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有关矛盾论心得感悟

发布时间:2023-07-04

矛盾论心得感悟。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可以指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所以,关于幼师资料你究竟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有关矛盾论心得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矛盾论心得感悟(篇1)

学习《矛盾论》的心得体会

毛泽东的《矛盾论》写于1937年8月,发表于1952年4月1日。《矛盾论》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文章概括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斗争,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的重要贡献,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虽然70多年过去了,但这篇著作闪耀的哲学思想的光辉,永远指引我们前进。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从四个方面阐述辩证法。

一、两种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宇宙观,是两种对立的宇宙观。这两种对立的宇宙观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与之相反,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而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个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另一个是说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或相对性,是说矛盾有其特殊性。一个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在实际中,对于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时注意从总体、从各个联结点,从各个阶段区分研究矛盾特殊性,关注其特点。研究这些特性,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必须对他们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研究任何事物的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抓主要矛盾。

通过学习《矛盾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唯物辩证法思想,用科学的观点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这个预备党员来说,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指导我的工作。

一、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处理我的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要敢于正视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和不足,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冲突。用科学的方法协调解决好各种关系,发扬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建立和谐文明单位和家庭。

二、用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在工作中,善于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区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权衡轻重缓急。在工作和家庭事务发生冲突时,能够作出正确抉择,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两促进。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通过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做到对症下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开发区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局(公司)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矛盾论心得感悟(篇2)

伟大的著作 不朽的篇章

——《矛盾论》学习体会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8月写成的文章,本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在思想上、理论上清楚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余毒,树立唯物辩证法的正确宇宙观及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实践证明,文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也证明了文章观点的正确性及著作的伟大。《矛盾论》写成离今已有近80年的时间,文章丝毫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文章通篇充满了唯物辩证的思想,尤其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矛盾作出精辟分析和深入解读,使人读后深受启迪。文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对现在以及今后仍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现将学习的几点体会概要如下:

一、正确的宇宙观是打开认识事物的金钥匙。人类一直追求对未知世界的认知,在整个认知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对立的宇宙观。一种是形而上学的宇宙观,一种是辩证法的宇宙观。辩证法的宇宙观,古代就产生了。但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由于受历史条件和理论限制,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后来就被形而上学所代替,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和扬弃前人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才创造出唯物辩证法宇宙观。形而上学宇宙观静止地、孤立地、片面地看待事物;唯物辩证法宇宙观,运动的、联系的、全面地看待事物,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这两种认识世界的宇宙观在近代相互对立,在中国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在中国革命的认识上尖锐对立。在形而上学宇宙观的指导下,党内教条主义盛行,照抄照搬苏联的革命模式,把共产国际的指示奉为圣旨。先后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王明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中国革命遭受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在纠正左倾和右倾的错误后,特别是1938年后,中国革命以唯物辩证宇宙观为指导,逐步掌握了中国革命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革命不断取得成功,并最终取得胜利。

二、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之所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处于运动之中,列宁说:运动即矛盾。可见,矛盾普遍存在于事物当中。在推动事物运动变化上,形而上学者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决定于事物所处的外部环境,外因起决定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矛盾虽普遍存在,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一物体区别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矛盾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封建社会的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间的矛盾。正是矛盾的特殊性,推动了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变化运动,才使得世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样性。那么,矛盾是如何推动事物运动变化的呢?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中给我们提供了答案。事物的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同一性是暂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提供数的扩张和量的积累。同一事物的矛盾双方自始至终相互斗争,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事物在矛盾的斗争性作用下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矛盾观点,要善于发现和找出事物内部的矛盾,促进事物朝着有利于工作的方向运动变化。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从实际出发才能贯彻到底。众所周知,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如果不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企图用一种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是注定要失败的。那么,如何才能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呢?首先是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其次是具体分析和解决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矛盾;再次是具体分析和解决同一事物双方矛盾的特点。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被复杂多样的矛盾遮蔽双眼,才能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奠定前提和基础。

