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

发布时间:2023-07-1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准备了这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的精华内容,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策略:

根据情境图让学生得到信息,在前面画线段图的铺垫下让学生根据题意画线段图有助于理解ax+bx或(ax-bx)可合为一项(a+b)x或(a-b)x之后能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主导活动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激趣明标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比较直接的引入新知。

二、扶放结合

探究新知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教师: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教师强调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引导学生一起板书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180

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教师引导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看图上的信息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1.先画线段图。

2.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边听边板书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则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全班交流。

举例: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反馈矫正

落实双基

第96页试一试:

第97页练一练的第2题。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97页练一练的第3题,第4题。

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选两题进行板演。

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学生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

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新知

四、小结评价

布置预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交流学习收获

并提出疑问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平行--教材第133页的内容,练习三十1-6题与7*。

教学目的:1.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本质特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会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渗透分类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板书: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想一想: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请你用笔在本上画一画。

二、进行新课

1.平行线的概念。

把学生画的位置图在黑板上画出来,让学生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说出分类的理由。

师生共同分析:第①与第④组,十分明显属于相交。把第①与第④组图去掉,重点研究剩下的4组。

把这4组分别延长,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有两组直线延长后相交,应该归到相交的一类。另外两组表面上不相交,延长之后也不相交,像这样的才真正属于不相交的情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行线。

板书课题:平行线

进一步研究上面的两组平行线,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有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是不是具备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一定是平行线呢?

通过教具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出:在确定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时,还必须考虑到它们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现在你能说一说平行线需具备什么条件吗?什么叫平行线?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翻书在书上划一划,定义中哪些地方比较重要?什么叫互相平行?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的例子。

2.平行线的性质。

出示图并提问:这组直线是平行线吗?

老师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了几条线段?

这几条线段与平行线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说明:我们把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叫做平行线间的距离。

这几条线段是否平行?量一量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能得出什么结论?

3.平行线的画法。

(1)学生看书自学,并思考:画平行线要用什么工具?怎样画平行线?

(2)边演示边讲解,画平行线分三步:

第一步:固定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第二步: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板;

第三步:再沿一条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三、巩固练习。

1.下面每组直线是平行线吗?为什么?

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3.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4.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三十第1-6题。

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第7*题:下图中,哪几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

[订正:(1)①④是平行线。(2)①()②()③()。(3)(4)题略。(5)题1和5、2和3、2和7、3和7、4和6是平行线]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课前准备:

首先让我们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学做一节手操,好吗?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导入:刚才,在做手操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的小手特灵活,哎,你们知道吗?在咱们的小手中,还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了解一下吗?

请你们伸出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2.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们看,这是同学们利用课余正在彩排节目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每2个小朋友之间牵着一根彩带,用了几根彩带,把一根彩带看成一个间隔,那6个小朋友之间是几个间隔?

过渡语:在画面上我们看到春天桃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知道吗?3月12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全国上下到处都在植树,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瞧

3.再次感知,找到规律。这里从头到尾栽了几棵树,数一数,它们之间又有几个间隔呢?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同时板书。

那么8棵树、9棵树之间又有多少个间隔呢?

你能像这样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请你们选择一种动手画一画吧!

谁来汇报一下?

边板书边说: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7个间隔数,9棵树之间有8个间隔。

(停顿)那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从头到尾有10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

那20棵树呢?

看来,告诉你们植树的棵数,让你们说出间隔数已经难不倒大家了,接下来,如果一排树之间有22个间隔,你知道有多少棵树吗?

那30棵呢?(2人说)

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

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伙伴们互相交流一下)。

反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评价:哦,这是你的发现你还能用一个算式来概括。

边板书边说:同学们都发现了从头到尾栽一排树时,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1,(指表格),也可以写成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例1,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把题目读一读。

1.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

4.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还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交流。

6.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

(3)听了他们说的,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刚才,这两位同学画线段图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列算式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都是很善于动脑筋的。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基本练习:

师:近几年南昌市容有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一个个休闲广场的建立,一条条街道的逐步亮化,南昌市已成为一座具有内涵与魅力的花园城市。最近,我了解到有关胜利路步行街有这样一些信息。

那同学们能根据题中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第二步为什么要加1?

师:刚才这道题同学们解答得很顺利。

师:现在把这道题做了一些改变,看看你们是不是还能很顺利的解答?

师问:第一步求到的是什么?

