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别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育儿心得

发布时间:2023-06-25

“别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育儿心得。

作为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付出许多精力和时间来照顾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不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忽视自己和家庭的其他方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别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育儿心得”,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别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育儿心得

在孩子教育中,父母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平衡也非常重要,而大部分父母过于期待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便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但这样会对自己和孩子都造成不好的影响,不仅会让孩子感受到压力和焦虑,还会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家长应该适度关注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自由和独立性。

父母应该意识到,让孩子成长和发展需要关注和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投入并忽略自己的需求。父母需要在孩子的教育和自我成长之间取得平衡,尽可能抽出时间和精力投入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持自己的个人发展和成长。

与其过度在意和关注孩子的生活,不如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幸福的环境。YJS21.CoM

夫妻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和家庭和谐至关重要,父母需要保持健康和谐的夫妻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情感成长,还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氛围和沟通。作为负责的父母,应该努力寻找与另一半共同兴趣爱好、参加有意义的家庭活动,使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父母大可相信孩子的自我成长能力。

当孩子长大后,他们需要自己去探索和经历,而父母的首要任务是支持他们在成功、挫折和失败中成长。父母不必过分强调自己的牵制力,而是应该放松心态,相信孩子的成长。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父母别把坏心情“传染”给孩子


日常生活中,年轻的父母常会因各种事情的影响而使心理波动,心境好时,对孩子亲近爱怜、关怀备至;心情坏时,对孩子视如路人,或动辄训斥打骂,往孩子身上撒气。随着自己的心情好恶变化而对孩子忽冷忽热,这样做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1.容易造成孩子的心情不稳定。孩子的心理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父母心情的变化转变成对孩子态度的变化,时间长了,会使孩子的心理不稳定。

2.容易使孩子优柔寡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同,孩子不能完全明白。当孩子没有做错什么事,却受到父母的冷遇或训斥,父母的反复无常会使孩子感到莫名其妙,有时又感到万般委屈,在父母面前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在言行上优柔寡断,遇事六神无主。

3.容易造成孩子对成人产生不正确的认识。父母对孩子时冷时热,往往使孩子认为大人们情绪古怪,不可信任,不值得尊敬,而疏远父母及其他人,看不起周围的成年人,容易养成孤僻、清高的性格。

作为家长,不管自己的心情好坏、空闲还是忙碌,对孩子要一如既往,该指导的指导,该关心的关心,使孩子感到父母永远在爱着自己,关心着自己,从而给孩子一种稳定感、安全感和信任感。

别把孩子养成胆小鬼


导读:常有家长抱怨说孩子胆小,瞧,有的孩子看到家里来了陌生客人就哭着躲在父母背后;有的孩子兴高采烈地跟父母到儿童乐园玩,可是看着那一个个旋转、摆动的游戏机,却一项也不敢上去玩;在自助餐厅里,爸爸妈妈只是去自助吧台拿东西,有的孩子只一下看不见父母,就会放声大哭……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许多成年人的拘谨可以追溯到他的儿童时代。如果孩子的拘谨在儿时得不到解决,那么,不合群、不爱与他人交往的个性将会妨碍他今后事业上的成功。即使有的孩子有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也会因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在人生道路上遇到意外的困难。

现象追踪

怕物·需时刻安抚

刘女士的孩子如今3岁,准备过了春节上幼儿园,她说自己的女儿“相当胆小”:每次拿到新玩具,尤其是体积较大、会动会唱歌的玩具便会放声大哭,虽然熟悉后女儿会非常喜欢这些玩具。平时,带她去玩蹦蹦床、滑梯,女儿不仅不敢玩,还会发脾气,要妈妈安抚很久才能平复。

怕人·难正常交流

罗先生的儿子今年7岁,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他说儿子源源小时候就特别胆小,家里只要来了客人,无论认识与否,便会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在外边,走路喜欢溜边儿,尤其是靠着墙角走他才会感到安全。有一次,罗先生带儿子出去散步,正好遇到熟人停下来说话,熟人刚问了罗先生的儿子一句:“学习好不好?”他立刻躲在罗先生的背后,并拖着衣角要求赶快离开。在学校里,源源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和老师交流,而且和老师一说话就脸红。