四、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世界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了事物矛盾呈现出复杂多样和矛盾的程度不同。有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有的矛盾是次要的,有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有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在纷繁复杂多变事物中,要推动工作发展,解决现实问题,要善于在多样的矛盾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后,剥削阶级作为整体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报告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可惜的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出现变化后,我们一度放弃了这一主要矛盾。在我国几十年的建设、改革实践中,凡是坚持这一矛盾,我们的工作就取得成效。凡是偏离这一主要矛盾,工作就遭受损失。这一主要矛盾,将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过程。在初级阶段的不同阶段,物质与文化需要的侧重点将有所不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始阶段,物质需要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工作重点是发展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人民的物质需求就有所下降,文化需求有所上升,工作重点也将作出相应的调整。在继续巩固经济成果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等产品的供给应是我国当前和日后工作重点。

由于个人的水平和哲学功底有限,不能尽说文章之精要。提出的几点浅见,也是挂一漏万。表述上若有不妥之处,恳请给予批评指正。

矛盾论心得感悟(篇3)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党员学习了毛泽东在1937年8月写的文章《矛盾论》,不禁再次为伟人毛泽东的伟大人格、雄韬伟略和杰出文才所折服。《矛盾论》确实经典,不仅对当时的革命斗争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还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路,更准确一点说,是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凡事你都可以从中找到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点或两个方面,也就是矛盾着的双方,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区别轻重缓急,推动矛盾向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转化。轻重是从空间上讲要区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就是说抓工作要抓重点;缓急是从时间上讲矛盾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工作重点也要随之调整。考虑到大千世界、人生百态,我们无不时时处处面对着矛盾和矛盾的运动,《矛盾论》能够给我们指明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径、一个切入点,这让我由衷地感到毛泽东同志的高明和《矛盾论》的精彩。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个人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做一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是要正确对待工作上的矛盾。我们每天都面临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每一项任务都是一项矛盾或一项系统综合矛盾。干工作,也就是在处理矛盾。二是要正确对待同事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一起工作的同事,相互之间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是必然的。三是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矛盾。每个人都处在瞬息万变的物质世界当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就是生活在矛盾当中,生活本身也是一个矛盾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对待事业、工作和人生的价值上,我们应在矛盾斗争中,时刻注意保持昂扬的斗志,积极把握主动权,使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从各方面不断丰富提高自己,努力工作,使自己的人生矛盾运动向高层次发展,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矛盾论心得感悟(篇4)

《矛盾论》读后感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它是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的。它对于人类的认识史是一个大革命。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来,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他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他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他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和非主要的区别;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矛盾论指导革命实践的发展,统一全党思想。破击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是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使全党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即抗日压倒一切,成为主要任务。也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上的准备,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回避矛盾,否认矛盾,找不到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科学方法。这其中也包括我曾有过类似的想法。人们对陶渊明“世外桃源”的向往,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其实,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古往今来,人们所处的世界都是充满矛盾的世界。我渐渐意识到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而我们应该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性,不能回避矛盾,否认矛盾。矛盾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时时可以见到,处处可以用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等,这些高中就谈到过的问题,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与启发。

毛泽东的矛盾论的主要从宇宙观的高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书中还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该书从 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并提出了“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论证了主要矛盾和次

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指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毛泽东的矛盾论使我更加认识到了世界上任何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各有不同,所以,我们要做到对症下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解决不同的矛盾,而不要死抠马列著作中的那些死板教条,要确立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使中国革命这艘航船能够拨正船头,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总之,《矛盾论》这篇文章,是我党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不仅在过去,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有着它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矛盾论心得感悟(篇5)

矛盾是由相互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统一体。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方面各有其特点,这又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以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无所不在。毛泽东同志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革命导师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并适用之,开辟一条新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

如今,世界在变,世界在发展,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用矛盾分析方法对待一切却永远是充满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更具有指导意义。

世界有缺陷、不完美,就会造成冲突,形成矛盾;人生有缺撼、不完美,就造成人生的各种问题的冲突,形成人生矛盾。世界上矛盾无处不有,人生中矛盾无时不在。人生矛盾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存在于人生的每个方面。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等一切人生关系中,无不存在着矛盾冲突。

青年一代的我们,正处在热情如火的时期,面对的矛盾更是复杂与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特别是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情感与理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这些方面,更应注意,更应要求我们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去对待。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方面,应正确认识到理想人生必须植根于现实人生之中,同时又要用理想人生来指导推动现实人生的实践活动。在人生这一普遍性创造自己人生的特殊性。

在情感与理智这一对矛盾方面,不能把其分割开来而只按情感办事,不能情感地思考问题,曲解事实而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应自觉地用理智战胜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情感;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首先应正确认识到特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不能片面强调精神作用而忽视物质利益,同时又要认识到不能忽视精神生活的作用和意义。物质利益对我们青年人来说,总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但我们要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对待,不能片面追求物质享受而被物欲所累。

社会在前进,人类在发展,而发展的动力正是矛盾。“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的矛盾性。”正确把握这一点,用矛盾分析方法去对待发展,这对个人、集体以至于一个民族的前途都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于矛盾中谋求前进,于矛盾中谋求发展。但愿我们都能自觉地学会用矛盾的方法面对矛盾的人生世界,从而使我们人生前进的步伐迈得更坚定,更有力!

