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道德经读书笔记(热门7篇)

发布时间:2023-09-14

道德经读书笔记。

读书是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我们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就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或许这本书对于读者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不妨将这种影响和感悟用笔记录下来,我们从写作品读后感中可以学习到什么?如果您对“道德经读书笔记”感到好奇那么这篇文章一定适合您,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目依赖!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1

小时候,总是可以听到老师家长教育我们要多读书,多做事,但儿时的我只顾着玩,有好多知识都没有掌握,而大学后,很荣幸选了中国传统文化赏析这门课,同时这也是我第一次读道德经,因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便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图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应该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但究竟是为什么,我也说不出来。

拿着这本书,但我不知道从**开始。在读这本书之前,你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吗?你还需要掌握其他的基本知识吗?在今天的社会里,有太多的**了。我不容易安静地读完一整本书。我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开始阅读中国的精髓。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几千年来,从帝王将领到人民,我们从人类文明史上的这本智慧书中,学到了治国黎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精神财富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在物质欲望的现实生活中,如何面对金钱、地位和美貌的**?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

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

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道德经》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读去理解,你会发现当中的道理我岂是区区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

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

”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自私,少欲望,这是道教的养生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物象等方面,勾勒出人们贪染、染音、染味、染心、染体等造成的严重后果。

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

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

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

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时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还有人认为只有“有”才是可以被我们所利用的。然而实际并非如此,万事万物都不可以独立在“有”之上,只有通过一定的形体才能显示出“有”的价值。而这种无形的形体就是“无”,之所以会“有”是因为“无”。

如上所述,我们宇宙中的所有恒星都是从无到有进化而来的。“无”其实就是指空间。比方说我们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处是因为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

如果房子是一个实体,他就没有价值。再比方说一个糖果盒,因为里面是空的,可以装糖果,也就实现了他“有”的价值。“有”与“无”这两个概念不仅适用于物质与空间。

它也适用于我们的心理学。我们经常对父母说,给我们一些空间。如果其他人过多的涉及我们的空间,我们就会觉的心理非常的窄,透不过气,非常的闷。宇宙之所以是宇宙,是因为它有足够的空间把所有的东西都放进去,如果人们有这么大的空间,我们就自由了!

(这里所提到的自由,是绝对的自由)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与无形的“道”成相同阶级,或高之。所以我们的心总是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这是因为我们的内心空间是有限的,而宇宙是一个大概念,是无限的!

我们不可能与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无”。追求一个现实与虚拟“有”与“无”并作的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相对自由,放松身心健康。

无形的道和软水是先驱者和我们一起学习的对象。他们永远不会停止。老子的辨证观是神秘的,最著名的是阴阳。阴阳可以引申出许多相关概念,如正与负、对与错。

为什么太极图中的阴阳会是旋涡形的呢?为什么不是由一条线将其分割呢?为什么有点黑有点白,白有点黑?

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就是“福祸相倚”和“物极必反”的最好体现。白色中有一点黑,黑色中有一点白是因为世事都有相对面。“塞翁失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当黑色要超过白色,白色要超过黑色时,它就会变成相反的颜色,来回移动。而有其他物质肆意破坏就会浑浊。就象人类,万物循环往复是其道之根本。

而人类却施加干预——破坏树林、大肆捕杀。这只会扰乱正常秩序,最终人类会在浑浊的气流中下沉。然后又恢复正常。

古人说过不能涸泽而渔,伐木而猎。翻译成现代也就是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我们应该正确的、不干预的攫取利益。

同时,我们要认清福与祸的相互转化,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快乐地忘记原来的形象。也许灾难就在明天,我们不应该因为暂时的失败而气馁。也许你身后藏着好运。读完道德经典,我将总结36个字。为无为,无不为,骋至柔,克至坚,习水性,与人善,明阴阳,晓情理,知可止,利于本,有无生,悟道德。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能力。实是佩服佩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照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自己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感动和惆怅,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这个群体的道德水平。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