一次,爸爸妈妈带他到自助餐厅吃饭,只是去吧台拿东西,离开一小会儿,源源便放声大哭。

怕生·不许别人碰

李先生说他原本没发现自己5岁的儿子胆子小,只是觉得孩子有些怕生,本以为是正常的,但是暑假时他将儿子带回乡下老家,儿子的问题非常明显地暴露出来了。

李先生说,老家有几个和儿子差不多同龄的堂兄弟姐妹,儿子一回老家,就哭着不肯进门,吵嚷着要回家,6岁的小堂兄和4岁的小堂妹很大方,热情地想拉李先生的儿子一起玩,可是孩子一见这种状况便吓坏了,尖叫着甩开手不许他们碰他,众人安抚了半天才平静下来,平白给李先生增添了麻烦。

怕黑·不敢自己睡

今年9月,丁当上小学一年级了,“你是小学生了,应该自己睡。”开学第一天,丁当的妈妈贾女士就这么跟丁当说。如今,为了让儿子自己睡觉,贾女士还在和儿子做着“斗争”——不仅给儿子买了他喜欢的带滑梯的儿童床,还按他的要求重新布置了整个房间。

即使如此,“我怕黑!”只要贾女士一说起让他独自睡这件事儿,丁当就会硬硬地顶回去。尤其让贾女士苦恼的,是问丁当为什么怕黑,他说黑夜里有许多怪物,会把他捉走。而且,告诉丁当“怪物”并不存在,他还不相信。

原因分析

孩子胆小“错”在父母

孩子胆小的问题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做法或是过于简单,或是处理过急,才造成了孩子的心理紧张。比如,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不准孩子单独外出,不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伙伴,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合群,缺乏交往能力;父母过分娇宠孩子,事事包办替代,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或者父母过分严厉,孩子整日战战兢兢。

原因一:家长保护太多

家长对孩子保护太多是让孩子胆小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呵护备至,无论是在生活细节中还是学习过程中,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会代劳。

这种情况在城市里更加严重,家长会时常灌输给孩子过分的“安全意识”,比如“绝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外面太危险”,甚至有些家长用恐吓的语气来教育孩子,这些意识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便会让孩子觉得只有在家里、在父母身边才是安全的,其余地方都不安全。因此当孩子离开了家,便会出现害怕、退缩等表现。

原因二:触觉学习不足

3岁之前的孩子正是需要父母尤其是与母亲多进行亲密接触的年龄段,从心理和生理方面来说,妈妈要多抱孩子,这样孩子才不会产生“皮肤饥饿”,也有利于触觉学习。

然而,如今许多孩子往往是非母乳喂养的,加上在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工作太忙,总是由祖辈、保姆帮着带,没有太多时间照看孩子,因此造成了孩子触觉学习不足。而这会引发大脑分辨能力差,令孩子对外界的刺激不是太迟钝,便是太敏感。触觉学习不足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害羞、黏人、怕生、情绪不安等,还可能产生挑食、偏食、咬人、自伤等行为,严重的话更会出现自闭现象。

原因三:玩伴选择不当

如果孩子胆小,大多数家长根据“近朱者赤”的理由,希望并鼓励孩子与年龄大一些且胆子大的伙伴交往,但对一部分孩子而言,其结果反而不妙。在与比自己强大的同伴接触中,他们变得更自卑,更拘束。

因此,家长切勿一厢情愿把孩子往优秀的群体中赶,“正负得负,负负得正”的情况,在教育中也会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最好就是为孩子选择一个性格开朗、身体壮实、年龄比自家孩子小一些、其家长待人热情大方的小伙伴,让孩子经常与小伙伴在一起玩耍。这样的小伙伴容易与年龄稍大但胆小的孩子玩到一起,而你的孩子也就有了可以仿效的小榜样,而且小伙伴的家长待人热情大方,保证了孩子去玩时,大人不会干涉。

原因四:看不到“闪光点”

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说话声音太小等,父母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强烈地反应,而应善于发现并强化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避免拿别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最胆小怯弱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许在父母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

但现实中不少家长不但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勇敢漠不关心,而且经常拿别的孩子来比较,“你这算什么,谁谁比你本事大多了”,“谁在演讲比赛中拿了大奖,你连讲台都不敢上”……这些话语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越加自卑胆怯。因此,家长对于胆小的孩子必须坚持“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的原则。