矛盾论心得感悟(篇6)

1、“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

2、没有人会管你曾经历什么或者走过多混乱的路外人看的只是结果感同身受是假的有些事自己心里明白就好。

3、一份遇见,让两个灵魂有了共鸣和默契,这是一份最美的遇见,多么偶然,又多么珍贵。一生中会有许多遇见,因为相知才会定格成永远,有很多人喜欢把缘分挂在嘴上,哪怕真是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相遇,也不过是想用最唯美的语言把缘分珍藏,而人生中最美好的,又怎能用言语表达。

4、毛泽东的《矛盾论》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再此选取十句切合论题的概括性名句:

5、“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6、“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

7、也可以用这段话来解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从两者在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和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同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

8、“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就是我们研究矛盾法则的一些简单的结论”。

9、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0、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1、矛盾论最精辟的一句话是:

12、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13、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

14、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5、“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16、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事情,任何事情都有对立和统一的矛盾论。

17、矛盾论中我觉得最著名的一句话是“任何事物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即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18、最震撼人心,最震撼世界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20、“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

21、“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这种宇宙观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态和种类,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

22、端午节到了,送你一个“艾香粽”,芳香四溢;送你一个“薄荷香粽”,凉爽夏日;送你一个“莲子粽”,身体倍棒;送你一个“火腿粽”,胃口倍好。

23、“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4、“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作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

25、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26、“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

27、《矛盾论》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矛盾双方是一对对立统一矛盾综合体,矛盾双方始终朝着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发展趋势发展;矛盾的“统一”,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28、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29、。

矛盾论心得感悟(篇7)

《实践论》《矛盾论》

一、历史背景

(一)、《实践论》写作的必要性

1、从认识根源上清算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走过了一段传奇而又曲折的路程。它在实践中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也经历了1924年和1934年两次惨痛的失败,这两次挫折虽然主要是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造成的,但外部反动势力对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打击是通过党内路线错误而得手的。其中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四年统治,更把党几乎引向毁灭的边缘。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但它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举行的,只能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中央领导机构问题作了变动,其他问题还来不及解决。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一次政治局会议谈到博古时说:“遵义会议纠正了他的错误,然而没有指出宗派主义、冒险主义,这个问题是路线上的错误。”可见,全党需要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根本路线上进行通盘的审视。

2、中国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

1937年前后,中国的政治局势正处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刻,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以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新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责任更大了。如何适应形势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策略,如何帮助全体党员和干部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党的路线方针的自觉性,学会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正确地指导革命实践,就成了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理论任务。然而,党内的思想并不统一。关门主义(也就是宗派主义)、冒险主义以及作为它们共同思想基础的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订和执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思想理论的高度上加以解决,中国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因此,为了胜利地肩负起新的任务,党在这时必须从根本问题上来解决党内长期存在而没有彻底解决的思想问题。党内思想问题的最本质的问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的问题,即关于唯物论辩证法的问题,关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问题。在党的历史上,各种机会主义在这个最本质的问题上是和马克思主义完全对立的。曾经有一部分犯教条主义错误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是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犯经验主义错误的同志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确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人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教条主义思想,曾经在1931年至1934年使得中国革命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而教条主义者确是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为了揭露党内存在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特别是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的错误根源,以利在政治问题上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斗争,毛泽东认为不能回避哲学阵线上的斗争,必须在哲学阵线上击败他们。为此,毛泽东1937年7、8月先后发表了《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曾以这两篇论文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作过演讲。

(二)《实践论》写作的可能性

1、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超越前人的经验和极其深刻的教训

一方面,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之后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义革命,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员人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工作,不是要独立地创造一个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而是首先学习已经有了的并且被俄国十月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中国革命也积累了极其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中国革命的国情特别复杂:毛泽东当年判定说:“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又经过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这一判定表明中国革“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

