课堂练习1:关于点的联想 作业要求(1):从宏观角度,发挥联想,记录关于点的图案。例如:脸上的雀斑、苹果上的蛀虫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数量越多越好,同时也要注意图像的质量。这个练习可以采用分组合作比赛的形式进行。作业数量:1页 作业尺寸:A4 建议课时:1课时

构成中的点不同于几何学中的点。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只要缩小到一定程度,都能够产生不同形态的点。作业要求(2):

使用现成工具表现点的形态。可以是用同种工具表现不同点的形态,也可以是用不同工具表现不同点的形态;也可以是用不同的工具,表现同一种点的形态。关注点的形态样式,最大限度的发掘形态的可能性,拉开点形态之间的个性。作业数量:8张

作业尺寸:100mm*100mm/张 建议课时:2课时 作业提示:这里的现成工具指商店可以购买的绘画工具,如铅笔、毛笔、水性笔、油性笔等。尝试把每种工具的特性研究透彻,发挥到极致。作业要求(3):

使用自己创造的工具来表现点的形态,工具不限。作业数量:8张

作业尺寸:100mm*100mm/张 建议课时:2课时

作业提示: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寻找或创造多样的工具,鞋底、筷子、麻绳、图钉、瓦楞纸板等许多身边的物都可以用来创造“点”。随着工具的多样化,点的形态也会更加丰富多变。注意画面中点的具体形态、大小、疏密以及由点所形成的画面黑白灰关系。

(2)点的构成方式

1、不同大小、疏密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图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的线化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美的韵律感;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地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2、线(1)线的概念

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直线和曲线两种。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定义中,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从构成的角度讲,线既有长度,也可以具有宽度和厚度。(2)线的形态

直线和曲线是线的最基本形态。直线中又分为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中又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课堂练习:

作业要求:使用现成工具表现线的形态

作业数量:8张

作业尺寸:100MM*100MM

课时:2课时

作业提示:注意利用线的长度、粗细、间距、形态等特性传达不同的情感,或精致、或跳跃、或理性,又或者拙劣。课堂练习:

作业要求:使用自己创造的工具表现线的形态;根据命题,准确表现出线的不同性格。

作业数量:8张

作业尺寸:100MM*100MM

课时:2课时

作业提示:根据命题表现线条时,首先应当分析命题,用心体会命题的情感印象,在选择合适的工具加以表现,同时注意画面的节奏感与秩序感符合美的形式法则。线的练习应当注重表达不同的情感,或灵活飘逸、或秩序井然、或精致坚韧、或厚重沉稳。

线的构成方式:面化的线、疏密变化的线、粗细变化的线、错觉化的线、立体化的线、不规则的线。

3、面

(1)面的概念

几何学上把线移动的轨迹称为面,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

(2)面的形态

面有规则面和不规则面。规则面是由圆形、方形等几何图形所组成。圆形、方形这两种面的相加和相减,可以构成无数多样的面。不规则的面是由曲线、直线围成的复杂面。(3)面的构成方式

面体现了充实、厚重、整体、稳定的视觉效果。

几何形的面:表现出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 徒手的面:主观随意性较大,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 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人造形的面:具有较为理性的人文关怀。作业要求:循序渐进设置三个环节:(1)白面积在黑面积上移动;

(2)两部分白面积在黑面积上移动;

(3)白面积可以任意裁切,黑面积不动,用取景框构图。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法则

基础骨骼

认识骨格

骨格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基本形组合起来的编排方式,就如人体的骨架一样起支撑作用。在构成中,骨格支配着构成单元的排列方式,它决定着各个组成单元的距离和空间,在构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骨格的形式与作用

骨格可分为规律性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有作用性骨格(显性)和无作用性骨格(隐性)。规律性骨格:指骨格规律性很强的有序排列方式,如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构成方法。非规律性骨格:是一种自由的构成形式,它体现了很大的随意性,如密集、对比、变异等构成方法。

有作用性骨格:骨格线将画面划分成许多骨格单位,每个骨格单位就是基本形的存在空间。基本形在骨格单位的空间内,可以自由变化位置和方向,也可以变化形状、大小和数量。当基本形大于骨格单位时,逾越的部分将被切除,使基本形发生变化。有作用的骨格线其本身可自成形象而不一定要纳入基本形才可以构成设计,也可以是骨格线和基本形同时存在成为设计中的形象。无作用性骨格:骨格线在画面上不可见,只起着固定基本形的作用。当基本形大于骨格单位时,形与形相遇,可形成多种组合关系。第一节

重复、渐变、对称、均衡

重复构成:平面构成中的重复概念是指同一形态连续、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它在运用时应保持形状、色彩、肌理的相同。重复的视觉效果是使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和谐富于节奏感。重复这种构成形式在设计应用中极其广泛,给人以壮观、整齐的美感。如建筑中整齐排列点的窗户、阳台、地面的瓷砖,纺织面料等。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为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简单重复构成:一个形体反复排列

多元重复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形成一组反复排列的图形。

(重复:重复是英文中克隆、拷贝的概念,以一个物象作为单元,通过原样复制,罗列在一起构成画面。

重复是由一个元素衍生出多个元素,是平面构成最初级的一种构成手法。重复的构成由于单个元素的增多而积聚力量。一个平凡的东西单个看也许毫不起眼,但是不断地连续出现,它就会给人一种视觉扩散和心理震撼力,从而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平面构成中的重复符合人们追求有规律性的事物的普遍心理要求。同样,重复的个体和重复的序列也应颇具艺术创意,出其不意是重复构成手法摆脱呆板和平庸的良好契机。)

渐变构成:渐变是骨骼或基本形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秩序的构成形式,反映的是运动变化的规律。渐变是一种符合发展规律的自然现象。渐变的构成形式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基本形的渐变::把基本形体按照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疏密、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叫基本形渐变。

(2)骨骼渐变:即骨骼线的位置依照数列关系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往往产生令人眩目的效果。

(渐变是由一个事物按序列略加变化派生出多个事物。渐变的形式贵在变的渐进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事物朝着某个方向(这里的方向是广义的方向)逐步的发展变化,这些变化由很多细小环节构成,每一个环节都是条变化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缺少就显得突兀了。平面构成渐变有点的渐变、线的渐变、面的渐变以及综合要素的渐变。

点的渐变表现为点的形状、深浅程度逐渐变化的过程。线的渐变表现为线的粗细排列或线的组织形状有秩序地逐渐变化。

面的渐变表现为面的空间透视渐变。面以一定轨迹运动,形成了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的渐变趋势。

综合要素的渐变表现为多方面要素结合起来的整体渐变。对称与平衡:人的身体便是一个对称的构成,至于多数的动物、天然矿物晶、星球等,甚至其构成要素的分子、原子本身,也都具有对称结构,这样的例子在自然界中不胜枚举。自然界中充斥着对称之形,至于人造物,以对称为主体的东西也不计其数,不论是家具、餐具、文具,还是电器用品、交通工具等大多如此,大部分都具有对称之形。

在艺术表现方面,对称形适用于表现明快统一的感觉,或井然有序,或明确坚实,乃至严肃神秘的两面。

对称是均衡的基本形式,就像天平持平时,支点在中间的左右两边形态,它们的视觉分量相等。对称是在传统设计中被大量采用的方法,左右对称的图形虽缺乏动感和立体感,但是具有安定、庄严、稳定、安静、平和的感觉,并且具有纯平面、简洁、井然、静态的均齐美。基于这些特性,用对称的构成方法表现具有实力、静谧、稳健、庞大的机构形象及政府徽章等设计项目时,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对称这一概念与两形之间的测量有关。在对称的许多种形式中,“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是较为常见的两种形式。而“轴”与“中心”都是测量的方式,“轴对称”指以直线划分某图形,其两边的部分完全相同,这根直线被称为对称轴,两边的部分互为对称形态。“中心对称”指某图形通过中心一点任引一条直线,能把此图形分为完全相同的两部分,这个点即为对称点。

平衡指画面中所处支点两侧的部分,虽然在大小、明暗、繁简等方面不尽相同,但能够使视觉达到某种平衡,如一棵塔松或杉树,它的树干左右侧的枝条、树叶不是绝对对称,而是交错生长的,但从总体来看,它整体的视觉关系是左右平衡的。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称,而是给人心理上的“对称”感。平衡比对称更富于变化,在保持平衡与视觉平衡中求得变化的同时,也具有活泼的因素。

平衡的基本形式有三类:(1)两侧不同体量的形态距离画面的支点远近不同,体量大的距支点近,体量小的距支点远,从而导致了视觉的平衡。

(2)两侧的形态的性质(如金属和木头、男和女、方与圆等)有区别,但如使其体量大体相等,黑白关系一致、类别属性相同、处于对称的位置,也可产生平衡感。

(3)两侧形态的精彩醒目程度处理不同,可以不同体量却又处于支点两侧相同位置的部分产生平衡感。如大面积等大文字(基本形相似)与单幅的精彩小图片分据两侧相等的位置,也可以使画面产生平衡感。

(对称与镜像:对称与镜像构成往往要求有一确定的中轴,物象以中轴为基准,对称组合或者正反镜像组合构成。镜像的概念是从生活中的镜照影像关系中得来,也如水中的倒影关系。平面对称物象的选择要有一定的考究,尽量避免简单和一目了然的图形,因为对称形式构成本身是相当简洁的一种结构。

对称构成或镜像构成练习除了作为单元的物象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条件外,对于作为中心的中轴的选择也可以有方向、位置、形状等变化。而对称构成独具匠心者擅长将两个完全一样的单体,通过中轴暗线结构作用,完全融进整体构成语境当中,使单体不再是两个独立存在、互不相干的个体,而是整体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称并非机械的对称,二是像故宫建筑群一样,能让人置身其间会深刻地感受到它的博大。在中国传统古建筑中,对称的格局是最具有民族特征的格局。对称而高挑的飞檐,以主殿为轴心左右对称的建筑群,形成了鳞次比节、庄严肃穆、大气磅礴的设计风格,显示出轩昂的中国式建筑风貌。

优秀的对称与镜像构成作品,庄严中透着活泼,而失败的对称与镜像构成作品,显得既拘谨又呆板。

节奏、韵律: 节奏、韵律这一普遍存在于各种艺术类别中的表现方法,也同样成为平面构成热衷于研究的对象。平面构成中的节奏、韵律依赖于形式的组合产生带有婉转变化的整体关系,这种整体关系形式构成的基点是不断重复和近似变化的渐变。但是这其中的渐变是经过仔细推敲过,置于画面中与其他的形相适应并共同构成视觉的秩序美和意蕴美。

节奏、韵律是秩序美平面构成的较高层次。首先,它要关注到构成形式变化大小程度“度”的衡量,变化过程过快会导致形象的突兀,变化得过慢会导致形象窒息、死板的感觉。《淮南子·好色赋》中点出事物“过与不及皆不成美”,古人对于美的评判标准以“恰到好处”为佳。然而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却是一直以来争论而无定论的话题。这并非是审美无评判标准,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是多方面的,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审美无形中就宽泛多了。

在节奏、韵律构成中,必须关注不同形象或抽象点、线、面的外部条件的一致性,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形象表象的视觉性质。如在节奏性画面中,在所有的一致环节中,出现单个性质迥异的个体,就会破坏整体的节奏连贯性,打乱构成的秩序。比如:同是几何体,圆形的视觉美特征与方形截然不同;同理,有机曲线与直线的性质也不一样(所有游离线条变化中,突然让直线强调性的出现,就会扰乱画面的轻松气息,割裂节奏性变化的秩序)。史前陶文化的彩陶装饰非常注重节奏、韵律构成关系。马家窑文化的图形是以弧线优美的节奏关系著称于世,而红山文化则以统一而不失变化的锯齿纹享誉当世。不同性质的形象组合创造不同美感的秩序美。

节奏、韵律讲求的是通过形式处理构成画面核心的内在意向。韵律一词顾名思义,即“韵”、“律”的有机构成,灵动而自由的单个元素就像音乐中的音符一样,跳跃着生命的气息。“韵”靠“律”来烘托,而“律”靠“韵”来深化。

近似构成:近似的基本形在重复或近似骨骼中的排列就形成了近似构成。严格来说,绝对重复的事物并不存在,即使是双胞胎也存在细微的区别。但近似现象比比皆是,如飘落的树叶、畅游的鱼儿、飞行的小鸟、盛开的花朵、随风而动的树木等,相似却不相同,自由一种自然和谐之美。

一、近似基本形的获取

(1)直接简化同类事物而取得的形。如蝴蝶、飞鸟、任意动物、花卉等,性质相同,形状大同小异,极易形成近似形,且较丰富,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也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形式。

(2)联合或减缺出来的形,即两个基本形相加或相减,使形象大小、方向、位置有所变动而组成近似形。

(3)形状不同的事物,用同一手法造型可构成近似形。例如将几种不同的玩具,如飞机、小鸭、汽车、鱼等用线简化形象构成近似基本形。

二、近似构成的骨格

近似构成的骨格课通过变化重复骨格网的方向、间距、线型等获取,也可把近似的形态自由排列。

三、近似构成的形式

(1)近似形在重复骨骼中的排列

近似形在重复骨格中的排列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形式,极易取得既统一又富有变化的丰富视觉效果。

(2)近似形在近似骨骼中的排列。

近似形的方向、位置比较灵活,形在框内所占面积大致相同。近似形可以不受骨骼单位约束,可占有两个骨格单位。近似形可以被骨格线切去,在框内以残缺形态显示。

(3)近似形的自由排列近似形自由排列无需骨格线,可把近似的形态自由排列在画面上,取得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形态美

(4)骨骼的近似构成

在骨骼的近似构成中,也可以作单一骨格的近似构成,无需近似形,同样可以取得活泼而富于变化的形式美感。

四、近似程度的把握

近似程度要适宜,近似程度太大,则统一感太强,接近重复构成;近似程度太小,则变化太大,会失去近似感,使整体显得杂乱。

五、重复构成与近似构成的异同点 重复是指同一基本形连续、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在同一画面上的构成方式。而近似是在重复的基础上,使基本形出现较小的变化,是重复的轻度变异。

重复具有极强的安定性、秩序感与节奏感,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形式。而近似打破了重复构成的单调,表现出有变化又不失系列感,即统一又有对比的特征。

渐变构成:基本形和骨骼逐渐地向外或向内扩大或缩小,发生循序渐进的变化,就构成了渐变构成。渐变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由大到小、由近及远等都是有序的渐变现象。

一、基本形的渐变形式(1)形状渐变

形状渐变是指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渐变到残缺,由简单渐变到复杂,也可以由抽象渐变到具象等。(2)位置渐变

位置渐变是指逐渐改变形态在空间中的位置,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效果。(3)方向渐变

方向渐变是指逐渐改变有方向感的形态在空间中的朝向。(4)色彩渐变

色彩渐变是指逐渐改变形态色彩的色相,明暗程度或鲜灰程度等。(5)大小渐变

大小渐变是指基本形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二、骨骼的渐变形式

(1)单元渐变:一组骨格线渐变,其他骨格线重复排列。(2)双元渐变:两组不同方向的骨格线同时渐变。

三、渐变构成的渐变比率

渐变构成的渐变比率大,则变化剧烈,对比鲜明;渐变构成的渐变比率小,则重复、柔和,缺乏空间效果。

四、渐变构成的表现形式

(1)基本形渐变,骨格不变(2)基本形不变,骨格渐变(3)基本形渐变,骨格渐变

(4)单一骨格线的变化,即分条渐变,分条的宽窄变动。发射构成: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也是一种渐变的造型。发射是指重复的形或骨格单位环绕一个中心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

发射现象在自然界中很常见,如太阳的光芒、盛开的花朵、燃放的礼花、蜘蛛结网、水的涟漪等都是发射现象。发射具有多方面的对称性及视觉焦点和光学效果,引人注目,视觉效果强烈。

一、发射骨骼的形式

(1)离心式发射:骨格线由中心向四周散开

(2)向心式发射:骨格线又四周向中心集中,如万箭射向靶心。(3)同心式发射:以一个焦点为中心,层层环绕发射,如枪靶图形。(4)多心式发射:由数个圆心点构成的复合式发射构成。以上几种骨格形式可任意组合,仅一种则太单调。

二、发射构成与渐变构成的关系 渐变和发射都是规律性很强的现象,这种现象运用到视觉设计中能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和空间感,是一种有秩序、有节奏的变化,渐变形式可以是基本形的渐变,也可以是骨格的渐变,而发射形式则以骨格的渐变为主,基本形的发射为辅。

对比构成:所谓对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差别的形态放在一起比较而产生的效果。最强的对比是特异,最弱的对比是重复,最和谐的对比是黄金比。

一、对比的作用:对比可以产生明朗、肯定、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自然界中充满着对比,如天地、陆海、红花绿叶、蓝天白云等;乐曲中的强弱、快慢等也都是对比。

二、对比的种类:在平面构成中,可以将对比构成形式归纳为形状对比、大小对比、方向对比、空间对比、曲直对比、明暗对比、材质对比等多个方面。

1、大小对比

大小对比是指构成元素之间在形态的大小上相差悬殊而形成的对比。其构图特点是主体突出,一般将主体内容处理得大些,形成主次关系明确、对比较鲜明的画面效果。

2、形状对比

形状对比是指因不同元素在形状上的差异而产生的对比。形状对比要注意整体的统一感,应了解不同形象的形状之间产生的对比关系所形成的效果及其在不同性质、不同构图的画面中的适应性。

3、方向对比

方向对比是指构成画面的元素因在方向上放置位置的不同所形成的对比。方向对比中方向的变动不宜太多,把握住主导方向,避免凌乱、松散,才能营造有意味的节奏感个运动感。

4、曲直对比

曲直并置,能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形成清晰、明确的心理感受。

5、动静对比

直线具有刚直、安静的性格特点,而曲线则具有优美、运动的特性。在一副作品中,如果过多运用曲线,会产生不安定的感觉。反之,过多使用垂直线和水平线,则会产生呆板、停滞的感觉。曲直结合可以刚柔并济,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6、空间对比

空间对比是指在平面构成元素的正与负,图与地、远与近、前与后等不同空间关系上形成的具有空间感的对比,空间对比要注意构图的均衡。

7、明暗对比 利用明暗关系可使画面产生强烈或柔和的对比效果。黑白对比是最强烈的明暗对比,可产生强烈、刺激、清晰的视觉效果。

8、质感对比

将质感不同的图形形象依据主题需要整合在画面中,可产生不同肌理感觉的对比。运用质感对比时要注意画面整体的协调性。第三章:空间、肌理构成与表现

(二)肌理构成

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体的表面性质特征。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

肌理效果的应用在我国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时所有的压抑法、汉代的画像砖、宋代的瓷器中利用窑变产生的“冰纹”、中国书法和写意画中的“飞白”,这些例子都说明了

人们对于不同肌理形态的认识和利用。因此,肌理构成的课题训练在造型领域有重要的意义。

肌理的形式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1、视觉肌理

通过目视就可以观察到的物体表面特征就叫视觉肌理。肌理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滴色法、水色法、水墨法、吹色法、蜡色法、撕贴法、压印法、干笔法、木纹法、叶脉法、拓印法、盐与水色法等。比如用钢笔、毛笔、圆珠笔、彩笔和电脑、摄影技术处理等,都能形成各自独特的肌理效果。画、喷、擦、染、烤、淋、压、印、熏、浸等手法无所不用其极。材料几乎没有限制,可用木、石、玻璃、布、纸、颜料等。常见的简单手法有以下几种:

(1)电脑处理法:图片输入电脑后,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处理,可得到多种肌理效果;

(2)拓印法: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着色,将纸覆盖其上,然后均匀印在纸上,构成肌理效果;

(3)自流法:将油漆或油画颜料滴入水中,以纸吸入;也可以将颜料滴在光滑的纸上,使颜料自由流淌或用气吹,形成自然纹理。

(4)熏炙法:用火焰熏炙,使纸的表面产生一种自然纹理;

(5)绘写法:用笔绘写,直接造就肌理效果。肌理元素的形象越小,其肌理效果就越好;

(6)印刷法:用丝网版、石版、铜版、木版等效果综合制作;

(7)粘贴法:将各种纸材和其他平面材料通过分割,组合在一张画面上;

(8)擦印法:在纸上用色料(如铅笔、炭精笔)来摩擦,将纸下的凹凸或质感擦出图形;

(9)压印法:在玻璃或光滑的纸上放置色料,然后加上强压,色料便会沿着强压的方向往四周挤出来。或者选择具有特殊肌理的材质进行压印,会在纸上形成偶然形态和特殊的肌理效果。

(10)复印法:通过图片在复印机上复印,经过调节黑白度,使其丧失部分信息,形成新的肌理。

2、触觉肌理

用手触摸有凹凸起伏感的肌理为触觉肌理。触觉肌理有两类:

(1)自然的肌理:自然的肌理就是自然形成的现实纹理,如没有加工的石、木等的肌理。

(2)创造肌理:创造的肌理就是由人工造就的现实纹理,即原有材料的表面经过加工改造,与原来触觉不一样的一种肌理形式。通过雕、刻、撕、压、揉、烤、烙堆叠等工艺,再进行排列组合而形成。

肌理在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织物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肌理应用恰当,可以使设计锦上添花。肌理的构成形式还可以与重复、渐变、发射、变异、对比等构成形式综合运用。

肌理在设计中的应用

肌理在现代设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室内墙体不用材质的肌理效果、地面的不同肌理都会给人带来多样化、艺术化的视觉效果。肌理在其他设计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生活中的家具、服饰等都有肌理的痕迹,不同的材质肌理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与实用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肌理已经成为设计领域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分割构成形式

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秩序进行切割或划分的构成形式叫分割。分割是最常用的构成方式,如室内设计,书籍、海报、网页、报纸、杂志等的平面版式设计中,都是根据分割原则进行的。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为探索艺术中的节奏规律,如设一个线段长度为1,把一个线段分成两部分,即长度为A和1-A,使其中一长段部分与全长1的比等于另一短段部分与这一长段部分的比。

从古希腊的瓶画到巴底依神庙、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绘画,都可以看出比例分割的重要性和唯美性。

分割的形式有等形分割、等量分割、自由分割、比例与数列分割等。

1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地重复性分割,有整齐划一之美感,形式较为严谨; 2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形的统一;

3、自由分割: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给人以自由活泼之感;

4、比例与数列分割:利用比例与数列的秩序进行分割,给人以秩序、完整、明朗的感受。

1)黄金比例分割;2)菲波拉契数列;3)等级差数数列;4)等比级数列;

比例的运用,在现代生活中更加广泛化,各种材料和用品在尺寸上都符合规格和比例,有统一的计划。

平面的课件(篇10)

平面设计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入门较难,但一旦入门就好学多了,现把本人在教学中的想法,简单谈谈如下;

平面设计教学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教学,第一为入门阶段,在第一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刚接触到平面设计,不懂此学科如何学习,如何上机实践,所以教师就必须象带小孩子一样,多引导,多分析,多辅导,详讲,细说,让学生轻松快速入门;第二为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学生有一定的平面设计基础,但他们的能力还是有限的,不能完全放手,所以教师就必须多引导,精讲多练,教给他们实例的设计思路,让他们在引导下上机实践,并完成作品,注意这个阶段是个过渡时期,不能全包办,也不能全放手,应多给他们发展的空间,为他们多设计些与实例相近的提高作品,让他们去扩展性的发展自己。第三为提高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平面设计的基础相对比较扎实了,教师可以给学生作品,让他们独立找出设计思路,多实践,独立完成作品和创新作品。

在入门阶段,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可以低起点,严要求,内容简单,操作性强为宗旨。采用观察、分析、演示、实践、检查、评价模式。观察就是让学生观察作品的效果图,思考作品的组成部分,简单思考各组成的的实现方法;师生共同分析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去分析作品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演示就是教师把完整作品的制作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学习实现各部分的操作命令、各各工具的应用和小细节操作技巧;实践就让学生上机实践完成作品,教师适当给予辅导,让每位学生顺利的完成作品;检查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实践作品完成情况给予检查,点出作品的不足和给出改进方法,还无形的起到学生学习的作用;评价就是对学生的上机情况给出赞美性的评定,并对共性问题再次分析、讲解。

在发展阶段,学生有一定的平面设计基础,可采用分析、学生演示、互助实践、检查、评价。观察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并让学生归纳出正确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学生演示就是让学生在正确分析过后,让尖子生为其他学生演示操作过程;互助实践就是让学生尽力独立完成作业和扩展作业,如果不能完成可以求助其他学生的帮助来完成作业;这种模式中的观察、检查、评价和入门模式一样。

平面的课件(篇11)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4第二章第三节《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坐标表示》。

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向量在数学中的地位

向量在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又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2、本节在全章的地位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揭示了平面向量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结构,足以进一步研究向量问题的基础,是进行向量运算的基本工具,是解决向量或利用向量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

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蕴含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

二、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会用它来表示平面上的任意向量,为向量坐标化打下基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定理的产生,形成过程,体验定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运用,增强学生向量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向量是处理几何问题有力的工具之一。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对平面向量定理夫人探究

2、难点: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理解及运用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在教法上采取三主教学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维主线

1、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书本的图形动起来,加强了教学的主观性

2、学情分析

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学生对向量的物理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都为学习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学法

教师通过启发,激励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数形几何,探究规律

揭示内涵,理解定理

例题练习,变式演练

归纳小结,深化认知

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是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那么a与e1,e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怎探求这种关系呢?

2、数形几何,探究规律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存在一对实数R1,R2使得a=R1e1+R2e2

3、揭示内涵,理解定理

(1)、为什么基底e1,e2必须不共线?

(2)、基底e1,e2是否可以选择?

(3)、定理中R1,R2的值是否唯一?

(4)、定理的价值何在?

4、例题练习,变式演练

如图4,在□ABCD中,AB=a,AD=b

试用a,b分别表示AC,BD

如图5,如果E,F分别是BC,DC的中点,试用a,b分别表示BF,DE

如图6,如果O是AC,BD的交点,G是DO的中点,试用a,b表示AG

5、小结归纳,回顾反思。

小结归纳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

(1)、课堂小结

①、向量的坐标表示

a、对于向量a=(x,y)的理解

a=xe1+ye2(e1,e2分别是x轴,y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若向量a的起点是原点,则(x,y)就是其终点的坐标。

b、向量AB的坐标

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起点的坐标。即如果A(x1,y1),B(x2,y2),则有AB=(x2—x1,y2—y1)。

c、注意要把点的坐标与向量的坐标区别开来。相等的向量坐标是相同的,单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却可以不同。

②、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a、a=(x1,y1),b=(x2,y2),其中(b≠0),a//b的充要条件a=与x1y2—x2y1=0在本质上市相同的,只是形式上的差异。

b、要记准公式坐标特点,不要用错公式。

c、三点共线的判断方法

判断三点是否共线,先求每两点对应的向量,然后再按两向量共线进行判断。

(2)、反思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二)、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平的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连贯,强调学以致用。通过作业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课本97页第二题,98页第六题

——巩固作业的设计是保证了全体学生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巩固应用。

选做题:用向量法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切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创新作业的设计,体现了向量的工具性,使得学生对于用向量的方法证明几何命题有了初步的体验。

(三)、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课堂的内容和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通过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

五、评价分析

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我采用了及时点评、延时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在概念反思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巩固练习考查学生对本节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集训,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

平面的课件(篇1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A版必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以及设计说明五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x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本课时内容包含“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此前的教学内容由实际问题引入向量概念,研究了向量的线性运算,集中反映了向量的几何特征,而本课时之后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向量的坐标运算,更多的是向量的代数形态。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坐标表示的基础,坐标表示使平面中的向量与它的坐标建立起了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为通过“数”的运算处理“形”的问题搭起了桥梁,也决定了本课内容在向量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向量夹角的概念,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 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探究,以及平面向量坐标建立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定理的产生、形成过程,体验由一般到特殊、类比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从而实现向量的“量化”表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数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探究,以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教学难点: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理解及其应用

二、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原则,本节课采用由“自学—探究—点拨—建构—拓展”五个环节构成的诱导式学案导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向量的概念和简单的线性运算,并且对向量的物理背景有初步的了解,我引导学生采用问题探究式学法。让学生借助学案,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四、重点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本节课共设计了五个环节:发放学案,依案自学;分组探究 ,信息反馈;精讲点拨,解难释疑 ;归纳总结,建构网络 ;当堂达标,迁移拓展 。

1、发放学案,依案自学

学习并非学生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根据这一理念,我在课前下发“导学学案”,让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是我编制学案的纲要。

经过学生的自学,在课堂上,我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简单概述,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其中,向量的夹角概念,学生基本上能独立解决,我会引导学生归纳出求两个向量夹角的要点:(1)两个向量要共起点,(2)两个向量的正方向所成的角。然后,通过学案上的练习题目1,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探究及坐标表示,我准备通过分组探究,精讲点拨,归纳总结三个方面来突破。

2、分组探究 ,信息反馈

这一环节,我先把学生分组,让其对定理及坐标表示,进行讨论、探究、交流,先组内互相启发,消化个体疑点,然后以组为单位提出疑问。如果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我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我准备

3、精讲点拨,解难释疑

本节课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向量的坐标.要求先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研究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然后以这个定理为基础建立向量的坐标。对于定理的探究,有些学生只是从形式上加以记忆,缺乏对问题本质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升数学能力,我先提问学生如何把平面上任一向量分解成两个不共线向量的线性组合,学生会通过作图来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向量是自由向量,其起点是可以移动的,将三个向量的起点放在一起可便于研究问题.类比物理上力的分解,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我们把向量 分解成 ,根据向量共线定理 ,存在一对实数λ1,λ2 ,使 , 从而 =λ1 +λ2 ,教师再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从而得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为了加深对定理的理解,我设计了如下的几个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再利用几何画板作进一步的演示。当 , 共线时,与它们不共线的向量 不能用 , 当线性表示,所以共线向量不能作为基底;当不共线向量 , ,任意 确定后,λ1,λ2是唯一确定的;我们改变向量 的大小和方向,发现 仍然可以用 , 线性表示,说明了任意向量 能分解成两个不共线向量的线性组合;改变基底 , 的大小和方向,保持向量 不变,刚才的结论仍然成立,说明了同一个向量 能用不同的基底线性表示,由此说明基底不唯一,具有可选择性。

对于向量的坐标表示,我先用火箭速度的分解引入正交分解,然后提问: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基底是可以选择的,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应该选取什么样的基底呢?引导学生由一般到特殊,选择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轴和 轴上,且方向与轴的正方向同向的单位向量 做基底,那么根据刚刚得出的定理,任一向量 =x +y ,由于x,y是唯一的,于是存在数对(x,y)与向量a一一对应,从而得到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需要说明的两点是:第一,向量的坐标表示与其分解形式是等价的,可以互相转化。第二点说明:求向量坐标的关键是构造平行四边形,确定实数x、y。学生在理解起点不在坐标原点的向量的坐标表示时会出现障碍,其原因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和点的坐标是一一对应的,到了向量时,向量的坐标只是和从原点出发的向量一一对应,必须使学生在这种特定的场合中明白:要求点 的坐标就是要求向量 的坐标.只要结合向量相等的条件学生应该容易克服这一难点。随后,通过学案上的练习2,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第四个环节,归纳总结,建构网络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主体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动地构建起来的,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我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学生完成个人新知建构之后,为了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过程,我设计了

5、第五个环节,当堂达标,迁移拓展

本部分检测题,紧扣目标,当堂训练,而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要,我又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来布置题目,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来完成。

五、我说课的最后一部分是教学设计说明:

1、贯彻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

“学案导学”要求学生主动试一试,并给予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尝试中遇到问题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这样,学习就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就会依靠自己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师通过启发、激励,诱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教学过程,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2、培养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在理解基础上掌握和记忆知识,还要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本节课采用诱导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团队意识。

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获取的将不仅仅是知识,获取知识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以及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才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平面的课件(篇13)

一、说教材

“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中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明确平面图形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进行熟练应用,同时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小学阶段的平面几何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平面几何知识与立体几何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意义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通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数学意识。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探寻知识的相互联系,形成初步的“转化”意识,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学会学习方法。

4、通过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真正完善知识结构,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个平面图形纸片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复习对象是六年级学生。虽然,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经具备了主动学习,自学思考的能力。对于老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回忆,主动复习的内驱力,他们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在现。可以说,他们有能力去将尚不清晰的相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

三、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一堂课的好坏,教学设计是基础,教学设计将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而“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整理与复习”内容多而复杂,教学中如何既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复习和巩固又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本课中我做了以下的设计:

1、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改变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因此,在本课开始,我创设了运动场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来发现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自然引出本课所要复习的内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样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大大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实习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

2、在点拨中梳理。

梳理知识是复习课中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老师点拨下自己整理,及时反馈,从而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及时查漏补缺,找准平面图形面积的意义、计算公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首先,让学生再动手自己画六中平面图形,使学生在记忆库中再现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强调了“个面积公式的推导”,唤醒学生的思维链接,促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

3、在合作中建构

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利用学习材料中的六中平面图形选择自己印象深了的一个,进行思考交流它的面积的推导过程,然后,根据它们在推导过程中的关系,认识到最基本的图形——长方形,体验转化的思想,对知识进一步高度概括,还渗透了学法指导。让学生知道构建网络图也是一种复习整理知识的好方法,至此,学生的知识网络已形成。

4、注重合作交流,体现群体协作。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我有意识安排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回忆面积的意义、公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回想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等。同时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融为一体,既分工又合作,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使学生学会协作,互助互补,活跃思维。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辩证性。

四、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我总的思想是要充分考虑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回忆整理

——构建网络——走进生活”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眼,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与运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课堂实施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对所学过的知识很多已经遗忘,另外是,我对学生的估计太高,复习的内容安排过多了点。。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平面的课件(篇1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来自剑声中学,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首先是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它包含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两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已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因此这节课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对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进行新的认识。可以说此课为学生学习初中“图形与几何”拉开序幕,有着“奠基”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生活中以实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过程与方法: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多姿多彩的图形,激发对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交流活动,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同时我认为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是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几何直觉,初步探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正确描述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能对基本几何体进行分类。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本课我将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进行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等数学方法,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此,在本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激励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中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加工教材,设计了四大环节,努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应用中提高。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欣赏

上课伊始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未来世界的轻建筑,让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通过观看未来世界的轻建筑,直观感受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看图之后让同学们说出看到了什么几何图形,让学生交流作答。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才是几何中研究的内容,而颜色、质量、材质等性质,则是其他学科所关注的。

(二)过程与体验

本环节通过观察比较:由下列实物你能抽象出你哪些熟悉的几何体?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仔细观察,共同发现有以下熟悉的图形.在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正确“发现”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同时出示问题:如图是一个包装盒(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各面是长方形),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几何图形?

