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台阶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3-08-14

台阶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幼儿园的老师都想教学工作能使小朋友们学到知识,为了将学生的效率提上来,老师会准备一份教案,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关于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台阶教案十篇》,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台阶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反映出父亲那辈农民为提高地位,赢得尊重,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也赞美了父亲吃苦耐劳、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表达了亿万农民渴望提高生产力、结束农村经济落后状况的心声,回荡着时代召唤的主旋律。

教学设想:

指导学生自读本文,要抓住“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句中句号的使用,因为我觉得这句话是这篇文章的魂,通过“整体感知——细读——重点研读”的形式感悟、探究“父亲”形象的意蕴,理解作者的情感,最后一句话使用句号的内涵。教学中更不能忽视的是“人文性”,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加深理解。当然,教师“情”的投入也相当重要,教师的语言富有感召力,与学生的互动才能更有成效,效果才能更好。

教学目标:

1.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故事情节,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

2.能抓住关键语句中的标点符号,体会文中儿子对父亲的感情;

3.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文中最后一句使用句号的深层含义和作品中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说明:由于这篇小说即便是短篇,然而它对于八年级的初中生而言,仍然显得比较长和难以把握,因此教师教学本课时,预习任务的安排,显得尤其关键和必要了。)

师:那你们家在造新房子的时候,你爸爸比较看重什么,也就是说什么地方造的很特别,为什么?

师: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有关农村造新屋的文章,这篇文章中父亲在造新屋的时候,把造那部分看得特别重呢?

师:对,那我们就一起进入文章去看看这位父亲是怎样造新屋的吧!(教师板书课题)

1、初读课文。我们同学在课前已经预习这篇文章吧,相信我们同学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为了更充分一点,你们可以再用三分钟的时间迅速浏览课文,我这里有三个问题,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台阶的整体把握情况。(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把握文中内容。)

b、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教师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总结明确: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辛劳,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新屋造好后,父亲却老了。(比较细致、深入、全面地把握课文内容,为分析人物形象,做全面准备。)(说明:整体性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迅速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对文章的故事情节有一个初步而完整的印象。不仅如此,学生通过整体性阅读,还会对文中的人物——父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那么父亲为什么一定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三、细读课文。

用五分钟细读课文(注:在这一环节中要渗透“淌汗、揩、嘎嘎、尴尬、蹿上、硌了一下”等词的音形义的讲解),思考:

1、细读课文,分析父亲的形象。小说就是通过造台阶的过程的描述来刻画父亲的形象。

请以“父亲是一个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可以是概括叙述,也可以是文本中最让你感动的语言或最能表现父亲个性的细节)”为话题仿例填空

……淳朴、谦卑、有理想、敢于拼搏、不怕吃苦、坚韧不拔、渴望得到尊重等等

2、揣摩语言,品味细节。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赏析。

总: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理想,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在上述“分析父亲”的基础上,这样的问题,学生几乎可以顺口就可以回答出来;我们不必求答案的标准统一,能自圆其说,合情合理即可。

( 说明:突破性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细读文章,通过对文章的语言的揣摩,细节的品味来突破文章的重点:理解父亲的形象。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合作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很好地把握、理解父亲的形象。这个环节一定要做到在前面整体性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和人物更深的理解。)

1、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新屋造好了父亲却老了,但是这里的“老了”有什么含义呢?

2、这篇文章是以儿子“我”的视角来写父亲的,这其中又包含了“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呢?

3、重点朗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思考:文中的儿子是饱含着感情来刻画父亲的,结尾段落,如果叫我们同学来写,你们会用什么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学生读出句号深处的感情。)

总:通过分析我们知道父亲老了,这里的“老”,不仅仅是指父亲年事已高身体受伤无法再操持农活,还是指儿子感受到父亲心灵世界的“老化”——父亲不但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也同时失去了奋斗目标。身体的老朽固然可悲,追求的丧失更让人心痛。但儿子之痛还更在于他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为了造屋而耗尽了一生的精力,他在父亲身体和心灵都迅速衰老的残酷现实面前无能无力。因此这最后似乎是不经意的一声感叹,其实是作者最无奈最沉重的一句呻吟。作者不是见惯不惊,而是见惯“无法”惊,还有什么能比清醒地无能为力地面对困境更让人扼腕心疼呢?这个貌似波澜不惊的句号,更能于平淡而冷静的语境中凸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凉。一个句号,悲凉地道出了当时中国农民再勤劳善良也无法彻底改变命运得到幸福的残酷现实。小说中的父亲是如此,无数中国农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补充当时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

4、如果文中这位父亲是你的父亲,你还想对他说什么?

通过学习《台阶》我们知道了,文中的父亲是一位伟大而可敬的父亲,因为他在一无所有的背景下用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家园——这既是他的物质家园,也是他的`精神家园。父亲当然不会意识到,正是这样的精神,艰难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父亲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奋斗不止的一生,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绝不是失败的。以父亲为代表的这些一无所有但依旧艰苦创业的草根阶层,正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种坚韧精神的支撑下才繁衍不息的。我们要学习父亲的创业精神,更要思考父亲以及中国农民的命运问题。(联系现实,现在的农民依旧很苦,不过现在国家对农民关注的越来越多。)

六、由同学推荐一位朗水平好的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诵《写给父亲》: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都说雨/能将钢铁锈蚀/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惟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千磨不变/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

七、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上相关的练习。

2、课外学唱一首赞美父亲的歌。

台阶教案【篇2】

师:上课!

(班长喊“起立!”)

生:老师好!

师: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充满感情地朗读一下大屏幕上的这几行字?