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由此造成了极为复杂的阶级关系。

二、命有以下特点:

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同时入侵中国,它们之间不统一,由此造成了它们所支持的各派军阀的不统一。

三、“中国是一个大国”,大有大的好处,大也有大的难处。

四、“中国是经过了一次革命的国家”,准备了革命的力量,但阶级对抗也特别尖锐,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革命实践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往往更深刻、更丰富、有更多特点,对这些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就可以反过来指导中国革命。

2、暂时的平静使毛泽东在延安有一段相对空闲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特别是在1936年下半年和1937年上半年,国民党西北军吃了红军的几次败仗,剿共态度更不积极了,陕北局势相对稳定,国内翻译出版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文章已经能传送到这里。西安事变(1936年月12月)又促成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毛泽东就挤出不少时间,不分昼夜,发奋研读了不少西方哲学著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书籍,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并需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前后的几个星期里,军队陆续开赴前线了,此时(延安)抗大正准备办一个青年干部培训班,这批青年学生经过3个月的短期训练,准备在今后几年做政治辅导工作,班上需要作关于哲学基础的讲演,在党中央的坚持要求下,毛泽东又腾出时间来收集材料,比较集中地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用几个星期时间写了一些简明而基本的讲义,《实践论》和《矛盾论》就这样完成了。“两论”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的日常实例结合起来,并具体地、灵活地、巧妙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如果说,《实践论》是从认识上来揭露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教导共产党员要把自己的思想纳入实事求是的轨道,那么,《矛盾论》则是从方法论上来揭露教条主义者形而上学的错误,教导共产党员要把自己的思想纳入唯物辩证法的轨道。在培训班上毛泽东用两个小时左右时间,来具体讲述《实践论》和《矛盾论》。讲解时毛泽东自己认为《实践论》比《矛盾论》更重要。

3、从当时社会环境来看,《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有着诸多的有利条件。

第一、从国外社会环境分析,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苏联哲学界对德波林学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消除了、割断了党内教条主义者思想理论的国外根源,这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从国内社会分析,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不仅给毛泽东同志写作“两论”提供了环境条件和可能性,而且提出了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上肃清“左”的影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战斗力的必要性,这为“两论”的写作创造了前期难得的国内环境,从延安根据地具体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分析,陕甘宁边区革命化生活和干部、战士学文化、学哲学的热潮,为“两论”的写作创造了特殊环境。

二、内容讲解

(一)实践论

《实践论》极其生动和完整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创造性地发挥了关于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的基本原理,关于革命理论在实际革命斗争中的意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关于真理问题的基本原理。全文集中论述了四个问题。

第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错误,阐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毛泽东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类的认识。毛泽东还分析了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即生产实践活动、阶级斗争、科学实验,其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毛泽东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是阶级性,即它是为无

产阶级服务的;另一个是实践性,强调了理论依赖于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第二,系统地阐明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从而回答了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问题。毛泽东分析了人的认识发展总过程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以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分析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三,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问题的基本原理。毛泽东论述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之间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思想,并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穷尽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

第四,联系中国革命的实际,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指出它们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是在思想方法的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即认识的主观片面性,它们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都把片面的相对的真理夸大为普遍的绝对的真理,揭示了“左”右倾机会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总之,《实践论》深刻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违背辩证唯物论的错误实质,并用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和克服它们。《实践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它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它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教育全党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为延安整风运动作了理论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

(二)矛盾论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在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作了全面深入系统的阐述和发挥,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在政治上“以扫除教条主义思想为主要目标”。全书共七章,包括六大问题和一个结论。第一,阐明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对立,指出形而上学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而唯物辩证法则是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坚持外因论或被动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外部原因引起的;唯物辩证法则坚持内因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第二,阐明了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其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具体分析说明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存在和发展。 第三,阐明了研究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即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有特殊性,每一种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有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来解决。论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是与普遍性相联结的,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阐明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第四,进一步阐明了矛盾特殊性中的两种情况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出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的两方面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并说明了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重要性。第五,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也就是矛盾的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互相联结、互相合作,它表现为两种情形:其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可变动的、暂时的、相对的,而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六,阐明了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指出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不同性质的矛盾应该采取不同的形式加以解决,并分析了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对抗与非对抗的辩证法。

第七,对全书作了简单的总结,指出研究矛盾辩证法主要是为了反对和防止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