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后可以发现: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看不同侧面,得到的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得到的是线段、点;从而进行归纳:各种几何图形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进而认识几何图形的概念。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抽象、归纳,学会把现实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几何图形,感悟数学的抽象思想.

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在下图中出现的这些几何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通过对几何图形特征进行探究和归纳,发现这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从而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概念,接着教师展示模型,进一步学习常见立体图形的分类。

同时提示学生们是否还有未归纳到的几何图形,它们又是什么特征呢?学生通过分析,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从而初步形成对平面图形概念的认识,在思考观察活动中选择我们身边熟知的物体说一说包含的基本平面图形,激起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回忆和重新认识,再通过练一练观察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三)拓展与应用

在本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以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教师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亲自动手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本活动的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空间,是本课不可缺少的延伸和拓展。

(四)归纳与提升

让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同学们概括、总结能力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下课前再一次播放未来世界的轻建筑视频,激发学生对后续数学知识探索的欲望。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此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概括了本节课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形成一个全面的框架。

整堂课,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向各位评委和老师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在座的各位初中数学界的精英对我的这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平面的课件九篇


为了适应您的需求,我整理了以下信息:“平面的课件”,请仔细学习并参考本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创建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师需要认真制作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制定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

平面的课件 篇1

平面与平面垂直教案


在几何学中,平面是一个无限大且无厚度的二维几何形体。常常遇到平面与平面的关系,在这篇教案中,将详细介绍如何判断两个平面是否垂直,并附上一些生动的例子和练习。


一、基本概念:


1.平面:平面可以由三个非共线的点确定,也可以由一条直线和一点外的所有点确定。平面没有边界和厚度,可以看做是由无数个点构成的无限大平面。


2.垂直:垂直是指两个物体或两个几何形状之间的交角为90度。


二、如何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


要判断两个平面是否垂直,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法向量判断法:


当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时,这两个平面是垂直的。法向量是与平面垂直的向量,可以被用来表示平面的方向和倾斜程度。


例如,有两个平面A和B,它们的法向量分别为nA和nB,如果nA·nB = 0,表示两个法向量垂直,即平面A与平面B垂直。


2.两个平面上的直线垂直:


对于两个平面A和B,可以在它们上面任取一条直线L1和L2,如果L1与A平面垂直,L2与B平面垂直,并且L1与L2相交于一点,那么平面A与平面B垂直。


三、生动例子和练习:


为了更好地理解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概念,来看一些生动的例子和练习。


示例1:


在一个立方体中,考虑底面和两个相邻侧面所确定的两个平面,如何判断它们是否垂直?


解答:对于立方体的底面和侧面,可以利用法向量来判断它们是否垂直。侧面的法向量垂直于底面。因此,底面和侧面是垂直的。


示例2:


现在来看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其中AC和BD是对角线。如何判断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否垂直?


解答: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AC和BD,可以取两条线段上的一点,例如取A点和C点。然后确定两个平面,一个是由AC和AB确定的平面,另一个是由AC和CD确定的平面。如果这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对角线AC和BD是垂直的。


练习题:


1.给出一个正方形ABCD,若两直线AC和BD相交于P点,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解答:在正方形中,对于对角线AC和BD,可以任取一点点P在直线上,然后确定两个平面,一个是由AP和AB确定的平面,另一个是由AP和PC确定的平面。如果这两个平面垂直,那么直线AC和BD是垂直的。


2.在一个平面上,给出两条直线L1和L2,判断平面与直线L1和L2是否垂直?


解答:对于给出的平面和两条直线L1和L2,可以在平面上任取一点P,然后确定两个平面,一个是由L1和P所确定的平面,另一个是由L2和P所确定的平面。如果这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平面与直线L1和L2是垂直的。



通过本节教案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如何判断平面与平面垂直。通过使用法向量判断法和直线判断法,可以快速判断两个平面是否垂直。这个概念在几何学中非常重要,同时也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建筑设计、图像处理等。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一知识点。

平面的课件 篇2

一、总述:

1、《平面构成》课程有什么用途?

它是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平面构成》课程的学习意义?

解决形的创造及视觉语言的运用的问题。

创造性与活力是设计人员的必备素质。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1、设计者对形态的认识与再创造。2、学习和把握视觉语言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3、《平面构成》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作用及关联?

平面构成课程在平面设计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无论是将来进入设计行业还是现在技能大赛都要求十分重视本课程的教学。

平面构成主要是在进入专业设计之前对学生进行视觉语言的系统训练,掌握关于形象创造的原理、规则,掌握系统的形象创造思维方式。

4、课程地位如何?《平面构成》所处的地理位置

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专业中处于基础地位。

前面已经安排了素描课程,结构素描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了一些透视常识、具备点线面的基础和造型的基本功及眼手脑协调等能力,为三大构成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具备了初步的点线面色形质构成知识能力与思维开发训练以后,学生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PSAIIN3D等)就可以更高的效率开展初步的专项设计。

高年级的VI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对平面构成基本原理的运用和检验,也是对平面构成课程学习的深化与拓展。设计基础-基础设计-综合设计

5、《平面构成》课程安排意图、本课程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平面构成》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基本设计元素特性、骨骼与基本形、构成原理、创意思维训练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构成训练,发展学生点线面基本设计元素的运用,基本形的运用,骨骼结构的认识,质感运用等能力;建立爱岗敬业的情感、培养设计意识、养成设计师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锻炼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明白手绘的构成图形需要付出艰辛劳动,而新创图形是灵感的'捕获与显现,是抽象劳动后的成果,是艺术天赋的展示和思维的纸面化形式,是劳动之后换来的喜悦;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创作艺术设计作品的艰辛和喜悦,才能培养起懂得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抄袭、不侵权的价值观念,形成知识产权意识和积极创造精神财富的热情。

懂得设计是需要付出艰辛劳动的,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设计师的工作要求做事踏实勤奋,不拖拉,珍惜时间与人合作,开拓思维的领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要丰富全面知识并注重阅历的积累。

二、说“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说教材

《平面构成》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四个章节,涵盖平面构成发展简史、平面构成基本元素、图形构成位置关系、具象与抽象图形、思维练习等内容,结构图示如下:章节之间的关系明确,从发展史讲起,到设计基本元素点、线、面、质的分析,再到构成类型重复、对比、特异、等,对图形的类型抽象具象也做了介绍,还涉及思维练习。可以说本教材覆盖了平面构成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基础技能,从理论概念讲到构成方法,从技法训练拓展到思维训练,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大量图例有助于加深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并且对构成在设计项目中的运用也附上了一些图例,如构成类的海报招贴数量不少。

2、教学目标

根本宗旨:“解决设计语言和设计思维两个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通过训练对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专业设计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强调通过教育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为进一步的专业设计奠定基础。

职业技能目标

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分析\试验,最后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开发,培养一种创造观念。设计过程是一种理性\逻辑活动,创造的画面形式偏于数学的美\次序的美。能够熟练掌握平面构成的各种构成形式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VI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展示设计等领域的运用。

职业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能吃苦耐劳和克服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职业拓展目标

能够突破创新,从某种构成形式中找出共性特征,然后举一反三。以理论为支撑,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审美和创新的经验。

3、教具准备

手绘用具:墨水、勾线笔、水粉笔、胶水、卡纸、棉线等材料和圆规、尺、剪刀;

上机实训:多媒体教室、电脑机房、投影仪、构成实训室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何为重点,难点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知识,主要包含了核心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设计元素组合知识)、核心技能(点线面图形、设计基本形、构成方法技能和重像变像思维技能)和核心的构成原理(动势对比、密集韵律、对称均衡)等。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知识本身的系统化,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设计能力水平的提升。

所谓难点,就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学习难点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或者知识基础很薄弱;如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2)学生原有的经验是错误的;如交错式幻象图、边洛斯三角形(3)内容学习需要转换思维视角(如矛盾空间);(4)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综合性强。如想像形态的哲学思考、扩张型思维等,具有上述一个或多个特点的内容,都可能成为教学的难点。

四、说学情

让学生明白:设计是什么!创意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学生缺乏的四种核心能力:开发原创图形、了解版面排列、启迪创意思维、懂得构成原理

优点:热情易于被激发、思维活跃------;不足: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不了解设计组成=创意+艺术+技术;动脑筋的事情做得少,对临摹感兴趣,探究心理不足,好奇心不强,,眼高手低,看得多,做得少,从绘画走向设计,角色转变难。

构成是从绘画走向设计的桥梁

五、说教法-如何搭建桥梁

教学设计

——课堂现场教学采用学生自学与教师面授的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动手绘画为主,把理论教学融入学生的实践、练习中去。

——外出写生教学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动手能力。吸收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新的教学思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把新的知识和方法贯穿到整个专业教学中去。允许学生在写生中见仁见智,充分自由地表达想法,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特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

比较分析的方法示例---虚线的位置、缺乏活力的构图、有意味的构图

六、说过程

1、欣赏名设计师的作品为什么看不懂?引入构成概念

2、奥运、世博的构成艺术

3、生活中的点线面

4、汉字再设计

5、变形的风景(留意周围)

6、有意味的图形创作(0801技师一班实习作业)

7、运用基本设计元素排列创造多彩的图形

8、讲述美的构成原理规则黄金分割等

9、欣赏设计师的作品(专业网站、美术设计院校教学、专业圈子)

10、走向主题设计

11、成品-作品集

教学设计的依据: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2、从直观到抽象3、从易到难,从借鉴临摹到创造实践

点线面元素常规训练

汉字再设计常规训练

有意味的图形创作(0801技师一班实习作业)

专题训练

走向主题设计

重点练习

图例说明教学过程安排

1.生活中的点线面

2.从自然图像到设计图形

3.线条动静的表现

优秀学生作业示范

学生构成作业的自评与点评

综合实训课的成果

七、说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现状

被动接受

软件机器

只会临摹

技能大赛现状

解读参赛要求

无米之炊-束手无策

设计理念缺失导致三年高职组无人应战

学生能否可持续发展

作品集在哪里

毕业生-PS操作工

考设计师的行业要求

技能大赛比赛要求。竞赛内容要点:着重考核参赛选手在竞赛组委会提供的主题下进行平面广告的图形创意与表现,文字与图形的编排设计。

评分标准:主题表意的准确性,图形表现的原创性,艺术创意的独特性,表现手法的艺术性。

八、总结:

构成就是一种思维创造活动

可以发掘自身的聪明才智,帮助人们发现和认识自身,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培养训练设计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能力,有益于拓展新的设计造型语言与手段。

平面的课件 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中的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下面我简单的说一说这节课我们的备课思路。

总复习就是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巩固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本节课是在复习平面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还要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上课之前,我们先布置学生自己复习整理,完成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树,并出一道自认为有价值的习题。在整理过程中,不但要知道各种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还要知道这些公式的来历。为了看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之间的理解,我们没有给学生任何提示,也没有让学生看教材。结果知识树做完之后,发现孩子们的知识树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按照图形分为6个板块,每个板块中又分为周长和面积;一种是按周长和面积分成两大板块,面积部分是一一罗列的,还有一种也是分为两个板块,但面积部分是按图形间的联系来整理的,但这样的知识树较少。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交流汇报环节想先展示没按联系整理的知识树,在这一层次中解决各种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其次再展示按照他们关系进行整理的知识树,旨在建立这些图形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本节课的练习老师没有提前设计,而是想利用学生自己出的题,穿插于整理复习过程中及整理复习之后,根据时间完成。课前把学生出的题看了看,有部分同学出的题还是比较有价值的,都已经给学生做了标记。

这次教研活动我们研究的主题是教师适时地引导与帮助。因为是整理复习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尽量创造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去说、去做、去想,自己想办法给大家讲明白,可以做,可以做教具,只要学生能力独立或合作完成的,都有学生来完成,使学生自主的经历回忆、梳理、建构过程。教师则是在重点、难点的地方加以点拨和引导。首先我们预设了一下几个地方: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长处、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处、圆的面积推导处等加以引导。其次就是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加以引导,最后结合学生出的题,看看能否通过改变条件、改变数据等方法使学生出的题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利用学生的资源生成新的资源。

以上就是我们对这节课的一些设想,一会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结合课堂上的情况提出宝贵意见。

平面的课件 篇4

通过毕业设计应使学生具有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能力,一定的方案比较、论证的能力,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并注意进一步培养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主要内容:1、建筑设计:本工程采用多层框架结构,为永久性建筑。该楼总建筑面积为7000~10000m2,拟建位置另行给定。建筑物的总层数应控制在7―9层。绘制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及建筑物平、立、剖面图及节点详图,图纸应严格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达到施工图要求。2、结构设计:合理进行结构布置。确定结构方案。进行结构设计计算,编写相应的结构计算书。绘制结构施工图。施工图主要内容有:结构布置图、主体部分楼板、屋面板配筋图;一榀框架结构图;主体部分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楼梯结构图以及其它必要的结构图。3、外文资料翻译(不少于10000个英文字符,要求与建筑工程相关的资料)。

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目标)目标:

1、方案草绘。2、建筑施工图绘制。平、立、剖面图绘制。图纸应严格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深度达到施工图要求。其中底层平面图要求手绘。3、结构计算。按抗震要求,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荷载。计算竖向荷载。计算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的内力,进行内力组合,内力调整,构件配筋、承载力计算,各种验算。打印计算书。4、结构施工图设计。结构图纸不少于五张1号图,其中至少有一张计算机绘图或手绘。图纸为:结构布置图、主体部分各层楼、屋面板配筋图;框架结构配筋图;主体部分基础平面图及基础配筋图;楼梯结构设计。其中底层平面图要求手绘。4、编写建筑和结构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5、外文资料翻译(不少于10000个英文字符)。要求:1、本着一人一题的原则,每人必须有一套独立的方案;2、独立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3、绘制不少于12张1号施工图图纸。

进度计划:1、建筑方案确定1周;2、建筑施工图3周;3、确定结构方案和进行结构计算6周;4、结构施工图4周;5、检查、准备答辩1周。

主要参考文献查阅以下相关资料:《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建筑荷载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设计资料集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设计手册》《建筑结构设计综合手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有关标准图集、相关教科书及其他专业书及相关规定、图集等。

平面的课件 篇5

平面设计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入门较难,但一旦入门就好学多了,现把本人在教学中的想法,简单谈谈如下;

平面设计教学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教学,第一为入门阶段,在第一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刚接触到平面设计,不懂此学科如何学习,如何上机实践,所以教师就必须象带小孩子一样,多引导,多分析,多辅导,详讲,细说,让学生轻松快速入门;第二为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学生有一定的平面设计基础,但他们的能力还是有限的,不能完全放手,所以教师就必须多引导,精讲多练,教给他们实例的设计思路,让他们在引导下上机实践,并完成作品,注意这个阶段是个过渡时期,不能全包办,也不能全放手,应多给他们发展的空间,为他们多设计些与实例相近的提高作品,让他们去扩展性的发展自己。第三为提高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平面设计的基础相对比较扎实了,教师可以给学生作品,让他们独立找出设计思路,多实践,独立完成作品和创新作品。

在入门阶段,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可以低起点,严要求,内容简单,操作性强为宗旨。采用观察、分析、演示、实践、检查、评价模式。观察就是让学生观察作品的效果图,思考作品的组成部分,简单思考各组成的的实现方法;师生共同分析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去分析作品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演示就是教师把完整作品的制作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学习实现各部分的操作命令、各各工具的应用和小细节操作技巧;实践就让学生上机实践完成作品,教师适当给予辅导,让每位学生顺利的完成作品;检查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实践作品完成情况给予检查,点出作品的不足和给出改进方法,还无形的起到学生学习的作用;评价就是对学生的上机情况给出赞美性的评定,并对共性问题再次分析、讲解。

在发展阶段,学生有一定的平面设计基础,可采用分析、学生演示、互助实践、检查、评价。观察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并让学生归纳出正确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学生演示就是让学生在正确分析过后,让尖子生为其他学生演示操作过程;互助实践就是让学生尽力独立完成作业和扩展作业,如果不能完成可以求助其他学生的帮助来完成作业;这种模式中的观察、检查、评价和入门模式一样。

平面的课件 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完4.1…4.3这三小节的学习,学生意识到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因此此时学生的心中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他们希望有对所学知识作进一步探究及讨论的机会,因此平面图形这一节课由此而产生.平面图形是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空间观念基础上,对有关图形知识的一个再知过程。它是对学生空间观念,基本图形知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种综合培养。首先课本p140页图4.4.1给出了5幅形状各异的物体照片,向学生提问是否能画出它们的表面形状。并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由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由学生动手得出的5个图形,引出多边形的定义以及多边形的分类。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7个图形,思考当中那些是四边形,由四边形巩固并加深多边形,接着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完成多边形的分割。最后的试一试以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优美图案结尾,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的平面图形,刚好与刚上课时的图4.4.1遥向对应,再次激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的设定与重难点的确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创设的丰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并在实践中积累教学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

由于在平面图形这节课中,除了要学习多边形的相关内容是重点外,还要经常识别图形或画图,因此观察并分析出图形的基本构成是平面图形这节课的关键,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也是本节课学生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

1、通过平面图形的学习,巩固有关图形知识,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掌握多边形的相关内容。

能力目标:

1、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图形、分析图形和初步的几何语言表达能力。

2、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思考及想象、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重点:多边形的识别及分类,并了解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的规律。

难点:在设计过程中,对图形基本构成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法选择

1、教学结构和教学基本思路

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采用诱导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大胆猜想并动手操作,以观察、实验、整理、分析、归纳、猜想为主,形象的背景下进行教学设计。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数学又来源于生活,首先以各种实际生活中的精美平面图形为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三角形,长方形这些熟悉的图形,向学生介绍了多边形的定义及特征.通过四边形的识别,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空间中的图形。而由所由多边形可分割为三角形这一内容,了解三角形的特殊地位,为将来以后的三角形学习埋下伏笔。最后一部分的试一试,通过学生对图形构成的分析,再次激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的一个感性认识过程。

2、重难点突破法

书中是以实物图形的表面形状引出多边形的定义及分类,多边形的有关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要自己动手画出图形。其次,在引出多边形时,应加强多边形的识别及分类,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而在多边形的分割时,通过多个图形的实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再猜想分割的规律,从而突出了重点。

分析平面图形构成是能否找出或画出其中所包含多边形的关键,也是本节课的深化。因此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分析,充分展开合作与交流。必要时再加以适当的引导。特别是试一试中的图案,应给让学生足够的时间分析出图案的基本构成,在明确了基本构成后,应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由外到内或有大到小等)说出所含的图形,就能找出所有所含的图形,从而使难点消化,最终突破难点!

四、学法指导

本节课以学生的观察猜想为主,要求学生多观察,大胆猜想。这要求学生建立在有实物图形的基础上了解平面图形的相关内容。另外,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还要体现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上主要采取积极引导,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法来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

五、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

利用直观形象的图案模型来体现本节内容的知识性与趣味性,使得观察、猜想、讨论与分析一起进行。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热情。

六、作业设计

p143课后练习相对容易操作,让学生独立完成。但课后练习2,要说出理由,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可以首先分成小组讨论。如果感到有难度,可以适当启发引导。

平面的课件 篇7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孩子们已经系统的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并且前一节课以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两位数减整十数做基础,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更好的理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本课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节点生长”型。

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是一棵树上两个一级节点,而退位是其发展下的二级节点,不退位减法完全可以迁移到退位减法中来。因此,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及时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重点也是难点。

(2)重视发展学生的“活动指导策略”。

教材安排了摆小棒的图,要学生从中解决退位减法的突破口,不同的操作,会得到不同的计算方法。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合作,提倡算法多样化。

(3)“用数学”与“计算”融会贯通。以往的计算教学都是计算与应用想隔离,此处没有将“用数学”单提出来,而是将实际的情景作为先导,牵出我们需要研究的算式。这样的安排可以提高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数学的生活性与有用性。

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指向策略:引导矛盾。

在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经验上,再用原来的办法就绝不了了,强调“6—8不够减了,怎么办?”

2.过程教学。

让学生参与和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充分发挥解题的思维价值,突出体现“自主性思维性”。

本节课让学生主动体验摆小棒的过程,在其中感悟退位减法的算理,有助于形成清晰的口算思维。

3.方法渗透。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方法。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此处要明白退位减法的算理),才能把数学讲懂、讲活、讲深,才能使学生头脑形成一个具有“活性”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4.问题解决。

把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现代教育的又一原则,注意设置问题情境,让数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数学的思维”。

(二)学法

1.迁移、推理。

数学知识的积累是“堆积——压缩”的过程,是在纷繁的数学知识中抽取精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灵活的应用、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基础上,有了更大数的概念,积累了“不够减怎么办”的经验,从而推想出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与过程。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能动性。

2.自主操作、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法是新教育理念一直倡导的,也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法与策略,是对学生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几个先决的条件,如:

(1)激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活跃思维,创造参与的全体性。

(2)活动本身必需的物质材料。

(3)展示机会。

(4)及时鼓励和评价。

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计算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已有知识基上,通过形象的动手操作,清晰退位减的过程,突破重点难点,获得新的知识。

教学准备:实物、课件、小棒。

设计理念: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部分第二课时。本课作为计算的一种类型,属于《新课标》四个领域之一“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

数学的学习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有效的学习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只有教师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才是好的教学。”其实质就是——教学要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推向前进。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从重视认识向重视发展转变,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流的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题,教师要在万变中“扶植”课堂进行顺畅,以变应变。

以下几点体现了“发展”的教学观:

1、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

布鲁姆说:“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在讲述新的计算类型之前,要正确且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对于这点的处理,可以在提问的环节不压抑学生的问题。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还可以顺势复习旧知,有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倡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式学习

“自主探究”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师将大家带入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矛盾“6减8不够减了”,探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计算的过程,还要能在推理和思考过程中学会交流和倾听,进行体验,激发更多的思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新教学理念积极倡导的,也是我们正在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瞬间迸发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创新的机会。比如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计算36—8时可以生成很多的算法,是一个方法创新的好机会。另外创新是在活动中生成的,要提供给学生活动的充足条件,这是创新的物质基础与可能性的前提。

平面的课件 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今天要说的课题是《平面构成中的形象—活泼的点》,本次说课包括四部分: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⑴教材分析

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公共艺术(美术篇)》。

本次课是教材第六单元第一小节的内容,全书共分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主要是通过项目学习法来展开学习。拓展模块从设计、构成基础、设计表现、设计简析四个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设计方法和过程。

⑵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班级是电子商务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较好的软件操作技能,却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有设计感的作品,而作为多媒体专业的从业者,除了要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美术设计审美的基本能力,通过本次项目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

⑶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

①理解点构成的基本原理;

②掌握点构成的基本元素;

③能够运用理论为指定的图形进行组合。

过程方法目标

①养成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

②初步具备获取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③通过学生感知、体验、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维创造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①能够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②由对美的渴望与追求引发对学习的热爱。

⑷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结合本课的一些特点和学生的一些实际,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①点构成的用途与功能;

②点构成的主要内容。

为了倡导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

①对点构成的理解。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那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呢?基于此,我按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新模式,采用课前先学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教学法、视频教学法四种方法。

⑴课前先学法: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先学”的学习方法。

⑵案例教学法:以课程内容为基础,展示收集的案例创设教学情景,增加吸引力。

⑶游戏教学法:准备不同大小的圆型小纸片,以圆作为基本要素进行不同方式的排列,贴或画在纸上。(音乐Lemon tree)

⑷视频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视频更直观领悟知识要领。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下面我将从说教学过程来展开分析教法与学法。

环节一、课前预习

准备绘画工具;课前组织学生收集点构成设计作品,上传至班级QQ群文件,安排学生课上小组讨论,学生讲老师评,课前先学法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先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提前将画家资料、作品介绍上传至QQ空间,为后面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

环节二、课堂内容的引入

采用案例分析法,展示各小组和老师收集的生活中关于“点”图片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入,将学生吸引到创设的情境中。紧接着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思考,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环节三、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点的定义:通过教师的讲解,图片的直观展示,理解点构成的基本原理,结合点在平面海报、产品包装中的应用,掌握点构成的基本元素。也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为什么学习点构成呢?

点的形态和视觉特征:提问点位于中心、下面、上面、侧面的不同位置给人的心理感受,在这一环节,学生踊跃发言,争相抢答,最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以游戏搭线的方式将正确答案展现出来。

点的错觉:利用视觉的错视这一有趣现象,向学生提问,不同的答案,引起争议,教师讲解,加深学生对设计法则的理解。

4.点的构成:和学生一起重点讨论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豌豆花》,学生兴致很高,对作品中点的排列方式,图案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学生讨论点评过后,老师概括点评。最后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播放两段幻灯片 “点线面”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到了点的线化、点的面化,从而为下节课学习平面构成线的形态、面的形态做好铺垫。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诣在避免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能够使学生自发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体现了教师不再是主导,转而成为协助者,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环节四、当堂练习

紧扣环节三,为了能让学生做到当堂掌握和消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布置好当堂练习巩固学习。

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以做游戏的形式:以圆作为基本要素进行不同方式的排列,贴或画在纸上。接下来围绕引入的问题,学生展开自学,对老师布置的教学内容进行点的创作,老师课堂巡视观察学生自学情况并提出意见。

然后,进入作品讨论环节,各小组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上台来展示说明作品的设计构想与创意,讲解完之后再由别组成员点评,指正存在的问题。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倡导学生敢问敢说,营造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发挥平台,克服了教师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学得知识技能唯一途径。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模式。

环节五、课后练习

布置课后需完成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补充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游戏的形式阐明了点是一种视觉元素,是平面设计的语言符号。点的作用是增强设计的形式感。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新模式。扩展课外知识,让学生更能灵活掌握,课堂气氛活跃,本节课教学效果好。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

平面的课件 篇9

《平面设计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开课单位:工商管理学院 课程编码: 总 学 时:40 总 学 分: 修课方式:选修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件基础 教 材:《Adobe College Photoshop 标准教材》Adobe公司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参 考 书:《Photoshop 7中文版基础与实例教程》飞思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范例入门与提高》 李铁群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The Photoshop 7 Wow!Book》 Jack Davis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对多平面设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可以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技巧。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从事电子商务所要使用的平面设计技术。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颜色及图像基础(2学时)

1.掌握颜色的基本概念,色彩模型。2.掌握图形图像基础,图像文件格式。3.了解图像处理软件。

(二)图像处理基础(4学时)

1.掌握PHOTOSHOP 工具及菜单等基础知识。2.掌握PHOTOSHOP 控制面板

(三)图像处理高级应用(10学时)

1.掌握PHOTOSHOP 色彩调整艺术和技术。2.掌握PHOTOSHOP 图层的应用。

3.掌握PHOTOSHOP 路径工具的使用及应用,PHOTOSHOP 通道及应用,PHOTOSHOP ACTION技术。

4.掌握PHOTOSHOP 滤镜的特殊效果。

(四)PHOTOSHOP在网页设计上的应用(4学时)

1.掌握PHOTOSHOP对图片进行切片。2.掌握制作动态按钮。

四、课程的其它教学环节

上机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颜色及图像基础(1学时)

掌握简单的声音、图像采集。

(二)图像处理基础(1学时)

掌握动画的原理,使用软件制作中间动画、变形动画。

(三)利用Photoshop处理和设计平面图

(6学时)

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深入应用。

(四)利用Photoshop进行网页设计(2学时)

掌握Photoshop的网页设计功能。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讲授、学生课后搜索相关资料,安排平时的作业训练等环节进行的,各环节应紧密配合,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原则。

六、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该课成绩

七、其他说明

教学大纲撰写人:陈应显 教研室主任:温廷新 教学院长(主任):李玲

工商管理学院

信管教研室

平方根课件14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师资料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平方根课件1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平方根课件(篇1)

平方根是实数的起始课,又是学习实数的第一节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而新课程将其建立在以学内容有理数的基础上,加强与前面的知识点的联系。我选择这节课,突出实数与有理数的联系。

针对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小。借助学生学习的优势,脑和手充分动起来。学生间互相探讨,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体会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通过剪正方形得出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从而解决了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在本节课中,本着以学生为主,突出重点的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引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时,让学生发掘生活中已知面积而求边长的问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总结,并关注算术平方根的写法格式,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抓住课堂45分钟,突出效率教学,我在准备了操作题,让学生更加体会算术平方根的含义,将想和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想与做中感受和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

本节课的不足:1.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图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做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时,我没有让学生看书,这样就在我的讲解中度过了,如果让学生先看书然后在动手操作,那样学生的成就感就得到了体现。2.学生的层次不同,对于基础好的就吃不饱,对于C组的同学满足不了他们的学习需求。

建议:把下面的平方根先上,那样在解方程时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正负的问题。

平方根课件(篇2)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算术平方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实数》的第一节内容,与旧教材相比,它在这里先讲算术平方根再去学习平方根。为后学习平方根奠定一定基础,同时也把数从有理数拓展到无理数。这一节的教材编写思路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目标和要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技能 : 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求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数学思考 : 通过探索 的大小,培养估算意识。

解决问题 : 通过拼正方形的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展 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 : 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探究活动,锻炼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感受无理数。

难点:探究 大小的过程

二、说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自主学习、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数学的转化思想,数型结合思想,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三统一。

三、说教法

本节课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依赖直观图形学习数学的年龄特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师生互动式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通过拼图法得出 。再通过渐进法得出 的大小。教师采用点拨的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尝试用多种取值来得出 的大小,进而引出无理数。使整个课堂生动有趣,极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和一题多解,一题多法的创新能力,使课本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四、说学法

课堂中逐步设置疑问,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渗透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通过工厂要做一批面积为4平方米和2平方米的正方形模板,老板为了赶产品提出来加工资,由面积是2平方米的正方形模板的边长。巧妙的引入算术平方根。使学生能认识到学好本节的作用,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通过一个正数的平方,求出面积为1、4、9、16、25、4/25的正方形的边长,学生很轻松地就可以答出。进而巧妙的介绍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进入新知。

(三) 实践说明、深入新知

在进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之后,我们去试作加深对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的做一相关的例题。

(四) 巩固练习、

通过习题 巩固算术平方根的知识。

(五) 启发诱导、实际运用、拓展新知

让学生动手去完由两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去拼一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并求出大正方形的边长。由所学知识大正方形的边长应为 。自然地过渡到探究 大小,让同学们先估计 的大小。教师从中他们估计不同的值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倾听他人的方法,从中获益,增加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一题多思,团结合作的创新精神。(在此探究过程中要用到渐近法)进而得出 是无理数。

(六) 反馈矫正、作业

通过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为此我设计了两道习题,第一道是开放题,这道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第二道题采取了客观题的形式,难度中等,使学生掌握概念并能简单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可挑选中等成绩的学生起立回答。便于了解学生掌握的总体情况。

六、课堂小结

采用用先让学生归纳补充,然后教师再补充的方式进行: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 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平方根课件(篇3)

一、 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符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12-5+7 应变成 12+7-5,而不能变成12-7+5。

备注:教学过程我主要说第一小节---去括号

(三)教学过程: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

平方根课件(篇4)

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每一个角相等,都等于60°

3.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其中1、2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4的等边三角形的判断方法.