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2

《道德经》这本书我接触的比较晚,大概是两年前在一个**的演讲**中听到这部经典的介绍。当时感觉这本书很奇妙,有想读的冲动,但真正学习这部经典还是六个月前。

为什么要回去读这本有2000多年历史的经典著作?因为我相信它能带给我真正的智慧,最重要的是让我的心平静下来。

这本书是需要用心去体悟的。我没有读过一章,会仔细重新审视自己,一点点消除心中的烦恼和不安。这本书让我对自己做了次心灵的体检,由内而外从跟不上使我的心获得了健康,并得到了成长。

这应该是我到目前为止读《道德经》的最大收获。

《道德经》这本书五千多字组成的经典,文字不多,但字字有力。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告诉我,一个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不但要能够战胜别人,更应该有勇气战胜自己。

生活中最大、最困难的障碍其实是自建。

在读到“天下之至柔,驰驞天下之至坚。”时,感受到一种柔弱的强大。看似柔弱其实很强大。

这两句的译文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驾驭天下最坚强的东西。”老子指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是最坚强的东西都无法抵挡。水是最柔弱的东西但它却能穿山透地。

这也是柔能胜刚的道理。

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由空虚和现实构成的,有些是看不见的。例如对学校老师的管理,我们可以从物质上对老师的工作业绩进行量化,但这仅仅是管理的一方面而绝不是唯一的东西,如果把事物的奖励看成是有形的,那么人格魅力的感召就属于无形的东西,而且比那些物质更为重要。学校资源有限,人们的欲望无穷。

用有限的资源来填充无穷无尽的欲海,显然不可能填满的。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不要阻拦教师,让教师能够自由轻松地工作,让教师在工作中得到乐趣。我想乐趣就是最大的财富,更是任何物质都替代不了的。

这便是老子奉行的“无为”的自然之道。

由于人的感召力看不见摸不着,因此难以把握。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缘由。制度是有形的,人格魅力是无形的,这是任何人想学都学不到的,因此造成了优秀管理人才的短缺。

要学习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领会到的。这要有灵性更要有悟性,才能够将优秀的东西融会贯通。就像领悟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的时候必须进入到“虚极静笃”的状态才可以。

因此有人云“大道难得,真法难闻”。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3

道在无为,善在若水。这是老子道德经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辩证的“祸福相依”同样出于此部经典伟著《道德经》,另有许多的哲理成语,诸如“和光同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皆由此道中来。

由此我觉得,不读《道德经》就不能了解中国式的哲学。

这部粲然高论虽只五千余字,在当今社会连个论文都评不上,但其影响却又何其之大之广。前段时间听了周玉珍主演的曲剧《三娘教子》,薛氏训教逃学的薛英哥,其中一句唱到“莫轻看书本一张纸,儿须知书内有黄金”。这《道德经》何止千两万两黄金,古人所以著述之经典,原因就在于“三不朽”之一的“立言”。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不朽就要流传后世,拿给后人看,所以要注重其质其量,所以我们现在难以出现有大影响的大师,就在于我们不再有这个标准了。

不能跑题了。《道德经》一书,章节共分八十又一。由一至三十七章的“道经”,三十八到八十一章的“德经”。所以《道德经》实非“道德之经”,乃“大道”“上德”之经也。

《道德经》文字虽少,然寓意之丰,鸿篇巨制不能比也。

始篇第一章众妙之门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仅此一句,可谓玄之又玄,故曰“众妙之门”,不解此句,道德经之读便难有根基。据我理解,如果大道可以说出来的话,那么所谓的大道便不是永恒的;同样,如果一样东西可以被命名,那么这样东西便不会是永久的。所以无名之物乃天地之本原,有名之事乃万物之母。

是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名者,道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以水比至善,缘于水善润万物而不又与万物相争。与人有益而无碍,人如能修身至此境地,便非圣人完人,亦当如“达人”!