《矛盾论》精辟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中国共产党和一切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矛盾论》的发表,为中国共产党奠定了辩证唯物论思想路线的基础,极大地帮助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进行思想方法上的革命,有力地反对了危害革命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主观主义的错误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

三、历史地位

1、《实践论》《矛盾论》使全党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了中国当时的形势和特点

毛泽东先后在1935年12月和1936年12月写下《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两部重要著作,分别从政治路线、军事路线、思想路线上总结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地回答了党所面对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毛泽东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全国人民的生存已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情形,就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反抗呢?还是投降呢?或者游移于两者之间呢?”他指出:中国的工人和农民都是要求抗日的,而且是中国革命的最坚决的力量;小资产阶级也是要反抗的。现在他们眼看就要当亡国奴了,除了反抗,再没有出路;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他们具有两面性:既不喜欢帝国主义,又害怕革命的彻底性,但在今天殖民地化威胁的新环境下,他们是有变化的可能性的。即使是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在日本炸弹的威力圈及于全中国的时候,在斗争改变常态而突然以汹涌的阵势向前推进的时候,也是要发生破裂的。基于对现实状况的分析,毛泽东得出结论:“目前是大变动的前夜。”“当着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党的基本的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中毛泽东又指出:战争是有规律的。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规律的东西。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而且还取决于双方的主观指导能力。他写道:“„拼消耗‟的主张,对于中国红军来说是不适时宜的。„比宝‟不是龙王向龙王比,而是乞丐向龙王比,未免滑稽。对于几乎一切都取给于敌方的红军,基本的方针是歼灭战。”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这两篇著作以实践为主要源泉,对中国国情的分析非常准确和科学,充满着实事求是的创造精神,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唯物的、辩证的哲学思想。1937年7、8月毛泽东又在《实践论》、《矛盾论》中把这些哲学思想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为具体政策和策略找到了理论依据。这一思想又通过青年干部传播到了全党和全军,使全党全军能从哲学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为这一时期党的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扫清了思想上障碍。

2、为延安整风作了理论准备,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打好了思想基础 很长时期以来,党内一大部分同志相信党中央的具体决策是正确的,但又无法完全理解中国为什么不走俄国革命同样的道路,甚至怀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是一场农民运动而已,所以不能在思想上彻底消除疑虑。《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著作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出发,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倡导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两篇文章又指出了教条主义是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的共同认识论根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不同于俄国革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找到了哲学基础,使全党坚定了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信心,也为延安整风特别是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作了重要准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内再也没有出现过路线错误和斗争,消除了思想斗争带来的内耗。

四、现实意义

1、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理论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活力

中国有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世界观,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在封建社会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注入新的内容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换一个角度讲,也就是对中国文化注入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时代的灵魂,使传统文化得到批判与扬弃,并创造与构建新的中国文化。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用中国人的语言和风格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从而改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世界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能够为中国人所掌握、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植根于中国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深扎根。凭借这种唯物的、辩证的思维方式,中华民族才能不断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过程并在一定客观条件下把握、选择自己前进的道路。凭借这种合乎人类进步,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世界观、价值观,才使中华民族具有空前凝聚力和进取心,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2、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为我们革命和建设一贯坚持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和方法。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与教条主义斗争的成果,以“两论”为起点毛泽东结合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逐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向。提出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等一系列方法论。正是有了这思想路线和这些方法论的指导,中国民主革命才摆脱了种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最后走向胜利。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又一再证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要能够切实地贯彻执行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就一定成功。遗憾的是我们在工作中常常只把它当成一句口号,不去理解其丰富的内涵。更谈不上在实际中切实地贯彻执行了。其实我们建设时期的每一次错误都印证了这一点:由于我们不加消化地全盘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模式,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失去了活力;在接下来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又照搬一些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和作法,使一些改革流于形式或失败。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企业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作就能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可我们总是一再地犯“一刀切”的错误,错失了发展时机的同时也错伤了人民群众积极性。

3、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社会中的各个阶级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分清主次,在不同的革命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和策略,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杰出贡献。

阶级矛盾不再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依然可以指导我们的改革,剥削阶级不存在了,但根据物质利益的不同,人可以分为不同的阶层。一项改革措施出台前必须弄清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谁应该受到保护,支持者是谁,依靠力量是什么,会触及到谁的利益,这也是改革的首要问题。今天,随着改革的深入,如何兼顾各阶层利益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避免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让改革的成果被最广大人民群众享用,我们相信党在新时期会在实践中对毛泽东的矛盾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有新的发展。

