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不变规律说课稿集锦

发布时间:2023-09-23

不变规律说课稿。

经过编辑的不懈努力我们最终推出了最新的“不变规律说课稿”,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重要的信息和知识。教书育人只为桃李芬芳,师情话意只求问心无愧,在课堂教学中,教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教案的书写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备课的过程。

不变规律说课稿 篇1

一、说课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第六节《商不变的规律》。

二、教材分析: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既为学习简便运算做好准备, 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教学时,引导学生先计算,然后依次按照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顺序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要求和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探索的过程,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能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表述等能力。

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五、教学关键:

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

六、教具准备:课件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 认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大环节。即准备、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全课总结。

第一环节:复习准备:

出示一组口算:

如:24÷12=2 说出被除数、除数、商

由于商不变的规律是借助整数除法计算引出的重要运算规律,是除法有关简便运算的依据。由此,在准备环节出示书上的两组题目进行口算,为接下来的探索新知创设了情境,做好了铺垫。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除法算式中的每一组除法算式。思考:他们都是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

通过观察,学生可能回答出:每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没有变。

学生通过初步观察感知,每组算式中发生变化的是被除数和除数,而商没有变。这样先引出现象,再探究原因的方法,实际上 鼓励学生积极发现,感受成为学习主人的乐趣。这时候我会说,那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规律。

2、比较归纳,总结规律。

(1)以第一组除法算式为例,让学生从上往下看,观察第1个表格除法算式与第一个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

(2)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可能会回答出:第一个算式中的被除数8和除数2都乘10就得到第二个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第一个算式中的被除数8和除数2都乘100就得到第三个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它们的商不变。

教师引导学生口述:被除数8和除数2都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教师可指出,都乘可以叫做同时乘

(3)在另一组算式中,我们也按这样的顺序来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规律怎样?学生回答后,要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同桌俩互相说,以此来进一步强化,被除数和除数的这一变化规律。

以上是探究环节中的第二个小环节,总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的规律。接着继续往下探究。

(4)从下往上看,第2、3个表格里除法算式与第1个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能够得出:被除数和 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5)归纳商不变的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规律?引导学生说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进一步引导学生:你认为这句话有没有问题?学生可能回答要填“0”除外;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可适当的做引导。为什么“0”除外?学生可能回答出因为除数不能为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算式没有意义。

这一小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主体地位,又在学生的汇报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比较中归纳,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6)揭示课题,强化记忆: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同桌互相说,指名说商不变的规律来强化记忆。

(7)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A、 a、出示950÷50 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试做时,不做统一要求。目的在于,不拘束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再指出愿意用哪种方法做,就用哪种方法做。

同步练习:440÷20 3600÷900

在此设计针对性比较强的同步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动笔练习,进而巩固比较商不变的规律

B、 a、出示400÷25 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

(8)看书质疑

整个探究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更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用眼观察,比较相关算式的内在联系;动脑思考,抽象出规律;动口去说,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让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进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发现、概括、表达的能力。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练习是学生内化和巩固新知识、达到能较熟练、灵活运用新知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练习题:

一、填空:

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 )。

2、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乘22,要使商不变,除数( )。

3、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除以14,要使商不变,被除数( )。

这道题是口头叙述性练习,及时强化了学生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二、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得数。

(1)18÷6=3 (2) 480÷10=48

(18×2)÷(6×2)= (480÷2)÷(10÷2)= (18×15)÷(6×15)= (480÷5)÷(10÷5)=

三、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

120÷40 800÷25 9000÷125

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巩固商不变的规律,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学生汇报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商不变的规律。

由于在上课时前面的时间没有处理好,导致后面两个环节没有很好的进行,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

不变规律说课稿 篇2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题目:根据45030一1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453-90060-15010:

学生各自写商,然后指名回答。

提问:做这三道题时你各是怎样想的?你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2.谈话: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除法计算转化成简单的除法计算,使计算更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题:篮球的单价是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

学生读题后,教师指名列出算式。

提问:观察算式90050,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能不能使90050的笔算变得简单些,又使商不变?