生(举手):我愿意。

(老师示意其可以开始朗读)

生(深情地):有这样一位父亲,他是如此的清贫,清贫得让他的儿女不愿在别人面前将他提起;他是如此的平凡,平凡得以致于让我们无法从人群中将他分辨出来;他是如此的卑微,他一生的追求在很多人看来却是不值一提。

师:对,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却带给我们很多深沉的感动。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这位父亲。

(老师书写课题以及作者。)

师:同学们之前听说过李森祥其人么?(稍作停顿,看同学们的反应)知道、了解这位作家的同学确实不多,在浩瀚的文学长河里,李森祥目前来说还是寂寂无名之士,可是同学们如果愿意和我一起走进他的《台阶》的世界中去,走近他笔下的父亲,就能领略到一道独特的风景,就能收获一份别样的感动,李森祥其人也会在你的心里鲜活起来,而不再只是一个陌生、遥远的名字。首先请大家看大屏幕上对李森祥先生的简介。

大屏幕上出示以下内容:

李森祥,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现任浙江省嘉兴市作协主席,浙江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也曾参军入伍。其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时代》、《传世之鼓》等。

教师朗读出以上内容,在读的时候,强调“农村生活经验”、“农民”这几

个字眼。读完后切换幻灯片到下一张,展示内容如下:

李森祥如是说:“乡土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都不会忘记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

师:大家来齐声朗读一下李森祥先生的这句话,体味一下其中的情感。

(学生齐读)

师:李森祥从乡土走来,对农村、农民有着特殊深厚的情感,通过学习《台阶》,我想同学们应该能够给李森祥先生一个公允的评定,说一说他是否将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了出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第八课《台阶》。

(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八课)

师:请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默读全文,并依据大屏幕上出示的阅读提示尝试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脉络。

大屏幕上的提示如下: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师:那位同学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复述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

生:这篇小说写了一个父亲,他造台阶。

师:嗯,抓住了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核心事件是“造台阶”,不错,不过似乎有些关键情节没有概括进去,显得不够完整,哪位同学能依据阅读提示再进行一些补充呢?

生: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就立志要建起高高的台阶,经过多年的省吃俭用和艰苦奋斗,终于建造起了崭新的九级台阶,父亲十分高兴。

师:补充得不错,老师看到了同学们更多的智慧,只是老师对其中一点——父亲十分高兴——持怀疑态度,新台阶建成后,父亲内心确实有一种喜悦之情,只是这位同学似乎忽略了一点:父亲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我知道,在小说的结尾写到“父亲老了”,而且倒数第三自然段写到父亲的头发“灰白而失去了生机”,父亲多了一份沧桑,父亲苍老了。

师:对!这位同学的目光很敏锐,说得也很恰切。好,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抓住小说的关键情节将这个故事完整、清晰地复述出来。

老师一边和同学们一起说,一边对同学们有疏漏的地方进行点拨和补充,复述如下: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下定决心,开始了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无法形容。但是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师:整个小说写的就是一个造台阶的故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父亲为何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是由于一时冲动么?

生:因为“我们家的台阶低”,这几个字在第一个第六自然段都出现了,这应该就是原因。

师:仅仅因为台阶低就一定要新造高台阶么?低就低了,无所谓啊,没什么关系啊。也不是台阶低这个屋子就没法居住了啊,何苦花那么大力气将台阶建高呢?

生:是因为“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一句话在第八自然段,这是他们那里的习俗。

师:对,这句话道出了父亲费尽心血造新台阶的真正缘由。可以说,整个故事的发生和发展都和这一句有密切的关联,这样一句话我们称之为全篇小说的“文眼”。 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能够奠定的感情基调。那我们在理清了脉络、把握了文眼之后,现在进入学习本篇小说的核心环节:品析人物形象,因为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的。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生(齐声回答):父亲!

师:对,就是父亲。接下来就是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各显其能的时候了,细致地阅读文本,从小说中找一下,文中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不妨做这样一个填空题:这是一位______的父亲,填空后用文中具体的语句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完全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即是王道“,有思考后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同学们开始读小说、思考,渐渐地教室里有了讨论甚至争论的声音,老师走下讲台,可以聆听一些同学的观点,适时地进行鼓励,也可以参与到某一组中去,巧妙地进行点拨和补充。

师:好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五分钟,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老师刚才也听到了一些精彩的观点,希望同学们能勇敢地将自己的观点讲给大家听一听,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能让我们修正自己的同时启示他人。谁先说一说?

生:这是一位勤劳的父亲。因为第十一自然段写到父亲“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拣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他一年到头几乎没有闲过,都是在干活,为了盖新房子、新台阶而努力。

师:确实,这些都表明了这是一位勤劳的父亲,除了这一个自然段,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第十六自然段都是在写父亲付出的艰辛劳动,这是一个特别能干的农民的形象。我们由此可以提炼出一个词语“勤劳能干”,可是这样是不够的,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挖掘出父亲更深的精神内涵?文中有一句写父亲为了攒够盖新台阶的钱,“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是一分一分地攒钱啊,这样的一位父亲让我们不由得联想起古代一位很有名气的老人?想起来了么?

生:愚公。父亲就像移山的愚公一样有一种坚持不懈的伟大精神。

师:对,父亲作为一个朴实的农民,他勤劳能干,这一点我们能很容易领会到,可是想得更深入一点就会发现父亲已经超越了这些,更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气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父亲的钱来得很不容易,是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撑是难以坚持到底的。

生:父亲是一个很要强的农民。第十三自然段写到父亲一边抽烟,一边用很专注的目光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着实羡慕别人家的高台阶,这时候应该是在心里暗下决心:将来的某一天,我也一定要建起一座这样的高台阶,甚至比你们的还高。父亲很有志气。

师:不错,这是一个很要强的父亲。除了这一处,在别的地方也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点。同学们能找到么?

生:第一自然段: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还有第六自然段: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师:对,从这些语句都可以看出台阶在父亲的心目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当地,台阶高低和屋主人地位的高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父亲想要通过修高台阶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这样说来,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父亲。

师:我们将“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换成一个能够表述人物性格的词语,应该是什么?