1.△ABC是等边三角形,以下三种方法分别得到的△ADE都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①在边AB、AC上分别截取AD=AE.

②作∠ADE=60°,D、E分别在边AB、AC上.

③过边AB上D点作DE∥BC,交边AC于E点.

2. 已知:如右图,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并且PB=PQ=QC=AP=AQ.求∠BAC的大小.

分析:由已知显然可知三角形APQ是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又知△APB与△AQC都是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推得∠PAB=30°.

2.已知等边△ABC,求平面内一点P,满足A,B,C,P四点中的任意三点连线都构成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平方根课件(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题是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平方根”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七年级学习了乘方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学习实数的准备知识。运算方面,在乘方的基础上以引入了开方运算,使代数运算得以完善。因此,本节课是有助于了解n次方根的概念,为今后学习根式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作出了铺垫,提供了知识积累。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进行有关平方根的运算;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和区别。

⑵、教学思考

在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平方根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⑶、解决问题

通过举例使学生明确平方根是靠它的逆运算平方来进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主动参与使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并能够解决困难,发展合作交流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难点:平方根的概念和表示的理解。

关键:求平方根(即开平方)运算要靠它的逆运算平方来进行。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从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学习现状等方面分析。

1、学生的现有基础

在“平方根”的学习中,学生在七年级时已学过了乘方的运算,上节课又学习了算术平方根的运算,初步理解了根号的表示,有助于本节的学习活动进行。

2、学习的现状

此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因此对新鲜事物或新内容特别感兴趣,但缺乏学习的方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情境教学法:目的就是使学生尽快“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2)对比教学法:即把新旧知识,把二次方与平方根的概念,计算过程等对比起来进行教学.即使他们掌握了概念的本质,又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3)经验交流法:即使学生在独立练习、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经验共享.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把过程还给学生,让过程与结果并重。新课程也强调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据此学生的学法我定为小组交流合作法和自主学习法.这样,既能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又能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个人魅力的平台.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我动画的形式,用多媒体示出问题情境:

(1)()2=9,()2=9;()2=0.64,()2=0.64.

(2)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

(3)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

总结得出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这样的设计,其目的是通过填空,与算术平方根比较引出平方根的概念,沟通二者之间的关系,与乘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合作交流,理解概念

1、填空:

(1)32=(),(-3)2=(),22=(),(-2)2=(),02=()

(2)()2=&

nbsp;9,()2=4,()2=0(3)有没有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负数的?

2、想一想

(1)正数的平方根有()个,它们互为();(2)0有()个平方根,它是();

(3)负数______平方根(填“有”或“没有”)

(三)综合训练,突出重点

1、出示例3求下例各数的平方根:

(1)64;(2);(3)0.0004;(4)(-25)2;(5)11

2、为了加深对平方根的理解,我出示课本P42页“想一想”:

(1)()2=();()2=();()2=()(2)对于正数a,()2=()

(四)课后小结

(五)作业P47第3和第4题

五、板书设计平方根

平方根概念:……例3:---------------

开平方概念:……解:(板演详细解题过程)……

法则:……

六、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依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及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遵循现代教学思想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实践第一”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实例和生活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让学生在乘方运算及其逆运算及平方根性质法则的比较中主动发现问题;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在练习训练中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时,采用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更好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三)、关于教学程序的设计

在教学程序设计上,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突出以下几个注重:

①注重目标控制,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式与探究式教学。

②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③注重师生间、同学间的互动协作,共同提高。

④注重知能统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平方根课件(篇6)

一、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实数》第一节《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说课稿。

2、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本章的第一节,学生对数的认识要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而本课是学习无理数的前提,是学习实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实数运算的基础,对以后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引入

教学的难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二、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1、说出正数a的算数平方根的定义,记住零的算术平方根;

2、会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知道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

数学思考: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形象思维;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活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三、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一些完全平方数,能说出一些完全平方数是哪些有理数的平方,同时对乘方运算也有一定的认识。

2. 相应的教法:从一些完全平方数入手,引入概念,设置疑问,动手操作,再根据实践需要,教师从方法上指导师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案《算术平方根说课稿》。

3. 具体措施:精讲多练,教师担任设计活动、调节气氛、整理归纳的导演作用,学生是表现者、活动者、实践者。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容量,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能、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结合通过“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引入新课,从而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2、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以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通过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归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师通过“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突出本课的重点,从而归纳出: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

3、动手操作 学以致用

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勤于实践,活学活用,善于用所求的知识解决一些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拼大正方形的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形象思维,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4、随堂检测 反思教学

通过小测试,及时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反思教学,查漏补缺.

5、提出疑问 留下伏笔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反思教学,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师设悬念,激发学习的动力。

说课综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创设一种有利于思考、讨论、探索的学习氛围。本节教学充分发挥远教资源的便利,在例题的设计上、在思考题、拓展练习的编排上,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合理而有效的使用了远教资源,使数学教学与远教资源的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整个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融基础性、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注重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质疑、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操作为重要手段,以感悟为学习的目的,以发现为宗旨,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增强信心、提高能力。

平方根课件(篇7)

师: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两个正方形拿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

师:(教师下去参与小组活动,由于学生事先预习了,有的同学按书上的虚线操作成功)

生:(很高兴站起来演示,其他学生也一起比划着)。

师:我也给你们演示一下(课件演示)。那你们知道根号2有多大吗?

师:这是一个近似值,受计算器的位数限制只显示了12位,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方法(教师一边写一边说、一边问)

师:(写完后)根号2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有多大?

师:要注意计算器上显示的是近似值,注意每道题目具体的精确度要求,(对答案)。

生1:好像“被开方数越大,它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

生2: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两位,它的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

生3:我也发现了: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或向左移动两位,它的平方根的.小数点就或向左移动一位。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表达也很清晰。能直接写出根号30的值吗?

师:这里写的很好,50大于49,根号50大于7, 大于21,结果小明说的不对,小丽不能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所以我们不能想当然,数学就要用数字说话。

师:(师生一起小结,学生填在课堂练习上)今天我们收获了什么?

平方根课件(篇8)

±0.09是0.0081的平方根.

由此我们看到+3与-3均为9的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下面看这样一道题,填空:

学生思考后,得到结论此题无答案.反问学生为什么?因为正数、0、负数的平方为非负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负数是没有平方根的.下面总结一下平方根的性质(可由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的运算.

由练习我们看到+3与-3的平方是9,9的平方根是+3和-3,可见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来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其他运算法则不同之处在于只能对非负数进行运算,而且正数的运算结果是两个。

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用符号“ ”表示,a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用符号“- ”表示,a的平方根合起来记作 ,其中 读作“二次根号”, 读作“二次根号下a”.根指数为2时,通常将这个2省略不写,所以正数a的平方根也可记作“ ”读作“正、负根号a”.

平方根课件(篇9)

学习目标

1. 理解三线八角中没有公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 ,知道什么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毛

2. 通过比较、观察、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重点难点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出右图中所有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 图中的∠1与∠5,∠3与∠5,∠3与∠6 是邻补角或对顶角吗?

若都不是,请自学课本P6内容后回答它们各是什么关系的角?

二·问题导学

1.如图⑴,将木条,与木条c钉在一起,若把它们看成三条直 线则该图可说成"直线 和直线 与直线 相交" 也可以说成"两条直线 , 被第三条直线 所截".构成了小于平角的角共有 个,通常将这种图形称作为"三线八角"。其中直线 , 称为两被截线,直线 称为截线。

2. 如图⑶是"直线 , 被直线 所截"形成的图形

(1)∠1与∠5这对角在两被截线AB,CD的 ,在截线EF 的 ,形如" " 字型.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同位角。

(2)∠3与∠5这对角在两被截线AB,CD的 ,在截线EF的 ,形如" " 字型.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内错角。

(3)∠3与∠6这对角在两被截线AB,CD的 ,在截线EF的 ,形如" " 字型.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3.找出图⑶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4.讨论与交流:

(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与"邻补角、对顶角"在识别方法上有什么区别?

(2)归纳总结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征:

同位角:"F" 字型,"同旁同侧"

"三线八角" 内错角:"Z" 字型,"之间两侧"

同旁内角:"U" 字型,"之间同侧"

三·典题训练

例1. 如图⑵中∠1与∠2,∠3与∠4, ∠1与∠4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什么角?

小结 将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各组成一个角,两食指相对成一条直线,两个大拇指反向的时候,组成内错角;

两食指相对成一条直线,两个大拇指同向的时候,组成同旁内角;

自我检测

⒈如图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与∠2是同位角 B、∠2与∠3是同位角

C、∠1与∠3是同位角 D、∠1与∠4不是同位角

⒉如图⑸,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和 是同位角,∠A和 是内错角,∠A和 是同旁内角.

⒊如图⑹, 直线DE截AB, AC, 构成八个角:

① 指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②∠A与∠5, ∠A与∠6, ∠A与∠8, 分别是哪一条直线截哪两条直线而成的什么角?

⒋如图⑺,在直角ABC中,∠C=90°,DE⊥AC于E,交AB于D .

①指出当BC、DE被AB所截时,∠3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②试说明∠1=∠2=∠3的理由.(提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

课型:复习课: 备课人:徐新齐 审核人:霍红超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如图,∵AB⊥CD(已知)

∴∠BOC=90°( )

2、如图,∵∠AOC=90°(已知)

∴AB⊥CD( )

3、∵a∥b,a∥c(已知)

∴b∥c( )

4、∵a⊥b,a⊥c(已知)

∴b∥c( )

5、如图,∵∠D=∠DCF(已知)

∴_____//______( )

6、如图,∵∠D+∠BAD=180°(已知)

∴_____//______( )

(第1、2题) (第5、6题) (第7题) (第9题)

7、如图,∵ ∠2 = ∠3( )

∠1 = ∠2(已知)

∴∠1 = ∠3( )

∴CD____EF ( )

8、∵∠1+∠2 =180°,∠2+∠3=180°(已知)

∴∠1 = ∠3( )

9、∵a//b(已知)

∴∠1=∠2( )

∠2=∠3( )

∠2+∠4=180°( )

10.如图,CD⊥AB于D,E是BC上一点,EF⊥AB于F,∠1=∠2.试说明∠BDG+∠B=180°.

二.基础过关题:

1、如图:已知∠A=∠F,∠C=∠D,求证:BD∥CE 。

证明:∵∠A=∠F ( 已知 )

∴AC∥DF ( )

∴∠D=∠ ( )

又∵∠C=∠D ( 已知 ),

∴∠1=∠C ( 等量代换 )

∴BD∥CE( )。

2、如图:已知∠B=∠BGD,∠DGF=∠F,求证:∠B + ∠F =180°。

证明:∵∠B=∠BGD ( 已知 )

∴AB∥CD ( )

∵∠DGF=∠F;( 已知 )

∴CD∥EF ( )

∵AB∥EF ( )

∴∠B + ∠F =180°( )。

3、如图,已知AB∥CD,EF交AB,CD于G、H, GM、HN分别平分∠AGF,∠EHD,试说明GM ∥HN.

平方根课件(篇10)

一、 教学目标:

1.运动多种识字方法,会认“雾、霜、朝、霞、夕、蝶、蜂、碧、紫、千、李、杨、秀”13个生字。会写“秀、和”2个字,区分“秀、和”偏旁的写法。

2.正确、流利地读好对子歌,激发学生对对子和收集对子的兴趣。

3.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来说一个游戏怎么样?

我说长,我对短,  我说胖,我对瘦,  我说粗,我对细,

我说天,我对地, 我说天上,我对地下。

2.师:同学们玩得高兴吗,我们玩得游戏叫对对子,这可是我们祖国的传统    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对子歌。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同学们,大自然有着美丽的景色,你想不想读?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借助拼音,问同学或者老师)

下面,就请同学们端起课本,放开声音自己试着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奥!(预设:齐读,说:“同学们读得很整齐,能自己读吗?”)

下面我们来接读课文,课文有3个小节,我呢就请3个小朋友来读,其它小朋友认真听,大家都是小评委。

3.学生评价。

4.生字变红,齐读。

这三个同学读得很流利(声音很响亮),其他同学读得怎么样呢?放下课本,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评价: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

读完后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红色的字就是我们这节课的生字。

生字宝宝很想和大家成为朋友,他们忍不住跳出来和大家打招呼了,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谁能像老师这样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四、随文识记生字。

过渡:大家知道吗?生字宝宝可热情了,他们邀请我们到美丽的大自然去欣赏一番呢。

2.出示第一句。同学们都见过云和雪,那你见过雾吗?雾一般都是早晨出现的,所以我们又叫晨雾,板书晨雾。同法教学秋霜。

3、出示图片,你知道这个图片中隐藏的对子吗?出示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1.我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来看下一句。出示花对草,蝶对蜂。分男女读,边看图片边认识蝶、蜂。

2.出示第二句。依据图片认识蓝天、碧野,积累万紫千红一词。

(三)学习第三小结,识记生字。

1、出示第三小节第一句,认识四种树木。

3、出示第二句,学生读一读。

4、读得真好听,老师来考考大家,像这幅图画我们可以用哪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呢?是(蓝天碧野)。

①看图想一想,碧是什么意思?

小结:碧是绿色,在这指碧绿的田野。看!借助图画,还可以理解字的意思呢!

②生活中你还见过碧绿的什么?

4.蓝天碧野,有蓝色、绿色,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漂亮的颜色吗?

小结:这么多的色彩在一起,太漂亮了,这就是(万紫千红)。

5.这美丽的风景我们又可以用哪个词语形容呢?真聪明,齐读山清水秀,秀就是好看的意思。

6.我们德兴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有……(三清山、大茅山、凤凰湖等)

三、巩固识字。

过渡:同学们课文读得不错,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

2.认读生字。

看那!生字宝宝又来看大家了,我们开小火车读一读,好吗?

3、生字归类。出示课件学习。

3、认读词语:黑板上的词语大家一起再读一读,分男女生读。     朝阳 、晚霞、晨雾、秋霜、

火车开得快起来了,小朋友还能读准吗?

小结:大家真棒,生字朋友感谢大家,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四、指导观察,学写生字。

过渡:同学们,识字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同样,把字写好也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1.读贴。

①出示“和”“秀”,指导观察:秀是上下结构,和是左右结构,它们都有一个“禾苗”的“禾”字,看这个禾字在这两个字中有什么不同?(形状上有什么变化呢?)

明确一个在上,一个在左,一个扁,一个瘦,和的一捺变成点。

“秀”是上下节构,禾在上半格应该写得扁一些;上撇是平撇,不能写成斜撇;竖要写短,给下面的“乃”留下空隙;一撇一捺要尽量伸展。

③写字的时候,坐姿是非常重要的,请大家坐端正,写一个“秀”字。

④观察自己的字和例字,看看有什么不足?再写第二个秀字,改进第一个字的不足。

3.范写“和”

①“和”是左右结构,当禾做偏旁的时候,不仅会变窄,还会将捺变成一点,这就是汉字中的避让,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更紧凑、漂亮。

②边说口诀边范写:禾字做旁真谦让,身体变瘦腾地方,一捺变点懂礼让。

[《识字3》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平方根课件(篇11)

1.理解一个数和算术的意义;

2.理解根号的意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和算术;

3.通过本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乘方和开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体验各事物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1.已知一正方形面积为50平方米,那么它的边长应为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00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3.一只容积为0.125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它的棱长应为多少?

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已知乘方的结果,求底数的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本节内容所要学习的.下面作一个小练习:填空

1.( )2=9; 2.( )2 =0.25;

3.

5.( )2=0.0081.

学生在完成此练习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丢掉负数解,在教学时应注意纠正.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二次方根).

±0.5是0.25的;

0的是0;

±0.09是0.0081的.

由此我们看到+3与-3均为9的,0的是0,下面看这样一道题,填空:

学生思考后,得到结论此题无答案.反问学生为什么?因为正数、0、负数的平方为非负数.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负数是没有的.下面总结一下的性质(可由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1.一个正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2.0有一个,它是0本身.

求一个数a的的运算,叫做开平方的运算.

由练习我们看到+3与-3的平方是9,9的是+3和-3,可见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根据这种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平方运算来求一个数的.与其他运算法则不同之处在于只能对非负数进行运算,而且正数的运算结果是两个。

一个正数a的正的,用符号“ ”表示,a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正数a的负的用符号“- ”表示,a的合起来记作 ,其中 读作“二次根号”, 读作“二次根号下a”.根指数为2时,通常将这个2省略不写,所以正数a的也可记作“ ”读作“正、负根号a”.

平方根课件(篇12)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并了解被开方数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进行简单的开平方运算。

1、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运算?它们中互为逆运算的是?

答: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五种运算。加法与减法互逆;乘法与除法互逆。

2、什么叫乘方?什么叫幂?乘方有没有逆运算?完成下面填空。

(-3)2= ( ) ( )2 =

3、左边算式已知底数、指数 求幂 ,右边算式已知幂、指数 求底数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

即如果X2=a,那么 叫做 的平方根。请按照第3页的举例你再举两个例子说明:

4、观察上面两组算式,归纳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性质是:

一个正数 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零 有一个平方根,它是零本身;

(2)0.16的平方根是什么?

(3)0的平方根是什么?

一个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记作“ ”

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记作“ ”

这两个平方根合在一起记作“ ”

如果X2=a,那么X= ,其中符号“ ”读作根号,a叫做被开方数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平方根课件(篇13)

1.理解一个数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2.理解根号的意义,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3.通过本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学习乘方和开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体验各事物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1.已知一正方形面积为50平方米,那么它的边长应为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00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3.一只容积为0.125立方米的正方体容器,它的棱长应为多少?

这些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已知乘方的结果,求底数的`值,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本节内容所要学习的.下面作一个小练习:填空

1.( )2=9; 2.( )2 =0.25;

3.

5.( )2=0.0081.

学生在完成此练习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丢掉负数解,在教学时应注意纠正.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二次方根).

平方根课件(篇14)

一、 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实数》第一节《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

2、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本章的第一节,学生对数的认识要由有理数范围扩大到实数范围,而本课是学习无理数的前提,是学习实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实数运算的基础,对以后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引入

教学的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动手操拼图

二、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说出正数a的算数平方根的定义,记住零的算术平方根;

2、会用 表示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知道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

数学思考:通过学习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解决问题:通过拼大正方形的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形象思维;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平方根,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活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三、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一些完全平方数,能说出一些完全平方数是哪些有理数的平方,同时对乘方运算也有一定的认识。

2. 相应的教法:从一些完全平方数入手,引入概念,设置疑问,动手操作,再根据实践需要,教师从方法上指导师生合作探究。

3. 具体措施:精讲多练,教师担任设计活动、调节气氛、整理归纳的导演作用,学生是表现者、活动者。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容量,增加形象感与趣味性。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有利于学生开发智能、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将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结合通过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引入新课,从而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2、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以秋天的长白山为话题,师创设问题,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通过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归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师通过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突出本课的重点,从而归纳出:负数没有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

3、动手操作 学以致用

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勤于实践,活学活用,善于用所求的知识解决一些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拼大正方形的活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形象思维,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

4、随堂检测 反思教学

通过小测试,及时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反思教学,查漏补缺.

5、提出疑问 留下伏笔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反思教学,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师设悬念,激发学习的动力。

说课综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创设一种有利于思考、讨论、探索的学习氛围。本节教学充分发挥远教资源的便利,在例题的设计上、在思考题、拓展练习的编排上,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合理而有效的使用了远教资源,使数学教学与远教资源的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整个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融基础性、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性于一体,注重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质疑、猜想和验证的过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操作为重要手段,以感悟为学习的目的,以发现为宗旨,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兴趣、增强信心、提高能力。

党课的课件(热门12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每位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我为您准备的“党课的课件”就是期望能够符合您的需求,并且相信它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课的课件 篇1

所谓政治生态,是指政治行为者(包括个体、集体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环境和政治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重构政治生态,就是要从源头上、根本上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段时间以来,一部分地区和一些单位的政治生态出了问题,导致该地区或单位的党员干部被腐化。提出净化、重构政治生态,是中国共产党从当前存在的问题出发,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策。

政治生态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进行政治活动的个体。如果每一个个体都能遵纪守法,讲规矩、守纪律,政治生态就会比较好,反之就会使整个生态系统紊乱。通常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政治生态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问题,政治生态的破坏,往往是因个别腐败分子的所为而逐步变质。政治生态好比一条河,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就像是破坏水质的“污染物”。如果不及时清除河里的“污染物”,任其发展,就会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长,扩大河流污染,整个河流的生态就不可能好。因此,重构政治生态,必须抓住惩治这手,把腐败分子绳之以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特别是坚决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形成了强大震慑,初步遏制了腐败现象和“四风”问题的蔓延势头,为重构政治生态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这些成绩只是初步的,必须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决不能放松,不断减少腐败存量。如果在这个时候松下来、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会使初步改善的政治生态再次受到污染,更加难以治理。只有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才能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这棵“大树”更坚固、更挺拔地“立”起来。

苏共垮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纪律动摇、政治规矩失守。党员公开反对党的决议、对抗党的政策,从无视规矩到破坏规矩,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其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保障线。如果党组织松松垮垮、各行其是,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不可能形成强大的执政能力。

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心中有党”,遵守党纪国法,按纪律来、按规矩办,不踩雷、不越线,才能管住手中的权力,不让权力“任性”,不会以权谋私、贪污/腐败。

只有高悬规矩戒尺,遏制形形色色的潜规则,打破大大小小的关系网,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政治生态,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令行禁止,才能应对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完成肩负的艰巨任务,将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从而一步一步重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领导干部违纪往往是从违反纪律和破坏规矩开始的。很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要强化政治站位,时刻铭记守纪律讲规矩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基因。入了党的门,成为党的人,守纪律讲规矩就不仅是对党的庄严承诺,更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和终身必修的功课。民族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民族工作部门的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头脑中的弦,坚决做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说什么、做什么,都要符合中央的精神,决不能我行我素,搞另外一套。

今天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是守纪律讲规矩,既然学习了那么如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运用到位,我觉得第一个要点就是要跨越认识上的瓶颈,要知晓政治规矩。第二,是要培养信仰信念,认同政治规矩。光学习不认同等于白搭。第三条是要遵守养成行为习惯,遵守政治规矩。第四条,履行责任担当,要落实政治规矩。相信做好以上四点,我们都会是守纪律讲规矩的合格党员。

谢谢大家能给我这样一个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的机会,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党课的课件 篇2

《狼》微型教案八种 余映潮   〔说明〕在教学研究中,发现不少课对学生的课堂活动安排比较杂乱,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无序、不透。课中缺乏起主导作用的、起支撑作用的、有训练力度的教学板块。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的每一节中,都必须有一两个相当突出的训练板块,以突出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对学生的训练,以突出教法和学法,以突出教学艺术的实施。为此,特编写了关于《狼》的8种微型教案,以供参考。 这8种微型教案,共展现了常规手段下的8种教学角度:诵读,辨读,说读,析读,品读,写读,听读,练读。这每一种教学角度,实际上就是相关教学过程中的最为突出的、最为重要的教学板块。 教案一 一、教学角度:诵读――朗读课文,背读课文。 二、主要教学步骤:1.检查预习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字词理解比赛。3.进行朗读训练。4.背读课文。 三、诵读训练实施过程:1.学生自由竞读课文,理解文意。2.教师教给朗读的方法――“分层背读法”。所谓“分层背读法”,就是用语音停顿来表现段中句子所表达的一层层意思,从而清晰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脉络,进而达到流畅地背诵。《狼》这一课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写人必写狼,写狼必写人,二者相互交织,构成段内的层次。如开头“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这一段,由两层构成,一层写人,一层写狼,朗读时必须在“剩骨”后小停一下。3.学生进行读法实践,演读全篇课文。4.教师再教给一种朗读的方法――“表现情景法”。《狼》是一篇小说,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要运用语音的急缓高低来再现小说中的情景。5.学生再进行读法实践。6.运用各种形式竞读、竞背课文。 教案二 一、教学角度:辨读――对词义进行体会、辨析。 二、主要教学步骤:1.以带有“狼”的`成语导入。2.指导学生熟读课文。3.边译边读。4.进行对字词的寻读、辨读。 三、辨读训练实施过程:1.学法之一介绍:学习文言字词,方法之一是成语印证法。所谓成语印证法,就是根据课文中字词的含义,找出含有此词此义的成语,二者相互进行印证,从而加深理解,扩大积累。2.学法实践,学生分组活动找成语。如:一屠晚归,归心似箭;苫蔽成丘,一丘之貉……3.学法之二介绍:学习文言字词,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辨析一词多义,也就是将一课中或若干课中的某一个词所有的用法和义项集中,进行词义的体会与辨析。《狼》这一课,对不少的词语进行了重复的运用,如两个“敌”、三个“止”、三个“前”、四个“后”、四个“之”、四个“以”、六个“其”……4.学法实践,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十几组同、近义词。5进行词义理解的分类整理。 教案三 一、教学角度:说读――用“说”的方式带动课文的阅读。 二、主要教学步骤:1.自由朗读。要求不漏字,不加字,不倒字。2.竞读比赛。或分组,或对手赛,要求读出情境,读出叙、议的层次。3.组织讨论,突出“说”的训练。 三、说读训练实施过程:1.引导学生对课文读出情境,读出叙、议的层次。2.根据课文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师提出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①阅读提示中说,这个故事表现屠户和狼的斗争,层层相扣,紧张曲折。你能否就“紧张曲折”从课文中举一例说明。②阅读提示中说,故事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简洁生动。“语言简洁生动”表现在哪些地方?③综合课文内容,说说“狼”的狡诈表现在哪里?3.同学们自选问题进行准备,争取发言。4.就以上三个问题组织小小组、小组、全班三个层次的发言。5.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思考要求。6.同学们分小组“创编故事”。7.“添枝加叶”讲故事。 教案四 一、教学角度:析读――对课文内容进行多角度的评析。 二、主要教学步骤:1.检查预习情况。2.就课文的语文常识、字词、情节内容进行质疑问难比赛。3.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析读”――评点式阅读。 三、析读训练实施过程:1.教师范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就配读课文中编者写好了的对课文的评点。2.学生读课文,每读一段,老师也同样配读课文中的评点。3.教师讲解:我们应学习课文的评点方法,把它运用到阅读中去,就是一种“评点式阅读”的方法。如课文对第一段是这样评点的:“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我们还可以这样评点:“文章开门见山,点出两狼,扣人心弦。”“‘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为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同学们可从用词造句、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性格特点、故事波澜等各方面对课文的各段进行分析、评点。4.学生分组、分任务进行课文评点,教师组织交流。5.互读互“评”:一组读,二组评点;二组读,三组评点……读读评评,评评读读。 教案五 一、教学角度:品读――品味赏析课文的美点妙处。 二、主要教学步骤:1.导入,抢答(检查预习)――作者、体裁、形象、层次……2.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老师顺势问学生,落实如下三组字词:倚、薪、暇、黠;止、犬、洞、隧;课文练习三的六个“其”。3.读课文。4.品课文。 三、品读训练实施过程:1.教师介绍学法:阅读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可以用一种“妙点揣摩法”。所谓“妙点揣摩”,就是从词语运用、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段、构思特点等方面体会课文的妙点,以使自己透彻地理解课文。2.教师示范。如:课文妙在写投骨而不止狼,使人感到屠户面临巨大危险;妙在写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现了屠户随时有受到攻击的可能;妙在写狼的一走一留,让人担心屠户是否会中计……3.学法实践,学生进行课文妙要列举,每人用一句话说明一个“妙点”。4.组织学生用“分类”的方式整理“妙点”。5.教师就最为重要、最为精彩的内容小结,学生记录。6.自由背读,课文小结。 教案六 一、教学角度:写读――就课文内容写课本剧。 二、主要教学步骤:1.导入,播放短的动物卡通录像片。2.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情节、人物。3.同学们编写课本剧。4.交流与评价。 三、写读训练实施过程:1.说明:编课本剧,是一种改写训练,就是将带有情节性、故事性的课文用剧本的形式表现出来。2.介绍有关“台词”“舞台说明”的知识。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台词要简练、生动、个性化。舞台说明写在剧本的开端、结尾和故事情节展开的对话里。它的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上下场以及对人物表演时的表情、动作、神态的要求等等。舞台说明不能过少,特别是对人物动作、表情的要求,一定要恰切而适当地安排在对话之中。3.同学们进行编写。全班若分为四个小组,则两个组的内容要以“狼”为主角,两个组的内容要以“屠户”为主角。4.组内交流,评选。5.全班交流。 教案七 一、教学角度:听读――听不同方式的朗读,听记有关的资料。 二、主要教学步骤:1.学生读课文。2.听读,学读。3.听讲析,作记录。4.检查学习效果。 三、听读训练实施过程: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读出层次,学生听读、学读。2.听对课文第四段的配乐朗读,学生跟读。3.听老师对第五段的不同语气的朗读,学生竞读。4.听(两遍)课文分析的录音,学生作听音笔记:蒲松龄通过对两只恶狼一系列动作的描写,着力揭露了狼的凶残而又虚弱、狡诈而又愚蠢的特点。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凡写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狼的本性。请看:“缀行甚远”――表现狼贪婪的企图;“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并驱如故”――表现狼的配合作战和虚张声势;“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胆怯,并在伺机而动;“径去”“犬坐”――狼在变换手法,制造危机;“目似瞑,意暇甚”――伪装轻松善良;“洞其中”――表现狼在迂回包抄,准备前后夹攻。值得强调的是,作者完全没有写狼对屠户进行正面进攻,在作者看来,阴险狡诈比穷凶极恶更可怕、更可恨,因此他极力写狼的狡诈。狼越是狡诈,屠户的胜利也就越有意义。5.学生以“《狼》中之‘狼’”为题发表看法。 教案八 一、教学角度:练读――进行有力度的课堂书面练习。 二、主要教学步骤:1.熟读课文。2.同学们自编课内百字小练习,以两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测。3.再读课文。4.教师发课堂智能练习。学生做练习,教师组织评讲。 三、《狼》课堂智能练习。 第一层次练习――解释词义。 1.一狼得骨止( ) 止( )有剩骨 2.盖以诱敌( ) 恐前后受其敌( ) 3.一狼洞其( )中 以攻其( )后 4.目似瞑,意( )暇甚 意( )将隧入以攻其后 5.变诈几何( )哉 顷刻( )两毙 第二层次练习――理解句义。 6.将文中的议论段写为现代文。。 第三层次练习――语段阅读。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只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解释下面的字词。 ①方 ②薪 ③尻 ④股 8.选出加点词词性、词义相同的一组。( ) A.犬坐于前 前狼 B.以攻其后 自后断其股 C.久之 毙之 D.意将隧入 身已半入 9.指出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一犬( )坐于前 ②一狼洞( )其中 ③意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 ④又数刀( )毙之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11.选出下面说得正确的项。 A.“径去”的意