学生讨论、交流后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0,想使计算简便可以把它们同时除以一个数再计算。

出示竖式:50,J900

提问:你觉得900和50同时除以几能使笔算简便?

学生提出可以同时除以10。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在竖式上只要怎么办?

教师板书,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O。

谈话:这样就是把900除以50转化成了90除以5,好算吗?谁来说计算过程,我把它写下来。

提问:被除数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划去1个07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划去行不行?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回答。

谈话:再用这种方法算一遍,并在第85页的横线上填一上得数。

2.谈话:现在如果篮球的单价降为40元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你会算吗?

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自己用简便疗法计算,指名板演。

共同看板演的算式,指着式中余下的2。

提问:想一想.余数应该是几?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沦,交流想法。讨论后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划去一个0后,实际上是用90个十除以4个十,余下的2表示2个

十,是20。

谈话:余数是20对不对呢?我们可以验算一下。这道题你会验算吗?如果你认为余数是2也可以验算一下。

学生试着进行验算。指名板演验算过程。

谈话:通过验算.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余数应该是20。

三、综合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几算。做好后在小组里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

提问:怎样算能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说算法,集体交流反馈。

提问:像48020这样的题目过去你们也会口算,谁能说一说,现在的口算与过去的口算相比,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进步?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观察算式,找出题目中的错误之处。

在小组里讨论错在哪里。

提问:谁能说说这两题计算得对吗?不对,错在哪里?

学生交流,分析错题原因,各自在书上改正,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改得对不对。

提问:这两道题给你的体会是什么?

要使学生体会到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只能划去相同个数的O;如果竖式中有余数,要把被除数中划去的0补上才是题目的余数。

四、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五、全课总结

提问:什么样的题目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这一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题目:根据45030一1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453-90060-15010:

学生各自写商,然后指名回答。

提问:做这三道题时你各是怎样想的?你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2.谈话: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除法计算转化成简单的除法计算,使计算更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题:篮球的单价是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

学生读题后,教师指名列出算式。

提问:观察算式90050,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能不能使90050的笔算变得简单些,又使商不变?

学生讨论、交流后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0,想使计算简便可以把它们同时除以一个数再计算。

出示竖式:50,J900

提问:你觉得900和50同时除以几能使笔算简便?

学生提出可以同时除以10。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在竖式上只要怎么办?

教师板书,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O。

谈话:这样就是把900除以50转化成了90除以5,好算吗?谁来说计算过程,我把它写下来。

提问:被除数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划去1个07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划去行不行?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回答。

谈话:再用这种方法算一遍,并在第85页的横线上填一上得数。

2.谈话:现在如果篮球的单价降为40元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你会算吗?

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自己用简便疗法计算,指名板演。

共同看板演的算式,指着式中余下的2。

提问:想一想.余数应该是几?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沦,交流想法。讨论后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划去一个0后,实际上是用90个十除以4个十,余下的2表示2个

十,是20。

谈话:余数是20对不对呢?我们可以验算一下。这道题你会验算吗?如果你认为余数是2也可以验算一下。

学生试着进行验算。指名板演验算过程。

谈话:通过验算.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余数应该是20。

三、综合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几算。做好后在小组里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

提问:怎样算能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说算法,集体交流反馈。

提问:像48020这样的题目过去你们也会口算,谁能说一说,现在的口算与过去的口算相比,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进步?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观察算式,找出题目中的错误之处。

在小组里讨论错在哪里。

提问:谁能说说这两题计算得对吗?不对,错在哪里?

学生交流,分析错题原因,各自在书上改正,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改得对不对。

提问:这两道题给你的体会是什么?