矛盾论心得感悟(篇8)

学习《矛盾论》和《实践论》的心得体会

——李洪国

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既然矛盾不处不在,既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于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那么在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上就要坚持多从事物内部找原因。矛盾具有同一性,可以相互之间转化,也就是说,矛盾既具有积极的内核,又具有消极的内核,其结果之所以不同,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对待,去处理。只要把握行当,处理有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我们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就会减少矛盾、化解矛盾,转化矛盾,促进和谐。

矛盾是开启科学思维的“钥匙”。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科学思维的“钥匙”。因此,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也就是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相来面目,有利于加深对事物内部规律的认识,实现科学思维、立体思维,这一条用在我们建筑施工管理中也同样适用。

矛盾是推动工作创新的“动力”。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是《矛盾论》告诉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我们正是坚持对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才推动了一项项工作的创新。因此,只要在工作中善于捕捉矛盾,善于把握矛盾,善于剖析矛盾,善于利用矛盾,就一定能够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实践论》中关于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结合实践,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一方面,我们要注意积累工作中的认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我们要注意需学习他人的经验,采取拿来主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帮助我们工作的完成。

认识的过程,第一步,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得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正确的认识,就得对现实事物充分了解,且感觉深刻而丰富,才能最终形成正确的结论。而在实际操作中,又要根据改变了的现实情况,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工作方案,以期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得到预想的结果。目前我们面临一些困难,有困难就有机遇,克服困难,把握机遇,不凭空想象,脚踏实地,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工作就会有进展出成绩。

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我们反对思想上的顽固保守,也反对空谈盲动。我们要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并且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我们就会从不懂不会到少懂明白,再到清楚明了,做好工作。

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认识、学习、提高,最终达到对事物的准确把握,更好地开展工作,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矛盾论》、《实践论》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用崇高理想鼓舞自己,用坚定信念鞭策自己,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2010年12月28日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有关矛盾论心得感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矛盾论心得感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关于矛盾论心得感悟 有哪些优秀的感言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我们在面临一些重要的活动现场。感言给予了我们表达内心的机会也鼓舞了别人,感言能够帮助发表人表达内心也能激励他人。不容错过的“矛盾论心得感悟”相关文章让您更深刻了解该主题,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2023-06-12 阅读全文
  • 矛盾论的心得感悟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关多类信息、情报。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师资料吧?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矛盾论的心得感悟,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矛盾论...
    2023-05-12 阅读全文
  • 关于矛盾论读书心得 反思让我们产生很多感悟,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心得体会可以让自己的大脑富有思维定势。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非常用心制作了这份“矛盾论读书心得”希望能够让您满意,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2023-04-29 阅读全文
  • 关于矛盾论读后感 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矛盾论读后感”。读一本好书仿佛就能提高我们的精神层次,读作者写的作品便是给了我们一个攀登的台阶。此时我们不妨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心中所想。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2023-01-23 阅读全文
  • 矛盾论的感悟1500字系列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需要处理文档,范文借鉴是解决写作困难的一个方法,范文让我们写作的时候思维更具有逻辑,怎么正确借鉴范文的模板?推荐你看看以下的矛盾论的感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2023-01-24 阅读全文

有哪些优秀的感言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我们在面临一些重要的活动现场。感言给予了我们表达内心的机会也鼓舞了别人,感言能够帮助发表人表达内心也能激励他人。不容错过的“矛盾论心得感悟”相关文章让您更深刻了解该主题,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2023-06-12 阅读全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关多类信息、情报。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师资料吧?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矛盾论的心得感悟,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矛盾论...

2023-05-12 阅读全文

反思让我们产生很多感悟,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心得体会可以让自己的大脑富有思维定势。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非常用心制作了这份“矛盾论读书心得”希望能够让您满意,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2023-04-29 阅读全文

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矛盾论读后感”。读一本好书仿佛就能提高我们的精神层次,读作者写的作品便是给了我们一个攀登的台阶。此时我们不妨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心中所想。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2023-01-23 阅读全文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经常需要处理文档,范文借鉴是解决写作困难的一个方法,范文让我们写作的时候思维更具有逻辑,怎么正确借鉴范文的模板?推荐你看看以下的矛盾论的感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2023-01-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