生:自尊心强。

师:好,这样说是比较贴切的。我们在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的时候,要使得自己的用词专业、精准,比较凝练。同学们还有别的发现么?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自卑的父亲。

师:你能说说自己的依据么?

生:第二十七自然段写到父亲因为坐在高高的台阶上很不自在,竟然在回答别人一句日常问话的时候出错了,于是就一级一级地往下挪。建好了台阶,本来应该扬眉吐气,高高兴兴地坐在高高的台阶上,父亲因为自卑竟然不能享受那一份“荣耀”。

师:有道理。家里台阶原来很低,被人看不起,父亲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自卑心理,台阶高了,一下子难以消除这种根深蒂固的心理,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只是我想,“自卑”这个词语是个贬义色彩比较浓厚的一个词语,我们对这样一位父亲似乎不是很忍心用“自卑”来形容吧,有没有一个更恰切的词语既传达出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又能表示出对这样一位父亲的理解和尊重呢?

生:谦虚。

师:将“谦虚”和“自卑”组合起来怎样?(随即将“谦卑”这个词语进行板书)也许大家以前没有见过这个词,今天就让我们记住它。这个词语的意思简单来讲就是:谦虚,不自高自大,实际上它包含的意义很丰富,也很微妙,说它糅合了“谦虚”和“自卑”也许更合适。感兴趣的同学在课下多查一些资料,让自己的理解更深入一些。小说中有没有别的段落也表现了父亲谦卑这一特点?

生:第二十一自然段。这一段为了庆贺家里盖新房,放鞭炮,父亲“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这些描写很细腻,表现了父亲的谦卑心理。

师:找得很准确。这一段确实也很典型。同学们来齐读一下,加深对父亲的理解和体会。

(师生齐读)

师:本来应该将胸脯挺得高高的,父亲却反倒极其不自在了,父亲谦卑的特点明晰地展现了出来。到现在为止,我们对父亲形象的探究已经较为充分了,老师很欣慰能听到同学们这么多真知灼见。哪位同学能将刚才讨论的内容进行汇总和进一步提炼,总结一下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这是一位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的精神的父亲,还是一位谦卑的父亲。

老师:嗯,提炼出了父亲两个性格特点,有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生:应该再加上“要强”和“淳朴、善良”这两点,另外我想更加具体、全面地说一说这位父亲的形象。

师:好,那你说说你的想法。

生:从立志造台阶这一点我们看出了这是一位要强、有志气的父亲;从父亲经过大半辈子的艰辛努力终于建起了九级新台阶我们看出了这是一位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的精神的父亲;从父亲建好台阶却不好意思做到台阶上去我们看到了一位谦卑、善良、朴实的父亲。总而言之,这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父亲。

(全班同学热烈地鼓掌)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大家的掌声也给予了他足够的肯定。同学们就是应该这样,要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现在大家看黑板。

(教师以大括号的形式板书父亲形象:要强、有志气;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的精神;谦卑、善良、朴实)

师:从父亲立志造台阶,经过漫长的准备为造台阶积攒财富,我们读出了一个伟大的父亲,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己塑造的“父亲”形象有一种崇敬之情(板书:崇敬),可是细细读来,崇敬这种情感并没有贯穿本篇小说的始终,有没有哪位同学慧眼看出了小说的另一层感情色彩?

生:在的后半部分,也就是台阶之后的段落:26——32自然段,我读出了悲伤。觉得这位父亲很可怜。

师:对,我们在这些段落读出了另外一种情感,这种情感表达得很含蓄,却又是那么清晰地敲打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来齐读一下这些段落,体味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生齐读)

师:哪位同学能用一两个词语说一说,从这些段落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笔下的父亲形象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简单阐释一下自己的理由。

生:同情。父亲为了建新台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腰不行了,连水都挑不了了。

师:似乎是这样的。

生:怜悯。结尾的“父亲老了”让人感觉很凄凉,父亲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了,他成为了一个苍老衰颓的'老头,让人心生怜悯。

师:这两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他俩要表达的意思也基本相同,“怜悯”和“同情”是一对近义词,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我们用“同情”“怜悯”这样的词语的时候,表明自己和“同情”、“怜悯”的对象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上,这里也许换成“悲悯”更合适,“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自己仿佛也一一遭受,悯:与同情相近,但是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指对人间处于苦难中的人并不是轻视甚至可怜,折射出一种博大的爱。后半部分处处流露这种悲悯之情,悲悯父亲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只为了造一座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悲悯台阶造好了,父亲却花白了头发,却连一桶水都挑不了了。

师:有人认为父亲这么做一点都不值得,甚至认为这样做表明了父亲是一个爱慕虚荣、可悲的人,你认同这种观点么?你怎样看待父亲的一生?

生:他就是爱慕虚荣,没必要一定要通过修高台阶来提高自家的地位,可以通过别的方式。

师:那你能否说一说比修台阶更好的方式具体是什么?

生:……

师:在那样的一个大环境中,父亲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似乎并无别的更好的选择。要想提高自己家的地位,就必须首先改变台阶的高度,将台阶修得更高、更气派。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村修房子的情况。每家盖新房都是努力将房顶的高度建到与周围邻居家的持平或者更高一些,由于一家家都竞相修高,我们村的房子单层的高度是城市房子层高的将近两倍。这种现象和我们家乡的风俗——房子低于周围人家的,家中的运气就会走下坡路——有内在的密切的联系。大家知道紫禁城么?