要使学生体会到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只能划去相同个数的O;如果竖式中有余数,要把被除数中划去的0补上才是题目的余数。

四、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五、全课总结

提问:什么样的题目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不变规律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创设讨论辨析、自主探究的情境,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除法的简便算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并能将此规律运用到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2.通过观察、交流、辨析,迁移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问题意识。

3.充分创设知识迁移的情境,增强学生学好该知识的信心,体会规律的生活和数学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的除法的简便算法加深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难点:教学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有余数的除法,对余数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复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感悟商不变的规律,为本课探究做知识准备。

1.出示:根据36030=12,直接写出下面的商

规律

让学生在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中发现应用商不变的规律。

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理解内化商不变的规律。

当计算结果出现余数时,学生经历了独立计算,交流讨论,验算确认的过程。最终理解算法,明确余数是几的算理。

1、出示例题:篮球单价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

①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

②想一想能不能使9005的笔算变得简单些,又使结果不变。

③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板书,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0。

④设问:被除数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划去1个0?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划去行不行?

2、出示:把篮球的单价降为40元,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

①教师巡视;

②指名学生说,教师板演。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板演的算式,让学生讨论这里的2是几?

④引导学生通过验算检验余数是20还是2?

1.独立观察并,个别交流。

各自思考。

小组交流。

2.同桌合作,尝试练习。

分组讨论,交流规律。

独立验算,交流。

练习中发现最主要的是余数的变化,学生经常会出错,要注意加强对比和辨析练习,进一步凸现正确的知识点。

巩固发展

形成技能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一方面学生能进一步熟悉商不变的规律,进而提高口算能力,另一方面,能进一步掌握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1.基本练习

组织完成想想做做1、2题,限时2分钟完成。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

2、变式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①引导学观察算式

②集体交流

1.各自独立审题,并填写,全班反馈方法。

独立口算,个别校对方法。

2.独立判断,指名小组交流理由。

全课小结

内化知识

总结反思回顾,进一步强化研究的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

1.设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2.布置作业:想想做做4。

1.各自交流。

2.独立完成。

不变规律说课稿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P8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有关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发现规律、探索新知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每生一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始动阶段,设疑激趣

以卡片先出示右三题,指名口算;再出左三题,同桌两人比赛,左边的用计算器逄,右边的用口算。

(36×2)÷(12×2)= (36÷2)÷(12÷2)=

(36×4)÷(12×4)= (36÷3)÷(12÷3)=

(36×8)÷(12×8)= (36÷12)÷(12÷12)=

教师用黄色粉笔写出商后,问比赛的胜负如何?

师:好多用计算器算的同学赢了!哎哟,用口算的小嘴翘起来了。这个比赛不公平,是吧?那交换一下,再赛一道题怎样?教师板书:(36×100…0)÷(12×100…0)=

10个 10个

学生皆面有难色。稍后——

生1:等于2。

生2:等于3。

师:请你说说这一题为什么等于3呢?

生2:36÷12=3。

师:他的知识面真宽!(在两组口答题上方板书:36÷12=3)那么这一题究竟等于多少呢?是不是与36÷12有联系?(用红粉笔在“(36×100…0)÷(12×100…0)=”之后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授阶段,观察概括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两组题。你发现这两组题的商有什么特点?

生:都等于3。

师:对!这两组题的商与36÷12的商一样,都是3,没有发生变化。下面我们进行一项公平的比赛,请同桌左边同学观察与思考左边一组题,右边同学观察思考右边一组题,(用绿色粉笔板书:)看谁抢先回答出这个问题:(出示)这些题与36÷12=3比,被除数36和除数12怎样变化,商才不变的呢?

在有学生举手欲回答“观察与思考”时——

师:请同桌两位同学交流一下各人的发现。

同桌交流后集中发言。

师:观察左边一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通过观察,我发现被除数、除数都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师:请用上“扩大”这个词,把你发现的规律再说一下。

生1:通过观察,我发现被除数、除数都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观察右边的一组题呢?

生:通过观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两种情况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说得真好!谁能再说一说。

生: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用小黑板出示“商不变的规律“,组织学生齐读一遍。

师: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请你们接下来再举几个例子(手指两组口答题),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变不变?

生:(36×3)÷(12×3)=108÷36=3

师:[板书:(36×3)÷(12×3)=3]他举了个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3倍,商不变的例子。谁能举个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的例子?