《菜根谭》上说“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无取万古之凄凉!”达人宁可助人而为所误,亦不尔虞我诈害于人。

水,何人不需?却如空谷之大无所不纳,甘处“众人之所恶”而近“道”,默然“利万物而不争”,此何等气度与胸襟!

“道经”一至三十七章,浅见如下:

众妙之门,道之玄也;功成弗居,所以不失也;圣人之治,使民无欲;和光同尘,归自然也;守中之策,所以无为而治民也;谷神不死,天地之根,道乃永存,用之不尽;天地不自生故能常生,圣人所以不自私也,终成其身;上善若水,不争而无忧;功成身退,所以不骄而无贻害也;天生万物,却不自恃,德之幽深也;无为之用,物之中空所以为容器也,有可被利用,无自然也可被利用;舍彼去此,舍虚名恶求内之充实也;宠辱皆惊,不骄不躁也;持亘古之道,以御万物;持道性而不改,不贪求而后可有新成;物归其根则静,人返其本则聪贤,与道合方得长久;功成身退,则不致辱怨;道远能知骥、世伪出贤人、国乱有忠臣,故贤良忠臣多,非太平之时也。所以树立榜样者,风尚不再也;少私自然寡欲,寡欲自然无为;独异于人,有别常人方能追求道之原目;大道大德之人,谦卑而包容;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争,所以以不争也。

齿刚而落、舌韧而存,是以知“全而归之”之理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希言自然也,少说话才是符合自然的;道者,不自伐其功、不自矜其长;域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人的最终归宿是“道”、是“自然”;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不可不察也;圣人要精通物理(事物的道理),方能指引他人;知白守黑方能回归无穷无尽之道,知荣守辱方能返还淳朴之境界;去奢去泰,圣人不妄求则无强弱;善是果也,离道则衰;恬淡为上,不得已方用兵也;知止而不殆,守位则无咎也。此所“位”者,道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圣人倚道不自大,终成其伟大;天下归之缘由道,道之不可说也,无闻无见、无味无概,不可言也,无从言也;国之利器不可示人,术也;道常无为,所以治也!

经之奥也,不能止也。为先求“道”之实,再追“德”之义也。修身,知“道”、明“德”之过程也。

一阅而嘲之,不卒读;再阅方知其奥,难卒读;三阅偶得其概,循章而后,勉强而读之;复阅方能登堂入室而为此文。诚如首论之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令人不禁飘忽恍惚,却怡然间又有所得。

至于“德经”之部,未敢轻判也。唯摘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万物之道,最终乃是一个最简单也最深刻丰富的“一”字。

一者,统一也、同一也,自然与道之和也。古人所尚者,天下一也,是为此理。

留“一”于心,抛却利锁名缰,必然“闲来无事得从容”,常无负累也!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4

《道德经》为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道家立派之根。众所周知,黄老之学重在“清静无为”,其思想为后来的西汉前期所用,大汉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实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昌盛。直至今日也很多人追求研究他的思想精髓,希望能为当世所用。近日,读老子之说颇有感触,无奈才疏学浅不足以评头论足,只得将我不值一瞥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读了两遍《道德经》还是未能完全领悟,不过却有所思所想。我觉得老子的“清静无为”是整个道德经的核心,就像孔子的“仁”一样不能具体的语言去描述它,然而却蕴含于每一句话中。所以我觉得不应该直接论述何为道何为德,或何为清静何为无为,而我对《道德经》的理解将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释。