党课的课件 篇3

我们党是由千千万万先进分子组成的先进组织。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作为党的一分子,每个党员都要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思想上、行动上和创先争优实践上,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在党爱党,增强党的意识、坚定党的立场。入党是一种坚定的信仰,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思想的升华。党员入了党,首先要做到爱党,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自觉。随着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少数党员放松了党性修养,出现了退化甚至蜕变的现象,这是极其危险的。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广大党员要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自觉加强党的历史、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一员,划清“四个界限”,做到不为歪理所惑,不为浮躁所动,不为名利所累。

在党言党,传播党的声音、彰显党的形象。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共同催生的社会思潮

跌宕起伏,相互交织,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大众视听,误导了价值取向,冲淡了核心思想,对我们党长期执政构成严峻挑战。广大党员要勇于坚持真理,敢于对各种错误思想和歪理邪说作斗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带头参加“唱读讲传”活动,像播种机一样,在各种场合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广泛传播党的声音,大力彰显党的形象,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唱响主旋律,团结和凝聚广大群众永远跟党走。

在党忧党,牢记党的使命、维护党的地位。我们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广大党员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增强为党分忧、对党负责的政治责任感,立足本职工作和岗位,以高度负责、自觉负责、主动负责的精神,履行好职责,完成好使命,发挥好作用,不懈怠、不退缩、不逃避、不推诿、不计较,与党一道共面挑战、共赴难关、共破难题,积极为党分忧,为国尽忠,为民奉献,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在党为党,响应党的召唤、振兴党的事业。党的事业是千千万万人的事业,要靠千千万万人共同担当。党员是党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这个光荣称号,不仅表明一种身份、一种荣誉,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党员入了党,就要无条件地履行党员义务,坚决服从党的安排,全力做好

党交办的工作,恪尽兴党之责。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本职工作和当前工作,找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通过日常的点滴积累和示范带动,把党员个体的力量汇聚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不断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施肥加油,使党的事业枝繁叶茂,万古长青。

党课的课件 篇4

同志们:

根据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安排,由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跟大家交流一下心得。来xx工作已经将近半年,在这半年期间始终没有机会和各位县处级领导及各乡镇各部门领导进行一次倾心交流,上次讲党课还是在年轻干部培训班上讲的。这次党课,要求是结合前期学习和调研,围绕六个“讲清楚”进行。我结合自己在xx工作的这段感受,和大家谈谈心、交流交流思想,也借此表达一下我内心的想法。我讲党课的题目是:《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xx实现新发展》,分四个方面来讲。

第一方面:谈一谈初心

为中华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你在入党宣誓时立下的誓言。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也开展了“三问三答”活动,即“当初入党为了什么,现在为党做些什么,以后为党留什么。”对我来说,当初入党就是为了理想信念,现在为党干事业,以后为党留念想。今天在座的各位,绝大多数都是党员领导干部。无论是不是共产党员,都是党的干部,全国的群众也都是党的群众。我为什么这样讲?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共产党人浴血奋战28年打下来的天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话到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这次开展主题教育,所有干部都会谈初心,我和大家一样也想谈一谈初心,但是我谈的角度可能会与大家不一样。这部分内容,我重点讲一讲初心为什么不能忘记?

第一,初心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前些年总能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如果这话出自普通百姓之口还有情可原,我们共产党人绝对不能说这样的话。信仰就是共同的理想,也是我们共同的信念。每位党员领导干部都不要忘记入党宣誓时攥起拳头说的话。在《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我们共同的信仰,就是大家平常经常说的理想信念。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是不是党的好干部,第一条标准就是看你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才算坚定?就四句话,即“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这四句话,到什么时候都是衡量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标准。往小处说就是你到底是不是为了群众干工作,遇到困难问题时敢不敢往前闯,在利益面前能不能经得住诱惑,县委县政府和群众需要你时能不能把交给你的任务干明白、干出成绩来。能做到这四句话的干部,说明你初心还在,换句话说,你就是全县的优秀干部。反之,如果你一点都做不到,组织还用你干什么。在座的每个干部都可以对照反思一下。

第二,初心是壮丽的革命史诗。为什么这样讲?我刚到xx不久,向干部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苦难辉煌》,另一本是《为什么是毛泽东》,讲的都是党史,只是角度不同。为什么推荐大家阅读,因为我读完之后,感触特别深刻。特别是《苦难辉煌》的开篇序,写的很有深意。读完这两本书之后,你就明白初心为什么不能忘了。中国红军为什么会有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改变中国历史的会议,《为什么是毛泽东》这本书中说的很清楚。中国共产党能走到今天,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毛泽东,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要把毛泽东的画像挂在天安门城楼上,为什么毛泽东去世后要单独给他建纪念堂,这些都要从历史说起。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军事指挥权,说的也不算,因为中共的领导层多是有留苏背景的。当时,博古不懂军事,完全依靠共产国际派来的德国人李德负责指挥作战。他们提出要进行“中国两条道路的决战”“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蹂躏一寸苏区土地”的方针,听上去很高大尚,但是毛泽东坚决不同意这些方针,又无能为力。此时蒋介石已经进行了三次围剿红军,使红军连连失利,博古、李德把失利归罪于战场上的指挥员肖劲光,并要枪毙肖劲光,毛泽东对这事是坚决反对的,肖劲光才没有掉脑袋。毛泽东虽然不参与指挥作战,但他自己也在不停的研究战略战术,以备不时之需。这时,毛泽东看到一个突破“围剿”的机会,他紧急建议中央“以红军主力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攻线,进攻蒋介石的后方”,同时告诉了博古,但是博古拒绝了,而且认定毛泽东为右倾机会主义,把他彻底架空。毛泽东当时伤心地说,他的任务就是吃饭、睡觉和拉屎,还好没有掉脑袋。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在湘江,红军大部队遭到敌军夹击,湘江血战发生了,使红军主力由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后来博古、李德因湘江失败,将红军交给周恩来指挥,而周恩来接受的是毛泽东主张,因为周恩来知道,在最危急的时刻只有毛泽东知道怎么能跑出蒋介石的包围圈。自从听了毛泽东的意见,一盘死棋现出了活气,党内力量的天平也逐渐向毛泽东倾斜。1935年1月,红军跳出包围圈后,占领了遵义,并召开了历史有名的遵义会议,会上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给博古扣上了“进攻时冒险主义、防御时保守主义、突围时逃跑主义”三顶大帽子。这次会议多数人都站到了毛泽东一边,毛泽东由政治局委员选为常委,周恩来是军事上最高负责人,毛泽东成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但实际上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后来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打出了“四渡赤水”战役,也是毛泽东军事指挥中得意之笔。再后来毛泽东“北上计划”又遭到党内高层张国焘反对,张国焘坚持要南下。因为张国焘的坚持,延误了战机,红军才有了过草地、爬雪山的难忘经历,这都是拜张国焘所赐。后来红军分裂成了三部分,张国焘统领大部分,陈昌浩和徐向前统领一部分,毛泽东率红一、三军团8000多人坚持北上。毛泽东为什么选择北方,因为毛泽东熟读史书兵书,博古通今,他知道多数统一都是在北方完成的,同时他也看到蒋介石在北方部署的兵力是薄弱的,无论是地理条件还是历史因素,证明毛泽东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带领红军到达历史重镇陕西延安吴起镇后,宣告了长征结束。同时他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所有参加长征的战士,均通过党组织考核,全部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毛泽东清楚红军战士一路走来的艰辛。这次长征,毛泽东挽救了共产党,挽救了中国红军,挽救了革命队伍,在此之后红军得到了很好的修整,队伍不断壮大,投入到了抗日战争当中,抗战结束后与蒋介石打的3年解放战争,解放军打的游刃有余,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讲到此处,我想大家也明白了为什么历史选择毛泽东,为什么我们要感谢毛泽东。原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是前一句应该是“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忘记历史就等于忘记初心,忘记党的历史,我们这些在座的各位就不配当党员,更不配当党的领导干部。

第三,初心是共产党员的赤胆忠诚。我们现在有很多党员领导干部忘了自己的党员身份,思想境界不够高,有时做事、干工作还不如一名普通群众。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务必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党员的初心、党员的高尚就体现在我们平时工作生活中。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问问自己,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通过一些小事来践行自己的初心。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像雷锋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就叫做共产党员。这里我讲三个小故事。一个单位的办公室里有位大姐,性格很活泼,待人也很热情,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或者是办事的群众,也不管是长辈还是平辈或者是晚辈,即使是初次见面的人,她都能打得一片火热,可以说是八面玲珑的那种人物。但是这位老大姐从来没有占过公家的一丝便宜,即使是一片废纸、一支油墨快用完的碳素笔,也从来没有带回家过。有人觉得这大姐傻,也有人嘲笑她故作清高,更多的人是冷眼旁观,既不赞同也不批评。可不管别人对她是哪种态度,她总是一句话就堵住了别人的嘴:“我是一个党员!”这是一个事例。《榜样3》里有一个八零后,卫校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村里当了一名村医,而且这个村医一干就是十八年。这十八年里骑坏7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行程40多万公里,足以绕地球10圈。这个八零后的村医叫贺星龙。曾有人问过贺星龙后悔吗?贺星龙是这样回答的:“我问自己,人活着到底图个啥?这里穷人多,需要帮助的人更多,我走了谁来管他们呢?咱是一名党员,大家都看着哩!”这又是一个事例。前段时间的“八零后白发干部”事件火遍了全网,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故事的主人公叫李忠凯,是某乡的党委书记。由于常年工作在基层,基层的贫困以及工作的繁重,使李忠凯满脸沧桑满头白发,外表看起来根本就不像一个八零年出生的人,曾一度被人怀疑虚报年龄。可是就是这位白发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说:“我只是众多基层干部中的一员,比我辛苦的还很多,我更关心的是网友对基层干部的关注,而不是我的白头发”。他还说:“基层干部不怕辛苦,不怕累,不怕没时间休息,怕遭到误解,希望得到更多理解和认同。”这三个小故事有的发生在身边,也有的在网上广为流传,他们为党的事业的发展贡献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像他们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对于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来说,有多少人是把美名、权利、金钱放在第一位的。“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必须树立正确“三观”,坚持为民宗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检验标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共产党员思想的“总开关”。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不能解决好我们的初心问题,更不能解决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过:“过去我们到一个地方时,首先总要看看群众的厨房,看看他们洗澡的地方,看看厕所,现在这样做的人还有,但是不多了。”他认为,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是伟大的胜利都与小事分不开,它蕴藏着很强的感染力。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要正确对待、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只有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加强党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展现出共产党人应有的初心。

第二方面:谈一谈使命

使命是责任,使命更是担当。在座的各位,都来自不同的岗位,有县处级领导,有乡镇部门一把手,有其他副科级干部,还有一般干部等等,形形色色,无一类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是在做一份事业,都是为自己、为家庭、为人民、为社会尽一份力量。往大了说,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往小了说,使命就是工作,担使命就是把我们自己的工作担当起来。

第一,使命是一种责任。无论我们在什么岗位,有着什么样的职务,守住自己的那摊工作就是最大的使命,也是最大的责任。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习近平总书记讲,要常思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要想真正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印象,就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现在我们有的干部只想待遇,不想干事,工作得过且过,遇到好事争着抢着上,遇到难题推诿糊弄不想办法,害怕担责;有的干部把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利益的事就干,没利益的事就不干;有的干部遇事往后躲,不想往前冲,工作总不见起色,甚至耽误全县工作大局;还有的干部树山头、喝圈酒,当大家面不说,在酒桌乱讲,造谣生事,唱衰xx,发泄私愤,严重影响xx的发展等等。当然,这样的干部还是少数,但确确实实存在,非常危险,非常不负责任。责任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每位同志在不同的岗位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就应该潜心研究、精心谋事、认真干事,要清楚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在哪里,尽可能地把责任担当起来,做一个负责的人。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央党校第1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县委书记要以焦裕禄为榜样,我们已应该自觉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一要对上负责。人民群众把你推到这个岗位上来,党组织把你派到这个岗位上来,你就要对组织、对人民负责,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乱谋其政,要对得起党赋予你的身份,更要对得起党和人民赋予你的职责使命,不要让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觉得瞎了眼。二要对下负责。当干部要以身作责,尤其是战线领导和乡镇部门一把手,你们是一个战线的“头”,是部门和乡镇的“首”,要统好班子、带好队伍,带头干正事,把心思摆正,把所有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是当领导的能力。现在有的战线和部门一把手遇到事或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就急于往下部署,把压力传导的挺到位,把自己责任甩的一身轻,就好像这些工作与你没有关系似的,不带头研究,不带头落实,搞的基层干部对班子不满意,怨声载道。表现出上级对下级的极大不负责,这样干工作,非但干不好,反而问题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你摆布工作摆不下去,最后不听你的了。三要对自己负责。要不断提升思想和党性修养,管住自己的口,不该说的话别乱往出说,特别是一些捕风捉影的话,不负责任的话,别像没有把门似的,什么都往外说,严重影响你在他人心中的干部形象。要带领战线部门干部多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干正事,让群众感受到你这个干部确实行,别让群众感觉到跟错了人,甚至说你“啥也不是”。

第二,使命是一种态度。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工作干的好坏,态度非常重要。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都身兼重任,身兼使命,没有一颗敬业之心,没有一个乐业的态度是干不成任何事业的。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就是说,一个好干部,会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讲,“敬业是一种美德,乐业是一种境界。对待本职工作,应常怀敬畏之心,专心、守职、尽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尽心尽力、全身心地投入。”当前,干工作没有激情,是干部普遍存在的现象。什么原因造成的?怕挨领导说,怕担责,更怕被追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把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没有把党和国家事业,没有把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放在第一位。说到底就是没有高尚的追求。不提职干工作就没有激情了,得不到钱干工作就没有激情了,评不上优秀干工作就没有激情了,这种思想我想在座的各位大都存在。往大了说,这是“三观”扭曲,实际上就是缺少事业心。干工作的激情来自哪里?就是你对待职业的态度,你对事业的认同。干与不干就在一念之间。当你想干了,认同你的事业了,你肯定能把工作干好。当你不想干说什么都没用。对于我们在座的各位来说,只有兢兢业业把工作干好,才能赢得组织的认同,才能赢得人民的认同,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你才能感受到工作给你带来的愉悦和乐趣。不干工作的干部就是不讲政治,严格来讲都可以被追责,但是组织宽厚仁慈没有这么干,所以大家还是提早警醒更好一些。

第三,使命更是一种担当。我到xx工作已将近半年,半年里,牵头和战线部门研究了一些事情,觉得很充实。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我深刻感受到xx的发展有很多欠缺,有很多短板,来到xx不想在县委书记这个岗位上作威作福,更不想让老百姓说我这位县委书记啥正事都没干,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心中油然而生。在第一产业方面,研究了绿色农业小辣椒项目,研究了林下经济刺五加种植,研究了兴农北药扩模,又研究了xx大米、紫苏等如何申请地理标识、如何提高增加值等等;在第二产业方面,研究了小辣椒加工厂,研究了煤制甲醇项目,研究了北方焦化和新医圣制药扩建,研究了同仁堂药业种植加工项目,确定了大力发展煤炭工业的思路等等;在第三产业方面,研究了鸡林乡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研究了宝泉林场花海、枫述谷综合旅游项目,研究了麒麟山下放后再开发工作,研究了城东物流园和城西的商贸综合体等等;在城市建设方面,研究了凤凰公园、梧桐广场、惠民市场、体育场建设,快速推进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净水厂建设,研究了早市规范和搬迁问题,研究了城市整体亮化工程等等。我来到xx感到很着急,因为xx需要发展的地方太多了。建设xx、发展xx已俨然成为我们共同的使命,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主动担当起来。一要研究工作。要立足本战线本部门本乡镇当前工作实际,把每项工作进行梳理,看看正在推动的工作是快是慢,完成的工作质量是好是坏,谋划的工作是否符合发展要求,都用心研究研究,发扬“5+2”和“白+黑”精神,白天没时间研究晚上抽时间研究,平时没有时间周末抽时间研究,哪个战线、哪个部门工作没见起色,就说明战线和部门负责同志没研究事。二要研究政策。对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战线领导要牵头研究,部门主要领导更要用心研究,既要研究普惠性政策,更要研究独享性政策,只要上级有政策我们就研究,该争取就争取,没去争取或者没研究,把上级政策落下了就等于失职。三要研究班子和队伍。我们有的干部自己有思维有想法,就是班子凝聚力不行,工作推动不起来,所以见不到成效。其实,抓班子带队伍很简单。一是“一把手”要有一颗公正的心,遇到问题时不是急于批评人,而是讲公心,说公道话,想解决办法,让下属感觉到你这个人很务正。二是“一把手”要带头干,别什么事都推给副职,副职再推给基层站所,要带领分管部门研究,多征求副职甚至基层意见。有问题就改,“一把手”必须表明你的态度。三是“一把手”别把自己当成官,树立权威可以,但绝不能以权压人,说这事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这样不行,久而久之,班子散了,支持你的人没了。

第三方面:谈一谈发展

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还得把xx的发展放在第一位。xx的发展还得靠在座的各位。

第一,要弄清xx发展现状。农业方面:我县的耕地面积远远小于密山和虎林,加之我县山地多、平地少,黑土面积小,农产品总量已经到了“天花板”。提高单位产量、扩大绿色种植、增加特色农业已经成为我县农业发展的必行之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县绿色农业有一定的基础,但是没有形成规模;特色种植方面,北药产业主要集中在兴农镇,其他乡镇没有真正发展起来。紫苏种植和加工产业才刚刚起步。大米等产品价格上不去,没有形成品牌效应,难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养殖方面,县域内规模养殖场数量少,猪的养殖三德牧业并未全部投产;牛的养殖架子牛数量还是少规模不够;黑驴养殖仅有东风村一家等等,总体表现养殖不成规模不成体系。工业方面: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工业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就目前来看,我县缺少立县型、税源型大企业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引进的立县企业国投三十万吨乙醇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形成经济效益仍需较长时间。我县因煤炭而立,又因煤炭而兴,但目前还是以煤炭开采为主,发展了几家洗煤和精煤企业,但是“煤头化尾”“煤头电尾”企业太少,亟待增加。近年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石墨之都”,我县石墨经济也借力发展起来,目前有5家石墨企业落户xx,由于受到石墨市场整体下行影响,石墨企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不明显。我县已探明硅藻土1800万吨,且二氧化硅品位适中,属较好等级,但受制于矿权归属等问题,项目整体推进较慢,要想形成较大规模,成为立县型项目,仍需一段时间。三产方面:我县目前没有一家大型商贸企业,县内商贸主要集中在金源大厦、四百和xx大市场三处,规模和档次都不够,难以满足县内群众购物需求。虽然我县距离鸡西市区较近,消费购物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如果附近就有大型商场、有上档次还便宜的商品,谁还愿意舍近求远。还有就是物流园区建设,我县物流园区谋划了几年,目前看亟需加快推进,园区配套设施,也需要同步跟进。我县旅游景区只有两处,一处是八楞山风景区,一处是麒麟山风景区。八楞山风景区旅游项目比较单一,仅有水上乐园项目,经营时间较短。麒麟山风景区暂时没有交给xx管理,无论是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亟需开发建设。鸡林乡和明德乡作为少数民族乡,在文化、饮食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朝鲜族烤肉名声在外,慕名前来的“吃货”大有人在,但是没有发展起来。还有县域内的宝泉林场、锅盔山、双叶湖等旅游资源都没有开发出来,只能说前景较好,但谋划不到位,导致旅游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同时,城乡房路水、城市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人居环境整治、烂尾楼回迁等重大民生问题没有解决等等。这些都是xx当前的现状,作为xx的干部必须认清,这是我们全县干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努力攻坚的着力点,我们必须得抓住这些薄弱环节,持续发力。

第二,要弄清楚xx的发展优势。农业方面,xx必须把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起来。农业部门和乡镇要大力研究和发展绿色农业,包括小辣椒、棚室蔬菜、棚室西香瓜、棚室木耳、甜食玉米等,完全可以把土地少的劣势转变为发展精细农业的优势。同时,我县山区多,极适合发展林下经济,林业部门必须研究,引导林区农民增收致富。工业方面,xx必须把“煤头电尾”和“煤头化尾”产业发展起来。xx的煤矿是发展煤炭经济的重大优势,我们决不能把煤丢掉。除了把煤制甲醇项目推进好之外,我们还要把北方焦化和园区电厂建设好发展好,推动“煤头化尾”和“煤头电尾”产业扩模升级。第三产业方面,我们必须把旅游产业发展起来。xx旅游资源丰富,并且交通极为方便,只要把旅游产业做出特色,旅游效益绝对不愁。同时,城市特色商圈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着力点,我们要谋划好,并通过招商的方式把上规模有档次的企业引进来,发展吃住玩奇乐综合商业很有前景。当然,xx的优势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这些干部去研究,研究出方案也好,研究出规划也好,总比不研究要强。各乡镇各部门从现在开始就要研究2020年工作思路,全县各级各部门在2020年同心同德、同向同力,为了xx的发展大干一场,真正把xx的发展作为心中的重大使命任务。

第三,要弄清楚xx面临的发展机遇。国家层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乡村振兴规划和相关方案,在三农工作方面有很多利好政策;推动东北振兴战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并在沈阳召开东北振兴座谈会后,很多关于转型发展的利好政策也在向黑龙江倾斜,特别是向我们资源型城市倾斜;国家又新出台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实体经济的相关文件,我们都可以从中受益。省级层面,兴边富民政策,为我县兴边和富民工作带来的机遇;出台了关于四煤城转型发展的相关文件,xx也在四煤城范围之内,怎么也能得到一些“奶酪”。市级层面,虽然政策不多,但是也有机遇。市委、市政府打造“一都五基地”,特别是打造“中国石墨之都”和“生态旅游名城”这两张名片,我们xx就围绕市委的发展方向去借力发展,肯定能得到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等等。以上这些机遇,有很多是政策性的,对我县的发展十分有利,战线和部门要深入研究才行,才能抓住这些利好政策和机遇,努力通过不断研究和落实,力争让我县尽快乘上新时代发展的高速列车。

第四方面:谈一谈干部

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就是干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干部,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退缩,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无论官位有多高,很扎实,很朴实。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包括习近平总书记我们可能学不到,但是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是值得我们每位同志学习的。

第一,干部要有扎实的学风。学习是共产党员的重大责任,重视学习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不会干时就学习学习,这是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总书记讲,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是一件枯燥的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读书三境界,第一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就需要通过学习来武装头脑,通过读书来提升才干,让阅读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活习惯。对于我们来说,现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有不会抓、不会干的表现,有的干部干工作抓不住重点,有的干部“眉毛胡子一起抓”把自己累得够呛,这些都是本领不足的表现。领导干部要克服“本领恐慌”,就要善于“不断充电”,在学新知新上下更大功夫。一要学好党的理论。这次主题教育,我原文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选编》,对自己有很大启发,感觉到这两本书对指导工作很有益处,通过学习能准确把握新思想、新论断、新目标、新要求,所以建议大家要用心学习,学会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要学好经济知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领导干部不论身处何位,都要学一些经济学知识,特别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干部,更要及时学习经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等方面的新知识,确保工作思路跟得上经济形势的变化,工作能力跟得上发展要求的提升。三要学好专业知识。结合业务分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但要善于向书本学,及时更新、补充和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还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加强调查研究,问计于基层,问计于群众,在耳闻、目见、足践之中,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路,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四要学好法律知识。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领导干部必须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学习宪法摆在首位,同时学习同自己所担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第二,干部要有务实的作风。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干事创业最忌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害怕“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一要扎扎实实。决不能光喊口号、不见行动,决不能花拳绣腿、口若悬河,而是要有“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一锤接着一锤,踏踏实实把基础打好,真真切切把事情办好。同时,还要注重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多搞蹲点调研,多了解群众情况,精准掌握群众的所急所需,并以此为重点推动落实工作。二要用心工作。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如果不用心工作,不精通自己的业务,那么就无法更好的开展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在工作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上要勤思考,多创新,不能等领导安排一项自己再做一项工作,工作上要积极主动,同时还要勤思考、找方法,突破一些习惯性、经验性的思维,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有科学性、主动性,平时要做到心勤、口勤、眼勤、手勤、脚勤,抓细节,抓环节,身先士卒,在工作中锤炼能力,在工作中提高效能。三要在状态。现在有的单位人一大堆,真正干工作的没有几个,无故请假的、吃空饷的还大有人在,组织部和人社局要严查。现在的工作特别多,原来一年可能干几件事,现在一天就要干好几件事,各战线各部门各乡镇现在不夙兴夜寐的干工作,恐怕就会完不成任务。所以,全县每位同志干工作既要学会全面统筹,更要学会突出重点,既要引领干部做到不忘初心,还要引领干部上下同心。特别是各战线各部门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要加强干部教育和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干部在经济建设、脱贫攻坚、城乡建设、环境整治、河长制、防控猪瘟、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中行动起来,带领干部把工作务实抓好、干好。

第三,干部要有严明的规矩。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要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抓起。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纪律建设,正是依靠铁的纪律,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历尽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一要严格抓落实。县委安排的事,各级各部门必须当成政治任务来落实,绝不能怠慢,要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时限、快速推进,保证高质量完成任务,战线领导和乡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不带头抓落实就是不讲政治,这一点要始终明确。二要勤请示多汇报。县委县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按时汇报进度。部门遇有重大问题要向战线汇报,再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绝不能不汇报私自擅自作出决定,如果谁贻误大事,就严格处理谁。三要严守党章党规。作为党员干部,强化规矩意识和纪律观念,必须熟悉规矩,把握规矩,让规矩了然于胸,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自己成为真正“懂规矩”的人。

总之,xx的发展靠你、靠我、靠大家,靠在座的每一位。希望同志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戮力同心、主动作为,真正为xx的发展做点事情!

谢谢大家!