生:知道,就是故宫,故宫里面的建筑都很雄伟。

师: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大而至于紫禁城,处处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紫禁城中一座很重要的建筑“太和殿”采用的是“九开间”的形式,为何呢?对,“九五至尊”,这象征着皇帝拥有最高的威严;小而至于民居建筑,“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想将台阶修得更高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这让人想起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略讲并点明尊重的要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果我们批评父亲: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去获取尊重,干吗一定要“不自量力”地修台阶?其实我们如此说是在苛责父亲。

生:老师,我明白了,也就是说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又处在那种特定的文化环境里,很难洒脱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应该对父亲多一份理解。

师:理解得比较透彻,就是这样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普通人的内心如何能强大到以个人的力量抵挡世俗的力量?历史上有这样的人,但是数目很小,而极少数的敢于向世俗发起挑战的人往往是改革家、是领袖人物,并由此而名垂青史。父亲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这样的高度他达不到。所以我们说作者对笔下的父亲怀着很深厚的情感,一层是敬重,另外一层是悲悯(随即将这个词进行板书)。“悲悯”的情感从何而来?父亲为了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竟然花费了大半辈子的时间,这是因为父亲不够能干么?同学们看第十五自然段,一担柴值多少钱?父亲打一天柴能挣多少钱?

生:一元一担柴。父亲起早贪黑打柴,一天只能赚一元五角。

师:父亲其实是很能干的,之所以攒钱如此艰辛,应该归结于当时农村生产力的低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篇小说在讴歌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的同时,还有另外一层主旨:呼唤先进生产力的到来。希望不久的将来,在生产力的带动下,像父亲一样的农民能够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谦卑走向自尊,由被轻视走向被尊重。

(稍作停顿,让同学们品味、思考)

师:李森祥先生有没有将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现出来?

生: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他塑造了这样一个动人的父亲的形象,让我们铭刻在心。

师:说得真好!希望我们大家以后更用心地体察自己的父亲,因为我们的父亲身上也定有许多动人之处。今天的作业在大屏幕上,请大家认真记下来。

大屏幕展示作业:

1、《台阶》中的详略安排很有艺术性,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2、搜集一些关于“建筑的人文性”的文字、图片资料;

3、预习《阿长与山海经》,写好三项预习作业。

(学生记作业)

(下课铃响起)

师:下课!

生:老师辛苦了!再见!

台阶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 的感情。

2、 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学习重点:

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写自己父亲的一个侧面。

学习难点: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不知道大家 发觉没有,这一单元其实都是写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经历、感受和事情。我这里恰巧有一篇关于卑微事物或人的论述,大家听一下。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无论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还有“我”那平凡的父亲……

二.预习 自学

1、读熟课文,划出词语,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凹( ) 凼( ) 门槛( ) 涎( )水 揩( )

黏( )性 尴尬( ) 撬( ) 烦躁( ) 硌( )

你认为自己需要掌握的其他字音、字形:__________ ______ __

2、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尴尬: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三.学习研讨

1、精读美文,合作探究:

⑴ 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在家乡,“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的高”。“我”家的台阶只有三级,容易进水,也表明在家乡没有地位,被人看不起。“父亲”渴望自己的家在乡里有地位,所以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这里补充一下关于马斯罗的理 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

⑵ 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父亲为了造台阶,做了哪些事)?

每 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编草鞋、踏黄泥等。

(3)、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么父亲是怎样庆贺的?

放了四颗大鞭炮。

(4)、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么特色?

71页。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 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这里要找出不难。但是,我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可能阅历浅,还不能很完善的回答出来。

(5)、在父亲的努力下, 新屋造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么?

感到不自在,不对劲。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6)、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2、具体来理解两个句子: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 不用心理描写?

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 , 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 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 、父亲回来时,为什 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

3、父亲的形象(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⑷“父亲”是一位很要强、勤劳而又谦卑的父亲。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四、小结:

父亲的故事是无声的,他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教育着我们。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以至于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以至于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可在我们跌倒时,父亲教会我们怎样站立;在我们遇到困难时,鼓励我们勇敢的去面对。所以父亲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去关注我们平凡的父亲,也关注那些与父亲一样平凡的人们。

五、布置作业 ,实践演练。

文中“父亲”是一位要强、勤劳而又谦卑的父亲,他和我们许许多 多的父亲一样,向着美好的生活不断的追求着,他坚韧顽强的品质怎能不让我们感动?他怎能不使我们想起家里的父亲?现在就让我们提起笔来,也来 写写我们自己的父亲吧!(100字左右)

台阶教案【篇4】

课堂活动目标:

1. 知识活动目标:把握小说要素。

2. 能力活动目标:学习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3. 情感活动目标:理解、尊敬、热爱父辈。

课堂活动重难点:

1. 重点:课堂活动目标之1、

2. 难点:课堂活动目标之3

课堂活动时间安排: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台阶

由《背影》一文的主题导入。

二、走近台阶 了解作者李森祥

学生交流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1987年开始文学创作,后进入浙江省广电局从事专业影视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中篇小说《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等,现已创作了200多万字的作品,有我们熟悉的《天下粮仓》等。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生活中的他同样保持着朴实无华的风格 。

三、用三分钟的时间速读课文。

1、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的内容。

四、走上台阶,认识父亲

为建造九级台阶父亲做了哪些事情?

五、离开台阶,感悟父亲

1.以“父亲是一个————的农民”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2.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

六、联系生活,感恩父母

我心中的父母

七、板书设计

台阶教案【篇5】

●学习目的:

课堂练习

1、第五段中:父亲为何一年洗一次脚?为何洗了脚后觉得轻飘飘的,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提示:A、节约、俭朴;B、父亲经常在水凼洗而仅有一次在家里洗的缘故;C、父亲一辈子从未享受他人服侍而内心感到不安的缘故。)

2、第13段最后一句说明了什么?

(提示:神态描写——父亲专注别人的高台阶,他羡慕、向往,谋划如何加快准备,争取早日造好台阶,也让人羡慕的神态。)

3、第21段中为什么说父亲露出尴尬的笑?

(提示:联系上下文,说明父亲具有谦卑、不骄的传统的民族风格。)

4、第26段中为什么父亲总觉得不对劲?

(提示:A、父亲一辈子处于地位低下,突然地位变高了而感觉不对劲,说明他的谦卑。B、台低的阴影一时难以消除。)

5、第29段中为什么说父亲若有所失的模样?