缜密思维,科学论断

只读了《道德经》的第一章就让我对老子肃然起敬,感受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处对于“道”和“名”,“有”和“无”的阐释前后衔接相辅相成,稍稍推敲便已深陷于宇宙奥妙之中。前道非后道,前名非后名,转换间便让我感受了老子思维的缜密,又说无,叫做天地的开始;有,叫做万物的本源。谁说又不是呢,宇宙还不存在时就是“无”,单单一个字便消去了了我心中长久的疑虑——宇宙之前是什么?而万物化生的时候就叫做“有”了,自然顺理成章,这些都是自然事实老子只是描述出来便又体现了无为中的有为。中国的文字计数原不称为多少“字”,叫多少“言”,比如老子五千言,而“言”字正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一个字便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单单“有无”两言便道破了天机,有和无本同根而生,无的时候就去观察它的妙处,为形而上;有的时候就去观察它的行迹为形而下,两者都叫做玄,研究玄的问题就是研究宇宙奥妙的法门。直接提出了,研究宇宙就去研究有和无吧,而现世的我们不也正在为之而努力吗,我们从何而来向何处而去,宇宙如何而生如何而存……

老子给后人留了这个有和无的问题,但老子又是怎样解释的呢?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便是老子对“无”的解释,混成之物生于天地之前暂且将其记录为“道”,称其为“大”。大道便是无的代言,现在理解起来不就是自然规律吗,自然制定了一切规律于是才去创造天地。然而何又谓之“有”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此“有”便是道生一的瞬间。这一句话是我最佩服老子的一句话,它缜密而又科学,在古代的科学思想中可谓领先全球。后世有人根据这句话创立了道家的标志—太极图。《易经》中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与老子的话相联系,太极便是混沌即“道”,两仪是事物的两面即“阴阳”或“一”,四象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星宿方位即“二”,八卦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即“三”,这其中表示的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根据周敦颐的太极图解说,黑白即为阴阳,中间的界线就是阴阳相冲万物相生之意,整个太极就是天地混沌无极之意也就是道了。

辩证待世 慧眼识道

老子除了他的清静无为之学外,《道德经》中的辩证思想也颇为后人推崇,这是他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方法。“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正如太极图所示,太极生两仪,世间万物分为两仪,每个事物又有两仪。这就是老子对世界的看法,万物有阴阳两面,美和丑,善和恶,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他的辩证思想给中国的哲学带来了重要启示,特别是对中庸思想的影响,它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从两个方面观察,也只有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所观察的世界才是完整的真实的。

中庸之道 天长地久

中庸之道给中国人的影响是极大的,直接体现在当代人的为人处事中。比如我们的语言习惯,总是不直接和盘托出而是先进行前题渲染在合适的时机再道出主题,不急也不缓,不冷也不热。再比如中国人的谦让品德外柔内刚,成功之道功成身退等等,讲究的就是分寸二字,而中国人是拿捏的最好的。《道德经》中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东西多了就会溢出来,不如停止拥有。东西太尖锐了是不会长久的。金玉满堂也是守不住的。富贵又骄淫会自种祸根。功成身退才是天道啊。老子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可尽其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引来祸端。古代多少名臣大将没把握好中庸之道而丧失了自己的生命,比如西汉大将周亚夫为汉景帝刘启训练出细柳营两万精兵强将,又凭借这两万主力平叛了吴楚七国之乱,可谓护国之功,功盖千秋。但因其骄横跋扈目中无人,蔑视皇帝违汉制修建墓陵最终惹来杀身之祸,君不杀他其自杀之。周亚夫虽有功却太锐,不善藏不善退,不谙中庸之道落了个自取其辱的下场。

那么如何保持中庸呢?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像拉弓一样,高了就低点低了就高点,多了就去点不足就补点,不恃才傲物不独处高处。中庸就是保持虚静,其犹橐龠,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保持一个虚静宽广的胸怀才能容得下天地。中庸的分寸只有圣人才能把握的恰当,而圣人都已经成为书中的经典了,我辈尚需努力,当世中又能不能出现一个圣人呢? 只能等后人去评价了。

对立转换 物极必反

老子的辩证法中,事物的两面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又是可转换的。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圣贤人、大智慧、仁义之德、技巧名利都消失了之后,自然之道的新气象就会出现,所以老子说圣人不死大道就难以实现,因为他相信对立转换,物极必反。“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不正与我们所说的乱世出英雄异曲同工吗,国家礼崩乐坏奸臣当道的时候才有人去强调忠信仁义,孔子正是最鲜明的例子。