党课的课件 篇5

12月份,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微型课大赛,我有幸参与其中,所讲的课文是S版五年级上册《孔子》一课。现不揣浅陋,将教案放在博客里,不足指出请大家评批指正,以便更好地提高,谢谢。 《孔子》微型课教案 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实验小学 丁毅 指导教师:潘亚军 一、回忆前文,引起下文 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你对孔子有那些了解?【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看来大家通过学习,都对孔子和《论语》中的故事都不感到陌生了,希望通过咱们这节课的学习,通过再次的阅读课文,走进孔子,走进《论语》,想想在这些故事中蕴涵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板书:《孔子》】 通过预习,我们提出了许多疑问,老师把它们总结了出来,谁来读一下? 为什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 孔子为什么因为厌恶“盗”字就不喝盗泉? 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 孔子为什么到了晚年还反复读《周易》? 后人为什么那么推崇和尊敬孔子呢? 这些问题还记得吗?这是大家共同思考的结晶。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 二、走进《论语》,了解孔子 我们知道,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过去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则强调“半部《论语》学做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相信对我们怎样为人处事一定会有所思,有所悟。 现在,你们自由读课文;并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大家在读书的时候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同学们读得真快,下面先请同学来说说第一个小故事。 孔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你是怎样理解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谁来把这一段话带着感情来读一下?(指导学习读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语气)很好,我们从书中找出一个词语来对这段进行总结?是哪个词? 板书:推己及人 【是的,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宽容。】 同学们,孔子的一生,是他游历讲学的一生,下面我们来看在他游历讲学途中发生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哪些词表现出孔子口渴的厉害?(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体现出孔子很有志气,绝不与强盗为伍。)来,我们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要读出孔子当时的干渴难耐和毅然决然就离开的决心。 板书:君子自律 孔子作为一名堂堂正正的君子,经常以长者的身份对他人循循善诱。那么,老师想问你们,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又是“小人”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一会请人发言。 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见解。在课文中孔子是怎样谈君子与小人的?我们应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俗语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圣人就不犯错误吗?孔子可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人啊?来,听听老师范读孔子及在游历途中的另一个小故事,想想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孔子后来知道他错怪了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学生甲:既然圣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所以我们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不能因为好面子,怕别人看笑话而不敢去面对,要勇于承认。 学生乙:不能盲于对一个事物下结论。【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 我们能从孔子的言行上学到什么?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 板书:善于自省 孩子们,孔子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始终不渝的严格,到了他老的时候更是如此,孔子不愧为我们的万世师表。你们齐声朗读第四个故事,在读书的时候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 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学生A:孔子的做法印证了那句著名的言语:活到老,学到老。 学生B: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学而不厌的人。 学生C:读书是永无止境的。 学生D: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做一个刻苦学习的人。 学生E:这个故事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孔子读书把竹简都磨断了,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感动。 同学们,请你们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着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板书:学而不厌 三、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两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课文学完了,老师留两道思考题: 1、这四个故事哪个故事写得详细,哪个故事写得比较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我们一般学习的关于写人的作文都以一段话或一句话作为全文的结尾,但这篇课文不是这样,老师想请你发挥聪明才智,试着给本文加个结尾,在班上进行交流。 板书:推己及人  君子自律  宽以待人 仁 善于自省  严于律己 学而不厌

党课的课件 篇6

“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社会各个单元都要坚持以诚为本,以诚立信。党和国家强调进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就是要坚持依法办学与以德治校并举我们呼唤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大学生诚信度评价体系。

除了诚信,我们也应该倡导勤俭。

众所周知,勤俭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作为个人“修身”直到,犹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齐家”之宝,正如司马光所著《训俭示康》教育儿子司马康要勤俭节约;作为“治国”经验,有闻毛泽东教育党员干部要艰苦朴素、厉行节约、勤俭建国。可见,勤俭的美德犹如甘露,能让贫瘠的土地盛开富有的鲜花,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硕果。

抗日战争时期,当美国作家斯诺来到延安时,看到毛泽东住着简陋的窑洞、穿打补丁的衣服,周恩来睡着土炕、穿一双黑皮鞋,朱德一辈子“术素浑如田舍翁”,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所拥有的一种伟大力量,断言这是“兴国之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来重视廉政建设。而后中央根据实际情况,本着与时俱进的理念,又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要求。

但是,看看我们的同学周围,奢侈浪费现象比比皆是。互相攀比、讲究吃穿;阳光明媚的大白天,教室里的灯依然亮着;食堂里同学们没有吃完的食物可以倒好几桶……类似现象在我们校园里并不少见。显然,这和党中央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勤俭意识,认清时代责任。作为21世纪中国的建设者,时代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我国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应该从有效开发和利用资源出发,崇尚节俭、适度消费的理念,牢固树立资源危机意识、勤俭节约意识和节约资源人人有责意识。

除了责任意识的加强,勤俭更应该体现在行动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离不开每一位公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努力实践。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社会环境的净化需要从我作起,从身边作起,从一点一滴作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寸土”,倡导使用循环用水、节能产品和再生材料,倡导俭朴的生活方式和适度消费,推广办公电子化和资源变废为宝。

同时,还应该利用我们的所学所知,结合本专业技能,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的伟大行动献计献策,增砖添瓦。

因此,我们要时时以一名优秀研究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美好的思想融入灵魂,让文明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为周围的人树立好的榜样,以此期待大学校园和谐氛围的不断形成。当一所所大学成为一面面鲜艳的旗帜,在中华大地上处处飘扬,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之时,民族的振兴、国家的繁荣指日可待。

党课的课件 篇7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要求,今天围绕“守纪律、讲规矩”来讲一堂专题党课。在当前特殊形势下,党员干部应把遵纪守规放在第一位,恪守底线、发扬风格,紧密的团结在党委政府周围,凝心聚力、风雨同舟,进一步把工作开展好、把上级决策落实好、把党员干部队伍带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用大篇幅论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出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调“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省委也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严守纪律规矩,管好自己、班子和队伍,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党的纪律,是指政党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而确立的各种党规、党法的总称,是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党内行为规范。党的纪律涉及到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概括为:政治纪律、经济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外事纪律、保密纪律、廉洁纪律。与我们接触最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群众纪律、工作纪律,下面我重点介绍下这三个纪律。

党的政治纪律。指各个不同时期根据党的政治任务的要求,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的基本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政治纪律的基本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组织和党员对中央已经做出决定的重大方针和政策问题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提出,但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公开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相反的言论,采取同中央的决定、决议相违背的行动。

党的群众纪律。是指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党的群众工作纪律,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要保证。它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随时随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侵占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党的组织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言论、行动的规范,是维护党在组织上团结统一的准则。

第二点我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下,咱们党员干部在遵纪守规上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也便于大家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好咱们身边的问题。

去年以来,大家也都知道,我们连续有多名干部,被纪委调查,包括我在内班子成员也都陆续被纪委谈话,很多干部也被纪委谈话。放到在大的范围来看,这么长时间高密度调查取证和这么多人次被纪委谈话,也是十分少见的,这些日子以来我和党委班子的压力都非常大,既要努力加倍工作,也要抵制社会上的一些流言。痛定思痛,不管纪委的调查结果如何,我觉得还是我们这个集体出了问题,党的纪律规定要求被束之高阁,需要的时候拿出来讲几句,实际工作中又存在有意无意的回避。大家扪心自问,是不是存在为了表面的团结而没有坚持民主集中制,该说的没说、该提醒的没提醒;是不是存在在落实惠农政策上偏亲向友,没能一碗水端平;是不是存在搞平均主义,骨子里不想得罪人。归根究底还是我们就是在遵纪守规上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为:

1.理论与实践脱节,没能指导实际工作。主要体现主题教育上,大家还是为了学而学,机械的抄写,没能将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比如在学习政治纪律的时候没能考虑自己平日里信口开河、发组织的牢骚,这些言行是不是已经违反了政治纪律。很多人都是在学习中没能把自己摆进去,说起别人侃侃而谈,就是看不见自己的问题。

2.理想信仰缺失,不能以高标准严纪律要求自己。一是信仰偏向。存在个别干部价值观扭曲,争取岗位的出发点不是放在为人民服务,干实事上,而是拈轻怕重、回避困难和问题;二是立场偏移。有些党员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特别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不敢表态,不敢带头,持观望态度。还有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搞对立,有意无意的制造干群矛盾,给党委施压。三是个别党员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解不够。总认为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对问题既不研究,也不考证,而是直接发表一些有损于党委政府形象的言论,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口无遮拦,小道消息乐此不疲,甚至丧失党性原则,传播政治谣言、政治笑话,对党委政府的决策说三道四。四是个别党员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政令不畅。有的党员干部对党委政府的决策和要求明一套、暗一套,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执行党委政府的政策,“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

3.缺少敬畏心理,行动散漫目无组织。这个主要体现在干部之间在落实工作和平日生活中尤为明显。比如在工作落实上,就是和领导讲条件,和分管领导也好和我也好,总是强调自己这个干不了,那个有困难。还有就是在生活上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洁身自好,大的方向有了好转,但是小节上还是不注意。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这几年,上级对基层的要求越来越严,我和班子这块已经感受到了压力,一般干部还没有,说明压力传导的还不够。有些干部不时还在公共场合聚个餐、喝点酒,这个以后要收敛;有些干部没有组织性原则性、乐于搬弄是非,甚至挑动班子之间的矛盾,将问题扩大化,只要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想千方设百计进行打击、报复、诋毁对自己不利的人。这样的干部不管是谁当领导都是要批评提防的,你以为自己神通广大,其实是遭人唾弃!我今天在这里强调一点,有问题拿出来放到面上来,你跟我提,只要你的建议合理,是我的问题,我虚心接受,是班子的问题,班子也吸取好的做法,切实改正,但是如果你在私下里搞小动作,做出破坏单位团结的事情,我和班子绝不会就这样。

4.工作虚浮不实,实际操作中存在利己主义。一是在位不在岗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将自己混同于普遍百姓,“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党的要求和上级工作方法全都不了解,对群众的疑虑无法解释,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二是工作时间干与工作无关事情的现象较为普遍。少数党员缺乏大局意识,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上来,自己揣个小心眼、上班的时候炒个股、打个游戏、找个借口请假躲事、工作有攀比思想;三是态度不端正的问题,破坏党委和政府形象。个别党员干部对待群众和服务对象不是满腔热忱,而是简单地回复:这事不归我管,你去找__办,或者你去__,无论事大事小一律向外推,只要不用我管就行,只要我不担责就行,在这里我再重申一下,每一名同志都代表党委和政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大家都懂,你不维护党委和政府的形象,你也好不到哪里去昨天看到一个微信,说是公司是一艘船,我们都是船上的人,船安全,大家都安全,船抛锚,谁也上不了岸,同舟共济的道理大家都懂。四是工作不讲求程序,执行力不强。党委、政府或者说组织安排的各岗位都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单位中只有一个一把手,我不能越位,不能想当然,我的岗位就是执行好组织的决策,发展好经济,配合好一把手的工作。同样,各位也是一样,我们不需要你做多么大的成就,你只要把你份内的工作做好就行,你只要把领导交办给你的临时任务完成好就行,别说自己也不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你的存在就是问题,你的岗位的配置就是问题,在接下来的单位改革过程中,你就存在危险、存在被调整的可能性。

党课的课件 篇8

党员同志们!下午好!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用大篇幅论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出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调“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这次活动的目标任务是通过教育活动,旨在加强党组织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定执行;我校党总支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党的纪律和规矩意识,严格用党的纪律和规矩约束言行,养成遵规守矩的好习惯,做到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党内生活上讲规矩,在全校上下形成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政治氛围和政治习惯,为建设“幸福隆德”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这次活动主要内容要贯穿在“九个一”活动中,即: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上一堂党课;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撰写一份党性分析材料;做出一次承诺;进行一次党纪党规知识测试;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动;形成一份总结报告。

下面就党的纪律建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关于“守纪律讲规矩”的论述内涵丰富,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强调,“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纪律、规矩,两者相互依赖,“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

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并长期执政的党,是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的政治组织。党的纪律是约束党员言论行动的一种纲纪,是政党的生命力所在。党纪的宽严程度和执纪水平决定着执政党治国理政的能力。

政党的特性要求政党不仅有一套从上而下的组织系统,以动员本阶级阶层社会大众为党的纲领目标进行有效的斗争,而且通过一定的党内规章和组织纪律来约束其成员,以维系自身的团结和统一,提高自身的战斗力。政党不仅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更重要的是制定完备的制度规章,执行严格的纪律约束。

不同类型政党的组织状况有所差别,一般说来,共产党的纲领章程最为明确,组织体系最为健全,组织机构最为严密,纪律要求最为严格。对中共党员来讲,入党是建立在认同党的纲领、服从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议等体现实质内容的政党认同的自觉自愿行为。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政党成员在享有党员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党的纪律,接受党规党纪的刚性约束,尽到党员的责任。

然而,现在有贪腐行为的党员领导干部只想享受和利用党员的权利掌握公共权力,享受党的组织资源和政治资源,践踏党规,拒绝接受党纪约束,有组织无纪律,这种言论行为是极端错误的,极大地危害了党的声誉。

在“守纪律讲规矩”两个相对应的概念中,所谓纪律,是党为了维护党的利益、保证党的任务的完成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明文规定要求每个党员遵守的规章和条文;所谓规矩,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定的行为标准、经验法则和习惯做法,并逐渐成为人们自我约束其行为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的讲话还在“纪律”与“规矩”之下,提出了“总规矩”“刚性约束”“刚性规矩”“成文规矩”“不成文纪律”“政治纪律”等子概念,内涵丰富严谨,相互之间存在有机而密切的逻辑联系。

规矩是刚性和软性的,既包括党章、党纪、国法这样的硬性约束,也包括党的优良传统、行为惯例等软性的未成文的内容。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守纪律讲规矩”,可以体现出起心动念的价值取向,也可以成为判断其行动言论的重要价值标准。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

纪律是党的生命力,“守纪律讲规矩”的重点是遵守政治纪律,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守纪律讲规矩”的核心内容。特别强调,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明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做到“五个必须”。

守纪律是底线,守规矩靠自觉。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政治觉悟和组织观念要求自己,“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针对目前党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各级党委加强监督检查,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党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决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

“守纪律讲规矩”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化,是党中央重构政治生态、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环节,是党纪建设的治本之策。这一思想的提出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党的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四风”问题和腐败蔓延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但也不可否认树倒根在,许多地方腐败现象在重压之下花样翻新,有的地方政治生态恶化,干部被“围猎”,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钻空子、打擦边球。从已经发现或惩处的贪腐案件来看,许多腐败分子就是从不讲规矩开始,一步一步走向腐化堕落的深渊,最终不能自拔,沦为“阶下囚”。

从这个角度看,“守纪律讲规矩”对领导干部既是约束也是爱护,既是限制也是保护,各级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原动力。严守党纪、严明党规检验治党成效,把党纪党规变成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转化为广大党员自觉践行的行为规范,必然成为党纪建设的治本之策。

党课的课件 篇9

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能够不断战胜困难、夺取胜利,除了依靠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外,还依靠严格的纪律作保证。

他在井冈山时期就亲自为工农红军制定了“三大纪律”:一是行动听指挥,二是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是打土豪要归公。其中第一条是管总的,既是政治纪律,又是军事纪律、组织纪律;后两条分别规定了群众工作纪律和经济工作纪律。后来发展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谱成歌曲,一直唱到现在。

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等,是由党的先进性的性质所决定。当前,在遵守党的纪律方面,绝大多数党组织和党员是好的。但是,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也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纪律观念淡薄,存在纪律松弛的现象,甚至有的我行我素,违纪违法。我们党是一个有6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没有严明的纪律作保证,就会失去战斗力,成为一盘散沙。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纪律松弛的严重危害,坚决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

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最重要的纪律,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严肃政治纪律,首要的是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做到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要坚持集体领导,凡是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都必须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不准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要坚持任人唯贤,不准任人唯亲;坚持五湖四海,不准搞团团伙伙;坚持公道正派,不准拉关系、徇私情。

严格遵守党的经济工作纪律。近些年,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违反经济工作纪律的现象比较突出。从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经济类案件一直处于第一位,集中表现为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这类案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其职权和影响,牟取非法利益。这是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栽跟头的重要原因。认真遵守经济工作纪律

强调经济工作纪律,就是要提醒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如果钱财来路不正,放在家里怕偷,带在路上怕抢,存进银行怕查,迟早都会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

严格遵守党的群众工作纪律。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群众工作纪律,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任何党员和干部,都不允许与民争利,侵犯人民群众的权益。要爱惜人力、财力、物力,反对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坚决刹住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追名逐利的歪风。

认真贯彻落实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廉政纪律和群众纪律,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加强纪律修养,不断增强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坚定性。只有这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才有可靠的保证。

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政治纲领、共同的奋斗目标,而执行党的纪律是实现这些纲领和目标、实现自己崇高理想和信念的根本保证。因此,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自觉遵守和维护纪律看作是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还因为,党的纪律的制定和实施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之上的,集中地体现了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也体现了每个党员的个人意志。在讨论和制定党的纪律的过程中,每个党员都以不同形式参与了这个全过程。因而,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也是每个党员尊重自己民主权利的体现。

第二,党的纪律是严肃的纪律。它一经制定并通过施行,对每个党组织和党员个人都适用,都具有同样的约束力。某个党组织和党员个人不能以某一纪律对自己是否有利而作为遵守与否的前提;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不能口头上坚决拥护,执行中却打折扣;更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把对党的纪律的遵守与维护作为一种重要的责任,认真谨慎地履行,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谁违犯了党的纪律,谁就要受到纪律的制裁,轻者进行批评教育,重者给予纪律处分,不允许任何违犯党纪的人逍遥于纪律制裁之外,也不允许任何人干扰党的纪律的执行。

第三,党的纪律是统一的纪律。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任何不遵守纪律的特殊党员,不能强调地域特殊、行业特殊和部门特殊,而忽视党的纪律,也不能因为是一个普通党员就放松对自己的纪律约束。党员干部随着自己的职务升迁、地位提高、环境变化,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的责任和义务应当更大、更重。因为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党员领导干部切不能自恃位高权重,或者因为监督机制不很健全和完善,就放松对自己的纪律约束,甚至只用党纪来管别人,而不让别人用党纪来约束自己;在执纪问题上亲疏有别、内外有别、宽严有别,这些都是十分有害和危险的。

党的各级干部加强纪律修养,就是要培养上述“三种意识”、切实增强“两性”,这是一种起码的要求,也是一种更高标准、更严格的要求。因为,党的各级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是广大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在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方面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形成全党上下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的氛围和习惯,从而始终保持我们党坚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党课的课件 篇10

《_党课教案》简介:

授课对象: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学目的: 如何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教学重

《_党课教案》正文开始>> 授课对象: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目的: 如何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教学重点:1、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努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

2、从思想上树立如何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党员干部如何制定更高的目标?

3、党员干部如何在行为上提高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会上,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他还明确指出:既要大力提高理论水平,更要大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理论修养,增强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方面。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抓住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可见,衡量领导干部理论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更要看能不能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有效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要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一、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努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正确的实践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在今天就是把党的科学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已经证明了这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观的正确性。我们现在讲党员干部作风与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就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因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都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正确的实践观来完成。现在,有少数党员干部在践行正确的实践观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有的以工作繁忙为由,主观上放松自己,不愿意读书学习,尤其不愿意对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有的热衷于各种应酬,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交往与娱乐上。二是把学习理论当做装潢形象的工具和自我炫耀的资本。这是一种时髦,这种时髦追溯起来也有久远的历史。

我国古代魏晋时期有一种崇尚空谈名理的风气,开始时候品评人物,后来转向谈玄为主(以《周易》、《老子》、《庄子》“三玄”为主要内容),专门谈论一些抽象的玄理,以此抬高、标榜自己。现在我们干_伍中也有一些人学习理论时喜欢高谈阔论,不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做法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三是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理论指导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自然完成的,而且完成得好不好也是因人而异的。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在面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关头,有些干部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束手无策。这些都是树立正确实践观、提高实践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要从思想上树立如何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科技、管理创新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党员干部创新精神的切入点。不重视对干部问题意识的培养而谈创新精神及创新教育,是空洞抽象的,毫无实际意义。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及创新,非常清晰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比萨斜塔上的试验几乎人人可为,但是能意识并发现这一问题存在的仅有伽利略一人。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三、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要在行为上提高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科学研究及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单位科学、管理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单位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一个单位的持续竞争优势只有通过稀缺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价值创造过程才能获得。传统的竞争优势如自然资源、技术、规模经济等,日益变得易于模仿。然而,如何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虑: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的划分单位管理水平的标准见下:

能使用统计技术综合分析,有问题改进,没有问题也改进。

有潜在的问题,能采取预防措施,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损失的产生。

有明显的问题,能正视,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

有问题,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有问题意识。如果,你看不到问题,那就请自己提高标准。标准一提高,许多问题就会浮出水面。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要追究到根本的原因,要系统地看问题,“人”这个汉字提醒我们,对待事物至少要有三维思考。

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秘诀是尽量多地承担工作,并真正投入其中,坚持不懈,迫使自己的能力得以提高。当然作为党员干部,还要注意在工作中增加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党员干部在参加学习和总结分析会时,多从本部门的角度多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何种纠正措施。不要怕承担责任,你多承担一点责任,代表你将多一些改进的机会。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要强得多。记得美国曾经有一位总统在得德克萨斯州一所学校演讲时,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将一件事情做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做好一件事的实质是我们要掌握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水平。(QC旧七大手法、新七大手法,SWOT分析法、素质模型法等工具和方法我们都要去学习和掌握。目前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除问题意识较弱外,关键在于我们没有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因此,建议组织、人事等部门把“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作为今后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考虑的一个内容。通过培训去提高我们特别是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一件事,还提醒我们,做一件事,要一次就要做好,否则将会产生无谓的浪费甚至损失。

党员干部要想使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就必须首先正视自己。比如说对照自己做一番客观审视,观察一下哪方面还不错,哪方面值得注意。不仅从个人角度,还要从你领导的团队及你所在团队角度去观察。一定要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无须他人指正就能够进行自我完善。有发展前途的人是那些了解自己并能够正视自己的人。具有这样意识的人才能在工作中步步提高。

一名解决问题能力很强的党员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总是密切关注本单位、部门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未来,确定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为单位及部门及自己设定若干个小目标,并启发自己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大家工作中有目标,自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每一个人在潜意识里都会有自我实现的愿望,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树立一个先进合理的目标是发挥团队潜能、提升团队绩效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计划出发,订立合理先进有挑战性的部门目标。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的党员干部都特别善于思考。优秀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部门负责人经常面对问题去思考,在思考中得到成长,在思考中找到工作的方法,在思考中领悟工作的快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思考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切实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就要在工作中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经济、科技水平和国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它对提高综合国力、国家地位和_战斗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在科技发展改革和建设任务繁重,新问题、新情况比较多的情况下,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工作创新的能力,更显得十分必要。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创新能力,便不会有今日人类的文明,我们可能还同猩猩它们一起还过着钻木取火的原始生活,如果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人没有创新能力,他们何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收获,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创新能力,可以说是庸才;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人才,那么它便是一个落后的民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少数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无可置疑的现实是,我国创新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根据20_年的有关分析数据,中国在49个主要国家中,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处于第28位,也就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如果中国20_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意味着要从当前的水平再前进10位,进入世界前20位。目前,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达到3850万人,名列世界第一;研发人员109万人,名列世界第二。这是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最可宝贵的资源。如何才能提高创新能力?

1、提高创新能力,必须确立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观念任何改革和发展,都是从观念更新起步的,没有观念的更新,也就不会有改革和发展。因为,创新是挑战性的工作,是在新的观念支配下,创立新的理论,运用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途径,创造新的机制,实现新的目标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讲,思想的深度决定工作的力度,没有思想观念的先进性,就没有工作的创造性,没有新的观念,没有新的思路,工作也就没有出路。创新者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的思想禁锢,能及时地突破思想的“重围”,走向新的天地。从当前的工作看,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工作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还抱残守缺,不思变革,仍按过去那一套旧的思维定势处理现实问题,不但不能做好工作,还可能处于被动、落后地位。因此,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开动脑筋,确立与新的形势相适应的新观念。

2、提高创新能力,必须着眼于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 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是新时期对党员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水平的重要体现。时代不同了,每个

人工作面临的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再不能停留在“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的无所作为状态上了。对于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关键是我们能否主动去找,并且找到它、掌握它。

3、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善于学习、勤于动脑 。一个党员干部要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能力的高低与占有知识的多少是成正比的,而获取知识的渠道又在于后天的学习。党员干部要提高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就应充分认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把自己的知识范围扩展到世界高新技术知识的前沿。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死抱书本是不行的,只有把勤于学习和勤于动脑、敢于创新结合起来,做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才能不断提高我们抓工作落实的能力。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_优势,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适应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要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把学习作为党的基本特征,作为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实践中重新学习、继续学习、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以有效的学习提升党的创新能力、保持党的生机活力。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可划分三个大的阶段。从19_年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和人民90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大好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刺激这种发展,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这样,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9_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19_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

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19_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醒西方的无产阶级,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19_年 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6月3日起,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政府卖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斗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_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它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的作用。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19_年秋至19_年春,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进行的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19_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共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为了便于纪念党的生日,我们党把19_年7月1日定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19_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_局势急剧逆转,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经过一系列新军阀混战,建立起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19_年7月中旬,中共_临时_局会断然决定了三件大事: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_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召集_会议,讨论和决定新时期的方针和政策。 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二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_年10月_红军长征开始, 19_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_在遵义召开_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9_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这就是著名的 “七.七”事变。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经过八年抗战,19_年8月15日日本军队宣告战败投降。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共_于19_年9月召开_局扩大会议,为最后打败蒋介石、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思想、_、组织上的重要准备。19_年3月,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19_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_、经济、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 “大跃进”运动从19_年底开始发动,19_年全面展开。它的推行,表明党力图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它能够发动起来,反映了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之后求强求富的强烈渴望。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短短几年内一连串接踵而至的胜利,使得人们相信中国富强的目标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19_年5月,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_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爆发了。

党的九大以后,当时党的副_林彪极力想强班夺权,秘密策划武装政变,被党_及时发觉。19_年12日深夜,林彪决定投敌叛国,爬上256号三叉戟专机,仓狂出逃,13日凌晨,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落,机毁人亡。一场反革命政变被彻底粉碎。

““””的长期持续和几经反复,使人们对接连不断的_运动的厌倦情绪越来越强烈。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有所改善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的迫切要求。十大以后,党内围绕着**与反**、篡权与反篡权、整顿与反整顿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19_年1月8日,人民最爱带的好周恩来逝世。在““””进入第十个年头时,广大干部群众长期郁积的对““””的不满和对“_”的愤恨,终于在19_年清明节前后爆发出来。4月4日清明节这天,二百多万人民群众涌向天安门广场,象“_”发出声讨。19_年9月9日,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_逝世。毛_逝世后,“_”更加猖獗向党进攻。19_年10月一举粉碎了“_”反革命集团,“”宣告结束。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结束““””这场灾难,使中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契机。但是,十年浩劫留下的后果十分严重,要在短期内消除这场内乱造成的_上思想上的混乱是很不容易的。

19_年12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最大历史关头召开了一次历史性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知道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被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

在胜利完成拨乱反正和启动改革开放进程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和十二届三中全会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不失时机地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由此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全面推进城乡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逐步形成由沿海地区向内地滚动的格局。根据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在外交政策方面也进行调整,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党和国家的发展处于又一个紧要关头。随着苏联的解体,东欧国家的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长期以来的东西方两极冷战结束了。世界的这种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一些人对改革开放提出了姓“社”还是姓“资”

的疑问,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了动摇。在此关键时刻,19_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途中,他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_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按照“一国两制”构想,中国政府通过外交谈判终于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回归问题。19_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_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样本着“一国两制”原则,19_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_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这个主题,集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在新的世纪新的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家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以胡锦涛为的党_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和把握形势,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足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0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党。历经磨难,斗志弥坚,千锤百炼,更加坚强。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同志们:

根据厅党组《关于开展厅直系统第十二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和院党委的安排,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堂廉政教育党课,和大家一起重点来探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何忠实践行党的宗旨,进一步提高廉政意识,做勤政、廉政、能政的表率。

?常修为政之德?的?德?包括廉政之德、勤政之德、仁政之德。孔子有言:?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包括德政和政德两个层面。?常修为政之德?,指的是领导干部要经常修炼自身的行政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利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做人无德不足以立身,从政无德不足以建功。领导干部要从?廉政??勤政??仁政?等方面入手去?常修为政之德?。 一是常修“廉政之德”。廉政是德政的基础。政风是否廉洁,决定民风好坏,决定民心向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反腐倡廉的活动始终

贯穿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然而,由于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目前党的廉洁状况并不乐观。仅20_年至20_年,就有陕西省政协副_庞家钰、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广东政协_陈绍基、浙江省纪检书记王华元、深圳市长许宗衡、天津市皮黔生、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等副部级以上?高官?先后落马。腐败分子人数虽少,但由于其职业活动具有代表性、职业手段具有特殊性、职业对象具有广泛性、职业行为具有示范性,严重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稳定。要加强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惩治力度。在反腐败斗争中,要分清真廉和假廉,不要让假廉者蒙混过关。

二是常修“勤政之德”。勤政是德政的关键。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十思?,其中之一是?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懈于政务,怠于政事,是历朝历代人亡政息的重要原因之一。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改变?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的慵懒作风,积极倡导?想正事、谋大事、干实事?的勤政之风,逐渐形成?勤想事、勤谋事、勤干事?的良好作风。勤政不是事必躬亲,不是事务主义,而是勤于大政方针的思虑,勤于深谋远虑的调查,勤于通盘全局的酝酿,勤于国计民生的筹划。

三是常修“仁政之德”。仁政是德政的目标。仁政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仁政体现在对施政客体实行?仁爱?。?仁爱?就是要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执政为民首先要有爱民之心、亲民之举。对群众态度暴躁,干工作行为粗暴,是有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其次,仁政还体现在对施政主体要求?节俭?。古语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毛泽东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奢侈浪费是对创造物质财富的老百姓的极大?不仁?。官员的?节俭?包括个人行为的节俭和行政行为的节俭。我们的干部不仅要做到个人行为的节俭,更要做到在行政行为中最大程度地为国为民节约开支、减少浪费。

二、“常思贪欲之害”

?常思贪欲之害?的?害?包括愚蠢之害、健忘之害、疯狂之害。古人云:?贿随权生,祸从欲起。?贿赂随着权力而生,灾祸随着贪欲而起。对手握权力的人来说,?贿赂?像影子一样跟着你,?贪欲?像绳子一样绊着你。贪欲有三害:愚蠢、健忘和疯狂,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一是常思“愚蠢之害”。贪欲使人变得愚蠢,对腐败代价丧失权衡力。20_年,韶关市纪委从_账、经济账、自由账、亲情账、名誉账等方面开展?算腐败代价账?活动。?算经济代价账?,是对领导干部经济利益的得失权衡。以

原韶关市曲江区枫湾镇党委书记陈健梅为例。陈健梅年合法收入达5万多元。现年32岁的她按女性公职人员到55岁退休算,其合法收入达118万元。按女性平均寿命算,她退休后的收入也达120万元。然而,陈健梅却因为贪污21.5万元公款,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开除党籍和公职。算一算她的?经济代价账?:118万+120万+21.5万=0。把这笔帐目抽象起来就是:?合法收入+贪污所得=0?。这个等式虽然简单,但不少人并不会算。等到东窗事发再来进行利益权衡时,?一切归零?。

二是常思“健忘之害”。贪欲使人健忘,对惨痛教训丧失记忆力。前任刚发案,后任又忙贪;前任刚枪毙,后任又收钱。贪官们只盯着钱,不长记性。20_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被执行死刑。罪行主要是他为八家制药企业在药品、医疗器械的审批等方面谋取利益,受贿人民币649万余元。今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张敬礼被?双规?。张敬礼是继郑筱萸之后,被?双规?的药监系统最高级别官员。郑筱萸被执行死刑前,张敬礼任副局长。他接替郑筱萸分管药品和医疗器械工作。医疗器械是一个?肥缺?。在?肥缺?的诱惑下,张敬礼把郑筱萸掉脑袋的?教训?忘得一干二净,三年不到就踏着郑筱萸的脚印掉进腐败泥潭,像这样发生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情

形相似的?前腐后继?现象并非个案,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在一些人的贪欲面前显得微乎其微。

三是常思“疯狂之害”。贪欲使人疯狂,对堕落行为丧失控制力。古语道:?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原韶关市公安局长叶树养是当今最有?奋斗目标?的贪官:?留下万给儿子、2000万给女儿女婿、2000万给自己安度晚年。?为了疯狂敛财6000万,单是为一名干警作平级调动就收受港币20万元。为了疯狂敛财6000万,单是一个年节就收一二百万元。为了疯狂敛财6000万,单是将一名跨国贩毒主犯由刑事拘留变更为取保候审就收受港币800万元。叶树养经过多年疯狂地敛财,6000万贪腐目标只完成一半就被?判处死刑?。

三、“常怀律己之心”

?常怀律己之心?的?心?包括畏法之心、思齐之心、探汤之心。严以律己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怎样才能?常怀律己之心?呢?