生:(36÷9)÷(12÷9)=4÷……

师:12÷9等于多少?

生齐:12÷9等于1余3。

师:噢,有余数。这个例子究竟怎么算呢?同学们暂时还不会,哪位能重举个例子?

生:(36÷4)÷(12÷4)=9÷3=3

师:他举了个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4倍的例子,商还是不变。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验证,证实了: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谁能给我们发现的规律取个名字?这个规律人们通常叫“商不变的规律”。(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出示:

(36×2)÷(12÷2)=

(36×5)÷(12×3)=

(36÷6)÷(12÷2)=

(36+12)÷(12+12)=

师:这几题的商也都是3吗?

多数学生肯定,少数学生否定,双方争执不下。

师:现在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争执不下,大家商量一下:怎么办呢?

不少学生认为:“算,算!”

师:好,那我们按照运算顺序算一下,看究竟等于多少?能口算的就口算,不能口算的用计算器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得数。刚算出第一题答案是12,少数派学生就欢呼起来。

师:与36÷12=3比,这几题的商为什么变了呢?请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之后,推举代表发言。

生1:我看第一题,因为被除数和除数不是同时扩大或缩小,尽管倍数相同,所以商还是变化了。

生2:第二题和第三题,虽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由于倍数不相同,所以商发生了变化。

生3:第四题,被除数和除数不是同时扩大,而是同时增加相同的数,所以商也变了。

师:三个小组代表的回答太棒了!看来,对商不变的规律我们要全面地理解哦。只有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才不变。

那现在你看看“商不变的'规律”,你认为哪几个词特别重要?

学生说出“同时”、“相同”、“商”三个词,教师用红笔加圈后,请学生再自由地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4页,同桌两人交流交流怎样回答课文中的五个问题。

学生看书、填表、交流。

师: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齐:没有。

师:那你知道学习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用吗?

生: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来做整十、整百数的除法口算。

当教师问:“你会了吗?”绝大部分学生响亮地回答:“会!”少数学生有些迟疑。

师:谁会举几个例子,教教几个还没有完全会的同学?

生1:500÷100=500÷100=5。(教师随之板书。)

生2:600÷200=600÷200=3。(教师随之板书。)

三、调节阶段,放松愉悦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好极了!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个故事。(播放配乐故事,出示相应画面)

“故事的名字叫‘猴王分桃子’。

“花果山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树下坐着一群猴子,它们在等猴王来分桃子。猴王准时来到。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吧。’小猴子听了,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就说:‘那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请您开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平均分给300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 6 3

60 30

600 300

生1:小猴子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越来越多的小猴子分到桃子了。

师:想得有道理!

生1:猴王的笑是一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2个桃子。

师:对!数学变了,但桃子个数与小猴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没有变。我们可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反馈阶段,深化认知

(1)800÷25=(800×4)÷(25×4) ( )

(2)48÷24=(48÷4)÷(24÷2) ( )

(3)32800÷400=328÷4 ( )

(4)30×4=(30÷2)×(4÷2) ( )

要求学生认为对的话,则举手;错的话,则举拳。第(1)、(4)题要说明理由。

师:第(1)题为什么说是错的呢?

生:800×4=3200,25×4=100,3200÷100=32,而800÷25=……

有几个学生在座位上帮忙:“800÷25也等于32。”

师:那这道题对不对?

生齐:对!

师:可为什么有同学那么快就能很快判断它是对的,他有没有计算呢?

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商不变,所以这道题是对的。

师:真会动脑子!一学就会用了!

第(4)题大多数学生很快判断出是对的,少数学生判断出是错的。

师:哦,有判对的,也有判错的。请不同意见的双方各出一名代表,到前面辩论。

正方:请说说商不变的规律。

反方: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正方:这道题中是同时缩小的吗?

反方:是同时缩小。

正方:再请看看缩小的倍数相同吗?

反方:缩小的倍数相同。

正方:那么这道题符合商不变的规律吗?