对立转换,物极必反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维方式。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欲进先退等等都说明了后世对这个辩证思想的成功运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也算是老子告诉我们的军事思想吧,上天制定的道就是柔弱胜刚强,高峰之后就是山谷,烈火燃烧后便是灰烬了。

时代局限 一家之言

不可否认的是,老子的话不是完全的正确,具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东周末年,诸侯割据,诸侯相残已是司空见惯,国家间的残杀让老子不再相信统一的大国了。我觉得老子的无为的思想有时就像是在逃避现实,一切皆法自然可是要人又有什么用呢,人的价值又如何实现呢?老子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又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是老子的理想也是老子的乌托邦,现在找个孤立的小岛都难更不用说小国,处处都是金钱名利哪还有敦实淳朴的百姓。社会发展到现在是有为还是无为的结果呢?若是无为却有人类两千多年的文明印记,若是有为人所做的一切不都是顺道而行吗?

结语

读了两遍《道德经》也没有弄明白它的真谛,不但是因为我的资质不够深,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历代对老子的研究不尽其数,谁也搞不清老子的真面目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一千个笔者也就有一千个老子,发展到现在老子已经分为几派了,例如有为派,无为派。这说明了经典的不断阐释文化的不断发展,可是最终却弄不清经典的真面目,要想研究真正的黄老之学就要摒弃众家之言还其本质,从他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文字发展等本真的客观现实出发,逐字推敲每一言。像研究历史一样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可是这很难做到,如果做到了与老子的面对面研究而统一了所有《道德经》的解释,恐怕文化发展也就到此为止了。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5

两千年前,我骑着一头青牛,穿过信笺谷,走出了西部的流沙。两千年后。我们手捧《道德经》,这是他过关前留给后人的唯一著作,当我们默默读着这个老人所说的一切,奉如圭臬。

当我们用心去读《道德经》时,你一定多少会有些感悟的,你会发现老子在两千年前所讲之“道”,在今天依旧非常适用。然而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都被金钱和物质所迷惑,渐渐偏离了“天之道,人之道”,我们也渐渐变得空虚、迷茫、聒噪、痛苦,开始对人生产生了怀疑,对整个世界没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低,生活变得无味痛苦。在人类社会发生如此转变之时,我们亟需找回自我,走上“正道”,很幸运,有老子这样一位圣人给我们指出了明路,下面我就将我读后的一下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道德经》总共有九九八十一章,老子在第一章中提出了“道”这一概念。“道”作为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和核心概念,在《道德经》全书中频频出现。老子讲到“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本章的第一个“道”,指的是宇宙间万物存在放入本源与实质,任何事物的发展,无不遵循“道”这一原动力,老子指出,这种“道”是不能用任何语言完全表达出来的,故“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的“道”中同时包含了“无”与“有”。他认为可以通过“无”和“有”两种方式去认识“道”。从“道”的本体“无”切入认识世界,就可以得到“道”的奥妙精髓。

从“道”的作用“有”入手认识世界,就可以得到“道”的广大精深。

第二章是我很喜欢的一章,老子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把“美”与“善”区别开来,同时指出了“美”与“善”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但老子并不认为这种区别对立是永恒不变的,在某种情况下,二者是会相互转化的。此外,她还阐述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提出了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在有无相对的关系上,老子崇尚的是“无”,提倡“无为而治”,要求我们一切顺应自然,遵“道”而事,不能对自然恣意地、不计后果地改造。

接下来在看看第四章吧,老子讲“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说“道”就像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永远注不满却永远不会空。因为大海永不满溢,所以才有千万条河流汇入其中。

而“道”的虚幻也正是他的源泉所在,正是因为他的虚无才使得他的作用无穷无尽,深邃可以包容世间万物,乃万事万物的根本。“道”的本体是空虚,“道”的功用是中和。“道”的冲和,在于避免过和不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