一是常怀“畏法之心”。20_年9月1日,同志在《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的讲话中指出: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被查处前曾扬言:?国

家的法令、法规在我这里也得变通执行。我同意的执行,我不同意的就不能执行。?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被查处后说道:?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对我而言,如同是牛栏关猫,进出自由。?当前,党员干部要在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_年工作规划》当中,用敬畏之心来学习领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纪律处分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把凝结着新时期新阶段反腐倡廉最新成果的党规党纪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常怀“思齐之心”。孔子说:?见贤思齐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的成长是与他对黄继光、邱少云、白求恩的?见贤思齐?分不开。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中,我就想起了黄继光,浑身就有了力量,信心百倍,意志更坚强……我每次外出执行任务或在最复杂的环境中,就想起了邱少云,就能严格的要求自己,很好地遵守纪律。每当我得到福利和享受的时候,就想起了白求恩,就先人后己,把享受让给别人。?向身边的模范?看齐?也是雷锋同志成长的动力。他在日记中自勉道:?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党员领导干部要?见贤思齐?,向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时代先锋看齐,用他们模范行为激励自己。拿郑培民来说,他从大学读书起就把?吾日三省吾身?作为

自己的座右铭和必修课,30多年从不间断。正是由于不断坚持自省,才使得郑培民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在_党校学习时旅差费的活期利息8元多钱,他如数上缴;到党校讲课,他拒收讲课费;工作调离、女儿结婚、父母辞世时不搞吃请;对于老乡或老朋友的礼物,他都付款……郑培民同志?严以律己?到如此程度,?防微杜渐?到如此细节,不愧为廉政模范、时代标兵,值得广大干部向他看齐。

三是常怀“探汤之心”。孔子说:?见不善如探汤。?遇见那些不良诱惑,就像手伸到沸水一样,要赶紧缩手。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面临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权力诱惑、金钱诱惑、美色诱惑等等,都是?来者不善?,都是?沸水烫手?。?权力诱惑?是最中心的诱惑。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党组书记、腐败分子褚之田?发明?了?权力中心论?:?对于男人而言,金钱、权力、女人,一个都不能少。而权力则是中心,离开了权力这个‘中心’,金钱、地位、女人等都是海市蜃楼。?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之所以走向不归路,也是因为笃信这个?权力中心论?。在文强那里,权力是供自己享受的工具,收受金钱意味着收获权力。他最高的享受是权力,钱、色等等只是他享受权力的具体方式而已。不玩权,就玩不来钱;不玩钱,就玩不了女人。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要用?探汤之心?远离各种诱惑,见权力诱惑如?探

汤?,见金钱诱惑如?探汤?,见美色诱惑如?探汤?……切莫向权力、金钱、美色等伸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希望在座的同志,一定要把?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当作廉洁从政的座右铭和必修课,特别是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从政,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把我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前进!最后几点要求与同志们共勉,一是善待人生、二是勤于学习、三是以德修身、四是真抓实干。

同志们:

今年,党_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_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部署。__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4月6日,_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刘云山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赵乐际部长从抓落实的角度提出了5个方面的要求。4月12日,省委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省委书记陈敏尔作了重要讲话,要求深入贯彻__的重要指示精神和_“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_决策部署上来,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4月22日,州委出台了《关于开展“四进四送”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的方案》,决定在全州开展以“厅级领导进镇、县级领导进村、科级领导进组、驻村干部进户,送党章党规、送讲话精神、送政策思路、送温暖关怀”为主要内容的“四进四送”活动,并高标准、严要求部署学习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州、县、镇领导干部到基层,以上示范党课、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开展调查研究、为民排忧解难等形式指导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现全州全覆盖。

5月6日,县委出台了《关于开展“六个一”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县集中开展以 “上一堂党课、送一本党章、抓一次培训、学一个典型、访一遍群众、办一批实事”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上党课等形式,将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层层示范,层层带动,做好榜样,推动实现联村访户全覆盖,推动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扩大社会效果,努力实现双推进、两不误。4月28日,州委常委、县委书记张文强率先垂范,深入到珠藏镇就如何开展好“两学一做”上了一堂专题党课,提出了具体要求。按照州委、县委学习教育的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次专题党课。下面,结合_实际和近段时间的学习思考,以及平时对_镇工作的了解,我谈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是要深刻领会开展“两学一做”的历史意义。党的_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于解决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思想_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此次,_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要深刻领会开展“两学一做”的本质意义。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学是基础、做是关键。没有铁打的理论武装,必然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带着问题学好党章党规、学好__系列重要讲话,抓牢抓实学这个基础,时时刻刻、时时处处对照党章党规、一言一行瞄准系列讲话,立足党章党规找问题,依照系列讲话改问题。善于从原著、原文中悟原理,从原理中重行动,从行动中明方向,真正把党章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基础在学。

党员干部要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明白作为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关键在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我觉得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结合自身的特点,将所学知识结合到工作中、生活中;其次,树立正确三观,坚持为民宗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共产党员思想的“总开关”;最后,应联系岗位职责,发挥模范作用,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解放思想,破除旧观念。“两学一做”,归根结底是要加强思想作风,解决一部分党员党性意识弱化、宗旨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_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三是要深刻领会开展“两学一做”的现实意义。_明确提出共产党员要坚持做到“四讲四有”(讲_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省委提出要争当“五个先锋”(抢抓机遇、用好政策,勇于担当、攻坚拔寨,开拓进取、走出新路,真抓实干、推动落实,严于律己、守住底线),州委在落实_和省委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树立“八不标准”(损党言论不传播、党内活动不缺席、党费缴纳不拖延、党纪国法不触碰、社会公德不违背、歪风邪气不沾染、脱贫攻坚不掉队、群众面前不挨批)。

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以此来衡量自己、检视自己,“做”出党员样子,具体到我们乡镇,就是要引导镇村干部、支部党员和退休支部党员对照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修身养性,我们要切实做到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在_上守好底线、在行动上决不掉线,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营造努力履职尽责强大动力,为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发展积极贡献。要坚定信念,做到_合格。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_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主动自觉向党_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坚决维护党_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在思想上_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遵守党的_纪律和_规矩,强化党员意识,强化党员的光荣感,旗帜鲜明地拥护_、省委、州委、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要严守规矩,做到纪律合格。要严格执行_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始终坚持廉洁自律,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纯净“交友圈”,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

要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到工作中,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党纪、守党规,做_上的明白人。要强化作风,做到品德合格。有才有德是“极品”,有德无才是“次品”, 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作为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强化作风建设,经常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注重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办法。镇、村两级党组织要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不便、办事不公等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民。

要认真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积极参与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重点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作风。要敢作敢为,做到能力合格。要争做思想的解放者,自觉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自觉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着力建设才智_、兴业_、大美_、活力_、和谐_,在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方面创先创优、争当表率、建功立业。要争做改革的先行者,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敢于探索新的路径,尤其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敢于自我革命、作出牺牲;要争做创新的促进者,支持创新创业,鼓励新生事物,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当标兵、作模范。当前,要把精准扶贫作为我县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访贫问苦中重温党章,在访贫问苦中重温党的宗旨,确保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学做结合、知行合一,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和突出特点。一定要牢牢把握“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这个要求,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思想提升与实践提升相结合,让做合格党员成为广大党员共同的价值取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_、省委、州委和县委已经作了安排部署,所以我们必须与_、省委、州委和县委的各项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知行合一抓好落实,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一是要力求做到动作“标准”。明确时间和质量,聚焦党章党规和__系列讲话两个方面学习任务,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做到原汁原味学,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明确主题和要求,积极参加好专题讨论和交流发言,确保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明确标准和效果,积极参加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党员民主评议,真正使自己做到思想有大幅提升、问题能尽快解决,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是要力求做到覆盖“全面”。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现在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以前参加学习的“关键少数”到现在的“全面覆盖”,真正体现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说明了_在作风建设上下了狠劲,将作风建设抓长、抓细、抓常。因此,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每一个党的“细胞”都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任务落到具体,严格按照各项要求和部署,切实抓好党章党规、__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深刻领会其中的要义,要从自身做起,走在前面、深学一层,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从心悟到行动,从行动到思想,做到思想和行动全面入党、全面合格。

三是要力求做到效果“务实”。按照_、省委、州委和县委的安排部署及工作要求,把“讲_、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作为“做”的重点,突出持续性、经常性、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县委“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启动后,我们要结合乡镇工作的特点和基层工作的实际,以进准扶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实施农业“三变”政策等工作为载体,精心设计务实管用的学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切实提高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引导全镇党员实学、实做,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__明确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搞囫囵一气、搞一个模式,那是形式主义;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那也是形式主义。全镇“两学一做”抓得好不好,关键在党委。因此,镇党委要把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_任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推进。

一是要充分发挥镇党委在全镇的核心领导作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_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党组织的建设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只有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健全且充满活力,整个党的组织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正如__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

因此,“两学一做”关键在基层,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开展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整体活动的效果。镇党委要切实履行抓好“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结合前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出来的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区分层次,巩固整改落实效果,确保取得实际成效。加强对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经常性开展督促指导和检查,及时掌握全镇党员的学习进度,对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要帮助解决,对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本人立即整改。

二是要切实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两学一做”不是一次活动,也不是一阵风。基层党组织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是贯彻_的决策部署,党的方针路线的基础,这就要求基层所有党员积极学习党的精神,学习系列讲话,并且必须“学”好、“学”透,“学”了后还要当好传声筒,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每一个党员要在“学”的基础上,将所学所思自觉应用到工作生活上,应用到严格要求自己上,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坚定_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做合格党员、优秀党员。

各村党总支要坚持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明确职责分工,精选配强 “第一书记”,坚持把“两学一做”融入基层党建的日常内容,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落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把常态化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融为一体,切实掌握每一个党员思想动态及生活动态,及时纠正错误。各党支部要抓住“两学一做”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支部所有党员“动起来”、机关党建“活起来”,为党旗增光添彩,把党的工作基础打得更牢更扎实。

三是要坚持以上率下。“学”也好、“做”也好,都必须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走在前列、当好表率,要求普通党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不能“手电筒照人不照自己”,切实形成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效应,引领政协整个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四是要坚持两手抓、两不误、双促进。“学”是“做”的基础,“做”是“学”的目的,学习教育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工作上。要注重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党的_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改、与全县今年各项建设发展任务、与为助推全县全面小康建设献计出力充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双促进,以工作成效来体现“学”得怎么样、“做”得是否合格。

同志们,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利于激活党员细胞,有利于筑牢基层堡垒,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根基,责任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我加压、奋发有为,集中精力、聚力齐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同志们:

按照县委部署,今年6月开始在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中开展“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学习教育活动。按照县委有关要求,今天,我在这里讲一次“三严三实”专题党课。

去年3月,__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中,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下面,我就简要讲解下三严三实的内容。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出点子、定方案、制政策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 1

精神、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三严三实”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公道正派等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的新内涵,是对作风建设发出的新的动员令,是我们做人做事、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党员干部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更好地巩固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

二、村干部应该怎样贯彻落实“三严三实”

一是要加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有的村干部觉得文化底子薄,理论水平低,学不好、学不深,我觉得这是态度问题,不学,就是不讲_。作为一个基层村(社)干部,不带头学习,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就不能深入理解,理解不到位,你怎么又能搞好全村的建设,怎么能把村支部班子团结好,建设好。学习是必须的,不能以文化水平低为借口不学习,相反正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就更要加强邓小平理论学习。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通过学习及时了解_的大政、方针、政 2

策,确保将各种惠民政策贯彻到位、落实到位。

二是办事要公道、正派。现在,村(社)的权力不小,很多事情是由村支部和村委会决定的,小到低保户的确定,冬春救济、粮食补贴的发放,大到集体土地的出租和承包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村里决定,要是办事不公道,不正派,就会出现“四风”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大家从新闻和网络中了解,一些村级干部违法犯罪的案例也不少。因此,手中的权力要用好,要做到权为民所用,要把权利用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绝对不把权力用来为自已谋私利上。一个干部好不好,能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关键的就是要看办事公不公道、办事正不正派。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你的为人如何,你有几斤几两,群众心里是清楚的。

三是要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也就是谋事要实,有的村干部总认为我们干不了大事,政府叫我们干什事我们就干什么,把政府交给的任务干完,也就不错了。现在_改革的步伐在加快,惠民惠农的好政策也出了不少,要是我们都能吃透政策精神,或许我们就会有所行动,谋一些实事、大事。比如说土地流转政策,流转后如何服好务,如何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我们可以向一些先进发达的地区学习、去“取经”,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我们的差距和不足在那里,我们的优势又在那里,别人做的东西,我们可不可以做。关键是在我们的思想上,在行动上,有没有谋事的思想和行动,有没有创业的思想和行动,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不仅 3

是上级对我们的要求,也是群众对我们的期望。

三、普通党员也要做到“三严三实”

“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它的基本精神也是每个普通共产党员必须遵循的、做到的。

首先说说“三严”。没有权力的普通党员也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修身和严以律己是严以用权的前提,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础,也是做人的根本。不能严以修身和严以律己,共产党员就不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有觉悟的先锋战士。现在有少数党员混同普通老百姓,忘记了共产党员的标准和义务。修身在于正心。共产党员严以修身,就是要遵循__的要求——“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其次,“三实”的基础在“做人要实”。有工作岗位的共产党员创业要实,没有创业岗位的共产党员谋小事也要实。普通党员没有大事可谋,但总要做人,做人要实,就要按照__的要求——“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总之,我们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以高度的_责任感和直面问题的进取意识,真正在思想上严起来,在行动上实起来,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罗江凝聚力量,增添动力!

党课的课件 篇11

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务实为民,勤政廉政,狠抓作风纪律建设,大力倡导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推行“八项规定”,强调指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既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标准新要求,也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

根据上级有关党委书记讲廉政党课的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堂廉政教育课,和大家一起重点来探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何忠实践行党的宗旨,提高廉政意识,做勤政、廉政、能政的表率。

“常修为政之德”的“德”包括廉政之德、勤政之德、仁政之德。孔子有言:“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包括德政和政德两个层面。“常修为政之德”,指的是党员干部要经常修炼自身的行政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利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做人无德不足以立身,从政无德不足以建功。党员干部要从“廉政、勤政、仁政”等方面入手去“常修为政之德”。

(一)常修“廉政之德”。廉政是德政的基础。政风是否廉洁,决定民风好坏,决定民心向背。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复杂和严峻。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更加尖锐。正如强调指出的,“反复倡廉必须长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前段时间,市纪委、县纪委下发的《警示案例通报》,大家都学习过,讲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典型案例,很多同志当初都很优秀,年轻有为,业绩突出,有的还身居要职,肩负组织赋予的重要任务,但随着级别的提高、权力的增大,一些人就把持不了自己,尤其在金钱、美色、权力的诱惑面前,定力不够,败下阵来,逐渐步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为官从政,思想品德修养是最基本的前提之一。缺德少才者,无法成为党员干部。有德无才者,无法胜任新环境新任务。有才无德者,其才不可用,同样不能走上一定岗位。因此,党员干部的政德如何,反映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精神状态的好坏和才能发展运用的方向,最终决定着政绩的大小和好坏。那么,如何加强品德修养,改造主观世界?一要自重。就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誉,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勤奋工作,不辱使命,既不骄傲自满,又不妄自菲薄。特别是在赢得“鲜花掌声”时,更应保持清醒头脑,切记得意忘形。二要自省。就是要经常想想自己,所言所行是否符合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否符合共产党员的标准,是否符合领导干部的身份。三要自警。就是要管住小节,警钟长鸣,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

(二)常修“勤政之德”。勤政是德政的关键。勤而不廉要出事,廉而不勤要误事。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十思”,其中之一是“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懈于政务,怠于政事,是历朝历代人亡政息的重要原因之一。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改变“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的慵懒作风,积极倡导“想正事、谋大事、干实事”的勤政之风,逐渐形成“勤想事、勤谋事、勤干事”的良好作风。当前,面对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能不能认清形势任务?能不能统筹各项建设?能不能改进工作方法?能不能开创新的未来?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平时多想的问题,经常勤做的事情。尤其对于我们的年轻干部,更要深入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一要学好党的创新理论,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实际工作;二要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三要学点哲学知识,善于把平时的工作经验上升为科学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四要学点法律知识,养成依法开展工作的习惯;五要学点管理知识,学会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六要学点人文知识,静下心来,多读些增长智慧的经典、提高本领的精品、拓展知识的名著;七要学点网络知识,开阔思维视野,扩展信息量,改善知识结构。

(三)常修“仁政之德”。仁政是德政的目标。仁政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仁政体现在对施政客体实行“仁爱”。首先,“仁首先爱”就是要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执政为民首先要有爱民之心、亲民之举。对群众态度暴躁,干工作行为粗暴,是有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其次,仁政还体现在对施其次,其次政主体要求“节俭”。古语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毛主席曾经讲:“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奢侈浪费是对创造物质财富的老百姓的极大“不仁”官员的。因此,我们党员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糜之风,在各项工作中要贯彻勤俭节约原则,精打细算,严格把关,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力资源在刀刃上。任何时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忘,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都不能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劲头都不能减。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当前,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各级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主动协调,采取措施,齐抓共管,解决问题,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常思贪欲之害”的“害”包括愚蠢之害、健忘之害、疯狂之害。古人云:“贿随权生,祸从欲起。”贿赂随着权力而生,灾祸随着贪欲而起。对手握权力的人来说,“贿赂”像影子一样跟着你,“贪欲”像绳子一样绊着你。贪欲有三害:愚蠢、健忘和疯狂,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一)常思“愚蠢之害”。贪欲使人变得愚蠢,对腐败代价丧失权衡力。纪委从政治账、经济账、自由账、亲情账、名誉账等方面开展”算腐败代价账”活动。”算经济代价账”,是对领导干部经济利益的得失权衡。以原韶关市曲江区枫湾镇党委书记陈健梅为例。陈健梅年合法收入达5万多元。现年32岁的她按女性公职人员到55岁退休算,其合法收入达118万元。按女性平均寿命算,她退休后的收入也达120万元。然而,陈健梅却因为贪污21.5万元公款,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开除党籍和公职。算一算她的“经济代价账”:118万+120万+21.5万=0。把这笔帐目抽象起来就是:“合法收入+贪污所得=0”。这个等式虽然简单,但不少人并不会算。等到东窗事发再来进行利益权衡时,“一切归零”。

(二)常思“健忘之害”。贪欲使人健忘,对惨痛教训丧失记忆力。前任刚发案,后任又忙贪;前任刚枪毙,后任又收钱。贪官们只盯着钱,不长记性。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杨某被执行死刑。罪行主要是他为八家制药企业在药品、医疗器械的审批等方面谋取利益,受贿人民币649万余元。竺海潮,曾经是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兼任韦区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是组织一步步培养起来的副局级干部,当权力增大了,个人私欲也膨胀了,在企业入园、工程建设上他收受贿赂50多万元,逐渐道德败坏、生活腐化,在外包养情妇,最终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目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清正廉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

(三)常思“疯狂之害”。贪欲使人疯狂,对堕落行为丧失控制力。古语道:“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原韶关市公安局长叶树养是当今最有“奋斗目标”的贪官:“留下万给儿子、2000万给女儿女婿、2000万给自己安度晚年。“为了疯狂敛财6000万,单是为一名干警作平级调动就收受港币20万元。为了疯狂敛财6000万,单是一个年节就收一二百万元。为了疯狂敛财6000万,单是将一名跨国贩毒主犯由刑事拘留变更为取保候审就收受港币800万元。叶树养经过多年疯狂地敛财,6000万贪腐目标只完成一半就被“判处死刑”。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用来有序控制和科学管理社会,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反之,权力被滥用,就可以践踏社会公共秩序,贻害于社会,贻害于人民。面对贪欲之疯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分清私人利益和公共权力的界限,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常怀律己之心”的“心”包括畏法之心、思齐之心、探汤之心。严以律己是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廉洁自律。

(一)常怀“畏法之心”。在《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的讲话中指出: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被查处前曾扬言:“国家的法令、法规在我这里也得变通执行。我同意的执行,我不同意的就不能执行。”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被查处后说道:“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对我而言,如同是牛栏关猫,进出自由。”当前,党员干部要在学习贯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工作规划》当中,用敬畏之心来学习贯彻《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克服四种不良心理。一要克服放任心理。放任,是自我堕落的开始。在放任心理支配下,个人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不断放任自己,最终导致一发不可收拾。这方面的案例很多,一定要引起警觉,千万不要在这方面栽跟头。二要克服侥幸心理。现在,一些人认为自己违纪手法高明,不留痕迹,他人查不出;或者认为有关系、有门路,出了问题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认为作案前已订好攻守同盟等,因此心存侥幸,甚至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这种侥幸心理实质上是自欺欺人,自作聪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存有侥幸心理最终会害了自己。三要克服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是造成一些干部心理失衡、违法违纪的重要因素。有的看到社会上一些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暴富,认为自己的能力并不比他们差,于是就不择手段地敛财捞钱;还有的觉得别人能捞,自己不捞实在吃亏。这些人在物质与享受上盲目攀比,抱着不捞白不捞的错误思想,在钱、色欲望的驱使下,以身试法,最终成为钱、色的俘虏。四要克服见怪不怪心理。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习以为常。这种见怪不怪的心理很危险,发展下去就可能同流合污。对此要十分警觉起来,对于不正常的现象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制止,以实际行动推动反腐倡廉工作。

(二)常怀“思齐之心”。孔子说:“见贤思齐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的成长是与他对黄继光、白求恩的“见贤思齐”分不开。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中,我就想起了黄继光,浑身就有了力量,信心百倍,意志更坚强……每当我得到福利和享受的时候,就想起了白求恩,就先人后己,把享受让给别人”、“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要向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时代先锋看齐,用他们模范行为激励自己。拿郑培民来说,他从大学读书起就把“吾日三省吾身”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和必修课,30多年从不间断。正是由于不断坚持自省,才使得郑培民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旅差费的活期利息8元多钱,他如数上缴;到党校讲课,他拒收讲课费;工作调离、女儿结婚、父母辞世时不搞吃请;对于老乡或老朋友的礼物,他都付款……郑培民同志“严以律己”到如此程度,“防微杜渐”到如此细节,不愧为廉政模范、时代标兵。

这正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以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集体利益相结合,以国家、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原则。当前,有人根据处理公与私问题的不同态度将人划分成六种,即:”大公无私为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好人,有公有私为常人,先私后公为小人,损公肥私为罪人。”按照这种划分,我们党员干部都应是”圣人”或”贤人”,因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我们不谋求任何个人私利。如果认为这样的要求太高还很难做到的话,起码也应做一个先公后私的”好人”。总不能去做那种先私后公的”小人”,更不能去做那种损公肥私的”罪人”。

(三)常怀“探汤之心”。孔子说:“见不善如探汤。”遇见那些不良诱惑,就像手伸到沸水一样,要赶紧缩手。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面临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权力诱惑、金钱诱惑、美色诱惑等等,都是“来者不善”,都是“沸水烫手”。“权力诱惑”是最中心的诱惑。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党组书记、腐败分子褚之田“发明”了“权力中心论”:“对于男人而言,金钱、权力、女人,一个都不能少。而权力则是中心,离开了权力这个中心,金钱、地位、女人等都是海市蜃楼。”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之所以走向不归路,也是因为笃信这个“权力中心论”。在文强那里,权力是供自己享受的工具,收受金钱意味着收获权力。他最高的享受是权力,色等等只是他享受权力的具体方式而已。钱、不玩权,就玩不来钱;不玩钱,就玩不了女人。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要用“探汤之心”远离各种诱惑,见权力诱惑如“探汤”,见金钱诱惑如“探汤”,见美色诱惑如“探汤”……切莫向权力、金钱、美色等伸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古人讲:以铜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讲,既要抵御住物欲横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也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抑制住欲望、把持住关口,过好”人情关”“金钱关”“名利关”“美色关”;更要不断学习,严格自律,加强党性修养,强化服务意识,始终做到廉洁一生,平安一生,快乐一生,幸福一生。

党课的课件 篇12

同志们:

按照县委部署,今年6月开始在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中开展“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学习教育活动。按照县委有关要求,今天,我在这里讲一次“三严三实”专题党课。

去年3月,__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中,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下面,我就简要讲解下三严三实的内容。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出点子、定方案、制政策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 1

精神、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三严三实”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公道正派等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的新内涵,是对作风建设发出的新的动员令,是我们做人做事、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作风建设,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党员干部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更好地巩固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

二、村干部应该怎样贯彻落实“三严三实”

一是要加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有的村干部觉得文化底子薄,理论水平低,学不好、学不深,我觉得这是态度问题,不学,就是不讲_。作为一个基层村(社)干部,不带头学习,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就不能深入理解,理解不到位,你怎么又能搞好全村的建设,怎么能把村支部班子团结好,建设好。学习是必须的,不能以文化水平低为借口不学习,相反正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就更要加强_理论学习。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通过学习及时了解_的大政、方针、政 2

策,确保将各种惠民政策贯彻到位、落实到位。

二是办事要公道、正派。现在,村(社)的权力不小,很多事情是由村支部和村委会决定的,小到低保户的确定,冬春救济、粮食补贴的发放,大到集体土地的出租和承包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村里决定,要是办事不公道,不正派,就会出现“四风”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大家从新闻和网络中了解,一些村级干部违法犯罪的案例也不少。因此,手中的权力要用好,要做到权为民所用,要把权利用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绝对不把权力用来为自已谋私利上。一个干部好不好,能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关键的就是要看办事公不公道、办事正不正派。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你的为人如何,你有几斤几两,群众心里是清楚的。

三是要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也就是谋事要实,有的村干部总认为我们干不了大事,政府叫我们干什事我们就干什么,把政府交给的任务干完,也就不错了。现在_改革的步伐在加快,惠民惠农的好政策也出了不少,要是我们都能吃透政策精神,或许我们就会有所行动,谋一些实事、大事。比如说土地流转政策,流转后如何服好务,如何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我们可以向一些先进发达的地区学习、去“取经”,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我们的差距和不足在那里,我们的优势又在那里,别人做的东西,我们可不可以做。关键是在我们的思想上,在行动上,有没有谋事的思想和行动,有没有创业的思想和行动,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不仅 3

是上级对我们的要求,也是群众对我们的期望。

三、普通党员也要做到“三严三实”

“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它的基本精神也是每个普通共产党员必须遵循的、做到的。

首先说说“三严”。没有权力的普通党员也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修身和严以律己是严以用权的前提,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础,也是做人的根本。不能严以修身和严以律己,共产党员就不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有觉悟的先锋战士。现在有少数党员混同普通老百姓,忘记了共产党员的标准和义务。修身在于正心。共产党员严以修身,就是要遵循__的要求——“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其次,“三实”的基础在“做人要实”。有工作岗位的共产党员创业要实,没有创业岗位的共产党员谋小事也要实。普通党员没有大事可谋,但总要做人,做人要实,就要按照__的要求——“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总之,我们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以高度的_责任感和直面问题的进取意识,真正在思想上严起来,在行动上实起来,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罗江凝聚力量,增添动力!

斑的课件热门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在平日里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时常会提前准备好有用的资料。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斑的课件热门》,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斑的课件 篇1

教材依据

《斑羚飞渡》被安排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十七课,是一篇动物小说。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段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同时,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独特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而《斑羚飞渡》这篇课文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学生迅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又体现了本单元的一个“关注动物世界”的学习重点。文章介绍的是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通过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热情赞扬了它们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文章非常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对其很感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诉说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而且七年级的学生对小说的特点有所了解,同时,他们已有较强的概括能力、理解主旨的能力,所以本节课重在激发兴趣、营造气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加以感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整体把握内容,理解斑羚飞渡的壮举。

⑵感受斑羚飞渡的场面描写,揣摩用词的准确生动。

2、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动物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关爱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感受斑羚飞渡的场面描写,揣摩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多角度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学生搜集有关动物与人之间的感人故事。

3、当天进行“课前文化餐”节目的同学,准备“藏羚羊跪拜”的故事。

4、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以便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前文化餐

学生讲“藏羚羊跪拜”的故事。

(课前文化餐是我语文课之前的一个节目,一般为三分钟左右,学生轮流进行,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发言内容是学生自己觉得有推荐价值的文章、感人故事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等。形式多样:可以是美读、讲故事,也可以自由问答等。本节课的课前文化餐“藏羚羊跪拜”的故事是由师生共同商讨决定的,目的是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把学生带入一种悲壮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心灵的震颤,为学习课文作好感情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紧接以上环节过渡引入: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常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今天,我们要认识动物世界的新朋友斑羚。生性温顺的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刻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三、感知主要内容,诉说阅读感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自告奋勇当小老师把自己觉得重要的、难写的或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生字、生词教给大家。

(这样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共同交流阅读感受:

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加以概括。

⑵读过课文,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同时谈出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奏出心灵与文本互动的乐章。)

3、教师板书主要内容并小结:

斑羚飞渡:身陷绝境;准备飞渡;试跳成功;完成壮举。

四、悟读精彩段落,走进审美天地(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

1、分析镰刀头羊形象:

⑴教师过渡:在飞渡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谁?(课件展示镰刀头羊的图片)

⑵思考: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重点体会三次叫声的含义)

⑶学生活动及朗读指导:

①自学找出描写镰刀头羊表现的句子,体会镰刀头羊形象。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在朗读中,以“我们仿佛听到镰刀头羊在说:……”为句式说话,重点体会镰刀头羊三次叫声的含义。

④自由谈:“我看到了一只的斑羚”。

2、悟读精彩语段,感受飞渡过程:

⑴教师过渡:前面是悬崖峭壁,后面是猎人追击。不屈的斑羚选择了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震撼人心的做法。生死一跳即将开始,一老一少,一死一生,起跳前的一刹那,他们会展开怎样的一场对话?

学生活动:同桌一人扮演即将牺牲的老斑羚,一人扮演小斑羚,模仿情境,进行对话练习,然后自告奋勇上台展示。

(此环节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从心灵深处理解斑羚的壮举。)

⑵一生读描写斑羚飞渡过程的段落,余生边听边思考:

①飞渡过程仅仅几秒钟就可完成,而作者却把这一场面详细展开,写得扣人心弦。你认为飞渡过程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用充分的时间自学、圈点批注、讨论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穿插朗读体会。)

②如果让你来写这一场面,你还会有什么创新?找一找,谈一谈。

(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感悟的基础上,获得写作上的启示,激发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⑶总结精神:用“我们看到了一群的斑羚”说话。

⑷从11~17段中找出与你此刻的心情产生共鸣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在斑羚壮举的感召下,会产生一种朗读倾诉的冲动,此环节的设置就及时地满足了学生的这一要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深入文本中去了,并且心灵开始与文本对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五、体验生活,反思文本

1、把你对本文的深刻感悟凝聚成一句话,说出来。

2、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和生活体验,讲一个和你感悟的主旨相似的例子,给大家听。

(通过以上环节,本课时的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多角度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自然达成,学生自然会深刻领悟动物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关爱动物,珍爱生命。这真是“春风化雨,点滴入土”。)

教学反思

教读本课时,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对我启发很大,他说:“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如果读书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中学生,而书的作者是民族与世界、人类的大师和巨匠,那么,这样的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形成作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去领会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并通过“感悟镰刀头羊三次叫声的内涵”、“起跳前的生死诀别”、“找出文中与你的心情产生共鸣的句子朗读体会”等教学环节的设置,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拉近学生与作者、教师之间的距离,力求处理好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期实现文本的价值。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力求突出语文学习的本质,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在感悟中提高,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尽量到位,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感悟;同时,给学生充分的读书、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发自内心的去领悟文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果能进一步放手给学生,学生会更好的发挥。

斑的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课生字,学习本文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学习本文谋篇布局上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得到启示──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本文详略分明的特点。

2、难点:

理解课文的末尾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科学家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至今还没有解开谜团。阅读《旅鼠之谜》,一同了解旅鼠的一个个奥秘吧。

二、课前热身

1、生字识记:

徘徊(páihuái)媲(pì)美挑衅(xin)笃(dǔ)信

2、词语识记:

急中生智小心翼翼绞尽脑汁前仆后继道听途说鼠目寸光

相辅相成迷惘

3、预习效果反馈:

⑴北极旅鼠都有那些奥秘?

⑵旅鼠为什么要自杀?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阅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第一大奥秘是,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第二大奥秘是,旅鼠一旦繁殖过多,就有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四、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课文结尾:“不过,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虽然旅鼠的奥秘难以解答,但是人类的确也应该思考一下:能否从中领悟到什么?人口的膨胀,无节制地衍下去,会给地球带来更大的负荷,接着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质量。应当警示人类:不要走上旅鼠自杀的道路。也许动物的某种现象,正是给人类提醒着什么……

2、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⑴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

⑵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⑶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⑷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3、本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在谋篇布局上讲波澜,讲究高潮,讲究结局的有趣和隽永。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莫测,总体结构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全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来讲诉旅鼠的奥秘。每一个奥秘,作者都没设计悬念。讲了三大奥秘之后,写了反复的谈论,“我”一而在,在而三地发问,谈兴前所未有,如同叙事文学作品的高潮,一问一答之间,时间上也是反复制造思念,反复解开思念,最后去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沉思。篇末,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时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又庄又谐,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又有兴味。

4、鼠一年的繁殖数量很不容易明白,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

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孙,作者一代一代说下来,总体上看,是详细说明,详说之也有祥有略。第二代详说,第三代,第一胎,第二胎详说,其他几胎就不再一详说。就是一、二两胎,仔细比较,详细的程度也有差别。第四代,详说第一胎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就概说总数。至于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都只说总数。最后是祖孙八代的总数。可见,作者的写法是逐步展开,有详有略。

五、达标反馈

1、字词见课前热身;

2、章的结构见整体感知。

六、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

本文题为旅鼠之谜,旅鼠有三大奥秘,一是繁殖能力级强,二是自我暴露于天敌,三是死亡大迁移。其实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2、方法归纳:

⑴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记叙文和说明文兼而有之的科学小品。

⑵语言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⑶详略分明。

七、延伸括展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中动物奇异的表及其原因。

板书设计

旅鼠之谜

繁殖能力强

三大奥秘自我暴露于天敌控制人口的增长

死亡大迁移

斑的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根据课后要求独立预习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节。

教学重点

了解笋芽的生长过程,感悟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许多人赞美春天,你们知道为什么?