应对手册

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取经验

第一,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气氛,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让孩子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允许孩子害怕,千万不能讥笑孩子“是胆小鬼”,而要千方百计解除他的恐惧。晚上孩子可能是在黑暗中看到一些影子而感到恐惧,就应该对孩子说这是树的影子,就像人的影子一样,是很自然的事。别把孩子推向害怕处,不可说:“别怕,冲过去啊!去了你就会看到没什么可怕的。”

第二,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获取有益的经验。

平时,处处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而要让他自己想法解决。当然,开始时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问不管使孩子手足无措,更加胆小。例如孩子害怕螃蟹,不妨教给他捉蟹的办法,只要捉住蟹的身体的两侧就不会被钳住了;有的孩子怕猫,家长可以告诉他,只要不去拉它的尾巴,猫是不会咬人的;有的孩子怕狗,家长要告诉他,狗喜欢跑、追,不靠近它就是了。

第三,家长的榜样也很重要。端正教育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对孩子的溺爱、娇宠,只会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树立起纠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认识到只有教育得当,才能使孩子得到健康发展。父母自己不该无缘无故地什么都怕,什么都吃惊,如打雷时,倒是母亲先喊起来。不要遇到一点点事就大惊小怪,例如妈妈不当心划破了手,就不声不响地擦上一些红药水。孩子看到妈妈一点儿也不在乎,他遇到类似的事也就不害怕了。还应注重父亲对男孩性格的影响。父亲多和孩子说笑玩耍,注重多与孩子谈论爸爸,让父亲的形象和行为清晰地保持在孩子的心目中。

第四,家长要深入了解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有的孩子由于家长常常大声对他训斥,他一听到家长叫他就害怕;有的孩子在洗澡时被烫痛过,他就害怕洗澡等等。家长在孩子遇到一些他预料不到的事时,要对他讲明道理,讲清楚凡事都要当心一点,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家长可以在孩子害怕时抱紧他。孩子怕滑滑梯,先抱孩子滑下来;孩子怕雷声,您就静静地抱着孩子,告诉他:“妈妈知道你怕雷声,雷只是大点儿的声音而已,不会伤害你。

第五,让孩子多接触外界。带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让孩子敞开胸怀,开拓眼界;还要教给孩子适当的技能,如唱歌、绘画、手工等,使孩子坚信自己并不笨,从而增加自信心,敢于参加小伙伴的活动。

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可以多带孩子到各种集体场合,别人对孩子的友好表示,能使他感到快乐,孩子也会乐意与人交往。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和同龄伙伴多接触,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让他做小主人。

案例:我把孩子放走啦!


现在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越来越小,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家长希望孩子更早的增强社会交往、增强自理、自立能力。可一部分家长却不愿意送孩子上幼儿园,觉得孩子可怜,年龄又小,自理能力较差,老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准动就是不能动。家长觉得孩子的整个个性都被压抑,不能释放。我想真正的幼儿园教师是不会这样做的!同时,家长应该正确理解培养幼儿日常行为规范是幼儿老师一日工作的重点,培养孩子这种习惯,对幼儿入小学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在老师的工作日程中,各个环节总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充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潜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满足幼儿好奇心,让幼儿放手去做,让幼儿放心去想,让幼儿放眼去看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孩子天生爱玩水,尤其是在夏天就更爱玩水了,针对孩子的这种兴趣,我特意设计了一次关于水的常识活动。教学目的就是让孩子玩水,还知道更多的玩水方法,了解水的秘密,并且节约用水。

活动之前我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当孩子听说要带他们玩水,一个个欢呼雀跃。大家来到水池边,看到往日空空的水池里多了许多的玩具,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满眼疑问。我按活动环节一一进行,无意之中我发觉孩子们对这次活动相当感兴趣,活动进行10分钟后,平常注意力很难集中的力力依然全神贯注的注视着我的操作。

当活动进行到玩自制的小型喷泉时,孩子对那弯弯的水柱产生了好奇“水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变成一座桥呢?”孩子们开始发问了,看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真的庆幸自己设计了这样的一次活动。孩天生是好奇的,在好奇中,他们会感知更多的东西,这些有益的生活、社会经验就促进他们探索,促进他们创新。