老子的“道”是维持平衡状态,调和万物阴阳。体现了东方世界的圆滑、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出事方式。做到不锋芒毕露、不怨天尤人,心胸宽广,做事做人留有余地,不可执着求全,便是所谓有容乃大。

老子在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二十四章讲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通过这几章告诉我一种处世的哲学,人本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对待事物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一切存在看作是合理的,但人们也正是因为自我的狭隘性反而束缚了身心的自由。

而老子却超越了常规,提出了“利他”的观点。老子强调,一个人应当像水一样,善于选择下位而居,待人要像纯净透明的水一样真诚友爱,要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自夸其功,应该乐于从事别人所不愿意的工作,能够坚韧负重,默默劳作,却不与别人争名夺利,才能一步步向成功靠近。

《道德经》第二十五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隐约发现了宇宙中存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就将它称之为“道”,“道”是无处不在和永恒运转的,是世间万物的最高法则,所以所有人都必须效法“道”,做到人与自然本身的和谐共生。

第四十章用很简单的很简单的两句话讲明了“道”的运行方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道”的运用是循环往复的,当事物的发展偏离“道”时就会慢慢变弱,天下万物产生于有形的物质,有形的物质又遵循与无形的“道”而存在于世间。如果我们不了解老子的哲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经济运行脱离正常轨道堕入危机深渊,这就是偏“道”而行,一旦危机发生,各种力量的均衡被打破,格局就会开始重新组建,新的平衡建成。

从平衡到危机发生,再从危机到重新平衡,完成了尊“道”而动的循环,可见世间万物都是依“道”循环而动的。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这是第六十三章的内容,在本章中老子想告诉我们,“无为而无不为”这一深刻道理。

他认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用冷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他还指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从那些细节末梢开始认真做起,所以有“道”的圣人始终认为自己做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同时老子对许下诺言是非常谨慎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轻易许下诺言,必定会有很多失言的行为,而圣人总会把诺言看的像“九鼎大吕”一般重。

老子在最后一章中讲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历来被人们看作是全书的总结,在这里老子作出了对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的评判,对于这三组的辨析,实际上是读真与假的辩解,是对人来道德标准的评判,天之道,利人而不害人;圣人之道,为而不去争取。

一部《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究其核心不外乎什么是“道”和如何去追求“道”。“道”,不仅是“道家”的思想本源,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哲学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后,“道”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领域,它丰富的思想内涵,早已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老子所说的抱朴守真、轻利寡欲、绝巧弃智、致虚守静、无私不争、无为不矜等处事原则,即使今天读来,乃使人收获良多。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6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篇幅不长,但论述精辟、意义深远、思想广博。不同时代、不同学派、不同价值观的人可能都能读出不同的理解,和《红楼梦》一样,也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笔者今天想要写的读书笔记,是关于《道德经》中“水接近道”的理解。

老子对“水”的评价非常高,称之为“故几于道”,意思也就是水的境界已经接近于道。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品德和修养非常高,水善于滋养万物却从来不与万物相争,又处于众人不愿意居住的地方,水的这种道德非常高尚,是一种不争不抢、无私奉献、接近于道的境界,当然这种不争不抢和当今现在流行的佛系不一样,佛系是用佛来保护自己用佛来安慰自己,而水的这种“不争”是胸怀和境界的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因为水不和万物相争,所以不会引来他人的埋怨和责怪。

虽然水利万物不争,而且水是柔弱的,但是老子又说水的力量非常强大。「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意思就是说天下最为柔弱的事物莫过于水了,但是不能小看水外在的柔弱,它内在很强大,冲击和战胜坚韧这一方面也没有什么事物能够胜过水,水是任何物质都无法取代的。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水滴石穿”、“水淹八军”,看似坚不可摧的事物,碰到水也战胜不了,这就是水“外柔内刚、刚柔并济”的品性体现。