是呀,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季节。植物中的笋芽儿也破土而出了。

2、板书课题:

3笋芽儿

3、出示实物,观察描述。

二、整体感知,预习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

⑴轻声读课文,认清生字,理解词语。

⑵笋芽儿的生长得到了谁的帮助?怎样的帮助?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2、学生先自学,再小组交流。

3、检查预习情况:

⑴指名分节读课文,交流不理解的词义。

⑵找出句子回答问题。

(突出春雨、春雷的作用)

⑶读句领悟。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1~7小节:

⑴默读思考:

这是怎样的笋芽儿?你从哪些句子读懂的?

(突出“娇嫩”“顽强”)

⑵找出句子读一读,交流、演示、体会。

⑶快速读课文:

圈出表示声音个词语(象声词),说说它们各表示什么?

⑷朗读训练。

(充满童趣)

2、过渡:

笋芽儿终于钻出地面来了,它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

(齐读)

3、轻声读最后三节,同桌对读。

4、区别“扭动”“摆动”。

5、小组交流:从中读懂了什么?

选一节,小组赛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配乐齐读课文。

2、说写双通道。

(口头交流)

3、背诵课文最后三节。

斑的课件 篇4

1、全,完备,指行为完美无瑕。

2、聚,村落。

3、三光,日月星。不绝三光之明,指无日食月食,金木水火土等星运转正常。古人以为日食等现象是上天对帝王的警告;日月星不发生异常现象,这是天下有道所致。

4、王(wàng)术,王天下之术。

5、语见《孝经·圣治》。这里说“父子”下面说“臣”,这是说父子君臣的道理是一样的。

6、这话的意思与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中的“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的意思相近。恻怛(dá),等于说恻隐,有怜悯的意思。

7、任,负担。

8、方,将。

9、系,用如名词,指缕。镇,压,指加上重量。

10、这是说出得来与出不来,其间相差极微。隐喻能不能从灾祸中逃出来,决定于今日,已经很急迫了。

11、脱,指脱离灾祸。

12、累卵,堆叠起来的蛋。

13、天命,天所赋予的。上寿,指百岁以上。

14、弊,尽,指享尽。

15、景,影的本字。《文选》即作“影”。迹,脚印子。

16、阴,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17、汤,热水。凔(chuàng),冷。

18、扬,指以勺舀起沸水再倾下,使之散热。

19、这是说:我所见甚远,养由基只见百步之内,与我相比,养由基等于是未知操弓持矢。

20、纳,接受。与下文“绝”字为反义词。

21、溜(liù),本指水从屋檐流下来,这里指山水流下山。

22、极,桔槔上的横木。绠 (gěng),汲水的绳子。干(幹),通“榦”, 指井梁。这话大意是说:桔槔上横木所系的绳子可以断干。

23、靡,通“摩”(依王先谦说),摩擦。

24、铢(zhū),古代量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石,一百二十斤。

25、径,直接。

26、如,《文选》作“而”,今依《汉书》。蘖(niè),树木被伐去后新长出来的嫩芽。

27、搔,这里指用脚趾挠。

28、擢,拔,揪。拔,指拔出来。

29、砻(lóng),也是磨。底厉,《文选》作“砥砺”,也是磨。

30、树,动词,栽。

说明: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很有才能的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其他的几个诸侯准备叛乱。

枚乘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磊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公元前154年,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

枚乘在此时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打败了叛军。吴王刘濞被杀。

枚乘(?—公元前140),字叔,西汉初时淮阴人。初与邹阳等在吴王濞手下供职,任郎中,以文辞著称。吴王谋反,枚乘上书谏阻。吴王不听,于是枚乘与邹阳等至梁孝王门下。吴王起兵后,枚乘又上书劝谏。七国反叛平定后,景帝拜他为弘农都尉(弘农,汉郡名,在今河南灵宝县东),不久,辞去。武帝即位,召他进京,死在路上。枚乘善于辞赋,所作《七发》今传于世。《汉书》有《枚乘传》。

斑的课件 篇5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是怎么写这篇文章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突出魏征高超的劝谏艺术,引起同学强烈的阅读兴趣。前三句引用了臧克家《纳谏与止谤》中的原话。)

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逐渐骄奢,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年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 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里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

标题中“谏……疏”是古代大臣写给帝王的就某事进行劝说的奏章,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十思”是本次劝谏的`内容。

方案为 “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以诵读为中心,通过诵读带动其他。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意。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喻和比较,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通过细读可知,文章第一段通过比喻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第二段通过对比说明竭诚待人(特别是待百姓)的重要性;第三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义。

第五次,品味,涵咏。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普通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谏太宗十思书》教学设计》。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本方案主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讲解多、诵读少,理解多、积累少”的现状而设计。)

1.写出文中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准确地进行解释和翻译;

2.当堂完成课文后面“思考和练习”中的字词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反复诵读,我们逐层领悟了作者高超的劝说方法和积极的治政、修身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蕴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佳作,领悟它、掌握它,对于我们奠定语言功底及文化功底,都有直接的益处,它会让我们享受终身。

1.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 yì(此字打不出,“刈”字去掉右边)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劝谏有什么特点?请用百余字稍作展开,用自己的话表述。

(从这两处可看出魏征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他很讲究劝谏艺术,善于用比喻来说理。课文《谏太宗十思疏》一开始就是比喻,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道理:积累道义是治国之本。本文则以“十年长患”来比喻“隋氏之乱”,以“疗治且愈”“日行百里必不可得”来说明“告成天地”(封禅)之事的不可行。魏征劝谏确实是“引喻剀切”,得体动人,能让唐太宗心服。)

2. 阅读李斯的《谏逐客书》(前三段),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土,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大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juètí(这两字都是“马”字旁,右边分别是“决”的右一半、“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斑的课件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了解沙皇统治下俄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3、让学生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九岁时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是不是正享受着快乐的童年生活呢?在家是父母的宠儿,在学校有老师教你们知识。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同龄的小学徒凡卡他过着怎样的生活。

二、熟悉课文内容,整体理解课文

1、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

2、理清文章的脉络,小组讨论:

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分为三部分:

写信前(1~2段);写信中(3~15段);写信后(16~21段)。

第一部分: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给爷爷写信。

第二部分:凡卡写信的内容及联想。

第三部分: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梦。

追问:大家能说说分段的依据吗?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3、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找找哪些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些是写凡卡在写信时联想到的?

写信的内容:3、8、10、11、12、15。

写信时联想到的:4、5、6、13、14。

三、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默读课文,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

“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以此引导学生细细读信。通过读书、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点:

⑴凡卡是个孤儿,只有爷爷一个亲人,他思念爷爷。

⑵凡卡在鞋匠家过着非人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受尽折磨。

⑶莫斯科的情况,这个大城市不是穷人的天下。

⑷凡卡央求爷爷带他回到乡下。

2、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段(8段),讨论:

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找出原句并概括。)

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

挨饿:吃的“简直没有”、“一点儿”、“又是一点儿”;

挨冻:而且睡不好。

3、提问:

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

(只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的恰当都可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教师适时简要介绍文章背景:

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统治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

4、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爱祖国。

5、朗读指导:

⑴思考:

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该怎么读呢?

⑵师范读并指导。

⑶学生自由朗读。

⑷全班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

2、查找作者生平以及有资料。

板书设计

挨打:揪、拖、打、戳

挨饿:简直没有

挨冻:而且睡不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理解文章运用写信的过程记叙,采用插叙、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并理解他的内心。

教学重点

1、对比手法的运用。

2、通过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并理解他的内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解读了凡卡信的内容,今天我们接着来看看凡卡在写信时联想到了什么。

二、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朗读凡卡的联想,思考:

凡卡联想起什么事?

指明2个同学分别朗读,然后让其他同学概括:

4、5、6段:第一次联想到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

13、14段:第二次联想到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

2、思考:

凡卡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联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

联想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

联想到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反衬出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

(对比前文写莫斯科的一段。)

3、指导朗读:

怎么把回忆中的快活读出来?

(重点读第6段和第13段。)

4、小结:

两段回忆是本文的插叙;

这两段对乡村美好生活的联想对凡卡的凄凉悲惨的学徒生活起了对比、反衬作用。

三、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1、找出作者的叙述部分,想想凡卡在写信时,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吗?

2、理解重点句子,从重点词中体会凡卡的内心活动:

⑴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⑵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⑶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第1句对凡卡诉说自己受折磨情况后的动作描写,突出表现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第2句说明凡卡急于要把信寄出去,好让爷爷快点来接他,快点脱离苦海的内心活动。

第3句由于写信没有被打搅而满意,寄信也很顺利,心情肯定轻松了许多。所以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3、穿插在理解第1句后,朗读15段,加深理解凡卡的心情:

学生齐读,读完提问,从朗读中你体会到凡卡怎样的心情?

(凡卡孤苦无依,受尽折磨,凡卡迫切希望离开这里。)

4、穿插在理解第3句后,凡卡的信寄出去了,凡卡的愿望会实现吗?

(从文中找依据。)

为什么还要写他的梦?

(梦中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残酷。)

四、布置作业

择A或者C或者C完成:

A、用第一人称,按时间顺序写出凡卡的故事。

B、用“凡卡的故事”为题改写这个故事。

C、你有什么想对凡卡说的?能否给凡卡写一封信。

斑的课件 篇7

学习目的

1、复述故事情节,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2、感受斑羚为了种群的生存,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以及给人类带来的震撼。

学习重点

抓住关键内容把握全文情节及精彩语段的赏析。

教材略析与课堂教学设计

本文花2个课时学完。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领悟文章中心等学习内容。第二课时重点带领学生们联系上下文结合主题品析语段(句):如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试阐述理由。从修辞方法、关键字词等角度赏析语句。多次出现对彩虹美景的描绘,有何表达效果?

这次开课将完成第一课时的课堂学习任务。导入新课后,引导学生以斑羚羊的六次叫声为线索,辅以问题来理解内容,并顺利复述整个情节,最后概括文章主题。在此过程中兼顾生字词的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默读课文,引导学生以斑羚羊的六次叫声为线索,来把握全文的内容,并复述故事情节

1、空中哀咩一声(3)──老斑羚

⑴羊语翻译:“啊──”坠崖时的惨叫或“你们不要在试跳了”最后的忠告。

⑵问题设计:

①老斑羚为什么要跳崖?

被猎人们逼到了进退维谷的绝境,想要逃生。

②哪些语句可以体现斑羚们已经被逼到了“绝境”中?

第二段的内容。

③在同伴试着逃生失败后,斑羚们有什么表现?

安静下来注视着头羊。

2、悲哀的咩了数声(4)

镰刀头羊

⑴羊语翻译:“我也没办法了”种群面临覆灭时的哀叹

⑵问题设计:

①头羊在什么情况下这样说的?

评估了形势后(第四段的末句)。

②听到头羊这样说后,斑羚群出现了什么动静呢?

骚动。

③伤心崖上,雨后的天空出现了什么景色?这景色引发了什么?

灰黑色母斑羚产生幻觉,即将坠崖。头羊想出了自救的办法。

3、“咩──咩”发出吼声(6)──镰刀头羊

⑴羊语翻译:“站住!我们有救了!”

⑵问题设计:说完这句话后头羊组织斑羚群做了什么?

把斑羚群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

4、悲怆地轻咩了一声(8)──镰刀头羊

⑴羊语翻译:“我们几个过去吧”两拨斑羚的数量大致均衡了。

⑵问题设计:为什么头羊说完后要带头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

5、示意性地咩了一声(9)──公斑羚

⑴羊语翻译:“我们先来吧!”第一对开始试飞。

⑵问题设计:它们是怎样飞渡的?结果怎样?

6、兴奋地咩叫一声(9)──半大斑羚

⑴羊语翻译:“我安全着陆了!”难掩逃生后的喜悦。

⑵问题设计:

①第一对试飞成功后,出现了怎样的飞渡场面?

②面对如此悲壮的场面,猎人们有何表情?有何感受?

③最终飞渡的结果怎样?你能用一个代数式表示出被困在伤心崖上的斑羚总数吗?

三、交流自学情况,后复述情节,师点评并于学生探讨交流

四、总结概括主题

本文叙述了的故事,赞扬了斑羚们的精神品质,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我们在震惊的同时,还想到了什么呢?

2、批注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斑的课件 篇8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认识科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崇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并正确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

4、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写简单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

二、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主题:科海泛舟

2、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围绕“科学”这个主题全方位搜集资料。

3、教师准备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或能讲述,或形成文字材料,以供阅读。

4、寻找一组较浅显的、适于初中学生阅读的科学童话、科幻小说,以便学生写作时有模仿的例子。

三、活动指导

1、整体安排:

⑴让学生明确活动的主体步骤:讲述故事──联系自己──趣味延伸──思考辩论──发明展示──创新写作。

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资料的搜集、整合及信息的发布。

⑶整个活动历时一周,分五课时完成。其中“讲述故事”“联系自己”“趣味延伸”共一课时,“思考辩论”一课时,“发明展示”一课时,“创新写作”二课时。

2、具体指导:

⑴活动一: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既讲述科学家的故事,首先是小组内试讲,然后推荐代表上台讲。要求:故事完整、语言流畅并富有感情。

⑵活动二:联系自己。

“联系自己”要么讲述自己迷上科学的过程,要么畅谈自己对生活中的科学的感受,先小组内交流,再推荐代表全班交流,要求:真实、可信、表达清晰。

⑶活动三:趣味延伸。

“趣味延伸”就是将“我所知道的科学”进行自由汇报,可以是具体的某种生活现象上所含的科学道理,也可以历数科学发明的时间、科学之最等等。

⑷活动四:思考辩论。

“思考辩论”即围绕“科学(没有)造福于人类”为题展开辩论。将全班分成两大组:正方、反方,然后又切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定一个主辩,两个助辩,辩论时要注意:立场要坚定、资料要翔实,说话要有条有理,紧扣中心。

⑸活动五:发明展示。

将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进行展示,并简介制作动机、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及功用。

⑹活动六:创新写作。

只要是与科学有关的故事、道理皆可入文。可以放飞想象,写科学童话、科幻小说,也可以写某科技发明的制作说明,还可以查阅资料,针对某事物或某现象写科学小品文,总之,形式不拘,语言要有科学的严密性,又要活泼生动。

四、活动评价

学生自主从参与态度、参与面、知识收获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在活动中有良好合作精神的小组给予最佳团队奖,对活动中踊跃积极、态度严谨的同学分别给予最佳表达奖、最佳辩手奖、最佳发明奖等。

斑的课件 篇9

授课时间

第13周星期三2006年5月10日总第59课时

授课者

遥冰

课题

作文训练:科海泛舟

课型

作文课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崇真求是的科学态度;

2、引导并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科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3、培养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重点目标

1、3

难点目标

3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中一定有不少都喜欢科学吧,都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第10套的科学节目吧?有谁能给大家讲讲科学的小故事呢?

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两个讲给大家听听:

1、

(见

(见《优秀教案》P146)

二、训练

1、说一说:

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

开展这项活动,旨在促使学生回忆自己从童年到少年时代如何第一次与科学结缘,从而重新唤醒和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教师对活动的指导,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畅谈。只有在自由畅谈中,才能相互启发,让沉睡的记忆重新激活。

提问:

你第一次迷上科学是在什么时候?

是因为一件玩具,一本书,还是一次难忘的活动?

这对你后来兴趣爱好产生了什么影响?

儿童对科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有很多,或是在上学路上,或是在玩耍之中,或因花开花落,或因鸟鸣虫唱教师要启发、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展开思路,让学生谈得有趣,谈出心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的同学来说,可能保留在他记忆中的不是第一次如何迷上科学,而是对科学的着迷第一次如何受到挫折,如何被折断了对科学入迷的感情幼芽。对于这种经历不妨也允许、鼓励学生谈一谈,或许在反思中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受到启迪。

2、写一写:

思考自然的启示。

⑴齐读书上的材料

⑵归纳材料显露的科学道理。

⑶引导写作:

比较而言,第一则故事更适宜于写科学小品,而第二则故事更适宜于写科学童话。

注意:对于学生写科学小品、科学童话不能要求过高;对学生作品评价的主要方式应是交流、展览和选择优秀作文在班上朗读。

3、做一做:

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

这项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在科学的大世界中动口又动手的习惯和意识,推动学生成为科学技术的推广者和宣传员。

活动一:查阅资料,为最新科技成果写一篇说明性文字;

活动二: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

指导:

活动一要注意两个问题:

⑴要求学生介绍的应是最新的科技成果(当然,最新是相对而言的);

⑵要求学生写一篇说明性文字。比较而言,说明性文字比说明文的写作要求要低一点。因此,不要求每个同学都写成说明文,只要把最新科技成果介绍、说明清楚即可,而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要求写成较为规范的说明文。

活动二: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展示出来,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学生边演示边讲解、介绍(这项活动可以与其他学科老师比如物理、劳技课老师取得联系,邀请他们参与活动,参与评价)。至于写新闻稿,可以由发明者、制作者来写,也可以让观众(同学)来写。

4、评一评:

科学技术两面观。

首先,让学生充分查阅、了解科学技术的正面功能和负面效应。

其次,小组讨论,在对科学技术作出全面、辨证认识的基础上,养成学生的人文情感。

最后,全班交流,可以是各组总结陈述,也可以是小组之间进行激烈的辩论。

三、小结、写作

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今天,我们也科海泛了一下舟,不知同学们捕捞了多少,何不把你的收获变成大家的享受呢?请同学们就这次活动所牵涉到的故事,道理,感受择其一写出来。

写作指导:

科学小品与科普短文。(见《教师教学用书》)

抽一两个学生进行讲述意在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视情况讲一至两个,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畅谈。

初写科学说明文,先有依可循,小试牛刀。

当堂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优秀的及时交流。

这一部分要留一些到课外完成。也可形成小的综合实践活动。

估计这一部分要在第二课时才能进行,而且也要求学生事前准备。

教师小结,学生作文,教师作适当写作指导。

布置作业

相应的资料练习

板书设计

无固定板书。

教学后记

考勤:教学得失:作业情况:

斑的课件 篇10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用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投影、录音。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凡卡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契诃夫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当时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二、听朗读录音

课文主要写什么内容,凡卡是怎样的孩子,爷爷是怎样的人?

三、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理解新词。

2、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3、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四、小组讨论,找出共性问题

五、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指导按写信顺序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学生质疑,全班交流。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上节课我们感知了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了段意。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

二、思考题

1、找出凡卡写的信的内容,分析写了几层意思?那个地方给你的感受最深,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勾画凡卡联想的内容,结合上下文谈谈为什么会想起这些内容?

3、从哪儿还能体现凡卡想急切地回到乡下爷爷家去?他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4、文章的结尾起到什么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意见,教师适时引导

1、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

信中写了5方面的内容:

⑴想念爷爷。

⑵生活悲惨。

⑶想回家。

⑷穷人无法呆在城市。

⑸请求爷爷来接他。

从第8自然段让学生深刻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苦难熬:

⑴挨打。

⑵挨饿。

⑶挨冻。

并指导朗读凡卡请求爷爷带他回家的语句和“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动作的表现使学生感受凡卡痛苦的心情,激发学生对他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痛恨。

2、针对第二个问题师生分析:

⑴联想起爷爷的勤奋、乐观、慈祥,是因为凡卡想念爷爷以及在这里得不到亲人般的疼爱。

⑵联想起乡村冬夜的景色充满了快乐。联系第一部分提到的他的生活环境,使学生感受到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突出他的思家之情。

⑶联想起砍圣诞树的情景,展现他当时的快乐喜悦,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独和痛苦。

(指导朗读。)

3、针对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体会当时凡卡急切想脱离苦海的心情。并通过地址不详,使学生感受到他的愿望会化成泡影。

4、针对第四个问题,让学生先读,然后让学生结合信不能收到的结果体会凡卡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他只能通过梦来实现他的愿望。通过这样的结尾使学生进一步看到凡卡命运的不幸。从而激发学生更加同情凡卡,更加痛恨黑暗的旧社会。

四、总结扩展

凡卡的命运是何等的悲惨,他在城里受尽了折磨,一心想回到爷爷身边,可是那封关系着凡卡命运的信却是一封永远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他艰难的学徒生活还将继续下去,这一切都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作为生长在新社会的我们这一代跨世纪的少年儿童,学了这篇文章以后,你又何感想?

五、布置作业

课后小练笔。

斑的课件 篇11

依据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本文。教学过程分为五步:

(一) 诗画激趣,揭示课题

本周的“每周一诗”便是有关荷叶的一首诗。在黑的右侧,诗画相映。教师引导朗读背诵后,激情引入:荷叶圆圆,荷叶绿绿,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跳动的音符。荷叶给夏天的小精灵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荷叶,起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和小鱼们的快乐心情吧。

同时板题:荷叶圆圆

(二) 整体感知,掌握字词

我先用配乐范读的方法,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为了扫清他们阅读时的障碍,我准备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字词的基本功训练。我采用“摘桃子”的方法,老界自学生字词的情况。然后指名分节读课文,进一步读准字音,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词义。

(三) 理解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以后,我进一步引导他们理解全篇课文内容,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他们大声读课文,做到读正确,再让他们看课文共分几个小节,然后逐段分析。课文第一小节,我采用了看图读文的方法一带而过,只让学生明白荷叶的形状、颜色,很可爱。第二小节我让学生看课件,回答问题:写了谁?他把荷叶当做了什么:怎样的动作?体会小水珠的快乐心情。边讲边在黑板上贴小水珠图,摇篮的词朵,并板书关键字词“躺”。第三小节同二小节。以上教学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指导思想。第四小节和第五小节放手让学生自读,小组内互相置疑、讨论、交流,并派代表上台汇报学习情况,板书主要内容。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四) 朗读表演

本文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优美,适合分角色朗读,并且通过边沿可以形象的再现课文内容,使学生理解深更透。因此,学完课后,我请停学们戴上头在组内演读,又选派代表上台表演,有不合适的地方适时知道。学生兴趣盎然,连平时不大发言的同学也跃跃欲试。

(五) 引读背诵

为了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在学习每一小节够,我准备让学生看图或板书,老师引导背诵课文。体现〈课程标准〉中“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全文教学结束后,再全文引读背诵直至完全背诵,有易到难,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六) 拓展思维,放飞想象

教师还要通过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一步体会荷叶给动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我是这样激发学生兴趣的。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让这些小伙伴多快乐啊!你瞧,又来了两个新朋友,他们会怎么说呢?先给你的同桌说说吧!

联系由易到难,由课件出示

(1) 荷叶是小水珠的___________________

(2) 荷叶是小蝌蚪的___________________

(3) 荷叶是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

(4) 荷叶是小朋友的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通过想想说说,尽情表达。者环节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得到了收获。

(七) 指导书写

教师范写与学生练写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习惯。

平移和旋转课件14篇


这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精心搜集和整理的“平移和旋转课件”相关信息,希望能够给您提供更全面的参考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教师都需要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撰写好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1】

一、设计理念:

注意以生活中丰富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体会,以课件的形式呈现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再安排说一说、画一画,比划比划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讨论,在观察讨论的过程掌握正确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最后通过动手画一画,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适时引导启发提示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实际操作、想象合作交流等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的运动,使学生认识、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并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四、教学重点:

1、认识平移和旋转;

2、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

五、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的方法。

六、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片

七、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1)火车在轨道上直线运动。

(2)电梯在上下运动。

(3)小朋友玩电缆车。

2、师:同学们见过这些物体的运动吗?你能描述一下吗?

生:见过。

生:火车在向前开,电梯在上下移动,电缆车在向前开。

生:它们都是平着走的。

(二)认识平移和旋转。

1、认识平移。

师:像刚才看到的火车、电梯、缆车的运动都是平移。

板书:平移。

2、认识旋转。

课件继续出示:

(1)风扇的转动。

(2)飞机螺旋桨的转动。

(3)钟摆的摆动。

师:你能描述一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

生:它们都在转。

师:对,说得很好,这几个物体的运动方式和刚才那几个物体的运动方式一样吗?

学生讨论。

生:它们的运动不一样。

生:火车、电梯、电缆是平着走的,风扇、飞机的螺旋桨,它们都是旋转的。

师:像风扇的转动、收音机螺旋桨的转动和钟摆的摆动都是旋转。

板书:旋转。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物体的两种不同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3、练一练。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的第一题。

(1)推拉窗的运动。

(2)国旗的升降。

(3)拧水龙头。

(4)拨算盘。

(5)旋转门的转动。

(6)拉开抽屉。

(7)转转盘。

(8)VCD光盘的进出仓。

(9)汽车方向盘的转动。

分别出示各个物体的运动,让学生独立判断,说判断结果,并描述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2)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

师:生活中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生在小组里说一说。指名说。

生:自行车轮是旋转。

师:应该说成是自行车轮的转动是旋转。

生:小朋友滑滑梯是平移。

生:跑步是平移。

师:在跑道上直线跑是平移,转着圈跑是旋转。

(3)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吗?

学生先独立比划,教师再比划让学生判断。平移可以是横着移、竖着移、斜着移,只要在直线上运动都是平移。

(三)学习方格纸上的平移。

1、投影出示例2。

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

金鱼图向( )平移了( )格。

火箭图向( )平移了( )格。

2、确定平移方向。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小房图是向右平移的,这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从箭头可以看出是向右平移的。

3、确定平移距离。

师指着箭头说明:从箭头可以看出小房图是向右平移的。那平移了6格是怎样看出来的呢?小组内讨论。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参与到其中:两个小房图中间空着两个小格,怎么说是平移了6格呢?指名说讨论结果。

没有生举手: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生:(不说话)

生:可以看小房顶的点平移了6格。

师:说得真棒!图形平移了几格,不是看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有几个空格,而是看图形中每个点的平移距离。

然后师生共同找一找小房中的有代表性的点来看一看。

4、生试着判断金鱼图和火箭图的平移,把答案填在书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及时点拨。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判断的。

师强调要根据图形中有代表性的点来判断。

(四)试一试。

投影出示试一试。让学生先说画法,教师再提出建议,如: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可分别把三个顶点平移后再连接起来。

指名到前面画一画,其余生在书上画,集体订正。

再让学生说画法,在学生画的时候,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画的情况,对于个别学生及时给予帮助。

(五)练习。

1、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投影出示)。

2、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投影出示)。

让学生独立画。

指名到前面画一画,集体订正。

(六)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观点是平移,哪些是旋转?图形在方格纸上怎样平移?

生:我知道了平移和旋转。

生:我知道电扇的转动是旋转。

生:我知道怎样平移图形,要平移图形中的点。

(七)作业:

仔细观察你身边的物体运动,看看还有哪些是平移或旋转,并把它记录下来,告诉你的同位。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整理和练习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和钝角锐角的判别。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画平移的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数平移距离

1、观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

2、动手涂颜色。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二、画平移后的图形

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方法。

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三、判断练习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动手操作

1.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

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延伸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的认识》学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的认识》学案

学习目标:

1.联系具体生活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3.了解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

学习关键: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学习过程:

一、自我检测:

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买过东西吗?

出示课本主题图,超市中水果区域的情境,呈现价签上的钱数和500克等。

二、探究与交流

自学课本第101页例1,完成下面各题。(学法指导: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比一比哪一组回答的最精彩!)

1.掂一掂1枚2分硬币,初步感受1克有多重。

2.2.用天平称1克黄豆,数一数有几颗?

3、说一说哪些物品比1克轻,哪些物品比1克重。

归纳总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作单位。

比较轻的物品常用称。

三、自我挑战: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2、一包口香糖大约重3()一个苹果大约重200()

一包瓜子大约重100()一袋盐大约重500()

3、判断对错。

(1)小明身高130克。()

(2)一个西瓜重3克。()

(3)一个足球重450克。()

4、下面的物品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二数下册《克的认识》学案

300(克、千克)4(克、千克)450(克、千克)500(克、千克)

四、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学习了______,我的收获是_______。

五、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3】

一、学科:小学数学

二、课列名称:平 移 和 旋 转

三、执教教师:石柱县师范附属小学校谭兴祥

四、课型:空间与图形

五、年级:二年级下册第41-42页及相关练习。

六、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二)内容分析: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1、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归纳出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的现象。2、合作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本节课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会动的图片,引出平移和旋转的

现象。再通过“说一说、动一动、找一找、移一移“填一填” 等几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通过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孩子们可真乖,老师想送大家一首歌,会唱的孩子跟着唱。孩子们的歌声真美,让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吱吱转地大风车,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物体都在运动,老师就拍到一些物体运动的录像,你想看看吗?请你仔细的观察,一边观察一边用手比划出物体的运动方式。

开始播放录像。(1)每天早上,电动门会打开,欢迎孩子们来上学。看,电动门在怎样的运动呀?(2)到学校之后我们要打开窗户,瞧,这个孩子正在打开窗户,窗户也在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呢?(3)瞧,课间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陀螺在运动,(4)小风车也来了,它也在风中运动,它的运动方式又是怎样的呢?(5)每周一孩子们都穿着校服参加升旗仪式,红旗也在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6)、星期天孩子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吗?游乐园的转椅可好玩了,看,转椅也在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孩子们刚才观察得很认真,这么多运动的物体,老师看得眼花缭乱的,你能给分分类吗?现在把你分类的想法和结果说给同桌听听。

哪个孩子愿意把你的结果分享给全班的同学呢?你打算怎样分,为什么把这几样分成一类?(学生说,课件演示分的.结果)(电动门、推窗户、升旗属于一类,风车、陀螺、转椅属于一类)

电动门、窗户、红旗都是直直的平平的在移动,这样的运动方式叫平移。(板书)风车、陀螺、转椅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以一个轴为中心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叫“旋转”。 (板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

二、探索新知。

1、寻找身边的平移和旋转。

孩子们,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生说。那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旋转?。边说边用动作表示出来。(及时评价:你们真是个细心的观察者,

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联系起来,真棒。)(如果学生提到车轮在旋转,就要及时补充:汽车沿着直线行驶的时候,车轮在旋转,车身相对于公路来说是在平移。)

2、孩子们找到得可真多呀,老师也找到了一些,你能判断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吗?如果是平移,请你用两根食指平着,举过头顶,大声说出来,如果是旋转,请你用手表示一个圈,举过头顶,大声说出来。(课件展示:高空缆车、字幕、钟面、电扇,电梯、齿轮、飞机。)

3、孩子们判断得可真准确,现在想请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平移这张大公鸡的卡片。老师先贴在黑板上,听老师的口令,平移这张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确了,请你送给他掌声,明白吗?谁还想来平移这张卡片,哪个孩子来像老师一样给他发口令?