最后我请孩子们自己来玩喷泉,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小手举的老高,大声喊:“张老师,可不可以请我?”就连平常不大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的东东也举起了手,看她小脸憋得通红,一副可人样儿,真的好乖。我想这不是锻炼他的一次好机会吗?于是我首先请起了她,她害羞的走到我面前,一双手很想伸出手来玩水可是又不好意思,于是我牵起她的手说:“来,我们一起来!”。在帮助下她很成功的玩了第一次,当我看到她脸上露出自然、满意的笑容时,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无比的满足。于是我让她单独来了一次,这一次她很顺利就完成了,我希望:这次游戏能让她迈出第一步,迈出放手去做的第一步,迈出放心去想、放眼去看的第一步;也迈出她愿意探索和学习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让孩子们用刚才的新花样玩水,孩子们很遵守规则,看到他们一个个兴致勃勃的样子,听到孩子们喊着:“老师,你看这水怎么啦?”一会而又是:“老师我知道啦!”…..欢叫声不绝于耳。

开始很有顾虑的一次活动很成功的进行了,最开始我怕孩子们毫无节制的玩水,出乎意料的结果让我感到意外。我深深的感受到孩子那种意愿主动探索,主动求知的精神。我想:我一定要努力开发这片领土,让儿更加大胆的主动探索,主动求知!

我绝不捆住孩子、绑住孩子,绝不象机器人一样遥控孩子的行为,我会及时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及时调整活动内容,而且善于利用身会自然资源拓宽孩子的活动范围。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让我们的提问具有“开放性”,给幼儿充分的空间考虑问题,并且注意发挥幼儿、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进行个别指导,让整个活动形成师生活动、亲切融洽的饿良好氛围。此时,你会发现孩子的思维是那样的让人感到惊奇、意外。

孩子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我只想放走他们,让他们放心去做、放心去想、放眼去看!

别把上幼儿园迟到当小事


有一个华德福小学的班级,经历一些变化后换了新的主班老师。很多家长以为新的主班老师在第一次家长会上一定会讲一些很特别事情,但是没有。

这个新的已经带过一轮小学的主班老师只讲了两年事:一是孩子们不能迟到,必须8:20到校;二是孩子们之间不能相互动手打人,如果发生这种事情就回家休息准备一天。

总结一下就两个问题:一是迟到问题;二是界限问题。

在我接触的资深的华德福老师中,有两位老师提到过孩子的迟到问题,一个是台湾的老师,另一个是外国老师,都建议迟到那天孩子最好当天不来上学。

有很多家长不明其中的原因,甚至误以为是对他们的惩罚。其实不是的,这的确也是从孩子而做出的决定。

迟到这件事会影响孩子一整天的状态。尤其是在我曾经带的班上,那些迟到超过二三十分钟的孩子,尤其是小孩子和比较内收的孩子,他们压力很大——最大的表现就是不肯进教室。

有的孩子开放一些,慢腾腾地进了教室,但会站在门口观察十多分钟,因为那时,教室里所有的孩子都在游戏中,满教室的玩具和孩子。迟到的孩子要观察哪些孩子在哪里,哪些孩子在一起,玩具们都在哪里,他们好决定自己怎样融入其中。

我曾经遇见的一个孩子很敏感,只要不迟到就可以顺利进教室并开始玩耍,一旦迟到就很难将她带到教室,有一次这孩子把头塞进鞋柜里哭,一个非常难受的姿势,想把他的头从里面拿出来都困难。

在我的班上,孩子们到园后先进行自主游戏,他们自己决定和谁玩以及玩什么,当游戏陆续开始后,玩具也会被陆续拿走。后来的孩子如果不被邀请,他们很难进入游戏或开始游戏。有的孩子迟到比较久,可能他刚开始玩就该收玩具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我认为华德福幼儿教育里非常宝贵的几个部分之一就是自由玩耍——孩子在这样的自由玩耍中发展他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所有能力。

如果一个花儿一样的孩子这样开始一天的生活真的是非常艰难,让人于心不忍。

我现在的班还好,有三个孩子住得非常远,也总是迟到,但他们进教室都不困难,尤其是教室里正在玩耍的孩子,每天会在他们到来之前嘴里念着要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游戏。所以,每天他们一踏进教室就被邀请,当然,他们还是会观察思考下才会决定加入谁的游戏。但是,我们班的主题活动也安排在自由玩耍时间,这几个孩子会错过一些主题活动。

除了融入游戏会有一定困难及错过主题活动外,迟到的孩子会在整天不容易进入状态,尤其是那些对迟到比较敏感的孩子。他们会感觉到迟到那一天是与平时不一样的,甚至那一天都会变短或有缺失,他们很难象平时那样完整地自然而然地过当日的生活,而总是会感觉不一样,总是会被从中抽离出来。

我上面提到的都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小学对迟到这件事更加重视,一般会要求更加严格。

我了解到小学的第一时段是主课,对孩子来说也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光。小学迟到的孩子同样有融入问题,同样有被抽离出来的感觉——这些伤害都发生在迟到孩子的身上,而不是他人。当然,也会对班级造成一定的影响,至少,老师不得不腾出额外的精力关注迟到的孩子。但更深的影响,一定是迟到的孩子他自己!