老子说不能小看「水」,也不能小看「柔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几句话非常高深、充满了哲学的道理。人出生的时候是非常柔软的,而死亡的时候却是非常坚硬的,正如新生的.草木也是最为柔脆的,但却是最有生命力的时候,而枯萎的草木则干硬了。这个道理说明强硬代表的可能是死亡,柔弱代表的可能是存活。做人也一样,凡事争强好胜,永不低头反而容易受到伤害,做人有时候要能伸能屈,灵活一些反而更好;凡事谦和,看似柔弱低下,但反而活得更为长久。

《道德经》非常推崇「水」的境界,水无处不在,水看似不争不抢但却有非常大的力量和非常壮阔的存在。比如66章就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也就是说江海为什么能成为众多河流汇聚的地方,,那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处在低处成就了江海的宽广、壮阔和浩瀚。

《道德经》通过水的一系列论述,告诉了我们宽容、柔弱、谦和、无私、大度、忍让等等品质背后蕴含着的强大力量,正所谓「静水流深」,水看似平静不声不响,却蕴藏着非常大的智慧。

前些天偶尔也看了下白岩松老师在全国大学生的演讲视频——《对白》,作为知名媒体人,白岩松老师也非常推崇老子的《道德经》,演讲中不止一次引用了《道德经》的经典原文和讲解其背后的哲学含义和道理,我觉得非常好,《道德经》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秀结晶,是优秀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藏,值得深度和细悟。

道德经读书笔记 篇7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热或吹,或强或羸,或陪或坠。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杨鹏校订版)

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是“得民心”的君王的天下吗?“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吕氏春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吗?我们暂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旁,来看看偷盗的事情。

在秉持公义正直的人们看来,偷盗行为就如同沙子般不能被肉眼容忍。自诩公义正直的人们,那颗嫉恶如仇的心不容置疑,可是,他们真的就是明辨是非了吗?

庄子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偷一块面包进监狱,偷一条铁路进国会。”

马基雅维利也曾感叹:“偷盗会受惩罚,但是依靠权力的抢劫却不会。”

偷一个钩子,偷一块面包,所偷之物的价值并不大,却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因为偷盗的性质毋庸置疑;那偷了一个国家,怎么不受惩罚反而成了诸侯?其实,若再进一步追问,又有多少人能够用“偷了一个国家”来表述这种“打江山”的行为的呢?

言辞是思想的载体,而思想的背后是观念。撒切尔夫人说:“注意你的观念,它将决定你的思想;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打江山”与“窃国者为诸侯”折射出了语言背后思想观念的不同。庄子使用“窃”字,而众人却使用“打”字,背后是基于不同价值观下的对天下本质的理解。

那么天下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天下是谁的天下?为什么庄子说“窃国者为诸侯”?老子在这章给出了答案:“夫天下神器也!”杨鹏老师为我们解读:“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治理天下,就是替神守好这器皿,敬奉天下人,珍惜天下万物,珍惜运行在每个人身上的那个独立而不改的力量。”

真是如雷贯耳、具有唤醒功能的解读。联系道德经的其他篇章,天下是上天的神器,这一观点在道德经的其他篇章中是可以得到支撑的。

“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道德经第十三章),意思是若你认为“为身”、“爱自己的身体”比“为天下”更重要,那天下就可以寄托给你了。这里老子前后用了两个字“托”和“寄”,明确表达了天下并非君王的天下,而是上天把天下“寄”“托”在君王手上临时保管的。

“天将建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上天创造了天下,天下是神的器皿,并用祂的慈爱护佑着天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一切“熵”的行为,即使暂时逃离了人间律法的审判,但终将难逃神的判决。

“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天下这个大工具,它的根本功能和根本目的,是由上天所决定的,是服务于神的目标的。(杨鹏)”。

心中有了这个观念,思想上就通畅了许多,能够与庄子的“窃国者为诸侯”的言语背后的思想共鸣,可以看清那些“依靠权力的抢劫”行为的本质,许多问题也可以想得更明白一些了。

圣经上有一个巴别塔的故事,我一直没有明白,人建造通天塔,即没有杀戮也没有抢劫,服务自身,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什么神要阻止呢?