师:虽然邓老师对这道题做了一些改变,但是还是没有难倒同学们,那刚才在做这两题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题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可以先思考再讨论)。

咱们班的同学们不仅会解答,而且还能比较它们的不同,的确这两道题都运用了今天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第一题是根据总长找到间隔数,再利用间隔数求出路灯的盏数,而第二题是根据路灯的盏数找到间隔数,再利用间隔数求出总长,它们的关键都是要先找到间隔数,正因为它们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思路也不同,以后大家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要注意审题哟!

2.变式练习:

师:20xx年最受关注的两个人物,你们知道是谁?他们就是航天英雄聂海胜和费俊龙,神六号的成功发射,让人们欢心鼓舞,作为一名中国人也为之自豪。你们知道吗,宇航员叔叔他们是每2小时(师读题)。

听了这3位同学的想法,你们会支持谁?说说理由!

3.综合练习。

师:中国的体育界也有一位英雄,猜猜他是谁?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那精彩的瞬间,再一次为他助威、呐喊!根据信息,学生讨论,借助计算器算出刘翔一共跑了多少米?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那植树问题只在植树当中才有吗?学生说一说,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的情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两端不栽,一端栽,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作者: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学邓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4250000 3040000 10500000

2.写一写。

三千零二十四万 四百万 六十五万

3.读一读。

30050000 5060000 170000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第一幅算盘图。

(1)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提问: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含有哪几级?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后得出: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八位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是5。

追问: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个数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汇报。

得出结论: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一”,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这个数由5239个万和5239个一组成。

再问:万级上的“5239”和个级上的“5239”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虽然数字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万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万,个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一。

(2)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让学生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展示学生写出的数,并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交流写含有两级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写含有两级的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各级上的数。

(3)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分别读出“52390000”和“5239”这两个数。

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OK语录网 wWw.968OK.coM)

师生交流后,反馈:

相同点:“5239”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点: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读数时就不读这个“一”。

小结:我们在读含有两级的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下面两幅算盘图。

(1)观察思考。

提问:观察这两幅算盘图中拨出的珠子,它们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幅图中,有些数位上没有珠子,也就是一个数都没有。

(2)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说算盘中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3)写一写。

提问:有些数位上一个数都没有,该怎么写?

(4)读一读。

提问:6004000和3080007这两个数中都有许多0,我们读数的时候,这些0都应该怎么读?

3.小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指导学生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2.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1)读一读。

①20xx年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1900803人次。

②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75700米。

③永乐大钟上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汉字最多的大钟。

学生试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分别是怎样读的。

(2)写出下列横线上的数。

①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

②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册。

学生独立写数,并组织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一.填空。(2分)

(1)3.80.19,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同时把被除数扩大()倍,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2)求商的近似值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

再按()法取商的近似值。

(3)10吨10千克=()吨1.25小时=()小时()分

(4)287=4,()是()的倍数,()能被()整除

(5)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倍

(6)在5、1、4、3、2、1/5、0.25这些数中,()都是自然数,()是合数,()质数,()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7)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4□,使这个四位数能同时被2、3、5、整除。

(8)左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9)7、14和28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

(10)416=()/16=8/()=()/8=1/()

二.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在括号里。(8分)

1、一个合数至少有()个约数。

(1)1(2)2(3)3

2、只有公约数1的两个自然数,最小公倍数是()。

(1)1(2)大数(3)两数的积

3、如果a?b,b?c,(a、b、c都是自然数),那么5/a、5/b、5/c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1)5/a(2)5/b(3)5/c

4、小平5秒钟跑26米,小冬6秒钟跑31米,他们两人跑的速度()

(1)小平快(2)小冬快(3)一样快(4)无法确定

5、下面算式中,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是()。

(1)585.8(2)5.85.8(3)5858

6、2/9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1)6(2)36(3)27

7、在4/35、9/100、5/65、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1)4/35(2)9/100(3)5/63

8、把32分解质因数是().

(1)32=228(2)32=2224(3)32=22222

三.判断.对的在()里打ˇ,错的打。(7分)

(1)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条绳子的5/8。()

(3)假分数的分母一定比分子小。........................()

(4)比2/7大,而比4/7小的分数只有一个3/7。............()

(5)14和15都是合数,又是一对互质数。...............()

(6)45既是它本身的倍数,又是它本身的约数。.........()

(7)6能被4除尽.............................................()

四.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9)

0.070.01=0.780.26=(0.5+0.9)(0.5+0.9)=

1.4+0.90.3+1.6=3.60.6=2.4+0.85+7.6=

3.9(7.5+104)=2.40.6=(17.2-17.2)9.6=

(2))用竖式计算,并用乘法验算。(8分)

10.0795=12.884.6=

(3)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15分)

8.4+7.66+2.34+1.610.9-3.74-6.26

0.8399+0.837.823+9.360.9-4

10.5+[(0.55+0.15)(1-0.65)]

(4)解方程.(6分)

4.6-3X=1.95x+7.2=13.2

(5)右图是平行四边形,已知它的面积(3分)

是28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应用题。(24分)

1、四(1)班共有55人,其中男生有31人,女生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李明家第一天卖出香菇42.5千克,获得人民币629元。第二天卖出香菇60.5千克,卖出的价钱每千克比第一天贵0.2元.第二天李明家的收入是多少?