反方:不符合。

正方:为什么?

反方:这道题中的30和4是被除数和除数吗?

正方:……嗯!

反方:请你再说说商不变的规律。

正方:(略)

反方:请把前4个字再说一遍。

正方:在除法里。

反方:这道题可是在乘法里啊!

正方:噢!可是……这是“积不变的规律”……

反方:积不变的规律?那我们一起算一算:30×4=120,30÷2=15,4÷2=2,15×2=30,120=30?

学生们笑出声来:“120怎么等于30?”

正方:我们只看到“同时缩小”和“相同的倍数”,忽视了“在除法里”这个前提条件,错了。

学生们和教师都热烈鼓掌。

师:谁能再说一说这道题为什么错?

生:它错误地把商不变的规律运用到乘法算式中了。

师:一针见血!刚才判断出这道题是错的同学请笑一笑。希望以后笑的人能更多一些啊!

出示课本第85页上一个“做一做”,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

逐条出示口算题:

2800÷400 3000÷50

7200÷800 4500÷900

4000÷200 96000÷6000

4000÷200、96000÷6000两题请学生说说想法。强调被除数、除数末尾要划去同样多个“0”。

师:想一想,现在再出类似的题比赛,一个用计算器算,一个用口算,谁会赢?那现在我们换个形式再赛一场,一场公平的比赛,怎样?

出示竞赛题:

在□中填数,在空白中填运算符号:

200÷40=5

(200×4)÷(40×□)=5 (200÷2)÷(40÷□)=5

(200×3)÷(40 □)=5 (200÷4)÷(40 □)=5

(200×□)÷(40 □)=5 (200÷□)÷(40 □)=5

师:□里可以填“0”吗?为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谁能不看黑板说一说商不变的规律。同学们在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中,看到了商不变的规律。如果能经常这样观察思考问题,同学们就会越来越聪明。还有什么问题吗?

现在我们来看(36×100…0)÷(12×100…0)等于多少呢?

生:等于3。 10个 10个

师:同意等于3的请举手。(全班皆举手。)哪位能说一说为什么等于3?

生:36和12同时缩小了相同的倍数,其实这道题就可以算36÷12,所以等于3。

师:课的开始大部分同学不会解答这道题,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发现了商不变的规律,现在运用这个规律就可以口算这道用计算器都算不出的题啦!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请思考:(在“竞赛题”下方出示)

(200+200)÷(40 □)=5

不变规律说课稿 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66页例15,例15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四的第11~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讨论、发现、验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

2.运用商不变规律,进行除法的一些简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商不变规律

教学难点:

总结归纳商不变的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情景及录音)

小新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妈妈想让他自己学会管理零用钱,就对他说:我给你10元钱,平均吃5天早餐。(出示:10元、5天)小新一听,叫了起来:10元!太少了!妈妈又说:那给你20元,但要平均用10天。(出示:20元、10天)小新说:不够,不够!最后妈妈说:那给你50元吧,不过要平均用25天。(出示:50元、25天)小新高兴地说:行!。小新得到50元,高高兴兴地走了。同学们想一想,小新是不是平均每天可以多用点钱呢?

指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每天可以多用点钱,有的说每天不可能多用点钱(每天用的钱是一样多的)等。

教师适时引导:

你是怎么知道小新每天用的钱是一样多的呢?

算式是怎样列的呢?

学生说,教师多媒体出示算式:

105=2(元)

20xx=2(元)

5025=2(元)

这些都是除法算式,在这些算式中10,20,50(多媒体用红线标出)叫做什么数?(被除数)

5,10,25(多媒体用紫线标出)叫做什么数?(除数)

最后的结果叫什么?(商)

从这几个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被除数、除数发生了变化,商没变。)

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而商不变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出示课题:商不变的规律)

不变规律说课稿 篇6

教学内容:

第7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生活中的简便计算。

(2)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上不变的规律的应用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把学生分成小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教师:在什么情况下除法的商不变?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第二、第三个算式的得数。

二、习题讲解

(1)第76页练一练第二题。

(2)第76页练一练第三题。

三、应用提高

(1)仔细观察下列计算的每一步,你受到什么启发?