《圣经·创世纪》11.4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的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看过圣经原文,并在老子的启发之下,心中有了答案:上帝之所以要变乱人的口音,是因为他们集合天下所有的资源建造这一巴别塔的原因,是要服务自身、传扬自己的名,而非与神同在,荣耀上帝。

“夫天下神器也”的两层启示:对于君王,要替神照看好托付在身上的“天下”这一“神器”。天下非君主一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共有共享共治共守的天下,但前提是天下是“神器”。万物或行或随、或热或吹、或强或羸、或陪或坠,每个人个性不同,禀赋不同,圣人应该去甚去大去奢,虚无为本,因循为用,“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尊重、并最大限度地辅助每个人,去让每个人身上“独立而不改”的神性释放、创造、发光。

对于个人而言,对外寻找神在这个世界留下的痕迹,世界的神性;对内寻找自己内在的神性,让自身的神性之光,发出应有的光芒,终不至于随着世俗之躯而消亡。

教育笔记《道德经读书笔记(热门7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道德经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的读书笔记9篇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我们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时候,就能在文字中体会到作者的智慧。 写读后感时,需要集中精力描述自己内心确实有所感触的内容,作品的读后感您知道该怎么写吗?"编辑为您带来最新的关于“道德经的读书笔记”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2023-07-02 阅读全文
  • 关于道德经读书笔记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有益于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会如何去写教育笔记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关于道德经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学习《道德经》这门学科虽然不久,并且资料也不是简单易懂,但在张剑伟教授的...
    2023-03-15 阅读全文
  • 道德经的读书笔记1000字汇总7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道德经的读书笔记》。什么是读后感?是指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感想、收获写下来的文字,作者写的作品需要细细品读才能领悟其中奥义。只有仔细阅读文章后写出来的读后感,才能被称之为优秀的读后感。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2023-02-10 阅读全文
  • 道德经读书笔记(系列9篇) 书是人的好朋友,它帮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阅读时,我们一般都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收获。这些阅读的所思所得就是我们作读书笔记的素材。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读书笔记有一定的深度呢?栏目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道德经读书笔记,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3-01-16 阅读全文
  • 《道德经》的读书笔记(通用11篇) 读书一直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渠道,阅读作品后,一定有什么触动了你,可能是某一瞬间,可能是整篇围绕的意志和情感。是不是感觉对写作品读后感感到没有头绪呢?编辑特意为你呈上“《道德经》的读书笔记”。...
    2023-02-19 阅读全文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我们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时候,就能在文字中体会到作者的智慧。 写读后感时,需要集中精力描述自己内心确实有所感触的内容,作品的读后感您知道该怎么写吗?"编辑为您带来最新的关于“道德经的读书笔记”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2023-07-02 阅读全文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来说,我们应该学会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教育笔记有益于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你会如何去写教育笔记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关于道德经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学习《道德经》这门学科虽然不久,并且资料也不是简单易懂,但在张剑伟教授的...

2023-03-15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道德经的读书笔记》。什么是读后感?是指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感想、收获写下来的文字,作者写的作品需要细细品读才能领悟其中奥义。只有仔细阅读文章后写出来的读后感,才能被称之为优秀的读后感。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2023-02-10 阅读全文

书是人的好朋友,它帮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阅读时,我们一般都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收获。这些阅读的所思所得就是我们作读书笔记的素材。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读书笔记有一定的深度呢?栏目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道德经读书笔记,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2023-01-16 阅读全文

读书一直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渠道,阅读作品后,一定有什么触动了你,可能是某一瞬间,可能是整篇围绕的意志和情感。是不是感觉对写作品读后感感到没有头绪呢?编辑特意为你呈上“《道德经》的读书笔记”。...

2023-02-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