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

我个人有个深刻的感觉,这些年关注的自我成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集中于社交生活;另一方面就是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这两点的变化都非常艰难,因为童年的影响太深太远。

对于我自己,我早在开学前就暗自做的决定是:每天必折被子;每次做完饭后在吃饭前保持灶台干净整洁;每天都按时上班不迟到——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本来的习惯,要他们不这样做都难,而对于我来说,已经经历了多年的与自己的抗争和努力,才走至这里。当然,我的某些好习惯也改不了,别人可能也很难养成。所以,习惯是强大的!

对于处在儿童期的孩子,帮助支持他们养成好习惯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冬天来了,容易迟到的人更有“藉口”了。呵呵!事实上,不是孩子起不来床,而是大多数孩子都睡得太晚了。早睡的孩子才能早起!如果孩子晚上七八点入睡(小学的孩子八九点入睡),第二天孩子自然醒来后还可以在床上绵一会儿再慢悠悠地起床。

不是被宇宙的自然光叫醒的孩子,而是被成人催促醒来的孩子,他们会比较不舒服且不愿意起床甚至哭闹,大孩子也会明显表现出情绪不好。

在这个时代,孩子的到来有特别的意义。

这是一个非常快速非常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跟自己的连接都不紧密,人们习惯于夜生活……同时人们都心怀各种担心与恐惧地养育孩子。而事实上,在这样的状态下是很难养育健康快乐的孩子的。为了孩子的成长,成人需要不断地与自己抗争与我们所处的环境抗争。所以,我们开始关注教育关注环境关注健康……

早睡很重要,因为孩子而意识到的变化和发生的改变会让我们成人非常受益——或许孩子就是因此而来!

教师心得:怎样把孩子哄的听话


怎样把孩子哄的听话

1、真诚的理解

倾听孩子的哭诉,表示老师非常了解宝宝想回家的想法。让宝宝相信老师会帮助他,从而建立对老师的依赖感。

2、积极的暗示

用小鸡小鸭们上幼儿园互相快乐问好的故事,暗示孩子别人上幼儿园的时候是高高兴兴的,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模仿这样的行为模式。

3、哭闹的安抚

对于那些哭闹不止而哄劝又不起作用的孩子,教师不妨把他抱在怀里让他哭一阵,这样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平静下来。

4、需求的满足

对于那些极度思恋亲人无心活动的幼儿,教师不妨给他们提供一些和亲人有关的东西,比如美貌的照片。手帕等,满足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5、温暖的触摸

老师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用手轻轻抚摩孩子的脸、手、头发等,通过肢体的接触让孩子感觉老师的善意,从而接受老师的关心。还有让孩子带一张照片,大家的照片贴在一起,组成一个“全家福”;允许孩子里带一样安慰物品来园,比如毛绒玩具等…方法太多了。

6、亲切的态度

教师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如果宝宝不愿意叫老师、打招呼,别强求,还要经常抱抱、亲亲他们,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

7、用心的关爱

孩子吃饭时要多鼓励,不会自理的幼儿老师可以喂他,让幼儿感知老师对他的关爱。

8、热心的帮忙

幼儿口渴了及时给幼儿喝水;幼儿不小心尿裤子了,我们应该说:“没关系,老师帮你洗洗,给你换下来”。让幼儿切身的感知老师像妈妈一样亲!