(提示:父亲干了一辈子,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就是生命,劳动是创造;劳动有了收获,才体现自己的价值。一日不干活,就失去了一切。所以说“若有所失”)

6、第30段的含义?

(提示:神态描写——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父亲已老了,同时表达了我对父亲劳碌终生而感到悲伤,进一步为全文笼罩上一层凄凉、忧伤之情。)

台阶教案【篇6】

师:上课!

(班长喊“起立!”)

生:老师好!

师: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充满感情地朗读一下大屏幕上的这几行字?

生(举手):我愿意。

(老师示意其可以开始朗读)

生(深情地):有这样一位父亲,他是如此的清贫,清贫得让他的儿女不愿在别人面前将他提起;他是如此的平凡,平凡得以致于让我们无法从人群中将他分辨出来;他是如此的卑微,他一生的追求在很多人看来却是不值一提。

师:对,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却带给我们很多深沉的感动。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近这位父亲。

(老师书写课题以及作者。)

师:同学们之前听说过李森祥其人么?(稍作停顿,看同学们的反应)知道、了解这位作家的同学确实不多,在浩瀚的文学长河里,李森祥目前来说还是寂寂无名之士,可是同学们如果愿意和我一起走进他的《台阶》的世界中去,走近他笔下的父亲,就能领略到一道独特的风景,就能收获一份别样的感动,李森祥其人也会在你的心里鲜活起来,而不再只是一个陌生、遥远的名字。首先请大家看大屏幕上对李森祥先生的简介。

大屏幕上出示以下内容:

李森祥,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现任浙江省嘉兴市作协主席,浙江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也曾参军入伍。其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代表作有小说《小学老师》、《抒情时代》、《传世之鼓》等。

教师朗读出以上内容,在读的时候,强调“农村生活经验”、“农民”这几

个字眼。读完后切换幻灯片到下一张,展示内容如下:

李森祥如是说:“乡土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都不会忘记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

师:大家来齐声朗读一下李森祥先生的这句话,体味一下其中的情感。

(学生齐读)

师:李森祥从乡土走来,对农村、农民有着特殊深厚的情感,通过学习《台阶》,我想同学们应该能够给李森祥先生一个公允的评定,说一说他是否将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了出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第八课《台阶》。

(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八课)

师:请同学们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默读全文,并依据大屏幕上出示的阅读提示尝试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脉络。

大屏幕上的提示如下: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师:那位同学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复述一下这篇小说的情节?

生:这篇小说写了一个父亲,他造台阶。

师:嗯,抓住了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核心事件是“造台阶”,不错,不过似乎有些关键情节没有概括进去,显得不够完整,哪位同学能依据阅读提示再进行一些补充呢?

生: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就立志要建起高高的台阶,经过多年的省吃俭用和艰苦奋斗,终于建造起了崭新的九级台阶,父亲十分高兴。

师:补充得不错,老师看到了同学们更多的智慧,只是老师对其中一点——父亲十分高兴——持怀疑态度,新台阶建成后,父亲内心确实有一种喜悦之情,只是这位同学似乎忽略了一点:父亲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我知道,在小说的结尾写到“父亲老了”,而且倒数第三自然段写到父亲的头发“灰白而失去了生机”,父亲多了一份沧桑,父亲苍老了。

师:对!这位同学的目光很敏锐,说得也很恰切。好,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抓住小说的关键情节将这个故事完整、清晰地复述出来。

老师一边和同学们一起说,一边对同学们有疏漏的地方进行点拨和补充,复述如下: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下定决心,开始了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无法形容。但是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师:整个小说写的就是一个造台阶的故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父亲为何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是由于一时冲动么?

生:因为“我们家的台阶低”,这几个字在第一个第六自然段都出现了,这应该就是原因。

师:仅仅因为台阶低就一定要新造高台阶么?低就低了,无所谓啊,没什么关系啊。也不是台阶低这个屋子就没法居住了啊,何苦花那么大力气将台阶建高呢?

生:是因为“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一句话在第八自然段,这是他们那里的习俗。

师:对,这句话道出了父亲费尽心血造新台阶的真正缘由。可以说,整个故事的发生和发展都和这一句有密切的关联,这样一句话我们称之为全篇小说的“文眼”。 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能够奠定的感情基调。那我们在理清了脉络、把握了文眼之后,现在进入学习本篇小说的核心环节:品析人物形象,因为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的。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生(齐声回答):父亲!

师:对,就是父亲。接下来就是同学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各显其能的时候了,细致地阅读文本,从小说中找一下,文中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不妨做这样一个填空题:这是一位______的父亲,填空后用文中具体的语句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完全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言之成理即是王道“,有思考后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同学们开始读小说、思考,渐渐地教室里有了讨论甚至争论的声音,老师走下讲台,可以聆听一些同学的观点,适时地进行鼓励,也可以参与到某一组中去,巧妙地进行点拨和补充。

师:好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五分钟,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老师刚才也听到了一些精彩的观点,希望同学们能勇敢地将自己的观点讲给大家听一听,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能让我们修正自己的同时启示他人。谁先说一说?

生:这是一位勤劳的父亲。因为第十一自然段写到父亲“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拣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他一年到头几乎没有闲过,都是在干活,为了盖新房子、新台阶而努力。

师:确实,这些都表明了这是一位勤劳的父亲,除了这一个自然段,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第十六自然段都是在写父亲付出的艰辛劳动,这是一个特别能干的农民的形象。我们由此可以提炼出一个词语“勤劳能干”,可是这样是不够的,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挖掘出父亲更深的精神内涵?文中有一句写父亲为了攒够盖新台阶的钱,“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是一分一分地攒钱啊,这样的一位父亲让我们不由得联想起古代一位很有名气的老人?想起来了么?