小结:细心的孩子发现没有,我们每次平移后,卡片的位置有变化吗?卡片的方向有变化?

4、课间小活动。

孩子们,学习累了,我们来放松一下,听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运动运动好吗?(音乐响起)从刚才的运动中,你有体验到平移和旋转吗?

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认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创设情境,感知平移的距离。

孩子们刚才看到这么多的物体可运动,孩子们也可以运动,其实一个小小的点也可以运动,瞧,一个调皮的小点来了,它也在运动,你知道它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吗?(平移)小点向哪边平移了?(右边)如果我们想知道小点向右平移了多远?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用尺子量)如果用尺子量,每个孩子都要到这幅图上来量很不方便,为了让所有的学生坐在下面就能操作,老师给这个点配上了方格纸,我们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弄清小点到底向右平移了几格?

读一读结论:向右平移5格。

2、小花猫看到小朋友们判断的很准确,也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它的挑战吗?小花猫把它的小房子平移了一下,你知道小房子向哪边平移了吗?平移了几格呢?

①在小组里相互说说。

②学生汇报各自的想法。(孩子们的结论各不相同,老师把小花猫移动房子的过程给你们看一看,数一数,看到底是平移了几格呢?)

③动态演示平移的过程

④结论正确的小组说说是怎么数出来的。(选中格子上的一个点,找出对应点,数出中间的格子)(课件展示选择房子顶上的点)你还能找出其他的点来数一数吗?

小结:判断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最简单的方法是找出任意一点和它平移后的对应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个格,这个图形就平移了几个格。当然除了找一个点,我们还可以找一条边,比如:教师在幻灯片上演示找一条边数一数。原来,图形的平移可以看成是点的平移或者说边的平移。3、孩子们,你们现在能够平移房子并且准确的说出房子像哪边平移了几个吗?

小组活动,小组长拿出一号方格纸,组织小组的成员在方格纸上平移小房子,每个孩子选择一个方向平移小房子,平移之后要给小组的朋友们说:你是向哪边平移了几格?

小组汇报。

四、练习。

1、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还能够清楚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老师想送给孩子们一艘小船,想要吗?完成下面的任务就可以得到它。

幻灯:把小船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拿出课前老师发给每个孩子的白纸,找到1号题,动动手,涂一涂。 生汇报。涂的那一个?你是怎样找到的?

(如果时间还多加下一个练习)

2、刚才孩子们找得很准确,那你能画一画吗?画出梯形向上平移3格后得到的图形。

五、总结。

1、孩子们,这节课过得可真快,你有什么收获呢?你学到什么知识呢?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平移和旋转”的世界, 其实呀,平移和旋转对我们的用处可大了,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活动和分类,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

2、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

教学难点:

平移具体方法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昨天老师在电脑上发现了一幅海底世界图,那里还有许多漂亮的小鱼,今天老师把它带到了课堂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不过一会大家在看小鱼的`时候,要用你们的手指和小鱼一起动起来好吗?(出示课件)

师:请用你的手势告诉老师刚才小鱼是怎样动的?

生:(用手指做直线运动)

师:对,像刚才小鱼沿直线的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方式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师:请大家再来看看这些可爱的小鱼,它们要为我们跳舞啦!请你用手指继续和小鱼动起来吧!(课件演示)

师:谁能再用手势做出刚才小鱼运动的方式?

生:(用手指做画圆周运动)

师:对,像刚才小鱼做的圆周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方式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师: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同学们共同来研究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知识。

二、讲授新知

1、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师:在我们生活中,许多事物都处在运动之中。所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随处可见。你能根据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进行判断吗?看大屏,在你认为是平移的图形下面用“—”表示,认为是旋转的用“○”表示。大家先思考一下。(课件演示)。

师:(指名汇报)请你要说清楚:××的运动是平移(或旋转)。

师:大家不仅判断的正确,而且回答问题声音洪亮,不错。

2、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你还能从生活中找到平移或旋转现象吗?(先和同桌说一说,看谁找到的多)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一下找了这么多,看老师这里(出示图片)还有哪个你们没有想到。

3、做一做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师:同学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和旋转吗?请大家起立,先向左平移一步,向右平移一步,原地慢慢地转一圈。

三、观察操作,研究平移距离

师:看到大家一会儿平移一会儿旋转,这有一条小鱼也忍不住动起来了,你知道它们做的什么运动?(平移)

看它给我们还提出了问题?你知道该怎么回答吗?

师:虚线表示什么?实线表示什么?

生:虚线表示原来小鱼的位置,实线表示现在小鱼的位置。

师:你们是怎么确定小鱼移动了几个格子呢?说说你的好办法?

生:我是确定一个点,我是确定一条边。

师:谁能具体说说你是如何确定点和边的?

师:你们真有办法,都是聪明的孩子,像大家刚才说的点和边,我们把它们叫做对应点和对应边。(板书:对应点、对应边)从这里我们就发现:数一个图形平移的格数不是数两个图形中间的格数。关键是找对应点,对应边。

全班交流画法,比一比谁的画法最简便。

四、欣赏拓展

平移和旋转现象不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还运用平移和旋转创造了美丽的图案,看一看,这些图案用到了我们学习的哪种方式,看谁第一个发现。

同学们,你能开动脑筋运用今天学过的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设计出更漂亮的图案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设计美丽的图案。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5】

教学内容:

三上P18参观饮料加工厂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判断平移和旋转运动。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拉动经验,初步感知

1、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展示),认识的就大声地说出来。

第一幅图:摩天轮; 第二幅图:旋转门; 第三幅:观光电梯

第四幅图:扶梯; 第五幅图:健身器; 第六幅:跳楼机

师:你能比划一下:这六种物体各是怎样运动的?(你先自己在下面试试)

第一幅图:摩天轮

第二幅图:旋转门

第三幅图:观光电梯

第四幅图:扶梯

第五幅图:健身器

第六幅图:跳楼机

2、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模仿得很像,比划得很到位,那么你能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给他们分分类吗?试试看。

谁来谈谈你的想法?

生1:我分了两类。摩天轮、旋转门、健身器都是转动的,我把它们分为一类;观光电梯、扶梯、跳楼机都是上下运动的,分为一类。

生2:我分了三类。摩天轮、旋转门、健身器是一类;观光电梯和跳楼机是上下运动的,一类;手扶电梯是斜着的,它自己分为一类。

3、总结提升

师:看来同学们都同意把摩天轮、旋转门和健身器分为一类,像这样的运动现象(师在黑板上画图示 )你们认为用什么名字来形容最形象?

生:旋转。

师:嗯,这个名字确实挺形象。(板书旋转在 上方。)和数学上规定的一样: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这样的运动现象叫做旋转。

师:对于扶梯、观光电梯、跳楼机三种物体的运动有分歧,用手势模拟一下它们怎样动的,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你觉得它们有没有相同之处呢?

观察和思考后,生:有。它们都不是在转动,虽然扶梯在向斜上方移动,跳楼机是上下在动,但它们都是直直地在移动。

师:说得多好!大家再来看看这三个物体是不是都在直直地、平平地移动。所以,可以把它们分为一类。

学生豁然开朗:真是这样的。

师:来,谁能也给这样的现象起一个名字?

生:老师,是不是叫平移呀,我以前好象在哪儿听到过这个名字。

师赞许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说:对,就是平移。(板书在 上)

4、动作体验

(1)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让学生说怎么做的)

(2)抽生示范

师:谁能用身体做一个旋转或平移的动作?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从后面走上来了一个神气十足的小孩,刚走到前面要表演,老师制止了他:“这位同学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前面来,其实他什么也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一个动作,谁知道是什么?”)

学生一怔,但仅仅是非常短暂的一怔后,反应快的一些学生就兴奋地举起了小手并急不可待地说:“平移。”“他走到前面,就是平移。”其余的学生也恍然大悟。

哪位同学再上来表演一个与他不同的动作?抽一名女生。

(3)全体体验

同学们是不是都想做一个旋转或平移动作?好,现在我们都来试一下。不过,在体验的过程中,孙老师有一个要求:边体验,边感觉旋转与平移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起立!把凳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下面。准备好了吗?开始

平移,向左平移,向右平移,向前平移,向后平移。

再旋转。

感受不同吧?把你的感觉说一说。

为什么旋转时我们有点发晕,而平移时没有这种感觉呢?

师:说得真好。旋转时,我们的身体在不断改变方向,而平移时,我们的身体始终向前,方向始终不变。

二、联系实际、交流提高

1、判断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看大屏幕,请你判断一下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

车窗、风车、小火车、滑板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

2、一起到饮料加工厂去找一下,打开课本18页,看情景图,有哪些现象是平移?有哪些现象是旋转?

3、这样的`生活例子太多了

你早晨起来拧开水笼头,开关的运动是( ),水流的运动是( )。

除了这些,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平移或旋转的现象?(学生交流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事例)(电梯、游乐园里的旋转秋千、蹦极、升国旗、开关窗户、滑梯、钟表上的指针、自动玻璃门等)

三、巩固练习

课本自主练习2、3题,通过这两个题,让学生理解平移只改变了物体的位置,不能改变物体的方向和形状。

四、拓展引申、激发志趣

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了66米!是真的吗?

出示课件中的相关资料,教师进行讲解。

上海音乐厅建于1930年,是当时上海一流的电影院,1959年改成音乐厅,沐浴了70多年风雨的音乐厅,已经老态龙钟了,为了保护它,上海政府对它进行了整体平移,在一年的时间里,这座重达5650吨的音乐厅被升高了3.38米,向东南平移了66米,音乐厅面积增加了4倍。

这就是我国人民的智慧,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6】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资料,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基础上学习的一个新的资料,因此在本单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移和旋转》是让学生从运动变化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让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搞笑的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动脑的潜力。

[设计理念]

1、本节课设计了两个搞笑的故事情节,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简单愉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富有儿童年龄特征的学习氛围。

2、本节课从生活实例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情境,让学生在看、做、想中对平移和旋转进行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和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3、本节课的教学,透过直观感受、动手操作、探索发现,并且采用演示、电教辅助、知识迁移,使学生从感性理念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

4、在课堂上努力营造简单、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用心参与学习的过程,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搭建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在喜悦中获取新知,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

1、透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决定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透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了几格及画出平移的图形。

[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激趣法、直观演示法、类比法、知识迁移法。

2、学习方法:尝试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比较法、动手操作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课件、玩具风车。

2、学生准备:扣子、细绳、方格纸。

[教学时光]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趣:

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同学们要不要听?(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上海音乐厅,始建于1930年,思考到城市的布局和对它的保护,20xx年从原址向东南整体平移了约66米。音乐厅最后重放光彩了。)

2、同学们,你有没有听出老师讲的故事里有一个新名词?(平移)那么我们这天要学习的资料就和平移有关:平移和旋转。(屏幕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搞笑的故事情节导入新课,目的是为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富有儿童年龄特征的学习氛围。]

二、交流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飞机螺旋桨和空中览车动画,让学生猜一猜:哪是平移哪是旋转?

2、屏幕出示儿童乐园彩图,有旋转飞机、滑板、摩托车、滑梯……让学生同桌交流合作,然后举手说一说哪是平移,哪是旋转?

3、透过讨论,总结出钟表指针、地球仪、摩托车、直升飞机、齿轮、风车等,都属于旋转。

4、教师演示课前准备好的玩具风车,让学生观察旋转的运动现象,并且让学生上来亲自体验旋转的感觉。

5、屏幕分别演示动画:钟表指针、地球仪、摩托车、直升飞机、齿轮、风车、齿轮、风车、推拉门、蛇螺运动现象,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旋转现象。

6、出示彩图:小猴爬竿、滑滑梯、推积木,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些属于什么现象?(平移)

7、屏幕出示风车运动现象,小结:像大风车、飞机螺旋桨等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出示升国旗彩图,告诉学生:像缆车、红旗等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8、课堂活动:

(1)取一根细绳,一端拴住一颗纽扣,用手拿着另一端做旋转;你还能用这颗纽扣作平移吗?

(2)谁能用身体做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9、练习

(1)下方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

(2)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3)移现象后面画“Y”,在旋转现象后面画“N”

传送带运货物。()

荡秋千。()

飞机螺旋桨的转动。()

开推拉窗。()

电梯上下移动。()

钟面上秒针的运动。()

[设计意图:用课件直观的演示,再透过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课堂活动中让学生用动作表现平移和旋转,再透过练习题的思考,让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对新知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反馈练习:

1、设置小狗推积木故事情节,到底积木平移了几格?

2、移一移,说一说

向下平移()格向()平移()格向()平移()格

2、填一填:

蜡烛向右平移()格

小鱼向()平移()格

3、画一画:

向上平移3格向右平移3格

4、比一比,看一看,谁的作品最好,展示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设置了小狗推积木的情节,使学生再一次提高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平移几格作铺垫,降低知识的难度,使后面的习题做起来就容易一些。展示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四、小结: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7】

本节课安排了五个层次,分别是玩一玩、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练一练

1、玩一玩

我是这样引入的,老师在这周末进了趟城,看到了一些好玩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通过这样的语言,一下将学生吸引住,从而出示课件,旋转木马、缆车、摩天轮、电梯让学生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观察他们是怎样在动,让他们动起手来比一比。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进行分类,一类旋转,一类平移,初步感知旋转现象和平移现象。

2、学一学

将学生带到一个花园,让他们观察哪些是旋转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让学生寻找,找了之后,点击出实物运动,如找出了镙陀是旋转现象,就点出旋转的螺陀,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抽象出旋转: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平移:直直地移动,得出旋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的本质特征。

3、说一说

找出了旋转与平移的特征之后,再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见到的旋转现象和平移现象,说的过程中,注意学生对现象描述的准确性,比如,学生很可能将风扇叶子的转动说成风扇叶子,在这些地方要指导他们说正确。

4、做一做

让学生利用桌子、凳子、文具、书本或自己的身体做一做,旋转现象或平移现象,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老师注意观察,将做好的找出来,叫到讲台上,让他们表演并让他们说出哪是什么现象,下边的学生判断正确与错误。

学生做完后,老师用线拴住一颗扣子旋转,让学生判断,而后,不做完一圈,作荡秋千状,又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为什么?紧接着推门问:门的运动属于什么现象。为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像刚才的扣子运动和门运动,它们也都是围绕中心转动,尽管没有做到一圈,但是仍然性于旋转现象在这里,通过老师的做,很自然清晰地突破了难点。

5、练一练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来完成课后的习题,第一题,由于书上配有图,判断起来要简单一些,让学生观察之后,便问答,然后点出实物运动核对,第二题,在旋转现象后面画O,平移现象后面画口,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容易将符号搞错,因此,让学生回答,读题之后,你觉得完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从而将这一点加以强调,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而后评讲,点出实物运动加以核对,并问:荡秋千和开推接窗,为什么性于旋转现象?对这一难点加以强调。

最后让学生回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将刚才学到的知识技能加以整理。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旋转与平移

旋转现象平移现象

围绕一个中心转动直直地移动

(八)本节课要注意的几个地方

1、语言要富有激情,要简洁,不要啰嗦。

2、学生很可能要说出一些错误的旋转与平移现象,要注意引导他们运用旋转、平移的特征,去加以判断。

3、学生们在做一做时,课堂容易混乱,老师要注意加以组织。

4、老师要注意因势利导。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8】

根据图形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结果,判断平移的距离,使学生们对数学产生兴趣。

1.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物体有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别是什么?(平移和旋转)谁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图形的平移的知识。

2.讲授新课:

(1)进一步认识平移。

(2)出示例题图,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交流,说说想法。

(3)全班交流,探究平移的距离。①讨论: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呢?②交流不同的方法A.看“对应线段”,如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了9格。B.看“对应点”,如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了9格。③引导学生找其它的“对应线段”或“对应点”。④提问: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学生独立数一数。

(4)组织交流,说说方法。

(5)小结:我们要知道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可以找“对应线段”,也可以找“对应点”,然后数一数,这两条线段或这两个点之间平移了几格,那整个图形也就平移了几格。

3.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独立思考,组织交流,说说想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独立填写,核对答案,说说思考过程。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找对应点或对应线段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5.布置作业:

找找生活中利用平移设计的美丽图案,下节课给大家展示一下,所以说是怎么平移的?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9】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实例,使同学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同学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是坐汽车到学校来的,平时你们是怎么到学校来上学的呢?(走、乘汽车、摩托车、自行车┅┅)

像人在行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在行驶,我们都可以说成它们在运动。

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或人在运动?

小结:是啊,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在运动。今天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运动时的录像。请你看看它们是怎么运动的,你也可以一边看,一边跟着做做动作。

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1.分类、感知

(1)依次出示6个运动的画面(火车、电梯、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缆车、钟外表指针的运动)。

(2)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现象,给它们分分类吗?

(3)前后4人为一小组,在小组里讨论: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4)交流。

(5)小结:像火车、电梯、缆车这样的运动叫平移,物体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后平移。像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面上的指针它们这样的运动叫旋转。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平移或旋转现象呢?。

小结: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还是很多的。

2.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现象。

(1)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物体运动时拍下来的照片,请你先跟着模仿做照片上的动作,一边做,一边想一想这个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依次出示9个平移或旋转运动的照片)

(2)现在老师把刚才的照片再重放一遍,你认为是平移现象的,就做这个动作(师演示:举掌);你认为是旋转现象的,就做这个动作(师演示:握拳)

(3)(放课件)生做动作。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运动现象是平移,什么样的运动现象是旋转。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10】

教材简析:

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为数学概念则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因此本课教学应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在以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操作验证的学习方法掌握平移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平行线和推导基本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等几何知识作铺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

2、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1、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移”和“旋转”的卡片,学生实验用的方格纸,小房子纸片,学生画图用的练习纸。房子移动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1、欣赏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美(课件配乐展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实现可持续性的数学学习。】 师:其实,人的生命就在于运动,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也都在运动,只是运动的方式不同,下面请大家欣赏几个物体运动时的画面,大家边看边思考: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同时呢,大家一起模仿物体运动时的样子,准备好你们的小手!

2、教师:请看大屏幕。(出示图片)。

学生用手模仿。

3、师:非常好,从刚才同学们运动的小手中老师看到了你们学习的激情。

提问:它们的运动一样吗?(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那请同学们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类。先互相说说。

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4、请学生说分类的结果,并说说分类的理由,建立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类?

生:把缆车、电梯、窗户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直直的运动的,而飞机的 螺旋桨、风车是旋转的。

生:我们把转动的东西分为一类……

师:大家跟这位同学一样吗?(一样)你们观察真仔细!那请大家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同时也送给你自己。

6、教师小结:像刚才这些直直的、平平的移动是平移现象(出示卡片“平移”);而像飞机的螺旋桨、风车、旋转椅这样转动的现象是旋转现象(出示卡片“旋转”)。

7、读课题:平移和旋转。

师:听说大家的模仿能力都很强,那你们能分别示范一个平移和旋转的运动吗?可以借助其他事物。

(请孩子们静静地想一想物体平移的时候是怎么动的,旋转的时候又是怎么动的。)

8、想好的同学站起来做一个平移的动作。学生出来展示时,其他学生观察归纳平移的特征:物体平移后,它自己的方向和大小都是没有改变的。

学生示范平移运动。

提问:物体平移后,它的方向和大小有没有变化?

生:没有变化。

9、再示范旋转的运动。

师:那物体旋转时,又有什么特点?

生:围着一个点在转动……

10、师:你们真会学习,那下面来判断哪些现象是平移的,哪些是旋转的?你们有信心吗?(做练习十的第三题)

师: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希望你们用语言和手势很快的告诉老师。小手准备好了吗?

11、真不错,那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是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呢?举例说说。

生:火车、上升时的火箭、左右移动的门……是平移现象,方向盘、水龙头……是旋转现象。【设计意图:让学生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实际上是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让他们用独创的形体语言来表示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特征,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充分感知这两种运动方式。通过操作、判断和发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概念,并能正确地区分几何空间中的这两个数学概念的特征,从而突破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困难。

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位朋友,红蚂蚁和黑蚂蚁,它们也在运动。请看大屏幕。

(1)引入小故事:《蚂蚁搬家》(视频课件,师:它们在房子的一前一后搬房子。)

(2)请学生猜想:哪只蚂蚁走的路长一点?

生:……

师:为什么数红(黑)蚂蚁走的格数?

师:真会动脑筋,也就是找出它的对应点。

师:那老师又有疑问了:房子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呢?你怎么想的?

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①引导学生找平移前后的对应点。

②小组合作完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猜想。

③学生汇报验证方法和结果。(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 ④回顾数方格的方法,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小房子的平移过程。

(5)小结:由于平移的过程中,图形中每个点都向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所以要知道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找出对应点,数一数两点之间有几格就行了。

【设计意图:用小故事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操作验证,让学生知道物体平移的过程中,它的每个点走过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知道物体平移了几格,可以抓住特征点,数一数两个对应点之间有几格就行了。让学生大胆猜想,并亲身动手验证猜想,目的是避免学生误认为两幅图之间的距离就是平移的距离。】

三、实践体验,巩固提高。

1、课本第43页练习十的第1题。

(1)师:仔细观察,说说是哪只船?你是怎样找的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11】

一、情境创设引人入胜。

平移和旋转这一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其实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能经常看到,同学们也曾亲身经历过。周老师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游乐场为切入点,分别出示了缆车、摩天轮、旋转木马、滑梯和升降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运动方式、比画运动轨迹、讨论运动特征、比较两者异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数学活动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含义,初步建立两种运动方式的数学模型。

二、教学设计层层递进。

本节课的难点是准确描述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周老师以童趣的小蚂蚁搬运食物为模型,依次呈现小蚂蚁运豆子、小蚂蚁运薯条和小蚂蚁运三角形饼干的场景,对应数学中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和图形的平移。巧妙的设计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知识结构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完善和提升。周老师将本节课的难点分层攻破,并在每一层次中加以相应的练习。其中周老师选取的松树图、蘑菇图、电脑图和小船图的平移描述,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独立研究和展示交流,在交流时强调先要找出一对对应点,再数一数格数,轻松解决难点。在此环节中充分体现了“独立探究、讲授、踊跃展示”的十二字精神,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孩子们及时内化了新知。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本节课内容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如果本课教学时,没有动态素材的呈现,是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研究平移距离时,课件上动态演示了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和三角形的平移,以此验证之前的探究结果,突破了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时,动态呈现了富有情趣的练习,提高了练习的乐趣。

周老师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生对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有了丰富的表象积累,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教学的有效与快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一节课是完美的。对于这节课我也有一些个人的想法。本节课按照教材安排还有一个环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这个部分周老师把它作为了课后练习,没来得及讲。讲授,踊跃交流的结果必然导致课堂时间不足,不知道在教学时该如何把握?作为一节公开课,我很想看到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本节课中似乎没有呈现。在课的结尾,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平移的实际问题去解决,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或者可以让孩子们欣赏一些平移的花边等,让孩子感受数学的生活美。可能我的观点还比较肤浅,我将把握每次的学习机会,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趣谈话。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老师今天带你们去游乐园里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2.播放,演示缆车、滑梯、小火车、旋转木马、秋千、螺旋桨、钟摆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游乐场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3.组织讨论。

师:它们的运动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类吗?小组内交流。

4.汇报讨论结果。

师:你是怎么分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分?指名说。

生:有些是直直的,有些在转圈,

4、揭示课题。

师:像缆车、滑梯、小火车等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

师:而像旋转木马、秋千、螺旋桨、钟摆等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 或轴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两种运动方式,出示课题:平移和旋转

二、自主探究

1.看一看

我们再来看一组运动,它是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呢?请同学们用手势判断是平移还是旋转

出示27页情境图

你能给他们分类码?学生举手回答

(一类是沿直线运动,一类是围绕一个中心点运动)

指着平移:这些物体在平移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位置变了,方向没变)

2.议一议:我们再来看一个运动,它属于什么运动方式?

(出示直线行走的公共汽车)

3.演一演:你能用手势来表演平移和旋转的动作吗?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发出口令,学生做(如:向上平移、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等)

4.做一做

师提要求:将你的数学书在桌子上平移,你能把书怎样平移呢?

找学生上讲台演示(对的给予奖励)

5.说一说

你能说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6.辨一辨

老师这有一组物体的运动图片,你能判断是平移还是旋转?

师:依次出示各种物体的运动

【设计意图:平移和旋转运动的判断是本节课的重点,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学时通过展示物体运动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三、智力风帆

1.判断下列运动时平移还是旋转?

出示各种运动

2.课本“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沿直线运动

旋转:绕一个点(轴)运动

5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13】

教材第27页内容及第28页“练一练”1、2题。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及动手实践、发挥想象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结合实际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学具纸。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智慧星,想得到吗?注意只有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表现好的同学才能得到,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得到!

一、 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激趣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校每周一早操时间都要举行升旗仪式,谁能用手比划一下国旗是怎样运动的吗?(出示多媒体动画图片“升国旗”)

2、播放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

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

学生自己比划,互相看看。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播放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二、组织讨论,讲授新知。

1、师:它们的运动相同吗?

2、师: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成两类吗?先同桌交流。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你是怎么分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分?指名说。(老师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肯定)

4、教师小结:

像国旗、推拉门等物体或图形沿着某个方向作直线运动的现象称为平移(板书:平移); 像方向盘、风车等物体或图形都是绕着某定点或轴运动的现象称为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和区别,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观察比较,初步体会。

1、学生动手“做一做”。

师提要求:

(1)将你的数学书在桌子上平移,你能把书怎样平移呢?

(2)用自己的胳膊做一个旋转的动作。找学生上讲台演示。(做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2、学生动嘴说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与同伴交流。

师:是啊,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定能发现它们。

3、学生动脑“分一分”。

(1)师: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还有很多。老师这儿有一组物体的运动图片,你能判断是平移还是旋转?出示“练一练”1题,让学生独立判断各种物体的运动,集体订正。(对的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平移和旋转运动的判断是本节课的重点,是后面学习的基础。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现实生活中物体运动的现象,判断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四、完成练习,深化认识。

师:把只通过平移能与图形A重合的图形,涂上颜色。学生在自己的学具纸上完成。

教师巡视,最后多媒体演示。(做全对的同学给予奖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平移找到同样形状的图形,充分认识图形平移的特点。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五、欣赏图片,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明白本节课所学知识,以及还需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平移和旋转

平移:方向、大小、形状不变;

旋转:大小、形状不变,方向发生改变。

平移和旋转课件【篇14】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情感目标: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3、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直观区别平移、旋转这两种现象。

三、课件设计:

四、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

1、师:我知道大家平时都特别喜欢玩,今天咱们一起到游乐场里去看一看好吗?(出示有滑梯、缆车、摩天飞轮等的课件)。你喜欢哪个游戏活动?一提到玩大家都特别高兴,其实玩中也有很多数学问题,如果你能在玩中有所发现,那就更棒了。再来观察这些游戏,仔细想一想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出来吗?

2、指学生汇报。

3、师:这些项目的运动都一样吗?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说明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最后归纳为2类:平移与旋转,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2种不同的运动现象。

二、分析归纳、揭示概念

像缆车、滑梯所做的运动叫平移,像转椅、过山车、摩天轮这样所做的运动叫旋转。边说边板书课题。

三、举例

1、师:生活中平移的现象随处可见,像升国旗、扶梯的运动都是平移。

2、学生举平移的例子。

3、:看来物体不仅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还可以斜者平移。

4、师:瞧,风车在做什么运动?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5、学生举例。

四、表演

1、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把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表现出来。

2、学生表演:转圈、向前走、原地上下跳等。

3:我们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平移(手势表示),用“-”表示,把围绕着一个固定点所做的圆周运动叫旋转,用“0”表示。

五、判断练习

1、我们已经认识并亲身体会了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下面有一道题你能快速作出判断吗?

2、出示课件:汽车行驶、钟表、风车等,学生判断。

六、故事激趣感知平移的距离

1、我们已经掌握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如果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又该怎么办呢?

2、讲故事

下雨了,小蚂蚁的房子要被水浸了,所以两只蚂蚁决定把房子从一个地方平移到另一个更安全的地方。红蚂蚁说它走的路长,绿蚂蚁不服气,于是他们发生争吵,产生矛盾。到底谁走的路长呢?请大家给当判官评评理。

3、出示课件:两只蚂蚁就这样抬着房子一步一步的走到更安全的地方,房子在做什么运动?两只蚂蚁分别走了几个格子?请小组长拿出学具,四人一组动手操作一下,

绿

4、学生汇报,上前演示。

5、学生解疑:一样长。

6、师电脑操作演示红蚂蚁和绿蚂蚁走的路线,他们分别走了几格?(6格)

7、假如当时有只蜻蜓飞在屋顶上,那么蜻蜓又走了几格呢?

学生动手操作后演示。通过动手操作,同学们发现蜻蜓也走了6格。

8、:两只蚂蚁都走了6格,蜻蜓也走了6格,所以小房子也走了6格。看一个图形移动了多少格,只要找准一点,看这一点移动了多少格就可以了。

七、填空练习

1、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会用数格子的方法算出平移的距离,真棒!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2、出示课件,小房子分别向四个方向平移的图形,中间虚线是房子原来的位置,看它向哪个方向分别平移了几格。

八、画图

师:我们既能判断出平移的方向,又能数出平移的距离,那么你们能画出一个图形平移之后的形状吗?

出示一个三角形,把它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学生做后展示学生的作品,然后教师演示电脑操作过程。

九、拓展创新

1、平移和旋转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请同学们欣赏图片(有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体育健儿的风采、古老的上海音乐厅大楼、艺术家设计的美丽图案)。

2、让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相信他们的作品会更出色。

十、

大家回想一下,这节课咱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相信《平面的课件(热门14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平面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平面的课件九篇 为了适应您的需求,我整理了以下信息:“平面的课件”,请仔细学习并参考本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创建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师需要认真制作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制定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
    2023-12-30 阅读全文
  • 平方根课件14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师资料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平方根课件1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平方根是实数的起始课...
    2023-12-03 阅读全文
  • 平面实习总结热门5篇 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通过范文的学习,我们能够精准地表达我们的想法,这在撰写文件时非常重要。编辑范文有哪些注意点呢?今天,我们选取了一篇关于“平面实习总结”的精彩文章,供您参考。希望它对您有所帮助!...
    2023-05-19 阅读全文
  • 党课的课件(热门12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每位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我为您准备的“党课的课件”就是期望能够符合您的需求,并且相信它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6-03 阅读全文
  • 斑的课件热门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在平日里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时常会提前准备好有用的资料。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斑的课件热门》,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教材依据《斑羚飞渡》被安...
    2023-12-01 阅读全文

为了适应您的需求,我整理了以下信息:“平面的课件”,请仔细学习并参考本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创建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师需要认真制作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制定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

2023-12-30 阅读全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一次工作学习即将开始时,我们通常会提前查阅一些资料。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参考资料会让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做得更好!你是不是在寻找一些可以用到的幼师资料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平方根课件1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平方根是实数的起始课...

2023-12-03 阅读全文

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通过范文的学习,我们能够精准地表达我们的想法,这在撰写文件时非常重要。编辑范文有哪些注意点呢?今天,我们选取了一篇关于“平面实习总结”的精彩文章,供您参考。希望它对您有所帮助!...

2023-05-19 阅读全文

教案课件是老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步,每位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我为您准备的“党课的课件”就是期望能够符合您的需求,并且相信它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6-03 阅读全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在平日里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时常会提前准备好有用的资料。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斑的课件热门》,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教材依据《斑羚飞渡》被安...

2023-12-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