9、亲切的迎接

教师以和蔼的态度和笑脸迎接孩子,亲切地摸摸孩子的头、脸或者抱在怀里亲亲等,都可以使孩子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

10、适时的夸奖

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夸夸孩子。如:“看,你的衣服多漂亮”,“声音真响亮”,“自己走着进来,真棒”等,这些都会让幼儿感觉到老师亲切、慈爱、喜欢他,不安全感就会消除许多,心情也会逐渐平静下来。

11、及时的表扬

幼儿有一点进步,老师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如:对入园不哭不闹的孩子说:“真是好样的,并奖励给他一个小五星”;对自己吃饭、收拾玩具的孩子说,“你真了不起,”并竖起大拇指……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喜欢他,小朋友接纳他。

12、紧凑的活动

给孩子安排紧凑的活动,减少孩子想妈妈的时间,从而有更多时间玩游戏,享受到与同伴玩耍的乐趣,渐渐地喜欢与幼儿园小朋友游戏,更想上幼儿园。

13、有趣的游戏

教师可以给他们讲好听的故事,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带他们到户外玩大型玩具,组织他们玩有趣的“开火车”、“拍皮球”等游戏,这些都可以吸引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沉浸在活动中,忘掉心中不愉快的事情。

14、积极的游戏

节后孩子入园,心里想的最多的还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组织教学时避免提到家里人,不要玩扮家家之类的游戏,以免引发幼儿恋家的情绪。

15、情况的反馈

在下午离园时,老师用简短的话语向家长介绍幼儿一天在园的情况,需要家长配合的及时介绍通知家长。如:幼儿一天在园的生活、学习状况;幼儿该天的作业,需要家长配合的注意事项等等。

16、家园的合作

节后,孩子上幼儿园,午睡是入园不适应的难题之一。老师要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在家里调整孩子的生物钟,尽可能的按时起床、睡觉,让孩子在家里就适应上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相信《“别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育儿心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别把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育儿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心得:把权力还给孩子 育儿心得:把权力还给孩子 我们小班在开展前几个主题活动时,孩子的主题名基本上都是老师帮忙取的,在生活点名中,孩子经常记不住自己的主题名,需要经过老师的反复提醒,这可急坏了我们老师! 如何让孩子更快,更...
    2020-10-06 阅读全文
  • 杨澜:成为父母,别把劲都使在孩子身上 杨澜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主持人、媒体人、更是一位传媒企业家、慈善家,08年担任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她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成熟稳重、事业有成的职业女性。以下这段话是她参加“第五届新...
    2021-01-12 阅读全文
  • 杨澜:别把劲儿都往孩子身上使 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既是一名资深传媒人,也是一双儿女的母亲,她的智慧和练达,不仅体现在成功的事业上,更反映在对子女的养育上。近日,在“第五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从孩子爱上网怎么办到健...
    2021-01-18 阅读全文
  • 把对幼儿的承诺放在心上 承诺是一个约定,不管是对成人还是孩子而言,说出来的话就一定要做到,否则就将成为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但是有时候人们总习惯于承诺一些事,但是过后就忘记了,尤其是对孩子。大人们有时为了让孩子能够听话,就会开一...
    2021-12-03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别把孩子抓得太紧 育儿观念:别把孩子抓得太紧 这学期我由大班转入中班任教,真的感触很多。“喂,杨老师吗?您好,我是XX的妈妈 ,XX的家庭作业怎么这么少,麻烦你帮我女儿多布置点作业了。“对这样的电话我只能 是说我会考虑...
    2020-10-14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把权力还给孩子 我们小班在开展前几个主题活动时,孩子的主题名基本上都是老师帮忙取的,在生活点名中,孩子经常记不住自己的主题名,需要经过老师的反复提醒,这可急坏了我们老师! 如何让孩子更快,更...

2020-10-06 阅读全文

杨澜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主持人、媒体人、更是一位传媒企业家、慈善家,08年担任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她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成熟稳重、事业有成的职业女性。以下这段话是她参加“第五届新...

2021-01-12 阅读全文

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局主席杨澜,既是一名资深传媒人,也是一双儿女的母亲,她的智慧和练达,不仅体现在成功的事业上,更反映在对子女的养育上。近日,在“第五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从孩子爱上网怎么办到健...

2021-01-18 阅读全文

承诺是一个约定,不管是对成人还是孩子而言,说出来的话就一定要做到,否则就将成为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但是有时候人们总习惯于承诺一些事,但是过后就忘记了,尤其是对孩子。大人们有时为了让孩子能够听话,就会开一...

2021-12-03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别把孩子抓得太紧 这学期我由大班转入中班任教,真的感触很多。“喂,杨老师吗?您好,我是XX的妈妈 ,XX的家庭作业怎么这么少,麻烦你帮我女儿多布置点作业了。“对这样的电话我只能 是说我会考虑...

2020-10-14 阅读全文