生:愚公。父亲就像移山的愚公一样有一种坚持不懈的伟大精神。

师:对,父亲作为一个朴实的农民,他勤劳能干,这一点我们能很容易领会到,可是想得更深入一点就会发现父亲已经超越了这些,更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气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父亲的钱来得很不容易,是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撑是难以坚持到底的。

生:父亲是一个很要强的农民。第十三自然段写到父亲一边抽烟,一边用很专注的目光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着实羡慕别人家的高台阶,这时候应该是在心里暗下决心:将来的某一天,我也一定要建起一座这样的高台阶,甚至比你们的还高。父亲很有志气。

师:不错,这是一个很要强的父亲。除了这一处,在别的地方也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点。同学们能找到么?

生:第一自然段: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还有第六自然段: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师:对,从这些语句都可以看出台阶在父亲的心目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当地,台阶高低和屋主人地位的高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父亲想要通过修高台阶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这样说来,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父亲。

师:我们将“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换成一个能够表述人物性格的词语,应该是什么?

生:自尊心强。

师:好,这样说是比较贴切的。我们在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的时候,要使得自己的用词专业、精准,比较凝练。同学们还有别的发现么?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自卑的父亲。

师:你能说说自己的依据么?

生:第二十七自然段写到父亲因为坐在高高的台阶上很不自在,竟然在回答别人一句日常问话的时候出错了,于是就一级一级地往下挪。建好了台阶,本来应该扬眉吐气,高高兴兴地坐在高高的台阶上,父亲因为自卑竟然不能享受那一份“荣耀”。

师:有道理。家里台阶原来很低,被人看不起,父亲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自卑心理,台阶高了,一下子难以消除这种根深蒂固的心理,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只是我想,“自卑”这个词语是个贬义色彩比较浓厚的一个词语,我们对这样一位父亲似乎不是很忍心用“自卑”来形容吧,有没有一个更恰切的词语既传达出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又能表示出对这样一位父亲的理解和尊重呢?

生:谦虚。

师:将“谦虚”和“自卑”组合起来怎样?(随即将“谦卑”这个词语进行板书)也许大家以前没有见过这个词,今天就让我们记住它。这个词语的意思简单来讲就是:谦虚,不自高自大,实际上它包含的意义很丰富,也很微妙,说它糅合了“谦虚”和“自卑”也许更合适。感兴趣的同学在课下多查一些资料,让自己的理解更深入一些。小说中有没有别的段落也表现了父亲谦卑这一特点?

生:第二十一自然段。这一段为了庆贺家里盖新房,放鞭炮,父亲“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这些描写很细腻,表现了父亲的谦卑心理。

师:找得很准确。这一段确实也很典型。同学们来齐读一下,加深对父亲的理解和体会。

(师生齐读)

师:本来应该将胸脯挺得高高的,父亲却反倒极其不自在了,父亲谦卑的特点明晰地展现了出来。到现在为止,我们对父亲形象的探究已经较为充分了,老师很欣慰能听到同学们这么多真知灼见。哪位同学能将刚才讨论的内容进行汇总和进一步提炼,总结一下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这是一位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的精神的父亲,还是一位谦卑的父亲。

老师:嗯,提炼出了父亲两个性格特点,有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生:应该再加上“要强”和“淳朴、善良”这两点,另外我想更加具体、全面地说一说这位父亲的形象。

师:好,那你说说你的想法。

生:从立志造台阶这一点我们看出了这是一位要强、有志气的父亲;从父亲经过大半辈子的艰辛努力终于建起了九级新台阶我们看出了这是一位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的精神的父亲;从父亲建好台阶却不好意思做到台阶上去我们看到了一位谦卑、善良、朴实的父亲。总而言之,这是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父亲。

(全班同学热烈地鼓掌)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大家的掌声也给予了他足够的肯定。同学们就是应该这样,要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现在大家看黑板。

(教师以大括号的形式板书父亲形象:要强、有志气;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的精神;谦卑、善良、朴实)

师:从父亲立志造台阶,经过漫长的准备为造台阶积攒财富,我们读出了一个伟大的父亲,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己塑造的“父亲”形象有一种崇敬之情(板书:崇敬),可是细细读来,崇敬这种情感并没有贯穿本篇小说的始终,有没有哪位同学慧眼看出了小说的另一层感情色彩?

生:在的后半部分,也就是台阶之后的段落:26——32自然段,我读出了悲伤。觉得这位父亲很可怜。

师:对,我们在这些段落读出了另外一种情感,这种情感表达得很含蓄,却又是那么清晰地敲打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来齐读一下这些段落,体味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生齐读)

师:哪位同学能用一两个词语说一说,从这些段落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笔下的父亲形象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简单阐释一下自己的理由。

生:同情。父亲为了建新台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腰不行了,连水都挑不了了。

师:似乎是这样的。

生:怜悯。结尾的“父亲老了”让人感觉很凄凉,父亲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了,他成为了一个苍老衰颓的老头,让人心生怜悯。

师:这两名同学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且他俩要表达的意思也基本相同,“怜悯”和“同情”是一对近义词,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我们用“同情”“怜悯”这样的词语的时候,表明自己和“同情”、“怜悯”的对象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上,这里也许换成“悲悯”更合适,“悲”:指慈悲,对人间的苦难自己仿佛也一一遭受,悯:与同情相近,但是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指对人间处于苦难中的人并不是轻视甚至可怜,折射出一种博大的爱。后半部分处处流露这种悲悯之情,悲悯父亲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只为了造一座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悲悯台阶造好了,父亲却花白了头发,却连一桶水都挑不了了。

师:有人认为父亲这么做一点都不值得,甚至认为这样做表明了父亲是一个爱慕虚荣、可悲的人,你认同这种观点么?你怎样看待父亲的一生?

生:他就是爱慕虚荣,没必要一定要通过修高台阶来提高自家的地位,可以通过别的方式。

师:那你能否说一说比修台阶更好的方式具体是什么?