3.修路队要修一条27.6千米的路,已经修了2天,平均每天修了3.75千米,剩下的要在4天中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千米?

4.某车间原计划生产240个零件要60个小时,由于改进了技术,实际每小时

生产的零件个数是原计划的1.25倍,实际生产这批零件用了多少小时?

5、甲、乙两地相距9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2。5小时后离乙地还有15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解)

6.两人骑马同时从相距92千米的两地相对跑来,0.5小时后两马还相距4.5千米.一匹马每小时跑85千米,另一匹马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较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总体印象:

1、内容简单,学生基本能轻松掌握。

在前几册的统计教学的积累下,能较轻松地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而且,调查他们喜欢不喜欢折线统计图的时候,都说喜欢:因为不用一格一格地涂、只用画点、连线就可以了,制图比较简单方便。

2、重视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视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不是为统计而统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数据来解决问题。

教学思考

1、突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展现数量的增减变化,除了观察折线统计图体会它的特点外,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手势比划折线统计图,通过折线的起伏来感受、体会它的增减变化。

2、规范作图。

可以让学生按观察横轴、纵轴找出相应数据先画点再连线的方法画折线统计图,画时应在每个点上标上数据,以便观察比较。不同的连接应连接每个点的中心、线要直。力求做到美观大方!

3、回答问题要完整。

如,问题:哪个月平均气温最高?学生的回答基本上是两个字:八月。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完整。顺便提一下学生对变化趋势这个词不大懂。

4、把握教学目标。

教参的要求是:不要求学生会制作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但并不对此作统一要求。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

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

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

2.出示第二组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

3.出示第3、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

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

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

4.提问: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

5.做练一练的第1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2.讲解: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3.完成试一试

4.完成练一练

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3题

2.做练习一的第4题

3.做练习一的第5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等式性质和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50=50 50+10=50+10解:x+10=50

x+a=50+a 50+a-a =50+a-a x-10=50-10

x=40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40+10=50,x=40是正确的。

幼儿园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每节课,老师都要花心血准备教案课件,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在众多阅读资料中发现了一篇非常实用的“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阅读完后别忘了收藏我们的网址哦!...
    2023-06-21 阅读全文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汇总10篇 教师的教诲总是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在课堂教学中,教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教案要求适应现实需要,讲述内容观点正确,有实际应用价值。写好一篇优秀的教案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以下由编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2-12-15 阅读全文
  • [荐]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幼儿教师教育网精选专题推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一定要充分的体现,作为教师授课前的基本任务就是写教案,一篇优秀的教案方便教师的使用,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知道一篇优秀的教案该怎么写吗?你不妨看看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12-28 阅读全文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要说哪个阶段的数学最实用,那还得是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充分考虑到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理解性,写教案课件是每一个老师少不了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将小学数学教案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
    2023-04-24 阅读全文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师恩重如山,学生不敢忘。教师往往在教学前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锻炼教师的思维,提高教学能力。那老师应该从什么方面去写教案课件?经过收集并整理,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你呈上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2022-12-29 阅读全文

每节课,老师都要花心血准备教案课件,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在众多阅读资料中发现了一篇非常实用的“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阅读完后别忘了收藏我们的网址哦!...

2023-06-21 阅读全文

教师的教诲总是让学生们如沐春风,在课堂教学中,教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教案要求适应现实需要,讲述内容观点正确,有实际应用价值。写好一篇优秀的教案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以下由编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2-12-15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精选专题推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一定要充分的体现,作为教师授课前的基本任务就是写教案,一篇优秀的教案方便教师的使用,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知道一篇优秀的教案该怎么写吗?你不妨看看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12-28 阅读全文

要说哪个阶段的数学最实用,那还得是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充分考虑到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理解性,写教案课件是每一个老师少不了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将小学数学教案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

2023-04-24 阅读全文

师恩重如山,学生不敢忘。教师往往在教学前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锻炼教师的思维,提高教学能力。那老师应该从什么方面去写教案课件?经过收集并整理,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你呈上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2022-12-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