40025=(4004)(254)=1600100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在相互交流。

(2)计算下面各题。

1502580025

20001259000125

你能用上面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吗?

四、课堂作业

教材第79页的第7题。

板书设计:

探索与发现(四)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273=971010=71

(272)(32)=9

(7102)(102)=71

(273)(33)=9

(7105)(105)=71

不变规律说课稿 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66页例15,例15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四的第11~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讨论、发现、验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

2.运用商不变规律,进行除法的一些简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商不变规律

教学难点:

总结归纳商不变的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情景及录音)

小新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妈妈想让他自己学会管理零用钱,就对他说:我给你10元钱,平均吃5天早餐。(出示:10元、5天)小新一听,叫了起来:10元!太少了!妈妈又说:那给你20元,但要平均用10天。(出示:20元、10天)小新说:不够,不够!最后妈妈说:那给你50元吧,不过要平均用25天。(出示:50元、25天)小新高兴地说:行!。小新得到50元,高高兴兴地走了。同学们想一想,小新是不是平均每天可以多用点钱呢?

指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每天可以多用点钱,有的说每天不可能多用点钱(每天用的钱是一样多的)等。

教师适时引导:

不变规律说课稿 篇8

教材分析:

商不变的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P8485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既为学习简便运算作好准备,也有利于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分数和比的有关知识,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同时商不变的规律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关除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同时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启蒙教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条理、有依据地探究、推理、概括、验证商不变的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和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商不变的规律。

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引导发现法为主,辅以谈话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规律、分析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的探索规律,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教学商不变规律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找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接着迁移类推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概括归纳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提出问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首先我通过悟空七十二变的故事导入新课。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立刻置学生于情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接着引出在除法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从而揭示课题,明确了学习目标。接着出示例题,让学生快速算,巩固了学生口算能力,发现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变了。

二、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先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然后验证规律,最后是深化理解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自主探索,教师要参与、指导讨论。由于学生讨论容易偏离重点,所以要注意把学生的讨论引导到重点上来。如:你们组的观察顺序是?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又是怎样变的?

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向全班交流讨论的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诱导学生说出重点内容。教师最后小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根据学生刚才的总结,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被除数乘以或除以0,除数也乘以或除以0,商变不变?接着让小组进行讨论?这时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商不再等于4.教师补充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请你们接下来再举几个例子。

在学生验证这后,然学生给本节课发现的规律起名字谁能给我们发现的规律取个名字?这个规律人们通常叫商不变的规律。(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去,充分利用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现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也得到良好的培养。

三、巩固练习,扩展应用

共三道练习,第一道、第二道都是口算,让学生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进行简算。熟练掌握所学规律。

第三道练习属于开放性练习:20050=(200○□)(50○□)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从不同角度、不同类型、不同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第四道是观察与思考(拓展性练习)

出示题目

40025=(4004)(254)=1600100

先让学生思考:观察算式特点,怎样使除法变得简便?为使除法简便,在被除数400和除数25中,首先要对哪个数扩大倍数?根据什么可以同时扩大相同倍数?

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独立完成。

完成后找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运算过程。

如何利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难点,利用这个练习把知识的利用具体化了,更具体显示了定律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四、交流感受,提升认识

学生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创造与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让学生展开想象: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部分知识有什么用?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不变规律说课稿 篇9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习了除法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和验证,最后到应用,完成对商不变规律的探究学习。既是对除法学习的深入,也是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并且初步渗透着函数的思想,也对以后学习分数、比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尤其欠缺独立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因此本课是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等数学能力的很好的机会。所以应以形象直观的算式入手,注重生成,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的表象和本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其次是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而且能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运算。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猴王》故事,学生思考:每个猴子分到的桃子多了吗?你能列出算式吗?谁的笑才是聪明的笑?