生:……

师:在那样的一个大环境中,父亲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似乎并无别的更好的选择。要想提高自己家的地位,就必须首先改变台阶的高度,将台阶修得更高、更气派。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村修房子的情况。每家盖新房都是努力将房顶的高度建到与周围邻居家的持平或者更高一些,由于一家家都竞相修高,我们村的房子单层的高度是城市房子层高的将近两倍。这种现象和我们家乡的风俗——房子低于周围人家的,家中的运气就会走下坡路——有内在的密切的联系。大家知道紫禁城么?

生:知道,就是故宫,故宫里面的建筑都很雄伟。

师: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大而至于紫禁城,处处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紫禁城中一座很重要的建筑“太和殿”采用的是“九开间”的形式,为何呢?对,“九五至尊”,这象征着皇帝拥有最高的威严;小而至于民居建筑,“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想将台阶修得更高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这让人想起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略讲并点明尊重的要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果我们批评父亲: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去获取尊重,干吗一定要“不自量力”地修台阶?其实我们如此说是在苛责父亲。

生:老师,我明白了,也就是说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又处在那种特定的文化环境里,很难洒脱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应该对父亲多一份理解。

师:理解得比较透彻,就是这样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普通人的内心如何能强大到以个人的力量抵挡世俗的力量?历史上有这样的人,但是数目很小,而极少数的敢于向世俗发起挑战的人往往是改革家、是领袖人物,并由此而名垂青史。父亲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这样的高度他达不到。所以我们说作者对笔下的父亲怀着很深厚的情感,一层是敬重,另外一层是悲悯(随即将这个词进行板书)。“悲悯”的情感从何而来?父亲为了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竟然花费了大半辈子的时间,这是因为父亲不够能干么?同学们看第十五自然段,一担柴值多少钱?父亲打一天柴能挣多少钱?

生:一元一担柴。父亲起早贪黑打柴,一天只能赚一元五角。

师:父亲其实是很能干的,之所以攒钱如此艰辛,应该归结于当时农村生产力的低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篇小说在讴歌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的同时,还有另外一层主旨:呼唤先进生产力的到来。希望不久的将来,在生产力的带动下,像父亲一样的农民能够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谦卑走向自尊,由被轻视走向被尊重。

(稍作停顿,让同学们品味、思考)

师:李森祥先生有没有将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现出来?

生: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他塑造了这样一个动人的父亲的形象,让我们铭刻在心。

师:说得真好!希望我们大家以后更用心地体察自己的父亲,因为我们的父亲身上也定有许多动人之处。今天的作业在大屏幕上,请大家认真记下来。

大屏幕展示作业:

1、《台阶》中的详略安排很有艺术性,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2、搜集一些关于“建筑的人文性”的文字、图片资料;

3、预习《阿长与山海经》,写好三项预习作业。

(学生记作业)

(下课铃响起)

师:下课!

生:老师辛苦了!再见!

台阶教案【篇7】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复述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2)合作、讨论、探究父亲的形象和文章组织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2)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写法。

教学过程:

音乐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激情导入:“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透过歌声和画面,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展示课题:PPT2)。

二 整体感知:(教师传授阅读之境界:读懂人物、读懂作者、读出自己、读出问题。PPT3)。

1、速读课文,要求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结合课文解释一些词语。(PPT4)

勾画出父亲的模样,找出最让你感动的描写父亲的语句,说说使你感动的原因。

①用“从_______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_______的人”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PPT7)

作者在父亲身上倾注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就像作者自己所说的:“乡土,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也是我情感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不会忘记,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 (PPT11-12)

想想你的父亲,学完这篇文章,假如父亲节到了,想想你的父亲,学完这篇文章,你会送给你的父亲什么礼物呢?为什么?(PPT13)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要难得多!让我们都做文章的研究者吧。思考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疑惑。提出来,大家共同交流(PPT14)。

教师可以示范:

一问:这个“台阶”文章标题能不能换成“父亲”?或者能不能换为“新屋”? (PPT15)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

可结合学生的问题,简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PT17)。

接着可引发学生的思考:你是否也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你付出了什么?是否有所收获?与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PPT18)

小结:文中写了一个父亲,可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父亲又何止他一个呢,他们耗尽一生的心血只是为了盖一座新房,给儿女成家立业。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们看来不是耀眼的,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忍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起我们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成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父亲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国农民奋斗不止的一生,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绝不是失败的。以父亲为代表的这些一无所有但依旧艰苦创业的草根阶层,正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中华民族也正是在这样的坚韧的精神的支撑下才繁衍不息的。父亲就算有些“可悲”,但他的伟大也远远超越了他的可悲。这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PPT19)。

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

写篇周记,展示自己眼中的父亲,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尊重和理解。

台阶教案【篇8】

【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一位旧中国的父亲,通过自己的毕生努力终于建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事,表现了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积累部分词语,理解父亲形象的含义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阅读小说的能力——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内容和人物情感;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安排详略等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学重难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方法】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 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2、 教师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父亲的一生可能是平凡的,平凡的让我们不愿向他人谈起,父亲的一生可能是清贫的,清贫得让我们无法在别人面前炫耀,父亲的一生也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在众人中父亲可能普通的像一块随处可见的鹅卵石。但卑微者未必脆弱,在你跌倒时,父亲会教你怎样站立;在你困难时,父亲鼓励你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在人生的风雨面前,父亲的坚韧可能是你无法想象的强大,他用行动教育孩子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来领略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

(二)师简介作者

(三)生齐读教学目标:

(四) 检查预习。

1、读准下面的字词:

凹 涎水 揩 嘎 尴尬 撬

2、介绍小说的常识

小说的三要素: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环境又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要求学生在书上圈点勾画,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讨论、理解、了解人物形象。 思考题:①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②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③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将自己的理解和疑难问题,通过四人小组讨论,与同学交流。 然后进行课堂发言。提示:a.“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b.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c.父亲为此付出的沉重的代价: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教师导学:下面我们思考讨论一下,父亲这一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最受感动和最能表现父亲形象特点的情节,读一读,议一议。思考题:①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②“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 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段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③为什么失去了一部分劳动能力的父亲“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④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提示:教师可指导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第1、2、5、12、14、20、22、25、28段,概括父亲这一形象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引发想像,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合乎情理。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理解突出重点,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A、透过父亲这个人物,你看到了什么?

点拨:A、父亲一生的追求是什么?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追求,就是要赢得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联系本文,其实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他毕生的奋斗目标。

人需要别人的尊重,这是较高层次的需要。

B、父亲一生非常艰难,为什么?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经济落后。现金收入的来源是砍柴,起早摸黑,砍一天柴,才得一元五角,许多建材是捡来的。他的积累如此艰难,归根结底是因为农村经济极端落后。

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

五、拓展延伸

本文写的是一位父亲,儿子眼中的父亲,同学们,你了解你的父亲吗?能否说说你眼中的父亲。(注意抓住父亲的性格特点)

六、课堂总结:

主题: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喻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七、布置作业

以“父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左右。

八、板书设计:

台阶

李森祥

线索:台阶

父亲:勤劳 善良 谦卑 顽强

台阶教案【篇9】

一、说教材

《台阶》是一篇以父亲为描述对象的短篇小说,现被选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本文以父亲为主要描述对象,但此文并非表现父亲的作品,而是在表现一代农民形象,具有农民的老实厚道、要强、勤劳、朴实等品质外,这位父亲更是一个用劳动证明自己存在价值从而赢得别人尊重的人。这一点也正是他有别于普通农民之处。另外,全文以儿子的眼光关照父亲,除饱满对父亲的敬佩之情外,文字间也流露着辛酸,深沉地向着 时代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的生产力。

二、说教法

从台阶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切入,了解内容,初识人物,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从而带动对全篇的深入研读和领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深入研读。在合作探究中相机点拨与引导,使学生更深地理解文章主题。教师在课前可让学生反复读小说文本,充分地熟悉情节,避免因文章本身太长和离学生生活较远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

三、说学法

《台阶》是一篇语文平实但内涵深刻的文章,不同的人对它的主题有着不同的解读,特别本文的主人公又是一位农民,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正因如此,它又是一篇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所以这堂课适合于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四、说流程

(一)导入:由台阶的图片导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再引入课文,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

(二)初步感知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哪几种台阶?

2、台阶是不是作者此文描述的主要对象?

(这个步骤,使学生明白全文围绕父亲与台阶的关系展开,为后面的深入探讨做好铺垫)

(三)揣摩妙点

从父亲与台阶的关系入手进一步揣摩文章的妙处。

1、父亲与三级台阶的关系(由此导出父亲造新台阶的愿望)

2、父亲与九级台阶的关系(由此步骤引导学生分析造台阶准备的辛苦,体会造好后感觉的不自在,并最终自然引出对文章主题的探讨)

(四)探究主旨

新台阶造好了,父亲为什么不自在了?

(在学习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劳动是父亲的生命,他用劳动证明自己的价值,赢得他人的尊重)

(五)拓展

作者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塑造父亲的?

(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探寻,以朗读后品析的方式进行,注意体会敬佩与辛酸两重情感)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台阶教案十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台阶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推荐

  • 台阶教学设计精选9篇 感谢查阅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你推荐台阶教学设计精选。解决方法灵活多变,在分析能力的要求上有相当的难度,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是需要用到教案的。教案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04-05 阅读全文
  • 台阶课件(热门6篇) 这篇文章标题为“台阶课件”,真的非常值得一读哦!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强烈建议大家不要错过,相信你一定能够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因为每位老师在上课之前都需要认真规划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老师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毕竟教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嘛!...
    2023-06-24 阅读全文
  • 写台阶的作文4篇 有些同学在作文写作方面还是有些迷茫,一篇优秀的作文通常都是主题集中思想明确的,写一篇作文你知道顺序有那些吗?编辑特意挑选了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到写台阶的作文的最新进展,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2023-05-08 阅读全文
  • 给个台阶,我就下! 幼教职业的第五个年头,我又重复两年前的生活,同样的小班,同样的是我,但不同样的是一群更为“小人精”和更为娇气的孩子。溪溪是我们班年龄不算小,但却比其他孩子入园晚了一个月。刚入园的几天,她经常喜欢在一边...
    2020-10-22 阅读全文
  • 给孩子找个台阶 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早上和妈妈说再见的时候,后面总是补充上一句:“妈妈,第一名来接……”,听了之后真的很无奈,他们在园一天情...
    2020-10-06 阅读全文

感谢查阅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你推荐台阶教学设计精选。解决方法灵活多变,在分析能力的要求上有相当的难度,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是需要用到教案的。教案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04-05 阅读全文

这篇文章标题为“台阶课件”,真的非常值得一读哦!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强烈建议大家不要错过,相信你一定能够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因为每位老师在上课之前都需要认真规划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老师们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毕竟教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嘛!...

2023-06-24 阅读全文

有些同学在作文写作方面还是有些迷茫,一篇优秀的作文通常都是主题集中思想明确的,写一篇作文你知道顺序有那些吗?编辑特意挑选了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到写台阶的作文的最新进展,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2023-05-08 阅读全文

幼教职业的第五个年头,我又重复两年前的生活,同样的小班,同样的是我,但不同样的是一群更为“小人精”和更为娇气的孩子。溪溪是我们班年龄不算小,但却比其他孩子入园晚了一个月。刚入园的几天,她经常喜欢在一边...

2020-10-22 阅读全文

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早上和妈妈说再见的时候,后面总是补充上一句:“妈妈,第一名来接……”,听了之后真的很无奈,他们在园一天情...

2020-10-0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