82=4

8020=4

800200=4

80002000=4

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为后面的探究做好铺垫。

二、探究学习

1、观察这四组算式后回答:后面的3个算式相对于第一个算式,什么发生了变化,而什么没有变?然后全班讨论,被除数和除数发生怎样的变化,商不变?

大多数学生首先会从直观上发现下面的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同时多或少了1个0、2个0和3个0。

2、引导学学生分小组探究讨论:这四个算式中,后面的三个算式相对于第一个算式,从上往下观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100、1000),商不变。

强调回答更确切的学生的发言后,让小组再次讨论,将学生引导到更直接的表述。

3、当学生小组讨论后以同桌为单位相互交流从下往上看,后面的三个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的,商不变。

学生同桌交流。

4、组织学生自己独立看下一组算式用规律推出结果,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用乘法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通过运用规律直接说出结果,63=2

2412=

4824=

12060=

5、归纳板书并质疑和完成0除外的的范围界限。

学生自己的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

6、再次理解规律:你认为这段话那些词是重点?

同时相同的0除外

三、深化规律,小结。

1、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第二、第三个算式的结果。

2、我是小法官。

(485)(125)=4()

(483)(124)=4()

(486)(126)=4()

(48-6)(12-6)=4()

(48+6)(12+6)=4()

3、教师小结。

对规律的顺向思维的理解,可以很好的让学让学生直接运用。

通过判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的意义,从反面认识商不变的规律,使认识更透彻,为以后的运用做好铺垫。

四、运用与提高

1、试一试中的计算题:95050

2、练一练第三题。铁丝有多长?

3、观察与思考。

五、课堂总结、归纳梳理和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你表现得怎么样?谁表现得最棒?老师呢?

学习了商不变的规律,并且会运用规律解答问题等。

对知识,学法的概括与总结,评价使学生更受鼓舞,达到情感价值目标。

不变规律说课稿 篇10

作者:海安县南莫小学范强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八册(修订本)第26页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通过体会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教具准备:投影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以疑激趣,导人新课口算(投影片出示)

(1)2412=

(2)2400012000=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第(2)题的结果。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它与第(1)题有什么关系,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评析:提出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与新知联系密切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猜想,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二、探索发现规律

1.观察算式,说出各部分的名称。2412=2被除数除数商2.观察算式,分类整理。学生口算下列各题(卡片):

(242)(122)=

(244)(124)=

(243)(123)=

(2410)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不变规律说课稿集锦》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说课稿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不变规律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按规律的排序说课稿 大班数学《按规律的排序》说课稿 一、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年龄差异较大,在数学按规律贴图标的操作中我发现:只有少部分孩子只需要简单提醒就能准确的完成作业,有大部分孩子需要我多次引导:先看现有的图标排列情况...
    2020-02-0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说课稿:按规律排序 一、说教材 说起数学,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单调,但是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为了让幼儿能够愿意学、乐意学,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数、...
    2019-12-2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找规律》 一、说教材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进幼儿...
    2019-12-12 阅读全文
  • 不求甚解说课稿集锦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案设计和书写的好与坏关系教师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你们是不是不太清楚教案怎么写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特地编辑了“不求甚解说课稿”,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2023-03-29 阅读全文
  • 中班科学活动说课稿:找规律 一、说教材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进幼儿...
    2019-12-12 阅读全文

大班数学《按规律的排序》说课稿 一、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年龄差异较大,在数学按规律贴图标的操作中我发现:只有少部分孩子只需要简单提醒就能准确的完成作业,有大部分孩子需要我多次引导:先看现有的图标排列情况...

2020-02-02 阅读全文

一、说教材 说起数学,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单调,但是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为了让幼儿能够愿意学、乐意学,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数、...

2019-12-28 阅读全文

一、说教材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进幼儿...

2019-12-12 阅读全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案设计和书写的好与坏关系教师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你们是不是不太清楚教案怎么写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特地编辑了“不求甚解说课稿”,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2023-03-29 阅读全文

一、说教材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进幼儿...

2019-1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